银河期货201611月报—煤炭.pdf
月报 煤炭供给紧缺激化 政策决定远期走势 一、行情回顾 10 月份,焦煤焦炭强势上涨,焦炭更是以 13 连阳吓跪了一众市场参与人士。煤焦钢产业链走势继续分化, 螺纹、热卷在库存意外大降的利好刺激下,10 月迎来反弹,铁矿延续宽幅震荡行情;而煤焦则一路高歌猛进, 且越涨越勇,在持续上涨之后,市场似乎逐步接受了焦煤焦炭的上涨逻辑。焦煤焦炭 10 月份屡屡突破新高, 焦煤正在向上市首日价格挺进,焦炭正在冲击 1600 元/吨的整数关口。与期货相比,焦煤焦炭现货同样表现强 劲,三季度焦煤焦炭现货价格重回近 5 年以来的高位、现货、期货联袂上涨,且煤焦需求并未因价格上涨而出 现下滑,煤焦价格坚挺背后有坚实的基本面支撑,产能过度收缩是 5 月份以来煤焦上涨最主要的推动力。 10 月份,JM1701 合约从 1000 元/吨一路上涨至 1244 元/吨,涨幅达 24.4%,J1701 合约从 1287 元/吨,上 涨至 1570 元/吨,涨幅达 22%。10 月份,现货与期货涨幅接近,贴水仍然维持在较大位置,10 月份以来,焦 炭现货累计涨幅达 230 元/吨,焦煤则几乎保持每 5-10 天一次调涨的节奏,且调涨幅度达到 50-100 元/吨。 回顾 10 月份煤焦钢行情,其走势与上半年存在较大差异,煤焦与钢铁、铁矿走势存在明显分化,钢厂利 润被持续压缩,目前钢材现货盈利面积已大幅收窄,期货 1 月合约测算利润仅比 1501 合约最低测算利润高约 90 元/吨,5 月合约仅比最低点高约 100 元/吨。终端钢材需求短期向好,长期仍然偏悲观,目前钢材库存仍处 于今年来低位,还不至于走出趋势下跌行情,但向上空间有限;煤焦则独立于钢材,走势异常强劲,当前供需 两端矛盾集中于供给端,供给过度收缩导致煤焦走势独立于钢铁产业链其它品种。 在政策主导的行情下,煤焦行情的研究逻辑大大简化,但不确定性却有所上升,限产放松之前要习惯逢低 试多;若限产放松力度不足,仍可尝试逢低做多;若限产放松力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限产全面放开,且时 间不仅仅限定于 12 月 31 日前),能够影响供需形势,则趋势做空机会来临。简单粗暴而当期有效的煤焦分析 逻辑:经过大半年的生产时间证明, “276”政策影响约 10%的供给,未来国内焦煤供应相对稳定,利润虽高, 但产能受到限制、产能利用已较为充分,年同比减产约 10%;在利润不长期转为负值之前,钢厂减产概率不 大,对煤焦的年需求预计同比持平。需求未降,而焦煤供给大降 10%,则会不断地消耗库存,目前库存已低 于安全边际、降无可降,甚至部分钢厂因煤焦供应不足影响正常生产。未来,即使供给恢复,库存若未积累至 安全边际之上,焦煤焦炭也不具备趋势下跌的动能。 展望未来,从长周期看,经济回顾弱势是大概率事件,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已现端倪,以目前 产量推算,钢材会呈现供给过剩的状态;从短期看,目前库存水平仍然较低,钢材需要完成库存累积才具备趋 势下跌的动能。对煤焦而言,供需形势相对明朗,偏紧态势大概率会维持到放松限产后的一段时间,且价格上 涨无法增加超额供应,在扭曲的供需结构下,煤焦上涨幅度主要取决于钢厂利润与开工情况,只要钢厂仍有利 润,煤焦就有上行可能;只要钢厂不大幅减产,煤焦下行压力就不大;发改委虽连续开会讨论煤焦过快上涨问 题,但从四次会议结果看,只看到了态度、没看到有效的措施,短期煤焦仍然是易涨难跌;从长期看,政策与 终端需求是影响煤焦行情的关键,其中政策影响更为重要。 月报 图1:焦煤期现价差 图2:焦炭期现价差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10 月份,焦煤焦炭期现联袂大涨,基差维持在较高水平,焦煤焦炭目前均处于深度贴水状态,其中焦炭 贴水幅度更大。目前焦煤、焦炭供给持续偏紧,且汽运改革又严重挤压运输产能,10 月份,现货偏紧、库存 低于安全边际的状态难以缓解,深度贴水叠加供给持续偏紧,逢低试多较为安全;煤焦在达到高位之后,恐高 情绪加重,盘面震荡剧烈。 二、焦煤焦炭生产供应 1、产能过度收缩导致供应紧张 年初钢材库存低位、钢厂因亏损被动减产叠加需求企稳等因素,导致钢材供应不求,利润急需修复,进而 造就了上半年钢价千余点的反弹。随着钢厂利润修复、开工率上升,钢厂对焦煤、焦炭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与 此同时,相关部门开始强力推行去产能政策,焦煤需求增加、供给收缩趋势形成,在库存被不断消耗之后,紧 缺问题充分暴露。 从下半年开始,焦煤供给紧缺成为影响黑色产业链的主要矛盾,政策是影响焦煤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在煤 炭价格持续大涨之后,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并寻找对策保障供应。以下是影响煤炭供应的主要政策要点: 相关文件 2016 年 2 月 5 日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 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 脱困发展的意见》 政策要点 1、从 2016 年开始,用 3-5 年的时间,退出产能 5 亿吨,减量重组 5 亿吨左右 2、引导企业实行减量化生产,从 2016 年开始,按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 276 个工作日 重新确定煤矿产能,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 3、2016 年起,3 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 核准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减量置换 月报 4、15、30 万吨产能煤矿将逐步被退出 2016 年 3 月 21 日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 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 序的通知》 2016 年 7 月 23 日 《关于实施减量置换 严控煤炭新增产能有 关事项的通知》 1、从 2016 年开始,全国所有煤炭按照 276 个工作日重新确定生产能力,即直接将现 有合规产能乘以 0.84(276 除以 330)的系数后取整,作为新的合规生产能力。原则上 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 2、各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强化管理,及时了解生产情况 1、未经核准擅自开工的违规建设煤矿一律停建停产,确需继续建设的违规煤矿项目, 严格执行减量置换政策,项目单位须关闭退出相应规模的煤矿进行产能减量置换后, 方可补办项目核准手续 (1)对于未纳入煤炭工业发展规模,未经同意开展前期工作,但承担资源枯竭矿区生 产持续、人员安置等任务的项目,置换率不低于 120% (2)已纳入煤炭工业发展规划或经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煤炭项目,置换率不小于 110% (3)满足 2 的情况下,先进产能、企业跨省区市兼并重组后新建的煤矿项目,置换率 不低于 105% (4)满足 2 的情况下,对于历史贡献大,依法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转产职工安置任 务重,单位产能职工比例较高的企业,置换率不低于 100% 2、鼓励(在《意见》引发前已核准的)在建煤矿停建或缓建,“十三五”期间暂不释 放产能。不能停建缓建的,按不低于 20%的比例核减产能。既不停建缓建也不核减产 能的,需关闭退出一定规模煤矿进行产能置换,置换率不低于 120% 3、2016 年期 3 年内原则上停止核建新建煤矿项目,确须新建且不存在未经核准擅自开 工建设行为的,应进行减量置换,置换率不低于 110%;对于历史贡献大,依法为职工 缴纳社会保险、转产职工安置任务重,单位产能职工比例较高的企业,置换率不低于 100%。新建煤矿建设规模不小于 120 万吨/年 4、用于置换的关闭退出煤矿必须是合法在籍的生产建设煤矿、退出过剩产能实施方案 以外的煤矿用于产能置换的比例不低于总置换比例的 50%。纳入退出过剩产能实施方 案的煤矿产能也可用于产能置换,但要按比例折减。已列入 2016-2020 年关闭退出计划 且按计划年度退出的按实际退出产能的 30%计算,计划 2017-2020 年关闭退出的煤矿 如提前到 2016 年关闭,按 50%计算;计划 2018-2020 年关闭退出的煤矿如提前到 2017 年关闭,按 40%计算 2016 年 8 月 12 日 发改委发布《关于稳 定煤炭供应、抑制煤 意识到煤价过快上涨,提出三级响应机制 月报 价过快上涨工作预案 (讨论稿) 》 9月8日 发改委召集 24 家煤 矿企业召开供应保障 会议 1、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与符合现金产能条件的大型煤炭企业签订自愿承担稳定市场调 节总量任务的相关协议 2、制定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预案中设置了应对煤价过快上 涨的三级响应机制:三级响应机制,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上涨至 400 元以上,连续两周 上涨,则日均增产 20 万吨,响应范围包括晋、陕、蒙 53 座煤矿;二级响应:动力煤 价格上涨到 480 元/吨,则日均增产 30 万吨,响应范围包括晋、陕、蒙、鲁、豫、皖、 苏 66 个煤矿;一级响应,动力煤价格上涨到 500 元,则日均增产 50 万吨,范围是全 国 74 个矿井。响应停止条件,价格下跌至 490 元,连续两周下跌,一级停止;下跌至 470 元,二级停止;下跌至 460 元/吨,三级停止 3、参与市场总量调节任务的煤矿全年总产量仍不能突破 276 个工作日核定的产能 9 月 23 日 1、近日已启动了一级响应,拟日增加产能规模 50 万吨,下一步,视煤炭市场变化情 况,将科学加大先进产能投放量 发改委召集多家煤炭 企业开会,讨论抑制 2、在建煤矿通过增减挂钩,还可以释放一部分产能、产量 煤价过快上涨 3、对符合条件的先进产能,可以在 276 至 330 工作日之间释放,如果全年生产超过 276 个工作日的部分,可以通过资源产能指标出让解决 9 月 27 日 发改委召集煤炭企 业、 暂定 2010 年 10 月 1 日-2016 年 12 月 31 日符合现金煤矿产能将有序的释放部分安全产 能。产能释放主体包括: (1)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定的先进产能煤矿; (2)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的 2015 年度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 (3)各地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申报安全高效煤矿。 符合条件的煤矿,可在 276 至 330 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未参与产能释放的煤矿仍 要严格执行 276 个工作日制度。中国煤炭资源网经过梳理发现,此次产能释放的三类 主体煤矿或在 900 处左右。 5 月份到 9 月份,各地执行“276”政策力度逐步加大,8 月份之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还处于由亏转赢阶段, 产能释放动力不足。 “276”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得煤炭供应出现断崖式下跌,而同期需求却逐步修复,单月缺口 约占总产量的 10%,缺口部分只能通过库存来弥补,库存逐步被消耗枯竭只是时间问题。 9 月初,煤价上涨似有失控迹象,动力煤、焦煤加速上涨,焦炭亦紧跟焦煤上涨步伐。发改委为抑制煤价 月报 快速上涨在近两个月内连续召开 5 次会议,并发言表示能够保障煤炭供给,而从实际措施看,前 3 次产能释放 力度明显较小,产量仍然低于需求;第 4 次则将释放产能力度扩大至 900 余处,但仍然限制年度产能不可突破 “276”总产能限制,我们估算此次放开仍然不足以改变供需形势,且冬季即将来临,每年 1-2 月份都是煤炭 产量大幅萎缩的季节,在目前极低的库存环境下,库存没有累积至安全水平之上,则焦煤焦炭就难有较强的下 行压力。 2、焦煤产量萎缩幅度显示“276”政策执行力度较强 目前焦煤产量数据公布至 8 月份,从已有的数据看,焦煤减产确实较为充分,累计同比减产幅度达 10% 以上。2016 年前 8 月份,炼焦原煤减产幅度达 13.5%(煤炭资源网) ,炼焦精煤减产幅度达 11.2%。7、8 月份 炼焦精煤产量分别为 3516 万吨、3600 万吨,同比减产幅度达 12.8%与 12%。 国内限产导致焦煤现货受到较强支撑, 2016 年以来,炼焦煤进口量显著回升,7、8 月份进口炼焦煤 446 万吨与 649 万吨,前 8 月份累计进口 3798.36 万吨,同比增长 17.18%。今年,蒙古焦煤价格优势较为明显, 进口量增幅较大。目前市场担忧炼焦精煤进口量大幅增加可能成为变盘点,然而国外焦煤市场同样紧缺,进口 二线焦煤美元报价已达到 217 美元/吨,折人民币到 1750 元/吨,远远高于国内焦煤价格,甚至与焦炭现货价持 平。无论从量、还是从价的角度考虑,进口焦煤都无法扭转国内炼焦煤市场总的供需平衡。综合产量与进口因 素,虽进口量大幅增加,但难以弥补国内炼焦煤产量下滑的缺口,炼焦煤总体供应呈现紧缺状态,总供给同比 降幅约为 9.5%。 未来影响黑色产业链供需平衡的关键仍然是政策,从四次会议召开背景与会议结果看,说明发改委已关注 煤焦暴涨的情况,并有意抑制暴涨,但实际措施力度不足。未来能改变供需平衡的措施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内,全面放开“276”生产限制,并使各环节焦煤库存达到安全边际之上;若阶段增产,且在库存未完成积累 时再度执行“276”政策,则焦煤供需形势仍将延续偏紧。 3、焦炭产量环比上升 2016 年 8、9 月份,我国焦炭产量分别为 3913 万吨与 3929 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 4.77%与 6.961%,前 9 月份焦炭产量累计同比减少 1.9%,累计降幅进一步收窄。焦炭产量迟迟无法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供应制约, 3 季度,焦化利润维持高位,但原料紧缺产能释放空间有限。 图3:焦煤供给量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图4:焦炭产量 月报 2015-2016 年,焦化行业的困难丝毫不亚于钢铁行业,焦化行业亦是全行业亏损,少则每吨亏损数十元, 多则亏损百余元,加之独立焦化企业小而散,抵御风险能力将弱于钢铁、煤炭的企业。焦化企业开工率数据显 示:自 2015 年 9 月份以来,焦化开工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即使是焦副产品利用充分的焦化企业都难以逃脱 亏损的厄运,成本较高的焦化企业则已逐步被淘汰出行业,小型焦化企业破产的比比皆是。 2016 年,8 月份之前,即使利润好转,也仅华北、华中地区的焦化企业开工率高于 80%,其他地区开工 率仍然维持较低水平。8 月中下旬,长期处于高位的焦化利润刺激产能释放,开工率上升,除华东与西南外, 其它地区焦化开工率均超过 80%,部分地区开工率上升至 90%,截止 2016 年 10 月底,东北、华北、西北与 华中地区的焦化开工率分别为 83.2%、87.2%、92.7%与 92.1%,华东、西南地区焦化企业开工率分别为 73.2% 与 50%。 2016 年,焦化企业利润大幅改善,3 季度利润再度走高;近期焦煤价格涨幅较大,焦化企业利润略有收窄, 山西、河北与山东焦化现货仍有 100-150 元/吨,维持高开工率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焦煤供应紧缺制约产量恢 复,预计后期焦炭产量释放空间有限,但焦化现货利润下行压力。 图5:焦化企业利润 图6:焦炭焦煤价比 600 400 200 0 -200 -400 开工利润 现金利润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完全利润 月报 图7:焦炉开工率(分地区) 图8:焦炉开工率(分产能)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焦化企业利润率改善,导致开工率有所提升,环保检查则是影响开工率持续高位的干扰因素。 4、长期供给缺口导致库存持续下滑 2015 年市场普遍开启去库存运作,过去低库存有效地节约了原材料成本,改善了企业盈利,然而,2016 年黑色从去库存周期进入增库存周期,低库存运作模式开始不利于利润增长。2016 年,焦煤、焦炭供给持续 存在缺口,各环节库存被动消耗,目前生产企业库存已降至安全水平之下,生产环节与贸易环节库存水平亦保 持低位。在目前的库存水平下,钢厂主观上维持现有库存水平、甚至增加库存的概率更大;客观上却难以增加 库存。库存蓄水池作用的弱化,增加了价格的波动率,需求些许好转都会让市场感觉货源紧缺,进而引发暴涨 行情。 目前煤焦均呈现偏紧态势,钢厂的焦煤焦炭仍然在被动去库存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焦煤焦炭总库存持 续走低是大概率事件,货源紧缺的问题可能有增无减;1-2 月份煤矿季节性减产又会再度袭来,1 月份之前暂 看不到紧缺问题环节的迹象。 图9:焦煤港口库存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图10:焦炭港口库存 月报 图11:钢厂及独立焦化企业焦煤库存 图12:国内钢厂焦炭可用天数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从前期密集调研反馈的情况看,2016 年煤矿库存也在不断走低,多家煤矿反应当前接近零库存水平,往 年则有 20-40 天库存水平。从供需缺口(下游需求-总供给)与钢厂、港口及焦化企业库存等数据推算,煤矿 炼焦精煤库存减少量相当于炼焦精煤 30-40 天的产量。 三、焦煤焦炭需求情况 1、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2015 年、2016 年第一季度,宏观刺激政策延缓了经济下滑的步伐,甚至让人幻想小阳春的出现,然而, 权威人士讲话与 4 月份的经济数据让市场如梦初醒,经济发展的传统动力正在失速,新的增长点尚未成型,经 济仍在下行通道上,刺激不仅没让经济走出泥潭,反而可能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今年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10 年期国债利率已跌至 3%以下。5 月份以来,M1 与 M2 走势分化引起市场 广发关注,5-8 月份期间,二者剪刀差呈现放大趋势。从统计口径看,M2=M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 存款,M1 与 M2 剪刀差扩大,说明单位定期存款与个人存款增速放缓;个人存款减少与个人房贷急剧增加同 时出现,均出现在房价疯涨的大环境下,说明房地产正在快速回收居民财富,而居民存款的减少则意味着未来 购买力的减弱;单位存款减少则可能由两方面原因,一是 3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显著低于短期理财产品利率,存 款积极性不高(这种问题过去几年就存在,非新因素,不足以解释单位定期存款减少);二是单位未发现较好 的投资机会,持币观望,定期存款活期化。 PMI 值、工业增加值与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持续表现疲弱,显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仍然不足,下行压力较 大。其中民间投资增速快速下滑更是引起市场担忧,民间投资对经济景气度更为敏感,民间投资下滑显示市场 对经济前景并不乐观、投资意愿偏低。新增信贷数据也反映了这一情况,今年以来,市场资金充裕、融资成本 显著下行,而 7 月份新增信贷却仅靠居民房贷支撑,融资成本低与企业主动降杠杆同时出现,让人联想到企业 部门可能正在主动收缩资产负债表,市场盈利机会已难以覆盖融资成本。8、9 月份,新增贷款与社会融资超 预期上涨,显示投资情绪略有改善 月报 图13:财新PMI 图14:中国PMI PMI 月 % PMI:生产 月 %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图15:M1与M2剪刀差扩大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图16: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2016-01 2015-02 2014-03 2013-04 2012-05 2011-06 2010-07 2009-08 2008-09 2007-10 2006-11 2005-12 2005-01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PMI:产成品库存 月 % 月报 图17:新增贷款结构 图18: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图19:全社会用电量 图20:分行业用电量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9 月新增社融总量 1.72 万亿,金融机构贷款回升至 1.22 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 6370 亿,;新增社融 总量与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均远超预期。工业增速小幅反弹,显示国内经济短期企稳,然而房产价格持续高涨, 居民热情只在买房,民间投资增速维持低位,长期经济下行隐忧仍在。 2、房价依然强势,产销数据收窄 9 月以来,各地陆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10 月份一线城市房屋调控加码,近期房屋成交价开始松动,成 交量明显萎缩。房地产在超发货币的带动下,已有由偏冷转向过热,限购政策或许短期会限制价格过度疯狂, 但难以扭转长期趋势。 2016 年土地购置面积与待开放土地面积同比均为负值,且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自 4 月份开始 逐月下滑,房地产开工建设年土地购置面积同比负增长,新房开工率在 4 月份见顶后,同比增速逐步回落,9 月份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已回落至 6.8%,较 4 月份的高点下滑 14.6%。 月报 2016 年以来,土地供应与新房开工面积表现一直弱于房价上涨幅度,显示房地产行情释放出的钢材需求 增幅并不明显。 图21:房价大幅上涨 图22:新房开工面积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家电与汽车销售意外走好,产量增幅都处于近年来高位,显示板材需求较为旺盛。9-10 月份冷热卷价差 较大,后期将继续支撑热卷价格;同期棒材、线材需求却较为低迷,8 月份之后,卷螺价差持续走阔,目前维 持在较高位置。 图23:汽车产销数据 图24:新房开工面积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3、钢厂盈利回调,停产检修压力加大 3 季度,煤焦钢行情走势分化,原料涨幅明显超过成材,钢厂利润被不断挤压,螺纹、线材厂家大多数由 亏转赢。与现货亏损相似,螺纹、线材期货测算利润也在不断走低,螺纹钢 1 月、5 月利润均创年内新低,分 别仅比 2015 年的最低点高约 90 元/吨,目前的盘面利润给予钢厂利润套保的空间非常小。 月报 图25:盈利比例与产能利用率 图26:钢厂盈利 数据来源:银河期货、wind 资讯 2016 年 4 月-8 月,钢厂现货利润持续处于高位,多数钢厂已完成复产。从 8 月 26 日开始,钢厂利润持续 走低,热卷与螺纹差异较大,热卷厂家大多处于盈亏平衡之上,螺纹、线材厂家则大多数开始亏损,行业盈利 面积降至 47.85%,停产检修压力加大,预计后期生铁、粗钢产量小幅走低。 近期钢材需求有企稳迹象,且钢材库存仍然处于较低位置,目前钢材库存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钢材库存 下降空间非常有限,若库存持续走低,则 2015 年年底-2016 年第一季度的行情可能再度演绎。因此,我们认 为钢价不具备趋势下跌动能,大面积减产概率不大。 从钢厂生产看煤焦需求,我们认为需求可能下滑,但大面积降低的可能不大,煤焦在年底维持紧平衡仍然 是大概率事件。 四、投资策略 在长周期中,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下游需求,似乎都无法找到需求长期维持高位的论据;以产量、出口 量与库存变化等数据统计,上半年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表现仍然疲弱。上半年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对钢材需求 改善相对有限,下半年投资增速回落,3 季度需求或许还能撑住,4 季度则难言乐观,从预期的角度看,远期 供过于求的概率较大;短期看,钢材库存水平确实较低,出口维持高位,在库存偏低、旺季需求即将到来之际, 暂无法证明供过于求,黑色底部支撑较强。 需求端则依靠政策刺激,随着经济下行、政策效应递减,需求在未来几年将维持下行;短期内需求企稳, 成本上升推高成材价格。2016 年,供给端受行政干预影响明显,煤焦受供应影响显著大于钢铁,导致煤焦结 构性供需紧缺明显,煤焦现货维持强势是大概率事件。 趋势判断: 从单边看,随着黑色产业链商品价格的走高,短端与长端矛盾开始累积,短期内仍存在上涨的可能;长期 看,目前的价格已处于较高位置。目前焦煤焦炭与铁矿、螺纹受影响的主要逻辑不同,螺纹受终端影响,需求 月报 难以持续转暖,钢厂利润维持偏低水平概率较大,但不至于大面积亏损;而煤焦则主要受供给影响,4 季度焦 煤仍然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加之库存低于安全边际,冬储来临、1-2 月份季节性减产,焦煤焦炭存在继续上 攻可能,绝对价格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套利判断: 焦煤焦炭往往具有同步性,偶尔也会出现走势分化的情况,一旦煤焦走势分化超出合理范围,也可考虑煤 焦见的套利,完整的焦化利润套利包含焦煤、焦炭与甲醇等 3 个品种;为简化套利期间,也可尝试煤焦价比套 利,该套利需同时关注产业逻辑与统计规律,且在极值情况下,介入会获得较高安全边际。焦炭与焦煤价比若 扩大至 1.45 及以上,则可考虑空焦炭买焦煤的套利操作;若该价比低于 1.2,则可以考虑反向操作。目前,炼 焦煤品种间价差扩大,盘面测算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现货生产利润,低估幅度约 60-80 元/吨。 月报 ■ 近期相关研究报告 1)弱势震荡 跌势未尽 2015.8.25 2)需求改善尚待时日,价格或将先抑后扬 2015.7.26 3)积重难返 反弹受限 2015.7.26 4)钢铁行情转折时机尚未成熟 2015.5.26 *如需参考以上近期相关研究内容的报告 请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免责声明 期货市场风险莫测,交易务请谨慎从事 本报告版权归银河期货研发中心所有。未获得银河期货研发中心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 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基于银河期货研发中心及其研究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 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投资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任何责任。在银河期货研发中心及 其研究员知情的范围内,银河期货研发中心及其研究员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产品不存在 任何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