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化通讯第二百五十二期----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网站.pdf
2023 年第 9 期(总第 252 期) 二○二三年九月 (研究生教育专刊) 媞 xuanchuan@gic.ac.cn 020-85231230 目 录 头版头条 广州化学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知识竞赛 工作思考 成长路上,广化相伴 识广化,记初心,继续成长 广州化学获广州分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一等奖 每月记事 广州化学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 2023 年纪律教育学习月专题学习会 广州化学团委举办“庆国庆、升国旗”活动 青年焦点 访谈 广化带领我们踏入科研路——记研究生入学二三事 头版头条 9 月 21 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州化学)党委工作部署,广州化学团委组织举办“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知识竞赛(知识竞赛)。 广州化学青年党员、团员、职工代表,研究生等 70 余人参加。 经过前期的刷题测试准备,共有 15 人组成 5 支队伍参加此次知识竞赛,知识竞赛内容紧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结合学习贯彻团十 九大精神、公司的发展史等内容,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3 个环节。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中,选手们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的精神,精彩地回答与紧 张地抢答不时赢得观众阵阵掌声。经过激烈地角逐,中科检测小组获得第一名、本部小组获得第二名、研究生一小组获得第三名、研究生二小组获得 第四名、化灌小组获得第五名。广州化学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叶峥为获胜队伍颁奖。 通过此次竞赛,进一步增强了广州化学全体青年党员、团员、职工、研究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十九大精神的意识,进一步提升了 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为广州化学不断加强青年工作,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职工和研究生听党话、跟党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团委 乔瀚 ‧1‧ 工作思考 暮色踏着细碎的云,翩翩然降临,晚风拂过枝头残阳,在世间万物中镌刻美好的印记。初见乍惊欢,久处亦砰然,走进广化大门,抬眸望去,曲径通幽 处,翠绿跳跃的林荫道下,有树影斑驳散落一地,氤氲着广化独特的气息,像是将这个园子置于一个万花筒中,无不映射着广化的静谧与美丽。日出日落,晨 曦暮霭,四季更替,广化早已成了我求学生涯中不可分割一部分。 两年前,从雁栖湖回到所里,告别课堂,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研究生了,进入新阶段,既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又夹杂了一丝对未知 挑战的迷茫与焦虑。但我始终相信漫漫前路,进一寸必有一寸的欢喜。初入广化,懵懵懂懂,有幸遇到了我的 4 位师兄 3 位师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 间无数,师兄师姐们营造了一个温暖有爱的集体,在科研上给我帮助,生活上给我鼓励,让初来乍到的我很快适应了所里的生活。师兄师姐们积极向上,互帮 互助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让我也想为他们为同学们做点什么,于是在师兄师姐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参加了研究生会竞选,在为期一年的工作 中,研会的点点滴滴犹如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我的研二生活中,我犹记得加入时的喜悦,也记得犯错时的遗憾与内疚,我感恩每一次活动带给我的成长,也 感谢王老师和上届主席师兄们一路以来的帮助与指导。在为同学们服务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确了我今后的人生方向,对自己也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与认知。 承蒙组织信任,我有机会担任了研究生团支部宣传委员一职,在职期间,积极配合团委工作,每周督促同学们进行青年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对共青团对 我党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我的入党决心。疫情期间,作为流调志愿者,与优秀党员同志并肩作战,更是从党员同志身上看到了坚守理想,不忘 初心,勇于担当,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见贤思齐,对标优秀党员,是一个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的开始,在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更加坚定 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他让我觉得所有英雄、榜样等一切好的名词都涵盖进了中国共产党员这个名称之中。 路虽远,行则将至。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过好当下,才能不惧未来,但是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在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领域中,每一步都 是试错的过程,幸运的是遇到了我的导师,在我迷茫时,为我指明方向,在我消沉时,为我注入动力,在我畏惧时,为我灌输勇气,他用自己的行动教育我们, 用他的宽容和鼓励,深深的影响着他的每一位学生。春风化雨,精心育人,是导师更是大家长,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包容,让我在离家 2000 公里的广州感 受到了家的温暖。第一次进实验室、第一次开组会、第一次投专利、第一次发 SCI、第一次拿国奖......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教导和陪伴,几年时 光,朝朝夕夕,历历在目。 时光转逝,情系广化,好多始于广化的故事还在进行着,我也从刚回所的“萌新”变成组里的大师姐。这一路,有成长,有感动,也有迷茫,有困惑,路 漫漫其修远兮,幸长风破浪会有时,追风赶月莫停留,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研究生 ‧2‧ 秦静静 工作思考 春去秋来,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回首过去,我与广州化学已经在一起走过了 700 多个日夜。2020 年 10 月,全世界都还笼罩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阴影之 下,而这依然阻挡不了我和广州化学的相识。我清晰地记得,是在一个不算宽敞但很明亮的房间里,通过线上面试确定了我和广州化学的缘分。 识广化:身在北京,心系广州化学 2021 年 9 月,满怀着喜悦和期待,在距广州化学 2000 余公里的雁栖湖畔正式成为了广州化学的一员。由于培养计划的原因,我们广州化学研究所的研 究生一年级阶段是要去到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集中教学的。虽然相隔千里,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与广州本部的交流。新学期伊始,选课对于集中教学的学生 来说必定是一大热点话题。我们不仅和身边的同学热烈的讨论着,我们也会向在广州本部的老师、师兄师姐请教。广州本部的老师和师兄师姐更是热心地指 导我们选课,向我们分享他们亲身经历过后得到的经验。甚至在课程学习当中遇到的困难我们也会向广州本部请求援助。我记得,当时有一门很难的课程— —《高等高分子物理》。《高等高分子物理》为了和国际前沿接轨,采用的是全英教材,并且涉及许多精妙的数学思维和抽象的物理概念。这对于我这个本 科不是学高分子的“门外汉”来说简直难如登天,前几节课听得更是云里雾里。因此,便和师兄师姐讨教学习方法,师兄师姐非常善解人意,开始是暖心地 安慰,然后详细地告知我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比如提前熟悉教材、上课录音课后复习等。不负所望,最终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还是以高分通过。在这一 年里,身为南方人的我也在北京度过了一个四季分明的学年,感受了沐浴般春风、享受了清凉的秋意、见识了漫天飞舞的白雪。纵使如此,我们依然对广州 化学充满了无限向往。时常都会去了解广州化学的动态,去了解课题组的研究方向。 归广化:从磨砺出剑锋、自苦寒来花香 告别雁栖湖畔的国科大校园,经过短暂的暑假,踏上了开往广州的列车。2022 年 8 月,并未正式开学,但我已经来到了广州化学研究所。初到这里,所 内的建筑慢慢和我的预想交汇,所内的景色慢慢进入我的眼帘。师兄热心的带我熟悉所内环境,告知我一些注意事项。慢慢地,广州化学真正地进入我的生 活,我和广州化学开始慢慢地有了实际的联系。2022 年 9 月 1 日,这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研究生也不除外。这一天我们经历了开学注册、 新生培训和迎新晚会,这也标志着我们从这里开始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科研生活。 然而对于一个“小白”级别的研究生来说,科研生活必定不尽人意。和大多数人一样,开始和老师讨论课题方向,进行前期文献调研,设计技术路线, 开展实验。我的科研生活也就这样展开了,但其中确实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或者换种说法,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去学习,比如检索文献、考虑有关实验因 素、搭建实验装置、使用相关实验仪器等等。虽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如果在这条道路上有明灯的指引,那必然会走更少的弯路。而在广州化学研 究所里面,有太多这样的明灯,无论是师兄师姐,还是各部门的老师,还是所内的领导都愿意为我们提供一定的指引。当然,所内的生活并不全是由“枯燥 无味”的科研日常组成,所内也会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缓解科研学习压力。 不知不觉中,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去。这一年时光中有奋力科研而筋疲力尽的深夜、有充满干劲的清晨以及参加活动欢快愉悦的黄昏等等。不负所望,经 过一年的艰苦奋斗也取得了一些结果。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往后的日子应当不忘初心,向着最初的目标继续砥砺前行。 研究生 ‧3‧ 袁国铭 每月记事 9 月 26 日,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州分院)“学 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知识竞赛)上,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州化 学)代表队荣获一等奖。 此次知识竞赛由广州分院分党组主办,广州分院团委承办,共有广州分院及系统 单位 11 个代表队参加,内容涵盖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 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团十九大精神、中国科学院党组 2023 年夏季扩 大会议精神和各单位的发展史等,广州化学代表队由李惠枝、宋晓飞、邓鹏 3 名青年 职工组成,在此次知识竞赛中他们紧密协作、稳定发挥,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 等环节,最终以 260 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广州化学近年来,坚持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作为加强青年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青年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获得此次知识竞赛一等奖,充分展示 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中扎实开展各项学习的成效。今后,广州化学将继续引导广大青 年职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十九大精神的意识,进一步提升青年理 论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不断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凝聚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 广州化学已连续 2 次在广州分院的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团委 乔瀚 ‧4‧ 每月记事 9 月 27 日,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州化学)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 2023 年纪律教育学习月专题学习会,广 州化学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控股公司总助以上领导干部、在职及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和纪检委员参加会 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董事长(主持工作)叶峥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和纪律教育学习月专题学习材料《共产党员纪律必修课》,会议还通报了《中 国科学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 2023 年中秋国庆期间持续抓好纠“四风”树新风工作的通知》《中央纪委国家监 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对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节日廉洁提醒。 叶峥作总结讲话,他强调全体参会人员要坚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党性修养,时刻紧绷纪律这根弦,严格落实“一岗 双责”。继续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各项要求,用经营管理业绩检验学习党的创 新理论的成果。他希望大家团结一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共同推动广州化学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组织集中观看了纪律教育警示片。 综合办公室 臧丹 ‧5‧ 每月记事 9 月 28 日,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广州化学)团委 组织全体青年团员开展了“庆国庆、升国旗”仪式,共同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4 周年。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州化学 青年团员们全体肃立,齐唱国歌,以注目礼为祖国 74 周年华 诞献上最美好的祝愿。 广州化学团委通过举办“庆国庆、升国旗”活动,进一步 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体青年职工和研究生的使命感、 责任感,以实际行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团十九大精神,有效激励全体青年共同为广州化 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业绩。 团委 乔瀚 ‧6‧ 青年焦点访谈 站在宿舍公寓阳台,看着阔叶上洒满了清冷的月光。白天气温很高,但是太阳落山后,风就 变得清凉,已经是三伏天的尾巴了,处暑已过,秋意渐浓。 不知不觉,一年的雁栖湖体验已经结束了,初来乍到在所里总感觉有些迷茫。晚饭后我总喜 欢一个人在园区绿道上慢慢地走,一来熟悉环境,二来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思考一天中的各 种问题。回所的两个月时间里,通过入所培训,以及导师王斌老师和师兄师姐细心的指导,我对 实验室安全、实验仪器操作以及测试分析方法逐渐熟悉。虽然现阶段对导师给的课题在调研方面 还有一定的压力,所幸导师非常耐心,有问必答,遇到困难也会热心给予我协助解决。总体来说, 进展良好并无大碍。 时间是最平等的事情,很多东西都是在得到之后,才有资格说这个东西不重要。现在慢慢领 悟到以前很多时间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以及做一件事情并不冲突做另一件事情。我发 现,路上戴着耳机的同学不一定是听歌,也可能是在听英语,更高效地利用时间;我发现,在办 公室加班的同学不是假装努力,而是沉浸在一个真的能让自己学习效率更高的氛围里面,专注自 己并减少外界干扰;我发现,厉害的同学不一定是只忙着埋头做实验的同学,而是一个对课题体 系有独立思考的人,深入的思考有时候比盲目的行动更重要。 科研的路上没有捷径,我慢慢地走着,一寸寸地感受着广化这片土地,拐弯处忽然闻到一阵 馥郁,原来即使在黑暗的夜中也会有夜来香。 研究生 谢子城 ‧7‧ 青年焦点访谈 来广化一个半月了,我感到紧张但也开心。我不是一个十分外向的人,虽然不害怕 认识陌生人,但是很怕去处理一段关系,因为担心麻烦别人,如果耽误别人的工作或者 学习进度,我睡觉都会想着怎么去弥补。但是好在遇到了很友善的师兄师姐,他们告诉 我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会很认真地来帮我解决当下的困难。我很怕犯错导致仪器损 害所以畏手畏脚,师兄说犯错没事,实验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安全。而后我便更大胆了些, 也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事实证明,实验上手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实验的 设计,在复杂繁多的材料中选择合适的那个是个十分困难且枯燥的事,在和老师讨论后, 确定了方向和目标。导师是严格的老师,但是在给我确定当下目标的同时又给予了我极 高的自由,作为希望改变拖延症的我很喜欢这种模式。当然,生活不只有科研,我喜欢 运动和唱歌,很庆幸能碰见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有了健身搭子和唱歌搭子,甚至还能说 出那句:原来你也。总之,作为所里生活的开头,这一个半月让我很满意,希望能与大 家一起努力,一起变强! 研究生 胡悦 ‧8‧ 青年焦点访谈 回所后的生活要比想象中有趣很多,虽然活动范围小了一些,但也正因如此,大家的联系更加紧 密,让我能切身感受到广化的温暖。宿舍都很近,可以随时串门一起玩;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师兄 师姐都会非常耐心细致地指导;老师就像家长一样会给出很多实用的建议,有时也会和我们一起玩, 大家就是一个大家庭。同时所里充满了生活气息,经常能看到慢悠悠散步聊天的住户;晚上大人们带 着小孩儿在篮球场上欢声笑语;下班后我可以和朋友们去附近的小店吃饭畅聊,这种氛围让人感觉很 是舒服。 在所里能清晰地看到大家的努力,师兄师姐们经常很晚才回去,每位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 业业,每次看到大家上下班时紧凑的步伐,总会激起心中的紧迫感,激励我奋发向上。刚来所里时对 气候有很多不适应,不经意间就会感冒,实验室的高温也并不好受,实验中也常常有很多不如意,但 这段时间我慢慢地能够学会放下自执,不去纠结于自己的喜恶,而是去热情迎接和感受生活中的一切。 所里这些新的生活体验吸引着我,我会在新的坏境中继续努力,向师兄师姐以及职工们学习孜孜不怠 的科研态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所里的科研和产业化水平都会蒸蒸日上。 研究生 雒崇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