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Ran aground8 页 291.782 KB 访问 842.97下载文档
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当前文档共8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渝妇发〔2021〕29号-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文件 渝妇发〔2021〕29 号 重 庆 市 妇 女 联 合 会 重 庆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重 庆 市 科 学 技 术 局 重 庆 市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 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妇联、教委、科技局、科协,两江新区、重 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妇联、教委、科技局、科协,各高校及 相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印发你们,请各区县、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 1 - (此页无正文)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1 年 11 月 5 日 - 2 - 重庆市“高校巾帼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高校女性科技 人才创新活力,更好地团结引领女性科技人才为开启社会主义 现代化新征程、谱写重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建功立 业,市妇联、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开展“高校巾帼 科技创新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营 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 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 指示要求,按照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 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 发展使命,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 势,为高校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 更好环境,推动高质量大学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 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巾帼力 量。 二、重点任务 - 3 - (一)推进巾帼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 打造巾帼科创工作室。根据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整合 校内相关科技资源,以各高校市级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 位点为主要依托,推进三八红旗手工作室、巾帼创新工作室等 建设工作,培育巾帼科技创新工作站点 100 个。 2. 助力科创中心建设。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 同创新区等,整合优化高校场地,围绕人工智能、医药健康、 文化创意、先进制造等领域重点建设特色园区,集聚专业资 源,产学研用结合,面向国内外选育和输送巾帼科技创新优质 项目,建成创新主体培育地。 3. 共建巾帼科创协同体。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 带、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鼓励支持高校探索建立 巾帼科技创新攻关团队、巾帼科创合作组织,交流科技信息、 沟通科技政策、研讨技术进展、探索科学前沿的积极作用,探 索重大课题项目“揭榜挂帅”,形成广覆盖、联系紧、跨学 科、多领域的巾帼科创协同发展联合体。 (二)加强巾帼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4. 实施科技人才培育。实施“高校巾帼科研创新人才培育 计划”,建设高校创新创业研究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 践研究,建立激励和约束并重的拔尖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培育 巾帼科技人才团队 50 支,鼓励高校设立女性科研人员科研专 项,鼓励女科技工作者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 4 - 5. 促进科技人才交流。设置高校双创资源配置中心,组织 高校女科技工作者,参加“女科学家论坛”、“女科技人才专 题研修班”等活动,加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之间 的交流碰撞,聚焦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主题,分享女性智 慧、贡献女性力量。 6. 做好后备人才培养。广泛开展性别平等教育,设置高校 大学生一站式服务大厅、理工科优秀女大学生奖学金,鼓励更 多女大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加强对理工科女大学生职业发展规 划辅导,引导更多女大学生选择科研作为终身职业。 (三)加快巾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7. 强化科技转化服务。打造科技研发创新中心,深化科学 实验,建设高校特色园,探索“实验室+试验场”模式,推动学 校研发、实验设施设备等科技创新资源向学校师生、园区企 业、社会单位开放合作共享,匹配相应服务体系,聚集巾帼专 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8. 推动科技创新创业。推动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举办 女性创新创业大赛、高校专家科技助农、女企业家项目对接等 系列活动,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完善标准、质量和竞争规 则,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加速科技转化,释放女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活力。 9. 开展智库建设。组建高校女专家众创联盟,推动女性科 技人才智库建设,吸引凝聚一批巾帼科创领军人才,支持建设 - 5 - 一批骨干业务力量,发现培养一批年轻科研人员,努力形成一 支规模适中、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高 校女性专家队伍。 (四)优化巾帼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10. 培树先进典型。积极推荐女科技工作者团队和个人参 加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等 推荐命名活动,提高高校女科创工作者入选比例,树立一批女 性高校科技工作者典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和媒体矩阵, 大力宣传女科学家典型事迹和科技女性卓越贡献,进一步提高 女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荣誉感和认可度。 11. 创造发展环境。鼓励各高校设立女性科研回归基金, 资助女性科研人员生育后重返科研岗位。落实高级职称女性科 技人才退休政策,符合条件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可自愿选择年 满 60 周岁或年满 55 周岁退休。年满 60 周岁的少数具有高级职 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延长退休的,执行高级专 家离休退休有关政策。 12. 加大关爱服务。加强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心理疏导和健 康服务,切实帮助她们解决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科技创新工 作。在考核评价、岗位聘用等环节,对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适 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女性科研人员在孕哺期 保留研究生招生资格,在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施过程 中,允许女性科研人员因生育或处于孕哺期延长结题时间。鼓 - 6 - 励各高校通过实行弹性工作制、建设母婴室、提供儿童托管服 务等方式,为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创造条件。 三、保障措施 要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立足工作实 际,加强协同协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和区县妇联组织、科技行政 管理部门、科协等要把开展“高校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工作纳 入工作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有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认真开展调研。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通过实 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大力开展高校女科技工作者队伍状况 调研,推动解决巾帼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注重扩大社会宣传,通过评选表 彰先 进典型、组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激 发创造创优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7 -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办公室 2021 年 11 月 8 日印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