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新).pdf
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终 期 评 估 报 告 甘肃省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021 年 6 月 评估报告摘要 为全面、客观、准确评估甘肃省实施《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以下简称儿童发展规划)的情况,甘肃省政 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于 2021 年 3 月—5 月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两 规划实施终期评估工作。终期评估旨在全面了解掌握 2011-2020 年全省实施儿童发展规划的工作成效和儿童发展各项目标的进展 及实现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分析判断儿 童发展状况、水平和趋势,结合全省实际持续推进儿童发展,为 进一步明确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增强各级 政府、各成员单位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责任主体意识提供参考。 评估报告共分为 6 个部分,分别介绍了甘肃省经济、人口等 基本情况,概述了开展终期评估工作情况,描述了儿童发展规划 目标完成情况,总结了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实施儿童发展规 划及儿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儿童发展提出 了工作举措及建议。 评估报告显示,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工作, 坚持 将儿童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儿童健 康成长。制定实施一系列法规政策,从源头上保障了儿童的各项 权益;加大资金投入,夯实了儿童发展的根基;广泛宣传,儿童 优先理念深入人心;改善民生关切,优化了儿童成长的环境;健 -1- 全完善工作机制,增强工作实效,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 妇儿工委协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推动儿 童发展工作格局。 评估报告指出,《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实 施成效显著,主要监测指标完成良好,儿童发展规划 34 项指标, 33 项达到终期目标,达标率 97.1%。10 年来,全省儿童受教育水 平全面提升,各类各级教育性别差异基本消除;儿童健康水平逐 步提高,儿童更好地享有医疗保障、文化教育、生活娱乐等全方 位的服务;儿童成长环境全面优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 得到明显改善。 评估报告指出,全省在实施儿童发展规划中取得 5 个方面的 主要做法和经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注重源头保障, 维护儿童权益;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成长环境;加强统筹协调, 破解发展难题;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评估报告指出,全省实施儿童发展规划、促进儿童发展中主 要存在 3 个方面的问题:儿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儿童健康安 全领域问题仍较突出;儿童成长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评估报告提出,进一步推进儿童发展的工作举措及建议有 5 个方面: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干预,控制出生缺陷; 加强福利,提高救助水平;完善法规,加强儿童保护;健全机制, 提供有力保障。 -2- 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 终期评估报告 一、甘肃省基本情况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全省土地面积 45.4 万平方公里,辖 14 个市州、86 个县市区,常住人口 2501.98 万,其中女性人口 1231.89 万,占总人口的 49.24%。 “十三五”期间,是甘肃经济总量提升最 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至 2020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9016.7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6 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 1237.34 亿元,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达到 874.5 亿元,比 2010 年分别增长 147%;一般公共预 算支出达到 4154.9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183%。城、乡居民可支 配收入分别达到 33822 元和 10344 元, 比 2010 年增长 156%和 202%。 城镇化率达到 52.23%,比 2010 年提高 16 个百分点。财政用于民 生的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 出达 662.99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190%;一般公共预算医疗卫生 支出达 370.24 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269%。 二、甘肃省开展终期评估工作情况 按照国务院妇儿工委的安排部署,2021 年 3 月,省政府妇儿 工委办公室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甘肃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 2020 年)〉和〈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实施情况 终期评估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区、各成员单位进行自查评估, -3- 并向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提交两规划自查评估报告。 2021 年 5 月,省政府妇儿工委抽调成员单位领导、联络员和 教育、卫生领域专家共 52 人组成 7 个评估督导组,深入全省 14 个市州 26 个县市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妇幼保健院(站)、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就业培训指导中心、养老机构和儿童福利保护机 构以及企业、村(社区)等,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 察、入户访谈等方式,对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实施两纲、两规划 工作进行了终期评估。 省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依据省统计局提交的统计监测报告和 各成员单位、各市州妇儿工委的自查评估报告,结合省级评估督 导情况,形成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报告。 三、儿童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 2011 年 9 月 14 日 , 省 政 府 颁 布 《 甘 肃 省 儿 童 发 展 规 划 (2011-2020 年) 》,确定了 2011—2020 年我省儿童与健康、儿童 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社会环境、儿童与法律保护 5 个领 域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并要求对规划的实施效果开展年度监 测、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评估。 (一)总体评价 10 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工作, 坚持将儿童 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制定实施一系列法规政策,从源头上保障了儿童的各项权益;加 大资金投入,夯实了儿童发展的根基;广泛宣传,儿童优先理念 -4- 深入人心;改善民生关切,优化了儿童成长的环境;健全完善工 作机制,增强工作实效,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妇儿工委 协调、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推动儿童发展工 作格局。 10 年来,全省儿童受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各类各级教育性别 差异基本消除;儿童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儿童更好地享有医疗保 障、文化教育、生活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儿童成长环境全面优 化,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儿童发展规划 34 项重点监测指标中 33 项达到 2020 年终期目标,达标率 97.1%;1 项指标因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尚未统计出来,无法判断是否达标。 (二)分领域评价 1.儿童与健康 (1)儿童死亡率不断下降。2020 年全省婴儿死亡率为 3.37‰, 比 2010 年下降 6.63 个千分点;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4.57‰,比 2010 年下降 6.78 个千分点。 -5- 12 (数据来源:省卫健委) (2)母乳喂养率和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有效改善。2020 年全 省 0-6 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 81.76%;全省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 2.88%,5 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 3.65%,5 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 率为 0.33%,5 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 0.91%,均比 2010 年有所降 低。 (数据来源:省卫健委) -6- (3)儿童计划免疫保持较高水平。2020 年我省卡介苗、百 白破疫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到 96%以上。 甘肃省儿童疾病预防疫苗接种情况 疫苗种类 计算 单位 2020 年 实施情况 省级 目标 2010 年 2012 年 2014 年 2016 年 2018 年 2020 年 卡介苗 % >95 99.87 99.88 99.9 99.87 99.9 99.76 百白破疫苗 % >95 99.73 99.79 99.84 99.85 99.84 99.5 脊灰疫苗 % >95 99.8 99.85 99.87 99.78 99.87 99.17 含麻疹成分疫苗 % >95 99.55 99.63 99.77 99.82 99.77 98.36 乙肝疫苗 % >95 99.8 99.87 99.88 99.87 99.88 99.44 流脑疫苗 % >95 无数据 99.77 99.77 99.74 99.77 96.61 乙脑疫苗 % >95 99.54 99.61 99.83 99.82 99.83 99.05 甲肝疫苗 % >95 99.21 99.61 99.8 99.76 99.8 99.22 (数据来源:省卫健委) 2.儿童与教育 (1)学前教育发展较快。2020 年全省共有城市公办幼儿园 264 所,比 2010 年增加 98 所;乡(农)村公办幼儿园 4029 所,比 2010 年增加 3196 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 93%,比 2010 年提高 53.32 个百分点。 -7- (数据来源:省教育厅) (2)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2020 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为 96.6%,比 2010 年提高了 16.55 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 儿童在校生 2.15 万人,比 2010 年增加 0.81 万人。 (3)高中教育快速发展。2020 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 95%,比 2010 年提高了 24 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为 19.46 万人。 (数据来源:省教育厅) -8- 3、儿童与福利 (1)孤儿养育工作持续完善。2020 年全省儿童福利机构 53 个,比 2010 年增加 35 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流浪儿童救助保 护中心)54 个,比 2010 年增加 40 个;基层组织中持有证书的专 业社会工作者 622 人,比 2010 年增加 618 人。儿童福利机构条件 的改善,惠及更多被救助儿童。 (数据来源:省民政厅) (2)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积极推进。2020 年全省开展残 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为 206 个,比 2010 年增加 136 个,共有 4964 名残疾儿童接受了康复训练和救助。 -9- (数据来源:省残联) 4.儿童与社会环境 (1)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2020 年城 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市污水处理率为 100%和 97.18%,分 别比 2010 年提高 62.05 和 34.59 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 积为 15.15 平方米,比 2010 年增加 7.03 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 覆盖率为 36.28%,比 2010 年提高 9.16 个百分点;农村集中式供 水受益人口比例为 93%,比 2010 年提高 34.18 个百分点;农村卫 生厕所普及率为 33.2%,比 2018 年提高 23.18 个百分点。(2018 年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2)家庭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2020 年全省共开办家长学 校 7297 个,家长学校培训 231 万人次;建成儿童中心、儿童之家 等共 3555 个。 - 10 - (数据来源:省妇联) (数据来源:省妇联) (3)儿童文化生活不断丰富。2020 年全省出版儿童图书 487.1 万册,比 2010 年增加 422.1 万册;公共图书馆有少儿文献 181.4 万册,比 2011 年增加 138.48 万册;少儿广播节目、少儿电视节 目、动画电视节目播出时长均比 2010 年增加。2019 年未成年人参 观博物馆 901.57 万人次,参观科技馆 90.65 万人次,分别比 2010 年增加 676.27 万人次、14.43 万人次。 - 11 - (数据来源:省文旅厅和省科协) 5.儿童与法律保护 (1)严厉打击侵害儿童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2011 年以来, 解救被拐卖儿童 333 人,针对儿童的犯罪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2)积极为儿童提供法律服务。2011 年以来,全省共有 23294 名儿童获得法律援助。我省建立受暴妇女儿童救助(庇护) 机构 99 个,得到救助和庇护的妇女儿童 1126 人次,实现了应助 尽助的目标。 (3)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下降。2020 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 占同期犯罪人数的比例为 1.8%,比 2010 年下降 5.39 个百分点。 - 12 - (数据来源:省高法) 四、实施儿童发展规划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1.党政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将 儿童发展规划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 “十三五”规划 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 步实施、同步推进。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妇女儿童规 划实施工作汇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听取妇女儿 童工作汇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妇女儿 童工作,副省长、省政府妇儿工委主任亲自带队深入市县乡调研 两规划实施情况。省政府每 5 年召开一次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 2012 年 5 月在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刘伟平出席会 议并讲话,副省长、省政府妇儿工委主任部署妇女儿童工作。省 政府妇儿工委每年召开妇儿工委全体(扩大)会议或专题会议, - 13 - 安排部署妇女儿童工作任务。 2.强化责任落实。省政府妇儿工委把建立落实督导考核长效 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推动实施儿童发展规划工作的有力 抓手,细化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层层靠实责任,确保各项 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每年年初召开的全委(扩大)会上,副省 长、省政府妇儿工委主任与各市州政府、各成员单位签订本年度 实施两规划目标责任书,夯实各方责任,强化督查管理。每年抽 调各成员单位领导、联络员及教育、妇幼卫生专家组成督导考核 组,分别深入成员单位和各市州实地督导考核,对推进工作力度 大的成员单位和市州在全委会上予以表扬。 3.坚持达标预警。每年根据两规划统计监测报告,及时分析 研究,对预测难以达到终期目标的重点难点指标做出预警,及时 向相关成员单位和 14 个市州政府妇儿工委分别发出《省政府妇儿 工委关于两规划目标达标的预警》 ,要求接受预警的扛标单位和市 州政府提早研究制定攻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这项 机制受到国务院妇儿工委的肯定,在 2016 年召开的全国妇女儿童 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推广。 4.坚持结对帮扶。开展了由 36 个成员单位与国家级两纲和省 级两规划示范县市区结对帮扶工作,引导成员单位发挥省直部门 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帮助示范县市区破解重点难点问题,有效 提升示范县市区两规划实施工作水平。 (二)注重源头保障,维护儿童权益 - 14 - 省委、省政府坚持男女平等和儿童优先原则,不断建立完善儿 童权益保障法制体系。先后制定实施了《甘肃省中小学校园安全 条例》《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学 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年)》《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 年) 》 《甘肃省出生缺陷防治管理办法》 《甘肃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定》 《关于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 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 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这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 施,有力地推动了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从源头上维护了儿童的合 法权益。 (三)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成长环境 1.儿童健康方面。全省各级财政先后投入 19.5 亿元,支持省 内 3/4 的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75 个县级医院 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建设 54 个县级医院产、儿科薄弱学科。 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 6 亿余元,加强 68 家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建 设。拓宽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绿色通道,建成省市县三级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103 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104 个,扎实 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持续推进甘肃省贫困听障儿童救治项目, 自 2011 年实施以来,累计投入 1.95 亿元,为 1155 名患儿安装电 子耳蜗 1450 台。 - 15 - 2.儿童教育方面。2014—2018 年,累计投入资金 238.63 亿元, 惠及 12094 所义务教育学校,占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数的 96.7%,惠 及 267 万名学生,占义务教育学生数的 96.4%,各地义务教育学校 达到国家“20 条底线”。2019-2020 年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 与能力提升项目,项目资金按在校生数 120—140%的比例持续向 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共投入资金 65.75 亿元,项目覆盖 4183 所义 务教育学校。2019-2020 年多渠道筹措资金 21.67 亿元,加快建设 “两类学校”2029 所(其中乡镇寄宿制学校 633 所、乡村小规模 学校 1396 所) 。2017-2020 年累计投入 14.87 亿元,着力改善公办 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全省普通高中校舍建筑面积达到 1011.46 万 平方米。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残疾 学生按每生每年 6000 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从 2015 年起,将全 省特殊教育专项资金从 50 万元提高到 300 万元,中央财政每年划 拨 1000 万元以上的特殊教育奖补资金,用于支持甘肃特殊教育事 业发展。 3.儿童救助方面。健全完善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 体系,实施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 等政策。从 2016 年起,在免除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 园幼儿保教费的同时,对 58 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入园幼儿再减免 1000 元的保教费。2016 年以来,累计发放学前、义务教育、普通 高中资助资金 100.05 亿元,受益学生 908.49 多万人次。实现农村 - 16 - 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省农村学校全覆盖,2016 年以来累 计受益学生 851.5 万人次。组织实施“福彩圆梦 孤儿助学工程”, 按照每人每学年 1 万元的标准,资助在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 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孤儿 2717 人。 (四)加强统筹协调,破解发展难题 1.改善儿童健康状况。甘肃省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为依托,加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妇 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区 45 个,创建国家级、省级儿童早期发展 示范基地 13 家,评审确定爱婴医院 170 家,省级孕妇学校示范基 地 16 个。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和妇产科、儿科专科联盟建设,目前 已覆盖 4 省区(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与 183 家医疗保健机 构组建跨区域妇产科、儿科专科联盟。全力推动新生儿多种遗传 代谢病筛查项目全覆盖,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到 75 个 贫困县,2015-2020 年累计完成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 39.4 万例,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发放营养包 59.23 万人。 2.均衡发展儿童教育。2011 年以来,全省连续实施两期“学 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各类幼儿园达到 8089 所, “入园难” 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能力,将 24 所省属中 职学校整合组建 4 所高职学院, 先后组建 26 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 在全国率先推行中职学生升入普通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各地认真 贯彻落实“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政 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 90%以上。 - 17 - 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建立特殊教育学校 44 所,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98.94%。 3.健全儿童法律保护机制。着力健全社会普法教育工作体制 机制,成立省委依法治省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建立落实提醒告示 制度,分年度向社会公布省级部门普法责任清单,确保妇女儿童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推动、有落实。2015 年省 委、省政府将法律援助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法律援助 工作站 2192 个。在市县两级建立法律援助便民窗口,对妇女儿童 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查,对行动不便的残疾妇女 儿童提供上门和预约服务,累计为 23294 名儿童获得法律援助。 4.深化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孤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 制度,先后 4 次提高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机构集中供养孤儿 养育标准为 1360 元/人月,散居孤儿为 1000 元/人月,全省 7247 名孤弃儿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从 2020 年起,按照此标准,将 9868 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对全省 6.65 万农村留守 儿童、68.47 万困境儿童全部录入信息系统,随时更新、动态管理,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纳入低保 33.9 万人,纳入 特困供养 0.15 万人,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 3.7 万人。全省配备乡 镇(街道)儿童辅导员 1499 人,占全省 1362 个乡镇(街道)的 110.06%;村(居)儿童主任 18003 人,占全省 17449 个村(居) 点 103.17%,确保基层儿童工作专人负责。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 18 - 各级政府、各部门大力开展儿童发展规划的宣传,充分利用 “三八”妇女节、国际家庭日、六一儿童节、“12·4”宪法宣传 周、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重大节点开展,采 取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培训班、召开家庭教育 报告会以及各种形式的宣传和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 对儿童发展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各类新闻媒体的引导和管 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 开设专栏和专版,播出专题片,发布公益广告,举办新闻发布会、 研讨会、文艺演出,在城镇、乡村开展义务咨询、知识竞赛,张 贴宣传标语,将儿童发展规划宣传到千家万户。在全省开展清理 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专项行动,将校园整治作为一项长期任 务纳入治安系统工作考核,并对中小学校及周边的文化市场经营 单位进行专项整治,净化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开展“扫黄打非” 专项行动,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 严厉打击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未 成年人的文化环境。 五、实施儿童发展规划及儿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儿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儿童发展整体水平城乡区 域间差距明显,农村贫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生存发展 条件相对滞后,城乡区域间儿童健康状况和受教育程度还存在差 距。义务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城乡、区域和校际之 间仍有差距。城乡学前儿童入园率虽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城市 - 19 - 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仍需进一步下功夫破解。 (二)儿童健康安全领域问题仍较突出。随着“二孩”政策 的出台落地,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从 2010 年的 122.99/万上升到 2015 年的 150.96/万,再到 2020 年的 200.47/万,上升趋势较为明 显,形势十分严峻。儿童意外伤害、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特别 是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儿童福利水平有 待进一步提升,贫困家庭儿童、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 助保障制度仍需不断完善。 (三)儿童成长法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近年来,随着市 场供给日益丰富,包括奶粉、玩具等一系列涉及婴幼儿的重大食 品药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给儿童健康和家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食品药品安全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法 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特别是在普及网络安全法 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友好 的网络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宣传实效性、分众化不强等问题。同 时,校园欺凌、儿童性侵事件时有发生,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多发, 仍需加大气力加以解决。 六、进一步推进儿童发展的工作举措及建议 (一)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加农村和少数民 族地区妇幼卫生投入,加快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及护士人才培 养,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解决儿童的特殊困难。着力 改善农村学校、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实现义务教 - 20 - 育公平优质发展,确保每个女童接受公平教育。进一步加大对县、 乡两级儿童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 的投入,注重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 育,建立健全反校园欺凌、防校园性侵工作机制,为未成年人健 康成长撑起安全伞。 (二)科学干预,控制出生缺陷。继续推广“政府买单、免费 婚检”模式,鼓励引导目标人群主动接受婚前检查。持续实施国 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规范检查服务流程,确保检查服 务质量。积极争取针对出生缺陷防治的相关项目,通过项目助推 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积极推动新生儿疾病筛查,进一步提高新生 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听力筛查率,并加大对出生缺陷患儿 的救助力度和服务可及性。 (三)加强福利,提高救助水平。进一步扩大儿童福利覆盖面, 增加儿童福利项目,提高儿童福利标准,推进建立面向更多儿童 群体的普惠型福利制度,使儿童福利的对象由少数孤残儿童扩展 到低收入家庭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更多的儿童群体,使更多的 儿童受益。同时,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儿童 医疗保障水平和大病儿童的医疗救助。 (四)完善法规,加强儿童保护。加强和完善保护儿童相关 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家庭教育地方立法进程,强化家庭 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家庭关爱保护力度,确保儿童安全、健康、 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充分发挥甘肃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 21 - 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积极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大对儿童 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和政策执行力度,严厉打击侵 犯儿童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健全机制,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加强各级妇儿工委 及其办公室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好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 助手的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密切各级妇儿 工委之间、成员单位之间、办公室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 努力形成促进妇女儿童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推动新时代儿童高 质量发展。 附件:1.甘肃省经济人口基本情况数据表 2.《甘肃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 年) 》指标数据表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