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公路会东至河门口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pdf
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公路会东至 河门口公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2020 年 1 月 11 日,中国三 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在成都市三峡大厦组织 召开了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公路会东至河门口公路竣 工环境保护验收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三峡金沙江云川水电开发有 限公司、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设单位)、长江勘测规 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 究所(环评编制单位及环境监理单位)、长委工程建设监理(宜 昌)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验收调查单位)等 单位代表和 3 名特邀专家,会议成立了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组(以 下简称验收组,名单附后) 。 验收组听取了建设单位关于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 公路会东至河门口公路工程(以下简称会河公路)环境保护“三 同时”执行情况的介绍、验收调查单位关于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调查情况的汇报,以及环评、设计、环境监理、工程监理、 施工等单位的发言,查阅了相关资料,质询了有关问题,经认真 讨论,形成如下验收意见: 一、工程基本情况 会河公路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境内,起自会东 县鲹鱼河大桥桥头(于鲹鱼河右岸,垭口路与会淌公路交叉口), 线路沿鲹鱼河右岸,经小岔河乡在老店子大桥跨鲹鱼河走左岸, 后经新洪村在观音洞大桥跨鲹鱼河走右岸,在弯腰树大桥跨鲹鱼 河走左岸,最后经弯腰树、石门坎、老嘎木、腰崖、上喇叭沟、 下喇叭沟至河门口,路线总长 43.076km。工程在 K0+000~K5+240 段为新建路段,现已纳入会东县城市规划道路;K5+240~K8+850 段(观音洞大桥至踩马水段)为改扩建路段;其余路段均为新建。 工程结束后,K0+000~K8+850 路段交由会东县政府运营管理。 工程全线采用三级公路标准修建,设计速度为 30km/h,路基 宽度 8.0m,沥青混凝土路面;沿线共设有大中桥 1867m/12 座, 隧道 10483.50m/6 座,桥隧比为 28.7%;设有监控中心 1 处(无 人值守)。 2012 年 2 月,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以“川环审批〔2012〕73 号文”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公路会东至河门口公路 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本项目于 2012 年 5 月开工建设, 于 2016 年 10 月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并通车试运行。 工程总投资为 10.5 亿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6569.91 万元,占 总投资的 6.26%。 二、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落实情况 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该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 评价,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项目环保设施及措施 已按环评要求建成和落实。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及采取的环保措 施有: 1. 施工期:落实了环评及批复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采取了 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水土流失。严格控制临时 占地范围,保护林地植被,严禁随意砍伐;施工结束后,对施工 迹地进行了生态修复等工作,及时进行了复耕或选择当地适宜植 物恢复绿化等;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或农林灌溉;生活污水经 旱厕或化粪池收集后用于农灌或绿化;工程弃渣、生活垃圾等清 运至附近渣场堆放填埋或委托当地政府统一进行收集处理;合理 安排施工时间,科学布置临时施工设施,尽量绕避声环境敏感点, 注意机械保养,以减轻施工噪声影响;通过洒水降尘、密闭运输 等措施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等。 2. 营运期:加强对电站物资运输车辆的管理;成立了公路养 护、维修、清扫专业队伍;在道路两侧采取了植被绿化工作;在 弯腰树跨鯵鱼河大桥的设置了桥面雨水径流收集系统,并在桥下 修建了沉淀隔油池等收集设施;在沿线桥梁两侧均设置有混凝土 防护栏,以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公路沿线设置有限速、禁鸣等标 识标牌,严禁超载、超速。 三、验收调查结果 根据《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公路会东至河门口公路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和试运营期注 重环境管理,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未对当地环境造成不 良影响,无遗留的环境问题。 1. 社会环境影响调查结果 根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与会东县人民政府签订的《乌东 德水电站左岸对外交通会东至河门口公路永久性征地拆迁总包 协议》规定,由前者出资负责征地拆迁补偿费用及相关工作经费, 后者负责组织实施完成工程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目前,被 征地农户已通过调整土地、后靠建房等方式被妥善安置。调查期 间未发现有相关投诉及纠纷等。 2. 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结果 工程建设区内无古树名木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分布,未发 现植物种群消失或灭绝的现象;施工至今未发生伤害野生动物事 件;针对水土流失防治的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 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水土流失;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 围,按照水土保持相关要求进行了现场管理,水土保持措施总体 布局合理,植物措施在工程完工后陆续实施,基本按照设计要求 实施完成,目前长势良好。2019 年 6 月,本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 已通过验收;2019 年 10 月,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通过四川省 水土保持局备案。 3. 环境空气影响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期间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表明,公路区域内环境空气 监测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相应功能区 标准要求。 4. 噪声监测结果 根据调查期间声环境监测和预测结果表明,公路沿线敏感点 噪声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相应功能 区标准要求。 5. 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结果 公路运营期监控中心为无人值守,不涉及生活污水排放,运 管人员统一纳入乌东德水电站工程生活营地。 6.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检查结果 施工期,工程弃渣与建筑材料、淤泥、生活垃圾等统一堆存 至弃土场内或委托当地政府统一进行收集处理。营运期,管理中 心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统一纳入乌东德水电站施工区生活垃圾处 置。 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检查结果 建设单位在弯腰树跨鯵鱼河大桥的两侧设置了桥面雨水径 流收集系统,桥面径流经管网收集后进入桥下的沉淀池、隔油池 等收集设施,再经沉淀后排入附近沟渠;在公路沿线路堤、桥梁 两侧均设置有混凝土防护栏,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公路沿线设置 有限速、禁鸣等标识标牌,严禁超载、超速。项目运行至今,未 发生环境风险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 四、环保机构及档案管理情况 建设单位成立了环境保护管理中心,统一协调、领导全线生 态环境保护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各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制度 得到有效执行,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资料、档案均由乌东德工程 档案馆统一收存、管理。 五、验收结论 综上所述,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公路会东至河门口 公路工程审查、审批手续完备,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及措施基本 按照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意见要求落实,对当地环境影响较 小,达到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且不存在《建设项 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 号)第八 条所列验收不合格情形。 验收组一致同意通过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左岸进场公路会 东至河门口公路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 〔2017〕4 号)相关要求,将公众意见调查相关内容纳入其他需 要说明的事项。 公众意见调查表明,受访对象对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表示基本 满意。 七、后续建议 1. 随着本项目车流量的增加,营运单位需继续加强对声环境 敏感建筑物及远期可能超标的敏感目标实时跟踪监测,根据监测 结果,及时增补和完善防治噪声污染措施。 2. 加强工程桥面径流收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保障沿线水环 境质量。 3. 加强对乌东德水电站物资运输车辆的管理,采取有效的环 境污染防治措施,避免出现扰民或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2020 年 1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