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1-01-05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

百毒不侵。5 页 169.75 KB 访问 282.97下载文档
2021-01-05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2021-01-05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2021-01-05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2021-01-05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2021-01-05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
当前文档共5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1-01-05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pdf

水环境立体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一、项目概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新的高 度。近年来,随着水利部《加快推进卫星遥感水利业务应用 的通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1-2035)》 等文件的先后发布,将遥感技术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手 段。如何发挥遥感技术优势,逐步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 状况监测网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项目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 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广东华南水电高新技 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水务局等单位共同完成,依托多个 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历时 6 年(2015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总投入研发经费超过 1000 万元,从关键技术、设备研 制、系统平台到示范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从水环境数据 采集、分析模拟到辅助决策构建了一体化解决方案,促进了 水环境监管模式的升级,并为环境应急事件与政府重大决策 提供有力支撑。 二、研究内容 1、复杂环境下的水体智能提取与污染状态识别 1 针对珠三角城市群河流污染时空变化大,以及传统水环 境监管取样困难、覆盖不全面等问题,研究了珠三角城市群 复杂地表环境下的污染水体精准提取方法,构建了城市黑臭 水体关键参数遥感定量反演模型与黑臭水体遥感识别与评 价指标体系,实现基于卫星遥感与无人机遥感的污染水体监 管创新模式,对城市黑臭水体立体感知与监测,形成城市黑 臭水体“一张图”,为城市黑臭水体监管提供了全面、高效 的解决方案。 2、空地一体、云边协同的水环境实时智能感知技术 研制了自主起降、自动充换电、自主作业的智能化无人 机基站,以及无人机载 AI 实时识别模块及边缘计算智能识 别终端等设备,研发了地面站点视频与机载动态视频的三维 地理信息实时融合方法,构建了面向河湖流域“乱占、乱采、 乱堆、乱建”等问题的无人机遥感实时智能识别模型,实现 了水环境健康状况空地一体的联动感知,构建了一种高频次、 无人化的河湖巡检创新模式。 3、感潮河网区污染溯源分析与多情景水质模拟 针对感潮河网区的断面水质变化成因复杂等问题,本项 目研究了感潮河段潮汐与水质模拟预测方法,构建了上游来 水与不同支流对断面水质污染贡献度定量解析模型,分析模 拟关键断面的内外源污染负荷,实现了感潮河网关键断面的 污染精准溯源与水质达标模拟预测,有效提升了断面水质达 2 标治理工作水平。 4、水环境时空大数据辅助决策平台研发及推广应用 面向河长制的推行、以及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生产力以提 升智慧决策支持力等需求,研究了多源水环境大数据集成与 融合技术,研发“河长通”系列产品,包括天空地一体化河 湖巡检 APP 系统、河湖流域水环境监管与辅助决策系统等, 在全国 50 余家水务管理单位推广应用,解决河长人工巡河 效率低、缺少辅助决策支撑等问题,有效提升了河湖流域巡 查工作效率与监管水平。 三、创新点 1、针对水环境遥感监测实时性的难题,提出了空地一 体、云边协同的智能感知方法,研发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化无 人机停机场、机载 AI 实时识别模块以及基于边缘计算的水 体微小污染物识别技术,构建了空天地水联动感知模式,实 现了水环境健康状况的实时感知。通过关键技术及软硬件产 品的研发,获授权专利 22 件,其中发明专利 9 件;获软件 著作权 10 件;发表论文 8 篇,其中 SCI 收录 6 篇、EI 及中 文核心 2 篇;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8 件。 2、针对黑臭水体分布散乱、环境复杂、光谱信号弱等 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城市水体指数与分形几何算法的水体 提取方法,集成无人机多光谱、高光谱等遥感数据,构建了 3 基于遥感的黑臭水体评价指标体系,联合语义分割和生物光 学模型,实现了黑臭水体的遥感精准识别。发表论文 16 篇, 其中 SCI 收录 13 篇、EI 收录 2 篇,中文核心 1 篇;获授权 发明专利 8 件;获软件著作权 6 件;出版论著 3 部;获广东 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2 件。 3、针对复杂河网的污染溯源难题,提出了基于水动力 学的感潮河段潮汐与水质模拟预测方法,构建了不同河段、 支流的水环境污染贡献度定量解析模型,实现了感潮河网关 键断面的水污染溯源分析。通过模型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研究, 获软件著作权 6 件;发表论文 5 篇;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认定 2 件。 4、以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智能基站为载体,以遥感识别 分析算法为核心,集成多型号无人机、多功能传感器和机载 AI 计算模块,构建空地一体、云边协同的高频次、全自动、 立体化水环境监测创新模式。项目制定并发布国家及地方团 体标准 14 项,产品先后在全国 50 多个水务政府部门和企业 得到了广泛应用,经济效益超过 3 亿元。 四、成果效益 项目获授权专利 30 件,其中发明专利 11 件,实用新型 专利 19 件;出版《黑臭水体遥感监测技术及应用》等论著 3 部;在《Geoscientific Model Development》、《Science of 4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Hydrology》、《科学通 报》、《测绘通报》等期刊发表论文 31 篇,其中 SCI 收录 24 篇;获软件著作权 51 件;制定国家及地方团体标准 14 项; 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12 项。 项目成果首次应用于广东省各级水务管理单位,并先后 在全国 50 多个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不 完全统计,通过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30267.52 万元;通过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水务管理 部门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降低了水环境监管成本,促进了 生态环境改善与宜居城市建设进程。综上,项目创造了良好 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价值。 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