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文化概论.doc
授 课 计 划 2015 — 2016 学年 第一学期 学 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 性别文化概论 课程编码: 9922306C 课程类别: 通识选修课(通选课) 32/ 32 (理论:32 计划学时/实际学时: 学 分: 2.0 授课时间: 周四 9、10、11 节 {4-13 周} 授课地点: 11J2302 教 学 班: 全校通选 授课教师: 王霞 填报日期: 2015 年 8 月 30 日 实验:0 ) 《性别文化概论》课程授课计划 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和描述: 《性别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课程,随着全球性别平等议题的成长,性别 研究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无论是研究主题或是研究方法﹐都有重要 的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与此相适应,性别研究的相关课程也在 全国高校在不同学科、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相继开设,并吸引了大批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二)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说明: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个人的经验来理解、分析和反思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政治、经济 和日常生活领域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力求把性别不平等现象从日常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论,加强 对社会运作方式的理解;学习批判性地分析和思考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反思知识建构和理解不平 等导致的社会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寻找社会变迁的力量。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 (一)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程讨论,鼓励学生多发表自我意见;协助学生能够把课程的 理论和方法用于课后实践;要求学生课程作业讲究诚信,杜绝剽窃。 本课程为全校通选课,由于时间限制,会适当增加学生自学内容,并及时做好跟进,同时对 课程整体内容更加有所区别对待,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课堂讨论、作业(论文)、课外自学等。本课程共有计划学时 30 学时,其中,理 论教学 27 学时(包括案例分析与讨论等);集中辅导答疑、考试 3 学时(放在最后一次课) 。 三、成绩考核 (一)平时成绩:满分 100 分,主要包括课堂表现(讨论)、课堂作业、出勤情况,权重分 别为 30%、40%、30%。 (二)期末考试成绩:满分 100 分,开卷。 (三)最终成绩组成说明: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佟 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二)参考书目: 王 政:《社会性别研究选译》 ,三联书店,1998 王金玲:《女性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王凤华:《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 叶文振:《女性学导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张 念:《持不同性见者》,东方出版中心,2006 坎迪达·马奇:《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朱丽亚·伍德:《性别化的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莱斯蕾·罗杰斯:《大脑的性别》,三联书店,2004 (三)网络资源 http://www.chinagender.org/ 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 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网 http://202.113.96.10/women/index.html 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 http://www.china-gad.org/Index.html 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 http://www.xingbie.org/ 性别文化研究网站 http://xbwhyj.h162.1stxy.cn/main/ 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 http://genders.zsu.edu.cn/ 东北师大女性研究中心 http://wzhongxin.nenu.edu.cn/index.htm http://www.cuhk.edu.hk/ant/gender/homechi.htm 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 http://www.genderandlaw.org.cn/ 中国性别与法律网 教育部性别平等教育全球资讯网 http://w3.tp.edu.tw/gender/ 台北市性别平等教育网 社会性别窗口 http://www.gender.edu.tw/ http://www.genderwindow.org/ 台湾性别人权协会 http://gsrat.net/ 真我性别研究网站 http://202.199.159.238/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 教师联系电话:15953152505;E-mail:sss_wangx@ujn.edu.cn, 答疑时间地点:答疑不拘泥具体时间、地点,由师生商定。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一)第 4 周 计划学时:3 学时 授课内容:性别与社会性别;性别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状况;性别研究的理论之源;性别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要求:通过这一章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与性别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清楚性别研 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性别研究的发展状况如何,支撑性别研究发展的理论根源是什么,并使学 生理解性别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运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二)第 5-6 周 计划学时:6 学时 授课内容:性征;性别气质的心理建构;性别气质的历史文化建构 目的要求: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四种性别特征;讨论由历史累积下来的男性气质 和女性气质以及它们产生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以了解性别文化如何在历史延续中得以复制和重现。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三)第 7-8 周 计划学时:6 学时 授课内容:人的社会化;社会性别形成理论;中国人的性别社会化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性别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并理解有关性别形成过程的一些主要理论。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课堂作业 (四)第 9-10 周 计划学时:6 学时 授课内容:性关系;社会化的性关系的特点;性关系与性别秩序;性关系中的性别秩序建构 过程。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性关系的含义及其内容,分析社会化了的性关系的基本特点,将性关 系视为作用于两性不平等关系的重要社会机制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性关系并非是一个可以超脱 历史文化和现实社会结构与制度的个人存在,而是在诸多的社会关系中个人实现的性权力,进而 理解性关系如何通过社会制定的性行为的双重标准建立起不平等的性别秩序。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观看影片、学生讨论 (五)第 11-12 周 计划学时:6 学时 授课内容:婚姻制度与性别关系;中国的婚姻制度;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婚姻制度下的性 别关系。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婚姻制度的变迁,以及在这种变迁中妇女地位如何从从属男性的关系 逐渐向平等关系演变。 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六)第 13 周 计划学时:3 学时 答疑和随堂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