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doc
南京邮电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先后获得校级、省级精品课 程的评审认定。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申报尽力,喜讯频传 自 2008 下半年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马克思主义 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在叶美兰校长引领下,积极投入到 申报南京邮电大学精品课程和江苏省精品课程的工作当中。从准备到 申报成功,前后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多年来,在学校、学院各方面 的支持和辅助下,本课程组经过紧张有序的工作,结果令人欣喜。本 课程于 2009 年底被评为南京邮电大学精品课程,之后被推选申报江 苏省精品课程,并于 2010 年春通过省级评审,成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二、团队和谐,准备充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之所以能申报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并 获得成功,建基于前期有效的准备工作。 1、组建和谐团队,构筑课程平台 本课程组由叶美兰教授负责,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史教研室《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学科组朱奎泽等 8 位老师组成。课程组成员学历层次 高(具有博士学位的 4 人,硕士学位的 4 人),职称分布合理(教授 2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3 人),而且全部为学校、学院中青年教学 骨干,教研素质高,责任心强,教学效果良好。以此为起点,构筑了 精品课程申报工作最为坚实的基础。 2、明确课程立意,完善教学体系 依据我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本课程明确立意:作为一门 1 历史与思想政治理论兼而有之的重要课程,担负起对当代大学生进行 系统的近现代国史国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总体教学质量,课程组在近年 来的教学实践中科学规划教学体系,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强化集体 备课,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不断改进考核考试方法,并注意教学中的文理区分,因材施教。 3、教学成效明显,各方评价良好。 由于认真钻研,悉心授课,本课程组的教学工作得到了多方好评。 首先,在学校历次测评活动中,学生测评满意率总体保持在 85%以上, 认可度高;其次,校内督导组充分肯定,多次听课都获得优秀课的总 体评价;再就是本课程组在与一些校外专家学者进行课程教学交流活 动时,获得良好评议。 四、各方重视,辅助得力 我校一贯重视课程建设工作,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引导教学建设 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切入点,切实提升课程水平、提高教学 质量。此项工作由教务处具体负责,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 施,全力支持和辅助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为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的申 报工作提供平台。本课程组亦不例外,自工作准备之日起,就受到各 方面的重视和热心辅助。 学院也在本课程组申报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 基于此,本课程组获得了坚强的后盾和持续的动力。 五、继续完善,任重道远 多年来,以叶美兰教授为核心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全 2 体老师的辛勤付出,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阶段性成果。但随之而来的压 力更大,任务更重。本课程组将按照校内、省内精品课程的相关要求, 一如既往,努力工作,切实抓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完善既有材料, 完成规定任务。其二,提升课程教学内涵,完善课程网络平台建设。 以期进一步提升课程品质,争取向国家级精品课程迈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