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What is love35 页 314.443 KB 访问 712.97下载文档
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当前文档共35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16026202-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6202 课程名称:美学概论 英文名称:Poetry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e Writ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 时:32 学时 学 分: 2 学分 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美学概论》是讲述普通美学原理的课程。此种课程与特殊的部门美学或门类美学 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所不同,这种联系在于,两者都是着力处理自身领域内部的美 学问题。不过,各自处理的美学领域范围及其特性又有所区别,普通美学主要研究各 种部门美学之间相互跨越或共通的带有一定普通意义的美学问题。此课程需坚持以中 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并整合其他相关理论去分析当代 美学与艺术问题,应该集中注意美学当代性与美学传统性的交融。因为涉及到的作品 评析案例,大多是文学及艺术作品,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文学及艺术的理论常识, 才能较好掌握。 英文简介 Poetry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e Writing is a course on the principles of general Aesthetics. There are connections between this course and the special departmental aesthetics or category aesthetics, while they are different. The connection is that both of them are dealing with the aesthetic problems in their own fields.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elds of aesthetic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neral aesthetics mainly studies the aesthetic problems that have some common meanings across or in common among departments of aesthetics. This course is required to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integrating Marxist practical conception with related theory, to analyze the aesthetic and artistic issues, and focus 1 on integration between contemporary and traditional aesthetics. Since most cases analysis are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for a better grasp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certain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and ar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学 及艺术作品的赏析问题,从哲学、艺术学、心理学、媒介学等角度进行的一种综合类 理论课程。通过美学概论的学习,学生应当初步并系统地了解与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 观点和基础知识以及美学理论的主要命题,概念、范畴等。通过美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学生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艺术作品 的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质。正确地分析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现象;为学生学习其他 文学课程,开展文学实践活动(创作和接受)以及从事语文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 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在融合课程的思政方面,本课程在涉及审美沟通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中国 美学体系的系统理论,强调并让学生认识理解中国自古以来“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 创作理论系统。最终通过对“尽美尽善”、“美善相乐”、“美善统一”等学说的思 想渊源的梳理及历代代表性中国学派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论自信、文 化自信等具体内容方面,成为基础扎实、博古通今、有良好美学素养的中国文化的创 新创意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美学学科的历史几个发展阶段; 2.理解美学研究的对象以及美学学科的特征; 3.掌握美学学科的研究方法的类型特点。 (二)教学内容 导言 1. “美丽中国”与美学 2012 年,“美丽中国”被正式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目标之一,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大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提出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 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学好美学、用好美学,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 提供必要的智慧支持。中国美学精神的继承与创新是“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 2 环节。响应时代呼唤,唱响中国美学的时代之歌,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基础。 2. 审美之“看”与日常之“看” “看”即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表现。 日常生活的“看”,关注的是对象的真与假、对与错、有效与无效,以及对象之 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审美的“看”,是我们的“看”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自觉 运用。一方面,它让我们的“眼睛”摆脱概念认识和功利欲望的束缚,返回到更直接、 更原始的身体与世界交融的观看运动中,审美的“看”因此是一种对象形象的原创行 为;另一方面,它又让我们最内在的心意情感投入其中,参与“我”与世界的交流, 审美的“看”因此又是一种“我”与世界关系的表现行为。 2.课程安排的整体介绍 第一节美学的历史 一、美学思维及其古代形态 1.史前期 史前考古发现间接证明“美学思维”活动: “审美”、“美学思维”、“美学”: “审美”:是人类现实活动之一;它包含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 “美学思维”:是审美意识的观念化,它势必趋向理论自觉形态; “美学”:是人类知识近代分化所产生的美学思维的学科形态。 2.古代发生期 中国上古卜辞和金文中已经出现“美”字。这说明,中华审美意识的符号观念化, 最晚也可以上溯至殷商时期。 与美相关的理论思考: (1)老子对流行审美提出深层的辩证思考。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子《道德经》 (2)柏拉图区别“美的”和“美本身”,追寻审美现象之本源。 美是难的。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结论: 在美学思想的古典发生期,无论东西方,其审美观念均具有突出的宽泛所指特性。 从自然宇宙到器物制度与形体容貌,均可纳入审美评价。古代发生时期的美学思维多 以零散的议论出现,并且往往与宗教崇拜、伦理学、文学艺术理论或者科学技术的议 论混杂在一起,很少有专著。上述这些特性不仅表现出古典美学尚不独立的性质,而 且也反映出审美融渗于生活整体的古代生存方式及其文化特性。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1.美学诞生的近代背景 由关注与思考美的现象、追问“美本身”开始,在 18 世纪的欧洲,在唯理主义 3 的哲学体系中美学学科得以建立。 18 世纪初期,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人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 的唯理主义哲学体系。 但他们之后的另一个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嘉通在其对“诗”(广义的文学艺术)的 研究中,重新认识了人类的感性。他的博士论文就致力于创立这样的一门研究感性认 识的新学科,他以拉丁文“Aesthetica”命名,希腊文的词根意思为“感性的”,也 就是“感性学”的意思,即英文“Aesthetics”。1750 年,他以此概念为其一本论述 感性认识的专著命名。在上述两书中,鲍姆嘉通提出了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的观点。 所以,鲍姆嘉通所建立的是这样一种科学:它审查感觉与感性认识,力图在认识体系 中给予它以应有的地位;它从诗出发开始探讨,试图说明怎样达到诗的完善。既然感 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这应该也是“Aesthetica”被译为“美学”的一个原因。而日 本与中国则直接译成为“美学”。鲍姆嘉通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2.德国古典美学范型 康德批评并超越了鲍姆加通的感性认识论美学观念,将主体的认知、意志、情感 与哲学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三足鼎立。 情感——美学 认知——认识论 意志——伦理学 3.现当代西方美学 (1)心理学经验美学 关注生理与心理的经验实证,以代替哲学美学形而上思辨。 (2)分析美学 对美学概念进行逻辑与经验相结合的分析审查;狭隘压缩了审美经验,从而 将美学引向形式主义。 (3)美学的文化学转向 20 世纪后半叶,美学扬弃分析美学的形式主义,返回生活实践。如法兰克福 学派的文化批判、法国艺术社会学、英国的文化研究以及美国的实用主义等。 三、中国美学 三种中国美学: 1.中国古典美学 ——依托中国古代文化主干儒释道的美学思想 2.“美学在中国” ——晚清以来中国从西方引进的美学学科 3.“中国美学”的重建 ——自觉区别于西方美学的中国美学现代形态 注意“中西”与“古今”的两对比较 四、马克思主义美学 4 1.实践人学观,使美学成为一门现代人文学科。 “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从而把对象、 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 2.以“美的劳动”更新了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基于生产-生活本身的现实审美眼光。因此,马克思主义美学不 能仅视为一个流派,而是现代美学制高点。 第二节美学研究的对象 一、美学研究对象的若干观点 1.艺术 美学曾被规定为“艺术哲学” 但美学研究艺术与艺术学不同。 2.“美” 一个多义的“美”不宜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范畴术语。 3.“审美经验” 只有作为涵括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经验”才是美学的研究对象。 二、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科 审美活动构成 审美活动存在领域 审美范畴 (1)审美对象 (2)审美意识 (1)社会美 (2)自然美 (3)艺术美 (4)美育 (1)崇高 (2)悲剧 (3)喜剧 (4)优美 (5)丑 第三节美学的学科特征 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1. 人类知识三大现代分类 (1)自然科学——自然(客体) (2)社会科学——社会(客体) (3)人文科学——人(主体) 2.人文科学以人生价值意义为中心,包含着不同角度学科:哲学、伦理学、教育 学……人文科学理论是各门人文学科的“元理论”。 3.明确美学的人文学科特性,对于美学具有根本性意义。 5 二、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 1.具有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批判引导功能。 美学并非自然科学式价值中立的客观剖析,对商业消费主义审美现象的批判。 2.作为哲学学科具有深层思维特性。 美学以对人生元价值代表之一的审美的理论反思,成为人生哲学不可或缺的基本组 成部分。 三、美学相邻学科 1.美学与艺术学 (1)二者各自研究的对象范围不同 (2)外延重合(交叉)部分二者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不同 2.美学与心理学 美学与心理学的不同: (1)心理学是对心理现象外在的观测,美学立足于审美心理内在的体验。 (2)心理学只记录心理反应的生理——物理变量,并且只就心理规律客观说明。美 学却要求理解审美心理,并势必伴随体验将研究者自身的精神经历带入心理对象而作 出不同于客观说明的解释。 (3)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传统的“自然学”,但审美心理并不是对事物的认知或应 用反应,而是超越上述关系的精神境界。 3.美学与宗教学 现代性嬗变的背景下,古代社会神秘权威崇拜消解、理性化,唯独审美保留其魅力。 第四节美学的研究方法 一、区别于实证经验科学的哲学思维 美学的哲学思维性质首先体现在对审美本质的把握上,学习美学原理并非通俗意 义的审美欣赏,哲学思维的训练是必须的过程。 审美经验在此呈现为主体这样一种情感状态:它似乎谢绝任何理性的解说而沉默 体验。美学所能做的,是对这一审美状态主体构成条件的反思或审美类型的概括(如 “优美”范畴),甚至对这一审美状态在人生与世界观中的价值意义加以阐发。 这些都是区别于(自然与社会)实证科学的哲学思维。 二、区别于纯思辨的人文体验描述 美学作为哲学思维并不等于纯思辨,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有审美体验的意向性描述。 正是在这种意象思维的基础上,才凝聚形成了中国传统美学“意境”、“意味”、 “情境”、“气象”等一系列本质直观特性的范畴术语。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进行知识拓展。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2013 年版。 6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3.[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4.[德]马克思:《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试对一件艺术品作艺术学与美学不同的分析。 2.描述自己的一例审美体验。结合上述思考练习,请回答: (1)美学的学科对象是什么? (2)美学学习的方法特性有哪些要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课后讨论、思考训练 第一章 审美的本质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审美本质的探讨历程; 2.理解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3.掌握审美的本质。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关于审美本质的探讨历程 一、西方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1.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谐” 2.柏拉图——“美的事物”与“美本身”问题的提出 3.亚里士多德——“美本身”体现为“美的事物”属性 4.普洛丁——“理式”实体的神学化 5.休谟——审美本质的主观化,相对化,甚至失去客观标准 6.康德——主体审美心理结构论 7.黑格尔——“理念的感性显现” 8.分析美学——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消解 根本问题并非表述审美本质的方式,而是是否还有能力追求审美经验所指向的更高理 想境界。 二、中国思想史中关于审美本质的论述 1.儒家伦理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人品”为中心。: “气象” “圣人” ——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有气方有象","气"之"充实"乃至"光辉",即外化为"气象"。 7 “充实” “气” 2.道家强化着“道”对审美表象的本体意义。:“道” “无” “大象”即“象 罔” “神人”与“至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恬淡为上,胜而不 美" 3.佛家“境界”观念强化对感性表象的超越与区别。: “境界” “象外” “意境” ——(禅宗)第一,直观与妙悟。第二,韵味与境界。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并增强文化自信的立场。 第二节 马克思的“美的规律”思想 马克思将美的本质归结于自由的劳动。 1.劳动改造世界是人的自由能动本质的对象化,因而人的自由本质必须依托于劳动。 2.与传统意识哲学精神对象化不同,人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对象化自身。 人类的劳动与动物式劳动的区别; 自由劳动与普通劳动的区别。 泛义的“劳动”是“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寻求统一达成实现的活动。 “美的规律”——“自由劳动”——“人的本质”三个概念三位一体。 自由劳动是劳动的理想形态,并非有限的具体劳动。 有限的具体劳动可依托自由劳动超越而显示无限性的自由境界。 自由劳动对有限的具体劳动的依托:有限劳动的无限创新进程。 “自由劳动”的价值本体论性质。 “美的规律”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化与历史性的现实生成运动。 第三节 审美的本质 一、探讨审美本质的若干原则 1.对审美现象深层根据的探讨与表述,是美学思想中心。 2.审美本质并非经验科学的实体对象或纯认识论对象,而是精神哲学范畴并且具有价 值理想性。 3.审美活动体验优先于主客二分后的审美静观。 4.以劳动为核心的实践及其结构成为探讨审美本质的基础与出发点。 二、审美本质及其逻辑 审美的普遍必然性根源于审美内在于劳动所代表的实践活动的普遍必然关系。 就根源言,审美的本质是规律与目的相统一活动所产生的自由形式; 就功能言,审美的本质是能动协调规律与目的的自由活动方式; 就价值言,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 1.以劳动工具及其使用(进而制造)技术为中心,劳动双向陶冶着作为主体的人与作 为客体的自然。 8 2.无论是“自然人化”或“人自然化”,都表示着人与自然相互融渗的新型关系。这 一关系是自然美乃至当代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主要基础。 3.自由形式不能如工具积淀说所片面归结的,视为规律与目的相统一的衍生物积淀的 结果,也是积极协调、整合统一规律与目的的实践性中介功能机制。 4.审美作为自由形式,其本源形态乃是以劳动为原型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介方式,原初 的审美其实就是人感受到超越实用性的自由的生活方式。 5.作为活动中介方式的自由首先被活动者的内在体验,但自由方式——形式不仅会 被后续扩展的劳动母体持续生产出来,而且势必摆脱从属于劳动的自发状态,被人类 第一个文化形态巫术吸收并扩展再生产为独立的符号世界。 6.规律与目的的相统一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动态平衡过程。这也是审美形态及其范畴多 样差异性的根源结构。 三、作为元价值的真善美及其对立面的假恶丑 作为人类核心与基础形态的劳动不仅包含着人类三种基本活动的关系结构,同时也包 含了人类三种元价值关系体系: 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自由形式。美并非物质实体,而是超越性中介真与善所构成的现 实世界、使之趋向自由的意境。 现代社会创造了空前丰富多样的价值,同时形成诸多问题,一个是价值相对主义导致 的价值虚无主义;一个是由于社会职业分工到精神活动的分化,“真善”没落而“美” 孤立繁荣。 重建“美”与“真善”的元价值体系,是远超出了美学的当代人文科学根本课题。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2.[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年版。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选取生活与艺术欣赏各一例,结合自己的审美体会说明,现实活动中体验性审美 与艺术品欣赏各有何特性? 2.为什么说审美既是劳动的产物又是劳动的功能机制? 3.简述审美从劳动中独立的过程。 4.美与真善的关系及其现代意义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9 第二章 审美活动经验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审美经验的根源、审美心理结构以及审美感受的特性; 2.理解审美心理要素以及审美经验模式的具体内容; 3.掌握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以及背后文化差异的关系。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美经验的根源 一、研究审美经验根源的方法论前提 1.从审美意识探讨审美经验的根源。 2.从审美对象探讨审美经验的根源遇到的困难。 结论: 对审美经验根源的探讨,不可能局限于审美意识或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分裂格局, 相反地,审美意识不可避免地要同审美对象一起纳入审美活动关系经验整体中探讨。 二、审美活动的生理与心理基础 感官的人化,为审美活动提供了生理和心理基础,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人所特有的感 官特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1.概括性:人类的感官具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性。 2.联系性:这表现在各种感官不是互相隔绝而是互相沟通和互相补充,形成人类特有 的“通感”。 3.创造性:是指感官凭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超出具体的实际感觉对象,自由地扩充 感受。 三 、审美经验的发生 基于实践—劳动母体的审美活动关系(审美意识—审美对象)的发生起源。 “主客观统一说”把审美对象的产生归结为特定的主观意识与外界相应的物质属性结 合,该理论的缺陷及其与实践论的审美关系同步起源说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1.应该把作为人类总体的审美意识与作为个别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区别开来。 2.有必要把发生学意义的美的创造与传播交流意义的美的欣赏区分开来。 四、审美经验的发展 1.生产劳动的分工状况制约规定着审美经验的分化独立状况。 2.上层建筑以及其它意识形态对审美意识的重要制约影响作用。 3.艺术对审美意识的巨大促进作用。 4.审美对象对审美意识的促进作用。 5.审美经验系统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审美经验系统包括审美感受、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形态。 第三节 审美心理结构与审美感受特性 10 一、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以马克思的实践论为母体结成审美关系,双向发生、双向进 展,又彼此促进。 实践论的审美关系起源观点中有两点需要注意:(1) 基于实践而建立的审美 关系具有客观规定性,这种客观规定性集中体现于结构性。(2) 内、外人化自然与 审美关系两方面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对象由于基于同一实践母体,因而它们具有相称对 应的性质。 二 、审美积淀 何谓积淀?外在的社会生活结晶为内在的审美感受,宏观的人类历史沉积为微观的个 体心理结构——这样一种内化的过程,称之为“积淀”。 审美积淀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全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都有关系。其中,尤 以三种积淀方式为重要。 1. 生产积淀 2.以巫术为主的原始文化积淀 3. 以艺术为代表的日常文化积淀 结论:个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育,乃是一种人类文化社会的、历史的、全面 的哺育积淀过程。 三、审美感受特性 以生产劳动积淀为本源的审美积淀,必然同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社会历史性地 向审美心理结构的转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成为审美心理结构的内在构成方式,从 而同时成为以审美心理结构为机制基础的审美感受的特性。 美感非认识而直觉地合规律性;美感非意志(意欲)而直觉地合目的性。 第三节 审美心理要素 一、感觉 感觉是对事物各种个别感性属性(如色彩、声音、形状、硬度等)的感受。 二、知觉 知觉不同于只是感受事物个别可感属性的感觉,而是把感觉的材料联合为完整对象的 整体性感觉。 三、想象 审美想象以对象化的人的本质为中心意象,它本质上是自由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 同时审美想象的创造性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新颖性,因而是不可重复的。 四、情感 情感是美感心理形式中地位最为突出的一种因素,它往往被人们视作审美与艺术的象 征代表、甚至是特质所在。 五、领悟 审美感受中的领悟,内在地贯彻审美感受全过程、与其它审美因素(感知觉、想象、 情感)交融一体地对审美意蕴本质的把握。 审美领悟的独特性质根本上取决于它所把握的对象——审美意蕴本质独特的人文性 11 质。 结论: 1.以审美心理结构为基础的审美感受,是一个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包括了感 知觉、想象、情感、领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交错运动。 2.在审美感受统一体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的作用地位并不平衡,往往因审美主体 与审美对象双方种种特定条件的限定而有区别。 3.在审美感受中诸种心理因素的不同比例与不同组合方式对应于不同的审美形态。 第四节 审美经验模式 一、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基本特征 1.审美体验具有源初性。 2.审美体验具有亲历性。 3.审美体验是整体性的。 二、审美注意 “注意”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本身,很难区分一般注意和审美注意。它只是一种心理指 向性而已。 二、审美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psychical distance)说是由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来的。意思 是说,在对自然物和对艺术品的欣赏中,人们需要保持一种心理距离。 三、审美移情 “移情”一词是从德语 Einfühlung 和英语 empathy 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情感移 入”或“神入”的意思,即情感或感受从自我向对象的投射。人的情感投射现象由来 已久。庄子认为,他是知鱼之乐的。知鱼之乐的唯一办法,是设身处地,推己及物。 五、完形心理 格式塔学派发现,人的知觉具有整体性,这种整体常常先于部分。这个学派主张,我 们不是根据线条和色彩的相加与综合,才认出图像中的人或物,而是先认出了图像中 的人或物,然后才注意它的线条和色彩。 完形心理学美学不仅主张完整的知觉优先于个别的感觉,而且揭示出外在事物与内在 心理之间存在着基于相仿结构的对应关系,这种“同构”是“异质”呼应共鸣的基础。 第五节 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差异 一、审美经验的历史演变 人的审美观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由此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从而产生不 同的审美经验。 美属于时代,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和风尚,也产生不同 的审美经验。 二、审美经验的文化模式 不同的文化之间,也有着不同的美。这种不同的美,有着双重来源。一种来源是指向 着过去的“集体无意识”。还有一种指向现实与未来的,由民族、阶级和文化的现实 处境,以及哲学和美学观念所决定的对自身民族、阶级和文化的塑造。文化间的差异 12 可以从审美和艺术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要克服西方中心主义,不仅要克服唯西方是 从的全盘照搬,也要克服自我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格局。 三、审美经验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 作为一种审美感受,审美经验是一种精神现象,而且它是个体性的活动,审美意识的 个性差异就成为十分突出的现象。审美意识客观标准的这种客观普遍性与历史具体性 不可分割地统一于特定的审美活动中,它集中于审美经验客观标准的时代性、民族性 和阶级性三个方面。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年版。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3.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为什么审美经验是包括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审美活动整体经验? 2.简述审美体验在审美经验中的地位。 3.完形心理学美学解释审美经验的优点有哪些?试以马克思“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 全部世界史的产物”命题解释完形心理学美学的根据。 4.审美领悟与逻辑思维的区别有哪些? 5.如何理解审美经验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三章 形式美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形式美发展的自由历程以及变迁趋势; 2.理解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3.掌握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形式美的自由历程 一、从形式到美的形式 形式作为内容的存在方式,可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 黑格尔指出了形式具有“双重”性,一种是与内容有直接关系的形式,这时的形 式即内容;另一种是与内容关系比较间接的形式,即“与内容不相干的外在存在”, 也就是具有独立性的形式。前者就是内形式,后者就是外形式。 在这种赋予物质以形式的制作中,人们首先会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特性来进行, 13 要合“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善”,即符合自己的需要。 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人类创造物,都会给人带来愉快,让人觉得美,而这类物 品的形式也就是美的形式。 二、从美的形式到形式美 形式美是从美的形式中经过进一步的抽象而提取出来的。 美的形式一般还都与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形式美与内容就脱离了直接的关系。 工具与器皿的装饰化造型与表面装饰的出现最能说明问题。 形式美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各种形式因素,它们是一种感性存在,是一种自然形 态,能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 其二是指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人们从形式因素的各种组合中提炼、概括出了能引起 人的普遍的审美愉快的形式规律,并称之为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一、色 二、形 三、声 四、质 五、味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一、对称与均衡 二、调和与对比 三、比例与尺度 四、节奏与韵律 五、多样与统一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一、形式美的普适性 形式美所具有的一致性、共同性的特点,却主要是在人作为自然生命体的内在构 造、活动规律的一致性和共同性上产生,形式构成的韵律也就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节律 和韵味。因此,对形式的审美标准一般与人的生理心理的审美追求相对应。因此有着 广泛的一致性,几乎在一切人类中通用。这就是形式美的普适性。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在“购物视觉化”的现代社会,形式美的商品化已经是社会的要求,美学也因此 越来越从高雅的艺术领域中走向千变万化的市场。 三、形式美与时尚 时尚的最深层的心理原因,是人的求新倾向。 14 “美的意义在于常新”,新与美有关联,是基于心理学的依据,感官的求新性。 感官的求新主要与形式相关,由此也可看出形式美与时尚的关系。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2.[德]艾克曼:《歌德谈话录》,洪天富译,译林出版社 2002 年版。 3.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美的形式与形式美有什么区别? 2.试分析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3.什么是“黄金分割”? 4.为什么说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 5.如何看待形式美的商品化? 6.试析形式美与时尚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四章技术美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技术范畴及其美学视域的关系; 2.理解技术美与功能美的内涵; 3.掌握设计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审美创造的可能。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技术范畴及其美学视域 一、当代美国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关于技术的三个定义 1. 技术是实现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它可能是物质性的(如发电机),也可能是非 物质性的(如一种数字压缩算法)。作为手段的技术,可能是一种方法,一种装置, 一种过程或流程。这是单数意义上的技术。 2. 技术是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这是复数意义上的技术,比如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 等,它们是众多技术和实践构成的集合、工具箱,也可称之为技术体。 3.技术是在某种文化中得以运用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 它表明技术是所有过去和现存技术的总和。 二、技术的美学视域 技术是生产物质产品的手段,技术的美学视域实际上是从人的整体性角度反映了人的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关联性。 15 第二节 技术美与功能美 一、技术美的独立 技术美作为工业时代所倡导的审美形态,最初成为“工业美学”研究的对象。 法国工业设计教育家 Y.维埃诺提出了工业美学的“宪章”,其中指出:产品的选材 和工艺应符合经济原则;产品只有适用,才会有美;产品外观与使用应该协调;产品 的美表现在其结构、形式、质料和色彩之中;产品的美不是外加装饰,而具有内涵属 性等。 二、功能美 技术美也可以称为功能美。就是说这种对象具有合目的性的形式。罗兰·巴特指出: “功能美不存在于对一种功能的良好结果的感受之中,而存在于产生结果之前的某一 时刻被我们所领会的功能本身的表现之中”。 单个沙发的功能美,不是通过人坐在上面很舒适所产生的快感,而是沙发的形式在直 观中使人感到坐在上面很惬意所形成的美感。 第三节 设计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创造 一、设计是一种文化整合 设计是一种文化整合,它通过设计师的创作活动实现三个方面的综合: 其一产品自身属性的综合; 其二消费者本身各种属性的综合; 其三产品与其环境关系属性的综合。 所以设计是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和器物文化的整合,以实现产品功能的定位和形式化。 二、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 形式自由度与技术规定性: 形式自由度是设计师在造型上选择表现内容和方法所允许的创作空间。技术规定性是 受各种技术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便是其规定性。 有三种类型的技术即产品技术、生产技术和操作技术。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法]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德]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 1993 年。 3.吴火、徐恒醇主编:《技术美学与工业设计》,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6 年。 4.[美]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曹东溟、 王健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年。 课后思考题: 1.技术与艺术的区别在哪里? 16 2.为什么说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3.何谓技术美和功能美?适用就是美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五章 社会美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2.理解社会交往中的美与人物美的特点; 3.掌握日常生活之美与节日欢庆之美的区别和各自意义。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美的范围与特征 一、社会美的范围 社会美的理论基础:人以实践作为基本的存在方式,因而人之为人,就是以实践的方 式不断展开和生成的人,这样的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符合美的规律的,就是美的。 社会美的范围:实践活动的范围就是社会美的范围。由于社会美自身的功利性和 价值特性,只有那些符合人类实践活动需要、体现出人类正面的价值追求的社会实践, 才能成为审美对象。社会美具体的大致范围:社会实践活动的美,社会实践成果的美, 以及社会实践主体即人的美。  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人类社会实践,诸如工作学习、闲暇娱乐、饮食起居 等等都可以成为社会美的对象。(不断扩大、多样化)  社会实践成果:指人类社会实践的对象化形态,包括人文环境、人类文化遗存、 文化传统等等可成为社会美的对象。(人类的创造性、智慧)  社会实践主体:人的美。(人的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美。) 二、社会美的特征 首先,社会美是人类社会实践产物的最直接的物质存在形式。 其次,社会美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 第三,社会美具有较为直接的功利性,体现出明显的价值取向。不同民族由于社会历 史、地域、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形成不同形式、不同追求的社会美,体现出 社会美的民族性特质。 第四,社会美的形式感从属于其直接的美的内容。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中的美与人物美 一、社会交往中的美 社会交往主要体现为人际间语言、形体、思想心灵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语言美: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语言美主要体现为语言的生动、准确、得体。恰当的言 17 语行为往往能够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形体交际美:当形体交际不仅以外在的形体动作实现了特定的交际功能,并反映出主 体内在的精神境界和生活追求的时候,就具有了审美意味。 心灵交融美:心灵交融是指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实现的彼此心意相通、精神交融的效果。 心灵之间的沟通与交融成为社会交往中的理想境界,也体现出审美的意味。 二、人物美 可分为人体美(主要侧重于外在的方面)和人格美(主要侧重于内在的精神方面)两 个方面 1.人体美,人体美通常是指人的相貌、身材、姿态、动作、肤色、仪表等方面的美。 2.人格美是指在人的形体,行为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崇高的精神境界。 “孔颜乐处”、“曾点气象”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与节日欢庆 一、社会生活的实践美 日常生活和节日欢庆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也是社会美的两种 不同的存在领域。 日常生活体现出的是常态化的生活,而节日欢庆则是这种常态化生活的片断中断 与升华,由此二者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审美意味。 二、社会美的实践化与民生福祉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 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的体现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之美 也包括节日欢庆之美。 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做到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最终在现实 生活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此时,也是社会美的现实呈现。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 2010 年版。 2.[法]泰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3.[俄]米哈伊尔·巴赫金:《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 民间文化》,《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夏忠宪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社会美在审美形态中有什么特殊意义? 2.描述人际伦理交往如何可能引起美感。 3.如何全面看待人体美?如何感受一个人的美? 18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六章 自然美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以及基本特性; 2.理解天然美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3.掌握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美的概念内涵与基本特性 一、自然美的两种内涵 1.自然美的两种内涵:外在自然物之美与内在天性之美 2.“美丽中国”建设与自然美的追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 展。” 自然的保护与自然的开发应该是顺应生态规律的建设发展。 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 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 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二、自然美的基本特性 1.对自然事物及其属性的依赖性或鲜明的自然性 2.自然美的内容相对朦胧、宽泛,侧重于自然事物的形式美 3.自然美的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 因主客条件的制约,自然美具有形态多变性与变异性特征。 这一方面与自然物自身的运动、变化的无限丰富性(四季、阴晴、朝暮、云雨等)有 关;另一方面与人面对这些自然事物时的视角、情感态度等有关。 4.自然审美的处身性与不可传达性 即审美者身处审美活动中的全感官身心参与性、亲身经历性及源发体验性,环境美学 家普遍强调自然审美是一种“介入式”的审美经验感知模式 第二节 自然美的代表性模式 一、如画模式 如画观念同西方近现代以来风景画(landscape)画种的逐渐独立和成熟、人们对自 然风景的审美性欣赏的普遍化、美学学科的独立及与“秀美(优美)”相对而言的 “崇高”审美范畴的出现等审美并美学领域的新发现密不可分。 从审美本质角度看,“如画”之风景模式表现出艺术审美对自由形式及其感觉方式的 重大推广作用:本来发端于劳动自由形式的艺术审美,反过来也成为深刻塑造人类感 19 觉方式的模式与标准,以至人类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艺术形式来感受并评价包括自然 在内的现实生活。 二、比德模式 自然美欣赏的伦理学模式。 即自然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作为审美客体可以与审美主体“比德”,即从中可感 受到某种人格化的道德美。 因而,“比德”之“比”即比拟或象征,“德”则指伦理道德或精神品格。“比德” 即自然对象之美是儒家君子之人格美德的比喻或象征。 三、宇宙模式 自然美欣赏的宇宙论模式 古希腊时期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实际均在一定意义上提出 了一种可称之为宇宙本体论的自然美欣赏模式。 毕达哥拉斯的宇宙本体论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 庄子的宇宙本体论侧重于内在自然本性。 他们分别将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数”与“道”同自然万物的美联系起来,而且给 予了同样的宇宙本体论地位。 四、天成之美 庄子的核心思想一方面讲宇宙本体、自然天行即天道,一方面则更讲社会人生、 效法自然即人道。因而,庄子的“天地之美”(《知北游》、《天下》)自然美思想 一方面可归诸宇宙本体论,另一方面则更应视为以其宇宙本体论为基础的人生理想论 或存在论 对于庄子,“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过程正是其与道合一、臻达天地自然之 境的过程,也即我们所谓自然审美的展开过程。 自然而然的天成境界自然美并不是稀罕的奢侈品,它实际植根于人生最根本的生存方 式之中。 几种模式的区分 如画模式与比德模式侧重于外在自然物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天成境界模式着意于内 在天性之美意义上的自然美,宇宙模式则对两种自然美均有强调 就内在天性之美自 然美的三种内涵而论,宇宙模式显然属于宇宙存在论美学范畴,天成境界模式则既是 人生存在论美学范畴,亦可谓艺术风格论美学范畴。 第三节 天然美: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自然美范畴 一、自然界的天然美 自己而然,则谓之天然,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 二、人生社会的天然美 即人的自然化与自由实践,它既是对超道德的本真自然人格的审美欣赏,又是对超道 德的自然天成境界的审美创造。 三、艺术品的天然美 它有别于人工性特征突出的人工型艺术美,是将人工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自然型艺术 美。 20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 .李泽厚:《华夏美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 1989 年版。 2 .蔡锺翔:《美在自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版。 3 .乐黛云:《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昆仑出版社 2006 年版。 4 .[波]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西方六大美 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年版。 5 .[加]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杨平译,四川人民出版 社 2006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你怎么看自然美这个概念? 2.较之于艺术美,自然美具有怎样的基本特性? 3.自然美欣赏有哪些代表性模式? 4.怎样理解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自然美范畴的天然美或天成之美? 5.在现代性背景下,较之艺术美,自然审美对于人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七章 艺术美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艺术独立的渊源; 2.理解艺术的审美特性; 3.掌握艺术美与人生艺术化之间的关系。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美的艺术”与艺术独立的现代性 1.艺术独立的历史溯源 艺术诞生之初往往被当作精神工具,人们更加看重其功效性。首先是原始观念的传达, 其次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主体审美眼光被实用性所遮蔽,审美意识淡薄。 2.艺术独立的现代性 艺术的自主性萌生了艺术独立的总体要求,艺术的自律则在自主性的要求下演绎了艺 术独立的现实步骤,而艺术自身的合法化就是艺术独立的最终结果。 在艺术自主性原则指导下,主体视野由“向外” 转移到“向内”,主体这样的视野 转移更有利于保证艺术独立,使艺术中美的本质得到更加稳定而持久的表达。 二、艺术美作为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完美再现 审美主体依据审美原则的要求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完美化“再现”。 21 艺术美作为社会美的完美再现的三种表现: 1.表现为艺术美作为技术美的完美再现,主要体现在工艺美术中的器物审美以及艺术 的技艺崇拜中。 2.表现为艺术美作为社会交往中的美的完美再现,主要呈现为两个方面——“扬善” 和“惩恶”。 3.表现为艺术美作为人物美的完美再现,主要反映在人物的品德和成就方面,其人物 美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圣贤”和“英雄”。 艺术美作为自然美的完美再现的四种表现: 1.表现为如画景致,主体以自然物的审美特性作为艺术美展现的重要方面。 2.表现为比德情结,主体对自然景色之美的观察和体认后,就会主动反观自身。 3.表现为宇宙本体的追问,主体在圆融思维的作用下,进入到宇宙本体层次的审美。 4.表现为主体与自然的圆融,即自然审美终极目标“天人合一”的天成境界。 三、艺术美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 艺术美通过再现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方式丰富了艺术内涵,奠定了显现美的基础。 艺术美同时作为由艺术家承担体现的审美意识表现,是人的自由本质更自觉的二次对 象化。它突出表现为以审美理想为核心而对现实审美完美再现的内在引导方向,从而 成为艺术美的灵魂。审美理想在高度上提升了艺术美的思想境界,从方向上宏观引导 着艺术审美活动。 1.审美理想的形象塑造 2.审美理想的情感表现 3.审美理想的意义蕴藉 四、艺术美作为审美共通感交流的结晶 艺术美的传播和交流是艺术的审美活动在美感产生后的一个继续深化的过程,它能够 形成稳定的心理结构,产生集体意义上的审美普遍性,即为审美共通感。 五、艺术的终结 艺术的“终结”(end)并不意味着艺术的“死亡”(death),也不是艺术的终止 (stop)。“终止”偏重于一种对外在事件的强行制止,而“终结”则偏重于一种内 在事件的自行完满后的结束。 “艺术终结”论的本质 有关“艺术终结”的讨论,是美学和艺术哲学对于 18 世纪以来人类的审美实践和文 艺现实的诊断和批判,是基于艺术美的理想性而对于新兴艺术类型和审美范畴的反思 和回应。这一讨论,与其说宣布了艺术的“死亡”,毋宁说是美学和艺术哲学因现实 语境的转型而对艺术前景抱持的一种审慎态度,是从艺术美和美的艺术的悠久传统出 发而对艺术美的理想性的辩护和印证。 第二节 艺术美与人生艺术化 人生艺术化是艺术美与人生的融合,它将个人生命视为艺术作品,艺术美的视野扩大 22 到审美主体的人生上,使人生拥有审美价值,得到了美学意义上的自我完善。 一、装饰的人文意义 装饰中人文意义表达的三个方面: 1.是美学意义。装饰中美学意义占据主导地位,美化生活是装饰的根本意义,审美是 装饰的主要目的。 2.是政治意义。一方面,装饰成为统治阶级树立自身尊贵地位的艺术手段;另一方面, 装饰也是统治阶级炫耀国力的惯用手法。 3.是哲学和宗教意义。装饰中的哲学、宗教意义伴随着主体对宇宙和世界的形而上思 考展开,是主体突破政治局限性,用艺术的形式进行思考。 二、劳作技艺化 1.劳作技术提高后的审美需求 2.劳作活动中的审美观照 3.劳作技术所呈现的艺术美 三、生活的节奏韵律 1.生活节奏韵律的艺术必然 人生成为艺术,人生的色彩成为艺术美的显现,生活成为主体的审美对象,并以节奏 韵律表现出审美特性。 2.生活节奏韵律的艺术表达 生活节奏韵律的艺术表达方式 (1)时间观念的改变。生活节奏的艺术表达立足时间,审美地改变主体的时间观念 使之更加符合美的规律。生活节奏的艺术表达摆脱物质生产、财富创造对主体时间的 掠夺,回归到人本意义上的重新解读。 (2)审美氛围的营造。审美地改造主体的生活状态,必须适当地调整生活韵律,以 一种快慢适中的节奏出现,形成适宜的审美氛围,生活的审美特性随之出现,并具备 了艺术价值。 四、艺术意象凝聚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主体在关于人生的自觉意识作用下,人生意义的集合。人生境界提升了艺 术的表现力,是艺术面向主体本体的追问。 艺术意象凝聚的人生境界是艺术在人生层次上的升华,艺术意象的质量高低取决于艺 术意象中凝聚的人生境界。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生活实验,打破常态化生活的惯性,进行一场人生艺术化的审美营造。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2.[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 2011 年 23 版。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 1989 年版。 4.[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如何理解艺术独立的现代性? 2.怎样认识审美共通感在艺术美中的作用和影响? 3.如何把握艺术美与人生艺术化的内在关系? 4.如何理解“艺术终结论”和“日常生活审美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八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优美与崇高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优美与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 2.理解优美与崇高相互转换的原因; 3.掌握崇高在现代的意义。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优美与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 一、优美的本质及其特征 优美的本质: 优美,也称阴柔之美、秀美。优美以感性形式的和谐为主,其审美意蕴、情感力度柔 和平稳,呈现为秀丽、妍雅、清新、明媚、轻盈宁静等境界,具有小巧、平静、舒缓、 圆畅、单纯等表现形式。 优美的特征: 其显示在形式方面比较直接,不仅带有普遍的涵摄概括性,而且逐渐形成了以“和谐” 为典型形态的某些相对稳定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又比较抽象,与特定内容的关联比较 间接。 优美因主客体始终处于统一状态而具有直观愉悦的感性特点,其审美效果是日常所说 的“审美愉快”。 二、崇高的本质及其特征 崇高的本质: 崇高是一种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对立,情感力度异常 强烈,具有以痛感、压抑感为基础,由不和谐到和谐、由痛感到快感的复杂心理体验, 并以狂放、暴烈、无限、模糊、神秘等为基本特征的审美范畴。 崇高的特征: 24 崇高侧重展示人的本质(实践劳动及其自由性)对象化(规律与目的相统一)实现的 曲折过程,崇高美的力量正根源于个体项总体性人类的更高的升华。 崇高突出的形式特征是“大”即具有各种特定有限形式的包容、涵括的性质,带有趋 向无限性的特点。 崇高的审美感受与效果特征,按康德的说法是一种痛苦的愉悦性,期间伴随有审美想 象与情感的剧烈变化,也伴随有审美领悟与理解的不断超越与升华。 第二节 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转化 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转化,是指对象化过程中不同审美范畴所呈现的关系状态,是对其 活动、发展的进一步描述。 依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纵向运动看,审美范畴相互转化的实质是指主客体对立统一的矛 盾运动,因主体在关系中所处的地位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纵向发展的审美形态序 列:崇高、悲剧、喜剧及优美。 第三节 崇高在现代的意义 一、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贫困 原因: 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贫困所表征的是当今人类审美所面临的一种危机状况,导致这种 结果出现的原因虽然复杂,但无疑和主体的变异、沉沦及崇高的历史意义与目标的逐 渐模糊不无关系。 实质: 从人的本质对象化理论看,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贫困,表现出规律与目的、真与善之 间的冲突与错位,和目的性与善的疏离甚至消解,导致主体向唯我主义滑落进而产生 文化上的虚无主义。 影响: 后现代语境下的审美贫困,反映了历史转向中审美主体的变化,即从近代的自我觉醒、 探索和解放,到现代化以来自我的异化、迷惘及历史性迷误,它表明了某种程度的人 类精神价值的迷误和丧失。 二、审美共通感与现代社会 意义: 面对唯我主义审美贫困的出现,迫切需要崇高现代意义的重建,而借助审美共通感与 现代社会这一公共中介文化机制,也许可以发掘在现代人的主体建构即心体建设中, 崇高所能提供的有益的思想与理论资源。 作用: 审美共通感作为现代社会公共社会心理的基本构成载体,它能确保审美在重建社会公 共精神中受到特殊的重视,故成为联系崇高与现代社会,促使崇高努力发挥其现代意 义的重要平台与天然的公共心里纽带。 三、作为自由个性与社会使命合题的崇高 25 所谓自由个性即人的自由个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题中 应有之义。马克思把“自由”与“全面本质”相联系,作为实现完整人的条件与途径, 以显示自由个性的重要性。它不仅构成人的本质力量全面实现的内在规定,也体现了 现代审美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从审美角度看,马克思以“美的规律”的生产和发展人的自由创造个性,作为人的无 限性理念与最高价值,体现着以“未来”扬弃“现在”,并永不停止这一现代性核心 特性,这种具有社会号召力与价值制高点的美学思想资源,深刻体现了崇高现代意义 构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在对社会历史使命感的理解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强调人的自由本质的 发展与人的感觉的解放问题,而且还在于提出了“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与“全面的人的复归”等重大任务。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 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每一个社会发展虽要以自由个性的发展来实现,并以个人的幸福为目的;但同时又要 通过社会的发展来完善自身,并获得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类总总 体的和谐共生和共同发展这是作为自由个性与社会使命合题的真正内涵。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德]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兰金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年 版。 2.[英]博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载《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第 5 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如何理解优美与崇高的联系与区别? 2.试述优美在审美形态中的特殊地位。 3.从现代性语境看崇高的生成与演变。 4.举例说明优美与崇高的相互转化。 5.结合现代审美状况阐释崇高的现代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26 第九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的特色; 2.理解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的本质; 3.掌握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的特征。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质 悲剧(tragedy)是指具有值得人同情、认同的个体,在特定必然性的社会冲突中,遭 遇不应有却又不可避免的不幸、失败甚至死亡结局的同时,个性遭到毁灭或者自由自 觉的人性受到伤害,并激起审美者悲伤、怜悯与恐惧等复杂审美情感,乃至发生某种 转变的一种审美形态。 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的生发、展开过程即悲剧审美,此过程中获得的美即悲剧美。 悲剧审美的要素与悲剧美的分类 悲剧审美四要素:悲剧主角,悲剧事件,悲剧悖论,悲剧效果 根据悲剧主角个性特征在悲剧中的呈现方式,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可分为: 崇高性悲剧;非崇高性悲剧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的特征 首先,悲剧至少有一个值得人同情和认同的个性化人物作为主人公。 其次,悲剧人物会遭遇到一个结局不幸的灾祸、失败或死亡的悲惨事件,并常常使个 性遭到毁灭或者使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再次,悲剧人物所遭遇的痛苦甚至死亡结局及其人性伤害或丧失,既是必然而不可避 免的,又同时是不正当的、令人不可接受的。 最后,悲剧会引发其审美者恐惧、怜悯与悲伤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反应与审美感受,甚 至发生某种精神提升或转变。 三、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崇高的关系 二者都侧重于展示人物所处情境的矛盾冲突或对抗状态 二者都使人在紧张刺激的痛感中体验到一种独特而强烈的审美经验 二者在有的情况下是统一的,可交叉形成悲壮的审美形态 悲剧更侧重人物所置身矛盾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不可避免的失败,崇高突出的是人 物的斗争精神及其胜利前景。 悲剧侧重表现个体的命运,格外强烈地刺激着个体意识的觉醒,崇高则突出人类总体 背景,它引导个体向人性道德境界升华。 较之于崇高,悲剧常常以深邃的哲理内容启人深思。 悲剧的审美对象范围小,只限于人的行为及其事件,而崇高也可包括自然事物与现象。 27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喜剧(comedy)是指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缺陷甚至虚假丑恶特性的事物,在特定的矛盾 冲突或不和谐情境事件中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与自相矛盾性,从而令人产生笑等相关 情感反应的审美形态。 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生发、展开过程即喜剧审美,此过程中所获得的美即喜剧美。 喜剧审美的要素与喜剧美的分类 1.喜剧审美四要素: 喜剧主角,喜剧事件,喜剧矛盾,喜剧效果 2.从对待喜剧主人公的价值态度可将喜剧分为:肯定性喜剧和否定性喜剧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1.喜剧人物的无价值或反价值性 不管喜剧主角是个体还是群体,也不管其性格简单还是复杂,正如主角的有价值性构 成了悲剧审美的基础条件一样,主角的无价值性或反价值性则构成了喜剧审美的重要 前提。 2.喜剧事件的矛盾性与可笑性 作为喜剧审美对象的喜剧事件,常常在形式上表现出不和谐、不协调的矛盾性及其反 常性,在内容上表现出可笑性的特征。 崇高审美、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中矛盾性的区别。 3.喜剧矛盾的突发性 悲剧事件的矛盾冲突具有悖论性,喜剧事件的矛盾冲突则具有突发性。 喜剧矛盾冲突有突发性,就是有悬念,能扣人心弦,而且急转直下,出人意料之外, 由知觉、想象到理解、情感的运动异常迅速,形成拍案叫绝、惊喜交错的特点。 4. 喜剧效果的愉悦性 喜剧的愉悦性来得直接、强烈,更有大众性、更受青睐,也更显其审美本质特征。 对喜剧人物虚假性的暴露、嘲弄或批判的同时,对审美者面对引人发笑的喜剧人物的 喜剧心态亦即优越感的笑的尽情展示,也正构成了喜剧审美的主要内容及其魅力所在。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年版。 2.[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年版。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张隆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悲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2.悲剧审美与崇高审美有何联系与区别?试举例说明。 3.喜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4.在悲剧审美与喜剧审美之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8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十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丑的审美界定及其特征; 2.理解丑的审美价值; 3.掌握丑与其他审美范畴的关系。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丑的审美界定及其特征 一、丑的审美界定 丑是一个特殊的否定性的审美范畴,广义的丑与广义的美相对立,是现实对人本质的 否定,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背离;狭义的丑则与狭义的美(优美)相对立,是对 优美的纯粹性、完满性与和谐性的否定和破坏。 丑的分类 1.自然形态的丑,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类“不可避免的丑”,如残疾身体的丑等,这 类丑主要关乎形式而不涉及“恶”的内容,因而是审美实践中应该包容甚至尊重的对 象。 2.社会形态的丑,是社会生活中与恶相关联的“恶丑”,如丑恶行径、坏人坏事等, 这种丑是审美实践中应该加以批判和挞伐的对象。 3.艺术形态的丑,这类丑经过了艺术规范和艺术理想的浇灌熔铸,已转化为艺术美的 组成部分,是审美实践中需要加以辩证分析的对象。 丑的观念发展历史 1.原始时代——丑以怪诞凶恶的面貌出现,但当时并不被认为这怪诞凶恶是丑,而认 为是美,或者美丑混杂,美丑不分。 2.古典时代——从古希腊到 19 世纪,美丑分明,美就是美,丑就是丑,人们高唱美 的赞歌。 3.西方现代——一方面回归原始时代的美丑不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有意识地发现丑、 表现丑。 二、丑的审美特征 1.美丑对立中丑的特征 与美对立,丑意味着不和谐,是人与对象和谐关系断裂的体验,是理性与感性之间和 谐运动的中断,是对人的否定方面的呈现。 与美相对立意义上的丑,是与伦理内容的“恶”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假”具有总体对 应关系,是人类追求美的进程中必须加以避免、加以扬弃的阶段,是人类社会生活中 需要批判和挞伐的对象。 29 在美学史上,与美相反,丑是无比例、无秩序、不适度、不一致、不匀称和不合尺度 的。 2. 美丑共存中丑的特征 美丑共存现象,由于美丑的形式和内容的多重分裂和多样组合而更加复杂。 从人生审美实践的角度看,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对广阔人类实践的时空内涵的浓缩 凝聚,它理应将丑涵摄在内。 3.美丑转化中丑的特征 审美活动本身必然包含对于美的发现、欣赏、创造与对于丑的揭露、鞭挞和摒弃两个 侧面,同时两个侧面也都处于历史过程之中,美与丑都不是作为物化形态的结果存在 于现实世界之中,而是在审美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 在特定条件下,丑可以使人看到或联想到美,或者转化为美。 第二节 丑的审美价值 一、丑的审美价值 丑不仅是美的反衬、陪衬和烘托铺垫,而且是对美的丰富、扩展和解放去蔽,丑还是 其他审美范畴如悲剧、喜剧、崇高、滑稽等的必要组成部分。 1.对比和陪衬美的价值 美丑作为对立面同时包含着作为矛盾统一体相互依存的关系,丑作为对比与陪衬是一 种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 2.丰富和解放美的价值 在美丑转化的意义上,狭义的丑密集进入审美领域,甚至占据审美舞台,使自身成为 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以其畸形、混乱和不和谐等形态特征,对以优美为代表的 传统习惯的和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构成背离和破坏,从而丰富和扩展了广义的美 的内涵和范围,解放了人类的审美生活和审美实践。 3.丑的审美意义 首先在于它的负值效应,丑透视到了审美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负效应、副作用、 负面结果和负面价值。 其次在于丑作为一种补充性思维,即丑具有多维、多元和多视角的思想价值,它将触 角伸进常规美学的盲区和灰色区域。 最后丑作为一种解放性思维和去蔽性思维,它具有解放价值,即丑往往具有突破思想 牢笼和思维禁区的价值。 4.丑学的现实意义 丑学补充着美学的疏漏,平衡着美学的偏颇,匡正着人类在感性学方面的偏失,解放 着人的审美实践,改变着世界。 二、丑与其他审美范畴 1.丑与崇高 (1)共同点 从形式上看,丑与崇高都具有不和谐、不完整、扭曲变形的特点。 从审美效应上看,丑与崇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的苦痛感。 30 从观念与形式的关系上看,丑与崇高都具有非理性因素,体现出观念大于形式的特征。 (2)不同点 丑与崇高之间存在着基本的界限,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丑参与崇高之中,表现了人 的自由本质为实现自身对象化而努力斗争的精神空前高涨,但丑作为现实对人自由本 质的否定,与崇高不同,并未显示出主体必将统一客体,取得最终胜利的历史发展趋 势。 2.丑与喜剧 (1)学者论述 亚里士多德——用丑的审美形式来说明喜剧本质。 黑格尔——喜剧矛盾源于绝对精神发展中感性形式压倒了观念,表现了对象的空虚和 缺乏理念内容,出现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性具有丑的性质。 柏格森——用与丑接近的“机械僵化”来解释喜剧。 巴赫金——丑的加入,多方面地增大了具有喜剧色彩的狂欢文化的审美功用。 (2)丑与喜剧的区别 从审美心理效应看,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喜剧“将人生中无价值的东西撕破”,让 人看到它是“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最终将矛盾调和化解, 使人笑,让人乐;而丑却通常并不一定引发笑和乐。 第三节 丑的审美范畴 一、怪 二、“酷” 三、荒诞 四、恐怖 结论:丑的反常形式,“升格”和神秘化则近乎恐怖,“降格”和世俗化则又趋近 “怪”;对于丑的形式,混乱地拼合呈现会趋向荒诞,若只是有限度的背离并认同这 种背离则又近乎酷。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刘东:《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3.[德]黑格尔:《美学》第 2 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什么是广义的丑与狭义的丑? 2.如何理解丑的审美本质? 3.怎样在美丑转化中把握丑的特征? 4.怎样理解丑与崇高和优美之间的渗透和转换关系? 5.怪、酷、恐怖和荒诞具有怎样的审美属性? 31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第十一章 美育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美育的内涵 2.理解美育的功能 3.掌握美育的实施途径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育的内涵 美育这种以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为主要方式与手段的教育活动,使得美育能 够直接作用于发展人的感性,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智力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提高使人趋向于理性的高度发展,但感性的丰富性和生活 热情的提高使人趋向于感性的高度发展,二者的结合才能达到人的完善。 美育的特性 首先,从施教手段来看,美育是一种形象教育,也就是说,美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媒介 来施行,而作为这种媒介,必定是审美对象。 其次,从受教者的受教方式来看,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也就是说,美育要激发起受 教育者感情的活动,并通过情感的体验作用于他们的心灵。 其三,从受教者产生的受教效果来看,美育是一种快乐的教育。 第二节 美育的功能 一、培养审美能力 二、陶冶性情 三、完善人格 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三节 美育的实施途径 一、审美理论学习 审美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美学基础理论、艺术理论与艺术史、其他审美常 识。 美学基础理论是对人类审美现象的整体分析,展现了美的世界的全部内容。 艺术理论与艺术史是对艺术的介绍和分析。 其他审美常识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所涉及的审美常识,它们常常是文化史记载的内 容。 二、艺术美赏析 32 首先,艺术作品的形式对人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有陶冶作用。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内形式也有很大的关系,内形式主要是指结构。 更重要的是,艺术作品是以美的形式表现着深邃的内容,评判着生活的真假善恶。 三、自然美赏析 自然美是指千差万别的自然景象、自然风光;是指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自然,对人来 说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 自然美是一种自然本真的存在。它与艺术相比,是非虚构的对象;与完全人力创造的 对象相比,是非人力的创造物,它更多地是自然的作品。因此,自然美有变化无穷的 形式。自然美以其最丰富的色彩、声音与形象,培养着人的审美观与审美能力。 自然美还有神秘深远的意蕴。它并非只是以形式示人,而是真正蕴含着宇宙感、历史 感、规律感、生命感等等,自然美的意蕴不是人类完全了解的,或者说是人类也许永 远不能完全了解的。深远的意蕴使自然美有着一种神秘感。人化自然中的美还体现着 人的力量、智慧,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蕴涵。因此,自然美对人的性情陶冶、人格完 善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社会美赏析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自身与人的活动及活动的成果构 成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可以作为人的审美对象的、对人来说具有审美 价值的现象与场景,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美。 社会美主要包括了人的形象、人类活动场景与人类活动成果三大类型。对社会美的赏 析,同样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它会使人明白什么是社会美,怎样去创造社会美。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训练 查找推荐书目,泛读拓展视野。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3.曾繁仁主编:《现代美育理论》,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课后思考题: 1.试析美育的使命。 2.试析美育的特性。 3.试析美育的功能。 4.试析美育的实施途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训练 33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教学时数 课 习 讨 题 论 课 课 实验 其他教 学环节 小 计 课程内容 绪论 2 第一章 2 第二章 2 第三章 2 第四章 2 第五章 2 第六章 2 第七章 2 第八章 2 第九章 2 第十章 2 第十一章 2 复习 2 2 合计 26 6 2 2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考试:统一闭卷考试。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40% (考勤 10%;平时课程讨论 10%;平时书面案例分析作业 20%。) 期末考试占比:60% 考试方式:集中闭卷 (三)成绩考核标准 34 32 依据“思政寓于课程”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一体的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平时成绩主要以美学课程讨论及书面案例分析为主,期末考试以主观题 为主,主要涉及到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分析(考核标准分为思想价值的分析与艺术形 式的分析两个层次综合打分,即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定)。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美学原理》编写组:《美学原理》(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8 月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教学参考资料: 1.佐佐木健一:《美学入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 2.王一川:《新编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 3.牛宏宝:《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 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年。 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年。 6.黄曼君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7.毛泽东.《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年。 八、其他说明 无 大纲修订人: 大纲审定人: 王燕子 许峰 修订日期:2023 年 2 月 审定日期:2023 年 2 月 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