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致远互联:当“最佳实践”遭遇“互联网+创新”.pdf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案例正文: 致远互联:当“最佳实践”遭遇“互联网+创新”1 0 引言 2016年的金秋,致远研究院刘院长坐在办公室里,回想着近两年 “互联网+” 浪潮给企业管理者带来的巨大冲击,颇有感慨。伴随着企业管理者对新形势下管 理模式转变的诸多思考,作为承载企业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咨询似 乎也到了需要寻求突破的关键时期。 此时电话响起,致远的涂总略带不安的声音响起:“您还记得保险业老客户A 人寿吗?请我们做组织变革创新的信息化咨询。我这方面还是缺乏经验,所以想 请您出山,帮着我们理理思路。”刘院长打趣道:“你不是一直说想换个有挑战性 的项目,我还以为你会兴奋不已,怎么反倒唉声叹气?” 涂总感叹道,“和他们做了两天头脑风暴了,我的脑袋快炸了,也不知道他 们想干什么?究竟是要做IT规划,还是所谓的组织创新项目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他们连具体需求都说不清。做了这么多年的实施,还没见过这样的客户。” 1 企业介绍 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致远互联),2002年成立于北京。在 此之前,作为用友集团投资的一个软件公司,主要负责企业办公自动化市场,逐 步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流引擎的软件产品平台,通过业务生成器等快开工具, 为客户快速定制、实施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业务平台,并可以实现与用友ERP等企 业管理系统的无缝集成。 中国的管理文化和信息化进程,使得“办公自动化”在很长时间是信息化重要 组成,致远软件最初也是在这个市场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行政审批、日常办公管 理等成为最常用的功能,被大量的客户贴上了“OA”的标签。 2006年,在企业不断研发、实施与服务的过程中,致远形成了一套以提升组 织绩效为目标的协同管理理论和方法,率先提出了协同管理软件(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CMS)的概念和产品初步标准,在不断优化产品架构的基 1.本案例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苟娟琼、王阳茗、穆文歆、朱玲芳、郑鹏远等撰写,作者拥有 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 2.本案授权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使用,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享有复制权、修改权、发表权、发行 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和翻译权。 3.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在本案例中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 4.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 1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础上,建立了从咨询、产品技术到协同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专业服务体系,包括从 企业内部协同到外部协同的各类解决方案,连续12年获得中国协同管理软件市场 占有率第一,成为中国协同管理软件的开创者及领导者。 2017年3月,恰逢致远软件15周年,致远软件更名为致远互联。致远目前拥 有5万家政府及企业用户,为500万以上终端用户提供协同管理产品和服务,同时 整合咨询、开发、行业、渠道、方案、实施与服务等上下游资源,与全国超过1600 家渠道伙伴及近百家“协同+”生态战略合作伙伴初步建立了大协同联盟生态圈。 2 需求到底是什么 2.1 外部销售团队,该怎么管 此次致远的客户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人寿保险公司。刚接手该公司的新任 董事长,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了三十年,面对个性化消费逐渐兴起,认为“互联网+” 转型是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契机,提出了以“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BU为驱动” 的服务创新战略,此次的“BU组织创新信息化项目”就是转型的切入点。 Business Unit(后文简称BU)就是承载这一构想的载体。所谓BU,是指外部 的销售精英团队,引入BU的重点不是销售现有产品,而是以此方式引入外部优 质资源,围绕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设计新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挖掘 和响应客户需求。 致远涂总接手项目后,A公司派出人力总监和总裁办助理负责与他对接,涂 总发现,两个部门对BU的理解和管理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实际上,‘BU属于哪个 部门,由谁管?’还没有最终确定。 人力资源认为BU就是高端的销售团队,应该归销售部门管理,至于评估和 考核还是人力资源的工作,但业绩考核标准需要重新设计。另一边总裁办又说 BU属于一个组织变革载体,是企业的创新项目,与以往销售团队管理不同,对 于该部门的各类业务请求应该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现有各类审批流程,既要放 权,又要控制风险。反复讨论后,初步明确了各方对于项目的理解及相关需求, 如表1所示。 2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表 1 项目初步需求 人力资源部 BU 的定位 项目需求 1.高端销售团队,具有从市场开 1. 实现 BU 人员的引入和考核管 拓、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等一系列 理模式; 的自主权 2.对 BU 进行一定的监督和管控, 以降低风险。 1.用于对接客户需求,是一种新型 1. 尽快引入三个待进入的 BU, 的获客体系、 商业模式、 创新机制; 逐步创新组织管理体系; 总裁办 2.组织变革的载体,用于提升企业 2. 缩短现有审批流程,快速相应 运作效率。 客户需求; 3. 建立一个灵动组织设计和产品 创新互动体系。 一边总裁办希望将固有流程进行优化,过去最长的流程达到40多个审批节 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导致无法快速响应需求,要为外部BU提供良 好的创新氛围。另一边,人力资源部又希望对BU这类特殊的团队进行监督和管 控,以降低企业的风险,而且要重新设计考核体系,既要能吸引这些高端销售团 队,更要清楚组织的投入和收益。这就需要确定赋权和管控之间的平衡,但是这 两个部门却谁也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标准。 上述困惑的存在,使涂总的工作迟迟无法开展,项目进度更是一筹莫展。但 是,摆在眼前的需求又很迫切,三个待进入的BU要想顺利引入就必须确定主要 的业务流程和审批流程,让相关的业务交互在平台上运作起来,不然会影响BU 项目的后续开展。 2.2 穿越时空,重构需求 在涂总的陪同下,刘院长与A公司的总裁和主管信息化副总进行了一天的‘神 聊’,畅谈甚欢。涂总却愈发困惑了,听到最多的是海尔、韩都衣舍、组织创新, 还是没有明确的信息化需求。 刘院长召集项目组开会,“大家赶快学习吧,我们不能抱着老经验,脑子里 装着各类行业‘最佳实践’去面对我们的客户了。这个创新的时代,企业已经开始 不再膜拜行业标杆了,而是‘跨界’去看其他领域的创新模式,寻找‘颠覆式’的企 业创新,甚至是行业创新。你们先找海尔、韩都衣舍的组织创新资料,然后一起 学习、讨论,再反复听录音,整理、讨论会议纪要,只有真正理解了组织创新的 含义后,才能思考信息化的需求”。 项目团队找来韩都衣舍、海尔等企业案例,他们发现这些企业组织,都是伴 3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随“互联网+”产生的新型组织形式。其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各种试验性的 举措来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与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同时要求企业内外部的互动 更加直接,这就使得企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另外,员工在这类组织中会将个人的 价值实现与公司的长远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经过对平台化组织相关资料的学习后,项目团队意识到,A公司此次的组织 变革项目就是想效仿海尔、韩都衣舍等平台企业,实现向平台化组织的转型,销 售BU不过是一个外部催化剂。借着这股学习的热情,刘院长趁热打铁,马上组 织了项目组成员的内部讨论,希望对A公司的平台化组织转型需求进行进一步的 解析。 刘院长首先说出了自己对于这个项目的理解,“A人寿的这次的‘互联网+组织 创新’项目,是他们自我创新,甚至是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尝试和突破口, 是由产品销售向代理人服务模式的转变。他们引进的高级销售团队,不是传统销 售队伍,而是一些想在保险行业有所创新的团队,比如正在接触的,想在京东平 台上做保险销售的,想针对孕妇群体设计新产品和服务模式的。这些团队是很有 创新意识、甚至创业欲望,但缺乏资源的团队。A公司想借BU模式孵化这样的团 队,并以此推动公司的改革和创新。” 大家听了刘院长和涂总的话后,纷纷受到启发,觉得A公司和BU之间的关系 其实也类似于风险投资人和被投资人之间的关系,BU借助公司的平台获取前期 发展的基本资源,从而实现业务开展和规模扩大。从组织层面,BU项目是他们 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引入外部团队来激活内部资源,推动整个组织的创新,逐步 从外部BU到内部BU,以及整个组织的运营管理,建立一个灵动组织设计和产品 创新互动体系,以点带面驱动组织模式创新。此次项目,不仅是一个信息化项目, 更是一个组织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而关于依靠BU激发组织活力的问题,刘院长认为“如果能改变部门之间的这 种传统业务关系,不是管控,而是服务协作,并可以精细地量化这些协作关系, 将其转化为绩效,组织就能真正有活力了。” 涂总进一步解释道,“所谓量化协作关系,就是说组织内部所使用的平台资 源需要计价,从而能清晰计算组织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提供平台资源或服务 的团队,其劳动价值得以被评估,使得内部平台团队的运作也以良好的市场成果 为目标,这将最大程度的激发组织的活力。它们的BU其实有些类似于韩都衣舍 的小前端,每个BU都需要独立核算,并尽可能的做到越精细越好。” “说到底,它们是希望转变成平台化组织,”涂总接着补充,“要想实现这样的 组织形式,就需要信息化赋能平台给予支撑。而构建平台的同时还需要建立与此 4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种组织形式向匹配的管理模式,具体包括独立核算机制,协调机制,风投型投资 委员会机制及人才管理机制。” 经过团队两天的头脑风暴,整理出了A公司信息化的五大目标,如表2所示。 再结合之前具体部门提出的要求,将本次项目主要聚焦在前两项。 表2 A 公司项目六大目标 对象 目标 内容 BU 团 队 的 孵 BU 的孵化运营 BU 团队的价值目 每一个 BU 经营的过程及成本 化、运营管理 过程 标达成 等的精细化管理 BU 服务支撑 A 公司对 BU 的 服务的快速响应, 公司内其他部门的专业服务的 服务过程 高质量服务交付 评估、调度、服务过程的数字留 痕、分析及优化 BU 的 自 身 经 BU 经营过程 营管理 自身业务的支撑、 对自身经营活动的支撑,记录, 管理及分析 风险管理,BU 成长模型及与 A 公司整体资源的协同经营 需求、资源、技术能力对接平台 数字化创新孵 A 公司产品及组 为内外 BU 提供创 化平台 织的创新体系 新及创业机会 平台化服务 A 公司的商业模 A 公司服务模式及 平台化设计、从商业、组织、产 式、技术平台 盈利模式的转型 品技术等角度,通过 IT 平台事 先平台化运营与管理 涂总看着自己整理的这五大目标,又是欣喜又有隐忧,感叹道:“我们以前 讲需求分析,更多的是以现在的企业为参照系,调研访谈用户需求,相对是比较 明确的,只不过是没有系统化地显现出来。今天‘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词 ——未来已来。未来是什么,到底来了吗?能看得见吗?是以现在迎接未来,还 是以未来倒推现在呢?今天谁对需求负责?我们都要有时空穿越能力了。” 基于上述的目标,涂总确定本次组织变革项目的解决方案应主要围绕着精细 化管理,敏捷协同和灵动组织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其中重点是实现对BU项目运 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组织对外部BU的敏捷服务支撑,这是推进BU引入和运营 管理的首要前提。 3 旧壶能装新酒吗 需求初步得以明确,按照惯例进入业务蓝图设计阶段,需要根据A公司的需 求,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各类流程和表单的设计。可是涂总发现,虽说 致远产品从OA发展到协同管理,新蓝图中扩展了很多人力、预算管控等轻应用, 5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但并没有深层次的业务应用。重要的是,以前的致远产品的客户解决方案中,没 有类似的精细化管理应用方案,多数客户的核心业务管理由ERP等企业系统实 现。 因此,选择确定建设方式和软件平台,才能进一步细化应用蓝图和系统蓝图 的设计。EPR和协同管理系统(CMS) ,谁成为应用的主平台呢?传统管理模式 和方法下设计的软件产品,能承载新的需求吗?或者说需要定制开发一个新平台 呢? 3.1 平台选择:ERP 还是 CMS? 对于平台的选择,A公司首先明确否决了定制开发,在组织模式、流程都难 以明确的情况下,认为开发的风险太高。公司很早购买并实施了ERP系统,销售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在ERP系统中完成。 在找致远做咨询之前,A公司最初考虑在ERP上实施,可是,外部BU并不是 真正的成熟产品销售模式,而是对外的保险服务或者新产品创新过程,ERP的销 售模块无法支撑外部BU的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外部BU不属于A公司,现有人 力的各类管理、考核机制都无法适用,如果单独设置一套管理机制,ERP软件的 二次开发,成本、时间不敢想象。 A公司5年前购买了致远平台,当时主要用于行政审批,后来又把一些业务迁 移到了这个平台。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就意识到协同平台在处理业务上是很灵活 的,能够自定义一些流程,但更细致和深入的业务管理似乎很难搭建。所以这次 找致远做咨询服务,也是认为协同管理平台或许更容易满足此次项目的需求。 对于其他职能部门与外部BU之间的服务协作流程,CMS系统的确提供了灵 活的自定义功能,可以随着业务的推进及时优化。但随着需求的深化,特别是精 细化管理需求的提出,还真把大家难住了。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项目主要是管人还是管事?” 刘院长引导着大家, “当然是管人了,不是一直在说BU吗?”有人脱口而出,可接着却又难圆其说: “不过,BU也不算A公司的人,管事,又管的是什么事呢?” 涂总若有所思地说:“这么看,我们重点管的并不是BU自身,是BU的成长过 程,一个BU可以看作一个孵化项目,考核的是项目不同阶段的价值目标达成。 另一方面,对BU的资源投入,就体现在BU与专业部门的协同过程中,是这些协 同行为的价值,用各种工作表单就可以记录了。”一句话引得大家茅塞顿开,围 绕着BU项目的精细化过程和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管理方案明确了,但在系统中如何实现大家仍是疑虑重重:现有的业务蓝图 6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中怎么也凑不出来这种解决方案。刘院长感慨道:“今天无论是软件产品公司自 己的咨询顾问,还是第三方咨询公司的顾问,早已被实施方法论给固化了,脑子 里就是装着那几类企业系统的业务蓝图,看到需求就想往上套,还美名其曰‘最 佳实践’。” 刘院长进一步解释道:“我不是认为没有最佳实践,我认为应该是客户创造 出最佳实践,平台只是软件。因为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企业,但是标杆有没有呢, 我认为你消化了人家的管理内容,这个内容是最佳实践。最佳实践是管理内容, 管理的内容不只是文字,它还有流程,流程是管理的顺序,也包括管理对象,就 是组织架构。CMS有个创新就是,表单是带着人和流程往前走的,ERP不是,处 理完之后单据往下走,人没动。” 刘总接着补充:“现在的企业用户需求变化越来越多,个性很强,模型不能 固化太多,对于创新企业,柔性是平台选择的第一要素。现在什么东西都用表格 去填,过去最爱变的是表格,开发者跟不上表格的迭代速度,现在表格可以由用 户自己做,就能够解决用户需求多变的问题。此外,通过‘业务生成器’扩大‘业务 定制’业务,由致远的客户用业务生成器自己搭建的应用,大约占到其全部企业 应用的30%。” 一位顾问接口道,“我们很多优秀的企业客户就是利用平台上的业务生成器, 搭建了许多业务应用解决方案,不少超出了软件设计之初的设想。为此,公司连 续举办了6年的全国性客户案例大赛,在客户间进行应用交流,公司从中提取基 本业务模型,逐步完善了企业常用的非核心业务的管理功能,并形成了不同行业 的解决方案。不过,大部分都放到应用解决方案商城了,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应 用特色选用”。 涂总补充道:“特别重要的是,这些业务系统之间是联结在一起的,规避了 其他开发工具所开发应用的异构融合问题。比如说这个系统上面的一个HR的应 用,它的单据可以到协同里面进行审批,数据可以到别的业务系统里面生成报表。 通过业务生成器生成的全部应用,都可以基于协同进行流转,从而打造全流转的 业务环境,个性化的新应用与存量应用可以无缝集成并自如协同。” “按你这么说,以后企业不需要ERP了,全用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就可以了。” 一位顾问打趣道。 “为什么不呢?在商业模式、业务模式不断动态变化的商业情境中,更需要 关注人的工作和协作方式。我看,至少那些初创企业,用咱们的协同管理平台就 能把企业管理的大部分工作实现了。” 涂总的回应使刘院长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7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3.2 CMS 上的精细化协同管理方案 选定平台后,项目团队开始细化方案设计,需求包括:对BU项目的成长和 运营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从BU的角度,需要对BU提出的服务需求给予快速的 响应,因此公司的各部门和BU之间需要实现敏捷的业务协同;最后,BU作为相 对独立于A公司存在的经营体,需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动性,这样也有助于后 续组织生态的构建。 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如何对BU与组织内部之间的协作的进行计价。BU所使 用的组织内部平台资源要计价,从而能清晰计算组织投入的成本;另一方面,提 供平台资源/服务的团队,其劳动价值得以被评估。内部资源平台市场化核算交 换价值,使得内部平台团队的运作也以良好的市场成果为目标。 此时,涂总已经逐步摆脱了已有业务蓝图的束缚,关于BU的接入和管理, 提出了项目管理模式,为A公司提供了管理BU的新思路。在多次头脑风暴之后, 最终确定了管理解决方案:以“项目管理”实现BU精细化管理,以“服务协同”驱 动服务转型,以“抢单制”激活内部BU外化,由致远在CMS上搭建实施。 BU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商机孵化、立项、日常运营和关停并转四个阶段,并 作为BU管理的主流程始终贯穿于BU的整个生命周期。每个主流程中又包括一些 具体的管理任务,比如在商机孵化阶段主要分为意向阶段、商业计划书沟通和评 估审批决策阶段。然后通过协同平台所记录的行为、数据等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 分析和防控。 有了初步的BU管理设计方案后,涂总还举例说明了协同平台在其中所发挥 的重要作用。首先,BU在与A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平台可对BU的项目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通过项目执行信息的表单实现对商务合同的精细化管理。而在 BU成长的过程中,通过项目成本核算表实现资金流的可视化及对BU成本的精细 化管理。 在完成对BU项目的管理方案设计过程中,最难的是由BU模式所带来的业务 运作模式的设计和相应的信息化支撑方案,而由此所带来的组织模式的变化,也 是项目方案设计的又一难点。为此,由公司副总牵头、人力、总裁办骨干成员及 致远团队,一起开始了以信息化项目为驱动的,以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梳理为重 点,与各部门共同研讨的BU管理方案设计。 经过讨论和意见征询,A公司的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初稿形成,将其与BU之间 进行协同的平台定义为BU服务协同平台,将自有资源(有形、无形)进行分类, 为BU团队提供资金、人才(行政)、产品、后援及风控合规五大支撑,后续逐步 与专业业务系统集成。各职能部门在此过程中对BU提出相应服务需求的审核控 8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制点和规则(属性约束等) ,建立明确的标准,评估受理的BU服务需求,且必须 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以此倒逼职能部门自主优化服务流程。 在流程梳理中,大家发现了不少现阶段无法确定的工作和流程,刘院长给大 家解释道,“与以往销售部的各类申请表单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 多新问题,在具体运营中,还会有很多新的业务场景,致远的协同平台提供‘自 由协同流程’,可以随时发起一些请求,把相关主管领导拉入流程,共同解决, 后续也可以转化为常规流程。” 而关于组织内部逐渐形成的官僚体系,仍然是困扰组织效率的一个重要问 题,致远咨询团队在对职能部门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BU引入的参 与积极性并不高,只是为了单纯地执行上级下达的命令,并没有主动参与到公司 组织变革进程中的觉悟,也不太理解公司提出的新发展战略对于自己及所在部门 未来发展的意义。因此,需要在信息平台中,提供一种被公司内部职能部门接受 的方式,去激发其主动为BU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 冥思苦想中的涂总,在打车中看到“滴滴打车”司机的“抢单”,使他不由想到 今年客户案例大赛中,北京赛区第一名的企业,利用致远的“非指定人员”流程模 式,设计了一个竞争执行的业务管理模式:像滴滴抢单一样,管理者不再去分配 任务,而是由员工根据自身能力去接单,既调动了员工主动工作的积极能动性, 也方便领导清楚每个员工的能力侧重点,实现了工作中的有效激励和客观考核。 涂总认为,A公司也可以效仿这种模式。具体来说,外部BU提出所需要的服 务请求后,不需要高层管理者去分配各部门的任务,各个职能部门小组可以根据 自身的能力和所拥有资源的情况酌情决定是否接受BU提出的请求,一旦接受, 服务的全过程将会通过协同平台进行行为记录,并作为日后考核部门绩效的依 据,真正做到数据驱动的考评机制。这样能够有效调动内部各部门为BU服务的 积极性,也能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进一步外化其自身资源与服务,实 现内部市场化机制。 3.3 实施:再搭一个协同管理平台? 在确定了项目解决方案后,关于IT的落地实施问题,涂总又带来了一个让众 人惊讶不已的消息,“A公司决定为组织创新项目重新购买一套新的平台,未来 企业同时运行两套CMS。” “这是为什么?”马上有顾问提出质疑:“现有的三个BU团队的引入迫在眉睫, 重搭平台来得及吗?BU一开始引入的时候,它更需要的是整个组织对它的支撑。 你发起的任何一个请求应该是传递给其他业务部门,驱动他们去提供服务的。如 果所有流程都重新搭建,那么职能部门如何实现和BU的敏捷协同呢?” 9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刘院长听着大家的讨论,思虑良久,赞叹道:“A公司真有魄力,他们不仅仅 是为了引进这几个外部BU,而是要彻底改变现有的业务和管理模式,要在新平 台上搞一个不受原有管理体系影响的创新试验田,突破传统流程繁琐、冗长的限 制,进而打造一个新的公司体系。” 涂总也表示不解,“如果两套平台同时存在,那员工处理业务的时候就要登 录两套系统。而且现在你们使用的协同平台上的主流程已经很明确了,如果所有 流程都重新设计反倒增加了成本。” 刘院长继续解释:“你知道他们有多大决心了吧。BU作为实现组织模式创新 的最佳载体,A公司希望借此项目的推行,打造一个新的组织模式,而繁琐的、 冗杂的传统流程也可以借此机会一并推翻。这是一个‘企业、组织会走向哪里’的 问题,是真正、彻底的以信息化推动组织变革。” 4 尾声 2017年3月,恰逢致远软件15周年。主题为“新致远 新协同 新价值”的致远 互联新三年战略发布会在鸟巢拉开帷幕,致远互联董事长兼总裁徐石宣布“致远 软件”更名更标为“致远互联”,并对协同管理给出了新的诠释。 “我们强调协同管理的根是‘以人为中心’,这是与其他管理软件不同的出发 点、思想和理论基础。我们关注组织中最重要的要素——‘人’,我们关注软件如 何为组织赋能、如何激活个体,而不是将人束缚在系统中间,变成工作和业务流 水线上的‘工具’;我们需要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来设计和构建协同管理的应用 和服务,协同的人员范围从组织内部协同延展至产业链协同,从组织间的协同延 展到社会化的协同。” 听着徐总的讲话,项目团队成员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个项目的意义,在憧憬 未来之际,又感受到巨大的挑战:互联网+会把组织引向哪里?在高速动态的商 业情境中,组织的协作行为是否会成为信息化的重点,致远的协同管理系统该如 何发展以迎接这个机遇?无论产品、实施方法论还是人,又如何突破‘最佳实践’ 的束缚呢? (案例正文字数:9346) 启发思考题 1.涂总与客户最初交流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客户不同部门的需求差异主 要表现在哪里? 10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2.项目团队是如何重构需求的?最终确定的信息化需求是什么? 3.项目团队为何选择协同管理系统?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与基于ERP的模式 有何不同? 4.精细化协同管理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是组合应用哪些管理模型 得以实现的? 5.你认为协同管理系统可以成为平台化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核心平台吗?致 远公司为互联网+时代的组织创新,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