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docx
附件 6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立产业 命题赛道,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发挥开放创新效用,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发 展需求,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 题。 (二)引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 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 题的能力。 (三)立足产业发展,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 新文科建设,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 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二、命题征集 (一)本赛道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 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入选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大型企业征集命题。 (二)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 “十四五”规划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 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对 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进行申报。 (三)命题须健康合法,弘扬正能量,知识产权清晰, 无任何不良信息,无侵权违法等行为。 三、参赛要求 (一)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 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 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 3 人,不多于 15 人(含团队负 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 (二)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 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 5 年以内的 全日制学生(即 2017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 含在职教育)。 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2 年 7 月 31 日前 正式入职)。 (三)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 要求。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 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四)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 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四、赛程安排 (一)征集命题。请命题企业于 2022 年 4 月 30 日 24:00 前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进行第八 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命题 申报。如申报命题入选,申报企业再将加盖企业公章的命题 申报表(纸质稿)寄送至大赛组委会备案。 (二)命题发布。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 产业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于 5 月上旬在全国大学生 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 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 公开发布。 (三)参赛报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 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 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同上)进行报名。国际参 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 网(网址同上)进行报名。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 为北京时间 2022 年 7 月 31 日 24:00。请命题企业、学校及 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同上),查看校 企对接的具体流程,积极开展对接,确保供需互通。 (四)初赛复赛。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 由各地结合参赛报名等情况自行决定,项目评审可邀请出题 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各地应在 8 月 15 日前完成入围总决 赛的项目遴选与推荐工作。各地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 总决赛参考。 (五)总决赛。入围总决赛项目通过对策讲解、实物展 示和专家问辩等环节,决出各类奖项。具体安排与大赛整体 安排保持一致。 五、奖项设置 本赛道设置金奖 30 个、银奖 60 个和铜奖 210 个。 六、其他说明 (一)大赛组委会不保障所有命题均可揭榜及提交对策 满足命题企业要求。本届大赛未获揭榜的产业命题,经命题 企业同意,将在大赛平台持续发布,可申请参加下一届大赛。 (二)命题企业需遵守大赛的规章制度,按照大赛的流 程和要求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鼓励企业和高校在赛后积极 启动项目对接会,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