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暑期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小结(2).pdf
2017UBC暑期交流小结 2017-11-21 14:50:03 温哥华当地时间7月15日,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名学生陆续来到UBC,开始为期1个月的学习生活。其实早在2年前我就有到 UBC交流的想法,我庆幸自己在本科的尾声选择了去践行自己的想法,使自己大四升研一的假期充实、有意义。 (一)学有所得:结 缘faculty of education 最初选择想要到UBC交流,就是因为它开设教育学的课程。尽管离开UBC已经近三个月,回想在faculty of education的一点一滴仍然感到温暖。orientation day志愿者在宿舍楼下迎接我们到自己的院系,场内播放着暖暖的音乐,Program coordinator 对我们每一个进入礼堂的人微笑着热情地说welcome仿佛就是昨日发生的一切。 在教育学院的学习,不论是从学习体验 还是从知识角度,我都收获颇多。UBC的暑期课程是以package的形式进行选课,每个学科有若干个package可供选择,每个 Package包含了2门课程。UBC的教育学在2016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因为我的研究生方向是课程与教学论,所以选择了 与之相关的education package C,包含了classroom management和assessment and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school and community setting。 从学习体验的角度,两门课程都符合我心中对好的课程的期待。两门课均由UBC的客座教授授课,老师们 都在教育实践领域颇有经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UBC对本科生的要求进行。每门课都有清晰的课程大纲,我上的两门课都没有期末考 试,注重平时学习的参与性和知识掌握程度,每到一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测验和作业,期末是写论文或大作业。两门课均很强调小组合 作,作业以两人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课堂上时常会有小组讨论和小组即兴的presentation,非常锻炼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 力,老师会给予及时的feedback,每次的quiz、作业以及课堂讨论都在成绩中都有明确占比。我们班有20多人,各种小组活动也增进 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很有班级的温馨感。课堂和课后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得学习十分有效。老师们都很擅长教学,对我们都很好,不论是 写邮件还是当面提问,老师都会非常耐心地解答。印象深刻的是当我在结课后发邮件请教老师,老师还非常详细地回复我。其中一门课 的老师还每次课会带一些本土零食给我们,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结课时,两位老师都为我们每个人写了明信片,温暖的话语和 字迹鼓励我前行。 从学习的知识角度,我从两门课程都收获了满满的“干货”。assessment and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in school and community setting这门课与特殊教育相关,主要学习分析与应对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的方法,该方法是目前科学证明对 特殊儿童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给定的案例,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为案例中的儿童制定了PBS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plan。我第一次了解行为分析师的职业和BCBA,感叹于加拿大BC省对特殊教育的重视。Classroom management的课程知识体系 与另一门课有共通之处,涉及到相同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让我理解自己所学内容,触类旁通 ,让我从理念和实践上懂得如何构建积极 的学习氛围。过去我一直思考有关好的教育是怎样的等观念层面的问题,此次在UBC教育课程内容则更偏向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运用科 学的方法指导教育实践。这次的学习也我打开了学习教育学的新视角。我自己也学得比较投入,最终两门课都拿到了A+的成绩。 教育 学院除了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也精心组织了各种活动让我们尽可能地体验温哥华的文化。(各个院系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组织不 同的活动)我们每周至少有1次院系的集体活动,安排在下课后的晚上,比如一起去看棒球赛、参加Richmond的夜市、观看flyover Cananda的4D电影,在城市沙滩BBQ 等,这些经历都成为了我在教育学院、在温哥华的美好、温馨的回忆。每次活动都有热心的 UBC学生志愿者相伴,志愿者们还很贴心地给我们写了一个长长的list,向我们推荐温哥华的各种活动,给我们生活上的tips……在这些 活动中我也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志愿者们聊天交流,最后的farewell luncheon时我们都依依不舍,希望有缘再相聚。教育学院就像一个 大家庭,不仅让我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二) 生活之美:在UBC探索自然与自我 UBC被称之为世界最美大学 之一,来到学校之后感觉确实名不虚传。校园广覆植被,学校不远处即是大海,傍晚时分,可以和小伙伴们在UBC的校园沙滩上吹着海 风,欣赏着日落的全过程,惬意地感受时光的流逝。校园内还有美丽的rose garden,日式园林,大草坪,喷泉等,还会时不时在大树 边见到小松鼠,校园内的建筑也是各有风格。UBC有很多个图书馆,即使在暑假,也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图书馆自习,我和室友也常会 在离宿舍不远处的图书馆自习。UBC各项运动设施也很齐全,如各类球场、溜冰场、游泳馆等。校园内还有著名的人类学博物馆、植物 园,都值得去探索…… UBC有多个学生宿舍区,UBC会根据我们事先填好的室友信息表分配宿舍,我们被分配到了Gage,六人一 套间,每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六人共用厨房、客厅、阳台与卫生间。我们很幸运地住16楼,可以在宿舍欣赏到海景、俯瞰美丽的校 园。因为温哥华的物价较高,我们通常会自己做饭。我和室友们大都之前没有烹饪经验,但是大家都凭着想象力和直觉,从一开始只敢 尝试水煮和用微波炉加热到后来勇敢尝试红烧鸡翅、排骨,炒各种各样的蔬菜,突破了自我,在相互鼓励和帮助中,尝试新菜也成为了 我们生活中的乐趣。 尽管校园活动以院系为主,学校本身也会组织一些活动,如第一天所有暑期项目的学生聚在体育馆参加welcome dinner。印象最深是全校的sports festival,每项运动都很有趣,不论你是否擅长运动,都可以参与。大家一起在操场上跳ZUMBA, 跪着打排球等等,不仅尝试了很多运动项目,锻炼了身体,还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UBC吸引我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校园之处,更是因为 它给了我不断挖掘自己潜能,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三)行有所思:品味温哥华的城市之美 温哥华被评为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 一,在温哥华学习生活的一个月后,我也确实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夏日的温哥华温度适中,温和的阳光伴随着缕缕清风,天气十分宜 人。温哥华最吸引的我是它既有现代都市的繁华,又能够很方便地亲近自然。城市公交便利,在市中心乘坐seabus等就可以到北温哥 华的诸多公园爬山,呼吸最新鲜的空气。温哥华的市民也都比较友善,每次乘坐公交时大家下车时都会对司机说thank you,有的司机 也会一一回答You are welcome. 尽管每周都有作业,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尽量留一天的时间去感受温哥华的魅力。温哥华的博物馆很 有特点,有点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感觉;斯坦利公园矗立的图腾柱彰显着古老的土著文化;Graville Island的公共市场和众多艺术空间 都是了解温哥华本地文化的好去处;参观温哥华美术馆恰逢莫奈展……印象最深的是温哥华的烟火节,有三个国家分三天展现,我和室 友们都去了加拿大的那场,在最佳的观赏点English Bay欣赏。尽管烟火表演10点才开始,但是大都数人7点都已等待在沙滩上。不同 于国内看烟火时的热闹氛围,当烟火秀开始时,沙滩上的所有人都安静地自觉地坐在沙滩上,注视天空,共同欣赏梦幻的烟火秀,高潮 处大家会不约而同默契地发出赞叹。光与烟奇妙交织,空气中弥漫着浪漫、温暖的气息。 除了在温哥华市内体验其风土人情,我们还报 名了周末去维多利亚的一日游和最后四天的落基山脉旅行。英伦风格的维多利亚城市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漫步在主街道和码 头,所有的一切都想用相机记录……落基山脉之行尽管很多时间都花在了路途中,但是沿途的风景足以让我觉得不虚此行。游览的壮美 的冰川、各种美丽的湖泊,路上偶遇的各种小动物等都令人流连忘返。 行走在温哥华,旅行在加拿大西海岸,我发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 性,对世界的了解又具体了些。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用朴树的这句歌词形容我的这次交流经历似乎十分贴 切。我看过巍峨的大山、壮丽的冰川、浩瀚的大海,也感受了烟火节、Pride Day 游行的人山人海……我和同学们共同体验着当地的文 化和自然风光,对世界公民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更重要的是在UBC我学到了专业的教育学知识,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进行知识和 思想的碰撞,向老师虚心求教,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感谢学校能够如此棒的交流项目,让我在UBC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增长了我 的心智,也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我会将这份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心底,并将其作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的动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