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4-发展经济学-教学大纲.doc
《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09405 课程中文名称:发展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Development Economics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开课学期:7 总学时: 48 总学分:3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框架,掌握发展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正确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从 而开拓学生经济分析思路,丰富学生经济理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为学 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学生从事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或经济发展实际问题 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的工具和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 (2)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思路与方法。 (3)使学生具有从经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并通过 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4 学时) 1.1 全球分裂:富国与穷国 1.2 发展中国家 1.3 经济发展 2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4 学时) 2.1 早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2.2 当代发展理论 2.3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3 经济增长理论(4 学时) 3.1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3.2 经济增长模型 3.3 经济增长与波动、经济增长的阶段性 4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6 学时) 4.1 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实绩 4.2 影响发展中国家增长实绩的因素 4.3 生产率与增长核算 4.4 中国经济的增长 4.5 专题讨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分析 5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2 学时) 5.1 资本与经济发展 5.2 资本形成的来源 6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4 学时) 6.1 人口增长及其变动规律 6.2 教育与人力资本 6.3 就业与劳动力充分利用 6.4 中国的人口资源开发与就业 6.5 专题讨论:我国人口和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7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2 学时) 7.1 自然资源与环境 7.2 从增长的极限到可持续发展 7.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7.4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8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2 学时) 8.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8.2 技术引进 8.3 技术创新 9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2 学时) 9.1 刘易斯模型 9.2 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 9.3 二元结构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10 工业化与城市化(4 学时) 10.1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10.2 城市化 10.3 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0.4 专题讨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转移方式分析 11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2 学时) 11.1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11.2 区域经济的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12 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战略(2 学时) 12.1 发展的国际环境 12.2 内向型发展战略 12.3 外向型发展战略 12.4 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13 增长与分配战略(4 学时) 13.1 增长与分配理论 13.2 增长与分配战略 13.3 中国的增长与分配战略 13.4 专题讨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分析 14 制度与经济发展(2 学时) 14.1 专业化和分工 14.2 交易和交易成本 14.3 制度与经济发展 15 市场与政府(2 学时) 15.1 市场与经济发展 15.2 市场的局限性 15.3 政府的作用 15.4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考试(2 学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 以理论教学即课堂讲授为主,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对发展经 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要求学生以讨论小组为单位,利用多媒体协作共同完成专题演讲 发言。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 无 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 前续课程: 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后续课程: 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学士学位论文 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 [1]马春文,张东辉.发展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方齐云,姚遂.发展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 [美]波金斯等.发展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九、考核方式 教学基本要求项 考核形式 占总成绩的比例 (2) 、(3)、 (4) 平时成绩 30% (1) 、(2) 期末考试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