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中医康复技术 二、专业代码 620503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一)职业领域 1.医院针灸推拿科、中医科、康复科、康复专科医院(中心)、工伤康复中心、康复疗养院、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康复部(社区康复站)等。 2.民政、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康复中心、儿 童脑瘫康复中心、自闭症康复中心,养生保健机构、中医美容机构等。 3.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服务与教育)、体育运动队、残疾人用品服务站等。 (二)工作岗位 在疗养院、美容院、康复保健中心、养老康复中心、社区康复保健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各级医院康 复科等机构从事中医养生、保健按摩、中医美容、健康管理与教育、针灸与康复治疗等工作。 六、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当地中医健康服务产业、医疗康复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具有 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意识和医学人文精神,具备基本的中医学基础知识和现代康复理论知 识,全面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在中医健康服务行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中医 养生、养老服务及临床康复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诊治、修复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 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5)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自尊自爱,谦虚正直,积极向上,有创新意识。 2.知识要求 (1)具有牢固的中医基础知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系统掌握中医 康复技术(如针灸推拿、中医养生、中医食疗、中医功法、中医美容、中医骨伤等)的专业理论知识。 (2)具有现代康复医学及康复治疗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较系统的掌握康复功能评定、物理治疗学、 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和假肢矫形器应用的基本知识。 (3)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如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病理学、人体运动学、人体 发育学等),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如急诊医学、影像学、诊断学、骨科等)。 (4)具有老年病学、医学心理学、营养与膳食学、护理学、运动医学等相关医学知识。 (5)具有一定的残疾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基本知识,熟悉社区康复知识。 (6)熟悉一门外语知识及医用统计学、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 (7)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熟悉中医健康产业创业的基本流程、服务要求。 1 (8)具有相关临床医疗政策法规与行业规范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 条例》、《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等法规或行业指导。 3.技能要求 (1)针灸推拿技能。熟练掌握毫针、电针、耳针、水针、头针、三棱针、艾灸、火罐、刮痧、神灯、 中药热敷等针灸技能,熟练掌握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全面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针灸推拿治疗 技能。 (2)中医功法锻炼。熟练掌握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等常见功法,熟悉呼吸吐纳等气功的正确锻 炼方法。 (3)中医美容技术。熟练掌握中药内服、外治美容技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美容技术,药膳 美容技术,情志和气功美容技术。系统掌握各类常见头发、面部、肌肤、乳房、指甲、足的美容技术。对 常见美容问题能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调理、治疗和护理。 (4)中医骨伤技术。熟练掌握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固定方法、练功疗法,熟练进行手法复位和中医 整脊。 (5)物理治疗技术。能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制订训练计划;能对患者进行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进行维持或增大关节活动范围、软组织牵张、步行训练、有氧运动训练;能运用现代物理因子治疗,如电 疗、声疗、热疗、冷疗、光疗、水疗、磁疗等外治理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6)作业治疗技术。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和训练,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能进行功 能评估和训练,改善手的精细的、协调的、灵巧的功能性活动能力。能指导患者使用生活辅助器具、轮椅、 假手、矫形支具及其他辅助性用品用具等,补偿或扩展活动功能。 (7)其他康复治疗技术。能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言语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的能力。 4.职业素养 (1)热爱中医康复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具有严谨、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4)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康复诊疗常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团结、协调、配合团队成员,共同开展康复工作。 七、职业证书: (一)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 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卫人发[2001]164 号): 1.从事中医康复技术临床工作一年后,可参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系列资格(职称)考试,合格者可获 得康复医学治疗士资格; 2.从事从事中医康复技术临床工作满三年,可参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系列资格(职称)考试,合格者 可获得康复治疗师资格; 3.从事康复治疗师岗位工作满三年,可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康复技术 主管技师(中级)资格; 4.从事主管技师工作一定年限,符合晋升条件(参照各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人事厅颁发的关于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的规定),通过考评结合方式,晋升副主任技师或主任技师 专业技术资格。 (二)职业技能证书 无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社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 专业限选课)和毕业实习五大模块。各模块学时分配见表 1。 表 1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各模块学时分配表 模块 性质 通识社科课程 必修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 278 138 14 2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选修课程 毕业实习 合计 必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356 474 232 120 283 16 1050 1607 1340 16 25.8 8.5 35.7 100 公共选修课 模块 性质 学分 总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选修课 选修 6 108 3.5% 1. 通识社科课程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设置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 和形势与政策、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 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运动学、 康复医学基础、中医学基础、中药与方剂、药理学等课程。 3.专业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 娴熟的职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针灸技术、推拿技术、小儿推拿、中医养生与食疗、中医美容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运 动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临床常见疾病康复、临床医学概论等。 4.选修课程 主要由新理论、新技术以及专业拓展课程组成。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品质、职业 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卫生法规、医患沟通、康复护理技术、康复心理学、医学影像技术、急救技术、健康管 理、中医康复保健机构经营与管理等课程。 5.毕业实习 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针灸技术、推拿技术、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康复工程等中医康 复和现代康复技术基本技能、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本专业临床实习43周,实习单位主要为二级甲等以上 有康复科病床的医院。 (二)专业核心课程 1.中医学基础 (1)课程目标: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诊法、辩证;熟悉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 发病与病机;了解养生与防治原则。 (2)教学内容:本课程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所组成 的基本理论体系。全书含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发病与病机、 诊法、辩证、养生与防治,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 说、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病因病机、诊断辩证方法、养生和防治原则等内容。 (3)教学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 真、角色扮演、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病例分析等,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4)网络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 课后练习、实践操作、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2.针灸技术 (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针灸学的基本技术,能初步应用相关技术和 知识认识和解决临床病证,并增进学生对祖国传统医学的了解和兴趣。 3 (2)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 律的一门学科。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 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 (3)教学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 真、角色扮演、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病例分析等,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4)网络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 课后练习、实践操作、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3.推拿技术 (1)课程目标:通过对推拿技术的学习,了解推拿的发展简史、主要著作、流派等,掌握推拿学的 有关定义、基本手法操作及训练方法、推拿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成人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小儿常见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从而达到能运用推拿学知识,熟练诊断临床常见疾病,并运用推拿手法实施治疗的 目的。 (2)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材分上、中、下三篇和附篇。上篇为基础篇,讲述推拿学基础、推拿常 用诊断方法,中篇为手法篇,讲述成人推拿手法、儿科推拿手法,下篇为治疗篇,讲述伤科、内科、儿科 等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附篇为保健推拿与推拿功法。 (3)教学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 真、角色扮演、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病例分析等,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4)网络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 课后练习、实践操作、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4.康复评定技术 (1)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等中医康复技术和常见疾病康复的前提和基 础,培养学生能够应用各种评定技术对患者功能障碍问题进行评定的能力。 (2)教学内容:包括康复评定概念、评定原理、评定方法与程序、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 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协调能力评定;反射检查、步态分析;心肺功能、代谢能力、认知功能 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职业能力评定;疼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的方 法以及骨关节系统疾病综合评定、神经系统疾病综合评定、心肺系统疾病综合评定等。 (3)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微课和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 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5.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1)课程目标:学生在熟练掌握每种理疗仪器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把握每一种物理因子的治疗特点, 学会比较不同理疗方法的异同点和优缺点,培养学生学会临床分析思维,选择及搭配各种理疗技术在疾病 中应用的能力。 (2)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低、中、高频电疗、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温热疗法等物理因子治疗的的治疗原理、适应征、禁忌证及应用方法、操作技术。 (3)教学方法: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 真、角色扮演、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病例分析等,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4)网络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 课后练习、实践操作、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6. 临床疾病康复 (1)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康复评定、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运动疗法、传统康复等各种治疗技术在 临床疾病上的综合运用,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康复评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讨论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功能问 题,制订康复治疗方案,并运用各种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组织实施治疗,为今后从事专科 康复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等神经系统疾病,以 及骨关节伤病、截肢、关节置换术后、手外伤、颈肩腰腿痛、冠心病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和中医康复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上述常见疾病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技术,以及中医康复技术中的急症 处理能力。 4 (3)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特点,采用案例导入、任务引领、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模拟仿 真、角色扮演、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病例分析等方法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学生 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学, 同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1.教学时间分配(见表 2) 表 2 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理论、实 践教学 一 考试、 机动 入学 教育 军训 16 2 1 2 二 18 2 20 三 四 五 18 18 2 2 20 20 22 六 毕业 实践 21 21 实习前 教育 毕业 教育 21 1 1 合计 1 23 总计 70 42 9 1 2 1 1 126 2、教学进程安排表及说明(见附件 1) 总学时 3079 学时,平均周学时 28 学时。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 1 九、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包括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等。教学团 队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有合理的比例。 (1)专业教师生师比≤16:1; (2)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应达 80%以上。 2.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教学相长; (2)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3)原则上具有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或康复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专 业教育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他专业教育背景(如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教 师,应具备至少一年以上时间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或二级以上专科康复医疗机构临床实践进修的 经历; (4)任职期间应具有一定岗位实践经历,专任教师每 2 学年累计在行业一线工作时间应达 90 个工作 日或以上; (5)具有较为深厚的康复医学和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知识、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必要的职业教育理 论和教学方法,熟练掌握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6)熟知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教授(副高)以上职称; (2)具有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本专业国内外的状况有一定的 了解,对行业企业对专业的需求非常了解,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较深的研究或将专 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要求有机紧密地结合; (3)科教研工作业绩突出,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较高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专 业著作、译著、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主持过相关教科研项目或获市级以上科教研成果。 4.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已聘任讲师以上职务。 (2)具有较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一定的 研究或将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要求有机紧密地结合。 (3)有一定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参编高校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获得 5 校级以上教科研成果获、其他校级以上荣誉和表彰或参加市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研究。 5.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教学相长; (2)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 年以上临床康复工作经验,精通相关中医康复技 术。 (3)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 承担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且教学效果较好。 (4)身体健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 65 岁。 (5)与学校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协议,服从教学安排与管理,并认真履行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设施 1.校内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线,配备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达到培养高端 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本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和机能实验室等。 2.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医院康复科的真实情境,按真实设备、真实流程设计,使实训环境、实训条件 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1)实训室设置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应设置康复评定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运动治疗实训室、言语治疗实训室、 心理咨询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中国传统康复实训室、康复工程实训室、临床康复实训室、模拟 社区康复中心,每室建设面积≥60 ㎡。 (2)主要实训设备 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仪器设备配置满足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需要,主要实训仪器设备(以 40 人/班 标准配置)详见附表 2。 (3)实训基地功能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融“教、学、做”为一体,满足培养学 生中医康复技术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深了专业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康复评定、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言语治疗和中国 传统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还可为师生开展中医康复技术科学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康复 技术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条件,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和医疗服 务于一体的中医康复技术实训基地。 (4)专业课的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 90%以上。 3.实验(训)基地管理 1)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实验(训)基地的管理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验(训)室管理制度、实验(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训)操作规程、学生实 验室行为规范,以及实验员管理办法等,并严格执行; 3)实训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教师或临床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实训指导教师须按学校有关规 定参加临床实践工作。 4.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毕业实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有相对固定的、满足毕业生实习需要的二级及以上有康复科的医院或者专科康复医疗机构为毕业 实习基地。毕业实习基地有完善的实习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2)拥有一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 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胜任中医康复技术实训和实习指导工作。实习带教指导老师与实 习生比例 1:2~4; 3)开设有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治疗项目,业务范围 涵盖神经康复、骨骼肌肉康复等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能满足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要求。 4)有毕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 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 和鉴定。 (2)教学见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项目选择各级各类医院康复医学科、民政、残联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机 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疗养院、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 6 队、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和自闭症康复中心等。 2)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和见习场所等能满足开出见习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带教指导教师 与见习生比例为 1:10~15。 3)与学校之间交通便捷。 (3)校外实训基地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与医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管理实行三级协同管理机制,即学校(实习办 公室) —系和医院(科教科或医务科)—实习科室(带教老师)。学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在临床教学中 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毕业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各部门应经常性地深入各实习科室进行实习教 学检查,及时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 原则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教育 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专业学组推荐的教材。 可根据中医康复技术专业办学特色与需要,选用一定数量的“工学结合”校本特色教材。突出职业能 力培养的要求,并能根据现代康复技术的发展及时修订、更新。 实验实训(指导)教材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与教材内容相配套,能较好地体现现代中医康复技 术、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图书 专业图书资料生均≥35 册;专业相关期刊种类≥15 种。 3.数字化教学资源 通过校院(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网站, 开发随身课堂、网络课 程、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课件、实训操作视频、理论与技能测试等各种网 上学习资源。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学图库、实训指导、考核手册、习题库、参考资料以及相 关教学网站链接等信息放置于学校课程网站中,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围绕中医康复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夯实基础、突出技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改 革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的培养,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体现“教、学、做”为一体,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 学模式改革。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主要通 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 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使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应用,注重人文关 怀、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 1.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突出过程与阶段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 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 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考核建议 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态度考核相结合” 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岗位技能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每门 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40%)和课程终结考核成绩(60%)构成。形成性考核包括作业(含实 验报告、学习过程考核(含阶段性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和职业态度考核(含学习态度),课程终结考核 包括期末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标准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制定,技能考核评定由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 (六)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组织 根据本专业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实际需要,设置康复治疗基础教研室和中医康复技术教研室。成立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 7 立教学督导小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成立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员队伍,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2.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文件规定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健康产业与专 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课程标准,规范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学期 教学进程计划表、实训教学计划、实习计划等各类教学文件。根据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表安排教学任务,下 发教学任务书,写好授课计划和教案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施定期检查(开学初、期中、期末)与不 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管理。针对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和观 摩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途径 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继续专业学习深造: 1.在职参加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阶段学习,完成学业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成 人教育本科学历。 2.参加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提升职业技能。 附表 2 实训室 针灸实 训室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实训设备 单位 台/套数 1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台 1 2 诊疗床、治疗発 套 2 3 针灸铜人 台 1 4 多媒体针灸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台 1 5 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 台 1 6 X 线观片灯(四联) 台 4 7 人体骨骼解剖模型 台 1 8 影像(DR、CT、MRI)资料 套 1 9 治疗床/治疗凳 张 30/60 10 85 公分针灸模型 个 60 11 大针灸器械包 个 2 12 小针灸器械包 个 60 13 电针治疗仪 台 20 14 华佗牌电子针灸仪 台 20 15 火罐(大、中、小) 个 20 16 刮痧器具 套 60 17 红外线永磁温灸仪 套 20 8 中医学 实训室 18 多功能艾灸仪 台 10 19 三棱针 枚 60 20 皮肤针 枚 60 21 耳穴模型(大/小) 个 10/10 22 耳穴探测仪 台 20 23 耳压板 块 30 24 耳穴探棒 根 30 25 头针模型 个 30 26 火针(各型号) 套 10 27 注射模块 套 30 28 艾灸材料 套 30 29 手推车 台 10 1 人体内脏模型 个 2 2 舌诊模型 个 3 3 脉象仪 个 5 4 中医脉象模拟人 个 1 5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 个 1 台 10 标本柜 1 康复工 程室 2 全套中药生药 套 2 3 饮片标本 套 2 4 中药炮制、制剂、鉴定简易设备 台 1 1 上肢矫形器 个 1 2 下肢矫形器 个 1 3 上肢假肢 个 1 4 下肢假肢 个 1 5 脊柱矫形器 个 1 9 6 颈托 个 1 7 矫形鞋 个 1 8 脚拇指外翻夜间固定器 个 1 9 托足板 个 1 10 锁骨带 个 1 11 恒温水浴箱 台 1 12 高温、低温热塑板材 套 1 13 胸椎矫形器 套 1 14 腰椎矫形器 套 1 15 肩托 套 1 16 肘托 套 1 17 腕托 套 1 18 掌托 套 1 19 指托 套 1 20 护腰 套 2 21 护膝 套 2 22 护踝 套 2 23 通用量角器 套 1 24 手指量角器 套 1 25 脊柱量角器 套 1 26 方向盘量角器 套 1 27 身高体重称 台 1 28 血压计(含听诊器) 个 5 29 皮脂厚度测量仪 台 1 30 多功能关节活动度测量表 张 1 31 手握力计 台 1 10 物理因 子治疗 室 心理治 疗室 32 指捏力计 台 1 33 电子测力仪 台 1 34 背拉力计 台 1 35 秒表 个 10 36 PT 床 张 1 37 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测评设备 台 1 38 复读机 台 2 39 电测听仪 台 1 40 注意力、观察力、记忆、思维单项智 商测定用品 套 1 1 直流电感应电治疗仪 台 1 2 低压水银石英灯 台 2 3 氦氖激光治疗仪 台 1 4 干扰电疗仪 台 1 5 低频磁疗仪 台 1 6 音频电疗仪 台 1 7 旋磁机 台 1 8 电脑中频治疗仪 台 1 9 治疗床(含床垫) 张 1 11 磁疗床 张 1 12 EMS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台 1 1 心理测评系统 套 1 2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套 2 3 艾森克人格问卷 套 2 4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 套 2 5 90 项症状清单 套 2 11 言语治 疗室 运动治 疗室 作业治 疗室 6 抑郁自评量表 套 2 1 失语症评估量表 套 1 2 认知筛查量表 套 1 3 电测听仪 个 1 1 前臂旋转训练器 台 1 2 腕关节训练器 台 1 3 肩关节旋转训练器 台 1 4 髋关节旋转训练器 台 1 5 踝关节跖屈背伸运动器 台 1 7 肩梯、肋木 台 1 8 墙式拉力器 台 1 9 各种沙袋 台 1 10 体操棒 台 1 11 平行杠(配矫正镜) 台 1 12 膝关节康复训练器 台 1 13 踝关节训练器 台 1 14 踏步训练器 台 1 15 各种拐杖 台 1 16 助行器 台 1 17 平衡板 台 1 19 系列哑铃(配哑铃车) 台 1 20 普通训练床 台 1 21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套 1 1 作业治疗台 张 1 2 作业治疗台 张 1 3 可调式磨砂板 台 1 12 4 重锤手指训练器 台 1 5 各种美术、书法、音乐用品 套 1 6 穿衣板 个 1 7 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 套 1 注:实训室设备以 40 人/班标准配置 执 笔 人:张贵锋 审 核 人:闵水平 13 2018级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 结构 分类 通识 社科 课程 考核 方式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教学要求及时数 1.2. 3.4 1.2. 3 1 2000101 军事教育 2 2000102 体育与健康 3 2000103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2 4 2000104 大学英语 1 5 2000105 概论 6 2000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2.3 1 三 四 五、六 15周 18周 18周 17周 43周 4*2 4*2 4*2 104 2*16 2*18 2*18 20 28 /2*8 2*16 54 30 24 3*8/4*8 4.0 72 60 12 12 理论 2.0 32 32 6.0 108 4 2.5 48 3.0 2.5 48 36 2.0 32 32 2000107 形势与政策 8 2000108 职业生涯规划 2 1.0 16 16 9 2000109 就业与创业指导 4 1.0 16 16 10 20001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0 32 16 创新与创业教育 1.2. 3.4 2.0 32 32 23.5 490 294 4.0 72 1.5 24 2000111 1 2340201 人体解剖学※ 2 2340202 组织胚胎学 1 1 校内 实验 实训 学 前 1 周 16 217 84 48 20 36 36 5*8/4*8 18 6 64 0 4 2340204 康复治疗基础 1 2.0 32 26 6 5 2340205 中医学基础(中基+中诊) 1 4.0 72 60 12 6 2340206 人体运动学※ 3.5 64 44 20 7 2340207 生理学 2 2.0 40 40 8 2340208 生物化学 2 1.5 30 24 6 9 2340209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 2 2.0 32 26 6 10 2340210 药理学 2.5 44 44 11 2340211 中药与方剂※ 2 4.0 72 56 12 2340212 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 2 1.5 24 29.9 538 400 /3*8 入 2*16 学 教 2*16 育 和 4*8/5*8 军 事 4*10/3*8 训 练 4*10/ 2 周 3*10/ 2*10/3*8 16 4*18 24 /3*8 138 124 3 4.0 69 26 24 15 2 2340302 针灸技术★ 3 5.5 99 54 36 9 3 2340303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3.0 50 30 14 6 4 2340304 临床医学概要(含诊断学)※ 5.5 102 66 24 12 5 2340305 中医美容技术 2.0 40 28 9 3 6 2340306 运动治疗技术★ 4 3.5 63 34 20 9 7 2340307 推拿技术★ 4 3.0 54 34 16 8 2340308 中医养生与食疗 2.0 36 36 9 2340309 作业治疗技术※ 4 3.5 63 34 20 9 10 2340310 临床疾病康复★ 4 5.5 99 54 36 9 11 2340311 小儿推拿技术 4 2.0 36 22 14 12 2340312 毕业实习与毕业教育 5 43.0 1070 20 82.5 1781 438 213 72 1050 156.1 2809 1132 481 72 1050 必修课:总学分/总课时 310 3*18 3*5 5*18 3*3 2*10/3*8 3*2 5*18 3*4 2*18 3*1 2340301 康复评定技术★ 小计 实 1.毕业 习 实习42 前 周, 教 2.毕业 育 教育1 1 周。 周 /4*8 1 6 2*16 130 6 4 /4*4 4*2 26 3 4*2 4*2 32 3 4*2 4*2 2.0 3 4*2 4*2 1 2 2*18 /2*8 234020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2 2*18 4*2 3*16 4*2 3 小计 专业 限选 课程 二 总课 时 7 小计 专业 技能 课程 一 校外 见习.实习 学分 1.2. 3.4 11 专业 基础 课程 实践 课程名称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期开设周学时数及周数(时数*周数)(前/后) 3*18 3*3 3*18 2*18 3*18 3*3 5*18 3*3 2*18 1050 1050 1 2340401 医学伦理学 2 0.9 16 16 2*8/ 2 2340402 卫生法规 2 0.9 16 16 /2*8 3 2340403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2 1.0 18 18 2*9/ 专业 限选 课程 4 2340404 医患沟通 3 0.9 16 16 5 2340405 医学影像技术 3 1.0 16 12 6 2340406 健康管理 3 2.0 36 36 7 2340407 康复心理学 2 2.0 36 36 8 2340408 老年病学 4 2.0 34 34 9 2340409 康复护理技术 4 2.0 34 30 4 2*17 10 2340410 急救技术 4 1.5 24 18 6 /3*8 11 2340411 康复中心经营管理 4 1.5 24 24 15.0 270 256 14 0 0 171.1 3079 1388 495 72 1050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培训课程 临床应用解剖操作技术 中国书法 应用写作 2.0 2.0 1.0 1.0 学期总学时 学期开课门次 学期考试门次 学期考查门次 36 36 18 18 小计 (必修课+专限选)课程总课时/平均周学时 毕业考试: 必修课+专限选 1.康复技术实践技能 2.中医康复技术综合知识 公共 选修 课程 1 2 3 4 2000001 2000002 2000003 2000004 5 2000005 音乐鉴赏 1.0 18 6 2000006 医学机能探索性实验 2.0 36 7 2000007 医学文献检索 1.0 18 8 2000008 英语(四级) 2.0 36 9 2000009 英语(六级) 2.0 36 10 2000010 网络选修课程 4.0 72 小计 18.0 324 /2*8 4 /2*8 2*18 2*18 2*17 /3*8 28/28 27/27 28/28 28/28 13 4 9 16 2 14 3079 14 3 11 12 3 9 说明: 1.第一、二学年的每学期教学安排为20周,其中第一学期安排2周军事训练,原则上每学期最后2周为复习考试周; 2.第三学年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按每周25学时计算。 3.《时事与政策》安排周一至五看半小时《中央新闻》,另每学期安排时事政策讲坛8学时。“概论”全称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大学英语》参加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5. 公共选修课安排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上课,在校期间每生需修学分不少于6学分。 6.学生寒假1周、暑假2周到当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社会实践。 7.★为专业核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