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doc
授 课 计 划 2016— 2017 学年第 2 学期 学 院: 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 公共政策学 课程编码: 23A0307S 课程类别: 专业方向课 计划学时: 68(理论:68 学 实验: 0 分:4.0 授课时间:1——17 周 授课地点:1J0203 教 学 班:双政 2015 授课教师:吴限红 填报日期:2017 年 3 月 2 日 ) 公共政策学课程授课计划 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内容的简单介绍和描述 《公共政策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相互交融的一门综合学科和新兴学科, 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又带有原理的性质,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从政策科学、 政策系统、政策结构、政策过程和政策分析这五个方面来介绍现代公共政策。这五个方面分别适 合于政策的研究者、政策的决策者、政策的规划者、政策的执行者和政策的分析者 (二)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说明。 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该课程有目的地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任务:⑴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共政策观念。⑵通过公共政策学的学习 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分析现实公共政策的基本能力。⑶通过公共政策学的学习和训练,为进一步 掌握从事政策分析和实际政策工作的系统化理论和完备的技术手段打下基础。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 (一)课程要求: 课程的主要任务,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基本公共政策理论,另一方面提升学习和分析问 题的能力,只安排期末一次闭卷考试;要求学生平时积极参加小组发言、课程讨论等,促 进教学互动;期中安排学术论文一篇,严禁抄袭,端正学术态度。 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相关要求:将学生分组,给予一定课时让学生讲授,加强团队合 作,给予学生一定发挥空间,然后老师点评分析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68 学时;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学生自己课外安排,不作统一要求,0 学时;讨论课(包括学生课程陈述),随堂进行,不占用具体课时;作业(包括课程设计、 研究报告、论文等),课外安排,0 学时;辅导答疑、课外自学等,随堂或自由安排。 三、成绩考核 考试方式与考试时间: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 110 分钟。 成绩评定标准:本课程成绩采取百分制,学生修完本课程并参加期末考试后,其成绩的评定 构成为: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期末试卷设计结构:试卷结构为选择题(或名词解释)20%,简答题 40%,论述题 20%,案例分 析 2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30%)+课堂参与(30%)+期中考察(40%),采取百分制。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指定教材 张红凤主编:《公共政策导论》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参考与阅读书目 1、陈庆云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2、陈振明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3、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张金马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美]卡尔·帕顿、大卫·沙维奇著,《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华夏出版社,2001 年。 1 6、[美]威廉·N·邓恩著,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现代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的整体透视》 ,胡宁生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年版。 期刊杂志与网站 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 、《政治学》; 2、主要学术期刊:《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北京行政学 院学报》、《公共管理学报》(哈工大)、《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公共管理评论》(清华)、《公共 行政评论》 (中大)等。 3 、 主 要 网 站 : http://www.wiapp.org ; http://www.unirule.org.cn ; http://www.cpasonline.org.cn;www.cpippp.com 。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 吴限红:15863798064;wuxianhong0701@163.com; sss_wuxh@ujn.edu.cn 答疑安排:在上课教室随堂答疑,并在期末复习期间专门答疑;也可以通过邮箱和电话在方 便时间答疑。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第一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1.1 公共政策的内涵、外延与地位 1.2 公共政策的特征、类型与功能 目的要求: 公共政策作为一门科学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其性质或实质。公共政策的概念决定着公共政策的 一般特征,决定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了解公共政策的实质、在学 科体系中的地位,重点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二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1.3 公共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1.4 公共政策学科的范围与结构 目的要求: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历史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公共政策学科的形成与确立有其严格的标准和标志。公共政策学科之所以能够象其它各种学科门 类一样独立存在,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特殊的学科内容和学科特征。简单了解公共政策学学科发展 沿革,重点掌握公共政策学科的知识体系。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三周 学时:4 2 授课内容: 2.1 公共政策系统 2.2 公共政策的环境超系统与资源系统 2.3 公共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 目的要求: 公共政策是由一个系统构成的,主要包括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环境、公 共政策系统运行、现代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等组成。通过学习本部分内容,能使我们掌握公共政策 系统的环境超系统、资源系统、主客体系统,了解其内涵、特征和功能,以便通过优化各要素提 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四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2.4 公共政策的组织系统与体制系统 2.5 公共政策的咨询系统与信息系统 2.6 公共政策的运行轨迹与周期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本部分内容,能使我们掌握公共政策系统的组织系统、体制系统、咨询和信息系 统,了解其内涵、特征和功能,以便通过优化各要素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 重点掌握现代政策组织、公共决策体制的相关内容。深入理解如何推进我国公共决策体制的民主 化、科学化、法制化。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五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3.1 公共政策层次类型 3.2 公共政策的性能类型 3.3 公共政策的领域类型 目的要求: 对公共政策进行分类是政策研究和分析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对公共政 策进行不同的分类。各种不同的分类构成公共政策的基本结构。对公共政策结构的学习和把握是 为了全面和深入理解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理论水平和提高公共政策实践能力的需要。了解公 共政策的层次、性能、领域类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六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3 3.4 公共政策的不确定性类型 3.5 公共政策的形式类型 3.6 公共政策结构的方式与模式 目的要求: 对公共政策进行分类是政策研究和分析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根据不同的依据,可以对公共 政策进行不同的分类。各种不同的分类构成公共政策的基本结构。对公共政策结构的学习和把握 是为了全面和深入理解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理论水平和提高公共政策实践能力的需要。了解 公共政策的不确定、形式等类型,并对公共政策结构的方式与模式有一定的理解。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七周 学时:6 授课内容: 4.1 公共政策制定 4.1.1 公共政策问题 4.1.2 公共政策议程 4.1.3 公共政策规划 4.1.4 公共政策合法化 4.1.5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 目的要求: 学习本节,了解公共政策问题的确定,政策议程的种类和途径。掌握方案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理解方案规划是政策制定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认识政策合法化的作用、意义,了解政策合法化 的程序以及作为政策合法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法律化。并就我国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状况作一 简单介绍。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八、九周 学时:8 授课内容 4.2 公共政策执行 4.2.1 政策执行的基本理论 4.2.2 政策执行的一般程序 4.2.3 政策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 4.2.4 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4.2.5 政策执行的变通与再决策 目的要求: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 学习本章,要了解政策执行的含义、原则,认识到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了解政策执 行所包括的各个环节,熟悉政策执行的各种手段及其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了解影响政策执行各 4 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其他说明: 布置学生期中作业,撰写一篇与公共政策学有关的专业论文作为其中考查。 第十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4.3 公共政策评估 4.3.1 政策评估的基本理论 4.3.2 政策评估要素 4.3.3 政策评估的程序 4.3.4 政策评估的障碍与对策 4.3.5 我国政策评估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要求: 学习本节,要了解政策评估的含义、作用与政策评估的分类,掌握政策评估的标准、步骤和 前后对比分析的基本方法。认识到政策评估面临的一些困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十一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4.4 公共政策监控 4.4.1 政策监控的概述 4.4.2 政策监控的功能活动 4.4.3 中外政策监控机制的比较 目的要求: 政策监控是政策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或功能活动,它贯穿于政策过程的始终,制约或影响着 其他各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环节中,信息不充分、有限 理性、既得利益偏好以及意外事件等,使得政策方案不完善,误解、曲解、滥用政策或执行不力, 直接影响到了政策本身的质量及执行结果。因此,必须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政策的制定 和执行加以监督和控制,以保证制定出尽可能完善的政策,这样才能提高政策绩效,实现政策目 标。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十二周 学时:6 授课内容: 4.5 公共政策终结 5 4.5.1 政策终结概述 4.5.2 政策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4.5.3 政策终结的障碍与对策 目的要求: 政策过程经过政策制定、执行、评估,最后进入终结阶段,完成一个政策周期。本节着重考 察政策的终结和政策的周期。学习本章,要了解政策终结的类型、作用,认识到政策终结的主要 障碍,并初步掌握克服这些障碍的策略。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十三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5.1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础 5.1.1 公共政策分析的功能 5.1.2 公共政策分析人员 5.1.3 公共政策分析与理论和知识 5.1.4 公共政策分析的过程 5.1.5 公共政策分析中模型的使用 5.2 公共政策分析的类型与模式 5.2.1 公共政策分析的类型 5.2.2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式 目的要求: 公共政策分析是专门的政策咨询机构和人员运用政策的专业知识,借助于特殊的模型和方法 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审查、研究,并对政策制定、执行机构提出建议的活动。公共政 策分析是在一定的理论、程序和模式指导下进行的智力活动。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并 对公共政策分析的十大模型有清晰的认识。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十四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5.3 公共政策基本步骤分析 5.3.1 公共政策问题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5.3.2 公共政策制定分析的方法与模型 5.3.3 公共政策行动前景预测分析 5.3.4 公共政策执行分析的模型与方法 5.3.5 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型与方法 5.4 公共政策系统分析 5.4.1 系统分析内涵 6 5.4.2 系统分析的特征 5.4.3 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 5.4.4 系统分析的内容 5.4.5 系统分析基本流程 5.4.6 系统分析的局限性 5.4.7 系统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技术 5.4.8 系统分析中的定性分析 目的要求: 公共政策方法论是政策科学发展史上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掌握有效的方法有利于政策质量 的提高。本章主要讲授公共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公共政策系统分析等内容。需要学生了解和 掌握公共政策基本的方法论。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十五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5.5 公共政策经济学分析 5.6 公共政策伦理学分析 5.7 公共政策创造性思维分析 目的要求 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三大视角,分别是经济学分析、伦理学分析和创造性思维分析,了解它 们的基本特征,功能,以及基本方法。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第十六、十七、十八周 学时:8 授课内容一: 5.8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5.8.1 社会科学与案例分析 5.8.2 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 目的要求: 案例分析是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法,掌握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技 巧,提高公共政策分析水平。需要学生了解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架构,掌握基本的公 共政策案例分析技巧,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授课内容二: 5.9 公共政策前沿理论述评 5.9.1 西方公共政策研究新途径和新理论 7 5.9.2 政策过程新理论 5.9.3 政策工具新理论 5.9.4 政策变化理论 5.9.5 公共政策的基本理念——价值观 5.9.6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政策研究新进展 5.9.7 政策科学的未来发展 目的要求: 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政策科学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新 公共管理运动以来,公共政策科学作为一门显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公共政策的竞争力 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因此,政策科学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完善。通过本节的学习,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政策前沿理论问题,把握公共政策科学的发展趋势。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