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

baby公主101 页 512.792 KB 访问 7032.97下载文档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
当前文档共101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pdf

附件 “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要点 目 录 一、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 ························································ 1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行动指南 ··········································· 1 2.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 1 3.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 3 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 6 5.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 ······················································· 8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2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8 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19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21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2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24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25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 ··············································· 25 13.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6 14.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28 15.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30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 35 I 17.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37 三、党的领导体制机制·································································· 40 18.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 40 19.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 44 20.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47 21.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 ··················································· 50 22.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 53 23.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 ··················· 56 24. 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 60 25. 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 ······································· 62 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 65 26. 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 65 27.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68 28. 全面从严治党··································································· 71 29. 党的政治建设··································································· 73 30. 党的思想建设··································································· 75 31. 党的组织建设··································································· 77 32. 党的作风建设··································································· 79 33. 党的纪律建设··································································· 80 34. 党的制度建设··································································· 82 35.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 ········ 83 II 36. 党的巡视巡察制度 ··························································· 85 37.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86 38. 党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人民推进的社会革命················ 88 参考文献 ························································································· 93 III 一、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和使命 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 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 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说明:党的性质和行动指南是“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课程 教材必须要讲清楚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一 个核心” “两个先锋队” “三个代表”性质形成的历史演化、具体 含义、基本要求及其影响,讲清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 现共产主义,讲清楚党的行动指南。 2.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 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 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 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从根本上 1 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 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 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 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 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 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 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 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 伟目标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 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为自己的使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所做的 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 平与发展。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 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 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 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让人民 2 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需要讲清楚为中国人 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理解中国共产党为 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使命。同时要讲清楚党的初心和使命形 成的历史过程,讲清楚保持党的初心的意义,讲清楚党的初心和 使命与理想之间的关系、与党的宗旨的关系。 3.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 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 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 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 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 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 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党的先驱们在拯救中华民族深重危机、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重任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3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 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深刻内涵: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是经过社会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是人民实现自身解 放的思想体系,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共产党人的理 想和信仰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 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 根本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理 想信念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真 理,就是坚信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守理想,就 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信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 必然,并为之而不懈奋斗。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必须遵循实践 第一的精神,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 付诸伟大斗争实践,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于担当、直面挑战, 矢志不渝、接续前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指出,“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 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 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处 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 4 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是指为了真理和理想, 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英勇斗争,是指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 复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即是对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风 骨气质和壮烈气概的典型表达。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 斗争、勇于胜利的意志和品质,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 点。党的先驱们创立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深刻影响着 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伟大斗争实践。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 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 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 1921 年至 1949 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就达 370 多万人。 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 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 征程上。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体现为对党的信仰、对 党组织、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不负人民,就是 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伟大建党精 神,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 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 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对党忠诚,必须 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 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同时,中国共产党根 5 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 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 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共产党人打江山、守江 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不负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这种精神体现了 党的先驱们立党为公、奉献人民的崇高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党的先驱们在建党实践中所体现出的 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是对党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 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多方面精神的高度凝练。伟大建党精神是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 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 鲜明的政治品格。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 想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 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讲清楚中国共 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 的深刻内涵,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必 须代代相传,弘扬光大。 4.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 6 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 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 生活中的运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 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 中央委员会。 第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 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第三,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 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 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 责并报告工作。 第四,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 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 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 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 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 了解和参与。 第五,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 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 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7 第六,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 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 领导人的威信。 说明:关于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需要讲清楚党的民主集中制 的基本含义和原则。讲清楚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重点讲清楚个人 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等“四 个服从”的要求。同时,要讲清楚党章规定的其他五项要求,包 括这些规定在组织实践中的意义和具体体现。 5.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包 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选举人的 意志。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候选人名单要由党组织和选 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 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 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 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党 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 的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 取相应措施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 布执行。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8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和 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 法,由召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 时,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 够正常行使他们的职权。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 殊情况,上级领导机关不要干预。 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 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 定和对外发表主张。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 定。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 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 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 组织报告。 党的中央组织。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产生的中央委员 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 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的中央军 事委员会,以及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 会议通过的中央书记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 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 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 情况,不得延期举行。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 9 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 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 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 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 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 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听 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的章程;选举中央委员会; 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 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 中国共产党。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和 增选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 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 出的中央委员及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 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 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书 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 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央委员会总 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 10 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 员会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党的地方组织。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 自治州以及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 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还包括经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纪律检 查委员会。上述组织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党的省、自治 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这 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党的县 (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 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党的地 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党的地方各级委 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报上级党 的委员会批准。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 的报告;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本地区范围内 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 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 的指示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 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工作。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在 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 会期间,继续主持经常工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会产生为止。党 11 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 作,接受监督。党的地区委员会和相当于地区委员会的组织,是 党的省、自治区委员会在几个县、自治县、市范围内派出的代表 机关。它根据省、自治区委员会的授权,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包括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 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的基层委 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 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 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 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 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 斗力的基础。 说明:关于党的组织体系,需要讲清楚党的组织体系的层级 组织结构,讲清楚不同层级组织的组成和职权,讲清楚党的组织 体系及其基本原则,包括党的组织原则、建党原则、民主选举的 原则,讲清楚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的类型、产生、上下级组织的 关系及各机关的关系、职权,讲清楚基层组织的组成和功能。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经历了形成 和发展的长期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 12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形成并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 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 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互促进、统筹联动,从全局上确立 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经济社会发展和实践深入,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 , 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建设“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 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五位一体”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 促进、不可分割,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整体性目标要求,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方 面相协调,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 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 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 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 13 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 中全会相继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专题研究,完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顶层 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 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 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共同致力于全面提升我 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促进 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 经济基础相协调,使之统一于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 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主要部署是: 第一,经济建设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 变革、动力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二,政治建设方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 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第三,文化建设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 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14 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第四,社会建设方面,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发 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 得新进展。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 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 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 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 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 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 好领导核心作用。因此,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 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 严治党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新时代,坚持和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工作重点在于: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照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 15 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 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 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 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 途径,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 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全面深化 改革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 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增进人民福祉,正确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注重解 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结合、顶层设 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确保更加富有 成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第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 16 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 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 第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为了保持党 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 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 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 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 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0 年 10 月,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 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由此可见,在新时代新阶段,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 明建设一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17 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 布局,由此形成了新时代新阶段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为中国 的现代化建设设计了新的战略规划和部署。 说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讲清楚“五位一体”的历史发展脉 络、基本内涵和具体部署,讲清楚“四个全面”的历史发展脉络、 主要内容和实践举措等。尤其需要讲清楚新时代新阶段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 和意义。 7.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为执政党,必须切实加强 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能不能驾驭好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本上取 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 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党是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 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 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 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18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坚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领导人民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任务和途径在 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 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 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 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 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 要讲清楚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主要原 则、基本任务和途径等内容。 8.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 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 19 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愈 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因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领导人民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宗旨体现和 历史使命。 党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 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党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 众自治制度。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 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 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的制度和程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实施 工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20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 要讲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人 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讲清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 原则和现实举措等内容。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 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 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 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 文化进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原则在 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 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任务要求在 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 21 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 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 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 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对党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 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马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 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 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 义、根本原则和任务要求等内容。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 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 22 共同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党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积 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 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 大以来,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 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按照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保障和改善 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 感,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 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坚决 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 活动和犯罪分子,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 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 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 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 23 积极探索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等内容。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 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 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 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 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 富的生态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和 途径在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 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 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 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 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和途径 24 等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的 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 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 择,也是明确载入中国宪法的。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 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 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 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180 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 100 年的历史、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来 70 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我们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必须充分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决 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 25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具有科学的指导思 想、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明的纪律、强大的组织力、优良的作风, 能够科学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 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 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 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需要讲清楚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讲清楚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宪法和法律依据,同时,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 特点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作用和意义。 13.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符合科 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适 应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实践要求。 第一,这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坚持无产 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 本保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来实现。无产阶级只有创建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先进政党,才能 最终完成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26 的产物,是植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正确方向。 第二,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 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我们党团 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百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7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改革开放 40 多 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和不懈奋斗中得来 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取得这一成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 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推动者、引领者,团结 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历史和现实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 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把 14 亿多人民凝聚成中国力量,弘扬伟大建党精 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国家和民族必须有一个 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现在,我们开 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走好新时代的长 征路,不断跨越“雪山”、征服“腊子口”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7 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好、写精彩,就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 2018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 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载入宪法总纲,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强调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中的核心地位,使党的领导在国家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 中具有更强的制度约束力和更高的法律效力,有利于把党的领导 贯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确保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说明:关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需 要讲清楚这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理论的重要创新。需要从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新时代历 史使命的实践要求出发,讲清楚这一论断的逻辑前提、本质内涵 和宪法效力。 14.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确立的,党的领导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保障,党自身的特点和优 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之源。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坚持 和完善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 度优势就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 28 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没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同样无从谈起。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团结带领人民,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 势得到充分发挥和深化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 熟更加定型。 第二,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 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 保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拥有显著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充分调动 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在保持党和国家活力方面的显著优势;党是先进生 产力、先进文化的代表,有利于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解 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的显著优势; 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29 裕方面的显著优势;党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利于充分发 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 的各种风险挑战方面的显著优势;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的核心力量,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维护民族 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方面的显著优势。 第三,党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 重要来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独特的自身优势:以 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 党、教育人民的理论优势;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和百 折不挠的革命意志的政治优势;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严密 组织体系、严格组织生活、严明组织纪律,使党成为统一整体的 组织优势;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等等。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以自身特点优势引领和锻 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优势的有效发挥。 说明:关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需要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作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和锻造作用出 发,讲清楚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形成和 保障意义。 15.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拥有 9500 多万名党员、领导着 14 亿多人口大 30 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 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对内政、外交、国防、民族等工作,对国家立法、司法、行政、 监察机关,对经济、文化、社会、群团等组织和党外群众进行全 面领导。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健全总 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 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 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 体量巨大、国情复杂,治理难度世所罕见,没有集中统一、坚强 有力的领导力量,中国将走向分裂和解体。必须认识到,我国仍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 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 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 动摇。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任务就 可能拖得更久、付出的代价更大,我们的国家更不可能取得今天 31 这样的发展成就、更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 幸福安康的根本所在。 第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本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 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保 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顺利推进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必须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的制度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 有力。 第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新时代贯彻实施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所要求的。党的十八大 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 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 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 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 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进各 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 32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的根本要求。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重点在于: 第一,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首先要加强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 中统一领导。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 领导下开展工作。优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负责重大工作 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加强和优化党对 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农业农村、纪检监察、组织、宣传 思想文化、国家安全、政法、统战、民族宗教、教育、科技、网 信、外交、审计等工作的领导。其他方面的议事协调机构,要同 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调整相衔接,保证党中央令行 禁止和工作高效。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坚持依规治党, 完善相应体制机制,提升协调能力,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 到实处。 第二,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理顺党的组 织同其他组织的关系,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和其他组织中 设立的党委(党组),接受批准其成立的党委统一领导,定期汇 报工作,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同级组织中得到贯彻落 33 实。加快在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 做到党的工作进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第三,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优化党的组织、宣传、 统战、政法、机关党建、教育培训等部门职责配置,加强归口协 调职能,统筹本系统本领域工作。优化设置各类党委办事机构, 可以由职能部门承担的事项归由职能部门承担。优化规范设置党 的派出机关,加强对相关领域、行业、系统工作的领导。按照精 干高效原则设置各级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各级党委(党组)要增 强抓落实能力,强化协调、督办职能。 第四,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根据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 要求,科学设定党和国家机构,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增强合力, 防止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 相近、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整合优化力量和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第五,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深化党 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纪检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 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健全党和国家监 督体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组建国家、省、市、县 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党内监督和国 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实现对所有行 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完善巡视巡察工作,增强以党 内监督为主、其他监督相贯通的监察合力。 34 说明: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讲清楚党的全面 领导的含义、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 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 2017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 表重要讲话时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 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 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 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 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 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 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 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 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 35 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 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 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全党 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 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中国 共产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史已经并将继 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党要始 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 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 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 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 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 大战斗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 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 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 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 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 36 强大精神力量。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 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 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 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 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 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 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说明: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需要讲清楚什么是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讲清楚中 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伟大梦想的关键所在和实际要求等内容。 17.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 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社会政治生活 的重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是由 政党来领导的,政党是由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组成的,政党是在 政党领袖领导下进行活动的。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 37 核心至关重要。 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 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 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 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 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辟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革,展现出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非凡政 治智慧、顽强意志品质、强烈历史担当、高超政治艺术,赢得了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党的十 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 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郑重选择、必然选择。 服从核心、维护核心就是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就是最大的 政治。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的战略高度,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地位。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 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 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表明,要治理好中国共产党这 38 样的大党、治理好中国这样的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 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因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 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坚持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 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 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 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 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来执行。必须坚持党员个 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 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推动全党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 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 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 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 调机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 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令行禁止。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 39 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说明:关于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需要讲清 楚“两个维护”的理论依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逻辑,讲清楚“两 个维护”与党的民主集中制之间的关系,讲清楚做到“两个维护” 的实现路径。 三、党的领导体制机制 18.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 量。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 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 理念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所决定的。为人民执政、靠人 民执政,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 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主 体,紧紧依靠人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 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 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 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 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 执政、靠人民执政的重要意义在于: 40 第一,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 体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 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 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 件下,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宗旨 的根本要求。 第二,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社 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 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人民群众既是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是 历史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是由人民 群众创造的。人民力量是我们党执政的强大动力,人民是我们党 执政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为人民执政、靠 人民执政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 第三,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的集中体现,是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集中体现, 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上的集中体现。群众路 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所 在,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 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人民的意志。为人民 41 执政、靠人民执政,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优化执政方式,在治国理政中实现党的性 质和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党的领导和民主政治发展的 根本原则。 第四,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 难险阻的生命线,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败得失的重要经验。 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脱离群众,导致曾经辉煌的事业毁于一旦。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使得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面对未来,中国共产党仍然必须进行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只有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 民执政,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 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因此,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是中国共产 党长期执政的制度性保障。而为了国家长治久安,永葆党的生命 力和战斗力,在确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同时,必须对为人民执 政、靠人民执政的制度不断加以优化和完善。 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内容丰富,涉及各个领域、各 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之中,巩固党 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集中体现在党治国理 政的制度和政策层面上: 第一,在政治制度层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 4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 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在政策制定层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人民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并且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当前 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在政策落实层面,要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钉 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 在新时代,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的工作重 点在于: 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 理政全部工作之中,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 地位,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 第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 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是党员的义务。 为此,要贯彻落实党章,探索创新联系群众的制度;要继承和弘 扬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巩固和拓展严厉整 治“四风”的成果。 第三,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适应互联网对社会生 43 活的影响,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党的优 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提 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为此,要迎接社会高度联通性带来的机 遇和挑战,在互联网上找到工作对象,用网言网语同群众交流, 即时回应群众的诉求和情绪;迎接“平台”现象的挑战,管理好 网络、制定好互联网规则,建立和维护好自己的“平台”;健全 “平台”监管机制,下好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的“先手棋” ;迎接 由人民群众变成网民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总结、持续探索 “网民工作”的规律。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第四,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 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 在党的周围,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 力。为此,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完善群团组织 的管理模式,促进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 说明:关于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需要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内涵和意义,讲 清楚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的重要性和新时代的工 作重点。 19.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 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 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大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 44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不断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 水平制度,则是其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 第一,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是党巩固执 政地位、承担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在新时代,长期 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局面,承 担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繁重任务, 党要不断加强和巩固执政地位、圆满履行和实现执政使命,必须 不断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和领导水平。 第二,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是坚持和完 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 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居于 统领地位,覆盖和贯穿其他所有制度。只有不断健全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 系,才能使党的全面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才 能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第三,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是坚持和完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内在要求和关键之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重要保障。因此,只有不断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制度,才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 45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使党和国家方方面面的制度统筹协同 高效运行,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的效能。 在新时代,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的工作重 点在于: 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 促改革的能力。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 来,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制度优势、工作优势。完善发展党内民主的相关制度,完善实行 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 第二,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 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坚持科学决策、 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党内重大决策论证评估和征求意见等 制度,强化决策的执行、评估、监督。 第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新的征程上,党的领 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面临新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按照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 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要坚持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领导方式,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 治方式治国理政,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转化为法律法规,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轨道。增强各级 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解决 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 46 第四,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全面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执 政本领。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 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建立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 境。完善增强执政本领各项制度。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 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 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 神,增强斗争本领。 说明:关于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需要讲 清楚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工作 重点。 20.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党内监督体系、国家监察体系、 其他形式的监督体系。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 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健全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党权力监督 的内在要求,又是对党的权力监督历史经验的总结。在新时代, 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依 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途径,是制约监督公权力、夺 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根本举措。 47 进入新时代,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措施不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着眼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作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强 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组 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 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机关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有机统 一,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党的十九届 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 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 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和国 家监督体系,加强政治监督,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 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 监督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定 位,明晰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方向。 当前,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工作重点在于: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 中统一领导,从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 不断强化党的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责任。 第二,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构建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 48 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 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 级党组织监督责任,保障党员监督权利。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 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 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 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 第三,确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深化国家 监察体制改革,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组建 的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 更好发挥监察机关职能作用,强化国家监察,实现对所有行使公 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第四,完善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以党内监督为 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构建科学、严密、有 效的监督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 行。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同向发 力。把党内监督同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 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 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加强各级各类监督体系的有效衔接、集成联动,增强监督合力。 第五,强化政治监督,突显党内监督的政治性,确保全党政 治上更加团结、思想上更加统一、行动上更加一致。坚持和完善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必须守住政治监督根本定位,把“两个维护” 49 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决 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巡视巡察整改、督察落实 情况报告制度。 第六,创新组织制度,坚持推进监督全覆盖。完善派驻监督 体制机制,完善巡视巡察制度、派驻制度、监察制度,把巡视利 剑擦得更亮,派驻监督要发挥“探头”作用,形成巡视、派驻、 监察三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第七,聚焦“关键少数”,变革监督理念。坚持紧盯“关键 少数”,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 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 第八,坚持压实党委纪委责任。明确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 负监督责任。强化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 范化、法治化,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说明: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需要讲清楚党和国家监 督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明确工作重点。 21.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 在新时代,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具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 领导,实现党政军群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运行的重要意义。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机构职 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统筹设置相关机构和配置 50 相近职能,理顺和优化党的部门、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 位的职责,推进跨军地改革,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 激发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活力,增强人民军队战斗力,使各类机 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 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 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 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 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 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 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完善党政机构布局。正确理解和落实党政职责分工, 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形成统一高效的领导体制,保证党实施 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其他机构协同联动、高效运行。系统谋划和 确定党政机构改革事项,统筹调配资源,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 责分散交叉,使党政机构职能分工合理、责任明确、运转协调。 第二,深化人大、政协和司法机构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 制度安排。要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 强人大对预算决算、国有资产管理等的监督职能,健全人大组织 制度和工作制度,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职能作 51 用。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优化 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更好发挥其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完善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推进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更好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 平正义。 第三,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 度,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优化机构设置, 完善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将力 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更好适应基层和群众需要。促进 党政机构同群团组织功能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担适 合其承担的公共职能,增强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 群众功能,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和纽带作用。 第四,推进社会组织改革。按照共建共治共享要求,完善党 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 体制。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克服社会组织 行政化倾向。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 由社会组织依法提供和管理。依法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监 管,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自律,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 自治良性互动。 52 第五,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党政军群所属事业单位是提 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 革,理顺政事关系,实现政事分开,不再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 业单位。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推进事企分开。 区分情况实施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 业单位,理顺同主管部门的关系,逐步推进管办分离,强化公益 属性,破除逐利机制;主要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优 化职能和人员结构,同机关统筹管理。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 设,完善事业单位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第六,深化跨军地改革。按照军是军、警是警、民是民原则, 深化武警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跨军地改革,推进公安现役部 队改革。军队办的幼儿园、企业、农场等可以交给地方办的,原 则上交给地方办。完善党领导下统筹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 设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深化国防科 技工业体制改革,健全军地协调机制,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 构,协调各方面力量,更好为退役军人服务。 说明:关于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需要讲清楚统筹党政军 群机构改革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和主要内容。 22.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 53 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 的联盟。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 和政策,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巨大成就。 实践证明,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 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 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在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 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 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 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 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新时代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的工作重点在于: 第一,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 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 大同心圆。这其中,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一方面,不断巩固共 同思想政治基础,包括巩固已有共识、推动形成新的共识,这是 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对危害 中国共产党领导、危害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危害国家制度和法治、 54 损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不能让其 以多样性的名义大行其道。 第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 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坚 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工作 机制,搭建更多平台,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 作用创造条件。 第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 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 展。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 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认同。 第四,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 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用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支持和引导宗教界 人士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 优秀文化的阐释,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 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五,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 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党外知识分子 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55 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 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新的社会 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积极力量,做好新的社会 阶层人士的工作,需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出发,以赞成、 支持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基准,积极引导和团结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第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非公 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爱国、 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 第七,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加强同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联系,维护他们的 合法权益,支持他们积极参与和支持祖(籍)国现代化建设与和 平统一大业,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说明:关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需要讲清楚爱国统一 战线的主要内涵和重要意义、重点任务和实际举措。 23.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 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 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 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共产 56 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过程 中形成的根本原则,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 建军之本和强军之魂。 新时代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 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全面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 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 的绝对领导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集中体现在: 第一,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人民军队 的性质和宗旨。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 本、强军之魂,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 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靠党的领导。有了中 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有 力量。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这 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 党的意志为意志。 第二,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关系社会 主义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后,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 57 义制度,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上升为国家基本军事制度,实现 了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有机统一和高 度一致,人民军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 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作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军事领域的体 现,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相符合、 相适应并为之服务,对于捍卫社会主义、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起 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事关党和 国家长治久安。在革命年代,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军队为实 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军队有效履行职能,为国家繁荣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进入新时代,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 领导制度,使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始终 成为社会主义航船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行稳致远的压舱石,确保党 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在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的工作 重点在于: 第一,坚持人民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中央 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是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实现 形式。坚持全国武装力量由军委主席统一领导和指挥,完善贯彻 军委主席负责制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各项制度 58 规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 威,确保政令军令畅通。 第二,健全人民军队党的建设制度体系。全面贯彻政治建军 各项要求,突出抓好军魂培育,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党委制、政 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坚持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 负责制,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完善党领导军队的组织体系。建设 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和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确保枪杆子永远掌 握在忠于党的可靠的人手中。 第三,把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各领域全 过程。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战斗 力根本标准,建立健全基于联合、平战一体的军事力量运用政策 制度体系,构建新时代军事战略体系,加强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 能力建设,调整完善战备制度,健全实战化军事训练制度,有效 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坚持以战领建、抓 建为战,建立健全聚焦打仗、激励创新、军民融合的军事力量建 设政策制度体系,统筹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 部队、民兵建设,统筹军队各类人员制度安排,深化军官职业化 制度、文职人员制度、兵役制度等改革,推动形成现代化战斗力 生成模式,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立健全精准高效、全面规 范、刚性约束的军事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强化军委战略管理功能, 加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建设,提高军队系统运行效能。加快军民 融合深度发展步伐,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完善国防 59 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建设制度。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 民国防教育。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完善双拥 工作和军民共建机制,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说明: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需要 讲清楚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的重要性,新时 代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的工作重点。 24. 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对外事工 作领导体制机制的健全,是新时代我国外事工作的体制机制创 新,对于我国外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是统筹推进“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在党的领 导下,做好对外工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持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各领域 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 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 运共同体。 第二,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是坚持和完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 要。这方面的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统一部署 下,落实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驻外机构党的建设,形成 60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驻外机构管理体制。 第三,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是统筹国内国际两 个大局、优化外事工作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 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 激荡。只有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才能统筹国内国际 两个大局,谋划内政与外交战略方针,实现改革开放有机结合。 只有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才能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 渡期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 基本特征,制定和贯彻科学的外交决策。只有健全党对外事工作 领导体制机制,才能深化外事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统筹外事机 构协同高效运行,从而不断优化和推进对外工作。 在新时代,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工作重点在于: 第一,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建设,全面贯彻党中央外交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外交是国家意 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 第二,做好新形势下外事工作,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要发挥 决策议事协调作用,推动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外事工作不断 开创新局面提供有力指导。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高把 方向、谋大局、定政策能力,推进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 外事工作队伍建设,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检查、督办,确保党 中央对外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三,深入推进涉外体制机制建设,统筹协调党、人大、政 61 府、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加强党总揽全 局、协调各方的对外工作大协同格局。 第四,加强涉外法治工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强国 际法研究和运用,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 第五,地方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推动对外交往合作、促进地方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在中 央外事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做好地方外事工作,从 全局高度集中调度、合理配置各地资源,有目标、有步骤推进相 关工作。 说明:关于健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需要讲清楚健 全党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重要意义,讲清楚新时代健全党 对外事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的工作重点。 25. 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 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这 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提出要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 其重大意义在于: 第一,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是党和国家应对风险挑战、 赢得主动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 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 62 方面任务之繁重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新 时代要实现上述历史任务,全党必须坚决执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这是新时代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显著优势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是 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得以实现和弘扬的,更是在实施和执行这些 制度的过程中得以发扬光大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 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因此,权威高效的制度 执行机制,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彰显途径,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 第三,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要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实践体现出来,更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实际执行不断完善和推进发展。 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必须确保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 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落到实处,切实防止各自为政、 标准不一、宽严失度等问题,充分发挥制度指引方向、规范行为、 提高效率、维护稳定、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 63 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 级领导干部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 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 护制度。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 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提 高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担当 各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好干部标准,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 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当前,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需要着力做好以下 工作: 第一,加强对制度执行和实施的组织领导。要构建领导有力、 执行坚决、监督全面的制度执行领导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 有效落实。 第二,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 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对制度执行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 现象。 第三,健全问责机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权威高效的问责制 度和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让制度的力量在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得到充分释放。 说明:关于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需要讲清楚权威高效 的制度执行机制对于党和国家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64 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讲清楚当前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 执行机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着力点。 四、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26. 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 线,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 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自 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 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 斗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 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 65 持下去。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全面落实党 的基本路线,反对一切“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要警惕右,但 主要是防止“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选拔党和人民 需要的好干部,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组织 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 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 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 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 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 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 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 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 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 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 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 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 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 66 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充分发扬党内 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 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牢固树立政 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 行动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和规范 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 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 治生态。党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 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 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 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五,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新形 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 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 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 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 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 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 67 效机制。 说明: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需要讲清楚坚持党的基本 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从严管党治党等要求 的政治意义和具体内容。 27.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 创举,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法宝。1939 年, 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强调,要赢得革命的最 终胜利,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 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 共产党”,强调建设好这样的党,是一项伟大工程,要赢得革命 最终胜利,必须抓好这个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 历史性变革,同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相关。中 国共产党勇于面对各种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坚 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发扬党在历史上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 法,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 卓越成效。但同时,我们要看到,建设伟大工程,永远在路上。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仍然十分艰巨。一方面,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们党提 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另一方面,党面临的执政考验、 68 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 的,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 极腐败危险将是尖锐的、严峻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 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 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 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就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 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 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 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 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 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 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 政党。 69 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在于: 第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建设。 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突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党的建设思路和布 局的一个重大创新。党是政治组织,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 在党的政治建设中,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守政治立场,营 造良好政治生态,提高政治能力,为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 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第二,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党的思想建设和制度 建设紧密结合,在全面从严治党系统工程中具有基础性、综合性 地位和作用。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来指导 实践。制度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根本,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完善 党规党纪,坚持依规依纪管党治党。在实践中,要将思想建党与 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有机统一,使得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第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组织建设。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 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贯彻落实的依托。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进行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 升党组织战斗力。建设素质强业务精的干部队伍,必须坚持党管 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提拔重用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 70 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党 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 和组织体系,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 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发挥基层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正风肃纪和深化反腐败斗争。党的优良作风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本质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党的社会基础和执政基础。 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正风必先肃纪,党规党纪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为其 他各项建设提供规范和保障。必须强化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组 织纪律,严格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坚持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 微杜渐。通过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 说明: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讲清楚党的 建设伟大工程是我们党的一项创举,重点讲清楚新时代党的建设 总要求,讲清楚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着力 点。 28. 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管 党治党的基本方式,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 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成败。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 71 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体现了中国共 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和使命坚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 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为党和 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在新时代,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待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政 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是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 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坚决破除形式主 义、官僚主义,继续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三是一体推进不 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聚 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 阳奉阴违的两面人。 在新时代,要坚持问题导向,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 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在新时代,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一是坚持党要管党、 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 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党的 建设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三是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 路线,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72 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 队伍。四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 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五是完善和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 纪律的从严管理制度,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党委 (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敢抓真管,纪 检监察机关要盯住重点人重点事。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 力,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 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 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 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始终保持“赶 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主基调长 期坚持下去,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 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跳 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 巨轮行稳致远。 说明: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需要讲清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 性和必然性,讲清楚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和工作重点。 29. 党的政治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 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中国共产党 73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 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持续发力。 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 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 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 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 确保政治权力的有效运行,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 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 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 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 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 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 坚强政治保证。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应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 74 要坚定政治信仰,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执行党的 政治路线,坚决站稳政治立场;二是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 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三 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增强党组织的政 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的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强 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 本领;四是要净化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 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突出政治标准 选人用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五是要强化组织实施,落 实领导责任,抓住“关键少数” ,强化制度保障,加强监督问责。 说明: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需要讲清楚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 地位、政治意义、建设目的、总体要求和首要任务,并且讲清楚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实施的具体工作。 30. 党的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 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 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 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 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 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 75 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 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 远大理想。 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总开 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 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领 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 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 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重点在于: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 度。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 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用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 清楚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76 第二,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 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建立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 体现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 第三,思想认识问题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长期的任务。为 此,需要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 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第四,思想教育要突出重点,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 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 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促进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政 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 说明:关于党的思想建设,需要讲清楚党的思想建设在党的 建设中的地位、内涵和作用,重点阐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制度,阐明新时代加强党的思想建 设的重大意义和工作重点。 31. 党的组织建设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党的 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 性经常性工作。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 管干部原则,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 素质干部队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 77 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 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 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为此,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 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 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新时代,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工作重点在于: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全党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和正确前进方向。 第二,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 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 第三,坚持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强 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培养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 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第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 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 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说明:关于党的组织建设,需要讲清楚党的组织建设的基本 78 内涵、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重点阐释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讲 清楚党管干部原则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基本内涵,讲清楚党管 人才原则和新时代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 32. 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 雨表。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 题。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 是党性。党的作风建设要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 加强道德修养,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 第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 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 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第二,强化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规矩意识,明确什么事情 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不断扎紧作风建设的制度笼子。 第三,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 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 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 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各级干部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79 带头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努力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说明: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需要讲清楚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 内涵、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重点讲清楚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 工作重点。 33. 党的纪律建设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 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 统一。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全党组织纪律性。严明党的廉洁 纪律,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严明党的群众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严明党的工作纪律,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 明党的生活纪律,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六大纪律相互联系、 相互统一。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我们 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 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 向胜利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途径在于: 第一,深入开展纪律教育,加强学习宣传教育,使党员、干 部增强纪律意识,把党章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形成尊崇党章、 遵守党纪的良好习惯。 第二,强化纪律执行。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 80 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 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强化管 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 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深入推 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不 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第三,健全完善制度,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本着于法周延、 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 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健全党内规则体系,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 第四,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 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 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 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 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 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 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 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第五,重点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 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 小、防微杜渐。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织相应纪律处分权 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81 说明:关于党的纪律建设,需要讲清楚党的纪律的基本内涵、 主要类型及其相互关系,重点讲清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意 义以及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主要途径。 34. 党的制度建设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 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的有力保障。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 规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 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事关党 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新时代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包括: 第一,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领导干部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 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 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 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 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把制度执行力和治理 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 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 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 82 熟更加定型。 第三,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思想建党和 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 权、治吏。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 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说明:关于党的制度建设,需要讲清楚党的制度的主要内容 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重点讲清楚新时代加强党的制 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35.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是把党的 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 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 设质量全面提高,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 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具有至关 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们党历来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旗帜鲜明讲政治, 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第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 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 83 想,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 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我们深刻 认识到,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同政治问题相关联,都是因为党 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 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 在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各项建设,重点 在于: 第一,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贯彻党的性质和宗旨、指导思 想和奋斗目标、路线和纲领落到实处。 第二,注重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聚焦党的政治属性、 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持续发力。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针对政治意识不 强、政治立场不稳、政治能力不足、政治行为不端等突出问题强 弱项补短板。 第四,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和 落实全过程,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 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说明:关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 设,需要讲清楚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必要性、基本内涵、重要意 义和工作重点。 84 36. 党的巡视巡察制度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在一 届任期内,对所管理的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实现巡视 全覆盖。中央有关部委和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根据工作需 要,开展巡视工作。党的市(地、州、盟)和县(市、区、旗) 委员会建立巡察制度。党的巡视巡察制度,旨在强化党内监督, 支撑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巡视巡察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落实中央 巡视工作方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 成震慑,推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巡视巡察工作坚持中央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坚持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坚持群众路线、 发扬民主。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成立巡视工作 领导小组,分别向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负责并报告 工作。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 任,副组长一般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为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贯彻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同级 党的委员会有关决议、决定;研究提出巡视工作规划、年度计 划和阶段任务安排;听取巡视工作汇报;研究巡视成果的运用, 分类处置,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向同级党组织报告巡视工作 85 情况;对巡视组进行管理和监督;研究处理巡视工作中的其他 重要事项。 中央巡视组的巡视对象和范围是省部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 人以及中央要求巡视的其他单位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巡视组的巡视对象和范围是市县级领导 班子、主要负责人以及要求巡视的其他单位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及 其成员。巡视组对巡视对象执行《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其他党内 法规,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 情况进行监督。 说明:关于党的巡视巡察制度,需要讲清楚巡视巡察制度建 立和运行的依据、目的和必要性,讲清楚巡视巡察工作的指导原 则、工作原则、组织机构、职责范围等内容。 37.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 和关键。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中的矛盾 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 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习近平总书 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 经济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 化,特别是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 86 判断。 所谓高质量发展,即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 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 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 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 关键在党。不首先把党建设好、建设强,经济社会发展是搞不好 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 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的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之中,以党的革命性锻造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 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工程在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明确要求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 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只有全面提高新发展 阶段党的各项建设和各项工作质量,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 强有力,高质量发展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围绕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 统一领导,提高党的政治建设质量;要围绕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党的思想建设质量;要围绕 建强领导班子、提高干部人才工作水平,提高党的组织建设质量; 87 要围绕探索正风肃纪的治本之策,提高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和反腐败工作质量。 各级党组织只有紧紧聚焦“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认真落实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才能 全面落实“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个坚持” 重要原则,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开好局、起好步。 说明:关于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需要讲清楚高质 量发展的含义、高质量党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讲清 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努力方向。 38. 党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人民推进的社会革命 党的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与客观要求。勇 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鲜明本色,是中国共产 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勇于自我 革命贯穿于党的发展过程始终。 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强大的自我 修复能力。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通 过自我革命找到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既有力回应了那种认为“一党执政无法解决自身问题”的所谓“悖 论”,又创造性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不变 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问题。 88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 富思想成果和重要实践经验,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 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 监督,不断纯洁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纯洁党的作风、纯洁 党的肌体,等等。 在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 作斗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的能力。要在自我净化上下功夫,通过过滤杂质、清除毒素、割 除毒瘤,不断纯洁党的队伍,保证党的肌体健康。要在自我完善 上下功夫,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 露头,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监督机制,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 要在自我革新上求突破,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坚决破除一切 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 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 不断开辟未来。要在自我提高上下功夫,自觉向书本学习、向实 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 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建设一支 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是人类社会 进步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党团结带领人民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实 89 际活动。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不仅表现为党团结带领人民破除旧 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 度,而且表现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 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 最深刻的社会革命。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党团结带领人民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 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 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党 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 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 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 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团结带领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 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 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 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 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 90 的继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具有新的内容: 奋力推进新时代的社会革命,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 斗争,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 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 争,进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 攻克发展难关。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 党领导人民进行党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共产 主义。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程,本质上都属于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理想社会的探索历程。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 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 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 内在需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宝贵经验,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 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 展的基本保证。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党的自我革命为伟大社 会革命打造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革命与 党的自我革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华丽篇章。只有始终保持革 命精神和革命斗志,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 91 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练就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新时代伟大社会 革命所必须具备的真本领、硬功夫,党才能把领导人民进行了百 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向前推进。 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发扬斗争精神 和革命精神。共产党人永远是革命者,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的优 秀品质。在新时代,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 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场党的自我革命,要求党员始终保持 清醒的头脑和认识,始终保持革命者的政治立场、自我革命的独 特品格和饱满的革命精神、旺盛的革命斗志。 说明:关于党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人民推进的社会革命,需 要讲清楚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含义、必然性和必要性,讲清楚党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和重要实践 经验,讲清楚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途径和重要关系。需要 讲清楚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含义、意义、内容和目标,尤 其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革命的内容。需要讲清楚党的 自我革命引领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和基本要求。 92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外文出版社 2018 年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外文出版社 2017 年版。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外文出版社 2020 年版。 4.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60 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5. 习近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 话》 ,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65 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4 年版。 7.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8. 习近平: 《领导干部要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 《习近 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年版。 9.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的报告》 ,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 10. 习近平: 《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 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 11. 习近平: 《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 民出版社 2018 年版。 93 12. 习近平: 《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中央文献出版 社 2019 年版。 13.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 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20 年版。 14.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 话》 ,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 15.《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时强调: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 实效》, 《人民日报》2014 年 3 月 19 日。 1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 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 《人民日报》2016 年 1 月 13 日。 1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 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 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人民日报》2017 年 7 月 28 日。 18.《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以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 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局面》 ,《人民日报》2018 年 6 月 24 日。 19. 习近平: 《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 《求是》 2019 年第 5 期。 20.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94 《求是》2019 年第 14 期。 21. 习近平: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求 是》2019 年 19 期。 22.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 的特征》 ,《求是》2020 年第 14 期。 23.《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 2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 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2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 报》 ,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28.《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 2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人民出 版社 2017 年版。 30.《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 , 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 3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 编》 ,人民出版社 2018 年版。 3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人民出 95 版社 2018 年版。 3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出版社 2019 年版。 34.《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 汇编》,人民出版社 2019 年版。 35.《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 出版社 2019 年版。 3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 37.《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 ,人民出版社 2021 年版。 38. 本书编写组编著: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 3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年版。 40.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著:《“四个全面”学习读本》,人 民出版社 2015 年版。 4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年版。 42.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 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 方正出版社 2016 年版。 43.《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编著:《党的十九大 96 报告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 44. 本书编写组编著: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党 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17 年版。 4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年版。 46. 本书编写组编著: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 革的决定〉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 社 2018 年版。 47.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9 年版。 48. 本书编写组编著: 《怎样严明党的纪律》 ,党建读物出版 社 2019 年版。 49. 本书编写组编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 辅导百问》 ,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9 年版。 50.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中国共产党重要党内法规学习汇 编》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9 年版。 51. 本书编写组编著: 《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2019 年版。 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与 世界》,人民出版社 2019 年版。 9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