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学.doc
授 课 计 划 2015 — 2016 学年 第二学期 学 院: 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 当代西方社会学 课程编码: 23A08105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实际学时: 学 32 /32 (理论:32 分:2 授课时间:周五 3、4 节 授课地点:4J304 教 学 班:社工 1501 授课教师: 填报日期: 杜以芬 邱莉 2017 年 2 月 25 日 实验: ) 当代西方社会学课程授课计划 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简介:该课程主要介绍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当代西方社会学主要是指帕森斯以后,尤其是 80 年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学理论思潮和流派。在学 生前期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基础上,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基本观点等方面向学 生介绍理性行动理论、新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以及布迪厄、埃利亚斯、福柯等人的学术思想观点。 (二)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各种理论流派及其思想观点, 通过系统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并掌握社会学理论在当代的发展脉络,并对各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和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做出客观评价。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 (一)课程要求: 课程任务:1、正确认识该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对西方社会学在当代的发展脉络 和特点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2、掌握各种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社会学理论观点;3、增强学生 与社会学家理论对话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 上述内容的考查主要通过期末考试(闭卷)的形式进行。 根据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结合课堂表现以及课程参与度等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有计划学时 32 学时,理论教学 32 学时,主要采取讲授和分析讨论的方式。 三、成绩考核 课程成绩采取考试方式,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 30%, 期末成绩占 70%的方式。 (一)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出勤情况。各项目的组成权重分别为 0.4; 0.3;0.3 等。 (二)期末考试成绩:闭卷、笔试。 (三)最终成绩组成说明:平时成绩*0.3+期末成绩*0.7 即是本课程的最终成绩。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参考书: 1、特纳, 《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刘少杰,《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 教师联系电话:15662796860 QQ:64163286 答疑地点:平时随堂答疑,课下 QQ、电话、微信、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第1周 学时:2 授课内容: 概论 引言:社会学理论与我们的生活 一、社会学理论概述 二、社会学的学习方法 三、经验分享 目的要求:掌握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分期、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掌握学习该门课程 的方法;明确学习目的。 第2周 学时:2 授课内容: 第一章 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 一、科尔曼的生平简介 二、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 (一)研究的问题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 (三)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内容 三、对理性行动理论的评价 目的要求:理解理性行动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掌握科尔曼关于理性行动理论的基本概念 和理论分析框架,明确法人行动与现代社会结构建立之间的关系。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5周 学时:2 授课内容: 第二章 新功能主义社会学理论 一、学术背景及其研究思路 二、新功能主义与社会学方法论 三、新功能主义与社会行动理论 四、新功能主义与社会结构理论 五、新功能主义与社会过程理论 目的要求:使同学们了解新功能主义社会理论与功能主义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新功能主 义与其他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掌握该理论的基本内容。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6-7 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第三章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第一节 哈贝马斯概述 第二节 交往行动理论 第三节 现代性——一项未竟的工程 第四节 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第五节 商谈伦理学 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并掌握哈贝马斯基于对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反思而提出 的沟通行动理性,语言在形成这种理性中的作用,并掌握其所提出的商谈伦理学。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8-9 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第四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第一节 生平简介与思想渊源 第二节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第三节 吉登斯的现代性分析 目的要求:通过系统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吉登斯通过对二元论的反思而提出的结构二重 性,掌握关于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对现代性的分析。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10 周 学时:2 授课内容: 第五章 乌尔里希•贝克 一、贝克其人及其主要著作 二、风险社会理论 三、自反性现代化理论 四、全球化与世界社会 目的要求:通过对贝克社会学思想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和自反性现 代化理论。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11-12 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第六章 布迪厄 一、布迪厄的学术生涯和思想渊源 二、反思社会学 三、实践理论 四、语言与符号暴力 五、评价 目的要求:理解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形成的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掌握反思社会学的基本内 容和他力图超越互相对立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实践理论。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13 周 学时:2 授课内容: 第七章 埃利亚斯 一、生平简介 二、文明化的进程 三、过程性的视角 目的要求:理解并掌握埃利亚斯所阐述的过程社会学的思想,以及从这种思想的视角出发 对知识的社会生成的观点的论述。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14-15 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第八章 福柯 一、福柯生平简介 二、知识考古学 三、权力的谱系学 四、自我、权力与知识:批判与反抗 五、评价 目的要求:掌握福柯关于知识考古学的思想,通过对权力与真理关系的解读,以独特的视 角揭示出二者之间所隐含的批判与反抗的关系。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16 周 学时:2 授课内容: 第九章 让•布希亚 一、 导言 二、 商品和符号的政治经济学 三、 模仿世界中的定局与对策 四、 结语 目的要求:通过讲述布希亚的思想,了解布希亚以消费活动为中心,对西方社会的性质 发生重大变化的分析。掌握布希亚的消费理论和拟像理论。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17 周 学时:2 授课内容: 第十章 齐格蒙特•鲍曼 一、鲍曼其人及其著作 二、后现代理论视阈下的现代性分析 三、后现代性的描述性分析与批判性质疑 四、结语 目的要求:在了解鲍曼思想脉络的基础上,掌握其关于后现代社会学与后现代性社会学 的理论分析。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 18 周 学时:2 随堂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