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印象║ Vicious14 页 293.27 KB 访问 3442.97下载文档
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当前文档共14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9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针灸推拿(620105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针灸推拿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 技术领域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 (62) 临床医学类 (6201) 卫生(84) 社会工作(85) 针灸医师(2-05-02-10) 中医推拿医师(2-05-02-11) 康复技师(2-05-07-13) 医疗; 康复; 养生保健服务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 道德和创新意识,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系统掌握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 技术技能,具备良好的中医思维与临床诊疗能力,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中医医疗、针灸、 推拿、康复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 引下,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和社会参与意识;热爱劳动,甘于奉献,志愿为人类健康而奋斗。 (3)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政策,热爱中医药事业,树立中医文化自信,积极运用 针灸推拿理论、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 任。 (4)具有中医药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尊重生命,尊重 患者,遵守医学伦理,保护患者隐私,理解患者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5)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能够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科 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自我完善、追求卓越。 (6)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团队合作意识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健身习惯和行 为习惯。 2.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的人文、社会、自然科 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1 方剂学的知识与技能。 (3)掌握经络腧穴基本理论、十四经穴循行路线、起止点,常见腧穴定位取穴、治疗作用等基本知 识。 (4)掌握刺法灸法、推拿手法的基本理论,针刺手法、灸法、推拿手法、拔罐法等常用中医外治法 及其临床运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掌握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疗法在临床各科常见病治疗中诊断、辨证施治(针灸、推拿处方) 的基本知识。 (6)熟悉中医内科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等基本知识。 (7)熟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以及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8)了解现代康复医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急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9)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工作和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10)了解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发掘、继承、传承与创新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岭南针灸推拿学术特色 及历代名家临床经验。 3.能力要求 (1)能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望、闻、问、切等知识技能以及西医诊断学知识技能,全面、系统、正 确地进行病情诊察、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 (2)能根据中医诊治程序、方剂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正确处方、合理用 药。 (3)能运用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常用针灸仪器治疗本专业常见病症。 (4)能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常见病症,具有使用中医其他外治方法辅助治疗的能力。 (5)能对危重急诊的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 (6)能适应基层机构(如临床医疗机构、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第一线 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 (7)能在康复养生保健机构开展康复保健项目的指导和技术操作。 (8)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沟通,能与同事等交流沟通、团结协作。 (9)能阅读、理解、运用中医古典医籍,运用中医理论、中医思维阐述专业知识,运用一门外语阅 读简单的专业文献资料。 (10)能自主学习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可利用图书、文献资料、现代信息技术探究医学问题及获 取新知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社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 专业限选课)和毕业实习五个模块。各模块学时分配见表-2。 表-2 针灸推拿专业各模块学时分配表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298 438 510 198 308 142 172 16 19.22 18.40 21.64 6.79 必修 20 1050 33.95 1464 1688 100% 模块 性质 通识社科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限选课程 毕业实习 (跟岗实习) 合计 公共选修课 模块 性质 学分 总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选修课 选修 6 108 54 3.5% 2 1.通识社科课程 通识社科课程按照国家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要求进行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具 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设置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应用、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形势 与政策、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中医药学、西医学、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 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人体机能实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基础、病理学、诊断学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推拿功法学。 3.专业技能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针灸推拿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娴熟 的临床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 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学、康复医学、内科学。 4.选修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临床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常用护理技术、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学、 针灸医籍选、小儿推拿学。 5.毕业实习(跟岗实习) 学生参加毕业实习 43 周。实习期间,参加针灸科、推拿科、治未病科、康复科、内科以及中医内、 外、妇、儿科、急诊科的出科理论考试与床旁技能操作考试。 (二)专业核心课程 1.中医基础理论 (1)课程目标: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对人体 生理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 临床课程打好基础。 (2)教学内容: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 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 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3)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组织实施。创设任务 分析教学活动的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 动性和创新精神。 (4)网络教学资源:运用中医学专业省级教学资源库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信息化资源,使教学 从单一媒体向富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2.中医诊断学 (1)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根据中医学理论,能熟练诊察病情、收集临床资料、准确诊断疾病、辨别 证候、判断预后,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辨证水平,为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 原则;熟练掌握望、闻、问、切中医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 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的基本内容、方法及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 料的综合处理,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案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3)教学方法:采用“医教结合、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堂教学、多 媒体演示、实训室仿真模型演示、实训室操作训练及考核、临床教学见习等,使学生掌握中医诊断技能。 (4)网络教学资源:运用中医学专业省级教学资源库的《中医诊断学》课程信息化资源,使教学从 单一媒体向富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3.经络腧穴学 (1)课程目标: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经络学、腧穴学 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2)教学内容:熟悉经络系统的概貌、功能和运用,重点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和病侯, 明确经络的基本理论,熟悉腧穴的意义、分类、作用和主治性能及各种取穴法。重点掌握 200 多个常用腧 3 穴的类别、定位、主治、配伍和针灸法,熟悉特定穴的意义、作用和穴名。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 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4.刺法灸法学 (1)课程目标: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 分支学科。刺法灸法学是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之间的桥梁。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 种针灸技术和操作技能,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技术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 (2)教学内容: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课堂讲授内容,介绍本学科的学科特点、 内容范围、历史发展和作用地位;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分部腧穴操作、针刺手法;同时介绍灸法、拔罐法、 耳针、头皮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和鍉针、电针、腧穴药物注射与敷贴、激光照射、 磁疗等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针灸技术现代研究,重点介绍针刺手法、艾灸法现代研究 概况,以及现代针灸器械和用具的研制应用内容。另一部分又称针灸技能训练,是教师做操作示范,指导 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并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演示、实操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 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5.针灸治疗学 (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的理、 法、穴、方、术(即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急证、重证和疑难病症能熟练 地进行正确处理。 (2)教学内容:是针灸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 腧穴理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包括针灸治疗作用、治疗原则、辨 证施治原则及处方配穴的原则与方法。临床技能包括中医临床各科近 100 种常见病证的针灸疗法,每种病 证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处方、操作方法、古代文献等。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 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6.推拿手法学 (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推拿手法的流派、特点、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应用 规律等,并临床治疗和保健打下基础。 (2)教学内容:上篇为基础篇。包括推拿手法概述、发展简史,推拿手法定义、命名和分类,推拿 手法的作用原理、基本要求、学术特点、适应证与禁忌证,推拿手法的操作体位,推拿意外的处理及预防, 推拿介质。中篇为技能篇,介绍传统的 6 大类基本手法、常用的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小儿推拿手法。下 篇为拓展篇,介绍了刮痧、热敷疗法,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演示、实操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 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7.推拿治疗学 (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尤其是解剖学)和临床知识 的基础上,以及在掌握推拿手法学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特点,能熟练运用推拿手法治疗临 床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疾病,并掌握其治疗原理。 (2)教学内容:推拿治疗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 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门临床棵。本课程属于针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学 习推拿治疗学的发展、作用原理、治疗原则、相应的骨伤科疾病,内妇科疾病,小儿科疾病的推拿治疗, 推拿介质和热敷等,尤其是要重点学习和掌握推拿擅长治疗的颈椎病,腰椎键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演示、实操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 实践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时间分配见表 3。 4 表-3 学期 理论、实 践教学 一 考试、 机动 入学 教育 军训 16 2 1 2 二 18 2 20 三 四 五 18 18 2 2 20 20 22 21 六 总计 毕业 实习 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70 实习前 教育 毕业 教育 21 1 21 1 42 9 1 2 合计 1 1 23 1 126 (二)教学进程具体安排 三年总学时为 3132 学时,平均周学时为 29 学时。总学分 147.5,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 1。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专业教师生师比≤18:1; (2)双师素质专业课教师比例达 80%以上。 2.专任专业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针灸推拿、中医学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教学相 长; (2)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3)原则上具有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专业教育背景(中西医结合、中医骨伤学、中药学、临床医学、 民族医学等)的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副主任中医师以上职称,至少 2 年二甲以上中医医院工作经历; (4)任职期间应具有一定针灸推拿、中医临床实践经历,每 2 学年累计在临床一线工作时间应达 90 个工作日以上; (5)具有扎实的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专业知识、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必要的中医教育理论和教学 方法,熟练掌握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6)熟知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2)具有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针灸推拿、中医临床能力;对本专业国内外的状 况有一定的了解,对行业对专业的需求非常了解,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较深的研究 或将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要求有机紧密结合; (3)教学科研工作业绩突出,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较高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 专业著作、译著、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主持过市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或获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 4.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 (1)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并聘任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具有较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一定的 研究或将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要求有机紧密结合。 (3)有一定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参编高校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获得 校级以上教科研成果获、其他校级以上荣誉和表彰或参加市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研究。 5.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中医药事业和针灸推拿、中医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 谨,教学相长; (2)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 年以上临床一线工作经验。 (3)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 承担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且教学效果较好。 (4)身体健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 65 岁;省级以上名中医、名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不作年龄限制。 5 (5)与学校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协议,服从教学安排与管理,并认真履行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要求 专业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实施 网络安全防护,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紧急疏散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1)围绕学生临床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线,配备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达到培 养高素质临床型人才的目标。 (2)本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 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 3.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医院中医各临床科室的真实情境,按真实设备、真实流程设计,使实训环境、 实训条件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职业素质。 (1)实训室设置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应设置中医基础学实验室、中医诊断学实训室、中药标本馆、中医临床实训室、 西医诊断学实训室、急救实训室、刺法灸法实训室、针灸临床实训室、推拿实训室、康复实训室等。每室 建设面积≥120 ㎡。 (2)主要实训设备 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仪器设备配置满足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需要,主要实训仪器设备(以 40 人/班标 准配置)详见附表。 (3)实训基地功能。 针灸推拿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融“教、学、做”为一体,满足培养学生针 灸和推拿治疗技术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深了专 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中医望闻问切的基本诊断技能,针灸推拿治疗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针灸推拿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还可为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灸推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 培训和开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条件,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中医实训基 地。 (4)实验实训开出率。 专业课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 90%以上。 (5)实验(训)基地管理 1)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实验(训)基地的管理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验(训)室管理制度、实验(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训)操作规程、学生实 验室行为规范,以及实验员管理办法等,并严格执行; 3)实训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教师或临床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实训指导教师须按学校有关规 定参加临床实践工作。 4.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毕业实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有相对固定的、满足毕业生实习需要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毕业实习 基地。毕业实习基地有完善的实习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2)拥有一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 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胜任中医实训和实习指导工作。实习带教指导老师与实习生比例 1:1~3; 3)开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骨伤科、急诊科、治 未病科、康复科,业务范围涵盖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针灸推拿、康复诊疗,能满足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要求。 4)有毕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 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 和鉴定。 (2)教学见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项目选择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有针灸推拿科的综合医 院、有中医馆的基层医疗机构等。 2)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和见习场所等能满足开出见习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带教指导教师 与见习生比例为 1:10~15。 3)与学校之间交通便捷。 6 (3)校外实训基地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与医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管理实行三级协同管理机制,即学校(实习办 公室) —系和医院(科教科或医务科)—实习科室(带教老师)。学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在临床教学中 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毕业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各部门应经常性地深入各实习科室进行实习教 学检查,及时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思想政治课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专业课必须选用最新的国家规划教材,专业核心 课必须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可根据针灸推拿专业的办学特点与 需要,选用一定数量校本特色教材。突出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根据中医临床的发展及时修订、更新。 实验实训(指导)教材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与教材内容相配套,能较好地体现中医临床工作的 需要。 2.图书 专业图书资料生均≥35 册;专业相关期刊种类≥15 种。 3.数字化教学资源 通过校院(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网站, 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 网络课程、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课件、实训操作视频、理论与技能测试等 各种网上学习资源。 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学图库、实训指导、考核手册、习题库、参考资料以及相关教学网 站链接等信息放置于学校课程网站中,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围绕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夯实三基、注重临床”的改革原则,积极推进院校教育与师 承教育相结合,融入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激 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主要通 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临床 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使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应用,注重人文关 怀、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针灸推拿专业实行“2+1”的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在学校(含院校结合的单位)进行,包括学习 理论、技能实训、医院见习和社会实践,第三学年前往各实习医院进行为期 10 个月的中医传统的“师带 徒式”的毕业(顶岗)实习。 (五)学习评价 1.学生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突出过程与阶段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 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 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考核方式 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态度考核相结合” 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岗位技能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每门 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40%)和课程终结考核成绩(60%)构成。形成性考核包括作业(含实 验报告、学习过程考核(含阶段性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和职业态度考核(含学习态度),课程终结考核 包括期末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标准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制定,技能考核评定由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 (六)质量管理 1.管理体系 根据本专业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实际需要,设置中医基础教研室、中医临床教研室、针灸推拿教研室、 中医骨伤教研室。成立有专业课教师、医院专家、中医行政机构、中医保健服务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 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督 导小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成立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员队伍,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7 2.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文件规定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医疗卫生事业、中医药健康产 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课程标准,规范编制专业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表、实训教学计划、实习计划等各类教学文件。 根据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表安排教学任务,下发教学任务书,写好授课计划和教案等。加强教学过程管 理,实施定期检查(开学初、期中、期末)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管理。针对教学的热 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和观摩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 不断提高。 3.教学诊改 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大数据系统分析结果,结合麦可思第三方评价结果,统筹考虑影 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深入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工作。 九、毕业要求 学生达到以下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书。 1.在校期间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 2.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课程(或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 定的全部学时学分),所有课程考核合格,并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 3.完成本专业的毕业实习(跟岗实习),通过实习轮科考试,经实习管理部门鉴定合格。 4.通过毕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 附表 1 针灸推拿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设备一览表 单位 台/套 数 移动式多媒体投影仪 台 1 系列挂图 张 4 教光盘 套 2 人体标本 架 1 解剖模型 架 2 移动式多媒体投影仪 台 1 人体内脏模型 台 2 舌诊模型 套 4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 台 1 中医脉象模拟人 架 1 脉象仪 台 4 示教光盘 套 2 中药生药标本 套 1 中药饮片标本 套 1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台 12 动物操作台 台 12 专用试验器械 台 12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台 1 诊疗床、治疗発 套 2 针灸铜人 台 1 多媒体针灸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台 1 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 台 1 X 线观片灯(四联) 台 4 人体骨骼解剖模型 台 1 实验室名称 解剖实训室 中医基础实训室 中药实训室 机能实训室 针灸示教室 实验设备 8 针灸实训室 针刺手法测试 针灸诊疗实训室 推拿示教室 影像(DR、CT、MRI)资料 套 1 治疗床/治疗凳 张 30/60 85 公分针灸模型 个 60 大针灸器械包 个 2 小针灸器械包 个 60 电针治疗仪 台 20 华佗牌电子针灸仪 台 20 火罐(大、中、小) 个 20 刮痧器具 套 60 红外线永磁温灸仪 套 20 多功能艾灸仪 台 10 三棱针 枚 60 皮肤针 枚 60 耳穴模型(大/小) 个 10/10 耳穴探测仪 台 20 耳压板 块 30 耳穴探棒 根 30 头针模型 个 30 火针(各型号) 套 10 注射模块 套 30 艾灸材料 套 30 手推车 台 10 多媒体教学系统 台 1 中医针刺手法教学测定仪 台 21 电脑 台 21 激光打印机 台 1 诊疗桌/椅 张 30/60 诊疗床 个 60 X 线观片灯(二联) 个 2 听诊器 个 60 台式血压表 台 20 电针治疗仪 台 20 华佗牌毫针系列 个 20 火罐系列 套 60 艾灸材料 套 20 手推车 台 10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张 30/60 嫩治疗巾.诊疗床,治疗発 个 60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个 2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个 60 嫩治疗巾.诊疗床,治疗発 台 20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台 20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个 1 X 线观片灯(四联) 个 2 人体骨骼解剖模型 套 1 9 推拿实训室 推拿手法测试室 推拿诊疗(临床 模拟仿真、真实 实训) 康复治疗室 康复理疗治疗治 疗室 功法训练 影像(DR、CT、MRI)资料 套 4 X 线观片灯(四联) 台 1 诊疗桌/椅 张 30/60 诊疗床 个 60 X 线观片灯(二联) 个 2 听诊器 个 60 台式血压表 台 20 电针治疗仪 台 20 华佗牌毫针系列 个 20 火罐系列 套 60 艾灸材料 套 20 手推车 台 10 多媒体教学系统 张 1 中医推拿手法教学测定仪 个 21 电脑 个 21 激光打印机 个 1 诊疗桌、椅 台 10 诊疗床 台 20 X 线观片灯(二联) 个 10 听诊器/台式血压表 套 10/10 TDP 远红外治疗仪 套 10 颈椎牵引椅 台 2 腰椎牵引床 台 2 悬吊架(天井式万能牵引器) 张 1 功率自行车 个 1 股四头肌训练器 个 1 平行杠 个 1 前臂内外旋转器 台 1 肩关节旋转运动器 台 1 腕关节屈伸运动器 个 1 起立床 套 1 下肢关节运动训练器 套 1 跑台 台 1 踝关节矫正踏板 台 1 步态分析仪 台 1 等速运动评定仪 台 1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台 1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台 1 全日康电疗仪 台 1 超声波治疗仪 台 1 MC -脉冲磁疗仪 台 1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台 熏洗床 台 1 药浴机 台 1 无线麦克风 个 1 10 力量训练室 保健按摩 足部按摩 保健刮痧 中医基础 (含中医诊断 功放音响 个 1 地毯 张 全铺 15 m 长把杆 根 2 镜面墙 面 3面 肋木架(约 2. 7m 高 xl. 5m 宽)(木质) 台 3 体操垫(约 1.6m 长 xlm 宽) 个 12 无线麦克风 个 1 功放音响 个 1 综合训练器 台 2 跑步机 台 4 杠铃+杠铃片架 台 6 哑铃+哑铃架 台 15 深蹲架(练下肢前侧肌群) 个 4 仰卧板(练腹肌) 套 4 坐姿拉背器 个 6 心功能测试仪 台 5 肺功能测试仪 台 5 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台 1 前台柜台、沙发 个 1 蒸汽房 台 1 药浴机 台 1 淋浴间 台 1 休息厅(电视、音响、沙发、 茶吧、冰箱、烤箱等) 台 1 按摩床、按摩凳、吊杆 台 30 休息厅(电视、音响、沙发、 茶吧、冰箱、烤箱等) 个 1 按摩床、按摩凳、吊杆 套 1 前台柜台、沙发 个 1 足浴器 台 10 熏蒸桶 个 10 沙发/治疗凳 台30/30 音响 台 1 足部按摩模型(小) 个 5 足部按摩模型(大) 个 5 足部反射区推拿挂图 张 5 刮痧床/凳 个30/30 单面靠背刮痧椅 台 30 刮痧器具 个 60 玻璃火罐(大、中、小) 台 30 人体解剖图 台 1 针灸教学挂图 个 1 人体内脏模型 个 2 舌诊模型 个 3 脉象仪 个 5 中医脉象模拟人 个 1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 个 1 11 中药标本室 中医临床实训室 针推实训室 西医诊断学实训 室 急救实训室 标本柜 台 10 全套中药生药 套 2 饮片标本 套 2 中药炮制、制剂、鉴定简易设备 台 1 中医临床接诊模拟训练系统 套 10 中医经络检测仪 台 10 48 穴位数字经络检测仪 台 5 穴位检测仪 台 5 人体肌肉模型教学仪(1 比 1 大) 台 5 针灸铜人模型(1 比 1 大) 个 5 170CM 全身人体骨骼模型医学模型 台 5 人体头颅骨模型(1 比 1 大) 个 10 手肌解剖医学模型(1 比 1 大) 台 10 下肢肌解剖医学模型(1 比 1 大) 台 10 人体骨盆模型(1 比 1 大) 个 10 脊椎典型病变模型医学模型(1 比 1 大) 个 10 美式人体层次解剖模型医学模型人体局部解剖 台 5 电脑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医学模型 JAW-170E 台 5 两性躯干模型(23 件)医学模型(1 比 1 大) 台 5 头针模型(1 比 1 大) 瓶 20 人体经络穴位模型(80CM) 个 50 耳穴模型(30CM 大) 个 50 耳穴测量仪 台 10 脊椎典型病变模型医学模型(1 比 1 大)平行杠(配矫正镜) 个 10 综合模拟人体模型 个 5 中心示教台 套 2 X 光机 台 3 心电图机 台 10 超声波诊断仪 台 5 临床检验示教组合 套 10 全功能急救模型人 个 5 呼吸机 台 3 给氧装置 套 10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 台 5 洗胃机 台 5 除颤仪 台 3 起搏器 台 2 抢救车 部 5 注:实训室设备以 40 人/班标准配置 12 2019版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 结构 分类 通识 社科 课程 考核 方式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教学要求及时数 课程名称 考试 考查 学分 总课 时 理论 校内 实验 实训 二 三 四 五、六 校外 见习.实习 21周 20周 20周 20周 43周 2000101 军事教育 1.2. 3.4 4.0 148 36 112 4*3 4*2 4*2 2 2000102 体育与健康 1.2. 3 6.0 108 4 104 2*18 2*18 2*18 3 2000103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2 1 3.0 48 20 28 /2*8 2*16 4 2000104 大学英语 1 3.0 54 30 24 3*8/4*8 6 2000105 概论 4.0 72 60 12 10 2000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3 1 3.0 48 36 12 3*16 2.0 32 26 6 4*2 5 2000107 形势与政策 1.2. 3.4 7 2000108 职业生涯规划 2 1.0 16 16 8 2000109 就业与创业指导 4 1.0 16 16 9 20001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0 32 22 11 2000111 创新与创业教育 1.2. 3.4 2.0 32 32 23.5 606 298 308 4.0 72 36 36 1 学 前 1 周 10 2*18 2*18 4*2 4*2 2*16 4*2 4*2 2 2320202 组织胚胎学 1 1.5 24 18 6 3 232020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1 2.0 32 26 6 4 2320204 中医学基础理论★ 1 3.5 64 50 14 5 2320205 中医诊断学※ 2.5 40 30 10 6 2320206 生理学 2 2.0 40 40 7 2320207 生物化学 2 2.0 36 30 6 8 2320208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 2 2.0 32 26 6 9 2320209 药理学 2 2.5 44 44 10 2320210 经络腧穴学★ 2 4.0 72 52 20 11 2320211 中药学※ 2 2.0 60 50 10 6*10/ 12 2320212 方剂学※ 2 2.0 40 36 4 /5*8 13 2320213 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 1.5 24 24 /3*8 14 2320301 临床诊断基本技能※ 4.0 69 42 12 15 31.5 580 438 142 0 12 3 1 2320302 中医内科学★ 3 5.0 84 64 8 2 2320303 推拿功法与推拿手法学★ 3 3.0 54 30 24 3 2320304 刺法灸法学※ 3 3.0 54 30 24 入 学 教 育 和 军 事 训 练 2 周 ( 共 2* 8* 7= 14 8 学 时 ) 4*2 4*2 1.毕业 实 实习 习 (跟岗 前 实习) 教 42周, 育 2.毕业 1 教育1 周 周。 人体解剖学※ 2 4*2 /4*4 2320201 2 4*2 /2*8 1 小计 专业 技能 课程 一 1 小计 专业 基础 课程 课程学期开设周学时数及周数(时数*周数)(前/后) 实践 5*8/4*8 /3*8 2*16 4*16 4*10/ 4*10/ 2*18 /4*8 2*10/3*8 4*18 3*18 3*5 4*18 3*4 3*18 3*18 4 2320305 中医妇科学※ 3 2.0 33 30 3 3*10/ 3*1 5 2320306 中医儿科学 3 1.5 27 24 3 3*8 3*1 6 2320307 小儿推拿学※ 3 2.0 36 26 7 2320308 中医全科医学 3 2.0 36 36 8 2320309 推拿治疗学※ 3.0 52 36 10 9 2320310 康复医学 1.5 30 24 6 10 2320311 针灸治疗学★ 4 4.5 84 60 12 12 4*18 3*4 11 2320312 西医内科学※ 4 4.5 84 60 12 12 4*18 3*4 12 2320313 中医外科学 2.0 36 30 6 2*18 6 6 3*10/2*8 3*2 13 2320314 中医骨伤科学 14 2320315 4 4 4 2*18 2*18 3*10/2*8 3*2 6 3*10/ 3.0 52 40 毕业实习(跟岗实习) 43.0 1070 20 小计 80.0 1732 510 118 54 1050 135.0 2918 1246 568 54 1050 必修课:总学分/总课时 4 10 1050 1050 专业 限选 课程 1 2320401 医学心理学 1 2.0 32 32 2 2320402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2 1.0 18 18 2*9/ 3 2320403 医学伦理学 2 1.0 16 16 2*8/ 4 2320404 卫生法规 2 1.0 16 16 /2*8 5 2320405 医患沟通 3 1.0 16 16 6 2320406 针灸医籍选 3 1.5 28 28 7 2320407 医学影像技术 3 1.0 16 10 6 2*8/ 8 2320408 常用护理技术 3 1.0 18 14 4 /2*8 9 2320409 急救技术 4 1.5 24 18 6 10 2320410 传染病学 4 1.5 30 30 12.5 214 198 16 0 147.5 3132 1444 584 54 小计 (必修课+专限选)课程总课时/平均周学时 /4*8 2*8/ 2*9/ /4*6 2*15 1050 28/28 27/27 学期总学时 毕业考试: 1.针推临床实践技能 2.中医临床综合知识 公共 选修 课程 必修课+专限选 28/28 28/28 3132 学期开课门次 13 16 14 12 学期考试门次 4 2 3 3 学期考查门次 9 14 11 9 1 200000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培训课程 2.0 36 2 2000002 临床应用解剖操作技术 2.0 36 3 2000003 中国书法 1.0 18 4 2000004 应用写作 1.0 18 5 2000005 音乐鉴赏 1.0 18 6 2000006 医学机能探索性实验 2.0 36 7 2000007 医学文献检索 1.0 18 8 2000008 英语(四级) 2.0 36 9 2000009 英语(六级) 2.0 36 10 2000010 网络选修课程 4.0 72 小计 18.0 324 说明: 1.第一、二学年的每学期教学安排为20周,其中第一学期安排2周军事训练,原则上每学期最后2周为复习考试周; 2.第三学年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按每周25学时计算。 3.《时事与政策》安排周一至五看半小时《中央新闻》,另每学期安排时事政策讲坛8学时。“概论”全称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大学英语》参加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5. 公共选修课安排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上课,在校期间每生需修学分不少于6学分。 6.学生寒假1周、暑假2周到当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社会实践。 7.★为专业核心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