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机电考前三页纸.pdf

black“3 页 511.133 KB 访问 9912.97下载文档
机电考前三页纸.pdf机电考前三页纸.pdf机电考前三页纸.pdf
当前文档共3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机电考前三页纸.pdf

报课咨询电话:010-82326699/400 810 5999 2022 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三页纸 ★酚醛复合风管适用于低、中压空调系统及潮湿环境,但对高压及洁净空调、酸碱性环境和防排 烟系统不适用;聚氨酯复合风管适用于低、中、高压洁净空调系统及潮湿环境,但对酸碱性环境 和防排烟系统不适用;玻璃纤维复合风管适用于中压以下的空调系统,但对洁净空调、酸碱性环 境和防排烟系统以及相对湿度90%以上的系统不适用;硬聚氯乙烯风管适用于洁净室含酸碱的排 风系统。 ★按照有无牵引件(链、绳、带)可分为: 具有挠性牵引件的输送设备,如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刮板式输送机、提升机、架空索道等; 无挠性牵引件的输送设备:如螺旋输送机、辊子输送机、振动输送机、气力输送机等。 ★简单的标高基准点一般作为独立设备安装的基准点;预埋标高基准点主要用于连续生产线上的 设备在安装时使用。 ★稳定系统主要包括缆风绳、地锚等。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应在 30°~45°之间,且应与供电 线路、建筑物、树木保持安全距离。 ★当选择建筑物或构筑物作地锚时,必须进行许用拉力的核算,并应征得有关单位的同意。 ★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划分范围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kN 及以上的起 危大工程 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 100kN 及以上的 超 过 一 定 规 模 起重吊装工程。 的危大工程 (2)起重量 300kN 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 200m 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 高在 200m 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当改变任何一个重要因素时,都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当增加或变更任何一个补加因素时,则可按照增加或变更的补加因素,增焊冲击韧性试件进行试 验。 当增加或变更次要因素时,不需要重新评定,但需重新编制预焊接工艺规程。 ★垫铁设置的要求 1)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并设置在靠近地脚螺栓和底座主要受力部位下方; 2)相邻两组垫铁间的距离,宜为 500~1000mm;3)设备底座有接缝处的两侧,各设置一组垫铁; 4)每组垫铁的块数不宜超过 5 块,放置平垫铁时,厚的宜放在下面,薄的宜放在中间,垫铁的 厚度不宜小于 2mm;5)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设备底面外缘,平垫铁宜露出 10〜30mm, 斜垫铁宜露出 10~50mm。垫铁组伸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6)除铸 铁垫铁外,设备调整完毕后各垫铁相互间用定位焊焊牢。 ★有预紧力的螺纹连接常用紧固方法:定力矩法、测量伸长法、液压拉伸法、加热伸长法。 ★过盈配合件的装配方法:一般采用压入装配、低温冷装配和加热装配法,而在安装现场,主要 采用加热装配法。 ★滑动轴承装配 顶间隙:轴颈与轴瓦的顶间隙可用压铅法检查,铅丝直径不宜大于顶间隙的3倍; 侧间隙: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采用塞尺进行测量,单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1/2~1/3; 轴向间隙:对受轴向负荷的轴承还应检查轴向间隙,检查时,将轴推至极端位置,然后用塞尺 或千分表测量。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施工程序:开箱检查→二次搬运→设备就位→吊芯检查→附件安装→滤油、 注油→交接试验→验收。 报课咨询电话:010-82326699/400 810 5999 ★交接试验内容包括:测量绝缘电阻、交流耐压试验、测量直流电阻、直流耐压试验、泄漏电流 测量、绝缘油试验、线路相位检查等。 ★电缆敷设及接头防护的要求 1)直埋电缆应使用铠装电缆,铠装电缆的两端金属外皮要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Ω 。 2)开挖的沟底是松软土层时,可直接敷设电缆,一般电缆埋深应不小于 0.7m,穿越农田时应不 小于 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取保护措施; 如果有石块或硬质杂物要铺设 100mm 厚的软土或细沙。3)直埋电缆同沟时,相互距离应符合 设计要求,平行距离不小于 100mm,交叉距离不小于 500mm。4)直埋电缆的中间接头外面应有防 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 。 ★铬钼合金钢、含镍合金钢、镍及镍合金、不锈钢、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管道组成件,应采用光谱 分析或其他方法对材质进行复查,并做好标识。材质为不锈钢、有色金属的管道元件和材料,在 运输和储存期间不得与碳素钢、低合金钢直接接触; ★阀门应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阀门的壳体试验压力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 力的 1.5 倍,密封试验为阀门在 20℃时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的 1.1 倍; ★连接设备的管道安装: 1)管道与动设备连接时,不得采用强力对口,使动设备承受附加外力。 2)管道与动设备连接前,应在自由状态下检验法兰的平行度和同心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3)管道系统与动设备最终连接时,应在联轴器上架设百分表监视动设备的位移。 4)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的附加荷载。 5)管道试压、吹扫与清洗合格后,应对该管道与动设备的接口进行复位检查。 ★压力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 (1)试验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防腐、绝热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有关规 定。 (2)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尚未防腐和绝热。 (3)管道上的膨胀节已设置临时约束装置。 (4)试验用压力表已校验,并在有效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 1.6 级,表的满刻度值应为被测最 大压力的 1.5~2 倍,压力表不得少于 2 块。 (5)符合压力试验要求的液体或气体已备齐。 (6)管道已按试验的要求进行了加固。 (7)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其他措施隔离。 (8)待试管道上的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等已拆下或已隔离。 (9)试验方案已批准,并已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10)在压力试验前,相关资料已经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复查。例如,管道元件的质量证明文 件、管道组成件的检验或试验记录、管道加工和安装记录、焊接检查记录、检验报告和热处理记 录、管道轴测图、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文件。 ★转子测量应包括:轴颈椭圆度和不柱度的测量、转子跳动测量(径向、端面和推力盘瓢偏)、 转子弯曲度测量。 ★轴系对轮中心找正主要是对高中压对轮中心、中低压对轮中心、低压对轮中心和低压转子—电 转子对轮中心的找正。轴系中心找正要进行多次,即:轴系初找;凝汽器灌水至运行重量后的复 找;汽缸扣盖前的复找;基础二次灌浆前的复找;基础二次灌浆后的复找;轴系联结时的复找。 ★建筑阀门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 量中抽查 10%,且不少于一个。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试验和严 密性试验。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5 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 1.1 倍。 ★母线槽的安装技术要求 报课咨询电话:010-82326699/400 810 5999 1)母线槽安装前,应测量每节母线槽的绝缘电阻值,且不应小于 20MΩ 。2)母线槽水平安装时, 圆钢吊架直径不得小于 8mm,吊架间距不应大于 2m。每节母线槽的支架不应少于 1 个,转弯处应 增设支架加强。垂直安装时应设置弹簧支架。3)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可靠连接,母线槽 全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 2 处。 ★导管内穿线和槽盒内敷线技术要求 1)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管内。2)绝缘导线的接头应设置 在专用接线盒(箱)或器具内,不得设置在导管内。3)导线敷设后,应用 500V 兆欧表测试绝缘 电阻,线路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0.5MΩ 。 ★灯具安装技术要求:1)灯具安装应牢固可靠,采用预埋吊钩、膨胀螺栓等安装固定,在砌体 和混凝土结构上严禁使用木楔、尼龙塞或塑料塞固定。2)引向单个灯具的绝缘导线截面积应与 2 灯具功率相匹配,绝缘铜芯导线的线芯截面积不应小于 1mm 。3)Ⅰ类灯具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 用铜芯软导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设置接地标识,铜芯软导线的截面积应与进入灯具 的电源线截面积相同。4)当吊灯灯具质量超过 3kg 时,应采取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5)质量大 于 10kg 的灯具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 5 倍做恒定均布载荷强度试验,持续时间不得 少于 15min。 ★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采用咬口连接、铆接、焊接连接等方法,风管与风管连接采用法兰连接、 薄钢板法兰连接等。风管板材拼接的咬口缝应错开,不得有十字形拼接缝;板材连接缝应该达到 缝线顺直、平整、严密牢固、不露保温层,满足和结构连接的强度要求。 ★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楼板或墙体时采取的措施。应设钢板厚度不小于 1.6mm 的预埋管 或防护套管,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采用不燃柔性材料封堵。 ★风管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对安装后的主、干风管分段进行严密性试验。严密性检验,主要检验 风管、部件制作加工后的咬口缝、铆接孔、风管的法兰翻边、风管管段之间的连接严密性。 ★排烟防火阀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阀门应顺气流方向关闭,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 距墙表面应不大于 200mm。 ★对瞬时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的额定载重量;对渐进式安全钳,轿厢应载有均匀分布 的 125%额定载重量;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进行空载制动试验,制停距离应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应进行载有制动载荷的下行制停距离试验,制动载荷和制停距离,应符 合相关规定。 ★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 20 日; ★无损检测人员:Ⅰ级人员可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Ⅱ级人员可编 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并按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Ⅲ级 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解释检测结果,仲裁Ⅱ级人员对检测 结论的技术争议。 ★材料进场验收要求:在材料进场时必须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 进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收;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以专职检验人员为主,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的检验则以施工现场 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为主,专职检验人员巡回抽检为辅。 ★项目经理部必须设专(兼)职计量管理员对施工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现场跟踪管理。 工作内容包括:1)建立现场使用计量器具台账。2)负责现场使用计量器具周期送检。3)负责 现场巡视计量器具的完好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