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微课程文字资料).doc
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科技简史》微课程(课程概述文字资料) 科技史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以科技发展的史实为基础, 按照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和概括,向人们展示了科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人类文 化史和社会史的重要部分,科技史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是一门 文理渗透、综合性和通识性很强的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线索,触及 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脉搏,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培 养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复旦大学具有重视科技史教育和教学的优良传统,不少老前辈身体力行,积极推 动科技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比如物理学家王福山、倪光炯,生物学家张孟闻,等等, 他们在科技史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4 年 9 月起,我们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科技简史》,至 今已有 12 年头,一共开设了 26 个班次(其中不包括暑期课程 7 个班次),授课学生总 人数达 2465 人,平均每学年学生选课人数 200 余人。 本课程不在于仅仅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介绍科技史实,更重要的是挖掘科技事 件背后的故事,体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沟通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在 教学内容上,大致包括以下四大模块: 第一模块:总论 1.科技史会给我们什么? 2.从历史角度探索科学技术的本质 3.从历史角度谈谈科学技术的价值 第二模块:古代科学技术 1.“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有生产决定的”(探讨科技起源问 题) 2.从美索不达米亚看文明起源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4.古典“科学”与古代自然观 5.从“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 第三模块:近代科学技术(1) 1.近代科学在西方的崛起 2.近代科学先驱。 3.从“伽利略事件”看近代科学与宗教 近代科学技术(2) 4.19 世纪的科学革命与自然观变革 第四模块:现代科学技术 1.从物理学革命到生物学革命 2.从科技史角度论述“六大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技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与哲学 和宗教的关系、科技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本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展知识,启发思维为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与教 学手段方面,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注重合作型、研讨 型、翻转课堂、课堂内外相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 1. 探索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将研讨型作为重要教学环节。 研讨型课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在 本课程教学中,我们始终以“研讨型教学”作为重要环节,注重增强学生的问题 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读科 技 “我们身边的科技 史 经 典 著 作 ”” 、 、 “课前问卷调查”等 多种形式,征求同学 们“本学期最想了 解的科技史问题” 。将 同学们多方位、多 视 角的问题概括为若干专题,不仅在课堂讲授中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难点,而且围 绕这几个同学们关心的专题,安排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再大班交流。 2.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以本课程为平台,任课教师发起组织了“复旦大学学生科技史协会”,取名 “三思(science)社”,主讲教师担任三思社指导教师,作为本课程教学的第 二课堂,抓住科技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纪念日,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了一系列课堂延 伸专题讲座、报告会参观科技馆、先进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等一系列活动。配合 课堂教学,课外还开展了“科技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 机地结合起来。 结合课堂教学,在任课老师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 间,将对科技史怀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开展了经典 著作读书小组。 主要研读丹皮尔名著《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 教的关系》。多样化的读书讨论交流形式是读书小组的最大特 点。 3.联系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题教学活动。 在近年来的《科技简史》教学中,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学生实际,并结合课 程考核,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如“科技史给了我们什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 深入认识科技史的价值和意义;“我心目中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就对自己影响最 深、启发最大的科学家,联系现实、联系专业、联系自身展开评传;“与经典对 话·与大师对话·与智慧对话”引导学生读科技史上的经典之作;“我身边的科 技史”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科技史,而且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积极提问,挖掘日常 生活中的科技史内涵,学做科技史;“世博与科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追溯世 博与科技的关系,使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更加显得生动活泼。 4.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习过程,探索多元化的考试方式。 考试不是目的,但是考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环节。在本课程教学中,以 学生为主体,关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多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了《科技简史》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同学们可以根据 自身的特点、兴趣和爱好,选择口试,撰写课程论文,还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 (包括随堂完成,或课外限时完成)。 5.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编写出版参考资料。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在教学实践中,先后编写出 版了与本课程相关的参考资料,如《颠覆 : 重塑人类常识的 20 大科学实验》 、 《改变科技进程的 20 大智慧瞬间》 、《科学:思 想史、方法论和社会学》、《诺贝尔奖百年鉴》等,并发表 了数十篇科技史方面的文章。其中《颠覆:重塑人类常识 的 20 大科学实验》和《诺贝尔奖百年鉴》(三卷)还分别 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发行。为了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 验,近年来。我们还翻译出版了国外优秀的科技史教材,充 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开阔了同学们的知识面。【积极开展 教学研究,先后了进行了《科技简史》综合型和研讨型教学 方法的研究,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科技史课程设计与实践”课题研究。 6.优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了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资料和更广阔的参与平台,使学生成为学习 的主人,早些时候,我们开设了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课堂,提供给学生《科技史基 础知识》,推荐阅读书目等。我们建立了“《科技简史》网站”,提供了更加丰 富的资料,包括详细的教学大纲、全套的教学课件、习题试题、教材及参考文献、 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视频、经典教学影片、科技史图片、最新书目、推荐网站、 教学研究论文、第二课堂、学生园地、教学互动、翻转课堂等等, 研讨型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经常征求学生对本课程 的意见和建议,在学期结束时,发给同学《<科技简史>感想录》、《假如由你来上<科 技简史>——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在学校教务处的支持下,《科技简史》课程先后编印了《来自科技史的启 示》、《科技史上的人和 事》、《全方位解读李约瑟 难题》、《我最喜欢的一句 科学家名言》 、《从科技史角度谈谈通识教育》 、《科技史给了我们什么》、《我心目 中的科学家》、《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对话·与智慧对话》、《我身边的科技 史》等多本学生课程论文集和教学工作总结。 本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涉及科学技术史、科技哲学、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领域;在年龄结构上,老中青三结合;在学历结构上,都 是博士或硕士;在职称结构上,包括正高、副教授和讲师,主讲和专题讲授相结 合。本教学团队成员都是在第一线从事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工作,具有丰富 的教学经验和开展科研工作的 能力。 本课程先后获得复旦大学综合教育课程建设立项和研讨型课程 建设立项,2007 年获复旦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 年获得复 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及教改激励项目立项, 2014 年评为复旦大学校级 精品课程, 2015 年获得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立项。 学生们对本课程评价: “课程形式多样化,经常组织课堂研讨,注重学生的参与及互动;对理论、 科技史的讲解生动有趣、深入细致,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一学期的课程使 我颇有收获。原本担心作为文科生听课是否会有困难,但后来发现这是一门对文、 理科学生都适合的课程。在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时,还穿插了相关科学家的 介绍评论,对激发兴趣、引发思考很有帮助。老师的讲授很有激情,观看录象和 讨论课的安排也很好”。 “科技史联结中外,纵贯古今,横跨文理,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这更 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作 为理工科学生来说,我平时所拥有的科技知识,大都局限于本专业领域之内,而 学的一些科学理论知识也是比较枯燥,纯粹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对于一些科学家 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或是拥有高 IQ 或是通过不懈努力发现某定理而一举成名。 通过《科技简史》这门课,我才知道了在每条科学定理后面都存在着那么多令人 深思的故事,令我大开眼界,那些科学定理也仿佛活灵活现起来,而那些科学家 的形象也饱满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所以,科技史类课程是开展通识教 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