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每周信息(第157期).doc

Aries。气质1 页 63.5 KB 访问 4182.97下载文档
每周信息(第157期).doc
当前文档共1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每周信息(第157期).doc

每周信息参阅 安医大党政办公室编 序号 栏目 1 政治 建设 2 综合 改革 3 教育 视野 4 调查 研究 5 他山 之石 2023 年第 6 期(总第 157 期) 2023 年 3 月 27 日发 信息内容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要求各地区各部 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 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各级党委(党组)要立足职能职责,围绕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 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突出重点、直击要害,结合实际确定调研内容。调研内 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等 12 个方面。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指出,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能力现代 化;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推进体系整合化;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深化体 制机制改革,提升动力,推进治理科学化。《意见》明确,到 2025 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 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 2035 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 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人民群众健 康水平显著提升。 据《科技日报》,当前,建设学科群已成为各高校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群由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三部分构成,其中主干学科是轴心,规定主要发展 方向,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提供技术、方法和思维上的有效协同。对高水平大学而言,由“一流学科”向“一流学科群”转变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组织范式, 更多尝试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中心。一方面,可建立起综合化的新型内部组织架构,使同学部内的学科保持连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中心等组织,采 用“学科特区”的方式支持学科群的发展,通过创新载体激发学科群发展活力,为学科群成长提供契机。我国近年来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集成多学科、多学院 以及企业等多种力量,围绕明确的目标任务集成攻关、展开布局,正成为推动学科群建设的有力抓手。相关专家认为,学科为王的时代,学科布局应“有所为有 所不为”,质量与特色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好与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学科群建设走深 走实,使座座“高峰”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矗立,推进我国产业发展,是高水平大学向“世界一流”迈进的应有之义。 2022 年,我国推进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 4655 万,毛入学率达到 59.6%,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多样化、个性 化、学习化、现代化等普及化阶段的发展特征更加显著;强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全链条全方位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依托 77 所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 288 个基础 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 3 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深化卓越人才、紧缺人才培养机制融合创新,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12 个未来技术学院与 50 余家科研院所、100 余家龙头企业、高新企业深入合作,加快凝练前瞻性未来技术方向;以数字化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形态,高校 上线慕课数量超过 6.45 万门,注册用户 4.24 亿,学习人数达 10.88 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认定 3.66 亿人次;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观和 新的质量观,建设 100 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 100 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一体化推进创新创业课程、师资、教改、实践等教育教学关键要素建设。 温州医科大学聚焦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强调要全面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定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复合 型创新人才培养。一是细化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瞄准教改班培养特色,加强与基础、临床和产业结合,加快专业整合课程建设,细化小学期研学以及早科 研、早临床等具体方案;二是深化贯通培养机制,积极推进 5+3 本硕以及 5+3+3 本硕博一体化试点,加大与境外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力度,拓展贯 通培养通道;三是拓展交叉培养形式,在开设智能医学模块等交叉课程基础上,深入推进在导师、科研、活动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加快构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医教融通的育人体系,以学校高水平育人资源为依托,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打通人才成长通道,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智慧引擎”。 主审:顾家山 责任编辑:纵哲明 李震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