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凯里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评价体系.doc
凯里学院本科专业建设评价体系 评价得分 一级 二级指 权 质 指标 量 标 准 标 分 重 A B C D 值 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符合学校定位 定位与 及自身办学条件,专业建设目标明确、任务具体、 5 规划 措施可行,按照专业建设规划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1.专 制订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 业定 位准确,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 位与 要求具体; 培养 人才培 明确主干学科,按照主干学科构建理论知识课程体 养 系,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文科实践教学比例达到 方案 20%、理科达到 25%、教育实习达到 12 周; 目标 10 15 分 人才培养方案执行严格,按专业分学期教学进程计 划组织实施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调整程序到位、手 续齐备。 2.专 业师 资队 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视青年 规划、措 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落实青年教师“传帮带”制 施 度;主讲教师 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 及落实 及以上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伍 15 4 数量与 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师 5 分 结构 整体素质能满足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副 高以上职称教师达到 3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达 到 50%。 有确定的专业带头人,作用发挥好;有校级以上学 师资水 术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和教学 6 平 团队。 有课程建设规划及措施,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规范完备;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文件齐 备,有一定数量的校级以上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 课程 10 教师教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比例高、效果好; 选用教材与课程教学大纲相符,严格执行教材选用 3.教 及评价制度,有公开出版教材; 学建 按实验教学大纲开出 90%以上实验项目,有综合性、 设与 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指导学生参加学科 改革 技能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有成效; 实践教 25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见习、专业实习实训、教育 10 学 分 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集中性实践 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50%以上通过实验实 践完成。 教学改 有专业教师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和教研项目,有 革与研 5 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或教学成果奖。 究 有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和计划,并按规划开 展建设工作,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规章制度完整, 实验室、 管理规范,实验室使用、开放和指导有记录,资料 4.教 6 实践教 齐全;建有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稳定的校内 学条 学基地 件与 外实习实训基地,并能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安 利用 排实习教学,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 10 图书资 专业图书资料丰富,反映专业理论水平和学术前沿, 2 分 料 网络资 借阅率高,满足教学需求。 有专业教学软件, 网络教学资源较丰富并得到应用, 2 源 有教学资源上网共享。 思想道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好、综合素质高,学生个人和班 德 级获得过省级以上表彰或荣誉,没有发生违法犯罪 教育 形象,考试作弊现象少,违纪处分率低; 5 5.人 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较强,外语、计算机、普 才培 基本理 通话等考试过级率和毕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和考 论 研录取率在全校平均水平以上;学生参加各种学科 与技能 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发表论文及发明专利和 养质 10 量 25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人数多,获奖(证)率高。 分 就业与 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校同年平均水平, 社会评 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用人单位 价 6.专 教学管 10 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社会评价好。 建立专业管理工作机制,分院领导有明确分工,专 3 业管 理 业带头人职责到位、发挥作用好,教研室对专业建 理 设发挥支撑作用;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 10 学环节质量标准执行严格,教学运行良好,专业教 分 学档案齐全,管理规范,有专人负责; 有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开展教学检查、 质量监 听课、督导、评教评学评校、学生教学信息员、班 6 控 级教学日志等常规监控,重点保障课堂教学、实践 教学、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重要环节的质量。 社会服 具有较强社会服务意识及能力,对本专业人才社会 务与人 需求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形成制度化, 才调查 成效明显。 1 特色(不计分) 有特色,专家、社会、学生认可。 合计 100 注:一、评价体系指标说明 本评价体系适用于我校所有本科专业,设置一级指标 6 项,二级指标 17 项 (其中重点指标 8 项、一般指标 9 项),黑体为重点指标。总分值为 100 分,特 色不计入总分,但作为评定等次的重要参考条件。 二、评价分值的计算 评价时,分别在二级指标的 A、B、C、D 下打“√”,然后用权重乘系数(A 级系数为 1,B 级系数为 0.8,C 级系数为 0.6,D 级系数为 0.4),即得该项指 标的分值。所有二级指标所得分值之和,即为评价总得分。 三、评价结果的形成 1.评价总得分 90 分以上,无 D 级指标,特色鲜明,总评结果为“优秀”; 2.评价总得分 80 分以上,D 级指标不超过 2 项(其中重点指标不超过 1 项),有明显特色,总评结果为“良好”; 3.评价总得分 70 分以上,D 级指标不超过 4 项(其中重点指标不超过 2 项),有特色,总评结果为“合格”; 4.评价总得分 69 分及以下,D 级指标超过 4 项(其中重点指标超过 2 项), 无特色,总评结果为“不合格”。 四、评价结论的利用 1.评价结论为“优秀”等次的本科专业,列入校级及以上特色专业、专业综 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候选名单,在年度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中予以重 点支持和推荐,学校予以表彰并一次性发放专业建设一等奖。 2.评价结论为“良好”等次的本科专业,列入校级及以上特色专业、专业综 合改革试点项目的候选培育专业名单,在年度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申报 中予以支持和推荐,学校予以表彰并一次性发放专业建设二等奖。 3.评价结论为“合格”等次的本科专业,在年度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 目申报中予以扶持,但在确定下一年招生计划中对该专业招生数予以适当控制。 4.评价结论为“不合格”等级的本科专业,列入学校“专业预警名单”,要 求限期整改,在确定下一年招生计划中对该专业招生数予以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