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申报指南.doc
关于受理 2017 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 合作专项项目的通知 各依托单位: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 协议》,京津冀三地共同设立了基础研究合作专项,2017 年将 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受理专项项目,单项支持力度 20 万 元左右,项目执行期 3-5 年,鼓励与京津开展合作研究。 各单位接通知后,抓紧组织项目申报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限项规定 (一)申报条件 申请人具有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经历;在本专项研究领域具有较好的 前期研究基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 位,且能保障所申请项目的研究时间。 申请人还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自 2012 年至今在中文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 份公开发表与此次申报项目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研究性论文 2 篇。 2.自 2012 年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被 SCI、EI 索引期刊发表与此次申报课题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研究性论文 1 篇。 3.自 2012 年至今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的与此次申报课题 研究方向相关的授权发明专利 1 项。 (二)限项规定 1.申请人只能申报或参与一项本专项项目。 2.指导专家组成员不得作为申请人或参与人申请本专项项 目。 3.相同或类似研究内容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4.不受理指南研究范围之外的申报项目。 二、其它要求 1.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申请人,须通过其所在职的依托单 位申请基金资助项目。 2.参与人员不是申请人依托单位的,参与人所在单位即为合 作单位,合作单位数量最多为 2 个。 3.中文核心期刊名录和具有开具 SCI、EI 收录检索证明资质 机构名单及收录检索证明标准格式以河北省科技厅网站“业务大 厅”---“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平台”---“通知公告”栏中 “论文收录检索证明参考范例”为准,不按要求提交论文和收录 证明的经审核确认后视为初审不通过。 4.本次项目申报通过省科技厅统一申报平台 (http://jhpt.hebstd.gov.cn:81/index/index!index.do)申 请,不受理通过其他途径提交的申报材料。 三、申报材料 1.申请人应根据“一、申报条件及限项规定”在申请书后附 中文核心期刊封面、目录(用下划线标出所发表的论文名称和申 请人)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不要提交论文全文);或附被 SCI 或 EI 收录的论文正文首页和具有检索资质机构开具的国际三大 索引收录检索证明复印件;或附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上述 三种条件满足其一即可,请勿多重提交附件。 申请书及证明材料,采用 A4 纸双面打印简装,附件页数不 得超过 10 页。 2.申请书(含附件)纸质材料一式一份,由依托单位审核盖 章,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请。 四、受理与咨询 受理地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1106 室。 邮寄地址:石家庄市东风路 159 号基金办 1106 室(邮政编 码 050021),请注明“基金项目申请材料” 网络在线受理截止日期:2017 年 1 月 19 日,纸质材料集中 受理时间:2017 年 1 月 20 日。 联系电话:031185818225 联系人:石老师 附件:2017 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智能制造关 键技术”项目申报指南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 2017 年 1 月 5 日 附件:2017 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项目申报指南 一、概述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 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也 是京津冀三地通过打造“两核三轴一带”,实现装备制造业协同 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为了建立京津冀三地智能制造创新体系, 统筹整合区域综 合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智能制造技术、装备 与模式的突破,引领三地装备制造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和转型升 级,特发布本指南。 二、总体目标 以促进京津冀三地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转型升级为目标,以 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高档数控机床和高端基础部件为切入点, 研究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 式,形成三地智能制造的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 三、重点支持方向 (一)智能机器人基础共性技术 面向京津冀航空航天、冶金、轨道交通等高端制造业需求, 研究新型机器人结构与驱动、智能感知与控制、人机交互作业等 关键技术。 (二)增材制造(3D 打印)基础共性技术 结合京津冀航空航天、医疗康复等行业需求,研究高性能复 杂金属构件绿色增材制造控形控性工艺,金属粉材制备方法等关 键技术。 (三)智能机床共性关键技术 面向京津冀高档数控机床行业需求,研究机床的新型结构、 智能感知、智能伺服、智能监控、智能工艺规划、网络通讯等关 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