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

定格我的天空8 页 48 KB 访问 2802.97下载文档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
当前文档共8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doc

新疆农业大学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 本着统一部署和分级负责的原则,使地震应急工作能协调、有序、高效的进 行,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维护学校的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 《国家地 震应急预案》 、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新疆农业大学应急工作预案》 ,制订本预案。 三、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处置破坏性地震及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的应急工 作。 四、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增强师生员 工的地震应急意识,适时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二)以人为本。防震救灾中把减少生命伤亡放在最优先的位置。 (三)统一领导。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学校党委行政的统一领导 下,全校各单位按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迅速有序。学校和各单位对地震灾害作出迅速、有序的救灾反应, 及时开展处置工作。 (五)内外联动。学校各单位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广泛组织 全校师生员工、家属参加应急处置工作。学校要加强与政府、军队派遣的专 业抢救队伍的合作,形成内外联动的处置合力。 五、学校概况及灾情预测 (一)我校有关概况 我校位于雅玛里克山北侧,南昌路西头。校园占地面积 1010000 平方米, 现有常住人口 3.5 万(含大、中、小学生),流动人口 1000 余人;全校固定 资产总值 6 亿元,其中房产占 5 亿,教学及服务设备占 1 亿,总建筑面积 50 1 万余平方米,其中有行政楼、教学楼、学生住宿楼、学生食堂、教职工住宅 楼及其教学、生活服务建筑。 (二)我校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我校所处位置在两条地质断裂带的中间部位,多次地震均反映较为敏感, 上级有关部门十分关注。在 1965 年博格达峰附近发生 6.6 级地震时,学校的 部分建筑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裂缝。因此,从八十年代开始对原有楼房均按防 震七级要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固,对后建楼房都按防七级地震要求设计施 工。自九十年代起新建房均按上级有关部门防八级地震的要求设计施工建设。 全校建筑物中,职工住宅或学生住宿楼最高为6层(新建三栋小高层除 外) ,教学、实验和办公楼最高为7层。根据楼层高度和楼房质量估算,如遭 遇七级以上地震裂度力的作用时,可能有 20%左右的建筑物面临倒塌,30%左 右的建筑均会受到严重破坏。其中,一区 11、12 号住宅楼,二区 4、5 号住 宅楼,学生 3、7 号宿舍楼、农学楼、机交楼、行政楼、畜牧楼、老干活动中 心、水利楼、两座园顶食堂、5 号食堂、电子阅览中心等抗震能力均为较弱, 一旦发生七级左右的破坏性地震,这些建筑物必将首当其冲受到破坏。从建 筑物密集程度看,学生公寓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给人员及时疏 散带来压力和困难。 (三)次生灾害预测 由于地震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断电、断水、火灾、天然气泄露、 溢毒等。 1、我校有高压线 30 公里,低压线路 10 公里,设有变压器 16 台。如遇 破坏性地震,可能造成停电。另外,我校自来水供水采用二次加压和二级泵 站,断电将会造成全校断水。 2、由于采取二次加压泵站供水,学校建有蓄水池,破坏性地震可能造 成水源污染和供水设施损坏造成断水。 3、我校自建有锅炉房并采取热水形式供暖,供暖面积 74 万平方米,供 暖管线长度约 5 公里,如遇破坏性地震,可能发生锅炉受损和水管断裂漏水, 无法供暖。 4、我校还有部分砖木结构的楼房,楼内电线老化,如遇破坏性地震, 2 可能发生局部性火灾。 5、我校全部住宅楼都已通管道天然气,主管线采用地埋辅设,通往各 楼的支线则采用沿外墙挂设,如遇破坏性地震将会发生多处管裂泄气,将可 能引发火灾或天然气泄漏直接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 6、我校现有毒品专库一座,保存有剧毒有害物质多种。另外,各实验 室亦保管有少量的毒品和有害物质,如遇破坏性地震,可能造成毒品泄露, 危害师生员工和居民的生命安全。 7、如遇破坏性地震,个别不法之徒或道德败坏者可能会趁乱盗抢公共 和他人的财物。 六、抗震重点目标和设施 按照先人后物,先密集后分散,先重灾后轻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学校防震抗灾的重点目标和设施为: 1、学生宿舍楼(3、7 号) 2、教职工住宅楼(1 区 11、12 号,二区 4、5 号) 3、附中、幼儿园、老干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 4、学生食堂(两座圆顶食堂、5 号食堂) 5、农学楼、机交楼、行政楼、畜牧楼、水利楼 6、会堂、图书馆、实验楼 7、水、电、暖、天然气等管线设施 七、抗震救灾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根据“平震结合”的原则,学校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归 属于校应急指挥部。组长由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分管 后勤工作的校领导担任,成员单位有:党校办、组织部、后勤处、资产处、 发展规划处、人事处、计财处、工会、学生处、团委、保卫处、教务处、派 出所。办公室在保卫处,负责平时防震预案的修订,避震知识的宣传,防震 工作的检查,抗震救灾工作演习等。在地震预报发出后,加强宣传,疏散转 移人员,检查防震工作,落实防震安排。 (二)地震发生时,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即成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规 格提升,领导成员增加,指挥系统成员迅速进入工作岗位。校党委书记、校 3 长为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总指挥,副书记和副校长为副总指挥,成员为党校办、 组织部、人事处、宣传部,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学生处、资产处,后勤处、 保卫处、计财处、工会、团委、老干处、派出所主要负责人。 (三)抗震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和九个专业指挥组: 1、应急处置办公室:由组织部、党校办、人事处及其工作人员组成, 由组织部部长任主任,人事处处长、党校办副主任任副主任。其职责是: (1)协调各专业指挥组的工作。 (2)掌握震情,灾情和地震动态,及时上报下达。 (3)负责与上级抗震部门及友邻单位的联系和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 (4)负责外来救援人员的接待,做好灾情资料统计工作的汇总。 (5)灾情期间值班工作的安排。 2、避震疏散指挥组:由资产管理处、工会、老干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 组成,应急总队四分队(机交学院)配属,资产管理处处长任组长,工会主 席、老干处处长任副组长。其职责是: (1)负责组织制定人员避震疏散方案; (2)震时组织群众疏散或临震避难; (3)震后转移安置工作; (4)视情况对贵重物品和仪器设备进行转移。 3、抢险救助指挥组:由后勤处,教务处、校医院及其工作人员组成, 应急总队六分队(农学院)配属,后勤管理处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教务处处 长、校医院院长任副组长。其职责是: (1)挖掘被埋人员,抢救伤员,组织抢险队伍; (2)组织人力及时清理遇难者遗体,按指挥部命令处理; (3)抢救国家和个人的重要财物; (4)现场消毒,防疫等工作。 4、工程抢险指挥组:由后勤处水电、物业服务中心领导及工作人员组 成,应急总队三分队(水利学院)配属,后勤处处长任组长,发展规划处处 长、后勤处分管基建工作的副处长任副组长。其职责是: (1)负责校园内水、电、暖、气中断抢修; 4 (2)负责临时性建筑物的搭建; (3)负责道路的维修和畅通; (4)负责危险建筑物的修复和排除处理。 5、物资供应指挥组:由计财处、后勤处和商业饮服中心的领导及其工 作人员组成,应急总队五分队(食药学院)配属,计财处处长任组长,监察 室主任、资产处副处长任副组长。其职责是: (1)负责救灾物品的供应; (2)负责外援物资的接收,登记、发放和灾民生活的安排; (3)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 6、治安保卫指挥组:由保卫处、派出所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组成,应急 总队七分队(计算机学院)配属,保卫处处长任组长,派出所所长、保卫处 分管校卫队工作的副处长任副组长。其职责是: (1)负责校园内的治安工作,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保卫工作,打击和处 理破坏行为; (2)维护校园交通秩序,疏导交通; (3)检查、抢修和恢复消防器材设施。 7、通讯保障指挥组:由党校办和邮电服务中心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组成。 党校办主任任组长,邮电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其职责是: (1)保障学校与上级的通讯联系; (2)保障各专业指挥组,校属各单位与指挥部的联系; (3)及时抢修通讯设备和线路,尽快恢复通信联络。 8、学生工作组:由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组成。 由学生处处长任组长,团委书记、招生就业处处长任副组长,应急总队二分 队(大学生文明监督队)配属。其主要职责是: 组织全校学生紧急疏散;组织学生自救、互救;组织学生协助学校进行 抗震救灾,保护校园。 9、外事工作组:由外事处、研究生处、科管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组成, 外事处处长任组长,研究生处处长、科管处处长任副组长。其主要职责是: 负责全校外籍教师、留学生的抗震应急救灾工作,负责外籍人员的善后 5 事宜。 10、宣传教育组:由宣传部全体工作人员组成,宣传部长任组长,统战 部长任副组长。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统一管理灾情、震情宣传报道工作;组 织新闻采访、发布、宣传工作活动安排,宣传抗震救灾中的先进人物事迹;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及时封堵删除不良信息。 八、应急处置措施 (一)应急措施:原则是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全面有序地开展救灾工 作。 地震发生后,指挥中心和各专业指挥组领导及工作人员应该在 15 分钟内 到达行政楼前集中,研究安排后按分工即可赶赴各自的工作点开展抗震救灾 的指挥工作。如遇强烈地震,抗震部总指挥即时启动抗震预案。指挥部设到 广场或草坪开阔地带,以便有效地开展抢险救助工作。 校属各单位领导和各单位平时组建的应急小队,视情况,据预案及时进 入各自岗位,开展抗震自救工作,并迅速派出联络员(单位一名领导)到学 校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汇报本单位的灾情,受领指挥部的指令,及时做好上报 下达工作。 (二)避震疏散管理预案:原则是各单位负责人组织管理好自己的人员, 做好疏散与安置工作。 1、在有预警的情况下,全校师生员工和住户居民应及时撤离建筑物到 空旷场地。疏散时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携带必须的生活用品;切断电源、 水源、气源;锁好房门。 2、如遇强烈地震时按以下预案进行疏散: (1)职工住宅区、生活区、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办公楼等就近撤离 至建筑物外的空地; (2)附中学生疏散到自己楼前后运动场; (3)夜间大学生 1、3 号宿舍楼内人员疏散到篮球场,2、4 号宿舍楼内 人员疏散到体育场、伙食科外空地,5号楼内人员疏散到 9 号教学楼后篮球 场,6 号宿舍楼内人员疏散到洗澡堂附近空地,7—9号宿舍楼内人员疏散到 2 号教学楼、 图书馆附近空地, 10 号宿舍楼内人员疏散到北侧门附近空地, 11 6 号宿舍楼内人员疏散到原农机工厂空地,12—16 号宿舍楼内人员疏散到各自 楼前空地。白天上课期间 1 号教学楼内人员疏散到楼前广场,2号教学楼内人 员疏散到楼前空地,9号教学楼内人员疏散到篮球场,图书馆内人员疏散到 楼侧空地,实验楼内人员疏散到北侧果园。 3、紧急疏散时,学校避震疏散指挥组应按预案有条不紊地做好指挥协 调工作。特别对各类学生较为集中的宿舍楼、教学楼、食堂、会堂、图书馆 等建筑物,在疏散时,除指挥有序外,要发挥楼、堂、馆管理人员的作用。 宿管中心、饮食服务中心、会堂管理中心、图书馆、附中、幼儿园等可结合 防火疏散预案制定出各自的疏散离楼具体方案。 4、对疏散出的人员,避震疏散指挥组应根据指挥中心的指示,稳定师 生员工的情绪,并视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疏导和安排,以防余震造成 损失,做好人员登记,确保疏散后人员的安全。 5、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学校贵重物品和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防护和 转移,避震疏散指挥组指导学校有关部门和单位作出具体的安排。 (三)抢险救助预案:原则是及时组织自救和请求援救相结合,以救人 为主,减少人员伤亡。 1、强烈地震发生后,学校抢险救助指挥组应迅速组织集合到位的抢险 救助队以最快的速度立即奔赴指定的抢险重点目标。校属各单位应组织本单 位的抢险救助分队到本单位重点抢险目标进行抢险急救工作。抗震指挥部办 公室尽快上报灾情和请求援救。力求做到抢险救助快、准、稳,将损失降低 到最低限度。 2、对伤员的抢救实行三级救治原则。现场救治(三级) ,其主要任务是 对伤员进行现场包扎、止血、固定等处理,并迅速将伤员运出危险地区;校 医院救治(二级) ,对于伤情不太重,校医院能够处理的由我校医院予以救治; 上级医院救治(一级) ,对于一些危重伤员应立即送往指定医院予以紧急救治。 3、强烈地震发生后,工程抢险指挥组应指挥专人对水、电、气设施及 毒品库房、电话交换机房等部门实行重点保护,如有险情要标明危险界限, 实施局部戒严,并指挥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抢修,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生命及 财产的安全。 7 (四)次生灾害的应急预案:原则是全面考虑,及时处置,将震灾损害 降到最小。 1、如发生地震引起的火灾险情,抢险救助指挥组会同治安保卫指挥组 应及时组织灭火工作,具体实施参照学校《消防灭火预案》要求和步骤进行。 2、如发生地震引起的天然气泄露和毒品泄露险情,工程抢险指挥组应 指挥专业人员迅速关闭阀门、切断毒源、划定范围,并及时清除有害气体和 物质,将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五)治安防范应急预案:原则是加强管理,维护治安,保证救灾工作 顺利进行。 地震发生时,校园的治安工作采取非常手段。对主干道和人员疏散、抢 险需要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出现局部混乱现象时应立即按上级指示迅速平 息,恢复秩序;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和哄抢财物现象时应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 击和制止。上述工作由治安保卫指挥组负责组织和实施。 十、事后恢复 (一)灾后损失评估。 (二)恢复秩序。尽快组织对受损建筑、设施等的修复工作,及早恢复 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三)心理疏导。针对师生员工在突发地震中的非正常反应和心理变化, 组织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四)总结表彰。学校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做出突出贡献 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其它需要解决的问题。 十一、其它 (一)各抗震救灾专业指挥组应根据本预案的要求,制定本指挥组的具 体实施细则,组建精干有效的工作班子,并在平时进行必要的演练。 (二)校属各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单位的抗震预案。 (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会堂中心、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 要明确规定师生的逃生方向、路线,并组织演练,养成习惯。 附:新疆农业大学防震救灾指挥系统的构成及职责示图。 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