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针灸推拿(520403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见表 1。 表 1 针灸推拿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 技术领域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 (52) 中医药类 (5204) 卫生(84) 社会工作(85) 针灸医师(2-05-02-10) 中医推拿医师(2-05-02-11) 康复技师(2-05-07-13) 医疗; 康复; 养生保健服务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 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针灸推拿专 业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的中医思维与临床诊疗能力,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 行业的针灸医师、推拿按摩科医师和康复技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中医医疗、针灸、推拿和康复养生保健 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 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 1-2 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 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 1-2 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1 (3)掌握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本知识,掌握中医临床各科等基本知识。 (4)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病理、药理等基础知识,掌握西医诊断学及临床各科等基本知识。 (5)掌握经络腧穴基本概念、十四经穴循行路线、起止点,常见腧穴定位取穴、主治及危险部位穴 位操作方法等基本知识。 (6)掌握针法灸法、推拿手法的基本概念,常用针刺手法、灸法、罐法、推拿手法及临床运用等基 本知识。 (7)掌握针灸、推拿疗法在临床各科常见病治疗中诊断、辨证施治 (针灸、推拿处方)等基本知识。 (8)熟悉中医康复、中医养生等基本知识,以及预防医学、健康教育基本知识。 (9)了解现代康复医学、预防医学、急症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能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观念进行逻辑思维。 (4)能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并结合西医学诊断方法,正确作出本专业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症候辨 析。 (5)能运用中医诊治程序、方剂的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对常见病进行正确处方、合理用药。 (6)能运用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常用针灸仪器治疗常见病症。 (7)能运用推拿疗法、中医其他外治方法治疗常见病症。 (8)能对危重急诊进行应急处理和转院前预处理。 (9)能规范书写中医医疗文书。 (10)能在康复养生保健机构进行康复保健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操作。 (11)能够与患者、家属及同事进行有效沟通,实施人文关怀。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课程设置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 循,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构建“思政课 程+课程思政”大格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职业技 能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 50%以上。 (一)公共基础课程 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 律基础、军事教育、体育与健康、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 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等课程。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进课程,按规定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思政课、专业课教材。结合实习实训强化劳 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体育、美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 有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 (二)专业(技术)课程 专业(技术)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限选课程。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 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 神的培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梳理每一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 专业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临床实 习(跟岗实习)42 周,要求学生以实习医师身份参加临床一切医护活动,进行临床综合训练,掌握常见疾 病诊治原则和基本诊治技能,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树立救死扶伤、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培养良好医德和严谨工作作风。 1.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课程 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等课程。 2.专业技能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针灸推拿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娴熟 的临床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置包括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 2 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学、西医内科学等课程。主 要课程的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如下: (1)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目标: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 认识、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课 程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掌握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 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组织实施。创设任务分析教 学活动的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 创新精神。 网络教学资源:运用中医学专业省级教学资源库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信息化资源,使教学从单一 媒体向富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2)中医诊断学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根据中医学理论,能熟练诊察病情、收集临床资料、准确诊断疾病、辨别证候、 判断预后,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提高临床辨证水平,为参加临床医疗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熟悉中医诊断的含义与内容,症、病、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医诊断的原理和原则; 熟练掌握望、闻、问、切中医四诊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 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经络辨证等辨证的基本内容、方法及统一体系;熟悉病情资料的综 合处理,疾病诊断的思路、辨证诊断的思路,病案书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 教学方法:采用“医教结合、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演 示、实训室仿真模型演示、实训室操作训练及考核、临床教学见习等,使学生掌握中医诊断技能。 网络教学资源:运用中医学专业省级教学资源库的《中医诊断学》课程信息化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 体向富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3)经络腧穴学 课程目标: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经络学、腧穴学的基本 理论和知识,为今后学习刺灸学、推拿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教学内容:熟悉经络系统的概貌、功能和运用,重点掌握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和病侯,明确经 络的基本理论,熟悉腧穴的意义、分类、作用和主治性能及各种取穴法。重点掌握 200 多个常用腧穴的类 别、定位、主治、配伍和针灸法,熟悉特定穴的意义、作用和穴名。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多媒体等辅 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4)刺法灸法学 课程目标: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 科。刺法灸法学是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之间的桥梁。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 技术和操作技能,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技术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 教学内容: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课堂讲授内容,介绍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内容范 围、历史发展和作用地位;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分部腧穴操作、针刺手法;同时介绍灸法、拔罐法、耳针、 头皮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和鍉针、电针、腧穴药物注射与敷贴、激光照射、磁疗等 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针灸技术现代研究,重点介绍针刺手法、艾灸法现代研究概况, 以及现代针灸器械和用具的研制应用内容。另一部分又称针灸技能训练,是教师做操作示范,指导学生动 手实践,使学生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并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演示、实操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实践 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5)针灸治疗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课堂教学、病例讨论和临床见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针灸治疗的理、法、穴、 方、术(即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急证、重证和疑难病症能熟练地进行正 确处理。 教学内容:是针灸推拿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技术、经络腧穴理 论、针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识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包括针灸治疗作用、治疗原则、辨证施治 3 原则及处方配穴的原则与方法。临床技能包括中医临床各科近 100 种常见病证的针灸疗法,每种病证的基 本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处方、操作方法、古代文献等。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实践及 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6)推拿手法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推拿手法的流派、特点、操作方法、作用机制及应用规律等, 并临床治疗和保健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上篇为基础篇。包括推拿手法概述、发展简史,推拿手法定义、命名和分类,推拿手法的 作用原理、基本要求、学术特点、适应证与禁忌证,推拿手法的操作体位,推拿意外的处理及预防,推拿 介质。中篇为技能篇,介绍传统的 6 大类基本手法、常用的复合手法和特殊手法、小儿推拿手法。下篇为 拓展篇,介绍了刮痧、热敷疗法,推拿手法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演示、实操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实践 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7)推拿治疗学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尤其是解剖学)和临床知识的基础 上,以及在掌握推拿手法学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的特点,能熟练运用推拿手法治疗临床常见 的疾病和多发疾病,并掌握其治疗原理。 教学内容:推拿治疗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 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一门临床棵。本课程属于针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学习推拿 治疗学的发展、作用原理、治疗原则、相应的骨伤科疾病,内妇科疾病,小儿科疾病的推拿治疗,推拿介 质和热敷等,尤其是要重点学习和掌握推拿擅长治疗的颈椎病,腰椎键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演示、实操为主,并根据各章节内容,分别配合实物、模型、实践 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方法,以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增强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 3.专业拓展限选课程 根据针灸推拿专业人才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的需要,将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 常用护理技术、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学、针灸医籍选、康复医学、美育等课程列入专业拓展限 选课程。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时间分配 教学时间分配见表 2。 表 2 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期 理论、实 践教学 一 考试、 机动 入学 教育 军训 16 2 1 2 二 18 2 20 三 四 五 18 18 2 2 20 20 22 21 六 总计 毕业 实习 70 实习前 教育 毕业 教育 21 1 21 1 42 9 1 2 合计 1 1 23 1 126 (二)教学进程具体安排 三年总学时为 3139 学时,总学分 159,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 1。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队伍结构 建成一支教学、科研能力强、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 “双师型”教学团队。专任教师队伍形成职称、 4 年龄合理的梯队结构。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不低于 60%,硕士学位以上学历比例 50%以上。 2.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针灸推拿 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 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有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行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针灸推拿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 联系医疗机构,了解行业和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教科研工作能 力,能够引领专业教学改革,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在学校领导下,拟定和落实本 专业的发展规划,组织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工作。 4.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主要从医院或相关行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 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热心教学工作,语言表 达能力强,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指导实习实训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要求 专业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实施 网络安全防护,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紧急疏散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1)围绕学生临床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线,配备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达到培 养高素质临床型人才的目标。 (2)本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 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等。 3.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医院中医各临床科室的真实情境,按真实设备、真实流程设计,使实训环境、 实训条件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职业素质。 (1)实训室设置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应设置中医基础学实验室、中医诊断学实训室、中药标本馆、中医临床实训室、 西医诊断学实训室、急救实训室、刺法灸法实训室、针灸临床实训室、推拿实训室、康复实训室等。每室 建设面积≥120 ㎡。 (2)主要实训设备 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仪器设备配置满足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需要,主要实训仪器设备(以 40 人/班标 准配置)详见表 3。 表 3 针灸推拿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设备一览表 台/套 实验室名称 实验设备 单位 数 解剖实训室 中医基础实训室 中药实训室 移动式多媒体投影仪 台 1 系列挂图 张 4 教光盘 套 2 人体标本 架 1 解剖模型 架 2 移动式多媒体投影仪 台 1 人体内脏模型 台 2 舌诊模型 套 4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 台 1 中医脉象模拟人 架 1 脉象仪 台 4 示教光盘 套 2 中药生药标本 套 1 5 机能实训室 针灸示教室 针灸实训室 针刺手法测试 针灸诊疗实训室 中药饮片标本 套 1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台 12 动物操作台 台 12 专用试验器械 台 12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台 1 诊疗床、治疗発 套 2 针灸铜人 台 1 多媒体针灸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台 1 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 台 1 X 线观片灯(四联) 台 4 人体骨骼解剖模型 台 1 影像(DR、CT、MRI)资料 套 1 治疗床/治疗凳 张 30/60 85 公分针灸模型 个 60 大针灸器械包 个 2 小针灸器械包 个 60 电针治疗仪 台 20 华佗牌电子针灸仪 台 20 火罐(大、中、小) 个 20 刮痧器具 套 60 红外线永磁温灸仪 套 20 多功能艾灸仪 台 10 三棱针 枚 60 皮肤针 枚 60 耳穴模型(大/小) 个 10/10 耳穴探测仪 台 20 耳压板 块 30 耳穴探棒 根 30 头针模型 个 30 火针(各型号) 套 10 注射模块 套 30 艾灸材料 套 30 手推车 台 10 多媒体教学系统 台 1 中医针刺手法教学测定仪 台 21 电脑 台 21 激光打印机 台 1 诊疗桌/椅 张 30/60 诊疗床 个 60 X 线观片灯(二联) 个 2 听诊器 个 60 台式血压表 台 20 电针治疗仪 台 20 华佗牌毫针系列 个 20 火罐系列 套 60 6 推拿示教室 推拿实训室 推拿手法测试室 推拿诊疗(临床 模拟仿真、真实 实训) 康复治疗室 艾灸材料 套 20 手推车 台 10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张 30/60 嫩治疗巾.诊疗床,治疗発 个 60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个 2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个 60 嫩治疗巾.诊疗床,治疗発 台 20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台 20 多媒体展台(含实物投影) 个 1 X 线观片灯(四联) 个 2 人体骨骼解剖模型 套 1 影像(DR、CT、MRI)资料 套 4 X 线观片灯(四联) 台 1 诊疗桌/椅 张 30/60 诊疗床 个 60 X 线观片灯(二联) 个 2 听诊器 个 60 台式血压表 台 20 电针治疗仪 台 20 华佗牌毫针系列 个 20 火罐系列 套 60 艾灸材料 套 20 手推车 台 10 多媒体教学系统 张 1 中医推拿手法教学测定仪 个 21 电脑 个 21 激光打印机 个 1 诊疗桌、椅 台 10 诊疗床 台 20 X 线观片灯(二联) 个 10 听诊器/台式血压表 套 10/10 TDP 远红外治疗仪 套 10 颈椎牵引椅 台 2 腰椎牵引床 台 2 悬吊架(天井式万能牵引器) 张 1 功率自行车 个 1 股四头肌训练器 个 1 平行杠 个 1 前臂内外旋转器 台 1 肩关节旋转运动器 台 1 腕关节屈伸运动器 个 1 起立床 套 1 下肢关节运动训练器 套 1 跑台 台 1 踝关节矫正踏板 台 1 7 康复理疗治疗治 疗室 功法训练 力量训练室 保健按摩 足部按摩 步态分析仪 台 1 等速运动评定仪 台 1 脑循环功能治疗仪 台 1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 台 1 全日康电疗仪 台 1 超声波治疗仪 台 1 MC -脉冲磁疗仪 台 1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台 熏洗床 台 1 药浴机 台 1 无线麦克风 个 1 功放音响 个 1 地毯 张 全铺 15 m 长把杆 根 2 镜面墙 面 3面 肋木架(约 2. 7m 高 xl. 5m 宽)(木质) 台 3 体操垫(约 1.6m 长 xlm 宽) 个 12 无线麦克风 个 1 功放音响 个 1 综合训练器 台 2 跑步机 台 4 杠铃+杠铃片架 台 6 哑铃+哑铃架 台 15 深蹲架(练下肢前侧肌群) 个 4 仰卧板(练腹肌) 套 4 坐姿拉背器 个 6 心功能测试仪 台 5 肺功能测试仪 台 5 心肺功能测试系统 台 1 前台柜台、沙发 个 1 蒸汽房 台 1 药浴机 台 1 淋浴间 台 1 休息厅(电视、音响、沙发、 茶吧、冰箱、烤箱等) 台 1 按摩床、按摩凳、吊杆 台 30 休息厅(电视、音响、沙发、 茶吧、冰箱、烤箱等) 个 1 按摩床、按摩凳、吊杆 套 1 前台柜台、沙发 个 1 足浴器 台 10 熏蒸桶 个 10 沙发/治疗凳 台30/30 音响 台 1 足部按摩模型(小) 个 5 足部按摩模型(大) 个 5 足部反射区推拿挂图 张 5 8 保健刮痧 中医基础 (含中医诊断 中药标本室 中医临床实训室 针推实训室 西医诊断学实训 室 急救实训室 刮痧床/凳 个30/30 单面靠背刮痧椅 台 30 刮痧器具 个 60 玻璃火罐(大、中、小) 台 30 人体解剖图 台 1 针灸教学挂图 个 1 人体内脏模型 个 2 舌诊模型 个 3 脉象仪 个 5 中医脉象模拟人 个 1 中医舌诊专家系统 个 1 标本柜 台 10 全套中药生药 套 2 饮片标本 套 2 中药炮制、制剂、鉴定简易设备 台 1 中医临床接诊模拟训练系统 套 10 中医经络检测仪 台 10 48 穴位数字经络检测仪 台 5 穴位检测仪 台 5 人体肌肉模型教学仪(1 比 1 大) 台 5 针灸铜人模型(1 比 1 大) 个 5 170CM 全身人体骨骼模型医学模型 台 5 人体头颅骨模型(1 比 1 大) 个 10 手肌解剖医学模型(1 比 1 大) 台 10 下肢肌解剖医学模型(1 比 1 大) 台 10 人体骨盆模型(1 比 1 大) 个 10 脊椎典型病变模型医学模型(1 比 1 大) 个 10 美式人体层次解剖模型医学模型人体局部解剖 台 5 电脑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医学模型 JAW-170E 台 5 两性躯干模型(23 件)医学模型(1 比 1 大) 台 5 头针模型(1 比 1 大) 瓶 20 人体经络穴位模型(80CM) 个 50 耳穴模型(30CM 大) 个 50 耳穴测量仪 台 10 脊椎典型病变模型医学模型(1 比 1 大)平行杠(配矫正镜) 个 10 综合模拟人体模型 个 5 中心示教台 套 2 X 光机 台 3 心电图机 台 10 超声波诊断仪 台 5 临床检验示教组合 套 10 全功能急救模型人 个 5 呼吸机 台 3 给氧装置 套 10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 台 5 9 洗胃机 台 5 除颤仪 台 3 起搏器 台 2 抢救车 部 5 (3)实训基地功能。 针灸推拿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融“教、学、做”为一体,满足培养学生针 灸和推拿治疗技术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深了专 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中医望闻问切的基本诊断技能,针灸推拿治疗技术的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针灸推拿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还可为师生开展科学研 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针灸推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条件,是一个集教学、 科研、社会培训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中医实训基地。 (4)实验(训)基地管理 1)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实验(训)基地的管理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验(训)室管理制度、实验(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训)操作规程、学生实 验室行为规范,以及实验员管理办法等,并严格执行; 3)实训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教师或临床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实训指导教师须按学校有关规 定参加临床实践工作。 4.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提供开展针灸推拿专业相关实践教学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 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1)根据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项目选择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有针灸推拿科的综合 医院、有中医馆的基层医疗机构等。 (2)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和见习场所等能满足开出见习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带教指导教 师与见习生比例为 1:10~15。 (3)有专门的临床见习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以及完善的见习管理制度。 5.毕业实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有相对固定的、能够提供针灸推拿专业相关实习岗位的二级甲等中医院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 院为毕业实习基地,。毕业实习基地有负责毕业实习的管理人员,健全的实习管理制度。有保证实习生日 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2)拥有一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 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胜任中医实训和实习指导工作。 (3)开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骨伤科、急诊科、 治未病科、康复科,业务范围涵盖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针灸推拿、康复诊疗,能满足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要 求。 (4)有毕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 90%以上,并有出科考 试和鉴定。 (5)校外实训基地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与医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管理实行三级协同管理机制,即学校(实习办 公室) —系和医院(科教科或医务科)—实习科室(带教老师)。学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在临床教学中 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毕业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各部门应经常性地深入各实习科室进行实习教 学检查,及时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6.支持信息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利用信息化 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包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发行适用于三年制针灸 推拿专业的国家级规划、全国行业规划、职业精品教材等。禁止不及格的教材进入课堂,教材选用严格按 照学校相关规定,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10 专业图书资料生均≥35 册;专业相关期刊种类≥15 种。图书文献配置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行业政策法规、有关行业标准、有关 针灸推拿的技术、标准、方法、操作规范以及实务案例类书籍,针灸推拿专业学术期刊等;要有满足本专 业师生需要的电子图书、期刊、在线文献检索等电子阅览资源和设备。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通过校院(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网站,开发随身课堂、网络课 程、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课件、实训操作视频、理论与技能测试等各种网 上学习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学图库、实训指导、习题库、参考资料以 及相关教学网站链接等信息放置于学校课程网站中,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 果。 (四)教学方法 1.围绕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夯实三基、注重临床”的改革原则,积极推进院校教育与 师承教育相结合,融入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 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 2.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主要 通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临 床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使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应用,注重人文 关怀、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3.针灸推拿专业实行“2+1”的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在学校(含院校结合的单位)进行,包括学 习理论、技能实训、医院见习和社会实践,第三学年前往各实习医院进行为期 10 个月的中医传统的“师 带徒式”的毕业(顶岗)实习。 (五)学习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突出过程与阶段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 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 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考核方式 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态度考核相结合” 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岗位技能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每门 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40%)和课程终结考核成绩(60%)构成。形成性考核包括作业(含实 验报告、学习过程考核(含阶段性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和职业态度考核(含学习态度),课程终结考核 包括期末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标准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制定,技能考核评定由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 (六)质量管理 1.教学组织保障 学校和二级学院建立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教学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根据针灸推 拿专业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实际需要,设置针灸推拿教研室,成立针灸推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 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制定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健全专 业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完善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实习实训、毕业设计以及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 更新、资源建设等质量标准建设,通过教学实施、过程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达成人才培养规格。 2.教学制度保障 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文件规定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健康产业与专 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学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文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 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制度,建立医疗机构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 导制度,实施定期检查(开学初、期中、期末)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管理。严明教学 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针对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 示范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11 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包括课堂教学、 校内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四个环节。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校内及行业督导评价、 用人单位评价等。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价机构定期对本专业生源情况、 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并发布专业 诊断报告。专业教研组织应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学生达到以下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书。 1.在校期间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 2.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课程(或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 定的全部学时学分),所有课程考核合格,并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 3.完成本专业的毕业实习(跟岗实习),通过实习轮科考试,经实习管理部门鉴定合格。 4.通过毕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 12 附件1:2021级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 结构 分类 公共 基础 课 考核 方式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教学要求及时数 课程名称 考试 考查 学分 总课时 理论 二 三 四 五、六 21周 20周 20周 20周 43周 2000101 军事教育 1.2.3. 4 4.0 148 36 112 4*3 4*2 4*2 2 2000102 体育与健康 1.2.3 6.0 108 4 104 2*18 2*18 2*18 3 2000103 信息技术 2 1 3.0 48 20 28 /2*8 2*16 4 2000104 大学英语 1 3.0 54 30 24 3*8/4*8 6 2000105 概论 4.0 72 60 12 10 2000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3 1 3.0 48 36 12 2.0 32 26 6 5 2000107 形势与政策 1.2.3. 4 7 2000108 职业生涯规划 2 1.0 16 16 8 2000109 就业与创业指导 4 1.0 16 16 9 20001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0 32 22 2.0 32 32 2.0 32 8 24 33.0 638.0 306.0 332.0 4.0 72 36 36 11 2000111 创新与创业教育 12 2000112 劳动教育 1.2.3. 4 1.2.3. 4.5.6 1 2*18 2*18 4*2 4*2 学 前 1 周 10 4*2 /4*4 2*16 4*2 4*2 4*2 4*2 2*4 2*4 2*4 2*4 入 学 5*8/4*8 教 育 /3*8 和 军 2*16 事 训 4*16 练 2 4*10/ 周 ( 4*10/ 共 2* 2*18 8* 7= /4*8 14 8 2*10/3*8 学 时 4*18 ) 人体解剖学※ 2 2320202 组织胚胎学 1 1.5 24 18 6 3 232020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1 2.0 32 26 6 4 2320204 中医学基础理论★ 1 3.5 64 50 14 5 2320205 中医诊断学※ 2.5 40 30 10 6 2320206 生理学 2 2.0 40 40 7 2320207 生物化学 2 2.0 36 30 6 8 2320208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学 2 2.0 32 26 6 9 2320209 药理学 2 2.5 44 44 10 2320210 经络腧穴学★ 2 4.0 72 52 20 11 2320211 中药学※ 2 2.0 60 50 10 6*10/ 12 2320212 方剂学※ 2 2.0 40 36 4 /5*8 14 2320301 临床诊断基本技能※ 3 4.0 69 42 12 15 34.0 625.0 480.0 130.0 15.0 12 1 2320302 中医内科学★ 3 5.0 84 64 8 2 2320303 推拿功法与推拿手法学★ 3 3.0 54 30 24 3 2320304 刺法灸法学※ 3 3.0 54 30 24 4*18 3*4 3*18 3*18 3*10/ 3*1 3*8 3*1 2320305 中医妇科学※ 3 2.0 33 30 3 5 2320306 中医儿科学 3 1.5 27 24 3 6 2320307 小儿推拿学※ 3 2.0 36 26 10 8 2320309 推拿治疗学※ 4 3.0 50 34 10 6 9 2320311 针灸治疗学★ 4 4.5 80 56 12 12 10 2320312 西医内科学※ 4 4.5 80 56 12 12 11 2320313 中医外科学 2.0 34 28 6 毕业实习(跟岗实习) 42.0 1008 小计 72.5 1540 378 106 48 1008 139.5 2803 1164 568 63 1008 必修课:总学分/总课时 1.毕业 实 实习 习 (跟岗 前 实习) 教 42周, 育 2.毕业 1 教育1 周 周。 3*18 3*5 4 4 4*2 /2*8 2320201 2 4*2 3*16 1 小计 专业 技能 课程 一 校内 校外 实验实 见习.实习 训 1 小计 专业 基础 课程 课程学期开设周学时数及周数(时数*周数)(前/后) 实践 2*18 3*10/2*7 3*2 4*17 3*4 4*17 3*4 2*17 1008 1008 专业 拓展 限选 课程 1 2320401 医学心理学 1 1.0 16 16 2 2320403 医学伦理学 2 1.0 16 16 2*8/ 3 2320404 卫生法规 2 1.0 16 16 /2*8 4 2320405 医患沟通 3 1.0 16 16 5 2320406 针灸医籍选 3 1.5 28 28 6 2320407 医学影像技术 3 1.0 16 10 6 2*8/ 7 2320408 常用护理技术 3 1.0 18 14 4 /2*9 8 2320409 急救技术 4 1.5 24 18 6 9 2320410 传染病学 4 1.5 30 30 10 2320412 美育 2 1.0 16 16 11 2320213 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 2 1.5 24 12 2320308 中医全科医学 3 2.0 36 36 13 2320310 康复医学 4 1.5 30 24 14 2320314 中医骨伤科学 小计 (必修课+专限选)课程总课时/平均周学时 4 /2*8 2*8/ 2*14 /4*6 2*15 2*8/ 24 /3*8 2*18 6 3*10/ 3*10/2*7 3*2 3.0 50 38 6 6 19.5 336.0 278.0 52.0 6.0 0.0 159.0 3139 1442 620 69 1008 28/28 27/27 学期总学时 毕业考试: 1.针推临床实践技能 2.中医临床综合知识 公共 选修 课程 必修课+专限选 3*10/ 28/28 28/28 3139 学期开课门次 13 16 14 12 学期考试门次 4 2 3 3 学期考查门次 9 14 11 9 1 200000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培训课程 2.0 36 36 2 2000002 走进《黄帝内经》 1.0 18 18 3 2000003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1.0 18 18 4 2000004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1.0 18 18 5 2000005 医学文献检索 1.0 18 18 6 2000006 《共产党宣言》导读 1.0 18 18 7 2000007 中国书法 1.0 18 18 8 2000008 应用写作 1.0 18 18 9 2000009 大学语文 1.0 18 18 10 2000010 音乐鉴赏 1.0 18 18 11 2000011 艺术鉴赏 1.0 18 18 12 2000012 美术鉴赏 1.0 18 18 13 2000013 古典诗词鉴赏 1.0 18 18 14 2000014 民歌鉴赏 1.0 18 18 15 2000015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1.0 18 18 16 2000016 中华诗词之美 1.0 18 18 17 2000017 中国近代史 1.0 18 18 18 2000018 中国传统礼仪 1.0 16 16 19 2000019 中国共产党历史 1.0 18 18 小计 20 358 358 说明: 1.第一、二学年的每学期教学安排为20周,其中第一学期安排2周军事训练,原则上每学期最后2周为复习考试周; 2.第三学年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按每周24学时计算。 3.《时事与政策》安排周一至五看半小时《中央新闻》,另每学期安排时事政策讲坛8学时。“概论”全称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大学英语》参加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5. 公共选修课安排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上课,在校期间每生需修学分不少于6学分。 6.学生寒假1周、暑假2周到当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社会实践。 7.★为专业核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