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

Jason in my hater°60 页 4.102 MB 访问 4702.97下载文档
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
当前文档共60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pdf

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 发展规划 目 录 前言…………………………………………………………(3)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4) 第一节 “十二五”林业和园林发展成果…… … … ……(4) 第二节 “十二五”评价及现状存在问题… … … … … …(12) 第三节 “十三五”面临机遇和挑战… … … … … … … (15)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8) 第一节 指导思想………………………………………(18) 第二节 基本原则………………………………………(18) 第三节 规划目标………………………………………(19) 第三章 规划布局 ………………………………………(22) 第一节 市域森林生态系统总体布局……………………(22)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化总体布局 ………………………(26) 第四章 主要任务 ………………………………………(28) 第一节 推进市域生态三大体系建设……………………(28) 第二节 强化林业五大产业 ……………………………(29) 第三节 打造生态十大工程 ……………………………(31)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38) 第五节 规划建设与管理 ………………………………(45) 第六节 新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工程 ……………………(49) —1— 第五章 保障措施 ………………………………………(51) 第一节 明确责任主体,理顺运行机制…………………(51) 第二节 保障资金投入,拓展投资渠道… … … … … …(51) 第三节 科学实施规划,统筹行业发展…………………(52) 第四节 划定生态绿线,保障发展空间…………………(52) 第五节 健全法规配套,强化监督管理…………………(53) 第六节 加强人才培养,突出科技支撑…………………(54) 第七节 加大社会宣传,提高生态保护意识……………(54) 第八节 推进动态管理,健全监测评估… … … … … …(55) 附表:………………………………………………………(56) 表 1:合肥市“十三五”新建公园一览表…………………(56) 表 2:合肥市“十三五”道路铁路绿化建设一览表………(58) 表 3:合肥市“十三五”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一览表…(59) —2— 前 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 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 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 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 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发展,是当前资源和 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所提出的迫切需求,因而对城市林业和园 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3—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十二五”林业和园林发展成果 “十二五”以来,大力实施绿色森林增长行动,持续推 进城乡绿化,不断深化林业园林改革,推进了合肥市生态文 明建设,继 2014 年 9 月合肥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殊荣 之后,2015 年 4 月顺利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复查验收。 肥西县、蜀山区已获“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庐江县正积极 申请省级森林城市验收;汤池、黄麓、众兴等 18 个乡镇、 社区获得省级“森林城镇”称号;全市 148 个行政村获得省 级“森林村庄”命名;建设省级森林长廊示范路段 166 公里, 构建了生态良好的生态基底。 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围绕构建“一 湖一岭、两扇两翼、一核四区、多廊多点”的森林大生态格 局,坚持以规划位引领,以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加大资 金投入为保证,全面布局,突出重点,十二五以来,共完成 植树造林 118 万亩,呈现出森林面积大幅增加、绿色指标大 幅增加、造林数量大幅增加的良好态势。全市森林面积由 2010 年的 185 万亩增加到 245 万亩。森林覆盖率由 20.53% 增加到 26.8%,森林蓄积量达到 695.8 万立方。 (1)实施重点工程,加快植树造林建设 —4— 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以来,我市实施了历史上规 模最大、范围最广、任务最艰巨、影响最深远的造林绿化工 程。一是农村造林取得新突破。以森林进城围城、森林沿河 沿路、森林覆岭、森林环湖、森林入村“五森”工程为牵动,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 “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农村造林 118 万亩、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了近 100 万亩林,森林面积增 至 245 万亩,活立木蓄积也从 865 万立方米增加至 1010 万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 26.8%,较“十一五”末增加近 6.3 个百分点,造林绿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推进河渠道路绿化,加快森林长廊建设 “十二五”期间,在道路、河渠沿线,新建完善了 450 公里的森林生态廊道建设。以滁河干渠、环巢湖大道、合六 路、合马路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集景观效益、生态效益 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森林生态长廊。目前,宽幅 50 米高标 准高规格 155 公里环巢湖大道绿化已经建成;宽幅 20 米合 六路也已基本建成;合马路森林长廊建设正有序推进。“十 二五”期间,我市积极创新发展,激发了广大群众从事林业 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五年来全市 引进造林企业(大户)1000 多家,规模造林 80 万亩,合同 投资额超过 130 亿元。 (3)进行专项治理,加快城乡绿化建设 “十二五”以来,坚持与美好乡村建设、森林增长工程、 —5— 农田水利建设、百河、千渠万塘行动等相结合,深入开展“三 线三边”绿化提升工作。完成村庄绿化 0.87 万亩、道路河渠 绿化 567 公里、水库塘坝绿化 0.55 万亩、农田林网(庇护面 积)2 万亩,新建完善森林长廊 350 公里。 着力实施公共绿化补植、提升,公共区域、单位、居住 区等裸露土地专项治理。截止十二五末。完成裸露土地绿化 项目 217 个,完成绿化覆盖面积 160 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 10.8 万多株,草坪地被 124 万平方米。 推进产业发展,林业经济不断壮大。“十二五”末,全 市林业总产值达到 90.3 亿元,是“十一五”末的 2 倍,全市 林产业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大、特色日益鲜明、效益不断提高、 内涵不断丰富的特点,走出了一条“城市增绿、生态增优、 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多赢发展之路。 (1)苗木花卉产业蓬勃发展。“十二五”末,全市苗木 花卉生产面积 92 万亩,年销售额突破 40 亿元,从业人员近 20 万人,苗木花卉产业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 业。我市连续成功举办 13 届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 会,合肥已成为了全国重要的苗木花卉集散地和信息中心。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形成了以观赏苗、经果苗、盆花、盆景、 鲜切花和草坪等六大类系列产品,品种达 1000 多个,培育 了肥西“三岗”苗木品牌、合肥苗交会会展品牌、“中部花 木城”市场品牌。 —6— (2)经果林产业逐渐壮大。“十二五”以来,我市以千 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为牵动,大力发展特色经果林,经果林规 模实现了翻番、品种更加丰富。据统计,全市桃、李、杏、 葡萄、枣等经济果木林种植面积达 20.6 万亩,结果面积 17.7 万亩,年产量 11.7 万吨;森林食品 870 吨、毛茶产量 1894 吨。同时,我市还加快了大樱桃、蓝莓、无花果、猕猴桃等 特色经济林果引进试种推广。薄壳山核桃、省沽油、油茶、 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近年发展较为迅猛。全市现有木本油料 栽培面积 6.8 万亩,其中,薄壳山核桃 3.8 万亩、油茶 2.5 万 亩、省沽油 0.3 万亩、油用牡丹 0.2 万亩。 (3)森林旅游业方兴未艾。“十二五”末,全市森林公 园已达 10 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 4 处,省级森林公园 6 处;湿地公园 5 处,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 1 处,省级湿地公 园 3 处,市级湿地公园 1 处。我市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苗木花卉基地等森林资源,大力开展以休闲、观光、健身、 度假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2015 年,全市森林旅游人数达 617 万人次,直接带动相关林业服务产业实现产值 15 亿元, 森林旅游已成为地方经济建设新的增长点。 加快园林绿化步伐,绿量品质同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 完成城区绿化 5110 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达 40.3%,绿化覆 盖率 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2.9 平方米。形成了森林覆城、 绕城、环城的特色城市风貌。大蜀山森林公园、滨湖森林公 —7— 园分别于 2013 年和 2014 年荣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合肥成 为唯一在建成区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省会城市。 (1)公园绿地得到新提升 按照“300 米见绿地、500 米见园”的要求,大力推进城 市公园、游园、街头绿地、林荫广场建设,提高公园绿地服 务半径覆盖率。新建公园 38 个、改造提升公园 21 个、新建 游园广场 60 处、改造提升游园广场 13 处,每年改造 1000 平方米城市园林绿地。实施了大蜀山西扩工程和野生动物园 改造工程,累计新增公园绿地面积 1500 多万平方米,提升 公园绿地面积 800 多万平方米。 (2)道路廊道绿化取得新进展 按照林荫路、景观路标准,规划建设和提升城市出入口 和主次干道绿化,创建绿化示范路,打造城市绿脉;结合水 环境整治,实施河道岸线绿化,体现自然生态风貌,构建滨 水绿廊。“十二五”以来,完成了 600 余条道路及节点的绿 化建设和提升,完成面积 2000 余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道路 绿化 459 条,面积 1600 余万平方米,改造提升道路绿化 144 条,面积 490 余万平方米。 (3)社居绿化呈现新面貌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 2012 年 3 月市政府出台《合肥 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以来,完成 252 个 老旧小区绿化改造,惠及居民 13.2 万户、37.7 万人,利用实 —8— 施零星空地绿化 69 万平方米。积极探索立体绿化模式,推 进节地型绿化建设,实施立交桥、高架桥的立体空间绿化, 发展护坡、围栏、墙体的垂直绿化,推广阳台绿化、屋顶绿 化等。 推进林业园林改革,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林权改革进一步创新 全市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确权林地面积 162.26 万亩, 累计核发(换发)林权证 3.81 万本,发证面积 161.63 万亩, 占应发证面积的 99.6%。各地成立林改机构 105 个,组建林 改工作队 1647 个,落实林改经费 804 万元,培训人员 19170 人次。生态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由原来的补偿标准由 5 元/亩提高到 15 元/亩。 积极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已成立林业专业 合作组织 62 家,经营面积 8.68 万亩,年产值 12876 万元, 参加农户数 0.46 万户,带动就业人数 1.04 万人,家庭林场、 专业大户,林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呈强劲发展态势。林下 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 12.63 万 亩,收入约 1.3 亿元,增加就业人数 3.33 万人,林下种植、 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成为林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推进林权 抵押贷款,切实解决林业生产资金不足的“瓶颈”。全市累 计林权抵押贷款 7.39 亿元,抵押面积 8.68 万亩。探索开展 森林保险,全市开展森林保险面积计 24 万亩,总额 100 万 —9— 元。积极引导农民流转林地,规范流转服务。全市通过采取 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林地面积 19.19 万亩,流转金额 20669 万元。 巢湖市在全市内首次推出“林片长制” ,提倡通过拍卖等 多种形式明晰林木产权,把每一片新造林都落实到“林片长” 头上,进一步加强林业管护工作。 (2)园林绿化管养体制改革得到实施 2012 年 8 月,正式启动全市园林绿化管养体制改革。按 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人随事走、财随事转”的原则, 将全部道路绿化、游园广场和大部分公园等养护管理事权一 律下放至所在辖区,由各辖区负责养护管理工作,同时设立 市园林绿化质量监督管理中心,负责全市城区园林绿化资源 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 (3)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强 林业科技得到进一步加强,先后组织实施林木种苗质量 监督检验项目、林业新品种、新技术等实用林业技术的项目 推广运用,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引进推广林木良种 30 多 个,推广新技术 6 项,评出 899 户林业科技示范户。 坚持依法治林兴林,行业制度全面加强。 (1)积极完善法律法规,行业发展纳入规范化管理 修订并出台了《合肥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暂行办 法》,设立 1080 万元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奖补资金。 —10— 修改完善《合肥市绿化施工导则》 、 《合肥市行道树施工 导则》 ,出台《合肥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修订《合肥市城市绿化条例》,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 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的 通知》 ,依法兴绿、护绿取得了显著成效。 (2)大力开展林业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更加规范高效 基本完成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实现了统一 建设标准、统一数据采集、统一交换模式,为实现基础平台、 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实现完善、 规范、可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3)积极推进专项规划工作,规划编制取得新突破 2013 年 2 月,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合肥市域绿道网 络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12-2020)》 ,明确“千里绿道、万民 共享”的绿道建设任务和要求。近期重点建设环巢湖、环城 公园、匡河等六条精品线路,目前,列入全省重点的环巢湖 “金项链”绿道已全线贯通,服务驿站、标识标牌等正在完 善中,此外,完成环城公园、匡河公园、滨湖森林公园等绿 道完善提升,累计建成绿道 230 公里。 实施开展了编制《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5-2020 年)》的工作;完成《合肥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合肥 市湿地公园发展规划》编制。使城市绿化工作纳入规范化管 理的轨道。2009 年公示第一批城市绿地绿线 33 块,面积达 —11— 1596.73 公顷;2012 年公示第二批城市绿地绿线 35 块,面积 达 1854 公顷。 第二节 “十二五”评价及现状存在问题 现状总体评价。“十二五” 提出的发展目标 “以创建 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一湖两脉、 一岭四楔、多廊多点”的生态发展战略,增加绿量,提高质 量,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其中“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已 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积蓄量也大幅增加。 市域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绿色生态网络,绿量逐年增加。 郊野公园数量不断增长,方便居民出行游玩,生态效益初现, 现状市域生态廊道基本成型,市域“山体”、水系周边绿色 空间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山体”面临城市建设压力, “水 系”两侧绿色廊道建设还不完善。十三五期间,绿色长廊及 环巢湖周边地区绿地生态系统建设是市域绿化建设的重点。 城区园林绿化方面: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二项指 标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基本达到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但指标缺乏统计数据支撑。“十二 五”期间提出的市民出门“500 米见绿、1000 米见一处公园 广场”的目标还有待努力。城区公园绿地分布不均、老城区 缺绿地的状况尚未得到较大改善。但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为 —12— 12.9 平方米,低于全省 13.1 平方米的平均值,在城区公园绿 地建设方面,特别是老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仍需努力。 专栏 1:合肥市城乡绿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标完成对比表 序 指标名称 单位 号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末 指标 现状 增减量 1 森林覆盖率 % 25.94 26.8 增 0.86 2 新增林地 万亩 60.46 103 增 42.54 4 城区人均公园绿地 平方米 13.5 12.9 减 0.6 5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 42 40.3 减 1.7 6 城市绿化覆盖率 % 46.5 46 减 0.5 专栏 2:2015 年底合肥市绿化统计表(单位:公顷、万人) 绿地类别 面积 覆盖面积 合计 16926 19320 公园绿地 4951 5620 生产绿地 1573 1938 防护绿地 2089 2621 附属绿地 5571 6300 其他绿地 2742 2841 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420 建成区人口(万人) 383 建成区绿地率(%) 40.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6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2.9 注:统计范围:合肥市市区范围(包括小庙、高刘);公园绿地:不包括道 路绿线和高压走廊绿化。 —13— 存在问题。 (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近几年来,全市围 绕创建森林城市和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实施,森林资源 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按人口平均,我市仍是一个少林地 区,森林面积人均不足 0.3 亩,森林覆盖率仍低于全省平均 水平,且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不高,亩均森林蓄积 仅 2.8 立方米。未来造林空间有限,保持增量难度加大。 (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为 12.9 平方米,低于全省 13.1 平方米的平均值。城区园林绿化方面:建成区绿地率、绿化 覆盖率二项指标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人均公园绿地 面积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但指标缺乏统计数据 支撑。“十二五”期间提出的市民出门“500 米见绿、1000 米见一处公园广场”的目标还有待努力。城区公园绿地分布 不均、老城区缺绿地的状况尚未得到较大改善。但城区人均 公园绿地为 12.9 平方米,低于全省 13.1 平方米的平均值, 在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方面,特别是老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仍 需努力。 (3)合肥市市域内湿地资源较多,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任 重道远。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全国重点防治 的“三河三湖”之一,最大水域面积约 825 平方公里。2012 年, 随着行政区划调整的完成,巢湖成了合肥市的内湖,合肥市 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发展规划, —14— 全面启动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2014 年,巢湖生态 文明先行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综合效益也进一步显现。 第三节 “十三五”面临机遇和挑战 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十 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对城市园林绿化提 出前所未有的要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紧紧 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 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 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落实国家 生态文明战略提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节约利用资源,实施生 态修复以及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态 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行业。 “国 家生态园 林城市 ”的创建由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于 2007 年发起,申报城市必须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 居环境奖”等称号。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先进模式。生态园林城市不仅仅是指环境 优美、洁净,园林绿化好,而且要在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利 用生态学原理,通过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 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城市的生态功能,突出城市的生 —15— 态概念。并保证居民对本市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满意度。“生 态园林城市”从综合管理和绿地建议两个方面设立了 19 个要 求和主要发展指标。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城市绿线管控提供坚实保障。十八 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 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首次提出了划定生 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城市 绿线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界线,是生态红 线在城市规划区的具体实施线。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 源、环境相协调,就要保障城市园林绿地的足量与高质。通 过城市绿线的严格控制,处理好建设发展关系,落实生态文 明示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 合肥跻身长三角副中心地位将合肥推向高起点。合肥作 为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全国 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国家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全国 10 个最 具潜力的二线城市之一,特别是 2014 年, 《国务院关于依托 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 跻身长三 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对合肥发展赋予新的战略定位: “长 江三角城市群要建设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 中心,‘多三角、放射状’的城际交通网络”……《意见》 —16— 中,合肥的定位被彻底刷新、升级,从“泛长三角”城市圈 城市到“长三角”的正式成员,合肥将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 副中心。 合肥市长三角地位的提升,对合肥的生态环境也提出了 更高要求。为此合肥市应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历史机 遇,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推动长江流域区域一体化发 展。 —17—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 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多措并举着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扬优势、补短板,构 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良好生态机质,打造生态文明 安徽样板。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原则。把林业园林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 划,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采取内拓外展、因地制宜、分 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方式推动林业园林事业科学发展。 ——生态优先,协调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 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生态优先,使生态建设 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8— 的有机统一。 ——科技创新,和谐发展。坚持“科技创新,和谐发展” 原则。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方式 转变,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布局,有效发挥林业园 林在固碳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严格保护,持续发展。坚持“严格保护,持续发展” 原则。严格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森林资源和 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等典型生态系统,在增加森林资源总 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基础上,促进森林资源、野生动植 物资源和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 原则。把改善民生作为林业园林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 大统筹力度,全力推进城乡绿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人与自 然协调发展。 第三节 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总体目 标,优化城市生态格局,增加城市森林总量、强化森林资源 保护,提高城市森林效益,构建完备的城市森林屏障和生态 安全体系;完善公园绿地布局,以“增加绿量、提升品质” 为主线,着力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镇园 —19— 林绿地系统,使公园绿地的用地得到有效控制,并使之与长 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定位相匹配。 ——规划指标。(1)林业发展以提升城市森林质量、增 加产业富民能力、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为主要目标,到 2020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28%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 800 万立 方米,年林业产业总产值超过 120 亿元。森林火灾损失率控 制在 5‰以内,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5‰以内。 (2)城市 园林绿化以增加绿量、提升绿化品质为主要目标,到 2020 年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6%;城 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3.5 平方米。 各县城建成区绿地 率达到 34%,绿化覆盖率达到 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0 平方米。重点镇建成区绿地率达到 27 %,绿化覆盖率达 到 32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6 平方米。到 2020 年,达 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力争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生态园 林城市。至“十三五”期末,巢湖市、肥西、肥东成功创建 国家园林城市,庐江县、长丰县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全 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和省级园林城镇。实现全市城镇 园林绿化水平大幅提高,城镇生态和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 升,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相得益彰。 —20— 专栏 3:合肥市“十三五”林业和园林发展规划 序 指标名称 单位 号 十二五期末 十三五指标 指标属性 现状 1 森林覆盖率 % 26.8 28 约束性指标 2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695.8 800 约束性指标 3 林业产业总产值 亿 —— 120 约束性指标 4 森林火灾受害率 ‰ 5 5 约束性指标 5 建成区绿地率 % 40.3 41 约束性指标 6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46 46 约束性指标 7 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 平方米 12.9 13.5 约束性指标 8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 72 90 约束性指标 —21— 第三章 规划布局 第一节 市域森林生态系统总体布局 生态空间布局。 ——打造“城湖共生、岭脉为本、河路为网”的生态格 局,着力推进生态林业三大体系建设。 根据合肥市的地形地貌及森林资源分布格局,以森林生 态网络布局理念为指导,以山、林、河、湖、田为要素,以 沿湖生态林、沿河防护林和森林生态屏障带为主线,以城区 绿化、乡村绿化、河湖水系绿化、公路沟渠廊道绿化、森林 公园及湿地公园等为生态控制点,构建市域 “一湖、一岭、 六片、面湖依山、绿脉串珠、众水汇巢”的生态森林网络体 系,以十大工程为着力点,五大产业为抓手,构建生态林业 三大体系,建设市域森林生态屏障。 一湖:环巢湖生态恢复与景观风貌区; 一岭:江淮分水岭森林长城; 六片: “六片”是指大潜山-圆通山-紫蓬山山脉、四顶山 -白马山-浮槎山山脉、龟山-公安山山脉、银屏山山脉、牛王 寨-冶父山山脉、雾顶山脉六大生态休闲绿扇; 面湖依山:面向巢湖、背靠江淮分水岭。 绿脉串珠:以市域河流形成多个区域性廊道,连接各类 —22—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斑块。 众水汇巢:众多水系汇入巢湖,形成一个巢湖大湖泊生 态湿地系统。 专栏 4:“十三五”期间市域林业及园林发展布局结构示意图  环巢湖生态恢复与景观风貌区:主要以 遥望青山墨如黛,近看碧水翠色深 巢湖湿地及环湖乡镇为空间范围。构建 “以林为体、以水为魂、以路为轴、以 游为旨”集生态、景观、亲水、休闲等 功能于一体的滨湖风貌景观。  江淮分水岭森林长城:岭脊线长达 140 公里,该区是合肥丘岗森林资源的集中 分布区,也是全市的重点水源涵养林区, 生态区位重要,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 土功能效益突出。  六片:主要指合肥周边山脉的生态控制, 它们是市域的生态屏障。 林业产业布局。 ——打造“二圈、一带、多廊、七大片区”的林产业发 展格局。 “二圈”,即环城都市林业建设提升圈、环巢湖林业建 设发展圈; “一带”,即江淮分水岭脊线区域林业发展带; “多 廊”,即交通干道、大型河渠沿线林业产业走廊; “七大片区” , 即西部片区、西南部片区、两大水库片区、北部片区、众兴 —23— 水库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 环城都市林业建设提升圈:范围包括主城区周围区域, 以稳定面积、提升品质为重点,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特色林 果等产业。该区域拥有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批城市公园、 湿地公园和两大水库水源涵养林,森林旅游较为发达;同时, 依托大圩葡萄、三十岗桃树等经果林基地开展的采摘游、观 花游影响逐年扩大,是合肥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环湖林业建设发展圈:范围包括巢湖沿岸区域,以环巢 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经济果木林、 木本油料产业。该区域森林旅游基础良好、资源丰富,是全 市森林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江淮分水岭脊线区域林业发展带:范围包括江淮分水岭 脊线区域经过乡镇,全长约 140 公里,以发展苗木花卉、经 济果木林、木本油料等为重点。 交通干道、大型河渠沿线林业产业走廊:在合六叶高速、 合淮阜高速、机场高速、合铜高速、合六路、合铜路、环巢 湖大道等道路沿线,以及滁河干渠等河渠沿线,大力发展苗 木花卉、经济果木林等绿色产业,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森林旅 游,打造林业产业走廊。 西部片区:范围包括肥西县官亭镇、蜀山区小庙镇、经 开区高刘镇、肥西县铭传乡等,以合六路、机场高速、合六 高速产业走廊为连接。该区域较大林业企业云集、基地规模 —24— 较大、绿化苗木标准化生产水平较高;该区域还是全市薄壳 山核桃、大樱桃等特色经果林种植较为集中的区域。发展的 重点是:全力打造绿化大苗、彩叶苗木标准化示范区;大力 发展薄壳山核桃,加快形成基地规模化布局;依托森林公园、 城市公园,绿化苗木基地,大樱桃、梨、桃、桑葚等特色经 果林基地,以及森林旅游人家等资源,加快西部生态休闲区 建设,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 西南部片区:范围包括肥西县南部区域,该区域是我市 传统绿化苗木生产区,拥有三岗苗木品牌、中部花木城市场 品牌,在全国绿化苗木行业拥有一定影响。该区域绿化苗木 产业基础良好,发展的重点是:夯实基础、提升档次、提高 效益。 两大水库片区:范围包括长丰县岗集镇、双墩镇、杨庙 镇、吴山镇,庐阳区三十岗乡、大杨镇,蜀山区南岗镇、井 岗镇等,以苗木花卉、经济果木林、木本油料等为重点;该 区域区位重要、资源丰富,具备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的条件。 北部片区:范围包括长丰县中部北部区域,是我市经果 林的传统种植区域之一,桃、枣、柿、葡萄、板栗、树莓等 在历史上都有种植,其中,水蜜桃等水果品种曾在我市具有 较大影响;近几年,桃、葡萄等发展较快。发展的重点是: 改造提升现有果园,适度发展优质高效经果林品种;做好苗 木生产基地的提档升级,适度扩大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种 —25— 植。 众兴水库片区:范围包括众兴水库周围及肥东县北部区 域。该区域近年来大力发展绿化苗木生产,形成了基地规模 化布局,是肥东县苗木生产的集中区域。发展的重点是:巩 固绿化苗木产业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积 极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适度发展适合当地种植的水 果类品种。 东部片区:范围包括巢湖市中部北部及肥东县东部区 域。该区域山场面积较大,发展的重点是:立足山地特点, 紧扣增绿增效,大力发展绿化苗木、速生丰产林,以及薄壳 山核桃等木本油料。 南部片区:范围包括庐江县中部南部区域。近年来绿化 苗木生产发展较快,薄壳山核桃、油茶、省沽油、蓝莓、油 用牡丹等经果林也得到一定发展;该区域山场面积较大,毛 竹种植面积达到 3 万余亩。发展的重点是:紧扣增绿增效, 巩固毛竹等速生丰产林和绿化苗木生产面积;立足山地特 点,积极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以及省沽油等特色经 果林;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化总体布局 ——构建 “一湖九水秀庐州 三环五楔绿名城”的绿 —26— 地系统结构,建设“五大”工程,打造“一湖九水秀庐州, 三环五楔绿名城”的绿地系统格局。 一湖伴城:环巢湖绿地系统; 三环绕城:一环环城公园 9 公里、二环(组团隔离带、 北部铁路隔离带、东部铁路隔离带、南部高速公路及高压走 廊、西部西二环防护带及高压走廊)、三环(组团联系带) 。 五瓣镶城:(西北: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绿地;东北: 众兴水库、管湾水库绿地;东南:大圩、巢湖绿地;南部: 牛角大圩、巢湖绿地;西南:紫蓬山绿地。 九水绣城:滁河干渠、店埠河、二十埠河、南淝河、四 里河、板桥河、塘西河、十五里河、江淮运河。 —27—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推进市域生态三大体系建设 建立较为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森林在实 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突出生态 重点区位和脆弱部位的生态保护。在城郊、山场、巢湖边岸、 水源地周边、江淮分水岭等重点区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继续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实施长防林等国家重点工程, 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已建交通干道、河渠绿化,狠抓新建长 廊林带建设,并向乡村道路拓展延伸;以城区、城镇、村庄 等点为抓手,全民推进义务植树,加快国土绿化建设步伐。 形成“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构建 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为合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 障。 建立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以培育森林资源为导 向,坚持造林绿化与苗木花卉、特色经果林、森林旅游等绿 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建立高效的林业产业经济体系。进一步 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巩固发展苗木花卉优势产业,改造提 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新兴产业,重点 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树种、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 林下经济等产业,逐步建立特色明显、效益较高、可持续发 —28— 展的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建立较为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加快城乡绿化美化 步伐,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 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将 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森林公园、湿地 公园、城市绿地、名胜古迹、古树名木、各类纪念林等文化 载体,提升生态文化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文化传播体系 平台建设,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创意产品与服 务,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的意识,实现 人与自然、自然与城市协调发展。 第二节 强化林业五大产业 苗木花卉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区域优势与发展现 状,合理培育优质苗木花卉,促进生产与销售。逐步建立苗 木花卉电子商务中心,实现网上交易。积极鼓励、引导实行 苗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经营,加快苗木品种更新 换代,建设一批树龄长、病虫害少、经济价值高、应用范围 广等特点珍贵乡土树种苗木基地,提升苗木产品质量与档 次,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努力把合肥打造成 全国最大的苗木市场交易中心、苗木价格形成中心和优质苗 木供应中心,做大做强合肥苗木产业。 —29— 木本油料和特色经济林产业。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 定性作用,充分考虑比较效益,尊重市场规律和群众意愿。 按照“适地适树、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基本要求,发挥 资源禀赋优势,科学发展适宜树种,优化区域布局,壮大各 具特色的经济林产业。改良传统柿、桃、李、板栗、葡萄等 经济林品种,加快发展薄壳山核桃、省沽油等木本油料产业, 稳步推进大樱桃、蓝莓、猕猴桃等新兴经果林产业,到“十 三五”末,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齐全、效益 良好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我市特色经济林资源 总量稳步增长,产品供给持续增加,质量水平大幅提高,木 本粮油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经济林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富民增收效果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 森林旅游产业。根据群众“关注森林、走进绿色、回归 自然”的品质生活新追求,立足现有的森林公园、国有林场、 湿地等森林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挖掘开发森林休 闲旅游业,打造旅游经济发展新亮点。鼓励支持大型苗木基 地,盘活本地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优化森林休闲旅游 业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开拓森林休闲旅游业客源市场, 提升森林休闲旅游业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旅游连锁效应,嫁 接拉长森林休闲旅游产业链。 林下经济产业。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土地 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经济,进行合理种植,综合 —30— 开发,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 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 成果。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 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利用 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 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业,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 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建设一批连片规模的林下经济示 范基地。 竹产业。竹子与其它木本树种相比,具有周期短、见效 快的特点,同时竹子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根据安徽省竹区 分布情况,庐江县为竹产业较适宜区,目前种植面积 3 万亩, 其他县市区均为零散分布区。庐江县要加大竹资源培育力 度,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竹资源基地,“十三五”末,努力形 成 5 万亩丰产竹林,积极推进低产低效竹林改造进程,全面 提升竹资源数量和质量。注重竹加工业,重视竹产品开发, 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竹产 业带。大力培植竹行业龙头企业,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注重 企业发展与基地建设并重。 第三节 打造生态十大工程 环巢湖生态修复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成片造林、村镇绿 —31— 化、三网绿化、矿山修复、提高森林质量、恢复生物多样性 工程,实现提高森林覆盖率、完善环湖景观生态林带、提升 森林生态功能及景观效果,形成环巢湖森林生态屏障。一是 提升完善沿湖森林长廊。完善提高环巢湖生态屏障林带建 设,打造集生态、景观、亲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环湖森 林长廊风光带。二是构建环湖生态网络。以城乡道路、水系 和农田为框架,新增水源涵养林、景观林 1 万亩,实现“路 网、水网、林网”三网有机融合,构建多功能的环湖生态网 络。三是开展环湖乡村绿化。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开展进村 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建设环村绿化带,大力发展乔木、乡 土、珍贵树种和特色林果、花卉苗木,建设具有合肥特色的 乡村田园风光。 “十三五”期间,沿湖中心村全部创建省 级森林村庄。四是推进山体生态修复。针对环巢湖周边县 (市)、区重点区域废弃的裸露矿山,采用复垦复绿等技术 手段,选择合适的树种,治理露采坡面,恢复和谐的山体自 然景观。 合肥市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的选择见下表。 规划香樟、广玉兰、悬铃木、黄山栾树作为合肥市的基 调树种。 —32— 基调树种一览表 序号 种名 科名 形态 学名 1 香樟 樟科 常绿乔木 Cinnamonum camphora 2 广玉兰 木兰科 常绿乔木 Magnolia grandiflora 3 悬铃木 悬铃木科 落叶乔木 Platanus acerifolia 4 黄山栾树 无患子科 落叶乔木 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 骨干树种一览表 序号 种名 科名 形态 学名 1 女贞 木犀科 常绿乔木 Ligustrum lucidum 2 雪松 松科 常绿乔木 Cedrus deodara 3 桂花 木犀科 常绿乔木 Osmanthus fragrans 4 石楠 蔷薇科 常绿乔木 Photinia serrulata 5 银杏 银杏科 落叶乔木 Ginkgo biloba 6 国槐 豆科 落叶乔木 Sophora japonica 7 朴树 榆科 落叶乔木 Celtis tetrandra 8 榉树 榆科 落叶乔木 Zelkova schneideriana 9 重阳木 大戟科 落叶乔木 Bischofia polycarpa 10 乌桕 大戟科 落叶乔木 Sapium sebiferum 11 黄连木 漆树科 落叶乔木 Pistacia chinensis 12 4 13 白玉兰 木兰科 落叶乔木 Magnolia denudata 枫香 金缕梅科 落叶乔木 Liquidamba formosana 14 合欢 豆科 落叶乔木 Albizzia julibrissin 15 无患子 无患子科 落叶乔木 Sapindus mukurossi 16 垂柳 杨柳科 落叶乔木 Salix babylonica 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包括保护工程和修复工程。保护工 程针对合肥市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通 —33— 过改善隐蔽条件、食源生物恢复、生境岛营造、建设生态廊 道等措施,达到保护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的目的。修复工程包 括基底恢复工程、植被恢复工程、水环境恢复工程、岸坡恢 复工程。编制环巢湖湿地公园群总体规划。推进国家级、省 级、市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逐步建立湿地保护体系。具体 建设肥西三河、包河滨湖、巢湖半岛、庐江兆河、肥东东景、 庐阳等 6 处国家级湿地公园;肥东临河、肥东龙栖地、庐江 白石天河、巢湖槐林、巢湖柘皋、长丰梅冲湖等 6 处省级湿 地公园及肥东玉带和河、巢湖裕溪河等一批市级湿地公园。 环城生态圈建设工程。提升完善城市森林圈水平,构建 功能齐全的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提升完善环 城公园绿带为骨架的核心城区森林圈建设水平。重点以近自 然绿化景观改造和精品园林塑造为主,全面提质升级环城公 园绿化档次和景观品位。二是提升完善以高压走廊绿带为骨 架构建的森林圈建设水平。重点提升高压走廊节点景观绿化 品位和街头绿化景观质量,将高压走廊打造成为环城绿带。 三是提升完善以绕城森林长廊为连接线,全面贯通大蜀山森 林公园、滨湖森林公园、城市饮用水源涵养林、大型林苗基 地、退耕还林基地等城郊森林圈建设水平。重点加强连接线 上森林的抚育管理,提升绕城高速出入口景观绿化,形成环 网相连的绿色生态景观圈层。四是远郊屏障森林圈。在“东 部以北起岱山湖南至巢湖边为主轴,南部以巢湖南岸为主 —34— 轴,北部以江淮分水岭脊线为主轴,西部以紫蓬山以及串联 起来的林苗基地为主轴”的轴线上,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重 点建设水源涵养林、速生丰产林为重点,“十三五”期间, 造林 5 万亩。 江淮分水岭森林长城建设工程。调整江淮分水岭区域农 业产业结构,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实现岭区森林植被快速恢 复和增长,构筑合肥北部的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主要内容: 一是实施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是低山封 育、低丘岗地及河流水源地造林、完善农田林网及道路水系 的绿色长廊、发展经济林木及苗木产业、提高村镇绿化水平 等,提高森林覆盖率。二是建设江淮分水岭岭脊地森林长城。 以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为主,构筑岭脊森林长城, 成为合肥市的重要生态屏障。 “十三五”期间,造林 5 万亩。 经济林建设工程。开展经济林示范基地建设,带动经济 林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建设薄壳山核桃、 油茶、省沽油等木本油料基地,规划新发展 5 万亩薄壳山核 桃,1 万亩油茶、1 万亩省沽油基地。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 重点发展大樱桃、蓝莓、香椿、桑树等特色经果林。改造升 级传统经济林基地,在优势产区,通过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方 式,建设高标准、集约化经营的葡萄、枣、桃、柿、李、板 栗等经果林基地。 苗木花卉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以培育优质苗木花卉为重 —35— 点,以乡土树种和引进的园林景观树种苗木为主体,发展苗 木花卉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实现苗木花卉产业由数量扩张型 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形成特色优势产业群。加强林业科技对 苗木花卉的科技支撑,全面提升苗木花卉科技应用水平,争 取建设一批高标准苗木花卉示范基地,到 2020 年,提升改 造 50 万亩绿化苗木。 森林长廊建设工程。新建、改扩建高速、国省道、县乡 道、铁路、河渠的绿色长廊林带建设,重点建设 120 公里合 铜路、103 公里滁河干渠、合巢芜高速、引江济淮合肥段沿 线长廊林带建设,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提高通道绿化档 次水平。完善提升已建绿色长廊。“十三五”期间,长廊建 设重点向乡村道路拓展延伸。 植树造林成果巩固工程。一是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坚持 把退耕还林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充分 利用退耕还林林地资源,重点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非 木质产品采集业,林产品加工业等。“十三五”期间,每个 县、市至少建设 1 个退耕还林林下经济示范点。二是新造林 成果巩固。加强新造林抚育管理,加大对新造林监督和管理, 落实管护责任,巩固造林成果。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特 色产品,丰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 生态效益双增长。“十三五”期间,林下经济面积新增 2 万 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 2 亿元。依托近年来大面积的新造林, —36— 大力发展适应区域性需求的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森林旅游, 完善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湿地资源,加大对森林旅 游人家、生态山庄等森林旅游服务业的扶持,推进山水文化、 古树文化、竹文化、果文化等林业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到 2020 年,由大型林苗基地打造森林公园 15 处,经营总面积 20 万亩。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 物防治工作,逐步建立集自助诊治、远程诊断、专业支持、 信息查询、知识宣传和行业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 网络便民服务市级森防智能平台。进一步完善“以数据采集、 传输、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监测预警体系,以检疫执法、监管 和除害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检疫御灾体系,以对主要林业园林 有害生物防治、应急防控指挥和应急防控物资储备为主要内 容的防治减灾体系,以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网络森林医院、 科技支撑、队伍建设、资金筹措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保障体 系”建设。 “十三五”末,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6‰以 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 85%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 85%以上, 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 100%,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主要 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达到 100%。 森林防火建设工程。加强林火监测,在重点防火单位、 地区建立监测站、瞭 望台;加强森林防火通道建设;加强森 林防火指挥车辆与通信系统建设,解决野外火灾扑救时通信 —37— 不畅问题。加强专职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落实培训与演练工 作。“十三五”期间,新建瞭 望台 20 座,新建防火通道 300 公里,市本级与肥东、肥西、庐江、巢湖、大蜀山森林公园 各购置 1 台森林防火通信指挥车。 “十三五”期间,确保全 市无重大、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实现森林火灾当日扑灭率达 到 98%以上、年度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 0.5‰以下的目标。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公园游园和街头绿地建设工程。严格执行国家《城市园 林绿化评价标准》 、 《合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规定,推 进公园绿地建设,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各地区要 按照“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的要求,实施好年度公园 绿地建设和提升项目。着力解决公园绿地布局不均衡、功能 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利用街头巷尾的零星空地,提高建设标 准建设成精品小绿地、小游园。各县(市)、区、开发区每 年建成不少于 2 个游园或街头绿地。到“十三五”末,市区 新增公园面积 156 公顷。 —38— 专栏 5:“十三五”期间城区绿地布局规划图 明确合肥市区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布局。既能传承“环城 公园、绿楔嵌入”的经典模式,又能结合合肥市市区不断扩 大的用地布局,体现新时期合肥“大湖名城”园林绿化布局 新特色。 —39— 合肥市“十三五”规划新增绿地面积一览表 新增绿地面积 单位:ha 新增公园面积 分区 2016 2017 2016 2017 瑶海区 80 60 71 庐阳区 60 60 12 蜀山区(含政务区) 70 70 40 包河区(含滨湖区) 90 100 18 新站区 80 70 —— 高新区 70 80 15 经开区 50 60 —— 合计 500 500 156 合肥市市区绿地规划图 —40— 瑶海区:乐新公园(乐水路与新安江路交口西南)、采 新公园(采石路与新安江路交口西南)、二十埠河中游湿地 公园、生态公园; 庐阳区:亳北游园(亳州路与北一环路交口西南、西北和 东北)、凤颖公园(凤台路与颖上路交口东北)、 半岛省级森 林公园南北湿地、庐州公园二期项目、海棠公园; 蜀山区:四季花海城市花园(四季花海城市花园)、石头 塘公园(怀宁北路与十里店路交口西北)、五爪塘公园(黄山 路与怀宁路交口东南)、龚洼公园(洪桥路与长岗路交口东 北)、樊洼生态公园、蜀峰湾公园南湖区; 包河区:丝绸公园(金寨路与水阳江路交口东北)、建设 高铁南站三期、提升南雁湖公园; 高新区:玉习公园(玉兰大道与习友路交口西南)、北 雁湖公园; 滨湖新区:省政务绿轴(省政务北侧); 新站区:少荃湖公园; 政务区:天鹅湖南岸绿轴、 金斗公园五期。 道路绿化带和滨水绿廊提升 建设工程。按照林荫路标准,重 点建设改造城镇出入口和主要道 路绿化。道路隔离带(分车带) 绿化增加乔木比重,路侧绿带要 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混交林风 —41— 貌,道路交口等节点要成为景观靓点。各县(市)、区、开 发区每年应创建 1-2 条绿化示范路(林荫路),同时打造一批 精品特色街区。要充分利用城镇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构建 滨水绿廊,城镇主要河道岸线新建绿化单侧宽度原则上应达 到 50 米,原有河道岸线绿化只增不减,体现风景林或防护 林的建设风貌。 (1)河流绿化廊道建设工程。重点提升河流绿化廊道: 二十埠河(郎溪路—淮南铁路桥)、十五里河(祁门路以北)、 徐河(全线) 、南淝河堤岸绿化。 (2)道路绿化建设工程。重点提升道路绿化: 庐阳区——中菜市路、官塘路、李郢孜路、茨河路、固 镇路、北二环南侧、合福铁路沿线(海棠公园西侧); 包河区——包河大道高架; 高新区——方兴大道、习友路、长江西路绿线、宁西铁 路南侧绿线、云飞路绿线; 经开区——方兴大道绿线、锦绣大道; 政务区——京福铁路; 滨湖新区——玉龙路; 新站区——铜陵北路绿线、天水路绿线、魏武路绿线、 相山路、毕升路、临涣路、蓝天路、珠城路、九顶山路、项 王路、大禹路、东淝河路。 园林精品示范建设工程。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编 —42— 制高质量设计方案,引进高水平施工队伍,强化施工全过程 管理,建设一批城市出入口和主干道路绿化、公园游园、河 道绿化、生态片林等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应做到植物景 观丰富,配套设施完善,园林小品、建筑物、构筑物地域特 色鲜明,体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各县 (市) 、区、开发区(新区)每年分别打造 2 个以上精品示 范工程,并通过省住建厅的核查验收。至“十三五”末,公 园绿地提升完成率达到 50%。 重点项目:滨湖湿地公园、大蜀山森林公园、蜀麓公园、 花冲公园、南艳湖公园。 老旧小区绿量和品质提升工程。继续开展以二环内老城 区园林绿化水平提升为重点的“十大行动”,着力解决老城 区绿量不足、绿地不均衡等问题。与市建委研究出台《合肥 市城区绿地游园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引导四城区结 合城中村拆迁改造、企业和单位搬迁等,通过拆破建绿、清 乱植绿、见缝插绿,千方百计增加绿量,让老城区绿起来。 同时,要加强街区整治,建设特色街区,让城市靓起来。居 住小区和单位绿化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社会各单位内部绿化 工作,重点做好城市道路沿线单位内部绿化提升和拆墙透 绿,发展垂直绿化,丰富绿化层次。督促社会各单位履行植 树增绿的法定义务,发动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好管好本单 位绿化工作。全面完成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保护现 —43— 有绿化,优化绿地布局,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 绿、立体绿化和新(改)建生态停车场等措施,最大限度地 在居民身边添绿添彩,尽可能提升绿化档次。 至“十三五”末,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率达到 90%以上。 市域绿道网络建设 工程。按照《合肥市域 空间绿道网络系统建设 总体规划》 、 《环巢湖“金 项链”景观绿道总体规 划》,从市民生活、休闲 等实际需求出发,将现 有道路、森林、绿地、水域、湿地、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节点 进行有效串联改造,建立城区、城郊、景点、聚集区及现有 绿道间的有效沟通与连接,促进市域绿道网络系统的构建。 坚持统一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同步设计、建设绿道标识。 在已建成的环巢湖大道绿道基础上,继续实施环巢湖次 环路绿道建设,全力打造便民、亲民的绿色慢行系统。各县 (市)、区、开发区要按照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完成相应规模 的绿道建设任务。至“十三五”末,建设郊野绿道 1000 公 里、城市绿道 800 公里、社区绿道 500 公里。 —44— 第五节 规划建设与管理 森林资源管理。一是加强林地保护管理。严格依据林地 保护利用规划使用林地,控制用地规模,坚守林地红线。严 格执行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管理制度,统筹安排年度定额,优 先保障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 合理调控城镇建设项目,从严控制经营性开发项目。积极引 导建设项目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切实保护好生态区位重要和 生态脆弱地区的林地。到 2020 年,全市林地保有量 265 万 亩,森林保有量 250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28%。二是严格 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坚持林木凭证采伐,规范木材运输 证、林木采伐证发放,做好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建立 健全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检查和通报制度。“十三五” 期间全市年森林采伐量控制在 206509 立方米以内,其中商 品林 131664 立方米,公益林(含退耕还林)74845 立方米。 到 2020 年全市森林蓄积达到 800 万。三是加强野生动植物 保护管理。开展野生动植物调查,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依 法管理野生动物等行为。 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巩固城市园林绿化管养体制改革成 果,建立健全分级管养、职能明确、标准具体、责任落实的 长效管养机制,促进园林绿化管养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 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园林绿化管养标准及考核细则,加强监 —45— 督考核并兑现奖惩。 (1)抓好品质建设工程。 注重全过程管理坚持品质导向, 着力提升绿化建设质量。出台“绿色图章”管理办法,实施 绿化项目设计审批和绿化工程竣工验收。 规范绿化市场秩序,完善绿化工程招投标及评标规则, 抵制恶意低价竞争。规范建立市级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库, 加强诚信管理。 修订完善合肥市绿化施工导则、行道树施工导则,提高 技术规范的指导性、科学性。出台优选施工、监理等承包商 办法,引进和培育优质施工、监理单位。 (2)抓好监管服务工程。认真实施《合肥市园林绿化工 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扩大绿化监管范围,让绿化标准、 绿化细则真正落实到绿化项目上、工程质量上。强化对外地 进肥企业备案管理。实行外地进肥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信用档 案动态管理,实施信用综合评价和奖惩,纳入我市园林绿化 企业诚信系统。严格落实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在媒体上公 布,接受社会监督。加大园林绿化施工培训力度,不断提升 绿化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加大园林科研力度,扩大科 研成果,提升城市绿化的科技含量。完善奖补政策,不断提 高辖区绿化的积极性。 (3)抓好养护管理工程。要进一步压实辖区绿化养护日 常监管责任,通过理顺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建立全区域统一 —46— 的园林绿化养护监管机构。要积极推行大标段招标管养模 式,逐步实现分散、小标段的管养模式,向集中、大标段管 养模式过渡,消除管养盲点。修订全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 核办法,结合数字城管,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强化 日常巡查、专项督查、月度抽查、季度检查、年度考核,开 展年度五佳“公园(游园) ”、十佳“养护示范道路”争创活 动,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探索建立市、区两级 园林绿化养护企业信用评价平台和信用评价体系,淘汰管养 落后、能力低下的企业,形成全市良好的养护管理市场环境。 继续做好绿化养护安全生产、应急抢险和文明创建工作,确 保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法制建设。认真开展行业管理。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合 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着手制定《条例实施细则》 。同时 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提升服务效能。启动建立合 肥市绿化企业优质资源库,完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 激励绿化施工企业做绿化精品、创优质工程。 (1)严格执行《合肥市城市绿化条例》 ,对城市绿化规 划、建设、管理和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2)严格实施《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加大了湿地保护工作力度。 (3)严格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 的通知》,加大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对市域内的每棵古树 —47— 名木都进行了调查、鉴定、定级、登记、编号,建立档案, 设立标志。全市共有古树名木 2319 株,古树名木保护率达 100%。 (4)严格行政审批制度,严禁违规移植树木、侵占绿地。 (5)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市林园、规划、建设、公 安、城管等部门协同力度,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活动。 林业体制改革。(1)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国有 林场改革基础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组织有关县市编制 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到 2017 年底,全面完成 6 个国有 林场改革任务,明确界定国有林场生态责任和保护方式,推 进国有林场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办社会职能分离,健全富 余职工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公 益林管护机制,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功能不断完善, 管理体制全面创新,林场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职工收入逐步 增加。 (2)大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林业产业结 构调整,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林业企业降成本、 补短板,增强林业产业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林业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 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坚持加快培育一批与产业结构相适 应的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 实现低端传统产业向高端特色产业转变。坚持按照规模化、 —48— 特色化、专业化的要求,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优势品种、 形成拳头产品,避免结构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建 立林业产业的示范基地,应用推广新型科技成果,带动周边 农户发展,提高产业的总体水平。 (3)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建 设,建立健全县(市)林权交易服务平台,加强森林资源资 产评估指导监管;建立和完善林业融资担保机构、林权收储 中心,大力培育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快林 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森林保险体系,加强承包经营纠 纷调处,积极推进县级林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建设,探 索建立林业法律援助机制,维护林农合法权益。 第六节 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工程 卫星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等 应用。利用卫星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 术,加强对包括城镇园林绿地监管、绿线控制、古树名木管 理和园林有害生物监测等。开展城市生物资源调查和动植物 保护等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利用基于物联网的生态林管理技术、基于 3G 网络的移 动监控技术、现代化的病虫害测报技术等数字园林绿化新技 —49— 术,为行业发展与推广提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服务。 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研究。开展研究绿色生态城区指 标体系,以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生态保护为重点,涵盖绿色 生态城区规划、建设、运营 3 个阶段,从不同层次对其目标 进行跟踪和监控,以增强指导性、调控度。同时,注重与城 乡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机紧密衔接,在突出城乡建设绿色发 展、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注重与国家绿色生态城区示范、生 态园林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等工作的衔接。 园林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进一步开展了城市道路绿化骨 干树种的研究及植物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如推广应用了无 球果法梧嫁接技术,开展节约型绿化,鼓励中水用于绿化养 护和景观用水,引导发展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绿化。 推广应用树木全冠栽植、容器苗栽植和土壤改良等技术,改 善植物生长环境,提升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50—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明确责任主体,理顺运行机制 科学分解落实五年规划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各部 门要根据规划精神,结合本部门职能,逐步分解落实各项工 作任务,将目标具体化、措施化、可操作化。建立目标考核 机制,把园林建设、生态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任期目标和年 度工作目标,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综合运 用经济、行政、财政、价格等手段,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 现。 第二节 保障资金投入,拓展投资渠道 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搞活投资 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吸引和鼓励 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和园林,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 是制定开发鼓励政策。二是落实财政扶持政策。要多渠道筹 集资金,大幅度地增加对林业和园林的投入,为实现林业跨 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加大对林业和园林的财政 和金融支持,把公益林建设、管理和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 资,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按照事权划分原则, —51— 建立公益性绿化以政府投入为主,商品林以社会投入为主的 投资机制,制定市、区(县)和街(镇)三级财政的扶持政 策,形成长效稳定的投资渠道,不断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第三节 科学实施规划,统筹行业发展 建立以规划为引领,以各类专项规划、区域合作规划、 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加强各类规划之间的衔 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评估,特别是在中后期,要开展相关 评估工作。部分指标因客观原因需要调整的,通过人大审议 后予以修正。建立协调机制,有效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 协作,确保在本规划指导下,实现规划的统筹安排,提高规 划效率。 第四节 划定生态绿线,保障发展空间 将《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十三五”发展规划》纳入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同时,对生态脆弱地段和生态区位重要地区、 城区公园从规划角度划定“绿线”。巢湖周边、城市水源地、 大型水库、高速公路、重化工区、不宜种植食用农产品地及 城市规划区的城郊接合部、乡镇(街道)政府驻地规划区与 农村的接合部及村庄周边明确为风景林、环保林、环城林建 —52— 设用地,按照不同林带的标准划定“绿线”,保护现有林地, 保证林业和园林发展用地。“绿线”范围内的现有绿地不得征 用占用,并通过市人民政府或人大常委会以政府规章或地方 法规的形式给予确认,保障林业和园林用地和整个城市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对已建的重点区域的绿化用地(特别是高速 公路绿带)采用不同办法一次性解决土地使用权。 第五节 健全法规配套,强化监督管理 健全完善城市林业和园林绿化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 肥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积极推进湿地保护立法, 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为抓 手,规范文件制定和行政决策程序,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 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动力,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进 一步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 新;以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为重点契机,加强 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完善行政执法 体制和机制目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严厉查处滥砍乱伐、滥捕乱猎、滥采乱挖、滥垦乱占等破坏 资源和环境的违法案件。 —53— 第六节 加强人才培养,突出科技支撑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强城市林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 和引进工作。特别是注重具有良好森林景观管理与生态建设 和保护、绿化信息管理、城市郊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城市林业专门人才的培养、 吸收和引进。同时,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自身价 值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推动合肥森林城 市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城市林业领域各类行业学会、协 会、研究会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在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智力支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合肥 绿化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七节 加大社会宣传,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广泛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电视、报纸、广播、 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主导作用,增强社会各界的绿化意 识、生态意识、省会意识,增强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快 林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自觉性,增强发展园林绿化的 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对 “园林绿化是有生命的基 础设施”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参与、支持园林绿化建设。 探索和完善园林绿化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制定和出台强 —54— 有力的政策措施,把人民群众发展园林绿化的积极性最大限 度地调动起来,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推进重点绿化工程建 设、养护管理的市场化进程,鼓励社会机关、团体、企事业 单位、学校和个人积极以认建、认养、认管、承包、合作等 方式参与绿化美化建设,不断地将合肥市的园林绿化发展推 上新的高度。 第八节 推进动态管理,健全监测评估 加强园林绿化行业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城市林业和园林 绿化监管平台,加强信息化和人力资源建设管理。对林业园 林资源实施动态化监测与管理。通过健全资质准入与管理、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积极探索园林绿化建设的市场融资模 式,进一步规范完善市场竞争与监管,促进城市林业和园林 绿化快速跨越发展。逐步推广数字化、精细化园林管理。 —55— 附 表 表 1:合肥市“十三五”新建公园一览表 单位:万平方米 万元 公园名称 位置 面积 实施年度 所属区 域 二十埠河中游 湿地公园 龙岗路与淮南路交口东北 16 2016— 2017 瑶海区 滨河公园 南淝河北侧 19 2016— 2017 瑶海区 乐新公园 乐水路与新安江路交口西南 53 2017— 2018 瑶海区 采新公园 采石路与新安江路交口西南 18 2016— 2017 瑶海区 农民公园 三十岗乡陈龙村 12.54 2016— 2017 庐阳区 1000 劳模公园 沿河路以西,农科南路以东, 临泉路以北,铁路线以南 3 2016— 2017 庐阳区 2000 紫桐公园 银杏大道与森景大道交口西 南 1.7 2016— 2017 庐阳区 2500 淮北路公园 阜阳路与合福铁路交口东北 2.68 2016— 2017 庐阳区 500 海棠公园 北二环路与合福铁路交口东 南 4.4 2016— 2017 庐阳区 2100 森林公园 万科地产西南 6.4 2016— 2017 庐阳区 2000 亳北游园 亳州路与北一环路交口西南、 西北和东北 0.8 2017— 2018 庐阳区 凤颖公园 凤台路与颖上路交口东北 0.8 2016— 2018 庐阳区 森林公园 万科地产南侧 10.0 2016— 2017 庐阳区 半岛省级森林 公园南北湿地 半岛省级森林公园内 13.33 2016— 2017 蜀山区 900 樊洼生态公园 樊洼路与科学院路交口东北 侧 23.33 2016— 2017 蜀山区 1000 石洪公园 洪岗路与石台路交口东北 2.2 2016— 2017 蜀山区 700 四季花海城市 花园 四季花海城市花园 35 2016— 2017 蜀山区 —56— 投资 石头塘公园 怀宁北路与十里店路交口西 北 1.3 2017— 2018 蜀山区 五爪塘公园 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口东南 1.45 2017— 2018 蜀山区 龚洼公园 洪桥路与长岗路交口东北 1.78 2018— 2019 蜀山区 高压走廊景观 提升项目 金寨路-当涂路段 16.6 2016— 2017 包河区 500 淝河生态公园 高铁南环线包河大道 —北京路段 5 2016— 2017 包河区 1000 南宁公园 南二环与宁国南路交口西北 2.47 2017— 2018 包河区 丝绸公园 金寨路与水阳江路交口东北 4.3 2017— 2018 包河区 田埠游园 彩虹路(创新大道-文曲路) 5.5 2016— 2017 高新区 3000 柏堰湖公园 柏堰工业园 20.0 2016— 2017 高新区 22500 玉习公园 玉兰大道与习友路交口西南 15.0 2018— 2019 高新区 王建沟 游园工程 云谷路-方兴大道 18.8 2016— 2017 经开区 848 体育公园三期 翡翠路以东,天鹅湖以北 6.17 2016— 2017 政务区 2283 金斗公园 南宁路-嘉陵江路段 18 2016— 2017 滨 湖 新 区 3600 沙滩公园 广西路-庐州大道段 16 2016— 2017 滨 湖 新 区 3200 云川公园 四川路与云谷路交口 3 2016— 2017 滨 湖 新 区 400 省政务绿轴 省政务北侧 10.8 2018— 2019 滨 湖 新 区 —57— 表 2: 合肥市“十三五”道路铁路绿化建设一览表 单位:万平方米 万元 道路名称 起始位置 绿化 面积 实施年度 所属区域 投资 中菜市路 全线 0.2 2016—2017 庐阳区 80 官塘路 灵溪路-阜阳路 0.4 2016—2017 庐阳区 68 李郢孜路、茨河路、 固镇路 全线 3.76 2016—2017 庐阳区 560 北二环南侧 四里河路—怀宁北 路 4.8 2016—2017 庐阳区 800 合福铁路沿线 (海棠公园西侧) 北二环—固镇路 3 2016—2017 庐阳区 400 包河大道高架 繁华大道-花园大道 5 2016—2017 包河区 700 方兴大道 长江西路-宁西铁路 36 2016—2017 高新区 5000 习友路 长宁大道-丰乐河路 4 2016—2017 高新区 长江西路绿线 南环高速-将军岭路 7.5 2016—2017 高新区 宁西铁路南侧绿线 长宁大道西侧 10 2016—2017 高新区 600 云飞路绿线 创新产业园二期 10 2016—2017 高新区 1500 方兴大道绿线 金寨路-宿松路 35 2016—2017 经开区 7000 锦绣大道 紫蓬路-清潭路 6 2016—2017 经开区 1800 京福铁路 怀宁路与习友路两 侧 3.5 2016—2017 政务区 519 玉龙路 方兴大道-珠江路段 0.3 2016—2017 滨湖新区 80 铜陵北路绿线 淮海大道—魏武路 2.65 2016—2017 新站区 1325 天水路绿线 二十埠河-珍珠路 13.00 2016—2017 新站区 6500 魏武路绿线 新蚌埠路-文忠路 23.00 2016—2017 新站区 11500 相山路 岱河路—泗水路 5.40 2016—2017 新站区 1890 毕升路 泗水路—岱河路 0.17 2016—2017 新站区 59.5 临涣路 梦溪路-大众路 0.30 2016—2017 新站区 105 蓝天路 新汴河路—天水路 0.16 2016—2017 新站区 56 珠城路 九顶山路—颍州路 0.23 2016—2017 新站区 80.5 九顶山路 淮海大道-东方大道 4.00 2016—2017 新站区 1800 项王路 大禹路-卧龙路 0.60 2016—2017 新站区 270 大禹路 东方大道-魏武路 1.50 2016—2017 新站区 675 东淝河路 东方大道-魏武路 0.80 2016—2017 新站区 360 —58— 表 3:合肥市“十三五”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一览表 单位:万平方米 万元 示范工程名称 类型 绿化面 积 实施年度 所属区域 投资 半岛省级森林公园南 北湿地景观工程建设 公园绿地 13.33 2016—2017 蜀山区 900 石洪公园 公园绿地 2.2 2016—2017 蜀山区 700 枣林新村小区 景观绿化 附属绿地 15.8 2016—2017 蜀山区 2900 相山路 附属绿地 5.4 2016—2017 新站区 1890 九顶山路 附属绿地 4.0 2016—2017 新站区 1800 体育公园三期 公园绿地 6.17 2016—2017 政务区 2283 金斗公园四期 公园绿地 18 2016—2017 滨湖新区 3600 云川公园 公园绿地 1.0 2016—2017 滨湖新区 400 二十埠河中游 湿地公园 公园绿地 16 2016—2017 瑶海区 滨河公园 公园绿地 19 2016—2017 瑶海区 —5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