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资讯》2018年第12期(总第252期).pdf
高教资讯 2018 年第 12 期(总第 252 期) 出版日期:2018 年6 月30 日 主管: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主办:济南大学高教研究院 本 期 要 目 教育部: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1 论 高等 教育内 涵式发 展 ………………………2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的 发 展 趋 势 及 挑 战 … …3 教育部认定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 教育部: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6 月 21 日,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教育 部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 22 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高教司司长吴岩把教育部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将要 推出的系列举措概括为“8 个一” : 落实一个根本任务,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坚持一个根本标准,即立德树人的成效标准;突出一个基础地位,即人才培养体系 中的本科教育;强化一个基本抓手,即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支育人队伍,即人才培养的关键是 教师;完善一套协同机制,即建立学生实践教育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下好一步“先手棋”,即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育一流质量文化,即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一 流大学建设的首要指标。 一、本科教育是战略地位、纲举目张的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本科院校在校生、毕业生 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是 8:1,高校为社会 提供的毕业生中 87%是本科生,2017 年本科毕 业生接近 400 万人,改革开放 40 年来本科毕 业生达 6000 多万人。本科生培养质量直接影 响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 二、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和基础平台 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把建设一流专业作为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的 重要基础和根本抓手。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 机制,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主动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养老护理、 儿科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的学科 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下一步,教育部将实施 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 1 万个国 家级一流专业点和 1 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 三、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要大力推动院士、“千人”“万人”计划 专家、“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走上 本科教学一线,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 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加大对教学业绩 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 员,要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同时,要加 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 升中施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 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云平台 教育部要求,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 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高等教育云平台。 建设 3000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00 项 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推动实施一 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 1 万门国家 级和 1 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立 慕课学分认定制度,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 五、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 据介绍,作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顶层设 计的“新时代高教 40 条”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培养卓越拔尖人才的施工方案“六卓越一拔尖 2.0”等文件即将发布。其中, “六卓越”是指 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农林人才、卓越 法治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和卓越教师的培 养计划;“一拔尖”是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 养计划。1.0 版的专业只有数学、物理、化学、 生物、计算机,2.0 版拓围到 17 个专业类,包 括文、史、哲、经济,实现 了专业全覆盖。(摘自央视 网新闻客户端,2018-06-22 发布,作者:潘虹旭) 2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一、何谓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宏观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在保持 高等教育系统规模稳定或小幅增长的背景下, 通过调整或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质量的方 式,使高等教育发挥更大更好的功能。微观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涉及高校的教育教 学及其功能的 发挥,即人才 培养职能,是 指高校以提高 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所采取的加强人 才培养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环境,改善人才培 养条件,提高人才培养成效的举措及其所产生 的效果。概而言之,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 在需求而言,内涵式发展的根本意旨在于从提 高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出发,改 革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水 平和质量的各种体制机制,加强高校教育教学 条件和环境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建 构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功能相适应的人才培 养模式,满足受教育者的高等教育意愿,并适 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解决的问题 宏观层面。1.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偏低问 题。在我国 1200 多所本科院校中,有 600 多 所是 2000 年以后发展起来的,起点低、历史 短,发展重心偏低。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整体 性地提升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重心。2.高等教 育同质同构问题。同质同构现象存在于同层 次、同类别的高等教育中,也存在于不同层次、 不同类别的高等教育之间,还表现在学科专业 结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标准与要求、文化精神等方面。因此高校 办学特色不鲜明,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性的 塑造薄弱。3.优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问题。 微观层面。1.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化刚性过 强问题。专业是高校组织和实施高等教育的基 本单位,但在专业教育上,我国高校把专业之 间看作是孤立或对立的关系,把专业与社会职 业看作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从而导致专业教育 口径狭窄、缺少相互融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 应性不强。2.高校课程教学浅表化问题。教学 改革深入课堂还很不够,探究式、启发式、讨 论式、研究式、情景式、对话式等方法应用有 2018 年第 12 期 2018 年 6 月 30 日出版 高教资讯 限,教学结果就是教的不深、学的很窄、考的 很浅。3.高校优质教学资源不足问题。大而不 强、大而不优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有的状 况。4.高校教育教学文化薄弱问题。教师为了 完成工作量而教学,学生为了获得文凭而学 习,学校为了得到更多的生均拨款和学费而多 招生,管理人 员习惯于用各 种指标评价师 生的表现与教 学的价值。价值导向的偏差使教学过程缺少智 慧的碰撞,校园活动缺少对生命意义的体验。 三、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宏观层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 主体主要是高校主管部门,即中央和地方各级 党委和政府及其职能部门。1.进一步扩大高校 办学自主权,强化高校特色化发展。政府应当 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扩大高校办 学自主权;应当采取必要的政策调控和资源配 置手段,引导高校特色化办学;应当以更有效 的政策支持和行政服务帮助高校解决依靠自 身力量不能解决的人才培养的重大障碍问题, 如校企合作办学、产教深度融合等问题。2.发 挥政策杠杆作用,差异化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中央政府公共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 区高校的支持力度,同时,加强对一流大学和 一流学科建设的资助力度。发挥地方政府的统 筹作用。3.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和吸收更多 国际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在微观层面,1.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有效的学习体验。改变简单地以知识 传授为目的的课程教学范式,使学生能够深度 参与、亲身实践、有效体验教学过程,真正实 现深层的自主学习。2.多渠道开发利用教育教 学资源,丰富教育教学内涵。高校应加强开发 适合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教育 教学资源;重视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发展合作教 育,开辟社会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渠道;加强与 其他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互通。3.进 一步改革教学管理,构建弹性化、个性化的人 才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满足学生个 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4.加强高校教育教 学文化建设,培育高品质校园文化。 (摘自 2018 年第 6 期《中国高教研究》,作者:别敦荣) 论 高 等 教 育 内 涵 式 发 展 高教资讯 电话:0531-82765782 E-mail:gjzx@ujn.edu.cn 1. 寻 求 问责与改进 之 间 的 平 衡。从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 势来看,一方面,大学排名等具有侵略性的质 量保障形式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国家质量保障 体系正在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在一些国家和 地区出现了从质量保障转向质量提高的运动, 以此来恢复院校和学术人员的信任。美国传统 上以认证为核心的质量保障并不直接对院校 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其质量保障方式可以视 为质量改进的取向,但强调消费者选择权的市 场问责一直在质量保障中占据重要位置。在英 国,质量保障经历了从院校主导到外部质量保 障机构主导、再回归到院校主导的过程,其质 量保障的理念也正在从质量问责转向质量改 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从之前的水平评 估转到审核评估,更加强调院校自身在保障和 提高质量中的主体作用。 2.学生在质量保障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一 方面,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成为兼具主动回应问 责与自主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载体。20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认证机构普遍增加了 对大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和评价,即从关注院 校资源和投入到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随着 博洛尼亚进程的实施和推进,学生学习结果也 逐渐成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心和关 键。同时,美、英等国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开 发了种类繁多的测量工具,用以测量学生的就 读经验、学习成果、与教育过程的融入度以及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3 能力的发展 等,以全美 大学生学习 投入度调查最为知名。经合组织已启动了高等 教育学习成果评估项目,促成建立一个国际高 等教育质量比较框架。 3.通过范式变革形成质量文化。质量提高 并不是一个外部政治或院校内部行政管理的 函数,建立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也不等同于 形成了质量文化,最关键的挑战是如何激发院 校和教师在提高质量方面的内在动机,并将其 内化为院校和教师自发的质量实践。在回应和 改进结构主义取向的质量保障范式(回溯性质 量保障)的过程中,人-文化取向的质量保障 范式(前摄性质量保障)应运而生。后者力求 通过在院校内外建立一种整体的、基于全员参 与、信任和内在动机的质量文化来从根本上提 高质量。通过形成质量文化来提高质量是高等 教育理念的一次革新。 4.加强质量保障机构自身的建设。质量保 障是一种权力机制,质量保障机构自身的权力 如何规制、什么样的质量保障机构才能够行使 认证、评估和审计的权力等成为高等教育质量 保障中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保持独立性是提 高质量保障机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基本前提 和维护其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接受 来自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督。(摘自 2017年第12期《高等教育研究》,作者:苏永 建。文章原标题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历史 演进、全球扩散与发展趋势》 ) 中国大学教育能提高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吗 国际教育界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和读、写一样基本的学习和学术技能,是创造知识和 合理决策所必须的能力。研究发现,现阶段的中国大学教育能显著提高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从整体上看,学校层次越高,其对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长效应越大;不同学科的批 判性思维能力增值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底依次是文、医、理、工;从单个院校上看,本 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值效应与学校所在层次之间呈无序状态,并不是所有“好大学”的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值都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存在边际递减效应,初始能力越高,增 长幅度越小。研究结果证实,批判性思维是教育和培训的产物,大学教育在提高本科生批判性 思维能力方面大有可为。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而其关键是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应有之义。 (摘自2018年第6期《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张青根 沈红) 4 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2018 年第 12 期 2018 年 6 月 30 日出版 高教资讯 教育部:认定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教育部日前印发文件,决定认定 105 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 学项目。此次认定包括生物科学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 8 个专业类别,其余 52 个专业类 的项目认定将在后续几年开展。教育部计划到 2020 年推出 1000 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项目”。教育部要求,项目相关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继续建设与完善。相关高校要确保项目 被认定后 1 年内面向高校和社会免费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1 年后至 3 年内免费开放服务内容 不少于 50%,3 年后免费开放服务内容不少于 30%。教育部将依托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 享平台保持持续监管,如果示范性项目每半年联通测试出现 10 次以上不能联通或免费开放服 务内容未达标,经相关高校整改仍无改进,会被取消项目资格。 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的战略选择,是高校回归大学根本使 命,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本科教学的重要举措。(摘自教育部网站,2018-06-15 发布) 《科技部 教育部科教协同工作协议》 :新时代科教协同绿色通道 6 月 11 日,科技部、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科教协同工作会议暨高校校长座谈会,建立科教协 同工作机制,研究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新时代科教协同融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科 技部部长王志刚代表双方签署《科技部 教育部科教协同工作协议(2018—2022 年 )》 。建设科 教协同融合“绿色通道” ,使高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技术开发、人才集聚、国际合作的综 合优势得到更充分发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能力决定了国家能力的高度, 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轻负担,简化管理、激发活力。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8-06-12 发布) 山东高考新政:增招公费师范艺体生、公费农科生 6 月 24 日,山东省教育厅召开高考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并解读了今年多项高考新政。 2018 年,山东省将“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公 费师范生新增招收艺术类和体育类。同时,启动实施农科生公费教育。今年公费生招生总计 7330 人。新增高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人数 5000 人。另外,今年把艺术类专业批次设置调整 为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本科统考批、本科校考批、专科(高职)批。体育类本科批分为提前批 和普通批。艺术类统考批和体育类普通批都实行平行志愿模式,包含使用专业统考成绩录取的 相关高校。(摘自山东省教育厅网站,2018-06-24 发布) 清华大学:发布首批在线认证证书项目 6 月 21 日,清华大学发布首批在线认证证书项目,包括公共管理项目和数据科学项目。认 证证书将在学堂在线慕课平台证书频道上线。认证证书项目并非学位项目,但学校及院系将在 招生及培养环节中对证书给予考虑,项目的社会合作机构将为证书获得者在实习与就业环节中 优先给予考虑。 (摘自清华大学网站,2018-06-22 发布) 2018 年 SCI 期刊影响因子出版 6月26日,最新的SCI影响因子出版。总体排名,CA神刊居首,244.585分。综合类排名, Nature 和 Science 距离十分贴近,分别为41.5分和41分,中国期刊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9.4分,Science Bulletin 4.1分。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报告》)。(摘自里瑟琦科教 观察微信公众号,2018-06-27发布) 编辑部人员:王希普 刘里立 初 稿 编 辑:刘里立 邵雪 武航 电话:(0531)82765782 网址:http://ihe.uj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