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四:厦门大学国家级示范中心介绍.doc
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厦门大学)简介 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于 2011 年 5 月成立,为学校直属机构。 2012 年 8 月被确立为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2013 年又被教 育部评为全国 7 个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示范项目单位之一,2014 年 10 月厦门大学成为东亚唯一一所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高等教育内部 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简称 IQA 项目)的大学,教 师发展中心是该项目的主要承担者。 中心立足打造“中国高等教育升级版”的目标,积极借鉴引进国 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激发教师成长潜能,以提高青 年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为核心,建设教师成长之家,促进教学提升发展, 追求卓越的大学教学文化。中心以服务为宗旨,整合“985”综合性 大学多学科优势、尤其是厦门大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领先优势与国家级、 省级教学名师等资源,形成行之有效、强有力的教师培训力量,除开 展本校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优 质教学资源提供及区域服务与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外,亦开展对外高 等学校教师培训,以发挥国家级示范中心的示范与辐射作用意在“建 设教师成长之家,促进教学提升发展,追求卓越教学文化”。 厦门大学副校长、高等教育专家邬大光教授为中心主任,文史学 家、教学名师朱水涌教授为中心常务副主任,高等教育学家、全国教 书育人楷模、厦门大学资深教授潘懋元先生为中心顾问。 专家名录 1.潘懋元 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授英国 Hull 大学荣誉博士, 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奠基 人与开拓者。曾任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问、 海外函授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 组召集人、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 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 主任。现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顾问、全国 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顾问,兼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等数十所 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兼任或名誉教授、研究员、顾问。先后出版 10 多本著作,在 国内外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了数百篇学术论文;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 项目,许多观点和理念在我国教育界和政府决策层产生了重大影响;1981 年组织 编写并于 1984 年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 获吴玉章 教育学优秀研究成果奖和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培养硕士、博士 百余名。 2.邬大光 厦门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国家级教师教 学发展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 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 构协作组组长,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 领域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比 较高等教育。1994 年 10 月至 1995 年 11 月赴香 港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1995 年 10 月至 1996 年 5 月赴英国利物浦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2 年 10 月至 2003 年 7 月赴加利福尼 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作富布莱特学者。独撰、主编、译著、合著、参编著作 10 余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 研究课题多项。 3.朱水涌 本名朱水永。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曾任厦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市作家 协会副主席, 现为厦门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 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 当代文学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福建省比 较文学学会会长,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专家成员。 主持承担 4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 项目及多项福建省、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教改 研究项目。出版专著《文化冲突与文学嬗变》、 《世界文学格局中的中国小说》 、 《世纪之交的中 国文学》、《叙事与对话》等 12 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200 多篇。教 学研究中坚持文学创作,发表众多散文,创作数十部电视作品,多次获中国电视 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 秀成果奖。 4.别敦荣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 导师,教育学博士,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 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高教学会院 校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 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评估研 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 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 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主 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战略 与规划、高校教学与评估研究。独撰、主编、译 著、合著、参编著作 30 余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200 多篇,主持 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 5.郭祥群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师,厦门大学理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 后, 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第四届学术委员 会副主任, 中国化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学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级奖 3 项,省部级奖 6 项。先后获厦门市拔尖人才、福建省优秀教师、 首届福建省教学名师奖、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 政府特殊津贴、宝钢优秀教师奖、 全国模范教师 与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并先 后当选为中共“十六大” 、“十七大”代表。主 持并主讲国家精品课程“分析化学”、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分子发光分 析”。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100 余篇,合作编写出版教材 2 部。 6.吴清锋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工程系副主任,中国计 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厦门市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教学领域主要包括程序设计语言、人工智能和项目 管理等本科生、硕士生课程,主持并编写过多部国 家级省级教材,主持并参与过多个教学改革项目。 科研方面先后主持或作为核心骨干参与了国家及 省部级的十多个科研项目和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工 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曾 获厦门大学优秀导师、厦门大学奖教金、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厦门 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教学和科研奖励。 在一级期刊、 EI 检索上发表了 十数篇富有研究价值的论文。 7.李菁 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硕 士生导师,康奈尔大学 EAP 访问学者。兼任福 建省民俗学会秘书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 研究会理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专攻隋 唐五代文史,著有《解读运河——大运河与唐 代社会深层关系之考察》、《 <旧唐书·文苑传> 笺证》及论文数十篇。独立承担或作为第一合作 者参加多项教育部、省级课题。长期承担硕士研 究生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曾获厦门大学第六届 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文科特等奖、 首届 “厦门大学最受欢迎女教师”称号、首届 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特等奖、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 二等奖、“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 至 2013 年度厦门市优秀教师。 8.祝青园 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副教授,工学博士、硕 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 要研究兴趣为车辆系统动力学、基于计算机的测 量和测试以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分析。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20 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 著作权三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 科学基金和多项企业委托项目, 同时作为科研骨 干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支撑和重点项目。 曾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高校青年教 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厦门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 比赛特等奖、以及厦门大学“邓子基奖教金”、 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担任本科生《机械制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 研究生《车辆系统动力学》、《精密检测技术》等课程。 9.郭建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 学院本科、硕士,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Ph.D.) ,曾于 2009 年、2013 年两次在美国爱 荷华大学教育学院访学。主持多项国家及部省 级课题,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30 多篇。担任多个国际 SSCI 收录刊物的审稿人以 及美国心理协会(APA)、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等多个学术组织会员。 10.洪志忠 教育学博士,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美国威 斯 康 星 大 学 - 麦 迪 逊 分 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联合培养博士。主要研究领 域: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以项目负责 人身份主持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 年度常规课题(重点项目)《基础教育阶 段教师绩效评价研究》 、中央专项经费课题《中国 高校境外办学专业和课程建设研究》等纵向和横 向课题 6 项,参与全国“十五”规划课题《教育 史料科学与中国教育思想库建设》等十余项重大研究项目,并提交多份咨询报 告。 11.周序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北京师范 大学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 教学论和教育社会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当前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探讨和实 践效果分析,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 的理论与实践,“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逻辑 及其改革等中国教育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 题。曾获 2010 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 文培育基金; 2011 年度教育部学术新人奖; 2010、 2011 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学术优秀奖学金。 先后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联合国-西班牙千年发展目标基金:中国文化与 发展伙伴关系项目”;全国“十五”规划课题“教育史料科学与中国教育思想库建 设”。 12.吴凡 高等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 十届“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者。主 要研究领域:大学生学习,大学教师发展。以项 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福建省社 科规划等课题 6 项,参与并完成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教育政策规划所(UNESCO-IIEP)组织的“高 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优秀原则和创新实践项目” ( Exploring Good and Innovative Options in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 , 简称“IQA 项目” )、国家重点课题、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等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