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刊【2012-03(上)】-电子期刊-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pdf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医药行业双周刊 2012年 2012年3月(上) 总第11 总第11期 11期 发布: 发布: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研究部 地址: 地址:北京西城区裕民路18 北京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18号北环中心 电话: 电话:010010-82252636 传真: 传真:010010-82250535 网址: 网址:www.chinacir.com.cn CHINACIR 目录 Contents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一、特别关注 四、国际视野 民营医疗医药行业 步入大发展时代 1. 2011年全球制药企业十大并购 梯瓦占两席 1. 医疗、医药业市场巨大,呼唤社会各界共同投入 2. 政策助力民企,民资将大展拳脚推动医疗、医药事业 2. 葛兰素史克将在华增加新药及药品销售人员 3. 美国药企未来10年将承担800亿美元的医疗改革成本 3. 充分认识民营医疗的不足与优势,搏弈未来 二、热点追踪 1. 国内制药巨头发力大制剂战略 2. 2020年实现全国医保统筹 解决异地看病难 五、调研与数据 1. 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医药制造业收入达14522亿元 2. 2012年医药B2C预计营收可达15亿元 3. 2011年全球药品CRO收入达2180亿美元 三、国内动态 1. 原料药业产能过剩 国内药企急转型 2. 200种中药入选新版基本药目录 3. 医保目录药品历史第28次降价将公布 六、双周声音 1.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与药 2. 两会代表:医改当进入三权分离时代 目录 Contents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附:关于我们 1. 关于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 2. 华经纵横关于医药行业的研究成果推介 华经纵横《 华经纵横《医药行业双周刊》 医药行业双周刊》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将定期从媒体公开发布的信息中, 整理编辑中国医药行业双周电子通讯,旨在帮助关心医药行业发展 的各界人士,了解中国医药行业的主要动态、标志事件、重要观点、 关键数据,以便在全局视野中更好地思察、改进相关工作。 本刊内容均来源于公开出版发行的合法出版物和网站。摘取的 信息和评论,如无特殊注明,均不代表本公司观点。 (本期责任编辑:杨秀)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一 民营医疗医药行业 步入大发展时代 1. 医疗、 医疗、医药业市场巨大, 医药业市场巨大,呼唤社会各界共同投入 2. 政策助力民企, 政策助力民企,民资将大展拳脚推动医疗、 民资将大展拳脚推动医疗、医药事业 3. 充分认识民营医疗的不足与优势, 充分认识民营医疗的不足与优势,搏弈未来 一 特别关注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民营医疗医药行业 步入大发展时代 医疗、 医疗、医药业市场巨大, 医药业市场巨大,呼唤社会各界共同投入 3.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重 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5%以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获得 首先,从医药产业来说。我国医药产业产值增势喜人,逐年攀升。 新药证书的原创药物达到30个以上,开发30个以上通用名药物新品种, 2008年,医药工业增幅为25.7%,2009年1至4月的增长比例是19.01%, 完成200个以上医药大品种的改造升级,开发50个以上掌握核心技术的医 2010年产值超过1.2万亿元,2011年,医药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达 疗器械品种。 14522亿元,同比增29.37%,增速处于历史较高位,累计利润总额达 1494亿元,同比增长23.50%。早在2011年,我国医药行业已有25家企 4.质量安全上水平。全国药品生产100%符合新版GMP要求,药品 业进入国家520家大型企业行列。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新兴农村 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国际认证步伐,200个以上化学原料药品种 合作医疗建设以及医改的深入,我国药品市场年均销售规模现在达到 通过美国FDA检查或获得欧盟COS证书,8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欧美日 3000亿元左右,预计2020年,我国药品市场需求将接近美国,达到国 等发达国家或WHO的GMP认证。 际第一或第二。 5.产业集中度提高。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到5 政策的发力,更推动医药产业继续做大。工信部制定了《医药工 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加快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 个以上,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0个以上,前100位企业的销售收入占 全行业的50%以上。 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促进医药工业由大变强。医药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医药工业的主要发展目标: 6.国际竞争力提升。医药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改善出口结构, 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品种显著增多,制剂出口比重达到10%以上,200个以 1.医药产业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工业 增加值年均增长16%。 2.确保基本药物供应。基本药物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 明显提高,有效满足临床需求。基本药物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主要 上通用名药物制剂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注册和销售。“走出去”迈出实质 步伐,50家以上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7.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降低 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品种销售前20位企业占80%以上市场份额。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1 一 特别关注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民营医疗医药行业 步入大发展时代 与此同时,医疗方面,政策也进行了大力规划,计划在“十二五” 期间,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 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 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 卫生服务体系。无论医药、医疗方面,相关数据和发展趋势都表明,整 个产业全面蓬勃,亟需政府和民间资金的共同参与。对民营企业来说, 这将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政策助力民企, 政策助力民企,民资将大展拳脚推动医疗、 民资将大展拳脚推动医疗、医药事业 目前,民企民资日益身强力壮,但同时面临“成长的烦恼”。数十 年来,我国民间资本快速积累增长。据统计,全国民间资本总量约为30 多万亿元,民间资本对中国CDP的贡献已超过60%,民营经济创造了80% 的城镇就业率。然而民间投资同时也难题重重。尽管有很多领域已经明 确放宽对民间投资的限制,但很多行业,对民间资本依然堪称“禁区”。 令人振奋的是,就在本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 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八项重点工作,其中,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扩宽被列为 今年改革重点工作的首项。会议着重指出,要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 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其实,早在2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 之前,温家宝2月6日至10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时已经表示, 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发展的困 难,而且能够推进整个事业的发展。“新36条”没有落实,民间资本进 入就遇到玻璃门、弹簧门。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订出来。随 着细则的进一步制定,政策引导巨量民资浩瀚流向社会事业领域,必成 趋势。不难预见,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民企在医疗医药事业领域必将 成主力之一,大展拳脚。 充分认识民营医疗的不足与优势, 充分认识民营医疗的不足与优势,搏弈未来 随着多年来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医疗医药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为 未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打下了一定基础。2011年发布的“2010年卫生事业发 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公立医院13850所,民营医院7068所,在数 量上相差不足一半。截止2011年11月底,公立医院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 319家,民营医院则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409家。 民营企业要在医疗领域取得更大发展,首先要认识并克服自身长年的 短板与不足。长期以来,各种与民营医院有关的医疗事故不断见诸报端, 民营医院在公众中的形象不是非常正面。除了医疗事故,虚假广告、漫天 要价也是民营医院受到质疑的主因。在很多城市,民营医院的收费都比公 立医院的收费要贵,一些医院流露出来一个宰一个,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的短视心态。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现象正在得到扭转,2005年迄今,中国 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已先后对3批107家“全国诚信民营医院”创建 单位进行了表彰,不仅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而且正在慢慢地重新树立民 营医院良好的形象。在此政策的激励和行业的自律下,一批深得患者认可、 同行称赞的业内翘楚正在脱颖而出。 相比之下,民营医院也有着自己鲜明的优势和特长。民营医疗机构大 多选择多元化服务,而且主要以环境和服务取胜。它们的主要优点就在于 比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好,而且由于服务“专一化”,可以给消费者一种 “专业”的形象。另一方面,民营医院环境全部采用人性化设计,也没有 公立医院那样人声鼎沸,因此服务周到细致,“微笑服务”、“全程陪护” 的优质服务为特点的民营医疗机构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 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产业机遇,民营企业需正视不足,发扬优势,找 准切入点,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尽企业公民之力,也为自身的发展迎来海阔 天空的全新天地。(来源:慧聪医药工业网,3月13日 )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2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热点追踪】 热点追踪】 二 1. 国内制药巨头发力大制剂战略 2. 2020年实现全国医保统筹 解决异地看病难 二 热点追踪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国内制药巨头发力大制剂战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的号角,在这一大背景下,去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就中 医药文化建设召开了工作会议。两会期间,如何继续推进中医药文 化建设成为众位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近年来,一批批高质量的中医科普作品陆续问世,以“国医大 师”为杰出代表的中医群体逐渐被群众认可和欢迎,“中医针灸” 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 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文化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 期。在这背后中医药文化建设功不可没。看到成绩的同时,政协委 员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将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向深入。 中医药文化建设始终走在前列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王 承德说,“在倡导文化建设方面,中医药行业其实是走在前列的, 我们比较系统、完整地保持了中医药文化体系,始终把文化建设放 在突出地位,取得了显著成绩。” “文化并不是空中楼阁,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我想举一个 例子,最近几年我们医院开展膏滋方治疗慢病项目,患者非常欢迎, 疗效也很好,同样的还有冬病夏治、贴敷等,很多患者都是慕名前 来,他们为什么信任中医药、选择中医药,这里面就有中医药文化 发挥的作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史 大卓就亲身体会说出了近年来中医药文化引领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早在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建设 的重要性、紧迫性,将其纳入中医药“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战略 规划中。同年,由23个部门共同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正式启 动,该活动走遍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 团,走进了香港、澳门特区和军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传播中医 药文化的热潮。目前该活动的第二阶段“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正在火热进行。 文化建设要重视内涵和途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党委书记姚乃礼说,中医药文化作为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他认为,物质层 面的中医药文化形成了代表中医药文化的物质形态和环境形象,是必要必须 的,但是不能仅限于此,中医药文化建设应当更加注重无形的中医药文化核 心价值,它包括中医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以及医德医风建设等多个层面, 需要从更高的层次加以把握。 杨金生认为,中医药学体系由三大板块构成:中医文化、基础理论和临 床实践。其中中医文化是基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方式、价值取向和 审美情趣,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和谐”、“克己 利人”等观点,已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解决文明冲突的一种方式,这有利于 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同时,我们对待中医药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研究让 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如祭拜药王山、排演秦腔历史剧《皇甫谧》 等都是很好的尝试。“信中医药、爱中医药、用中医药”的良好氛围是需要 花功夫去营造的,要有专业的人去做这些专业的事,让中医表达更加当代化。 文化强国战略应重视中医药文化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建设中医药文化既是建立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 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 在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方面,杨金生委员建议,应建立辐射全球的中 医药宣传渠道,在国际上大范围、深层次地宣传中医药文化,以提高中医药 认知度。使中医药渗透到世界民众生活中,提高中医药国际地位,如举办中 医药文化展览、巡讲和咨询体验活动;创办适应国际民众阅读欣赏的中医药 国际文化期刊;编纂出版一批适合海外中医药文化宣传和普及的中医药文化 科普图书;拍摄一系列适合海外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的中医药文化与科普电 视片;举办中医药国际展览;开设多种语言的中医药信息网、动漫等,建设 免费的数字化中医药双语网上博物馆,展示和宣传中医药的医疗价值和文化 内涵。 (来源:中国医药报,3月9日 )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3 二 热点追踪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20年实现全国医保统筹 年实现全国医保统筹 解决异地看病难 陈竺表示,到2020年,我国一定能实现全国医保统筹,有望做 到几项主要医保制度的归一。他说,在最后一年任期,最优先推进 的工作仍是医改。 今年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大病保障 陈竺介绍,前不久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十二五”医改规划。未 来五年,全民医保的筹资水平要进一步提升,群众受益面进一步扩 大,防止出现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陈竺说,在今年年底前,不仅要全面实施儿童白血病等8个病种 的大病保障,还要在全国1/3左右的统筹地区,将肺癌等12种疾病纳 入保障范围。专家测算,这些大病救助全部推开后,我国特别是农 村地区因病致贫和返贫的情况将得到很大缓解。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对于今年将优先做好哪些工 作,陈竺表示,将全力推进医改,医改过程中确保医疗的安全质量 又要控制费用,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医改恐怕永远不会结束的。” 他说。 他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卫生部门已经下了最大的决心取 消以药补医。“水是蛮深的,但是再困难也要跨过去。”公立医院 的药房托管,面临的问题是零售药店的人才队伍管理水平不够,大 医院的药房管理比较好,突然脱钩后,变成大医院开的处方要到外 面的药店取药,有一定隐患。 医药费过度上涨已经得到控制 有记者问,虽然基层医院药费下降,但是有可能检查费却增加 了。陈竺解释,目前医院的技术劳务价格扭曲,才造成用药品加成 弥补。应把技术劳务价格进行调整,提高护理费、手术费、诊疗费, 以及收取必要的服务费。 他说,尽管存在“大处方”和“过度医疗”的现象,但从去年控费的总 体情况来看,去掉CPI增长的因素,医院次均门诊费增幅3%,次均住院费增 幅为3%-5%,这表明已经明显扭转了医药费用上涨过度的情况。医疗需求不 断被释放,医院的工作量在增加,去年大医院的收入增长都在10%左右。 新农合2015年全国联网 年全国联网 新农合 陈竺介绍,新农合今年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00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 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40元。新农合的门诊统筹还要覆盖到村医,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任务也要交给村医。 “十二五”期间,新农合将做到全国联网。到 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 三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在此基础上, 准备在省一级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和补充保险、商业保险衔接。 对医患关系改善有信心 陈竺在回应“医生被砍案”时说,医患关系改善是一个长期任务,“一 旦发生伤人的事情,我觉得那就要打击了!”“从根本上说,医疗卫生事业 对公益性的坚持,医保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的支付比例不断下降,这是医 患关系最本质性的东西。”陈竺说,现在在全国推行的第三方调解已经取得 很好效果,对医患关系的改善他很有信心。 加强对民营医院监管 针对民营资本开办医院出现的部分乱象,陈竺说,民营资本办医院的政 策环境是好的,但是要加强监管。同时,民营医院也要选择适合发展的方向。 每年增100个全科医生培训基地 个全科医生培训基地 每年增 陈竺说,目前各个层级的医疗机构都缺人,大医院也缺人才。未来要提 升县级医院的医疗能力,90%以上的大病要在县医院解决,但全科医生数量 太少了。今后卫生部门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去年建了100个全科医生培训基 地,今后大概每年增加100个。同时,还会加大对村医的培训。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来源:中国网,3月10日 ) 4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三 1. 原料药业产能过剩 国内药企急转型 2. 200种中药入选新版基本药目录 3. 医保目录药品历史第28次降价将公布 三 国内动态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原料药业产能过剩 受制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调控政策,疯狂上涨的中药材价 国内药企急转型 片仔癀是我国仅有的两大绝密中药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麝香、牛黄、 格,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其走势逐渐疲软。但是,在多数药材价 蛇胆和三七。片仔癀公司2011年10月1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从即日起调高 格处于低价的大环境下,动物类药材价格逆市上涨。动物药材是 片仔癀销售价格,内销价格每粒上调40元人民币,外销价格每粒平均上调 药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药市常年经销的500~600种药 材品种中,有20%左右是动物类药材。 6美元。这是一年之内,片仔癀的第二次调价,而此次调价的主要原因仍然 是成本压力。 中国天地药材网的检测报告显示,根据中国天地药材网监测 东阿阿胶生产的阿胶产品需要使用驴皮,因此其阿胶产品的涨价更是 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2012年1月根茎类、果实籽仁类、动物 “疯狂”。从2004年起,东阿阿胶便走上了几乎每年一提价的道路。2004 类品种的价格上涨幅度在各分类品种中排前三位。 年,东阿阿胶的产品出厂价仅有158元/公斤,2012年初阿胶再次提价10%, 根据公开资料,市场上常年经销的119种品种动物类药材中, 销量与价格均保持上升及稳定的两大类品种合计总量为100个, 占到总量的84%。 动物药逆市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如今国家对于生态保护和野生 至1049元/公斤,8年涨幅将近7倍。 对此,其实很多动物类的药材都可以寻求其他药材来代替,比如阿胶 所用的驴皮可以用猪皮来代替等等,但是由于动物类药材的稀缺性,使得 企业不愿意放弃高额的利润。 动物保护不断加强造成的。业内人士指出,野生动物资源生长周 同时,他认为,如今国家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国家政策 期比较长,并且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同时人工饲养技术还不够 对于此类药企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风险,企业寻求使用普通药材来代替动 成熟,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动物药的产量。 物类珍稀药材,是很好的避险方式。 物以稀为贵,动物药的稀缺直接导致以该类药物为主的医药 企业成本上涨,其所生产的产品更是连连提价。去年,片仔癀两 (来源: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3月2日 ) 度发布涨价公告,同时东阿阿胶所生产的阿胶产品也是翻倍涨价。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5 国内动态 三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0种中药入选新版基本药目录 种中药入选新版基本药目录 2012年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较第一版有何变化?3月4日下 但仅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并不能完全遏制医疗费用的高涨。“过度 午,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即将出 医疗、过度用药,也是造成费用不适当地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说到 台的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有望覆盖医疗机构包括一些大型医院的必需 这,陈竺有些语重心长,“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医生的诊断和用药,应 用药。 和医保的支付能力相匹配,能用基本药物的没必要用贵的。” 切断“以药养医”,是陈竺给出的方子,而且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 陈竺介绍,2009年我国出台了第一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今年 在此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根据各地药物增补的情况,卫生部归纳 一些使用率高的,把它们增补进来。第一版主要是常见病用药,没 有抗癌药。新版目录增加了一些专科用药。 重点,“300个县级医院和17个国家联系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今 年将率先试水医药分离。” (来源:人民日报,3月13日) “基本药物目录的307种,肯定是不够的。”陈竺说,“新版 基本药物目录中,西药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400种左右, 另外还会配200种中药。我们会有一张比较合适的目录。” 针对看病贵问题,陈竺说,“今年会有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 性心脏病、妇女宫颈癌等8类大病全面施行高额报销制度,消化道 肿瘤、肺癌等12类大病的报销制度也将在1/3地区试点。”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6 三 国内动态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医保目录药品历史第28次降价将公布 医保目录药品历史第 次降价将公布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下称"医保目录")面临调整信息被 而此前,宋大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价格调整对整个费用控制能起 证实。在3月4日召开的医药界两会代表座谈会上,国家发改委价格 到一定作用,但确实是治标之策,解决看病贵,还是要深化医药体制改革"。 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表示,第一批医保目录药品调价将在三、 四月份间公布。 (来源:网易财经,3月5日) 上一次医保目录药品调价,是在去年的3月28日,这也是国家 发改委要去价格管理史上第27次降价。 彼时,国家发改委决定将医保目录内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 型规格的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即日下调,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 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重点降价,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同时取消了20余个品种的单独定价。 而历年降价的数据显示,医保目录下药品的历次降价降幅均值 在15%~20%,部分药品最高降幅甚至达60%左右。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7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 四 1. 2011年全球制药企业十大并购 梯瓦占两席 2. 葛兰素史克将在华增加新药及药品销售人员 3. 美国药企未来10年将承担800亿美元的医疗改革成本 四 国际视野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全球制药企业十大并购 年全球制药企业十大并购 梯瓦占两席 虽然2011年全球制药业和生物技术公司之间开展的并购活动黯淡, 但仍然有一些可观的交易发生。其中包括吉利德公司以110亿美元鲸 吞Pharmasset公司,武田公司以131亿美元收购奈科明公司。尽管这 些交易的价格不同,但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资产。 传统的大型制药公司缺席2011年全球制药业兼并10大交易。需要 说明的是,赛诺菲和健赞之间的交易由于是年前宣布的,因此被列入 2010年交易。但是,系列并购交易的主角梯瓦公司却占据了两席,尤 其令人关注。与此同时,2011年交易的平均额有了实质性的恢复,这 对那些希望找到合适并购方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对那些披露了并购额度的交易进行的计算结果显示,2011年并购 交易平均金额上升了40%,至6150万美元,重新回到了信贷紧缩前的 水平。2011年,并购交易数量则有所下降,这显示对于那些确实发生 的并购交易来说,卖方将可以提取可观的价格标签。 为了试图捕捉与制药研发企业有关的并购交易活动的趋势,表格 中排除了超过200亿美元的交易及任何与医学技术和诊断领域相关的 交易。 2011年,吉利德收购Pharmasset公司的交易提升了平均交易额。 但吉利德公司希望在获得Ⅱ期临床数据之后支付110亿美元,从而为 并购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障。 同样如上文所述,排除了强生公司收购Synthes的交易在外, 2011年传统大型制药公司仅在8项交易上花费了12亿美元。表2根据收 购的市值将过去5年开展的并购交易进行了分类。这次分析仍然仅包 括与药品研发企业相关的交易,排除了20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 全球大型制药公司诸如辉瑞、葛兰素史克和罗氏缺席并购活动,而且创 造了近几年来的新低。而新的团队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其中包括武田、梯 瓦和百时美施贵宝。 2011年并购交易额在5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之间的交易包括了Alexion以 11亿美元收购Enobia、森林实验室以13亿美元拿下ClinicalData和希尔公司 求购AdvancedBioHealing公司。 从买方市场看,大型制药公司缺席,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助于小一点 的公司在2011年开展交易,大型公司是否会重返并购市场仍有待观察。看看 今年以来开展的交易,诸如Celgene公司以3.5亿美元的前期金并购Avila公 司,以及安进公司以11亿美元收购Micromet,显示稍大一点的公司仍然活跃 于并购市场。 对比2011年和2010年制药业的前十大并购交易可见,2011年传统大型制 药公司未见踪迹,十大并购中最大的公司当属梯瓦、安进甚至吉利德公司。 年初,罗氏公司宣布以57亿美元并购Illumina公司,是目前为止最大的交易。 而随着包括阿斯利康、礼来甚至默克公司正在努力填补其研发管线,2012年 更具实质性的交易将会浮现 (来源:医药经济报,3月7日)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8 四 国际视野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葛兰素史克将在华增加新药及药品销售人员 北京时间3月6日上午消息,据外电报道,英国最大制药商葛兰素 史克相信中国的医疗改革将增加药品准入,从而补偿国家强制实行的 降价,因此计划在中国增加新的药品,并招聘更多销售人员来进行推 广。 据彭博社报道,葛兰素史克CEO安伟杰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去年招聘了超过700人后,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员工总数达到4000人, 而这一规模还将继续扩张。 安伟杰表示,在去年治疗前列腺炎的Avodart和治疗高血压的 Volibris等三种药物获得批准后,公司正在和中国政府进行进一步谈 判,以引进治疗宫颈癌药物和轮状病毒药物。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政府正在扩大药物补贴名单, 并通过集中采购的模式来降低价格,以惠及13亿人口。 安伟杰表示:“没有人喜欢讲价,但整体来讲,中国是一个增长的市 场,市场的初衷并不只是为了减价,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药物到达范 围。” 安伟杰说,葛兰素史克很乐意通过并购扩张在中国的业务规模。 该公年以7000万美元现金收购了南京美瑞制药公司。 (来源:新浪财经,3月6日) 美国药企未来10年将承担 亿美元的医疗改革成本 美国药企未来 年将承担800亿美元的医疗改革成本 年将承担 近日,奥巴马政府公布2013年财政计划,该计划包含一整套针对美国 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医疗保险,以及针对穷人医疗补助的变革。这一计划预 计在未来10年将为联邦政府节省3620亿美元的费用支出。 加重失业率 包括辉瑞在内的美国大药厂未来10年需要向低收入老年人提供1560亿 美元的药品折扣优惠,同时承担高达800亿美元的医疗保健改革成本。 奥巴马政府在预算案中表示,由于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有不同的付款 方案,医疗保险较医疗补助得到的回扣更低,而支付的药价却更高。 有经济学家认为,奥巴马政府的建议不可能成为律法,除非这些建议 包括立法措施,以限制提高政府的债务上限。2012年是总统选举年,凡是 有政策性意义的任何提议,都不可能获得通过,到2013年政府债务上限再 次触顶时,所有提议依然停留在谈判商议阶段。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卡斯泰 拉尼(JohnCastellani)表示,折扣提议将导致制药行业丧失数千个就业 机会。 削减医院拨款 根据该预算案,品牌药制造商为医疗补助计划至少提供15%的药品价 格优惠,同时政府建议延长一项被称为“双重适用”的政策,大约900万名 符合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资格的老年人受益于该政策。 该政策于2003年由国会共和党人制定,使受惠药物覆盖到医疗补助和 医疗保险,并由私人保险公司执行。 在奥巴马政府2013财年预算案下,医疗方面的支出将增加45亿美元, 达523亿美元;提议从2017~2022年,提高富裕阶层的保费支出,预计将为 联邦政府节省达280亿美元。预算也将削减长期护理医院的拨款,如由金德 雷德保健公司(KindredHealthcare)运营的养老院,预计未来10年将节省 约630亿美元。 (来源:生物谷,3月10日)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9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调研与数据】 调研与数据】 五 1. 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医药制造业收入达14522亿元 2. 2012年医药B2C预计营收可达15亿元 3. 2011年全球药品CRO收入达2180亿美元 五 调研与数据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国家统计局: 中国医药制造业收入达14522亿元 亿元 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医药制造业收入达 中国医药制造业收入达 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1年我国医药制造业累计销售收入达 2012年医药 年医药B2C预计营收可达 预计营收可达15亿元 年医药 预计营收可达 亿元 2011年,淘宝商城医药馆刚宣布试水医药B2C,就陆续有消息传出 14522亿元,同比增29.37%,增速处于历史较高位;累计利润总额达 称,包括当当、拍拍、京东等电商都有意进入医药B2C领域。其中,传 1494亿元,同比增长23.50%.而同期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增速则呈现逐 当当网将牵手国药控股进军医药B2C的消息。而京东商城则注资九州通 步下降趋势。 旗下的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并将与后者共同开展医药类B2C业 务。 据统计局近日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医药制 造业今年1月产量显著下降。从PMI数据看,2012年1月医药生产指数 近日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查询发现,目前腾讯的拍拍、九州通的好 位于临界点以下,生产量显著下降,主要原材料库存量明显减少,行 药师等都已经取得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而京东商城与好 业从业人员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用工量减少。 药师大药房合作的“京东好药师”网已经上线运营,但在京东商城的商 品分类中并没有将药品纳入其中。 民生证券某行业研究员表示,1月医药制造业产量下降主要受春节 因素所致。医药制造业经历了去年7月份的筑底阶段后,生产和需求 都有所好转,去年9~11月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回到临界点以 有业内人士称,京东好药师目前一直在测试阶段,但很有可能会在 近期宣布正式上线。 上,但今年1月的产量显著下降,预计很可能是受今年春节在1月份的 影响所致。 另据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的一份报告,2012年,医药B2C的营收规 模预计可以达到15亿元,比2011年的4亿元增长近4倍。 对于充满不确定因素的2012年的医药市场,有专家认为,由于 全球经济滑坡,政府8500亿元的新医改投入已到位,未来投入增速可 能下降。由于公立医院药费控制、医保付费方式改变等原因,相对于 (来源:新华网,3月2日) 前几年,2012年是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调整之年”,医药经济的增 速可能放缓。 (来源:中国医药报,3月2日)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10 五 调研与数据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2011年全球药品 年全球药品CRO收入达 收入达2180亿美元 亿美元 年全球药品 收入达 在医药外包市场,成品药和原料药的合同生产是较为重要的领域。 就商品原料药来说,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几乎被供应给仿制药市 市场调研机构Business Communications Company(BCC)公司最 场的原料药和供应给品牌药(包括原研药)市场的原料药平分秋色。 近做的调研显示,合同药品生产将呈现“温和—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0年,在全球商品原料药市场上,用于仿制药的原料药约占48.7% (约190亿美元),而用于品牌药的原料药占余下的51.3%(约200亿 2011年,全球药品合同生产的收入总额接近2180亿美元;预计 美元)。 到2016年,这一数据将达到近36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为10.6%。 CPA指出,未来5年中,用于仿制药和品牌药的全球商品原料药市 场预计将以5.1%的平均速度增长,从2010年的390亿美元增加到2015 BCC将药品合同生产分为四个领域:非处方药(OTC)和营养保 年的500亿美元。不过,对用于仿制药的原料药的需求将大于面向品牌 健品的合同生产,原料药和制剂的合同生产,合同研究以及合同包装。 药的原料药的增速。预计用于仿制药的商品原料药市场将以7.3%的年 根据BCC的分析,2011年,全球原料药和制剂的合同生产收入为534 增长率发展,到2015年的市场规模达到270亿美元。面向品牌药的商品 亿美元,预计这一市场将以10.1%的CAGR增长,到2016年达到863 原料药市场预计仅以2.8%的年增长率发展,到2015年的市场规模达到 亿美元。如果进行具体分析,那么原料药的合同生产领域预计将呈适 230亿美元。这种增长率上的差异将使得用于仿制药的商品原料药在市 度增长态势。 场上所占据的份额从2010年的49.7%增加到2015年的54%;使面向品 牌药的商品原料药在市场上所占据的份额从2010年的51.3%降低到 根据“意大利化学制药非专利协会”(CPA)在最近的报告《全 2015年的46%。 球原料药市场竞争》中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球人用原料药市场的 规模达到1010亿美元。在这个市场总价值中,垄断市场(即制药公司 内部组织生产、用于自身需要的原料药)占整个原料药市场61.4%的 份额;商品原料药市场(由第三方销售的原料药)占余下38.6%的份 (来源:慧聪医药工业网,3月13日) 额(约390亿美元)。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11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双周声音】 双周声音】 六 1.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与药 2. 两会代表:医改当进入三权分离时代 四 双周声音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医与药 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总理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表示,大力培育战略性生物医药 等新兴产业,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 改革发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 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 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 报告明确指出,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 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2012年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了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 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 办医格局。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加强公共卫生 服务,预防控制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加强药品 安全工作。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公 (来源:生物谷,3月5日) 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 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在2012年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 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其中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 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 另外,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方面,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 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 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 发布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12 四 双周声音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两会代表: 两会代表:医改当进入三权分离时代 2009~2011年的新医改第一阶段后,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 2012年正式进入破冰攻坚阶段。3月4日,出席全国“两会”的医药界 近40位代表委员召开座谈会,纷纷就进一步推进医改建言献策。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医改的工作得到了切实的推进。社会各 界对此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伦药业董事长 刘革新在昨日的会上表示,“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政府改革之后,某些 省份的医改简单地变成了药(药品)改,药改变成了基(基本药物)改, 基改变成了价(价格)改。这样一些越来越简单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唯有同时推进各项体制改革,才能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这是社会各界形成的广泛共识。”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葵花药业董事长关彦斌深有体会,由于所 处的中医药企业近年来受药材原料大幅上涨影响,他对于价格两头挤 压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感触颇深。药品,尤其是中药,讲究是否是地道 药材,产地、采摘季节、入药部位和制药过程中的工艺都决定了药品 的疗效。一味地用价格来衡量,最终导致的是药品质量下降,这一点 是很可怕的。”关彦斌表示,以其市场当家品种护肝片为例,制造成 本接近6元/瓶,完全成本接近10元/瓶,但是在山东基本药物招标中, 不完全基本药物目录却由2.58元/瓶控标。 事实上,由于在医改五项任务中,相对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一直 推动相对缓慢,“医药分开”的医改目标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 现在的很多问题其实只要把医药分开,药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 解。”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白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辉强调, “医改应该进入核心的医院改革,有更权威部门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 借鉴当年国企改革的经验,强化推力,推动改革。” “医改现在应该真正进入到‘三权分离’的时代,”全国人大代表、 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表示,“医疗资产的权力,应该和医院分离,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医疗资产管理部门,把资产从医疗剥离出来; 院长实行全社会聘任制,职责就是医院和区域的疾病防治、疾病谱的研究, 解决医疗服务;而卫生部门就是监管、顶层设计、法律监管,不再既是医 院的拥有者又同时是医院的管理者,把这三权一分离,问题才能解决。” 他进一步表示:“改革是对的,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合理地改,我们 需要的是全面、配套的改革,而不能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环节改革。” 此外,针对当前改革中推进力度最大的基本药物制度问题,中国医药 行业23家行业协(学)会与代表、委员联合提出了《完善基本药物政策的四 条建议》(下称“建议”)。 建议提出:应当完善基本药物招标“双信封”制度,慎重推广“安徽 模式”;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用药范围,实行“宽使用、严把关”;国家基 本药物目录品种实行总量控制,全额报销;取消药品加成率管制,给公立 医院自主采购权。 建议还指出,应该尽快落实“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政事分开、管办 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基本精神,消除公立医院垄 断地位,加快医保付费机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尊重公立医院的独立法 人地位,简政放权,改变医疗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现状,建立现代 医院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早日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3月2日) 回到目录>> 回到目录 13 CHINACIR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关于我们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华经纵横经济信息研究中心”,是2003年依托国务院 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 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成立,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竞争情报学会、中国 人民大学商学院的专家教授为智囊的国内著名经济信息研究机构。 目前华经纵横业务范围主要覆盖细分行业研究、市场专项调查、项目投融资咨询等领域,我们已 经发展成为一家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性信息咨询机构。 凭借密切的政府部门支持及科研院所合作,华经纵横已经构建了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业 调查公司、企业内部人脉、自有调查网络等在内的多渠道、多层面的数据来源;建立了涵盖国内 外上百个行业的千万级的数据库;形成了数十种独创的专业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 作为国内权威市场研究机构,我们的成果得到了政府决策机构、企业界和投资界的高度评价,视 为反映中国产业发展动向的最具权威性的成果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竞争情报学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 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对公司的发展给 予了大力支持。 相关部分成果推介 1. 生物医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级资质) http://www.chinacir.com.cn/xmkybg/cbbebbejd.shtml 2. 2011年生物医药细分行业研究报告 http://www.chinacir.com.cn/hyyjbg/cbbebbejd.shtml 3. 2011-2013年医药酶项目投资前期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专家特别版) http://www.chinacir.com.cn/tzfxbg/ccbhbcdch.shtml 4. 2011年医药原料药投资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http://www.chinacir.com.cn/rdycbg/cbbcbfkgg.shtml 5. 2011年医药器械市场价格预测及影响因素深度分析报告 http://www.chinacir.com.cn/jghqbg/ebhbbhbh.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