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pdf
2020 编 辑 说 明 《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全面系统反映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事业发展及重大活 动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政管理等方面内容,为教职员工 提供学习的基本文献、基本数据和工作经验,是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了解广西医科大学的 窗口。 一、《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 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求客观记述。 二、《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选题基本范围为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学校各领域、各方面的建设发展情况。 三、《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分为图片、学校概况、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对 外交流与合作、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与人事工作、纪检监察与审计、财务与资 产管理、教学单位工作、图书档案学报与信息工作、后勤基建工作、体育卫生与治保、群 团工作、表彰与奖励、学校 2019 年大事记等 16 个栏目。 四、《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主体内容,按分类排列,分栏目、分目和条目。 年鉴的内容表述有图片、条目、附表等几种形式,以条目为主。 五、《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采用的文稿由各学院、各单位提供,年鉴编写组 负责审核、修改,对文稿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纳、调整,对文字进行增补、删节,加工润 色,使之符合年鉴文体的行文要求及语言文字规范,同时核对、订正有关统计数据、资料。 六、《广西医科大学年鉴(2020)》在编纂过程中得到校领导的关心和各学院各单位 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年鉴中若有错漏,敬请批评指正。 目 录 学校概况 ·························································································································1 (一)学校综合情况 ····································································································1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概况 ······················································································1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发展规划工作 ··········································································4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工作总结 ················································································5 (二)学校机构设置及领导名录 ····················································································13 中共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名单·······························································13 中共广西医科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十二届委员名录 ··················································13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党政领导名录 ··········································································13 2019 年学校调整或增设的委员会 ·············································································14 2019 年学校调整或增设的领导小组 ··········································································16 2019 年学校机构设置 ····························································································20 2019 年学校成立、调整或撤销的机构 ·······································································21 2019 年学校单位领导名录 ······················································································21 2019 年学校各民主党派、侨联负责人名录 ·································································28 教学工作 ························································································································30 (一)研究生教育 ······································································································30 学位点与学科建设 ································································································30 表 1: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31 表 2: 博士、硕士专业学位一览表 ····································································33 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33 表 3:2020 年度学术型上岗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35 表 4:2020 年度专业型上岗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38 表 5:2020 年度学术型上岗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41 表 6:2020 年度专业型上岗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43 表 7:2020 年度“申请—审核”制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名单 ······································43 表 8:2019 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44 表 9:2018—2019 年度第二学期博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45 表 10:2019 下半年(2019—2020 年第一学期)博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49 表 11:2019 上半年(2018—2019 年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53 表 12:2019 下半年(2019—2020 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62 表 13:2018 年博士研究生分专业分年级统计表 ····················································71 研究生招生工作 ···································································································72 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 ··························································································72 研究生就业工作 ···································································································73 -1- (二)本、专科生教育 ································································································73 本科教育改革与教学管理 ·······················································································73 表 14:2019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统计表 ·······················································74 表 15:2019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 ·····································76 表 16: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9 年度课题名单 ·······································78 表 17: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名单 ········································78 表 18:2019 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名单 ··························································82 专业建设 ············································································································86 表 19:2019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86 表 20:2019 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专业设置一览表 ·····································87 表 21: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88 表 22:获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一览表 ······································88 表 23:获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一览表 ···············································88 表 24:获国家级卓越医生培养计划项目一览表 ·····················································88 表 25: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89 表 26: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89 表 27: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一览表 ······································89 表 28:获自治区级优质专业一览表 ····································································89 表 29:获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一览表 ···································90 表 30:获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一览表 ·········································90 表 31:获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一览表 ······························································90 表 32:获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一览表 ······························································90 表 33:获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一览表 ············································90 表 34:2018—2020 年度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 项目一览表 ························································································90 表 35:获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91 课程建设 ············································································································91 表 36:精品课程一览表 ···················································································91 教材建设 ············································································································94 表 37:2019 年学校教师参编教材一览表 ·····························································94 教学成果奖 ·········································································································96 表 38:2018 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96 表 39:2019 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获奖名单 ··································98 公共课教学 ·········································································································98 实践教学与改革 ···································································································98 表 40:国家级、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 ···············································99 本专科生招生工作 ······························································································100 表 41:2019 年本专科计划执行情况表 ······························································100 表 42:2019 年录取本专科招生男女生比例统计表 ···············································100 表 43:2019 年录取本专科新生来源统计表 ························································101 -2- 表 44:2019 年录取本专科政治面貌结构表 ························································101 表 45:2019 年本专科民族结构表 ····································································101 本专科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 ···············································································101 表 46:2019 年广西优秀大学毕业生名单 ···························································102 (三)继续教育 ·······································································································102 继续教育工作 ····································································································102 表 47:2019 年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一览表 ···························································103 表 48:2019 年继续教育在校(在籍)学生人数统计表 ·········································1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04 (四)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教育 ···············································································104 国际学生教育 ····································································································104 表 49:2019 年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招生情况一览表 ·········································106 表 50:2019 年国际学生毕业、结业情况统计表 ··················································107 表 51:2019 年评选的优秀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名单 ·········································107 (五)新校区管理工作 ······························································································124 武鸣校区管理工作 ······························································································124 表 52: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人员名单 ·······························································125 玉林校区管理工作 ······························································································126 (六)学生资助工作 ·································································································129 本专科学生资助工作 ···························································································129 表 53:2018—2019 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 ·····················································129 表 54:2018—2019 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名单 ···············································130 表 55:2019—2020 学年国家助学金获奖名单 ·····················································132 表 56:2019—2020 学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获奖名单 ······································143 表 57:2019—2020 学年“心新起航”爱心资金获得者名单 ···································144 表 58:2018—2019 学年“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金”获奖名单 ·····························147 表 59:2018—2019 学年本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先进班集体标兵”表彰名单 ·········································································147 表 60:2018—2019 学年高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先进班集体标兵”表彰名单 ·········································································152 表 61:2018—2019 学年本科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表彰名单 ·····························157 表 62:2018—2019 学年“优利特奖学金”表彰名单 ············································162 表 63:2018—2019 学年高职“优秀学生奖学金”表彰名单 ···································162 研究生资助工作 ·································································································167 表 64:2019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分配表 ·····················································167 表 65:2019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 ··················································168 表 66:2019 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标准与获奖人数 ································168 表 67:2017、2018 级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标准与获奖人数 ····················169 表 68:2019 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人名单 ·····················································169 表 69:2019 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 ························································179 -3- 表 70:2019 年度研究生奖助情况 ····································································180 科研工作 ······················································································································181 科研立项概况 ····································································································181 表 1:2019 年科研立项项目一览表···································································181 科研成果概况 ····································································································198 表 2:2019 年获厅局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199 表 3:2019 年授权专利情况表 ·········································································200 学科服务地方建设情况 ························································································203 学科建设情况 ····································································································208 表 4: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一览表 ·····························································209 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209 表 5:厅局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212 表 6:研究中心、基地一览表 ·········································································213 表 7: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一览表 ·····························································215 表 8:厅局级以上人文研究基地一览表 ·····························································215 表 9:院士工作站一览表 ···············································································215 表 10: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览表 ·······························································216 学术交流活动 ····································································································216 表 11:2019 年学校主、承、协办的学术会议一览表 ············································217 高等教育研究 ····································································································224 生命科学研究院 ·································································································224 实验动物中心 ····································································································226 对外交流与合作 ·············································································································229 2019 年对外交流与合作概述 ·················································································229 缔结海外友好院校关系 ························································································229 表 1:2019 年与海外院校签订协议一览表··························································229 出国(境)交流 ·································································································229 学生国际交流项目 ······························································································234 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35 汉语国际推广项目 ······························································································235 聘请外籍专家和外籍教师 ·····················································································235 表 2:2019 年聘请外籍教师名录······································································235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236 党的组织建设 ····································································································236 表 1:2018—2019 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名单 ············237 党的宣传工作 ····································································································240 党的统战工作 ····································································································242 政治教育工作 ····································································································244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45 关心下一代工作 ·································································································247 -4- 队伍建设与人事工作 ·······································································································248 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 ···························································································248 人事管理工作 ····································································································248 表 1:2019 年教职工分类统计表······································································249 表 2:2019 年在编教职工调入、调出、办理退休情况表 ·······································250 表 3:2019 年荣获厅局级以上机关、团体表彰奖励的单位 ····································251 表 4:2019 年荣获厅局级以上机关、团体表彰奖励的教职工 ·································251 表 5:教职工荣获各类人才称号、专家称号名录 ·················································251 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 ························································································255 师资队伍建设 ····································································································256 表 6:2019 年分学科专科任教师人数统计表·······················································256 表 7:2019 年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结构表··························································257 表 8:2019 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表···································································257 表 9:2019 年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名录··························································257 表 10:优秀教学团队一览表 ···········································································261 表 11: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录 ·············································261 表 12:2018—2019 学年度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263 表 13:2018—2019 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获奖名录 ······································264 教师发展工作 ····································································································265 工资福利管理 ····································································································265 职称评审 ··········································································································266 表 14:2019 年发文公布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 ············································266 博士后流动站管理 ······························································································269 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 ··················································································269 表 15:2019 年度离退休人员变动情况统计表 ·····················································271 纪检监察与审计 ·············································································································272 纪检监察工作 ····································································································272 审计工作 ··········································································································274 财务与资产管理 ·············································································································277 财务工作 ··········································································································277 表 1:2019 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278 资产采购与管理 ·································································································278 资产经营 ··········································································································280 制药厂 ·············································································································283 教学单位工作 ················································································································284 (一)二级学院 ·······································································································284 基础医学院 ·······································································································288 公共卫生学院 ····································································································287 研究生院 ··········································································································291 护理学院(护士学校) ························································································293 -5- 药学院 ·············································································································296 国际教育学院 ····································································································300 继续教育学院 ····································································································30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04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308 马克思主义学院 ·································································································310 外国语学院 ·······································································································312 全科医学院 ·······································································································315 信息与管理学院 ·································································································317 体育部 ·············································································································320 表 1:2019 年体育部教师带队获奖统计表··························································323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27 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332 肿瘤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337 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339 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 ·········································································343 附属埌东医院 ····································································································345 第三临床医学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348 表 2:2018—2019 年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全程教学任务 ·······································352 表 3:2018—2019 年第三临床医学院先进集体及个人 ··········································354 第四临床医学院(柳州工人医院) ·········································································355 第五临床医学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359 第六临床医学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367 第七临床医学院(梧州市工人医院)······································································375 第八临床医学院(贵港市人民医院)······································································387 第九临床医学院(北海市人民医院)······································································391 第十临床医学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92 民族临床医学院(附属民族医院) ·········································································395 柳铁临床医学院(附属柳铁中心医院)···································································396 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400 (二)附属小学与幼儿园 ···························································································402 附属小学 ··········································································································402 附属幼儿园 ·······································································································403 图书档案学报与信息工作 ·································································································406 图书工作 ··········································································································406 档案工作 ··········································································································407 表 1:2019 年档案馆基本情况一览表································································409 学报工作 ··········································································································409 信息工作 ··········································································································411 -6- 后勤基建工作 ················································································································413 (一)后勤工作 ·······································································································413 后勤管理 ··········································································································413 水电维修管理 ····································································································414 物业管理 ··········································································································415 食堂管理 ··········································································································416 学生宿舍管理 ····································································································416 (二)基建工作 ·······································································································416 校内基建 ··········································································································416 表 1:校内各项建筑面积统计表(截至 2019 年 12 月) ········································418 新校区建设 ·······································································································420 武鸣校区建设 ······························································································420 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建设·················································421 玉林校区建设 ······························································································423 蟠龙住宅区建设 ·································································································424 表 2:蟠龙住宅小区各地块优化降低成本汇总表 ·················································428 表 3:蟠龙住宅小区招标、合同谈判让利汇总表 ·················································428 表 4:蟠龙住宅小区地块简况表 ······································································428 体育卫生与治保 ·············································································································430 体育工作 ··········································································································430 第四十九届运动会 ······························································································431 校园医务卫生工作 ······························································································431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431 校园治安工作 ····································································································432 消防工作 ··········································································································433 武装部工作 ·······································································································433 群团工作 ······················································································································435 工会工作 ··········································································································435 共青团工作 ·······································································································436 学生社团工作 ····································································································438 表 1:2019 年学生社团大型活动汇总表·····························································439 表彰与奖励 ···················································································································454 单位(团体)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与荣誉称号 ·············································454 教职工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与荣誉称号·······················································455 学校 2019 年大事记 ········································································································459 -7- 学 校 概 况 (一)学校综合情况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概况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广阔】学校创建于 1934 年 11 月 21 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 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0 年校址迁至桂林;学校创建到新中国成立前,学校在战乱中六次 迁徙校址,四次变更校名;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 11 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2 年由中央卫生部委 托中南卫生部直接领导;1953 年 4 月中央卫生部批准改称为广西医学院;1954 年 7 月由桂林迁回南宁市 现址至今;1996 年 5 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是全国建校较早的 22 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 学生的 8 所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 30 所高校之一,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三所大学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 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 学校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 在建)4 个校区,其中南宁—校本部总用地面积 571.2 亩,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 22 号;南宁—武鸣 校区总用地面积 1433 亩,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武华大道武鸣段 336 号;玉林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 900 余亩, 位于广西北流市与玉东新区交界处,玉林市教育东路延长线南侧、四所二队东侧、南流江西侧;国际医 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约 351.84 亩,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玉岭路以东、凤 凰路以南、楞仙路以西、玉成路以北。4 个校区共占地约 3300 亩。 【教学机构完善,实践基地齐全】学校设有 19 个二级学院、1 个教学部,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 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 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生命科学 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 学校现有 140 个实践教学基地(含 7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基地),13 个校外研 究生培养基地,1 个医学人文技能培训基地,22 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其中区外函授站 2 个,社 会函授站 6 个),5 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 附属武鸣医院),14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医院(柳州 市工人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医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 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医院(北海市人民医院)、 第十附属医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民族医院(广西民族医院)、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 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柳州市铁路中心医院)、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 -1- 医院)、附属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以及正在建设并准备运营的附属埌东医院,其 中,“三甲”医院 18 所、三级医院 1 所、综合医院 15 所、专科医院 4 所,第一附属医院(2018 年获批 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国家临床教学示范培训中心”)、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 是广西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引领了壮乡高等医学教育、医学 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 【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图书及信息化资源丰富】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教学公共设施, 学校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 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临床虚拟 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广西医科大学集教学、培训、考核、科研、产学研合作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 学教育培训基地,是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总面积 12000 平方米,设备设施 2500 余台件, 建设有院企合作创新实验室、智能化 OSCE 中心、学生及住专培学员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区、专科技能及 综合技能训练区、虚拟内窥镜训练区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123.32 万多册, 电子图书 179.67 万多册,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 95 个,学位论文 670.96 万册,音视频 58246 小时。 学校教学科研信息网络功能优良,“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覆盖全校区及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队伍素质高,生源质量好、来源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935 人,其中正高职称 599 人,副高 职称 676 人;博士生导师 222 人、硕士生导师 817 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 3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 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6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0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9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81 人;广西院士 后备人选 2 人,“八桂学者”及“八桂青年学者” 10 人,“特聘专家”10 人,优秀专家 33 人,“新世 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44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2 个(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全国高校黄 大年式教师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师团队)以及一批选聘任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常委、委员和 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编委近 100 人,还有一批优秀人才被选为国家级 和省级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人才工程重点培养对象,一批教师获国家级教学竞赛最高奖。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6743 人,其中本科生 12257 人、硕士研究生 3904 人、博士研究生(含在职 博士)713 人、留学生 720 人,高职高专生 9149 人(其中校外教学点“2+3”护理专业学生 5854 人)。 博士后在站人员 53 人,学生来自全国 2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学校 1978 年开始招收留 学生,至今留学生来源国已达 74 个,是全国招收东盟留学生数量排名前列的学校之一。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 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 7 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 学位授权单位。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 5 个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0 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1 个、口腔医学博士专业 学位培养单位 1 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6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 个(其中 2015 年,临床医学博士 后科研流动站获评广西唯一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广西院士工作站 1 个。临床医学、药理 学与病理学 2 个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2 个、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1 个、广西一流学科 5 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 1 个、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 6 个、广西重点学科 9 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 19 个。 【专业设置优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28 个,分别是:临床医学(含 5 年制、“5+3” 一体化)、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法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预防医学、 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信 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翻译、运动康复、卫生检验与检疫、助产学、健 -2- 康服务与管理、医学信息工程、妇幼保健医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6 个(临床、口腔、护 理、药学、公卫、检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个(生物医学工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实验区 2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4 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 建设项目 8 项等一批国家及自治区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 项,教育部来华留学英 语授课品牌课程 2 门(儿科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学校设有高职高专专业(方向)7 个,分别是:医 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成效显著】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优势, 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如在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 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学校现有国家级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 个,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 1 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创新引智基地 1 个, 国家联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 1 个,南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 1 个;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2 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1 个;国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三级(BSL-3)实验室 1 个,中 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1 个,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 3 个;教育部“长江学 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1 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 个;广西重点实 验室 8 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11 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 4 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个, 广西工程研究中心 3 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1 个;广西教育厅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3 个,广 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1 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 1 个;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 6 个,广西人才小高地 5 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含广西高 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18 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 13 个;广西生物样本库 1 个。“十二五” 以来,学校作为牵头单位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前期 专项项目 1 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1 项,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1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69 项,项目数和资助额均居广西高校前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Genetics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SCI 论 文 3377 篇,“十二五”以来新增 1493 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奖、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 自然科学奖共 286 项,“十二五”以来新增 192 项。学校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 国癌症防治杂志》和《结直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 种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国际影响力日增】近十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到国外讲学、 留学、进修、攻读学位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1000 余人次;与美国、英国、法国、丹麦、瑞典、日本、韩 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 50 多所大学、医院或医疗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接待 30 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与科研合作 1100 多人次。组织学生出国(境)开展短期交流近 300 人次,接收国(境)外学生短期来校交流共 200 多人次。搭建研究平台,先后推进生物靶向诊治国 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地中海贫血防 治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际中心、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希腊等“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各国签署多方 合作协议,开展“基于多学科团队学习和循证医学教育的牙科专业教育平台”中欧合作项目、教育部“‘丝 路 1+1’口腔医学教育援外”等项目,在大健康、海洋药物资源开发等多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并取得 了较好成果。定期举办面向“一带一路”和东盟相关国家的高端国际会议,如“一带一路”国际地中海 贫血防治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卫生青年论坛、中 国-东盟医院管理合作论坛、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中国东盟再生医学国际会议、中国-东盟急诊 医学国际高峰论坛(“东盟急诊医学和应急医学救援高峰论坛”)、中国(广西)-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 -3- 学大会、中国-东盟护理论坛、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会议等,与“一带一路”和东盟各国共享科技成果。目 前,正在积极筹建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和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预计 2020 年建成,同时,推进与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的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平台建设及 “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建设,着力增进学校与东盟地区国家医疗领域的交流与合 作,切实打造东盟医学留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地学校。 【人才培养质量好,办学声誉不断提升】学校迄今培养了各层次医学人才 6 万余名,他们已成为引 领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十二五”以来,本科生每 年总体就业率均达 90%以上;毕业生参加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20% 左右,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通过率连续 4 年保持在 90%以上;学生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医 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1 次和二等奖 2 次、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特等 奖和二等奖各 1 次、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 生公共卫生综合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口腔院校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 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与技能优异团队奖和最佳团队合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连续两届 全国病案信息大赛团体奖单项等百余个全国各类赛事奖项。学校 2008 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优秀”成绩;2009 年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部 50 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1 年作为国家正式实施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后的第一所医学院校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全国第 三所医学院校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试点认证;2013 年成为教育部、卫计委批准的全国第一批临 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64 所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 授课)具有典范作用的 20 所高校之一;2014 年以来,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分别获泰国医学理事会和印度 医学理事会认证;2015 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2017 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医学院校获得教 育部 50 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接受并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临床医学专 业认证有效期延长至 2021 年 12 月;2018 年,口腔医学、药学获批增列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口 腔医学获批增列为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获批增列为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科医学成为广西 唯一入选国家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院系;2019 年,在第三方评估公司(软科)2019 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中位于第 18 名,位于国内各省属医学院前列。 【梦想起航,未来可期】站在“健康中国”建设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 生员工按照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求,秉承“造就本省人才,为本省之用”的优良办学 传统,牢记“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 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 力实现“三大突破”,积极创建“双一流”,朝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内 一流地方医科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撰稿:林 琳;审核:黄中阳)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发展规划工作 2019 年初,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和国 家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学校发展方向和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发展规划工作。 【“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为全面评价学校“十三五”规划贯彻与落实总体情况,促进建设目标加快 达成,全面开展了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完成了学校层面事业发展规划、19 个专项规划(包 括本科生培养专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项、高职生培养专项、继续教育专项、学科建设发展专项、科 -4- 技创新专项、三大中心建设发展专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师资队伍建设专项、教育国际化专项、 育人工作专项、附属医院(院区)建设专项、校本部建设与后勤保障专项、信息化建设专项、图书信息 资源建设专项、武鸣校区建设专项、玉林校区筹建专项、五象校区建设专项、医药科技产业发展专项) 和 14 个二级学院规划(包括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 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全科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部、马 克思主义学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首先,学校层面发展规划评估情况:规划共包含 77 个指标,其中完成率大于 50%的发展指标 43 个,占比 56%。在指标完成情况方面,附属医院扩增、学 生规模、一级学科授权点、省部级一层人才、国家级社科课题、生源竞争力、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等指 标完成率较高。国家级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水平项目、国家级科技和教学成果奖励、高水平人才 团队等指标完成率较低。其次,专项规划和二级学院规划的中期完成情况基本符合预期计划进度,但在 一些高水平的发展指标上完成效果还有待加强。 【编制《广西医科大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3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 2022 年)》《广西教育现代化 2035》《广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 年)》总体部 署,加快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由发展规划处牵头,组织党校办、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处、 人事处、国交处、信息中心等职能部门共同编制实施方案,方案内容涵盖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一流本 科建设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工程、研究生教育水平提升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教师队伍提质增量工程、 教育开放发展工程、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工程等 8 大工程。2019 年 12 月 23 日,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校内 各单位执行。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现代化基础得到夯实。 到 2023 年,本科教育和学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教学体制机制障碍问题 得到有效缓解,教育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新时代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省部共建申报】2019 年 7 月,学校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医教协同工作研讨会,会议研究形 成了《省部高等医学院校共建方案(讨论稿)》,为我校再次申请省部委共建工作指明了方向。2019 年 10 月 28 日,学校与自治区卫健委共同向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汇报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 共建广西医科大学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省部共建广西医科大学基本成熟, 国家委将按照“成熟一个审批一个”的原则,力争尽快达成共建协议等有关工作。2019 年 10 月 31 日,自 治区人民政府黄俊华副主席召集自治区卫健委、教育厅、科技厅、发改委、人社厅、党委编办、财政厅、 广西医科大学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召开研究部区共建广西医科大学专题会议,会议要求自治区卫 健委牵头推动省部共建广西医科大学工作。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署,学校全力协助自治区卫健委做好 文件起草和有关审批程序工作。2019 年 12 月 18 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商请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建广西医科大学的函》(桂政电〔2019〕113 号)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 年 12 月 24 日,自治区卫健委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建广西医科大学方案(代 拟稿)的请示》(桂卫报〔2019〕173 号)报送国家卫健委。 (撰稿:李恺兰;审核:吴俊端)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对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狠抓各项目标任务落 实,学校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回顾 2019 年,困难比预想的多,压力比预想的大,但应对 -5- 比预想的稳,发展比预想的好。武鸣校区实现搬迁入驻,玉林校区顺利启用,五象校区筹建紧锣密鼓, 多校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学治校能力和水平提档进位 (一)狠抓政治建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坚持早谋划早启动早落实,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 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扎实抓好各项规定动作,重点突破特色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校党委召开 6 次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5 次专题会,校领导讲党课 21 场,向全体党员师生发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学习资料 16000 册,向流动党员、老党员开展“送学 上门、线上辅导”活动深受欢迎,同时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读书班集中学习、专题研讨、革命传统教育、 集中宣讲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覆盖全校所有处级领导、二级党组织和 277 个党支部、6674 名党员。调研方面,聚焦影响学校发展的 6 大方面突出问题,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确定调研主题 200 个,形成调研报告 200 份,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 44 场。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共检视问题 1521 个, 制定整改措施 1689 条,整改进展 1305 条。严格贯彻落实“8+1+3”专项整治,制定印发学校“5+1”专项整 治方案,聚焦 17 项整治重点、32 项主要任务,采取了 140 余条具体整改措施,特别是开展“项目建设推 进不够快、运行管理机制不够顺,创先争优意识不够强”专项整治行动,以上率下有力推动新校区建设搬 迁工作。运用好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会、读书班、专题党课等形式,从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中引导校、 院两级领导班子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精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健全和完善二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考核和附属医院领导班子综合考评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 考核结果运用,示范带动、督促推动附属医院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化校本部二级学院 党的领导。2019 年我校获“全区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学校作全区主题教育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3 次。 (二)注重价值引领,着力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健全意识 形态工作考评体系,逐级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会议,切实做到意 识形态工作“九个纳入”,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题督察和自检自查。及时通报意识 形态情况,形成季度定期排查、半年自查督查工作机制,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 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提升全校领导干部舆论引导能力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扎实管好课 堂主阵地、学术和文化活动阵地,今年,共审核 110 多场讲座讲坛、报告会、研讨会,扎实管好各类宣 传思想阵地。加强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制定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修订完善学生社团管 理规定,设立社团管理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修订学校《新闻发布管理办法》,尤其是规范新媒体阵 地新闻发布程序、新闻报道形式;申请购买“新浪舆情通”,充实校园舆情分析研判和引导处置力度。加 强舆情监督研判,积极稳妥做好敏感事件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管控,建立健全宣传部门综合协调、各级 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重大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今年积极报送医学教育相关舆情信息 40 多条。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契机,做强正面宣传,共发布学校要闻、基层新闻 2748 篇,微信推送 225 次,微博发布近 1300 多条,我校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及先进事迹先后得到《新闻联播》、新华网、光明网、《广西日报》等 媒体平台报道 80 余次,让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占领校园网络高地。全年无意识形态事件发生,校园和谐 安全稳定。 (三)强基固本激活力,着力提升组织力。持续深化教师、管理干部、医务工作者和学生的思想政 治引领与理想信念教育,校党委领导深入基层党支部讲党课、传精神、宣条例,开展“手拉手”活动,充 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培训投入,全年面向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投入教育培育经费近 200 万元,培 训覆盖率 100%。扎实进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和基层党建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专项整治,深 入开展二级学院(系)议事决策制度和直属附属医院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专项督查,重点 解决二级党组织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发挥不够到位等 8 项突出问 -6- 题。制订《中共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等 4 项长效制度,在党 委组织部和一附院等 6 家独立法人单位试点配齐配强 8 名专职组织员。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 抓实校院党员领导干部“手拉手”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联系基层联系学生制度,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 作机制。注重组织力的建设,新设置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 书记“双带头人”,“双带头人”比率超过 90%,继续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和“强基固本”工 程,推行支部星级化管理,全年共有 103 个党支部入选自治区党委审批通过的第一批星级支部,涌现出 一附院急诊科党支部、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党支部等全国先进典型。 (四)坚持德才兼备,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 作为的新部署新要求,大力倡导“四为”理念,多措并举促干部担当作为。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 度,引进程乐平等 6 名高层次人才,再生医学获批第八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唐卫中及团队入选广西 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杨帆获聘广西第八批特聘专家,谈聪入选广西高校“百人计 划”;郑立、曾高峰 2 人入选第二十二批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授 100% 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完善了校本部、附属医院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完整制度体系,完成非直属附属医院、 教学医院临床教师聘任 858 名。上线“广西医科大学校情与教学质量动态监测平台”,实现教学质量数据 共享。稳步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完成 272 名学校编制外校聘人员转非实名人员控制数,修订学校《专业 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基本条件》等文件。做好多校区办学人力保障,招聘新校区储备师资和管理骨干共 137 人,开展了玉林校区教师“同质化”教学培训,形成玉林市卫生学校机构编制划转方案。现有专任教师 1935 人中,高级职称人员 1275 人,比率为 66%;博士 818 人,比率为 42.3%;45 岁及以下教师 1231 人,占 比为 64%;“黄大年教学团队”带头人谭国鹤教授荣获 2019 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教师获 全国第九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1 名,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 二等奖 1 项、首届人卫慕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比赛二等奖 1 项,全国第二届 MBBS 项目青年教师英文授 课展示活动二等奖 1 名,第十八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3 名,全区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 教学竞赛一等奖 2 名。 (五)强化监督执纪,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总责,“党政同责”“一岗双 责”。召开年度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逐级签订责任状,将主体责任传导到每一根“神经末梢”。实现政 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全年开展全覆盖检查 1 次、随机抽查 1 次、自查自纠 1 次。持续开展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探索实施监督执纪“12345”工作模式,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 态”,在全校扎实开展“九必谈”和干部警示教育工作,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监督管理, 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确保我校重大工程项目安全、重大资金使用安全、干部人才队伍 安全。按照“统一管理、分析研判、分类指导、及时处置”的工作思路,加强问题线索处置。共处置问题 线索 17 件 16 人,正在初核 2 件 2 人,了结 12 件 11 人,立案处分 1 人,强化以案明纪,推动学校党风 廉政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六)做好统战与群团工作,凝心聚力促发展。切实推动统战工作大格局作用发挥,突出统战干部 教育培训,举行统战专题培训 3 次,申报统战政策理论研究课题 16 项,获自治区立项 4 项。以新中国成 立 70 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新校区启用为 契机,组织开展“共建最美‘同心林’、共画最大同心圆”活动,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爱校荣校情怀,为学校发 展凝聚力量和智慧。举办“同心”育人系列活动,举荐自治区级各类代表人士 50 余人,表彰统一战线获得 国家级先进集体 1 项、优秀个人 3 人;自治区级先进集体 3 项,优秀个人 19 人。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建 言献策工作迈上新台阶。2019 年,我校党外知识分子共有 1 篇稿件被中央统战部采用并上报中央相关领 导同志,1 篇调研报告获民主党派中央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1 篇稿件被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信息刊物采用, -7- 三篇信息稿件获自治区领导批示。服务青年团员成才成长,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活动,广泛开展“青春告 白祖国”、“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致青春·为家国”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培 训班,选送 4 名同学成为 2019 年广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开展软弱涣散团组织专项整 治,建立基层团组织工作量化考评机制;团组织建设成效显著,校团委获 2018 年度广西“五四红旗团委”, 3 个团支部获 2019 年广西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1 人获“广西青年五四奖章”。 二、坚持育人为本,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2019 年,我校共录取普通本专科新生 4752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395 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171 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 1082 人、在职博士研究生 144 人、外国留学生 129 人。我校本科 一批次(广西生源)投档分(正投)再次居广西高校之首,广西生源各批次录取平均分最低超出资格线 64 分。2019 届本专科毕业生 4530 人、研究生毕业生 1195 人、外国留学生毕业生 333 人。其中本科毕业 生毕业率为 98.25%、学位授予率为 97.34%;硕士研究生毕业率为 97%、学位授予率为 87.4%;博士研究 生毕业率为 60.8%、学位授予率为 50.8%;在职博士学位授予率 47.2%;总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92.77%, 建档立卡学生就业率为 98.27%,较去年提高了 0.5%;本科毕业生升研率达 25.8%,较去年上升 3%;2019 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通过率为 98.2%,2018 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 合考试通过率 84.84%,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 14.5%。首次开展毕业生中期就业竞争力调研,结果显示, 我校毕业生中期就业竞争力高于全国“双一流”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显著。再次荣获“全区普通高校毕 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一)全面加强思政教育取得新进展。实施马院建设攻坚工程,通过内调外招等方式,学校专职思 政课教师师生比提升至 1∶379;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制定《思政课教师科研奖励 规定》,加大思政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充分发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建立基础医学课程思政素材 库,开展“一分钟思政课”、“一句话思政”及“微思政”、“漫画中的解剖学”讲座、首届“基础医学绘图大赛” 等活动,注重打造“大医大德,全科全心,求知求学,成长成才”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品牌。实施 师德师风建设年和“明德弘医”工程,开展 2019 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专项培训,立项思政教师素质提升项 目 17 个。推进辅导员“三化”建设,新聘专职辅导员 18 人,总体师生比达到 1∶200;出台学校《辅导员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办法(试行)》,推动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定单列。开展校级院系“三全育人”示范 点建设培育试点工作,立项 6 个学院和部门,提供培育经费 26 万元,荣获 2019 年全区高校“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德医交融”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获自治区教改成果二等奖。进一步加强 学生管理,理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调整为一段式管理和两段式管理相结合,有效解决因学生频繁轮转 带来学生管理工作问题。构建“分层定向式”资助育人新模式,构建扎实有效的心理育人体系,进一步规 范心理咨询、心理普查、心理排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打造了“医心向阳”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品牌,降 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 (二)打造本科“金专”“金课”取得新成果。组织召开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研讨会,全面梳 理影响本科教育改革发展和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主要问题,制定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 育具体指标及任务》,明确未来 3 年一流本科建设任务和重点内容。大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立 新一届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在专业建设与改革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完成 34 个本科专 业(含方向)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或制定工作,100%达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 质量国家标准》;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新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 1 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 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 6 个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批省 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打响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第一炮;继续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 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和对外开放合作,8 个特色专业获上级建设经费 2070 万 -8- 元。强力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在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上下功夫,逐步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 课”的教改氛围,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和智慧教室建设,构建了线上、线下、线 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等 5 类“金课”,“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获国 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自治区推荐参与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 2 门,获自治区级一流本 科课程(金课)22 门,经答辩获自治区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8 门(占全区高校八分之一)。完 成 84 门立项课程思政中期检查。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举办“星火计划”创业训练营和“网络创 业营销大赛”,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立项建设国家、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共 650 项,获得 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广西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 项、铜奖 14 项、最佳网络影响力奖 1 项。强化教改项目质量工程,获得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 10 项, 其中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6 项;自治区教改工程项目 39 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 项; 设立校级教改课题 88 项。 (三)做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新成绩。重视抓好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管理,深入推进研究生各项 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把好入口关,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保密工作实施细则和考试自 命题工作管理办法,规范招生命题、考试、复试、录取全程所有环节监督管理。狠抓研究生培养各环节 管理,完成 2018 年新增列学位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原有培养方案的修订,新开设专业基础课程 2 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修订《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工作管理条例》,明晰了督导委员会的职责和要求;遴选聘任 28 名专家为第 四届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组织开展了研究生授课及课程建设、学位论文答辩、专硕培养基 地专项督导工作;举行 2019 年研究生导师及管理人员培训班,强化导师立德树人职责;2019 年国务院 教育督导委员会抽检我校 2016—2017 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抽查合格率为 100%。成立党委 研究生工作部,印发《研究生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研究生学生工作两级管 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研究生多校区管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重要问题,明确研究生培养责任下 压给二级学院、下沉给导师,突出导师是第一责任人。圆满完成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各抽评的学位授 权点评估结果均为合格,其中临床医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区全部抽评的 26 个学科中总分排名第二。 (四)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教育水平实现新发展。坚持规范管理不放松,修订出台 16 项涉及国际 学生教育管理、外专外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注重打造国际医学教育品牌,以扩大生源国、提高生源质 量为重点,做好招生工作,全英班入学成绩逐年上升,今年入学平均分提高至 75 分以上。坚持“外引内 培”,稳步开展全英师培工作,继续与 WHO 合作开展全英教学方法专题培训,更新全英教师教学理念、 提高授课技巧、提升国际化视野,我校国际学生管理模式示范效应显著,荣获“2018 年度广西来华留学 教育先进单位”。开展外事暨港澳台工作培训,规范因公出国回国等审批,排查违规现象,推动学校外事 及港澳台工作规范化。 (五)附属医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就。一年来,各附属医院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完成临床医学专业等 9 个专业、3600 多名本科生、284 门次的临床课程教学任务,其中直属附属医院承 担了临床教学任务的 80%,非直属附属医院承担 20%。第一、第二、第三、第五、附属肿瘤医院等配合 学校较好完成了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的分阶段考试实证研究工作;各附属医院完成了 1200 余名医学专 业实习生的岗前强化技能培训与考核、实习中期考核和毕业综合技能考试任务;一附院配合学校完成 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的赛事工作,我校代表队荣获佳绩,获团体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1 项、 二等奖 2 项;二附院顺利承办了学校 2019 年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赛事工作。各附属医院临床教学管理亮 点纷呈,如,一附院加强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出台《本科教学考核质量管理评分标准(试行版)》, 实行清单制管理与绩效挂钩;二附院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行课程思政,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礼仪 -9- 工作坊、医患沟通工作坊和“铭记师恩”微视频比赛等形式,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肿瘤医院以 培育精品课程,打造特色教师团队为抓手,努力实现同质化教学目标,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口腔 医院逐渐完善凸显口腔操作技能特色的基地平台建设,建有四个口腔虚拟操作技能实验室,配置多种先 进教学设备;附属武鸣医院完善教学组织体系,改善教学基础条件,优化师资结构,不断提升培养力度; 附属琅东医院着力提升师资水平,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教学竞赛;三附院始终坚持“严·暖”结合的教学理 念,通过多层级督导,教学活动优良率提高了 42.4%,实习生代表队在 2019 年校赛、区赛上都获得好成 绩;六附院注重临床实践过程管理,为实习生建立个人轮转档案,便于查询和监督管理培训执行情况; 八附院将医患沟通及不良事件培训纳入学生教育管理中;九附院重新修订教学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十附 院将教学主管部门提升到一级科室,与临床同等重要,教学绩效考核占科室总绩效 30%;附属民族医院 在原有教研室基础上,增设科室教学主任岗,按科室副主任待遇给予绩效薪酬;附属柳铁中心医院营造“和 谐关爱”的教学环境,实习同学可以像医院职工一样参加医院的工会、团委文体活动;附属传染病医院大 力改善理论和见习教学条件,新建传染病临床技能教学训练基地已投入使用。另外,柳州市人民医院再 次加入我们大家庭,成为第 12 个非直属附属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也正式签约成为学校非直属附属医 院,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增至 13 家。 (六)继续抓好高职和继续教育。全年共招收高职学生 9206 人,继续成人教育新增区外教学点 1 个,成教在籍学生 2.2 万人,自考学生 1.6 万人。高职教学“同质化”成效显著,高职生 2019 年护士执业 资格考试通过率再创新高,超过 9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91.88%,连 续三年稳定在 90%以上且逐年增长。创新成教课堂教学方式,开设4门网络课程,采用网络远程教学+ 集中期末考试(笔试)的教学模式,解决学员工学矛盾。指导护理学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2019 年停止 中职招生,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办学重心由低向高转移。 三、坚持内外兼修,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多校区多院区办学取得重大成就。玉林校区、武鸣校区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十余年来几任 领导班子坚持不懈的奋斗,数万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一朝圆梦。一是实现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办学。 一年来,我校武鸣校区完成投资额约 6 亿元,主体封顶 10 个单体,主体验收 22 个单体,建成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一期景观工程基本建成,完成室内二次装修约 10 万平方米及室外全部道路、管网等总平施工 工程,完成武鸣校区全部共 794156.93 平方米不动产权证办理。同时完成 25 个单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和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手续、消防设计审查备案工作及 7 个单体项目的初步设计评审。武鸣校区自立项建 设到投入使用,仅三年多时间,就从一片荒地到建成建筑面积 40 万平方米、22 个建筑单体投入使用、 11 个建筑单体完成竣工验收的崭新校园, 创造了南宁教育园区建设的“医大速度”,在 11 月顺利启用校区, 成功入驻学生近七千人。制定《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措施 20 项, 确立“统一领导、职能延伸、精简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模式,为武鸣校区运行通畅、管理高效提供 制度保障。师资、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等人员及时充实,信息化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实验 平台应用、后勤安保、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步入正轨,运行良好。圆满完成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交付的重 任,没有辜负全校师生的殷切期待,医大新校区梦圆武鸣,为学校 85 华诞献出厚礼,从根本上破解了学 校办学空间不足的瓶颈问题,奠定学校百年基业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二是成功启用玉林校区。其中,一期共有 30 项单体项目投入使用,包括 42 栋建筑楼栋、田径运动 场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近 20 万平方米。二期工程于 2019 年 2 月开工,共计 37 栋单体建筑,其中包括 18#综合楼控制性工程在内的 27 栋主要建筑单体已全部封顶,水电管线及围墙敷设完成 80%。实现玉林 市卫生学校整体搬迁进入办学,并以医大名义招收首届本科、高职新生 970 人。印发《广西医科大学玉 林校区过渡期管理工作方案(试行)》,制定校区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各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10 - 加强同质化教学,加快推进资产划拨工作、人事划转工作,逐步完善玉林校区管理运行制度,为全面建 成在两广具有较大知名度、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医药院校校区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积极推进五象校区等重大项目筹建。五象校区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建设用地划 拨决定书》及不动产产权证,完成项目征地款结算工作,项目总平规划设计基本定稿。东盟国际口腔医 学院顺利完成项目主体工程 EPC 招标;附属五象新区医院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 治国际研究中心项目已提交立项请示,完成了总平规划和方案设计初稿并同步启动项目可研;中国-东盟 实验动物科创中心已经进行了项目规划选址,编修项目建议书;东盟国际产学研中心项目正在开展项目 初步规划、设计意向、融资方案等立项前期工作。 (二)学科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进一步完善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制定学校《广西一流 学科绩效考核方案(试行)》和《广西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绩效 考核,完成 6 个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项目建设绩效中期自评。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9 年 11 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 ESI 学科全球排名前 1%,成为继临床医学之后我校第二个进入 ESI 全球前 1%的学科。学校承办“2019 年度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座谈会”,就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作经验发 言。加强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广西医养结合与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研究中心”等 6 个特色新型智库顺利新 增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特色新型智库“卫生与健康政策研究中心”《分级诊疗背景下广西优质 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被广西特色智库联盟评为优秀课题研究报告。完成广西生物样本库 I 期建设,编制 《关于启动广西生物样本库试运行的相关说明和建议(第一次修订稿)》,将于 2020 年 2 月启动试运行 样本库。 (三)科技工作稳中求进。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有新突破,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获指定申报 国家卫生健康委委级重点实验室。新增 3 家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 家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 个广西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通过国家卫健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实验活动资格审查,建立广西首家高校 BSL-3 实验室,完成广西生物样本库 I 期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 备纳入广西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荣获 2019 年度全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绩效考核“优秀” 成绩,排名第一。有序推进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科技服务工作,全年增加笼位 400 个,生产动物 10 万只,迅速解决转基因动物 160 个笼位。2019 年我校获得各类科研项目 281 项,总资助经费 7161.81 万 元,其中中央引导地方专项资金项目 2 项,获资助经费 320 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91 项,总资助 经费 3196.1 万元,立项数位列全国高校第 108 位、全国医药类大学第 22 位、广西高校第 2 位,与 2018 年相比,非地区基金项目增长率为 42.9%,面上项目增长率为 85.71%,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增长率为 7.14%。 重大项目有所突破,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 1 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 计划培育项目 1 项。2019 年我校获得广西科技奖励共 11 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广西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发表 SCI 等外文论文 656 篇,10 分以上的 高影响因子杂志收录的原创性论文数同比翻一番,在新英格兰杂志中发表病例报告 1 篇,影响因子达到 72.406;新增授权专利 86 项,同比增长近 1.5 倍;通过技术合作开发类科技成果成果转化实现金额 87 万元,同比增长 4 倍。 (四)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省部共建推进取得突破性进展,共建协议和方案已进入自治区层面审定 阶段。基本完成《广西医科大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4 年)》编制,完成学校层面事 业发展规划、19 个专项规划和 14 个二级学院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为下一步更好推进规划执行和完成既 定目标指明方向。完成《广西医科大学章程》初步修订工作,牵头开展 5 家直属附属医院章程制定工作。 研究出台《广西医科大学教职工表彰奖励实施意见(试行)》,就各单位 98 项表彰奖励项目组织相关职 能部门论证开展多轮论证,形成初步共识意见。积极执行新形势下的政府采购执行模式,启用政采云自 - 11 - 助下单+审核采购模式,上线采购系统微信版,升级资产系统与财务系统,开发公房管理系统,以信息化 创新驱动资产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 (五)医疗服务健康惠民谱写新篇章。充分发挥专科医院特色和区域医疗引领作用,进一步做大做 强直属附属医院,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健康中国”“健康广西”建设。第一附属医院率先与越南开 展合作,构建跨境医疗的样板路径,与华为、微软等科技公司合作初步搭建起“智慧医院”框架,信息化 建设全面升级,提前部署应对 DRgs 付费调整医疗结构,做好控费提效转型升级;第二附属医院全面开 展 DNV GL 国际认证和绩效管理改革,为建设国际化、高品质医院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广西首家一次性 获批 5 个种类器官移植资质医院,荣获 2018 年度全区卫生健康系统集体二等功;附属肿瘤医院新院区建 设顺利完成项目主体工程 EPC 招标,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麻醉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确定为“2019 年广 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引入全球第四台乳腺锥光束 CT;附属口腔医院连续六年荣膺“中国最佳专科医院 提名”,获“广西口腔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并牵头成立“广西口腔专科联盟”;附属武鸣医院学 科建设基本完善,一级诊疗科目达到 25 个,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5 家直 属附属医院门、急诊总量达到 479.6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2.49%;出院人次 26.58 万人次,同比增长 6.98%; 手术总量 85606 台次,同比增长 11.18%,平均住院日 9.534 天,同比下降 4.30%;医疗总收入 72.53 亿 元,同比增长 12.73%。此外,产业办成立企业监管科,加强校办企业风险防控,开展广西医科大学所属 企业体制改革全面摸底自查,做好校企改革的前期启动工作。2019 年,学校校办企业总收入 85.32 万元, 比去年增加 2.5%。 (六)着力民生保障,广大师生、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对口帮扶贫困村 平均贫困发生率由 7.5%降到了 1.2%,太平村、加荣村、内钱村、龙琴村达到了整村脱贫摘帽标准,6 个 帮扶贫困村基本完成了全部脱贫,荣获得马山县“扶贫济困爱心单位”,获得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1 个, 获得马山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1 人。不断优化绩效分配方案,全面落实编外职工参照在编人员调整 基础性绩效工资增资工作,编制外职工绩效大幅度提高,加强对思政教师、新校区工作人员等特殊岗位 人员奖励性绩效分配倾斜,同步开展全校在编和编外职工岗位设置,及时为职工入岗兑现岗位待遇。发 挥激励导向作用,研究出台《广西医科大学教职工表彰奖励实施意见(试行)》,开展全校工作人员奖 励系列活动激励担当作为活动,激励先进、善作善成,奖励 2215 人,其中记功 193 人、嘉奖 2022 人。 稳步推进了用人制度改革。同时注重民生工程建设,危旧房改住房和蟠龙小区建设工作进展喜人,先后 获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证件,完成了 报名申购程序、还建户及非还建户的选房和选车位、第二次缴纳房款、车款工作;蟠龙住宅小区自然人 部分的 3#、7#、30#地块主体建设基本完成,计划明年下半年陆续交房;蟠龙住宅小区国有部分的 14# 地已开工建设,南区 3、4、5、6 号楼 508 套房已进行电脑摇号,北区即将开始主体招标工作,职工住房 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校本部四区内涝得到综合治理。小学幼儿园增设武鸣校区延时服务班,解决了到武 鸣校区上班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开展好教职工“八慰问”(节日、生日、结婚生子、住院、退休、去世、 家庭困难、劳动模范)”工作,2019 年,学校组织各类活动、发放各类慰问品(金)200 多万元,新设教 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教职工提供新运动场所,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四、坚持统筹兼顾,学校各项事业平稳发展 一是抓好校友会和基金会工作。组织举办建校 85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完成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会换 届及理事长改选工作。设计开通微信平台捐赠渠道,全年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吸纳捐款约 49 万元。二 是抓好审计工作。协助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顺利完成学校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点对武 鸣校区、蟠龙 14 号地、危旧房改等重大项目重点民生工程跟踪审计,内部审计审减 1370.87 万元,委托 造价咨询公司审减金额 2026 万元。三是抓好财务和国资管理工作。圆满完成年度预算收入计划,实现财 - 12 - 政拨款稳步增长,全面运行财务网上报账系统,大幅缩减报销等候时间,完善各类经费管理制度,加强 内控管理。强化采购服务,2019 年采购预算金额约 4.41 亿元,全力保障武鸣校区搬迁采购项目,完成总 采购预算金额约 2.5 亿元。四是抓好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动、规划多校区办学格局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力加强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启用学校 OA 办公系统,为各校区办学提供信息服务保障。五是抓好 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全年学校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校内交通安全事故,无刑事和治安案件,无造成严 重后果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及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六是继续抓好离退工作,紧紧围 绕离退休教职工“两项待遇”和“六个老有”,不断完善“文化养老”新格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的文体活动,继续巩固“老帮老,老助青”两个机制,推进“耆青工程”深入开展,加强离退休支部与学生 党支部结对共建。此外,继续抓好体育教育,学报工作,档案管理,图书馆工作,工会工作及二级学院 建设、药厂管理、后勤基建、附属小学、幼儿园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撰稿:韦 杨、林 琳;审核:黄中阳) (二)学校机构设置及领导名录 中共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宇清 韦长元 韦霄燕 文秋林 朱小东 伍伟锋 刘友谊 刘志明 刘昌伟 严远东 李毅昂 杨晓波 陈兴才 罗 萍 周 诺 赵永祥 赵劲民 钟小斌 秦桂秀 秦耀武 莫曾南 卿云波 唐安洲 蒋建伟 覃远汉 曾小云 曾志羽 谭机永 樊晓晖 (撰稿:张雅静;审核:黄中阳) 中共广西医科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十二届委员名录 (按姓氏笔画排序) 叶 凤 李郁风 陈玉君 陈永斌 陈有转 黄 勇 蒋建伟 (撰稿:赵从斌;审核:李郁风)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党政领导名录 序号 姓名 职务 1 刘友谊 党委常委、书记 2 赵劲民 党委常委、副书记、校长 3 唐安洲 党委常委、副书记 4 莫曾南 党委常委、副书记 5 周 诺 党委常委、副校长 6 赵永祥 党委常委、副校长 7 卿云波 党委常委、副校长 8 曾志羽 党委常委、副校长 - 13 - 序号 姓名 职务 9 伍伟锋 党委常委、副校长 10 蒋建伟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11 陈兴才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12 徐 华 党委常委、副校长(挂职) (撰稿:张雅静;审核:黄中阳) 2019 年学校调整或增设的委员会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项目”评选委员会 (2019 年 1 月 11 日调整) 主 任:刘友谊 赵劲民 副主任:周 诺 成 员:唐安洲 莫曾南 赵永祥 卿云波 曾志羽 伍伟锋 陈兴才 王宇清 张海英 周 波 谢春宁 潘小炎 廖红兵 杨 莉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杨 渊 韦长元 罗小玲 邹云峰 梁 浩 韦锦斌 陈 飞 周红霞 李慕军 唐 忠 秦桂秀 何媛媛 秘书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广西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委员会 (2019 年 2 月 28 日调整) 主任委员:伍伟锋 副主任委员:廖红兵 谢裕安 李小萍 委 员:罗小玲 郭宏伟 邹云峰 李 浪 潘灵辉 农晓琳 宗少晖 唐峥华 唐启宁 范海波(津头社区) 秘 书:宗少晖(兼) 杨小钵 广西医科大学校内教师申诉委员会 (2019 年 3 月 5 日调整) 主任委员:唐安洲 职能部门委员:校工会、党委(校长)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教务处、科技处、后勤 基建处、人事处、审计处、财务处、国资处、教评中心等单位负责人。 教工代表委员:第十三届工会委员会民主管理委员及女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法律顾问:学校法律顾问 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9 年 5 月 10 日调整) 主 任:赵劲民 副主任:周 诺 伍伟锋 委 员:唐安洲 莫曾南 赵永祥 卿云波 曾志羽 陈兴才 曾小云 潘小炎 - 14 - 廖红兵 闵晓阳 吴俊端 张海英 罗小玲 邹云锋 韦长元 韦锦斌 陈 飞 周红霞 李慕军 唐 忠 梁 郑宝石 浩 赵 邦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杨 渊 朱小东 姜海行 农光民 徐 红(一附院) 秘书单位:研究生处(院)、教务处。 广西医科大学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管理委员会 (2019 年 5 月 29 日调整) 主 任:赵劲民 副主任:伍伟锋 成 员:杨晓波 吴俊端 周 波 潘小炎 廖红兵 严远东 谢春宁 罗小玲 邹云峰 曾小云 韦锦斌 张海英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韦长元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唐 忠 穆 飒 梁 浩 赵 邦 周素芳 杨 渊 莫书荣 何 敏 秘 书:王中海 宋雅雯 广西医科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岗位聘用管理委员会 (2019 年 5 月 29 日调整) 主 任:唐安洲 副主任:伍伟锋 成 员:覃远汉 王宇清 杨晓波 闵晓阳 严远东 周 波 潘小炎 廖红兵 谢春宁 秘 书:王中海 宋雅雯 广西医科大学岗位设置工勤技能岗位聘用管理委员会 (2019 年 5 月 29 日调整) 主 任:曾志羽 副主任:严 皓 成 员:蒋建国 苏上贵 应艳萍 张剑锋 苏丹柯 卢小玲 刘媛航 唐 勇 梁 甜 秘 书:王中海 宋雅雯 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 (2019 年 6 月 3 日成立) 主 任:赵劲民 副主任:伍伟锋 曾志羽 委 员:杨晓波 廖红兵 潘小炎 蒋建国 吴俊端 黄 超 谢春宁 严 皓 梁 浩 何 敏 罗小玲 邹云锋 韦锦斌 曾小云 韦长元 张海英 周素芳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唐 忠 赵 邦 穆 飒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杨 渊 秘 书:宗少晖 何 英 广西医科大学教材委员会 (2019 年 11 月 12 日成立) 主 任:赵劲民 - 15 - 副主任:伍伟锋 唐安洲 周 诺 赵永祥 委 员:王宇清 潘小炎 杨 莉 曾小云 周素芳 赵 邦 罗小玲 邹云锋 韦锦斌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唐 忠 张海英 穆 飒 梁 浩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韦长元 朱小东 林 展 赵同领 秘书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高职院、继续教育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19 年 12 月 19 日调整) 主 任:赵劲民 副主任:周 诺 伍伟锋 徐 华 委 员:唐安洲 莫曾南 赵永祥 卿云波 曾志羽 陈兴才 曾小云 潘小炎 廖红兵 闵晓阳 吴俊端 张海英 罗小玲 邹云锋 韦长元 韦锦斌 周红霞 李慕军 唐 忠 梁 浩 赵 邦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杨 渊 朱小东 姜海行 郑宝石 庞玉生 徐 红(一附院) 秘书单位:研究生处(院)、教务处。 2019 年学校调整或增设的领导小组 广西医科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3 日调整)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常务副组长:曾志羽 副组长:唐安洲 莫曾南 周 诺 赵永祥 卿云波 伍伟锋 陈兴才 成 员:王宇清 韦霄燕 杨晓波 刘昌伟 严远东 梁 婕 秦耀武 罗 桓 吴俊端 周 波 潘小炎 闵晓阳 祝 青 黄 超 谢春宁 廖红兵 严 皓 蒋建国 覃 雄 杨 莉 莫书荣 唐 忠 何 敏 伍天媛 麦庆艺 李伟权 蔡瑜生 何建宇 肖 强 罗小玲 邹云锋 黄天壬 韦长元 韦锦斌 张海英 周素芳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何慧敏 梁 浩 赵 邦 穆 飒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杨 渊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3 日调整)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副组长:曾志羽 成 员:王宇清 杨晓波 刘昌伟 严远东 梁 婕 潘小炎 闵晓阳 谢春宁 罗小玲 邹云锋 黄天壬 韦长元 韦锦斌 张海英 周素芳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何慧敏 梁 浩 赵 邦 穆 飒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杨 渊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 16 - 蒋建国 唐 忠 广西医科大学重点人口帮教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3 日调整) 组 长:曾志羽 副组长:蒋建国 成 员:杨晓波 唐峥华 严远东 周 波 黄民华 黄尚东 丘志虎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危化品管理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3 日调整) 组 长:曾志羽 副组长:蒋建国 成 员:杨晓波 潘小炎 祝 青 黄 超 谢春宁 廖红兵 严 皓 黄民华 罗小玲 邹云锋 韦锦斌 唐 忠 梁 浩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禁毒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3 日调整) 组 长:曾志羽 副组长:蒋建国 成 员:王宇清 韦霄燕 杨晓波 刘昌伟 严远东 梁 婕 秦耀武 罗 桓 吴俊端 周 波 潘小炎 闵晓阳 祝 青 黄 超 谢春宁 廖红兵 陈 榆 蒋建国 吴树华 杨 莉 莫书荣 唐 忠 何 敏 伍天媛 麦庆艺 李伟权 蔡瑜生 何建宇 肖 强 谭机永 曾小云 樊晓晖 李毅昂 文秋林 张海英 周素芳 王前强 秦桂秀 周秀琼 李慕军 何慧敏 梁 浩 赵 邦 穆 飒 覃远汉 刘志明 潘灵辉 罗 萍 黄 勇 钟小斌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小组 (2019 年 1 月 3 日调整)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常务副组长:曾志羽 副组长:唐安洲 莫曾南 周 诺 赵永祥 卿云波 伍伟锋 陈兴才 成 员:王宇清 韦霄燕 杨晓波 刘昌伟 严远东 梁 婕 秦耀武 罗 桓 吴俊端 周 波 潘小炎 闵晓阳 祝 青 黄 超 谢春宁 廖红兵 陈 榆 蒋建国 吴树华 杨 莉 莫书荣 唐 忠 何 敏 伍天媛 麦庆艺 李伟权 蔡瑜生 何建宇 肖 强 谭机永 曾小云 樊晓晖 李毅昂 文秋林 张海英 周素芳 王前强 秦桂秀 周秀琼 李慕军 何慧敏 梁 浩 赵 邦 穆 飒 覃远汉 刘志明 潘灵辉 罗 萍 黄 勇 钟小斌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 17 - 广西医科大学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3 日调整)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常务副组长:曾志羽 副组长:唐安洲 莫曾南 周 诺 赵永祥 卿云波 伍伟锋 陈兴才 成 员:王宇清 韦霄燕 杨晓波 刘昌伟 严远东 梁 婕 秦耀武 罗 桓 吴俊端 周 波 潘小炎 闵晓阳 祝 青 黄 超 谢春宁 廖红兵 陈 榆 蒋建国 吴树华 杨 莉 莫书荣 唐 忠 何 敏 伍天媛 麦庆艺 李伟权 蔡瑜生 何建宇 肖 强 谭机永 曾小云 樊晓晖 李毅昂 文秋林 张海英 周素芳 王前强 秦桂秀 周秀琼 李慕军 何慧敏 梁 浩 赵 邦 穆 飒 覃远汉 刘志明 潘灵辉 罗 萍 黄 勇 钟小斌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排查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7 日成立)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副组长:伍伟锋 曾志羽 成 员:杨晓波 廖红兵 潘小炎 蒋建国 吴俊端 黄 超 谢春宁 严 皓 梁 浩 何 敏 罗小玲 邹云锋 黄天壬 韦长元 韦锦斌 张海英 周素芳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唐 忠 赵 邦 穆 飒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杨 渊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技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广西医科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9 日调整)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常务副组长:曾志羽 副组长:唐安洲 莫曾南 周 诺 赵永祥 卿云波 伍伟锋 陈兴才 成 员:王宇清 韦霄燕 杨晓波 刘昌伟 严远东 梁 婕 秦耀武 罗 桓 吴俊端 周 波 潘小炎 闵晓阳 祝 青 黄 超 谢春宁 廖红兵 严 皓 蒋建国 覃 雄 杨 莉 莫书荣 唐 忠 何 敏 伍天媛 麦庆艺 李伟权 蔡瑜生 何建宇 肖 强 罗小玲 邹云锋 黄天壬 韦长元 韦锦斌 张海英 周素芳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何慧敏 梁 浩 赵 邦 穆 飒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杨 渊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防震减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1 月 9 日调整)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常务副组长:曾志羽 副组长:唐安洲 莫曾南 周 诺 赵永祥 卿云波 伍伟锋 陈兴才 成 员:王宇清 韦霄燕 杨晓波 刘昌伟 严远东 梁 婕 秦耀武 罗 桓 吴俊端 周 波 潘小炎 闵晓阳 祝 青 黄 超 谢春宁 廖红兵 严 皓 蒋建国 覃 雄 - 18 - 杨 莉 莫书荣 唐 忠 何 敏 伍天媛 麦庆艺 李伟权 蔡瑜生 何建宇 肖 强 罗小玲 邹云锋 黄天壬 韦长元 韦锦斌 张海英 周素芳 陈 飞 秦桂秀 周红霞 李慕军 何慧敏 梁 浩 赵 邦 穆 飒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朱小东 杨 渊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保卫处,主任由蒋建国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广西医科大学“新时代讲习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3 月 25 日成立) 所 长:刘友谊 副所长:赵劲民 成 员:唐安洲 莫曾南 周 诺 赵永祥 卿云波 曾志羽 伍伟锋 蒋建伟 陈兴才 徐 华 王宇清 韦霄燕 秦桂秀 闵晓阳 梁 婕 秦耀武 罗 桓 谭机永 樊晓晖 覃远汉 刘志明 潘灵辉 罗 萍 黄 勇 钟小斌 曾小云 文秋林 吴树华 李毅昂 周秀琼 陈 榆 王前强 周红霞 李慕军 何慧敏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4 月 12 日成立) 组 长:唐安洲 副组长:严远东 成 员:周 波 谢春宁 陈国湘 莫新少 陈玉君 覃宇周 卢小玲 薛 丽 梁 甜 梁小文 莫西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幼儿园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4 月 25 日成立) 组 长:周 波 副组长:严远东 陈国湘 成 员:谢春宁 严 皓 黄 超 蒋建国 黄中阳 莫新少 陈玉君 覃宇周 卢小玲 薛 丽 广西医科大学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6 月 4 日调整)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副组长:曾志羽 成 员:唐安洲 莫曾南 周 诺 赵永祥 卿云波 伍伟锋 蒋建伟 陈兴才 徐 华 覃远汉 王宇清 韦霄燕 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督查组 (2019 年 6 月 5 日成立) 组 长:李新春 副组长:赵从斌 彭 兴 组 员:唐才祯 桂 滢 谢彦舒 张学荣 廖艳研 陆真慧 黄浩轩 陈乃源 黄明立 杨立会 - 19 - 尹 瑶 黄艳菊 梁 伟 张景鸿 梁晓乐 赵瑞强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11 月 19 日成立) 组 长:赵劲民 副组长:周 诺 徐 华 成 员:杨晓波 曾小云 樊晓晖 刘昌伟 闵晓阳 潘小炎 陈俊强 罗杰峰 唐卫中 陈文霞 罗小玲 邹云锋 韦长元 韦锦斌 陈 飞 唐 忠 梁 浩 周 波 周素芳 张海英 广西医科大学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2019 年 11 月 23 日成立) 组 长:刘友谊 赵劲民 副组长:唐安洲 周 诺 成 员:王宇清 樊晓晖 曾小云 周 波 洪坚善 陈俊强 刘志明 罗杰峰 罗 潘灵辉 唐卫中 萍 陈文霞 谭机永 罗小玲 苏 莉 邹云锋 李毅昂 韦长元 文秋林 韦锦斌 王前强 陈 飞 何慧敏 唐 忠 周秀琼 梁 浩 周素芳 2019 年学校机构设置 党群部门: 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 党委武装部、校团委、校工会、教师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成立)。 二级党组织: 直属机关党委、直属单位党委、离退休工作管理处党委、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第二附属医院党委、 附属肿瘤医院党委、附属口腔医院党委(成立)、附属埌东医院党委、基础医学院党委、研究生院党委、 公共卫生学院党委、药学院党委、护理学院党委、后勤基建党总支、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人文社会科学 学院党总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成立)、全科医学院党总支、信息与管理学院党总支、生命科学 研究院党总支。 行政处室: 校长办公室、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监察室、财务处、审计处、审计中心、后勤基建 处、保卫处、研究生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离退休人员工作 管理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教育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发展规划办公室、国际医药教育中心建设指挥部 办公室、武鸣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蟠龙住宅小区建设办公室、校办与医疗产业经营管理办公室、图 书馆、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信息中心、学报编辑部、档案馆、玉林校区筹备办公室、武 鸣校区管理办公室。 二级学院(教学部): 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全科医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 育部、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武鸣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临床 医学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第四附属临床医学院(柳州市工人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南宁市 - 20 - 第一人民医院)、第六附属临床医学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七附属临床医学院(梧州市工人医 院)、第八附属临床医学院(贵港市人民医院)、第九附属临床医学院(北海市人民医院)、第十附属 临床医学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民族临床医学院(附属广西民族医院)、柳铁临床医学院(附 属柳铁中心医院)、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系、麻醉学系、医学影 像学系、法医学系。 科研单位: 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所、呼吸疾病研究所、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卫生事业 管理研究所、蛇毒研究所、泌尿科学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口腔医学研究所、神经病学研究所、肝 病及肝移植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生殖中心、创伤骨科中心、艾滋病研究 中心、疼痛医学中心、中国循证医学研究中心广西地区实践中心、微创外科中心、PET/CT 中心、代谢糖 尿病中心、营养科学研究中心、眼科中心、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妇女研究中心、人文社会医学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基因组与个体化研究中心、俄语培训中心、广西大学生临床心理干预治疗研修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检 测评价中心、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院、医院管理与发展研究中心。 附属单位: 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设护士学校、附属武鸣医院、附 属埌东医院、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 2019 年学校成立、调整或撤销的机构 成立、调整或撤销的机构名称 成立、调整或撤销时间 批准文号 备注 研究生工作部 2019 年 3 月 11 日 桂医大党〔2019〕10 号 成立 2019 年 4 月 16 日 桂医大党〔2019〕19 号 成立 2019 年 11 月 21 日 桂医大党组〔2019〕18 号 成立 中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委员 会、中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支部委员会 2019 年学校单位领导名录 机构名称(全称) 领导名录 职务及变动 杨晓波 主任 秦耀武 副主任 陈银水 副主任 黄中阳 副主任 陈玉香 副主任 唐凤安 副主任 3 月免 党委、校长办公室 - 21 - 机构名称(全称) 组织部 统战部 纪委办公室 监察室 宣传部 学工部(处) 教师工作部 研究生工作部 校工会 校团委 直属机关党委 直属单位党委 发展规划处 - 22 - 领导名录 职务及变动 伍伟锋 组织部部长 4 月免 覃远汉 组织部部长 4 月任 韦霄燕 统战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 胡文娟 组织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 刘登宇 组织部副部长 陈会方 副处级组织员 李郁风 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 陈有转 纪委副书记 朱海宁 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监察室副主任 王宇清 部长 许 虹 副部长 林 展 副部长(兼) 刘昌伟 部(处)长 3 月免 闵晓阳 部(处)长 3 月任 石小玲 副部(处)长 廖 剑 副部(处)长 梁 婕 副部(处)长(兼) 11 月免 王宇清 部长(兼) 林 展 专职副部长 周 波 副部长(兼) 杨 莉 副部长(兼) 樊晓晖 部长(兼) 3 月任 曾小云 副部长(兼) 3 月任 韩广梅 副部长(兼) 3 月任 严远东 常务副主席(正处长级) 11 月免 梁 甜 副主席 林长云 副调研员 梁 婕 书记 蒋 鹏 副书记 秦耀武 党委书记 胡文娟 党委副书记 黄鲜桃 纪委书记 陈国湘 专职副书记(正处长级) 罗 桓 党委书记 穆 飒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莫税英 副书记 吴俊端 处长 马贞玉 副处长 2 月免,退休 机构名称(全称) 领导名录 周 人事处 波 处长 黄宗海 副处长 苏上贵 副处长 潘小炎 处长 林 教务处 招就处 审计处 国资处 财务处 科技处 武装部 保卫处 赵同领 副处长 韦庆军 副处长(兼) 闵晓阳 处长 3 月免 刘昌伟 处长 3 月任 李永宁 副处长 廖 江 副处长 祝 青 处长 黄鲜桃 副处长 黄 超 处长 骆笑红 副处长 夏纯欢 副处长 谢春宁 处长 蒙雪珍 副处长 徐 红 副处长 廖红兵 处长 尹瑞兴 副处长(正处长级) 宗少晖 副处长 皓 党总支书记 罗丽南 副处长 陈继承 副处长 李颂国 副处长 黄民华 武装部部长、保卫处副处长 蒋建国 保卫处处长 覃益敏 武装部副部长、保卫处副处长 雄 3 月免,退休 处长 吴树华 党委书记 陈永强 副处长、纪委书记 陈莉敏 党委副书记 莉 主任 蒋凤艳 副主任 柳 副主任 亮 9 月任 处长、党总支副书记 陈 榆 杨 教评中心 常委副处长(正处长级) 副处长 覃 离退处 军 范丽萍 严 后勤基建处 职务及变动 - 23 - 机构名称(全称) 领导名录 高等教育研究所 (挂靠教评中心) 唐安洲 所长(兼) 杨 副所长(兼) 莉 李健生 校办与医疗产业经营管理办公室 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图书馆 信息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 学报编辑部 档案馆(挂靠党校办) 制药厂 武鸣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 国际医药教育中心(五象校区) 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玉林校区筹建办公室 蟠龙住宅小区建设办公室 - 24 - 杨 渊 职务及变动 主任 副主任、副总经理(正处长级) 陈银水 副主任 李健生 副主任、副总经理 总经理 莫书荣 馆长 吕晓晖 副馆长 崔 英 副馆长 唐 忠 主任 何慧敏 副主任 何 敏 副主任 何 主任 伍天媛 肖 强 馆长(副处长级) 厂长(兼) 麦庆艺 主任 张均明 副主任 卿云波 主任(兼) 罗小玲 常务副主任 林 军 副主任(正处长级) 张均明 副主任 杨 副主任 勇 卿云波 主任(兼) 李伟权 副主任 蔡瑜生 副主任 卿云波 主任(兼) 邝晓聪 副主任 蔡瑜生 副主任 罗 副主任 丹 3 月任 5 月任 主任(兼) 欧阳轶强 敏 5 月任 卿云波 主任(兼) 何建宇 副主任 孟绍斌 副主任 应燕萍 副主任(兼) 5 月任 机构名称(全称) 基础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生院 研究生处 领导名录 罗小玲 院长 谭机永 党委书记、副院长 谢丽嘉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邝晓聪 副院长 谭国鹤 副院长 罗 彬 副院长 蓝秀万 副院长 满健平 副处级组织员 邹云锋 院长、党委副书记 苏 莉 党委书记、副院长 5 月任 曾小云 党委书记、副院长 3 月免 覃耀春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农清清 副院长 韦 副院长 11 月任 曾小云 院长、处长、党委副书记 3 月任 黄天壬 院长、处长、党委副书记 3 月免 樊晓晖 党委书记、副院长、副处长 崔 霄 英 韩广梅 阳 护理学院 护士学校 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职务及变动 副院长、副处长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洁 副院长、副处长 毛宇昂 副院长、副处长 韦长元 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李毅昂 党委书记 刘桂瑛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薛 丽 副院(校)长 应燕萍 副院(校)长 宁传艺 副院(校)长 韦锦斌 院长、党委副书记 文秋林 党委书记 晓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郭宏伟 副院长 李新春 副院长 何 副院长 萍 5 月任 副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刘媛航 林 5 月免 张海英 院长、处长、主任 韦建辉 副院长、副处长、副主任 何媛媛 副院长、副处长、副主任 杨海波 副院长、副处长、副主任 5 月任 11 月免 - 25 - 机构名称(全称)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领导名录 周素芳 院长 曾志励 副院长 莫税英 副院长 王前强 党总支书记 陈 飞 院长 党总支副书记 11 月免 秦桂秀 党总支副书记 11 月免 郑 党总支副书记 全科医学院 信息与管理学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 医学科学实验中心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 26 - 茸 张新花 副院长 许海东 副院长 11 月任 严远东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11 月任 秦桂秀 院长 党总支副书记 11 月任 副院长(正处长级) 11 月任 陈 外国语学院 职务及变动 飞 陈会方 副院长 韦建辉 党总支书记 周红霞 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周秀琼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曹治柳 副院长 黄万获 党总支副书记 李慕军 院长、党总支书记 范德胜 党总支副书记 左延莉 副院长 刘江华 副院长 唐 院长 忠 何慧敏 党总支书记 徐晓君 党总支副书记 陈智平 副院长 周秀琼 党总支书记 梁 浩 院长、主任、党总支副书记 陈 萍 副院长、副主任 谢 莹 副院长、副主任 尹富强 副院长、副主任 张学荣 副调研员 伍伟锋 主任(兼) 谭国鹤 常委副主任 邹春林 副主任 11 月任 3 月免 3 月任 5 月任 机构名称(全称) 领导名录 赵 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部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附属医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二附属医院 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 自治区肿瘤医院 肿瘤医学院 附属肿瘤医院 口腔医学院 附属口腔医院 职务及变动 邦 院长 刘庆委 副院长 李春燕 副院长 穆 飒 主任(副处长级) 宋建美 副主任 覃远汉 党委书记 4 月免 洪坚善 党委书记 5 月任 陈俊强 党委委员、副书记、院长 何松青 副院长(正处长级) 陈永斌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莫新少 党委副书记 李慕军 副院长 应燕萍 副院长 李 浪 副院长 韦庆军 副院长 丘雄江 总会计师 9 月任 郑宝石 副院长 11 月任 罗杰峰 院长、党委副书记 刘志明 党委书记 陈玉君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黄慧桥 党委副书记 张立明 副院长 张剑锋 副院长 吴 副院长 易 唐卫中 所长、院长、院长、党委副书记 黄天壬 党委副书记(正处长级) 叶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凤 3 月任 朱小东 副院长 潘灵辉 党委书记 余红平 副所长、副院长、副院长(正处长级) 苏丹柯 副院长 覃宇周 党委副书记 阳志军 副所长、副院长、副院长 5 月任 9 月任 陈 慧 总会计师 罗 萍 党委书记 陈文霞 院长、党委副书记 李松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27 - 机构名称(全称) 领导名录 邝 口腔医学院 附属口腔医院 武鸣临床医学院 附属武鸣医院 附属埌东医院 职务及变动 海 副院长 陶人川 副院长 农晓琳 副院长 卢小玲 副院长 黄 党委书记 勇 朱小东 院长、党委副书记 潘文海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唐 勇 副院长 陆 健 党委副书记 陈茂伟 副院长 赵 伟 副院长 钟小斌 党委书记 杨 渊 11 月任 院长 王懿明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马国添 副院长 2019 年学校各民主党派、侨联负责人名录 组织名称 职 务 姓 名 主 委 孙 燕 民革支部 副主委 莫钦国 主 黄海清 委 贺茂林 民盟基层 委员会 覃爱平 副主委 主 委 方 玲 钱 卫 姜岳明 卢国栋 民建支部 副主委 梁世坤 余超源 主 任 阮 林 副主任 徐 静 民进支部 - 28 - 组织名称 职 务 姓 主 委 阳志军 农工党基层委员会 名 闫 萍 何 敏 副主委 张若杰 梁 主 委 嵘 梁永红 苏志恒 彭 致公党基层委员会 副主委 涛 米存东 陈国力 周丽宁 主 委 钟丹妮 曹治柳 九三学社 基层委员会 陈青云 副主委 蔡莲芳 毛荣清 组 台 长 联 郑 毅 邓家珍 副组长 苏瑞琼 主 侨 席 联 蒋宗滨 黄 文 副主席 姚丽梅 留 联 张海英 知 联 邝晓聪 (撰稿:刘 俊;审核:韦霄燕) - 29 - 教 学 工 作 (一)研究生教育 学位点与学科建设 【顺利完成学位点合格评估工作,扎实推进内涵建设】 合格评估工作完美收官。2019 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 位〔2014〕4 号)、《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抽评工作的通知》(学位〔2019〕2 号),以及广西 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 2019 年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学位〔2019〕 14 号)精神,自治区教育厅学位办组织开展我区合格评估抽评工作的通讯评议和评估结果认定等环节,我 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学术学位授权点被抽评。抽评结果认定全部合格,两个点分别 获得总分 86.65 分、84.20 分。其中,临床医学排名在全区全部抽评的 26 个学科中,总分排名第二,人 才培养评价得分排名第一;生物学排名在全区全部抽评的 26 个学科中,总分排名第六,人才培养评价得 分排名第六。此次抽评的全区 26 个学位授权点,涉及 11 个学位授权单位、22 个一级学科、1 个二级学 科和 3 个专业学位类别。抽评指标体系涉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要求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科 研支撑、奖助体系、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学术训练和实践教学、学术交流、论文质量、学风教育、管 理服务和就业发展等二级指标。是对学位授权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的全面检验。 有序推进二级学科设置工作。2019 年口腔医学院牵头撤销临床口腔医学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目 录外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申报进准医学目录外二级学科,拟在临床医 学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根据国家及学校制定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学科按照程序申 报。最终,撤销临床口腔医学的材料已经按照程序完成学位委员会审议并投票表决通过;设置精准医学 的学科的论证报告、校外专家评审意见、备案样表均已按照程序完成,并完成为期 30 天的教育部指定平 台公示,公示期间疑议数为 0,目前等待年底校学位委员会召开就此项议题审议并投票表决通过,即可 提交教育部指定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电子工作平台备案。 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新专业评估的常态化开展。本年度有柳州市人民医院及广西区民族医院两家单 位申请成为我校新的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我办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校外基地必须是国家级规培基 地,并学科建设条件及师资队伍水平需达到我校导师遴选条件要求两项原则,对两家单位提交新开展研 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的学科材料进行了严格的初审,并聘请对应学科专家进行了函审,最终对前两阶段 通过的学科进行了专家现场实地考察。结果,柳州市人民医院,报送学科 12 个,一审通过学科 7 个,二 审通过学科 7 个,三审通过学科 7 个;民族医院,报送学科 8 个,一审通过学科 4 个,二审通过学 3 个, 三审通过学科 3 个。以上结果将报年底学位委员会最终审议表决。 获得自治区级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项目资助。2019 年学校获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 联合培养基地”、“临床检验及诊断产品研发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信息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创新创 业联合培养基地”等 3 个自治区级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项目,获自治区财政资助 100 万元。研究生 - 30 - 创新创业联合培养基地,是高校有效对接行业、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联合培养“产学研用” 四位一体合作平台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示范基地在创新基地建设模式、规范基地管理、建设“双师型” 导师团队,构建产教融合等长效机制方面的先行先试、引领带动作用,将大力的推进研究生教育产学结 合、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表 1: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门类 理学 工学 一级学科 生物学☆ 二级学科 批准批次 批准时间 硕士 11 2011.3.3 细胞生物学● 硕士(目录内自设) 2012.12.14 生理学 硕士 1 1981.11.3 微生物学 硕士 1 1981.11.3 遗传学 硕士 10 2006.1.2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硕士 1 1981.11.3 硕士 10 2006.1.25 硕士 10 2006.1.25 博 11 2011.3.3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硕士 1 博8 1981.11.3 2000.12.28 免疫学●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病原生物学● 硕士 3 博士(目录内自设) 1986.7.28 2011.9.20 硕士 1 1981.11.3 博士 9 2003.9.12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博士(目录外自设) 2011.9.20 转化医学● 博士(目录外自设) 2011.9.20 硕士 10 2006.1.25 博士 11 2011.3.3 博士 10 2006.1.25 硕士 1 1981.11.3 博士 2 1984.1.13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硕士 3 1986.7.28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硕士第 10 批 2006.1.25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3.12.18 硕士 9 2003.9.12 硕士 4 1990.11.20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临床医学★☆ 神经病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31 - 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批准批次 批准时间 硕士 9 2003.9.12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博士 10 2006.1.25 硕士 3 1986.7.28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硕士 5 1993.12.21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硕士 3 1986.7.28 博士 9 2003.9.12 硕士 2 1984.1.13 博士 8 2000.12.28 硕士 10 2006.1.25 博士 11 2011.3.3 硕士 5 1993.12.21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硕士 9 2003.9.12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全科医学● 博士(目录外自设) 2011.9.20 临床口腔医学● 博士(目录外自设) 2011.9.20 重症医学● 博士(目录外自设) 2014.12.23 硕士 11 2011.3.3 博士(2017 年审核增列) 2018.3.22 口腔基础医学● 硕士(目录内自设) 2012.12.14 口腔临床医学 硕士 3 1986.7.28 硕士 10 2006.1.25 博士 11 2011.3.3 硕士 4 1990.11.20 博士 10 2006.1.25 硕士 2 1984.1.13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硕士第 10 批 2006.1.23 博士第 11 批 2011.3.3 硕士 8 2000.12.28 硕士 9 2003.9.12 博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博士(目录外自设) 2013.12.18 医学心理学● 硕士(目录外自设) 2011.9.20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硕士(目录外自设) 2012.12.14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口腔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 32 - 门类 一级学科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二级学科 批准批次 批准时间 硕士 11 2011.3.3 中西医结合基础 硕士第 11 批 2011.3.3 中西医结合临床 硕士 10 2006.1.23 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 2016.9.23 博士(2017 年审核增列) 2018.3.22 药物化学 硕士 8 2000.12.28 药理学 硕士 4 博士 8 1990.11.20 2000.12.28 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 2011.8.5 硕士 11 2011.3.3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硕士 9 2003.9.12 教育经济与管理● 硕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社会保障学● 硕士(目录内自设) 2011.9.20 医学信息管理学● 硕士(目录外自设) 2011.9.20 护理学☆ 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注:★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学位点目录内外自设 表 2: 博士、硕士专业学位一览表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类别 代码 年份 临床医学 1051 2009 年 口腔医学 1052 2018 年 临床医学 1051 1998 年 口腔医学 1052 2000 年 公共卫生硕士(MPH) 1053 2009 年 护理硕士 1054 2014 年 药学硕士 1055 2014 年 社会工作硕士 0352 2018 年 研究生培养与管理 【研究生培养】 完善研究生培养“总纲领”,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我院秉承“分类培养,突出特色” 的原则开展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结合近年来学校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学科评 估的结果以及学位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求方案细化和明确培养目标,并要具备针对性强、可操作 性强,便于考核、核查的优点。6 月,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我校 2018 年新增列的口腔医 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制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相关学科原有学位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7 月初 我院专门组织各培养单位召开原有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布置会,印发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施方 案》,全面推进我校原有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程安排和要求。7 月底又 印发《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以保障和提 - 33 - 高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于 12 月底完成 192 个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制定)工作 并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 与时俱进,修订完善多项研究生培养规定。我院根据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和外校调研取得的经 验,及时修订了我校《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细化学分类型,进一步调动研究生参加学术活 动的积极性。制定了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保证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和 文本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在职研究生质量提升问题,进一步完善同等学力学员申请进入硕士学位论 文阶段有关要求,制定《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我校硕士学位教育管理费和培养经费划拨办法》,激 励在职研究生刻苦学习,充分调动在职研究生导师积极性,保证我校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持续发展。深 化课程教学改革,对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拟新开设两门专业基础课程:《临床综合素质训练课》 及《临床技能训练课》,并取消原有部分课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相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 力培养。 进一步完善校内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督体系。2019 年进一步优化、改进研究生学位论文校外同行 专家双盲评审网上评阅,2019 年共送审校外双盲论文 2019 年我校共送审校外双盲论文 639 人次。较 2018 年的 180 人增加了 33 人,增长率为 18.33%。其中全日制博士 79 人,较去年 85 人减少 6 人,增长率为 -7.05%;在职博士 34 人,较去年 31 人增加 3 人,增长率为 9.68%;全日制硕士 100 人,较去年 74 人增 加 26 人,增长率为 35.13%。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送审人数(83 人)占达到本年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 人数(495 人)的 16.77%;首次抽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送审人数(17 人)占达到本年专业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人数(563 人)的 3.02%。校外同行专家评审首次总体通过率为 92.96%,上升 0.85%。其中: 首次总体通过率 93.67%,较 2018 年通过率高出 4.26%;在职博士首次总体通过率 85.3%;硕士研究生首 次总体通过率为 95%。2019 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学校反馈,对学校 2016—2017 学年度授 予博士学位论文进行随机抽检,共抽检 8 篇,不存在被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研究党委党建管理】 按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院党委强化组织领导,优化顶层设计,及时成 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开展教育活动。研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学习研讨工作方案、 调研工作方案。先后组织召开了 3 次主题教育筹备工作会。按要求组织学习,共开展 7 次“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心组集中学习。于全国烈士纪念日组织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党员、学生支部 书记等到南湖公园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碑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院党委领导班子还深入支部指导开 展主题教育,共开展专题党课 5 次。院党委采用座谈交流、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考察、查阅资料 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项调研工作,累计开展集中座谈 9 次,编制调查问卷 5 个,实地考察 5 次,对研究 生培养单位管理人员和导师、学生代表等访谈 20 余次,形成 6 份专项调研报告,结合学习调研成果讲授 专题党课 2 次。运用学习调研成果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委领导班子检视问题 12 个,采取整改措施 12 条,立行立改问题 13 个。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整改,有力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 发展。除完成规定动作外,院党委还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多项创新工作:在研究生院办公区为职工党员设 置“党员示范岗”,在研究生宿舍为学生党员设置“先锋党员岗”、“党员责任区”,设岗定责、承诺 践诺;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新时代”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800 余名研究生 踊跃参加;还组织 200 多名党员到青秀万达影城进行“我和我的祖国”观影活动,丰富了主题教育活动 形式。 部院两级合作,推进研究生党员两级管理,助推党建工作做实做细。根据我校研究生学生工作两级 管理体制改革要求,院党委对所辖支部进行了调整,完成 2017 级、2018 级除第一临床医学院及非直属 医院外的研究生党员组织关系转出,撤销原有党支部,成立了 2017、2018 级新党支部、2019 级新生党 - 34 - 支部,并重新选举了党支部支委,进一步理顺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此基础 上,为提升基层党支部党务工作骨干业务水平,院党委积极组织各类教育培训,共组织党员发展工作业 务培训 6 次,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培训 3 次。其中院党委结合“先锋党员+” 活动方案,组织 50 余名支委干部和结对对象到灌阳、兴安、全州等地湘江战役纪念场馆进行革命理想信 念教育。今年院党委共发展党员 60 人,其中男性 34 人,女性 26 人,少数民族 10 人。 【研究生评优】 2019 年评出校级研究生三好学生 311 名,优秀学生干部 159 名,优秀班集体 11 个,60 名研究生获 得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院级优秀党员 130 名、优秀党务工作者 56 名、研究生先进党支部 11 个,优秀共青团员 213 名,优秀共青团干部 92 名。9 名博士研究生、62 名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导师管理】 坚持导师动态考核与遴选顺利完成了 2019 年度全校研究生导师资格遴选及上岗审核工作。其中,579 人获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486 人获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16 人获得学术型博士研 究生导师资格, 76 人获得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20 人获得“申请—审核”制导师上岗资格。 表 3:2020 年度学术型上岗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二级学院 基础医学院 姓名 雯 *程乐平 *刘金文 *秦 *袁建辉 *张贝贝 曾麒燕 樊晓晖 方钟燎 付杰军 何 敏 胡启平 黄 黄元姣 冷 黎 静 李习艺 林文珍 凌 静 勤 *王 弘 *晁耐霞 敏 刘登宇 刘斯佳 刘 夏 刘媛媛 卢国栋 卢小玲 罗 彬 罗小玲 潘尚领 彭均华 秦 雪 舒 伟 谭国鹤 唐 深 王秋雁 韦 力 吴耀生 谢 谢小薰 杨日荣 叶 芳 张庆梅 张增峰 周 静 周素芳 泳 *韩创业 *黄江南 *李若林 *李生华 *李天宇 *梁晓南 *刘 *潘 玲 *王明军 *吴 白 晶 露 邹春林 *陈 第一临床医学院 泓 *高 博 *刘 倩 芳 *肖友生 *钟 妤 薄占东 曹存巍 曾晓聪 曾志羽 曾自三 陈 超 陈 闯 陈 罡 陈俊强 陈 莉 陈铭伍 陈 萍 陈泉芳 陈务贤 陈 炎 陈燕桦 程道宾 程继文 程建文 程 鹏 崔妙玲 戴 党裔武 邓静敏 邓 燕 丁晓飞 范江涛 冯 旭 冯震博 顾永耀 桂 春 郭宏伟 郭 雅 韩蕴丽 何松青 何 云 何云燕 何志义 贺茂林 胡军涛 胡 凯 花奇凯 黄 黄健源 霞 锋 - 35 - 二级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肿瘤医学院 - 36 - 姓名 黄力毅 黄玲玲 黄敏丽 黄伟强 黄 黄 雪 江 江建宁 姜海行 蒋智渊 康 敏 孔晋亮 况 燕 赖永榕 蓝 蓝雨雁 劳 山 雷 玲 黎承杨 李超乾 李春燕 李广裕 李 佳 李健玲 李杰华 李俊红 李 凯 李 浪 李梅华 李慕军 李 李世康 李 霞 李祖云 梁 梁志坚 廖 亮 廖品琥 廖新红 林成新 林发全 林有坤 刘栋华 刘竞丽 刘敬臣 刘振芳 龙莉玲 龙 禹 栾 佐 罗佐杰 吕 军 吕军影 吕小平 马 劼 米 莫曾南 莫武宁 宁 宗 农东晓 庞丽红 庞玉生 彭 鹏 彭 涛 秦 超 秦 雪 秦映芬 沙 轲 施小彤 苏纪平 苏 伟 覃爱平 覃山羽 覃寿明 覃 覃远汉 汤展宏 唐安洲 唐 博 唐国都 田 涂荣会 王 王 可 王秋雁 王仁生 王 韦红英 韦庆军 韦智晓 韦祝新 温文胜 文 张 巫相宏 吴 棘 吴向华 吴新贵 吴 原 伍伟锋 夏 宁 谢利红 谢雪梅 谢玉波 徐家科 许建文 杨 红 杨 杨 曦 杨一华 杨玉芳 姚 军 应燕萍 詹新立 张建全 张 森 张晓东 张 张 张 哲 赵劲民 赵卫华 山 威 丽 学 华 健 勇 晓 文 丹 敏 华 磊 赵永祥 郑宝石 郑金瓯 植枝福 钟伏弟 钟国强 钟小宁 朱尚勇 宗少晖 邹文进 *孔德燕 *李政钊 *孙煦勇 *谭 桢 蔡小勇 蔡正文 陈蒙华 陈玉君 陈远明 杜学柯 黄惠桥 黄杰安 蒋宗滨 黎 伟 梁瑜祯 刘江华 刘诗权 刘文其 柳广南 卢小玲 罗杰峰 石胜良 孙蔚亮 冼 磊 谢恺庆 薛 超 晏益核 叶 雨 尹时华 张剑锋 *方 敏 *胡榜利 *舒 宏 *唐曦平 *武平华 *严 峻 *叶甲舟 *易贤林 *赵 昌 *钟鉴宏 岑 洪 陈 陈 洁 陈丽君 崔 邓 伟 黄名威 黄天壬 金观桥 黎丹戎 李 力 李秋云 李永强 梁 梁世雄 闯 嵘 英 二级学院 肿瘤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护理学院 信息与管理学院 姓名 廖小莉 林 刘爱群 刘婵桢 刘军杰 刘丽东 刘志辉 卢 陆永奎 罗小玲 莫立根 莫钦国 莫显伟 欧 超 潘灵辉 庞永慧 彭宁福 齐鲁楠 曲 颂 容敏华 苏丹柯 唐卫中 唐 王 鹤 王 韦正波 吴飞翔 向邦德 肖国有 谢伟敏 谢 莹 严林海 阳志军 杨华伟 姚德生 游雪梅 余红平 张春燕 张洁清 张力图 赵 伟 赵永祥 周韶璋 朱小东 琪 飞 林 源 艳 勇 *曹 勇 *李贤玉 曾晓娟 陈文霞 黄旋平 李 昊 李 萍 梁飞新 廖红兵 卢小玲 莫水学 农晓琳 陶人川 王代友 吴 谢方方 于大海 周 *李少军 *南阿若 *聂光辉 *王继刚 *谢艺红 曾高峰 曾小云 陈 何 敏 黄东萍 黄颉刚 黄天壬 姜岳明 蒋俊俊 黎燕宁 李习艺 梁 林 睿 卢国栋 陆彩玲 马贞玉 莫曾南 农清清 彭晓武 苏 覃 健 唐咸艳 韦 霄 吴俊端 谢志春 杨 莉 杨晓波 叶 力 余红平 张海英 张志勇 钟秋安 邹云锋 *何林洪 *宋志军 *韦树根 *韦雪琴 *闫志刚 *杨 帆 曾高峰 董 冯 郭宏伟 何 萍 侯华新 黄建春 黄仁彬 黄 黄增琼 蒋伟哲 焦 杨 李 清 李新春 李映新 梁 钢 梁永红 廖 明 林 军 林 兴 刘丽敏 刘滔滔 缪剑华 邱 莉 苏志恒 韦锦斌 韦坤华 魏涌标 谢集照 阳 洁 杨玉芳 叶 勇 余丽莹 赵永祥 郑 立 钟小斌 周 燕 *刘晓飞 *杨海秀 陈 飞 陈会方 黄李凤 闵晓阳 王前强 张新花 张毓辉 赵 刘桂瑛 莫洁玲 宁传艺 *何锡嘉 曾志羽 陈庆锋 崔 英 冯启明 何慧敏 胡艳玲 黄 超 黄代政 黄天壬 霍海英 李英利 罗 萍 吕 炜 毛宇昂 潘小炎 庞 军 唐 忠 王 勇 韦 徐晓君 赵劲民 周 波 左延莉 浩 煜 诺 星 敏 洁 莉 勇 云 波 - 37 - 二级学院 姓名 明 陈 萍 胡艳玲 黄代政 黄元姣 黎丹戎 梁 浩 廖 明 林 兴 苏丹柯 王 琪 谢 莹 尹富强 郑 立 周晓莹 *程乐平 *高 福 *高 明 *侯 磊 *黎洪棉 川 陈 *高 生命科学研究院 广西生物医药 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生物靶向诊治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梁 萍 *梁晓南 *刘 军 *许 陈 萍 陈 陈 炎 陈远明 丁晓飞 晓 林 樊渝江 贺茂林 花奇凯 蒋俊俊 蒋永华 劳 山 黎永青 梁 浩 刘德培 刘 刘 倩 刘斯佳 刘媛媛 罗世兴 宁传艺 钱 宇 秦 沙 轲 宋方茗 苏 伟 安 刚 谭国鹤 王秋雁 韦庆军 徐家科 许 锋 杨日荣 杨晓波 杨 渊 姚 军 叶 力 尹 东 詹新立 张晓玲 张 学 赵劲民 郑 立 周 波 宗少晖 *邓启文 *吴 盼 *于 杰 *邹 畅 边惠洁 陈小元 陈勇彬 陈志南 崔 英 樊代明 何 坚 胡卓伟 黄 勇 黎孟枫 李桂银 李世康 梁兴杰 林发全 刘明耀 聂勇战 齐炼文 石铁流 唐卫中 王向东 夏丽敏 谢 谢裕安 薛志刚 尹芝南 虞先濬 张金华 张 坤 张普民 张志勇 赵永祥 郑 周鹏辉 周素芳 朱卫国 丹 多 注:1.*表示新申请人员 2.▲表示校外人员。 表 4:2020 年度专业型上岗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二级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 38 - 姓名 *陈 静 *陈泉芳 *邓 燕 *杜 刚 *杜 毅 *高 泳 *何中慧 *胡军涛 *胡 凯 *黄 荔 *江 华 *康 敏 *雷宾峰 *李春燕 *李 富 *李 佳 *李生华 *李向荣 *利 莉 *梁晓南 *林育南 *刘容容 *吕自力 *秦 雯 *尚丽明 *苏义基 *唐 健 *文 张 *吴 *谢利红 *杨一华 *叶新平 *钟 妤 *朱广志 白 晶 曹存巍 曾晓聪 曾志羽 曾自三 陈 超 陈 罡 陈 泓 陈 晖 陈嘉波 陈俊强 陈 莉 陈铭伍 陈 平 陈务贤 博 *王 芳 二级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姓名 陈燕桦 程道宾 程继文 程建文 程 崔妙玲 戴 霞 单庆文 邓静敏 丁晓飞 范江涛 冯 旭 冯震博 付伟金 甘嘉亮 顾永耀 桂 春 郭建极 郭思恩 郭 韩蕴丽 何松青 何 燕 何 云 何云燕 何志义 贺茂林 花奇凯 黄 锋 黄健源 黄江南 黄力毅 黄玲玲 黄敏丽 黄伟强 黄 黄 黄燕林 江建宁 姜海行 文 雪 鹏 雅 姜晓红 孔晋亮 况 燕 赖铭裕 赖永榕 蓝 丹 蓝雨雁 劳 山 雷 玲 黎承杨 李超乾 李德绘 李广裕 李健玲 李杰华 李劲频 李 凯 李浪 李柳铭 李梅华 李桥川 李 山 李世康 李天宇 李 李祖云 梁 皓 梁君林 梁 敏 梁志海 梁志坚 廖锦元 廖新红 林成新 林发全 林有坤 刘栋华 刘竞丽 刘敬臣 刘振芳 龙莉玲 龙 禹 卢德成 罗 曼 罗意革 罗佐杰 吕 军 吕小平 马 劼 莫曾南 莫武宁 莫新少 倪玉霞 宁 宗 农东晓 潘 庞丽红 庞玉生 彭 鹏 彭 涛 彭志刚 秦 秦 秦映芬 沙 轲 施小彤 苏纪平 苏明华 苏 伟 覃爱平 覃家锦 覃山羽 覃寿明 覃 晓 覃新干 覃远汉 谭源福 汤展宏 唐安洲 唐国都 唐玉兰 田 磊 王 进 王 王明军 王仁生 王素梅 王 威 韦红英 韦 韦庆军 韦智晓 韦祝新 温汉春 温文胜 巫相宏 吴 棘 吴健林 吴向华 吴 伍伟锋 夏 宁 肖开银 谢晓勇 谢玉波 徐 戈 许建文 阳富春 杨 红 杨 杨 曦 杨 杨桢华 姚 军 应燕萍 玲 超 渊 雪 可 霞 琴 原 丽 詹新立 张建全 张 森 张晓东 张 勇 张 哲 赵劲民 赵卫华 郑宝石 郑金瓯 植枝福 钟国强 钟小宁 周华富 朱继金 朱尚勇 宗少晖 邹文进 *杜学柯 *孔德燕 *李政钊 *刘 涛 *龙 *宁传艺 *孙蔚亮 *杨光煜 *叶 雨 *张治坤 涤 - 39 - 二级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肿瘤医学院 姓名 蔡小勇 蔡正文 陈蒙华 陈玉君 陈远明 胡才友 黄惠桥 黄杰安 江文宇 蒋宗滨 黎 伟 黎英荣 李伟雄 梁瑜祯 刘江华 刘诗权 刘文其 龙耀斌 罗杰峰 欧 石胜良 苏智雄 孙煦勇 谭 桢 唐纯海 汪小明 韦云飞 冼 磊 谢恺庆 徐子海 薛 超 晏益核 尹时华 张剑锋 *陈 洁 *黄 玲 *黄名威 *黄清华 *黄 山 *李秋云 *梁 嵘 *廖 海 *刘军杰 *曲 颂 *谭家昌 *唐曦平 *武平华 *严 峻 *赵 昌 英 *赵 伟 岑 洪 陈 闯 陈丽君 陈 高 琨 江锦芳 蒋 奕 金观桥 赖少侣 李必迅 李 力 李永强 梁 锐 梁世雄 廖小莉 林 飞 林 源 刘爱群 刘剑勇 刘丽东 刘志辉 卢 艳 陆永奎 马 茅乃权 莫立根 莫凌昭 莫钦国 莫显伟 潘灵辉 庞永慧 彭宁福 阮 林 宋红林 苏丹柯 覃宇周 唐卫中 唐 勇 王 韦 波 韦长元 韦正波 邬国斌 吴飞翔 向邦德 肖国有 阳志军 杨华伟 杨伟萍 姚德生 易贤林 游雪梅 张洁清 张志明 赵荫农 周韶璋 朱小东 勇 *李贤玉 *邱荣敏 曾晓娟 陈文霞 黄旋平 康 邝 梁飞新 廖红兵 麦华明 莫水学 农晓琳 唐 陶人川 王代友 吴 煜 谢方方 于大海 *黎燕宁 *陆彩玲 *唐咸艳 曾高峰 曾小云 黄东萍 黄颉刚 黄志碧 李习艺 林 莫曾南 苏 莉 覃 健 吴俊端 谢志春 杨 莉 杨晓波 叶 力 余红平 张海英 钟秋安 邹云锋 *陈晓宇 *郭宏伟 *何 萍 *黄建春 *黄兴振 *李新春 *宋志军 *叶 勇 *余丽莹 冯 黄仁彬 黄增琼 蒋伟哲 蒋 霞 焦爱军 焦 孔晓龙 李雪华 梁 钢 梁宁生 梁永红 林 军 刘丽敏 刘滔滔 陆 庞晓军 宋 慧 唐双意 王 硕 魏涌标 温 杨 斌 杨玉芳 钟小斌 周小雷 *曹 口腔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 40 - 超 杨 燕 娜 海 礼 良 鹤 玫 洁 华 二级学院 姓名 宇 *黄二丹 *黄李凤 王前强 张新花 邹 *黄景贤 *李 荣 *刘剑伟 *张 黄燕娟 李建民 李兴艳 韦皓棠 左江伟 *李祺熠 *李 涛 *刘 全 *韦露薇 曾四平 贺红英 李 兵 凌宙贵 阮海林 石展英 谭鹤长 杨 帆 袁天柱 郑捷敏 卓祥龙 *顾容赫 *徐 宁 *邹东华 曹 棨 黄 黄宗贵 韦金儒 第六临床医学院 李 平 刘成倍 刘 徐 伟 第八临床医学院 覃 斌 谭海涛 第九临床医学院 *程学远 *陈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 第四临床医学院 第五临床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许海东 陈 飞 巍 丁 可 鹰 明 海 *胡 巧 方志欣 蒿艳蓉 胡晓霞 蓝胜勇 李 敏 李 伟 李香伟 李燕华 梁 斌 刘 伶 刘天奇 龙小毛 吕立文 秦 岭 瞿申红 韦建勋 杨建荣 叶 尹 东 赵仁峰 郑红雨 钟海彬 琨 注:1.*表示新申请人员 2.▲表示校外人员。 表 5:2020 年度学术型上岗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二级学院 基础医学院 姓名 *程乐平 *刘金文 樊晓晖 方钟燎 胡启平 黄文华 冷 静 李云庆 刘学政 卢国栋 卢小玲 罗小玲 潘尚领 庞丽红 谭国鹤 王秋雁 谢 露 谢小薰 张增峰 周 静 *程继文 *桂 春 *何云燕 *康 敏 *王 威 红 白 晶 曹存巍 曾志羽 陈 罡 周素芳 *杨 第一临床医学院 陈俊强 陈铭伍 陈 萍 陈一强 冯震博 何松青 何志义 贺茂林 黄力毅 江建宁 姜海行 赖永榕 蓝 丹 李超乾 李 李慕军 李 李 山 李世康 梁志坚 廖品琥 林有坤 刘竞丽 刘敬臣 龙莉玲 栾 佐 罗建明 罗佐杰 吕小平 莫曾南 庞丽红 庞玉生 彭 涛 秦 超 秦 苏纪平 覃爱平 覃山羽 覃 晓 覃远汉 萍 浪 雪 - 41 - 二级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肿瘤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广西生物医药 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 究中心 信息与管理学院 药学院 姓名 汤展宏 唐安洲 唐 博 唐国都 王秋雁 王仁生 韦庆军 吴 原 伍伟锋 夏 宁 谢玉波 徐家科 詹新立 张建全 张 森 张 张 哲 赵劲民 赵永祥 郑金瓯 钟国强 钟小宁 宗少晖 *孙煦勇 *张剑锋 陈蒙华 黄杰安 柳广南 卢小玲 薛 *刘军杰 *吴飞翔 *谢 莹 方向明 刘爱群 罗小玲 潘灵辉 苏丹柯 唐卫中 向邦德 姚德生 余红平 赵永祥 朱小东 曾晓娟 陈文霞 李 萍 廖红兵 卢小玲 陶人川 周 *南阿若 *王继刚 *钟秋安 曾高峰 曾小云 仇小强 何 敏 姜岳明 李习艺 梁 卢国栋 莫曾南 邵一鸣 苏 莉 徐建国 杨 莉 杨晓波 叶 余红平 张海英 张志勇 邹云锋 *陈 林 *程乐平 *樊渝江 *高 *许 川 陈 萍 陈 贺茂林 胡艳玲 黎永青 梁 浩 刘德培 刘 钱 秦 谭国鹤 韦庆军 伍伟锋 徐家科 杨晓波 叶 詹新立 张海英 张晓玲 张 赵劲民 郑 立 宗少晖 学 安 学 超 诺 力 晓 福 刚 *梁 萍 宇 *吴飞翔 *张 坤 边惠洁 陈小元 陈勇彬 陈志南 崔 英 樊代明 胡卓伟 黄 黎孟枫 李世康 梁兴杰 刘明耀 聂勇战 齐炼文 石铁流 唐卫中 谢 丹 薛志刚 尹芝南 虞先濬 张普民 张志勇 赵永祥 周素芳 朱卫国 冯启明 赵劲民 周 勇 诺 *廖 明 *杨 帆 曾高峰 侯华新 黄仁彬 黄 勇 梁 钢 缪剑华 韦锦斌 谢 阳 洁 赵永祥 郑 注:1.标“*”为新申报导师 2.表中导师名单若出现重复,则代表该导师跨学院申报 - 42 - 力 浩 立 露 表 6:2020 年度专业型上岗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二级学院 姓名 春 *贺茂林 *蓝 *宗少晖 曹存巍 曾志羽 陈俊强 陈铭伍 陈一强 何松青 何志义 江建宁 姜海行 孔晋亮 赖永榕 李超乾 李 浪 李慕军 李世康 梁志坚 廖品琥 林有坤 刘敬臣 龙莉玲 罗建明 罗佐杰 吕小平 莫曾南 庞丽红 庞玉生 彭 涛 秦 超 苏纪平 覃爱平 覃山羽 覃 晓 覃远汉 汤展宏 唐安洲 唐国都 王仁生 韦庆军 吴 吴 伍伟锋 夏 宁 谢玉波 詹新立 张建全 张 森 赵劲民 赵永祥 郑金瓯 钟国强 钟小宁 朱尚勇 *孙煦勇 *张剑锋 陈蒙华 黄杰安 柳广南 苏丹柯 唐卫中 向邦德 姚德生 陈文霞 廖红兵 农晓琳 陶人川 *桂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肿瘤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薛 原 丹 *王 威 *张 哲 棘 超 潘灵辉 朱小东 曾晓娟 周 诺 注:1.标“*”为新申报导师 2.表中导师名单若出现重复,则代表该导师跨学院申报 表 7:2020 年度“申请—审核”制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名单 序号 姓名 所在学院 1 卢小玲 基础医学院 2 周素芳 基础医学院 3 王秋雁 基础医学院 4 赵劲民 第一临床医学院 5 莫曾南 第一临床医学院 6 李 浪 第一临床医学院 7 伍伟锋 第一临床医学院 8 覃远汉 第一临床医学院 9 谢玉波 第一临床医学院 10 何松青 第一临床医学院 11 赖永榕 第一临床医学院 12 钟小宁 第一临床医学院 13 罗佐杰 第一临床医学院 - 43 - 序号 姓名 所在学院 14 吴 15 朱小东 肿瘤医学院 16 苏丹柯 肿瘤医学院 17 潘灵辉 肿瘤医学院 18 周 诺 口腔医学院 19 仇小强 公共卫生学院 20 赵永祥 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原 第一临床医学院 表 8:2019 年优秀毕业研究生名单 朱丽娜 任创创 朱银川 喻国旗 梁丽芳 曾 茜 刘 敏 许 放 黎雅思 张 卓 周 媚 王献哲 韦邦妮 吴欣谋 魏 梅 付方胜 覃珊珊 周雨曦 王 萍 廖显翔 江巧芝 贾思远 李 霁 王茹月 周建国 覃琴红 覃金球 黎小红 陈思元 黄惠娟 莫宾海 林冠宇 宋晓薇 许展毓 邓敏倩 詹泳杰 李鸿昊 李开国 郑博宇 简子栋 麦荣云 徐慧洁 谭佩玲 岑 洁 甘钊萍 蒋丹清 黎 梅 黎秋连 黄莉捺 覃 露 阳 礼 孔清松 钟松辛 唐 薇 陈剑波 丘敏岐 石人屾 陈 琰 江 燕 廖韦静 徐 刚 余 竹 钟朝议 凌国兴 李秋林 罗晨阳 徐小芳 符宗望 刘泳汝 阮华强 刘 彤 农柳莹 廖锡文 吕祥威 陈凯华 张 钰 张宏亮 牛玉堃 刘旭文 张 鑫 - 44 - - 45 - 专业代码 乙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201 100202 100204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7 1002Z2 1002Z3 100401 100402 100405 1004Z4 年级 甲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1 1 2 2 2 2 13 2 1 2 4 13 2 1 1 6 3 2 1 2 4 1 2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内科学 儿科学 神经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麻醉学 ★临床口腔医学 ★重症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卫生毒理学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小计 丙 专业名称 3 2 1 1 3 1 1 2 2 2 1 1 5 1 1 2 1 2 女生 2 1 4 2 1 2 3 6 1 1 2 13 4 2 1 2 13 2 2 2 2 1 3 任务生 1 1 4 2 1 2 4 1 1 1 10 2 2 1 1 9 2 1 1 1 1 4 非定向生 1 3 2 1 3 2 1 4 1 1 1 5 定向生 6 委培生 7 自筹生 表 9:2018—2019 年度第二学期博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2 1 4 2 1 2 3 6 1 1 2 13 4 2 1 2 13 2 2 2 2 1 8 学科型 9 专业型 培养类型 10 空值 2 4 5 1 2 3 6 3 2 2 11 3 2 1 2 14 4 3 1 4 5 11 计 1 1 1 1 1 1 1 1 1 2 12 应届生 招生数 - 46 - 100706 105109 105113 2016 2016 2016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1Z3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6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4 2 1 5 3 1 1 13 3 1 4 1 3 2 15 1 1 2 9 3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麻醉学 1 骨科学(专业型)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3 全科医学(专业型) 76 3 药理学 共 25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1 5 1 1 1 2 3 1 2 1 1 9 2 3 1 1 1 31 1 女生 3 9 2 1 1 15 2 3 1 4 1 3 13 1 1 3 5 1 2 4 76 1 3 3 任务生 2 5 2 1 1 10 2 2 1 4 2 9 1 1 2 4 1 1 2 52 1 1 1 非定向生 1 4 5 1 1 1 4 1 1 1 2 24 2 2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3 9 2 1 1 15 2 3 1 4 1 3 13 1 1 3 5 1 2 4 72 3 学科型 4 1 3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3 9 2 1 1 15 2 3 1 4 1 3 13 1 1 4 5 1 2 5 87 1 3 3 计 2 2 1 1 1 1 1 1 1 12 1 应届生 招生数 - 47 - 1002Z2 1002Z3 100401 100402 100405 100706 105101 105104 105109 105111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4 100207 10020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100210 100102 2018 2018 100101 2018 2017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2 20 2 4 2 2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神经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14 3 ★再生医学 外科学 6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 外科学(专业型) 2 3 全科医学(专业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 神经病学(专业型) 1 3 内科学(专业型) 病原生物学 3 药理学 4 1 卫生毒理学 免疫学 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3 7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 ★重症医学 103 6 ★临床口腔医学 共 30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1 3 12 2 1 4 1 1 2 1 51 1 1 1 2 3 1 1 2 3 女生 14 2 2 4 2 20 2 3 6 2 1 4 3 103 1 3 1 3 3 1 2 7 1 6 任务生 10 1 1 2 1 15 1 1 1 2 1 2 3 74 1 1 1 1 1 2 7 1 6 非定向生 4 1 1 2 1 5 1 2 5 2 29 2 1 2 2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4 2 2 4 2 20 2 3 6 2 1 4 3 95 3 1 2 7 1 6 学科型 8 1 3 1 3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4 2 2 4 2 21 2 3 6 2 1 4 4 105 1 3 1 3 3 1 2 7 1 6 计 1 1 1 1 4 1 12 1 应届生 招生数 - 48 - 100211 100213 100214 100217 1002Z2 1002Z3 100401 100402 100405 1004Z4 100706 105101 105102 105104 105107 105109 105110 105113 105116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9 4 6 2 8 1 2 3 5 7 1 1 2 5 1 1 1 肿瘤学 麻醉学 ★临床口腔医学 ★重症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卫生毒理学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药理学 内科学(专业型) 儿科学(专业型) 神经病学(专业型) 急诊医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骨科学(专业型) 眼科学(专业型) 总 1 耳鼻咽喉科学 计 306 127 2 妇产科学 共 32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143 61 1 1 1 1 1 2 3 3 1 6 2 3 2 4 1 1 女生 306 127 1 1 1 5 2 1 1 7 5 3 2 1 8 2 6 4 9 1 2 任务生 215 89 1 4 1 1 1 7 3 2 2 1 8 1 6 2 6 1 1 非定向生 91 38 1 1 1 1 2 1 1 2 3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275 108 5 3 2 1 8 2 6 4 9 1 2 学科型 31 19 1 1 1 5 2 1 1 7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说明:本表只统计当前在校的学生情况;行关系 1=4+5+6+7;1=8+9+10;3=4+5;培养类型空值指是没有分学科型和专业型。招生数是指经过新生注册的学生。 2018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322 130 1 1 1 5 2 2 1 7 5 3 2 1 8 2 6 4 9 1 2 计 42 18 2 1 1 1 3 1 应届生 招生数 - 49 - 专业代码 乙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7 1002Z2 1002Z3 100401 年级 甲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1 11 4 3 6 5 1 15 4 1 4 2 3 2 17 1 2 8 13 3 9 1 12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麻醉学 ★临床口腔医学 ★重症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小计 丙 专业名称 5 4 1 6 3 1 2 2 3 1 2 1 2 11 2 3 2 3 5 2 女生 12 1 9 3 13 8 2 1 17 2 3 2 4 1 4 15 1 5 6 3 4 11 3 任务生 10 1 8 2 6 4 1 1 12 2 2 2 4 2 10 1 3 5 3 2 3 4 非定向生 2 1 1 7 4 1 5 1 1 2 5 2 1 2 8 5 定向生 6 委培生 7 自筹生 12 1 9 3 13 8 2 1 17 2 3 2 4 1 4 15 1 5 6 3 4 11 8 学科型 表 10:2019 下半年(2019—2020 年第一学期)博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9 专业型 培养类型 10 空值 7 1 6 3 9 2 1 1 15 2 3 1 4 1 3 13 1 4 5 1 2 5 11 计 2 2 1 1 1 1 1 1 1 12 应届生 招生数 - 50 - 100402 100405 100706 105101 105104 105109 105110 105111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4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3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7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2 6 3 2 20 2 4 2 2 13 2 1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再生医学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神经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1 外科学(专业型) 1 1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病原生物学 4 全科医学(专业型) 4 1 神经病学(专业型) 免疫学 4 内科学(专业型) 3 7 药理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 卫生毒理学 149 3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共 30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1 1 1 3 12 2 1 4 1 1 2 1 73 1 1 1 3 5 1 2 女生 1 2 13 2 2 4 2 20 2 3 6 2 1 4 3 149 1 1 4 1 4 7 1 3 任务生 1 1 9 1 1 2 1 15 1 1 1 2 1 2 3 94 1 2 1 3 1 2 非定向生 1 4 1 1 2 1 5 1 2 5 2 55 1 2 1 3 4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 2 13 2 2 4 2 20 2 3 6 2 1 4 3 138 7 1 3 学科型 11 1 1 4 1 4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 2 14 2 2 4 2 21 2 3 6 2 1 4 4 104 1 3 1 3 3 1 2 计 1 1 1 1 1 4 1 12 1 应届生 招生数 - 51 - 100214 100217 1002Z2 1002Z3 100401 100402 100405 1004Z4 100706 105101 105102 105104 105107 105109 105110 105113 105116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100103 100104 1001Z1 2019 2019 2019 1001Z2 100102 2019 2019 100101 2019 2018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1 2 5 1 1 1 神经病学(专业型) 急诊医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骨科学(专业型) 眼科学(专业型) ★转化医学 1 4 1 儿科学(专业型)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 内科学(专业型) 3 5 药理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3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2 2 卫生毒理学 病原生物学 1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3 8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免疫学 2 ★重症医学 6 6 ★临床口腔医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4 麻醉学 126 9 肿瘤学 共 32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1 2 3 2 2 5 61 1 1 1 1 1 2 3 3 1 6 2 3 2 4 女生 1 4 3 2 3 6 126 1 1 1 5 2 1 1 7 5 3 2 1 8 2 6 4 9 任务生 3 2 2 1 88 1 4 1 1 1 7 3 2 2 1 8 1 6 2 6 非定向生 1 1 3 1 5 38 1 1 1 1 2 1 1 2 3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 4 3 2 3 6 107 5 3 2 1 8 2 6 4 9 学科型 19 1 1 1 5 2 1 1 7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 4 3 2 3 5 130 1 1 1 5 2 2 1 7 5 3 2 1 8 2 6 4 9 计 1 1 18 2 1 1 1 3 应届生 招生数 - 52 - 专业代码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7 100218 100301 100302 100401 100402 100405 1004Z4 100701 100702 100703 年级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小计 2 2 13 7 4 1 2 3 12 1 1 2 11 3 1 2 6 11 3 2 3 1 2 1 专业名称 ★再生医学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卫生毒理学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1 2 1 3 2 2 6 3 1 1 1 9 1 1 1 2 2 4 3 2 2 女生 1 2 1 3 2 3 11 6 2 1 3 11 2 1 1 12 3 2 1 4 7 13 2 2 任务生 1 2 1 2 2 8 3 1 8 1 1 8 2 3 3 9 1 1 非定向生 3 1 3 3 2 3 3 1 1 4 1 2 1 1 4 4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 2 1 3 2 3 11 6 2 1 3 11 2 1 1 12 3 2 1 4 7 13 2 2 学科型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 2 1 3 2 3 11 6 2 1 3 11 2 1 1 12 3 2 1 4 7 12 2 2 计 1 1 2 1 1 3 1 5 1 1 1 1 应届生 招生数 - 53 - 计 454 235 101 9 1 4 2 3 5 2 2 2 4 1 1 女生 454 179 11 2 4 5 1 3 16 3 7 3 7 1 1 任务生 281 99 3 1 5 13 2 4 1 3 1 1 非定向生 173 80 8 2 3 1 3 3 1 3 2 4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362 117 1 1 学科型 92 62 11 2 4 5 1 3 16 3 7 3 7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专业代码 乙 071003 071005 071010 年级 甲 2016 2016 2016 1 1 1 6 生理学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小计 丙 专业名称 3 1 2 女生 6 1 1 3 任务生 6 1 1 4 非定向生 5 定向生 6 委培生 7 自筹生 6 1 1 8 学科型 表 11:2019 上半年(2018—2019 年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9 专业型 培养类型 10 空值 11 2 4 5 1 3 16 3 6 3 7 1 1 计 7 1 1 11 计 4 12 应届生 54 24 2 1 应届生 招生数 招生数 410 176 说明:本表只统计当前在校的学生情况;行关系 1=4+5+6+7;1=8+9+10;3=4+5;培养类型空值指是没有分学科型和专业型。招生数是指经过新生注册的学生。 总 179 共 43 个专业 级合计 2019 11 口腔医学(专业型) 105200 2019 2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105117 2019 4 眼科学(专业型) 105116 2019 5 骨科学(专业型) 105113 2019 1 儿外科学(专业型) 105112 2019 3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105110 2019 16 全科医学(专业型) 105109 2019 3 急诊医学(专业型) 105107 2019 7 神经病学(专业型) 105104 2019 3 儿科学(专业型) 105102 2019 7 内科学(专业型) 105101 2019 1 药理学 100706 2019 1 药物分析学 100704 2019 小计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年级 - 54 - 专业代码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7 100218 1002Z3 100301 100302 100401 年级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小计 10 9 5 13 6 7 56 12 5 9 5 18 15 45 14 8 7 35 13 6 5 2 46 30 专业名称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重症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2 25 2 2 3 4 24 4 7 12 2 15 11 5 5 3 6 37 5 6 9 2 5 7 女生 30 46 2 5 6 13 35 7 8 14 45 15 18 5 9 5 12 56 7 6 13 5 9 10 任务生 26 45 2 4 5 13 35 7 8 13 43 12 18 5 9 5 12 55 6 6 12 5 9 10 非定向生 4 1 1 1 1 2 3 1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30 46 2 5 6 13 35 7 8 14 45 15 18 5 9 5 12 56 7 6 13 5 9 10 学科型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29 48 2 5 6 13 37 7 12 15 52 15 18 5 10 5 12 54 8 7 16 6 10 10 计 22 27 1 2 11 23 5 4 12 24 8 6 3 7 1 4 35 6 5 9 3 6 4 应届生 招生数 - 55 - 100403 100404 100405 1004Z2 1004Z4 100602 100701 100706 101100 1011L1 105101 105102 105104 105106 105107 105109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3 105114 1051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105117 100402 2016 2016 专业代码 年级 7 4 6 1 19 11 11 30 6 13 182 19 36 9 42 148 42 19 15 12 2 25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医学心理学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药理学 护理学 护理学 L 内科学(专业型) 儿科学(专业型) 神经病学(专业型)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型) 急诊医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外科学(专业型) 儿外科学(专业型) 骨科学(专业型) 运动医学(专业型) 眼科学(专业型) 9 16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小计 专业名称 2 19 2 8 5 13 34 12 39 9 22 16 117 11 6 23 7 7 11 3 3 6 9 女生 9 25 2 12 15 19 42 148 42 9 36 19 182 13 6 30 11 11 19 1 6 4 7 16 任务生 8 24 1 11 15 18 39 142 39 9 36 17 173 13 4 29 11 11 18 1 6 4 6 15 非定向生 1 1 1 1 1 3 6 3 2 9 2 1 1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3 6 30 11 11 19 1 6 4 7 16 学科型 9 25 2 12 15 19 42 148 42 9 36 19 182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0 27 2 15 15 21 43 151 45 9 36 20 181 13 6 30 10 11 18 1 6 4 7 17 计 7 12 1 7 7 8 26 70 14 4 15 6 81 5 3 23 8 2 17 1 5 3 6 11 应届生 招生数 - 56 - 105127 105200 105300 105400 105500 107200 120404 1204Z1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2016 071003 071007 071010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6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7 12 7 9 19 3 8 3 68 10 5 13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6 ★医学信息管理 5 11 社会保障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1 生物医学工程 2 19 药学(专业学位) 遗传学 3 护理学(专业型) 4 6 公共卫生(专业型) 生理学 5 口腔医学(专业型) 1136 2 全科医学(专业型) 共 59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8 3 7 41 2 5 3 14 7 5 11 6 2 3 659 3 11 8 13 3 3 5 2 女生 13 5 10 68 3 8 3 19 9 7 12 7 5 2 4 1136 6 11 11 19 3 6 5 2 任务生 13 5 10 68 3 8 3 18 9 7 12 7 5 2 4 1079 5 10 11 15 3 6 5 1 非定向生 1 57 1 1 4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3 5 10 68 3 8 3 19 9 7 12 7 5 2 4 541 6 11 11 学科型 595 19 3 6 5 2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4 6 12 70 3 8 3 19 10 7 13 8 5 2 4 1174 6 11 13 19 3 6 5 2 计 7 3 5 38 2 4 2 15 6 6 8 6 3 1 3 611 3 7 10 10 1 3 2 1 应届生 招生数 - 57 -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5 100217 100218 1002Z3 100301 100302 100401 100402 100403 100404 100405 1004Z2 1004Z3 1004Z4 100602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100701 100206 2017 2017 专业代码 年级 16 9 59 20 4 11 30 1 13 7 5 1 30 21 18 5 2 6 1 1 13 8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重症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医学心理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中西医结合临床 8 3 皮肤病与性病学 药物化学 小计 专业名称 4 6 10 1 5 2 4 11 16 16 1 1 3 7 1 21 6 3 17 5 4 11 2 女生 8 8 13 1 1 6 2 5 18 21 30 1 5 7 13 1 30 11 4 20 59 9 16 3 任务生 8 8 12 1 1 6 2 5 17 21 30 1 5 7 12 1 30 11 4 20 58 9 16 3 非定向生 1 1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8 8 13 1 1 6 2 5 18 21 30 1 5 7 13 1 30 11 4 20 59 9 16 3 学科型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8 8 13 1 1 6 2 5 18 24 31 1 5 7 13 1 32 11 5 20 62 10 17 3 计 4 5 8 1 1 6 1 4 16 16 23 1 2 3 6 16 3 2 11 30 7 9 3 应届生 招生数 - 58 - 专业代码 100703 100704 100706 101100 105101 105102 105104 105106 105107 105109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3 105114 105116 105117 105127 105200 105300 105400 105500 107200 107401 年级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小计 1 4 29 10 211 20 34 11 53 159 43 14 15 10 1 38 9 2 16 12 11 15 16 4 专业名称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护理学 内科学(专业型) 儿科学(专业型) 神经病学(专业型)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型) 急诊医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外科学(专业型) 儿外科学(专业型) 骨科学(专业型) 运动医学(专业型) 眼科学(专业型)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口腔医学(专业型) 公共卫生(专业型) 护理学(专业型) 药学(专业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2 12 13 10 8 8 2 2 27 9 5 11 34 18 38 7 18 15 144 10 20 4 女生 4 16 15 11 12 16 2 9 38 1 10 15 14 43 159 53 11 34 20 211 10 29 4 1 任务生 4 16 15 11 11 16 2 9 38 1 10 15 14 43 158 52 11 34 20 208 10 29 4 1 非定向生 1 1 1 3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4 16 10 29 4 1 学科型 15 11 12 16 2 9 38 1 10 15 14 43 159 53 11 34 20 211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4 16 15 11 12 16 2 9 38 1 10 15 14 44 165 54 11 34 21 215 10 30 4 1 计 3 11 12 6 8 9 2 4 18 4 3 5 23 84 24 6 15 12 106 4 23 4 1 应届生 招生数 - 59 - 120404 1204Z1 2017 2017 071003 071005 071007 071009 071010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7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3 1 2 2 6 8 12 3 8 14 5 7 2 61 11 6 14 3 16 12 73 13 生理学 微生物学 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5 ★医学信息管理 1217 7 社会保障 共 65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10 9 9 9 2 7 4 9 40 2 6 2 13 7 2 10 5 5 1 1 1 1 699 3 5 女生 13 73 12 16 3 14 6 11 61 2 7 5 14 8 3 12 8 6 2 2 1 3 1217 5 7 任务生 12 69 11 16 3 13 6 10 60 2 7 5 13 7 3 12 7 6 2 2 1 3 1203 3 6 非定向生 1 4 1 1 1 1 1 1 1 14 2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3 73 12 16 3 14 6 11 61 2 7 5 14 8 3 12 8 6 2 2 1 3 543 5 7 学科型 674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3 73 12 17 3 14 6 11 62 2 8 6 14 7 3 14 9 6 3 2 1 3 1252 5 7 计 9 29 6 8 1 10 3 3 40 7 4 7 4 2 10 7 4 2 2 1 2 680 2 4 应届生 招生数 - 60 - 专业代码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5 100217 100218 1002Z3 100302 100401 100402 100403 100404 100405 1004Z2 1004Z3 1004Z4 100602 100701 100702 100703 100704 100706 101100 105101 105102 年级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小计 7 9 49 2 13 6 3 31 20 10 4 2 6 1 1 16 6 5 2 4 5 21 13 208 22 专业名称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重症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医学心理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护理学 内科学(专业型) 儿科学(专业型) 18 149 11 16 4 2 2 3 4 14 6 2 3 8 15 20 2 3 5 1 32 4 6 女生 22 208 13 21 5 4 2 5 6 16 1 1 6 2 4 10 20 31 3 6 13 2 49 9 7 任务生 20 194 8 19 5 4 1 4 6 16 1 1 5 2 4 8 20 29 3 6 10 2 49 8 7 非定向生 2 14 5 2 1 1 1 2 2 3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3 21 5 4 2 5 6 16 1 1 6 2 4 10 20 31 3 6 13 2 49 9 7 学科型 22 208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23 209 13 21 6 4 2 5 6 16 1 1 6 2 4 10 20 31 3 6 14 2 49 9 7 计 7 101 5 16 4 2 2 5 2 10 1 5 2 4 10 17 18 6 7 1 24 3 2 应届生 招生数 - 61 - 107200 120402 120404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3675 2138 780 3 5 2 14 20 14 15 7 5 4 5 22 2 13 9 18 43 12 1 48 4 29 女生 3675 1322 7 9 3 16 27 15 17 15 5 4 8 32 2 21 14 24 50 197 3 62 6 37 任务生 3504 1222 4 8 2 15 26 13 14 12 4 4 6 29 2 20 11 22 44 180 2 59 6 37 非定向生 171 100 3 1 1 1 1 2 3 3 1 2 3 1 3 2 6 17 1 3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637 553 7 9 3 16 学科型 2038 769 27 15 17 15 5 4 8 32 2 21 14 24 50 197 3 62 6 37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3760 1334 7 9 3 16 27 15 17 15 5 4 8 33 2 21 14 24 50 197 3 62 6 37 计 说明:本表只统计当前在校的学生情况;行关系 1=4+5+6+7;1=8+9+10;3=4+5;培养类型空值指是没有分学科型和专业型。招生数是指经过新生注册的学生。 总计 1322 共 69 个专业 105500 2018 级合计 105400 2018 7 105300 2018 ★医学信息管理 105200 2018 5 1204Z1 105128 2018 4 9 105127 2018 8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社会保障 105117 2018 32 眼科学(专业型) 3 105116 2018 2 运动医学(专业型)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05114 2018 21 骨科学(专业型) 16 105113 2018 14 儿外科学(专业型) 生物医学工程 105112 2018 24 外科学(专业型) 27 105111 2018 50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药学(专业学位) 105110 2018 197 全科医学(专业型) 15 105109 2018 3 重症医学(专业型) 护理学(专业型) 105108 2018 62 急诊医学(专业型) 17 105107 2018 6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型) 公共卫生(专业型) 105106 2018 37 神经病学(专业型) 15 105104 2018 小计 专业名称 口腔医学(专业型) 专业代码 年级 2005 714 6 4 1 8 21 8 13 8 3 3 5 19 2 11 8 14 19 89 1 35 3 18 应届生 招生数 - 62 - 专业代码 乙 071003 071007 071010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年级 甲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1 4 2 5 7 14 7 10 19 3 8 3 69 10 5 13 3 16 9 63 20 8 11 生理学 遗传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小计 丙 专业名称 6 5 17 5 4 11 2 9 3 7 41 2 5 3 14 8 5 12 6 2 3 2 女生 11 8 20 63 9 16 3 13 5 10 69 3 8 3 19 10 7 14 7 5 2 4 3 任务生 11 8 20 61 9 16 3 13 5 10 69 3 8 3 18 10 7 14 7 5 2 4 4 非定向生 2 1 5 定向生 6 委培生 7 自筹生 11 8 20 63 9 16 3 13 5 10 69 3 8 3 19 10 7 14 7 5 2 4 8 学科型 表 12:2019 下半年(2019—2020 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分专业学生数 9 专业型 培养类型 10 空值 11 5 20 62 10 17 3 14 6 12 70 3 8 3 19 10 7 13 8 5 2 4 11 计 3 2 11 30 7 9 3 7 3 5 38 2 4 2 15 6 6 8 6 3 1 3 12 应届生 招生数 - 63 - 专业代码 100214 100215 100217 100218 1002Z3 100301 100302 100401 100402 100403 100404 100405 1004Z2 1004Z3 1004Z4 100602 100701 100703 100704 100706 101100 105101 105102 105104 年级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小计 32 1 13 7 5 1 32 22 19 5 2 6 1 1 13 8 8 1 4 31 10 212 21 34 专业名称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重症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医学心理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护理学 内科学(专业型) 儿科学(专业型) 神经病学(专业型) 18 15 145 10 21 4 4 6 10 1 5 2 4 11 17 16 1 1 3 7 1 21 女生 34 21 212 10 31 4 1 8 8 13 1 1 6 2 5 19 22 32 1 5 7 13 1 32 任务生 34 21 209 10 31 4 1 8 8 12 1 1 6 2 5 18 22 32 1 5 7 12 1 32 非定向生 3 1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0 31 4 1 8 8 13 1 1 6 2 5 19 22 32 1 5 7 13 1 32 学科型 34 21 212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34 21 215 10 30 4 1 8 8 13 1 1 6 2 5 18 24 31 1 5 7 13 1 32 计 15 12 106 4 23 4 1 4 5 8 1 1 6 1 4 16 16 23 1 2 3 6 16 应届生 招生数 - 64 - 105106 105107 105109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3 105114 105116 105117 105127 105200 105300 105400 105500 107200 107401 120404 1204Z1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2017 071003 071005 071007 071009 2018 2018 2018 2018 2017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11 54 162 43 15 14 12 1 40 10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型) 急诊医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外科学(专业型) 儿外科学(专业型) 骨科学(专业型) 运动医学(专业型) 眼科学(专业型)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2 2 细胞生物学 5 ★医学信息管理 遗传学 6 社会保障 1 4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微生物学 17 生物医学工程 3 15 药学(专业学位) 生理学 11 护理学(专业型) 1247 11 公共卫生(专业型) 共 65 个专业 16 口腔医学(专业型) 2 小计 专业名称 1 1 1 1 708 3 5 2 13 13 10 7 8 2 2 28 11 4 11 34 17 38 7 女生 2 2 1 3 1247 5 6 4 17 15 11 11 16 2 10 40 1 12 14 15 43 162 54 11 任务生 2 2 1 3 1230 3 5 4 17 15 11 10 16 2 10 39 1 11 14 15 43 161 53 11 非定向生 17 2 1 1 1 1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2 2 1 3 563 5 6 4 17 学科型 684 15 11 11 16 2 10 40 1 12 14 15 43 162 54 11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3 2 1 3 1252 5 7 4 16 15 11 12 16 2 9 38 1 10 15 14 44 165 54 11 计 2 2 1 2 680 2 4 3 11 12 6 8 9 2 4 18 4 3 5 23 84 24 6 应届生 招生数 - 65 - 专业代码 071010 100101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5 100217 100218 年级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小计 6 8 12 3 8 14 5 7 2 62 11 7 14 3 16 12 72 13 7 9 48 2 13 6 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3 5 1 31 4 6 10 9 9 9 2 7 5 9 41 2 6 2 13 7 2 10 5 5 女生 6 13 2 48 9 7 13 72 12 16 3 14 7 11 62 2 7 5 14 8 3 12 8 6 任务生 6 10 2 48 8 7 12 68 11 16 3 13 7 10 61 2 7 5 13 7 3 12 7 6 非定向生 3 1 1 4 1 1 1 1 1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6 13 2 48 9 7 13 72 12 16 3 14 7 11 62 2 7 5 14 8 3 12 8 6 学科型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6 14 2 49 9 7 13 73 12 17 3 14 6 11 62 2 8 6 14 7 3 14 9 6 计 6 7 1 24 3 2 9 29 6 8 1 10 3 3 40 7 4 7 4 2 10 7 4 应届生 招生数 - 66 - 专业代码 1002Z3 100302 100401 100402 100403 100404 100405 1004Z2 1004Z3 1004Z4 100602 100701 100702 100703 100704 100706 101100 105101 105102 105104 105106 105107 105108 105109 年级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小计 3 30 20 10 4 2 6 1 1 16 6 5 2 4 5 21 13 205 21 37 5 62 3 198 专业名称 ★重症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医学心理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护理学 内科学(专业型) 儿科学(专业型) 神经病学(专业型)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型) 急诊医学(专业型) 重症医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12 1 48 3 29 18 146 11 16 4 2 2 3 4 14 6 2 3 8 15 19 2 女生 198 3 62 5 37 21 205 13 21 5 4 2 5 6 16 1 1 6 2 4 10 20 30 3 任务生 181 2 59 5 37 19 191 8 19 5 4 1 4 6 16 1 1 5 2 4 8 20 28 3 非定向生 17 1 3 2 14 5 2 1 1 1 2 2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3 21 5 4 2 5 6 16 1 1 6 2 4 10 20 30 3 学科型 198 3 62 5 37 21 205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97 3 62 6 37 23 209 13 21 6 4 2 5 6 16 1 1 6 2 4 10 20 31 3 计 89 1 35 3 18 7 101 5 16 4 2 2 5 2 10 1 5 2 4 10 17 18 应届生 招生数 - 67 -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3 105114 105116 105117 105127 105128 105200 105300 105400 105500 107200 120402 120404 1204Z1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2018 035200 071003 071007 071009 071010 100101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8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16 3 9 7 生物医学工程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社会保障 ★医学信息管理 5 27 药学(专业学位)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5 护理学(专业型) 7 17 公共卫生(专业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5 口腔医学(专业型) 3 5 临床病理学(专业型) 细胞生物学 4 全科医学(专业型) 1 8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遗传学 32 眼科学(专业型) 3 2 运动医学(专业型) 生理学 21 骨科学(专业型) 6 14 儿外科学(专业型) 社会工作 24 外科学(专业型) 1317 50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共 69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3 4 3 2 6 776 3 5 2 14 20 14 15 7 5 4 5 22 2 13 9 18 43 女生 5 7 3 1 3 6 1317 7 9 3 16 27 15 17 15 5 4 8 32 2 21 14 24 50 任务生 5 3 3 1 3 6 1217 4 8 2 15 26 13 14 12 4 4 6 29 2 20 11 22 44 非定向生 4 100 3 1 1 1 1 2 3 3 1 2 3 1 3 2 6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5 7 3 1 3 552 7 9 3 16 学科型 6 765 27 15 17 15 5 4 8 32 2 21 14 24 50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5 7 3 1 3 6 1334 7 9 3 16 27 15 17 15 5 4 8 33 2 21 14 24 50 计 3 5 2 1 5 714 6 4 1 8 21 8 13 8 3 3 5 19 2 11 8 14 19 应届生 招生数 - 68 - 专业代码 100102 100103 100104 1001Z1 1001Z2 1001Z3 1001Z4 100201 100202 100203 100204 100206 100207 100208 100210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5 100217 100218 1002Z1 1002Z3 年级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小计 12 2 9 10 6 14 3 74 13 7 12 2 19 23 73 21 2 9 39 2 11 7 2 1 专业名称 免疫学 病原生物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转化医学 ★再生医学 ★医学生理学 内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神经病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 肿瘤学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麻醉学 急诊医学 ★全科医学 ★重症医学 1 5 8 2 29 6 2 17 11 15 12 1 9 4 10 45 2 10 4 7 7 1 9 女生 1 2 7 11 39 9 2 21 73 21 19 2 12 7 13 74 3 14 6 10 8 2 12 任务生 1 1 7 10 38 8 2 16 69 16 18 2 9 6 11 71 3 14 6 8 7 2 12 非定向生 1 1 1 1 5 4 5 1 3 1 2 3 2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 2 7 11 2 39 9 2 21 73 23 19 2 12 7 13 74 3 14 6 10 9 2 12 学科型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 2 8 11 2 39 9 2 21 76 23 19 2 12 7 14 74 3 14 6 10 10 2 11 计 2 4 16 3 2 10 32 15 9 1 8 3 8 45 6 1 10 1 1 4 应届生 招生数 - 69 - 专业代码 100301 100302 100401 100402 100403 100404 100405 1004Z2 1004Z3 1004Z4 100602 100701 100702 100703 100704 100706 101100 105101 105102 105104 105106 105107 105108 105109 年级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小计 4 21 22 11 7 2 6 1 1 12 9 7 6 5 6 15 16 215 23 38 10 60 6 199 专业名称 口腔基础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卫生毒理学 ★医学心理学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 中西医结合临床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护理学 内科学(专业型) 儿科学(专业型) 神经病学(专业型)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型) 急诊医学(专业型) 重症医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24 5 49 7 24 21 143 15 15 6 4 6 4 7 12 1 5 1 6 10 14 17 4 女生 145 6 38 7 21 14 148 14 15 6 5 6 7 9 11 1 1 6 2 7 11 21 20 4 任务生 124 4 33 5 20 12 134 9 13 6 5 6 7 9 8 1 1 5 2 7 11 20 20 4 非定向生 21 2 5 2 1 2 14 5 2 3 1 1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6 15 6 5 6 7 9 12 1 1 6 2 7 11 22 21 4 学科型 199 6 60 10 38 23 215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196 6 60 10 38 23 215 16 16 6 5 6 7 9 12 1 1 6 2 7 11 22 22 4 计 98 4 26 3 15 11 97 6 12 4 4 4 4 5 7 1 1 6 1 6 8 19 10 应届生 招生数 - 70 - 105110 105111 105112 105113 105114 105116 105117 105127 105128 105200 105300 105400 105500 107200 120402 120404 1204Z1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16 22 5 35 14 6 7 21 21 15 30 14 2 9 8 儿外科学(专业型) 骨科学(专业型) 运动医学(专业型) 眼科学(专业型)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全科医学(专业型) 临床病理学(专业型) 口腔医学(专业型) 公共卫生(专业型) 护理学(专业型) 药学(专业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社会保障 ★医学信息管理 总 20 外科学(专业型) 计 3962 1398 53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型) 共 71 个专业 小计 专业名称 2345 861 6 6 2 11 24 13 10 16 6 5 11 23 3 15 14 18 43 女生 3727 1163 8 9 2 14 30 15 21 21 6 5 12 23 3 14 13 14 35 任务生 3474 1027 3 8 1 13 28 11 15 19 5 5 9 21 2 12 8 10 33 非定向生 253 136 5 1 1 1 2 4 6 2 1 3 2 1 2 5 4 2 定向生 委培生 自筹生 1691 576 8 9 2 14 学科型 2271 822 30 15 21 21 7 6 14 35 5 22 16 20 53 专业型 培养类型 空值 3989 (撰稿:李欣;审核:曾小云) 2105 711 3 7 1 5 23 7 17 14 5 4 8 10 3 10 10 11 24 应届生 招生数 1403 8 9 2 14 30 15 22 22 8 6 14 34 5 22 16 20 52 计 说明:本表只统计当前在校的学生情况;行关系 1=4+5+6+7;1=8+9+10;3=4+5;培养类型空值指是没有分学科型和专业型。招生数是指经过新生注册的学生。 2019 级合计 专业代码 年级 表 13:2018 年博士研究生分专业分年级统计表 专业名称 2017 级 2018 级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5 10 病原生物学 6 1 儿科学 0 3 儿科学(专业学位) 59 71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2 8 耳鼻咽喉科学 12 1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型) 0 18 妇产科学 0 1 妇产科学(专业学位) 82 136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 护理学 66 208 急诊医学(专业学位) 14 33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0 1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学位) 4 9 口腔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22 45 临床病理学(专业型) 0 1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 临床检验诊断学 50 62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4 5 麻醉学 1 1 麻醉学(专业学位) 28 53 免疫学 12 16 内科学 0 3 内科学(专业学位) 139 248 皮肤病与性病学 0 1 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学位) 8 12 全科医学(专业学位) 101 9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4 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38 63 神经病学(专业学位) 16 3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 外科学 2 外科学(专业型) 83 174 卫生毒理学 0 1 微生物学 1 - 71 - 专业名称 2017 级 2018 级 眼科学(专业学位) 14 29 药剂学 0 1 药理学 41 39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5 6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 1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型) 67 115 总计 890 1516 (撰稿:李 欣;审核:曾小云) 研究生招生工作 2019 年我院以“强化纪律”为标尺,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 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 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研究生招生命题、考试、复试、录取 全程所有环节监督管理,切实把好研究生入口关。 【高度重视制度完善和执行,认真完善招生制度和保密制度】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各项工作,全年 共召开 6 次校级研究生招生工作通报会、布置会和培训会;并于 12 月 5 日接受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部 委专家对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保密等工作的飞行检查,确保监督无死角、流程无漏洞。加强和完善 研究生招生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执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机制,落 实领导小组在招生工作的主导、决策及监督职责。新制定我校《研究生招生考试保密工作实施细则》和 修订《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工作管理办法》,规范考试保密工作和自命题工作流程,进一步将工作职 责落实到人,层层压实责任。 【开展分类复试考核改革,严格规范招生过程管理】我院在 2019 年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开展了两 项改革创新:一是按照教育部对硕士专业学位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的要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实践 技能考查由各临床学院统一组织考核,进一步规范考核流程和标准,确保考核科学有效。二是根据教育 部对复试录取的有关纪律,要求各招生单位全面建立考生复试档案,将考试答卷、考官评分等各阶段重 要资料整理存档,以备核查,确保有据可查。并开展复试录取督导检查专项巡视,确保研究生招生公平 公正公开。 【2019 年我校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我校 2019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际录取 1395 人 (其中统考 1148 人、长学制招生 213 人、推荐免试考生 24 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10 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研究生录取 1082 人(其中学术型 557 人,专业学位 525 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录取 171 人(其中统考 录取学术型 98 人、专业型 58 人,硕博连读 7 人、“申请—审核”录取 8 人)。在职博士研究生录取 144 人。 (撰稿:李 欣;审核:曾小云) 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 2019 年全日制毕业研究生 1211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毕业 76 人,硕士研究生毕业 1135 人,地方性 研究生班毕业学员 418 人,研究生学位授予 1330 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 102 人,授予硕士学位 1082 人, - 72 - 在职授予硕士学位 146 人。 (撰稿:李 欣;审核:曾小云) 研究生就业工作 2018 届全日制毕业研究生共 1288 人,其中博士 92,硕士 1196 人,不含留学生。毕业生总数比 2018 年同期增长 7.78%学位类型结构: 学术型 626 人, 专业学位 662 人。 今年学术型与专业学位比例约为 1:1.06, 比例与去年持平。 截止到 2019 年 8 月 27 日,2019 届全日制毕业研究生的就业人数为 1153 人,总就业率为 89.52%, 受疫情影响相比 2018 年同期下降 4.29 个百分点。其中博士就业率 97.24%(于去年同期持平),硕士就 业率 89.05%(较去年下降 4.32%)。按学位类型划分,学术型博士就业率 95.40%,专业学位博士就业率 100%(本届 5 人),学术型硕士就业率 84.42%,较去年下降了 3.65%;专业学位硕士就业率 92.85%, 较去年下降 3.10%。 (撰稿:李 欣;审核:曾小云) (二)本、专科生教育 本科教育改革与教学管理 2019 年,学校以教育部、教育厅“新时代高教 40 条”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区高等学校本 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落实四个回归, 全力全方位聚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建 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截止 12 月,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 93.30%,平均升研率为 27.37%,其中临床医学专 业为 43.37% 、口腔医学专业为 40%、预防医学专业为 37.9%。根据国家医考中心 2018 年医考分析显示, 2018 年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 87.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第三方调查中,毕业生就业工 作与专业相关度达 90%以上,近 80%的学生选择在区内就业,就业单位主要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 充分体现了我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教育贯穿本科教育教学全过程】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立学 院党总支,配齐学院领导班子。扩大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从全校范围内选优 41 名教师充实到思政课专 职教师队伍。出台《广西医科大学思政课特聘教授管理办法》,明确独立职称评审类别。将马克思主义 理论定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设置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和思政教育骨干教师奖励。加大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科学成果激励力度,出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奖励暂行办法》,认可思政课教师在省部 级以上重要党报党刊发表的理论文章等同于中文核心论文。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对立项的 98 门课 程思政开展中期检查,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年”和“明 德弘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立项教师思政素质提升项目 17 个。开展 2019 新入职教师师德师 风专项培训,开展 3 场专项师德培训讲座和 3 次现场教学。规范师德考核制度,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纳 入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职务)评聘、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继续培养、导 师遴选、干部考核和提拔等人才评聘和考核各环节。2019 年在《广西日报》理论版刊发思政理论文章 9 篇,“德医交融”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获自治区教改成果二等奖。荣获 2019 年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 合改革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 - 73 - 【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组织召开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研讨会,制定学习 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工作方案、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能力实施方案及办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具体指标及任务等,梳理出 21 项建设任务、83 个建设 要点和 154 个具体建设指标, 明确未来 3 年一流本科建设任务和重点内容。 牵头主办 2019 年度全国省 (区、 市)属高等医学院校协作年会。召开 2019 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和临床教学工作会议,全面回顾和分析 2019 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和临床教学工作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持续推进审核评估、专业认证整改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整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审核评 估专家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整改意见,持续推进整改工作走深、落实、落细,系统梳理两年以来 的整改情况,向教育部、教育厅提交《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报告》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报告》。 做好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和本科教学质量突出专项整治。组织康复治疗学专业接受自治区教 育厅新专业评估。 【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育部“黄大年教学团队”带头人谭国鹤教授荣获 2019 年“长江学 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称号,获全国第九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1 名,第 十八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3 名、二等奖 6 名、三等奖 6 名,优胜奖 5 名,全区高校第 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 名、三等奖 2 名。举办校级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评出特等 奖 2 名、一等奖 6 名、二等奖 10 名、三等奖 14 名。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 奖 5 名、二等奖 10 名、三等奖 15 名,优胜奖 20 名。在 2018—2019 学年中,先进教研室 37 个、优秀教 师 229 人、先进教育工作者 114 人、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47 人。组织各非直属附属医院 907 人参加高 校教师资格认定,共认定 858 人。 【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参加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获得团体特等奖 1 项,团体一等 奖 1 项,团体二等奖 2 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 425 项,其中国家级立项 65 项,自治 区级立项 160 项。获得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参加广西第五届“互联网+”大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 2 项、铜奖 14 项、最佳网络影响力奖 1 项。举办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临床 技能竞赛,共有 17 家教学基地 23 支代表队伍参加,评出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 奖 11 项,个人优胜奖 9 项。 表 14:2019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统计表 专业名称 学制 (年) 2019 级 2018 级 2017 级 2016 级 2015 级 2014 级 合计 2020 年 预计毕业生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5 148 149 148 150 148 0 743 148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5 0 0 0 29 0 0 29 0 临床医学(七年制) 7 0 0 0 0 0 0 0 0 临床医学(全英班) 6 100 98 74 87 62 60 481 60 临床医学 5 774 785 677 657 799 0 3692 799 临床医学(教改班) 5 52 50 57 50 51 0 260 51 临床医学(病理检验方向) 5 0 0 0 0 0 0 0 0 5 260 160 160 99 98 0 777 98 临床医学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 74 - 专业名称 学制 (年) 2019 级 2018 级 2017 级 2016 级 2015 级 2014 级 合计 2020 年 预计毕业生 麻醉学 5 51 48 52 50 0 0 201 0 医学影像学 5 49 47 47 54 0 0 197 0 法医学 5 23 25 25 29 0 0 102 0 儿科学 5 48 47 47 0 0 0 142 0 精神医学 5 48 45 0 0 0 0 93 0 医学检验技术 4 55 61 54 62 0 0 232 62 康复治疗学 4 49 61 49 64 0 0 223 64 口腔医学 5 54 50 59 52 42 0 257 42 预防医学 5 92 141 189 136 136 0 694 136 卫生检验与检疫 4 50 44 0 0 0 0 94 0 药学 4 143 202 176 172 0 0 693 172 临床药学 5 85 98 86 95 88 0 452 88 中药资源与开发 4 43 42 43 43 0 0 171 43 护理学 4 340 151 140 157 0 0 788 157 助产学 4 50 48 0 0 0 0 98 0 医学实验技术 4 48 48 46 0 0 0 142 0 英语 4 76 74 74 39 0 0 263 39 翻译 4 44 43 29 29 0 0 145 29 生物技术 4 39 45 0 44 0 0 128 44 生物医学工程 4 46 42 44 43 0 0 175 43 46 0 0 0 0 0 46 0 4 41 45 62 41 0 0 189 41 4 48 36 40 25 0 0 149 25 4 0 46 45 47 0 0 138 47 97 0 0 0 0 0 97 0 4 0 69 61 31 0 0 161 31 4 83 74 59 46 0 0 262 46 社会工作 4 74 96 83 89 0 0 342 89 运动康复 4 48 44 42 44 0 0 178 44 3204 3014 2668 2464 1424 60 12834 2398 医学信息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校际交 流项目)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中外 合作办学项目) 合 计 (撰稿:黄黎黎;审核:潘小炎) - 75 - 表 15:2019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1 2019JGZ111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生应急实 邹云锋、谢艺红、曾小云、农清清、杨晓波、 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杨 莉、苏 莉、唐咸艳、覃 健、龙建雄 2 2019JGZ112 新时代下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 庞玉生、韦秋文、单庆文、蓝 丹、何云燕、 重点项目 的研究 杨志勇、陈 峋、袁 海、周志强 3 柳 亮、杨 基于 OBE 理论的地方医学院校课程质 2019JGZ113 陈 罡、贾 量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蒋静娴 4 2019JGZ114 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 蒋凤艳、陈金梅、杨 莉、丁穗娟、赵文婧、 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徐 华、贾 冰、黄金孟 5 2019JGA138 “双一流”背景下创新型药学人才培养 李新春、朱 丹、黄建春、吴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廖传安、刘 平、程 邦 6 基于“全周期健康照顾”的全科医学技 申 2019JGA139 能实践课程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证 孙 研究 7 2019JGA140 8 基于“微课+虚拟仿真教学”的混合式 韦家强、邓华颉、李晓捷、曹 2019JGA141 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学牙体预备教学中 胡焕 英 的应用 9 2019JGA142 “新国标”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制定人 黄 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余 10 2019JGA143 新增本科助产学专业智慧教室的课程设 宁传艺、薛 丽、卢运红、韦 置研究与实践 莫洁玲、李东洋 11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医科院校教育 张海英、邓 玲、黄彦纾、郭尔娜、毛星宁、 2019JGA144 国际化发展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医科大 鲁 原、陈苑媛、张宇丹 学为例 一般项目 A类 12 2019JGA145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预防医学专业 王晓敏、刘 顺、黄高明、黄志碧、黄美梦、 《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 峤、刘 云 一般项目 A类 13 基于 T-PACS 系统的 PBL 联合 MDT 混 彭 2019JGA146 合式教学在医学影像学见习中的应用研 彭 究 14 邹长虹、周红霞、周秀琼、曹治柳、温科学、 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医学专业类 SCI 一般项目 2019JGA147 曾 筠、谢 予、陆昌兴、梁 夏、张 飞、 论文写作的外语能力与技巧培养研究 A类 张樱子、黄晓云、李乐君 15 2019JGA148 医学专业东盟留学生汉语书面表达的教 刘庆委、张海英、潘小炎、梁永红、俞 师、 一般项目 学实践与研究 王宣予、吴艳蕾、李燕锋、陈苑媛、蒋 拓 A类 16 2019JGA149 地方高校一体化建设“一流学科”与“一 吴俊端、马贞玉、覃日怡、覃 流本科”的路径探索和实践研究 侯茜骅 17 2019JGA150 基于共建共享的多方协同实时远程在线 罗海琼、庞 慧、蓝慧琴、唐 忠、罗 慧、 一般项目 教育机制研究 翟玉兰、蒙 华、李 波、王维全、杨吉新 A类 18 李 临床药学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实践 2019JGB149 任 课程设置 梁 - 76 - 项目名称 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莉、容敏华、潘小炎、周 波、 冰、苏 芳、李 颀、李孟璐、 重点项目 颖、左延莉、孔 雯、吴华贝 燕、李 峥、刘 伟、 一般项目 A类 虹、陈恩然、 一般项目 A类 基于超星泛雅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 战廷正、唐莉莉、何姗姗、傅晓茵、刘登宇、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 李艳文、申继清 星、潘小炎、邵 雷、林 军 鹏、龙莉玲、张 帅、陈 融 艳、梁宁生、潘 爽、廖柳凤、吴 凯 重点项目 一般项目 A类 勇、覃小凤、 一般项目 A类 丽、李孟璐、卢凤娟、 春、罗 灵、杨光鑫、冯 莉、张 一般项目 A类 君、 一般项目 A类 潇、 一般项目 A类 原、 一般项目 A类 文、黄天文、林 燕、 一般项目 琼、安 娜、郭又嘉、 B类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 19 2019JGB150 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 刘 震、潘灵辉、阮 院内应急培训中的应用 戴惠军、葛万运 20 2019JGB151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学理 单庆文、雷凤英、高宗燕、陈 论教学中的应用 袁 海、陈秀奇 21 2019JGB152 产教融合模式下的生物技术应用型课程 凌 敏、孙 改革与实践 宁雪萍 22 2019JGB153 医学人文融入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混合 吕晓敏、周红霞、曹治柳、梁 式教学模式及效果研究 张 飞、梁 颖 夏、欧敏鸿、 一般项目 B类 23 2019JGB154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医文融合育人模 杨小钵、覃小妮、李小萍、陈 式的《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飞、曹伟玲 24 2019JGB155 叙事医学模式在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 赵 婷、韦宇宁、陈 应用 陶思羽 25 “长效靶向顺铂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 黄建春、何 萍、孔晓龙、赖泽锋、黄兴振、 2019JGB156 靶向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构建及应 刘 伟、覃斐章、赖 玲、付书婕、莫凤珍 用研究 26 2019JGB157 基于“雨课堂”的《医疗保险学》混合 梁文杰、黄 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张小英 27 2019JGB158 思维“可视化”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免疫 曾 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28 2019JGB159 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医学心理学课程混 苏 婧、唐峥华、韦志辉、何锡嘉、聂光辉、 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覃玉宇、侯茜骅 一般项目 B类 29 2019JGB160 SPOC 平台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外科学 于滢华、莫钦国、兰智妮、黄 总论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一般项目 B类 30 2019JGB161 情景教学法与模拟人联合在诊断学见习 卜昆鹏、李必迅、郭晓云、王 中的应用 李小宇、梁超勇、欧丹艳 31 2019JGB162 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开展虚拟肝脏肿瘤 叶甲舟、向邦德、陈 外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白 涛、赵 阳 32 2019JGB163 基于虚拟仿真的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高 琨、阳志军、姚德生、张洁清、王 见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刘婵桢、蔡志福 鹤、 33 2019JGB164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全英教学 李健玲、林葆菁、涂荣会、黄炎兰、郑 中的探索与实践 孔 清 静、 一般项目 B类 34 “翻转课堂加工作坊”混合式教学模式 董雪云、郭明娟、杨 丽、卢桂花、赖海燕、 2019JGB165 在预防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护 王 琦、何晓红、杨 梅、杨思思、徐筱清 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35 2019JGB166 36 基于智慧教学雨课堂的内科学课堂教学 龙 媛、程 鹏、刘振芳、赵卫华、章忠明、 2019JGB167 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血液内科 刘容容、姚奕斌、刘 莹 为例 37 2019JGB168 早期接触临床对精神医学学生专业取向 骆甜甜、郁缪宇、张治坤、雷美英、苏琴基 的影响 一般项目 B类 38 2019JGB169 基于 SPOC 的《眼科学》翻转课堂教学 陈迎迎、谭肖娟、邱 璐、孙好良、朱彰灏、 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刘 欣、刘骏杰、王霜宁 一般项目 B类 39 2019JGB170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数学建模实训课程 余文质、闫玲君、邓 “三三三制”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一般项目 B类 林、郭晓云、林 芬、 霞、王启辉、唐 飞、 一般项目 B类 峋、覃素元、 一般项目 B类 健、崔兰玉、曹永强、李 飞、赵 项目类别 邦、俞 何岚、吴腾燕、李 昭、 一般项目 B类 师、 一般项目 B类 一般项目 B类 贞、 一般项目 B类 深、侯小琼、李晓泉 真、夏龙杰 一般项目 B类 苏、 一般项目 B类 洁、林有智、罗宁斌、 一般项目 B类 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分子诊断学实习课 卢 宇、莫翠菊、陈学杰、黄 中的应用及探索 张小莲 涵、裴 一般项目 B类 莉、曹 一般项目 B类 一般项目 B类 昭、 一般项目 B类 洪、陈小军、袁成林 一般项目 B类 - 77 - 表 16: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9 年度课题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 项目类别 1 2019A002 地方医学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 柳 学质量评价体系重构——理论与实践 苏 研究 2 2019B085 心理资本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 陈新颖、陈 飞、陈 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朱平华、黄文瑛 宇、郑 茸、胡 烨、 3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发展型资助实践研 闵晓阳、蒋洪涛、廖 2019ZJY131 究——以广西医科大学“分层定向式” 刘 敏、韦译婷、韦 育人模式为例 李 乾、黄美思 剑、全 娜、张 斌、林 瑜、吴 展、 学生资助 佳、 研究专项 资助经费 亮、杨 莉、潘小炎、陈 罡、贾 冰、 重点课题 芳、容敏华、李 颀、李孟璐、蒋静娴 (A 类) 自筹经费 重点课题 (B 类) 表 17: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编号 1 2019XJGZ0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 晁耐霞、吴耀生、黄勇奇、赵瑞强、周青鸟、 中的应用 罗 育 重点 2 2019XJGZ02 农清清、邹云锋、苏 莉、杨晓波、谢艺红、 “新医科”背景下公共卫生综合技能 黄颉刚、唐咸艳、谢志春、李春灵、李习艺、 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覃 健、韦 霄、黄志碧、许 杨 重点 3 2019XJGZ03 “雨课堂”在医学英语翻转课堂中的 温颖茜、曹治柳、张樱子、黄晓云、刘莎莎、 实践与应用 吴莉莉、董 婵、符霏雯 重点 4 2019XJGZ04 陈 罡、容敏华、李生华、何融泉、方业颖、 E-science 背景下面向高等医学院校 陈嘉波、党裔武、黄志广、杨 红、马 劼、 本科生医学数据素养提升教育研究 杨 霞、罗嘉嫄、王世硕 重点 5 2019XJGZ05 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相融合的混合式 赵 伟、朱小东、李 教学模式在全英《肿瘤学》教学中的 张华颖 探索与实践 重点 6 2019XJGZ06 基于物联、互联的智慧教学实验室建 黄 超、毛宇昂、易 设研究 梁志胜 凯、黎蒋华、刘 7 2019XJGZ07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门诊教学在全科 蒋红双、李佳颖、梁 医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张剑锋、刘江华 鹏、雷卓青、周毅江、 8 2019XJGA01 内容为王:中国近代医学史思政课程 梁利文、黄俞静、周海军、林为湘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 2019XJGA02 高校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与实 贺 菲、周 波、黄宗海、李文奇、徐 践—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田美思、杨秀梅 10 2019XJGA03 利用图表进行解剖学辅助教学初探 11 2019XJGA04 "雨课堂"辅助教学构建多层次生物 罗 育、吴耀生、蓝秀万、蔡丹昭、贺菽嘉、 一般 A 类 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晁耐霞、赵瑞强、廖志红 12 2019XJGA05 周春艳、李雪华、黄燕军、李福森、宋 慧、 贯穿思政教育的《基础化学》课程改 赖泽锋、魏涌标、吴华慧、蒙法艳、廖传安、 一般 A 类 革 黄 静 13 2019XJGA06 基于 E-learning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 苏志恒、梁永红、刘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探索研究 程 邦 14 2019XJGA07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药药剂学课程 叶 勇、孔晓龙、赖 玲、刘 伟、黄兴振、 一般 A 类 教学模式研究 黄建春、付书婕、莫凤珍、黄晓亮 - 78 - 项目名称 项目组成员 项目类别 龄、付庆国、黎建旭、 霜、 重点 一般 A 类 榕、 王慧丰、杨伯宁、黄绍明、林圣钧 平、罗秋苹、郑 重点 一般 A 类 一般 A 类 华、 一般 A 类 序号 项目编号 15 2019XJGA08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翻转课堂 张丽娥、覃 在环境卫生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 李少军 实践 16 2019XJGA09 医学院校辅修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苏 静、周红霞、陈金梅、韦建辉、黄 ——以广西医科大学辅修英语专业 欧阳春、温颖茜、曾 冬、李燕锋 为例 17 2019XJGA10 基于“雨课堂”平台的医学影像本科 廖锦元、黎宁钦、张 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8 2019XJGA11 关于麻醉学本科生危机情景培训的 曾 研究 19 2019XJGA12 基于“雨课堂+工作坊”的参与式教 廖世杰、刘军廷、刘 云、黄开勇、莫建明、 一般 A 类 学在临床骨科见习教学的应用 冯文宇、李波香、林成森 20 2019XJGA13 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妇产科教 陈军莹、杨 学结合研究 韦晓宁 21 2019XJGA14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 姬逸男、杨华伟、蒋 外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周 晓、叶甲舟 22 2019XJGA15 双一流背景下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 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引进与建设模式 梁文博、徐 研究与实践 23 2019XJGA16 虚拟仿真数字化切片口腔病理学图 李 萍、陈文霞、杨亦萍、卿海云、曹 片库的自主构建和应用 麻雪梦、林万惠 24 2019XJGA17 “创新创业”背景下《护理科研》课 韦义萍、刘媛航、蒋 莉、佘佐亚、赵敏敏、 一般 A 类 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姜 丽、卢秉瑶、李丽梅、李 珊、劳宏业 25 2019XJGA18 新媒体环境下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靳芳卉、唐安洲、王宇清、杨 莉、闵晓阳、 解析及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以 一般 A 类 许 虹、许海东、黄俞静、吴 佳 广西医科大学为例 26 2019XJGA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 张 瑜、闵晓阳、唐峥华、石小玲、蒋洪涛、 一般 A 类 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聂光辉、马贞玉、吴 桐、梁沁苗、苏 婧 27 2019XJGA20 可视化技术在腰椎穿刺术中的应用 28 2019XJGA2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资源库的 侯 涛、尹时华、任 毅、彭 构建及病例导入式 PBL 教学在耳鼻 何金年、朱子昂、张琳琳 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应用 29 2019XJGB01 在全科医学教育中培养医学生科普 秦 素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30 2019XJGB02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物理学》课堂教 彭雯琦、袁建辉、张 燕、盘 学方法改革初探 吴智辉、陈斯颖、文 进 31 2019XJGB03 在医用物理学课程中贯穿思政理念 潘德贝、袁建辉、张 的探索 32 2019XJGB04 基于 SPOC 的翻转课堂在中药资源 许亚楠、朱 与开发专业药用植物生物技术教学 刘 伟 中的应用研究 33 2019XJGB05 基于职业导向的《个案工作》项目驱 陈新颖、胡 动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9XJGB06 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教学 徐晓君、唐 忠、陈智平、何锡嘉、曾丽蓉、 模式实践探索——以卫生事业管理 一般 B 类 李 贞、罗红叶、罗海琼、熊 森 专业为例 34 项目名称 项目组成员 项目类别 健、万逢洁、邓敬桓、黄开勇、 星、 灵、谢雨恩 芳、林丽娜、林汇斯、郭明华、 雯、唐 薇、廖晓明、 榕、康芷玥、田美思 马相飞、李佳颖、梁 张剑锋、刘江华 阳、 玲、 勇、刘雪华、赵同领、曾之华 燕、盘 薇、潘德贝、 薇、彭雯琦 丹、郭宏伟、李 琼、康 烨、陈 宇、卢雪梅 飞、陈 一般 A 类 一般 A 类 一般 A 类 一般 A 类 鹏、雷卓青、周毅江、 璐、林 一般 A 类 一般 A 类 涟、蒋卓汛、何亚军、刘敬臣、严秀荣 奕、韦 一般 A 类 亮、 一般 A 类 一般 A 类 一般 A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 79 - 序号 项目编号 35 2019XJGB07 基于 OBE 理念的《信息系统分析与 罗 慧、罗海琼、苏 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 吴沛泽 实践 36 2019XJGB08 渐进融合式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陈恩然、左延莉、申 人际沟通实践课程模式的研究 孔 燕、吴华贝 37 2019XJGB09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低年级医学本 何 科生教育中的研究应用 38 2019XJGB10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翻转课堂教学 雷曼婷、吴芷瑶、莫雪秋、黄彬群、黄美记、 设计在本科护生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一般 B 类 周祝妃 研究 39 2019XJGB11 中医药优秀文化融入中医学课程思 刘启华、李 政实践研究 展、黄宗轩 一般 B 类 40 2019XJGB1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型在病理学 庞玉艳、马 实验教学中运用 薇、曾晶晶、蒋尧瀛、覃丽婷 一般 B 类 41 2019XJGB13 基于大数据的妇产科学翻转课堂教 陈昌贤、莫凌昭、宋红林、潘忠勉、王健理、 一般 B 类 学模式研究 何 清、庞业滨、潘新伟 42 2019XJGB14 外科学总论实践技能操作的拍摄式 于滢华、莫钦国、兰智妮、黄 微课制作及课程建设 43 2019XJGB15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教学 谭爱花、周文献、刘 中的应用 覃芳卉 44 2019XJGB16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医学院校直属附 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研究——以 王诗意、熊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 45 2019XJGB17 参与式教学在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 吴 训、蒙 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黄武斌 46 2019XJGB18 《医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实验教学改 成晓静、郑 革与实践 47 2019XJGB19 思政教育融入《康复医学》情境教学 龙耀斌、周金英、杜灿荣、李 的探索 张启富、梁天佳、周开斌 48 2019XJGB20 基于微课结合 CPC 教学模式在临床 陆世翠、黄惠桥、蒋宗滨、陈 湘、杨雪莲、 疼痛护理本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一般 B 类 廖 艳、黄晓景、罗日云、林恒伶 研究 49 2019XJGB21 数字化病理切片及远程病理诊断平 陈 皓、韦康来、史 琳、梁海薇、徐杰华、 一般 B 类 台在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梁业志、唐嫣疗、林华信、李佩蓉 50 2019XJGB22 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式外 黄初生、杨胜壮、孙宇、刘文州、梁飞海 科临床技能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般 B 类 51 2019XJGB23 微课在心肺康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章 与研究 一般 B 类 52 2019XJGB24 实习护生临床安全注射能力的调查 黄丽萍、吴 伟、曾金艳、卢 利、郭显媚、 一般 B 类 分析及培养 谢艳兰、潘立珍、岑爱丽、李桂迎 53 2019XJGBC01 互联网+参与式教学在胸外科护理实 马小玲、罗玉华、宋楚茵、廖芸斌、谢 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54 2019XJGBC02 PBL-Sandwich 教学模式在 PCR 临床 黄 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探索 55 2019XJGBC03 REDCap 数据库在本科教学管理中 李俊红、韦智晓、吴留成、张筱楠、周 的应用 卢其腾、莫运聪、李秀琼、韦海莲 - 80 - 项目名称 项目组成员 项目类别 静、刘 恒、黄红兵、 颖、李 虹、韦思羽、 、龙曼云、李丽萍、李金轶 恒、伍 莉、曹 真、夏龙杰 燕、贾昱娴、农 丽、 榕、郭晓云、余红平、唐卫中 宁、梁一雷、马 硕、王亚茜、 华、孟春梅、李卫东、莫肖敏 鑫、余礼梅、 明、眭金辉、唐玉财 昭、莫翠菊、刘燕琼 靖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一般 B 类 (自筹) 一般 B 类 (自筹) 辉、 一般 B 类 (自筹) 序号 项目编号 56 项目名称 项目组成员 项目类别 2019XJGBC04 本科护生参与式教学在创伤骨科临 王 琦、黄玲玉、胡艳艳、郑 床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韦苏怡、肖 霄 捷、龚继春、 一般 B 类 (自筹) 57 2019XJGBC05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混合式教 张君红、范俊华、井 学模式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58 2019XJGBC06 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 郑 在心内科见习课的应用 59 2019XJGBC07 甘 辛、黄代政、李东林、李培援、唐国山、 翻转式教学在医疗设备科实习生教 一般 B 类 蒋施施、黎潇泽、周丽华、黄秀兰、欧小红、 学的应用研究 (自筹) 曹尉锦 60 2019XJGBC08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心血管内科 史吉莹、黄 见习教学模式中的探讨 陈东琳 61 2019XJGBC09 改善临床病理实习带教质量的观察 韦 —基于“同课异构”课堂艺术例谈 62 2019XJGBC10 巴林特小组模式在头颈肿瘤外科临 熊每珠、陈 英、许 床护理教学的应用 禤国丽、梁柳江 坚、阙子文、蒙晓红、 一般 B 类 (自筹) 63 2019XJGBC11 新形势下网络微视频教学在传统骨 刘 科教学中的探索应用 键、吴振杰、林 64 2019XJGBC12 整合视阈下护理人文课程改革的构 韦荣泉、陈 英、黄英凡、袁振超、邵 建与实施 杨燕燕、覃斯虹、倪玉柳 65 2019XJGBC13 课程整合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麻 王 强、潘灵辉、黄 醉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林锦源 冰、林 飞、梁羽冰、 一般 B 类 (自筹) 66 2019XJGBC14 “教学工厂”理念在生物医学工程实 谭华艳、付庆国、杨海明、邓 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罗庭军、梁文杰 烨、庾旭娟、 一般 B 类 (自筹) 67 2019XJGBC15 课程思政背景下“雨课堂”在医学影 马 婕、苏丹柯、金观桥、赖少侣、赵 欣、 一般 B 类 像学课程中的应用 罗宁斌、廖 海、赵 阳、阳 君、左 阳 (自筹) 68 2019XJGBC16 综合激励模型对国际疾病分类学翻 赵 杰、李 想、李新美、肖晓兰、古菊珍、 一般 B 类 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郭振洁、张嘉欣、彭文凤 (自筹) 69 2019XJGBC17 思维导图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前 苏小云、曾 珊、陈 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永宁、韦紫叶 70 2019XJGBC18 思政教育融入标准化演练视频在妇 邓 丽、黄 燕、李 玲、陈虹霏、苏俊友、 一般 B 类 产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张丽滢、黄玲玲、罗 静、庞莉莉 (自筹) 71 2019XJGBC19 翻转课堂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护 陶品月、黄惠桥、陈 理实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研 张桂宁、兰巧斯 究 72 2019XJGBC20 康复治疗专业本科实习学生基于小 张启富、龙耀斌、周开斌、梁天佳、陈耀智、 一般 B 类 讲课形式的临床实习效果观察 农 超、欧兰芬 (自筹) 73 2019XJGBC21 李 鑫、龙耀斌、梁文锐、梁天佳、伍 明、 OTD 教学法在儿童康复实习教学中 一般 B 类 余礼梅、宋美宁、罗水明、彭春晗、莫明玉、 的应用 (自筹) 杜灿荣、黄林鹏 74 2019XJGBC22 超轻粘土模型在妇科手术仿真教学 张丽滢、韦业平、殷 艳、麦 中的应用 刘旭鹏、廖 雁、罗素芳 75 2019XJGQYZ01 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教学可视化课 谢小薰、罗 彬、张庆梅、林永达、马步国、 全英重点 程的建设 葛盈盈、黄天明、赵文婧、农蔚霞 76 病例分析融入“合作探究式”教学模 2019XJGQYZ02 式在全英局部解剖教学改革中的探 邓祥发、韦 索与实践 静、黄 洁、余明华、石 榴 一般 B 类 (自筹) 凯、龙曼云、史吉莹 锋、林葆菁、郑 艳、曾晶晶、庞玉艳、李 斌、袁振超、关 静、柯红红、 一般 B 类 (自筹) 佳、危丹明 英、黎汉中、陈 湘、潘 一般 B 类 (自筹) 晓、李 翔 一般 B 类 (自筹) 一般 B 类 (自筹) 笑、 一般 B 类 (自筹) 闯、 一般 B 类 (自筹) 宏、 一般 B 类 (自筹) 虹、刘传忠、 一般 B 类 (自筹) 力、黄绍明、薛昌强 全英重点 - 81 -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组成员 项目类别 77 对比 CBL 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 曹存巍、刘 慧、刘京平、刘栋华、韦 2019XJGQYA01 在本科留学生学习皮肤科知识的效 苏家光、胡冬美、奈 娃 果探究 78 2019XJGQYA02 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医学留学生沟 孙世玲、韦秋文、王 通能力培养的探索 李 勇、张伊玲 79 2019XJGQYA03 TBL 教学模式应用在外科全英授课 陈 课程中效果分析 炎、刘光炜、李山郎 全英 A 类 80 2019XJGQYA04 PBL、TBL、CAM 联合模式在留学 戴 生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的应用 旖、卢炳丰、夏振元、杜国相、蒋诗雯 全英 A 类 81 全英教学模式中“科学精神及其人文 盘 薇、张 燕、莫 2019XJGQYA05 价值”的引领探索与实践——以《医 袁建辉、岳粮跃 用物理学》为例 82 基于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的教 韦 力、韦建辉、黄绍明、邓祥发、玉洪荣、 2019XJGQYB01 学模式在来华留学生解剖学教学的 全英 B 类 薛昌强 应用及评估 83 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 陈泉芳、孔晋亮、卢桦崧、蔡双启、邱诗林、 2019XJGQYB02 在呼吸内科留学生见习教学中的应 全英 B 类 罗 劲、王 璠 用研究 84 2019XJGQYB03 基于思维导图的思维可视化教学在 潘 内科学全英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曾 85 2019XJGQYB04 基于团队学习结合问题式教学在核 李秀琼、谢永双、李俊红、滕强丰、范海萍 医学见习中的探讨 全英 B 类 86 2019XJGQYB05 留学生妇产科教学中 PBL+LBL 双轨 韦燕妮、邓 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苏俊友 全英 B 类 87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留学生 黎燕宁、黄高明、黄志碧、谢艺红、李 2019XJGQYB06 《医学统计学》全英授课教育模式改 王晓敏、黄美梦 革研究 88 2019XJGQYB07 我校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对全英教 雷 学的评价 玲、周 文 威、曹 高、 杰、蒋丰亦、 华、彭雯琦、潘德贝、 洁、吴梅青、麻 丽、黄玲玲、罗 玲、文静、廖晓玲、潘 锐、黄振兴、 静、同俊如、 婕、陈 峤、 娟 全英 A 类 全英 A 类 全英 A 类 全英 B 类 全英 B 类 全英 B 类 (撰稿:莫智雯;审核:杨 表 18:2019 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名单 (一)“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获奖一览表 项目名称 奖项 参赛学生 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 特等奖 林 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 一等奖 梁夏宜、柏丽娟、陈景华、黄日旺 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 二等奖 黄财港、欧英强、邱雪梅、张玉荣 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 二等奖 欧阳桂梅、梁智健、何雨、陆玉双 霞、文 程、李英梅、吴思考 (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获奖一览表 项目名称 奖项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 二等奖 - 82 - 参赛学生 韦小夏、林家莉、韦兰成、沙玉杰 莉) (三)“广西第十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 2019 广西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获奖一览表 项目名称 奖项 获奖选手 指导老师 广西第十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 2019 广西校园中华经典 大学生一组 诵读大赛 三等奖 王朕森 胡清媛 广西第十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 2019 广西校园中华经典 大学教师组 诵读大赛 优秀奖 韦洁菲 (四)2019 年第九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一览表 作品名称 奖项 作者(学生) 指导老师 新型子宫内膜癌可变剪切预后预测模型 一等奖 高 莉、谢祖成、庞锦树、 李恬恬 陈 GOLGA8B 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与潜在机制探索—— 临床科研与信息时代大数据相结合 二等奖 翟高强、孙 齐、霍增榆 党裔武 马福超 FTHI 表达在肾细胞癌诊断与预后中的价值 二等奖 黄惠梅、邱钰云、黄桂连 周晓莹 广西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对医疗机构及其 从业人员、农村居民的调研 二等奖 邱麒冰、刘青清、杨秋月、 韦 雪 朱平华 广西疾控系统健康教育人员健康素养及培训需求分析 三等奖 白欣玉、邱婉月、吴雪冰、 陈 冰、杜 杰 马贞玉 广西麻风康复村村民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 三等奖 何治琼、李小倩、韦柳合、 黄丹虹、李春燕 李东洋 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对 LGBT 群体的认知态度调查 三等奖 张渊源、杨海云、冯 周淑娟、李晓璐 梁文杰 澜、 罡 (五)获“第二十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大赛奖”一览表 论文题目 奖项 作者(学生) 基于转铁蛋白等多重修饰的双靶向 GO 的制备及抗肝癟活性的初步研究 一等奖 李晓宇 基于苯甲酸类黄嘌呤衍生物的新型高效、选择性和长效的 DP4 抑制剂的 设计:骨架跃迁和前药研究 一等奖 蒙柳卫、周思茹 蒽醌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肝癌细胞活性研究 二等奖 黄慧冬、李海潮 氯化两面针碱对体外血管内皮细胞 VEGF 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 究 二等奖 胡嘉 批文号 桂教高教〔2019〕 65 号 趋化因子 CCL2 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学习记忆力影 响机制的研究 二等奖 刘灿 金纳米粒聚苯胺及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红酒中白藜芦醇的电化学检测 研究 二等奖 黄松清 裂果薯皂苷体外抗肿瘤和抗大鼠肝纤维化研究 三等奖 廖 湘、 植丽敏 二去水卫矛醇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三等奖 黄 征、 麦琬婷 海藻酸钠银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及尿液中尿酸的比色法测定 三等奖 肖韦红 (六)获“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一览表 项目名称 奖项 参赛学生 批文号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总决赛 二等奖 陈信年、莫凯棋、陈燕盈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一等奖 裴俊植、张德洵、刘俊棋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一等奖 陈信年、莫凯棋、陈燕盈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二等奖 黎丽丽、严泳雯、黄 桂教高教〔2019〕 88 号 婷 - 83 -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二等奖 陈嘉裕、梁 宇、张丹萌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二等奖 黄雯玥、郝婧娴、李嘉华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二等奖 陆麟劭、李涛君、欧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二等奖 刘新磊、黄俊铧、张光文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二等奖 谢箫莹、黄忆晴、石小倩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三等奖 梁书博、王琪宇、樊琪雪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三等奖 周维造、李秋娟、龙文蔚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西赛区 三等奖 蔡园艺、刘承毅、吴姗姗 鹏 (七)“2019 年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一览表 项目名称 奖项 参赛学生 批文号 2019 年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二等奖 张盈盈、李涛君、王立镇 桂教高教〔2019〕 67 号 (八)2019 年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广西区级选拔赛获奖名单一览表 项目名称 奖项 以“艾”为名,健康随行——广西农村地区的艾滋病宣传 干预综合模式推广与应用 银奖 胡沾漫、宁先宙、丁 艾滋病耐药检测“芯”技术 银奖 陈荣凤、易春杏、陈秀、唐 慧养营养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结算和营养管理 相结合的软硬件系统 铜奖 李成涛、李琦琪、陈福艳、陆 伍靖雯 进、何 广西南宁知博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铜奖 刘兆基、吴廷庆、江 伟、刘 韦春艳、宁静洁、韦小倩 义、奚启叶、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捐精志愿者服务平台建设 铜奖 丁 丽、罗丽莹 新型高效抗菌白大衣系列医用纺织品研发及推广 铜奖 安 杨、廖艺楠、文博成、陈润峰、杨 宗丽婕、刘 洁、李 博、李 晨 一款可监测人体多种生理指标的智能眼镜 铜奖 宋璐辰、张 李宝梁 扫我—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系统 铜奖 罗晓春、黄向军、张盈盈、陈 基于 gis 技术的生态环境演进过程可视化实现 铜奖 黄炳铭、郎啟才、赵卫国、黄丽炎 智惠医 铜奖 何 秘、裴悦琪、吴日鸿、黄倚俊、周癸礼、 卢广洪 啄木鸟移动洗牙屋 铜奖 彭雨欣、韦 海、覃 煜、唐运颖、黄一峰、 廖燕玲、韦秀湘、韦荣婷、邓惠丹、唐 婵、 李 亦 基于微信系统的广西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及急救科普平台 铜奖 何筱婷、洪雯、周婉婉、何沂蓉、兰健夫 汇心帮扶 APP—高校扶贫便捷桥,精准扶贫云空间 铜奖 谭江静、黄淑怡、覃 徐国艳 键、邓 桦、黄锦柱、 互联网+教育扶贫——广西农村中小学生厌学及身心健康 心理调适 铜奖 谢东薇、倪春燕、农媛媛、林 郑锦鹏 鑫、陈关海、 女性护乳成长,预防乳腺癌科普平台 铜奖 莫丰瑜、肖静怡、雷月梦、王瑜婷、廖银璐、 邱诗雅 铜奖 陈玲科、周官凤、许洪华、杨小娟、吕锦诗、 龚宇湄、黎倍怡、韦 燏、陆嘉琪、张艳敏、 姚伦帅、赵贵兰 “百姓厨房” - 84 - 参赛学生 智、韦玉霜、陈雪媛 俏、文刘方 智、李琦琪、黄育霞、周 真、 雪、 如、黄楚茵、吴建州、罗泽峰、 洁、金星伊 (九)获自治区级“各类英语竞赛奖”一览表 项目名称 2019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广西赛区) 2019 年 5 月 (特等奖 4 人,一等奖 15 人) 2019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英语演讲比赛 2019 年 8 月 2019 年广西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 2019 年 10 月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广西赛区) 2019 年 11 月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全国总决赛 2019 年 12 月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 (广西赛区) 2019 年 11 月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广西赛区) 2019 年 11 月 第十一届(2019 年)广西英语翻译大赛 2019 年 11 月 第十五届广西高校大学生英语戏剧节暨微电影大赛 2019 年 12 月 奖项 参赛学生 特等奖 (C 类) 胡懿轩、王莺桔、黄诗韵、郭琨瑶 一等奖 (A 类) 苏 一等奖 (B 类) 潘长俊 一等奖 (C 类) 李恬恬、蒋异凡、王 潇、韦 伊、邱 雪、 王佳音、曾中虹、陈薇婧、黄欣悦、梁荣辉、 彭 湃、黄 嘉 二等奖 (1 人) 胡懿轩 优胜奖 (2 人) 黄诗韵、郭琨瑶 二等奖 (2 人) 王 三等奖 (1 人) 陈英丽 特等奖 (2 人) 黄雨晨、陈薇婧 三等奖 (2 人) 刘湉湉、梁洪铭 三等奖 (2 人) 黄雨晨、陈薇婧 一等奖 (3 人) 唐炽浩、蒋异凡、谭思雨 二等奖 (5 人) 韦玉莹、甘永彬、刘乐颖、吴桂玲、巫晓珊 三等奖 (3 人) 罗思婷、苏萍萍、李洁铃(玉林校区) 三等奖 (2 人) 黄正楠、魏宇坤 特等奖 (20 人) 陈梦捷、蔡雨桐、李芊芊、邱 雪、郑煜文、 陈 洁、蓝夏雨晨、廖文洁、蒋异凡、韦进志、 彭丽琪、李玉娟、莫凡露、胡懿轩、周恺燕、 申乃思、谭桥羽、徐欣妍、周子恩、 欧林捷(玉林校区) 一等奖 (15 人) 覃健嵋、叶玉萍、王宝菊、伍小菊、梁 瑶、 伍晓雯、高 莉、邱一凡、苏金霞、梁 好、 李 馨、雷 婷、蒙泳君、潘水波、李如婵 楠、唐雯桢 鑫、申乃思 特等奖 银兰岚、龙秋仲、陈凤提、刘甲佳、邓 凌、 (2 项,9 人 陈俊妍、周慧琳、梁鑫光、黄娅萱;黄泳宁、 /项,共 18 周子恩、黄雨桐、秦林艳、李琳琳、石涵霜、 人) 梁运娇、陈宜恒 朱鹍鹏 一等奖 陆万年、陈俊铭、潘静怡、张 涵、卢勇江、 (1 项,10 李杨平、魏宇坤、韦佳君、李 玲、龚钰婷 人)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 85 - 专业建设 【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做好 2019 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申报,制定《广西医科大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实施工作方案》,召开建设研讨会 4 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 学、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等 6 个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 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医学检验技 术、公共事业管理等 8 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2019 年获得建 设经费 2070 万元。 【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主动布局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发展新兴医学相关专业,促进医工融合, 主动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与维护、医学分子诊断技术等专业,2019 年新增医学信息工程,新申报智能医学 工程、妇幼保健医学、口腔医学(5+3 一体化)、劳动与社会保障、老年护理学 5 个本科专业(待教育 部审批)。截止到 2019 年底,共有本科专业 27 个。 【人才培养工作标准化建设】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专业要求 及学校多校区多院区实际,组织修订 34 个本科专业(含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思 政育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四大课程体系,合理调整毕业总学时数要求及理论、实践学 时比例,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满足了专业需求。 【加大新专业的建设和评估】持续对新专业经费投入 60 万元,组织康复治疗学专业接受教育厅新专 业评估。 【组建学校新一届专业教指委】为规范专业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发挥专家组织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的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成立 2019-2023 年临床医学等 27 个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还专门成立 临床医学(全英班)、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表 19:2019 年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名称 专业 代码 修业 年限 学科 门类 授予 学位 批准 时间 所属学院 临床医学 100201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1934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病理检验方向) 100201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2007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 医学生) 100201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2010 年 全科医学院 临床医学(全英班) 100201K 6年 医学 医学学士 2008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100201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2000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麻醉学 100202T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1993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 100203T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1993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预防医学 100401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1977 年 公共卫生学院 口腔医学 100301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1978 年 口腔医学院 护理学 101101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00 年 护理学院 药学 100701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00 年 药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101001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02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4年 管理学 管理学学士 2002 年 信息与管理学院 - 86 - 专业名称 专业 代码 修业 年限 学科 门类 授予 学位 批准 时间 所属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校 际交流项目) 120102 4年 管理学 管理学学士 2013 年 信息与管理学院 英语 050201 4年 文学 文学学士 2008 年 外国语学院 社会工作 030302 4年 法学 法学学士 2009 年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082601 4年 工学 工学学士 2009 年 基础医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4年 管理学 管理学学士 2009 年 信息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 方向) 120401 4年 管理学 管理学学士 2010 年 信息与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 方向) 120401 4年 管理学 管理学学士 2010 年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120401 4年 管理学 管理学学士 2013 年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071002 4年 理学 理学学士 2010 年 基础医学院 中药资源与开发 100802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11 年 药学院 临床药学 100703TK 5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15 年 药学院 康复治疗学 101005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15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法医学 100901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2016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翻译 050261 4年 文学 文学学士 2016 年 外国语学院 运动康复 040206T 4年 教育学 理学学士 2016 年 体育部 儿科学 100207T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2017 年 第一临床医学院 精神医学 100205TK 5年 医学 医学学士 2017 年 第二临床医学院 医学实验技术 101002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17 年 生命科学研究院 卫生检验与检疫 101007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18 年 公共卫生学院 助产学 101102T 4年 医学 理学学士 2018 年 护理学院 健康服务与管理 120410T 4年 管理学 工学学士 2018 年 信息与管理学院 医学信息工程 080711T 4年 工学 工学学士 2019 年 信息与管理学院 (撰稿:曾 冬;审核:潘小炎) 表 20:2019 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高职)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1 专业代码 630201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批准文号 招生情况 护理 3年 桂教规划〔1999〕311 号 在招 护理(2+3) 3年 桂教规划〔2012〕9 号 在招 护理(英语方向) 3年 桂教高教〔2010〕29 号 在招 2 620301 药学 3年 桂教规划〔1999〕311 号 在招 3 620404 医疗美容技术 3年 桂教高教〔2010〕29 号 在招 4 690301 老年服务与管理 3年 桂教高教〔2011〕18 号 在招 5 620401 医学检验技术 3年 桂教高教[2009]25 号 停招 - 87 - 6 620501 康复治疗技术 3年 桂教高教〔2010〕29 号 停招 7 620604 卫生信息管理 3年 桂教职成〔2016〕10 号 停招 8 650304 心理咨询 3年 停招 9 630407 医学营养 3年 停招 10 630406 口腔医学技术 3年 停招 (撰稿:谭珍媛;审核:周素芳) 表 21:获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临床医学 伍伟锋 2007 年、第二批(第一类) 教高函〔2007〕31 号 桂教高教〔2008〕12 号 2 预防医学 张志勇 3 口腔医学 周 2008 年、第三批(第一类) 教高函〔2008〕21 号 桂教高教〔2008〕157 号 4 护理学 黄巨恩 2009 年、第四批(第一类) 教高函〔2009〕16 号 桂教高教〔2009〕152 号 5 药学 黄仁彬 2009 年、第五批(第二类) 教高函〔2009〕26 号 诺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22:获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张志勇 2007 年 教高函〔2007〕29 号 桂教高教〔2008〕13 号 2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周 2009 年 教高函〔2009〕27 号 诺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23:获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临床医学 罗佐杰 2013 年、第一批 教高司函〔2013〕56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24:获国家级卓越医生培养计划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张志勇 2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试点 韦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2 年 第一批 桂教高教〔2012〕121 号 教高函〔2012〕20 号 波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 88 - 表 25: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1 临床医学 赵劲民 2 口腔医学 陈文霞 3 预防医学 杨 莉 4 药学 韦锦斌 5 医学检验技术 林发全 6 护理学 韦长元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9 年 教高厅函〔2019〕46 号 桂教办〔2020〕4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26: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 项目(专业)名称 负责人 1 临床医学 罗佐杰 2 预防医学 杨 莉 3 口腔医学 周 诺 4 药学 5 医学检验技术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4 年 桂教高教〔2014〕52 号 黄仁彬 李 山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27:获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专业)名称 特色课程名称 负责人 批文号 1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儿科学》 罗佐杰 2 预防医学 《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 杨 莉 3 口腔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 周 诺 4 药学 《新药研究与开发》《实验生理科学》 黄仁彬 5 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健康评估》 莫雪安 6 医学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 李 山 桂教高教〔2011〕102 号 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院信息系统》 杨 莉 桂教高教〔2013〕6 号 桂教高教〔2011〕66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28:获自治区级优质专业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预防医学 张志勇 2 口腔医学 周 3 临床医学 伍伟锋 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十一五”期间第二批 桂教高教〔2006〕162 号 “十一五”期间第三批 桂教高教〔2007〕106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 89 - 表 29:获自治区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肖 强 2 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周 诺 3 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黄仁彬 4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张志勇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09 年 桂教高教〔2009〕37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30:获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专业(群)名称 1 临床医学 2 药学专业群 3 预防医学 专业群包含的专业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临床药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2015 年 桂财教函〔2015〕175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31:获自治区级优质本科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1 临床医学 罗佐杰 2 护理学 陈俊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5 年 桂教高教〔2015〕93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32:获自治区级特色本科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1 口腔医学 周 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5 年 桂教高教〔2015〕93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33:获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1 生物医学工程 莫 2 中药资源与开发 韦锦斌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5 年 桂教高教〔2015〕93 号 华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34:2018—2020 年度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一览表 序号 特色专业名称 所属二级学院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临床医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赵劲民 2018 年 桂教高教〔2018〕9 号 2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院 陈文霞 2018 年 3 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 邹云锋 2018 年 - 90 - 桂教高教〔2018〕52 号 序号 特色专业名称 所属二级学院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4 药学 药学院 韦锦斌 2018 年 5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院 莫 华 2018 年 6 护理学 护理学院 陈俊强 2018 年 7 医学检验技术 第一临床医学院 林发全 2018 年 8 公共事业管理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王前强 2018 年 批文号 桂教高教〔2018〕52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表 35:获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览表 序号 专业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生物医学工程 莫 华 2019 年 桂教办〔2020〕4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课程建设 【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上下功夫,积极 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专业课推行小班教学,理论课一个自然班单独授课,实验(见 习)课分小组教学,打造智慧教室新型学习空间,一期投入 800 万元建设共享智慧教室 18 间,改善学生 自主学习空间,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智慧教学环境。 【积极打造五类“金课”】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医学特色的五类“金课”,“禽 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等 22 门课程获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金课),其中有 8 门课程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占全区高 校八分之一)。建设《妇产科学》、《临床麻醉学》、《药用植物学》、《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 《月子你“坐”对了吗—产褥期护理》、《教你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方式》等 6 门在线开放课程,分别在 “八桂学堂”高校课程联盟和人卫慕课在线平台上线,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 14 门。 【不断扩充课程教学资源】引进超星尔雅、智慧树、中国大学 MOOC、八桂学堂 4 个平台 400 多门 公共选修课,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选课人数达 15000 余人次。 表 36:精品课程一览表 (一)国家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组织学与胚胎学 谢小薰 2010 年 教高函〔2010〕14 号 (二)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组织学与胚胎学 谢小薰 2008 年 教高函〔2008〕20 号 桂教高教〔2008〕168 号 (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组织学与胚胎学 谢小薰 2013 年、第三批 教高司函〔2013〕132 号 - 91 - (四)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张志勇 2016 年、第八批 教高厅函〔2016〕15 号 (五)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1 内科学 陈一强 2 药理学 黄仁彬 3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罗国容 4 外科学各论 黎乐群 5 病理学 罗殿中 6 耳鼻喉科学 唐安洲 7 儿科学 农光民 8 生理学 谢 9 实验生理科学 莫书荣 10 生物化学 吴耀生 11 外科学总论 梁自乾 12 诊断学 姜海行 13 人体寄生虫学 石焕焕 14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樊晓晖 15 口腔颌面外科学 周 16 医学影像诊断学 黄仲奎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李小萍 18 眼科学 谭少健 19 临床检验基础 李 山 20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鲁 力 21 妇产科学 李慕军 22 卫生统计学 黄高明 23 医用物理学 莫 24 口腔内科学 陈文霞 25 组织学与胚胎学 罗国容 26 环境卫生学 张志勇 27 妇科肿瘤学 李 2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29 - 92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十五”期间首批 (2003 年度) 桂教高教[2003]122 号 “十五”期间第二批 (2004 年度) 桂教高教[2004]88 号 露 诺 华 力 2006 年度 桂教高教〔2006〕80 号 2007 年度 桂教高教〔2007〕111 号 2007 年度 桂党高工宣〔2008〕6 号 2008 年度 桂教高教〔2008〕133 号 2009 年度 桂教高教〔2009〕151 号 2010 年度 桂教高教〔2010〕100 号 2012 年度 桂教思政(2012)42 号 韦小敏 王前强 (六)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唐安洲 2 组织学与胚胎学 谢小薰 3 免疫与人体健康 唐 深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2 年、首批 桂教高教〔2012〕34 号 2016 年 桂教高教〔2016〕62 号 (七)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支持计划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1 生物化学 蓝秀万 2017 年、首批 2 产褥期护理 莫洁玲 2017 年、首批 3 细胞工程 晁耐霞 2017 年、首批 4 全英“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 课 谢小薰 2017 年、第二批 5 医学寄生虫学 刘登宇 2017 年、第二批 批文号 桂教办〔2017〕149 号 桂教高教〔2017〕48 号 (八)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类型 1 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 刘登宇 线上 2 月子你“坐”对了吗—产褥期护理 莫洁玲 线上 3 教你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方式 李 文 线上 4 环境卫生学 何 敏 线下 5 儿科学 庞玉生 线下 6 妇产科学 范江涛 线下 7 病理学 冯振博 线下 8 药用植物学 朱 丹 线上线下混合 9 人体寄生虫学 刘登宇 线上线下混合 10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李习艺 线上线下混合 11 细胞生物学 胡启平 线上线下混合 12 免疫学 唐 深 线上线下混合 13 卫生化学 黄东萍 线上线下混合 14 公共卫生技能培训 农清清 线上线下混合 15 病原微生物学 杨海波 线上线下混合 16 临床麻醉学 潘灵辉 线上线下混合 17 生理学 黎 线上线下混合 18 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 张增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19 口腔专业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课程 曾晓娟 社会实践 20 药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 韦锦斌 社会实践 21 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社会实践 蒋俊俊 社会实践 22 卓越医生成长—社会实践课 李 社会实践 静 浪 获得时间 批文号 2019 年 桂教高教 〔2020〕1 号 (撰稿:李孟璐;审核:潘小炎) - 93 - 教材建设 学校继续完善教材工作管理的规章和制度,加强教材编写、教材管理、教材选用、教材供应等各项 工作。在教材编写方面,组织教师积极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各级各类教材,2019 年教师参编各层次、 各类教材共 36 项。学校对符合资助规定的教师给予资助,共资助 12 项,资助金额 5.6 万元。 表 37:2019 年学校教师参编教材一览表 序号 教材名称 出版社 教材版别 参编人员姓名 参编身份 1 医学微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9780323299565 2019 年 8 月 樊晓晖、杨海波 副主编、 参编 2 医学微生物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9787040523140 2019 年 8 月 3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 学出版社 第1版 9787567912427 2019 年 4 月 肖 4 病理生理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 第1版 9787560896016 2020 年 1 月 5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9787117292771 2020 年 2 月 潘尚领 6 医用物理实验 科学出版社 第1版 9787030602923 2019 年 1 月 ISBN 出版时间 樊晓晖、张增峰、 高灵茜、宋德志 参编 庆、王启辉 参编 潘尚领,彭均华, 陈宁园 副主编、 参编 张 莫 燕、彭雯琦、 华 参编 副主编、 参编 7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4版 9787117270144 2019 年 4 月 唐峥华 副主编 8 管理心理学学习指导与 人民卫生出版社 习题集 第2版 9787117284745 2019 年 6 月 聂光辉 参编 9 基础化学学习指导与习 题集 第3版 李雪华、李福森、 9787117281638 2019 年 4 月 黄燕军、宋 慧、 蒙法艳 主编、 参编 主编、 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 10 基础化学实验 人民卫生出版 第4版 李雪华、周春艳、 黄 静、廖传安、 9787117286787 2019 年 8 月 李福森、黄燕军、 宋 慧 11 Basic chemistry for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医学基础化学 人民卫生出版 第3版 9787117288033 2019 年 8 月 李雪华、赖泽锋 参编 12 William L. masterton, Cecile N. Hurler. Fundamental Chemistry 化学工业出版社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第1版 9787122347053 2019 年 9 月 李雪华 参编 13 药物毒理学实验指导和 清华大学出版社 习题集 第1版 9787302526360 2019 年 7 月 陈兆霓 参编 第1版 曹治柳、吕晓敏、 黄 峻、巫艳纯、 陆昌兴、梁 颖、 9787309141757 2019 年 3 月 张 莉、刘莎莎、 黄晓云、张 飞、 刘丁菲 主编、 副主编、 参编 14 广西医科院校成人高等 教育学士学位英语考试 复旦大学出版社 指南 - 94 - 序号 教材名称 出版社 教材版别 15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 第1版 9787564773328 2019 年 4 月 张 莉 主编 16 医学英语学习与 论文撰写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9787117287999 2019 年 9 月 韦建辉 主编 17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广西师范大学 第1版 9787559818553 2019 年 8 月 18 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 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 指导教程 人民体育出版社 第1版 9787500956105 2019 年 8 月 李 19 医药市场营销学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第4版 9787521414868 2019 年 12 黄李凤、刘亚军 月 参编 20 健康评估 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 第1版 9787518950539 2018 年 12 蒋慧玥 月 参编 21 妇科护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9787117277433 2019 年 1 月 莫洁玲 副主编 22 实验动物学 科学出版社 第2版 9787030348548 2012 年 6 月 欧阳轶强 参编 第1版 9787117270755 2019 年 8 月 薛康宁 译者 23 美国兽医协会动物安乐 死指南 2013 版(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 ISBN 出版时间 参编人员姓名 穆 李 参编身份 飒、宋建美、 丽、农平等 主编、 副主编、 参编 毅 参编 24 核医学学习指导 与习题集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 9787117282857 2019 年 4 月 韦智晓 参编 25 临床骨髓细胞检验 形态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9787117279659 2019 年 4 月 莫武宁 副主编 26 中医诊断学 广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 第1版 9787030628091 2019 年 11 潘宇政 月 参编 27 Infectious Diseases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1版 9787117280440 2019 年 6 月 江建宁 参编 28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临床 化学工业出版社 图解 第1版 9787122344373 2019 年 11 黄健源 月 参编 29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学习 人民卫生出版社 指导与习题集 第2版 9787117283700 2019 年 7 月 唐安洲 参编 30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临床 人民卫生出版社 指南 第4版 9787117282752 2019 年 7 月 唐安洲 参编 31 超声临床新思维 广西科学技术 出版社 第1版 9787555113317 2020 年 2 月 黄健源 主编 32 中国灾难医学高级教程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 第1版 9787568054997 2019 年 9 月 赵会民 参编 33 大学计算机实训教程 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4版 9787567731769 2019 年 6 月 彭如宽 主编 34 大学计算机基础 吉林大学出版社 第4版 9787567731745 2019 年 6 月 彭如宽 主编 35 口腔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9787040517996 2019 年 5 月 周 诺 副主编 36 儿童咬合诱导—思维 与实践 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 第1版 9787536492783 2019 年 5 月 黄 华 主编 (撰稿:黄 星;审核:潘小炎) - 95 - 教学成果奖 表 38:2018 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序号 获奖等级 1 特等奖 德医交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 秦桂秀、王前强、陈会方、李小萍、莫 革的创新与实践 关 心、王晶晶、庞铭辉 2 特等奖 农光民、蓝 多维度培养来华留学生临床能力的儿科实践 刘 敏、周 何云燕、廖 3 特等奖 赵劲民、李慕军、左延莉、申 颖、李 虹、于 佳、 助力健康中国,服务八桂大地——新时代全 范德胜、刘江华、孔 燕、吴华贝、黄海纯、陈恩然、 科医学人才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韦思羽、黄 星、韦贵立 特等奖 潘小炎、伍伟锋、黄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实施“四位一体”卓 卢凤娟、秦桂秀、林 越医生人才培养模式 李孟璐 5 特等奖 张海英、韦建辉、杨海波、邓 玲、黄彦纾、周 诺、 依托区位优势 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 潘小炎、曾小云、陈俊强、唐卫中、陈文霞、何媛媛、 国际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马国添、韦秋文、王 晨、毛星宁、郭尔娜、罗 彬、 农光民、鲁 原、陈苑媛、张宇丹 6 一等奖 教研融创——医学院校公共管理双创人才培 唐 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李 7 一等奖 “三步法”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探索 蒋凤艳、陈金梅、丁穗娟、赵文婧、杨 与实践 黄金孟 8 一等奖 大健康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四个融合、四 柳 亮、潘小炎、曾 冬、李云凤、邵 丽、林 军、 大路线、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 马贞玉、黄 星、赵同领、李孟璐、容敏华 究与实践 9 一等奖 莫洁玲、韦长元、刘桂瑛、宁传艺、卢运红、凌银婵、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研 王健红、吕旻彦、潘 闯、杨 星、方 婷、零恒莉、 究与实践 刘 鑫 10 一等奖 龙曼云、李 浪、桂 春、郭晓云、赖铭裕、吴 高端综合模拟人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临床 陈宇明、蒋丰亦、李健玲、梁志海、秦荔荣、郑 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黄炎兰 11 一等奖 黄惠桥、应燕萍、陈 基于 SP 情景模拟的多模式教学法在临床护 卢欣欢、梁 榕、杨 理实践教育中的应用 李发娟 12 一等奖 以能力为导向,模拟教学结合教学评价在妇 龙 禹、徐 红、李慕军、赖铭裕、韦秋文、陈 悦、 产科临床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王素梅、谭飞翔、杨 芳、苏 莎、黄玲玲、曾 彬 13 一等奖 智慧教学在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4 二等奖 谢 莹、胡艳玲、李 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医学生物信息 梁 浩、臧 宁、廖 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黄远洁 15 二等奖 “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学导学》课程混 陈维平、赵文婧、罗彬、张庆梅、陈金梅、农蔚霞 合式教学的建设与实践 16 二等奖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儿童口腔医学教 邱荣敏、黄 学中的运用 唐芊苇、玉 17 二等奖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临床专业学生终身学习能 韦力、黄绍明、杨伯宁、王前强、邓琼英、李松峰 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4 - 96 - 成果名称 完成人 蓉、蒙健堃、 丹、韦秋文、唐 清、刘 静、庞玉生、 春、韦红英、高宗燕、覃素元、蒋 敏、 竞、云 翔、李 燕、窦慧宏、陈 峋 星、韦秋文、邵 军、范丽萍、柳 丽、赵同领、 亮、曾 冬、 忠、徐晓君、卿云波,陈智平、何锡嘉、何慧敏、 璐、苏 静、罗红叶、罗 慧、曾丽蓉、霍海英 莉、徐 华、 海、 静、 湘、黄亚芬、陶品月、潘 晓、 丽、刘玲芳、黄红燕、李浩宇、 赵劲民、陈俊强、黄肇明、应燕萍、凌 李婵婵、徐永荣、薛莹婷、黄钰清 瑛、韦瑞丽、 力、尹富强、周晓莹、何 敏、 明、钟艳平、李洪涛、杨小丽、 华、蒋才谦、陈爱华、高碧云、陈 琨、易春梅 黎、 序号 获奖等级 成果名称 完成人 18 二等奖 麻醉学临床实习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刘敬臣、谢玉波、陈 静、严秀荣、毛仲炫、林育南、 陈燕桦、曾 涟、何文政、林成新、蓝雨雁、倪玉霞、 张光英、覃 忠 19 二等奖 二级学院审核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赵同领、林 军、刘登宇、李孟璐、王中海、周显明、 刘 伟、蒋兴明、邵 丽 20 二等奖 欧 超、朱 波、黄玲莎、舒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 赵惠柳、劳 明、黄文成、王 应用 张 云、蔡政民 21 二等奖 “三三三”教学法在《医用传感技术》中的 李 应用 22 二等奖 医学院校创新型医疗保险人才“1-2-3”培养 王前强、黄李凤、陈 飞、郑 茸、张新花、刘亚军、 模式研究与实践 朱平华、周 一、朱晓宇、雷璟程 23 二等奖 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 黄兴振、孔晓龙、刘 伟、叶 勇、赖 黄建春、莫凤珍、梁永红、苏志恒 24 三等奖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孙 李 25 三等奖 翻转式项目教学模式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 陈 妮、莫 华、梁 践类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林伟龙、覃茂昌、陶 妮、张琥石、岳粮跃、黄代政、 陶 26 三等奖 基于护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护理综合实训模 卢运红、刘媛航、韦 式的改革与研究 薛 丽、莫洁玲、刘 春、莫新少、韦 齐、李颖娟 27 三等奖 五年制临床药学本科生实习期培养方案 李 艳、梁宁生、黄其春、潘 黄天文、郭又嘉、安 娜、梁 文、廖柳凤、吴 凯、雷 宇、陆 琼、 益 28 三等奖 肿瘤多模态影像学教学方法的应用 肖国有、柴 廖光星 志、仇冰清、李 宁、 29 三等奖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 冯启明、江 南、罗红叶、黎燕宁、马贞玉、曾丽蓉、 研究 张新花、霍海英、梁文杰、黄 芬、周 阳 30 三等奖 长学制医学生放疗科实习临床能力评价指标 陈 龙、杨柳婷、周 磊、潘信斌、赵 体系的建立 刘颖新、梁 霞、韦军葆、朱小东 31 三等奖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建立 Role Play 医药市 孔晓龙、黄兴振、莫凤珍、付书婕 场营销课堂 32 优秀奖 应用“口腔疾病标准化病人”加强口腔学生 农晓琳、周 诺、何克新、陈文霞、李 战、方 宁、 临床思维、实践技能和执业素质培养 唐黎黎、谢平凡、李曦雯、马 茜、徐 颖、周 晖 33 优秀奖 基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病原生物 杨海波、梁 莹、李艳文、肖 学整合模块教学体系 覃金爱、战廷正 庆、玉艳红、李艳文、 34 优秀奖 临床与科研双驱动,培养国际接轨优秀临床 唐 医学人才的研究生教学模式与实践 王 敏、刘 35 优秀奖 “互联网+虚拟仿真”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黄 锋、秦 雯、刘晓飞、丁穗娟、温丽华、罗祖纯、 中的研究与实践 何光耀、罗蓓蓓、贾文广 36 优秀奖 PBL 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黄 曾 37 优秀奖 TBL 在临床检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莫武宁、李 黄春妮 38 优秀奖 “面对患者,医教协同”的信息化教学医学 陈军莹、徐 红、范江涛、蒋凤艳、庞丽红、杨文梅、 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杨 芳、林丽娜、王晨光 宏、陶义丰、黄 浩、 英、李佩章、陈艳华、 文、黄代政、李培援、林伟龙、覃茂昌 健、凌 昭 玲、付书婕、 敏、刘斯佳、崔兰玉、宁雪萍、曹永强、 华、韦琳琳、杨 勇、梁 霞、秦 云、何光耀、黄 雯、何 娜 琴、高 文、 伟、黄江琼、 勇、邓 砚、 玮、黄光翔、黄朝觉、赖海燕、王春喜、陈志毅、 鸣、曹 管 山、林发全、罗佐杰、秦 雪、杨 峥、 (备注:2018 年广西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下文时间为 2019 年 6 月 3 日) (撰稿:莫智雯;审核:杨 莉) - 97 - 表 39:2019 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获奖名单 序号 成果等次 成果名称 完成人 1 特等等次 赵劲民、李慕军、左延莉、申 颖、李 虹、于 佳、 面向基层卫生 践行三全育人—农村订单定 范德胜、刘江华、孔 燕、吴华贝、黄海纯、陈恩然、 向医学生本科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韦思羽、黄 星、韦贵立 2 一等等次 潘小炎、伍伟锋、黄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推动地方医学院校临 赵同领、秦桂秀、林 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李孟璐 星、邵 丽、卢凤娟、韦秋文、 军、范丽萍、柳 亮、曾 冬、 3 一等等次 地方医学院校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 柳 亮、潘小炎、曾 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容敏华 冬、李云凤、邵 4 一等等次 张海英、韦建辉、杨海波、邓 玲、黄彦纾、周 诺、 依托区位优势 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 曾小云、范丽萍、陈俊强、唐卫中、陈文霞、何媛媛、 国际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马国添、王 晨、毛星宁、郭尔娜、罗 彬、陈苑媛、 鲁 原、张宇丹、赵 斌、谢 丽 5 二等等次 龙曼云、李 浪、桂 春、郭晓云、赖铭裕、蒋丰亦、 高端综合模拟人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临床 吴 海、陈宇明、李健玲、梁志海、秦荔荣、郑 静、 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黄炎兰 6 二等等次 临床医学国际化教育的儿科实践 7 二等等次 “三部曲”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探 蒋凤艳、陈金梅、丁穗娟、赵文婧、杨 索与实践 黄金孟 8 二等等次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研 莫洁玲、韦长元、刘桂瑛、宁传艺、卢运红、吕旻彦、 究与实践 凌银婵、王健红、零恒莉、杨 星、方 婷 9 二等等次 地方医学院校“三位一体”内部评估体系的 赵同领、林 军、刘登宇、王中海、贾 冰、李孟璐、 构建与实践 余 雷、刘昌伟、周显明、刘 伟、蒋兴明 10 二等等次 德医交融:协同联动、知信行合一的思想政 秦桂秀、王前强、陈会方、伍伟锋、李小萍、莫 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蒙健堃、杨海秀、关 心、王晶晶、庞铭辉 蓉、 (撰稿:莫智雯;审核:杨 莉) 农光民、蓝 刘 敏、周 何云燕、廖 丽、马贞玉、 丹、韦秋文、唐 清、刘 静、庞玉生、 春、韦红英、高宗燕、覃素元、蒋 敏、 竞、云 翔、李 燕、窦慧宏、陈 峋 莉、徐 华、 公共课教学 2019~2020 学年学校开设有《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然辩证法》、《军事理论与 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14 门公共必修课,共计 976 学时, 59 学分。2019~2020 学年上学期开设通识选修课 564 门(含网络选修课 510 门),2019~2020 学年下 学期开设通识选修课 573 门(含网络选修课 525 门)。 (撰稿:黄 星;审核:潘小炎) 实践教学与改革 【临床与实践教学基地工作开创新局面】更加重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等工作,强化临 床教学质量监控和指导,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授课带教水平,不断拓展各专业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新增 - 98 - 2 家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别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落实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肿瘤医学院 2016、2017 级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全程教学任务,推 动临床教学基地落实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法医学、预防医学、临床药学等 17 个专业 的临床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全面系统检查并纸质反馈 17 个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质 量、实习管理以及学生技能操作、学生病历等情况。 【创新创业教育迈上新台阶】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合理部署,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顶层设计、建设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夯实实践实训 环节、逐步优化管理机制等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员覆盖、全程 贯穿,形成了具有地方医学院校特色的“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19 年我校“地方医学院校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广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获自治区级教 学成果一等奖,并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之一。2019 年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 65 项、自治区级立项 160 项、校级立项 200 项。第五届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校级立项 579 项,区级银奖 2 项,铜奖 14 项,最佳网络影响力 奖 1 项。 表 40:国家级、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 (一)广西医科大学获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践基地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罗佐杰 2013 年 教高司函〔2013〕48 号 (二)广西医科大学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赵劲民 2016 年 教高厅函〔2016〕6 号 (三)广西医科大学获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践基地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罗佐杰 2013 年 桂教高教〔2013〕42 号 2 全科医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李慕军 2015 年 桂教高教〔2015〕93 号 3 信息与管理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唐 2015 年 桂教高教〔2015〕93 号 忠 (四)广西医科大学获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实验生理科学实验中心 莫书荣 2006 年、第一批 桂教高教〔2006〕160 号 2 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 余红平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罗殿中 2007 年、第三批 桂教高教〔2007〕183 号 3 4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赵劲民 药学院中心实验室 黄仁彬 2008 年、第四批 桂教高教〔2008〕97 号 5 6 口腔医学院实验中心 周 诺 2009 年、第五批 桂教高教〔2009〕109 号 7 临床检验诊断实验教学中心 李 山 8 护理技能培训中心 2015 年、第六批 桂教高教〔2015〕29 号 刘海燕 - 99 - (五)广西医科大学获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赵劲民 2 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樊晓晖 3 临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罗佐杰 4 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5 公共卫生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陈智平 6 药学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韦锦斌 7 护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刘海燕 周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15 年、第一批 桂教高教〔2015〕59 号 2016 年 桂教高教〔2017〕5 号 诺 (撰稿:邵 丽;审核:潘小炎) 本专科生招生工作 【招生情况】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及招生工作完成情况 2019 年普通本专科招生录取范围覆盖全国 2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招生 4730 人,实际录取 4727 人,其中本科 3230 人(区外计划 430 人,录取 430 人),高职 1497 人。此外,中职对口“2+3”直升录取 962 人,预科录取 122 人(属 2020 年计划)。 【生源情况】生源质量整体保持稳定。广西生源各批次录取平均分最高超出资格线 223 分、最低超 出资格线 64 分。其中,本科提前批录取平均分高出广西本科二批次理工类资格线 168 分;贫困地区专项 计划批和广西本科一批次录取平均分分别超出广西本科一批次理工类资格线 64 分、83 分,分别较上年 高 6 分、10 分;广西本科二批次理工类和文史类录取平均分分别超出资格线 158 分、109 分,玉林校区 理工类和文史类生源录取平均分分别超出资格线 68 分、85 分;校本部高职普通批理工类和文史类录取 平均分分别超出高职资格线 209 分、223 分;玉林校区高职普通批理工类和文史类录取平均分分别超出 资格线 126 分、143 分。 【报到率】新生报到保持稳定,本科报到率 94.43%,高职报到率 92%。 表 41:2019 年本专科计划执行情况表 计划数(人) 录取数(人) 本科 3230 3230 高职 1500 1497 中职直升 962 962 总计 5692 5689 表 42:2019 年录取本专科招生男女生比例统计表 - 100 - 男生数(人) 女生数(人) 男女比例 本科 1149 2081 1:2 高职 280 1217 1:4 中职直升 52 910 1:18 表 43:2019 年录取本专科新生来源统计表 农村生源 总数 城镇生源 应届 % 往届 % 应届 % 往届 % 本科 3230 1712 53.00 276 8.55 1103 34.15 139 4.30 高职 1497 1007 67.27 130 8.68 304 20.31 56 3.74 中职直升 962 729 75.78 0 0 233 24.22 0 0 表 44:2019 年录取本专科政治面貌结构表 总数 中共党员 % 中共预备党员 % 共青团员 % 群众 % 本科 3230 0 0 0 0 2960 91.64 270 8.36 高职 1497 0 0 0 0 1287 85.97 210 14.03 中职直升 962 0 0 0 0 686 71.31 276 28.69 表 45:2019 年本专科民族结构表 总数 汉族 壮族 其他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本科 3230 2174 67.31 874 27.06 182 5.63 高职 1497 934 62.39 488 32.60 75 5.01 中职直升 962 630 65.49 272 28.27 60 6.24 本专科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019 年,我校共有毕业生 5725 人,其中研究生 1195 人,本科 1960 人, 高职 2570 人。 截止 7 月 28 日, 我校 5311 人就业,总体就业率为 92.77%,其中研究生 92.55%,本科 93.72%, 专科 92.14%。其中本科毕业生升研率达 25.8%;建档立卡毕业生总数 807 人,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为 98.27%,较去年提高了 0.5%。 【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分布】毕业生区内就业率 81.48%,804 人升本、读研、读博、出国。其中本科 毕业生升研率达 25.8%;本专科层次毕业生区内就业率 82.28%,县级及以下就业率 18.16%;研究生层次 毕业生区内就业率 68.54%,县级及以下就业率 3.87%。毕业生在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率 68.94%,升学或出 国率 15.15%,公司等企业就业率 23.57%,党政机关就业率 0.36%,学校等教学单位就业率 1.4%,入伍 及在部队工作率 0.11%,创业和自由职业占 2.5%,基层项目为 0.17%。 【基层就业项目、入伍预征和自主创业情况】今年有 9 人参加“三支一扶”、“选调生”、“特岗 教师”等基层就业项目;有 257 名学生参加 “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报名,57 名毕业生报名参加,预 征对象人数达到 220 名,其中毕业生有 48 名,创历史新高;投入使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6000 平米, 遴选了 47 个创业团队(项目)入驻二期创新创业基地,基地项目营业总额超过 200 万元,注册企业 5 家,孵化率超过 10%。 【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情况】继续承办 2019 年广西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650 家用 人单位参会提供了 2.3 万个岗位,现场签约 920 名毕业生。此外,学校组织 41 场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 - 101 - 提供 1020 个有效岗位;通过网站、微信、手机短信群系统等信息化服务手段,为毕业生提供 3214 个有 效岗位。截止 7 月 28 日,我校共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24530 个,其中为研究生、本科和高职毕业生提 供岗位数分别是 6960 个、12254 个和 5316 个,实现了为毕业生提供人均岗位数 4.28 个的目标。 表 46:2019 年广西优秀大学毕业生名单 研究生(16) 喻国旗 农柳莹 牛玉堃 张 廖锡文 张 卓 钰 李 霁 陈思元 黎小红 麦荣云 江 燕 凌国兴 廖韦静 李秋林 徐小芳 刘泳汝 溪 薇 阮伟彬 黄 强 邓泽平 梁国梅 陈天莉 杨 洋 林嘉英 张 淇 欧娟凤 杨春霞 黄旭茵 陆雪娇 刘华祥 王莹莹 龙 强 邱姗姗 杨 婕 陈伟东 林家莉 张雅欣 韦枝坪 覃枝美 梁晓莹 归彩玲 陈志燕 吴星蓉 韦旭莲 凌 珍 陈慧玲 罗心心 俞肖杏 徐 霞 黄联蓓 郑 静 陈金凤 卢秋祺 黎孔华 覃雯霞 吴观厅 陈琦琦 黄英兰 梁琼枚 韦彩姮 本科生(26) 杨美玲 韦小夏 杨振铭 赵 杨欢广 周 专科生(25) 沈 施 洁 棋 (三)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工作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9 年,按照学校总体工作部署,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坚持依法办学,坚 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质量至上,管理创新,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加强规范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招生规模保持稳定。2019 年,学院共有 22 个校外教学点开展招生,成人高等教育在籍学生 2.2 万人,自 考学生 1.6 万人,为学校创收 7436.24 万元。开设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 16 个,其中:专升本专业 6 个、 高起本 2 个、高起专专业 6 个,共录取新生 8396 人;实际报到 7825 名,其中:专升本学生 5790 名、高 起本 650 名、高起专 2260 名,报到率 93.2%。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根据《广西医科大学成人教育教 学点管理规定》的要求,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采取随堂听课、遴选一批校本部优 秀教师分赴教学站上示范课、公开课,积极帮助教学站新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加强教师上课过程督导和 检查,强化教学质量监控。重视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重,加强学生管理。学院领 导参加校本部及教学点 2019 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开学典礼、2019 届学生毕业典礼,增强学生的认 同感、归属感。 【合作办学】2019 年,学院与南宁市卫校、玉林市卫校、北海市卫校、河池市卫校、钦州市卫校、 桂林市卫校、桂东卫校、百色市卫校、来宾市卫校、贵港市卫校、融水卫校等 20 多个教学点继续合作, 开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其中包括柳州育才教育培训中心、广西汇才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云南省昆 明五华博众教育培训学校、桂林汇英教育中心及 2019 年新增的海口人文科技培训中心, 等 6 个社会办学 机构,合作专业有护理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等 6 个本科专业, 以及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 6 个专科专业,校外办学点学 生共有 20484 人。 【非学历培训】充分发挥学校在全区医学高等教育的优势,利用优质医学高等教育资源,积极拓展 - 102 - 非学历继续教育。2019 年,我校共开展非学历培训 1 个班次,共培训基层卫生管理人员 172 人,其中: 2019 年全科医生转岗理论培训班 120 人、基层卫生院现代医院管理培训班 52 人。 表 47:2019 年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一览表 专业 学历层次 学习形式 药学 专升本 业余 药学 专升本 函授 临床医学 专升本 业余 口腔医学 专升本 业余 护理学 专升本 业余 护理学 专升本 函授 医学检验 专升本 业余 康复治疗学 专升本 业余 药学 高起本 业余 药学 高起本 函授 护理学 高起本 业余 护理学 高起本 函授 临床医学 高起专 业余 口腔医学 高起专 业余 护理 高起专 业余 护理 高起专 函授 药学 高起专 业余 药学 高起专 函授 医学检验技术 高起专 业余 医学影像技术 高起专 业余 表 48:2019 年继续教育在校(在籍)学生人数统计表 层次 专 升 本 专 升 本 年级 17 级 18 级 19 级 学习形式 在校人数 在校人数 在校人数 药学 业余 247 259 309 药学 函授 44 83 124 临床医学 业余 631 800 748 口腔医学 业余 114 129 130 护理学 业余 1687 2310 2490 护理学 函授 52 96 232 医学检验技术 业余 188 289 210 康复治疗学 业余 161 212 309 中药学 业余 95 0 0 专业 - 103 - 层次 高 起 本 年级 17 级 18 级 19 级 学习形式 在校人数 在校人数 在校人数 中药学 函授 16 0 0 公共事业管理 函授 0 2 0 药学 业余 0 0 123 药学 函授 0 0 10 护理学 业余 0 0 146 护理学 函授 0 0 12 3235 4180 4843 专业 本科小计: 临床医学 业余 542 426 262 口腔医学 业余 79 59 21 护理 业余 2623 1896 697 专 护理 函授 129 168 103 科 药学 业余 411 447 370 药学 函授 94 107 132 医学检验技术 业余 148 145 59 医学影像技术 业余 76 82 50 专科小计: 4102 3330 1694 合计: 7337 7510 6537 (撰稿:黄 明;审核:赵 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注重自考管理,重视助学“专本衔接”。目前学院有 9 个院系(卫校)开展护理学及药学专本衔接。 学院领导带队到玉林校区玉林市卫生学校开展专本衔接管理情况调研检查,加强教学点的招生宣传、助 学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收费管理等监督指导,完成 2018 级专本衔接学生 1559 人的 备案、复核,药学院及卫职院药学专本衔接学生 489 科次报考,以及 201904 批次 7559 科次校考成绩上 报工作。顺利完成了 2019 届护理专业自考本科 24 位社会考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 (撰稿:黄 明;审核:赵 邦) (四)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教育 国际学生教育 2019 年,在校留学生人数总人数为 756 人(含非学历生)。其中,本科生 621 人,硕士研究生 61 人,博士研究生 12 人,集中分布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和药学院学习;短期汉语进 修生(非学历生)62 人。学历生中,按照大洲统计,亚洲 733 人,非洲 19 人,欧洲 2 人,北美洲 1 人, 南美洲 1 人;按照生源国统计,主要来自印度、越南、斯里兰卡、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尼泊尔、 - 104 - 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也门、马来西亚等国家;按学生经费来源统计,奖学金生 230 人,自费生 626 人。 2019 年,各专业本科新生人数分别为:临床医学专业 130 人(全英班 98 人,中文班 32 人),口腔 医学专业 6 人,药学专业 4 人,预防医学 2 人,护理学 1 人。与 2018 年相比,中文授课专业留学生人数 从 31 人增加至 45 人,增加了 45.1%。 2019 年,新增奖学金生 99 人(中国政府奖学金 57 人,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 40 人,南 宁市国际友好城市留学生奖学金 2 人),自费留学生 126 人。与 2018 年相比,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人数 从 48 人增加至 57 人,增加 18.8%。 学校 2019 届国际学生总人数为 252 人,毕业 228 人,授予学位 207 人,24 名国际学生延迟毕业。 2019 年,荷莎妮等 5 人获“2019 年度中国政府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陈敦财、黄惠妮 获“2019 年东盟国家在桂留学生奖学金”。周紫慧等 205 人获校级“优秀学习奖”,叶惠荧等 256 人获 校级“出勤奖”,叶惠荧等 56 人获校级“优秀留学生干部”,阮氏茶蓬等 174 人获校级“优秀文体奖”, 阮氏茶蓬等 161 人获校级“优秀留学生志愿者”,邓晓童等 34 人获校级“优秀留学生信息员”。沙瓦等 7 人获校级“碧根学长”优秀奖,陆小平等 3 人获校级“碧根学长”合格奖,沙瓦等 50 人获校级“优秀 国际毕业生”。 2019 年 9 月,印度籍留学生萨池任 2019—2020 年广西医科大学留学生会主席。 (撰稿:陈苑媛;审核:何媛媛) - 105 - - 106 - 1 0 缅甸 自费 医学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1 1 孟加拉 备注 总计 巴基斯坦 圣卢西亚 塞拉利昂 巴勒斯坦 1 1 1 1 1 0 1 1 1 1 8 7 1 1 11 11 4 4 1 1 12 7 22 22 2 2 1 1 101 98 4 4 1 2 2 1 1 布隆迪 吉布提 1 1 尼日尔 新加坡 美国 台湾地区 1 1 1 1 1 2 2 2 2 1 1 2 2 17 个杏湖奖学金生在外校汉补. 3 个国别商请生,5 个丝绸奖学金生和 28 2 1 1 印度尼西亚 CSC 硕博生 24 0 1 1 1 蒙古 3 1 1 4 1 2 1 1 1 2 2 2 8 3 0 2 1 1 8 3 1 2 苏丹 4 4 1 1 2 2 1 2 2 2 2 尼日利亚 1 2 100 98 4 4 报到 2 1 1 索马里 4 4 7 7 2 3 3 10 10 录取 中国政府 语言生 2 1 1 1 1 柬埔寨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老挝 俄罗斯 1 1 2 2 尼泊尔 金 政府 政府 奖学 中文 全英 政府 政府 学 护理 预防 中国 广西 中国 中国 药学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1 1 泰国 自费 口腔 中国 广西 友好 自费 自费 中国 广西 城市 临床 本科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政府 政府 政府 政府 也门 乌克兰 硕士 中国 广西 中国 广西 印度 越南 2019 年 博士 研究生 表 49:2019 年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招生情况一览表 自费 政府 中国 政府 广西 府 市政 南宁 1 2 7 1 1 1 1 6 1 1 6 1 17 15 1 1 1 68 58 41 40 2 2 132 127 243 227 到 取 到 (撰稿:张宇丹;审核:张海英) 11 10 28 26 1 3 7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 到 取到 取 总计 报 录 报 自费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 报 录报 录 政府 广西 小计 表 50:2019 年国际学生毕业、结业情况统计表 毕业生 延迟毕业、肄业 本科 国籍 口腔 本科 硕研 博研 临床 临床 口腔 (英语授课) 研究生延毕 研究生肄业 临床 临床 (英语授课) 合计 越南 7 7 1 2 0 1 1 0 2 0 21 印度尼西亚 0 1 1 0 0 0 0 0 1 0 3 印度 0 0 181 0 0 0 0 16 0 0 197 缅甸 1 1 0 4 0 0 0 0 2 0 8 毛里求斯 0 0 1 0 0 0 0 0 1 0 2 老挝 0 0 0 1 0 0 0 0 0 0 1 斯里兰卡 0 0 2 0 0 0 0 0 0 0 2 尼泊尔 0 0 0 4 0 0 0 0 0 0 4 也门 0 0 0 3 0 0 0 0 1 0 4 马来西亚 0 4 0 0 0 0 0 0 0 0 4 肯尼亚 0 0 1 0 0 0 0 0 0 0 1 孟加拉国 0 0 0 0 0 0 0 1 0 0 1 柬埔寨 0 1 0 0 0 0 2 0 1 0 4 尼日利亚 0 0 1 0 0 0 0 0 0 0 1 英国 0 0 1 0 0 0 0 0 0 0 1 合计 8 14 189 14 0 1 3 17 8 0 254 (撰稿:汪雅晨;审核:杨海波) 表 51:2019 年评选的优秀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名单 2019 年度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中文名 荷莎妮 英文名 RANATHUNGA J R A HESHANI KAVINDIKA 国籍 年级 学生层次 斯里兰卡 2017 本科 专业 临床医学 (全英授课) 黎茹琼 LE NHU QUYNH 越南 2016 本科 马斯胡 MASHOOD KARIYIL PUTHIYAPURAYIL 印度 2015 本科 斯里兰卡 2016 本科 加纳 2017 硕士研究生 外科学 萨佳妮 莫洛 DE SILVA HEMBAPURA CHAMATHKA SAJANI ABU MORO 口腔医学 临床医学 (全英授课) 临床医学 (全英授课) 2019 年东盟国家在桂留学生奖学金 陈敦财 SOK SAMBO 柬埔寨 2017 硕士研究生 口腔临床医学 黄惠妮 WULLUR WINNY WANGUN LESTARI 印度尼西亚 2018 硕士研究生 肿瘤学 - 107 - 2018 年“优秀学习奖”、“出勤奖”“优秀留学生干部奖”、“优秀文体奖”、“优秀留学生志愿者”、“优秀留学生信息员”名单 优秀学习奖( 205 人) 一等奖学金( 24 人) 序号 姓名 序号 姓名 1 周紫慧(ZI HUI JENNIFER CHEW) 2 詹甫彦 4 林永丰(YE MYAT THU) 阿利亚(ALYA MOHAMMED 3 ALI ALNASRI) 5 沙瓦(EKSAVANG KHOUNPHINITH) 6 卡米卡 (KASMIKA GHIMIRE RAYAMAJHI) 7 黄秋水(HOANG THU THUY) 8 莫洛(ABU MORO) 9 弗兰科(JEEN FRANCO) 10 罗丽安(LAURIANE NIKUZE) 11 维萨克(SATHEESHKUMAR VISAKH) 12 莎希(OSHADHI UPEKSHA SAMARANAYAKE) 13 萨里薇莎 (THISARI KAVEESHE WERAGALA) 14 妮苏哈尔(MEUNI SUHARA WITHANAGE) 15 敏诗卡(METHMINI WELLALAGE) 16 拉文娜珊(RAVINDRANATHAN HAMSAYINI) 17 斯尔摩佳(ANANTHAN SELVAMOGAN) 18 法丽佳娜(NAWFAR FARIJA RAHNA) 19 佳亚潘(JAYAROOPAN KONESALINGAM) 20 拉那马克(MAULIK JAYANTKUMAR RANAT) 21 诗尔特莎(CHARU SHRESTHA) 22 珊索娜(SONA SHYNA) 23 荷莎妮(J R A HESHANI KAVINDIKA RANATHUNGA) 24 萨斯妮娜( ASINSANA SATHSARANI LAKNA ELLAWALA) 二等奖学金:( 44 人) 1 黄家丞 2 吴其哲 3 哈瓦亚(BHAVYA JUYAL) 4 杜尼仕(DUNITH PRIYAMAL LIYANAGAMAGE) 5 坦尼什(TANISHQ BOUDHANKAR) 6 帕薇拉(MUMMOORTHY PAVITHRA) 7 苏柯米(SUKHMEEN KAUR) 8 萨米希塔(SAMHITHA SUNDER) 9 帕亚沙米(PERIYASAMY DEEPAK KUMAR) 10 施瑞雅(SHRIYA MATHUR) 11 普娃(APOORVA SHARMA) 12 扎娜(SAFIYA ZAINAB) 13 阿布(ZAKARYAABDULMALEKMOHAMMED AL MUAALEMI) 14 陈苏(HSU YADANAR THAN) 15 池慧霞(SOE SANDAR) 16 李艳玮(AINT THU THU WIN) 17 阮氏梅(THI MAI NGUYEN) 18 叶光荣(JIRAYUS SANGWATANAKUL) 19 阮进成(TIEN THANH NGUYEN) 20 阮青玄(THANH HUYEN NGUYEN) 21 斯瓦希(SWATHY SEENA) 22 阿尔茶(BHASKARAN ARCHA) 23 马斯胡(MASHOOD KARIYIL PUTHIYAPURAYIL) 24 阿兹哈德(AZHARUDHEEN CHAKKINGATHODIKA) 25 努法尔(NUFAIL CHEKIDAPURAM) 26 帕维莎(THIRUNAVUKKARASU PAVITHRA) 27 阿布谢克(ABHISHEK KAKKAR) 28 萨佳妮(HEMBAPURA CHAMATHKA SAJANI DE SIVA) 29 山维尔(THANVEER ABDURAHEEM) 30 玛丽斯塔(WARNAKULASURIYA CHAMODYA DEVANJ FERNANDO) 31 菲尔南都(SUPUN MADURANGA FERNANDO MAHABADUGE) 32 特山安佳(UDUGAMAKORLALAGE DON TISHAN ANJAANA) 33 莎拉佳(SHARANGA SRISHKANTHARASA) 34 莎尔拉琪 ( DEVEGE DILMI THARAKI SILVA) - 108 - 35 奇斯尔(JUGAL KISHOR SEWAG) 36 卡文迪雅(RUWANTHI KAVINDYA DEWABANDU) 37 斯尔娜莎(THILLAINATHAN KAJEEPA) 38 伊尔安可(VENUKAANTH ILANKO) 39 林卡沙(RAJAHRAM LINKAEESAN) 40 卡斯维卡(KAWSIKAN THEVARASAH) 41 娜薇达(THAMALI NAVODA AMARATHUNGA KANAKARATHNA MUDIYANSELAGE) 42 哈尔德普(HARMANDEEP SINGH) 43 库特拉(RAVI TEJA KOOTIKUPPALA) 44 萨妮斯米(RASHMI SAINI) 三等奖学金( 125 人 ) 3rd 1 叶惠荧(WEI YIN YAP) 2 谭氏翠薹(DAMTHITHUYNHAI) 3 覃明桂(MINH QUE DAM) 4 阮秀樱(TUANH NGUYEN) 5 覃静芫(THAM CHING YUAN) 6 佩丽雅(GNANAM MENON HANASA PRIYA) 7 高氏丝(THI LUA CAO) 8 吴氏明姐(NGO THI MINH THU) 9 阮云庄(VAN TRANG NGUYEN) 10 姚氏美阅(THIMYDUYETRIEU) 11 叶静冰(YAP CHIN PEEN) 12 阮氏闺霞(NGUYEN THI UT HA) 13 黄吕妙玲(HOANG LA DIEU LINH) 14 汝氏丽水(NHU THI LE THUY) 15 赵秋好(THU HAO TRIEU) 16 坎通 班托坎(PANCHAKHAN KHANTHONG) 17 吴芊谕 18 里亚阿曼 (RIYASAHAMMED KARIMPANAKKAL) 19 贾斯汀(JUSTIN JOSEPH) 20 阿纳德 (ANAND AJAYAKUMAR JAYANTHY) 21 瓦苏玛斯(VASUMATHY GANESAN) 22 尼蒂希(NIDHI RAVEENDRAN SHEELA KUMARI) 23 伏斯哈克(VYSHAK PURUSHOTHAMAN) 24 瓦萨尼斯(ARUN MADHUSOODANAN NAIR VASANTHAKUMARI) 25 阿尼乔(ANIL JOHN) 26 尼格达( SNIGDA POOCHIRA VALAPPIL) 27 哈米斯(BASI HARMEESH) 28 斯瑞拉格(SREERAGPARAYIL) 29 米蒂海(MEDHA PATHAK) 30 奥得林(SALFY ALDRIN) 31 阿郎基(ARJUN DAMODARANNAMBIAR) 32 木那文(MUNAVIR CHERUKUNNONTAKATH) 33 莫代伦(DILJITH DAMODARANCHEMMANGHAT) 34 安尼兹(ANEEZMON PAKKINIKALATHIL) 35 尤默(NAWAF UMER) 36 伊莎(VAIDYA ISHA) 37 西雅德(SIYAD KIZHAKKEPAT) 38 维拉池(WILARACHCHIGE DONA HAVISHIHARSHIKA KUMGUNATILAKE) 39 夫里斯(MUHAMMED FARISE PUNNOORKODE MUHAMMED BASHEER) 40 撒哈德(SAHAD POTTACHOLA) 41 法拉哈(FALAH ABOOBACKER) 42 沙山克(LODAWARASHASHANK) 43 扎瓦哈尔(JAWAHAR KUMAR PATURY) 44 尤瓦伊斯(MANHAMPALLI MOHAMED UVAIS) 45 阿诗玛(ARSHIMA KHOKHER) 46 考斯特布(KAPREKAR VARADKAUSTUBH) 47 卡尔提克(VENKATA KARTHIK KOMMA) 48 瓦斯姆(WASEEM ARFAATH MOHAMMAD) 49 撒尔(SARKAR RAHUL) 50 盖布瑞尔(OGUGUO CHINEMEREMGABRIEL) 51 萨特安(SATYAM RAJESH GUPTA) 52 因马努 (IMMANUEL RAJU TULLIMALLI) 53 凯文(VEESA KEVIN) 54 维斯努瓦(VENKATRAMANAN VISHNUVARDAN) - 109 - 55 池安德(IRUVARAM GOPICHAND) 56 斯拉妮(POOLA SRAVANI) 57 维内(GOLLA VINAY KUMAR YADAV) 58 拉娃斯(PATHLAVATH SRINIVAS) 59 卡维萨(GANTELA KAVITHA) 60 卡丽妮(MARNENI KALYANI) 61 索娜雨(SWAINSONALISUCHISMITA) 62 法瑞恩(NAZIYA FARHEEN) 63 斯瑞雅(SERRAO SHREYA DAVID) 64 沙希(NAIK SAHILPRASHANT) 65 思丽皮亚(KANAGARAJ SREEPRIYA) 66 帕卡雅拉(PEPAKAYALA ROHITHASOWGANDHIKA) 67 苏斯玛(SUSHMA TATIRAJU) 68 周斯娜(MARY JOSNA SINDHURI THUMMA) 69 玛希斯瓦(MAHESWARAN SUSHMITHA) 70 辛德莎(AVVARI SINDHUSHA) 71 拉克斯米(VIJAYA LAKSHMI BOLINEDI) 72 曼普丽提(MANPREET KAUR) 73 哈沙瓦德(HARSHAVARDHANPAGIDI) 74 拉斯亚(LASYA MUDIKI) 75 斯瓦兰佳(SIVARANJANI PERICHIANNAN) 76 普立高(GOUTHAM PURI) 77 维尼(JAYAVEL VIGNESH) 78 那亚坎(NAYAKAM PRAVEENKUMAR) 79 保利佳(RAVI CHANDRA YADAV BOLIGARLA) 80 普拉提斯(RAPTADUSAKE PRADEEPTHI) 81 瑞斯玛(RESHMA PINJARI) 82 文玛斯(VELUSAMYVENMATHI) 83 布琳斯(MURUGADASS BRINCY MERA BAI) 84 玛希瓦丽(NARAYANAMOORTHI MAHESWARI) 85 妮兰佳(NIRANJANA SUGATHAKUMAR) 86 塞兰库(SAI RAM KUMAR YATIRAJU) 87 拉丽罗(PRIYANKA LALIMOLE) 88 尼丽玛(NEELIMARANIDUDDU) 89 阿卡帕丽(DEEPIKA AKKARAPALLI) 90 帕马尔(PARMAR DHARMENDRASINGH) 91 丁玄妆(DINH HUYEN TRANG) 92 阿杂牧(SIKANDAR EZAJ AZAM) 93 帕赛德(HARIPRASAD KANHIRAPUZHA) 94 波尔(PAUL MADHAN SINGH PANDI MAHALINGAM) 95 海拉(SURAKANIT AKHILA) 96 佩严卡(GOUD PRIYANKA) 97 穆萨(ABDUL MUIZZ MOOSA HAMZA) 98 达塔(DATTA ADITI) 99 卡拉妮(Liyanaarachchige Nethma Kalani Jayasekara Jayasekara) 100 马沙德(PONNICHI PUTHIYAPURAYIL MUSADDEQ) 101 安妮莎(ANEESHA KRISTHUDAS RAJANIKUMARY) 102 乔斯(ALEN JOSE) 103 帕那(AMAL PATTANADAN) 104 帕库芮(PANKHU RI) 105 库马拉(HETTIYAKANDAGE DANUSHKA BUWENEKA KUMARA) 106 黛维(VELLANKI HYNDAVI) 107 瑞吉(VISWAS REJI MAHITHA) 108 卡妮丹(POOJA MANIKANDAN) 109 诺贝丽(NOBELI ZIMBA) 110 施诺(SHINOZ MUSTAFA) 111 玛拉娃(MALLAWA ARACHCHIGE GOVINDI THAVISHA MALLAWAARACHCHI) 112 法尔新(MOHAMED FARSHIN) 113 萨姆基德(THAMJEED ALI) 114 阿瓦提卡(AVANTIKA) 115 阿南达妮 (BUDDHIMALI SHASHI ANANDANI BELPAGODA GAMAGE) 116 莎尔蒂(RANASINGHE ARACHCHIGE AJINI TRANASINGHE) 117 拉查希米(LALCHHANHIMI SAILO) 118 那斯瓦然(NAGULESWARAN VINUSHAN) 119 卡斯特里(SACHINNANSAJIKASTHURI ARACHCHI KASTHURI ARACHCHIGE DON) 120 舒布哈汉(SHUBHAM PARASHAR) - 110 - 121 高文特汉(GOWTHAM RAVICHANDRAN) 122 阿尔亚尼(AARYAN GUPTA) 123 罗瑞塔(SHARON LORETTA) 124 莉雅娜(SHALINI HANSINI AMBALANGODA LIYANA RALALAGE) 125 艾英地(INDEEWARI UMAYANGANA PATI ARAMBAGE) 鼓励奖( 70 人)Encouragement 1 潘恩(EN PHAN) 2 武氏缘(VU THI DUYEN) 3 黄青姮(THANHHANG HOANG) 4 拉曼塔(DINDA RAMADITA) 5 阮氏秋河(NGUYEN THI THU HA) 6 阮氏玉樱(THI NGOC ANH NGUYEN) 7 阿斯拉(ATHIRA AJAYAKUMAR) 8 斯南(MUHAMMEDSINAN ALTHANKANDY) 9 普拉桑那(PRASANNA KUMAR SURJITH) 10 艾斯米莎(ASHMITHA SHAJI) 11 索拉娜(NEETHU SOBHANA) 12 柯普尔 (VISHNU CHANDRAN RAMACHANDRA KURUP) 13 索海(SOBHA SHILPA) 14 拉吉(RAJ ABHI) 15 扎阿尼(CHANDU DHARANI MITHRA DALADULI) 16 苏克什(CHRISTUDAS SUKESH) 17 哈马德(ZUBAIR AHMAD BHAT) 18 玛哈提(UMA SUBRAMANYESWARA MAHATHI MUDUNURI) 19 撒特亚(SATYA VIHAR KOLLEPALLI) 20 伞佳布海(PATEL JANKISANJAYKUMAR) 21 阿来尔(AMEAR GHORI MOHAMMED) 22 巴达姆(VENKATA KRISHNA REDDY BADAM) 23 吉拉尼(JILANI BASHA SHAIK) 24 马诺吉(ARUMUGAM MANOJ) 25 萨尔马(SHAIK SALMAN) 26 古普达(PRANAY KUMAR GUPTA VANAPARTHY) 27 普拉布(RAJENDRAN PRAVEEN PRABHU) 28 帕文库玛(NANUBALA PAVAN KUMAR) 29 苏布哈斯(SUBHASH ANUPOJU) 30 木吉布尼(MUJIBUNNISA SYED) 31 罗马达(TARAKESHWARA REDDY LOMDA) 32 查天亚(CHAITANYA GOUD PADALA) 33 马诺哈(MARISETTY DURGA MANOHAR) 34 帕丽丽(CHINTHALAPALLI SUSHMITHA) 35 达卡珊(ZEEL DAKSHAY SHAH) 36 白海水(BACH HAITHUY) 37 丽奥娜(MAKIREDDY SEANLEONA) 38 苏谷娜(KOTHAPALLI GERSHONSUGUNASINDHU) 39 侯莉璇(SHIRLEY FLORENCIA SUNARJA) 40 莫尼西亚(DUKHADIA MONIKA) 41 维拉文(VELAVAN SANGEETHA) 42 苏德万(KUPPUSAMY VASUDEVAN) 43 希库海(POOJA BHIKHUBHAI WAGHELA) 44 塔斯娜(JYOTSANA MATHUR) 45 瓦维卡(VELPULA SWABHAVIKA) 46 蒙德尔(MUNDEL AMIT) 47 佳瓦哈(JAWAHAR TEJA KONETI) 48 舒斯特(ASHUTOSH UPADHYAY) 49 阿布那雅(MUNIAPPAN ABHINAYA) 50 阿鲁(ARJUNAN ARUN PRASAD) 51 加迪普(JAYDIPASHOKKUMAR TRIVEDI) 52 莱斯米(SUDHAKARAN SAJI LEKSHMI) 53 普拉萨(RAM PRASAD GURIVIGARLA) 54 哈斯瓦德 (CHOUHAN HARSH VARDHAN SINGH) 55 吉斯卡(GOWRIGOLLA GEETHIKA) 56 拉娜(BENNURI RAVEENA) 57 瓦德哈妮(VISHNU VARDHANI VELPUCHARLA) 58 司瑞卡(SREEKAR DOBBALI) 59 哈瑞妮 (DHARINI VISHWANATHAN PANDITHAR) 60 卡山(KABESAN KANAGALINGAM) - 111 - 61 木哈拉斯(SUTHARSAN MUBHARATHI) 62 拉加娜(RANJANA RAO) 63 拉娜雅(RATNAYAKE MUDIYANSELAGE SURAMYA THATHSARANI RATNAYAKE) 64 阿布巴里(SARI ABDUL) 65 拉兹沙德(LAZIM SHADH) 66 阿布石克(ABHISHEK SINGH) 67 阿米杰汉(JALEEL AMJADKHAN) 68 阿沙德曼(SEERAKATH ARSHAD RAHMAN) 69 扎尔夫(DHRUV SANJAYKUMAR PATEL) 70 维仁德拉(VEERENDRA REDDY) 出勤奖( 256 人)Attendance Award 1 叶惠荧(WEI YIN YAP) 2 覃明桂(MINH QUE DAM) 3 周紫慧(ZI HUI JENNIFER CHEW) 4 阮秀樱(TUANH NGUYEN) 5 丁玄妆(DINH HUYEN TRANG) 6 佩丽雅(GNANAM MENON HANASA PRIYA) 7 叶静冰(YAP CHIN PEEN) 8 黄吕妙玲(HOANG LA DIEU LINH) 9 里亚阿曼(RIYASAHAMMED KARIMPANAKKAL) 10 阿斯拉(ATHIRAAJAYAKUMAR) 11 贾斯汀(JUSTIN JOSEPH) 12 艾斯娃希(ASWATHYSUDHEER) 13 斯南(MUHAMMEDSINAN ALTHANKANDY) 14 阿纳德(ANAND AJAYAKUMAR JAYANTHY) 15 瓦苏玛斯(VASUMATHY GANESAN) 16 尼蒂希(NIDHI RAVEENDRAN SHEELA KUMARI) 17 伏斯哈克(VYSHAK PURUSHOTHAMAN) 18 瓦萨尼斯(ARUN MADHUSOODANAN NAIR VASANTHAKUMARI) 19 阿尼乔(ANIL JOHN) 20 尼格达(SNIGDA POOCHIRA VALAPPIL) 21 普拉桑那(PRASANNA KUMAR SURJITH) 22 哈米斯(BASI HARMEESH) 23 艾斯米莎(ASHMITHA SHAJI) 24 索拉娜(NEETHU SOBHANA) 25 柯普尔(VISHNU CHANDRAN RAMACHANDRA KURUP) 26 索海(SOBHA SHILPA) 27 德里斯蒂(MARIAMOOTOO DHRISTY) 28 拉吉(RAJ ABHI) 29 帕尔媞(PARVATI PRIYANKA GUNTREDDI) 30 扎阿尼(CHANDU DHARANI MITHRA DALADULI) 31 苏克什(CHRISTUDAS SUKESH) 32 哈瓦亚(BHAVYA JUYAL) 33 斯瑞拉格(SREERAG PARAYIL) 34 菲尔德(ABRAR FIRDOUS) 35 哈马德(ZUBAIR AHMAD BHAT) 36 米蒂海(MEDHA PATHAK) 37 奥得林(SALFY ALDRIN) 38 阿郎基(ARJUN DAMODARANNAMBIAR) 39 木那文(MUNAVIR CHERUKUNNONTAKATH) 40 莫代伦(DILJITH DAMODARANCHEMMANGHAT) 41 安尼兹(ANEEZMON PAKKINIKALATHIL) 42 尤默(NAWAF UMER) 43 伊莎(VAIDYA ISHA) 44 西雅德(SIYADKIZHAKKEPAT) 45 维拉池(WILARACHCHIGE DONA THAVISHI HARSHIKAKUMGUNATILAKE) 46 玛哈提(UMA SUBRAMANYESWARA MAHATHI MUDUNURI) 47 杜尼什(DUNITH PRIYAMAL LIYANAGAMAGE) 48 夫里斯(MUHAMMED FARISE PUNNOORKODE MUHAMMED BASHEER) 49 撒哈德(SAHAD POTTACHOLA) 50 法拉哈(FALAH ABOOBACKER) 51 沙山克(LODAWARA SHASHANK) 52 撒特亚(SATYA VIHAR KOLLEPALLI) 53 伞佳布海(PATEL JANKISANJAYKUMAR) 54 阿来尔(AMEAR GHORI MOHAMMED) - 112 - 55 阿布希那(CHOUDHARY ABHINAV) 56 巴达姆(VENKATA KRISHNA REDDY BADAM) 57 吉拉尼(JILANI BASHA SHAIK) 58 马诺吉(ARUMUGAM MANOJ) 59 萨尔马(SHAIK SALMAN) 60 扎瓦哈尔 (JAWAHAR KUMAR PATURY) 61 尤瓦伊斯(MANHAMPALLI MOHAMED UVAIS) 62 古普达(PRANAY KUMAR GUPTA VANAPARTHY) 63 阿诗玛(ARSHIMA KHOKHER) 64 普拉布(RAJENDRAN PRAVEEN PRABHU) 65 帕文库玛(NANUBALA PAVAN KUMAR) 66 考斯特布(KAPREKAR VARADKAUSTUBH) 67 卡尔提克(VENKATA KARTHIK KOMMA) 68 瓦斯姆(WASEEM ARFAATH MOHAMMAD) 69 苏布哈斯(SUBHASH ANUPOJU) 70 撒尔(SARKAR RAHUL) 71 盖布瑞尔(OGUGUO CHINEMEREMGABRIEL) 72 萨特安(SATYAM RAJESH GUPTA) 73 萨佳普力(SAJANPREET SINGH) 74 萨拉斯(MOHAN KUMAR SARATH KUMAR) 75 因马努(IMMANUEL RAJU TULLIMALLI) 76 木吉布尼(MUJIBUNNISA SYED) 77 罗马达(TARAKESHWARA REDDY LOMDA) 78 坦尼什(TANISHQ BOUDHANKAR) 79 查天亚(CHAITANYA GOUD PADALA) 80 凯文(VEESA KEVIN) 81 维斯努瓦(VENKATRAMANAN VISHNUVARDAN) 82 池安德(IRUVARAM GOPICHAND) 83 斯拉妮(POOLA SRAVANI) 84 马诺哈(MARISETTY DURGA MANOHAR) 85 维内(GOLLA VINAY KUMAR YADAV) 86 拉娃斯(PATHLAVATH SRINIVAS) 87 卡维萨(GANTELA KAVITHA) 88 卡丽妮(MARNENI KALYANI) 89 索娜雨(SWAIN SONALI SUCHISMITA) 90 帕丽丽(CHINTHALAPALLI SUSHMITHA) 91 法瑞恩(NAZIYA FARHEEN) 92 伊芙丽尼(EVELYN SHEEBA SILVERE EMMANUEL) 93 斯瑞雅(SERRAO SHREYA DAVID) 94 帕微拉(MUMMOORTHY PAVITHRA) 95 思丽皮亚(KANAGARAJ SREEPRIYA) 96 达卡珊(ZEEL DAKSHAY SHAH) 97 帕卡雅拉(PEPAKAYALA ROHITHASOWGANDHIKA) 98 苏斯玛(SUSHMA TATIRAJU) 99 白海水(BACH HAITHUY) 100 周斯娜(MARY JOSNA SINDHURI THUMMA) 101 丽奥娜(MAKIREDDY SEANLEONA) 102 苏谷娜(KOTHAPALLI GERSHONSUGUNASINDHU) 103 玛希斯瓦(MAHESWARAN SUSHMITHA) 104 侯莉璇(SHIRLEY FLORENCIA SUNARJA) 105 苏柯米(SUKHMEEN KAUR) 106 辛德莎(AVVARI SINDHUSHA) 107 拉克斯米(VIJAYA LAKSHMI BOLINEDI) 108 莫尼西亚(DUKHADIA MONIKA) 109 萨米希塔(SAMHITHA SUNDER) 110 曼普丽提(MANPREET KAUR) 111 哈沙瓦德(HARSHA VARDHAN PAGIDI) 112 拉斯亚(LASYA MUDIKI) 113 维拉文(VELAVAN SANGEETHA) 114 苏德万(KUPPUSAMY VASUDEVAN) 115 希库海(POOJA BHIKHUBHAI WAGHELA) 116 芭拉(MONICA LABALA) 117 塔斯娜(JYOTSANA MATHUR) 118 普拉尼斯(ANGALAMMAN MURUGAN AGHULPRANESH) 119 斯瓦兰佳(SIVARANJANI PERICHIANNAN) 120 普立高(GOUTHAM PURI) 121 维尼(JAYAVEL VIGNESH) 122 瓦维卡(VELPULA SWABHAVIKA) 123 那亚坎(NAYAKAM PRAVEENKUMAR) 124 帕亚沙米(PERIYASAMY DEEPAK KUMAR) - 113 - 125 保利佳(RAVI CHANDRA YADAV BOLIGARLA) 126 施瑞雅(SHRIYA MATHUR) 127 普娃(APOORVA SHARMA) 128 蒙德尔(MUNDEL AMIT) 129 普拉提斯(RAPTADUSAKE PRADEEPTHI) 131 佳瓦哈(JAWAHAR TEJA KONETI) 132 萨拉赫(SAURABH SHARMA) 133 帕德尼(DEEPAK KUMAR PANDEY) 134 舒斯特(ASHUTOSH UPADHYAY) 135 瑞斯玛(RESHMA PINJARI) 136 文玛斯(VELUSAMY VENMATHI) 137 布琳斯(MURUGADASS BRINCY MERA BAI) 138 阿布那雅(MUNIAPPAN ABHINAYA) 139 玛希瓦丽(NARAYANAMOORTHI MAHESWARI) 140 阿鲁(ARJUNAN ARUN PRASAD) 141 妮兰佳(NIRANJANA SUGATHAKUMAR) 142 塞兰库(SAI RAM KUMAR YATIRAJU) 143 拉丽罗(PRIYANKA LALIMOLE) 144 加迪普(JAYDIPASHOKKUMAR TRIVEDI) 145 尼丽玛(NEELIMA RANI DUDDU) 146 扎娜(SAFIYA ZAINAB) 147 莱斯米(SUDHAKARAN SAJI LEKSHMI) 148 阿卡帕丽(DEEPIKA AKKARAPALLI) 149 韦杰(THANGARAJ ARUN VIJAY RAJ) 150 帕马尔(PARMAR DHARMENDRASINGH) 151 普拉萨(RAM PRASAD GURIVIGARLA) 152 哈斯瓦德(CHOUHAN HARSH VARDHAN SINGH) 153 吉斯卡(GOWRIGOLLA GEETHIKA) 155 斯伊保(SHEESHPAL GOLIYA) 157 林永丰(YE MYAT THU) 158 沙瓦(EKSAVANG KHOUNPHINITH) 159 莫洛(ABU MORO) 160 弗兰科(JEEN FRANCO) 161 李艳玮(AINT THU THU WIN) 162 阮氏梅(THI MAI NGUYEN) 163 叶光荣(JIRAYUS SANGWATANAKUL) 164 阮进成(TIEN THANH NGUYEN) 165 安英霞(INDRI IGNATIA ANES) 166 吉珠(GIRJU RAJBANSHI) 167 阿西纳夫(ABHINAV SHRESTHA) 168 尤玉婷(YU MON MON AUNG) 169 陈敦财(SAMBO SOK) 170 泰丽嘉(ALICE FELICIA) 171 胡朝镇(PHATHARAPHON SUKSINGHA) 172 陈宝霓(CHIN BONNIE) 173 阿杂牧(SIKANDAR EZAJ AZAM) 174 凯文蒂(KAVINDI GAYANATHARA RANJAN WALAGE) 175 帕赛德(HARIPRASAD KANHIRAPUZHA) 176 马赫什(DAMA MAHESH) 177 娜芙雅(NAVYA ANALA) 178 司瑞卡(SREEKAR DOBBALI) 179 拉文尼娅(LAVEENIYA) 180 希玛佳(VEMULAPALLI HIMAJA) 181 佩严卡(GOUD PRIYANKA) 182 布诗拉(NIZAM BUSHRA) 183 赛玛(SYMA NOSIN) 184 达尼什(DANISH ABDULLA) 185 妮荷(PADUVILAN NEHA) 186 普拉卡什(MANI PRAKASH MARAVANKUTTAI SELVARAJ) 187 威佳(PERUMAL VIJAY) 188 卡山(KABESAN KANAGALINGAM) 189 维萨克(SATHEESHKUMAR VISAKH) 190 雅米妮(EBRAHIMPATNAM YAMINI) 191 斯瓦希(SWATHY SEENA) 192 安妮莎(ANEESHA KRISTHUDAS RAJANIKUMARY) 193 木哈拉斯(SUTHARSAN MUBHARATHI) 194 乔斯(ALEN JOSE) 195 阿尔茶(BHASKARAN ARCHA) 196 马斯胡 (MASHOOD KARIYIL PUTHIYAPURAYIL) - 114 - 130 马哈伯(SHAIK MAHABOOBHUSSAINZUNAID) 154 拉娜(BENNURI RAVEENA) 156 瓦德哈妮(VISHNU VARDHANI VELPUCHARLA) 197 阿兹哈德(AZHARUDHEEN CHAKKINGATHODIKA) 198 努法尔(NUFAIL CHEKIDAPURAM) 199 帕那(AMAL PATTANADAN) 200 阿布谢克(ABHISHEK KAKKAR) 201 帕库芮(PANKHU RI) 202 莎希(OSHADHI UPEKSHA SAMARANAYAKE) 203 曼尼克(MANIK DHIMAN) 204 黛维(VELLANKI HYNDAVI) 205 瑞吉(VISWAS REJI MAHITHA) 206 谢里夫(AMAL SHERIF THAHAKUTTY) 207 曼迪(VENKATA NAVEEN MAMIDI) 208 拉加娜(RANJANA RAO) 209 拉娜雅(RATNAYAKE MUDIYANSELAGE SURAMYA 210 THATHSARANI RATNAYAKE) 安努普(ANOOP KRISHNAN SUNILKUMAR SUNITHA SUNIL) 211 阿斯瓦诗(ASWATHI NADAPURAM) 212 拉加安(RAJAN RAO) 213 萨佳妮(HEMBAPURA CHAMATHKA SAJANI DE SIVA) 214 玛拉娃(MALLAWA ARACHCHIGE GOVINDI THAVISHA MALLAWAARACHCHI) 215 法尔新(MOHAMED FARSHIN) 216 萨姆基德(THAMJEED ALI) 217 妮诗塔(SURENDRAN NISHITA) 218 斯里帕文(SRI PRAVEEN SOORIYAKUMARAN) 219 乔斯(AMAL JOSE) 220 莎尔蒂(RANASINGHE ARACHCHIGE AJINI T RANASINGHE) 221 拉查希米(LALCHHANHIMI SAILO) 222 玛丽斯塔(WARNAKULASURIYA CHAMODYA DEVANJ FERNANDO) 223 沙斯瓦山(PARAMESWARAN SHASWATHAN) 224 瓦拉普尔(NEETHU PUNATHIL VALAPPIL) 225 那斯瓦然(NAGULESWARAN VINUSHAN) 226 萨里薇莎(THISARI KAVEESHE WERAGALA) 227 菲尔南都(SUPUN MADURANGA FERNANDO MAHABADUGE) 228 特山安佳(UDUGAMA KORLALAGE DON TISHAN ANJAANA) 229 妮苏哈尔(MEUNI SUHARA WITHANAGE) 230 莎拉佳(SHARANGA SRISHKANTHARASA) 231 敏诗卡(METHMINI WELLALAGE) 232 阿布巴里(SARI ABDUL) 233 拉兹沙德(LAZIM SHADH) 234 莎尔拉琪(DEVEGE DILMI THARAKI SILVA) 235 克尔莎娜(GUNASEKARAN KEERTHANA) 236 梅尔琳(MERCHILIN SHEEBA ALEXANDER) 237 高文特汉(GOWTHAM RAVICHANDRAN) 238 阿尔亚尼(AARYAN GUPTA) 239 斯尔娜莎(THILLAINATHAN KAJEEPA) 240 伊尔安可(VENUKAANTH ILANKO) 241 拉文娜珊(RAVINDRANATHAN HAMSAYINI) 242 斯尔摩佳(ANANTHAN SELVAMOGAN) 243 林卡沙(RAJAHRAM LINKAEESAN) 244 法丽佳娜 (NAWFAR FARIJA RAHNA) 245 罗瑞塔(SHARON LORETTA) 246 维仁德拉(VEERENDRA REDDY) 247 佳亚潘(JAYAROOPAN KONESALINGAM) 248 拉那马克(MAULIK JAYANTKUMAR RANAT) 249 卡斯维卡(KAWSIKAN THEVARASAH) 250 莉雅娜(SHALINI HANSINI AMBALANGODA LIYANA RALALAGE) 251 诗尔特莎(CHARU SHRESTHA) 252 艾英地(INDEEWARI UMAYANGANA PATI ARAMBAGE) 253 娜薇达(THAMALI NAVODA AMARATHUNGA KANAKARATHNA MUDIYANSELAGE) 254 荷莎妮 (JRAHESHANI KAVINDIKA RANATHUNGA) 255 库特拉(RAVI TEJA KOOTIKUPPALA) 256 萨妮斯米(RASHMI SAINI) 优秀学生干部奖( 56 人)Monitors and ministers 1 叶惠荧(WEI YIN YAP) 2 覃明桂(MINH QUE DAM) - 115 - 3 阮秀樱(TUANH NGUYEN) 4 丁玄妆(DINH HUYEN TRANG) 5 佩丽雅(GNANAM MENON HANASA PRIYA) 6 武文勇(VU VAN DUNG) 7 黄吕妙玲(HOANG LA DIEU LINH) 8 奇欧(IN KEOKOSAL) 9 阮氏秋河(NGUYEN THI THU HA) 10 詹甫彦 11 贾斯汀(JUSTIN JOSEPH) 12 艾斯米莎(ASHMITHA SHAJI) 13 德里斯蒂(MARIAMOOTOO DHRISTY) 14 维拉池(WILARACHCHIGE DONA THAVISHI HARSHIKA KUMGUNATILAKE) 15 杜尼什(DUNITH PRIYAMAL LIYANAGAMAGE) 16 阿来尔(AMEAR GHORI MOHAMMED) 17 古普达(PRANAY KUMAR GUPTA VANAPARTHY) 18 盖布瑞尔(OGUGUO CHINEMEREMGABRIEL) 19 萨特安(SATYAM RAJESH GUPTA) 20 萨拉斯(MOHAN KUMAR SARATH KUMAR) 21 凯文(VEESA KEVIN) 22 维内(GOLLA VINAY KUMAR YADAV) 23 帕微拉(MUMMOORTHY PAVITHRA) 24 萨妮斯米(RASHMI SAINI) 25 玛希斯瓦(MAHESWARAN SUSHMITHA) 26 哈沙瓦德(HARSHA VARDHAN PAGIDI) 27 蒙德尔(MUNDEL AMIT) 28 阿鲁(ARJUNAN ARUN PRASAD) 29 韦杰(THANGARAJ ARUN VIJAY RAJ) 30 帕马尔(PARMAR DHARMENDRASINGH) 31 李艳玮(AINT THU THU WIN) 32 阮氏梅(THI MAI NGUYEN) 33 陈敦财(SAMBO SOK) 34 陈宝霓(CHIN BONNIE) 35 蔺英振(KAUNG MYATKYAW) 36 凯萨娜(KEERTHANA RAJASEKAR) 37 赛凯伦(RAMANUJAM SAI KIRAN) 38 芭拉(SHIVANIBALAJAJALA VIVEK) 39 佩严卡(GOUD PRIYANKA) 40 卡斯达(KAUSTAV MANDAL) 41 穆萨(ABDUL MUIZZ MOOSA HAMZA) 42 达塔(DATTA ADITI) 43 赛玛(SYMA NOSIN) 44 达尼什(DANISH ABDULLA) 45 撒巴那斯(SABARINATH RAVIKUMAR) 46 普拉卡什(MANI PRAKASH MARAVANKUTTAI SELVARAJ) 47 阿尔茶(BHASKARAN ARCHA) 48 马斯胡(MASHOOD KARIYIL PUTHIYAPURAYIL) 49 帕库芮(PANKHU RI) 50 里斯万(MUHAMMED RIZWAN ASRUMADE ADAPPURAM) 51 萨姆基德(THAMJEED ALI) 52 斯瑞尔格(SREERAG BINDU KRISHNA) 53 瓦力卡斯(CIJAL RAHIM VALIYAKATH) 54 米卡木尔(MUHAMMED KAMIL SOOPIYADATH PAZHAYAPURAYIL) 55 卡斯维卡(KAWSIKAN THEVARASAH) 56 荷 莎 妮 (J R A HESHANI KAVINDIKA RANATHUNGA) 优秀文体奖( 174 人)Sport and entertainment 1 阮氏茶蓬(NGUYEN THI TRA BONG) 2 姚明舒(MINH THU DIEU) 3 王珠玉(VILAVANH CHANTHAMACH) 4 萨妮莎(NISA SAY) 5 孟豪(MENG HOUNG MA) 6 潘恩(EN PHAN) 7 叶惠荧(WEI YIN YAP) 8 谭氏翠薹(DAM THI THUY NHAI) 9 武氏缘(VU THI DUYEN) 10 黄青姮(THANHHANG HOANG) 11 覃明桂(MINH QUE DAM) 12 周紫慧(ZI HUI JENNIFER CHEW) - 116 - 13 阮秀樱(TUANH NGUYEN) 14 覃静芫(THAM CHING YUAN) 15 丁玄妆(DINH HUYEN TRANG) 16 阮中(NGUYEN TRUNG) 17 佩丽雅(GNANAM MENON HANASA PRIYA) 18 高氏丝(THI LUA CAO) 19 阮云庄(VAN TRANG NGUYEN) 20 姚氏美阅(THI MY DUYET RIEU) 21 阮陈心善(NGUYEN TRAN TAM THIEN) 22 武文勇(VU VAN DUNG) 23 叶静冰(YAP CHIN PEEN) 24 围雄强(VYHUNG CUONG) 25 杜志青(CHI THANH DO) 26 阮氏闺霞(NGUYEN THI UT HA) 27 黄吕妙玲(HOANG LA DIEU LINH) 28 潘辉忠(PHAM HUY TRUNG) 29 汝氏丽水(NHU THI LE THUY) 30 奇欧(IN KEOKOSAL) 31 阿丽雅(ARIYA JAMPAWAI) 32 阮氏秋河(NGUYEN THI THU HA) 33 阮氏玉樱(THINGOC ANH NGUYEN) 34 吴芊谕 35 詹甫彦 36 里亚阿曼 (RIYASAHAMMED KARIMPANAKKAL) 37 德里斯蒂(MARIAMOOTOO DHRISTY) 38 斯瑞拉格(SREERAG PARAYIL) 39 菲尔德(ABRAR FIRDOUS) 40 哈马德 (ZUBAIR AHMAD BHAT) 41 米蒂海(MEDHA PATHAK) 42 阿郎基(ARJUN DAMODARANNAMBIAR) 43 莫代伦(DILJITH DAMODARANCHEMMANGHAT) 44 安尼兹(ANEEZMON PAKKINIKALATHIL) 45 尤默(NAWAF UMER) 46 西雅德(SIYAD KIZHAKKEPAT) 47 维拉池(WILARACHCHIGE DONA THAVISHI HARSHIKA KUMGUNATILAKE) 48 杜尼什(DUNITH PRIYAMAL LIYANAGAMAGE) 49 撒哈德(SAHAD POTTACHOLA) 50 法拉哈(FALAH ABOOBACKER) 51 伞佳布海(PATEL JANKISANJAYKUMAR) 52 古普达(PRANAY KUMAR GUPTA VANAPARTHY) 53 阿诗玛(ARSHIMA KHOKHER) 54 考斯特布 (KAPREKAR VARADKAUSTUBH) 55 瓦斯姆(WASEEM ARFAATH MOHAMMAD) 56 撒尔(SARKAR RAHUL) 57 盖布瑞尔(OGUGUO CHINEMEREMGABRIEL) 58 萨特安(SATYAM RAJESH GUPTA) 59 萨佳普力(SAJANPREET SINGH) 60 坦尼什(TANISHQ BOUDHANKAR) 61 维斯努瓦(VENKATRAMANAN VISHNUVARDAN) 62 池安德(IRUVARAM GOPICHAND) 63 斯拉妮(POOLA SRAVANI) 64 马诺哈(MARISETTY DURGA MANOHAR) 65 维内(GOLLA VINAY KUMAR YADAV) 66 拉娃斯(PATHLAVATH SRINIVAS) 67 卡维萨(GANTELA KAVITHA) 68 卡丽妮(MARNENI KALYANI) 69 帕微拉(MUMMOORTHY PAVITHRA) 70 思丽皮亚(KANAGARAJ SREEPRIYA) 71 达卡珊(ZEEL DAKSHAY SHAH) 72 帕卡雅拉(PEPAKAYALA ROHITHASOWGANDHIKA) 73 苏斯玛(SUSHMA TATIRAJU) 74 侯莉璇(SHIRLEY FLORENCIA SUNARJA) 75 辛德莎(AVVARI SINDHUSHA) 76 拉克斯米(VIJAYA LAKSHMI BOLINEDI) 77 曼普丽提(MANPREET KAUR) 78 希库海(POOJA BHIKHUBHAI WAGHELA) 79 塔斯娜(JYOTSANA MATHUR) 80 维尼(JAYAVEL VIGNESH) 81 帕亚沙米(PERIYASAMY DEEPAK KUMAR) 82 施瑞雅(SHRIYA MATHUR) - 117 - 83 拉丽罗(PRIYANKA LALIMOLE) 84 尼丽玛(NEELIMA RANI DUDDU) 85 斯伊保(SHEESHPAL GOLIYA) 86 瓦德哈妮(VISHNU VARDHANI VELPUCHARLA) 87 林永丰(YE MYAT THU) 88 卡米卡(KASMIKA GHIMIRE RAYAMAJHI) 89 弗兰科(JEEN FRANCO) 90 阮氏梅(THI MAI NGUYEN) 91 阮进成(TIEN THANH NGUYEN) 92 阮青玄(THANH HUYEN NGUYEN) 93 安英霞(INDRI IGNATIA ANES) 94 吉珠(GIRJU RAJBANSHI) 95 阿西纳夫(ABHINAV SHRESTHA) 96 尤玉婷(YU MON MON AUNG) 97 陈敦财(SAMBO SOK) 98 黄惠妮(WINNYWANGUN LESTARIWULLUR) 99 古哈朱(BIGYAN GUBHAJU) 100 凯萨娜(KEERTHANA RAJASEKAR) 101 赛凯伦(RAMANUJAM SAI KIRAN) 102 凯文蒂(KAVINDI GAYANATHARA RANJAN WALAGE) 103 芭拉(SHIVANI BALA JAJALA VIVEK) 104 波尔(PAUL MADHAN SINGH PANDI MAHALINGAM) 105 马赫什(DAMA MAHESH) 106 穆萨(ABDUL MUIZZ MOOSA HAMZA) 107 达塔(DATTA ADITI) 108 赛玛(SYMA NOSIN) 109 那姆兹德(THAILAKANDY PANDIKASHALA NAMZED) 110 妮荷(PADUVILAN NEHA) 111 撒巴那斯(SABARINATH RAVIKUMAR) 112 普拉卡什(MANI PRAKASH MARAVANKUTTAI SELVARAJ) 113 威佳(PERUMAL VIJAY) 114 卡拉妮(Liyanaarachchige NethmaKalaniJayasekara Jayasekara) 115 马沙德(PONNICHI PUTHIYAPURAYIL MUSADDEQ) 116 卡山(KABESAN KANAGALINGAM) 117 拉维辰然(RAVICHANDRAN GOKUL) 118 维萨克(SATHEESHKUMAR VISAKH) 119 斯瓦希(SWATHY SEENA) 120 安妮莎(ANEESHA KRISTHUDAS RAJANIKUMARY) 121 阿尔茶(BHASKARAN ARCHA) 122 马斯胡(MASHOOD KARIYIL PUTHIYAPURAYIL) 123 阿兹哈德(AZHARUDHEEN CHAKKINGATHODIKA) 124 努法尔(NUFAIL CHEKIDAPURAM) 125 库马拉 (HETTIYAKANDAGE DANUSHKA BUWENEKA KUMARA) 126 莎希(OSHADHI UPEKSHA SAMARANAYAKE) 127 曼尼克(MANIK DHIMAN) 128 斯瓦伊(SWATHIY GOPALAKRISHNAN) 129 埃斯弗(ASIF SHIRAZI) 130 克里斯南(JIDHU KRISHNAN SURESHKUMAR KUMARILEKHA) 131 拉加安(RAJAN RAO) 132 加娜妮 (JANANI CHINNU VENKATACHALAM) 133 诺贝丽(NOBELI ZIMBA) 134 施诺(SHINOZ MUSTAFA) 135 艾斯卡尔(ISKANDAR BISWAS) 136 奥沙(ALASHA SUBBA) 137 拉克娜(ROMESHI LAKNA PARANAMANNA) 138 萨佳妮(HEMBAPURA CHAMATHKA SAJANI DE SIVA) 139 法尔新(MOHAMED FARSHIN) 140 佳雅思(HETTIGE OSHADI CHIRANTHIKA JAYATHILAKE) 141 诗尔普(SHILPA MUNDIYANIKKAL VISWAM) 142 萨姆基德(THAMJEED ALI) - 118 - 143 妮诗塔(SURENDRAN NISHITA) 阿瓦提卡(AVANTIKA) 145 考斯兰德(KAUSHLENDRA MATHUR) 147 班那 (HASANUL BANNA MOHAMED ALI MANAL PARAMBIL) 148 阿苏尔(ATHUL GIRIJA ANAND) 149 萨炎(SAYANTAN CHATTERJEE) 150 山维尔(THANVEER ABDURAHEEM) 151 阿南达妮(BUDDHIMALI SHASHI ANANDANI BELPAGODA GAMAGE) 152 莎尔蒂(RANASINGHE ARACHCHIGE AJINIT RANASINGHE) 153 拉查希米(LALCHHANHIMI SAILO) 154 尼莫尔(NIRMAL NAZEEM KUNIYIL) 155 玛丽斯塔(WARNAKULASURIYA CHAMODYA DEVANJ FERNANDO) 156 瓦力卡斯(CIJAL RAHIM VALIYAKATH) 157 沙斯瓦山(PARAMESWARAN SHASWATHAN) 158 阿诗莎娜 (HITHANADURA IMALSHI ASHINSHANA MENDIS) 159 那斯瓦然(NAGULESWARAN VINUSHAN) 160 萨里薇莎(THISARI KAVEESHE WERAGALA) 161 菲尔南都(SUPUN MADURANGA FERNANDO MAHABADUGE) 162 特山安佳(UDUGAMA KORLALAGE DON TISHAN ANJAANA) 163 舒布哈汉(SHUBHAM PARASHAR) 164 敏诗卡(METHMINI WELLALAGE) 165 穆勒科特(MUHAMMED FAZAL MULLAKETTIL) 166 伊尔安可 (VENUKAANTH ILANKO) 167 斯尔摩佳(ANANTHAN SELVAMOGAN) 168 维仁德拉 (VEERENDRA REDDY) 169 佳亚潘(JAYAROOPAN KONESALINGAM) 170 莉雅娜(SHALINI HANSINI AMBALANGODA LIYANA RALALAGE) 171 艾英地(INDEEWARI UMAYANGANA PATI ARAMBAGE) 172 娜 薇 达(THAMALI NAVODA SAMARATHUNGA KANAKARATHNA MUDIYANSELAGE) 173 荷莎妮(J R A HESHANI KAVINDIKA RANATHUNGA) 174 萨斯妮娜(ASINSANA SATHSARANI LAKNA LLAWALA) 144 146 阿德维斯(ADVAITH MURUKAN NAIR LEKHA) 优秀学生志愿者(161 人)Volunteers 1 阮氏茶蓬(NGUYEN THI TRA BONG) 2 王珠玉(VILAVANH CHANTHAMACH) 3 萨妮莎(NISA SAY) 4 孟豪(MENG HOUNG MA) 5 潘恩(EN PHAN) 6 叶惠荧(WEI YIN YAP) 7 谭氏翠薹(DAM THI THUY NHAI) 8 黄青姮(THANHHANG HOANG) 9 覃明桂(MINH QUE DAM) 10 周紫慧(ZI HUI JENNIFER CHEW) 11 阮秀樱(TUANH NGUYEN) 12 覃静芫(THAM CHING YUAN) 13 丁玄妆(DINH HUYEN TRANG) 14 阮中(NGUYEN TRUNG) 15 佩丽雅(GNANAM MENON HANASA PRIYA) 16 拉曼塔(DINDA RAMADITA) 17 吴氏明姐(NGO THI MINH THU) 18 阮云庄(VANTRANGNGUYEN) 19 姚氏美阅(THI MY DUYET RIEU) 20 武文勇(VU VAN DUNG) 21 叶静冰(YAP CHIN PEEN) 22 杜志青(CHI THANH DO) 23 黄吕妙玲(HOANG LA DIEU LINH) 24 潘辉忠(PHAM HUY TRUNG) 25 奇欧(IN KEOKOSAL) 26 阿丽雅(ARIYA JAMPAWAI) 27 赵秋好(THU HAO TRIEU) 28 阮氏秋河(NGUYEN THI THU HA) 29 蒙沃诗(MENGVOUCH MA) 30 阮氏玉樱 (THINGOC ANH NGUYEN) - 119 - 31 坎通.班托坎(PANCHAKHAN KHANTHONG) 32 吴芊谕 33 德里斯蒂(MARIAMOOTOO DHRISTY) 34 扎阿尼 (CHANDU DHARANI MITHRA DALADULI) 35 米蒂海(MEDHA PATHAK) 36 维拉池 (WILARACHCHIGE DONA THAVISHI HARSHIKA KUMGUNATILAKE) 37 杜尼什(DUNITH PRIYAMAL LIYANAGAMAGE) 38 吉拉尼 (JILANI BASHA SHAIK) 39 萨尔马(SHAIK SALMAN) 40 古普达 (PRANAY KUMAR GUPTA VANAPARTHY) 41 阿诗玛(ARSHIMA KHOKHER) 42 卡尔提克(VENKATA KARTHIK KOMMA) 43 苏布哈斯(SUBHASH ANUPOJU) 44 撒尔(SARKAR RAHUL) 45 盖布瑞尔(OGUGUO CHINEMEREMGABRIEL) 46 萨特安 (SATYAM RAJESH GUPTA) 47 萨拉斯(MOHAN KUMAR SARATH KUMAR) 48 天亚(CHAITANYA GOUD PADALA) 49 凯文(VEESA KEVIN) 50 维斯努瓦(VENKATRAMANAN VISHNUVARDAN) 51 维内(GOLLA VINAY KUMAR YADAV) 52 沙希(NAIK SAHILPRASHANT) 53 思丽皮亚(KANAGARAJ SREEPRIYA) 54 侯莉璇(SHIRLEY FLORENCIA SUNARJA) 55 萨米希塔(SAMHITHA SUNDER) 56 芭拉(MONICA LABALA) 57 马哈伯(SHAIK MAHABOOBHUSSAINZUNAID) 58 塞兰库(SAI RAM KUMAR YATIRAJU) 59 尼丽玛(NEELIMA RANI DUDDU) 60 斯伊保(SHEESHPAL GOLIYA) 61 阿利亚(ALYA MOHAMMED ALI ALNASRI) 62 林永丰(YE MYAT THU) 63 沙瓦(EKSAVANG KHOUNPHINITH) 64 莫洛(ABU MORO) 65 弗兰科(JEEN FRANCO) 66 池慧霞(SOE SANDAR) 67 阮氏梅(THI MAI NGUYEN) 68 叶光荣(JIRAYUS SANGWATANAKUL) 69 阮进成(TIEN THANH NGUYEN) 70 阮青玄(THANH HUYEN NGUYEN) 71 安英霞(INDRI IGNATIA ANES) 72 吉珠(GIRJU RAJBANSHI) 73 阿西纳夫(ABHINAV SHRESTHA) 74 尤玉婷(YU MON MON AUNG) 75 陈敦财(SAMBO SOK) 76 胡朝镇(PHATHARAPHON SUKSINGHA) 77 陈宝霓(CHIN BONNIE) 78 黄惠妮(WINNYWANGUN LESTARIWULLUR) 79 陆小平(PINGKAN RUMENDE) 80 习安(AL MOBARAK SIAM) 81 许志强(THAN OO AUNG) 82 万杨(NOUYANG YABLONG) 83 蔺英振(KAUNG MYATKYAW) 84 凯萨娜(KEERTHANA RAJASEKAR) 85 赛凯伦(RAMANUJAM SAI KIRAN) 86 芭拉(SHIVANIBALAJAJALA VIVEK) 87 波尔(PAUL MADHAN SINGH PANDI MAHALINGAM) 88 马赫什(DAMA MAHESH) 89 佩严卡(GOUD PRIYANKA) 90 穆萨(ABDUL MUIZZ MOOSA HAMZA) 91 达塔(DATTA ADITI) 92 赛玛(SYMA NOSIN) 93 那姆兹德(THAILAKANDY PANDIKASHALA NAMZED) 94 撒巴那斯(SABARINATH RAVIKUMAR) 95 普拉卡什(MANI PRAKASH MARAVANKUTTAI SELVARAJ) 96 卡拉妮(Liyanaarachchige NethmaKalaniJayasekara Jayasekara) - 120 - 97 维萨克(SATHEESHKUMAR VISAKH) 98 乔斯(ALEN JOSE) 99 马斯胡(MASHOOD KARIYIL PUTHIYAPURAYIL) 100 阿兹哈德(AZHARUDHEEN CHAKKINGATHODIKA) 101 努法尔(NUFAIL CHEKIDAPURAM) 102 阿布谢克 (ABHISHEK KAKKAR) 103 帕库芮(PANKHU RI) 104 库马拉(HETTIYAKANDAGE DANUSHKA BUWENEKA KUMARA) 105 莎希(OSHADHI UPEKSHA SAMARANAYAKE) 106 曼尼克(MANIK DHIMAN) 107 斯瓦伊(SWATHIY GOPALAKRISHNAN) 108 池安图(MANGATTUTHUNDATHIL SASI CHANTHU) 109 阿那尔(ANAL JOSEPH JOHN) 110 安努普(ANOOP KRISHNAN SUNILKUMAR SUNITHA SUNIL) 111 卡妮丹(POOJA MANIKANDAN) 112 克里斯南(JIDHU KRISHNAN SURESHKUMAR KUMARILEKHA) 113 拉加安(RAJAN RAO) 114 加娜妮(JANANI CHINNU VENKATACHALAM) 115 萨池(CHINNATHURA SURABI SACHIN) 116 施诺(SHINOZ MUSTAFA) 117 艾斯卡尔(ISKANDAR BISWAS) 118 奥沙(ALASHA SUBBA) 119 拉克娜(ROMESHI LAKNA PARANAMANNA) 120 萨佳妮(HEMBAPURA CHAMATHKA SAJANI DE SIVA) 121 玛拉娃(MALLAWA ARACHCHIGE GOVINDI THAVISHA MALLAWAARACHCHI) 122 佳 雅 思 (HETTIGE OSHADI CHIRANTHIKA JAYATHILAKE) 123 萨姆基德(THAMJEED ALI) 124 妮诗塔(SURENDRAN NISHITA) 125 阿瓦提卡(AVANTIKA) 126 考斯兰德(KAUSHLENDRA MATHUR) 127 阿德维斯 (ADVAITH MURUKAN NAIR LEKHA) 128 班那(HASANUL BANNA MOHAMED ALI MANAL PARAMBIL) 129 阿苏尔(ATHUL GIRIJA ANAND) 130 萨炎(SAYANTAN CHATTERJEE) 131 山维尔(THANVEER ABDURAHEEM) 132 阿南达妮 (BUDDHIMALI SHASHI ANANDANI BELPAGODA GAMAGE) 133 莎尔蒂(RANASINGHE ARACHCHIGE AJINI T RANASINGHE) 134 玛丽斯塔(WARNAKULASURIYA CHAMODYA DEVANJ FERNANDO) 135 瓦力卡斯(CIJAL RAHIM VALIYAKATH) 136 沙斯瓦山(PARAMESWARAN SHASWATHAN) 137 阿诗莎娜(HITHANADURA IMALSHI ASHINSHANA MENDIS) 138 那斯瓦然(NAGULESWARAN VINUSHAN) 139 萨里薇莎(THISARI KAVEESHE WERAGALA) 140 特山安佳(UDUGAMA KORLALAGE DON TISHAN ANJAANA) 141 妮苏哈尔(MEUNI SUHARA WITHANAGE) 142 舒布哈汉(SHUBHAM PARASHAR) 143 敏诗卡(METHMINI WELLALAGE) 144 阿布巴里(SARI ABDUL) 145 阿斯希克(ABDUL SALAM ASHIK) 146 高达拉(ANIL GODARA) 147 拉胡莫汉(SAJEETH RAHUL MUHAMMED) 148 莎尔拉琪(DEVEGE DILMI THARAKI SILVA) 149 塔尔仁(TARUN YADAV) 150 克尔莎娜(GUNASEKARAN KEERTHANA) 151 梅尔琳(MERCHILIN SHEEBA ALEXANDER) 152 阿尔亚尼(AARYAN GUPTA) - 121 - 153 伊尔安可(VENUKAANTH ILANKO) 154 斯尔摩佳(ANANTHAN SELVAMOGAN) 155 法丽佳娜(NAWFAR FARIJA RAHNA) 156 维仁德拉 (VEERENDRA REDDY) 157 佳亚潘(JAYAROOPAN KONESALINGAM) 158 拉那马克(MAULIK JAYANTKUMAR RANAT) 159 卡斯维卡(KAWSIKAN THEVARASAH) 160 荷莎妮(J R A HESHANI KAVINDIKA RANATHUNGA) 萨斯妮娜(ASINSANA SATHSARANI LAKNA 161 ELLAWALA) 优秀学生信息员(34 人) 1 邓晓童(HEL TUNG THEANG) 2 阮氏茶蓬(NGUYENTHITRA BONG) 3 王珠玉(VILAVANH CHANTHAMACH) 4 萨妮莎(NISA SAY) 5 潘恩(EN PHAN) 6 叶惠荧(WEI YIN YAP) 7 覃明桂(MINH QUE DAM) 8 周紫慧(ZI HUI JENNIFER CHEW) 9 阮秀樱(TUANH NGUYEN) 10 阮国强(QUOC CUONG NGUYEN) 11 覃静芫(THAM CHING YUAN) 12 丁玄妆(DINH HUYEN TRANG) 13 佩丽雅(GNANAM MENON HANASAPRIYA) 14 姚氏美阅(THI MY DUYET RIEU) 15 武文勇(VU VAN DUNG) 16 黄吕妙玲(HOANG LA DIEU LINH) 17 赵秋好(THU HAO TRIEU) 18 坎通 班托坎(PANCHAKHAN KHANTHONG) 19 艾斯米莎(ASHMITHA SHAJI) 20 21 撒特亚(SATYA VIHAR KOLLEPALLI) 22 萨特安(SATYAM RAJESH GUPTA) 23 维内(GOLLA VINAY KUMAR YADAV) 24 芭拉(MONICA LABALA) 25 马哈伯(SHAIK MAHABOOBHUSSAINZUNAID) 26 塞兰库(SAI RAM KUMAR YATIRAJU) 27 韦杰(THANGARAJ ARUN VIJAY RAJ) 28 沙瓦(EKSAVANG KHOUNPHINITH) 29 李艳玮(AINT THU THU WIN) 30 阮氏梅(THI MAI NGUYEN) 31 达尼什(DANISH ABDULLA) 32 阿尔茶(BHASKARANARCHA) 33 马斯胡(MASHOOD KARIYIL PUTHIYAPURAYIL) 34 斯瑞尔格(SREERAG BINDU KRISHNA) 扎阿尼(CHANDU DHARANI MITHRA DALADULI) “碧根学长”优秀奖(7 人) 1 沙瓦(EKSAVANG KHOUNPHINITH) 2 莫洛(ABU MORO) 3 罗丽安(LAURIANE NIKUZE) 4 李艳玮(AINT THU THU WIN) 5 安英霞(INDRI IGNATIA ANES) 6 李加迪(ABDUL QADIR) 7 司瓦(SIVA VRAJETH REBBA) “碧根学长”合格奖(3 人) 1 陆小平(PINGKAN RUMENDE) 3 扎卡瑞(ACKBARKHANZACHARIA) - 122 - 2 蔺英振(KAUNG MYATKYAW) 2019 届“优秀国际毕业生”名单 序号 姓名 性别 国籍 专业 1 沙瓦 EKSAVANG KHOUNPHINITH 男 老挝 内科学(硕士研究生) 2 卡米卡 KASMIKA GHIMIRE RAYAMAJHI 女 尼泊尔 放射学(硕士研究生) 3 阿利亚 ALYA MOHAMM ED ALI ALNASRI 女 也门 皮肤科(硕士研究生) 4 阮进成 NGUYEN TIEN THANH 男 越南 儿科学(硕士研究生) 5 帕薇拉 PAVITHRA MUMMOORTHY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6 撒尔 RAHUL SARKAR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7 拉克斯米 BOLINEDI VIJAYA LAKSHMI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女 斯里兰卡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8 维拉池 WILARACHCHIGE DONA THAVISHI HARSHIKA KUMARI GUNATILAKE 9 扎瓦哈尔 PATURY JAWAHAR KUMAR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0 施瑞雅 MATHUR SHRIY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1 艾斯米莎 SHAJI ASHMITH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2 盖布瑞尔 OGUGUO CHINEMEREM GABRIEL 男 尼日利亚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3 辛德莎 AVVARI SINDHUSH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4 哈瓦亚 BHAVYA JUYAL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5 普娃 APOORVA SHARM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6 德里斯蒂 DHRISTY MARIAMOOTOO 女 毛里求斯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7 考斯特布 KAPREKAR VARAD KAUSTUBH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8 里亚阿曼 KARIMPANAKKAL RIYAS AHAMMED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19 阿诗玛 ARSHIMA KHOKHER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0 侯莉璇 SHIRLEY FLORENCIA SUNARJA 女 印度尼西亚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1 索娜雨 SONALI SUCHISMITA SWAIN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2 维尼 VIGNESH JAYAVEL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3 杜尼什 DUNITH LIYANAGAMAGE 男 斯里兰卡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4 伊莎 ISHA VAIDY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5 斯瑞雅 SERRAO SHREYA DAVID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6 达卡姗 SHAH ZEEL DAKSHAY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7 哈沙瓦德 PAGIDI HARSHA VARDHAN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8 瑞斯玛 PINJARI RESHM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29 坦尼什 BOUDHANKAR TANISHQ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0 萨特安 GUPTA SATYAM RAJESH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 123 - 31 阿米尔 MOHAMMED AMEAR GHORI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2 阿斯拉 AJAYAKUMAR ATHIR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3 莱斯米 LEKSHMI SAJI SUDHAKARAN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4 凯文 VEESA KEVIN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5 艾斯娃希 SUDHEER ASWATHY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6 索海 SOBHA SHILPA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7 蒙德尔 AMIT MUNDEL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8 古普达 VANAPARTHY PRANAY KUMAR GUPTA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39 维内 GOLLA VINAY KUMAR YADAV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40 瓦斯姆 MOHAMMAD WASEEM ARFAATH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41 拉娃斯 PATHLAVATH SRINIVAS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42 尼丽玛 DUDDU NEELIMA RANI 女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43 帕亚沙米 PERIYASAMY DEEPAK KUMAR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44 维斯努瓦 VENKATRAMANAN VISHNUVARDAN 男 印度 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生) 45 阮氏闺霞 NGUYEN THI UT HA 女 越南 临床医学(本科生) 46 高氏丝 CAO THI LUA 女 越南 临床医学(本科生) 47 潘恩 PHAN AN 男 越南 口腔医学(本科生) 48 武文勇 VU VAN DUNG 男 越南 临床医学(本科生) 49 佩丽雅 PRIYA GNANAM MENON MANASA 女 马来西亚 临床医学(本科生) 50 叶惠荧 YAP WEI YIN 女 马来西亚 临床医学(本科生) (撰稿:陈苑媛;审核:何媛媛) (五)新校区管理工作 武鸣校区管理工作 【概况】2019 年,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引,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推动武鸣校区顺利搬迁入驻为根 本任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不辞辛劳,努力拼搏,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完成了武鸣校 区的搬迁入驻任务;学校确立武鸣校区运行管理模式为“统一领导、职能延伸、精简高效、安全稳定”; 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管理制度 20 项,为武鸣校区启用和运行 提供了制度保障。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的启用标志着我校办学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 124 - 表 52: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人员名单 序号 职务 姓名 备注 1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兼) 卿云波 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 罗小玲 基础医学院院长 3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兼) 林 教务处常务副处长 4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兼) 张均明 5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杨 勇 6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科员(抽调) 蓝 璇 从人事处抽调 7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科员(抽调) 董嘉溪 从宣传部抽调 8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科员(抽调) 韦洁菲 从图书馆抽调 9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科员(抽调) 李 10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科员(抽调) 李诗婷 从教务处抽调 11 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科员 苏敏瑶 从后勤基建处抽调 军 武鸣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阳 从药学院学工抽调 【主要工作成绩】 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管理办领导班子团结奋进,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 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政治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 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四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重视领导班 子成员思想建设、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设,建设干净担当有为的领导班子。 积极履职担责,扎实做好搬迁入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明晰工作思路,科学制定搬迁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为高效有序推进和完成武鸣校区搬迁入驻, 详细制定《2019 年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工作分工和任务推进时间安排表》,分解任务,明确目标,责任到 人,倒排时间,保障武鸣校区顺利搬迁。 2.立足长远发展,科学优化武鸣校区功能布局。根据武鸣校区规划和未来发展需求,对武鸣校区功 能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得武鸣校区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做好用房面积和资产核对工作,确保武鸣 校区教学资源配置科学和使用合理。按照保障武鸣校区 2019 年秋季学期的正常运转的需求,确定武鸣校 区各职能部门、动物实验中心、和二级学院(部)用房布局调整方案和二次装修需求;统筹协调相应职 能部门做好教室、学生宿舍、教师临时宿舍等各项工作的布置安排。 3.发挥统筹协调督促职能,着力推进工作落实。为推动武鸣校区搬迁工作,学校领导卿云波副校长 先后主持召开协调推进会议 6 次,管理办组织各搬迁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协调会和专题讨论会 20 余次协 调解决影响武鸣校区搬迁的各项工作。在协调解决各项工作过程中,收到并处理有关武鸣校区工作问题 的函件 100 余件,有效解决了武鸣校区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通过定期汇报制度,及时充分了解推进搬迁入驻条件基本保障工作。自 7 月份始,要求重要职能 部门和各搬迁的二级学院准确及时填报《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办学运行基本保障工作推进情况一览表》, 由管理办整理撰写成工作报告呈报校领导和全校各单位阅知。目前,共撰写了 16 期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办 学运行基本保障工作推进概况报告,不仅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使各部门及时了解并跟进武 鸣校区建设情况,以便督查推进搬迁工作。同时,管理办在搬迁入驻前累计组织 400 余人次到武鸣校区 - 125 - 现场督办工作,切实推动武鸣校区二次装修和设备进场工作。 5.建章立制,制度先行保障武鸣校区管理高效。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运行管理办法(试 行)》,确立“统一领导、职能延伸、精简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管理模式,保障武鸣校区运行通畅、 管理高效。同时,按照既定运行管理模式,管理办协同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拟定了涵盖行政运行、教务 安排、学生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等相关的武鸣校区管理配套管理制度共 20 项,为武鸣校区的正常 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压紧压细责任,做好搬迁入驻期间的各项工作 按照学校领导指示精神,协同相关 职能部门,广泛征集意见,结合武鸣校区实际工程建设情况和完成时间,编制《武鸣校区搬迁工作执行 手册》,细化工作任务和责任,确保搬迁过程组织严密,为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根据武鸣校区 分批搬迁入驻工作方案,搬迁过程中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并督察各学院和部门按时完成搬迁。2019 年 11 月 23 日至 12 月 22 日,学校分批开展有关单位、部门和师生搬迁入驻武鸣校区工作。入驻的二级学院(部) 有基础医学院、全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 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以及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武鸣临 床医学院等 14 个教学单位,共搬迁 6428 名学生,保证了搬迁工作的安全、平稳、有序、高效。 压紧压细责任,做好搬迁入驻期间的各项工作 按照学校领导指示精神,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广泛 征集意见,结合武鸣校区实际工程建设情况和完成时间,编制《武鸣校区搬迁工作执行手册》,细化工 作任务和责任,确保搬迁过程组织严密,为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根据武鸣校区分批搬迁入驻工 作方案,搬迁过程中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并督察各学院和部门按时完成搬迁。2019 年 11 月 23 日至 12 月 22 日,学校分批开展有关单位、部门和师生搬迁入驻武鸣校区工作。入驻的二级学院(部)有基础医 学院、全科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信息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 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以及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武鸣临床医学院 等 14 个教学单位,共搬迁 6428 名学生,保证了搬迁工作的安全、平稳、有序、高效。 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后的运行管理工作 1.规范管理制度,保障运行管理顺畅。武鸣校区搬迁入驻以后,管理办下发了相关管理制度,其中 包括《关于印发广西医科大学校区相关管理制度的通知》、《武鸣校区教师周转宿舍安排方案》、《关 于提交武鸣校区具体搬迁执行方案的通知》、《关于武鸣校区搬迁入住时间安排的通知》、《关于做好 武鸣校区入驻后管理运行的通知》、《关于发布武鸣校区总值班安排的通知》、《关于每天报送武鸣校 区运行情况的通知》、《关于每周报送武鸣校区各项运行保障工作推进情况的通知》、《关于统一制作 武鸣校区职工工作牌的通知》等 9 项管理要求,基本保障了武鸣校区入驻后的顺畅运行。 2.发挥统筹管理职能,协调解决运行中的问题。为了及时发现解决运行中的问题,管理办要求建设 办、教务处、信息中心、后勤基建处、保卫处等各部门和学院每天按时填报《武鸣校区运行情况表》, 汇总分类问题当天反馈给相关部门,督办及时解决。 3.做好值班制度和例会制度。武鸣校区入驻运行以来,实行行政总值班、学工值班、后勤、保卫值 班等各种值班制度,为新校区的正常运行及学生吃住行用学等各方面顺畅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通 过组织召开工作周会、月会等例会,协调各部门和学院反馈的运行问题,为入驻师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撰稿:董嘉溪、杨 勇;审核:罗小玲) 玉林校区管理工作 【概况】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指导下,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玉林校 区 2019 年 9 月,首次招收本科护理学专业 95 人,高职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医学美容技术、 - 126 - 康复治疗技术 875 人,实现了玉林校区的招生办学。在学校与玉林市卫生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玉林校区 的教务、行政、学生、后勤保卫、对外交流等各项方面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其中教学方面依托校本部优 质师资资源和国家级教学平台,严格按照“统一教学体系、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材大纲、统一评价考 核”四个统一的标准,全方位落实同质化办学,确保了校区教学工作平稳、有序、高效运行。玉林校区 筹备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玉林校区筹建的相关工作,部门下设综合科和规划管理科,工作人员为:卿云 波任办公室主任(兼),邝晓聪任办公室副主任,罗丹任办公室副主任,蔡瑜生任办公室副主任(兼), 农炳金任综合科科长,朱文强任规划管理科科长。 【领导重视】2019 年玉林校区项目得到了自治区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7 月 15 日,自治 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世勇率全区年中工作会议第四组代表 前往玉林校区了解项目建设模式,观摩项目设施运营情况;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秀 隆,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公安厅厅长周成方一同观摩;玉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海昆,学 校副校长卿云波等陪同观摩。4 月 25 日下午,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唐咸仅、自治区 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麦家志等领导在赵劲民校长、卿云波副校长的陪同下,前往校区调研。8 月 25 日, 赵劲民校长与玉林市韦韬市长会面,双方就合作办学补充协议形成共识。10 月 24 日下午,玉林市政府 韦韬市长来到玉林校区为广大师生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 春和力量”的专题辅导党课。9 月 12 日上午,学校党委书记刘友谊、赵劲民校长,学校莫曾南副书记、 卿云波副校长、曾志羽副校长、伍伟锋副校长等领导赴校区参加开学典礼并与师生座谈。11 月 22 日上 午,自治区教育厅黄雄彪副厅长,赴校区调研校区安全稳定工作。 【运营管理体系】为保证过渡期教学和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玉林校区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和安全 得到有效保障,2019 年 7 月学校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运行管理 方案(试行)》。根据该方案,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过渡期管理工作方案(试行)》,明确 了“安全稳定,统筹兼顾,划分阶段,逐步提升”四大原则,采用对玉林市卫生学校全面托管模式对玉 林校区统筹管理,并成立了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运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过渡期 玉林校区日常管理工作。2019 年 11 月 11 日,根据合作办学协议和补充协议的有关规定,我校与玉林市 联合发文成立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运行监督委员会和筹备委员会(玉政函〔2019〕178 号)。玉林校 区过渡期的管理架构基本形成。在玉林校区日常运营管理方面,根据学校办公会、常委会形成的决议, 玉林校区的管理工作要充分依靠“玉林卫校原有班底”进行管理,结合校区实际情况,玉林校区筹备办 公室起草了校区未来管理框架,并制定了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同时,按照玉林校区过渡期管理办法制定 了校区过渡期议事制度,保证校区“三重一大”事项得到充分论证,并上报学校办公会、常委会审定。 【招生办学】2019 年 4 月,学校统筹推进玉林校区高等教育招生办学工作,经过认真梳理,精心策 划,整合校本部优势资源,编制了《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报告》,申请自治区教育 厅对玉林校区办学条件进行实地核验,核验专家对玉林校区的师资及硬件条件给予肯定。2019 年 5 月, 自治区教育厅下发文件批复玉林校区招生事宜,明确广西医科大学是玉林校区的办学主体。2019 年 6 月, 自治区教育厅公布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秋季期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章程和计划表,玉林校区设 护理学本科专业 1 个,护理、药学、医学美容、医学检验、康复医疗技术等 5 个高职专业。2019 年 9 月, 玉林校区招收本科、高职、中职三个层次新生 4164 人,其中本科护理学专业 95 人,高职护理学、医学 检验技术、药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 875 人,2+3 高职护理 172 人,中职 3020 人,在校生合 计 9520 人。2019 年 9 月 12 日上午,玉林校区 2019 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玉林校区田径场隆重举行。玉林 市和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以及市校有关部门负责人与 4000 多名新生共同参加了典礼。赵劲民校长为新生上 了“开学第一课”——《筑梦 逐梦 新开始》,玉林市市长韦韬代表玉林市委、市政府在典礼上致辞, - 127 - 校市合作办学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依托校本部优质师资资源和国家级教学平台,通过派遣方式完成玉林校区教 育教学。本科、高职学生的教学主要依托校本部师资,主干课程 90%由校本部教师承担,中职部分由玉 林市卫生学校负责。2019 年秋季学期,校本部赴玉林校区承担主干课程理论课授课任务 300 余次,占比 91%,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比 65%。教务处、高职院和学工处等处级干部带头常驻一线,确保教学 中心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目前已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将通过人才招聘和严格师培体系训练,逐步建 成一支高水平且符合玉林校区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管理】在学校与玉林市卫生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玉林校区的教务、行政、学生、后勤保 卫等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严格按照 “统一教学体系、统一培养方案、统一教材大纲、统一评价考核” 四个统一的标准,全方位落实同质化办学,全面延伸教学管理。玉林校区与校本部教研室“一对一”建 立课程负责联系机制,教学质量纳入校本部整体质控体系。根据专业需求不断优化和扩充教学资源,校 本部各分管副校长率教务处、高职院、各二级学院等相关部门多次调研校区教学设施,制定各学科师资 调配与实验室建设方案,满足校区教育教学及未来发展需求。学生管理及后勤保卫方面,在校本部的指 导下正有序完善校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有效的服务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后勤保卫体系。 【交流合作与科研】2019 年 3 月 6 日,乌克兰国家肿瘤学协会副主席、乌克兰实验和临床肿瘤研究 院(所)院长、国际期刊《实验肿瘤学》主编瓦西尔(Vasyl F. CHEKHUN)及玉林师范学院聂国朝等专 家一行 7 人来到玉林校区考察交流。专家团结合玉林市“南方药都”的资源优势,围绕“健康中国 2030”、 “健康广西 2030”等国家和地方战略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乌克兰科学院代表团表示期待未来能 与玉林校区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交流。2019 年 9 月,广西医科大学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 (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开幕式,通过药博会,为玉林校区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凝练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人事划拨】在人事划拨方面,玉林校区筹备办公室与相关部门共同赴人社厅、编办、教育厅、财 政厅以及玉林市财政局、编办等与校区人事划拨相关的单位了解政策,协调梳理人事编制划拨中存在的 问题,列出清单,逐一解决,确保按计划完成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协调人事处完成人事编制划拨方案, 并通过学校办公会、常委会,并于 11 月 14 日致函玉林市(桂医大函〔2019〕76 号),双方明确拟尽快 联合呈文给自治区党委编办,请示批复人员编制划转工作,解决了人事划拨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规划目标】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除了稳步扩大办学规模外,下一步主要从教学和科研方面加强建设。 完善教学与科研体系,强化特色专业建设 根据玉林校区办学定位,以护理学、药学、康复医学和 全科医学(临床医学)等 4 个本科专业为引领,建立满足中专和专科融合的教学体系。一是以护理实训 中心为基础,拓展为近 5 万平米的“模拟医院”,为西南最大护理实训基地;二是以药学学科建设与发 展为支撑,梳理地方和行业需求,建设有特色的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体系,以护理学、药学和康复医学 等专业为切入点开展实用性职业教育,回馈社会和服务地方。三是在玉林校区构建完整科学研究和学科 建设体系,创新人才及其团队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快培养玉林校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建设 研究生培养平台,实施研究生培养计划。 构建校区科研体系,服务玉林产业发展 加大药学专业的培植力度,可依托和联合校本部院士工作 站、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国内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科研工作,以玉林校区为基地,联合玉林区域医院、医 药相关单位,启动玉林地方科研平台建设,如建设中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平台、建立中药有效成分系列 标准、构建天然药物有效组分与化合物功能数据库、建设药物生物活性和高通量筛选平台以及民族药和 院内制剂研发与应用等,为药物和功能性营养食品研发提供前期研究基础和数据库,也为玉林校区建设 博士后流动站打下扎实基础。 (撰稿:罗 丹、陈郅荣;审核:卿云波) - 128 - (六)学生资助工作 本专科学生资助工作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及诚信教育工作】为适应贷款形势的新变化,学校组织各学院进行《国家生 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认定办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操作规程》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管理系统 的学习、培训,并按时做好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的核实、支付等工作。2019 年生源地贷款人数达 8730 人,合同金额约 6772.76 万元。为 14 名学生办理了校园地助学贷款共计 39.36 万元。 我校积极利用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契机,组织在校的各班级开展以“感恩祖国、助学筑梦、励 志成长”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征信系统、还款流程等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详细地 解读,并对学生进行诚信贷款教育,让广大学子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校资助政策,感受到国家与学校 对莘莘学子的关爱。 【临时突发困难帮扶工作】2019 年秋季学期共认定 7939 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 37.12%。组织各学院进行“临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查,对家庭突发经济困难的 259 名学生给予临时困 难补助,共发放补贴 25.00 万元;年末给全校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4844 人举办送温暖活动,建档立卡 学生每人发放一个双肩包,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发放一个保温杯,共计价值 31.18 万余元。 【奖助学金评审和发放工作】组织开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政府奖 学金四大国家和区级资助项目和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金、慈济助学金、“心新起航”爱心资金、广西 医科大学助学金四类校级资助项目的评审、发放工作,确保各项资金规范、足额、按时发放到位。2019 年共发放奖助学金约 17614 人次,发放金额总计 2396.005 万元。奖助学金最高金额 8000 元/年。 【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加强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的培训和管理,使勤工助学成为学生技能锻炼、素质 培养的有效载体。共安排学生勤工助学岗位 9037 人次,发放勤工助学岗位岗酬 230.90 万元;在减轻学 生经济负担,安心学习的同时,尽早接触临床、接触教学、接触实践,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真正做到“需 者尽助”。 【新生绿色通道工作】在各学院设立“绿色通道”办事点,在迎新现场接待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认真 审核相关材料后,即可办理相关入学手续。我校共有 1812 名本专科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涉及金额 1350.62 万元。 表 53:2018—2019 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 第一临床医学院:(5 人) 李嘉怡 阮雪琴 唐司婷 李丽琳 谢钦珊 基础医学院 :(10 人) 张晓媛 张小雪 高钰美 陈薇婧 杨家明 曾一囡 邓雨清 建晨昕 朱 燕 刘 石 第二临床医学院:(1 人) 黄歆婷 护理学院:(6 人) 李雪科 梁秋婷 杨月珍 黄冬梅 刘 琦 张宇娜 公共卫生学院:(3 人) 成 曼 卫逸君 覃月兰 - 129 - 口腔医学院:(1 人) 叶舒宁 药学院:(4 人) 黄舒琪 黄金梅 吴姣娥 黄理清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 人) 马文雯 王玉琪 黎金玉 外国语学院:(1 人) 吴 霜 全科医学院:(1 人) 张小玲 信息与管理学院:(2 人) 尹艺驰 钟荛冰 肿瘤医学院:(1 人) 张 凤 表 54:2018—2019 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名单 基础医学院(119 名) 宁 琰 严婷婷 陈 娟 郑 杰 黄嘉淇 李林益 周桂有 刘嘉莹 刘凤玲 覃莉莎 杨秋月 吴 燕 马亮君 王小龙 吴柳莹 黄钰珍 陈洪铧 秦荣杏 陈媛慧 梁海梅 韦敏芬 韦秀才 韦柳相 黄敏椿 张光文 陈嘉敏 李锦芬 莫国欢 陆家玺 黄宏镁 李新华 谢二莲 黄秋慧 蒋 欢 梁焕英 韦丽婷 杨洁琼 韩航航 郑茜华 陶媛芳 潘慧怡 龙承萍 黄瑶瑶 梁淑珍 唐 婧 陈洁文 黄炳谕 关钰婷 吴冰玲 农青青 陈倩倩 刘国群 黎少蓉 梁丹丹 邓文香 梁春逢 黄文慧 覃小英 韦甜甜 于燕菁 黄金练 韦晓霞 谢东薇 郭治余 黄依依 何嘉泰 林欣怡 韦玉琴 许晓颖 张艳萍 石容溶 梁柳玲 潘柳平 陈香旭 李河柠 周冬丽 许晓丽 覃 丹 韦雪艳 苏永添 沈方琪 蔡章敏 唐启宁 李广梅 韦珍源 魏汶倩 张淑怡 陈欣媛 彭何琦 卢惠雯 孔 茸 邓 荣 胡明霞 袁 度 余映楠 叶严月 翁勳萍 李 梁珍贵 陈金兰 丹 罗欣欣 覃柳洁 蔡 娜 黄祥胜 钟翠丽 谭香恋 徐明月 黄雅婷 涂柯蓉 黄 丽 肖燕彬 李阳金 韦 婕 陈钊丽 何敏霞 廖茹瑞 恭栩姣 莫金枝 赵贵兰 肿瘤医学院(18 名) 王君萍 劳大媛 沈 婕 何 雨 李舒华 林廉洁 霍增榆 廖佩云 陈仪欣 赖沁巧 潘春然 黄宗燕 梁翠娟 刘 静 王秋月 黄 琦 周 静 石敏榆 第一临床医学院(53 名) 李霜霜 王玲玲 宋芳艳 覃丹俞 沈东萍 程杏梅 钟丽丽 陈施静 李钊敏 欧春玲 刘燕平 李 媛 宁 静 陈钧宇 陈祥霞 何灿梅 李华燕 韦鑫燕 李英梅 李美卫 陈少梅 汤绍梅 黄艳媛 何小莉 庾庆良 梁栩芝 秦 英 覃雅婷 邱 雪 甘锦燕 吴青华 林金艳 谢佳怡 庞观秀 张 婷 苏小婷 李梅成 赖静妮 李贤贤 黄晓丽 宁苘媚 刘钰萍 卜美茹 韦映妃 郭婉萍 韦晓琳 马贵创 严洁丽 李小媚 欧桂兰 苏丽洁 周 璟 欧彩霞 第二临床医学院(18 名) 陈金思 潘淑芳 黄奕宝 杨 旭 程春凤 黎龙珊 刘 琪 覃春兰 吕玉洁 秦秋英 廖敏喻 谭 琳 方菲菲 邹玉萍 黎清梅 李国立 刘新扬 蒋芳诚 - 130 - 口腔医学院 (7 名) 陈利益 覃建亮 蒙日静 陈 丽 陆青兰 李周应 李美玲 公共卫生学院(30 名) 李海艳 马静兰 陈彩丽 黄月婷 刘敏针 陆桂丹 卢金清 何桂条 黄倩倩 卢汝美 韦玉霞 李家乐 何小桃 黎婵华 刘雅雯 李金苗 庞丽香 李洁梅 吴世鲜 覃丽冬 唐静梅 刘声莹 赖铭霜 梁雪莹 宾金莲 黄彩虹 梁 天 施玉婷 陶俐均 钟姗妹 药学院(56 名) 莫孝成 朱武嫦 吴冬妮 农巧巧 杨秀玉 黄兰岚 高品梅 何姗姗 林小宁 李 漂 杨丽婷 黄丽仙 廖万忠 岑东燕 冯 灿 谭方云 吴灵君 杨 慧 余冬艳 吴美渝 莫 倩 蓝宏炳 陈 婷 项锡勇 吴美娟 叶 玲 梁春媚 陆彩红 杨笑佳 刘小杜 黄美源 陈亭金 文春林 吴惠文 韦媛媛 覃东娇 黄菲宁 樊罗莹 方 璐 石炎夏 黄志玲 杨紫云 沈晓燕 黄 欣 连慧琳 周桂丽 陈朝丽 谭天龙 程智萍 杨海妮 吴晓娟 吴婷婷 覃园芳 罗鲜丹 胡夫欣 罗棪珍 外国语学院(12 名) 黄美玲 阳慧琴 陈英丽 石涵霜 秦林艳 王秋艳 周彦君 殷思琪 吴禄珍 胡佳丽 钟坤烨 陈晓红 生命科学研究院(4 名) 张祖荣 邓培雪 蒋健林 覃湘茹 信息与管理学院(17 名) 李静华 邓美玲 韩记娣 邓雪芳 黎小容 李 鑫 江 欣 谭宇键 雷洁红 徐廉洁 莫芳惠 李燕晴 廖丽冰 梁钰敏 彭晓婷 杨 苋 谢琳艺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3 名) 赵明清 钟梦琳 陈恩茵 梁兆志 黄丽萍 谢文惠 陆 意 何嘉欣 陆彩倩 黄嘉怡 欧真伶 陀思静 薛 丽 刘怿晨 黄烁媚 甘 敏 李小谊 谢言茜 罗蒙月 韦石华 宋永霞 杨雪琪 谭丽洁 邓美英 杨美华 臧梓佟 吴文莉 赖婕铭 谢锭茵 梁花娇 覃丽华 李金玲 邓 静 体育部(5 名) 卢梅兰 甘婷婷 黄楚茵 于馨平 黄红静 全科医学院(22 名) 陈顺梅 侯小兰 褚艳霞 江林双 刘 东 黎 敏 顾劲梅 陈启琳 刘小娇 周洪群 冯世球 严冬梅 蓝慧瑶 罗清海 吴丽萍 潘少婷 玉桂帆 苏小春 农华慧 韦慧丹 陈秋梅 刘明月 护理学院 (68 名) 梁 婕 赖 月 覃永坚 甘易凡 熊玉梅 杨 琼 蒙主恩 兰金美 杨开拓 王燕映 李春燕 王小玲 吴明媛 阮永霞 陈 葵 徐佳澳 冯 雪 陆永琪 谭邦勤 黄应丽 熊 英 于溪霖 吴仁豪 罗珍莲 陈春锡 黄仕环 黄雪妹 王丽如 梁凤敏 赵碧梦 陈艳娇 曾宪秀 马飞飞 陈丽玉 梁鸿怡 杨海桃 韦梦婷 梁书琪 陈小红 李 静 庞玉连 杨小梅 刘碧燕 胡港惠 刘玉栋 张小倩 李春香 梁红丹 谢 萌 吴珍妮 吕 冰 李红颖 冼德霞 蒙秋艳 蓝港情 何丽为 赵雪艳 覃炳兰 覃合云 文孔月 韦秋分 李红霞 陆心怡 杨丽娟 杨 韦丽娇 陈郑惠 颖 陈 雯 高职院(167 名) 苏 坤 黄伊琼 莫英连 杨金华 莫健霞 宾丽芬 邓程秋 钟园秋 朱 洁 韦楚楚 陈志慧 - 131 - 陈罡侨 李静华 韦彩凤 吴佩玲 黄燕燕 黄斯琴 吴永萍 黄丽秋 罗 梅 郭绣兰 滕艳明 谭敏如 黄昌燕 卓小凤 钟静菲 赵颜慧 黄兴凤 方俊杰 邓洁雯 黄珍凤 石 萍 赵月兰 马垣妃 严俊玲 赵建梅 何文婧 梁丽媛 蒋可仪 韦康含 许梦霞 陈祯丽 赵艺婷 黄丹丹 宁可婷 李 念 覃春梅 张美婷 方春美 黄鲜鲜 黄凯琳 覃春清 李婷飞 覃 玲 韦艳津 肖金凤 杜莉莉 吴欣琪 梁依娜 胡丽芬 林天琦 刘秀枝 钟晓宇 蒙丽珍 颜鉴丽 蓝红梅 李俐蔚 李玉群 滕欣欣 韦思彤 卢木清 覃新艺 方彦年 罗雪宁 梁梦霞 何妹珠 黄美珍 赵秀钟 何海丽 牟文巧 刘金燕 陆海丹 覃意雯 李艳萍 岑立艳 张漫玉 龙 菲 胡仁伦 蓝艳思 韦易杏 田秋芳 蓝承双 兰 妮 何艳城 黎东晓 韦凤面 韦力以 韦佳璇 韩美雪 龙明汝 莫艳初 韦彩芳 欧振原 卢之炎 张紫嫣 谢荣艳 全 瑾 李丽丽 邱玉洁 李海艳 谢钰河 粟美华 罗银秀 潘运平 蒋红梅 莫缘缘 藤柳兰 江 恬 黄 勤 肖华林 龙运萍 潘婉玲 黄 莹 谢海琳 龙丹塑 石华丽 庞 颖 郭月清 廖依琪 黄丹丹 梁存悄 李漂飘 张日清 吴艳丽 林 洁 林贵姨 沈珍荣 梁肇梅 赖秋霞 陈日松 李丽恒 赵凯雯 王绪球 黄永琪 庞慧琳 凌金铃 李燕静 钟思婷 潘卓琦 陈娉婷 李席荣 吕思惠 杨紫琦 覃雪丽 林晓霞 甘玉芳 黄 群 赵玉连 朱茂莲 吴焕铭 卢灿华 曾海英 梁敏静 覃燕静 覃丽萍 黄淇露 吕恒妮 表 55:2019—2020 学年国家助学金获奖名单 (一)2019—2020 学年国家一等助学金获奖名单(3456 人) 基础医学院(624 名) 黄俊傑 吴仕来 李金杯 玉日秋 丁雄辉 马芊芊 覃广梅 覃秋燕 郑 杰 何桂宁 吴思媛 周永丽 李林益 盘紧昇 古 威 王桂梅 刘 琪 彭观露 陈啟钰 杨清盈 江彩芬 张天文 梁 威 杨秋月 张 科 郑思琴 陈燕东 吴第洁 陈雪敏 刘冠宏 何泽昌 黄绍洲 张全靖 陈露露 黄小欢 梁慧霞 吕莲花 李嘉炜 刘宗承 王小龙 程梓峰 陈海凤 陈伟玲 李世州 冯勋伟 莫报荣 冯学勇 吴翠芳 杨小丽 曾 敏 陈小花 石广富 赖胜源 卢 婷 陆树警 何巧丽 杨永玲 李美凤 梁坤玲 张华丽 黄义杰 黄淑菲 黄 康 马建怡 吴思萍 韦敏芬 范伟锋 覃 杰 韦秀才 韦柳相 陈 琴 宁小晶 黄 琳 许爱芬 韦 榜 张文杰 李英稳 黄 岑 李滋虎 王彩兰 梁胜德 谢桂容 黄科榕 刘虹岑 零芳蓬 刘 科 苏月香 庞珊珊 钟 康 黄碧凤 何文燊 陈昴旦 宁福坤 潘 琦 农易清 杜佳园 陆家玺 何金成 唐玉素 陈美吉 覃锦萍 甘玉清 莫国欢 王远生 覃邦蒋 蔡彩莲 康其乐 陈雄文 冯周彬 韦晓梦 陶 莎 李科英 黄明友 梁叶源 吴燕岑 黄秋凤 孟盛平 黄想娇 谢二莲 蓝宇锋 戚茂建 黄洪智 李芝全 郑琪琦 江颖飞 王 洁 梁焕英 韦丽婷 吕玉文 韦兆佳 覃 雯 陆益梁默 陈宇琴 黄桂丽 梁 毅 陆日星 罗慧萍 韦增平 张翠文 张雪玲 李民贵 韦云婷 郁冬玲 吴梦迪 罗朝天 王云霞 荣 凤 韦姣媚 覃梦珍 陈艳芬 庞琼玉 赵云柳 陆昱诚 杨健旺 吴雨梅 陈 慧 廖 斌 占振丹 劳月红 谢彩红 廖海洁 梁丽美 龙银媛 周丽蝶 吴铁川 李琳琳 黄艳梅 卢志婷 黄炳谕 谢冬丽 岑美妮 梁增贵 张兰秀 苗 金 陈洁文 梁俪娟 陈思智 潘彦清 邹小冲 韦智波 吴晓彤 韦发烨 苏邓蓉 陈思颖 王树芬 黄 媛 林运华 刘国群 卢虹霖 赵 洪 邵凌朵 潘永惠 罗思婷 潘威州 李茵茵 罗莉花 李 军 蒙海婷 韦启昂 潘霁尹 何龙滔 潘汉涛 盘明圆 黄欣莉 李 丹 黄圣阳 颜开栋 黄文慧 韦 敏 杨红燕 易 微 陈芷文 韦玉梦 林玉兰 谢炽燃 马玉霞 杨小敏 陆文锋 岑玉婷 王 蝶 罗雪华 邱少伟 黄月娟 何凤娟 廖秀颖 刘雅宁 刘月兰 潘梦婷 覃海锋 王振军 谢思思 - 132 - 郑锦鹏 李炜烨 段绣娟 粟莉珺 邓彩芳 何其焕 庞海燕 窦威智 冯大鹏 林欣怡 唐剑琼 谭秋燕 韦 汀 梁 淇 韦玉琴 宾国龙 韦水春 韦有旋 罗水华 刘丙良 刘志良 王秀竹 陈 琴 许晓颖 秦 英 于发益 覃旭权 石容溶 曹凤姣 张丹萌 潘柳平 唐羚格 蓝玉宁 陆丽茜 庞子锋 林 昕 吴治燕 龙 蝶 唐 博 秦艳萍 农建壮 曾钰雯 陆春果 黄思梅 谭嘉鑫 莫承伟 唐世雄 汪 菲 李河柠 朱茜茜 周冬丽 骆丽萍 梁 欣 韦婷姹 邵品浩 梁纪林 潘思捷 吴晓娜 黄思宇 黄小婷 杨萃娟 李光告 陈 鹏 罗玉秋 梁晓玲 莫丽川 张恒菁 李彩虹 谭许江 李 凯 龙婉玉 韦佳君 蒋 毅 李绮淇 甘炎兰 吴 敏 许洪铭 胡良波 卢 娜 陈月华 管曼俞 杨子鸿 张淑怡 黄锦辉 陈欣媛 程媛丽 卢金美 高莹莹 彭何琦 陈利婷 陈玉珍 陆清岚 蒙思敏 卢振权 农林陪 何兴萍 韦素珍 邓 荣 林夕姿 张晓倩 黄永梅 梁春丽 黄金焕 杨 菊 覃 炫 张华康 曾容芝 覃凤霞 周田媛 韦楠楠 苏 琪 黄海梅 黄玉霜 李金秀 覃炯豪 龙正美 钟 妍 石广德 莫丰玮 李俞良 贝学双 秦汉其 韦彩姮 潘兰妹 陆贵美 钱艳华 梁世杰 黄静梅 肖林凤 苏秀春 刘艳明 吴密密 韦珺耀 覃柳玲 蒋金坊 周兰媚 李栏清 韦喜礼 吴敏菊 庄诗凤 房彩霞 黄冬艳 韦小艳 韦露雨 陈春兰 万 珊 蒙玉肖 陈金兰 和凤平 刘素君 徐永昌 陆振雄 李远军 吴润泽 温才兰 覃康秀 覃以思 吴家实 唐宇星 曾 坚 张彩云 刘恒源 陈业俊 梁 敏 邱 然 李秋婵 岑立仗 肖永清 廉富伟 黄伦凯 曾梓乾 张校熔 王常桃 张大英 潘力明 陈煜佳 陈数星 胡宇宸 韦远超 赵媛媛 黎春花 黄 东 杨志美 唐小燕 林 媚 薛海东 邓姣雪 杨发豪 董竹青 刘国强 梁伟乐 卢 滨 郑丽雯 姚晶媚 卢伟鹏 罗佳敏 黄莉婷 李素莉 贝泽宇 卢晓凤 韦小凤 韦喜燕 谭淑祯 徐雪莲 张秋妹 黄晓敬 吴志楠 梁燕飞 容诗雅 卢汝灿 吴远兰 陶娜娜 欧 玲 万舒婷 黄广胜 农青菊 何 金 梁满炎 罗树樱 覃荣溜 马颖兰 李俊均 苏金苗 覃永炎 何 婷 李刚强 陈驹大 吴炜兴 王 富 周 梅 苏金霞 杨慧嘉 王玉婷 莫艳华 韦瑞当 钟志强 梁燕玲 何鑫凤 杨唯妮 林依萍 韦宗林 卢艺华 陈晓君 黎子梅 李传银 梁笑笑 陆明兴 蔡湘连 陈承峰 黎润华 覃圣晃 石欣欣 黄丽珍 蔡宾丽 骆正军 谢游凤 陈海容 廖国林 韦运明 黄德兴 蒙婷婷 潘林琳 黄雅婷 杨海欧 文赟慧 朱仙梅 莫福丽 黄金富 吴月娇 秦巧玲 李子怡 唐炽浩 陈 艳 梁家林 陈贞羽 班 洁 毛 莹 陈丽瑶 王晓玲 李 容 谢健华 蓝秋灵 韦兰兰 磨秋丽 韦凤影 王忠琼 张 怡 黄巧婕 郑泓帅 张荣双 谢安兰 何冰兰 韦政旭 黄 丽 卓文臻 杨 洋 班正篇 黄淑仪 黄玉冰 牟桂霞 莫晓春 韩文娟 黄燕妮 曾丽冬 欧凤蜜 覃柳洁 钟高华 黄祥胜 蓝柳慧 杨 芳 潘懋发 谢日南 王育萍 刘文国 顾广锋 黎 清 严晓玲 黄宝妹 陈贵柳 蒙春洁 黄梅丽 许艳芳 覃艳邱 官 兰 梁 韦 杨丽莲 韦松桦 盘入松 李霄玲 刘 瑰 余宁宁 许翠雯 陈 楠 黄玉丽 秦芳莉 李玲蓉 谭皓丹 徐明月 罗 亮 李兰玉 张筱铭 韦丽雯 刘智斌 蔡园艺 李逸沂 彭倩倩 蒙昌凯 李喜香 李金凤 吴蔚邦 浦家明 韦广煊 罗秋芊 郭荣萍 龙 伟 覃坤兰 虞 群 黄海旺 陆美华 黄盛宏 赵洪灯 刘丽连 梁宁宁 覃 欢 吴丽君 周孝梅 温雅兰 张缘晴 陈冬云 潘美妮 罗冬梅 吴丽玉 韦金铭 姚伦帅 康周薪 马小锜 丘 嫚 黎息娟 罗秋利 周官凤 陶秋梅 农英琳 谭海昧 布威萨拉麦迪·图色依提 陶修吉 覃秋亮 苏 董 樊勇标 唐红玉 黄金英 伍石兰 梁凤梅 黄春暖 肿瘤医学院(79 名 ) 陈书婷 陈飞顺 黄日旺 李小玲 申旭梅 王君萍 张振强 钟志珊 廖秋云 张永山 林宏森 吴文宾 莫圣龙 周海燕 夏显鑫 沈 婕 陈新华 卢凤坤 方 媚 凌茂瑶 梁美斯 蓝日东 - 133 - 韦素方 谢雪露 潘 璐 张莹莹 谢 颖 黄崧科 李永鹏 农德勇 庞华生 谭雪梅 王绍霜 韦小孟 吴玉芳 霍增榆 李科振 覃晓钧 冯冰梅 张美玲 钟绍志 刘胜生 黎育龙 李 乐 吴春兰 陈小丽 唐秀家 赖沁巧 劳 权 莫栋杰 蒋金利 温彩珍 王晓婷 杨晓燕 陆爱喜 卢绍玉 李肇泉 黄雪铭 韦展贤 黄裕炎 覃鸿运 谢莹博 梁翠娟 黄云凤 严金莲 庞彩芸 潘才成 李华道 唐秀增 唐浩珉 梁广兰 孔 玥 石敏榆 蒙艳纯 黄宗燕 黄军涛 吴金林 范朗琳 邹凌敏 第一临床医学院(218 名) 谢庆松 黄献斌 唐森林 陈荣朝 邓杰华 李妙遐 温振培 韦春梅 黎尚其 刘安贵 姜杭蔚 申明君 黄财港 蒋金霞 李飞鹏 姚建妮 陈远莹 李月仙 李玉生 牟美燕 韦昌金 陆玉双 钟丽丽 林春香 谭飞渊 江美春 樊高卫 周彩霞 蒋 生 黄锦丰 刘江曼 莫飞林 蒋志雄 黄立锋 张庭凤 甘丽娟 宁 静 柒泳奇 岑 帅 钟琼瑶 罗园植 余 桥 梁海源 王燕妮 梁家辉 张远友 叶婷婷 董凌广 卢珉林 林路珍 温秀桂 黄文婷 陈玉婷 李石金 李任安 黄秀丽 周林泉 农帮意 陆燕青 廖燕桑 张美平 吴金燕 粟致萍 陈金凤 杨艳玲 吴梅恩 蒙欣妮 韦海凤 韦慧芬 周玉花 陆 怔 李 丹 刘 妹 钱超思 吕泰安 黄春香 陈香梅 班小英 冯建雪 李钊敏 蒙雨玲 梁 盼 潘广梅 林金英 林 旋 黄健升 许美玲 黄 淮 陈治蓉 黄艳超 林彩星 刘 楷 赖秋霞 沈东萍 谢华兰 谢培安 赵培庄 陈文杰 董玉玲 杜彩萍 胡凤巧 黄鸼荣 王 珍 吴月兰 张玉妮 赵希定 李佳锦 朱泳锜 陶石桂 姚永光 周佳诚 汪 君 俞 杰 江 梅 庾庆良 王瑞功 欧奇灿 罗美凤 黄 璐 冯 鑫 王廷露 范森森 谢佳怡 庞诗金 龙 镇 韦季伶 吴祚利 范 婷 包效燃 邓鸿媚 黄惠靖 全炳燕 梁霞红 韦晓丹 黄静文 彭 燕 庞观秀 韦诗思 劳碧君 张立鸿 詹晓琳 李 义 李 振 李丽琳 钟春花 丘 愉 谢银荧 叶祖欣 黄馨慧 陆美海 苏政伟 黄贵成 周晓东 黄秋丽 黄子军 韦丽能 莫昆安 杜仕扬 高祥姿 彭慧柳 周丽君 龙 康 关曼莉 胡崇源 曾道福 何爱凤 赵秋萍 吴秋燕 李洁静 童艳飞 莫燕雁 何庆林 李雨朝 付曼毓 葛梦华 覃冬雯 农吕萍 石枚秀 韦秋雅 刘 勇 甘静明 谭婷婷 蒋玉梅 欧桂兰 陈伟奎 王 钦 唐华昊 苏丽洁 李家威 叶寿海 莫富秋 熊柳源 李浩月 曹婷婷 罗 幸 周 璟 檀海林 明火清 陆小琼 庞 翠 潘小霞 陆 敏 姚冬秀 廖美娇 覃彩丽 邓鑫文 莫慧慧 郝旖旎 何彩霞 梁海燕 张月密 唐 春 黄玲玲 黎孔华 莫 翠 黄锦谅 陈庆珍 俸 云 第二临床医学院(92 名 ) 甘 霜 马健超 程春凤 韦丽盼 唐利敏 李琦兰 何 卓 赖汪洋 胡秋华 陆克锋 吕玉洁 温燕玲 周海英 罗竣仁 罗力玮 韦焯谷 胡顺莲 窦 涛 郑明宇 覃丹婷 赵莹莹 邓绍英 李双红 黄运鹏 黄连词 李振华 杨丹丽 黄晓应 李红玉 黄奕宝 何沅洁 陆 珍 黄桂连 黄运花 凌宏俊 莫少娥 农龙芳 庞小燕 覃天超 苏丽丽 吴秋琼 吴小翠 巫章君 郭森朝 陆 进 李国立 黄丽芸 赵桂霖 谭 琳 詹耀坤 祝有凤 梁金兰 韦艳琴 莫贤滔 何彩意 唐佩玲 韦艳月 黄青柏 汤晓敏 刘丽燕 黄华琳 蓝 艳 黄荣德 黄敬媚 郭银燕 黎清梅 宾华威 高坤芳 闭秋粉 罗 享 邹玉萍 吕婉琳 吕宇珍 蒙秋晓 田应照 黄燕清 玉光俊 梁玉婷 廖宏梅 苏春元 曾春容 覃 芒 廖月圣 阙正婷 郝壮宇 唐 翠 丘栋豪 覃文聪 黄书钟 阮中力 李港飞 卢颖茜 口腔医学院(31 名) 陈利益 覃建亮 黄淑光 吴冬燕 吕 薇 黎 辉 李胜凤 陈陆璐 陈 丽 陈海梅 韦珍夏 黄来凤 蒙春兰 黄远萍 莫文文 陆青兰 韦秀湘 王 贤 梁 丹 吴 种 廖燕玲 彭雨欣 - 134 - 黄丽红 赵晓彤 商殷瑜 李美玲 邓莎淋 梁李坤 韦芳悦 邓鸿贵 周海心 公共卫生学院(162 名) 周家秀 钟国年 潘柳琴 黄杏蕾 银星腾 韦奉泽 沈彩兰 刘 佩 杨小婷 唐小芬 黎也新 袁 奎 苏钊辉 周 容 邓继红 黄彩虹 梁 天 庞惠华 苏海霞 陶俐均 施玉婷 梁春全 黄丽媛 韦燕飞 黄 丹 黄华岭 唐俊华 梁宁静 吕美辛 姚彦锋 梁光图 梁 思 农小新 张大成 农素晓 刘 影 覃泽臻 陈茜茜 王晓婷 谢艳美 卢良红 黄荣恒 覃柏湘 潘水波 杨再隆 朱 月 林森才 黄小兰 卢安报 祝 彬 梁 琼 秦子淇 苏慧萍 刘声莹 唐玮菱 马小红 周丽红 廖武淮 黄小慧 卢汝美 韦玉霜 吴燕玲 谭柳梅 王桥枫 韦淑丽 罗燕额 蒙姣萍 覃 宁 邹玉娟 黄 潘 何锦锋 黄彩菊 赖春如 覃 芳 梁国宁 覃 娇 杨 衡 黎婵华 何雨玉 陆艳丽 黎学钊 黄雪梅 覃月兰 聂李云 林彦冬 梁炎炎 黄 钧 黎光成 莫佳江 廖 珊 李金苗 麦小游 韦港杰 杨 静 韦芳芳 郭 沃 梁艳兰 吴琦锋 陆桂丹 刘敏针 蓝东棉 苏小依 万冬珍 谌业征 蒋芳玉 黄美荣 黎新凤 黄永欢 覃江飞 黄丽秋 曾亦鑫 莫镕菲 黄 旌 陆秀依 黄 芳 李海艳 孙嘉怡 韦海仑 梁金香 陈俊元 黄鲜秀 王家琪 廖祖航 岑金雄 黄 玲 韦美方 黄月婷 吴文雅 谢晓婷 卢秋媛 韦益宇 李俊玲 黎琼丽 杨春来 覃如素 余冬梅 陶春杏 林冬梅 卢佳鑫 黄新鉅 陶旭娜 黄海莲 覃德福 陆敏龙 韦师帅 韦燕宁 包心榕 何 媛 秦斐逢 吴国森 华宜盟 颜小米 薛丽娜 莫慧玲 周俊羽 蓝艳美 林应端 韦 宾 覃艳云 李大伟 苏 媛 马京鸽 药学院 (301 名) 莫孝成 张丽敏 谢静晓 杨 昭 虞娇莲 玉以周 梁燕文 黄惠琪 樊彦兵 卢美君 樊雅婷 韦争喜 黄兰岚 黄丽仙 韦明花 韦联会 张小娟 李国宝 姚海钊 覃立新 陈钊健 李名斌 农巧巧 叶昌杯 梁丹妮 罗钧琳 林小宁 马穗文 班月梅 石肖姐 农丽锦 洪梅萍 李 正 倪四玖 彭勇文 徐露娟 蒙 瑶 盘 丽 廖万忠 谭宝蝶 徐誉曼 秦益联 陈金清 陈黄良 杨丽婷 黄玲玲 岑东燕 莫礼爱 苏婧彩 黄 洁 田丽群 黄巧萍 钟路森 唐小玲 吴灵君 卢黎艳 崔 岩 梁成宇 黄敏敏 徐秋云 蓝宏炳 王海伦 覃 妍 黄 浩 梁 睦 刘丽霞 朱敏敏 项锡勇 梁振武 蒋浩发 陈玉彩 刘元洪 莫 倩 陈 婷 张丹妮 黄科琳 张宇薇 肖 洋 韦媛媛 罗棪珍 王翠萍 韦兴焕 陈亭金 黄美源 韦茂媛 吴姣娥 陆思敏 韦慧淋 华莲珍 覃宣烨 覃淑兰 冯慈梅 吴玉清 甘玉莲 黄金梅 韦艳丽 史桂屹 张雅琳 农沛琼 何婷婷 覃丽玲 莫 丽 叶高壹 廖国鑫 梁月春 吕俊丽 覃连有 黎 静 黄敏华 蓝雨楠 宾勇萍 毛媛媛 刘嫦乐 黄梅婷 廖增荧 农彩秀 杨情岚 孙宇靖 杨雯羽 李妙玲 覃英娜 杨秋艳 韦蓝婷 顾昆林 黄 菊 黄柳慧 林 茂 农小洁 覃月好 王春媚 韦承捍 韦丽青 吴顺梅 许金桦 余 杨 莫林津 石炎夏 王石兰 黄美林 施丽梅 潘冠树 彭 健 高艳莉 陈间玲 成思梅 刘 义 曾小凤 黄志玲 林红燕 韦彩仙 王 伟 梁庆瑶 黄文莲 万芬芬 黄春萍 李 霞 潘常可 郑映彬 秦佳丽 梁祖欣 方玉萍 李翠玉 秦丽秀 刘炎兰 王紫鑫 马福昌 周珍巧 卢心雨 廖永和 韦金秀 许会明 邓逸帆 胡夫欣 李奕萱 韦海施 姚金霞 杨 卉 田嘉欢 李叶思 黄燕妮 韦婉妮 韦智敏 谭天龙 王清懂 蔡月妹 欧明花 蓝艳映 潘芳圆 李月兰 周煜良 童春潇 梁晓丹 李 贝 陈 维 甘燕圆 陈兰心 胡 欣 吕玉浩 陆 床 侯慧妹 卢文强 廖国界 卢真雄 苏小娜 黄彩丽 许盼昌 莫苗苗 杨钦霞 黄小娟 韦宏昕 邓锦英 刘金萍 程智萍 黄金红 张媛媛 黄 莲 蔡美裙 冯韦茜 黄莉萍 蓝宏森 李腊月 黎雯茵 梁岸萍 孙泽义 韦子怡 杨海妮 张德智 陆 晓 韦美华 黄清兰 陈思思 吴尚勇 蓝敏妮 王佳雨 陈朝敏 何月莹 谭建佳 裴恒帅 梁 远 李敏慧 覃柳群 孟 宁 - 135 - 韦雨恋 王雾盈 陈锦芳 何烨倩 梁安琪 吴婷婷 李秋娟 张青龙 班志回 陈献华 姚陈淋 梁 爽 林俊良 李桂梅 陈凯平 曾容玲 唐芳丽 庞星星 明晓娥 陈 双 黄松岭 赵美琳 张小玲 张梅凤 张露娜 袁 晨 颜雅倩 徐 林 韦钦文 王 樊 黄晶晶 李牙呼 杨振雄 黄燕青 黄 静 樊冰玉 陈婷婷 李春翠 曹 嫄 梁立青 蓝 琼 贾慧琴 何 婷 曾宪泉 农承真 傅玉芳 黄海霞 梁春英 刘 旋 吕先凤 苏晓艳 周 仪 蓝梅凤 廖燕红 韦 珍 黄奕雯 李松蔚 石杰海 姑再努尔·阿布都克热木 外国语学院(64 名) 黄美玲 张静兰 林小红 岑春燕 钟燕慧 何掌梦 廖玉萍 陈英丽 蒙国索 郭妹芳 李竟华 施爱芬 吴 艳 秦林艳 晏家兰 刘 密 陈新月 黄文滨 王秋艳 李冰怡 韦飞扬 朱琴凤 林惠莲 黄嵘锌 韦喜丹 蓝贵雪 韦才月 莫明朗 董海艳 江松霖 黄冬梅 吴禄珍 刘秋萍 林思思 周雅琪 徐春莲 杨健媚 李 洁 卢秋榕 覃国玉 周新勇 黄玉婷 李云玉 曾玉丽 何焕梅 韦 一 农海玲 陈晓红 方 洁 王 德 谭艳琼 伍梦园 陈神妹 何春梦 钟金燕 张雨欣 李若梅 杨文哲 韦卫迎 徐妃嫱 黎庆云 蒙婷婷 梁 林 张慧枝 生命科学研究院(16 名) 黄 欣 蒙木榕 黄洁洁 邓小莲 黄海娜 林 珍 谢乐燕 朱康立 李玉珍 祝秀娟 蒙美兰 黄必周 蒋春兰 韦文婷 和格格 黄章睿 信息与管理学院(83 名) 赵海龙 李世铝 李燕华 韦琼敏 陶艳玲 邓庆城 韩忠锦 梁贵福 黎丽花 黄丽兰 黄 秋 董进财 周 丽 张金炎 莫婷园 龚厚杰 唐慧琳 罗淑柳 覃晓婷 陈妮妮 廖汝艳 蓝庆卯 蒋海玉 王雅蓉 黄洁华 覃乃奉 覃晓钰 陈英莲 赖冬灵 兰伶俐 王春燕 罗文静 覃艳娟 丁港艳 廖媛园 吴玉燕 韦彩萍 卢颖曦 甘世强 覃虹娜 陆雪美 韦素香 马圆圆 高云雨 谭江静 卢义华 谢琳艺 曾浈铠 韦亚闻 张妮美 吴小莉 田法宁 张文会 黄心宇 李诗林 郭宪飞 郎啟才 黄 忠 覃晓玲 蓝 岚 凌金山 黄快祝 巫东玲 冼燕琴 蒋雄旺 班继成 薛钰梅 朱东晴 周艳龙 朗柳玲 陆盛鹏 韦秀秀 古缘缘 覃宝定 黄晴晴 钟欣婷 杨安霜 何虹莹 李燕梅 田柳娟 谢桂容 杨正鹭 阿卜杜喀迪尔·玉苏普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52 名) 杨仕强 黄金枝 薛 凤 罗蒙月 朱思思 吴文莉 陈晶敏 孔令好 张宗培 李小谊 邓美英 唐 冰 吴玉英 韦 斌 刘官清 黄彩鑫 滕艳娥 蒙柳艳 张玉红 覃瑞辉 蒋林宇 王 朋 黎明鑫 何彭林 周福凯 梁纯妍 潘绍永 杨韦星 王丽瑶 潘昌敬 覃宇丽 莫小兰 罗柳意 韦秋名 韦华旅 黄继玲 罗贤道 易小勤 邓 静 吴先元 韦秀妮 钟燕莹 龙 柯 廖紫杏 劳梅彬 宋祖弦 谢雨欣 张 惟 陈昱臻 陈恩茵 陈锌如 黄星云 韦冬蜜 李强锋 黄秋纬 韦玉晓 吴彩菊 梁美香 黄红金 梁花娇 黄国庆 李 聪 谢言茜 罗丽华 覃 响 钟发媛 唐瑞敏 覃丽升 王燕梅 杨雪琪 韦华华 李佩珍 韦江龙 李旨好 罗木清 相采伶 邓雅丽 潘柳媚 李巧巧 陈长龙 梁易芬 赵家林 覃美条 廖盛妹 刘春寒 廖美妙 陈洪兴 兰新花 覃丽音 蒙俊官 蒙灿烂 许科江 覃海燕 郭洁梅 郑茂圆 陈莎莎 蒙 焰 李家艺 龙金炼 杨秀丽 黄 雪 黄克丹 孔穗林 闭安凤 吴秀凤 何秋运 朱凤清 梁水莲 韦佩佩 韦秋玲 雷显谢 石是磊 陆 叶 石楚楚 姚小萍 覃克胜 劳凤桃 黎 安 马夏萍 黎丽丽 黄红兰 陆献娇 覃春凤 马青青 蒙思颖 蓝慧芳 黄晓淼 易辉凤 蓝皇皇 宁素凤 黄江凤 龚 姿 韦子兵 奥斯曼·吾马尔 李肖飞 饶仕娇 韦廷莲 卢江庭 阙梓萌 赵春兰 罗艳花 薛 丽 梁 冰 秦 媛 陆伟珍 黎彩玉 吴 瑶 赵莹莹 李 祥 张 旗 孟龙琼 周春晓 - 136 - 体育部(27 名) 杨 宁 林婷倩 卢莲金 董秋宏 潘多资 邹颖剑 林燕清 王 欢 卢金燕 覃圆月 方 通 黄楚茵 刘燕萍 范艺馨 徐梅玲 李金媚 韦华婷 赖秋敏 王运裕 赵韦重阳 黄美凤 吴金芬 蒙鲜化 李小莲 叶才张 黄丽恩 张兰娟 全科医学院(159 名) 陈景华 陈顺梅 范赢君 梁德全 梁晓琦 龙文雄 秦启英 邵勇杰 覃钰媚 唐祖丽 贤宝华 张文婷 张小玲 黄裕天 黎日凤 黄 玉 顾劲梅 曾靖雯 甘 智 李勇美 刘宏裕 陆雨聆 农玉挺 欧新杰 覃海琪 巫秀珍 徐安怡 俞凤莲 杨镇烩 江露露 柒 胜 苏开国 韦 妍 周洪群 蒋连慧 梁 译 陈春妃 邓安铭 黄英美 蓝慧瑶 李玉芬 沈克琦 苏丽敏 韦紫淋 周龙飞 严冬梅 卢利珍 梁骆英 梁彩梅 黄景合 宾秋香 何灿华 周小凤 甘振相 吴利飞 吴中贤 叶 英 翚红玲 苏泽镕 蒙剑云 苏秦彪 胡钁鑫 韦思思 王米雪 许运远 丁本昌 潘少婷 梁伟玲 何 兰 甘禄嵩 玉桂帆 潘健榕 覃定成 陆静悄 许伟连 张海铨 卢思远 农华慧 吴柑晓 陈 丽 谢 媚 曾春霞 陆俊杰 农伟绩 宁德源 叶茂婷 杨金清 刘东强 韦婉君 李 辉 黎伟全 郭玉玲 陈秋梅 阮慧玲 曹耀冰 覃献伟 蓝玉梅 黄林升 曾莉莉 杨金才 覃小凤 黄福森 翟彩仙 吕芳铃 江巧梅 苏金兰 李 琴 农 娟 陈河伶 莫林珍 黎旭文 农镇龙 农 斌 黄忠美 刘秋婷 陈芷晴 樊晓宇 陈心怡 全艳兰 谭瑞旺 龚 成 黄华剑 张建明 黄欣颖 蔡益艳 李星辰 冯广民 陆美基 庞小云 隆晓婷 李垣桂 蓝淑鑫 卢建宇 李心怡 韦秀桦 黄雪芳 蒙丹婷 吴秋菊 莫其八 劳 算 林淑丽 张运海 罗安宽 梁冰梦 刘超月 冯岚岚 蒙雨佳 龙炳超 黄梅兰 温舒萍 卢秋言 覃耀祥 林秀娟 梁文学 韦叶利 封致成 梁 彩 何雪兰 农丽顺 护理学院 (394 名) 王忠琴 李思思 陈丽冬 周财杨 吕明燕 黄寒婷 周莹莹 高芬燕 黎思遐 梁华森 覃丽丹 卢兰高 赵英玉 唐艳妮 杨开拓 沈单妮 陈智源 熊玉梅 凌炳兰 唐 园 吴 黎思莲 谭少吉 桐 覃玉庭 程晓玲 许桂梅 何芬竹 姚景怡 王燕映 庞瑜妃 卢丽雕 李春燕 侯艳琼 陈璧学 黄华吉 黄雪梅 韦小红 覃丽苗 陆海琛 覃兰花 宾菁桦 吕臣福 覃丹莺 曾 嘉 周 萍 蒙柳笑 谭艳梅 冯 雪 韦 美 邱小菊 彭春凤 黎 丽 熊 英 张耀丹 胥迎银 张丽婷 李德明 覃双双 吴和新 杨炎芳 蒙群美 赵晓轩 颜金婷 卢钰玲 黎卓玉 廖玉前 朱忆连 罗珍莲 杨青松 农利华 覃金凤 覃美妹 覃目圆 覃 妮 韦荣姿 吴海梅 白晓芳 陶秋霞 林美鲜 玉娇容 黄雪妹 蒙周妹 梁 霞 李格格 李 琴 李金玲 吴双双 潘梦洁 梁馨云 约尔古丽·约麦尔 王彩华 吾丽帕·那扎尓 成宝龙 何玉蓉 叶 芃 黄钰洁 玉艳彩 温楚怡 黄思珊 彭 静 廖春茂 梁翠翠 黎静缘 刘海露 韦慧馨 韦以媚 罗 宁 陆雪丽 全先燕 黄芸华 布阿依谢姆·麦麦提图尔荪 韦鳗莹 周小星 陈 钊 黄玉金 黄柑榕 李晓玲 张贵芳 陈雅琴 庞冬妹 覃雪芳 农金美 韦柳翠 陈艳娇 陶明乐 黄秋谨 韦巧巧 陈彩云 黄玉莲 高秀官 林广梅 蒋远菊 梁凤敏 赵碧梦 潘桂好 黄慧艳 韦冬园 梁 奕 黄蓝茹 伍彬容 刘 秋 覃慧玲 黄丽环 曾宪秀 覃花梅 韩丽洁 覃海雪 莫海兰 荣 蓉 陈金霞 刘 琼 林萌萌 谭润洁 容 斌 董小莉 何小宣 黄嘉明 高 洁 银艳逢 马飞飞 黄婧宁 张愉晨 蒙谭杰 党雨期 陈 柳 农朝珍 郭华清 朱芸瑶 蓝婷婷 唐晓婷 黄永忠 黄笑丹 韦秀娜 韦梦婷 陈丽敏 陈雨媚 李勤妹 张前青 庞 雪 梁志洁 黄海宏 罗柔玲 蒋卓芳 杨 婷 张家凤 梁福生 黄金兰 刘斯惠 庞 清 覃永淼 谢素琼 杨焱兰 潘菁菁 李雨露 赵丽艳 张 宇 赵娜倩 梁华霞 黄裕志 韦柳美 陆慧颖 陆雪娇 吕玉炎 覃娜娜 刘 莹 - 137 - 苏 妹 梁炜琳 蓝丽敏 解春红 黄露绢 刘玉栋 胡港惠 吴梦怡 苏 莹 廖韦毅 班星鸿 黄露静 莫美娟 黄海梅 陈凤叶 李春香 梁红丹 丘观玲 汤梅花 苏兰馨 蒋雯芳 韦晨萱 李红颖 韦红庆 杨建莎 胡国群 秦树洁 姚通钰 黄静宜 韦照旺 陈钰连 黄兰艳 覃 民 李玉贤 熊红姣 韦燕萍 覃 琪 冼德霞 苏卫莲 陆家印 潘典露 吕 冰 蒙秋艳 唐 芳 罗天应 黄婷婷 韦凤妮 陈 颖 黄聪敏 言秋美 屈艳肖 叶琳瑾 江宏娇 周香梅 韦秋合 陈秋宏 何佩琦 蓝孟安 黄桂敏 蒙 忠 赖 洁 韦举仁 李 欣 黎岸鑫 管晓鸽 莫伟苗 文孔月 韦志丽 覃合云 凌潇萍 黎春柳 丁文郁 蓝金荣 黄连桥 凌巧维 潘春美 李业浩 韦秋分 何琳凤 陆正龙 黄 玲 罗艳婵 谭巧洁 田冬梅 何秋杏 覃柳莹 韦 薇 林丽龙 李建秋 冯艳春 蔡家宜 韦玉礼 李 媛 何映幸 龙伟金 刘桂光 唐桂金 黄秀叠 童巧梅 黄丽红 杨 颖 韦柳祯 黄丽秀 周 蓉 陆菲菲 张少牒 冼青梅 樊柳丹 叶磨汕 王秀秧 张 敏 杨 燕 严文琪 莫玉梅 黄春研 蓝 蓉 王露华 骆春秀 陈彪相 黄莉坛 李 丽 何茜茜 周月媚 黄 冰 周华玺 黄秀美 陈超微 凌 霄 黄光维 王雪梅 胡岸珍 蓝曼升 唐 宇 卢雅琪 黄慧琳 方梅稳 杨 标 廖誉琇 梁圣梅 覃伟莲 杨东丽 覃艳丽 梁 丹 陈红兰 黄江艳 莫柳萍 项思雨 蒙 金 覃静静 房柳琴 宁芳培 牙海燕 何音女 梁艳玲 韦慧敏 朱丽婷 凌慧连 赖金燕 黄颖颖 王丽芳 曹冰冰 禽小问 潘惠结 覃丽婷 黎莉婷 覃甜甜 何梦连 杨宇玲 吴娇阳 潘金会 黄有菊 李 静 陈丽英 陈凤妮 蓝露云 向子连 苏 婷 王敏清 李姗鸿 向 茹 陈珏红 潘丽妍 余 辰 李 乐 莫柳意 韦珊珊 吕春梅 王金玉 潘丽莎 高职院(900 名) 陈慧慧 张冬梅 黄伊琼 李莹莹 莫淑莹 梁春燕 陆娇玲 黄金凤 何诗殷 覃 璐 吕祖乐 刘兰兰 石晓丽 张小妹 蒙柳兵 胡湘萍 宾丽芬 陈爱华 邓程秋 黄燕丽 黄柳丽 黎清莲 梁飞飞 林翠燕 徐滢雅 庞丽丽 罗瑞玲 何卓霞 梁春霞 何 柳 卢新新 粟燕雁 黄伊婕 黎俐美 李 婷 何炳月 黄丽燕 李 婕 陆钰坤 韦彩凤 文 雯 杨 云 庞钊霞 黎海兰 岑春华 黄俊斌 李冰冰 黄燕舒 兰燕新 黄冬丽 叶露玲 李 雪 林 欢 魏家玲 潘相美 罗星月 梁新梅 张丽芸 覃杰涛 谭敏如 韦柳如 黄倩英 潘树莹 黄文翁 黄永娴 龙 路 杨 慧 王 婷 颜庭芬 张季愉 林纯羽 张珊珊 罗 梅 黄祖婷 廖萱萱 吴祥环 石小清 关 琪 陈雪娇 邓洁雯 周璐易 符 莹 付秋艳 莫咏烨 廖焕新 谢 媛 江蔓里 潘婷婷 谢丹丹 陈晓宁 赖咏蓉 黄婵婵 刘元缘 吴心雨 黄中玲 李艺华 黄珍凤 黄梦如 朱玲玲 裴羚芳 刘雪梅 欧发群 陈俊岑 杨碧梅 刘丽丽 张莉婷 周子娜 朱晓丽 李国雷 欧阳小云 何洁羽 赵秀妹 唐艳梅 钟晓娟 岑 祯 李清梅 黄超英 谢 瑜 莫天凯 徐 慧 叶亚火 杨荣娟 何林芳 贝雨霜 倪燕金 徐献焕 陈小榕 岑祚娟 钟艳芳 李 燕 秦 何秋梅 陈紫玲 浣 农秋玉 龚晓婷 涂敏玉 林 薇 谢彩薇 赵建梅 卢晓艳 黄希婷 杨紫君 黄春娜 何秋云 韦先颂 陈心茹 黄柳珊 邓鸿梅 黄家梦 曾君静 闫思婷 韦小艳 陆春青 黄佳盈 黄年静 韦康含 周美玲 韦昌莹 邓小翔 黄文思 陈祯丽 黄 炜 覃淑清 萧 欣 蒙晓静 吴 毅 王 倩 韦淑华 胡丽君 李丽英 李艳清 罗云兰 梁艳娜 黄丽金 邓晶晶 黄秋英 蓝春海 韦美琴 李婉鸿 李美婷 陈丽玉 叶勤愉 刘燕平 李 念 李玲艳 黄 莺 王琼瑶 蓝雅婷 李媚莲 赵金莎 赵秀颖 吴秋节 潘金霞 阮芳影 黄会新 邓湘湘 张玉颖 黄桂玲 潘金环 韦静萍 莫晓梅 李秀华 覃碧霞 覃梦艳 陆夏嫦 覃莲英 黄丽红 陆皇娟 李依涵 欧文秀 苏柱月 刘娟利 黄鲜鲜 黄美艳 罗雪琳 黄凯琳 黄湖颖 麻淑华 周素娟 莫彩丽 覃 诗 欧燕云 覃春清 覃日慧 林玉香 陈 媛 黄小月 石勇霞 吴晓菲 黄思菊 秦丽蓉 - 138 - 苏首栏 覃 芳 覃 玲 韦艳津 杨海梅 李佳静 赵钦妹 冯美丽 何 燕 覃 赵秀莹 谢瑞玲 萍 潘苏妹 王春兰 王兰艳 赖嘉嘉 何翠萍 黄 纯 詹秀梅 罗凤娟 韦淑兰 肖金凤 韦玉兰 杜莉莉 农小勤 覃杏梅 韦丽倩 何静雯 梁淇霞 罗湫艺 韦兰颖 胡丽芬 韦君达 潘家礼 黄金潼 蓝徐彬 赵鹏仙 林天琦 何佩青 黄晓燕 黄悄悄 磨秀媛 韦寒芳 蓝曼娜 农佳敏 银花森 梁秋妹 赵月贤 黄丽梅 刘秀枝 韦秋桦 徐子淇 黄金明 陆芝欢 闭秋燕 苏海玲 韦 萍 卢冬艳 罗彩云 陈思静 梁 霞 韦晓谚 黎秋连 陆燕明 蓝梅艳 蓝立樊 蓝秋蜜 黄小玉 何嘉林 蓝玲妮 梁春荣 韦春燕 李彩青 李玉媚 农美燕 黄晓艺 黄清湶 王汉依 黄冬妹 苏 蓓 黄玉义 隆君姗 陈文清 王森凤 黄莹莹 农英涵 韦莉莉 蒙东升 蓝丹妮 黄红琼 毛婷婷 覃兰雯 李兰叶 覃彩丽 潘朝丽 韦 友 成金铭 黄珍怡 黄春玲 周小雷 潘姿羽 黄家豪 吴堂娇 李树锐 龚 玉 何 静 覃 娇 韦 贵 黄文静 隆英蓝 黎瑞年 曾小妹 陆丽园 姚 桂 韦美花 谭雨欣 黄秋菊 岑笑珍 岑立艳 罗小娇 邓银美 罗兰丽 赵彩倩 李艳萍 黄淑芬 韦丽娜 陆 悦 王小妹 韦艳女 罗舒媛 韦仕冷 黄雅雪 农爱玉 韦佳利 黄 莹 劳彩菲 陆小凤 杨玉良 谭申英 刘春和 李治晖 黄美珍 黄惠纯 李彩色 熊 梅 韦青竹 黄凤鑫 何妹珠 田梦洁 宁 彩 詹兴创 金应游 韦佳荣 甘美良 赖语琳 罗美兰 杨秀爽 唐冬园 班李团 王虹翕 黄静莲 赵秀钟 陈召柳 班秀妹 黄利苹 陆林妹 农香玲 王志航 黎青守 罗雪玉 王荣欣 韦昕彤 雷 娜 颜小霞 万秋婷 黄玉圈 梁梦霞 岑丽华 周静雯 陆秀培 黄羽茜 陈小妹 黄彩花 黄文欧 武桂利 杨美蓬 黄氏晴 李海林 韦佳萱 罗云瑄 黄秀菊 方彦年 黄美芬 王 蓉 陈 思 罗 婷 韦 韦梁桃 韦诗雨 柯 袁俊远 邹 妹 韦易杏 秦 春 黄冬雪 黄花枝 卢卫妍 陆文文 唐柳富 韦 玲 韦雅培 石利娜 唐丽荷 莫丽涛 兰慧乐 唐宇唯 李 鑫 班柳花 何艳城 覃红芳 廖芳芳 黄月梅 韦玉龙 蓝东梅 韦 妙 黄江岸 覃素宋 韦玉飞 黎东晓 韦玉凤 周桂粤 卢 营 罗彩红 杨 芳 石利花 黄 肖 韦小灵 蒙江柳 吴花蕊 莫维佞 唐晓芳 莫小菲 陈风雪 黄菲苑 莫利思 石星秋 莫金妮 谭玉英 玉张继 潘婷婷 覃珍霜 蒙 莎 罗 芳 李 艳 陈俊亮 黄艳荣 刘小萍 黄志松 黄彩妙 卢春苗 黄承东 班彩念 覃利菲 谢丽芬 韦婷婷 谭彩虹 罗 翠 韦佳璇 梁晶晶 韦文飞 陈维维 莫艳初 莫丽艳 谭南楠 韦春香 龙明汝 韩美雪 皮瑛姿 温珍玲 文柳岚 黄静妹 黄琳媛 覃艳娱 邓岚尹 黄孟溢 李冬梅 韦美逢 韦爱吉 韦美练 黄肖霖 韦湘妮 石丹露 秦银秀 彭小婷 韦 丹 黄司巧 韦利英 韦 胜 韦素蔚 黄慰宁 罗 琼 黄荟华 罗 笑 覃丽君 莫玲玲 彭婷婷 韦小妹 梁艳美 卢技巧 覃春秒 黄姣群 黄柳莉 蒙凤琴 陆冬毅 黄飞娜 蓝满江 覃宝竟 黄翠庆 韦扬州 韦 丹 莫艳日 莫艳月 张银萍 李春华 莫 妹 罗莲淑 韦 笑 莫会仙 陈政伶 杨 洁 蔡春华 罗永豪 蒋紫燕 李丽丽 蒋婷娟 粟美华 谢钰河 陈玉婷 黄仕蓉 骆海莉 陈月平 梁超雲 谭蓝芳 邱玉雯 董萍英 董 英 全 瑾 卢海燕 王立慧 黄翠青 石青梅 王虔虔 徐桂芳 蒋飘雨 唐心怡 黄晓玲 黄燕菊 贺雅琴 谢叶花 邓贲娟 王 点 邓湘君 邓兰英 陈名君 刘 慧 唐 霓 刘丽云 盘远妹 文丽娟 杨丽媛 伍文晶 张明园 邱玉洁 刘亚萍 邓丽玫 易金燕 奉艳群 周 彬 李海艳 莫 鑫 卢之炎 罗入伊 粟曼苗 陈世阳 莫兴兰 陶文梅 李瑞婷 石华丽 陈明馨 刘祖君 蒋红梅 蒋品梅 李思芬 龙运萍 邱晓婵 李桂芳 谭华军 蒙桂林 龙婷婷 邓 敏 张明娟 何金梅 黄修萍 宋京琰 潘锦敏 石艺琪 刘明华 宋雪春 谢海琳 黄丹春 江 恬 段银红 潘二玲 李兰青 曾诗晴 蒋丽娟 黎巧云 吴 桃 李小英 杨春红 藤柳兰 韦 梅 龙丹塑 蒋 敏 肖华林 陈秀娟 潘昌颖 黄 勤 蒋凌云 潘婉玲 唐思懿 罗银秀 官 妃 蒋春丽 钟艳玲 卿慧媛 叶金兰 何金凤 何燕华 赵立燕 熊 磊 - 139 - 马芳婷 唐 霞 莫缘缘 陈虹颖 苏巧玲 何元眉 王艳芳 刘嘉慧 潘福杨 卿文静 林庆月 尧 芳 马雅舒 汤惠艳 陆 仪 李俊伶 赵能雁 蒋 玉 蓝玉英 高荣佳 蒙珑鹭 黄静汶 陆翠玲 沈珍荣 吴彩琴 覃心华 韦红婷 苏巧乐 韦翠霞 甘海金 陈咏兰 李春兰 杨云娇 宾旭炎 甘 青 黄水容 李海娟 李梦诗 莫凡莉 刘 敏 曾依萍 庞 浩 吴泳光 张梅兰 农春娜 冯丽莉 罗思思 罗敏雪 谭君洁 李广英 谭蓉蓉 徐武英 郭柔柔 肖碧华 吴雪丹 罗 丽 黎美玲 牟秋蓉 黄菲菲 黎灿连 邝晓红 宁祖柠 庞铭熔 赖秋霞 朱 楠 钟春萍 文 雯 何玉燕 邓启妙 李丽恒 文绣芳 颜玉梅 林洁清 严 奎 李筱怡 李 游 黄乙宾 李雨玲 谢曼娇 黄燕霞 黄永琪 廖诗云 宁东华 周玉美 王熙凤 朱盼盼 李红琼 张 霞 凌春丽 周玉芳 凌金铃 卢静香 谭健菲 李家丽 庞 洁 李诗婷 吴晓妹 范 萍 尤广英 梁广依 秦贵欢 梁 莉 陈娉婷 黄月恩 梁露丹 黄春丽 黄春玲 梁世清 陈嘉静 冯燕铃 莫林灵 刘展生 谢 群 杨钧婷 李丽燕 王寒露 晏诗灿 姚 静 叶秋铃 王胜玲 王 华 陈成艳 丘裕萍 杨小薇 陈淑华 樊师玲 王燕婷 蓝湘貌 陈 佳 詹永春 覃丽欣 唐培华 宾君婷 曹俪琼 刘花连 梁雪乐 苏际芳 朱茂连 张 雯 陈春余 黄 玲 邝少缘 梁冰梅 卢灿华 谢康燕 李春燕 李轩霞 韦清梅 吴 双 黄北贤 尤 梅 苏芳容 张莉莉 韦 青 秦梅萍 王小方 杨惠焜 李婷婷 莫宇森 曾海英 朱惠玲 黄远霞 吴金妹 刘丹娜 陈柳君 韦 飞 黄佳惠 王晓娜 植丽霏 王敏英 林斯雨 陈诗欣 江美华 黄 玲 梁伟惠 罗凤兰 温伟媚 徐玉梅 钟雨丽 李春梅 黄凯萍 李春婵 王 菲 林华云 黄淇露 李柔雪 刘金英 高 玥 黄家喜 林贵姨 苏良珍 吴艳丽 张日清 黄其惠 陆林艳 黄利妹 李漂飘 莫小英 唐敬厚 零 丽 梁景芳 零敏丽 刘晓冰 沈小娇 玉娜娜 庞 颖 陆李婷 黄丹丹 梁存悄 曾明英 曾志珍 胡南娇 刘春萍 谭飞飞 郭月清 廖依琪 陆美任 林 洁 覃家清 杜明珠 张香婷 黄华娇 黄洁玲 黄思婷 陆怡静 莫茜茜 禤彦桦 陆培生 黄 艳 玉林校区(154 名) 韦 霏 莫歌霞 黄凤婷 李春杏 潘翠英 黎兆雯 曾钰婷 苏萍萍 腾宝滢 钟琬莹 谢珊娜 莫秀飞 杨梦雨 黄金芳 农宏伟 廖东丽 黄嘉美 王军媛 陈世平 赖灵霞 刘利潇 王 丹 黄 丽 吴杏萍 黄芳童 罗雯文 杨春兰 蓝霄宏 梁丽娴 郑科灵 潘梦玲 叶瑞浪 卓江英 何 涛 张琳琳 何 芸 覃冬梅 蒙 妮 解海秀 李凤婷 韦金月 陈乐瑶 黄剑芳 梁啟勤 余丽梅 黄丽艳 韦美菊 莫 奕 梁育姿 卢锐诗 林冰梅 吴永军 谢尚美 陆艳春 叶 文 黄 灵 牟 敏 严维妙 庞 俊 莫春凤 甘燕明 王荣永 黄晓宁 邱婷坚 韦李献 刘 菲 邓心慧 陈钰婷 韦秋月 韦冬奉 林秋丽 周年南 梁琼丹 韦春玲 潘媚艳 罗慧萍 贺芷莹 黄嘉玲 彭金凤 林露路 黄凤艳 向雨洋 玉松萍 甘 佳 黄秋荣 卓文艳 黄 成 钟惠丽 廖小凤 莫运隆 庞家好 李表警 蒙方诗 莫惠梅 陆曼璐 刘小金 石鹏运 李 琰 邓美华 陈尊汉 黄芳银 潘灵花 李慧萍 黄湘玉 罗春苗 农 晴 邓彩英 钟炜霞 李桂龙 陈 昆 罗露露 梁 芬 覃扬岗 黎玉棋 班 雪 黄艳喜 吴炼楚 郑赐尼 蓝庆森 周兆雪 罗家润 李小莉 胡 馨 罗泽恒 韦承琴 梁晓华 李迎珍 梁樱馨 阳长银 余晚秋 黄翠丽 徐龙樱 韦金雪 何迎春 蓝利金 吕玉梅 牙素妮 陈承龙 罗凤媚 何莉莉 黎祖炼 莫斯林 苏佳敏 谢炎珍 苏小园 黄海鹏 梁 伟 徐子燕 莫云梦 黄柳杏 何音美 陆俏华 车秋兰 丁琰妮 (二)2019—2020 学年国家二等助学金获奖名单(677 人) 基础医学院 (128 名) 莫小林 严婷婷 勾永松 黎 丽 任澳丽 韦松岑 李德源 时大洋 陈琪琦 叶子华 覃春颜 廖金登 陶凤萍 陈景坤 庞可玲 包云涛 廖嘉华 黄业标 李玉瑢 郑嘉怡 陈坤妮 潘志林 - 140 - 颜国鸿 黄夏杰 卢艳伶 吴思慧 谭炬源 李新华 陆政金 甘 蕾 邱卓妍 吴丽婷 覃雨泉 李湘萍 林 源 马江美 黄瑶瑶 陈晓智 李 玲 刘矩良 庞 云 谢丹红 李昭雨 吴应玲 张 潇 潘慧群 吴秋霞 梁春逢 彭一晏 梁思敏 曹日梅 覃小英 陆俊达 莫璐郊 梁婷婷 钟云龙 黄来敏 叶露心 覃本艳 龙秋霖 黄阔方 程雪莉 甘超梅 梁家冰 杨钰珍 覃 丹 韦雪艳 黄德阳 黄 静 黄任章 李 聪 林 旺 夏培华 党永岩 阳秋玲 韦秋莹 谭剑斌 梁粤潮 周恩荣 蓝佳燕 巫芳园 黎庆灵 翁勳萍 梁珍贵 陈茂林 谢金义 张家源 陈燕婷 骆思媚 班晓羽 蒙 宇 钟周易 刘 争 廖美丹 甘祥林 张春林 韦宇明 黄浩华 莫锐兰 韦立松 杨柳宇 刘小萍 陈清鸿 覃政军 农婷婷 杨梦圆 刘育池 王 翠 蒋利雯 覃孙婷 谭香恋 韦俐芳 陈小娟 黄彩容 黄 丽 梁 静 罗凤优 李惠媚 覃丹燕 蒙湘媛 王晓惠 李小燕 原露萌 何翠珠 蓝 焜 韦 燏 黄晓芳 曹 薇 肿瘤医学院(16 名 ) 谭健华 李舒华 梁永轩 蓝卫芳 陆秀丹 吴玉虎 龚惠婷 黄厚庭 詹珏萍 李 颖 陈 武 卢金梅 覃海玲 黄庆明 曾志文 林金乐 第一临床医学院(37 名) 曾有桂 李英梅 谢育委 陈雪芬 黄国庆 钟和青 覃楠楠 程杏梅 尹春月 庞彩凤 罗 期 谷梦霞 梁钟帅 韦玉佳 林祥华 谭 瑚 许文锋 秦 英 黎东翘 范明宁 陆裕海 林新婷婷 王 潇 何 梅 岳 萍 马春栩 张阳凤 李秀英 韦桂政 赖旭明 李春颜 谢 辣 杨枝侨 韦永萍 陈妃凤 易雪梅 郭小凤 第二临床医学院(11 名 ) 黄春灵 苏栩霞 唐毓兴 梁荣娇 覃韦勇 梁姗姗 覃春兰 潘淑芳 蔡方琪 农珍儒 梁雄明 口腔医学院(7 名 ) 覃官莲 李 玫 韦宏磊 陈 冰 余浩华 杨柳婷 梁熙林 公共卫生学院(23 名 ) 黄道玉 符兴岛 农春雨 吴剑鹏 程丽萍 覃世文 蓝卫卫 杨艳玲 钟雨恩 周海婵 樊顺城 韦 婷 陈忠上 黄秋玲 廖东强 丁琰馨 梁金婷 陈丽香 陈莎莎 黄腾达 何珍珍 卓王怀 肖樟勇 药学院 (23 名) 韦彩丽 韦政妹 吕玉媛 罗柳娟 朱莹莹 蓝艳菊 何翠宏 石碧玲 韦 娜 农世凯 韦厚富 唐毓腾 王凤毛 农玉梅 覃禧凤 黄海渝 黄卓研 秦 鑫 马秀玲 覃梦萍 赵建韬 韦春月 林政钟 外国语学院(8 名) 黄叶英 黄 萍 黄华媚 张丽玲 李慧婷 黎卓峰 王 琴 徐艳花 生命科学研究院(9 名) 邓木英 梁诗文 韦丽琴 黎玲莉 何海森 张智博 何家峤 莫流芳 姚柳宜 信息与管理学院(11 名) 黄 兰 罗玉珍 岑茂媛 贾 制 黄世颐 甘柳婷 许晓玲 王 磊 覃肖慧 陈海芳 黄晶晶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6 名) 吴良宇 韦石华 蔡凤莲 杨 露 车淑湘 罗冬茂 刘姗姗 唐全达 张天莹 樊兰秀 陈醒凤 王艳艳 陈科份 谭丁荣 檀惠霞 田小妹 何金月 李金玲 杨 芳 张玉连 符列信 曾新妹 银小倩 蓝艳月 陆彩果 覃丽华 - 141 - 体育部(5 名) 韦文妙 覃慧玲 杨丽云 雷秀娜 谭 炫 全科医学院(20 名) 李 琰 何春兰 罗王薇 劳秋容 金小媚 杨佩佩 蒙洁连 黄军龙 廖文金 杨丹青 陈 锐 潘丽遥 岑秋滢 陆礼娟 黄玉婷 杨云清 李晓慧 沈文贞 刘玲杰 李安婷 护理学院(81 名) 姚 波 唐慧芳 李修霞 黄慧兰 黄依梅 李 霞 黄龙梅 覃盈盈 刘素彤 覃懿晶 刘晓华 赵 荷 胡慧娴 陈耀月 乃雪妹 陈丽玉 明 蝶 陆海兰 黄 莎 韦瑞德 黄雪芬 凌惠音 蒙昌宗 吕娇娇 农斐兰 银玲丹 覃丽泉 罗秋松 廖玲雯 罗园媛 黄丽勤 黄芳兰 许丽华 王安婷 岑炳瀚 韦莹莹 黄梦婷 刘海霞 黄春艳 黄沙沙 梁文燕 赵雪艳 唐妙雯 李静玲 蓝雪婷 黄如珍 杜清清 黄晓培 宋李文 苏彩珍 唐新雅 陈荣燕 牙慢诗 罗珍珍 黄丽宁 黄依萍 韦家媛 黄维平 吕丹丹 李冰冰 梁元缤 周海梅 谢海玲 秦洋洋 李思思 廖紫萱 黄培广 刘禧凡 莫小玉 马 晨 蓝春迪 毛冬丽 施丽婷 蓝惠美 涂荣梅 莫秋娟 韦佳丽 庞诗颖 陆关琳 李伟婷 岑丽梅 高职院(240 名) 黄钰洁 宾能坤 曾海燕 梁崧崧 钟安妮 蓝 平 李凯妮 莫雪燕 钟开娟 黄凤慧 张钰滢 黄凤静 覃芳芳 陈玉清 黄杰珍 王政宏 林 珍 梁燕怡 韦 琪 郭绣兰 何 鑫 赵颜慧 戚金珍 方俊杰 黄兴凤 刘 顺 黄明媚 黄夏颖 林顺平 黄耀耀 劳玉彬 金春芸 黄永春 李晨露 雷元洁 陈润财 韦小妹 梁丽媛 韦晓蝶 韦新婷 庞雅婷 梁欣怡 樊委玲 韦盖龙 韦健华 农佳佳 黄 肖 何 铭 黄春月 罗兰禧 李婷飞 李新新 樊 钦 李思思 韦淑兰 刘广怡 苏钰洁 梁素瑜 黄晓莹 韦格格 韦小青 韦盈利 唐金芳 胡艳婷 莫婷琴 蓝禧林 王汉依 覃慧婷 李小艳 黄明静 黄金燕 梁秋莉 陆燕君 农梦丹 农琴清 方文和 黄婉妮 银 嫣 覃柳璐 黄春艳 黄秀荣 罗金香 韦敬欢 隆沁洋 阮 杰 岑 琳 黄美锦 农靖童 陆妙红 黄华福 胡仁伦 熊丹萍 龙 菲 许桂英 劳玉梅 王 杰 梁学进 黄富斌 蒙云湾 农金莉 黄凤美 罗 华 张岗利 李玉巧 廖侦余 黄凤领 唐梓丽 王阿江 李春意 韦 林 杨桂青 劳前玉 滕小沙 覃新艺 李愿妹 郑维柳 黄 达 黄丽钱 黄晓玲 梁秋园 梁青练 韦露露 谭菲菲 韦瑞闯 蓝承双 潘鲜玉 兰 妮 韦世妍 黄 萍 蓝承长 白哓欢 黄佳丽 吴彩梅 黄佳美 黄 芳 覃陆桥 李雪莲 刘凤密 覃兰菲 李金俏 韦彩芳 韦力以 姚 清 谭兰雅 吕艳春 韦小利 黄祖宇 温盈盈 韦秋园 钟柳树 韦金身 李重虬 沈小雪 周丽娜 谭柳软 程文羽 潘红星 黄 妙 葛秋灵 班朝玉 廖欣颖 韦金灵 韦鸿依 黄秀凤 梁珍爱 黄柳芯 谢易玲 唐 甲 韦兰晶 黄洪锺 杨亚琴 梁东兰 覃飞剑 谢荣艳 莫祖格 范慧敏 李红宇 文 新 曾燕河 何观玲 贺赵艳 杨晓凤 王泓豫 蔡锦芝 吴 涵 何雅芬 潘运平 黄燕凤 钟秉珊 王敏姣 彭宝宝 黄 莹 李 婷 唐林琳 陈俊秀 莫丽萍 莫丽园 梁 媛 陆思敏 邓兰艳 潘婷婷 唐艺瑕 莫莲香 蒋淑琼 韦采妮 梁鉴婷 韦孟燕 甘 华 关 睿 李世婷 潘程菲 梁婷婷 范丽娜 范丽颖 梁 芸 王绪球 刘秋婷 卢梦兰 朱丽滢 谢旭芬 谢彩怡 周钰蓉 吕欣容 陈 芬 何冰雪 彭海英 刘丽玲 覃 雪 王婷婷 甘孔月 周容妮 莫诗莹 刘秋君 覃丽萍 林昌圣 何小蝶 周海英 邓荣英 何文丽 陈姗姗 玉林校区(32 名) 杨玉莹 韦明宝 古 雨 吴秀圆 覃海兰 韦春松 陈颖芳 黄舒雯 黄文静 兰振芳 何晓秀 阙意敏 樊春利 黄玉妮 伍晓桂 梁娇美 黄月兰 韦柳云 陈玉婷 石珏琳 覃 清 莫织穗 - 142 - 黎朝年 吴滢滢 苏以兰 曹婷婷 杨娟娟 张卓艳 李月婵 莫燕芳 莫 薇 唐 耀 (三)2019—2020 学年追评国家二等助学金获奖名单(206 人) 基础医学院(27 名) 李江莲 苏露凤 文学君 甘燕兰 陈秀萍 黄彩桥 郁芷筠 龙雨欣 罗金凤 罗 萍 许瑞洋 覃炎炎 姚金燕 董皎莹 李惠媚 罗小丽 覃海燕 廖辉云 余丽婵 张缘晴 杨小娟 赵贵兰 许洪华 邓钰棋 黄红娟 何翠珠 邓志云 公共卫生学院(8 名) 林才群 李明海 蒙丽溶 秦艳青 黄倩倩 许陪敬 何桂条 罗晓婷 药学院 (24 名) 白秀梅 梁冰冰 唐艳淑 莫长燊 梁李坤 陈联鑫 雷水云 利宗霖 檀惠莹 袁永霖 张春梅 黄菲宁 梁斯丽 吴好甜 谭庆颜 农清萍 陈家博 黄月珊 李林媛 韦 凯 李家惠 唐晓华 陆婉玉 傅廷丹 信息与管理学院(5 名) 钟世欢 杨丽雪 黎海燕 陈路莲 韦 映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0 名) 黄宇柔 莫 燕 欧真伶 凌艺珍 吴 佩 刘美君 李胜梅 姚修燕 谢金莲 周 娜 护理学院(52 名) 林裕连 覃金华 罗 静 陈薇薇 邹 怀 劳雪林 庞淦方 韦佳贝 杨 玲 潘柳菊 刘思静 林思婷 梁枕秋 玉艳雪 陈 华 戴健清 梁 玲 汤文静 胡 部 向惟壬 彭 鲜 农燕清 覃馨萍 李世豪 罗飞雪 罗柳媚 黄春艳 蓝港情 何丽为 庞凤娟 谢少洁 廖甜甜 谭 艳 吴凤琼 王海鸿 覃月念 徐小燕 农方源 黄杨婷 闭艳龙 覃秋珍 莫 静 卢虹君 杨家亮 冯彩凤 黄晓莲 周剑鸿 郑瑞英 陈林芳 黎华筝 罗秋英 罗珍珍 高职院(80 名) 覃烨兰 卢香莲 唐 静 陆秋婷 李雪春 陆莹莹 廖敏君 黄雪冰 苏时慧 刘燕丽 唐上珍 黄雅春 林冠娴 阮小兰 吴美芝 林紫梅 王萧萍 陈德燕 许承雪 陈茗馨 何泳静 刘兰娟 梁 雨 梁丽娟 苏芳城 庞基敏 李光平 张 开 黄朝想 廖 幸 方艳秋 刘婉菲 陈彤彤 刘芝燕 钟志涓 陈 渺 韦爱花 黄金梦 黄 英 梁楚莹 韦梦云 韦 敏 刘家丽 曾凯露 谢锦群 黄如敏 蔡立景 龙文仁 黄秋雨 唐梓丽 黄凤领 梁静聆 陈 艳 谭菲菲 兰 妮 黄佳美 黄 晏 覃艳娱 覃紫涵 蒙秋月 黄 敏 朱育禅 黄 玲 孙晓彤 童春凤 刘德芳 黄华美 冯 萍 黎丽琴 谢晓萍 陈燕仁 杨婷坚 韦 飞 陈非娴 周 洁 赖秀连 黄珍珍 石国鑫 王可欣 韦钦宁 表 56:2019—2020 学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获奖名单 基础医学院(16 名) 李国盛 李建棣 马馨悦 庞秋愉 卢柔霏 杨蓝姗姗 石小倩 韦华烨 王珺铎 陈晟誉 吴恒峰 滕洪材 陈智斌 郑 钊 陈 洁 黎倍怡 肿瘤医学院(2 名) 钟文慧 梁 巧 第一临床医学院(5 名) 吴思考 李雪霏 唐 淇 梁开智 肖梓茜 - 143 - 第二临床医学院(2 名) 胡顺莲 阳汐阳 口腔医学院(1 名) 李晶晶 公共卫生学院(3 名 ) 石敏娟 梁宁静 贾 奥 药学院 (6 名) 黄爱萍 何 维 罗 健 袁晓洁 林金泠 奚启叶 外国语学院(2 名) 潘长俊 刘润欣 生命科学研究院(1 名) 李秋云 信息与管理学院(2 名) 张洲源 梁颖岚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4 名) 牛 聪 薛本立 李琳珠 毕玉丽 体育部(1 名) 胡超睿 全科医学院(3 名) 肖慧婷 黄永玲 吴沛霞 护理学院 (9 名) 崔嘉盛 陈庆梅 祁筱婷 李格格 董朋鑫 李璐滢 刘佳薇 凌永珊 袁 涛 高职院(23 名) 陈慧慧 韩美玲 陆金杏 莫楠萍 黄彩凤 袁秋玲 梁连君 黄花蕾 黄 纯 农 李官凤 蔡宾怡 晨 潘彦岑 黄雨晴 罗蔚兰 秦小青 潘嘉琪 梁必霞 魏运凤 吴丽蓉 王欣萍 黎彦梅 李奉芝 玉林校区(4 名) 廖舒瑶 石毫楚 庞紫丹 覃敏兰 表 57:2019—2020 学年“心新起航”爱心资金获得者名单 (一)2019-2020 学年“心新起航”一等爱心资金获得者名单(60 人): 基础医学院:(18 人) 梁莹莹 梁耀龙 钟 漫 陈小芳 莫云龙 李燕萍 梁爱芳 黄保瑜 安文明 刘秋杏 黎喜庄 覃 雅 黄冬园 卢凯琳 唐 懋 黄小云 王颢阳 陈 静 口腔医学院:(1 人) 庞秋玲 公共卫生学院:(2 人) 吴小琼 符兴岛 药学院:(4 人) - 144 - 周瑜瑶 何亮君 姜宇琪 秦可情 外国语学院:(2 人) 姜鸿飞 莫少少 生命科学研究院:(1 人) 叶玉婷 信息与管理学院:(2 人) 梁洪源 张徐涛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 人) 罗柳连 韦宗梅 黄 东 体育部:(1 人) 吴海清 全科医学院:(3 人) 韦广燊 甘祖钦 陈 洋 护理学院:(10 人) 谢一辉 黄金元 李世鹏 陆海珍 阮家佩 张声耀 黄杏清 黄小丽 冯雨秋 彭菁华 玉林校区:(13 人) 韦懿珊 庞 林 张冰莹 韦春松 陈晓婷 汪荣芝 罗 红 言凤拼 凌冬梅 王思萍 关慧慧 谢炎珍 区丽雪 (二)2019-2020 学年“心新起航”二等爱心资金获得者名单(82 人): 基础医学院:(25 人) 顾鸿超 冯 毅 吴 满 何新新 覃禹瑶 钟方超 陶冬梅 樊则珍 李天发 莫 辉 程浩恩 梁金毓 韦志辉 何善波 李盈冰 景书文 农心如 李滨汕 庞淇方 李琪茵 吴源夗 陈俊宪 莫惠惠 王慧语 莫燕芳 口腔医学院:(1 人) 李 迪 公共卫生学院:(3 人) 梁湘华 林思婷 钟飞龙 药学院:(5 人) 覃燕梅 韦淑敏 陈 欣 黄佳艳 韦梅泉 外国语学院:(2 人) 梁思莹 邓惠珊 生命科学研究院:(1 人) 黄必周 信息与管理学院:(3 人) 黄 欣 黄 港 陈俏颖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5 人) 黄阮炎 崔 雨 石东平 黄凯茵 单世亮 体育部:(1 人) 欧阳晓 全科医学院:(5 人) - 145 - 陈华 林凌燕 邹 源 何镇琼 余铃月 护理学院:(14 人) 廖爱玲 蒙 晓 覃洁薇 覃新杰 卢雪梅 王怡婷 周 灵 冯光梅 赵婕如 陈秋露 彭杏华 罗娟莹 梁可婷 黄水坚 玉林校区:(17 人) 辛雄林 叶艳林 黄洁凤 欧阳婷 吴诗玲 吴 超 曾 诗 陶莉莎 王芳芳 李怀民 唐晓雁 陈旭琼 李桂龙 黄秋蓉 叶剑婷 徐嫣霞 李观燕 (三)2019-2020 学年“心新起航”三等爱心资金获得者名单(120 人): 基础医学院:(37 人) 陈朝辉 韦京妤 杨秋榕 唐金水 陆 冰 朱如凤 刘晓丹 胡雪娇 余星蓉 苏清榕 罗宇锋 庞 婉 梁文诗 闭忠海 黄洪英 黄光纯 李金英 刘广燕 张思婷 邱可宜 罗 静 肖 宁 甘 瑜 李添磊 黄宏彬 蒙嘉淇 谭伟琳 陈瑶瑶 姜绍兰 董美玉 韦知妙 李 瑶 莫贺栋 陆丹丹 阿丽耶·托合提 刘艺环 刘 娇 口腔医学院:(1 人) 潘棋欣 公共卫生学院:(4 人) 李心缘 王菲菲 陆漫源 杨带舅 药学院:(8 人) 温钊迪 黎银凤 谢小海 吴甲媛 古婉霖 肖观弟 肖玉琴 韦彩丽 外国语学院:(3 人) 宋春英 唐 瑛 蓝婷婷 生命科学研究院:(1 人) 黄章睿 信息与管理学院:(4 人) 周姚妆 黄贵雄 李旭钊 陈国纬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 人) 周小倩 许丽兰 申纳米 黄光秀 梁惠铭 蒋映月 张舒婷 体育部:(1 人) 覃天成 全科医学院:(7 人) 黄嘉婧 谭 梅 黄建成 黎玉华 刘菊莹 卢萃苹 梁琳珠 护理学院:(20 人) 李 梅 刘景丽 谢珊珊 苏卫慧 涂韦颖 卓柳婷 黄晓慧 植丽倩 陈秋桦 罗英翠 赵丽滢 张煜英 覃奎玉 吕观玲 韦子浩 黄秋丽 庞彩新 梁开珍 黄观凤 韦艳妹 玉林校区:(27 人) 梁湘琳 杨璐瑜 曾春凤 陈利明 陈燕梅 钟 樱 庞 琼 吴倩琳 何 芸 晏 欧 霞 周干清 婵 王夏玉 覃春丽 周丽秀 黎雨芳 吴卓欣 何莉莎 卢菲菲 李兰兰 张尼梅 莫小娇 阳长银 卢少法 严宇清 周娟婷 车秋兰 - 146 - 表 58:2018—2019 学年“稻盛京瓷西部开发奖学金”获奖名单 第一临床医学院:(2 人) 罗秀平 夏雨艳 基础医学院:(4 人) 潘康丽 伍冬梅 李捷 孙万娟 肿瘤医学院:(1 人) 王端玉 全科医学院:(1 人) 周小凤 公共卫生学院:(1 人) 莫初叶 药学院:(2 人) 周观娇 韦友奇 护理学院:(1 人) 莫海妮 口腔医学院:(1 人) 谢玉琴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 人) 阙梓萌 信息与管理学院:(1 人) 翟有琴 表 59:2018—2019 学年本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先进班集体标兵”表彰名单 (一)“三好学生”名单(共 900 人) 1.基础医学院“三好学生”名单(234 名) 赵 涛 王 鑫 陈炳豪 刘凤玲 季 瑾 陈 璇 覃莉莎 高钰美 钟露慧 李建棣 杨秋月 陈凤提 黄小欢 陆夏萌 张齐瑶 马亮君 许贵恩 陈雪媛 吴柳莹 张玉姣 张 悦 蓝侦瑞 黄钰珍 陈洪铧 秦荣杏 陈媛慧 吴 铨 吴海娴 吕瑜清 程思宇 马馨悦 罗红链 臧燕霞 余秋怡 林寒鑫 韦敏芬 邓 凌 韦柳相 韦秀才 覃 燕 张小雪 梁家敏 黄敏椿 覃于芝 彭贾贾 罗雪文 李锦芬 陈嘉敏 宁玉芳 何贵柠 郭 超 莫国欢 沈红苗 覃锦萍 高玉兰 黄 婉 李 娜 谭玉芬 冯周彬 刘佳艺 黄宏镁 李新华 黄秋慧 陈薇婧 周慧琳 陈明慧 谢二莲 蒋 欢 柳永清 严天宝 梁 瑶 何伟莹 周 丽 阳耀恒 李宗怡 张翠文 杨洁琼 陆 欣 杨崇泽 罗白荷 邓金铃 梁琳琳 陈 璐 颜郁蓉 庞秋愉 何美云 谢玉华 潘慧怡 赵云柳 林 源 伍冬梅 关钰婷 钟正鸿 卢柔霏 杨院萍 沈嘉晖 农青青 杨家明 徐 阳 陈倩倩 翁桂明 刘国群 陈姮霏 玉嘉欣 杨小萱 黄子桂 杨莎莎 黄巧欣 李茵茵 陈芳芳 邓文香 梁春逢 周宝玉 蒙仲维 黄文慧 吴姗姗 韦甜甜 覃小英 沈君桃 霍瑞臻 杨蓝姗姗 于燕菁 张紫怡 周 颖 林 可 邓雨清 黄金练 黄李浩赟 廖丽娴 梁丁宇 黄依依 范圆圆 覃 李 谢宜伶 曹海钊 何嘉泰 石小倩 林欣怡 韦玉琴 吴金露 曾一囡 宁尚武 许晓颖 张艳萍 黄海莹 黄乙净 石容溶 李美利康 梁柳玲 冯思珺 严泳雯 陈香旭 李河柠 黄如昕 - 147 - 秦艳萍 黄菲菲 梁 欣 刘心怡 阳芝惠 骆丽萍 孙浩嘉 李 捷 邓文涛 覃 丹 苏永添 沈方琪 雷 莹 田明杰 唐启宁 陆虹廷 杨星烨 黄 希 韦珍源 唐 千 魏汶倩 张淑怡 韦金孔 李云婷 何晓莲 孔 炜 陈欣媛 建晨昕 彭何琦 孙万娟 邓 荣 孔 茸 王星云 张斯竣 侯小丫 胡明霞 林剑彬 陈树维 余映楠 袁 度 罗姝婷 植金梅 黄海梅 叶严月 翁勳萍 贝学双 张乐怡 李 倩 凌小婷 龙文蔚 梁珍贵 周宏容 谢梦如 李 丹 王海霖 陈金兰 巫艳岚 庄诗凤 屠逸珂 樊琪雪 柯海泙 李金凤 黄 丽 包浩东 苏承浩 涂柯蓉 李清润 黄雯玥 陈俊帆 袁 琳 张盈盈 陈 洁 卢月玲 黄向军 黄小娜 金星伊 朱 燕 陈爱玲 覃柳洁 杜 钰 2.公共卫生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66 名) 闭香连 冯钰洁 戴桂仙 黄美云 彭俊政 贾 奥 梁雪莹 卢健兰 刘 佩 赖铭霜 高永芬 宾金莲 肖静怡 卫逸君 成 曼 唐琴芬 梁宁静 苏海霞 陶俐均 钟姗妹 李洁梅 卢天明 陆俏珊 兰春林 吴世鲜 覃丽冬 马小莉 张 迈 卢良红 吴思黔 唐静梅 刘声莹 冯玉路 胡沾漫 卢汝美 蓝淇元 沈 冰 杨越茹 赖春如 杨晓冰 何小桃 李春香 刘雅雯 钟雨恩 林彦冬 李方菲 韦港杰 张敏华 李金苗 李梅深 马静兰 李海艳 吴佳晓 张隽斯 陈彩丽 姚正言 覃安笛 梁晴晴 黄月婷 朱俊杰 覃如素 何汶燕 方珮钰 陶旭娜 陈万富 覃世文 3.口腔医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18 名) 陈利益 文 茵 覃建亮 施英华 赖艺元 骆洪羽 庄纤纤 陈 丽 谢玉琴 郭焜瑶 邓海阳 梁 丹 陆青兰 许丽新 李晶晶 陈咏欣 谭佳慧 徐萌晗 4.药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100 名) 吴冬妮 秦淑霞 朱武嫦 莫孝成 杨 艳 熊钰华 黄爱萍 郭 玲 黄金梅 高品梅 闭锦颜 何姗姗 覃 思 黄 靓 廖灵铃 罗 健 卢艳乐 刘素妍 廖万忠 苏宏梅 邓慧冰 韦冬梅 张 洋 吴灵君 杜 凤 杨 慧 莫 倩 丁 勤 王伟权 吴美渝 黄舒琪 叶 玲 何 维 梁春媚 吴美娟 刘小杜 薛明梅 吴姣娥 陈 瑶 张小静 余满燕 曾勇珠 莫秀娟 龙 妍 刘 义 石炎夏 方 铃 农运园 奚启叶 黄志玲 闫 羽 梁庆瑶 李翠玉 赵 倩 林雨轩 廖永和 韦 瑜 杨紫云 连慧琳 孟佳惠 黄 欣 周桂丽 胡夫欣 李雪珊 张 彤 陆淞铭 张信平 文也铷 张媛媛 胡孝艺 程智萍 梁岸萍 苏 波 杨海妮 张德智 蒙钰莹 陆娇双 周观娇 石国良 谢明真 张裕彦 刘蕴灏 戚蕊姿 毛垣嫔 梁馨尹 黄 洁 徐陈卉 陆美玲 吴婷婷 覃园芳 周建珠 罗鲜丹 卢明月 陆艳丽 莫思琪 李 钻 韦友奇 黄欣悦 麻贵武 黄立秋 5.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60 名) 尹智慧 谢言茜 宋永霞 李琳珠 陈恩茵 马小霞 王玉琪 韦石华 张 雨 钟梦琳 罗蒙月 罗艳萍 赵明清 陈静茹 梁 静 牛 聪 马文雯 薛本立 陈慧婷 黄丽萍 梁 冰 林 静 黄嘉怡 张钰斐 劳凤桃 刘 瑞 莫小兰 姚小萍 金 晨 石明娟 杨 芹 谢仁婷 范佳旭 孔穗林 张婧圆 赵蕴汝 薛 丽 陈歆怡 李妤婕 阙梓萌 任 琴 李兰馨 黄靖懿 王韵雅 张辰诺 林 岚 刘晗瞳 陆彩果 陶信杏 高静雯 李金玲 覃倩倩 陀思静 张馨元 何嘉欣 杨雪琪 谢锭茵 陈煜涵 赵春兰 吴芷雯 6.外国语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22 名) 何东妮 何颖丽 黄美玲 潘长俊 阳慧琴 党美超 周彦君 成 语 韦 洁 石涵霜 秦林艳 黄雨桐 殷思琪 欧伟婷 吕俏映 黄冬梅 李慧婷 曾玉丽 刘晓婷 陈文菲 刘佳南 陈晓红 - 148 - 7.全科医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52 名) 朱浩然 农 娟 甘岸玲 刘明月 陈河伶 陈秋梅 韦慧丹 杨丹青 蓝玉梅 伍德斌 黄颖凤 黄婷婷 张建明 蔡益艳 全艳兰 周小凤 罗清海 吴丽萍 黄景合 黄彦钦 何灿华 玉桂帆 王米雪 覃凯玲 杨佩佩 潘少婷 农华慧 陆晓波 张 露 李俊杰 苏小春 陈 丽 刘小娇 陈春妃 伍妹妹 龚 敏 周洪群 冯世球 劳秋容 岑英芳 蓝慧瑶 李 玥 滕翔凤 严冬梅 吴沛霞 卜嘉欣 黄永玲 黎 丹 刘 东 江林双 张文婷 何卢依 8.信息与管理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39 名) 韩记娣 马 婕 周淑娟 雷洁红 黄雪铭 黄 秋 孙昊宇 梁钰敏 翁梦晴 江 欣 韦彩萍 梁颖岚 谢琳艺 尹艺驰 李茂国 邓瑶琰 林 琳 黄玉兰 阮楚婷 彭晓婷 李秋妮 任文宁 陈 惠 苏金婷 王鑫玉 葛王舒琦 黄 攀 黄燕梅 李 鑫 房秀龄 韦炜瑶 林秋君 薛钰梅 陈雨薇 康春良 谢世清 杨 娟 韦琼敏 廖丽冰 9.体育部“三好学生”名单(共 13 名) 卢梅兰 钟 政 甘婷婷 陆东运 宋璐辰 唐玉欣 于馨平 何 秘 胡超睿 黄红静 陆周兴 马晓晴 杨冬雪 10.生命科学研究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10 名) 张祖荣 邓培雪 蒋健林 梁林盼 李秋云 韦彗琳 廖雪菲 谢乐燕 和格格 覃湘茹 11.第一临床医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153 名) 赵 荣 黄艳媛 李倪娇 陈少梅 李嘉怡 卢清梅 李 丹 苏芸萱 李英梅 吴思考 李美卫 闫婉云 董 浩 伍晓慧 汤 鹏 宋芳艳 阮雪琴 傅金凤 文 程 蓝晶晶 陈 楠 程杏梅 刁春丽 黄 婵 陈雪雁 刘 妹 陈金凤 莫官棂 钱超思 彭嘉丽 黄丽春 李钊敏 韦鑫燕 黄诗琴 李菲菲 陈施静 覃海鸥 施壮娥 谢燕妮 凌晓雨 李霜霜 陈俞婷 李恬恬 黄 兰 高 翔 黄 瑜 陈玉姬 钟丽丽 梁汉涛 冯丽颖 李 媛 宁 静 李 丹 唐金铃 莫庆辉 沈东萍 范金凤 林金艳 蒋异凡 农贤贤 李玉娟 庾庆良 梁栩芝 江 梅 蒋铭杨 覃雅婷 林凤娜 伍小菊 覃景茜 梁开智 唐文静 吴青华 庞观秀 李贤贤 宁苘媚 张 婷 李梅成 吴 祯 夏雨艳 王愿巧 罗子阳 黄晓丽 秦咏滢 甘林权 张阳凤 卜美茹 黄月琪 郭柳青 韦映妃 郭婉萍 唐 维 褚岚和 谭燕梦 韦 佳 龚晓芳 严洁丽 李小媚 张晓郭卉 覃健嵋 丁 智 周晓溪 谢钦珊 曾 雯 陶薇伊 傅子晴 潘民主 周 璟 陈欣雁 欧彩霞 覃秋财 岑秋宇 陆婷玉 邱 雪 冯彦菲 王梦彤 石毓灵 许文清 赖静妮 李丽琳 肖梓茜 李思吉 汤世琳 高秋捷 廖熙妍 马贵创 陈晓怡 唐司婷 邵烨鑫 丁雄辉 潘海洁 严婷婷 张超银 黄 群 李国盛 陈 娟 郑 杰 黄嘉淇 陈骄华 卢玉珠 李宇鑫 刘玉洁 黄华春 黄娅萱 梁琪微 陈湘铭 梁淑珍 阮学莲 黄瑶瑶 陈洁文 龙 晶 唐 婧 李 慧 李 欢 12.第二临床医学院“三好学生”名单(43 名) 卜昭婷 程春凤 刘 琪 黄小妮 梁夏宜 何思萍 李双红 林 悦 杨 旭 江雨婷 李一洪 覃春兰 黎龙珊 唐 翠 甘林平 黄歆婷 赵先玲 厉双慧 陈金思 韦铭彦 李琦琪 谭 琳 陈福艳 李国立 梁耀丹 黄步登 陈嘉怡 蒋芳诚 李文武 梁嘉元 周博思 刘慧颖 廖敏喻 黎清梅 阳汐阳 沈海英 韦汝娜 秦秋英 梁盛美 梁蓝予 方菲菲 邹玉萍 黄子倩 13.肿瘤医学院“三好学生”名单(40 名) 石 楠 沈 婕 谭健华 黄冬艳 王君萍 高天云 黄晓玲 李舒华 廖佩云 莫钊鸿 曾 兰 霍增榆 李小凤 黄靖媛 劳大媛 陈仪欣 龙姝辰 张 凤 钟坤燕 钟文慧 王端玉 王秋月 陆秀鑫 赖沁巧 颜海清 刘 静 真婷婷 刘邵宁 王双静 李 颖 陈润荣 李杰红 梁 巧 - 149 - 彭裕婷 杨超范 尹思静 黄宗燕 李丽晶 梁莉杏 石敏榆 14.护理学院“三好学生”名单(50 名) 覃永坚 赖 月 崔嘉盛 甘易凡 梁 婕 杨 琼 熊玉梅 韩亚霖 兰金美 蒙主恩 杨 何 卿雅丽 王燕映 陈庆梅 李小倩 桑玉还 高叶芸 周潇潇 田玉麒 韦尹淇 徐佳澳 谢思雁 陆永琪 冯 雪 谭邦勤 杨 洁 李倩茹 熊 英 祁筱婷 黄应丽 于溪霖 胥迎银 莫海妮 曾炫霖 黄怡婷 穆 通 吴仁豪 李 霞 黄 露 罗珍莲 陈春锡 黄仕环 周洁雯 韦荣姿 杨 琴 黄雪妹 唐 莉 李格格 林美鲜 黄雪梅 (二)“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383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105 名) 庞玉兰 潘桂珍 吴第洁 钟露慧 柳晓碧 陈雪媛 李氏料 叶诗倩 陈媛慧 吴 铨 余秋怡 林寒鑫 张小雪 苏家勇 庞舒婷 黄敏椿 陈嘉敏 陈筱斐 覃邦蒋 谭柳岑 李 娜 冯周彬 姚玉莹 黄秋慧 黄正南 欧范妍 吴丽婷 廖小凤 杨崇泽 梁琳琳 马金妮 龙承萍 陈 庆 朱 燕 陈 洁 陈凤提 银兰岚 陈俊妍 邓 凌 周慧琳 甘 蕾 陈薇婧 梁鑫光 黄雅婷 沈红苗 张齐瑶 林雅丹 陈雪敏 文奕双 严天宝 周开焕 陈国柱 张翠文 零芳蓬 苏 芸 陈传良 吴冰玲 苏邓蓉 杜 韬 黄俏俏 黎少蓉 邵凌朵 覃海飞 黄华新 彭一晏 温 凯 杨蓝姗姗 王洪敏 黄俊铧 韦晓霞 谢东薇 黄晓岚 韦华烨 黄宏阳 滕雨梦 李 姣 潘柳平 向瑞林 陈香旭 赵巧敏 谢箫莹 周冬丽 孙浩嘉 李 捷 李美娴 宁心宇 李广梅 刘一宏 何子勤 韦文秋 黄桂英 刘承莉 洪 逸 卢惠雯 覃 炫 王珺铎 董佳祺 谭可奕 莫淑君 卢秋龙 钟 桢 严昕宇 韦喜礼 屠逸珂 吴蔚邦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26 名) 李秋英 林巾粲 隆美英 陈沙沙 李彩霞 俸淑娟 秦 瑜 李家乐 刘珈妤 文俊上 陈 莉 兰柳艳 廖达美 黎也新 谢巧玲 黄钰雯 黄泫茜 杜梅珍 周楷棋 李汉嘉 黎婵华 莫佳江 石凌云 熊珮贝 黄语莹 林冬梅 3.口腔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7 名) 石 宝 黄田静 蒙日静 唐 婵 邓 菲 周靖然 李周应 4.药学院优秀“优秀学生干部”名单(45 名) 秦淑霞 黄 麦 覃 思 农波英 张可心 潘丽玲 黄舒琪 陈亭金 张小静 石炎夏 廖永和 黄志玲 庞宏泰 赵 妮 欧远峰 覃新杨 黄金梅 杨紫云 连慧琳 刘 静 蓝焱焱 贾梦婷 邓锦英 韦宇杭 周观娇 方燕妮 廖 雨 吴冬颖 孟佳惠 陈 冰 麦 慧 桑梦琴 罗娇娇 张晓婷 何建松 梁雯镱 卢艳乐 谭雅文 韦彩仙 李松蔚 林雨轩 吴贝贝 韦承捍 方 铃 莫 柔 5.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24 名) 余敏琼 宋永霞 谭丽洁 杨 洁 赵明清 陈静茹 马文雯 林 静 陈慧婷 孟 哲 刘 瑞 姚小萍 石广花 孔穗林 薛 丽 肖 航 骆庆萍 周玲如 李丽莉 孙 钰 刘益瑶 陈煜涵 黄金霞 韦秋名 6.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14 名) 何东妮 朱 楠 成 语 蔡真妮 李秋红 曾超明 赵文润 薛新宇 李琳琳 欧伟婷 石 强 房 文 王睿琦 党美超 7.全科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20 名) 黄永淇 郭玉玲 张 权 卢 俊 卢明艳 罗 新 陈 薇 甘禄嵩 曾春霞 叶茂婷 曹晶晶 - 150 - 林业萍 蒙柳俊 卢桂英 刘宏裕 邹美玲 陈顺梅 侯小兰 褚艳霞 何 莹 8.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16 名) 黎小容 邓雪芳 杨 韬 莫晴丽 马翩翩 戴强友 甘世强 李展达 马 彬 黄淑慧 莫芳惠 甘烨嘉 刘陈龙 翁梦晴 黄淑怡 江 欣 9.体育部“优秀学生干部”名单(5 名) 邹莉莉 韦文妙 吴建州 闫 冉 梁 殷 10.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4 名) 彭新云 梁林盼 梁婷婷 谢乐燕 11.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64 名) 黄 俊 周风驰 张晓倩 王玲玲 伍宇丽 覃永念 覃晓梅 谷梦霞 柏丽娟 王 珍 王 尧 欧审建 李雪霏 李 婵 夏佳春 彭依玲 罗秀平 欧春玲 赖礼兵 党璐洁 唐 淇 姚建妮 贾若楠 蒋金霞 何开业 陈东玲 甘锦燕 王廷露 梁 斌 覃琴雁 苏小婷 刘钰萍 吴炫均 赵秋萍 余宗霖 邱 纤 陈佳琪 王 宁 杨 媚 蒋 彩 曾育铿 谢佳怡 秦 英 林佳宁 覃成禹 何梦婷 葛梦华 彭慧柳 冯瑛文 叶青林 王 茜 郑 艳 邱厚瑝 罗兰因 陈骄华 周永丽 俞达鹏 梁淑珍 马江美 黄国书 黄艳梅 龙秋仲 黄娅萱 卢玉珠 12.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17 名) 李继娇 刘凯兵 周海英 吕玉洁 吕思慧 梁庆晓 莫清林 潘淑芳 韦妍妍 李丽欣 庞雨卉 雷玉苑 蔡婷婷 戴君敏 覃远文 徐桂铃 刘兴源 13.肿瘤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16 名) 李家宜 汝林城 韦素方 谢 颖 吴 莹 杨楚仪 林廉洁 苏积裕 谭明浩 王昌前 肖星辰 洪朝寅 骆忠辰 严金莲 黄 琦 孙大地 14.护理学院优秀“优秀学生干部”名单(20 名) 梁小华 莫晶晶 沈单妮 赵新红 冯睿雪 庞瑜妃 阮永霞 李 秀 周 萍 张锦敏 韦金碧 李新漫 李春玲 胥迎银 李新栋 林秋华 李丹妮 王 菲 庄敏坚 冯小玲 (三)“先进班集体”(共 18 个) 1.基础医学院“先进班集体”(5 个) 2017 级临床医学 1 班 班主任:刘书言 辅导员:黄 玲 2017 级临床医学 4 班 班主任:陈泉芳 辅导员:李 丽 2017 级临床医学(双语)13 班 班主任:胡清媛 辅导员:梁福秋 2018 级临床医学(双语)14 班 班主任:唐莉莉 辅导员:王慧丰 2018 级法医学 18 班 班主任:邵 丽 辅导员:盘 薇 2.公共卫生学院“先进班集体”(1 个) 2018 级预防医学 26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张丽娥 3.药学院“先进班集体”(1 个) 2015 级临床药学 26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何姗姗 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先进班集体”(4 个) 2016 级社会工作 40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朱 琳 2016 级社会工作 41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杨海秀 2016 级社保(3+1)43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韦宇宁 2017 级社会工作 43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苏 珏 - 151 - 5.全科医学院“先进班集体”(2 个) 2015 级临床医学(全科方向)42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李 虹 2015 级临床医学(全科方向)43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孔 燕 6.信息与管理学院“先进班集体”(1 个) 班主任(或辅导员):廖建涵 2016 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8 班 7.体育部“先进班集体”(1 个) 2017 级运动康复 47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杨 红 8.第一临床医学院“先进班集体”(1 个) 2016 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 3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陈冰燕 9.护理学院“先进班集体”(2 个) 2016 级护理学 34 班 班主任:李东洋 2016 级护理学 36 班 班主任:刘 齐 (四)“先进班集体标兵”(共 9 个) 1.基础医学院“先进班集体标兵”(2 个) 2017 级临床医学(教改)12 班 班主任:陈 炎 辅导员:梁福秋 2018 级儿科学 19 班 班主任:魏 庆 辅导员:盘 薇 2.公共卫生学院“先进班集体标兵”(1 个) 2017 级预防医学 23 班 班主任:黄晓薇 3.口腔医学院“先进班集体标兵”(1 个) 班主任:韦家强 2017 级口腔医学 20 班 辅导员:廖健宏 4.药学院“先进班集体标兵”(2 个) 2016 级临床药学 26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陈铁寓 2016 级临床药学 27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刘 平 5.外国语学院“先进班集体标兵”(1 个) 2017 级翻译 41 班 班主任:黄春霞 6.信息与管理学院“先进班集体标兵”(1 个) 2016 级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37 班 班主任(或辅导员):曾丽蓉 7.第一临床医学院“先进班集体标兵”(1 个) 2016 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 1 班主任(或辅导员):王 铭 (撰稿:蒋洪涛;审核:闵晓阳) 表 60:2018—2019 学年高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 “先进班集体标兵”表彰名单 (一)三好学生名单(共 674 名) 1.基础医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24 名) 肖燕彬 刘 石 李阳金 韦 婕 何敏霞 廖茹瑞 刘懿萱 恭栩姣 李玲蓉 田文琳 罗 颜 相美曲 莫金枝 黎倍怡 赵贵兰 罗冬梅 朱荣亮 周官凤 邓志云 原露萌 杨益丹 潘小婷 李惠媚 杨小娟 2.公共卫生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10 名) 刘铭新 潘青韦 刘敏针 覃月兰 刘雨晴 何桂条 黄倩倩 韦兰丽 覃江飞 卢金清 - 152 - 3.药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28 名) 陆翠萍 覃晓筠 唐梦莎 覃宣烨 岑 芬 林金泠 黄理清 龚窕红 甘玉莲 黎泳怡 韦慧玲 覃丹阳 覃东娇 樊罗莹 黄菲宁 罗文婷 梁斯丽 谭天龙 谭 璇 杨 美 潘蓝静 曾素芬 陈延星 玉家兴 陶廷芳 韦英珍 魏晓华 卢真雄 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16 名) 蒋 薇 黎金玉 梁靖敏 沈洁如 莫雪雯 谢文惠 陈国樑 欧真伶 刘怿晨 唐思思 郑茂圆 韦 珍 黄 玲 邓雅丽 罗俏婷 刘美君 5.信息与管理学院三好学生名单(共 8 名) 陈妮妮 陈丽凤 黄梦婷 钟世欢 梁华文 朱继伟 覃晓钰 李剑凤 6.护理学院(三年制)三好学生名单(共 109 名) 韦岷秀 梁小明 吕斯华 凌同宜 姚丽花 梁凤敏 李思娴 王丽如 李丽娟 黄馨萱 韦园园 陈素珍 陈丽玉 蒙雪文 黄婧宁 梁鸿怡 赵 婵 何冬琼 梁书琪 陈丽艳 戴丹媛 何冬燕 杨海桃 覃春苗 曾瑞勤 李小妹 庞 燕 庞淦方 庞玉连 范武乾 韦佳贝 李 静 龙钰婵 尹芳静 杨小梅 黄裕志 胡港惠 李璐滢 陈欢欢 唐晓静 钟锦群 刘玉栋 苏 妹 李 夏 李 璇 李春香 黄海宏 玉丽珍 刘科深 吕珊珊 梁红丹 凌 涛 吴金莉 谢李艺 周家宁 刘佳薇 吴珍妮 江 茵 吕 冰 彭观灵 麻艺娟 陈盈盈 汤文静 李红颖 张宇娜 刘 琦 蓝港情 韦凤妮 蒙秋艳 何丽为 周怡杏 唐 芳 高日秋 赵雪艳 代佳宇 韦秋分 文孔月 杜金凤 覃炳兰 莫雪薇 吴怡华 覃合云 黄煜欣 何 舟 李红霞 黄 欣 韦丽娇 杨丽娟 唐晓娜 陆心怡 覃秋珍 庞先霞 陈望梅 杨 颖 誉 铭 王芳芳 韦婉瑜 曹丽莎 刘桂光 胡海怡 李珂珂 罗礼娜 谢心莹 黎华筝 陈 雯 贾丽铧 凌永珊 罗 智 庞 濂 7.护理学院(2+3 学制)三好学生名单(共 36 名) 苏 坤 黄伊琼 刘 菲 林园园 郑惠文 黄诗婷 张 贤 莫建霞 杨金华 邓程秋 黄翠萍 梁梅金 郑丽媚 何丽丽 凌青苗 邓吉肖 马小燕 罗婵娟 劳翔凤 韩美玲 欧晶晶 黄伊婕 凌梦雨 朱 洁 刘健薇 钟曼玉 韦楚楚 颜美玲 戴金桃 卢冠彩 陈志慧 王菲菲 彭绍微 严 慧 廖佩余 何炳月 8.南宁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95 名) 苏玉清 卢志琪 农秋玉 涂敏玉 李 燕 唐瑗敏 李月桓 覃怡颖 梁 静 覃起媚 黄玲远 李婵娟 林静芸 闭金格 阮春云 韦柳伊 雷春妮 闫思婷 黄凤娟 吕海杏 陈 丹 王己榕 韦丽婷 陈海梅 阮心泠 班芳怡 刘燕平 罗云兰 樊委玲 李美婷 黄彩连 李 念 梁珍洁 覃春梅 梁艳红 韦静萍 陈 瑶 张秀梅 陆夏嫦 黄春月 黄凯琳 莫兰芝 谢容容 黄美艳 黄别玲 李婷飞 梁连君 覃春清 农美雯 卢雪花 覃佩玲 李奕思 李新新 黄婷婷 农瑞靓 王思怡 陈虹均 何紫程 韩 艳 杜莉莉 谭 晗 郑莹莹 黄凤春 劳胜娟 曾燕玲 黄金潼 韦彩英 林天琦 陈美辛 胡丽芬 刘秀枝 梁 颖 江德勤 吴冬梅 赵北梅 蒙丽珍 颜鉴丽 何小莹 黄丽红 韦晓谚 陈 冰 何 星 蓝红梅 麦冬雨 杨 宁 梁春荣 李玉群 滕欣欣 唐 宁 陆林林 黄玉义 覃雅诗 李官凤 韦思彤 梁菊花 9.玉林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90 名) 许世妮 吕思惠 范小莲 冯 萍 罗春梅 林媛媛 赵英良 林晓霞 黎丽琴 张秋鸿 李 雪 蒋雯雯 黄静敏 甘玉芳 陈晓彤 丘启格 张筱曼 王燕婷 庞金敏 朱茂连 梁冰梅 詹永春 甘婷婷 赵玉连 杨婷坚 何兰兰 吴焕铭 卢灿华 黄渝华 张 婷 曾海英 黄诗琳 冯赛梅 王美琪 梁敏静 谢佩洪 黎艺铃 覃燕静 莫美莲 罗凤兰 覃丽萍 黄淇露 吕恒妮 袁文惠 - 153 - 梁小琳 黄芳月 冯晓雨 梁远琪 黄 敏 魏运凤 赵木凤 赖秋霞 陈晶妮 李丽恒 胡孔兰 吴丽蓉 陈日松 李 莹 林洁清 李春慧 王绪球 赵凯雯 余玫娇 吴百双 宁统华 祁淋淋 江灿玲 陆小芳 黄永琪 许 砚 管海凤 庞惠琳 刘昱彤 刘丽丽 范倩倩 李明霞 王 霞 王欣萍 黎彦梅 潘卓琦 吴保玲 钟佳宁 周森梅 梁桂英 李晓雯 施 婷 陈娉婷 甘新玲 李奉芝 林紫莹 10.河池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39 名) 黄梦淑 梁枝琼 袁俊远 马义雁 龙思霖 秦 春 潘彦岑 蓝承双 韦香娜 韦红露 何艳城 黎东晓 玉张继 黎 雪 韦家美 黄芳婷 黄丽芬 宋宗玉 李纹穗 陆 萱 覃 何愿凤 覃诗娜 娱 覃佩佩 黄宇春 韦力以 龙婉妮 黄婉婷 黄雨晴 韦凤面 覃紫涵 覃嘉炎 吴运秋 蒙秋月 谭南楠 韦依玲 罗小艳 谭小霞 李映琴 11.百色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49 名) 万金茶 杨舒艺 梁学进 何妹珠 宁 彩 凌俊媛 熊 梅 陆恬甜 张岗利 陆彩虹 赵秀钟 黄静莲 刘 萍 何海丽 罗雪宁 李春意 梁梦霞 崔紫萱 韦 琼 赵珍妮 李金凤 黄彩花 覃新艺 张福叶 黄 燕 张露丹 韦明弟 杨赵杰 牟文巧 刘金燕 陆海丹 韦敬欢 林登苇 何新欢 张漫玉 龙 菲 王兴瑶 申小繁 黄艳茜 覃意雯 岑秋懿 赵彩倩 农 晨 姚玉亭 玉 莹 劳秀鲜 黎金凤 韦 林 胡仁伦 12.北海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49 名) 吴佩玲 黄斯琴 吴永萍 谭敏如 卓小凤 杨艳凤 黄小青 郑雨倩 邱燕燕 黄燕燕 利群英 吴海燕 黄文翁 钟 婵 莫楠萍 吴真珍 黄丽秋 颜庭芬 曾 庭 郭绣兰 罗 梅 黄昌燕 施运姬 韦香龙 罗苏敏 张萌津 梁 雨 赵欣妍 何翠连 仇庆珍 赵颜慧 邓洁雯 杨宇彤 陈 莹 石 萍 彭 添 梁苑凤 方俊杰 付秋艳 钟静菲 梁华清 陈晓双 黄中玲 陈晓宁 黄珍凤 梁月蓉 莫丽诗 梁燕妃 黄彩凤 13.钦州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30 名) 陈远枝 银 洁 农情桃 归咏欣 周美岑 林 祯 黄文静 施 婷 黄小灵 包佩贝 张日清 梁必霞 蒙 凤 黄春英 黄丹丹 李雪梅 容 倩 黄 辉 孙倩倩 张 静 梁丹红 周海莲 黄爱玲 黄玉岚 唐珍娇 黄 雪 张雅琴 陆海静 项载苗 黄英萍 14.桂林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70 名) 欧振原 黄东玲 吕易乐 粟美华 谢荣艳 邓 筱 陈燕兰 李曼源 蒋媛瑜 蔡 娟 盘嘉燕 伍龙珠 秦 艺 王 点 苏乐红 罗蔚兰 莫小云 卢之炎 冯佩斌 陶美英 赖利霜 周 婵 廖小雯 陈名君 蔡锦芝 唐怡琳 蒋永娟 黎武婷 梁转明 蒋 莹 潘运平 唐书瑶 唐雨柔 蒋红梅 谢钰媛 罗亚兰 周丽婷 盘艳美 肖华林 全虹君 杨 霞 潘婉玲 李丽珍 张宇微 石华丽 蒋雅丽 张莉莉 杨诗雨 伍倚玉 沈欣榕 赵馨雅 龚 悦 黄 莹 周童舒 秦小青 潘嘉琪 唐嘉临 罗忠慧 谢金毓 蒋 婷 陈梁娟 丁露芳 何彩君 莫尧妃 藤柳兰 李翠华 王武燕 陈佳雪 韦 敏 莫缘缘 15.贵港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13 名) 沈珍荣 覃 芳 吴彩琴 黄永怡 黄晓梅 李凤燕 陆涣柳 黄金美 梁婷婷 卓娅妮 刘彬彬 李旭梅 黄梅兰 16.桂东卫校教学点三好学生名单(共 8 名) 覃钊凤 刘小莉 劳玉彬 岑 祯 黄耀耀 蒙荫清 倪桂珍 叶亚火 - 154 - (二)优秀学生干部(共 258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10 名) 肖燕彬 龚宣任 何敏霞 田文琳 覃艳邱 陈秀萍 莫金枝 罗冬梅 朱荣亮 许洪华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5 名) 梁家超 陈家棒 陆桂丹 吴胜花 罗晓婷 3.药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10 名) 韦慧玲 覃丹阳 林金泠 樊罗莹 周品言 黄保团 陆翠萍 张晴晴 覃雪鹤 谭 璇 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8 名) 蒋 薇 沈洁如 谢文惠 莫雪雯 杨 秋 刘怿晨 姚修燕 罗俏婷 5.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3 名) 杨丽雪 蓝庆卯 陈英莲 6.护理学院(三年制)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36 名) 黄冬梅 黄丽环 赵碧梦 马飞飞 曾宪秀 覃花梅 范羽烯 陈丽洁 柳 怡 沙 冰 杨 羚 黄秀美 卢秋双 廖冰冰 陈秋明 董文娟 黎 叶 谢 萌 韦莹莹 姚通钰 吴晓君 韦健忠 张健健 周 靖 覃文婷 韦素玲 黎春柳 黄艳波 吴凤琼 蒋梦瑶 刘思怡 农雨芳 凌永珊 黄秀兰 蒙秋伶 王柔越男 7.护理学院(2+3 学制)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12 名) 李莹莹 黄 玲 陈 佳 宾丽芬 叶雨鑫 何丽丽 王 愉 黎俐美 陆江珊 吴 雪 覃丽娜 关清潭 8.南宁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38 名) 林秋兰 龚晓婷 黄 霞 郑文文 梁新流 农丽蓉 樊诗卉 韦林娜 陈 丹 潘 陈海梅 韦丽将 明 李 念 覃春梅 周丽雅 黄鲜鲜 谢心慈 梁金兰 梁连君 潘雪莹 韦启秀 杨晓莹 肖金凤 王春兰 罗湫艺 杨丽芹 林仕湖 李 持 林思吉 吴新燕 黄艳妮 韦江莹 隆妮津 卢春艳 唐 宁 滕欣欣 韦明珠 金光艳 9.玉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32 名) 吕思惠 许世妮 黄观兰 朱诗晓 黄静敏 陈晓彤 朱茂连 梁冰梅 卢灿华 吴焕铭 冯赛梅 梁敏静 李海霞 陈非娴 陈 清 李春婵 赖秋霞 倪祖盈 李丽恒 胡孔兰 吕家欣 王绪球 余玫娇 宁统华 宁东华 孙晓彤 范倩倩 刘丽丽 黎彦梅 潘卓琦 秦 梅 邓海兰 10.河池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15 名) 韦雅培 余佳洁 庞凤雨 兰 妮 李永薪 周桂粤 韦利锌 唐柳星 潘民娜 蓝诗婷 龙婉妮 覃佩佩 覃 娱 梁美琳 韦文飞 11.百色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20 名) 张露丹 覃新艺 黄 燕 万金茶 凌俊媛 梁梦霞 李金凤 刘 萍 陆彩虹 张岗利 牟文巧 刘金燕 张漫玉 王兴瑶 覃意雯 岑秋懿 农 晨 姚玉亭 玉 莹 陈小妹 12.北海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20 名) 庞乾洋 徐冬锈 潘树莹 陈春怡 陈 冰 唐 雨 滕艳明 洪家怡 李家艳 黄 莹 黄 盈 覃小婵 陈林娟 张爱萍 黄梦慧 黄朝想 梁华清 凌树洁 潘梓瑄 李万霜 13.钦州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13 名) 银 洁 归咏欣 周美岑 韦亮玲 韦春伶 梁必霞 黄丹丹 张 静 周海莲 黄 雪 黄英萍 韦春霞 李明霞 - 155 - 14.桂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28 名) 谢钰河 韩乐乐 骆海莉 阳玉娴 蒋 莹 邓 倩 盘嘉燕 伍龙珠 张紫嫣 邱玉洁 经江燕 李 芳 唐 燕 文佳佳 江 恬 徐静雯 莫新艳 蒋 洁 李 西 李瑞婷 易金婷 唐来凤 李雨涛 郭倩倩 谢海琳 蒙龙宇 秦韦静 毛 俐 15.贵港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5 名) 韦换珍 宾旭炎 韦翠霞 钟燕璐 郭菲菲 16.桂东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共 3 名) 李慧萤 黄兰思 李祥梅 (三)先进班集体(共 21 个) 1.基础医学院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1 个) 基础医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2017 级 1 班 班主任:王闻楚 2.护理学院(三年制)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3 个)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 2018 级高职 7 班 班主任:赵 磊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 2018 级高职 10 班 班主任:黄艳菊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 2017 级高职 17 班 班主任:覃芳林 3.南宁卫校教学点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4 个) 南宁市卫生学校 高职护理 170203 班 班主任:郑 敏 南宁市卫生学校 高职护理 170208 班 班主任:韦秀菊 南宁市卫生学校 高职护理 180204 班 班主任:陆耘丁 南宁市卫生学校 高职护理 180206 班 班主任:谭丹群 4.玉林卫校教学点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3 个) 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 护理专业 170402 班 班主任:许 彩 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 护理专业 170406 班 班主任:黄明玉 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 护理专业 180407 班 班主任:严淑玲 5.河池卫校教学点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2 个) 河池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2017 级 1 班 班主任:韦巧玲 河池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2018 级 1 班 班主任:韦雅芬 6.北海卫校教学点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2 个) 北海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70301 班 班主任:庞 莹 北海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80303 班 班主任:陈宗毅 7.钦州卫校教学点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2 个) 钦州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7 高护 0601 班 班主任:潘 璐 钦州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8 高护 0602 班 班主任:黄艳艳 8.桂林卫校教学点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2 个) 桂林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70702 班 班主任:钟 灵 桂林市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80702 班 班主任:邵 健 9.百色卫校教学点先进班集体名单(共 2 个)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70502 班 班主任:韦艳飞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 180504 班 班主任:陆秋江 - 156 - 表 61:2018—2019 学年本科学生“优秀学生奖学金”表彰名单 (一)“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23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6 名) 柳永清 严天宝 徐 阳 孙浩嘉 孔 炜 张盈盈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2 名) 张 迈 肖静怡 3.口腔医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1 名) 邓海阳 4.药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3 名) 杨 艳 张之琳 寇焰宇 5.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2 名) 尹智慧 马小霞 6.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1 名) 吴 霜 7.全科医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1 名) 韦 悦 8.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1 名) 周淑娟 9.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3 名) 黄桐桐 唐文静 黄月琪 10.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1 名) 厉双慧 11.肿瘤医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1 名) 吴 莹 12.护理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1 名) 戈思佳 (二)“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185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48 名) 赵 涛 陈凤提 钟露慧 陈雪媛 张 悦 蓝侦瑞 银兰岚 刘子钰 梁家敏 林晖盈 陈明慧 梁 瑶 何伟莹 周 丽 吴丽婷 杨崇泽 颜郁蓉 谢玉华 钟正鸿 翁桂明 陈姮霏 黄晓岚 杨星烨 刘一宏 谢箫莹 陈 钧 黄 希 唐 千 陈盈盈 黄藓慧 黄乙净 梁深泉 雷 莹 吴金露 韦水春 田明杰 洪 逸 龙文蔚 韦金孔 李云婷 何晓莲 阳秋玲 李晟兰 贝学双 屠逸珂 包浩东 卢月玲 黄雨欣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13 名) 卢健兰 苏海霞 李洁梅 马小莉 吴思黔 胡沾漫 杨越茹 李方菲 李梅深 张隽斯 陈彩丽 朱俊杰 陶旭娜 3.口腔医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4 名) 文 茵 骆洪羽 周靖然 陈咏欣 4.药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21 名) 熊钰华 郭 玲 江颜慧 廖灵铃 张 洋 潘丽玲 蔡楷柠 赵 倩 闫 羽 陆淞铭 石国良 - 157 - 卢明月 韦友奇 薛明梅 方 铃 林雨轩 韦 瑜 梁岸萍 刘蕴灏 戚蕊姿 徐陈卉 5.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12 名) 黄超群 周君怡 罗艳萍 陈静茹 谢仁婷 刘 瑞 孟 哲 王 凯 刘晗瞳 覃倩倩 张馨元 陈歆怡 6.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7 名) 何颖丽 黄美玲 殷思琪 秦林艳 党美超 王丹妮 黄晓晶 7.全科医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10 名) 游晓云 何 莹 陈春妃 岑英芳 宁丽洁 王米雪 李俊杰 蓝玉梅 朱浩然 卢 俊 8.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8 名) 罗少英 黄云妹 黄婧仪 翁梦晴 张晓雨 李秋妮 王鑫玉 房秀龄 9.体育部“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3 名) 卢梅兰 宋璐辰 胡超睿 10.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2 名) 梁林盼 韦彗琳 11.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30 名) 闫婉云 李 婵 文 程 覃海鸥 夏佳春 汤 鹏 黄丽春 刁春丽 蓝晶晶 凌晓雨 陈 楠 黄 瑜 蒋异凡 冯彦菲 伍小菊 覃景茜 吴 祯 韦潇潇 秦咏滢 余宗霖 张晓郭卉 谭燕梦 丁 智 陈欣雁 岑秋宇 陈骄华 曾中虹 卢玉珠 陈晓智 李 慧 12.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9 名) 江雨婷 卜昭婷 黄惠梅 赵先玲 李琦琪 梁蓝予 陈福艳 黄子倩 陈嘉怡 13.肿瘤医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8 名) 杨楚仪 龙姝辰 邓新玲 黄晓玲 余锦婕 彭裕婷 周芳园 梁莉杏 14.护理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10 名) 梁小华 韩亚霖 卿雅丽 桑玉还 谢思雁 杨 洁 胥迎银 李新栋 李丹妮 唐 莉 (三)“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461 人)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120 名) 陈炳豪 王 鑫 季 瑾 吴桂玲 陈雪敏 陈宇露 邓可欣 黄梦怡 王沙沙 张玉姣 叶诗倩 刘雪莹 吴 铨 陈徵健 陈小霞 余秋怡 林寒鑫 罗红链 覃 燕 覃于芝 彭贾贾 谭柳岑 沈红苗 李 娜 谭玉芬 冯周彬 严智琪 赖倩瑶 刘佳艺 梁嘉莉 李 玥 谢丽媛 欧范妍 文海名 李奇云 黄正南 何 萍 阳耀恒 张翠文 陆 欣 罗白荷 陈 璐 何美云 邓茵丹 林 源 杨院萍 谢郁芊 沈嘉晖 武心源 苏邓蓉 玉嘉欣 杨小萱 覃海飞 邓文涛 霍瑞臻 曾莉雄 莫彩霞 严泳雯 叶露心 沈君桃 曹海钊 范圆圆 覃 李 蒙仲维 滕雨梦 黄李浩赟 邵凌朵 周宝玉 李 曼 陆虹廷 吴姗姗 李美利康 黄俊铧 庞宏锋 李明清 黄菲菲 陈一予 陈月华 李晓萍 黄巧欣 韦 睿 冯思珺 庞 程 胡良波 李天红 宁尚武 廖丽娴 韦佳君 梁丁宇 覃 炫 何子勤 王星云 林剑彬 罗姝婷 陈婷婷 邓妙群 陈树维 黄桂英 刘 璟 戴仁聪 陈 思 张斯竣 侯小丫 韦莹莹 高莹莹 李 萱 植金梅 张玉龙 黄海梅 樊琪雪 李金凤 苏承浩 罗 娜 黄雯玥 陈俊帆 袁 琳 黄向军 黄小娜 陈爱玲 杜 钰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32 名) 刘 佩 莫晓敏 闭香连 廖银璐 洪 雯 覃 彩 刘秋雨 黄钰雯 陆俏珊 陈 莉 冯钰洁 杜梅珍 冯玉路 沈 冰 周楷棋 李汉嘉 杨晓冰 李春香 钟雨恩 林彦冬 陈思宏 韦港杰 - 158 - 张敏华 吴佳晓 韦丽娟 梁晴晴 覃安笛 姚正言 方珮钰 覃如素 陈万富 覃世文 3.口腔医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9 人) 施英华 赖艺元 赵瑞琪 庄纤纤 郭焜瑶 韦进志 梁 丹 谭佳慧 徐萌晗 4.药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51 名) 黄 麦 梁彩明 吴雪祯 杨 童 覃 思 闭锦颜 刘素妍 卢艳乐 桑梦琴 邓慧冰 莫礼爱 田 欣 韦冬梅 万苗苗 李金霞 梁庆瑶 秦丽秀 韦彩仙 李翠玉 孟佳惠 刘 静 吴贝贝 张 彤 麦 慧 张信平 张媛媛 刘乐颖 张裕彦 陆娇双 谢明真 李 钻 陆艳丽 吴冬颖 莫思琪 黄欣悦 麻贵武 王伟权 丁 勤 苏 波 梁馨尹 毛垣嫔 廖 雨 罗建蓉 陈 瑶 邓 香 曾勇珠 覃月莲 赵 妮 周建秋 廖永和 甘亚稳 5.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32 名) 陈昱臻 刘 雨 吴 静 姚 越 余敏琼 饶苑平 容元宵 曹先德 梁 静 陈慧婷 梁 冰 陈文娣 杨媛媛 欧何丽 杨 飞 杨 芹 范佳旭 孔穗林 张婧圆 李兰馨 李妤婕 任 琴 吴 瑶 周玲如 林 岚 高静雯 李丽莉 陈煜涵 夏智佳 赵春兰 张辰诺 吴芷雯 6.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16 名) 成 语 潘长俊 何东妮 陈英丽 周彦君 黄雨桐 王秋艳 石涵霜 韦 洁 李慧婷 曾玉丽 甘倩美 陈文菲 刘晓婷 欧伟婷 王睿琦 7.全科医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26 名) 陈景华 刘宏裕 覃贤慧 龚 敏 黎江鸿 李 玥 滕翔凤 黄英美 黄景合 何灿华 黄彦钦 覃凯玲 甘禄嵩 叶成林 陈 丽 张 露 陆晓波 庞蒋燕 阮慧玲 曹耀冰 农 娟 张 权 陈河伶 黄婷婷 张建明 全艳兰 8.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20 名) 杨海云 冯 澜 陈 洁 杨 韬 陶艳玲 邓庆城 王泽宇 周 丽 韦彩萍 孙昊宇 高云雨 李展达 黄玉兰 林 琳 李茂国 任文宁 缪丽莎 葛王舒琦 韦炜瑶 林秋君 9.体育部“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6 名) 钟 政 甘婷婷 唐玉欣 于馨平 黄红静 陆周兴 10.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4 名) 朱轩锋 潘能慧 廖雪菲 谢乐燕 11.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76 名) 卢清梅 赵 荣 蒋金霞 董 浩 李倪娇 高 翔 伍晓慧 黄 婵 谢燕妮 欧审建 彭嘉丽 施壮娥 余留英 傅金凤 乔亚新 陈雪雁 罗冬梅 梁庆淼 陆 路 唐金铃 陈俞婷 张金环 李钰萍 梁瀚尹 谢凤彬 黄 兰 黄莹丹 陈金凤 刘婷基 曾育铿 农贤贤 李玉娟 王梦彤 蒋铭杨 李江妙 江 梅 林凤娜 林 韵 古鑫陶 何梦婷 叶青林 罗羽杏 韦 芳 罗子阳 王愿巧 黄正琪 黎开来 汤世琳 李思吉 许文清 唐 维 邱 纤 韦 佳 龚晓芳 覃健嵋 庞丁华 刘 彤 曾 雯 陶薇伊 黄浈琪 高秋捷 潘民主 覃柳枝 陆婷玉 丁雄辉 潘海洁 郭纪旭 刘俊棋 龙秋仲 李宇鑫 刘玉洁 陈湘铭 梁琪微 李彩燕 李 欢 龙 晶 12.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21 名) 陈 妲 韦铭彦 莫清林 周海英 黄桂连 何思萍 黄小妮 杨子凡 林 悦 甘林平 刘慧颖 韦汝娜 李文武 张 滢 卜慧萍 梁耀丹 吴思瑶 梁嘉元 黄步登 周博思 沈海英 13.肿瘤医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22 名) 钟坤燕 曾 兰 黄靖媛 李小凤 吴龙俊宇 谢 颖 农中豪 李莉莎 覃赞梅 岑维宁 唐 静 - 159 - 真婷婷 蓝 悦 李杰红 李丽晶 杨超范 杨芷倩 李思宇 邹凌敏 陆秀鑫 陈润荣 李元杞 14.护理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26 名) 陈亚男 苏维维 李嘉琪 徐子岚 黄青永 田孟贤 杨 何 何治琼 李小倩 高叶芸 周潇潇 田玉麒 叶 婷 樊 颖 王 璇 韦金碧 梁雪妮 李倩茹 钟 颖 陈 平 杨 穆 通 黄 露 琴 周洁雯 林美鲜 庄敏坚 (四)“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740 人)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192 名) 陈 璇 张玉伟 陈美文 卢艳淑 陈 寅 韦 晓 蓝茂强 吴第洁 江林穗 丘诗嫚 邱麒冰 卢 微 阮 丹 陆夏萌 张齐瑶 黄小欢 陈露露 许贵恩 叶 潜 刘 薇 陈伟玲 王心怡 韦利霞 唐君媛 李氏料 吕瑜清 吴海娴 臧燕霞 郑嘉怡 农媛屹 韦 滨 庞燕昌 文奕双 苏秋源 郑 闽 罗雪文 韦柳婷 宁丽珺 骆泽妮 黄飞鸿 宁玉芳 郭 超 黄 婉 覃锦萍 高玉兰 李璞真 蒋 剑 徐菡忆 周慧琳 黄海璐 阴倩阁 黄诗韵 苏彩立 周开焕 张 伟 邹明达 邱卓妍 黄桂丽 李宗怡 陈颢璇 郁冬玲 邓金铃 梁琳琳 彭雨钊 周 源 沈科宇 李湘萍 袁祖鑫 赵云柳 庞琼玉 王欣星 苏 芸 孙意皓 宋 宾 胡雅洁 程小璐 林运华 吴萱霖 吴应玲 杜 韬 黄俏俏 黄子桂 杨莎莎 龙婉玉 龙金泉 李美娴 甘佳灵 黄宏阳 罗欣宁 张丽华 梁晨蕾 周 颖 张紫怡 林 煜 蒙怡蒽 李彩虹 黄艳萍 宁心宇 谢宜伶 唐羚格 杨锂蓝 易源媛 吴 敏 李 姣 李清霞 林霜霜 陈翠园 黄如昕 赵巧敏 姚宇轩 倪春燕 李茵茵 杨贵营 袁凌云 黄来敏 陈芳芳 谷 悦 张清元 粟莉珺 罗思婷 肖 霖 张海岚 苏 冰 黄河静 梁 丁 韦鑫南 梁 欣 李嘉胜 李家威 林 可 卢 娜 赖荣耀 苏宇凤 李 艺 廖泳鑫 卢 妍 王稷溱 冯大鹏 蓝彬彬 刘小玲 刘心怡 王洪敏 黄琪琪 董佳祺 张乐怡 何兴萍 付李愉 黄玉桂 王海霖 陈皓月 何雨婷 黄 莹 梁清琳 杨 芸 覃凤霞 吴雪琴 吴艳盈 杨 菊 巫艳岚 李 倩 甘 甜 陈炜辰 谭鸿图 庄诗凤 莫淑君 谭可奕 钟 妍 周宏容 牟美薇 严昕宇 谢梦如 刘 娟 李木兰 赵艺莲 彭倩倩 黄雪颖 柯海泙 徐金敏 李清润 罗秋芊 陆美华 黄滋溶 蔡园艺 梁献玲 黄喜婷 庞美伶 黄厚生 郑永杰 金星伊 黄甜甜 张旖琦 韦璐瑶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54 名) 李秋英 宋 阳 钟清清 宾金莲 何沂蓉 韦燕飞 隆美英 兰春林 覃黎明 谢语蓝 黄腾达 陈沙沙 俸淑娟 陈 燕 康旖雯 韦诗诗 陆贝贝 秦 瑜 莫素敏 韦玉霜 黄美云 罗燕额 覃 芳 刘珈妤 欧美伶 唐沛莹 钟伟月 全 意 何雨玉 叶志群 杨 衡 唐薇婷 莫佳江 麦小游 陈淑萍 黄冬梅 石凌云 李 慧 徐艺宁 王 欢 谭人志 韦 颖 吴剑鹏 赖诗艺 莫乔曼 潘静怡 卢秋媛 谢玉清 王嘉璇 孙营营 何雨宁 黄海莲 叶方勇 韦泱源 3.口腔医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14 人) 潘芳洁 郑茹丹 姚力郡 农盛杰 林兰珠 杨玉冰 乔 洋 许丽新 唐 婵 朱金沙 邓惠丹 麦若曈 邓 菲 黄月娇 4.药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82 名) 麦居连 陈新媛 周 远 谢静晓 黄燕妮 樊斯婷 虞娇莲 潘美诗 邓 莹 黄 靓 苏宏梅 罗娇娇 罗凯文 农波英 胡婉钰 李玉凤 韦柱梅 田丽群 黄金凤 吴泳净 劳永洁 陈家涛 叶清远 钟欣瑜 陆俊鸿 蓝九安 谭雅文 梁启蓬 王佳雨 陆美玲 胡孝艺 莫 洁 周建珠 李梦婷 梁 远 廖伟菊 文也铷 林锦伶 凌 珍 曾 瑶 马灿芳 陈乐卿 陈嘉裕 古 蝶 江春丽 梁 爽 李储成 蒋尚真 黄纤纤 黄立秋 邱炎兰 吴 易 韦 娴 - 160 - 郑瑞玲 庞才红 何建松 林 珍 韦小倩 陈依琦 侯春菊 龙 妍 覃新杨 农运园 韦春艳 覃馨雨 吴 雪 焦琮芮 陆静阳 申金海 赖良雪 唐冰玲 温宁羽 李松蔚 王燕雪 梁 婧 李雪珊 周 洁 张德智 蒙钰莹 卢佳玉 蔡美裙 廖蓉荣 5.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49 名) 何青青 李春彤 杨 洁 陆晓青 夏 晴 张 雨 杨晓芸 奚海萍 黄天阳 王天韵 李姿姿 孙长春 韦秀玲 孟照霞 林双溪 姚云丹 林 静 劳凤桃 罗柳意 张钰斐 金 晨 黎 安 莫小兰 石明娟 姚小萍 黄逢珊 李博志 叶小碧 孙 钰 赵蕴汝 黄靖懿 骆庆萍 莫宇羽 覃紫莹 谢秋蕾 苏渊洁 王韵雅 吴良宇 杨紫涵 李洁洁 林木立 黄 慧 付思文 郭 玥 刘益瑶 黄金霞 李岢悦 刘 艳 劳梅彬 6.外国语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26 名) 龙震宇 蔡真妮 阳慧琴 李檬棋 周紫萍 潘建琳 韦子玉 王卓佳 曾舒婷 薛新宇 李玉凤 李家奇 陈宜恒 蒙丽好 张丽玲 石 强 刘 密 赵红婷 钟坤烨 陈晓红 刘佳南 李艺婷 黄冬梅 曾超明 农海玲 胡佳丽 7.全科医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41 名) 李 琼 唐祖丽 甘雨鑫 覃海琪 卜嘉欣 曹晶晶 林惠兴 甘 蓉 谭礼雯 蒙海芳 邓永治 苏丽敏 卢桂英 杨惠清 奚小慧 卢明艳 卢利珍 方金燕 韦思思 陈 薇 陆军龙 陆 璐 卢思远 叶茂婷 李杰杳 林春梅 曾春霞 梁伟玲 庞玉秋 吴炜炜 黄永淇 苏金兰 温东燕 党雪梅 蔡益艳 黄欣颖 黄丹尼 周艳娟 严燕婵 许丽萍 黄颖凤 8.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32 名) 李晓宇 杨 娟 黎 欢 卢雪玲 黄愉程 韦琼敏 莫晴丽 黎珍君 梁海莲 陈秋羽 金 珊 樊禺彤 李明琳 卢颖曦 戴强友 杨 楠 林俊安 阮楚婷 邓瑶琰 韦亚闻 马 彬 苏金婷 陈 惠 陈乐颖 康春良 黄 攀 黄燕梅 唐诗琳 谢世清 巫东玲 薛钰梅 黄彦彰 9.体育部“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11 名) 陆东运 李媛媛 潘多资 姚 敏 何 秘 黄楚茵 任福利 马晓晴 杨冬雪 周癸礼 闫 冉 10.生命科学研究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8 名) 蒙木榕 华羽蓉 邓小莲 毛 卫 肖曼琪 和格格 梁婷婷 祁翠慧 11.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123 名) 苏芸萱 李月仙 王 尧 李 丹 刘晓凡 秦华莉 韦敏达 陈雪芬 彭依玲 姚建妮 黄 俊 莫官棂 冯丽颖 李俊微 李恬恬 李菲菲 党璐洁 黄诗琴 丘 韵 杨 羚 陈玉姬 莫庆辉 贾若楠 李 丹 张庭凤 李泽彬 刘 妹 黄诗佩 柏丽娟 赖礼兵 钱超思 伍宇丽 韦秋燕 范金凤 梁钟帅 杨桂珍 谢冠锋 梁汉涛 莫南芳 刘 楷 李石金 黄艳超 梁燕玲 苏土梅 谷梦霞 林春香 何开业 陈志添 陈栩栩 王 茜 梁 斌 肖倩怡 邓鸿媚 石毓灵 王思婷 陈守雷 李柘坤 冯瑛文 覃琴雁 文玉秀 马 浚 韦诗思 谢海翔 林佳宁 覃成禹 范超会 胡懿轩 刘 超 张 倩 宋运成 覃 健 黄 欣 张阳凤 农滢巧 陈镜羽 詹翠玥 郭柳青 李 婷 褚岚和 董佳珏 淡双叶 陈晓怡 莫 璇 韦静静 刘 畅 廖熙妍 周晓溪 吴柳希 苏琬琴 陈佳琪 吴柳姣 莫富秋 黄依桢 熊柳源 黄俊辉 傅子晴 区莹莹 韦 想 郭耘巧 黄海云 滕秋凤 梁小燕 邵烨鑫 黄 群 张超银 梁海祺 邱厚瑝 黄 欢 覃广梅 罗兰因 马芊芊 黄日兰 陶虹宇 黄华春 黄娅萱 黄琼庆 彭春婷 农瞿菲 陈伟婷 林春蓉 李清玲 江胜平 陈仕娟 - 161 - 12.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34 名) 何金阳 廖晓婷 黄剑兰 凌宏俊 梁夏宜 田淀中 吴艳萍 李 萌 唐 翠 陈云君 梁庆晓 马健超 李一洪 利虹瑛 李双红 唐小珍 赖云慧 陈雪兰 刘航宇 梁金兰 詹耀坤 曾春容 王晓燕 朱海通 罗丽莹 李宗懋 韦妍妍 吴少锋 吕宇珍 廖月圣 黄书钟 闭秋粉 龙彦冰 陆薛宇 13.肿瘤医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34 名) 李科振 蒋维蔚 吴玉芳 高天云 胡罗霞 蒋艳秋 陈菁菁 梁斌平 石 楠 杨 王绍霜 谭黎娜 涛 黄冠超 莫钊鸿 黄冬艳 谭雪梅 韦素方 胡 慧 刘邵宁 颜海清 尹思静 巴静静 陈秋玲 梁晶容 王双静 李 颖 严金莲 蒋金利 王昌前 谭明浩 黄霞飞 申文俊 陈柳伶 孙大地 14.护理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40 名) 曹丽丽 梁少银 陆绮雯 孟祥钞 李露丹 梁银霞 唐艳妮 赵海利 黎慧敏 韦愈先 李丹妮 韦柳合 韦尹淇 陈利利 李 秀 宾菁桦 周 萍 陈洁婷 管圣鑫 蒙丽婷 梁国怡 韦钰竹 黄秋慧 冯欣夷 曾炫霖 黄怡婷 杨宛峰 李春玲 曾 密 林秋华 侯茜洁 李 霞 韦荣姿 王 菲 韦晓玲 伍宓瑶 冯小玲 黄雪梅 叶芳言 冯锦婷 表 62:2018—2019 学年“优利特奖学金”表彰名单 一、基础医学院(2 人) 凌小婷 姜育琴 二、公共卫生学院(1 人) 戴桂仙 三、药学院(1 人) 秦淑霞 四.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 人) 祝薇薇 五、全科医学院(1 人) 甘岸玲 六、第一临床医学院(3 人) 郝旖旎 李 彬 阮学莲 七、第二临床医学院(1 人) 梁盛美 (撰稿:韦 娜;审核:闵晓阳) 表 63:2018—2019 学年高职“优秀学生奖学金”表彰名单 (一)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13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1 名) 刘懿萱 2.护理学院(三年制)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2 名) 黄玟瑆 莫雪薇 - 162 - 3.护理学院(2+3 学制)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1 名) 苏 坤 4.南宁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2 名) 韦林娜 卢 静 5.玉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2 名) 覃雪丽 曾海英 6.河池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1 名) 黄雨晴 7.百色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1 名) 覃意雯 8.北海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1 名) 黄燕燕 9.桂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名单(共 2 名) 罗蔚兰 秦小青 (二)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137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5 名) 李灌颖 田文琳 罗 颜 朱荣亮 邓志云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2 名) 刘铭新 卢金清 3.药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5 名) 陆翠萍 覃丹阳 周品言 曾素芬 谭 璇 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4 名) 韦 珍 沈洁如 蒋 薇 罗俏婷 5.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2 名) 莫婷园 梁华文 6.护理学院(三年制)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24 名) 韦岷秀 梁小明 黄馨萱 韦园园 庞 燕 何冬燕 韦佳贝 龙钰婵 陈欢欢 唐晓静 吕珊珊 玉丽珍 江 茵 彭观灵 韦凤妮 周怡杏 覃文婷 杜金凤 何 舟 王海鸿 陈郑惠 庞先霞 庞 濂 罗 智 7.护理学院(2+3 学制)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8 名) 黄伊琼 刘 菲 宾丽芬 钟园秋 劳翔凤 韩美玲 黄萍萍 封华芳 8.南宁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19 名) 张馨月 周慧锟 蒋颜乐 骆玉萍 陈 丹 韦淑华 黄彩连 张美婷 周丽雅 李婷飞 唐运莹 肖金凤 莫金培 林仕湖 黄冬清 黄艳妮 陈 冰 唐 宁 李 惠 9.玉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15 名) 吕思惠 赵英良 黄静敏 庞金敏 杨婷坚 黄诗琳 覃丽萍 梁小琳 梁肇梅 陈日松 王绪球 陆小芳 刘丽丽 梁秋明 甘新玲 10.河池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8 名) 潘彦岑 田秋芳 蓝承双 蓝艳思 韦凤面 覃诗娜 覃 娱 曾 霞 - 163 - 11.百色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10 名) 李春意 罗雪宁 万金茶 张岗利 李金凤 黄 燕 牟文巧 岑秋懿 张漫玉 赵彩倩 12.北海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10 名) 吴佩玲 郭绣兰 韦香龙 罗 梅 李家艳 黄珍凤 梁华清 莫丽诗 仇庆珍 梁月蓉 13.钦州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6 名) 陈远枝 银 洁 梁必霞 蒙 凤 黄春英 黄丹丹 14.桂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14 名) 欧振原 莫小云 邓 筱 卢之炎 盘嘉燕 黄东玲 潘嘉琪 陈梁娟 罗忠慧 唐嘉临 谢金毓 李翠华 蒋 婷 周丽婷 15.贵港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3 名) 沈珍荣 覃 芳 吴彩琴 16.桂东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名单(共 2 名) 陈伟玲 张林娟 (三)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327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12 名) 苏菲菲 刘燕玲 相美曲 覃少兰 罗棉烩 陈秀萍 原露萌 杨益丹 潘小婷 李惠媚 杨小娟 徐 馨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6 名) 潘青韦 梁家超 杨凤娟 何桂条 黄倩倩 韦兰丽 3.药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15 名) 覃晓筠 唐梦莎 罗文婷 梁斯丽 黄保团 覃英娜 玉家兴 魏晓华 韦英珍 梁钰玲 龚窕红 谭庆颜 杨 美 陈延星 陈联鑫 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8 名) 梁靖敏 赵艺淇 陈国樑 莫雪雯 黄 玲 邓雅丽 林晓园 刘美君 5.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4 名) 杨丽雪 张玉婷 朱继伟 覃晓钰 6.护理学院(三年制)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54 名) 吕斯华 凌同宜 姚丽花 雷素婷 莫梦兰 陈素珍 蒙雪文 黄婧宁 赵 婵 何冬琼 蒙丽妮 罗利娟 李小妹 覃春苗 戴丹媛 尹芳静 庞淦方 杨 清 杨 羚 黄裕志 钟锦群 卢秋双 宾 霓 苏 妹 李 夏 吴金莉 潘柳菊 刘科深 莫美娟 谢李艺 麻艺娟 陈盈盈 汤文静 韦红庆 唐 芳 高日秋 张健健 林媛媛 代佳宇 吴怡华 余柳婵 莫伟苗 黄煜欣 王柔越男 黄 欣 唐晓娜 陈望梅 誉 铭 蒋冬霞 韦婉瑜 谢心莹 黎华筝 黄秀兰 贾丽铧 7.护理学院(2+3 学制)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18 名) 林园园 郑惠文 莫健霞 黄 旭 杨 倩 黎文欢 邓程秋 黄翠萍 梁梅金 郑丽媚 欧晶晶 黄伊婕 凌梦雨 朱 洁 劳琪其 吴宝桦 覃海妮 姚小婷 8.南宁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38 名) 龚丽冰 莫雨晴 张姿依 梁秀霞 李冰锋 杨凤珍 黄凤娟 吕美琴 王己榕 韦丽婷 黄丹丹 宁可婷 李 念 覃春梅 黄圆圆 黄宁宁 黄鲜鲜 韦乃婷 梁连君 覃春清 黎思彤 陈 玲 韩 艳 何紫程 蒋桂琴 黄 婷 李 持 黄 静 韦旭辉 韦 晶 韦江莹 梁 霞 蓝红梅 麦冬雨 梁春荣 陆林林 罗雅方 何蓝云 - 164 - 9.玉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45 名) 许世妮 范小莲 冯 萍 黎丽琴 王 茵 林晓霞 甘玉芳 陈晓玲 陈晓彤 朱茂连 赵玉连 付玉华 黄渝华 冯 钰 赖蜜莉 冯赛梅 王美琪 梁敏静 罗凤兰 黎艺铃 覃燕静 邹岳珊 黄芳月 袁文惠 梁远琪 黄 敏 魏运凤 李丽恒 胡孔兰 吴丽蓉 赵凯雯 余玫娇 吴百双 孙晓彤 管海凤 廖诗云 王欣萍 王 霞 李明霞 吴保玲 钟佳宁 梁桂英 陈娉婷 林紫莹 徐金奎 10.河池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19 名) 韦香娜 韦易杏 韦红露 龙思霖 何艳城 黎东晓 兰 妮 潘秋苡 卢 营 韦 妙 覃紫涵 覃佩佩 覃嘉炎 谭小霞 吴运秋 黄宇春 蒙秋月 唐艳素 韦力以 11.百色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24 名) 杨舒艺 黄彩花 陆恬甜 刘 萍 覃新艺 廖翠芳 梁梦霞 梁学进 何妹珠 崔紫萱 李愿妹 陆彩虹 赵珍妮 武桂利 农 晨 姚玉亭 刘金燕 玉 莹 黎金凤 杨美良 黄美锦 农靖童 龙 菲 王兴瑶 12.北海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24 名) 徐冬锈 黄 怡 卓小凤 黄斯琴 谭敏如 吴永萍 梁凤娟 黄 莹 利群英 庞乾洋 陈 冰 莫楠萍 陈晓宁 韩 冻 梁燕妃 石 萍 钟静菲 黄彩凤 彭 添 赵汝艺 梁苑凤 赵颜慧 方俊杰 黄中玲 13.钦州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15 名) 农情桃 归咏欣 周美岑 林 祯 黄文静 施 婷 李雪梅 容 倩 黄 辉 孙倩倩 张 静 梁丹红 周海莲 黄爱玲 黄玉岚 14.桂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35 名) 冯佩斌 陶美英 陈燕兰 张紫嫣 李曼源 伍龙珠 吕易乐 蒋媛瑜 粟美华 蔡 娟 阳玉娴 秦 艺 谢荣艳 全 瑾 李丽丽 文雅熙 徐静雯 罗银秀 文佳佳 莫新艳 潘运平 唐书瑶 毛 俐 唐雨柔 伍倚玉 王武燕 蒋红梅 盘艳美 黄华秋 郭 敏 丁露芳 谢钰媛 沈欣榕 张 慧 罗家宜 15.贵港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6 名) 黄永怡 黄晓梅 李凤燕 陆涣柳 黄金美 梁婷婷 16.桂东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名单(共 4 名) 赵月兰 邹松霞 徐晓兰 文清华 (四)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531 名) 1.基础医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18 名) 罗梦珠 李 铭 龚宣任 甘燕兰 陈 楠 邓欢欢 蔡金梅 曹银乐慧 廖辉云 韦 彤 潘梅玲 温雅兰 许洪华 张秀云 邓钰棋 韦 燏 黄 慧 曾燕仪 2.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7 名) 林才群 蓝东棉 王朝兰 罗晓婷 覃江飞 莫镕菲 潘季花 3.药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23 名) 岑 芬 覃宣烨 黄丽燕 闫原赫 杨秋艳 梁丽莹 李英朝 蓝艳菊 陈学利 陶廷芳 陆 床 卢真雄 杨嘉琪 黄海婷 韦慧玲 黎泳怡 覃丽玲 孙家萍 马爱宁 陈家博 童春潇 潘蓝静 吴好甜 - 165 - 4.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14 名) 何 蔼 李虹波 陆 秋 吴思敏 李巧巧 覃珍玥 韦玉晓 唐思思 杨 秋 郑茂圆 蒙 焰 欧世燊 郑燕妮 谢金莲 5.信息与管理学院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6 名) 钟世欢 陈妮妮 杨 惠 李剑凤 陈英莲 丁港艳 6.护理学院(三年制)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84 名) 方 莹 李云佳 李丽娟 李思娴 王春巧 罗文儒 王秋玲 黎秋雁 陆兰芳 梁舒婷 张 民 李 婷 周 敏 肖嘉玲 刘小莲 潘 杰 曾瑞勤 郭华清 邹 怀 廖 丹 范晓婷 范武乾 闭莹莹 庞 清 覃 婷 沙 冰 陈本胜 秦 倩 李 璇 阮丽婷 邓佳灵 覃晓晴 罗紫薇 李夏玲 吕玉炎 凌 涛 周家宁 谢植林 胡宗熙 黄海梅 周婷婷 李 蔚 何 静 韦莹莹 梁春艳 黄露慧 姚通钰 吴晓君 叶小雪 梁晓菲 陈会珍 韦健忠 周 靖 陆泳丽 宁椿榕 庞凤娟 莫梅芳 奚丽芬 林 晓 陶卓湄 谢少洁 徐珊珊 杨桂玲 黎佩玲 覃秋珍 韦沙沙 马品红 许昱甜 覃柳萍 冯远秋 曹丽莎 刘思怡 李静琴 王芳芳 刘桂光 胡海怡 唐新雅 马 茵 罗礼娜 杨尚锋 蒙秋伶 王清霞 严文琪 谭 晶 7.护理学院(2+3 学制)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28 名) 杨金华 莫英连 陈慧慧 张 贤 张冬梅 黄诗婷 彭莉丽 赖春凤 覃乐怡 蒋梦娜 沈 媛 何丽丽 马 娜 李 雯 刘健薇 钟曼玉 韦楚楚 李沁颖 潘淇淇 王 愉 林艳娇 黄欣宇 李静华 韦彩凤 陈罡桥 甘凤玉 黄婉婷 陈晓丽 8.南宁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76 名) 肖 莹 胡 悦 邓媚媚 金春芸 杨孔飞 黄潘敏 黄冰倩 农思勰 韦先颂 覃云娇 韦华娟 农静雯 雷春妮 韦柳伊 颜建慧 陆艺岚 陈海梅 阮心泠 赵艺婷 陈祯丽 凌月炫 李珊娜 宋丽颜 李秀丽 梁珍洁 蒙 瑶 农春玉 梁艳红 方春美 苏闲闲 覃爱梅 梁金兰 吕思怡 欧 婷 刘秀金 赵小玉 农美雯 卢雪花 黄小月 张文华 苏楠惠 刘莉青 许雨棋 闭国莉 杜莉莉 林天梅 陈虹均 郑柱兰 黄倩姣 谢知谕 莫玉叶 莫秋霞 冯明琨 卢婷婷 韦鑫鑫 王 珊 吴 晶 刘俊源 杨思琪 谢 雪 何小莹 黄丽红 李紫梦 姚卓玲 何 星 杨 宁 卢文君 高 莹 黄文琴 何春宏 李玉媚 谢佩怡 蒙婷婷 卢木清 莫小霞 曾 莹 9.玉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71 名) 罗春梅 林媛媛 杨紫琦 王寒露 朱秋容 李 雪 蒋雯雯 张秋鸿 王 华 陈 幸 丘启格 杨秀娟 黄金芳 张筱曼 王燕婷 刘小翠 滕冰莲 梁冰梅 詹永春 甘婷婷 李春燕 黄娇华 何兰兰 张 婷 李 文 谢佩洪 梁馨平 吴金妹 朱惠玲 王婷婷 王敏英 莫美莲 莫诗莹 杨薛冉 冯晓雨 梁梦婷 黄淇露 吕恒妮 潘汝冰 文洁培 赵木凤 赖秋霞 何玉燕 陈晶妮 李晓凤 刘丹玲 林清清 李 莹 李春慧 宁统华 祁淋淋 江灿玲 苏红圆 陈梦婷 陈芳惠 刘昱彤 莫海联 周莉丹 马天瑜 凌金铃 李燕静 李琪焱 周森梅 徐逢誉 陈荣凤 卢 卉 李奉芝 李晓雯 冯燕铃 李席荣 施 婷 10.河池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31 名) 覃红芳 李永薪 银方惠 唐宇唯 周桂粤 黄梦淑 梁枝琼 黄 萍 袁俊远 何珊珊 班柳花 韦香莹 马义雁 秦 春 潘麒百 韦柳倩 龙婉妮 李映琴 黄婉婷 覃温温 覃利淋 何愿凤 韦佳璇 韦 益 韩美雪 龙明汝 廖兰琦 莫艳初 韦彩芳 韦素蔚 黄思慧 11.百色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39 名) 农苏琪 申小繁 黄觉惠 黄艳茜 岑立艳 黄丰秀 黄凤鑫 劳秀鲜 陆海丹 黄佳颖 黄欣怡 - 166 - 韦敬欢 李露燕 胡仁伦 邓银美 罗小娇 梁秀英 黄静莲 赵秀钟 杨赵杰 何海丽 宁 彩 韦 琼 农彩悄 凌俊媛 韦明弟 张露丹 黄羽茜 李海梅 张福叶 麻惠莹 韦巧丽 韦 林 方彦年 李玉巧 熊 梅 吴美凤 李岚清 梁耀心 12.北海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38 名) 杨艳凤 黄昌燕 庞小萍 雷秋妹 何 鑫 钟 婵 曹 婷 黄文翁 吴真珍 吴祥环 滕艳明 程运娟 吴海燕 黄丽秋 罗琪琪 黄家芳 黄小青 吴美芝 曾 雪 刘韦芳 潘梓瑄 陈晓双 邓洁雯 罗苏敏 黄兴凤 张萌津 施淋妃 李万霜 申庆玫 张雨凤 付秋艳 莫咏烨 梁 雨 赵欣妍 谢国颜 何翠连 黄 盈 刘桂杏 13.钦州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24 名) 黄小灵 包佩贝 张日清 黎 静 潘秋艳 吴艳丽 覃雯霞 陆河杏 苏雪兰 唐珍娇 黄 雪 张雅琴 陆海静 项载苗 黄英萍 梁存悄 潘心仪 庞 颖 戴兰芳 韦春霞 林 洁 黄文彬 李明霞 梁雪莲 14.桂林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56 名) 邱玉洁 雷茜茜 唐怡琳 李海艳 张翠和 谢钰河 韩乐乐 黄雪斌 刘亚萍 蒋永娟 石湘纯 吴宇微 梁东兰 王启琴 黎武婷 唐政敏 王 点 于 婷 廖雪梅 马 云 陆美材 伍婷湘 蔡春华 覃蓝玉 罗亚兰 陈佳雪 陈 诗 何雅琪 李俐洁 陈香香 蒋怡萍 何彩君 蒋 洁 翟玉娟 陈婷婷 唐 燕 韦 敏 黄顺英 莫缘缘 莫尧妃 藤柳兰 李福星 江 恬 王慧玲 秦韦静 莫丽娟 蒋媛媚 赵馨雅 蒙 妮 蒙龙宇 蒋怡琳 龙 鑫 李萍萍 黄 勤 白福春 龚 悦 15.贵港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10 名) 卓娅妮 刘彬彬 李旭梅 罗宇婷 黄梅兰 黄静汶 杨雄梅 潘 妮 覃心华 班钦兰 16.桂东卫校教学点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名单(共 6 名) 何洁羽 赵 萍 韦己芳 陆 娴 黄玲献 徐 慧 研究生资助工作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 年硕士研究生获奖人数 62 人,获奖金额 124 万元;博士研究生获奖人数 9 人,获奖金额 27 万元;总计获奖金额 151 万元,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2019 年评出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得人数 3578 人,获奖金额 1273 万元;博 士研究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人数 342 人,获奖金额 244.8 万元;总计获奖金额 1517.8 万元。 国家助学金。学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按 10 个月发放。发放时间为每年 1 月至 6 月,9 月至 12 月(7、 8 月停发)。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 13000 元,每人每月 1300 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每生每年 6000 元,每人每月 600 元。学校 2019 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总金额 2664.9 万元,其中硕士研究生国家助 学金 2216.4 万元,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448.5 万元。 表 64:2019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分配表 单位 硕士名额 第一临床医学院 31 第二临床医学院 4 博士名额 5 - 167 - 单位 硕士名额 博士名额 肿瘤医学院 9 1 公共卫生学院 3 1 基础医学院 3 1 药学院 3 口腔医学院 2 信息与管理学院 1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2 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 生命科学研究院(医学科学实验中心) 1 1 0 护理学院 0 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0 0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 非直属附院及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 11 合计 62 0 9 评审结果。学校在 2018 年 10 月 5 日前完成了个人申请、学院评审、研究生院审核、学校评审等工 作程序,经学院公示 5 个工作日无异议及学校公示 5 个工作日无异议。推荐张钰等 9 名博士研究生、林 鹏等 61 名硕士研究生为 2018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表 65:2019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 吴阳洋 胡作建 陈志清 周 鑫 蔡培安 陈 丰 覃奇雄 韩权发 韦燕琳 曾琪琪 李 津 李南方 蒋庆娟 郭祎男 李 娜 韦 谢 莫曼秋 黄琼慧 苏 州 见 闻 吴正远 邓小康 范景元 梁洪铭 孔炳辉 梁 凯 韦慧芬 潘永青 林秋宇 黄良钊 廖国林 王霄玲 李高鹏 李 倩 王 夺 毛岸云 韩 梅凡彪 赵 媛 黄 芳 黄晓量 任贇虹 黄申立 李 康 黄 刘美良 李 瑞 刘 奕 鲁 晴 梁小流 刘 西 王则涛 梁 月 彭 李 凯 肖 宇 王会灵 邵梦楠 石文文 陈晓萍 焦 覃雅庆 箫 蓉 艳 剑 表 66:2019 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标准与获奖人数 培养层次 硕士 博士 - 168 - 等级 比例 标准(学术型) 获奖人数 金额(万元) 标准(专业型) 获奖人数 金额(万元) 一等 10% 10000 元/年 57 57 6000 元/年 84 50.4 二等 15% 6000 元/年 85 51 3500 元/年 127 44.45 三等 75% 3000 元/年 424 127.2 2000 元/年 608 121.6 一等 10% 15000 元/年 15 15 9000 元/年 5 4.5 二等 15% 8000 元/年 19 15.2 5000 元/年 9 4.5 三等 75% 5000 元/年 79 39.5 3000 元/年 43 12.9 表 67:2017、2018 级全日制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标准与获奖人数 培养层次 获奖 比例 标准(学术 等级 (学术型) 型)元/年 一等 硕士 10% 二等 博士 11 10% 2018 55 55 2017 137 82.2 2018 138 82.8 2017 336 100.8 313 93.9 2017 10 10 14 14 2017 23 18.4 8000 65% 27 21.6 2017 58 29 5000 64 68 40.8 2018 74 44.4 2017 169 59.15 2018 186 65.1 2017 335 67 2018 371 74.2 2017 1 0.9 2018 1 0.9 2017 1 0.5 2018 5 2.5 2017 3 0.9 2018 10 3 5000 50% 2018 2017 9000 25% 2018 金额 (万元) 2000 10% 2018 人数 3500 50% 2018 年级 6000 25% 15000 25% 三等 11 3000 10% 二等 2017 金额 比例 标准(专业 (万元) (专业型) 型)元/年 6000 65% 一等 人数 10000 25% 三等 年级 3000 32 项目资金情况分析:2019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在 11 月 30 日前全部按规定足额使用完毕,其中发放硕 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人数 3578 人,获奖金额 1273 万元;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人数 387 人,获奖金额 244.8 万元;总计获奖金额 1517.8 万元,并在 2019 年 11 月 30 日前将研究生学业学金足额 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 表 68:2019 年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人名单 艾 蕾 安小宁 安 杨 敖 翩 敖青青 白发明 白 灵 白硕秋 白先愚 白欣玉 白亦光 白雨鹭 白玉兰 白振杰 白子文 柏兴林 班丽晶 包梦颖 包胜娴 包钰铃 包卓华 鲍若楠 鲍 宇 贝 妮 贲 银 闭彩莹 闭海洋 闭水清 宾小玲 卜晓阳 蔡斌斌 蔡 娣 蔡嘉丽 蔡建升 蔡京华 蔡开腾 蔡 亮 蔡璐徽 蔡 美 蔡梦骞 蔡培安 蔡 强 蔡香雪 蔡小君 蔡心连 蔡 阳 蔡悠冉 蔡长伟 曹百川 曹郝佩 曹 恒 曹家华 曹津津 曹 咪 曹 曹培东 曹秋丽 曹 羲 曹 雪 曹莹莹 曹 勇 曹越琦 曹中正 岑东亮 岑鸿仁 岑 姣 岑洁梅 岑丽明 岑仁凤 岑维鸾 岑雅伶 岑治宏 曾保尧 曾彩玉 曾楚媚 曾传发 曾春梅 曾 丹 曾德泉 曾放平 曾广柳 曾浩鹏 曾 欢 曾家全 曾蒋慧一 曾 婕 曾柳艳 曾 妮 曾琪琪 曾 启 曾 倩 曾庆乐 曾榕若 曾睿智 曾婉莹 曾 文 曾 文 曾 西 曾 习 曾藓惠 曾宪东 曾祥涛 曾馨逸 曾学宇 曾雪容 曾燕婷 曾燕玉 曾怡蓉 曾永联 曾宇鑫 曾媛媛 常维纬 常志学 陈 昂 陈柏桦 陈炳林 陈昌成 陈昌恒 陈朝晖 陈 忱 陈晨春 陈 成 陈成英 陈川斌 陈传珍 陈春燕 陈春雨 陈 聪 陈翠花 陈翠兰 陈 陈 迪 陈东杰 陈东明 陈方麟 陈菲菲 陈 丰 陈 峰 陈锋基 陈凤兰 陈凤灵 陈凤珍 陈富刚 陈冠宇 陈桂良 陈国伟 陈国幸 陈国志 陈海波 陈海韶 陈 陈 浩 陈红常 陈红丽 陈 泓 陈胡贵 陈华平 陈焕君 陈慧英 陈继先 陈家豪 陈家瑞 陈嘉怡 陈建宏 陈建新 陈剑鹏 陈 杰 陈 洁 陈经禄 陈 晶 陈景钊 陈静华 陈静静 陈静宇 陈 陈军泽 陈君春 陈俊明 陈 陈凯利 丹 昊 妮 娟 凯 - 169 - 陈 康 陈 康 陈 可 陈铿任 陈 陈 莉 陈良洁 陈 林 陈柳金 陈 苗 陈 敏 陈 明 陈珮玲 陈 鹏 陈秋华 坤 陈坤凤 陈 蕾 陈丽带 陈丽敏 陈柳尹 陈茂剑 陈美云紫 陈美芝 陈妹妹 陈梦捷 陈明星 陈 陈 铭 陈 念 陈攀红 陈培茵 陈佩琴 陈平伟 陈期华 陈其桂 陈琪邦 陈千英 陈倩莹 陈强棠 陈俏如 陈秋利 陈秋宁 陈秋怡 陈秋莹 陈 曲 陈全晖 陈冉冉 陈日凤 陈荣芳 陈如艳 陈瑞媛 陈 润 陈润峰 陈若云 陈尚威 陈少华 陈圣杰 陈 胜 陈世培 陈书斌 陈书蓉 陈书媛 陈 帅 陈司邦 陈 思 陈思静 陈思彤 陈思颖 陈思韵 陈斯琪 陈松达 陈穗霞 陈泰文 陈天友 陈铁寓 陈婷婷 陈王招 陈 伟 陈 伟 陈伟健 陈伟莲 陈 玮 陈炜康 陈文瑾 陈文瑨 陈文赏 陈 曦 陈县祥 陈相任 陈 香 陈潇莹 陈小红 陈小玲 陈小怡 陈晓兰 陈晓朗 陈晓萍 陈晓微 陈晓薇 陈晓艺 陈晓战 陈 昕 陈昕妤 陈 欣 陈 欣 陈欣欣 陈 信 陈星宇 陈兴金 陈 秀 陈秀恩 陈秀娟 陈秀奇 陈 学 陈雪茹 陈 峋 陈雅敏 陈亚蓝 陈 娅 陈彦妃 陈艳华 陈艳丽 陈 燕 陈 耀 陈 伊 陈 怡 陈钇地 陈艺天 陈易龙 陈益凤 陈 颖 陈映村 陈永欣 陈宇琳 陈雨莎 陈雨亭 陈语嫣 陈玉冰 陈玉军 陈玉香 陈 媛 陈 媛 陈 缘 陈远军 陈则强 陈泽峰 陈泽凤 陈泽媚 陈长志 陈 志 陈志航 陈志清 陈志兴 陈智炜 陈 柱 陈 卓 陈子钧 成南南 程海灵 程 红 程 程 凯 程若溪 程诗淇 程晓阳 程学敏 程 雪 程 阳 程远博 程 泽 程周平 仇雯霞 褚全红 崔传宝 崔笛儿 崔海荣 崔 静 崔小飞 代万武 代 艳 代紫微 戴惠淇 戴 罗 戴 容 戴世宸 戴伟忻 戴玮然 戴晓丽 戴 琰 戴 益 戴永发 戴 愉 党焌孙 邓才望 邓春梅 邓德丽 邓端耀 邓尔勒 邓海龙 邓虹吉 邓惠元 邓建平 邓 洁 邓 洁 邓洁华 邓丽敏 邓翎洁 邓 蒙 邓桥妹 邓任金 邓 荣 邓如意 邓伟明 邓小康 邓秀君 邓雅言 邓 仪 邓英慧 邓 颖 邓永恒 邓宇翔 邓玉燕 邓钰城 邓 月 邓泽平 邓增梅 邓招惠 邓振沣 邓子萌 丁 丁 瑾 丁茜琳 丁钦佩 丁彤彤 丁晓雯 丁雪文 丁燕锋 丁优星 丁自强 董彩华 董春婷 董淳强 董德福 董国珍 董海群 董 浩 董金达 董经纬 董 燕 窦萌萌 杜 畅 杜鸿哲 杜江标 杜 杰 杜金虎 杜 静 杜可晨 杜 宽 杜梅霞 杜美超 杜升园 杜媛媛 段丽霞 段美邑 段绍毅 段秀萍 段 莹 凡滇琳 樊海波 樊雪敏 樊艳芸 范成龙 范广婧 范嘉琪 范景元 范俊逸 范润哥 范树平 范思达 范思琪 范 鑫 范奕好 方 超 方春梅 方大浪 方葵艳 方 双 方 婷 方媛媛 方子良 冯宝莹 冯彩霞 冯昌强 冯 冯 葱 冯官正 冯 航 冯浩然 冯慧欣 冯 吉 冯建友 冯景煦 冯 铿 冯丽婵 冯利园 冯 苗 冯清源 冯 蕊 冯氏岁 冯世雄 冯顺武 冯 涛 冯韬文 冯天玉 冯文宇 冯娴婧 冯 潇 冯 欣 冯秀明 冯滟茹 冯耀照 冯一鸣 冯一唯 冯钰荣 冯 煜 冯 源 冯 樾 冯钟文 凤玉足 奉慕金 俸 符国帅 符小兵 符雅薇 符兆胤 付 欣 付 勇 付 钰 傅天豪 甘彬良 甘敬华 甘 露 甘日植 甘少新 甘 晓 甘幸坤 甘栩俐 甘英琴 甘镇瑞 高飞飞 高 高佳敏 高 键 高精洧 高静贵 高 丽 高 莉 高 晴 高瑞智 高尚志 高少丰 高 伟 高小筠 高晓雨 高 星 高亚娜 高业梅 高一金 高伊菲 高雨桐 高钰淇 高哲斌 高 智 高智华 葛朝辉 葛晨亮 葛 霜 葛万雄 葛小婷 耿校伦 耿泽阳 龚 驰 龚春蕾 龚 晗 龚飘飘 龚诗培 龚文霖 龚雅慧 龚云霞 贡益敏 古 谷金翰 顾珮馨 顾玉婷 顾智文 关 斌 关嘉卉 关睿聪 关斯文 浩 - 170 - 洪 莉 涵 尧 库 铭 超 陈 关耀宗 关业文 官丽萍 官诗萍 管 昊 管燕芳 桂 林 郭冰倩 郭富双 郭 静 郭俊江 郭凯迪 郭黎彦 郭丽娜 郭 敏 郭荣晟 郭 瑞 郭盛聪 郭殊玮 郭舒怡 郭 郭桐彤 郭文粮 郭先宇 郭晓婧 郭昕彤 郭兴喆 郭雅婕 郭彦德 郭祎男 郭莹莹 郭 玥 郭振亚 过禾佳 韩佳慧 韩江瑜 韩 静 韩李春 韩 露 韩培培 韩权发 韩 帅 韩 箫 韩晓龙 韩瑶瑶 韩宇源 韩志琪 韩志伟 何标才 何承蓉 何春娜 何翠影 何德伟 何冬凌 何恩怡 何峰艺 何广玲 何海璐 何灏逾 何宏湖 何辉明 何家旭 何 杰 何 洁 何金玲 何金蓉 何锦豪 何璟荣 何 军 何君妍 何俊昌 何凯丽 何立环 何丽凤 何 何玲燕 何梅婷 何美玲 何 淼 何 敏 何明为 何佩耕 何鹏杰 何青林 何容梅 何 珊 何绅菱 何燊林 何胜兰 何诗能 何仕涛 何 婷 何伟浩 何伟倩 何文明 何 翔 何小静 何晓红 何 璇 何学林 何杨文 何毅强 何勇飞 何 渝 何雨豪 何振东 何志葵 和培春 贺华杰 贺 杰 贺 思 贺希希 贺阳晨 贺子英 洪翠萍 洪浩源 洪基格 洪雪琪 侯晨阳 侯海瑞 侯佳音 侯俊利 侯岁朝 胡春梅 胡聪莹 胡冬美 胡高华 胡 泓 胡焕英 胡嘉欣 胡金翠 胡俊文 胡丽群 胡 宓 胡敏婷 胡前途 胡善林 胡师华 胡婉湘 胡文文 胡文璇 胡萧旬 胡啸吟 胡 阳 胡 赢 胡紫薇 胡作建 华建峰 华 蕾 华 蔚 华晓兰 华毅明 黄爱清 黄宝玥 黄倍源 黄碧华 黄碧蓉 黄彬彬 黄冰莹 黄婵裕 黄成忠 黄承清 黄楚敏 黄 川 黄川倍 黄创明 黄春流 黄春宁 黄春琴 黄春阳 黄春阳 黄 聪 黄 璀 黄 丹 黄 丹 黄丹丹 黄丹琪 黄道航 黄德馨 黄 东 黄东琳 黄方静 黄 芳 黄 芳 黄芳芳 黄芳依 黄 福 黄福吉 黄高飞 黄高昇 黄高翔 黄 戈 黄冠华 黄广兰 黄贵月 黄海敏 黄海珍 黄海珠 黄 焓 黄汉记 黄 黄 浩 黄浩铖 黄和淼 黄河铭 黄恒艺 黄红丽 黄宏剑 黄宏玉 黄虹蜜 黄华生 黄华珍 黄焕健 黄荟深 黄惠寒 黄慧敏 黄佳棋 黄家豪 黄建萍 黄健健 黄 江 黄江南 黄 娇 黄 焦 黄金福 黄金水 黄金源 黄锦冰 黄锦华 黄锦明 黄晶晶 黄婧娴 黄靖雯 黄静林 黄炯丽 黄君玲 黄骏文 黄开勇 黄开勇 黄可馨 黄坤全 黄兰诚 黄兰芳 黄兰娇 黄兰丽 黄 乐 黄 雷 黄丽蓓 黄丽芬 黄丽丰 黄丽娜 黄丽萍 黄利福 黄 莉 黄良宇 黄良钊 黄 亮 黄 林 黄林科 黄 霖 黄灵旭 黄玲玲 黄柳春 黄龙鳌 黄路路 黄璐钰 黄 露 黄吕航 黄茂弼 黄美芳 黄美梦 黄密善 黄 敏 黄能干 黄丕伟 黄品品 黄奇昌 黄启霞 黄啟华 黄 乾 黄 倩 黄倩妮 黄 巧 黄青华 黄青芸 黄 庆 黄庆钦 黄琼广 黄琼慧 黄秋梅 黄秋媚 黄秋萍 黄秋艳 黄秋园 黄秋月 黄群深 黄群英 黄日东 黄 山 黄山珊 黄姗姗 黄珊珊 黄上玉慧 黄少欣 黄申立 黄 燊 黄圣斌 黄胜凯 黄诗萍 黄仕浩 黄舒平 黄思芳 黄思捷 黄思琪 黄思思 黄松清 黄泰帅 黄泰云 黄 涛 黄天明 黄 田 黄婉雪 黄婉英 黄琬茜 黄 维 黄伟乔 黄伟育 黄卫珍 黄文静 黄文秀 黄文秀 黄雯婷 黄夏玲 黄先燕 黄先盈 黄显雯 黄 羡 黄 潇 黄小芬 黄小珏 黄小青 黄小群 黄小荣 黄小夏 黄小艳 黄小燕 黄晓琪 黄晓琴 黄晓新 黄筱晓 黄欣欣 黄馨月 黄 鑫 黄 鑫 黄 星 黄秀丽 黄薛然 黄学意 黄雪花 黄雪晶 黄雪梅 黄雪萍 黄雪颖 黄炎梅 黄艳玲 黄艳萍 黄滟琳 黄滟云 黄 燕 黄燕凤 黄耀斌 黄耀锋 黄耀辉 黄奕铭 黄奕璇 黄 莹 黄莹莹 黄颖豪 黄映婷 黄勇华 黄尤艺 黄有全 黄俞欢 黄虞远 黄 宇 黄雨润 黄瑀莘 黄玉聪 黄玉钾 黄玉洁 黄玉珍 黄元必 黄媛恒 黄 源 黄月甘 黄月维 黄泽裕 黄 臻 黄正萍 黄枝炯 通 浩 莉 - 171 - 黄芷娴 黄志斌 黄志克 黄志梅 黄治坤 黄 智 黄竹丽 黄子高 黄子艳 黄紫冲 黄紫薇 黄自波 黄祖权 霍健君 霍 霍 宇 吉 攀 戢克铜 计舒凡 纪佳月 纪盼盼 贾海青 贾宏伟 贾蕙华 贾文仙 贾亦悦 蹇淑娟 见 闻 江桂妙 江海妮 江 江 江 惠 江 雷 江梦凤 江梦捷 江日娜 江思琳 江文洁 江 炎 昊 河 旺 江长幸 江重锦 姜晨阳 姜 力 姜敏良 姜圣洁 姜 嫄 蒋嫦月 蒋传林 蒋家晓 蒋嘉钦 蒋 蒋 杰 蒋静娴 蒋兰岚 蒋莉萍 蒋栗丽 蒋良艳 蒋 玲 蒋玲玲 蒋柳婷 蒋奇君 蒋巧群 蒋庆娟 蒋群姣 蒋盛平 蒋士偲 蒋 伟 蒋伟东 蒋新凤 蒋馨兰 蒋 蒋旭伟 蒋雅莉 蒋延波 蒋燕霁 蒋怡颖 蒋于阳 蒋玉婷 蒋圆圆 蒋远霞 蒋月园 蒋 璋 蒋志俊 蒋志文 焦 寒 焦梓茵 揭春晓 解 寻 金 虎 金 金祉儒 金宗睿 靳 攀 经嘉俊 康 浩 康珏宁 亢建康 柯 瑶 孔炳辉 孔存青 孔 潆 匡家安 匡雅琪 邝少磊 赖 晨 赖春霓 赖辉莉 赖 坚 赖菁贞 赖乐锦 赖 林 赖龙臻 赖秋荣 赖世辉 赖 薇 赖伟坤 赖小璇 赖银娟 赖智勇 兰超智 兰江河 兰琪欣 兰维静 兰小妍 兰 颖 蓝彬园 蓝春花 蓝 顶 蓝贵鹏 蓝海梅 蓝 华 蓝 岚 蓝丽娜 蓝利纺 蓝秋梅 蓝天宏 蓝献丽 蓝宣杨 蓝雪妮 蓝雪莹 蓝 颖 蓝于翔 蓝云云 郎思远 郎延廷 劳婷婷 劳 伟 劳晓洁 乐双双 雷代在 雷 登 雷 蕾 雷 诗 雷顺媚 雷涛涛 雷 婷 雷 婷 雷相国 冷玉华 冷子杨 黎宝仁 黎必刚 黎超彬 黎春燕 黎琮南 黎丹妮 黎丹艳 黎东旺 黎铬新 黎桂香 黎海娟 黎瀚文 黎浩 黎 恒 黎江浩 黎金秋 黎俊康 黎 骊 黎良胜 黎明珠 黎仁玲 黎淑芳 黎欣欣 黎栩霈 黎亚娟 黎彦岚 黎彦彤 黎 阳 黎远帆 李爱英 李安迪 李本华 李 彬 李冰滢 李炳坤 李 博 李 超 李琛妮 李 辰 李成志 李呈欣 李承轩 李程颐 李 崇 李春来 李春妮 李戴牟 李 丹 李 丹 李丹苹 李德丽 李德政 李定桦 李东昊 李东明 李东润 李冬冬 李 飞 李 飞 李 枫 李 凤 李凤婷 李凤玉 李福记 李高鹏 李格丽 李桂锐 李海成 李海丽 李海霞 李 昊 李 昊 李浩亮 李恒霖 李 红 李红园 李宏亨 李 辉 李辉龙 李惠群 李 慧 李慧敏 李慧瑶 李继杨 李佳芮 李佳玮 李家胜 李家旭 李家燕 李嘉豪 李嘉慧 李嘉明 李建立 李建文 李 健 李 健 李 健 李健辉 李江锋 李皎洁 李 杰 李 杰 李金城 李金辉 李金玲 李金垄 李金万 李 津 李近都 李 劲 李京泽 李 晶 李婧昕 李靖琳 李 静 李 静 李菊英 李均朝 李俊锋 李俊彦 李俊莹 李 凯 李 康 李康路 李 轲 李 兰 李兰建 李黎荟 李黎黎 李丽花 李丽玲 李丽清 李丽婷 李丽娅 李利娥 李利鹏 李连峰 李林蔓 李 琳 李蔺芝 李隆威 李璐 李鳗亭 李 李梦诗 李梦夏 李梦云 李敏红 李敏学 李敏媛 李明丽 李明旺 李明奕 李明远 李 鸣 李 娜 李南方 李念燊 李培群 李沛霞 李佩珅 李平川 李其尚 李其霜 李其玉 李琪琪 李芊芊 李 倩 李 倩 李倩倩 李巧凤 李俏丽 李青雲 李清清 李荣瑞 李 柔 李 芮 李 瑞 李山郎 李姗蕙 李善善 李圣贤 李胜华 李晟贞 李世婷 李世镇 李仕林 李书婷 李淑怡 李 舒 李帅峣 李顺堂 李丝竹 李思聪 李思齐 李思雨 李偲俊 李松恒 李泰晔 李 涛 李 涛 李天民 李甜甜 李婉秋 李维俊 李文宇 李汶蔚 李 晞 李锡明 李 霞 李霞琼 李夏金 李夏霖 李夏榕 李 贤 李显君 李向荣 李小红 李小兰 李小荣 李小燕 李晓翠 李晓辉 李晓洁 李晓晴 李晓通 李晓莹 李昕融 李昕澍 李昕宇 李欣晓 李 李兴邦 李秀楹 李 李炫蓉 李学余 李学壮 李雪东 鑫 - 172 - 骞 旭 馨 眉 璇 李雪琴 李雪琴 李亚兰 李亚昕 李 艳 李 艳 李艳芳 李艳慧 李艳荣 李 燕 李杨子 李一凌 李意达 李茵佳 李殷康 李 印 李永强 李羽露 李雨芯 李玉杰 李玉兰 李 钰 李园琦 李媛媛 李玥琪 李 越 李韵晴 李赵聪 李肇翔 李哲明 李枝键 李志敏 李志颖 李智杨 李忠宝 李忠杰 李忠清 李卓昕 李字权 李宗瑾 李宗晟 李 钻 利杨帆 利依倩 连崇钦 连泽瑛 梁宝贤 梁宝心 梁彬玲 梁冰华 梁冰倩 梁博文 梁昌宇 梁 晨 梁程伟 梁春峰 梁春婷 梁春艳 梁 聪 梁丹丹 梁丹丹 梁丁丁 梁 东 梁芳特 梁锋庭 梁 凤 梁凤贤 梁甘宇 梁 戈 梁海雷 梁海媚 梁海秋 梁海燕 梁恒彰 梁红运 梁洪铭 梁洪培 梁华悦 梁桓蔚 梁惠斯 梁 梁 佳 梁家豪 梁家毓 梁 杰 梁杰鹏 梁金凤 梁晋华 梁敬常 梁敬平 梁靖晨 梁靖梅 梁静雯 梁 军 梁 凯 梁凯莉 梁凯蓉 梁雷颖 梁立洲 梁丽彬 梁丽娟 梁 莉 梁 莉 梁 良 梁 亮 梁 路 梁 漫 梁美兰 梁美婷 梁敏兰 梁敏树 梁 娜 梁佩艳 梁 鹏 梁 倩 梁秋丽 梁秋妮 梁仁拔 梁珊珊 梁善雄 梁生生 梁寿珺 梁舒舒 梁 爽 梁 爽 梁硕林 梁松武 梁桃林 梁天仪 梁恬溦 梁 梁 梁小流 梁小娜 梁小烟 梁晓琳 梁晓晓 梁馨元 梁秀娟 梁秀丽 慧 彤 妥 梁秀媛 梁艳丽 梁 雁 梁焱铃 梁一鸣 梁艺琼 梁 音 梁英琴 梁 颖 梁 颖 梁 宇 梁宇明 梁语珈 梁钰霞 梁 元 梁媛媛 梁塬苑 梁 月 梁月娟 梁 韵 梁 珍 梁振国 梁振彰 梁至洁 梁忠国 梁钟娥 梁子轩 梁子毅 梁梓宇 廖彬荣 廖 存 廖芳萍 廖凤春 廖格毅 廖国林 廖 海 廖汉宇 廖行伟 廖家李 廖嘉家 廖建涵 廖建坤 廖丽凡 廖丽萍 廖丽芸 廖 亮 廖 亮 廖龙雄 廖培伶 廖 秋 廖秋晓 廖荣博 廖如意 廖瑞霈 廖胜斌 廖世安 廖世彬 廖世杰 廖思琳 廖婷婷 廖文彦 廖香玲 廖雪干 廖艳研 廖燕慧 廖一捷 廖应镇 廖友国 廖苑君 廖苑竹 廖珍梅 林成爵 林成锟 林崇凯 林 楚 林 菲 林冠能 林海梅 林弘超 林慧冬 林家莉 林 林 景 林 静 林俊华 林 兰 林乐珍 林丽娜 林丽霞 林 玲 林曼如 林美华 林苗苗 林敏慧 林宁静 林 鹏 林鹏程 林秋伶 林秋宇 林秋宇 林时盛 林思阳 林炜健 林卫朋 林文俊 林文雯 林雯婷 林吾烨 林希熹 林 熹 林小婷 林晓庆 林晓宇 林心媚 林 林 秀 林秀娟 林轩东 林 雪 林杨明 林倚莉 林奕彤 林颖智 林宇良 林裕贵 林毓君 林元盛 林媛珍 林远琳 林 玥 林越东 林子轩 林子愉 凌家杰 凌婷燕 凌月娥 零 敏 零小樟 刘宝钰 刘倍材 刘本锁 刘碧湖 刘碧洋 刘彩雁 刘 刘 畅 刘朝宁 刘承钿 刘崇杰 刘春迪 刘春霞 刘 聪 刘大畅 刘 丹 刘冬梅 刘芳铭 刘丰丰 刘凤玲 刘耿烽 刘光炜 刘昊天 刘红梅 刘华兵 刘慧峰 刘慧力 刘慧宇 刘继聪 刘佳艺 刘嘉聪 刘嘉萍 刘嘉旋 刘健慧 刘江龙 刘 杰 刘杰魁 刘 洁 刘金晶 刘金兰 刘金萍 刘 瑾 刘劲洲 刘 菁 刘珏君 刘军胜 刘峻奇 刘凯丽 刘科成 刘可鹏 刘 丽 刘丽东 刘丽莎 刘 莉 刘 亮 刘玲娟 刘玲珑 刘玲媛 刘 凌 刘 柳 刘柳余 刘美兰 刘美良 刘敏华 刘明富 刘铭麒 刘 娜 刘培培 刘鹏程 刘 琦 刘千什 刘芊芊 刘 强 刘巧园 刘钦泉 刘勤敏 刘 清 刘秋红 刘秋梅 刘日纯 刘榕孜 刘润峰 刘润泽 刘森峰 刘少丹 刘圣艳 刘 似 刘淑珍 刘思彤 刘思远 刘 涛 刘滔滔 刘湉湉 刘婷婷 刘婷婷 刘 薇 刘 伟 刘 西 刘 曦 刘曦宇 刘小妮 刘芯苗 刘欣然 刘欣宇 刘新丹 刘新宇 刘鑫杰 刘秀东 刘秀丽 刘 旭 刘宣含 刘雪峰 刘亚云 刘 刘 刘 洋 刘 刘 刘 旖 刘 义 刘怿斯 刘 奕 洁 衍 洋 兴 畅 瑶 瑶 - 173 - 刘奕辰 刘益妙 刘益强 刘 莹 刘萤照 刘宇超 刘宇峥 刘雨平 刘禹佳 刘玉玲 刘 钰 刘 玥 刘岳顺 刘 云 刘 云 刘泽鋆 刘展谋 刘展鹏 刘哲敏 刘贞敏 刘 震 刘正乾 刘正堂 刘志杰 刘仲汉 刘祝泉 刘子雅 刘祖苗 柳明江 龙 丞 龙春秀 龙 凤 龙桂月 龙鸿令 龙嘉怡 龙建行 龙建雄 龙江宜 龙均林 龙俊汕 龙坤玲 龙莲清 龙曼云 龙明霞 龙启成 龙启佳 龙 庆 龙诗雨 龙新阳 龙 媛 隆佳志 隆曜先 隆政达 娄 琴 楼佳燕 卢彩红 卢创宏 卢德杰 卢德生 卢 飞 卢飞玉 卢海林 卢海艳 卢海珍 卢虹宇 卢欢欢 卢 辉 卢 婧 卢静兰 卢君丽 卢 力 卢丽芬 卢丽郦 卢丽霞 卢丽珍 卢丽至 卢琳琳 卢苗值 卢明弟 卢秋萍 卢舒晴 卢舒雨 卢帅好 卢顺玉 卢 涛 卢 婷 卢文敏 卢文汐 卢新良 卢妍妃 卢妍秀 卢业权 卢伊芝 卢予婕 卢宇明 卢 雲 卢韵宇 卢肇军 鲁 芬 鲁 晴 鲁文浩 陆洪艳 陆华湘 陆华媛 陆华泽 陆会平 陆剑泉 陆 姣 陆杰久 陆丽裙 陆柳艺 陆沛志 陆钦晨 陆 荃 陆荣军 陆少琼 陆声检 陆思艺 陆斯良 陆泰成 陆潭丽 陆 陆 霞 陆相繁 陆祥城 陆晓晨 陆晓敏 陆心慧 陆信求 陆雪柔 陆雅婷 陆艳丽 陆艳青 陆烨彬 陆一昕 陆 怡 陆莹莹 陆玉甘 陆允亮 陆真慧 陆峥菁 陆正宇 陆梓昊 路 莹 栾 和 栾志伟 罗 彬 罗博文 罗承长 罗春芳 罗豪吉 罗宏亮 罗家辉 罗 洁 罗 捷 罗金辉 罗景印 罗 岚 罗利科 罗 娜 罗 罗 茜 罗茜倩 罗 钦 罗清飏 罗庆通 罗秋湖 罗世波 罗仕健 罗 涛 罗小丹 罗小辉 罗晓娟 罗晓玉 罗笑薇 罗 鑫 罗兴喜 罗秀玲 罗 颜 罗 艳 罗艳芳 罗艳花 罗艳露 罗燕萍 罗燕珍 罗诒财 罗宜群 罗逸雪 罗毅沣 罗毅华 罗 莹 罗莹莹 罗永金 罗永茂 罗 育 罗煜青 罗 悦 罗云波 罗志华 罗钟玢 骆厚栋 骆姜岑 骆礼佳 骆立晖 骆 玲 骆 荣 骆振权 吕安乔 吕炳泉 吕 宸 吕春乐 吕春盈 吕定康 吕冬梅 吕 福 吕建林 吕 健 吕李桢 吕 莉 吕莉琴 吕美娴 吕梦玉 吕 敏 吕 倩 吕汝励 吕胜男 吕思慧 吕慰霞 吕 雯 吕叶虹 吕应楠 吕愉芳 吕玥茜 吕宗夏 麻日亮 马 超 马晨骁 马春雷 马 翠 马 飞 马 飞 马继锋 马继杰 马嘉雯 马建光 马建中 马 健 马敬龙 马 静 马俊玲 马 珂 马 可 马里程 马 丽 马 路 马铭阳 马 南 马千钧 马 茜 马 倩 马姗姗 马 肖 马 霄 马小英 马小媛 马晓宇 马晓云 马秀珍 马亚文 马义丽 马悠然 马鸳霞 马 振 马智星 麦国凤 麦均靖 麦荣云 麦琬婷 麦叶丽 麦昱颖 麦孜悦 毛岸云 毛凤萍 毛莉莎 毛 玲 毛 露 毛 懋 毛稳新 毛星宁 么一丹 梅凡彪 梅理祥 梅晓然 梅馨尹 梅 燕 蒙朝国 蒙翠兰 蒙翠玲 蒙棣华 蒙泓键 蒙丽宇 蒙柳卫 蒙湄方 蒙明薇 蒙 妮 蒙宁钦 蒙秋华 蒙秋杏 蒙荣妹 蒙世豪 蒙世俭 蒙湾湾 蒙 霞 蒙昫昀 蒙雪梅 蒙永胜 蒙中元 孟 军 孟 玲 孟令男 孟 琦 孟维达 孟园园 孟 真 米镜霖 米林生 米思倩 宓郑成 缪季峰 莫炳东 莫财锋 莫昌桦 莫春红 莫纯威 莫东灿 莫凡露 莫非 莫 贵 莫海娟 莫华清 莫辉强 莫慧敏 莫嘉敏 莫 坚 莫建明 莫 娇 莫金芳 莫李川 莫李存 莫李强 莫丽恒 莫莉莹 莫柳红 莫柳慧 莫璐霞 莫曼秋 莫美乐 莫 苗 莫 淼 莫启清 莫 钦 莫少州 莫圣开 莫书天 莫思思 莫素猜 莫堂明 莫 桐 莫小香 莫亚华 莫 言 莫燕鸣 莫燕资 莫耀光 莫业珍 莫祎祎 莫以帅 莫誉芳 莫志青 莫子红 莫祖荣 穆 婷 那昕宇 倪小棋 倪晓桦 聂新宇 聂贞慧 宁 超 宁秋悦 宁群茜 宁 宁 艳 牛良晨 牛 茜 牛雨萌 农昌铭 农冬梅 农飞玉 农国巍 农海斌 萍 彤 - 174 - 霞 农海青 农娇梅 农洁偶 农丽芳 农敏连 农明滩 农 强 农清清 农世禄 农伟东 农秀红 农雪悦 农雅丹 农雨霖 农郁香 欧昌秀 欧美艺 欧明航 欧思婕 欧阳鹏辉 欧毅镇 欧远宾 潘炳华 潘海洲 潘鸿魁 潘慧玲 潘佳宇 潘 竞 潘立鑫 潘丽月 潘琳敏 潘璐璐 潘梦华 潘梦奇 潘绵鸾 潘明妹 潘琪妮 潘 青 潘秋文 潘 森 潘 珊 潘嗣宁 潘天晗 潘伟程 潘文燕 潘小洁 潘小兰 潘晓荣 潘晓熊 潘晓宇 潘信斌 潘璇璇 潘雪梅 潘亚锦 潘伊静 潘 艺 潘迎生 潘 颖 潘颖星 潘永青 潘玉佳 潘玉立 潘 源 潘钟杰 盘定宇 庞博华 庞彩莲 庞承云 庞 聪 庞富洲 庞泓冰 庞会锋 庞丽君 庞良宗 庞露露 庞慎宁 庞诗锋 庞思敏 庞太森 庞 婷 庞惟丹 庞夏凤 庞贤惠 庞小红 庞晓敏 庞筱安 庞筱琪 庞杏峰 庞 燕 庞运芬 庞振文 裴广胜 裴锦业 裴炬盛 裴 裴 蔚 彭 渤 彭东杰 彭非凡 彭华剑 彭佳璇 彭金林 彭丽梅 彭丽雲 彭敏通 彭庆港 彭秋文 彭 蓉 彭如榕 彭莎莎 彭书聪 彭书杰 彭小飞 彭晓黎 彭秀琴 彭榆翀 彭榆婷 彭雨蒙 彭韵茜 彭振仁 蒲维维 朴雪岷 齐国将 齐梁煜 齐娜娜 齐 琪 齐 泉 齐淑雅 齐亚鹏 钱立明 乔 倩 乔 秦 晨 秦丽莎 秦梦圆 秦上栋 秦婉月 秦小燕 秦 雄 秦艳玲 秦 源 秦云凌 秦鋆建 秦振秀 秦志平 卿东芳 卿婷玉 丘财鑫 丘程程 丘川杏 丘 佳 丘小慧 丘新泽 丘玉铃 邱冠华 邱海潮 邱洁净 邱兰兰 邱丽燕 邱柳林 邱龙凤 邱模勤 邱 鑫 邱 晔 邱 越 邱 越 邱章旭 区 曼 瞿 祥 曲洪鹏 曲任飞 全庆方 全雪梅 全叶青 阙津婷 阙 翘 阙 婷 阙衍梅 阙钰华 冉飞凤 冉录录 冉 饶华清 饶金兰 饶友威 饶玉凤 饶紫琦 任超 任冠桦 任 双 任遥瑶 任贇虹 荣 超 容 雁 阮承璇 阮国添 阮嘉莉 阮景晟 阮丽珍 阮汶雯 沙玉杰 商渊婷 邵梦楠 邵容格 邵如玉 邵 颖 佘晨欢 沈德松 沈慧娟 沈楼怡 沈 盛 双 师 洵 施冬冬 施冬柳 施佳伶 施潇潇 施扬华 石博影 石丰宁 石锋强 石恒蕾 石 欢 石 慧 石梦潇 石 琦 石倩倩 石秋月 石 硕 石文文 石小燕 石 源 石卓华 时 鹏 时荣康 时 瑜 史 珂 史雯雪 史晓天 史振鸿 舒克钢 舒文博 束会娟 思 璐 宋奉阳 宋海涛 宋佳若 宋锦静 宋静雯 宋 茜 宋 蕊 宋思嘉 宋天麟 宋 伟 宋妍烨 宋重阳 苏 波 苏 成 苏丹艳 苏和平 苏衡蜂 苏宏杰 苏惠龄 苏 婕 苏金成 苏津冬 苏锦萍 苏菁涵 苏琳媚 苏明昌 苏 苏 苏 宁 苏琪盛 苏瑞玲 苏善恒 苏少锋 苏庭世 苏文静 苏雯清 倩 楠 宇 娅 宁 培 苏小良 苏小洲 苏晓桃 苏晓雪 苏晓云 苏 艳 苏扬帆 苏 州 粟燕云 眭 斌 孙本琳 孙 超 孙方丽 孙宏梅 孙虹靓 孙兰凤 孙理想 孙立辉 孙丽纳 孙菱波 孙 淼 孙起翔 孙树阳 孙 爽 孙天纬 孙 童 孙 文 孙烯辉 孙 潇 孙晓晨 孙 焱 孙 宇 孙 宇 孙钰杰 孙钰烨 孙 月 孙 悦 孙中毅 孙紫怡 谈钰培 覃财成 覃春雨 覃 登 覃方露 覃 翡 覃凤芳 覃凤翔 覃福汇 覃福佳 覃福礼 覃癸铭 覃国体 覃海阔 覃海婷 覃亨明 覃泓禹 覃华姣 覃 惠 覃慧晴 覃家港 覃家铭 覃洁芳 覃金莲 覃锦宏 覃 覃静如 覃君慧 覃 俊 覃柯璋 覃坤兰 覃兰惠 覃兰清 覃 磊 覃 蕾 覃李花 覃 林 覃 琳 覃柳春 覃陆慧 覃美先 覃 秘 覃敏秋 覃念群 覃奇雄 覃启宵 覃青连 覃秋红 覃秋燕 覃 莎 覃山子 覃盛宝 覃世兴 覃斯梦 覃 滩 覃文涛 覃锡惠 覃 习 覃娴静 覃小静 覃 晓 覃晓丹 覃晓楣 覃馨逸 覃雅庆 覃 琰 覃彦珠 覃艳坤 覃银莹 覃颖颖 覃永婷 覃勇辉 覃勇杰 覃玉妹 覃 媛 覃 媛 覃媛媛 覃 源 覃云英 覃兆捷 覃珍花 静 - 175 - 覃祯肇 覃振柏 覃 智 覃宗边 谭碧波 谭彩春 谭 超 谭 鸿 谭继磊 谭佳昕 谭剑昌 谭丽芬 谭 琳 谭佩芝 谭淇匀 谭容平 谭素敏 谭 天 谭 熙 谭夏娴 谭兴领 谭学林 谭艳粒 谭宇静 谭雨梅 谭月坤 谭治标 谭 智 谭宗良 谭佐材 檀燕君 汤梦馨 汤远强 唐彩霞 唐 超 唐 潮 唐川乔 唐春柳 唐春女 唐芳娇 唐佳俐 唐健佳 唐洁霞 唐璟群 唐 兰 唐丽峰 唐利艳 唐莉莉 唐 玲 唐玲玲 唐梦芝 唐 敏 唐沐希 唐 鹏 唐 俏 唐秦超 唐琴文 唐秋香 唐 锐 唐姝丹 唐文科 唐雯桢 唐翔龙 唐小其 唐新越 唐 旭 唐亚平 唐燕梅 唐怡婧 唐乙雲 唐玉露 唐苑婧 唐珍玲 唐 枝 唐置鸿 唐滋林 陶春辉 陶慧娟 陶坤林 陶 珊 陶识丞 陶 陶媛媛 陶志清 陶子颖 滕小芸 田 超 田 川 田春艳 田 丹 田 田洪华 田 昆 田 丽 田连芬 田 敏 田 森 田 爽 田 威 田雯钰 田鑫悦 仝 妍 涂 鑫 涂远辉 屠政鸥 万 兵 万程尧 万 达 万芳竹 万思文 万 言 汪 琴 汪 婉 汪晓辉 汪 王八连 王宝菊 王宾宾 王 彬 王冰格 王 灿 王昌利 王 琛 王 冲 王春苗 王 丹 王德月 王德珍 王 迪 王东京 王栋晓 王 夺 王方炜 王 芬 王 刚 王功贺 王海燕 王 涵 王翰林 王 昊 王 王 贺 王红磊 王红园 王 焕 王会灵 王 惠 王 惠 王慧丰 王慧琴 王慧雪 王佳洁 王佳玲 王嘉琦 王嘉伟 王 建 王 洁 王金燕 王景博 王敬灵 王 王静威 王 珏 王 军 王君辅 王开元 王 珂 王珂琼 王丽红 王丽淋 王俪璇 王 王琳琳 王琳玉 王璐璐 王茂运 王梦欣 王 敏 王 铭 王 娜 王佩锡 王鹏飞 王 萍 王 濮 王 琦 王荣明 王睿之 王 申 王圣禹 王世硕 王 王舒婷 王舒云 王 帅 王 爽 王 爽 王思凡 王 偲 王 溯 王天成 王天天 王 维 王伟峰 王文桦 王文韬 王文艳 王先令 王向坤 王向明 王 潇 王霄玲 王小东 王小伟 王小溪 王晓柔 王晓夏 王 笑 王心维 王欣阳 王 兴 王 兴 王秀玉 王 旭 王雪梅 王雪妍 王雅萱 王亚茜 王耀邦 王 冶 王一伊 王伊玲 王怡方 王艺钦 王艺媛 王亦如 王奕海 王逸夫 王毅雯 王英宇 王颖伦 王勇麟 王佑新 王瑜丹 王宇轩 王 源 王 月 王 玥 王云川 王则涛 王泽峰 王泽群 王增睿 王 昭 王 震 王 政 王智乾 王子豪 王子玥 王梓璇 王宗佳 韦碧薇 韦斌财 韦灿燊 韦昌强 韦昌武 韦常宏 韦常青 韦成江 韦春辰 韦春梅 韦春珠 韦定周 韦 帆 韦芳林 韦高泉 韦光立 韦海飞 韦含益 韦 浩 韦 虹 韦华成 韦 回 韦慧芬 韦慧兰 韦继勇 韦佳妮 韦建曦 韦江波 韦江华 韦江莲 韦 娇 韦 杰 韦金豆 韦金桃 韦锦炮 韦菁清 韦景鹏 韦 婧 韦静姗 韦静思 韦君翔 韦 凯 韦兰成 韦 雷 韦立丽 韦丽芬 韦丽华 韦丽娟 韦丽娜 韦丽霜 韦丽婷 韦丽婷 韦丽莹 韦利桦 韦利琴 韦莉霞 韦莉颖 韦连心 韦林华 韦林玉 韦玲春 韦柳春 韦柳凤 韦柳丝 韦柳霞 韦罗唯 韦曼吕 韦蒙专 韦 猛 韦 猛 韦 敏 韦敏光 韦明奇 韦明照 韦 牡 韦楠楠 韦 萍 韦 茜 韦 茜 韦 倩 韦 倩 韦俏祝 韦青妙 韦 琼 韦秋凤 韦秋华 韦秋玲 韦秋宇 韦日霞 韦榕艳 韦入菲 韦三进 韦姗妮 韦姗汕 韦珊珊 韦寿锋 韦 爽 韦思齐 韦 滔 韦婷洁 韦彤彤 韦晚霞 韦 微 韦雯娟 韦雯欣 韦吴迪 韦武彤 韦仙琴 韦湘云 韦小飞 韦小浪 韦小雪 韦晓蝶 韦晓芳 韦晓慧 韦晓怡 韦筱荷 韦欣雨 韦 兴 韦秀桂 韦秀莎 韦 旋 韦雪丹 韦雪静 韦雪颖 韦延裔 韦 艳 韦艳红 韦艳霞 韦燕琳 韦燕玲 韦燕莎 韦业娟 韦 怡 韦懿宸 韦懿容 韦胤伊 韦勇光 韦玉芬 韦玉兰 鸽 浩 静 书 - 176 - 颖 林 洋 韦玉岚 韦玉霜 韦玉颖 韦园梅 韦园园 韦 悦 韦云云 韦振斌 韦植耀 韦志群 韦仲柳 韦祖游 魏聪莹 魏桂清 魏 庆 魏少枫 魏 贤 魏银锋 温定付 温佳乐 温粮宝 温奇龙 温显隆 温 心 温 政 文博成 文 萃 文火月 文刘方 文璐杨 文秋月 文 双 文脱颖 文雄振 文旭涛 文一惠 文玉鑫 文 苑 闻 荻 翁依佳 邬子珉 巫丽丽 巫小媚 巫殷腾 吴 彬 吴昌淘 吴 丹 吴 丹 吴登强 吴 帆 吴芳晓 吴冠璁 吴国存 吴国林 吴海伦 吴恒江 吴 红 吴红月 吴虹欢 吴鸿仙 吴 欢 吴焕琼 吴慧洁 吴慧娴 吴佳璇 吴家全 吴建福 吴建俊 吴江妮 吴江涛 吴 洁 吴金玲 吴 晋 吴君荣 吴立晗 吴立蔚 吴莉娅 吴林桦 吴林永 吴 泠 吴漫涯 吴美怡 吴 媚 吴 敏 吴南昌 吴能文 吴佩蓉 吴佩阳 吴巧灵 吴 青 吴秋林 吴群英 吴升华 吴 姝 吴 双 吴斯斯 吴 松 吴素素 吴恬恬 吴文豪 吴文琪 吴县斌 吴晓念 吴 笑 吴星慧 吴兴春 吴秀婷 吴旭龙 吴雪冰 吴娅妮 吴彦锋 吴阳洋 吴逸伦 吴莹莹 吴 吴 忧 吴有财 吴雨壮 吴昱宏 吴云娇 吴泽广 吴泽宙 吴 展 吴 正 吴正远 吴芷静 吴宗晟 伍光腾 伍 果 伍华乾 伍开阳 伍柳玉 伍慕鑫 伍诗乐 伍世峰 伍思颖 伍向民 伍新斌 伍 意 伍智江 武文奕 武鑫铎 武亚楠 武梓萌 奚晓剑 席德双 席逸哲 席志杨 夏凤鸣 夏丽婷 夏 爽 夏 巍 夏妍芬 夏玉梅 夏 鲜生林 鲜艳思 冼俊秀 向成芳 向春芝 向 敏 向 荣 向 涛 向伟伟 向秀顺 向 轩 向雪莲 向颜韩 肖 超 肖东亮 肖 飞 肖高喆 肖 欢 肖景玉 肖靖远 肖鹏程 肖旺发 肖晓婷 肖雪鑫 肖 英 肖 宇 肖 源 谢彬彬 谢传乙 谢飞飞 谢凤飞 谢凤玲 谢 欢 谢 汇 谢慧敏 谢继萱 谢佳秀 谢佳莹 谢家丽 谢 剑 谢杰鹏 谢金龙 谢 婧 谢娟娟 谢 骏 谢莉燕 谢链光 谢 琳 谢龙桂 谢 敏 谢 珮 谢倩敏 谢庆桥 谢庆条 谢琼妮 谢珊珊 谢深霞 谢仕源 谢思思 谢天裕 谢 婷 谢为舜 谢晓云 谢 昕 谢 兴 谢雪焜 谢雪丽 谢 益 谢裕瑶 谢忠来 谢祖成 邢 浩 邢苏珂 邢婉婷 熊丹丹 熊 熊 熊宏迪 熊 辉 熊货杰 熊劲节 熊泉清 熊 森 熊少东 熊 维 锋 广 勇 月 熊湘桂 熊欣欣 熊 瑶 熊子鋆 熊紫葵 徐冰一 徐 琛 徐 晨 徐 诚 徐 慈 徐广宇 徐国勇 徐华胜 徐焕基 徐静轩 徐李玲 徐琳琳 徐路星 徐曼曼 徐 萌 徐蒙迪 徐 敏 徐 宁 徐 鹏 徐 润 徐若君 徐思月 徐 涛 徐万鹏 徐伟华 徐伟能 徐 雯 徐郗梅 徐 肖 徐 勋 徐怡璐 徐玉婷 许倍宁 许才杰 许春召 许 放 许光艳 许 华 许基连 许剑钊 许 珂 许 林 许琼倩 许 涛 许婷婷 许卫东 许文佳 许文爽 许 霞 许小洁 许 杨 许宇涛 许展毓 许志盟 薛 将 薛飒 薛 薇 崖春露 闫 岭 闫容钦 闫 威 闫晓凤 闫毅博 闫玉栋 严丽燕 严石焕 严 莹 严玉勇 言彩念 言 颜 池 颜东妮 颜 萍 颜启璋 颜诗白 颜雯雯 颜小玲 颜星星 颜艳芳 颜渊鸳 颜赟坤 颜宗才 阳 露 阳 萌 阳思涛 阳益萍 阳宇华 阳泽宇 杨爱芳 杨蓓蓓 杨 冰 杨彩红 杨彩珍 杨昌融 杨晨曦 杨 成 杨成芳 杨成昆 杨成雷 杨成业 杨春兰 杨春秀 杨春意 杨春英 杨春悦 杨 纯 杨翠连 杨郸永 杨 迪 杨 芳 杨芙柳 杨光林 杨国海 杨国良 杨海生 杨海燕 杨泓熇 杨鸿基 杨 欢 杨慧兰 杨慧莹 杨佳磊 杨佳鹏 杨佳青 杨家敏 杨家倩 杨建平 杨建英 杨建宇 杨健超 杨 洁 杨 洁 杨 婕 杨 金 杨金月 杨 杨 杨 坤 杨坤玲 杨 岚 杨 乐 杨丽俏 杨林凯 杨 柳 杨 柳 杨美玲 杨萌哲 杨梦莹 杨 密 杨 敏 杨 楠 杨丕坚 杨 茜 婧 杨龙苏 康 杨茂淋 畅 - 177 - 杨 茜 杨青青 杨青青 杨 琼 杨荣乾 杨蓉青 杨 森 杨善林 杨邵斌 杨 诗 杨诗莹 杨诗云 杨仕凯 杨书悦 杨舒怡 杨思捷 杨思玲 杨随军 杨通池 杨婉荣 杨 威 杨文君 杨文利 杨 希 杨 杨隙任 杨 霞 杨 夏 杨 夏 杨小连 杨晓慧 杨心妮 杨 欣 杨欣梅 杨鑫中 杨 星 杨 雪 杨 雪 杨雪菲 杨雪佳 杨雪霞 杨彦超 杨艳平 杨燕祯 杨 阳 杨 垚 杨屹峰 杨 薏 杨尹甜天 杨 莹 杨永俊 杨雨嘉 杨育华 杨 昱 杨 钰 杨 豫 杨泽麟 杨珍娇 杨振铭 杨 震 杨枝密 杨智杰 杨智全 杨智雄 杨子怡 尧功梅 姚蔼庭 姚海燕 姚 桦 姚佩珊 姚清媚 姚少铃 姚石丽 姚顺晗 姚小暄 姚 鑫 姚 璇 姚焰坤 姚意恩 叶 超 叶春华 叶莞丽 叶国鸿 叶 行 叶 叶家享 叶 霖 叶 柳 叶 青 叶琼榆 叶汪阳 叶文华 叶文丽 叶闻瑜 叶小飞 叶 旭 叶俞伶 叶玉萍 叶 喆 叶志华 叶佐吉 易波德 易楚繁 易春杏 易顿博 易健启 易玫伶 易梦雯 易麒麟 易 维 易晓菲 易晓林 易艳珊 易 扬 易宇霞 易 震 易志荣 殷红宇 殷贤青 银 珍 尹春丽 尹家兴 尹梦婕 尹姝雅 尤欢欢 游刘峻 游曼航 于驰飞 于冬梅 于 飞 于 菲 于京京 于 梦 于 淼 于秋丽 于 涛 于小雨 于雪阳 于亚男 于子航 余成帅 余橙橙 余传祥 余 丹 余 余佳沛 余佳宇 余 杰 余 磊 余 平 余小芳 余雪嫣 余雅纯 余杨洋 余颖杰 余 悦 余泽炎 余 竹 俞虹宇 玉朝明 玉洪荣 玉镇源 喻 登 喻 玥 袁本超 袁成亮 袁 丹 袁光辉 袁海梅 袁 浩 袁 进 袁立强 袁丽芳 袁三澴 袁善思 袁诗思 袁 帅 袁爽爽 袁文健 袁文昭 袁 毅 袁张莉 袁振武 袁知鉴 袁 袁 著 袁宗祥 岳健虹 云文靖 云雪燕 昝高慧 臧黎荣 臧伟伟 臧一阳 臧游亚 翟利娜 翟璐洁 翟思佳 詹雷彬 詹彦婷 詹妤婕 战楚婷 湛 倩 湛云飞 张保德 张 彪 张 波 张博凯 张昌文 张朝钧 张 驰 张 翀 张楚晓 张 丹 张丹丹 张 的 张 迪 张邸涵婧 张栋亮 张 帆 张方兴 张 菲 张芬菡 张 根 张海军 张海敏 张 涵 张寒琼 张汉洁 张瀚文 张 杭 张浩然 张 恒 张红姿 张宏宏 张 洪 张 华 张华颖 张 幻 张慧玲 张吉飞 张佳明 张家鹏 张家伟 张 骞 张剑歌 张健芬 张江涛 张 洁 张金秀 张 进 张 张景桉 张君涵 张君玲 张俊磊 张康玲 张 珂 张里谦 张立林 张 丽 张丽洁 张 莉 张莉莉 张林艳 张琳珮 张 灵 张 玲 张玲玲 张泷丹 张 璐 张露双 张梦师 张梦雨 张 敏 张 敏 张敏敏 张敏敏 张明津 张鹏博 张其琛 张 张强强 张 蔷 张 乔 张 琴 张 清 张清慧 张庆云 张 琼 张 秋 张秋萍 张 韧 张 瑞 张瑞瑞 张若皓 张莎莎 张胜锋 张盛洁 张盛清 张石玉 张实来 张世勇 张 书 张 张思琴 张思文 张 涛 张 涛 张天蓉 张 婷 张婷婷 张婷婷 张婷婷 张彤彤 张 薇 张维康 张伟艺 张汶歌 张 霞 张湘莲 张翔宇 张潇剑 张霄瀚 张小莲 张小曼 张小青 张晓彬 张晓波 张晓丽 张晓琳 张 旋 张雪琴 张亚龙 张亚男 张妍欣 张岩松 张 艳 张 扬 张阳楣 张伊黎 张怡华 张怡婷 张以林 张逸桐 张英格 张 莹 张莹丹 张莹珍 张颖华 张 张 张玉温 张玉莹 张裕旭 张 毓 张 毓 张 沅 张源源 张月梅 瑜 晶 乾 瑜 曦 红 飞 仲 帅 张越翔 张韵希 张 昭 张真强 张振茜 张之碧 张 植 张志勇 张治坤 张子德 张子函 张子轩 张宗祥 张遵妮 章 波 章谦男 章璇璇 章一帆 招富林 赵 晨 赵 丹 赵丹洋 赵凤娟 赵高阳 赵光明 赵广杏 赵加瑶 赵嘉欣 赵健平 赵瑾澈 赵 晶 赵婧菲 赵敬源 赵亮娟 赵 赵琳琳 赵玲玲 赵美清 赵 赵 沛 - 178 - 琳 娜 赵鹏程 赵 萍 赵 琦 赵若蓓 赵胜男 赵石岚 赵 薇 赵伟影 赵文婧 赵向友 赵欣悦 赵 歆 赵秀霞 赵雅欣 赵燕姣 赵怡珏 赵羽佳 赵玉华 赵 媛 赵 越 赵蕴肖 赵真辰 赵 直 赵子璇 赵梓竣 郑 宝 郑方园 郑广娟 郑桂贤 郑浩翔 郑 贺 郑红玉 郑慧蕾 郑继青 郑家丽 郑 静 郑 君 郑棵林 郑林林 郑 媚 郑鹏飞 郑瑞丽 郑盛锋 郑世榜 郑素娟 郑铁军 郑文博 郑溪梵 郑馨蕾 郑旭辉 郑 颖 郑志刚 郑志坚 郑仲涛 郅 强 钟大妮 钟东美 钟 芳 钟桂玲 钟国斌 钟 俊 钟 凯 钟莉娉 钟伟娟 钟炜贤 钟小丹 钟晓丹 钟晓戈 钟晓玲 钟 鑫 钟雪敏 钟燕芬 钟耀仪 钟一飞 钟 忆 钟宇辉 钟 渊 钟枝梅 钟 周 种 楠 周宝文 周斌先 周财赋 周超楠 周 成 周川杨 周传集 周 丹 周逢源 周桂花 周国俅 周海伦 周 宏 周 华 周焕芳 周珲堃 周 慧 周慧慧 周慧玲 周慧萍 周佳欣 周嘉慧 周建鹏 周 杰 周洁明 周金爱 周金玲 周婧婧 周婧媛 周 娟 周 周 凯 周 凯 周凯妃 周恺燕 周 亮 周 玲 周 璐 周 玫 周梦晓 周南君 周欧路 周 琼 周 佺 周榕榕 周 舒 周 帅 周 爽 周思茹 周 松 周 婷 周 周 文 周文雯 周 周熙颖 周喜靖 周 霞 周 霞 周贤强 周 娴 周祥隆 周小凤 周小虹 周小娇 周 晓 周晓慧 周 鑫 周 兴 周 幸 周秀青 周旭延 周雪梅 周雪艳 周 艳 周艳华 周 耀 周叶珍 周一鸣 周怡俊 周 毅 周寅宁 周 游 周玉波 周玉梅 周玉燕 周钰杰 周 圆 周 源 周蕴琦 周泽文 周泽意 周 沾 周召宇 周振华 周忠洋 周卓乾 周子寒 周子燕 朱必康 朱丹丹 朱冬兰 朱伏丽 朱海靖 朱恒莹 朱洪嘉 朱洪卿 朱洁云 朱进辉 朱静文 朱峻良 朱丽晨 朱丽叶 朱玲钰 朱路路 朱明婧 朱佩琪 朱荣蓉 朱如萍 朱 珊 朱时敏 朱仕群 朱思婷 朱庭沛 朱 婷 朱晓娟 朱信海 朱亚珍 朱 艳 朱 晔 朱 朱云蕾 朱战慧 朱 珠 庄 婧 庄少武 庄 胜 庄棕茗 卓小露 邹宝仪 邹 邹龄松 邹 霞 邹鑫森 邹 左琪琪 左 青 左太平 左文乔 俊 易 邹家森 薇 凯 溪 洋 【研究生助学金评审与发放工作】 学校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完成 10 个月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工作,共计发放研究生国家助学 金 2256.34 万元,其中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26256 人次,2073.72 万元;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1190 人次,244.4 万元。每月发放金额见下表: 表 69:2019 年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 月份 硕士 博士 人次 金额(元) 人次 金额(元) 2481 1488600 113 146900 3584 4300200 144 375700 四月 3589 2153400 160 208000 五月 3581 2148600 156 202800 六月 3580 2148000 148 192400 九月 3708 2224800 152 197600 十月 3884 2330400 176 228800 一月 二月 三月 - 179 - 硕士 月份 博士 人次 金额(元) 人次 金额(元) 十一月 3879 2327400 183 237900 十二月 3149 1889100 175 226850 合计 26256 20737200 1190 1826200 表 70:2019 年度研究生奖助情况 项目名称 国家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 学校科研 临床补贴 “三助”岗位 学业奖学金 特殊困难补助 资助对象 资助比例(或名额) 资助标准 博士 100%(有固定收入者除外) 10000 元/生/年 硕士 100%(有固定收入者除外) 6000 元/生/年 博士 硕士 30000 元/生/年 以当年教育部下达指标为准 20000 元/生/年 博士 100%(有固定收入者除外) 6000 元/生/年 硕士 100%(有固定收入者除外) 3600 元/生/年 助研 助教 按需设岗 由教研室与导师设岗安排 助管 按需设岗 200-300 元/月 博士 (一年级) 100% 学术型 5000—15000 元/生/年 专业型 3000—9000 元/生/年 硕士 (一年级) 100% 学术型 3000—10000 元/生/年 专业型 2000—6000 元/生/年 博士 (二年级) 学术型 100% 专业型 85% 学术型 5000—15000 元/生/年 专业型 3000—9000 元/生/年 硕士 (二年级) 学术型 100% 专业型 85% 学术型 3000—10000 元/生/年 专业型 2000—6000 元/生/年 在读研究生因自身患严重疾病、遇到意外伤害或因家庭突遇变故、自然灾害等造成经济困难,均可申 请临时困难补助,补助金额视认定后的具体情况而定。 助学贷款 被学校录取、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均可申请,不超过 12000 元/年。 绿色通道 在新生报到入学时,对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无法缴纳学杂费用的同学,批准其暂缓缴纳全部或部分学 杂费,先报到进入学校学习,然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资助,帮助学生解决家庭经济困难。 (撰稿:李 欣;审核:曾小云) - 180 - 科 研 工 作 科研立项概况 2019 年获得科研项目立项 311 项,资助经费 8785.35 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2 项、资助经费 3262.10 万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 1 项、资助经费 358.75 万元,广西科技计划项目 112 项、资助 经费 4975.00 万元,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 60 项、资助经费 119.5 万元,广西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立项 46 项、资助经费 70 万元。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 1:2019 年科研立项项目一览表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来源 1 科技部 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0078 潘灵辉 纳米颗粒微囊泡包裹 TGF-β激活调节性 B 淋 巴细胞在 VILI 中的作用机制 55 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308 游雪梅 抑郁对肝癌微环境免疫抑制状态的正反馈作 用机制 33 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22 林 飞 NETs 来源的 mtDNA 引发内皮细胞焦亡在肺 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34 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91949122 何松青 肝脏衰老及再生障碍的补体依赖性机制与调 控 69 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3533 唐卫中 雷公藤抑制外泌体整合素相关蛋白α6β4 参 与肠癌亲器官转移的机制研究 55 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3094 姜岳明 对氨基水杨酸钠对锰铁联合暴露致神经炎症 的干预机制 54 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2306 S100P/BCAT1 通 过 调 控 “ EMT 过 程 ” 及 齐鲁楠 “Tiam1 分子状态”影响肝细胞癌转移模式 的机制研究 55 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2291 卢国栋 线粒体自噬对肝癌细胞在葡萄糖饥饿下存活 的作用机制研究和转化应用 55 1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2120 赵劲民 Sox9 调控 Bmi1/Ras 轴激活自噬在骨关节炎 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55 1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1935 蒋俊俊 Siglec14 调控巨噬细胞 TLR9 信号通路在抗 HIV-1 中的机制研究 55 1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1934 梁 SOCS3-M2 极化通路在 HIV 促进马尔尼菲蓝 状菌感染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55 国家科技重大 2019ZX09301赵永祥 异源靶向溶瘤病毒一类新药开发 专项子课题 132 浩 358.75 - 181 -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1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1591 苏丹柯 基于仿生催化技术再塑肿瘤微环境逆转乳腺 癌乏氧的策略研究 55 1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1191 邹春林 基于α-synucleinPFF 脑内注射猴模型探索 LAG3 基因敲除对自体移植干细胞保护研究 55 1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70558 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介导氧化应激对高甘油 唐国都 三酯性胰腺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骨架的作用 机制 55 1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773 苏义基 红景天提取物通过 LncRNAHOTAIR 调控脊 髓损伤的机制研究 35 1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768 刘 lncRNA-TUSC7/miR-375 靶向调节 ASK1 促 云 进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壮药鸡血藤提取 单体芒柄花黄素的干预机制 34 1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767 基于 miR-21 介导的 PTEN/Akt 通路和细胞自 韦锦斌 噬研究天胡荽异牡荆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 制 35 1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756 叶 勇 基于双重介导的肝靶向岩黄连碱纳米递药系 统的构建及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34 2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737 梁 抗癌植物新药—裂果薯皂苷 I 基于 HGF/c钢 Met 途径及其调控 EMT 抗非小细胞肺癌侵袭 转移和 34 2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706 冯 洁 两面针根和叶的成分组合与抗炎活性关联性 研究 34 2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671 梁 葛根素靶向调节 miR-124a/SIRT1/PGC-1α信 韬 号通路对 2 型糖尿病β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 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4 2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619 基于人群队列的广西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痛风 谢艺红 患病及其合并症/并发症发生风险的贝叶斯 时空模型构建研究 35 2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615 唐咸艳 广西农村婴儿常规免疫接种及时性地区差异 及卫生体系障碍的层次贝叶斯时空模型研究 35 2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613 仇小强 lncRNA-4045 在肝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35 2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602 cGAS-STING 信号通路调控 NLRP3 诱导的细 蒋俊俊 胞焦亡在 HIV-1 感染长期不进展中的作用和 机制 35 2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582 LncRNA 和 circRNA 共同调控 GCLC 基因参 农清清 与微囊藻毒素-LR 致肝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 研究 35 2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574 陈 萍 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假四倍体基因分型的β地 中海贫血无创性产前诊断研究 35 2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567 曹存巍 小檗碱回复马尔尼菲篮状菌氟康唑耐药株对 氟康唑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37 3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558 陈 钌基光敏剂的设计及在适配体靶向的纳米光 动力药物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的应用研究 35 - 182 - 星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3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534 黎乐群 LncRNA uc.306 调控 Wnt/β-catenin 通路抑制 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34 3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511 梁 溶瘤 NDV 经 NKp46 调控 NK 细胞膜型因子 受体表达促其抗肝癌机制研究 35 3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90 3-羟基丁酸脱氢酶 2 异常失活抑制乙酰乙酸 黄光武 生成影响鼻咽癌恶性进展及肿瘤微环境的机 制研究 34 3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77 刘 乳腺癌微环境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内分泌治 燕 疗药物刺激下分泌的外泌体对 ER 阳性乳腺 癌细胞耐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4 3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66 况 外泌体介导的 KDM2B/S1P/EZH2 通路对卵 燕 巢癌顺铂耐药的作用及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探 讨 34 3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64 范江涛 CAFs 外泌体 NEAT1 介导子宫内膜癌调控 YKL-40 的机制研究 34 3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53 谢小薰 P53 上调 CT23 诱导 TGF-β所致的胶质瘤免 疫逃逸机制研究 35 3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50 向邦德 基于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研究双表型肝细胞 癌肿瘤干细胞和免疫微环境特征 35 3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39 覃山羽 IFN-γ/MACC1/MMP1 信号轴促进胰腺癌侵 袭转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35 4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17 tDCS 通过 lncRNA-MIAT 调控神经元 LC3 和 许建文 Bcl-2 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 机制 33 4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14 覃再嫩 锌(II)介导的纳米化药物携载 p65siRNA 调 控自噬对骨关节炎的作用研究 33 4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05 刘 Rc3h1 基因破骨细胞条件性敲除小鼠骨丢失 的分子机制研究 34 4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4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来源的外 程建文 泌体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免疫调节在骨质疏松 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2 4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390 秦 雪 V-ATPase V1G1 促进肝癌转移的分子机理及 作为转移预测分子的临床应用价值 35 4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358 李仕来 TSLP 调控 PI3K/Akt/STAT3 通路对脓毒症肝 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34 4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343 张剑锋 RIP1-NF-κB 和 RIP1-RIP3-MLKL 协同促进 脓毒症相关 ARDS 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32 4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342 基于 Nrf2/ROS/NF-κB/NLRP3 通路调控巨噬 汤展宏 细胞焦亡探讨亚低温对脓毒症肺损伤的作用 与机制 35 4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329 何 长链非编码 RNAASB16-AS1 调控转录因子 云 FOXP4 在肝癌射频消融残余癌进展中的作用 及机制研究 34 莹 倩 - 183 -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CXCL12 调控血管生成共同参与胎盘植入滋 养细胞过度侵袭的机制研究 33 81960281 Circ-ERBB2/miR-34b-5p/ACER2 调节自噬/凋 庞丽红 亡平衡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作用及机制 研究 3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280 覃爱平 Talin1 调控细胞粘附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及 其机制研究 3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266 潘尚领 Alu 元件序列多态性对 circ_722 表达的影响 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34 5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241 胸腺上皮细胞外泌体源 MiR-125a-5p 通过调 李劲频 控 FOXP3 基因影响 nTreg 功能在 MG 胸腺致 病机制中的作用 34 5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220 CircHIPK3 诱导 NF-κB 核转位靶向 NLRP3 叶子明 介导巨噬细胞焦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 稳定的机制 35 5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93 农东晓 同步咽鼓管旁肌电图—声测法对咽鼓管开放 机能以及鼻咽癌放疗影响的研究 34 5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74 梁 基于 Wistar 大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模型探讨 皓 衰老标记蛋白 30 对大鼠晶状体的保护作用研 究 35 5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49 廖蕴华 1,25(OH)2D3 防治腹膜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lncRNA 的调控作用 34 5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38 ROS 介导的内质网应激—自噬反应在肾内草 邓耀良 酸钙晶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阿托伐他汀抑 制效应的研究 35 5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35 潘 玲 基于 CMIP/RhoA/Cofilin-1 通路探讨脂质超 载介导 IgA 肾病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34 6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26 梁志海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6 对高甘油三酯 性胰腺炎细胞焦亡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34 6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19 姜海行 lncRNA BC040175-Wnt/ β -catenin 轴 调 控 NLRP3 促进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34 6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115 江建宁 HBV S-Human ESPL1 融合基因在慢性乙型 肝炎发病进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34 6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91 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携带 晓 miR-29b-3p 调节慢性肾脏病相关的动脉钙化 的机制研究 34 6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87 基于分子网络分析的肾交感神经与 李健玲 RAAScrosstalk 对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 NHE 调控机制的研究 34 6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82 基于 CRISPR/Cas9 技术对 Activin/Smad2、3 曾志羽 信号通路调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内皮间充质 转化机制的研究 34 6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76 LncRNA-MALAT1 作为竞争性内源 RNA 调 黄江南 控线粒体分裂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 机制研究 34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4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282 龙 5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5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52 - 184 - 禹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81960056 lncRNA-TUG1/miR-590-5p 通过 Hippo-YAP/ 黄伟强 ANG-2 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介导 心肌梗死后 3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55 王 miR-577 靶向 FGF21/SIRT1 信号通路调控内 辉 皮细胞衰老在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中的机制研 究 3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38 李桥川 低氧诱导因子 1ɑ在 G-CSF 动员引起成骨细 胞受抑中的作用研究 34 7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28 刘容容 铁过载介导 Ferroptosis 途径对非输血依赖性 地中海贫血红系造血的损伤效应及机制研究 34 7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60010 白 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9 介导 Treg 细胞活化在烟 草烟雾暴露所致肺气肿中的作用 34 7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3644 刘 基 于 调 控 p21 和 CDK4 的 天 然 产 物 夏 griffipavixanthone 抑制卵巢癌耐药性的机制 研究 21 7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3367 褚洁梅 高 灵 敏 质 谱 探 针 技 术 研 究 RNA 修 饰 在 HIV/TM 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索 21 7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3309 刘超群 孕期锌营养水平对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及机 制研究 21 7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3285 彭 农村地区妇女妊娠期砷暴露对胎盘 LINE-1 阳 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及与儿童早期神经发育 的关联 20 7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3257 苏庭世 Akt-mTOR 通路调控 SD 大鼠大分割放疗后肝 再生的机制研究 20 7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2983 SART3 通过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诱导 王继龙 EMT 和肿瘤干细胞特性促进肝细胞癌转移复 发的研究 21 7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2500 circRNA_101672 竞争性结合 FAM120A 蛋白 邓甘露 靶向调控自噬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研究 20 7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1538 陈 阳 以转基因小鼠为模型探讨 LanCL1 基因对生 育能力和精子活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20 8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1394 刘 莹 tDCS 通过注意力-听觉平衡补偿促进 PD 言语 障碍恢复的作用及脑机制 21 8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1325 李仲霞 星形胶质细胞 Lrp4 在耐药性癫痫发病中的作 用及其“自身稳态”突触可塑性调控机制 21 8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1900318 王现涛 HMGB1 通过调控细胞焦亡与自噬参与冠状 动脉微栓塞致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 20 8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71964004 霍海英 基于 ESCP 范式的广西公立医院改制效果评 估与政策研究 28 84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71964003 周丽芳 基于大数据的广西鼻咽癌诊疗成本效果动态 评价研究 27 8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31970371 蒋 基于天然活性成分“模块化组装”策略的多 靶点抗 AD 药物分子研究 58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6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6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69 能 项目名称 - 185 -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力 HIV-1 通过 p53 介导巨噬细胞铁死亡的机制 研究 56 31900681 唐泽丽 CsCP 介导肝吸虫感染早期免疫逃逸的分子 机制研究 25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21974037 杨 帆 气泡液体活检用于肺癌早期预警的自聚集微 气泡多功能分子界面设计、调控与集成 6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21966010 黄晓薇 MEK/ERK-TDP-43 信号通路介导线粒体稳态 在溴氰菊酯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40 90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21906032 李 涵 孕期双酚类化合物暴露对胆汁酸代谢轮廓的 影响及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 26 91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11947026 潘德贝 三维回卷波奇异线圆环在周期外力作用下的 动力学研究 5 92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11904061 罗砚浓 波导增强拉曼光谱传感器的设计及其在β地 中海贫血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25 93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11902083 盘 薇 基于 PM2.5 减排的道路缩减下的交通流动力 学建模及优化策略研究 23 94 广西科技厅 广西科技基地 和人才专项 桂科 AD19259001 许岭翎 GLP-1 受体激动剂通过调节 T 细胞功能改善 1 型糖尿病骨微结构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8 95 广西科技厅 广西科技基地 和人才专项 桂科 AD19254003 赵劲民 基于生物材料和干细胞的骨/软组织再生修 复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1500 96 广西科技厅 广西科技基地 和人才专项 桂科 AD19245197 唐卫中 广西结直肠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300 97 广西科技厅 广西科技基地 和人才专项 桂科 AD19245196 陈俊强 广西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 98 广西科技厅 广西科技基地 和人才专项 桂科 AD19245195 何松青 广西肝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00 99 广西科技厅 广西科技基地 和人才专项 桂科 AD19245016 徐 华 广西地区结石病患者结石成分类型与肠道微 生物群宏基因组关联性研究 18 100 广西科技厅 广西重点研发 计划 桂科 AB18050022 梁 浩 基于艾滋病新型检测技术构建的艾滋病精准 治疗体系 160 101 广西科技厅 广西重点研发 计划 桂科 AB1850007 姜海行 广西地区 Septin9 联合粪便潜血筛查结直肠 癌的多中心研究 96 102 广西科技厅 广西重点研发 计划 桂科 AB18050020 余红平 肝细胞癌遗传新靶标筛选与鉴定及风险评估 模型的建立 250 103 广西科技厅 广西重点研发 计划 桂科 AB19245038 叶 力 北部湾海洋天然小分子化合物抗 HIV-1 活性 研究 60 104 广西科技厅 广西重点研发 计划 桂科 AB19110052 黄元姣 抗鼻咽癌中药单体筛选、产品研发及机制研 究 70 105 广西科技厅 广西重点研发 计划 桂科 AB19110017 苏 伟 广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基础 与临床研究 70 106 广西科技厅 广西重点研发 计划 桂科 AB19110030 杜 刚 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及广西骨关节炎防治 体系的建立 55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86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31970167 叶 87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88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委员会 89 - 186 -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107 广西科技厅 中央引导地方 科技发展专项 资金 桂科 ZY1949025 何 敏 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技术平台建设 160 10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G 邹云锋 环境重金属污染与健康的创新团队 A245002 200 10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F 杨一华 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 A245013 60 11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抑制自噬增强迷迭香酸类似物 9 诱导乳腺癌 唐双意 A245064 细胞凋亡和机制初探 10 11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新型去氢枞酸基 B 环并噻唑—苯胺、二苯胺 陈乃源 A245057 荧光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10 11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梁 A245075 基于 TGF-β/smad 信号通路对裂果薯皂苷抗 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10 11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环状 RNAhsa_circ_0088364/miR-548c-3p/MCTP1 党裔武 A245074 信号轴抗 HCC 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11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广西城乡一体化新形势下高中学生结核感染 潘冬香 A245094 与发病规律的研究 10 11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负载 rhBMP2 的锂皂石/壳聚糖 3D 网状支架 方善宝 A245098 诱导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10 11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非编码 RNA 轴通过 ADAM10/NOTCH/SOX9 梁晓南 A245072 信号通路调控 OA 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 10 11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长链 RNA-脂筏特征蛋白 2(lnc-FLOT2)调 2019GXNSFA 孙羽涵 控 miR-486/P53 凋亡通路介导心肌微循环栓 A245070 塞致心肌损伤机制研究 10 11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华支睾吸虫成虫和囊蚴阶 李艳文 A245069 段生物学功能及与宿主关系中作用研究 10 11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刘 A245099 XII 对犬房性早搏模型心房纤维化的影响及 机制探讨 10 12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WTAP 上调 lncRNA NEAT1 促进骨肉瘤恶性 凌志安 A245091 转化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1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CKIP-1 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 2019GXNSFA 李晓捷 体在治疗骨质疏松骨缺损中的作用和机制研 A245085 究 10 12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Cajal body 相 关 的 核 仁 小 分 子 RNA12 2019GXNSFA 陶玉婷 (scaRNA12)与 MYCN 协同作用影响膀胱 A245097 癌 ECM 基因表达的机制研究 10 12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C17orf91/miR-300-3p/BRNRS 信号轴对肝细 庞玉艳 A245087 胞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0 12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黄 A245065 Beclin 1/Bcl-2 调控的细胞自噬对急性骨筋膜 钊 室综合征所致骨骼肌细胞损伤修复的作用和 机制研究 10 12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刘 A050092 倩 原儿茶醛对 RANKL 介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及 骨吸收的机制研究 12 序号 121 钢 浩 项目名称 - 187 - 项目类别 12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戴 A050091 有 氧 运 动 调 节 肠 道 菌 群 介 导 丁 酸 /HDACs/ 霞 NF-kB 改善糖尿病小鼠肠道巨噬细胞释放炎 性因子的机制研究 12 12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雄激素通过 PI3K/AKT 信号通路改善卵巢血 覃爱平 A050136 管生成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12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曹 A050088 小鼠口腔癌早期播散细胞与原发灶肿瘤细胞 的进化关系研究 12 12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柳广南 损伤性气管狭窄的感染性因素研究 A050132 12 13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卤代呋喃酮对大肠埃希菌群体感应系统抑制 王成玉 A050084 作用的研究 12 13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两种生物陶瓷根管封闭剂的溶解度、抗菌性、 李贤玉 A050083 生物相容性的比较研究 12 13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浆 Lp-PLA2 水平与膝关节 叶桂宏 A050082 病变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12 13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跨膜蛋白 168 对甲基苯丙胺诱导神经毒性的 傅柯荃 A050142 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12 13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抗阻运动通过 miR-92a-3p 调控 HMOX1 预防 应燕萍 A050081 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机制研究 12 13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经颅直流电刺激调控 LncRNA-MALAT1 促进 许建文 A050033 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 12 13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叶 A050078 基于叶酸—甘草次酸共修饰的蛇葡萄素肝靶 向递药系统的研究 12 13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委陵菜积雪草酸治疗酒 韦锦斌 A050107 精性肝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12 13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韦 A050076 基于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研究碘乙酸对大鼠 肠道菌群和代谢的影响 12 13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研究颞叶癫痫患者脑功能 郑金瓯 A050149 网络及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12 14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基于 NF-κB 信号通路的三七总皂苷心肌靶 黄建春 A050073 向脂质体的构建及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12 14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胡 A050072 基于 FOXD3-AS1/miR-150/P53 信号轴探讨肿 凯 节风提取物对放射性肺炎的防护作用及分子 机制 12 14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多环芳烃暴露诱导氧化损伤及免疫因子改变 王明军 A050061 对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的影响 12 14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肠道菌群代谢色氨酸产生的 AhR 配体对肠道 黄颉刚 A050099 免疫调节及 HIV-1 感染复制的影响 12 14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黄 A050059 锋 长链非编码 RNACARMN2 在扩张型心肌病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2 14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谢 A050153 露 表儿茶素抗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 用及相关 ERK-线粒体自噬机制研究 12 勇 勇 霄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项目来源 - 188 -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14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TLR4 受体介导自噬流障碍对可溶性尿酸诱 谢恺庆 A050057 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调控机制 12 14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SDF-1/CXCR4 信号轴在牙髓再生中的作用 陈文霞 A050138 及其机制的研究 12 14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董 A050121 PTPRD 基 因 启 动 子 区 甲 基 化 修 饰 调 控 敏 IR-Akt-mTOR 途径影响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研究 12 14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白 A050056 晶 PD1/PD-L1 参与肿瘤免疫促进 PLELC 发生发 展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12 15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OY-TES-1/miR-326/TGF-β介导的胶质瘤免 肖绍文 A050151 疫逃逸机制研究 12 15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阳 A050053 洁 LncUCA1 调控肝细胞肝癌奥沙利铂耐药的 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15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杜 A050052 毅 LncRNA MEG3 通过调节 Th17 细胞在实验性 视神经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 12 15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LINC01140/miR-154-3p/ERBB4 在氯喹抑制 危丹明 A050051 PDAC 自噬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2 15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KLK3 基因功能性 SNPs 与精液精液液化异常 吴永明 A050115 易感性的关联分析及生物学效应研究 12 15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况 A050050 KDM2B 调控 HRK 影响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 制研究 12 15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hsa_circRNA_104515 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 冯振博 A050037 义及潜在机制研究 12 15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周 A050036 GSN 协同 ACM 转移分子链促进肝癌细胞侵 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 12 15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CK19 在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细胞癌转移中 朱广志 A050119 的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 12 15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CDCA5 靶向 ERK-CDK5 通路调控子宫内膜 范江涛 A050146 癌细胞增殖与转移的研究 12 16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A 1,25(OH)2D3 防治腹膜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廖蕴华 A050047 VDR/RXR 复合体的调控作用 12 16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 黄惠桥 A259077 PCI 术后代谢控制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12 16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神经影像机制与 蒋牧良 A259047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的纵向研究 12 16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A259044 全氟辛酸诱导肝脂毒性的分子机制及甘草次 酸脂质体保护作用 12 16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罗汉松实治“心胃痛”有效成分及其抗心肌 黄增琼 A259039 缺血作用研究 12 16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雷公降压颗粒降血压的 郭宏伟 A259030 分子机制及有效成分群发现 12 16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刘 A259088 环状 RNA20403 海绵样吸附 miR-1299 调控靶 基因对骨肉瘤凋亡的研究 12 燕 怡 杨 斌 云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序号 - 189 -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曼 GUCY1A3 基因敲除斑马鱼异常血管表型的 动态观察及机制研究 12 佳 GABARAP 通过自噬调控 BMSCs 成骨分化 在 OA 软骨下骨骨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16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罗 A259053 16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20GXNSFA 李 A259079 16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谢晓勇 自噬在风湿性瓣膜病发病机制作用的研究 A185055 12 17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物在早期预测口腔鳞癌 梁飞新 A185054 转移中的应用研究 12 17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细胞自噬阻断介导茶碱减轻烟草烟雾暴露引 宾雁飞 A185050 发的小鼠骨骼肌炎症机制研究 12 17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活性维生素 D3 通过调节 Nrf2 抑制内质网应 2019GXNSFA 张景鸿 激-NLRP3 炎性小体活化对中性粒细胞性哮 A185037 喘的干预作用研究 12 17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MOB3B 基因通过促进 P53 信号通路抑制结 黄杰安 A185030 直肠癌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 12 17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CircHIPK3 通过 NF-κB/NLRP3 信号途径介 2019GXNSFA 叶子明 导巨噬细胞焦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 A185029 定的机制 12 17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A 朱 A185004 ACTN1 调控细胞骨架系统及黏附斑信号通 博 路在胶原水凝胶对 BMSCs 成软骨诱导中的 作用及机制研究 12 17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探讨孕酮对 2018GXNSFB 王有琼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再生的促进作 A281120 用机制 10 17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自我协同抗耐药真菌唑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赵明珠 A050038 与机制研究 10 17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圆极化电场对多臂钉扎螺旋波和回卷波的控 潘德贝 A050035 制 10 17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外泌体 circ_000709 通过 miR-499a-3p 抑制 郑慧蕾 A050068 ADAM10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0 18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去线性泛素化酶 FAM105B 调控上皮间质转 王继龙 A050030 化促进肝细胞癌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0 18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芒 柄 花 黄 素 通 过 lncRNABCYRN1 调 节 2018GXNSFB 李政钊 miR-155 和 Nrf2/BACH1 途径加速脑损伤修 A050069 复 10 18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梁 A050072 苦参碱在结肠癌 5-FU 化疗耐药中对 DDSP 介 导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0 18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基于 DPCs 与 FSCs 构建的毛囊 EMIs 微环境 2018GXNSFB 林博杰 模型通过介导 Wnt 通路诱导人毛囊形成的实 A050025 验研究 10 18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对小鼠急性溃疡 唐泽丽 A050070 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 10 18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宋 A050019 SIRPB1 经 PI3K/AKT 调节前列腺癌增殖侵袭 转移的分子机制 10 - 190 -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序号 俐 琼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Neuregulin 4/ErbB4 信号传导系统在心肌细胞 内对脂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10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MicroRNAs 靶向调控 Sox9 启动胶原水凝胶 江献芳 A050043 软骨诱导的机制研究 1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HMGB1 调控的自噬在冠状动脉微栓塞致心 王现涛 A050017 肌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0 18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Glu 通过 PARP-1/NAD+途径介导铅致神经细 李少军 A050060 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10 19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潘 A050040 Gli2 调控 Hedgehog 通路介导肾纤维化参与急 性肾损伤慢性化转归 10 19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ATRA 通过 TGF-β1/Notch 信号通路减轻阿 雷凤英 A050014 霉素致足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10 19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4 个壮族 Waardenburg 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突 牛志杰 A050064 变鉴定及功能研究 10 19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B 基于孤雌生殖研究模型对小鼠母源基因组功 陈富美 A245051 能的定量分析和验证 8 19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B 5-HTT 基因敲除对小鼠心理行为的影响及作 王晓敏 A245009 用机制研究 8 19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B 刘 A185024 会阴入路治疗骨盆闭孔环坐骨耻骨支骨折的 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 10 19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D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 杨一华 A050017 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40 197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D 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中α7 烟碱型乙酰胆碱 伍伟锋 A050020 受体对 B 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40 198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D 同种属蛇类分子伴侣 PDI 和 Ero1 共表达提高 胡启平 A050001 蛇毒类凝血酶 agkihpin 重组蛋白活性的研究 40 199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D 糖尿病药物影响肝癌细胞存活和转移的机制 卢国栋 A050006 和转化研究 40 200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D 林 A050019 基于队列和遗传风险评分的基因-环境交互 作用对 2 型糖尿病发病影响的研究 40 201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D RAS\MAPK 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 余红平 A050012 性和预后关系及功能研究 40 202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D APP 蛋白及其降解产物在锰致认知损害中的 邹云锋 A050011 作用 40 203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青蒿琥酯通过 PI3K-Akt-mTOR 通路抑制水 2019GXNSFD 农晓琳 通道蛋白 5 降解改善糖尿病口干症的作用及 A245016 机制研究 40 204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D 黄 A245032 文 NMDAR 抗体诱导自身免疫性脑炎血脑屏障 破坏的机制研究 40 205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9GXNSFD 秦 A185008 超 外泌体 lncRNA-MIAT 通过 miR-106b-5p 调控 神经元 ATG6 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40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SarA/Agr 群体感应信号传导系统双重调控下 劲 黄芩苷对大鼠体内 MRSA 生物被膜感染的清 除及免疫保护机制研究 2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186 广西科技厅 广西自然科学 基金 2018GXNSFB 王 A050065 187 广西科技厅 188 206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序号 2019KY0125 罗 敏 玲 伟 睿 - 191 -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霞 基于 Th17 细胞探讨 MMPs/TIMPs 信号在敌 草快诱导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2 2019KY0128 莫丽华 基于 SCI 的广西某肿瘤医院近十年科研情况 分析与对策研究 1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0 韦 苇 基于多模态 MRI 与液体活检在乳腺癌精准治 疗中的应用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54 周先果 基于转录组分析和 ChIP-Seq 研究肝癌细胞中 H2A.Z 的基因调控网络 2 21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5 谭家昌 弹性钉固定不稳定型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与 临床研究 2 21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6 唐孝准 甲状腺细针穿刺联合超声 TI-RADS 分类对甲 状腺结节诊断的临床运用研究 3 21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2 龙 颖 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在宫颈癌嗜神经侵袭中 的相关机制研究 3 214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7 王惠临 miR-671-5p 靶向 SOX6 促进肺鳞癌进展的研 究 3 215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0 刘颖春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新辅助治疗结 直肠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1 刘 影 广西某大型三甲教学医院科研人才队伍现状 研究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3 卢婷婷 彩色超声评价联合肝分隔和门脉结扎的二步 肝切除术一期术后肝再生及其机制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52 张婷婷 迷迭香酸对 X 射线照射后 HSG 细胞的防护作 用及机制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6 林秋宁 五味子乙素通过调控 Noxa/Hsp27/NF-κB 信 号通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9 潘 玲 Gli2 在急性肾损伤慢性化转归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8 李仕来 橘皮苷调控 PI3K/Akt 通路保护肝脏缺血再灌 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3 项目 负责人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207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6 杨 208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9 广西教育厅 210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 192 -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冲 lnc-XLOC 竞争性调控 miR-155 在脊柱结核 椎间盘破坏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3 廖 亮 LncRNA 调控黑色素瘤自噬及没食子酸衍生 物干预的机制研究 3 2019KY0131 丘 岳 Keap1-Nrf2/ARE 通路介导磷霉素调节氧化 应激改善大鼠万古霉素肾损害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7 李若林 VEGFC 及 VEGFA 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多 发性骨髓瘤的相关性研究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3 徐佳佳 去水卫矛醇构效关系及其衍生物抗肿瘤机制 的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8 叶 勇 肝肿瘤靶向叶酸-甘草次酸共修饰的蛇葡萄 素递药系统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3 梁志胜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筛查与决策辅助系 统的设计研究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5 林国享 转录因子 C-JUN 在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中的 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5 黄晓云 高校官网新闻翻译对广西“一带一路”建设 的影响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56 邹 基于广西生物标本库大数据的肝癌精准防治 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6 罗砚浓 CMOS 兼容可见光波段光栅耦合器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099 褚洁梅 针对广西主要经济作物的新型化肥创制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7 罗 莹 以 MALDI-TOF-TOF/MS 及 MRM 技术研究 眼镜蛇咬伤的生物标志物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098 陈蔚蔚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冠心病左心室重构的生 物力学分析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2 侯 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一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研究 3 项目 负责人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22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9 刘 22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4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燕 伟 - 193 -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237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4 覃再嫩 双控释荧光探针用于成像介导下骨关节炎的 靶向治疗 3 238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2 宋 琼 信号调节蛋白β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及机制研究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9 银联立 尿液 HSP70、IL-1β及 PSEP 在慢性前列腺炎 中的诊断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55 朱晓宇 城镇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情况及满意 度研究——以广西南宁为例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53 赵 婷 广西区内医学生及医务人员对叙事医学认知 现状的调查研究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24 卢雪梅 扶贫、扶智与扶志:贫困对象的教育救助与 精神脱贫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7 杨小钵 道德健康的生命哲学形态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1 魏艳飞 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视功能情况以 及手术时机的最关键决定因素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9 王小波 microRNA-451 靶向调控 EP 受体影响肝癌细 胞生物学特性及机制的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3 覃小妮 《黄帝内经》身体哲学及其文化价值研究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0 庞铭辉 中国崛起背景下东盟与中国的战略博弈研究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4 许宇彪 MEBT/MEBO 的知识图谱分析及其深度推广 的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0 李贤玉 大块充填树脂单体转化率、生物相容性的比 较研究 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0 方善宝 控释 rhBMP2 的 Chitosan/Laponite 纳米复合 支架制备及成骨活性研究 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097 TLR4/NF-κB 信号介导皮层小胶质细胞炎性 陈福锋 激活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症共患病中的 作用及机制研究 2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 194 - 1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2 李晓泉 IRF1 的 ISG15 类泛素化修饰影响 IFNγ调控 PD-L1 基因表达机理的研究 2 25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9 李 文 基于随机森林的鼻咽部肿瘤 PET-CT 图像分 割算法研究 2 254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2 吴 浩 嗜热放线菌分离鉴定及其基因组挖掘潜力菌 株筛选 2 255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38 王闻楚 Notch-1 信号通路介导 EMT 调控前列腺癌耐 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2 256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1 傅柯荃 神经调节素 Neuregulin-1 对甲基苯丙胺成瘾 行为的调控研究 3 257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45 杨立会 Cav-1 在抗阻运动缓解自然衰老小鼠肌肉衰 减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 258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8 刘超群 孕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与 GDM 发生的队列 研究及其机制探讨 2 259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50 张丽娥 邻苯二甲酸酯暴露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联 研究 2 260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3 黄桂梅 广西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健康状况及对 工作满意度调查 1 261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6 赖宗强 以绞股蓝皂苷为例探索开发中药纳米新制剂 的方法 2 262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1 李相德 VEGFR-2 的表达水平对鼻咽癌放疗敏感性及 预后影响的研究 3 263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17 凌志安 长链非编码 RNANEAT1 对骨肉瘤生物学功 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264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04 黄荟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与社区糖尿 病管理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3 265 广西教育厅 广西高校中青 年教师基础能 力提升项目 2019KY0151 张名媛 β地中海贫血 CD41-42 位点基因编辑广西巴 马小型猪胚胎构建 2 266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邱 1946 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多元素 养服务研究 1 267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刘婷婷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时代观研究》 1945 序号 252 瑾 1 - 195 -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268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双一流”视域下医学院校学科建设绩效评 董秋红 1944 价研究 1 269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李 1943 丽 《立德树人视角下医学院校实施美育的路径 研究》 1 270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王 1942 政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西社区医养结合模式评 价 1 271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黄子源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身份建构研究 1941 1 272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唑来膦酸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疼痛的临床 李柯霖 1940 疗效观察 2 273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胞内氯离子在气道上皮细胞损伤修复中的作 黄文杰 1939 用及机制研究 2 274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周 1938 LncRNA TUG1 调控 TLR4/NF-κB 通路介导 游 的细胞焦亡减轻冠状动脉微栓塞后心肌损伤 的研究 2 275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SIRT6 基因对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作用 周子洋 1937 研究 2 276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自噬在山柰酚提高胃癌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 符振华 1936 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2 277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NT 增厚与遗传性地中海贫血及染色体异常 韦舟玲 1935 的相关性研究 2 278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新生儿去甲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 吴桂甫 1934 建立与给药方案的优化 2 279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安罗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紫杉耐药 覃金莲 1933 Her-2 阴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2 280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姜黄素水杨酰单酯介导 TGF-β1/VEGF 通路 GXMUYSF20 蓝晓燕 对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炎症指标及肺部纤 1932 维化影响研究 2 281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卢 1931 韬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影响帕金森病认知障碍 发生发展的多模态脑网络研究 2 282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韦 1930 静 控制性降压在腹腔镜下复杂型子宫肌瘤、子 宫腺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2 283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黄建华 马尔尼菲篮状菌溶骨性破坏的实验研究 1929 2 284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DMDD 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研 李菊满 1928 究 2 285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基于 CRISPR/Cas 基因编辑系统靶向编辑 粟小平 1927 HSP47 基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影响的研究 2 286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转录因子 NFAT5 与 Wnt 信号通路相互调控参 廖海清 1926 与牙槽骨再生的机制研究 2 287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刘 1925 △SUV 法和 Deauville 五分法在弥漫性大 B 露 细胞淋巴瘤化疗早-中期敏感性判定和预后 评估 2 - 196 -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288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假基因 RPS27AP11 抑制鼻咽癌细胞恶性表型 谭莉萍 1924 及介导放射抗拒的机制研究 2 289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LncRNA-XIST 介导 miR-221-3p 靶向调节 GXMUYSF20 陈祖舜 MGMT 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影响的实验研 1923 究 2 290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李 1922 婛 利伐沙班对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合并缺 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 2 291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高 1921 洁 hsa-miR-371a-5p 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 的调控机制研究 2 292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胡 1920 鑫 外泌体传递的 lncRNA-H19 调控乳腺癌侵袭 转移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2 293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ERS-mTOR-自噬通路在外源性硫化氢减少 张爱民 1919 PHN 脊髓神经元凋亡的机制研究 2 294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评价 CDKN3 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对不同放 朱蕙君 1918 疗剂量的影响 2 295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免疫抑制剂通过介导 Erythroferrone-hepcidinGXMUYSF20 黄语妹 Ferroportin 轴调节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 1917 鼠模型 2 296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多模态超声心动图评价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 曾德才 1916 中风险的影像学研究 2 297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心脏瓣膜置换 邓思思 1915 术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质量的影响因素 2 298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李 1914 miR-328-3p 及其潜在靶基因 VSIG4 在结直肠 癌中的临床意义 2 299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岩藻糖基转移酶和 IL-22 基因多态性与广西 吕晓丹 1913 壮族人群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 2 300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腹腔注射绞股蓝治疗 SD 大鼠早期糖尿病视 唐承业 1912 网膜病变的研究 2 301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circ-PPHLN1 调控 GSTM1 基因表达参与重 邓翎洁 1911 型α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 2 302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Separase 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性分布及其作 胡伯斌 1910 为乙肝相关性肝癌早期生物标记物的探索 2 303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吴 1909 松 OY-TES-1/miR-326/TGF-β诱导胶质瘤免疫 逃逸的机制研究 2 304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余 1908 谦 人结直肠癌中糖酵解水平及缺氧诱导因子-1 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 305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3-溴丙酮酸通过抑制糖代谢促进甲状腺未分 李东洋 1907 化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2 306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lncRNA NRAV 结合 SRSF2 靶向调控 ISG 基 陈荣凤 1906 因促进 HIV-1 复制的机制研究 2 307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高 1905 2 辉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序号 明 特异靶向软骨组织实现骨关节炎的精准治疗 - 197 - 项目编号 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308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韦雪琴 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手性光化学反应 1904 2 309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虎杖苷通过影响 Cx32-Nox4 信号通路调控糖 陈志泉 1903 尿病肾脏纤维化 2 310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 陈洁华 1902 色念珠菌混合菌群体增殖的影响 2 311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青年科学基金 GXMUYSF20 桉叶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生长的机制 何春娟 1901 研究 2 (撰稿:刘书言;审核:廖红兵) 科研成果概况 2019 年我校荣获广西科技奖 12 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1 项、广西科学技类二等奖 2 项、广西自然科学类三等术进步类二等奖 2 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类三等奖 5 项、广西自然科学奖 2 项。 2019 年度我校获授权发明专利 13 件,其中: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5 件、药学院 3 件、基础医学 院 2 件、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1 件、附属肿瘤医院 1 件、口腔医学院 1 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53 件,其 中:第二附属医院 7 件、附属埌东医院 1 件、附属武鸣医院 8 件、附属肿瘤医院 29 件、基础医学院 2 件、附属口腔医学院 2 件、生命科学研究院 4 件。获授权软件著作权 12 件,其中:生命科学研究院 8 件、公共卫生学院 4 件。获授权软外观专利 2 件,其中:口腔医学院 1 件、护理学院 1 件。 2019 年度我校科技人员在 SCI 收录期刊正刊发表的外文论文 740 篇,其中:公共卫生学院 65 篇、 基础医学院 42 篇、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12 篇、药学院 36 篇、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 11 篇、生物 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17 篇、生命科学研究院 30 篇、信息与管理学院 2 篇、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5 篇、护理 学院 5 篇、外国语学院 3 篇、第一附属院 330 篇、附属肿瘤医院 128 篇、第二附属医院 30 篇、附属口腔 医学院 17 篇、附属武鸣医院 7 篇。 (撰稿:潘 源;审核:廖红兵) - 198 - 表 2:2019 年获厅局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1 原发性肝癌手术适应证的拓展与临床应用 2 突面畸形矫治的基础探索与临床转化 3 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规范化诊疗体系建立及基础 与临床研究 4 脉冲射频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分子生物学基础 与应用 5 鼻咽癌放射抗拒机制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完成所在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 研究所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附 属肿瘤医院 腮腺肿瘤及其相关疾病多模态影像学基础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 及临床诊断技术的集成应用 研究所 7 PICC 集束策略与区域网络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 8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广西医科大学 9 肝癌复发转移抑制及分子机制研究 10 抗肝纤维化广西民族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及 其作用机制研究 6 11 12 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和预后相关的非编码 RNA 临床 与基础研究 高血压相关性内皮型 miRNAs 的鉴定与功能分析及 其对高血压的治疗价值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 桂林医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成果主要完成人 黎乐群、钟鉴宏、吴飞翔、向邦德、马 周 怡、唐 敏、康 诺、李松泽、麦文佳、廖 娜、南 澜、 妮、朱瑞珠 覃爱平、李慕军、杨一华、靳玉甫、植枝福、 欧奇志、李柳铭、江莉 蒋宗滨、何睿林、周增华、许圣荣、张爱民、 窦 智、方 懿 曲 颂、朱小东、苏 芳、黄诗婷、李 龄、 马嘉林、李小宇 苏丹柯、金观桥、刘丽东、宁瑞玲、赖少侣、 张 卫、罗宁斌 应燕萍、凌 瑛、黄惠桥、赵慧函、黄红燕、 肖淑宁、韦小乐 单庆文、王琳琳、唐 清、姜海行、吕自力、 云 翔、黄 丽 唐 博、何松青、齐广莹、王振冉、李 扬、 余水平 林 何 兴、黄权芳、韦锦斌、黄仁彬、林 军、 敏、黄建春、陈兆霓 陈 罡、杨丽桦、何融泉、党裔武、曾江辉、 甘廷庆、应燕萍 欧和生、康 陈 敏、张文宇、李玉媚、罗雪兰、 伟、莫国君 奖励等级 广西科技进步奖 一等奖 广西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广西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广西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广西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广西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广西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广西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广西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 广西自然科学类 二等奖 广西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 广西自然科学类 三等奖 良、 袁卫平、赵荫农、张志明、邬国斌、龚文锋、 彭宁福、陈 洁、朱少亮、陈祖舜、白 涛 莫水学、郑 获奖名称 (撰稿:潘 源;审核:廖红兵) - 199 - 表 3:2019 年授权专利情况表 序号 专利名称 1 一种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 消毒 专列类型 所在单位 主要完成人 专利号 覃迪生、文学锦、陈桂英、黄 苏伟东、张劲松、陈文霞 康、 2 一种振弦传感器测频方法、装 陈 妮、何华光、袁建辉、苏 发明专利 基础医学院 置及设备 韦光蔚 静、 3 一种多路振弦传感器测频方 法、装置及设备 发明专利 基础医学院 陈 妮、何华光、梁 谢明明 妮、韦利萍、 4 氯化两面针碱在制备抗骨质 疏松和骨丢失疾病中的作用 发明专利 再生医学 研究中心 刘 倩、徐家科、王 赵劲民 涛、蒋伟哲、 5 草龙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发明专利 药学院 朱 丹 ZL201610466310.1 6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 发明专利 药学院 邱 莉 201610378137.X 7 裂果薯总皂苷在抗细胞微管 作用中的应用 发明专利 药学院 梁 钢 ZL201510436857.2 8 抗 p185erbB2 人鼠嵌合抗体 ChAb26、乳腺特异性表达载 体、转基因 FVB 小鼠及其制 备方法 发明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李 力、梁振鑫 ZL201510996843.6 9 抗 CTLA-4 的纳米抗体 Nb16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专利 生物靶向诊 赵永祥、卢小玲 治研究中心 ZL201610575258.3 10 抗 CTLA-4 的纳米抗体 Nb30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专利 生物靶向诊 赵永祥、卢小玲 治研究中心 ZL201610575264.9 11 溶瘤异源重组新城疫病毒及 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专利 生物靶向诊 彭 治研究中心 霞、赵永祥 ZL 201410803461.2 12 抗 CTLA-4 的纳米抗体 Nb91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专利 生物靶向诊 赵永祥、卢小玲 治研究中心 ZL201610576610.5 13 抗 CTLA-4 的纳米抗体 Nb36 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专利 生物靶向诊 卢小玲、赵永祥 治研究中心 ZL201610574632.8 14 一种医疗 3D 打印机用产品烘 实用新型 干机构 专利 生命科学 研究院 郑 立、李健生、黄小海、黄权新、 ZL201920183327.5 周 凌 15 一种医疗 3D 打印设备用扫描 实用新型 机构 专利 生命科学 研究院 李健生、郑 黄权新 立、黄小海、黄金燕、 16 一种生物活化量子点纳米载 实用新型 体用于 RNA 干扰的技术方法 专利 生命科学 研究院 赵劲民、郑 立、吴 17 检测 CXCL12 的试剂在制备 实用新型 预测诊断 MAP 试剂盒中的用 专利 途及试剂盒、装置、筛选方法 生命科学 研究院 龙 王 发明专利 口腔医学院 洋、陆真慧 ZL201410333165.0 ZL201710400159.6 ZL201710610544.3 ZL201610209430.3 ZL201920183476.1 ZL201510833188.2 禹,李慕军,蒋永华,陆智炜, ZL201710287415.5 婕 18 呼吸机多用接头 实用新型 专利 第二附属 医院 储晓阳 ZL201720981464.4 19 一种泌尿外科用检测涂片 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第二附属 医院 黄海鹏、吴韫宏、徐筱清 ZL201821845891.0 一种足踝多功能康复支具 实用新型 专利 第二附属 医院 刘 伟、唐士婷、赵劲民、杨 志、 苏卫军、胡 峰、黄林科、李晓峰、 ZL201821338294.9 石小荣 20 - 200 -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列类型 所在单位 主要完成人 专利号 21 一种安瓿玻璃瓶剪刀 实用新型 专利 第二附属 医院 黄惠桥、李高鹏、卢舒雨、陶品月、 ZL201920158809.5 潘 晓、赵孟利 22 一种产科阴道出血血液收集 计量器 实用新型 专利 第二附属 医院 黄秋红、陈 湘、黄亚芬、邓 丽、 ZL201920048174.3 温美灵、蒙晓慧、覃 尹、刘云娟 23 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固定夹 实用新型 专利 第二附属 医院 古嫱芳、卓新凤、韦勋宇、刘伟娟、 ZL201821345799.8 罗丽华、张伟林 24 一种麻醉科送药器 实用新型 专利 第二附属 医院 马相飞、吕时甲、王 王 歆 25 医用枕头及床垫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埌东 医院 蒋 慧 ZL201820883441.4 26 一种门脉和体静脉的体外分 流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书有 ZL201820145575.6 27 一种经颈静脉介入操作术中 的通气保护架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书有 ZL201821210304.0 28 一种门静脉采血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书有 ZL201820145621.2 29 一种子宫颈肿物消融定位 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书有、吕丽娜 ZL201821210268.8 30 一种麻醉科浓度调节式麻醉 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思盈 ZL201822087177.6 31 一种麻醉科用呼吸罩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思盈 ZL201820980183.1 32 一种麻醉科用便携式诊疗箱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思盈 ZL201821118843.1 33 一种麻醉科用定量注射器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武鸣 医院 李思盈 ZL201822089357.8 34 一种牙科头戴式放大镜面罩 实用新型 口腔医学院 许 专利 35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牙科椅 实用新型 许 玲、廖 口腔医学院 专利 熊耀环 莹、文学锦、梁登忠、 36 一种记滴器 实用新型 梁桂宁、黎 基础医学院 专利 韦红巧 静、黄媛恒、梁志锋、 37 蓝牙数控直流电压源创新实 训系统 38 一种气囊式阻断带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向邦德、龚文锋、马 钟鉴宏、袁卫平 39 一种引流袋接头及包含其的 引流袋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唐 娟、韦 莉、罗素文、黄淑惠、 ZL201721074236.5 游雪梅、吴飞翔、马 良 40 一种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体 位调节的气囊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向邦德、龚文锋、曹 婵、马 钟鉴宏、林有智、陈祖舜 41 防止脊髓神经压迫的人工 椎管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贺聚良、袁振超、莫 昊、吴振杰、 ZL201820136714.9 关 键、林 翔、刘 斌 42 一种椎弓根截骨钳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刘 斌、袁振超、韦长元、谭家昌、 贺聚良、吴振杰、林 翔、秦 雄、 ZL201821830884.3 关 键、莫 昊、廖世安 永、赵明强、 玲 ZL201820136986.9 ZL201820025103.7 ZL201820027816.7 ZL201820530747.1 实用新型 张琥石、林伟龙、韦鸿深、邓日练、 基础医学院 ZL201820148920.1 专利 黄晓蓉、谭 军、覃柳妮 良、黎乐群、 良、 ZL201821946894.3 ZL201820506736.X - 201 -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列类型 所在单位 43 医用便盆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韦荣泉、袁振超、廖 丹、庞永慧、 卓雪飘、莫 昊、贺聚良、吴振杰、 ZL201821457567.1 邵 笑、陆海珍 44 一种新型骨与软组织穿刺活 检针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贺聚良 ZL201920213904.0 45 一种输液液滴速率控制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吕小红、吴日英、陆静佳 ZL201821785340.X 46 一种外流管体垫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吕小红、吴日英、黄英隆 ZL201920294869.X 47 一种新型肿瘤化疗用多功能 护理床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许 璐、朱金沙、劳永聪、黄玉红 ZL2018021057391.0 48 一种用于处理体表肿瘤伤口 的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陈 莹 ZL201821683320.1 49 一种便于患者使用的口腔冷 却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江锦芳、廖小莉 50 一种用于颈部的清创集污袋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韦丹丹、江锦芳、黄英凡、石 雷 奕 51 一种环保型公共卫生用照明 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朱保群 ZL201821275509.7 52 一种公共卫生用消毒洗手池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朱保群 ZL201821812128.8 53 一种护理用分离式药片搅碎 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熊每珠、黄仕权 ZL201820635061.9 54 一种医疗用多功能输液架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熊每珠、庄志强 ZL201820644481.3 55 一种肿瘤科用呕吐物处理 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熊每珠、钟 ZL201820602106.2 56 一种可调节的腋窝淋巴结清 扫自动拉杆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于滢华、王杰楠、莫钦国、黄 夏龙杰、谭虹虹、姚 冰 真、 57 一种负压引流瓶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石 柳、张小明、何英煜、蒙 燕 ZL201820977390.1 58 一种组合式医疗注射架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蒙 燕、何英煜、石 柳、雷飞天 ZL201821285814.4 59 引流装置固定器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卓雪飘、何英煜、陆 华 ZL201821921139.X 60 一种 3D 打印椎间孔镜靶向穿 实用新型 刺经皮手术导板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武平华、曾惠坤 ZL201821724297.6 61 一种方便颅脑手术后的护理 康复床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刘 红 ZL20180007031.3 62 一种颅脑手术护理床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刘 红 ZL201820006987.1 63 一种局部麻醉注射器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杜学柯 ZL201821598817.3 64 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周文婧、康 许献霞 - 202 - 主要完成人 专利号 ZL201821028628.2 柳、 斌、徐晓娟 炀、陈振兰、卢杏新、 ZL201820620139.X ZL201920218164.X ZL201820501593.3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列类型 所在单位 主要完成人 65 一种新型气囊止血贴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雷 刘 66 一种自动提醒吃药的新型智 能便携药盒 实用新型 专利 附属肿瘤 医院 卜昆鹏 67 LED 口腔灯 68 专利号 奕、江锦芳、黄英凡、韦丹丹、 ZL201821064987.3 红 ZL201821684850.8 外观专利 口腔医学院 吴 训 ZL201830678869.0 马甲(简易翻身) 外观专利 护理学院 李 菲 ZL201830750295.3 69 医疗 3D 打印影像控制系统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赵劲民、郑 蓝逆寒 70 智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郑 靳 立、赵劲民、陆真慧、梁锐明、 攀 2019SR0560984 71 3D 打印智能设计控制系统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郑 立、赵劲民、梁锐明、陆真慧、 黄权新 2019SR0576699 72 医疗 3D 肢体打印设计制作系 统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赵劲民、郑 朱 博 2019SR0576658 73 数字化 3D 医疗技术研发软件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广西医大协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019SR0170342 74 自动化医疗影像 3D 打印软件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广西医大协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019SR0173190 75 3D 打印技术医疗领域应用运 营软件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广西医大协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019SR0174410 76 3D 打印医疗模型数据管理软 件 V1.0 软件 著作权 生命科学 研究院 广西医大协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2019SR0174413 77 HIV 暴露防护措施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系统[简称:HIV 暴 露防护措施]V1.0 软件 著作权 公共卫生 学院 梁冰玉、梁 蒋俊俊 78 膳食调查 软件 著作权 公共卫生 学院 陆彩玲 2019SR0495532 79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 置案例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软件 著作权 公共卫生 学院 肖德强 2019SR1280976 80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虚拟 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v1.0 软件 著作权 公共卫生 学院 陈 星,黄东萍、阮 邓敬桓 立、覃再嫩、蓝 立、靳 浩、叶 颖、 攀、覃再嫩、 力、杨 媛、 冲、黄明立、 2019SR0557081 2019SR0496086 2019SR0496071 (撰稿:潘 源;审核:廖红兵) 学科服务地方建设情况 【临床医学】 积极响“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科普知识的良性传播,联合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健康 科普节目《医科全说》系列访谈。2019 年全年录制播出《医科全说》52 期,节目内容全面涵盖了老百姓 关注的“内外妇儿”等常见病多发病。借由该节目走进社区为民义诊宣教,学科专家与观众进行健康问 答互动,激发民众健康知识学习热情。 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建设智慧楼宇,助力 医院实现内涵式发展战略转型、医疗服务品质提升和多重效益并举。2019 年我校第一附属医院与广西移 - 203 - 动正式签订“5G+智慧医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进行了广西首例“5G+卫生应急演练”。在 5G 技术 条件下,通过手机和随处可见的急救包,急诊急救的“入院”关口将会被大幅前移,院前急救与院内急 救无缝对接,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常见病、慢性病将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物联网技术,实 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就医问诊取药。我校第二附属医院承办 2019 年中越边境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综 合演练,并首次运用 5G 技术助力医学救援,完成远程会诊和操作、航空紧急医学救援的转运和救治, 派出航空救援队,通过直升机成功将重伤员转运到院进行进一步救治,首次完成边境地区病人 5G 远程 会诊、航空转运任务。 开展义诊、知识讲座等科普相关活动 70 多次。涵盖内分泌、高血压、急诊、儿科常见病、骨质疏松、 牙科疾病、关节炎等。义诊范围覆盖全广西市县镇地区。在各类科普活动中,各个专家团队努力倡导健 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为广大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成功对接国家“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成为广西首家上线“施予受”器官捐献登记平 台的公立医院,为广西区内乃至周边地区广大终末期疾病的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2019 年航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在我校第二附属医院挂牌,全区重大突发事件“陆海空”立体化紧急 医学救援网络逐步形成顺利,覆盖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河池、柳州、玉林等多个地区,同时完 成 11 例危重患者航空医学救援院际转运工作。 我校附属肿瘤医院作为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广西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协调组织单位,指导 南宁市、扶绥、隆安、武鸣、岑溪、梧州、苍梧、藤县等市县居民开展肺癌、肝癌、乳腺癌、上消化道 癌和结直肠癌等 5 种高发癌症的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癌症筛查,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为提高癌症治 疗效果提供前期保障。 【中西医结合】 基于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中医脑病)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中医脑病、脾胃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传染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室平台,2019 年出院脑卒中、颅脑损伤等患者 800 多人中,近 30%的患者来自南宁市地区外,经济与社 会效益取得显著提升。 开展本学科优势病种(中医脑病、中医脾胃病、中医传染病)的继续教育学习班 3 次,培训基层单 位学员 600 余人。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免学费、免食宿费,缓解基层医院继续教育经费不足、医务人员外 出学习困难的问题。 主动送医下基层。如在钦州市中医院讲学、义诊,服务当地医务人员及群众 300 余人次;先后赴北 流、武鸣开展讲学,培训当地基层医务人员 200 余人次;组织专家赴邕宁中医院、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开展巡回医疗及义诊各 1 次,服务当地群众 50 余人。 充分利用中医药治未病的保健强身功能,向广大群众提供三伏贴、三九贴、督脉灸等多种中医药特 色诊治项目,价格低廉,效益显著,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养生健康需求。 积极接收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前来进修学习, 2019 年有 4 名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前来进修学习, 直接给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人才。 【基础医学】 围绕国家和广西大健康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亚热带独特的病原种类和丰富 的少数民族人类学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广西区域性高发疾病、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为疾病 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基础医学研究专门人才,服务广西人民健康以及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 继续开放我校生命科学馆,进一步加大生命科学馆的开放力度,同时积极改进相关设备,目前已经 - 204 - 成为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内容涵盖生命、人体科学、多在媒体技术展示等展品 3000 余件, 面向在校大学生及各类社会团体开展医学人文科普和社会化医学教育基地,2019 年接待群众、中小学生 逾 2000 人次,充分发挥了我校在医学教育和生命科学科普工作的积极作用。 寄生虫教研室继续发挥优良传统,每年不定期到我区各市县进行寄生虫防治宣传教育,并现场配合 大体标本为当地过往群众进行讲解及资料发放。全年总计发放《积极防治肝吸虫病》《土源性线虫病》 和《消除疟疾 谨防境外输入》三种重要寄生虫病宣传小册共计 2000 份。该教研室还充分利用在学校 106 馆一楼打造的寄生虫宣传展板和标本厨窗,对来我室做寄生虫检查的群众、专门来参观学习的小学 学生及过往人员等进行寄生虫病讲解和宣传,发放宣传小册约 5000。通过自身专业特长,充分发挥高校 为社会服务作用,对广西寄生虫病防控作出了一定贡献。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与实验生理科学实验中心 2019 年 11 月前往广西百色开展“科学预防秋冬季脑卒 中”为主题的义诊活动,在百色市方舟丽园小区,为社区群众开展了秋冬季脑卒中预防及筛查的义诊服 务活动,包括免费体检测试、讲解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及发放健康宣传页等,为小区群众开通了一趟“健 康专列”。在本次义诊活动中,咨询问诊人数达 40 余人(2 小时内),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40 余份。此 次义诊活动得到了小区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生物学】 围绕广西重要疾病、少数民族和生物资源等特色生物资源开展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并立足广西、 面向全国、辐射东盟,培养了高素质的生物学专门人才,为广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东盟战略合作提供 了必要支撑。 细胞与遗传学继续在广西早老症儿童的康复治疗上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儿童早老症课题组加大对 早老症儿童的家系跟踪(Family tracking)和遗传咨询(Genetic Counseling),通过家系跟踪和遗传咨询, 帮助遗传病患者以及家属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焦虑,并使其选择正确的诊断途径和 适宜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动物学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申报广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实 验动物科创中心”获批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019 年该中心面向校(区)内外供应 SPF 级大小鼠、裸鼠 及普通级家兔等教学和科研用实验动物约 10 万只;全年共培训 315 人次,支持课题项目 231 项,利用 中心平台和实验动物所发表的中文论文 264 篇,SCI 论文 226 篇,支持全区各高校的科研团体减免动物 代养费超过 100 万元对促进整个广西医疗、科研水平的发展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健康队列方面 仇小强教授团队承担的国家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自然人群慢性病前 瞻性队列研究,从 2018 年起,该项目相继在广西南宁良庆区、平果市、柳州市、马山县等地开展流行病 调查,截止 2019 年 12 月,已为 16000 名群众开展免费调查和体检,被列为南宁市良庆区为民办实事项 目和马山县健康扶贫项目。承担的广西科技开发重点项目——广西壮族人群出生缺陷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自 2015 年起来,本项目相继在广西田东、田阳、平果、隆安、靖西、德保、武鸣 7 个壮族聚居县市的 11 家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截止 2019 年 9 月共纳入 16224 户家庭,为这些家庭带去健康知识,同时 为入组家庭儿童健康发育提供免费智力检查。 艾滋病防控方面 梁浩教授团队通过与广西各地的 CDC 和医院合作,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如基于 HIV 分子流行病学的精准防控体系、HIV 耐药检测、包皮环切预防艾滋病等技术和模式进行了广泛推广。 组织团队成员到广西各地 CDC 进行讲学,为艾滋病防控人员宣传最新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指导他们开展 艾滋病的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组织我校大学生定期到广西各市县进行艾滋病知识和 HIV 检 测的宣传和普及。与越南太原医药大学和越南何静医学院继续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并协助越南太原医 - 205 - 药大学研究人员 NguenThiLe 老师申请获得“广西东盟杰出青年科学家”资助项目。联合越南、缅甸、 泰国等东盟国家共同建设“广西-东盟联合实验室”,为广西与东盟国家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平台 和技术保障。 卫生应急方面 2019 年,广西卫生应急技能培训中心成功申报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特色智库,成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服务于公共卫生应急决策,为向全区居民科学普及应急救 护知识技能。4 月份组织承办了广西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五进”(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 进家庭)活动启动仪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教育厅、应急厅等共 21 个单位及学生、教师、解放军战士、 社区居民等各界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了活动。 城市癌症方面 杨莉教授团队负责“广西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项目,多次对青 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梧州市各调查单位进行高危筛查问卷调查培训和卫生经济学随访问 卷培训;顺利完成了“E4 表——人群筛查项目支出信息收集表”一套;完成了“表 F3——卫生经济学 随访表”1671 份,随访对象包括临床筛查阳性个体、高危评估阳性但筛查阴性者、高危评估阳性但未参 加筛查者、高危评估阴性者;完成“肿瘤防治健康素养调查表”935 份,其中参加临床筛查的肝癌高危 人群 461 例,未参加临床筛查者 474 例。 【药学】 牡蛎相关大健康产品研发 药学院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承担了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大宗海 洋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大健康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 AA17204085) 子课题“海洋贝类废弃物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开发与利用”的研发工作:以北部湾丰富的海洋生物—— 牡蛎为原料,现已成功研制出“海健雅”六大健康产品:(1)牡蛎珍珠护肤滋养面膜,已上市销售。本 产品以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牡蛎壳粉与珍珠粉为原料,科学配伍积雪草提取物,具有滋养肌肤、改善体表 微循环、延缓皮肤衰老、护肤养颜等作用;(2)牡蛎婴儿爽身粉(待售);(3)牡蛎珍珠护肤精华乳 (备案待售);(4)复方牡蛎护齿牙膏(备案待售);(5)牡蛎百香果饮料(中试阶段);(6)牡蛎 葛根固体饮料(中试阶段)。已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7 项,正逐步分批推向市场。药学院海洋特色健康产 品研发与产业化将有效推动广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包括废弃物再利用)、环境保护与大健康产业的 发展,有望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高校产学研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资源是中医中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 中医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为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广西)试点工作, 药学院作为中药资源普查技术依托单位,牵头启动了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横县 共五区(县)域的普查工作。建立了由五个区(县)级人民政府、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农林水利局、 县环境保护局分管领导及主要职能机构领导组成的工作队。2019 年,外业调查共 1594 人·天,完成样 地调查 180 个 900 个样方套,采集蜡叶标本 1025 号约 3075 份,收集重点药材 154 份,拍摄照片 25536 张,市场调查药材 115 份,采集种质资源 73 份,记录传统知识 23 项。此次中药资源普查为准确了解南 宁市辖区域内中药资源的真实蕴藏量,推动我区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和决策依据。 【口腔医学】 以“践行社会责任 传播健康理念”为宗旨,坚持以“公益”为己任,2019 年共承担 10 项政府口腔 公共卫生项目,覆盖面惠及全区近 109 个市县区。在口腔公共卫生方面,突出政策研究,建立了社区家 庭、农村学校、幼儿园口腔健康模式;强调整体预防的观念,利用共同危险因素来预防口腔疾病与全身 健康的关系;采用“全人口”策略,减少口腔健康不平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健康的口腔公共卫生 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在白裤瑶族中开展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对龋及牙周病影响研 究,结合口腔公共卫生项目培养一批具有预防意识的基层口腔医师、儿保医生、小学老师。在适龄儿童 - 206 - 人群中开展窝沟封闭、局部涂氟预防龋齿,不断扩大口腔健康促进人群及覆盖面,不断提高大众口腔健 康意识。 秉承“国际化、精英化”的教学理念,育人服务辐射东盟,以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平台, 为东盟国家及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持续不断地输送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2019 年培养了硕士生 49 名, 博士生 2 名,其中东盟国家硕士、博士研究生 8 名。 开展其中东盟国家硕士、博士研在专业口腔医生和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三下乡团队到百色靖西开展 医疗讲座、义诊、医疗宣教与急救演示,社会实践服务团向基层群众以及基层口腔医疗诊所普及急救知 识及口腔健康技能知识,提高群众急救意识与口腔保健意识。项目共发放急救宣传资料 500 份,口腔宣 传资料 500 份,含氟牙膏 300 份,为当地群众提供口腔义诊、量血压服务,受益群众达 600 余人。深入 社区、幼儿园及老年公寓等开展各类公益服务 33 次,受益群众 5000 多人次。 2019 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班 12 项,覆盖全区 1745 名医务人员,向基层医院医务人员传递医疗 新知识、新技术。接受省内外口腔医学进修医师 39 名,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 以民众福祉为目标,疾控科普宣传进万家 组织医学实验技术专业 22 位本科生组成了“鼻咽癌预 防”小分队,前往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开展“普及急救知识,助力健康广西”的疾控知识社会实践 活动。艾滋病研究中心开展义诊、健康教育和协助制定干预措施等多种形式的科研服务地方活动。共为 300 多名群众提供了提供传染病、用药和心理健康咨询,并免费发放 2 万多元的家庭常用药物。 以知识培训为手段,为地方培养筑人才 多次到广西各市、县 CDC 将实验室研发的最新技术知识 讲授给基层医务人员,并指导他们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预防控制。定期的到基层疾控中心指导当地基层 艾滋病防控人员进行开展课题研究、数据分析、论文撰写以及课题申请,提升了当地 CDC 防艾工作人员 的科研水平,指导当地 CDC 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6 篇。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所本年度共接收各级医院进修 人员 41 人,进行 4—6 个月的进修培训,内容包括:地中海贫血临床诊疗,遗传咨询,地中海贫血筛查, 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技术等。学员来自全区各地的各级医疗机构。此外,还设立了“中国-东盟地中海贫 血防治国际培训中心”,举办“Workshop for Advancing Diagnosis on Thalassemia”,共培训亚洲 14 个国 家 18 名医技人员,获得高度评价。 以仪器设备为平台,服务社会需求 医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广西及东盟地区提供 3D 打印 订制服务。利用实验室现有的 3D 打印机为个体化、精准医疗提供 3D 打印产品,2019 年开展的 3D 打印 服务已在区内 10 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应用,直接服务患者超 100 多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 44.7 万元, 推动医用 3D 打印个体化医疗的临床转化应用。电镜实验室 2019 年全年共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肾内科、儿科等科室提供电镜临床检测服务 891 例病人,金额合计约 67 万元。 以科技服务为基础,助力地方科技研发 医学科学实验中心是开放型科技服务平台,2019 年协助开 展科研项目共约 350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有 200 项,服务开展科学研究的学生 380 人,为学校的教学、 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技术支撑,许多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服务。2019 年 5 月,BSL-3 实验室 获批运行资质,成为广西首家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是广西自治区政府工程之一。 实验室可以服务全区新型冠状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结核分枝杆菌四类病原体的分离、 培养和鉴定。此外,着力推进生物样本库建设,已投入资金 1900 万元,可面向全区开展生物样本处理、 储存和共享服务。 关注地方疾病,提供高质量地贫检测服务 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本年度共完成 47525 人次的 临床检测。避免了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和染色体疾病患儿的出生,减少了出生缺陷,提高了人口素质, 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 207 - 【公共管理学】 依托广西特色新型智库“卫生与健康政策研究中心”“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医养结合与 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研究中心”和“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广西卫生健康委、教育厅、 附属医院、高新技术公司等多个合作单位,校政合作、校医合作、校企合作,在健康扶贫、“互联网+” 医疗服务、医疗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领域实现成果转化。2.与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卫生机构等合作,建 立多个服务平台,其中“广西农村社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在广西 1 市 3 县推广应用, 每年为患者家庭节省经济负担 900 万元。3.卫生与健康政策研究中心承担自治区党委智库联盟重大课题 1 项,完成自治区发改委、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委托项目多项,为政府卫生健康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4.和 自治区医保局合作,承接《广西医疗保障“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5.协助自治区教育厅开展学生体 质健康相关培训 3 次,以研究中心作为平台,协助自治区教育厅做好全区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为学 生体质健康提供服务支持。 【护理学】 人才培养,带动区域护理事业发展 2019 年培养毕业生 922 人;开展专科护士培训 13 期 644 人; 接收护士进修 396 人,与 69 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主办承办学术研讨会国际 4 次、国内 15 次,临床护 士和护理师资培训班 18 期;对口支援三所职业学校,影响力辐射省内外及东南亚。 科技转化,引领提升区域护理水平 立足临床实践开展研究,获科研、教学成果奖 4 项,将成果转 化为护理服务能力。开展慢病护理综合干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流产后关爱服务、肿瘤患者全程关 护等研究,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及家庭,带动广西乃至区域护理水平提高。 科学普及,造福社会大众 开展路径式健康教育,创建造口阳光之家、乳腺癌康汝之家、器官移植 肝友会等病友会;开设造口专病、慢病护理门诊;建立糖尿病、高血压等个案管理信息平台,研发“糖 卫士”、“名医问诊”APP 软件,为慢病多中心大数据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开展社区科普教育,获全国 “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示范单位”。开展科学防癌知识宣传,助力健康中国。 建言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支持 参与制定广西护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依托广西护理、消毒 供应、手术室三大质量控制中心,制定广西护理管理台账及技术操作行业标准;出版护理专业建设丛书 10 万余册,供 200 余家医疗机构及护理院校使用,为广西护理事业发展发挥智库作用。 (撰稿:覃 莉;审核:吴俊端) 学科建设情况 【重点学科】 规范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推动制度完善,构建广西一流学科建设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制定《广西医 科大学广西一流学科绩效考核方案(试行)》和《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试行)》, 规范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管理,提高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使用效率,落实建设成效与经费投入挂钩的绩效改 革目标,助推重点指标突破。深入基层开展一流学科调研工作,梳理存在问题,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协调 解决了一批学科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承办“2019 年度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座谈会”,与广西 19 所高 校交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管理经验,我校发展规划处作为优秀代表作经验报告。根据教育厅的部署安排, 完成 6 个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项目建设绩效中期自评工作和我校《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项目建 设绩效中期自评报告》的撰写。 持续开展智库建设 开展我校 2019 年特色新型智库申报工作,经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审核认定, 新成立的 6 个智库顺利新增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举办“广西医科大学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讨 - 208 - 会”,邀请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和党委政研室、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等专家作专题报告,提升我校 智库建设水平和咨政服务能力。发挥智库咨询决策职能,组织智库参与自治区智库重点项目申报和实施。 我校特色新型智库“卫生与健康政策研究中心”《分级诊疗背景下广西优质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被广西 特色智库联盟评为优秀课题研究报告,充分发挥我校特色新型智库在广西医疗卫生研究领域的智力优势。 加强落实学科数据共享和服务 继续依托第三方数据服务,监测学科发展动态,定期发布 ESI 学科 评估分析报告《广西高等院校 ESI 学科评估报告》《广西医科大学 ESI 排名报告》各 6 期。与上海软科 合作,向教育厅呈报《广西一流学科发展水平数据报告》和《广西学科建设成果监测报告》各 1 期。多 途径宣传学科建设信息,印发《广西医科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简报》1 期;不定期通过教师邮箱、微信公 众号、网络等途径,编送教育政策、会议资料和学科数据等信息。举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投稿策 略”讲座,介绍应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文章选题和期刊选择等投稿策略,营造学科建设氛围,促进学科建 设成效。 表 4: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一览表 类别 广西一流学科 广西一流学科 (培育) 名称 责任单位 学科带头人 学科负责人 临床医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 床医学院/肿瘤医学院 赵劲民 陈俊强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院 谢小薰 罗小玲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 仇小强 邹云锋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院 周 诺 陈文霞 药学 药学院 赵永祥 韦锦斌 生物医学工程 生命科学研究院 郑 梁 立 认定文号 桂教科研 〔2018〕12 号 浩 【ESL 学科】2019 年 11 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 ESI 学科全球排名前 1%,成为继临 床医学之后我校第二个进入 ESI 全球前 1%的学科,学校 ESI 排名名列广西高校第二。 (撰稿:覃 莉;审核:吴俊端) 科研平台建设情况 【科研平台建设方面】 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建设 (1)1 月 3 日,科技部基础处郭志伟副司长、金国胜主任科员会同广西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张晓飞处 长等一行四人在广西医科大学赵劲民校长、赵永祥副校长、伍伟锋副校长及科技处处长陪同下考察广西 医科大学的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及广西组织器官修复医用生物 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听取平台负责人工作汇报,现场交流平台建设进展情况。 (2)1 月 22 日,自治区科技厅对广西医科大学开展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绩效考核现场核查工作。 受自治区科技厅委托的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以及专家组一行 6 人莅临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 院,对学校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进行现场核查,认为学校的上报材料与现场检查一致,对学校 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开放的各项工作成效给予了肯定。 (3)3 月 6 日,自治区科技厅唐咸来副厅长、基础研究处蒙福贵处长、社会发展科技处黄志标处长 - 209 - 一行到广西医科大学的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 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P3 实验室进行调研,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永祥教授、 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陈萍教授、2018 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冠 状动脉微栓塞转录组学研究”负责人李浪教授分别汇报了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的建设情况和目前存在的 问题,共同讨论如何对照国家申报标准进行创建工作,切实解决科研平台建设和人才团队发展面临的困 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和高端人才团队培养。 (4)3 月 28 日,广西师范大学苏桂发副校长一行到访广西医科大学,就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级项 目申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进行考察交流。 (5)4 月 30 日,以党委书记邓砚为组长的右江民族医学院代表团一行 11 人到广西医科大学参观交 流,先后参观了广西医科大学的生物靶向诊治研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P3 实验室、广西肝癌损失与修复 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 计划)、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学科学实验中心等科研平台并进行现场交流。 (6)4 月,生物靶向诊治研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省部共建教 育部重点实验室、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教育 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肝脏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原发性 肝癌生物靶向诊治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完成广西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计划任务书 的填写和上报工作。 (7)5 月 10 日,学校组织完成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2019 年建设任务书的填写和上报工作。 (8)学校分别于 4 月、5 月、7 月、9 月,开展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成立了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 安全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委员会、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督查组,陆续 出台了《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制度》,举办了广 西医科大学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题讲座、实验室化学品安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 (9)6 月,学校组织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申报新一轮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人文社会 科学学院申报的“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得广西教育厅认定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见桂教科研〔2019〕17 号)。 (10)7 月 9 日,广西师范大学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宏教 授一行参观考察广西医科大学的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广西组织器官修复医 用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进行现场座谈交流。 (11)9 月 5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何杰副主任等一行到广西医科大学 调研,先后参观特色实验室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组织器官修复医用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寿 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以及实验动物中心。 (12)9 月 18 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刘翔主任助理一行到广西医科大学调研骨与软 组织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总体情况,及大健康产业领域谋划建设的重点产业项目情况。广西骨与 软组织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郑立教授、广西大宗海洋生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大健康系列产品研发与产 业化项目负责人韦锦斌教授、中国-东盟实验动物科创中心项目负责人何敏教授、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 床医学研究中心负责人陈萍教授分别作了工作汇报并现场交流。 (13)9 月 20 日,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莅临广西医科大学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 学研究中心调研指导,听取相关研究工作情况汇报。赵劲民校长、伍伟锋副校长,科技部合作司二级巡 - 210 - 视员李昕、科技部社发司二级巡视员王小龙,以及广西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咸来等领导陪同,先 后考察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干细胞移植病区、儿科病房及地贫之家等地,听取相关 研究人员情况汇报,实地了解地中海贫血在广西的防控、治疗与研究情况。 (14)9 月 21 日,中国国家友谊奖、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冲村宪树日本交流考察团一行 到广西医科大学参观考察实验动物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生命科学馆、国际教育学院、广西再生医 学重点实验室,并座谈交流。 (15)9 月,学校组织申报第三批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安洲教授 为负责人申报的“广西鼻咽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程继文教授为负责人申报的“广西泌尿系统疾病临 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附属肿瘤医院苏丹柯教授为负责人申报的“广西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自 治区科技厅认定为第三批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6)11 月,学校组织申报广西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动物中心何敏教授为负责人申报的“广西壮族 自治区中国-东盟实验动物科创工程研究中心”、附属肿瘤医院唐卫中教授为负责人申报的“广西壮族自 治区肿瘤分子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获得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为广西工程研究中心。 (17)12 月 5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王承文主任、国基委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主任郭建泉会同广 西科技厅曹坤华厅长、唐咸来副厅长等一行八人莅临广西医科大学。赵劲民校长、伍伟锋副校长、徐华 副校长和科技、财务、审计等部门负责人陪同,曹坤华厅长和国基委王承文主任一行先后到广西艾滋病 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和一附院临床实验中心调研指导,听取相关研究人员情况汇报,实地了解艾滋病防 治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情况,随后召开了座谈会。 (18)12 月,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口腔 颌面修复与重建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重点 实验室、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完成 2018 年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书的补签工作。学校组织 开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年度考核工作,形成考核结果上报教 育部及自治区科技厅。 院士顾问及工作站建设工作 (1)10 月,网络填报刘德培、魏于全、戴尅戎三位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活动情况。 (2)12 月,我校 3 个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和 10 个广西院士工作站分别进行年度工作总结网络系统 填报。 【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平台团队建设的支持】2019 年,加强科研平台的基础建设,积极争 取上级财政资金支持平台建设,其中区教育厅财政资金 1280 万元,区科技厅财政资金 2727.68 万元,共 获建设资金 4135.36 万元,支撑高水平科研活动,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 - 211 - - 212 - 国家中医药 科研三级实 验室 自治区重点 实验室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 公共卫生学院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 中心 基因组与个体化医 学研究中心 口腔医学院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 药学院 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教育部国际合作 联合实验室 广西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 重点实验室 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 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重点 实验室 广西口腔颌面修复与重建研究重点 实验室 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精准医学重点 实验室 中医药免疫学实验室 分子药理学实验室 药物毒理学实验室 1 1 2 3 4 5 6 7 8 1 2 3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 2 教育部国际 合作联合实 验室 生命科学研究院 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 实验室* 所属院(部) 1 称 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名 序号 类别 力 浩 萍 力 诺 黄仁彬 刘华钢 赵劲民 曾志羽 赵劲民 周 莫曾南 赵永祥 梁 陈 李 赵劲民 谭国鹤 李 负责人 20090713 20090713 20090713 20181130 20140829 20140829 20140829 20140212 20130412 20101129 20050223 20170929 20111115 20070718 批准时间 批准部门 桂科基字〔2013〕27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桂科基字〔2014〕32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中医药发〔2009〕21 号 国中医药发〔2009〕21 号 国中医药发〔2009〕21 号 桂科基字〔2018〕116 号 桂科基字〔2014〕32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桂科基字〔2014〕32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桂科基字〔2014〕9 号 桂科基字〔2010〕8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桂科计字〔2005〕6 号 教技函〔2017〕52 号 教技函〔2011〕82 号 教技函〔2007〕46 号 认定文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技术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表 5:厅局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20180112 获得广西 重大科技创新基地 (桂科计字〔2018〕 15 号) 20171110 获得中国 医学科学院重点实 验室(医科科发 【2017】358 号) 备注 - 213 - 第一临床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口腔医学院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 中心 口腔医学院 生物分子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人体发育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颌面外科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传感医学重点实验室 纳米抗体研究实验室 7 8 9 10 11 基因组与个体化医 学研究中心 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5 急诊医学重点实验室 莫曾南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检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 4 6 李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3 诺 卢小玲 赵永祥 周 罗国容 吴耀生 李超乾 山 赵劲民 卢国栋 公共卫生学院 高发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 谢小薰 负责人 2 所属院(部) 基础医学院 称 基础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名 1 序号 20171218 2014 20140415 20140415 20140415 20140415 20140415 20140415 20140415 20140415 20140415 批准时间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批准部门 桂教科研〔2017〕39 号 (暂缺)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桂教科研〔2014〕6 号 认定文号 备注 序号 1 1 1 1 类别 国家级国际联合 研究中心 国家第一批基因 检测示范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 程研究中心 国家公共 服务平台 称 南宁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 公共服务平台 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 程研究中心 广西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 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名 药学院 药学院 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 究中心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所属院(部) 莫曾南 赵永祥 负责人 20091103 20111108 20160303 20130929 批准时间 表 6:研究中心、基地一览表 验收,2017 年 2 月 21 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批准通过验收。(教技厅函〔2017〕17 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技部 批准部门 发改办高技〔2009〕 2561 号 发改高技〔2011〕 2401 号 发改办高技〔2016〕 534 号 国科发外〔2013〕 597 号 认定文号 备注 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于 2011.11 获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五年后于 2016 年 12 月 17 日在广西医科大学进行现场 医科大学进行现场验收,2014 年 1 月 6 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批准通过验收。(见教育部科技司网站通知 http://www.dost.moe.edu.cn/dostmoe/tzgg/zxtz/) *注: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于 2007 年 7 月 18 日获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六年后于 2013 年 7 月在广西 广西高校重 点实验室 类别 - 214 - 校地校企共建 科技创新平台 广西“2011” 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工程研究 中心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 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研究院 药学院 广西肿瘤靶向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协同创新 中心 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培育建设) 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工程研究中心 1 2 3 4 1 生物靶向诊治中心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3 原发性肝癌生物靶向诊治研究 附属肿瘤医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分子医学工程研究 中心 3 实验动物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东盟实验动物 科创工程研究中心 2 药学院 再生医学中心 广西骨与软组织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1 海洋药物研发中心 再生医学中心 广西组织器官修复医用生物材料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 3 2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 医院 广西肝癌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广西介入超声肿瘤诊疗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1 广西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第一临床医学院 肝癌损伤与修复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所属院(部) 1 称 地方高校学科 创新引智基地 名 序号 类别 赵永祥 陈萍 莫曾南 赵永祥 赵劲民 唐卫中 何敏 赵劲民 赵劲民 黎乐群 李智贤 何松青 负责人 20130529 20130529 20130529 20130618 20130618 20130618 20130618 20191130 20191130 20171230 20151230 20141212 20131119 20170801 批准时间 外专发〔2017〕 126 号 认定文号 备注 桂教科研〔2013〕 10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厅 桂教科研〔2013〕 8号 桂教科研〔2013〕 10 号 桂教科研〔2013〕 10 号 桂教科研[2013]10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教育厅 桂发改高技〔2019〕 1140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 桂发改高技〔2019〕 和改革委员会 1140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 桂发改高技〔2017〕 和改革委员会 1725 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桂科基字〔2015〕 技术厅 46 号 (桂科基字〔2018〕 97 号)2018.9.30 获得验收认定 2018.5.16 获得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桂科计字〔2014〕 收认定(桂科基字 技术厅 255 号 〔2018〕41 号) 2016.10.30 获得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 桂科计字〔2013〕 收认定(桂科基字 技术厅 353 号 〔2016〕141 号) 国家外国专家局、中 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批准部门 表 7: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一览表 类别 高等级 病原微 生物实 验室 序号 等级 名 称 所属院(部)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部门 认定文号 1 广西医科大学医 生物安全三级实 学科学实验中心 验室(BSL-3) 实验室 生命科学 研究院 梁 浩 20160818 中华人民共 国科函社〔2016〕 和国科技部 185 号 2 广西医科大学艾 生物安全二级实 滋病防治研究重 验室(BSL-2) 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 研究院 梁 浩 20190102 南宁市卫生 南卫实验室备字 和计划生育 〔2019〕00001 号 委员会 3 广西医科大学基 生物安全二级实 础医学中心实验 验室(BSL-2) 室 基础医学院 蓝秀万 20190102 南宁市卫生 南卫实验室备字 和计划生育 〔2019〕00002 号 委员会 4 生物安全二级实 广西医科大学微 验室(BSL-2) 生物学实验室 基础医学院 张增峰 20190102 南宁市卫生 南卫实验室备字 和计划生育 〔2019〕00003 号 委员会 5 广西医科大学公 生物安全二级实 共卫生学院中心 验室(BSL-2) 实验室 公共卫生 学院 卢国栋 20190102 南宁市卫生 南卫实验室备字 和计划生育 〔2019〕00004 号 委员会 表 8:厅局级以上人文研究基地一览表 类别 序号 广西马克思主义研究 基地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 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名 称 所属院(部) 负责人 批准时间 批准部门 认定文号 1 广西马克思主义理 人文社会科学 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学院 研究基地 仇小强 20140801 自治区党 委宣传部 无文号 1 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中心* 学院 20190929 广西壮族 自治区教 育厅 桂教科研〔2019〕 17 号 王前强 *注: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于 2014 年 7 月 31 日获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 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桂教科研〔2014〕12 号),经过五年建设,2019 年 9 月 29 日被认定为广西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教科研〔2019〕17 号)。 表 9:院士工作站一览表 序号 工作站名称 工作站研究方向 设站单位 负责人 认定时间 认定文件 1 魏于全院士工作站 医学领域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 中心 赵永祥 20130515 桂科成字〔2013〕 69 号 2 张兴栋院士工作站 生物材料领域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赵劲民 20130515 桂科成字〔2013〕 69 号 3 戴尅戎院士工作站 骨髓干细胞过滤富集器开 再生医学研究中心 发 赵劲民 20140902 桂科成字〔2014〕 91 号 4 樊代明院士工作站 区域性高发肿瘤靶点筛选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 和诊治新技术研发 中心 赵永祥 20140902 桂科成字〔2014〕 91 号 5 于金明院士工作站 鼻咽癌临床研究 第一附属医院放疗 科 王仁生 20140902 桂科成字〔2014〕 91 号 6 林东昕院士工作站 慢性复杂性疾病系统流行 病学 公共卫生学院 仇小强 20170328 桂科成字〔2017〕 21 号 - 215 - 序号 工作站名称 工作站研究方向 设站单位 负责人 认定时间 认定文件 7 葛均波院士工作站 泛血管 第一附属医院心血 管内科 李 浪 20170328 桂科成字〔2017〕 21 号 8 刘德培院士工作站 地贫防治研究 地中海贫血防治研 究所 陈 萍 20181204 桂科成字〔2018〕 121 号 9 陈孝平院士工作站 肝脏损伤与修复 第一附属医院肝胆 外科 何松青 20181204 桂科成字〔2018〕 121 号 10 廖万清院士工作站 广西地区新发、高发真菌 第一附属医院皮肤 病诊断和流行病学方向 科 曹存巍 20181204 桂科成字〔2018〕 121 号 表 10: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一览表 序号 中心名称 负责人 依托单位 认定时间 认定文件 1 广西骨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赵劲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1228 桂科社字 〔2016〕176 号 2 广西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 曾志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1228 桂科社字 〔2016〕176 号 3 广西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 王仁生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1228 桂科社字 〔2016〕176 号 4 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周 诺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20161228 桂科社字 〔2016〕176 号 5 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 陈 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1228 桂科社字 〔2016〕176 号 6 广西结直肠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唐卫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81218 桂科社字〔2018〕 222 号 7 广西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 陈俊强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1218 桂科社字〔2018〕 222 号 8 广西肝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何松青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1218 桂科社字〔2018〕 222 号 9 广西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 程继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10 广西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苏丹柯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11 广西鼻咽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唐安洲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撰稿:何 英;审核:廖红兵) 学术交流活动 2019 年,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全校主办、承办、 协办国际学术会议 13 次,国内各级各类学术会议 156 次。外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8 人次,提交会议论 文 7 篇,提交特邀报告 15 篇。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讲学 717 人,其中国外专家 62 人。 - 216 - 表 11:2019 年学校主、承、协办的学术会议一览表 (一)国际性会议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1 2019 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护理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主办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承办 2019 年 10 月 24—27 日, 南宁 200 2 第六届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学术论坛暨 中国-东盟再生医学国际会议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2019 年 10 月 19—20 日, 南宁 300 3 中国—东盟肺癌论坛暨广西医学会 呼吸病学分会 2019 年学术年会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15—17 日, 广西医学会 南宁 600 4 中国-东盟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广西医学救援协会主办、广西医 2019 年 12 月 6—8 日, 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 南宁 1000 5 2019 药学前沿高峰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 6 月 2 日, 科技楼学术报告厅 200 6 首届中国-东盟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5 月南宁 350 7 第三届中国-东盟泌尿外科高峰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南宁 350 8 2019 年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中国南宁区域 会议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南宁 350 9 2019 中国-东盟冠心病介入高峰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南宁 1500 10 首届泛北部湾国际康复医学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00 11 第二届广西-东盟精准医学大会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2000 12 第二届华南肿瘤麻醉与镇痛国际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372 13 2019 年妇科肿瘤及妇科内镜新进展国际 研讨会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3 月 29—31 日、 南宁 500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二)全国性会议 序号 1 会议名称 抗衰老与神经疾病高峰论坛 主办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广西解剖学会、长 2019 年 4 月 7 日—9 日, 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 广西南宁 实验室 60 2 主办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非人灵长类神经疾病模型与抗衰老学术论 承办单位:广西解剖学会、长 坛 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2019 年 6 月 26 日—28 日,广西南宁 300 3 主办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衰老与疾病高峰论坛暨长寿与老年 承办单位:广西解剖学会、长 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 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 议 实验室 2019 年 11 月 8 日—10 日,广西南宁 300 4 广西听力及眩晕疾病诊疗技术研讨班暨广 西眩晕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13 日—15 日,南宁 250 5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7 月 25 日—28 日,南宁 174 6 全国社区康复治疗坊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 20 日—22 日,南宁 95 - 217 -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7 心血管疾病及心脏康复护理新理念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13 日—15 日,南宁 200 8 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护理管理策略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 19 日—22 日,南宁 200 9 胸部肿瘤规范化诊疗及微创技术新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16 日, 南宁 52 10 耳颞骨显微外科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8 日—10 日,南宁 104 11 骨科精准护理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7 月 6 日,南宁 172 12 2018 年相思湖骨科高峰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7 月 05 日—07 日,南宁 235 13 中国-东盟肺癌国际高峰论坛暨肺癌规范 化诊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16 日-17 日, 南宁 451 14 紧急医学救援立体化建设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6 日-8 日, 南宁 200 15 皮肤性病学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2 月 南宁 371 16 癫痫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4 月南宁 298 17 医院感染精准化管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5 月南宁 390 18 (第十届)广西血栓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5 月南宁 471 19 妇产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6 月南宁 285 20 胸部肿瘤综合诊疗规范及新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7 月南宁 250 21 全国外周血管疾病诊疗新技术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7 月南宁 1961 22 精准护理形势下手术室质量持续改进与风 险防控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7 月南宁 270 23 炎症性肠病新进展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7 月南宁 120 24 (第六届)呼吸疾病新进展及呼吸介入新 技术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8 月南宁 320 25 急诊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8 月南宁 148 26 腹部疾病影像学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南宁 341 27 骨科临床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南宁 322 28 输液治疗护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南宁 250 29 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南宁 173 30 (第十二届)广西心脏节律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南宁 276 31 西部地区产科适宜技术推广及危急重症救 治提高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南宁 240 32 产科母婴护理实用技术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南宁 240 33 (第十六届)广西冠心病介入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南宁 500 34 广西心血管疾病护理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南宁 229 35 慢性病护理管理与教育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30 36 加速康复外科的麻醉管理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50 - 218 -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37 小儿麻醉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00 38 骨科并发症认识与防治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00 39 骨肿瘤与血液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20 40 国际疾病和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技能水平提 高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南宁 207 41 基于肿瘤精准放疗的共享平台建设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6 月南宁 265 42 重症感染与器官保护监测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南宁 518 43 内科护理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50 44 护理管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300 45 西部地区 CKD-MBD 及肾脏病理与临床进 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00 46 地中海贫血防治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南宁 250 47 淋巴瘤诊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8 月 16—18 日, 南宁 151 48 第二届肿瘤相关内科诊疗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7 月 26—28 日, 南宁 224 49 原发性肝癌诊治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302 50 消化道肿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7 月 5—7 日, 南宁 400 51 第十届广西胸部肿瘤精英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0 月 12—13, 南宁 300 52 胃肠肿瘤医师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118 53 第二届广西乳腺癌规范化诊疗高峰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5 月 31—6 月 2 日—19 日,南宁 230 54 脓毒症临床与研究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3 月 22—24 日, 南宁 482 55 头颈肿瘤影像诊断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4 月 26—28 日, 南宁 231 56 西部放射治疗协会放射物理专委会学术会 议暨广西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9 月 6 日—8 日, 南宁 214 57 静脉治疗护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2 年 12 月 14—15 日, 南宁 314 (三)其他会议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1 “庆祝建校 85 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基因 修饰小鼠动物模型学术讲座 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019 年 12 月 3 日综合楼 一楼报告厅 200 2 加速康复外科的麻醉管理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05 月 03 日~2019 年 05 月 06 日 200 3 广西基层医师肝病及艾滋病诊疗能力培 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04 月 19 日~2019 年 04 月 20 日 150 - 219 -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4 胆胰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11 月 23 日~2019 年 11 月 23 日 50 5 北部湾(武鸣)急危重症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12 月 6 日~2019 年 12 月 18 日 200 6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师教学 能力提升培训 护理学院 2019 年 1 月 11 日 100 7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提升培训 护理学院 2019 年 5 月 7 日 90 8 教育的艺术:如何让课堂成为人人向往 的地方 护理学院 2019 年 6 月 20 日 90 9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师创新教学暨 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护理学院 2019 年 9 月 17 日 70 10 备课、教学设计与教案书写 护理学院 2019 年 12 月 24 日 100 11 “庆祝建校 85 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基因 修饰小鼠动物模型学术讲座 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019 年 12 月 3 日综合楼 一楼报告厅 200 12 加速康复外科的麻醉管理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05 月 03 日~2019 年 05 月 06 日 200 13 广西基层医师肝病及艾滋病诊疗能力培 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04 月 19 日~2019 年 04 月 20 日 150 14 胆胰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11 月 23 日~2019 年 11 月 23 日 50 15 北部湾(武鸣)急危重症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2019 年 12 月 6 日~2019 年 12 月 18 日 200 16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师教学 能力提升培训 护理学院 2019 年 1 月 11 日 100 17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提升培训 护理学院 2019 年 5 月 7 日 90 18 教育的艺术:如何让课堂成为人人向往 的地方 护理学院 2019 年 6 月 20 日 90 19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师创新教学暨 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护理学院 2019 年 9 月 17 日 70 20 备课、教学设计与教案书写 护理学院 2019 年 12 月 24 日 100 21 消化内镜护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8 月 22 日—24 日,南宁 302 22 GCT 整体控制一三级感觉管理手法在神 经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4 月 20 日—23 日,南宁 53 23 基层全科医师师资能力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 25 日—28 日, 南宁 201 24 基层全科医师岗位胜任力之慢性病诊 治及管理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01 日—03 日,南宁 157 25 内分泌和代谢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 18 日—21 日,南宁 200 2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命题考核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23 日—24 日,南宁 235 - 220 -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27 血糖管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 18 日—20 日,南宁 235 28 基层全科医师急危重症识别与处理能 力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8 月 10 日—12 日,南宁 85 29 产科护理管理新思维及助产实践新进 展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8 月 02 日—04 日,南宁 102 30 出凝血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8 月 23 日—25 日,南宁 42 31 淋巴瘤精准医学治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14 日—15 日,南宁 62 32 糖尿病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 18 日—21 日,南宁 100 33 广西重症康复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8 月 9 日—11 日, 南宁 122 34 新形势下全科护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08 日—12 日,南宁 177 35 临床营养治疗新进展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29 日—30 日,南宁 120 36 语言发育障碍及婴幼儿吞咽障碍治疗工 作坊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6 月 1 日—4 日, 南宁 39 37 肺癌多学科联合诊疗和临床研究新进展 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8 月 10 日—12 日,南宁 130 38 骨关节康复技术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8 月 09 日—11 日,南宁 122 39 经鼻内镜鼻颅底解剖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3 月 09 日—10 日,南宁 24 40 急救与救援实用技术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06 日—08 日,南宁 110 41 经鼻内镜微创外科新技术新进展学习 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07 日,南宁 104 42 灾害救援管理与技能提升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9 月 08 日—11 日,南宁 131 43 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新进展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20 日—22 日,南宁 60 44 广西新生儿危重症及高级生命支持技 术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10 日—11 日,南宁 150 45 广西腹膜透析新技术及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 17 日—20 日,南宁 94 46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 会健康管理与改革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06 日—08 日,南宁 140 47 广西门脉高压症诊治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8 月 23 日—25 日,南宁 224 48 微创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13 日—15 日,南宁 162 - 221 -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49 妇科病理及数字病理技术临床应用学 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6 月 21 日—23 日,南宁 160 50 静疗规范管理临床实践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08 日—12 日,南宁 176 51 科研视角下护理管理策略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9 月 19 日—22 日,南宁 200 52 慢性创面治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12 日—15 日,南宁 95 53 心身疾病现代护理理论和实践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20 日—22 日,南宁 60 54 广西男科疾病诊疗新进展、新技术 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30 日—12 月 02 日,南宁 210 55 广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新进展、新技 术 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30 日—12 月 02 日,南宁 224 56 缺血性心肌病全程心脏康复策略研讨会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9 月 20 日—22 日,南宁 132 57 新形势下实用康复护理技术新进展 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8 月 9 日—11 日, 南宁 122 58 广西心律失常治疗新进展研修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9 月 21 日—22 日,南宁 163 59 第三届广西呼吸介入诊疗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0 月 18 日—20 日,南宁 200 60 临床疼痛管理与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新 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08 日—10 日,南宁 191 61 重症患者 CRRT 专项护理管理能力提升 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20 日—22 日,南宁 107 62 广西航空医疗救援急救护理技术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09 月 10 日—13 日,南宁 60 63 关节炎精英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1 月 01 日—3 日, 南宁 60 64 产前 B 群链球菌筛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13 日—15 日,南宁 212 65 体外膜肺(ECMO)血流动力学评估与管 理专项能力提升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12 月 21 日—22 日,南宁 75 66 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与应用 药学院 2019 年 3 月 7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67 纳米材料在骨性关节炎诊疗中的应用 药学院 2019 年 3 月 28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68 基于微纳功能界面的生化分析与生物 传感 药学院 2019 年 3 月 27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69 基于环糊精衍生物的超分子不对称光 化学 药学院 2019 年 9 月 26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70 JAK3 和 BTK 靶向抑制剂对类风湿关节 炎的治疗研究 药学院 2019 年 11 月 6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 222 -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71 基于酶催化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凝胶及 其生物医学应用 药学院 2019 年 11 月 28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72 缝隙连接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 机制研究 药学院 2019 年 12 月 12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经验交流 药学院 2019 年 12 月 14 日药基楼 1310 会议室 100 74 2019 年广西肿瘤随访登记技术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08 月 08—09 日, 南宁 164 75 乳腺癌诊治最新理论和前沿技术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5 月 17—19 日, 南宁 200 76 肺癌免疫及靶向治疗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400 77 2019 年广西肿瘤患者社会心理治疗 研讨会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0 月 25—27 日, 南宁 200 78 广西肿瘤实验诊断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 新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160 79 泌尿系肿瘤规范化治疗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06 月 28—30 日, 南宁 150 80 广西医院药学新进展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22—24 日, 南宁 385 81 医改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运行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130 82 2019 年广西乳腺疾病中青年医师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5 月 17—19 日, 南宁 200 83 肿瘤危重症治疗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214 84 重症护理技术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231 85 广西乳腺癌诊治新进展高级论坛并乳房 重建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9 月 26—27 日, 南宁 150 86 肿瘤核医学新技术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6 月 20—22 日, 南宁 154 87 2019 年神经肿瘤诊疗新进展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8 月 30 日—09 月 1 日,南宁 200 88 广西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全区巡讲暨骨 与软组织肿瘤规范化诊疗研讨会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4 月 20—21 日, 南宁 200 89 2019 年广西神经肿瘤规范化诊疗学习班 巡讲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5 月 10—11 月, 南宁 200 90 2019 年伤口、造口、失禁护理新进展 研讨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2 月 13—15 日, 南宁 195 91 妇科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新进展 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1 月 8—10 日, 南宁 400 92 医院药师处方审核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4 月 18—21 日, 南宁 260 - 223 - 序号 会议名称 主(承、协)办单位 时间、地点 与会人数 93 甲状腺癌诊治规范化及新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06 月 21—23 日, 南宁 205 94 2019 年癌症早诊早治中国行消化道早诊 早治项目培训班暨广西消化道呼吸道肿 瘤诊断和治疗新进展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0 月 24 日—26 日,南宁 150 95 2019 年广西放射治疗新进展培训班暨常 见肿瘤精准放疗高峰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07 月 26—28 日, 南宁 308 96 2019 年皮肤肿瘤病理诊断进展学习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0 月 18—20 日, 南宁 150 97 第三期广西医院药师处方审核能力 培训班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2 月 4—7 日, 南宁 350 98 第三届广西分子诊断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新进展研讨会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10 月 12—14 日, 南宁 200 99 2019 年广西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全区巡 讲暨骨与软组织肿瘤规范化诊疗研讨会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019 年 04 月 20—21 日, 南宁 200 (撰稿:梁 夏;审核:廖红兵) 高等教育研究 【观念更新】举办“青年教师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教改项目申报”专题讲座,加强一线教师教 学科研能力培养。 【教学成果】评出 2018 年广西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 38 项,其中:特等奖 5 项、一等奖 8 项、 二等奖 10 项、三等奖 8 项、优秀奖 7 项。获 2019 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 10 项,其中: 特等等次 1 项、一等等次 3 项、二等等次 6 项。 【教改项目】获 2019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39 项;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 2019 年度课题 2 项、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 1 项;设立校级教改课题 88 项。完成广西高等教育本 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结题 33 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 7 项;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 题结题 53 项。 【课堂教改】22 个课堂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其中:14 项为优秀、8 项为合格。 【本科质量报告】组织编撰《2018—2019 学年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在学校主页对社 会公开公布。 【医学教育分会】作为秘书单位,协助组织召开广西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19 年学术年会。 (撰稿:莫智雯;审核:杨 莉) 生命科学研究院 2019 年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和学校相关部处及二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各 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共同努力下,生科院按照学校的总部署及规划,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科研平台和一流学科建设,全力推动生科院内涵发 展,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224 - 截至 2019 年底,全院有教职工人员共 119 人,其中高级职称 41 人,研究生以上学历 75 人,博士 45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3 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12 人。 【党建工作】坚持“领导走在前”、“工作推进实”、“督查抓得严”、“氛围营造好”原则,推 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19 年 5 月 4 日,生科院“新时代讲习所”正式挂牌成立,打造 具有生科院特色、深受师生满意的宣讲品牌。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在全院范围开展《加强师德师风 建设,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题党课,同时,重视学生第二课堂,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激发爱国热情。与科技厅机关第三党支部和工信厅机关党委第九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业务双促进党日活 动,探讨政校党建合作新模式。 【一流学科建设】生科院高度重视生物医学工程一流学科(培育)的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 科技竞争力为核心,以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目标,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2019 年学 科完成了 52 项具体指标建设任务,总体指标完成率为 91%,学科在软科的排名从全国前 80%上升为全 国前 76%,是目前全校上升较快的学科。 【科技平台建设】 生物样本库建设:完成广西生物样本库 I 期建设任务,制订了生物样本库管理文件、标准化操作规 程(SOP)等文件等共 57 部(14.26 万字),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和全国生物样 本库联盟联合主办的《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内审员培训班和学术会议的承办权。 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先后通过了国家认可委认可授权、国家卫健委实验活动资格审查,获得正式 运行的所有资质,建立了广西首家 BSL-3 实验室,我校也成为了全国 9 个拥有 BSL-3 实验室高校之一。 医学公共服务平台:在原有基础上,完成 79 台设备入网大型仪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工作,进一步提 高了设备共享和使用效率。 【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 区域性高发肿瘤重点实验室:卢小玲教授等 6 人认定为第一批广西高层次人才,阳志军教授认定为 第一批广西医学高层次中青年学术骨干,3 人入选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划。 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全职引进中科院“百人计 划”程乐平研究员和挪威奥斯陆大学张贝贝博士。 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赵劲民教授入选广西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第二批人选名单;实验室于 9 月获批广西再生医学人才小高地。 广西骨与软组织再生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在国际高水平学术刊物 Advanced Science(IF=15.8)及 Biomaterials(IF=10.2)等发表 SCI 论文 14 篇,申请专利 9 项。 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主办地中海贫血诊断技术国际培训班,培训来自东盟 14 个国家的 20 名地中海贫血防治人员。 广西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2019 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3 项,发表 SCI 文章 15 篇,最高影响因子 8.966。 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其中面上项目 3 项、青年项目 1 项), 发表论文 27 篇,最高影响因子 6.4,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 广西口腔颌面修复与重建研究重点实验室:将研究成果编入教材,出版相关专著 4 部;申请专利 7 项,获授权 2 项,并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新增科研课题 25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 项,发表 SCI 论文 50 篇,申请专利 12 项,获得授权专利 5 项,获软件著作权 8 项。 【科学技术服务】服务校内外学生及科研人员 2599 人次,协助开展国家级项目 782 项,其它项目 - 225 - 344 项;开办 12 期实验室安全与常规仪器使用技术培训班,培训总人数达 976 人。全年完成 47525 人次 的临床检测,包括地中海贫血和染色体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无创产前检测,新生儿疾病筛查等, 并开展电镜肾穿活检 903 例等,创造产值约 1000 万元。 【人才队伍建设】在外引方面,从挪威科技大学引进了高明博士,被聘为广西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 人才,顺利入选“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并晋升为研究员。在内培方面,2 人 入选“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在读博士 6 人,2019 年毕业 2 人,在站博士后 1 人。 【教育教学】指导本科生参加 2019 年第九届“挑战杯”启迪控股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荣获二等奖;1 名研究生获第 78 届日本癌症协会年会旅行奖学金资助,将赴日本京都做口头汇报;指导 本科生参加课外科研项目总数 27 项,其中互联网+10 项,大创项目 13 个,未来学术之星 4 项。2019 年 获校级教材编写项目立项 6 项,发表教改论文 4 篇,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 【科学研究】2019 年实验中心承担各类项目 44 项,总经费 1030.03 万元,新增科研项目 21 项,其 中国家级项目 5 项,横向项目 4 项;发表学术论文共计 43 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30 篇; 申请发明专利 5 项;获得广西科技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各 1 项。 【学生工作】成立了学生工作办公室,构建了由专业教师、生活导师、辅导员及班主任组成的“四 位一体”协同育人网络;通过“班主任和生活导师岗前培训会”、“如何做好一名学生干部”等各色座 谈会,建设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两支队伍,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管理。 【工会工作】参加学校“当好主人翁,建工新时代”教职工气排球赛,获得女子组第 4 名。组织职 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全院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学术交流】成功举办人社部《新发再发传染病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及中国(广西)-东盟生物医 学工程论坛,邀请国内外名校如哈佛大学、泰国清迈大学、东南大学等生物医学工程相关领域学科带头 人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在全国的学 科声誉和影响力。 (撰稿:刘婷婷;审核:梁 浩) 实验动物中心 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和我校建校 85 周年的重要年度,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实 验动物中心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学习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动物中 心的实际多措并举,着力推进高水平实验动物中心的建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组织机构】实验动物中心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下设动物生产室、动物实验室及综合业务室 3 个科室,每个科室设 1 名负责人。 【人员组成】中心现有教职工 34 人,其中教授 2 人,高级实验师 2 人,副研究员 1 人,助理研究员 3 人,助理实验师 5 人,畜牧师 1 人,本科及硕士初期 4 人,工勤岗 16 人;博士 6 人,硕士 5 人,本科 8 人,本科以下 15 人。 【党建工作】按照桂医大党教[2018]1 号文件部署,并贯彻上级党组织学习安排,实验动物中心认真 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支部民主生活。2019 年度全体教职工及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12 次,召开党支 部委员会议 9 次,党员会议及民主生活会 11 次,主题党日活动 4 次,党总支委员及支部书记讲党课 3 次。党员积极学习“学习强国 APP”,参与“先锋党员+”立德树人行动。1 名职工党员预备期转正,1 名职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获批全区“五星级党组织”。 - 226 - 【科技平台建设】模式动物(转基因)研究平台已建立分子合成鉴定体系、胚胎操作移植体系、转 基因动物繁育体系,撰写完成平台 19 项标准操作规程(SOP),建立转基因动物繁育体系,建立留种、 扩繁、剪尾标号、仔鼠断奶和仔鼠分笼的程序,转基因敲除小鼠已繁育到第四代,可以确保基因敲除小 鼠保种和快速扩繁。质量控制与分析检测平台已经可以完成病毒、细菌、寄生虫、环境、水质等项目全 部国家标准的检测项目,并正在开发 30 余种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抗体研发平台成功制备出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 SAA4 等多克隆抗体及 NEK2 等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对上述抗体在医学检测上的应用进行 了探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公用实验技术平台中病理检测已建立,可以提供部分病理切片制作的 技术服务。 【科技服务】2019 年,进行动物实验人员准入培训 315 人次;支持课题项目 231 项,国家级课题 138 项,其余课题 93 项;利用中心平台和实验动物所发表的中文论文 264 篇,SCI 论文 226 篇;支持再 生医学研究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肿瘤靶向研究中心等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的实验动物饲养;调整动 物实验室场地,增加 400 个大小鼠笼位,缓解了动物实验室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积极服务于学校的高 层次引进人才,解决了引进人才程乐平教授课题组转基因动物 160 个笼位,同时为其课题组转基因鼠的 繁育提供全方位服务。 【学科建设】2018 年获得增设动物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 年完成了硕士点培养方案和动 物学硕士点导师遴选。 【教育教学】完成我校研究生《实验动物学》选修课 30 个标准学时,生物技术本科《实验动物学》 教学共计 18 标准学时,医学实验技术本科《实验动物学》教学共计 48 标准学时。实验动物学教研室设 立了独立管理账号,以独立单位身份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活动。张名媛老师获得广西医科大学“第 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中心 4 名教师担任生命科学研究院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并 指导本科生申请“未来学术之星”课题项目的申报。 在“世界实验动物周”,动物中心与学生爱心社社团联合举办了“关爱实验动物,传递人性温暖” 的主题系列活动,教职工及学生超过 300 人参加了纪念活动。 【科学研究】模式动物(转基因)研究平台,重点构建了 3 个体系,在分子合成鉴定体系中,建立 体外转录和稀释 RNA 程序,合成 gRNA 和 Cas 9 并稀释到目标浓度;建立 PCR 检测 DNA 程序,转基因 阳性鉴定比率为 80%。建立胚胎操作移植体系,体系各环节稳定;平均超数排卵数 30 枚,平均优质受 精卵数 10 枚,显微注射后卵裂比率达 85%,显微注射后卵裂囊胚率 22%,体系各项指标处于中上游水 平,到目前为止共操作和移植 46 批,受精卵总共 1600 枚;外源 RNA 原核显微注射成功率高,注射速 度较快,卵膜破膜稳定。建立转基因动物繁育体系中,包括留种、扩繁、剪尾标号、仔鼠断奶和仔鼠分 笼的程序,转基因敲除小鼠已繁育到第四代,可以确保基因敲除小鼠保种和快速扩繁。 质量控制及分析检测平台建立了国家标准要求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检测方法,包括:4 种寄生虫的饱 和盐水漂浮法和直接镜检法、1 种寄生虫的 ELISA 检测方法;6 种小鼠病毒的 ELISA 检测方法、7 种大 鼠病毒的 ELISA 检测方法;11 种细菌分离培养方法、2 种细菌(支原体和泰泽病原体)的 ELISA 检测 方法;动物饮用水检测方法;空气落菌数检测方法。对实验动物中心的动物质量和环境质量进行有效的 监控,指导管理运行规范化。 抗体研发平台成功制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SAA4、SHBG、NEK2、RBP4 四种蛋白的多克隆抗 体,以及 NEK2、RBP4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对上述抗体在医学检测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比 较理想的成果。 【人才引进与培养】新入职博士 1 名和硕士 3 名。举办了转基因小鼠模型应用研讨会,参会人数超 过 200 人。中心教师担任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环境控制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动物学 - 227 - 会小型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理事及广西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在区 内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第十九届中南地区实验动物科技交 流会、第四届国际小型猪学术论坛、广西实验动物学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交流,并在中国实验动物年会青 年论坛进行论文交流,获得“优秀论文协和奖”。到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等地进行参 观考察。 【工会工作】动物中心教职工积极参加分工会开展的各项工会活动,组织参加“幸福携手与花共舞 话家训”庆祝三八节活动,庆祝 85 周年校庆观影活动及郊区游活动等。组织参加校工会举办的“爱国荣 校敬业传颂《红色家书》”主题活动。组织参加“当好主人翁,建工新时代”教职工气排球赛,获得女 子组第 4 名。组织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建校 85 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比赛,获校集体 三等奖。 2019 年,实验动物中心以“中国-东盟实验动物科创中心”,申报广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自 治区工程研究中心获得通过,标志着我校又一自治区级科研平台的诞生,并将有力促进我校科学研究和 全区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中国-东盟实验动物科创中心建设建设方案,正在编制项目建议 书,该项目的实施将成为学校实验动物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工程。 (撰稿:胡 冰;审核:何 - 228 - 敏) 对 外 交 流 与 合 作 2019 年对外交流与合作概述 2019 年,我校共举办了 8 个国际会议,包括:中国-东盟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论坛、中国-东盟(南 宁)国际护理论坛、中国-东盟再生医学国际会议、中国(广西)-东盟生物医学工程论坛、第三届中国 -东盟国际精准医学学术论坛、第三届中国-东盟泌尿外科高峰论坛、2019 年国际妇科内镜协会中国南宁 区域会议、第二届中国(广西)-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共接待来校访问的国境外客人共 22 批次 69 人次;与海外院校签订合作协议 1 份;共派出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 82 批次 218 人次;共 40 名教 师、学生获得国家或地区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录取;共组织 10 批次 81 名学生出国(境)开展交流活动, 接收 5 批次 38 名国外交流生到校学习。 (撰稿:鲁 原;审核:张海英) 缔结海外友好院校关系 2019 年,我校与老挝卫生科学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表 1:2019 年与海外院校签订协议一览表 签订时间 单位名称 协议类型 2019 年 12 月 老挝卫生科学大学 合作框架协议 (撰稿:谢 丽;审核:张海英) 出国(境)交流 2019 年度,我校共有 82 批次、218 人次出国(境)开展交流活动。 1.2019 年 1 月 9 日至 1 月 10 日,应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的韦树懿医师赴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领取台方捐献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2.2019 年 1 月 11 日至 1 月 18 日,应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爱尔兰科克大学医学院的邀请,我校口 腔医学院院长陈文霞率代表团一行 6 人赴英国、爱尔兰访问并洽谈合作。 3.2019 年 1 月 28 日至 2 月 10 日,应美国罗格斯大学罗伯特·伍德·强生医学院、东洛杉矶学院、 美国中华医学协会医学桥梁峰会组委会的邀请,我校副校长赵永祥赴美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4.2019 年 2 月 24 日至 3 月 5 日,应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和线虫学系的邀请,我 校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卢小玲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 5.2019 年 3 月 5 日至 3 月 9 日,应马来西亚留学同学会的邀请,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办主任邓玲 - 229 - 一行 2 人赴马来西亚参加 2019 年马来西亚留华高等教育展并前往当地院校进行交流。 6.2019 年 3 月 10 日至 3 月 16 日,应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院 长陈俊强率团一行 6 人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参加医师管理交流项目。 7.2019 年 3 月 11 日至 3 月 18 日,应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邀请,我校党委书记刘友谊 率团一行 6 人赴香港、澳门进行校际交流访问。 8.2019 年 3 月 13 日至 3 月 16 日,应柬埔寨卫生部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何松青一行 2 人赴柬埔寨磅湛省卫生厅和省医院进行访问并实地调研,推动广西卫生健康委开展的“一带一路,扫除白 内障致盲行动”项目进展。 9.2019 年 3 月 13 日至 4 月 12 日,应柬埔寨卫生部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梁皓率 团一行 6 人赴柬埔寨执行广西卫生健康委开展的“一带一路”柬埔寨磅湛省消除白内障致盲行动项目。 10.2019 年 3 月 20 日至 3 月 24 日,应柏林理工大学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应燕萍赴德 国参加 2019 年第 18 届德国医院支付制度改革论坛并访问德国柏林理工大学。 11.2019 年 3 月 26 日至 4 月 1 日,应 2019 年国际医疗质量和安全论坛组委会的邀请,我校第二附 属医院院长罗杰峰赴英国参加 2019 年国际医疗质量和安全论坛并访问伊丽莎白女王大学附属医院。 12.2019 年 4 月 6 日至 4 月 21 日,应美国天普大学牙学院的邀请,我校附属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 副主任邱荣敏带领学生交流团赴美国天普大学牙学院学习交流。 13.2019 年 4 月 11 日至 4 月 19 日,应国际内镜协会和欧洲内镜协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妇 科医生况燕赴南非参加世界妇科内镜会议,并受邀做学术报告。 14.2019 年 4 月 21 日至 4 月 25 日,应韩国盆唐首尔大学医院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 覃远汉率团一行 6 人赴韩国盆唐首尔大学医院访问,并与多家医疗机构在医疗、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入交 流。 15.2019 年 5 月 4 日至 5 月 8 日,应台湾牙医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的邀请,我校副校长周诺赴台湾 参加学术会议并到访当地诊所交流。 16.2019 年 5 月 6 日至 5 月 10 日/5 月 6 日至 5 月 19 日,应越南河静医学院的邀请,我校生命科学 研究院院长梁浩一行 2 人赴越南访问越南河静医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对项目参与人员开展现场调查培 训和实验技术培训并采集标本。 17.2019 年 5 月 12 日至 5 月 26 日,应台湾中山医学大学的邀请,我校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罗萍等 2 人率学生交流团赴台湾进行学习交流活动。 18.2019 年 5 月 12 日至 5 月 25 日,应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职业发展中心的邀请,我校第二附属 医院党委书记刘志明赴英国参加“基于健康大数据的医疗创新与质量管理”培训项目。 19.2019 年 5 月 27 日至 5 月 31 日,应河内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 强率团一行 6 人赴越南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 20.2019 年 5 月 28 日至 6 月 1 日 ,应 2019 年第 11 届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医学技术国际会议大会组 委会-香港化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会的邀请,我校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倩率团一行 4 人赴瑞典参 加 2019 年第 11 届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医学技术国际会议。 21.2019 年 6 月 9 日至 6 月 15 日,应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全球领导力与学习研究所、全球教育行政 部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赴美国参加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全球高管教育学院举办的 “中国医院管理高级海外培训班”。 22.2019 年 6 月 23 日至 6 月 27 日,应哈萨克斯坦大学的邀请,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海英一行 2 人参加自治区教育厅团组赴哈萨克斯坦参加 2019 年“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 - 230 - 23.2019 年 6 月 26 日至 7 月 2 日,应新加坡护士协会的邀请,我校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桂瑛赴 新加坡参加 2019 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大会。 24.2019 年 7 月 1 日至 8 月 30 日,应越南河静医学院的邀请,我校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 室助理研究员梁冰玉一行 2 人赴越南河静医学院进行“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一带一路”传染病 防控项目的现场调查、样本收集和实验,并对项目越南参与人员开展项目技术培训。 25.2019 年 7 月 3 日至 7 月 7 日,应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的邀请,我校副校长曾志羽率团一行 5 人赴 英国进行校际交流访问。 26.2019 年 7 月 4 日至 7 月 7 日,应亚太介入心脏病学大会组委会-欧洲组委会亚洲分部的邀请,我 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李浪赴新加坡参加 2019 亚太介入心脏病学大会,并担任会议主持等重要任务。 27.2019 年 7 月 14 日至 7 月 19 日,应柬埔寨王国卫生部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陈 永斌率团一行 6 人赴柬埔寨访问并重点调研智慧医院、网络医院及应急医学救援体系等建设情况,就技 术交流、人才培养、科研等医疗合作达成共识并签署合作协议。 28.2019 年 7 月 23 日至 7 月 26 日,应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邀请,我校附属肿瘤医院院 长唐卫中赴新加坡参加“一带一路”新加坡医院优质医疗服务学习活动。 29.2019 年 7 月 24 日至 7 月 28 日,应第十七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组委会的邀请,我校转化医 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刘夏赴日本参加第十七届国际新药发明科技年会并受邀在“311 专场肿瘤药物靶点” 做专题报告、投递会议摘要并展示学术海报。 30.2019 年 7 月 25 日至 7 月 29 日,应马来西亚介入心血管学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李浪赴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 2019 马来西亚心血管介入研讨会(MYLIVE)并担任大会中国专场的主席及 大会主持等重要任务。 31.2019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3 日,应 2019 年饮水消毒、副产物和健康高登研究论坛组委会的邀请, 我校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研室主任韦霄赴美国参加 2019 年饮水消毒、副产物和健康高登 研究论坛。 32.2019 年 7 月 28 日至 8 月 3 日,应香港浸信会医院的邀请,我校药学院团委书记施承带领学生 交流团赴香港参加中医药医疗交流项目。 33.2019 年 7 月 29 日至 8 月 3 日,应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 科护士刘燕晔赴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领取台方捐献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34.2019 年 8 月 8 日至 8 月 13 日,应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协会的邀请,我校基础医学院罗国容教授 率团一行 3 人赴英国参加第十九届国际解剖学工作者协会联盟大会并做会议专题报告和英文摘要展示交 流。 35.2019 年 8 月 10 日至 8 月 21 日,应英国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瑞士爱斯康柏医疗卫生人 才培训中心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应燕萍赴英国与瑞士参加“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临 床医学与医院管理培训班”及访问瑞士爱斯康柏医疗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和拉沃医院。 36.2019 年 8 月 11 日至 8 月 24 日,应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的邀请,我校护理学院副院长刘媛航率团 一行 28 人赴台湾辅英科技大学进行学习交流。 37.2019 年 8 月 20 日至 8 月 23 日,应印度尼西亚大学医学生理学教研室的邀请,我校基础医学院 生理学教研室教师黎静、周静带领学生交流团赴印度尼西亚大学参加第 17 届国际医学院校生理学知识竞 赛。 38.2019 年 8 月 20 日至 8 月 23 日,应越南口腔医学会的邀请,我校口腔医学院党委书记罗萍率团 一行 3 人赴越南参加 2019 第十二届越南国际口腔医学大会暨国际牙科博览会。 - 231 - 39.2019 年 8 月 25 日至 8 月 30 日,应老挝卫生部、缅甸卫生及体育部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 副院长李浪率团一行 6 人赴老挝、缅甸访问并开展学术交流。 40.2019 年 8 月 26 日至 9 月 1 日,应英国肢体重建学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住 院医师陈炎赴英国参加第四届国际伊利扎洛夫技术学习与应用协会-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联合会。 41.2019 年 9 月 6 日至 9 月 10 日,应欧洲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 2019 年会组委会的邀请,我校第 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肖开银赴西班牙参加欧洲心血管与介入放射学会年会。 42.2019 年 9 月 8 日至 9 月 21 日,应台湾联新国际医院的邀请,我校第二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梁 榕率团一行 6 人台湾进行护理交流学习活动。 43.2019 年 9 月 15 日至 9 月 20 日,应第三届国际牙科和口腔健康会议主办方马格努斯集团的邀请, 我校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黄旋平一行 2 人赴英国伦敦参加学术会议并作主旨演讲。 44.2019 年 9 月 19 日至 9 月 24 日,应日本德岛大学的邀请,我校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罗彬率团一行 3 人赴日本参加第十三届中日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学术研讨会和德岛大学卫星会。 45.2019 年 9 月 21 日至 9 月 27 日,应 2019 年世界癌症大会组委会的邀请,我校副校长赵永祥赴 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参加 2019 年世界癌症大会。 46.2019 年 9 月 25 日至 9 月 29 日,应日本癌症协会的邀请,我校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谢莹一行 2 人赴日本参加 2019 年第 78 届日本癌症协会年会。 47.2019 年 9 月 27 日至 10 月 3 日,应欧洲呼吸学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科副主任何志义赴西班牙参加第 29 届欧洲呼吸学会国际大会。 48.2019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12 日,应暨南大学新西兰实验学校的邀请,我校离退处办公室主任 陈娜随团赴新西兰参加 2019 年“中华文化大乐园”新西兰营活动。 49.2019 年 10 月 2 日至 10 月 6 日,应亚太白内障及屈光外科医师协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副主任黄敏丽赴日本参加第 32 届亚太白内障及屈光外科医师协会年会。 50.2019 年 10 月 4 日至 10 月 7 日,应世界内镜组织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覃 山羽赴韩国首尔参加 2019 年世界超声内镜高峰论坛并发表演讲。 51.2019 年 10 月 7 日至 10 月 12 日,应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俄方执行主席的邀请,我校副校长赵永 祥一行 2 人赴俄罗斯参加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常务理事会及神经外科学相关学术会议。 52.2019 年 10 月 12 日至 10 月 17 日,应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疗中心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 医院副院长李浪率团一行 6 人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中心、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斯坦福大学 医学中心开展访问与学术交流。 53.2019 年 10 月 15 日至 10 月 21 日,应俄罗斯巴什基尔州立医科大学的邀请,我校生命科学研究 院院长梁浩一行 2 人赴俄罗斯乌法市参加欧亚抗菌治疗和临床微生物学大会。 54.2019 年 10 月 20 日至 10 月 26 日,应台北医学大学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何松青参 加“2019 年大陆医疗管理交流团(第三期)”交流团,赴台湾进行医院管理学习与交流活动。 55.2019 年 10 月 20 日至 11 月 3 日,应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邀请,我校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唐卫中随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司团组赴美国圣路易斯市参加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培训项目学习。 56.2019 年 10 月 23 日至 10 月 26 日,应韩国妇科机器人手术协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妇产 科副主任范江涛赴韩国参加 2019 年亚洲妇科机器人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 57.2019 年 10 月 26 日至 11 月 1 日,应 2019 年国际自杀研究峰会组委会的邀请,我校发展规划处 副处长马贞玉赴美国参加 2019 年国际自杀研究峰会,并在大会上作主题发言。 58.2019 年 10 月 27 日至 11 月 2 日,应第六届桂台教师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的邀请,我校港澳台 - 232 - 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韦建辉赴台湾随教育厅团组参加第六届桂台教师发展高峰论坛。 59.2019 年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1 日,应丹麦医疗卫生协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李浪 赴丹麦大学、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交流、学习。 60.2019 年 10 月 28 日至 10 月 29 日,应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 内科的主管技师苏良焱赴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领取台方捐献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61.2019 年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4 日,应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何 松青赴美国达勒姆市参加第十一届世界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大会。 62.2019 年 11 月 3 日至 11 月 7 日,应会议主办方 Vinmec 国际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我校基 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林睿一行 2 人赴越南河内参加国际肝癌流行病学联合会会议与亚洲队 列研究联合会会议。 63.2019 年 11 月 3 日至 11 月 9 日,应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布莱根妇女医院的邀请,我校第一附 属医院副院长李慕军率团一行 6 人赴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及布莱根妇女医院进行学术交流。 64.2019 年 11 月 5 日至 11 月 12 日,应美国肾脏病学会的邀请,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廖蕴华 一行 2 人赴美国参加 2019 年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 65.2019 年 11 月 5 日至 11 月 9 日,应 2019 年第四届亚洲医学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大会组委会 的邀请,我校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萍赴菲律宾马尼拉参加“2019 年第四届亚洲医学生物技术和分子 生物学大会”及“第 13 届亚太人类遗传性大会”,并在会上做专题发言。 66.2019 年 11 月 6 日至 11 月 10 日,应第十三届亚太人类遗传学会议组委会的邀请,我校党校办 主任杨晓波一行 2 人赴菲律宾马尼拉参加第十三届亚太人类遗传学会议。 67.2019 年 11 月 7 日至 11 月 13 日,应美国肝病研究学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 任彭涛赴美国波士顿市参加“2019 年美国肝病年会”。 68.2019 年 11 月 9 日至 11 月 15 日,应美国妇科微创协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医生况 燕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美国妇科微创协会 2019 年第 48 届全球妇科微创技术大会。 69.2019 年 11 月 9 日至 11 月 15 日,应第 26 届亚洲及大洋洲妇产科学联合会大会组委会的邀请, 我校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蒋永华赴菲律宾马尼拉参加第 26 届亚洲及大洋洲妇产科学 联合会大会并做会议报告。 70.2019 年 11 月 12 日至 11 月 16 日,应老挝国立大学的邀请,我校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海英等 2 人随教育厅团组赴老挝访问高校并参加“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 71.2019 年 11 月 24 日至 12 月 14 日,应美国 GMAC 国际公司的邀请,我校教务处副处长赵同领 随教育厅团组赴美国参加“打造高等学校双创教育服务体系”培训项目。 72.2019 年 11 月 24 日至 11 月 29 日,应泰国兰实大学的邀请,我校药学院副院长何萍等 2 人率学 生交流团赴泰国开展校际短期交流项目。 73.2019 年 11 月 24 日至 11 月 30 日,应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的邀请,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 何媛媛等 2 人率学生交流团赴马来西亚开展校际短期交流项目。 74.2019 年 11 月 26 日至 11 月 30 日,应第 12 届亚太人工耳蜗及相关科学研讨会组委会的邀请,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生谭颂华一行 2 人赴日本参加第 12 届亚太人工耳蜗及相关科 学研讨会。 75.2019 年 12 月 2 日至 12 月 6 日,应尼泊尔阿尼哥协会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应燕萍 率团一行 6 人赴尼泊尔加德满都国家卫生部、阿尼哥协会、Bir 医院、B&B 医院等相关医院进行访问交 流。 - 233 - 76.2019 年 12 月 3 日至 12 月 7 日,应马来西亚玛拉工业大学口腔医学院、菲律宾中央大学口腔医 学院的邀请,我校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陶人川率团一行 5 人赴马来西亚、菲律宾大学及附属口腔医学院 访问、交流。 77.2019 年 12 月 11 日至 12 月 12 日,应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 内科住院医师吴梅青赴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领取台方捐献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78.2019 年 12 月 16 日至 12 月 21 日,应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教学医院、印尼萨尔吉托中央医院的 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何松青率团一行 6 人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国相关医疗机构访问、 交流。 79.2019 年 12 月 16 日至 12 月 22 日,应以色列出口研究所的邀请,我校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肖丽 丽赴以色列访问合作意向单位并促进与以色列长寿科研项目的合作。 80.2019 年 12 月 17 日至 12 月 20 日,应越南越德友谊医院的邀请,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陈俊强 率团一行 6 人赴越南访问越南医疗机构并就医疗合作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洽谈。 81.2019 年 12 月 23 日至 12 月 26 日,应老挝卫生科学大学口腔医学院的邀请,我校口腔医学院院 长陈文霞率团一行 6 人赴老挝卫生科学大学访问交流。 82.2019 年 12 月 30 日至 2020 年 1 月 8 日,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邀请,我校附属口腔医院副 院长卢小玲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研究所与相关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讨论现阶段双 方在肿瘤领域所做的工作,洽谈联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外专聚桂项目)。 (撰稿:何栩涵;审核:张海英) 学生国际交流项目 2019 年,我校共组织 10 批次 81 人次在校学生开展国(境)外学生交流活动,接收 5 批次 38 人次 国外交流生到校学习,包括: 1.组织学生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参加了国际健康促进协会主办的 2019 年香港医疗交流项目,共 13 名学生参加项目,各为期 1 周。 2.组织学生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参加了日本熊本大学主办的 2019 年春季和夏季学生交流项目,共 16 名学生参加项目,各为期 10 天。 3.组织学生于 2019 年 4 月 10 日—4 月 20 日赴美国天普大学牙学院开展短期交流活动,共 4 名学 生参加项目,为期 11 天。 4.组织学生于 2019 年 5 月 19 日—6 月 2 日赴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开展短期交流活动,共 6 名学生参加项目,为期 15 天。 5.组织学生于 2019 年 8 月 20 日—8 月 23 日赴印度尼西亚大学参加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共 3 名 学生参加项目,为期 4 天。 6.首次组织学生于 2019 年 8 月 31 日—1 月 24 日赴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开展长期交流活动,共 1 名 学生参加项目,为期 5 个月。 7.组织学生于 2019 年 11 月 24 日—11 月 29 日赴泰国兰实大学开展短期交流活动,共 27 名学生参 加项目,为期 6 天。 8.组织学生于 2019 年 11 月 24 日—11 月 30 日赴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开展短期交流活动,共 11 名学 生参加项目,为期 7 天。 9.接收新加坡易安理工大学学生 2 人,于 2019 年 3 月—6 月到我校交流学习,为期 3 个月。 - 234 - 10.接收越南顺化医药大学传统医学专业学生 10 人,于 2019 年 7 月 29 日—8 月 24 日到我校短期 交流学习,为期 4 周。 11.接收泰国兰实大学东方医学院学生 15 人,于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7 月到我校学习汉语,为期 1 年。 12.接收印度尼西亚穆罕默德大学学生 6 人,于 2019 年 9 月 28 日—10 月 27 日到我校短期交流, 为期 1 个月。 13.接收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医科大学学生 5 人,于 2019 年 12 月 15 日—12 月 21 日到我校交流 学习,为期 7 天。 (撰稿:谢 丽;审核:张海英) 中外校际交流项目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我校与美国西俄勒冈大学继续合作开展了中外校级交流“2+2”项目以及中外合作办学“3+1”项目。 2019 年我校中外合作办学 3+1 和校际交流 2+2 两个项目共招收新生 131 人,共有 2 名“2+2”校际交流 项目学生及 2 名“3+1”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赴美国继续学习。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校中外校际交流及合 作办学项目在读学生总人数达到了 415 人。 (撰稿:鲁 原;审核:张海英) 汉语国际推广项目 推荐 1 名教师赴新西兰参加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承办的“中华文 化大乐园”奥克兰营文化交流活动,服务海外青少年近 100 人,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广西的影 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7 月泰国兰实大学东方学院第二期交换生 21 人在我院完成一年期汉语言培训,顺利结业。 11 月文莱摩拉港务集团代表团到访,教研室作了汉语言短期培训项目的推介,与对方在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2 月广西民族大学 5 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我院完成 6 个月的实习任务,成为汉语国际教育新生力 量。 (撰稿:王 晨;审核:杨海波) 聘请外籍专家和外籍教师 2019 年,我校在聘外籍教师 1 名,在基础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续聘外籍教师 1 名,在外国 语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表 2:2019 年聘请外籍教师名录 序号 聘用部门 英文名 性别 国籍 1 基础医学院 Zhou Jing 女 新加坡 2 外国语学院 Christopher Dean Robison 男 美国 学历 聘期 博士研究生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学士 2019 年 2 月 1 日至 2020 年 2 月 1 日 (撰稿:谢 丽;审核:张海英) - 235 - 党 建 与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党的组织建设 【聚焦五个“紧盯”,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019 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重大契机,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区教育大会和全区高校党 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和推进学校党建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紧盯理论武装,抓牢基层党建的“根”和“魂”】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 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 线,注重结合高校和医疗行业的特点以及各群体党员的实际,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伟大旗帜,紧紧抓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坚持高起点带头促“导学”,深层次创新方式促“讲学”, 广动员营造氛围促“比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武装头脑,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不断增强理论武装的质量和效果,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 思路举措。 【紧盯精准整治,强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突出问题和基层党建弱化虚 化边缘化问题方面,一是针对二级学院(系)议事决策制度和直属附属医院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 负责制实施不够到位问题,采取开展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院长负责制 督查等 6 项重点工作措施,立行立改,重点解决了二级党组织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 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发挥不够到位等 8 项突出问题。二是针对党组织党务工作者能力不够强、发展党员工 作效率偏低进度慢问题,我们已采取先行在党委组织部和一附院等 6 家独立法人单位配齐配强专职组织 员等 6 项重点工作措施,立行立改,重点解决了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队伍力量不足等 6 出问题。制 订《关于印发〈中共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加强组织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两项长 效制度。三是针对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问题,采取先行在党委组织部和一附院等 6 家独立法人单位配齐 配强专职组织员等 3 重点工作措施,立行立改,重点解决了发展党员把关不严、程序不规范等 3 个问题。 制订《中共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的通知》一项长效制度。四是针 对发展党员不规范不均衡问题,修订和完善《广西医科大学发展党员工作细则(2019)》,统一标准, 形成共识,确保全校发展党员工作“一盘棋”。突出重点,抓好在高知群体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 工作。育好“秧苗”,把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 【紧盯作用发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新设置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强 化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探索“党建+教学科研”“党建+团队建 设”,把党组织建到各类创新平台、学术团队,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重视“头雁效应”, - 236 - 校党委领导深入基层党支部讲党课、传精神、宣条例,开展“手拉手”活动,指导二级学院党建“一院 一品”创建工作,确保创有标杆、干有方向、做有清单、比有动力。指导实施“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 育工程”,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强基固本,严把“入口”优质关,修订完善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继续 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推行支部星级化管理,2019 年共有 103 个党支部入选自治区党委审批通过 的第一批星级支部,其中五星支部 24 个,四星支部 31 个,三星支部 48 个。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 带头人”,目前“双带头人”比率达到 90%。对 13 个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短时间不能配备到位的教师 党支部,逐一明确培养对象、落实培养措施。通过一系列旨在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的“计划” 和“工程”的实施,涌现一附院急诊科党支部、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党支部等全国先进典型,大大促 进了我校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提升。 【紧盯教育培训,做到“关键少数”和“绝大多数”全覆盖】今年我校党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为重要契机,以完成自治区党建重点任务为重要抓手,根据自治区高校工委对于清缴留存党费 的相关使用政策,从本级留存党费中追加 120 多万元用于全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党员培训和 基层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同时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过程中,再次投入 10 万余元用于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集中培训和二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加上年初的 70 多万元党建工 作财政经费,2019 年,仅学校层面用于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就已经达到近二百万元。党支部 书记和党务干部教育培训覆盖率达到 100%,接受教育培训人次超过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总人数数倍 以上,通过一系列教育培训的开展,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务业务工作更加扎 实,党建“头雁效应”更加明显。 【紧盯党建引领,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活动载体】以深入推进“先锋党员+”立德树人行动为重要载体, 抓实校院党员领导干部“手拉手”联系师生党支部制度,深入联系基层联系学生制度,持续健全完善学校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响应师生所想所盼,形成党建强基固本,党建 凝心聚力、党建提升服务、党建统领育人的良好效果和氛围。 表 1:2018—2019 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名单 1 直属机关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10 名): 林 展 黄中阳 闵晓阳 柳 亮 刘响平 黄宗海 罗 丹 韦明广 邵 丽 蒋 鹏 优秀党务工作者(5 名): 王宇清 黄鲜桃 刘昌伟 周 波 刘 俊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组织部统战部党支部 2 直属单位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5 名): 赵婷婷 赵 邦 谢 丽 陈 莹 董 洪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穆 飒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体育部党支部 3 基础医学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5 名): 谢丽嘉 战廷正 李 文 黄绍明 梁巧灵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磨洁琳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党支部 - 237 - 4 研究生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26 名): 刘 勇 李胜华 梁春峰 周 媚 覃琴红 郑 宝 王 建 庞小红 周海伦 廖如意 吴文豪 李南方 毛岸云 秦上栋 李东昊 刘江龙 刘朝宁 莫堂明 韦振斌 谢 剑 刘 杜 畅 符国帅 伟 任冠桦 刘钦泉 赖龙臻 先进基层党组织(6 个): 研究生院 2017 级博士党支部 研究生院 2016 级第五支部 研究生院 2017 级第一党支部 研究生院 2017 级第六党支部 研究生院硕士 2017 级第七党支部 研究生院 2017 级第十五党支部 5 第一附属医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86 名): 马 燕 王仁生 王自秀 王丽芳 王素梅 王 健 韦巧灵 韦庆军 韦莉莉 邓泽平 甘嘉亮 龙莉玲 卢欣欢 丘 岳 白 晶 冯大勤 冯振博 吕小平 刘启华 刘栋华 刘 倩 刘滔滔 江家树 汤展宏 许岭翎 许建文 农卫赟 阮 翔 劳 山 苏义基 李 山 李宁宇 李 亮 李桥川 李 浪 李德绘 杨少丽 杨 红 杨桢华 杨雪霞 杨 曦 吴向华 吴思考 吴 原 吴 媛 应燕萍 张炳东 张 勇 张勇胜 陈卓宏 陈 悦 陈 超 范江涛 林成新 林育南 周兰兰 周 永 周志强 周 婷 单庆文 赵翠松 胡军涛 桂 春 徐 红 凌 瑛 黄 玉 黄玉政 黄伟贞 黄振光 黄敏丽 黄翠青 黄霜霞 梁 冰 梁 敏 彭民浩 蒋敦科 曾自三 谢爱泽 蓝 东 赖永榕 赖铭裕 蔡西西 廖世广 廖蕴华 翟玉兰 欧阳文兵 优秀党务工作者(11 名): 宁 宗 闭艳艳 肖开银 陈永斌 陈俊强 庞玉生 郑宝石 洪坚善 莫新少 彭志刚 廖柏明 先进基层党组织(7 个):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急诊科党支部、儿科第一党支部、外科第一党支部、机关第一党支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党支部、七年制 2014 级一附院实习组第二党支部 6 第二附属医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25 名): 张立明 张剑锋 吴 易 黄 荷 梁 榕 陈 湘 黄杰安 黎裕明 黎 伟 胡 赖颖晖 雷 宇 峰 尹时华 黄惠桥 靳小建 黄 燕 刘锦清 胡君红 周冬娜 杨霏扬 杜灿荣 雷卓青 刘文其 谢 丽 廖苑竹 优秀党务工作者(4 名):罗杰峰 刘志明 陈玉君 庞翠军 先进基层党组织(2 个): 急诊党支部、康复党支部 7 肿瘤医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25 名): 赵冰冰 马 良 黄名威 潘 泓 雷 奕 袁振超 陈 龙 付庆国 李永强 黎汉忠 韦瑜群 常 鑫 梁修军 蒋 能 韦常宏 欧 超 肖国有 金观桥 谢寿孟 张小英 杨 波 曹 骥 张力图 肖金纪 胡 艳 优秀党务工作者(4 名):吴 松 陆永奎 陈 英 邬国斌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机关一党支部 8 口腔医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12 名): - 238 - 陈文霞 李松峰 陶人川 杨媛媛 梁登忠 牙祖科 黄旋平 王晓萌 李贤玉 施小彤 蒙 敏 廖婉晴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罗 萍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口腔医学院党委 9 武鸣医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18 名): 万奇灵 韦秀芳 韦艳萍 吴江山 张珍妮 李 津 苏巨革 陆锦滢 林 琨 梁 唐 勇 梁佩珊 艳 黄永旺 黄 慧 谢艳兰 蒙喜斯 廖知义 潘爱群 优秀党务工作者(2 名):黄 勇 潘文海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武鸣医院党委第二党支部 10 公卫学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3 名):覃玉宇 李 刚 高永芬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晁 丽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公共卫生学院党委第二党支部 11 药学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4 名):李福森 侯华新 陈兆霓 江颜慧 优秀党务工作者(2 名):覃 杨 李新利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药学院行政党支部 12 离退处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4 名):陈永强 陆焯平 甘小敏 汪廷洋 优秀党务工作者(2 名):吴树华 廖 红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离退处党委第八党支部 13 护理学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3 名):莫洁玲 蒋慧玥 张晓林 优秀党务工作者(2 名):薛 丽 李松桂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护理学院党委 14 生科院党总支 优秀共产党员(4 名):黄元姣 蒋永华 刘 夏 欧阳轶强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农 君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生命科学研究院党总支 15 后勤基建党总支 优秀共产党员(2 名):张燕芳 黎佳鑫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陈 榆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后勤基建党总支处办公室党支部 16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 优秀共产党员(2 名):李小萍 赵 婷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莫 蓉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学工党支部 17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 优秀共产党员(3 名):梁步敏 张樱子 陈伟东 - 239 -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黄晓云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 18 全科医学院党总支 优秀共产党员(2 名):陈恩然 李才滢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于 佳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全科医学院教工党支部 19 信息与管理学院党总支 优秀共产党员(3 名):刘晓红 罗 慧 赵海龙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何锡嘉 先进基层党组织(1 个):信息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卫管党支部 20 附属埌东医院党委 优秀共产党员(5 名): 杨 渊 王懿明 林自中 宋英儒 郑燕梅 优秀党务工作者(1 名):钟小斌 (撰稿:王 铭;审核:覃远汉) 党的宣传工作 【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思想基础更加牢固】以规范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推广“学习强国” 平台为抓手,理论学习工作得到了有效巩固与拓展。主要通过常抓两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督促、指 导各二级单位规范学习形式,抓牢抓实理论学习教育。今年共召开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4 次和党 委常委、全委会专题研讨会 10 多次,主题教育集中学习 6 次和读书班 1 次,及时跟进传达学习党的最新 理论。 通过厚德大讲堂、周末理论大课堂、党员固定活动日、“三会一课”等载体,多途径、多手段宣传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师生 员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意识形态工作在强化管理中进一步巩固,意识形态领域态势积极健康稳定】 压实压紧责任 逐级签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会议,切实做到意识 形态工作“九个纳入”,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题督察和自检自查,及时通报意识 形态情况,形成季度定期排查、半年自查督查工作机制,压实压紧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按 季度向自治区教育工委及教育厅报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今年报送 4 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 作专题辅导报告,提升全校领导干部舆论引导能力和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强化阵地管控 扎实管好课堂主阵地、学术和文化活动阵地,今年,共审核 110 多场讲座讲坛、报 告会、研讨会,扎实管好各类宣传思想阵地,加强对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指导。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修订学校《新闻发布管理办法》,尤其是规范新媒体阵地新闻发布程序、新闻 报道形式;申请购买“新浪舆情通”,充实校园舆情分析研判和引导处置力度。加强舆情监督研判,积 极稳妥做好敏感事件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管控,建立健全宣传部门综合协调、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重 大舆情快速反应机制。今年积极报送医学教育相关舆情信息 40 多条。 【新闻舆论工作在突出重点中全面加强,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得到增强】 新闻宣传引导有力 坚持舆论引导,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做强正面宣传,增强校园正能量 - 240 - 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截至 12 月 12 日,共发布学校要闻、基层新闻 2819 篇。深入宣传十九届 系列全会、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主要举办“我和 我的祖国大合唱比赛”全校二十个党组织,总人数 1500 余人参加比赛;悬挂横幅 25 条;开展大学生“青 春告白祖国”活动,“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朗诵比赛、十大歌手、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媒体融合加快推进 紧紧把握思想文化传播规律,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校内新兴媒体和传统媒 体从相加向相融发展,统筹整合校内各级宣传平台和资源,形成“校院-师生”多元信息的联动、交流、 共享机制,打造智能化新型主流媒体,合力构建网络育人体系。 对外宣传展树形象 做好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我校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中的先 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我校先进个人、优秀团队及先进事迹先后得到《新闻联播》、新华网、 光明网等媒体平台报道 80 余次,《不忘育人初心 服务人民健康 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广西医科大 学建校 85 周年发展纪实》、等多篇报道在《广西日报》、广西云平台深度报道。 网络宣传有声有色 在校园网开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网站进行深度宣传报道, 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新校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 台开展宣传报道,发布微信推送 229 次,微博发布近 1300 多条,让主流舆论和正面信息占领校园网络高 地。 【三全育人工作格局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蓬勃开展中不断深化】 注重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发挥教师工作部统筹作用,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落实《“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十大育人 体系,开展校级院系“三全育人”示范点建设培育工作,对 6 个学院和部门立项,培育经费共 26 万元, 开展二级学院“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督查考评结项工作。2019 年,获得全区高校“三 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及示范校建设项目。 实施“明德弘医”工程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立项 17 个教师思政素质提升项目,培育经费 6.5 万元,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教育活动。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王 向明教授、原广西师大党委书记王枬教授为我校新入职教师作师德与能力培训;9 月,组织新入职教师 参观“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图片展和观看教育题材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 组织新入职教师开展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活动。 大力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常态化开展“叶馥荪教 师奖”、“最受欢迎老师”活动,充分挖掘身边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如,罗彬、秦桂 秀、朱丹老师获 2019 年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潘小炎老师获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刘登宇老师获 广西教学名师称号。 【文明校园创建有效推进,文化建设在打造精品中繁荣发展】 坚持文化引领,扎实推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加强新校园文化建设, 以建校 85 周年为契机, 开展“我 和我的医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育活动,开展老校友口述办校创业历史的专题访谈, 引导学生发扬医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志愿活动,扎实推进文明活动阵地建设,深化大学生行 为规范教育,开展师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开展先进班级、文明宿舍评选,今年全校共选出文明宿舍 115 个、先进班集体 18 个,先进班集体标兵 9 个。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社科普及场馆建设,加强武鸣新 校区校园文化规划和建设。2019 年 5 月—8 月底,通过邮箱、线上、线下投稿等多种方式,收集老同志、 各级校友、在校师生及社会力量对武鸣校区校园楼宇、场馆、道路、景观命名投稿 3500 多个,完成对 3500 个征集名称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和命名工作;完成武鸣校区新闻媒体中心、广播站点、宣传栏(电 - 241 - 子)、书报栏等宣传阵地建设工作,推动实现武鸣校区校园建筑、道路、景观,构建美丽和谐的校园环 境。 强化社科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实效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 论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学院 3 位教师在《广西日报》理论版发表 4 篇文章。依托“厚德大讲堂”、“大 家讲坛”,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走进思政课堂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其中 “厚德大讲堂”共举办 10 期,“大家讲坛”共举办 3 期,其中,如,6 月 24 日,邀请自治区政协主席 蓝天立、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廖品琥、中国人民大学王向明教授、北京 师范大学胡献忠博士、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秦敬德主任、广西民族大学陈媛教授等专家面向 全校作专题报告。组织 1 场“我和我的祖国——共和国故事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1 场“首都教育系 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广西高校宣讲报告会”。组织学生参加“喜迎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共话民族 团结进步教育”征文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奖,推选的 4 篇作品获得 2 个一等奖,1 个二等奖,1 个三等奖。 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工作。其中,今年教育厅思政课题获立项 3 项,开展学校社会科学课题申报 工作,共立项 30 项,金额共 11.25 万。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有成效。组织参加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 宪法”活动,选派的两名选手分别获得广西赛区决赛演讲比赛二等奖和知识竞赛三等奖。 【坚持能力为先,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以中宣部开展“四力”教育实践工作为抓手,加强 思想宣传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宣传员、信息员等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的综合培训,着力规范信息 报道工作。如,2019 年 9 月 11 日,邀请当代广西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牙韩彰给我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作《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专题培训会,着力增强宣传文化干部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撰稿:覃湘红;审核:王宇清) 党的统战工作 2019 年,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统战部的坚强领导和学校党委的科学指导下, 学校党委统战部紧扣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切实推进统战工作大格局的构建, 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突出政治建设、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为学校中心工作凝聚共识、凝聚智慧、 凝聚力量,推动我校统战工作迈上新台阶。主要工作如下: 【坚持高站位思考,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服务中心大局凝聚共识】 突出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学校党委坚持履行统战工作主体责任,2019 年党委 常委会讨论统战工作议题 12 个,党委中心组开展统战专题学习 2 次。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党委书记作为 第一责任人全面部署统战工作,分管党委副书记对 2018 年统战工作进行详细总结汇报。多次召集二级党 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推动统战工作。推动《中共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统一 战线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实施,细化责任分工,推动责任落实落细。突出统战政策理论学习培训,2019 年举行统战专题培训 3 次,不断提高统战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统战政策理论研究,2019 年报统战政策 理论研究课题 16 项,获得自治区立项 4 项。 突出政治建设,强化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 加强思想引领,增强核心凝聚,调整了我校党员领导干 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名单,进一步完善交流沟通机制。挂牌“统一战线新时代讲习所”,进一步加强思 想引领阵地建设。召开专题座谈会,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围绕如何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展开学习和研讨。 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契机,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等形式激发党外知识分子对 祖国的热爱和感激之情。组织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参加全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风采展和全区高校 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文艺汇演。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 242 - 的党中央权威,坚持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立足岗位,服务大局,建功立业新时代。 突出实践教育,激发党外知识分子爱国爱校情怀 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弘扬 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实践教育。带领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追寻习总书记视察 广西时的足迹,先后参观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铁山港公用码头、北海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参观学习 韦拔群、李明瑞烈士纪念馆,深入学习八桂儿女在广西这片红色土地上保家卫国、投身革命的光辉事迹 以及韦拔群、李明瑞等广西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以武鸣校区搬迁进驻为契机,组织各民主党派、统战 团体负责人赴武鸣校区开展调研和植树活动。通过共建最美“同心林”,共画最大同心圆,以实际行动 投身到学校新校区建设中,激发统一战线成员爱校荣校情感,为武鸣校区建设和发展凝聚统战力量和智 慧。 【坚持高起点谋划,助力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为服务中心大局凝聚力量】 突出“同心”交流,引导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挥作用 通过举办“同心杯”趣味运动会、“同心杯” 气排球比赛等“同心”品牌活动,进一步加强统战干部、统战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增强各民主党派组 织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统战工作氛围。开展“同心”社会服务活动,发挥统一战线成员专业优势,赴 马山县开展“健康扶贫”活动,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立足岗位、发挥优势,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 突出“同心”育人,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立德树人”作用,倡导各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与民主党 派或者统战团体建立同心育人工作团队,倡导中共党员积极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组成同心育人工作小组, “手拉手” 深入联系学生,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立德树人作用。 突出教育培训和队伍建设,提升民主党派履职能力 通过教育培训等形式,协助民主党派做好人才 培养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统一安排,组织我校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少 数民族代表人士等报名广西统一战线网络学院网络学习。选派统一战线成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10 人次。 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类代表人士数据库,共确认新一届广西统一战线专家百人团 18 人,自 治区人民政府特约教育督导员 1 人,中青年无党派代表人士 4 人,中青年归侨侨眷代表人士 7 人,归国 留学人员代表人士 18 人,中青年党外归国留学人员代表人士 3 人。指导农工党基层委成功换届,进一步 完善我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队伍建设。下拨民主党派、统战团体活动经费,进一步激发各民主党派基层 组织、统战团体开展活动的积极性。 突出宣传教育,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党委在宗教工作中的主体责任。 学校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宗教工作议题,2019 年党委常委会研究宗教工作议题 3 项,召开宗教工作专项会 议 3 次,党委中心组学习宗教相关知识 1 次。加强《宗教事务条例》的学习宣传,2019 年全校科级以上 干部培训班邀请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梁柳宁做《宗教事务条例》专题讲座,通过学校微信 公众号、宣传栏等新旧媒体同步宣传《宗教事务条例》相关知识。坚持定期排查,建立健全师生宗教信 仰动态数据库,全面掌握了我校师生宗教信仰情况,对于重点人群给予重点关注、重点关心、重点引导。 【坚持高质量落实,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和效能,为服务中心大局凝聚智慧】 突出示范引领,推动建言献策工作迈上新台阶 完善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示范引领工作机制,坚 持激励表彰先进典型、制作党外知识分子风采展视频等形式,达到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的 效果。对于我校统一战线成员 2018 年度获得的国家级先进集体奖 1 项,国家级优秀个人奖 3 项,自治区 级先进集体奖 3 项,自治区级优秀个人奖 19 项均给予表彰和奖励。2019 年农工党基层委副主委何敏同 志的稿件再次被中央统战部采用并上报中央相关领导同志,其带队调研并撰写的调研报告获农工党中央 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两篇信息稿件获得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批示。民建支部潘小炎同志信息稿件被自治 区党委办公厅采用并上报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 突出干部培训,全面提高统战工作能力和水平 切实加强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统战 - 243 - 干部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通过加强统战干部培训,培养党性强、站位高、定位准、能力强、干事实、 自律严的新时代统战干部队伍。2019 年共开展统战政策理论知识学习培训 3 场次,通过干部秋季培训班、 统战干部培训班、“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对我校全体科级以上干部、统战委员、统战工作 信息员、学生辅导员、教师党支部书记等约 800 人次进行统战工作专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进一步强 化统战意识,提升统战工作能力。 突出沟通联络,为推动统战工作争取各方面支持 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自治区党委常委、 统战部徐绍川同志来我校调研和督查为契机,加强沟通联系,为各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后备干部培养、 作用发挥等争取资源和政策支持。同时,深入到我校一附院、肿瘤医院、基础医学院等单位开展统战工 作专题调研,针对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困难、《实施方案》推进的情况等进行深入探讨,着力推动基层 统战难点工作落地落实,在加强沟通交流中进一步提升统战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服务学校改革发展。 2019 年,我校统战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基层党组织统战意识还需进一步 提升,统战工作大格局作用发挥还需进一步增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制度化和 系统化的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建言献策的积极性和质量有待 进一步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十九届四中 全会关于统战工作相关论述,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制度,不断提高我校统战工作效能。坚持思想引 领与完善机制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统战意识,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统战工作长效机制;坚 持思想引领与工作创新相结合,创新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坚持让统战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行 于岗上、贯穿于岗中、延伸到岗下,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学习、生活等各领域和各环节;坚持思 想引领与作用发挥相结合。通过搭建实践平台,支持调查研究,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优势,立足 岗位建功,服务大局献计,助推发展出力。 (撰稿:刘 俊;审核:韦霄燕) 政治教育工作 【提升师生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厚德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周末理论大课堂等载 体,多途径、多手段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 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年来,共组 织 10 余场“厚德大讲堂”、20 余场周末理论大课堂。如:6 月自治区政协蓝天立主席做思想政治教育主 题报告会、10 月当代广西杂志社社长牙韩彰给我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作《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专 题培训会等活动,11 月“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广西高校宣讲报告会” 和中国人民大 学王向明教授作《辉煌 70 年 奋斗新时代——学习习近平主席国庆 70 周年大会讲话精神》的主题讲座, 12 月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廖品琥到我校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报告会,极大的丰富全校师 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校师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学校党委部门,共协助组织开展学校“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 6 次和读书班 1 次,并能及时的跟进和学习党的最新理论。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知行合一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今年我们组织学校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 师代表参观“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天津医生支边医生在广西”图片展、开展观看教育题材影视教育、 赴百色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把提高教师 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 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深化“三全育人”工作在蓬勃开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我部统筹作用,着力构建 - 244 - 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在全面深入开展学校“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各项工作基础上,继续加大 对院系“三全育人”示范点建设培育工作,努力培育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优秀典型,紧紧围绕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做好做实一到两项育人工程,切实打通育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开展校 级院系“三全育人”示范点建设培育工作,对 6 个学院和部门立项,培育经费共 26 万元,开展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督查考评结项工作。2019 年,获得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 改革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及示范校建设项目。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为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 抓落实的总要求,我部深入学工、团委、药学院及护理学院进行意识形态工作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调 研,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整改。对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对师德考核内容和内涵把握 不准、师德师风建设创新举措不多等问题进行一一整改,切实把培育新时代高尚师德作为学校党委工程 抓实抓好;着力构建新时代价值引领下的广西医科大学师德培育体系,营造涵养高尚师德的文化氛围。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培训,不断完善广西医科大师德考核制度,向教师职工解释清楚师德考核执行办法, 消除个别教师对于师德考核中“合格”就是“低人一等”的想法。 把师德规范要求和师德考核结果融入教师教学考核评价工作、人才引进、课题申报、职称(职务) 评聘、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继续培养、导师遴选、干部考核和提拔等评聘和考核各个环节。2019 年, 对学校教师晋升、评奖、评优等师德评价 200 多人次,有效处理违反师德师风 1 例。 【丰富创新 2019 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 2019“师德师风建设年”,实施“明德弘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 制定并实施了《广西医 科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以“学习新时代教师行为十项准则,争做四有好老师”为 主题,开展了以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树立教师职业形象、培养教师高尚情操为目标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 动,切实加强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风貌。开展“明德弘 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作,共立项 17 个教师思政素质提升项目,其中重点项目 7 项,一般项目 10 项,共拨付培育经费 6.5 万元,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水平。 创新开展 2019 新入职教师师德专项培训班 为了增强师德培训效果,创新开展以理论学习与实践体 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 3 场专项培训讲座和 3 次现场教学。如:赴百色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牢记初 心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参观“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天津医生支边医生在广西”图片展、观看教育题 材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和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让青年教师在职业生涯开始阶段就强化师德师风建 设,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大力选树和宣传教师先进典型 广泛开展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充分挖掘身边典型,发挥先进 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如,罗彬、秦桂秀、朱丹老师获 2019 年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潘小炎老师获自治 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刘登宇老师获广西教学名师称号。 开展教师荣休仪式 对 2019 年退休的 10 多名教师开展荣休仪式,表达对退休教职工多年来爱岗奉 献、辛勤耕耘的致敬与感恩之情。通过仪式,为广大教职工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教师们继承弘扬医大 的优良传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接续奋斗。 (撰稿:覃湘红;审核:王宇清)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9 年,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指导下,全处人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国 70 周年为契 - 245 - 机,围绕“武鸣校区搬迁”重点工作,深入进行爱国荣校教育,打造思政育人“第二课堂”,推进学生 工作信息化建设,构建“分层定向式”资助育人新模式和扎实有效的心理育人体系,配齐建强学生工作 队伍,务实了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坚定了理想信念】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体现到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各方面。年内开 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会两次;深入武鸣校区、玉林校区、校本部调研四次;学 习“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 8 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活动;聆听了“自治 区党委宣传部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自治区宣讲团宣讲活动”等 12 场重要报告会。以建 国 70 周年为契机,有力引导新生知国情、懂校情、心爱国,组织实施“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等系 列爱国主题教育;开学典礼唱响爱国主旋律,获央视《新闻联播》和广西各大媒体报道;结合重大节日 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一月一主题”思政教育;以班建为平台,以文化人,相继开展“七个一”特色 活动;普及党的知识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十九大四中全会中央代表团的宣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 见座谈;以易班为平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制定《广西医科大学本科学 生学业警示暂行办法》;修订《广西医科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定办法》;继续开展常态化的学风督 导、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加强学风建设与纪律教育,形成长效教育与管理机制;开展各类校级评优 评先工作。构建资助育人新模式,一方面构建了“分层定向式”资助育人新模式,针对孤残学生开展一 对一结对帮扶;针对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国境外交流资助,印发了《广西医科大学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国(境)外交流资助的方案》;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帮扶活动;另一方面抓精准重规范,编 印《广西医科大学资助政策汇编》,奖、助、贷、勤、补各项工作按章、高效、足额落实,发放各类补 贴累计约 3 万人次共计 3855 万元;实行隐形资助,实地走访慰问近 50 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构建了扎 实有效的心理育人体系,开展教学改革,延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期、增加团体心理辅 导的实践课教学内容;进一步规范心理咨询、心理普查、心理排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完善心理咨询 服务,年内接待来访学生 700 余人次,签订不自杀协议 26 份;对 2797 名大一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 心理健康阳性检出人数为 334,阳性检出率为 12.17%;对 9225 名高年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排查工作, 排查出需重点关注学生 173 名,排查阳性率为 1.88%;心理工作四级网络及时反应、有效干预,妥善处 理全校 28 起心理危机事件;打造“医心向阳”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品牌。 【弘扬新发展理念,提高了思政教育和管理服务的效能】应对“一校多区”格局,建设学工管理系 统,实现学生迎新、离校、评奖评优、贫困生认定的线上办理与申报,学生基础信息查询、导出与数据 统计等功能。遵循医学人才培养规律,理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将学生管理模式调整为一段式管理和两 段式管理相结合,口腔医学院等 11 个学院 21 个专业为一段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归属同一个学院管理; 基础医学院等 4 个学院 9 个专业为两段式,第一阶段归属基础医学院管理,第二阶段归属三个临床学院 其中一个管理,全程教学在教务处统筹下继续轮转。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推进辅导员“三化”建设。 年内全校新聘专职辅导员 18 人,总体师生比达到 1:200;推动辅导员高级职称评定单列,学校出台了《广 西医科大学辅导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办法(试行)》;推进了分层、分类培训;开展了“新时代学 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情况调研”;举办了首届校内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年内辅 导员参加专业培训 80 人次,举办心理、资助等专题校内培训逾 12 场,校际交流 7 次。年内 2 名辅导员 分获第八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和优秀奖;2 人入选“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 支持计划;1 人获 2018 年度广西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强化措施创新思维,落实了新校区学生搬迁和运行机制】做好武鸣校区学生搬迁、入驻和接待工 - 246 - 作;制定搬迁工作方案、开展搬迁学生思想动员、收集关注搬迁准备阶段出现的舆情,制定学工系统值 班制度并安排学工系统教师在武鸣校区开展值班工作,制作武鸣校区学生指导手册、与后勤基建与保卫 部门沟通对接、开展新校区入住后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思想及行为安全稳定,促进各项搬迁 工作有序运行和平稳过渡。协调理顺玉林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安排一名副处级干部驻点玉林校区指导并 协助校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理顺了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与校本部联动的管理和培训,直接指导了校区 的学生事务工作、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了班主任队伍的培训。 (撰稿:董铭铭;审核:闵晓阳) 关心下一代工作 【支部共建】离退处党委 11 个党支部均与各学院、单位的学生党支部结对,老党员发挥政治优势和 经验优势,对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注重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帮助大学生 树立正确三观。开展讲座、座谈会、交流会等不同形式的共建活动。 2019 年结对案例如:第二支部与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毕业生党员专题 座谈会;第六党支部与口腔医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爱在夕阳,微笑健齿”的活动;第七党支部与外国 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我和我的医大”结对共建等活动;第八党支部与信息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 主题为“网上防盗,安全你我他”的共建活动;第九党支部与临床医学专业 2015 级 15,16 班的学生党 员和积极分子开展 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召唤我前进”的共建活动,等。 【督导教学】发动广大离退休职工,充分发挥和利用离退休教师在思政教育、学术科研、生活阅历 等方面优势,全方位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三育”过程;20 多名退休教师参与教学督导组、德育 督导组,指导青年教工授课、科研、参与评课、教改等工作。 【协会交流】老年群众组织与学生社团结对,搭建平台,让大学生服务社会、服务老人。如:针灸 推拿协会每周二、六下午为老人义务按摩推拿;老年书画研究会、诗词协会与学生音乐协会、书画协会 学生结对,参与各类文艺演出、书画展、义务写春联、端午诗词吟诵等活动。 【服务社会】充分发挥我校老科协和老教授协会的作用,积极组成科技卫生宣讲志愿服务队;2019 年,老科协继续与马山县卫生局签订“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协议书”,并组织老教授们深入基层进行学术 讲座 11 次,听课达 2564 人;健康扶贫义诊 8 次,出动专家教授 47 人次,受众达 1145 人次。积极参加 广西科协举办的 2019 年广西“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深入罗城天峨等地进行专题讲座, 听众达 1200 人次。 (撰稿:陈永强;审核:覃 雄) - 247 - 队 伍 建 设 与 人 事 工 作 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 【坚持党管干部】积极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 大干部选拔政策的宣讲与解读力度。2019 年我校共调整处级干部 43 名,其中,提拔正处级干部 3 名、 副处级干部 12 名;试用期满转正 12 名;平级交流 14 名;退休或到龄免职 2 名。 【加强干部监管】坚持不懈抓好干部管理工作,开展“一报告两评议”并作工作报告。2019 年对全 校处级领导班子和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年度述职考评,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排在后 10%的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和岗位调整,对排名前 30%的领导干部进行公开表扬。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执 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2019 年对 186 名处级干部个人事项报告进行了汇总分析,对 19 名随机 抽查处级干部、17 名拟提拔或转任重要领导岗位处级干部以及 2 名拟推荐评优处级干部进行个人事项核 查。在 2019 年 2 月召开的全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会议和 2019 年 11 月召开的全区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 我校两次作为唯一的高校代表做了工作经验分享。 【加强干部培养】2019 年学校选送了 32 名干部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区内外党校、社会主义学 院接受培训,其中党外干部 7 名;选派 10 名干部到基层政府机关挂职锻炼;举办春、秋两期干部教育培 训班,刘友谊书记与赵劲民校长分别作专题讲座;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2019 年提拔 40 岁以下处级干 部 6 名,35 岁以下 2 名。 (撰稿:张孟见;审核:覃远汉) 人事管理工作 2019 年,持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人事管理的创新机制,人事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机构编制工作】根据学校发展需求,新增设处级机构 1 个,即成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根据自治 区编办《关于增加广西医科大学人员编制的批复》(桂编办复〔2018〕64 号)精神,核增我校全额拨款 事业编制 120 名,调整后我校全额拨款事业编制 1262 名,后勤服务聘用人员控制数 45 名、非实名人员 控制数 1690 名(已下达 845 名)。 【人才招聘工作】2019 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411 名,其中,博士研究生 45 名、硕士研 究生 270 名、大学本科生 96 名、其他 13 名;此外,核准六个直属附属单位公开招聘计划 8 批次。 【科级机构设置和干部队伍建设】2019 年,新增科级机构 6 个(校办与医疗产业经营管理办公室增 设企业监管科、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科、研究生院增设团委、审计处增设财经审计科、 生命科学院增设学生工作办公室、体育部增设学生工作办公室),更名科级机构 1 个(原综合审计科更 名为综合审计科(审计中心办公室),调整科级机构 1 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综合管理科连人带科室划 转至校办与医疗产业经营管理办公室)。2019 年开展两批次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拔 17 人、 - 248 - 调整 3 人;晋升管理七级及以下职员 40 人。截止 2019 年 11 月办理直属附属单位科级领导干部备案共 98 人次。 【二级教学单位、教辅科研单位及内设机构、人员配备】根据教学发展需求,调整部分业务机构设 置,公共卫生学院设立卫生技能培训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增设及调整护 理学院内设教研室及其相应成员;对基础医学院、全科医学院部分教研室进行更名。聘任秦桂秀等 51 位同志为马克思主义专兼职教师;此外,完善附属单位业务干部任职备案工作,截止至 2019 年 11 月, 办理附属单位业务干部任职报备 147 人。 【人员调配工作】办理校内调动手续 22 人次,校内抽调手续 10 人次,校内借调手续 3 人次;办理 外调手续 14 人次(含附属单位 12 人);办理调离手续 3 人次;办理辞职手续 13 人次。办理退休手续 21 人次,办理延退手续 16 人次,自愿 60 岁退 15 人次,办理退休证 27 人次。 【职工年度考核工作】2019 年我校实际参加考核人数为 1452 人(含编制内 805 人、编制外 647 人), 考核结果优秀为 210 人,合格为 1143 人,基本合格 2 人,不合格 0 人,不确定等次 97 人。 【编外职工管理工作】2019 年,我校编外职工共 674 名,其中,博士 28 名(含 2015 年入职境外职 工 1 名、2019 年入职未获得博士学位 2 人)、硕士 326 名(含 2019 年 3 名未取得硕士学位)、大学本 科 136 名、其他 184 名。组织 76 名合同期满职工续签合同,办理 2 名合同期满解除、终止合同。 【人事档案工作】接收区人才市场转入档案 158 份以及 2019 年新进职工档案 108 份;查阅人事档案 150 人次。整理归档职工档案 9 份、个人档案散材料 54 人份。在档案馆协助下查阅 2019、2020 年退休、 延退、自愿 60 岁退休人员档案 108 份,并认定 2019 年退休人员出生时间 6 人次(含在第三方出具鉴定 意见基础上认定 1 人次)。 【新职工挂职轮转工作】组织 2018 年、2019 年 66 名教职工参加挂职轮转工作,并回收《广西医科 大学聘用制职工挂职期满工作鉴定表》。 【职工转正办理】按照双方签订的《广西医科大学劳动合同书》约定,办理 2018 年、2019 年新进 职工试用期满转正 122 人,其中试用期内辞职 3 人。 【开具各类证明】2019 年,共开具证明 210 人次,开具在职证明 110 人次,开具亲属关系证明 23 人次,开具出国证明 23 人次,开具户籍接收证明 19 人次,开具汽车出入证明 16 人次,开具附属小学入 学证明 8 人次,开具幼儿园入学证明 11 人次。 【岗位设置工作】完成 2018 年度 1091 名在编和编制外职工岗位设置聘任工作,并及时兑现职工待 遇。经党委常委会审定,开展并基本完成 2019 年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聘任 569 名在编职工(含全校各 附属单位)和校本部 95 名编制外职工。 (撰稿:刘焕云、王中海、李文奇;审核:周 波) 表 1:2019 年教职工分类统计表 教职工数 校本部教职工 合计 计 专任 教师 行政 人员 教辅 人员 工勤 人员 其他附 聘请校外 离退休 科研机 校办企 教师 人员 设机构 构人员 业职工 人员 附属小 学幼儿 园教职 工 总计 2689 2611 1935 313 197 166 73 0 5 578 683 105 其中:女 1355 1304 963 173 119 49 47 0 4 198 376 94 正高级 644 633 599 28 6 0 11 0 0 191 111 0 副高级 782 768 676 59 33 0 12 0 2 342 124 10 - 249 - 教职工数 校本部教职工 合计 计 专任 教师 行政 人员 教辅 人员 工勤 人员 其他附 聘请校外 离退休 科研机 校办企 教师 人员 设机构 构人员 业职工 人员 中级 724 705 517 104 81 3 18 0 1 33 初级 142 133 75 20 31 7 9 0 0 0 未定职级 397 372 68 102 46 156 23 0 2 12 注:1.数据来源于年度高基统计报表。统计时间为 2019 年 10 月。 2.聘请的校外教师(含外聘教师)、离退休、附小幼儿园人数不计入教职工总数。 表 2:2019 年在编教职工调入、调出、办理退休情况表 序号 姓名 所在部门 变动类型 备注 1 黄 勇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调入 2019.01.15 2 杨 帆 药学院 调入 2020.01.06 3 彭 宜 生物靶向诊治研究中心 辞职 2019.01.03 4 杨小丽 生命科学研究院 调出 2019.03.29 5 李洪涛 生命科学研究院 调出 2019.03.29 6 赵明珠 药学院 辞职 2019.03.04 7 李志辉 口腔医学院 辞职 2019.06.05 8 蒙法艳 药学院 辞职 2019.06.21 9 陈晓燕 基础医学院 辞职 2019.09.03 10 舒 基础医学院 调出 2019.11.11 11 林长云 工会 退休 2019.03.01 12 栗志斌 后勤基建处 退休 2019.03.01 13 戴马季 药学院 退休 2019.04.01 14 罗丽南 后勤处 退休 2019.04.01 15 韦有雄 后勤处 退休 2019.04.01 16 路意仙 后勤处 退休 2019.04.01 17 林 蔚 第一临床医学院 退休 2019.05.01 18 曾 靖 基建处 退休 2019.05.01 19 章 美 后勤处 退休 2019.05.01 20 张丽莉 外国语学院 退休 2019.07.01 21 鲁 基础医学院 退休 2019.09.01 22 刘新荣 校工会 退休 2019.09.01 23 缪勇建 第一临床医学院 退休 2019.10.01 24 李伟庆 后勤基建处 退休 2019.11.01 25 廖庆霆 体育部 退休 2019.11.01 26 黄高明 公共卫生学院 退休 2019.12.01 27 黎荣初 国教院 退休 2019.12.01 - 250 - 伟 波 附属小 学幼儿 园教职 工 表 3:2019 年荣获厅局级以上机关、团体表彰奖励的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奖项名称 授予机关 获奖时间 1 广西再生医学人才小高地 第八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 人社厅 2019 2 结直肠癌基础与临床研究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 教育厅 2019 表 4:2019 年荣获厅局级以上机关、团体表彰奖励的教职工 序号 姓名 奖项名称 授予/批准机关 获奖时间 1 张志勇 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9 2 赵劲民 广西第二批院士后备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区人民政府 2019 3 杨 帆 第八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区人民政府 2019 4 郑 立 第二十二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5 曾高峰 第二十二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6 谈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2019 聪 表 5:教职工荣获各类人才称号、专家称号名录 一、人才称号 序号 姓名 洲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授予时间 备注 “千人计划”短期项目创新人才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3 非全职 1 王 2 赵永祥 第二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6 在职 3 张志勇 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9 在职 4 谢小薰 第三批“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8 在职 5 卢小玲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技部 2017 在职 6 张志勇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技部 2018 在职 7 程乐平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 2005 在职 8 谭国鹤 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教育部 2018 在职 9 赵永祥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9 在职 10 卢小玲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5 在职 11 黄 勇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7 在职 12 彭 涛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 2009 在职 13 曹云飞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 14 卢小玲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 15 杨晓波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 16 张 哲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 17 黄 勇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 2013 博士后 18 李 力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999 在职 19 赖永榕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 莫曾南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1 唐安洲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2 贺海平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0 2012 在职 在职 在职 在职 在职 2000 在职 在职 在职 - 251 -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23 苏丹柯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4 梁季鸿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5 尹瑞兴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6 徐 静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7 赵劲民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8 谢小薰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9 杨 莉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30 黄天壬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31 伍伟锋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2 周 诺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3 殷国前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4 朱小东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5 韦长元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授予时间 备注 在职 2001 在职 在职 2002 在职 在职 2003 2004 在职 在职 在职 在职 2005 在职 在职 2006 36 姜海行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7 蒋伟哲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8 冯振博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9 刘剑勇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40 彭 涛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41 莫立根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2 梁 浩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3 李 浪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4 潘灵辉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5 卢小玲 第十四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6 张力图 第十四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7 曹 第十五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骥 48 谢玉波 第十五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9 庞丽红 第十六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在职 2007 2008 在职 在职 在职 在职 2010 在职 在职 2011 在职 在职 2012 在职 在职 2013 50 张 哲 第十六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1 叶 力 第十七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2 张 森 第十七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3 阳志军 第十七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54 谭国鹤 第十八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第十八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5 - 252 - 王 鹤 在职 在职 2014 在职 2015 在职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授予时间 备注 56 陶人川 第十九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57 杨晓波 第二十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 在职 58 郑立 第二十二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职 2019 59 曾高峰 第二十二批广西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60 叶 力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2013 在职 61 陈 宇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2014 未入职 62 冯昊天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63 张志勇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64 卢国栋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65 林 睿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66 曾 钢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在职 未入职 2015 在职 在职 2016 在职 在职 2017 67 陈丽婵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68 肖 彬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69 胡振宇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70 李廷凤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71 谈 聪 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教育厅 72 崔 英 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73 覃远汉 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74 李 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75 李习艺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76 谢玉波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77 周素芳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78 曹云飞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79 潘尚领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80 卢小玲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浪 未入职 未入职 2018 未入职 未入职 2019 未入职 在职 2008 2009 在职 在职 在职 2010 81 张 哲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82 吴 原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83 王前强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84 陶人川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85 杨晓波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86 田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磊 在职 在职 2011 87 何志义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88 张增峰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89 农清清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 253 -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90 冯 91 授予时间 洁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韦 力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92 张 森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93 庞丽红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94 张海英 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教育厅 在职 2012 备注 在职 二、专家称号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授予时间 备注 1 卢小玲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5 在职 2 黄 勇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7 在职 3 李 力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1996 在职 4 罗殿中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2006 在职 5 罗国容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6 赵劲民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7 仇小强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8 殷国前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9 唐安洲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0 林 源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1 赵永祥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2007 在职 在职 2010 12 葛莲英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3 黎乐群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4 赖永榕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5 农光民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013 16 周 诺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7 朱小东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8 韦长元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19 叶 力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0 李 浪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1 杨一华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2 罗小玲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018 23 梁 浩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24 覃远汉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5 曾志羽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6 廖红兵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7 潘灵辉 广西优秀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在职 28 刘明耀 第二批八桂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29 徐剑锋 第二批八桂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30 邬堂春 第三批八桂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 254 - 在职 非全职 2013 2014 非全职 非全职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31 徐家科 第四批八桂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32 黎永青 第四批八桂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33 卢小玲 第四批八桂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34 何松青 第四批八桂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35 钟鉴宏 第一批八桂青年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授予时间 备注 非全职 非全职 2016 全职 全职 全职 2018 36 蒋俊俊 第一批八桂青年学者 区党委组织部、科技厅 37 赵永祥 广西首批院士后备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区人民政府 2016 全职 38 赵劲民 广西第二批院士后备人选 区党委组织部、区人民政府 2019 全职 39 张 第一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学 全职 非全职 2011 40 徐家科 第一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1 管 轶 第二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非全职 42 王秋雁 第三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全职 43 谭国鹤 第四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5 全职 44 张 第五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学 45 刘 刚 第五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6 周 诺 第六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7 王秋雁 第七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8 王继刚 第七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49 姚 蔚 第七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0 杨 帆 第八批特聘专家 区党委组织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1 黄光武 广西首批终身教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52 彭民浩 广西首批终身教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非全职 非全职 2016 非全职 全职 2017 全职 非全职 2018 非全职 全职 2019 在职 2013 在职 (撰稿:徐 榕;审核:周 波) 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 2019 年,我校全职引进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程乐平教授、广西第八批自治区特聘专家杨帆教 授、温州医科大学的高层次引进人才南阿若博士、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吴盼、以及刘金文、韦雪琴、高 明等 7 名优秀高层次人才,此外,张志勇获 2019 年第四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赵劲民 - 255 - 获 2019 年“广西第二批院士后备人选”称号;杨帆获第八批自治区特聘专家称号;谈聪获 2019 年广西 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广西再生医学人才小高地获 2019 年第八批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 “结直肠癌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获得 2019 年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 (撰稿:徐 榕;审核:周 波) 师资队伍建设 2019 年,学校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各方面工作。 持续推进自治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千骨计划”)第三批培养对象遴选、 报批工作,共有 14 名教师正式入选。 继续开展非直属附属医院兼职教师职务聘任工作,共计 858 人聘任兼职教师,其中聘任兼职教授 317 人,副教授 541 人。 开展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430 名教师(含附属医院)获 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 完成 201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及 2019—2020 学年初高等教育基 层统计报表的采集工作。 表 6:2019 年分学科专科任教师人数统计表 编号 合计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未定职级 甲 乙 1 2 3 4 5 6 总计 01 1935 599 676 517 75 68 其中:女 02 963 237 341 313 43 29 哲学 03 17 2 5 8 0 2 经济学 04 3 2 0 1 0 0 法学 05 24 4 3 12 1 4 教育学 06 38 4 7 17 5 5 其中:体育 07 25 3 5 10 3 4 文学 08 59 5 10 38 4 2 其中:外语 09 44 5 9 26 4 0 历史学 10 1 0 0 1 0 0 理学 11 59 11 20 20 2 6 工学 12 40 7 7 21 1 4 其中:计算机 13 16 1 3 11 1 0 农学 14 7 0 1 4 0 2 其中:林学 15 0 0 0 0 0 0 医学 16 1659 561 616 385 59 38 管理学 17 23 3 6 7 2 5 艺术学 18 5 0 1 3 1 0 注:数据来源于年度高基统计报表。统计时间为 2019 年 10 月,外聘教师(含外籍教师)数不计入。 - 256 - 表 7:2019 年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结构表 合计 博士研究生 其中:获学位 计 博士 硕士 计 硕士研究生 其中:获学位 博士 硕士 计 本科 其中:获学位 博士 硕士 计 其中:获学位 博士 硕士 1.专任教师 1935 818 873 812 789 23 830 27 788 293 2 62 其中:女 963 376 479 372 363 9 457 13 436 134 0 34 正高级 599 323 162 317 317 0 141 5 128 141 1 34 副高级 676 242 335 248 230 18 314 11 298 114 1 19 中级 517 159 328 156 151 5 324 8 314 37 0 9 初级 75 48 26 47 47 0 27 1 26 1 0 0 未定职级 68 46 22 44 44 0 24 2 22 0 0 0 注:数据来源于年度高基统计报表。统计时间为 2019 年 10 月,外聘教师(含外籍教师)数不计入。 表 8:2019 年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表 编号 合计 29 岁及 以下 30-34 岁 35-39 岁 40-44 岁 45-49 岁 50-54 岁 55-59 岁 60-64 岁 65 岁及 以上 甲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计 01 1935 39 250 452 379 309 250 215 38 3 其中:女 02 963 23 144 257 209 139 96 84 10 1 获博士学位 03 818 15 122 186 165 151 92 63 23 1 获硕士学位 04 873 23 126 253 196 132 87 48 7 1 正高级 05 599 0 0 3 66 145 176 169 37 3 副高级 06 676 2 13 171 242 135 68 44 1 0 中级 07 517 1 151 259 69 29 6 2 0 0 初级 08 75 13 52 8 2 0 0 0 0 0 未定 职级 09 68 23 34 11 0 0 0 0 0 0 按专 业技 术职 务分 注:数据来源于年度高基统计报表。统计时间为 2019 年 10 月,外聘教师(含外籍教师)数不计入。 表 9:2019 年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名录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授予时间 备注 1 仇小强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 彭民浩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3 黄光武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4 龙桂芳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5 赵劲民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6 罗国容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7 唐安洲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 257 -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授予时间 备注 8 黎乐群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9 赵永祥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0 李 力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1 周 诺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2 莫曾南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3 谢小薰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4 赖永榕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5 杨 莉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6 钟小宁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7 农光民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8 肖 强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19 罗殿中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0 郭松超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1 黄仁彬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2 尹瑞兴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3 陈一强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4 陈 萍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5 肖增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6 钟国强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7 冯震博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8 殷国前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29 邓耀良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30 吴继周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31 谭少健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32 李智贤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33 林 源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34 葛莲英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在职 35 唐步坚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36 刘唐威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37 莫 宁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38 陈利生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39 何 巍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40 苏建家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41 梁安民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42 陈心秋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43 张丽生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44 王安宇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2 退休 - 258 -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授予时间 备注 45 梁 浩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46 梁 钢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47 姜岳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48 徐志文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49 黄天壬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50 伍伟锋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51 刘志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52 贺海平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53 卢小玲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3 在职 54 李 山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55 朱尚勇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56 覃远汉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57 罗佐杰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58 肖绍文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59 龙莉玲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60 梁宁生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61 刘剑仑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62 潘灵辉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63 苏丹柯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64 何 敏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65 蒋伟哲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4 在职 66 秦 雪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5 在职 67 江建宁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5 在职 68 韦长元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5 在职 69 崔 英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5 在职 70 周素芳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1 莫书荣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2 王仁生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3 刘 红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4 苏纪平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5 李 浪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6 陈蒙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7 罗建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8 唐国都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79 曾志羽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80 朱小东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81 陶人川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6 在职 - 259 - 序号 姓名 人才称号 授予机关 授予时间 备注 82 吴耀生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 在职 83 杨 渊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 在职 84 谢玉波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 在职 85 黎丹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 在职 86 姜海行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 在职 87 何松青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88 陈青云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89 陈俊强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0 庞玉生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1 郑金瓯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2 秦 超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3 黄力毅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4 李 航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5 陈文霞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6 罗小玲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7 谢 露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8 樊晓晖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99 侯华新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100 冯启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8 在职 101 于大海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2 农晓琳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3 吴 棘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4 张 森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5 林有坤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6 柳广南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7 莫武宁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8 黄杰安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9 覃爱平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00 程乐平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11 廖蕴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12 潘小炎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113 杨光煜 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 在职 注:已调离者不列入。 (撰稿:徐 榕;审核:周 - 260 - 波) 表 10:优秀教学团队一览表 (一)国家级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 谢小薰 2009 年 教高函〔2009〕18 号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08 年 桂教高教〔2008〕78 号 2009 年 桂教高教〔2009〕153 号 2010 年 桂教高教〔2010〕101 号 (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团队 唐安洲 2 实验生理科学教学团队 莫书荣 3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 谢小薰 4 预防医学教学团队 张志勇 5 药理学教学团队 黄仁彬 6 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团队 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 周 诺 吴耀生 (三)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樊晓晖 2015 年 桂教高教〔2015〕93 号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2008 年 桂医大教〔2008〕23 号 (四)校级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1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团队 唐安洲 2 实验生理科学教学团队 莫书荣 3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团队 谢小薰 4 外科学总论教学团队 梁自乾 (撰稿:农汉红;审核:潘小炎) 表 11: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名录 (一)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仇小强 2 黎乐群 2006 年、首届 桂教高教〔2006〕98 号 3 唐安州 2008 年、第二届 桂教〔2008〕9 号 4 黄光武 5 刘华钢 2009 年、第三届 桂教〔2009〕20 号 6 张志勇 7 谢小薰 8 杨 2011 年、第四届 桂教〔2011〕21 号 9 农光民 2012 年、第五届 桂教〔2012〕18 号 10 莫书荣 2014 年、第六届 桂教高教〔2014〕56 号 11 刘登宇 2019 年 桂教〔2019〕1 号 莉 - 261 - (二)校级教学名师奖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黎乐群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2 仇小强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3 罗殿中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4 谢小薰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5 樊晓晖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6 杨 莉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7 莫 宁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8 黄仁彬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9 刘华钢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0 刘唐威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1 黄光武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2 经承学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3 梁自乾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4 黄仲奎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5 唐安洲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6 李慕军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7 罗佐杰 2006 年、首届 桂医大教〔2006〕13 号 18 石焕焕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19 冯振博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0 龙盛京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1 农光民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2 张志勇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3 吴耀生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4 何 敏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5 陈利生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6 苏纪平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7 罗国容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8 罗建明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29 周 诺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30 周素芳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31 姜岳明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32 侯华新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33 莫书荣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34 殷国前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35 潘尚领 2009 年、第二届 桂医大教〔2009〕20 号 36 韦长元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 262 - 序号 姓名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37 王前强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38 卢小玲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39 李雪华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40 陈一强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41 张海英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42 陶人川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43 莫 华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44 唐峥华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45 崔 英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46 谢 露 2012 年、第三届 桂医大教〔2012〕15 号 (三)获全国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一览表(2014 年) 序号 项目名称 获奖人员 获得时间、批次 批文号 1 全国优秀教师 农光民 2014 年 2 全国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 林 2014 年 教人〔2014〕3、4 号 桂教师范〔2014〕46 号 展 (撰稿:农汉红;审核:潘小炎) 表 12:2018—2019 学年度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 优秀教师名单(244 人): 吴智辉 高灵茜 曾 霞 刘承武 谢 露 韦红巧 黎 静 赵瑞强 孙 健 李晓龙 任 丹 井学超 磨洁琳 薛昌强 莫发荣 战廷正 覃茂昌 梁 妮 林伟龙 王闻楚 蔡秋玲 叶 力 黄开勇 黄颉刚 龙建雄 黄东萍 李春灵 蒋俊俊 黄晓薇 谢艺红 刘 顺 王 剑 肖德强 李习艺 陆彩玲 王晓敏 马贞玉 聂光辉 张丽娥 唐 凤 李 刚 李春宏 刘 伟 何林洪 杨 周春艳 李雪华 苏志恒 王 辉 徐佳佳 杨小钵 黄李凤 关 吕晓敏 邹长虹 林自华 陈恩然 黄 芬 蓝慧琴 李 毅 李明川 李健玲 罗 范俊华 黄爱范 龙 媛 罗 程 李 富 陆荣斌 叶新平 李杰华 韦红英 黄诗琴 陈 峋 袁 海 陈 泓 苏 莎 杨青青 覃晓楣 柯红红 曾 文 黄振兴 潘 玲 周 洁 廖乃凯 高兴新 苏 成 陈燕桦 罗大卿 赖 坚 韦智晓 付水生 李 佳 顾永耀 李南施 肖 雪 庞 裕 吴健林 金彬彬 冯 潇 董雪云 陈 莉 刘 莹 刘 铮 曹存巍 吕军影 韦秋文 谭飞翔 蒙永毅 吴英林 韦巧珍 吕时甲 刘旭鹏 汤露露 苏宏业 李 张启富 陆梦如 周卫为 侯 涛 黄杰安 黄 俊 黄惠桥 曾 光 雷卓青 欧 肖国有 陈 龙 李 艳 潘忠勉 潘新伟 赵 阳 卜昆鹏 何 科 俸艳英 袁振超 孙 洁 许 坚 黄江琼 罗文奇 韦家强 邱荣敏 陈 黎 陶人川 高碧云 李晓捷 覃迪生 莫洁玲 韦义萍 杨立会 雷 蕾 李颖娟 李鸿展 秦 雯 张珍妮 揭旭日 江 山 陶卫琦 冉锋华 赖秋英 何 潇 唐瑞康 卢可健 卢斌珠 陈 炯 卢 韬 黄 斌 陈志新 杨成志 卢思聪 韦红艳 韦 李筱漾 谢 榕 卢耀体 刘 昊 石凤娟 董征亮 韦永桃 谈金月 玮 心 玲 斌 薇 超 - 263 - 雷 鸣 张 萍 王 云 陈 波 郭刚智 吴兴初 黎兆攀 黎米米 张珍珍 周 毅 陈耀成 李迅维 华若岳 吴先良 梁璃汇 梁 驰 车锦连 李秋琳 龙雪峰 谭志军 陆弘盈 谢 桥 叶健波 甘 冰 莫勇军 董 福 陈耀智 夏爱华 钟永军 蒋智勇 叶小武 唐晓钰 王丹丹 陈立坚 邱文燕 刘秀颖 石朝绩 阮玉玲 钟 羽 刘晓薇 林裕灼 龙佳佳 罗 城 谭莉平 黄滟添 余天强 朱艺平 秦斯敏 吴 芳 吴念宁 李 莎 罗利利 陈薪宇 梅 韦琪梅 陈 柯吉芙 阳文景 覃湃惟 叶 青 尹富强 宋 覃肖云 莉 琼 林 张名媛 先进教育工作者名单(114 人): 谭机永 蓝秀万 梁福秋 陈 芳 许 杨 覃 杨 谭 斌 谢云峰 陆佩娟 梁步敏 李 虹 苏 静 李 丽 李 浪 彭志刚 吕自力 刘 红 姜海行 邹 军 庞毅恒 潘 泓 张洁清 陈文霞 李丽媚 蒋慧玥 唐 勇 刘雪华 甄 宏 王朝红 庞广林 翁保慧 芮 栋 刘春斌 覃 薇 严浩林 余 玲 李畅波 黄钰茵 黎小旭 韦宏文 罗世兴 庞 辉 黄泽和 刘建鹏 周立新 谢宝玉 文乐敏 秦英梅 郁国强 汪 迎 邓 玲 吴艳蕾 覃海冰 于 夫 李继宇 冯政毅 赵婷婷 张雅静 韦 微 张 原 赵同领 余 雷 曾 冬 李孟璐 潘正英 柳 亮 王 铭 苏上贵 林 未 覃湘红 朱海宁 祝 青 潘 源 刘珍芳 叶芷杉 刘 霜 廖 剑 张 瑜 刘晓飞 廖 江 刘宁娟 何卫华 谢平凡 林淑湘 周蓉蓉 廖艳研 褚洁梅 赖柯彤 张 萌 郑 华 刘 靳 攀 蒋永华 付杰军 刘晓红 胡 冰 欧阳轶强 黄 颖 蒋兴明 张荣辉 梁其正 陈国祥 李颂国 欧昌强 李忻之 朱文强 侯炳军 农文艺 严远东 陈永强 陈爱玲 黄 黄剑琴 陈星颖 倩 欢 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名单(47 人): 曾 霞 梁 妮 彭雯琦 农清清 肖德强 梁永红 黄燕军 胡 烨 陆昌兴 吴华贝 江 南 蒙健堃 梁 爽 周晓莹 邓 伟 范江涛 单庆文 唐国都 李德绘 曾自三 符娟珍 吴 易 黄 莉 郭晓云 岑 洪 黄旋平 卢运红 胡福境 谢恺庆 朱 晟 刘 全 何 聪 刘蓉蓉 王 岚 梁素琨 钟秋芳 许承琼 李立志 李 芬 唐召力 林 军 黄 星 雷立志 卢凤娟 余仙菊 贾 徐 冰 华 (撰稿:农汉红;审核:潘小炎) 表 13:2018—2019 年“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获奖名录 谭国鹤 方 玲 黄绍明 苏 婧 黄开勇 黄晓薇 袁丽秀 雷 蕾 王健红 孔晓龙 陈 曦 王 晨 赵 婷 朱 琳 吴莉莉 李 虹 梁文杰 黄国喆 韦 兴 吕自力 麻 锐 陈 泓 廖 亮 刘诗权 黄竹娟 向邦德 赵 阳 谢方方 (撰稿:苏 芳;审核:杨 - 264 - 莉) 教师发展工作 【教师培训】逐步推进“多校区多院区”的教师教学培养工作,坚持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玉林校 区与附属医院的全面培训准则,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学培训,全校参加校内外现场教学培训的教师约 8000 人次,培训成效显著。除现场培训外,深入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同步开展全校教师在线课程学习, 提高教师建设与应用在线课程的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做好常规的校本部及直属附属医院教师的微格教学能力考核及非直属附属医 院“双高人员”的教学技能考试工作,本年度考核教师约 400 人。继续做好各项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活动 的抽查,确保考核质量及结果的可靠性。 (撰稿:陈金梅;审核:杨 莉) 工资福利管理 【工资管理方面】2019 年完成全校 1456 名在职人员年度考核晋升薪级工资工作;落实 2019 年 594 名编制外职工参照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政策性调资;2019 年落实 705 名离退休人员医疗补助、护 理费、物业费、离退休生活补助等各类政策性待遇约 603 万元; 2019 年根据桂组通字〔2019〕38 号文 件提高标准并补发驻村干部乡镇工作补贴。 【绩效改革方面】2019 年实发绩效工资人均总量在保持 2018 年人均 11.7 万元基础上,略有增长。 具体措施有:2019 年学校全面落实编外职工参照在编人员调整基础性绩效工资增资工作;2019 年做好在 编职工和编外职工岗位晋升校内奖励性绩效工资兑现工作;加强对特殊岗位人员奖励性绩效分配倾斜, 2019 年 12 月起,制定方案并新增发放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每月 2000 元思政教师岗 位津贴;2019 年制定并试行《关于派往新校区人员工作绩效发放方案》,协助制定《广西医科大学教职 工表彰奖励实施意见(试行)》。 【制药厂改制方面】2019 年贯彻学校党委决策精神,成立专项工作组稳步推进制药厂改制工作,先 后向自治区编办、人社厅、教育厅和社保经办机构完成政策咨询 6 次;组织召开制药厂在编人员安置座 谈和动员会 13 次;牵头召开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协调会 10 次;组织开展 2 轮安置职工全员一对一谈话工 作;完成制药厂 23 名在编职工校内接收后委派新药厂的接收协议制定、签订、执行与待遇对接等工作; 初步拟定高校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制人员安置方案。 【社会保险方面】2019 年完成全校 1810 名在职职工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信息比对、标准调整、 职工确认、造册申报以及个人社会保险应缴费用的结算补扣工作;从 2019 年 1 月起,调整在职职工社会 保险缴费基数为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定标准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控制线平均标 准三项合计;2019 年清退 2018 年 9 位新入岗职工重复缴纳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部分社 保款共计 20.75 万元;2019 年对我校符合享受中区直驻邕单位医疗服务优诊待遇的 13 名新增二级岗教授 申报办理优诊医疗证。 【福利待遇方面】2019 年全面落实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健康体检、春节慰问、生病慰问、困难补助、 死亡抚恤金、伙食补助等各类福利待遇。 【其他行政方面】2019 年全年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类工资和人员数据统计和情况检查工作;配合自 治区残联做好残疾人就业安排年审工作;2019 年组织开展广西医科大学工作人员奖励系列活动激励担当 作为奖励评选工作,给予杨晓波等 193 名工作人员记功奖励,黄中阳等 2022 名工作人员嘉奖奖励,发放 校本部获奖工作人员奖金共计 46.2 万元。 (撰稿:李文奇;审核:周 波) - 265 - 职称评审 【职称改革工作】根据自治区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实施方案部署,修订了《广西医科大学专业 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基本条件(2019 年修订)》,出台了《广西医科大学辅导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办 法(试行)》。 制定了我校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高校职称评审工作实施方案并经学校校长办公会及学校党委常委 会研究审定后报批自治区教育厅,做为指导我校职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完善学校职称工作组织机构,调整了学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是职 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是职称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新组建了职称评审监 督委员会,工作职责就是对职称评审整个过程进行监察,督察评委会履行评审工作的主体责任。 新组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广西医科大学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库,遴选 47 名专家入库。 【职称评审工作】以高校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职称在促进学校中心工作中的导 向和激励作用,为学校大局服务,为人才服务,为学科建设发展服务。按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重点做 好学校具有评审权的高校教师系列、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校实验系列高级职称,卫生系列副高级 职称,高校教师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自主评审工作,充分发挥职称的人才评价机制作用,遵循“公正、客 观、准确、保密”的原则,严格掌握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依法依规评审,保证评审质量,为学校 的学科发展,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了贡献。 表 14:2019 年发文公布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单 一、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65 人) 1.高校教师系列教授专业技术资格(8 人) 刘 鹏 杨海波 黄颉刚 郭宏伟 李新春 陈 莉 马贞玉 罗海琼 2.高校自然科学系列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6 人) 蒋俊俊 林 睿 杨一华 刘 倩 尹富强 高 明 3.会计系列正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1 人) 陈 慧 4.卫生系列正高级职称(50 人) (1)主任医师(42 人) 张君红 李劲频 徐先增 李健玲 巫艳彬 刘容容 章忠明 卜 庆 宋红潮 赖颖晖 甘廷庆 宁瑞玲 韦秀芳 叶新平 余水平 文 张 陈 超 张 迅 刘 强 陈燕桦 唐纯海 谭家昌 林 飞 苏智雄 韦 玮 彭新庆 吴韫宏 陈小云 邓 燕 胡军涛 韦 高 徐丽芳 李晓捷 张勇胜 邝 海 黄 秒 刘丽东 刘颖新 曾丽霞 陆力坚 (2)主任技师(1 人) 黄 浩 (3)主任药师(2 人) 唐双意 温 燕 (4)主任护师(5 人) 陈秀珍 董雪云 黄亚芬 陈 湘 雷 奕 二、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191 人) 1.高校教师系列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13 人) - 266 - 吴 芳 谢利红 战廷正 王晓敏 陈铁寓 关 心 朱平华 侯小琼 黄红兵 李晓龙 张孟见 申 颖 梁 莹 罗秋苹 李 涵 2.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6 人) 周晓莹 胡榜利 梁冰玉 郑 华 张名媛 钟伏弟 3.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系列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1 人) 俞 师 4.高校实验系列高级实验师专业技术资格(2 人) 区仕燕 严秀荣 5.会计系列高级会计师(5 人) 徐 红 叶芷杉 彭 峰 褚 琦 梁 谦 6.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8 人) 黄远洁 刘晓红 李 璐 农 艺 黄 宁 庞秋奔 李培援 邓 烨 7.经济系列高级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4 人) 邹 源 冯 媛 刘 莉 韦 勇 8.统计系列高级统计师专业技术资格(1 人) 林桂玲 9.审计系列高级审计师专业技术资格(1 人) 肖文娟 10.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145 人) (1)副主任医师(97 人) 钟诗颖 范俊华 卢 苇 覃素元 杨 勇 黄炎兰 周 洁 何 科 唐涌连 黄朝觉 钟京梓 韦显福 江 静 覃蒙斌 覃 怡 陈秀奇 李书有 谭爱花 危丹明 黎 雨 韦冰梅 黄德佳 李颖华 李 龙 媛 肖志凌 沁 韦家强 吕丽娜 赖 坚 陆东梅 韦立莉 黄 璐 李海霄 黄剑峰 覃小凤 赵冰冰 刘敬聘 韦永先 孙杰莲 巫丽丽 李凡龙 丁 华 杨 耿 刘永红 真 周静文 卜昆鹏 李 巍 宋 瑞 何美娜 谢兴文 唐梅艳 白 涛 黄文锋 林 翔 韦理达 黄勤英 覃 芳 李争明 卢显威 黄炫彰 陆玉蕾 贺 瑜 丘 瑛 刘 敏 彭 宁 黄 王 翔 梁雪婧 廖晓霞 龙晓弘 贾文广 林 田 蒙元彪 陶芝伟 刘连凤 阮建军 杨龙秀 陈之白 高兴新 陈 黎 林汇斯 凌彩霞 江 帆 梅育嘉 廖 存 许圣荣 杨学英 林春博 黄玉萍 贺新新 宾业鸿 陈 靖 徐朝欢 兰利冲 刘硒碲 朱华卫 黄 俊 (2)副主任药师(6 人) 万瑞融 黄 春 罗 俊 韦立志 李 俊 蒋 能 (3)副主任护师(27 人) 易金燕 方青华 邓红菊 蒋 云 阮会足 韦海清 郑 梅 陈思妍 王晓荣 覃 英 刘 倩 杨朝霞 黄 琨 曾玉萍 甘凤霜 霍瑞玲 梁 微 苏金玲 熊每珠 邹宝林 游越西 潘新娇 马坤炎 陈桂英 李浩宇 欧子苗 孙爱平 (4)副主任技师(15 人) 覃 文 苏瑞恒 曹 昭 黄珍艳 杜灿荣 张大伟 杨 峥邓 燕 付水生 朱保群 杨海明 李 晞 骆朝京 黄林鹏 邓添薪 11.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讲师专业技术资格(3 人) 刘丹丹 佘佐亚 黄沁园 - 267 - 12.中小学教师系列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2 人) 李安儒 杨秋萍 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80 人) 1.高校教师系列讲师专业技术资格(21 人) 梁利文 张珀滔 马 茜 李晓泉 盘 薇 潘德贝 侯茜骅 张丽娥 苏 钰 唐施祺 江 南 孔飞龙 马勇喆 叶 卿 李东洋 李鸿展 韦 春 蒋梅玉 李丽梅 李 珊 卢秉瑶 2.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助理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5 人) 梁 倩 朱 博 刘 洁 马晓娥 孙俊铭 3.高校实验系列实验师专业技术资格(8 人) 宁雪萍 黄亦美 蓝 利 廖章鼎 莫飞嵘 张 莹 姚家丽 梁锐明 4.工程系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23 人) 梁海清 余 雷 黄华勤 李 霞 冯政毅 张 伟 叶为镪 梁 栋 黎潇泽 周丽华 曾 凯 李 程 黄文超 布国庆 廖国兴 农 晓 王若愚 梁文杰 黄立志 黄祎梵 郑诗庭 刘国源 梁璟瑫 5.档案资料系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2 人) 容 飙 姚古贤 6.档案系列馆员专业技术资格(9 人) 师 维 谭凌宇 苏 鹏 韩修月 朱 霞 黎 莎 万奇灵 陈郅荣 蓝 璇 7.中小学教师系列中小学一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5 人) 欧晓文 谢 夏 李 莉 韦佾君 王 璐 8.会计专业中级技术资格(2 人) 胡倩雯 兰育良 9.经济专业中级技术资格(2 人) 胡 波 宋雅雯 10.统计专业中级技术资格(1 人) 黄 颖 11.审计专业中级技术资格(1 人) 刘 丽 12.版专业职业中级资格(1 人) 禤霏霏 四、初级专业技术资格(45 人) 1.高校实验系列助理实验师专业技术资格(7 人) 李家富 莫忠香 宁挺孙 黄红梅 庞晓琳 尹梦思 周玲娜 2.档案系列助理馆员专业技术资格(17 人) 王红媚 杨沛璐 蒙立华 覃一鸣 邹锦怡 农荟玲 杨 兰 彭淑贤 廖晓晓 莫芳兰 黄 秋 韦文荣 莫雪兰 张旖娜 颜 艳 罗旻阳 黄艺琳 3.工程系列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17 人) 甘琳璇 卢彦成 于超俊 林海祥 宁文龙 徐尉格 刘耘昊 曹尉锦 黄毅超 郑莲容 陈晓梦 黄 彪 覃兰芳 覃 剑 甘佳鹿 黄顺新 曾凤华 4.中小学教师系列中小学二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4 人) - 268 - 卢凤美 周佳颖 黄 慧 姚姗希 (撰稿:刘蒙壮;审核:周 波) 博士后流动站管理 2019 年积极展开博士后工作,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24 人。积极组织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博士后基 金项目及组织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做好博士后进出站工作。2019 年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24 名,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7 名。截止目前, 我校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共 74 名。 2019 年,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65、66 批面上项目的申报工作中,我校陈炎获得全国博士后科 研基金 65 批面上资助一等奖,刘夕霞、陈富美、施维、严林海等 4 人获得全国博士后科研基金 65 批面 上资助二等奖,林博杰、陈军莹、叶甲舟、牛志杰、钟鉴宏等 5 人获得全国博士后科研基金 66 批面上资 助二等奖。 此外,蒋俊俊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 12 批特别资助(站中资助),陈炎同志已经入选 2019 年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第二批)。 2019 年,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与社 会保障厅主办,广西医科大学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学术论坛暨中国东盟再生医学高峰论 坛”在我校举行。 为吸引区外优秀的博士进站做博士后,我校出台了《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拟 用 5 年的时间,吸引 100 名优秀的博士进站。 (撰稿:徐 榕;审核:周 波) 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 2019 年,离退处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落实离退休人员政治和生活“两 项待遇”为重点、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校庆 85 周年为契机,以加强党支部建设和退委会、两老 协、关工委、老年大学等群众团体建设为平台,以加强文化建设和正能量宣传为抓手,围绕学校多院区 多校区、双一流建设重心,全处工作人员凝心聚力,履行职能,服务大局,开创离退处工作新局面。较 好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党建工作】 (一)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离退处党委行政班子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思想引领,加强党性教育,紧紧围绕“守 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 学习,深入调研,强化整改。 加强宣传工作。通过 LED、标语、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聚力宣传发动,强化舆论引导,促进主题 教育深入人心,取得实效。 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对活动中心聘用教师、教学课堂和社团组织,以及各类培训讲座等 活动进行有效监管。规范离退处网站、微信公众号和 QQ 群的管理,及时做好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和 报送工作。 - 269 - 做好统战工作,建立完善统战对象数据库,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统战对象制度。加强走访联系,鼓励 建言献策,妥善处理纠纷,解决实际困难。做好防范和抵御校园传教渗透工作。 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多次深入结对的马山县里当乡龙琴村开展帮扶慰问和植树等活动,2019 年 发动离退休同志参与爱心扶贫捐款共 18850 元,助力学校脱贫攻坚工程顺利推进。 (二)夯实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引领 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2019 年度召开党委会 10 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扩 大会 12 次,支委会 10 次,处领导带头给党员上党课 8 次,先进典型教育学习 2 次,警示教育学习 2 次; 举办支委培训班 1 次,革命传统教育学习 4 次,选派 9 名支部书记参加区老干部党校举办的支部书记培 训班。举办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培训班,校党委莫曾南副书记亲自上党课,支委分享支部管理工作经验。 2019 年继续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购置党员相关学习书籍、电脑、 电视、打印机等设备,为党员学习提供充足资源和创建良好氛围。完善各支部党员信息库,实行动态管 理,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和党费收缴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 制度,创新学习方法丰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 针对离退休党员的年龄特点,对一些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在家的老党员,采取“送书上门”的方式, 及时将有关学习资料发放到因病不能出门的老党员手中。做到了送书上门全覆盖(除在外地的老党员外)。 积极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实现对流动党员的跟踪动态管理。老党员外出时,由所在支部掌握外 出原因、地点、联系电话、通讯地址,支部具体确定联系人,负责了解外出党员的思想、工作状况,通 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及时向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对流动党员不良思想倾向及时予以引导纠正。 真正做到让老党员“离乡不离家、流动不流失”。 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三)丰富党建形式,增强党员活力 离退处党委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党建载体,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邓颖超纪念 馆和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馆,100 多名老党员在韦拔群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集中观看新中国成 立 70 周年庆典大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和“时代楷模”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观看爱国主义影 片《我和我的祖国》、《红星照耀中国》等,使所有党员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进一步坚定理 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同时通过参观玉林校区、武鸣校区、五象新区和园博园等,让大家充分感受南 宁和医大发展的新变化,充分了解学校多校区多院区发展建设情况,以实际行动去领悟“不忘初心 牢 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四)绷紧纪律之弦,完善制度之舵 2019 年,离退处处行政和党委班子认真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章》要求自己,严 格执行党的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离退处纪委能聚焦主业,履行监督职责,正确把握运用好监 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积极开展廉政约谈,发现问题苗头及时提醒,从而达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强化 廉政教育,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广西巴马水利系统腐败案件警示录》等,通过观影思廉,筑牢拒 腐防变的思想防线。2019 年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政诗词书画展 2 期。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和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 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活标准化、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从 而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规范程序的工作机制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管理服务工作】 (一)完善帮扶机制,打造关爱之家 离退处紧紧围绕 “两项待遇”和“六个老有”,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真心诚意为老 - 270 - 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主动解决好涉及老人最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不断增强老同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离退休教职工,每年定期召开情况通报会,在重大节日亲自带队上门看望离 休干部、老领导及困难生病住院的老人。 以“关爱之家”为平台,积极完善“服务、帮扶、管理”三位一体的关爱机制,及时建立健全“空 巢老人和困难老人信息库”,通过党支部、退委会和各协会联动,多方位拓宽关爱渠道,加强对重点人 群帮扶对象的精准对接,确保他们能得到及时的关心和帮助。2019 年共看望生病住院和困难孤寡老人约 226 人次,接待处理老人诉求和邻里纠纷达 60 多人次,及时妥善处理去世老人相关后事 12 次,真正将 关爱帮扶机制落到实处。 (二)丰富文体活动,展现夕阳风采 2019 年,离退处不断完善“文化养老”新格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6 月, 开展“红五月大家乐”文艺活动,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歌咏比赛;9 月,组织老年合唱团参加校党委 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建校 85 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比赛并荣获二等奖。11 月,组织 老同志前往广西医大仁爱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离退处“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夕阳红”爱心慰问联 欢会及参观活动。连续三年组队参加广西合唱联盟举办的大合唱比赛荣获金奖。组织离退休人员参加南 湖健步走、元旦游园、气排球比赛等活动;2019 年参加南宁市星湖片区老年气排球比赛男队获得冠军, 女队获得亚军。2019 年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书画诗词展和摄影展共 4 期,制作党建宣传板 报 5 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问题活动,不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结对交流督导,义诊服务社会 2019 年,离退处继续巩固“老帮老,老助青”两个机制,推进“耆青工程”深入开展,弘扬离退休 职工正能量。 (1)结对共建。加强离退休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共建。第二支部与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举行“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毕业生党员专题座谈会;第六党支部与口腔医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爱在夕阳,微 笑健齿”的活动;第七党支部与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我和我的医大”结对共建等活动;第八党 支部与信息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主题为“网上防盗,安全你我他”的共建活动;第九党支部与临床 医学专业 2015 级 15,16 班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主题为“榜样的力量,召唤我前进”的共建活动等。 (2)兄弟院校交流。注重加强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热情接待广西科技大学的离退处同仁来 我处参观交流。积极与广西艺术学院离退处党委结对共建,积极参加“不忘初心跟党走”文艺汇演,并 取得圆满成功。 (3)义诊督导。2019 年,老科协继续与马山县卫生局签订“健康扶贫义诊活动协议书”,并组织 老教授们深入基层进行学术讲座 11 次,听课达 2564 人;健康扶贫义诊 8 次,出动专家教授 47 人次,受 众达 1145 人次。积极参加广西科协举办的 2019 年广西“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深入罗 城天峨等地进行专题讲座,听众达 1200 人次,10 名退休教授主动参与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为促进我校 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表 15:2019 年度离退休人员变动情况统计表 年度 2019 当年新 当年死 增人数 亡人数 18 14 当年净 当年实 增人数 有人数 4 593 离休 退休 12 581 总数分类情况 厅级 正处 副处 正高 副高 其他 中共 党员 10 56 44 62 118 313 274 (撰稿:陈永强;审核:覃 雄) - 271 - 纪 检 监 察 与 审 计 纪检监察工作 2019 年,学校纪委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把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 要任务,结合开展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扎实做好年初制定 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学校推进国内一流地方医科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年来,学校纪委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在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的重要内容、具体体现,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全校纪检监察干部 自觉对标对表,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沉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重点研读《习近平关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学习《习近平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书 目,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组织全校纪检监察干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医大清风企业号和组织参 加广西纪检监察干部大讲堂、召开纪委全委扩大会和支部“三会一课”、举办全校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到李明瑞韦拔群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缅怀英烈、观看党员教育纪录片等多种学习载体和途径加 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自治区纪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精神的学习和接受革命传统历史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全员覆盖、不漏一人。坚持边实践边学习,做到主 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行动上的 坚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贯彻落实好十届四中全会、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自治区纪委十一届五 次全会精神和工作要求。 【全面覆盖,协助党委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一是明确学校纪委、二级纪委书记、党总支 纪检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的政治建设监督责任,制定《落实“三转”聚焦主责主业的工作意见》、《履 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二级纪委书记日常管理和监督责任清单》和《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指 引》,确保全校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的政治监督职责立起来、落实到位。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做细做实 政治监督。协助党委针对各二级党组织、各单位执行党章党规党纪情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话、指示批示精神尤其是对广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题词精神情况,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情况,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学校党委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中央、自治区党委巡视等各类监督检查 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等十个方面,开展全覆盖全面检查 1 次、随机抽查 1 次、自 查自纠 1 次,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下发监察建议书,限期整改,实现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确 保政治监督更加全面系统、常态长效。 【以开展主题教育专项整治为契机,持续发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是突出工作重点,把抓好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和作风建设列入学校《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针对上一年全 - 272 - 校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查摆出的 232 个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为 46 个具体问题,分门 别类以问题清单的形式下发各单位,要求各单位主动对标对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推动“问题 清单”变“服务清单”。专项整治以来,学校及各独立法人单位党政下发的文件数量得到大幅下降,会 议数量得到很好的控制、会议质量稳步提高,取得较好的减负成效。二是坚持紧盯元旦、春节、壮族三 月三、五一、端午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发送廉洁短信、持续开展对中央八 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拓宽监督举报渠道,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三是聚 焦学校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统筹推进监督检查。对学校党委开展的“5+1”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年度政 治监督工作,组织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财务处、审计处等相关部门人员分五组对贯彻落实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存在突出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形式 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突出问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多校区办学“项 目建设推进不够快、运行管理机制不够顺、创先争优意识不够强”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逐 项检查,并汇总情况上党委常委会进行审议通报,确保作风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让师生员工和广大 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收获。 【探索实施监督执纪“12345”工作模式,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工作】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做好教育提醒和警示教育工作 继续在“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 突出抓早抓小,推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常态化,在全校扎实开展“九必谈”和干部警示教育工作。 一年来共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约谈 2858 人次。同时,常抓警示教育,主动参加涉及师生切身利 益的如研究生复试等业务会议开展警示教育 10 余次;组织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观看《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 部严重违纪典型案件警示录》共 189 场次,全校约 4120 余人参加了观看活动;各党支部充分利用每次党 员固定活动日组织党员学习校纪委新编写的《教育医疗系统违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切实把基 层党组织廉政教育落在了日常;针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典型案例专题警示教育共 21 场次。 压实“两个责任”,强化责任担当 年初对 15 个二级党组织和单位开展了政治建设六项重点任务、 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约 谈等工作进行督查抽查,检查情况向校党委常委会通报,对 7 个单位存在的 25 个突出问题下发督办函, 推动以查促改,进一步强化二级党组织和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同时,制定印发各二级纪委履行全面从 严治党监督责任清单,明确校纪委集体、主要领导、成员的责任、任务和工作举措。此外,制定《广西 医科大学二级纪委书记日常管理和监督责任清单》,明确要求各二级纪委书记要加强对所在单位的纪检 监察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主体责任,落实好“组织领导、从严教育、 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信访处置、检查报告、风险防控、示范引领”等八大责任。通过这些举措,压实 责任,强化担当。 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推进制度防控 针对学校重大工程项目多、直属附属医 院多、高层次人才多、科研项目经费多、校办产业和项目多,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强化对重大工程、 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一方面,对武鸣校区、五象校区、蟠龙办、产业办、各直属附属医院、 国资处、后勤基建处等重点岗位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提醒,在此基础上,还深入各相关部门、项目工地 开展廉洁教育、实地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确保我校 重大工程项目安全、重大资金使用安全、干部人才队伍安全。另一方面,加大对附属医院反腐倡廉工作 力度。对各医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各直属医院继续完善纠正医疗 服务和医药购销等不正之风的相关制度,扎实开展“重医德、正医风”等多项举措,进一步规范医务人 员的诊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和水平,对于违规违纪者做到“零容忍”。 按照“统一管理、分析研判、分类指导、及时处置”的工作思路,加强问题线索处置 针对二级纪 - 273 - 委办案能力不足,执纪规则不熟和问题线索不够及时、规范、有效处置的问题,一是对各二级纪委收到 的信访举报统一登记造册、及时入库管理,通过分类筛选,形成问题线索后,进行分析研究,切实提高 问题线索的转化率。一年来,共召开 8 次重要线索分析讨论会,对各二级纪委的问题线索提出分办处理 意见。指导二级纪委处理信访举报件 13 件。二是建立交办机制。学校纪委对问题线索,按照分级负责的 原则,分清自办案件、交办案件、联办案件。对所有问题线索进行专门交办,对二级纪委进行处置业务 指导,推动各二级纪委加大执纪力度,减少存量、遏制增量,强化震慑氛围。三是建立督办机制。对于 领导批示、上级交办的问题线索,采取逐个单位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检查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检查办理的时限和标准是否符合规定,确保每条问题线索都得到及时、规范、有效处置。今年,校纪委 共受理各类信访举报件 43 件(其中重复件 13 件、业务范围外 13 件)。按照线索处置方式,共处置问题 线索 17 件 16 人,其中涉及处级干部 8 人、科级干部 4 人,其他 4 人。正在初核 2 件 2 人,谈话函询 1 件 1 人,了结 11 件 10 人,立案处分 1 人,问题线索处置率 100%。 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专项检查、集中排查、联合调查、工作督查和下延直查”工作,确保 学校党委行政重大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牢固树立“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的 理念。一年来,学校纪委领导主动走进新校区、项目建设工地、重点职能部门等了解情况,指导排查风 险点,推进工作进度。主动参加招生录取、硕士研究生复试、博士研究生复试、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大 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扶贫、扫黑除恶、玉林校区武鸣校区搬迁等工作协调推进会,并成立监督检查组, 对各项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再监督,对存在的问题除现场反馈外,还视问题轻重 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确保检查到位且有成效。 【瞄准短板弱项,多举措加强全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一是针对附属医院纪委“三转”不到位 的短板,学校年初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各二级单位纪委落实“三转”聚焦主责主业的实施意见》, 并对附属医院二级纪委深化“三转”,促进附属医院监督工作提质增效进行现场调研,提出明确要求。 二是针对纪检干部人员素质不平衡和二级纪委查信办案能力不足的弱项,校纪委加大对全校纪检监察干 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继续以“思想联帮、业务联学、线索联处、案件联办、工作联促”五联行动为抓手, 持续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全校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广西纪检干部大讲堂和高校纪检监察干部执纪 审查工作模拟演练业务集中培训、开展全校纪检监察干部集中培训、制定业务工作手册《纪检监察干部 工作指引》,同时结合本校实际,采取会议集中学习、到校纪委跟班学习、跟随校纪委监督检查、面对 面处理信访案件等多举措,进一步提高全校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和监督执纪、查信办案工作水平。 (撰稿:赵从斌;审核:李郁风) 审计工作 2019 年,审计处下设综合审计科、财经审计科和工程审计科 3 个科级机构,财经审计科成立于 2019 年 5 月 28 日;有教职工 8 人。祝青任处长,黄鲜桃任副处长。 【注重政治引领,确保工作方向不偏离】将纪监审党支部建设、政治理论学习和推动审计工作提质 增效同时抓,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审计干部队 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廉洁自律。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党日活动:与博仁书画社暨大学生廉洁文化传播 中心开展“先锋党员+”立德树人行动,参观李明瑞、韦拔群纪念馆,“深化对党忠诚教育专题研讨暨对 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审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坚持把创新作为审计工作的引领】 1.提供改善治理结构和程序的决策依据 - 274 - (1)创新方式提升成效 充分发挥审计中心的统筹作用,整合审计资源,并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 审计调查中创新融入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审计资源配置决策审计的内容,提升审计成效。 (2)突出担当履职担责 对二级部门和附属单位的负责人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在业 务分类的基础上,确立新的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突出对领导干部“敢作为、善作为、不乱为”的评价导 向。本年度开展护理学院(附设护士学校)原院(校)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广西新东源生命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法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 6 项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完成其中 5 项,提出 71 个审计整改建议,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3)把握全局系统监督 创新运用决策审计方法,从6家直属医院选取 3 个基建工程 3 个货物采购 共 6 个重大项目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从“单一式”的项目审计向“集约式”的整体审计转变。针对项目 特点,对业务流程、制度进行梳理,对内控缺陷、执行偏差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整体性的综合分析,整 合审计成果,提出 20 个审计整改建议,实现全局性把握和系统性监控。 2.找问题解难题抓整改 探索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新机制,向蟠龙住宅区建设办、原后勤处等十几个二级部门或单位提出共 91 个整改建议,下达整改“任务书”,不断深化“整改清单”和“销号清单”对接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 结果的跟踪检查力度,5 个单位完成审计整改。 3.应用信息化提质增效 建设应用和完善《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将内控理念嵌入信息系统中,将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 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 【凸显审计重点,多措并举提效增值】 1.严抓效益审计节流增效 内部审计共完成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审计 838 项,送审金额 4.9 亿元,审减 1370.87 万元,提出审计 建议 426 条。委托造价咨询公司完成招标控制价审核 10 项,审定金额 4.87 亿元;结算审核 18 项,送审 金额 1.65 亿元,审减金额 2026 万元。 倡导“融入管理、参与管理、服务管理”,着眼于整个学校的内部控制,不仅关注工程、物资、服 务采购和经济合同等环节,还关注影响学校教学、科研和合作办学等的关键环节。完成自治区第三批八 桂学者邬堂春、第五批特聘专家张学、刘刚聘期专项资金情况审计;完成“引智”项目与 4 位国外专家 的劳务协议审核;配合学校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并得到上级的认可和好评。 2.凸显重要环节重点审计模式 在工程管理中确定工程招投标、拨付款、变更、结算四个高危风险点,进而对其进行实质性重点审 计,并形成高危风险环节审计模式。采取“非审计”工作方式,把调查、评估、培训、咨询运用于实践 之中。如针对学校工程管理“认识误区、制度缺陷、管理漏洞”等问题,通过协调会、培训等非审计方 式,交流和沟通管理架构、过程、程序,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解决于过程中。 (1)对重大建设和民生工程全过程审计,防范潜在经济风险。对接 2 家造价咨询公司做好对武鸣校 区的过程审计,参加工地例会 36 周次,现场审计 150 余次,现场审计报告 60 份,参加蟠龙 14 号地项目 协调会议 9 次,邕熙华府项目例会 22 次。 (2)对工程结算审核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及时提出审计建议,并出具审核评价报告。完成 民族地区卓越医生综合教育训练中心大楼装饰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医大蟠龙诚泽苑南区基坑支护 工程等项目的结算评价报告。 (3)在工程审计过程中,通过总结、分析、提炼出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为领导决策 提供依据。完成武鸣校区建设进度和费用控制的风险提示、学生宿舍智能门锁维保、武鸣校区图纸及工 - 275 - 程量计价清单预算提交审核存在严重脱节、蟠龙 14#可能存在延建违约金赔付等情况报告。 【坚持把服务贯穿审计工作的始终】 既服务于上级部门,又将审计功能触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完成审计相关的工作主要包括: 1.作为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教育分会的秘书单位,协助教育厅在西南财经大学及贺州市举办全区教 育系统内审人员培训班(约 300 人),开展 2019 年度内部审计理论研讨论文征集活动、内部审计工作规 定知识竞赛等,召开分会第二届第七次理事大会,成功完成理事换届等工作。 2.协助审计厅开展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审计工作。 3.协助审计厅开展刘友谊书记和赵劲民校长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工作。在审计组进点前, 提出学校 10 个方向需完善的工作建议,并协同各部门整改;在审计组审计过程中,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协助审计组完成现场审计;针对审计反馈的问题,牵头完成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 4.协助教育厅财务处统计汇总教育厅直属高校 2018 年内部审计工作总结和 2019 年工作计划、审计 机构情况。 5.协助学校财务处编制 2018 年度广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完成科研经费项目结题审签 2 项;联络组织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交接 3 项;协助资产公司核查 3 家合作企业的收入,催缴合作费 用。 6.协助相关部门修订制度、审核经济合同等文书 22 项,提出建议 96 条,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完善管 理,推进重大项目的进展,对学校直属法人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科研与荣誉】 1.审计处获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教育分会 “2019 年度优秀组织奖”。 2.审计处代表队获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教育分会“2019 年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知识竞赛特等奖”。 3.祝青、黄鲜桃各获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教育分会 2019 年度内部审计理论研讨及论文评比一等奖 1 篇。 4.祝青、黄鲜桃在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工作人员奖励系列活动中获嘉奖奖励。 5.胡倩雯获广西医科大学 2018 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6.刘丽于 2019 年 10 月被授予审计师职称。 (撰稿:伍济芬;审核:祝 - 276 - 青) 财 务 与 资 产 管 理 财务工作 【2019 年度收支总体情况】2019 年我校继续争取上级各部门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财政 政策、财政资金和基金会等支持,组织和引导各方面资源投入学校的发展。2019 年我校经费总收入为 148,976.53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 97,942.98 万元(含政府债券 40,577.77 万元),比上年下降了 12.46%, 主要是由于政府债券比上年减少了 16,344.47 万元;事业收入 46,242.57 万元,比上年增长了 8.78%;其 他收入 4,790.98 万元,比上年增长了 14.16%。 通过严抓经费使用和预算执行, 顺利完成 2019 年度预算支出任务。 我校全年经费总支出为 141,984.64 万元,支出下降 6.87%。 【财务制度建设】2019 年制定和修订了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文件。如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横向科 研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医科大学科研财务助理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医科大学兼职财务 秘书管理暂行办法》和《广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考试和竞赛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并修订了《广西 医科大学教育收费管理办法(2019 年修订)》。这些经费管理制度文件的制定为规范我校资金管理提供 了有力的制度依据,提高了我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内部控制建设】财务处作为内部控制牵头部门,持续推进我校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根据国家和 自治区对内部控制建设及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要求,通过与各单位积极沟通,夯实基础数据和材料,圆 满完成了我校 2018 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且,组织召开内部控制工作专题会议,会议为我校 建成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水平内部控制体系作出了重要的工作部署。 【推进新校区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新校区的建设和搬迁工作,确保学校多校区多院区正常运作。第 一,多渠道筹措新校区的建设资金,其中,从 2016 年至今,为武鸣校区建设筹集了财政拨款 3 亿元,政 府债券累计 11 亿元(2019 年 4 亿元),银行贷款 5.483 亿元,为武鸣新校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第二,落实搬迁工作的经费,为推进新校区搬迁工作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第三,处领导多次到玉林校 区对新校区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第四,安排两名固定的财务工作人员在武鸣校区办公,负 责财务工作,确保新校区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新旧会计制度的转换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 21 号)要求,高校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施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为此,财务处制定了新旧会计制 度衔接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人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首先,将 2018 年 12 月 31 日的会计科目余额转入 新账财务会计科目;其次,在新制度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进行调整;再次,根 据规定增设预算会计科目;最后,通过大量实际的账务处理操作测试和调整双分录的配对和触发规则, 最终完成了新旧会计制度的顺利衔接和平稳过渡,促进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 【信息化建设】为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解决教职工报账难问题,通过上年末的试运行,今年全面 实行财务网上报账系统。该系统将目前的手工报账方式转变为网络报账方式,通过“前台受理,后台做 - 277 - 账”的方式,解决了师生们原来按窗口排长队的尴尬局面,大幅减少师生员工排队等候时间,缩减广大 师生报销等待时间,减轻了排队师生的焦躁情绪,有效维持财务报销秩序,提升了服务质量。并且,减 少了会计人员录入相关信息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表 1:2019 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单位:万元 收 入 支 出 项目 决算数 项目 决算数 一、财政拨款 97,942.98 一、一般公共服务 634.79 二、事业收入 46,242.57 二、教育 88,401.40 三、其他收入 4,790.98 三、科学技术支出 6,045.92 四、住房保障支出 694.71 五、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787.14 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10.76 七、卫生健康支出 3,832.15 八、其他支出 40,577.77 本年收入合计 148,976.53 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 本年支出合计 141,984.64 结余分配 0 上年结转 50,943.24 结转下年 57,935.13 收入总计 199,919.77 支出总计 199,919.77 (撰稿人:高 媚;审核人:谢春宁) 资产采购与管理 国有资产管理处下设综合科、采购管理科和资产管理科 3 个科级机构,有教职工 12 人,其中,高级 职称 4 人,中级职称 4 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责任 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规范化建设情况】为规范管理,完善流程,制定《试剂平台管理范围》和《暂不纳入试剂耗材采 购平台管理的商品细目》,发布《关于规范易制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采购流程的通知》,修订《广西 医科大学实验试剂和耗材采购管理平台入围供应商协议》、《政府采购网上超市采购合同》、《政府采 购在线询价合同》、《政府采购反向竞价采购合同》等范本,强化内控管理。加强资产采购和处置论证, 推进集体决策制度:全年资产招标采购管理专门委员会组织的采购方案论证有 46 项;重大采购项目代理 机构选取 16 项;流程和制度讨论 4 项。召开资产管理处置管理专门委员会会议审议 2 次,审议相关事项 4 项。配合自治区财政厅在 2019 年全面铺开“政采云”,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采购模式,采取“自助下 单+审核”的方式,实现零星采购上“政采云”,在校内及时宣传贯彻该平台,并到一附院、口腔医院等 附属单位专题培训,还集中校内工程管理人员开会讲解新的变化,要求按政策执行。 【资产采购情况】 采购项目数据与报送 立项采购 600 项,采购预算金额约 4.61 亿元,货物类项目预算金额为 2.76 亿元,服务类项目预算金额为 1.12 亿元,工程类项目预算金额为 0.73 亿元。结合季度与年度采购数据, - 278 - 如期申报 2019 年政府采购信息统计报表,为我校预算执行提供数据支撑。 重点采购项目 完成武鸣校区搬迁相关项目的重点采购工作,采购预算金额约 2.5 亿元,总项目数 为 33 个,我处成立武鸣校区搬迁项目专项小组,制作项目进度图,对每一个项目明确采购节点,按图作 战,从容有序。同时,在采购过程中,通过调动资源,增进部门协作,同步优化,加速采购进程,采购 进度每日报,大部分以公开招标方式的物资、服务采购从常规的 50 天压缩至 35 天内完成,极大提高效 率。配合武鸣校区管理办公室审核梳理新增资产配置,从之前的申报金额 37110 万元缩减为 8530 万元。 同时,提供统计数据协助个各搬迁的学院、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的全面清理和清查,在多方努力下,新购 置的采购预算逐步下降到了 6947 万元,极大的减少重复购置,节约采购预算。我处肩负武鸣校区搬迁的 采购重任,采购项目负责人在处领导的带领下,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在暑假期间仍坚持超负荷工作, 还依法紧急处理了个别项目的质疑、投诉事宜,为武鸣校区搬迁赢得了时间。 【资产管理情况】 资产入库登记 资产入库登记:2019 年共办理固定资产入账总件数为 14566 台/件,价值 53198.10 万元,比去年新增 41249.76 万元。 资产报废处置与调配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固定资产处置管理细则》,规范处置流程,主动将工作 全程置于监察、审计、财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全年度共召开 2 次资产管 理处置管理专门委员会会议,完成了 3198 台/件仪器设备,资产原值 1237.39 万元的报废报损处置审批工 作,已完成其中一批废旧 UPS 电池招标处置,收回残值并上交国库 6600 元,其余报废资产将择期统一 招标处置。 新校区资产与公房管理 在武鸣校区和玉林校区搬迁启用的新形势下,工作重心不断向新校区转移, 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党委的决定,落实学校布置的重点工作: (1)武鸣校区搬迁中的资产与公房管理 根据学校第七届五次教代会关于精心组织好学校新校区搬迁工作的会议精神,实现“掌握资产总量、 明确搬迁与待报废资产”的工作目标,避免在搬迁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武 鸣新校区搬迁固定资产清查方案》(桂医大国资〔2019〕1 号)、《武鸣校区搬迁资产移交工作方案》 (桂医大国资〔2019〕2 号),对校本部涉及新校区搬迁的单位开展固定资产清查,指导各搬迁部门对 原校区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房内资产)做好清点登记和移交工作。并联合宣传部、档案馆做好校区搬迁 过程中历史档案留存的通知,以及档案收集存放工作。公房管理方面,结合各行政部门在武鸣校区的用 房需求,组织现场调研,制定武鸣校区行政部门办公场所安排方案,并协助武鸣管理办对办公场所进行 了门牌编号。 (2)协助玉林校区过渡期资产管理 根据学校《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运行管理方案(试行)》,结合我校玉林校区尚处于人员、资产 划拨的过渡阶段现况,为规范我校出资购买给玉林校区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关 于玉林校区过渡期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医大国资〔2019〕3 号),并联合财务处,到玉林校区实 地调研,并对其资产管理方面进行了指导。 (3)开展校本部公房使用规划调研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学校正在加快构建“多校区多院区”办学格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建设计划,学校“一校多区”的运行管理,根据学校统一规划要求,新校区搬迁后校本部仅保留部 分职能,为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调整校本部公用房资源,初步草拟了校本部公用房使用规划调研方案, 并组织调研专题讨论会。 【资产管理调研】为持续改进资产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处领导分别开展 - 279 - 了走访咨询、会议论证、集中座谈、市场调查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调研,共调研 12 个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 还到厦门大学等地考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密结合资产管理职责,最终形成 3 个 调研报告,11 个问题,14 条对策,并推进整改落实,进一步改善服务和管理,采取修订制度,优化流程 等措施,立行立改,并形成长效机制。 【信息化建设工作】 试剂耗材采购管理平台建设 我处组织遴选 2019 年度符合条件的试剂耗材供应商 190 家,已录入平 台的商品数据近 1500 余万条,涉及的品牌达 400 余个,品类较为丰富,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平台 正式启用至今,商品库内累计成交订单约 5 万笔,累计成交金额近 6500 万元;商品库外采购订单约 600 笔,成交金额约 750 万元。日均成交订单超 100 笔,商品库内金额成交比例近 90%。便捷的采购方式, 齐全的商品数据,公开的竞争机制,使得平台的使用率不断增高。 采购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12 月 1 日起,正式上线开发采购业务系统的微信版,实现采购的移动办公, 实时掌握项目进度,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开通实时督办功能,对采购项目负责人做时限前提醒和超时限 警示,督促采购效能提高。 开发公房管理系统建设 通过对公房系统基础数据的设计、不断核实、修改,已完成公房管理系统 的开发,并将 2018 年公房核查数据导入系统,对多校区公房的管理具有较大意义。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工作】 配合做好高校基本状态数据、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高校实验室信息数据填报、国有资产分析报 告等数据上报工作,重视数据来源和证明材料的收集,数据上报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撰稿:黎蒋华;审核:黄 超) 资产经营 2019 年,学校主要以广西医科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西医大医院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新东源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开展国有资产经营活动。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支部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抓基层党建,以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准则,结合工作实际推动完成产业办支部和制药厂支部的分立 工作,优化党支部的组织结构,确保“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定期开展“党员固定团日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学习、研讨活动 19 次,确保规定动作不漏一项; 举办校企合作企业专题法务廉政培训会,加强廉政教育,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自觉。 【加强风险防控,完善机构设置,校企合作监管体系建设有新亮点】 加强机构建设,完善机构设置,成立企业监管科 为进一步规范产业办机构设置,经报校长办公会 研究审议,党委常委会审定,为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监管体系,产业办增设企业监管科,人员职数为 2 人(桂医大人〔2019〕9 号)。组建由资产经营公司、审计、财务、纪检等相关人员构成的巡查工作组, 每季度赴合作企业对其经济运营、收入情况(营业额)进行监督核查,促进校企合作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管理,防范主要风险,维护好学校声誉。 加强校办与医疗产业廉政建设,防范主要风险,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企业监管工作 2019 年,开展校 企合作企业收入监督核查 4 次,核查企业收入金额 3178.33 万元,追缴企业应缴服务费 31.05 万元,追缴 校企合作企业商标使用费 90 万元。召开“校办与医疗产业党风廉政建设暨校企合作企业监督工作座谈会” 及“校企合作企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法务培训会”,搭建我校和合作企业间通畅的沟 - 280 - 通机制,切实做好服务企业工作。 【推进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促进校办产业健康发展】 开展广西医科大学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全面摸底自查,为体制改革工作奠定基础 根据《广西壮族自 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自治区本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摸底调研工作的通知》(桂财资函 〔2019〕83 号)要求,部署展开广西医科大学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全面摸底自查,清查结果确保了对学校 系统内所有二级单位的全方位覆盖。2019 年 6 月 25 日,完成《广西医科大学所属企业全面摸底工作报 告(桂医大报〔2019〕136 号 )》并上报教育厅,为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奠定基础。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部署,推进我校所属企业体制非试点改革工作,为体制改革做前期准备 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2 号) 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 办电〔2019〕37 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 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桂教财务〔2019〕9 号)的部署,推进广西医科大学所属企业体 制非试点改革工作,结合广西医科大学所属企业的实际情况,起草《广西医科大学所属企业体制改革总 体方案》(征求意见稿),并提请校领导、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审阅, 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总体方案,待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上报教育厅。 按照学校要求,配合完成相应审计工作 根据学校党委组织部对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 配合审计组全面完成对原广西医科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校办与医疗产业经营管理办公室主任 肖强同志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以及对相关公司的全面和延伸审计。按照学校党委行政部署,积极配合自 治区审计厅审计组对学校主要领导任期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完成相关问题的整改和说明报告。 【合作医院项目有新成效,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广西医大晶亮眼科医院项目 2019 年,医院的运营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院公信力和知晓 度得到全面提升,1~10 月,医院门诊量 11090 人,住院患者 1017 人,各类手术 1776 台,医学验配各 类眼镜 1399 副,实现营业额 2392 万元;在第 24 届全国眼科年会及各专科专业会议上共投稿 20 余篇, 有 5 人在大会上主持并发言;共开展院内白内障知识和手术新技术讲堂 8 期,义诊筛查活动 130 多次, 完成复明手术 335 例(含 35 例特殊患者(贫困户或持证残疾人),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较好地履 行了防盲治盲的社会责任。加强政治建设,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12 月 10 日,广西医大晶亮眼科医院 党支部经中共南宁市委组织部下文(南组通〔2019〕69 号)批准成为“第二批南宁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示范点”。 广西美澳妇产医院项目 2019 年,医院基建工作基本完成,全楼可投入使用,进行工程细节收尾。 不断优化医院组织架构及人员结构,初步拟定医院开业初期编制总人数为 283 人,医护人员与非医护人 员比例为 1.3:1,目前在岗人员 145 人,开业前期招聘任务完成率为 51.2%。院、科两级建章立制工作已 完成,医院执业许可证及各项证件正在办理,按计划完成全院人员岗前培训;提高人员专业技能,全年 共派出 51 人次外出进修学习。陆续购置各类医疗设备,数字化手术室已完成安装,大型设备(核磁共振、 CT)机房建设完成,正在申请大型设备设置许可验收。 【校企合作项目有新实效,产业竞争能力稳步提升】 广西南宁柳药药业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2019 年 5 月,召开广西南宁柳药药业有限公司董事会暨股东 会,通报 2018 年广西南宁柳药药业有限公司经营情况,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日,资产公司拥有广西南 宁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所有者权益 8785.76 万元;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资产经营公司分得现金股利 828.23 万元。 5 月,召开广西医大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会暨股东会,通报 2018 年经营情况,截止 2018 年 12 月 31 - 281 - 日,广西医大医院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红 144 万元,用利转股方式完成出资,广西医大大药房已满 足所有条件形成连锁药店。 广西医大仁爱养老服务中心项目 2019 年,养老中心严格按照“广西五星级养老机构”管理标准要 求开展各项工作,较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本年度共收入住老人 102 人,出院 114 人,死亡 35 人,无医疗 纠纷发生;年服务 580 人/次,平均床位使用率 95%,认真组织开展全面护理管理工作,各项护理质量目 标达标率达 100%,全年无重大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接待完成来自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等高校的养老 护理学生见习带教 1500 人/次,接待上级部门及外单位参观考察 200 人/次。积极参赛,争取荣誉,派出 代表参加第九届全国养老护理员竞赛广西选拔赛,分获三等奖、优秀奖。 广西医大睿谷医学检验所项目 2019 年,广西医大睿谷医学检验中心共搭建起四个技术平台:医学 实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精准医学实验中心、科研中心,能够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超过 2000 项的医学 检验和病理诊断服务项目。中心在联合培养方面有突破,与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达成研究生联 合培养协议,成为广西地区唯一具有研究生联合培养资质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目前中心的业务发展 模式主要分为与医院共建实验室、医院外送样本整体委托服务、特殊样本检测等三种。中心现合作医疗 机构主要有埌东医院、桂林二院北院、北海市人民医院、医科大二附院、国际壮医医院等二十余家医院。 广西医大协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2019 年,协同公司共完成 3D 模型打印百余例,康复支 具 80 余例,营业额约 40 余万元,较去年有一定增长。业务学习方面,2019 年 3 月邀请上海光韵达公司 派员对公司员工进行 3D 打印技术仿真人体临床专业培训,并组织参加了第二届广西医科大学骨科论坛, 参展及推广 3D 彩色打印、3D 单色打印、仿真人体模型以及虚拟现实中的 VR 显示处理系统、MR 手术 导航辅助系统;8 月 3 日,派员与一附院共同参加第九届中国数字骨科学术会议,学习了解数字骨科领 域新的进展。学术支持及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公司全年为医生提供无偿 3D 打印案例 8 例,给 3 位家庭 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打印费用共 2300 元;组织参加广西创新创业大赛并进入复赛,取得复赛 12 名的成 绩,同时还配合生物创新中心共同参加南宁市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参与 广西重大专项项目的申报,目前在待确定通过状态。 药厂异地搬迁和股份制改造项目 2019 年,制药厂所属合资企业运行状况及制药厂职工安置情况如 下:1 月 9 日,在合资企业设立的合资子公司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药品生产 GMP 证书,正式 投入生产运营;2 月,完成将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100%股权转让给合资企业广西医大仙晟生物制 药有限公司,至此,制药厂履行了对合资企业的出资义务;6 月,根据校党委常委会决议精神,制药厂 21 名编制内职工在校内安置后,其中 20 名职工派遣至合资企业工作;12 月,合资企业实施增资,合作 方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约定完成对合资企业广西医大仙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的增资。 【产业办、资产经营公司取得的经济效益】 2019 年产业办、资产经营公司实现总收入 1338.63 万元,其中 LOGO 使用费、铺面与房屋租赁等收 入 460.12 万元;资产经营公司营业收入 50.28 万元,投资收益分红(现金股利)收入 828.23 万元;截止 目前,资产经营公司资产总额 9165.37 万元,实现所有者权益 8991.28 万元。 2019 年产业办、资产经营公司实现上交学校 2618.05 万元,其中向学校分红(现金股利)2000 万元, 返还 2019 年在职在编人员工资 157.93 万元,上交学校 LOGO 使用费、铺面与房屋租赁等收入 460.12 万 元。 (撰稿:李忻之;审核:李健生) - 282 - 制药厂 2019 年,制药厂有在职在编职工 18 人,其中,高级职称 7 人,中级职称 7 人,初级职称 4 人;设 科室 8 个,中层干部 10 人,其他各类人员 8 人。 【制药厂异地搬迁改造项目进展】1 月 9 日,制药厂子公司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取得 GMP 证书;1 月 31 日,对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评估作价入股到广西医大仙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履行 了对合资公司的出资;8 月 31 日,经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广西区教育厅请示批复后,根据指示精神,完 成了广西医大仙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增资工作。增资后,制药厂在合资公司广西医大仙晟生物有限公 司占股 30%,广西柳药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占 70%。至此,制药厂履行了双方合资协议及补充协议的出资 约定,异地搬迁改造项目基本完成,但仍有 16 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没有按协议要求转移到合资公司。 【完成合同职工的劳动关系解除工作】聘请法律顾问协助,经南宁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开庭审理,解 决了与原合同职工吕莉、彭洁兰的劳动纠纷;与合同职工阮振富、闫利芹、陈桂宝、黄延旦、吴艳梅、 梁宁等 6 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按有关法律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编制内职工的安置工作】根据学校领导办公会(桂医大办公会纪要〔2019〕8 号)及校常委会会 议有关要求校药厂编制职工先校内安置然后再派遣到新药厂(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精神, 22 名职工与学校、制药厂签订了三方安置协议。除一名延退女职工(汪小祝)在签订三方协议后,新药 厂以其超过 55 岁法定退休年龄为由拒绝接收,其他 21 名职工签订协议后派遣到新药厂工作。 【成立制药厂党支部】9 月底,因工作需要,在产业办党支部剥离成立制药厂党支部,黄贵明任支 部书记、陆菁任支部副书记。 【成立党政联席会议】成立了党政联席会议,会议成员有厂长肖强、支部书记兼副厂长黄贵明、副 厂长焦爱军、支部副书记陆菁。党政联席会议成为新时期制药厂的最高决策机构。 【职工退休】副高职称女职工黎明、胡玉兰申请 55 岁退休。 (撰稿人:王 捷;审核:黄贵明) - 283 - 教 学 单 位 工 作 (一)二级学院 基础医学院 【概况】 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 4 个管理科室:学院办公室、教研科、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团委;设有 3 个 教学系:基础医学系、生命科学与技术系、生物医学工程系;14 个教研室: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寄生虫学、物理学、电子学、医疗仪器与临床工程、数学与信息工程;3 个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包括实验生理科学实验中心、形态学实验室、分子医学教学实验室、人体解剖 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室、生物技术教学实验室;2 个科研实验室: 基础医学中心实验室、自治区“神经生物学”特聘专家实验室。 师资队伍 截至 2019 年底全院教职工 211 人,其中专任教师 134 人、技术人员 45 人、管理人员 26 人、工勤人员 6 人,正高职称 31 人、副高职称 53 人,博士 81 人、硕士 87 人。 师资队伍中,国家级教学(教师)团队 2 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 人才工程”人选、广西优秀教师各 2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万人计划”教 学名师、广西特聘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八桂名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八桂学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各 1 人,广西高层次 人才 5 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5 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7 人。 专业建设 开设有 2 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2 个高职专业医学美容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同时承担全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医学检验、公共事业管理等多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临床医学 5+3 一体化、七年制本科生、五年制本 科生、外国留学生、高职高专生以及各类成人教育等多专业、多层次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优势课程和教学团队 拥有国家精品课程 1 门:组织学与胚胎学;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1 门:组织学 与胚胎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门:组织学与胚胎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1 门:组织学与 胚胎学。省级精品课程 9 门: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人体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医 学免疫学、生理学、实验生理科学、医用物理学。 国家级教学团队 2 个:组织学与胚胎学、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 4 个:组 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理科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学团 队 1 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1 个:禽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省级虚拟仿真实 验教学中心 1 个: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实验生理科学;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 1 个:生物医学工程。 - 284 - 获自治区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9 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立项 5 项: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 虫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病原微生物学;线上一流本科课程立项 2 项:教你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方式、 虫族入侵—人体寄生虫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立项 2 项:医学微生物学、禽流感病毒分离 与鉴定虚拟仿真实验。 学科建设 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个: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 个:基础医学,一 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 个:基础医学、生物学,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1 个:高发疾病研究创 新团队,广西高校重点学科 5 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 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3 个:人体发育与疾病研究、基础医学研究、生物 分子医学研究。 学生管理 2019 年末,学院管理本专科学生数 3993 人,班级 76 个,学制层次 4 个,专业方向 13 个,管理的学生数量、专业数量高居学校二级学院首位。 【党建工作】学院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 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进一步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和战斗力。 以思想建设为统领,着力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抓好学院师生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学习教育、调查研究、 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开展集中专题学习研讨 7 次、专题调研 6 项、上专题党课 22 次;组 织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对标对本查 摆存在问题共 18 项大类 58 条细目。 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人体解剖学教研 室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研究生学生工作实施两级管理后,学院党委按要求成立 相应的研究生党支部;完成 12 个教工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新成立生物技术教研室党支部,实现“双 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强化党建统领育人,注重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申报学校“三全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并获重点立项,申报学校“明德弘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项目 5 项, 获立项 3 项;开展“先锋党员+”立德树人行动,制定并实施《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团支部结对共建方案》 《领导干部、教工党员联系学生工作方案》,面对面联系学生,帮助学生成长;吸纳优秀分子充实壮大 党组织队伍,2019 年收到入党申请书 887 份,发展党员 108 人。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持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神气,推动学院提速增效发展 持续开展党性教育,组 织学习总书记在各种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向“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和“全国优秀教师”于瑾 同志学习活动,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到校外开展专题教育培训 2 次、举办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培训班 2 期,开展入党启蒙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基础理 论素养。 以反腐倡廉为保障,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 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廉政教育基地实地参观学习,接受廉洁从政教育;防微杜渐,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 3 场次逾 80 人;强化纪委监督力量,重点督查“三重一大”,对广西一流学科经费、研究生复试录取等 重要领域进行监督,做好信访工作。 以队伍建设为支撑,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1 人、 第三层次人才 1 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1 人、广西优秀教师 1 人。 【新校区搬迁】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学院本科教学将整体搬迁至武鸣校区。聚焦“多校区、多院 区”建设,全院师生服从大局,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工作。学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 - 285 - 等常常到武鸣校区现场查看、认真研究学院的规划布局和实验室装修、资产清查、采购等工作并安排专 人在武鸣校区督查推进实验室的装修工作。积极做好学生搬迁动员工作和搬迁安排,57 个班级共计 2900 名学生顺利搬迁至武鸣新校区。 【教学工作】本年度教学以全国和全区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思想,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责任担当, 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围绕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 一是充分发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建立基础医学课 程思政素材库;二是开展“一分钟思政课”、“一句话思政”及“微思政”等活动,强化价值引领;三 是探索“美学”教育,开展“漫画中的解剖学”讲座、举办首届“基础医学绘图大赛”,提高学生医学 人文素养。 围绕课堂教学革命,探索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在“金课”建设获重大突破,微生物教学团队 建设项目获 2018 年度国家级立项,广西仅有 3 项、医科院校唯一获此殊荣;生化团队今年继续竞争国家 级项目。我院两门课程竞争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 门已入选国家评选;1 门线下、2 门线上、5 门混合式 及 1 项虚拟仿真金课参与区级金课申报。 围绕以生为本,强化知识能力素养一体化培养 一是持续举办基础医学知识竞赛和实验技能大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全国性赛事上获奖 12 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124 项、互联网+123 项;三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根据新职业医师大纲 修改基础医学各课程教学大纲。 围绕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多维度拓展延伸平台 一是发起并成立“教学沙龙”,先后举办活动 3 场, 邀请 8 人进行公开教学示范课,效果好;二是举办基础医学创新论坛 10 期,邀请教学名师到学院开展讲 座,反响热烈;三是修订《青年教师过教学关计划》,实施对学院青年教师分类培养,今年有 9 人“出 关”;四是组织教师参加区内外各类比赛,获得各类奖项 11 人次,其中 1 人获第九届全国医学院校青年 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五是强化师资培养,选派 6 名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培训,提 升教学能力;六是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获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项目等自治区级和校级项目 23 项,获教学成果奖 6 项。 【学科建设】全面落实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主体责任,按照“在下一轮学科评估中上档进位”的 建设总体目标,制定建设方案,围绕拔尖人才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培育、国家 优青、杰青等重大项目培育和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推进学科建设和进步,取得初步成效。基础医学学科 所属相关的 ESI 优势潜力学科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和免疫学学科 发展良好,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顺利通过了广西一流学科项目建设绩效中期评估。 【科研情况】2019 年学院新增国家级项目 4 项、省部级项目 7 项,发表 SCI 论文 50 篇、中文核心 期刊 38 篇,有 2 篇文章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IF=15.8)和《Biomaterials》(IF=10.2)国际权威 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高。 【科研平台建设】加大软硬件投入,建设学科研究平台,加强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方向的支持,为 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平台和空间,增补专职管理人员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投入 与产出。 【学术交流情况】成功举办“抗衰老与神经疾病高峰论坛”、“非人灵长类神经疾病模型与抗衰老 学术论坛”等高规格专题论坛、学术会议 4 场,累计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高层次专家共计 39 人次来校 进行了专题讲座。鼓励学院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教师在国际会议上做主旨(专题)报告 4 人次。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研究生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导师为主、辅导员 和学生干部协助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强化导师的职责,切实做好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党建团建工作。 - 286 - 顺利完成 2019 年硕博研究生的招生、毕业和就业工作。现有在读博士生 42 人、硕士生 138 人。 【学生管理工作】学院以生为本,深入打造“四计划五工程”学生工作品牌特色,着力推进发展型 学生工作。 德育为先,引领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围绕国庆、校庆、院庆,开展爱国爱校爱院教育。举办 “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祖国”主题快闪活动,千余师生汇聚齐唱《我和我的祖国》。组织开展 “医大基础学子诚挚告白祖国:我们都是护旗手“五个一活动”、“我与新老校区同框”照片征集活动。 依托易班和团委学生会 QQ 空间,壮大教育阵地,开展系列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不忘爱国初 心,牢记报国使命。五四朗诵比赛获集体二等奖。学院团委获“五四红旗团委”称号,12 个团支部获“五 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学业为重,激励大学生实现自我赋能 开展学业辅导和学业警示工作,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共同做 好学业困难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引导工作。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征文比赛、“耆青对话: ‘聆听岁月之声,讲好医大故事’活动”,颂扬学院学校发展成就,增强学子爱院爱校情怀、责任心和 使命感。 育人护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持续完善“校—院—班—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防控体系,及时妥 善解决学生危机事件 27 起;完成贫困生日常资助和突发困难学生补助工作。获校级资助宣传月优秀作品 14 个。 实践拓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才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间达 5054 小时,服务人群约 16883 人次,服务次数和质量再创新高;校运会再创佳绩,田径项目分别获得男子总分、女子总分、团 体总分第一名和运动会总分第一名;2019 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 94.55%,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 100%。 (撰稿:吴智辉、王闻楚、马 清、梁巧灵、唐蒋云露;审核:谭机永、谭国鹤) 公共卫生学院 【概况】 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流行病与生物统计学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毒 理学系、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妇幼卫生与心理卫生学系、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系等 7 个学系,设有职 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研室、环境卫生学教研室、流行病学教研室、生物统计学教研室、预防医学教研室、 医学营养学教研室、食品卫生与安全教研室、卫生化学教研室、卫生检验学教研室、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临床毒理学教研室、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教研室、医学心理与行为医学教研室、社会医学教研室、健 康促进教研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等 16 个教研室,设有 1 个学院实验中心,1 个公共卫生技能 培训中心,广西卫生应急技能培训中心挂靠学院。 师资队伍 截至 2019 年末,学院有在岗职工 70 人(含 6 名博后),专任教师 57 人,其中教授 30 人,副教授 10 人,拥有博士学位 37 人,博士生导师 17 人,硕士生导师 36 人。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广西杰青、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 才“百人计划”、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各 2 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 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西八桂学者、广西高校杰出科技人才、广西高校八桂学者、广西八桂青年学者、 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广西特聘专家各 1 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各 3 人。 学生规模 2019 年学院在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 691 人。其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高职生 98 人, - 287 - 硕士研究生在读 196 人,博士研究生在读 36 人。 学科和专业情况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广西一流学科,现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 研流动站。学院拥有 4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 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管理学;1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 个专业硕士点(MPH)。流 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艾滋病防治研究实验室为广西重点实验室, 高发性疾病预防与控制实验室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 省级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拥有 1 个科技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 1 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环境污染健康 风险评价与管理)。学院开设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 2 个本科专业,康复治疗技术高职专科专业, 其中预防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党建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学院党委按照学校党委工作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聚焦主题主线,将“学习教育、调查研 究、检视问题、落实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达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 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具体目标。以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学院双一流建设和多校 区多院区建设,着力整改了基层党支部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 问题,主题教育成效良好。 学院党委共组织召开 7 次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会,7 次对标对表找差距专题会议,1 次领导班子深 化对党忠诚教育专题研讨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会议,1 次领导班子对标对表找差距专题会议,开展了 4 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1 次廉政警示教育,12 次专题党课,组织集中观看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70 周年庆典,《血战湘江》《百色起义》《红色传奇》《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张富清、黄大年、 黄文秀等时代楷模先进事迹,选树 2 位身边先进典型人物。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后整改清单 19 条,提出整改措施 34 条,立行立改 19 条,并 形成长效机制。提交主题教育调研报告 4 份。对照理论学习、思想政治、干事创业、清正廉洁五方面开 展全面检查,学院党委检视问题 4 个,提出整改措施 6 条,立行立改 4 个。处级领导干部检视问题 21 个,提出整改措施 26 条,立行立改 21 个。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学院党委结合预防 医学专业特点,由教师党员们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入乡村和社区,开展系列健康促进活动,服务健康 广西建设,切实为民服务解难题。 脱贫攻坚 2019 年学院领导共入村走访调研 15 次。为马山县结对帮扶贫困村 545 名村民进行了免 费健康体检,使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20.71 万元。为古今村小学每一名学生捐赠书包、笔盒等文具,价值 2500 余元。 党建活动 2019 年学院党委共召开党委会议 12 次,党政联席会议 8 次,专题会议 12 次。开展“先 锋党员+”立德树人行动,“扫黑除恶我先行,夯实基础勇担当”专题学习。举办“迎两会,颂党魂,立 斗志,扬青春”党的知识竞赛活动,“我的学院我做主,我的院徽我参与”爱国荣校院徽评选活动。学 院教师党员赴兴安、灌阳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组织建设 2019 年 5 月,学校实施研究生两级管理,学院新增了 75 名研究生党员。成立了博士研 究生党支部、硕士研究生毕业班党支部、硕士研究生党支部。配置了研究生党员活动室。开展了院领导 与研究生党支部活动。截止 2019 年底,学院共有 8 个党支部,其中教师党支部 3 个,学生党支部 5 个, 两个四星级党支部,一个三星级党支部。全年发展了 48 名党员,共有 208 名党员,其中教师党员 44 名, 学生党员 164 名。 意识形态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研判,全年召开 3 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工作会议。 - 288 - 奖惩情况 学校开展 2019 年工作人员激励担当作为奖励工作,给予蒋俊俊同志记功、邹云锋等 13 名同志嘉奖奖励。公共卫生学院党委第二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党支部,晁丽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务工作 者,覃玉宇、李刚、高永芬(学生)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 【干部任免】 2019 年 4 月,学院党委书记曾小云调离,任研究生处处长、研究生院院长。2019 年 5 月,苏莉任公 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19 年 11 月,韦霄任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人事工作】 学院从温州医科大学引进第二层次人才南阿诺博士,引进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肖丽丽入师资博士后, 柔性引进原 WHO 高级技术官员 Laura Hawken 博士为兼职教师。2019 年 1 月,中心实验室陆继培退休; 12 月,生物统计学教研室黄高明教授退休。2019 年 7 月,教研科朱君兰离职;9 月,广西卫生应急培训 中心员工黄荟深(项目聘用)离职。2019 年 7 月,广西卫生应急培训中心项目聘人员黄慧入职;9 月中 心实验室实验员盛勇红入职;校内调动梁文杰到社会医学教研室任教。 【学科专业建设】 2019 年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广西一流学科、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等 重大项目建设。组织申报了“妇幼保健医学”本科专业、预防医学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双万计划”一流 本科专业。强化广西预防医学教学团队、校级预防医学全英教学团队、校级流行病学全英教学团队等教 学团队建设,持续加强“环境与健康研究”八桂学者创新团队、林东昕院士工作站、广西高等学校高水 平创新团队—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创新团队、广西创新研究团队—环境暴露组与基因组学研究、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广西少数民族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广西壮族人群 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学的出生队列研究、广西壮族人群前瞻性出生队列、红水河流域健康老年人队列等重 大科研团队建设。2019 年 9 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广西一流学科完成建设中期评估,学科完成了 62 项 具体指标建设任务,完成比例为 95%。学科进一步探讨建设“中国—东盟卫生应急研究院”。 【教学工作】 完成教学任务 2019 年学院开设课程共 38 门,授课总学时数约为 15413 个学时。对 2015—2019 级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院成功举办“公共卫生学院特邀专家系列讲座”;121 名预 防医学生在 34 家 CDC、卫生监督所等实践基地开展毕业实习,98 名康复治疗技术学生在 5 家医院开展 临床实习。 课程建设 学院强化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网络课程,自主研发了 21 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购 买了 2 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申报了“基于 ICP-MS 技术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虚拟 仿真实验”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公共卫生技能学》、《卫生化学》、《医学心理学》 等 3 门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了《公共卫生技能学》、《艾滋病防治》、《基于 ICP-MS 技术的土壤重金 属含量测定及健康风险评价虚拟仿真实验》、《卫生化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等广西一流本科课程。进一步优化预防医学专业“2+2+1”、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2+1+1”三段式的人才培 养方案。 获奖情况 2019 年学院获得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 1 项和一般项目 2 项,广西医 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重点项目 1 项和一般项目 4 项。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 大赛二等奖,在“2019 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中分别荣获特等奖(获奖作品:《椎间盘:其实我 不想突出》)和一等奖(获奖作品:《纸片人说地贫》)。获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 赛一等奖 1 项(肖德强)、三等奖 1 项(侯茜骅)。2018—2019 学年获先进教研室 2 个、优秀教师 22 名、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2 人、教学质量奖 3 名。 - 289 - 【科研工作】 2019 年学院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 项,其中国际合作 2 项、专项基金 1 项、面上项目 9 项、 青年基金 9 项和地区基金 19 项。获批资助 14 项(和 2018 比较增长 55.5%),平均中标率达 35.90%, 累计资助直接经费达 537 万元(和 2018 比较增长 50.4%)。其中面上项目 4 项、青年基金 3 项、地区基 金 7 项。学院 201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创历史新高。获 CMB 国际合作科研课题 1 项和 12 项,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12 项(杰青 1 项、重点研发计划 1 项、面上项目 7 项、重点项目 2 项和青年基金 1 项)。 【研究生工作】 2019 年学院招收 17 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0 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 22 名全日制 MPH 硕士 研究生。培养了 68 名硕士研究生和 7 名博士研究生。遴选了 38 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22 名 MPH 硕士研究生导师和 22 名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导师。修订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举办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 主题报告会及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开展学院传统品牌活动“研究生学术沙龙”等。 【学生工作】 思政工作 在主题教育引领下,通过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三观”;在良师学长引领下,通过“书记、院长有约”、“育优秀学生,促知识交流”之 学霸来了活动系列活动,开展学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教育;在“易班”引领下,通过青春爱国情,防艾我 先行;手拉手同牵红丝带,心连心共防艾滋病等活动,拓宽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在典型朋辈引领下, 以“科良奖助学金评选”助推优异学生成长。学院涌现出校三好学生戴桂仙、校优秀干部李秋英、校优 秀共产党员高永芬等一批优秀学生。2018 级预防医学 26 班获得学校 2019 年先进班集体。 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四级”(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干预机制,全年开展了秋季学期学生心 理工作骨干培训、心理信息员培训会、“品电影魅力,展当代女生风采”女生节观影活动、“同一屋檐 下,共品友情佳酿”寝室动感影集征集大赛、5.25 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阳光永驻, 力量长存,我们相伴相随》作品获区“同一屋檐下”电子板报三等奖。2019 年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 赛中,我院选送的作品《椎间盘:其实我不想突出》荣获特等奖,作品《纸片人说地贫》荣获一等奖。 资助工作 2019 年,我院共认定贫困生 365 名,发放奖助学金、三好优干、勤工岗等 557 人次,总 金额 65.445 万元,办理新生绿色通道 60 人次。在 5 月资助宣传月中,我院文俊上、邹玉娟 2 名学生分 别荣获“感恩祖国、助学筑梦、励志成才”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二等奖。 学生活动 举办“书记、院长有约”、“育优秀学生,促知识交流”之学霸来了、“青春爱国情, 防艾我先行”、“手拉手同牵红丝带,心连心共防艾滋病”、“扫黑除恶我先行,夯实基础勇担当”、 “迎两会,颂党魂,立斗志,扬青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等系列学生活动。开展“党建活 动项目化管理”和“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 就业工作 2019 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我院 2019 届毕业生共有 260 人,截至 7 月 28 日,预防医学专 业毕业生共 124 人,就业率达 95.16%;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共 136 人,就业率达 94.12%。 创新创业工作 我院学生获得 2018—2019 学年“未来学术之星”—大学生课外创新科研课题立项为 4 项;获得 2019 年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8 项;获得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互联网+”大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1 项、银奖 1 项,铜奖 2 项,优秀奖 8 项、公共卫生学院获得优秀集体奖;以“艾” 为名,健康随行——广西农村地区的艾滋病宣传干预综合模式推广与应用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 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选拔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银奖和网络影响力奖。 【国际交流】 2019 年学院选派 6 位教师赴美国和新加坡高水平大学访学。8 名在读博士研究生赴美国南卡罗来纳 - 290 - 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WHO 西太平洋地区总部、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大学或机构访 学,4 名硕士研究生和 1 名本科生赴海外访学,人才培养国际化进一步提升。 【工会工作】 2019 年,学院分工会组织开展“秀厨艺,展家风,共建和谐公卫大家庭”活动,“迎新年,树新风, 促和谐,谋发展”迎新年游园拓展活动。与学院团委联合举办了“峥嵘七十载 共筑中国梦”——庆祝新 中国成立 70 周年摄影比赛活动。协助党委筹备“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参赛。在学校教职工运动会中获 集体项目第 4 名 2 个,第 7 名 1 个,取得团体比赛总分第七名优异成绩。侯茜骅参加校工会的“红色家 书活动”获奖。分工会慰问两名生病、生育住院职工。 【社会服务】 广西卫生应急培训中心协助自治区卫健委举办广西应急救护知识技能“五进”活动启动仪式暨广西 卫生应急技能培训中心揭牌仪式活动;参与举办 2019 年全区航空医学救援骨干人才培训班,对全区航空 医学救援骨干人才约 160 人进行培训;参与举办中越边境地区(中国境内)突发事件卫生应急救援综合 演练;组织卫生应急知识进社区公益活动,培训社区居民 60 余人次,发放急救知识手册 200 余份,咨询 答疑 100 余人次;组织卫生应急知识进校园公益活动,接待及培训初中学生 780 人。培训中心组织申报 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智库》、广西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公共卫 生应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和校级重点教材编写项目《公共卫生实践技能》,为今后公卫实践 技能课程和全区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撰稿:晁 丽;审核:邹云峰) 研究生院 【发展概况】研究生院成立于 2003 年 11 月,主要承担着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2002 年 6 月 研究生党总支成立,其前身是研究生工作处。2019 年 3 月成立广西医科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师资队伍】2019 年共有教职工 16 人,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3 人,下设五个办公室:学院办公 室、招生科、培养科、学生管理与就业科、学位点建设管理办公室。 【基本简况】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于 1978 年,经过 30 余年的长足发展,已初具规模,初步建 立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渠道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广西 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校开展学术型、专业型博士研究生,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术学位和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等类型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建立了以全日制研究生为主体,以在职研究生申请学位为补 充,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共同发展的多渠道、多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符合经济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并逐步向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迈进。 2016 年,根据《2016 年 3 月 9 日学校领导办公会会议纪要》(桂医大办公会纪要〔2016〕3 号), 同意由“研究生学院”更名为“研究生院”的请示,更好的顺应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 彰显着学校构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体系的完整性。 【学位点建设】2019 年,学校拥有 5 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9 个二级学科(含自设)博士授权点, 10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8 个二级学科(含自设)硕士授权点,2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6 个硕士专 业学位授权。学科专业涵盖了医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 5 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教育层次 较为完备,学科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支撑作用明显,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并逐步 走向结构优化。 - 291 - 2019 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 号)、《关 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抽评工作的通知》(学位〔2019〕2 号),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委员会 《关于公布 2019 年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学位〔2019〕14 号)精神,自治区教 育厅学位办组织开展我区合格评估抽评工作的通讯评议和评估结果认定等环节,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 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学术学位授权点被抽评。抽评结果认定全部合格,两个点分别获得总分 86.65 分、 84.20 分。其中,临床医学排名在全区全部抽评的 26 个学科中,总分排名第二,人才培养评价得分排名 第一;生物学排名在全区全部抽评的 26 个学科中,总分排名第六,人才培养评价得分排名第六。此次抽 评的全区 26 个学位授权点,涉及 11 个学位授权单位、22 个一级学科、1 个二级学科和 3 个专业学位类 别。抽评指标体系涉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要求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支撑、奖助体系、 招生选拔、课程教学、学术训练和实践教学、学术交流、论文质量、学风教育、管理服务和就业发展等 二级指标。是对学位授权高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的全面检验。 2019 年,有口腔医学院牵头撤销临床口腔医学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的目录外二级学科自主设置; 有基因组与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牵头申报进准医学目录外二级学科,拟在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 我办根据国家及学校制定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学科按照程序申报。目前撤销临床口 腔医学的材料已经按照程序完成学位委员会审议并投票表决通过;设置精准医学的学科的论证报告、校 外专家评审意见、备案样表均已按照程序完成,并完成为期 30 天的教育部指定平台公示,公示期间疑议 数为 0,已正式提交教育部指定二级学科自主设置电子工作平台备案。 【研究生招生】2019 年研究生院圆满完成了各类研究生招生任务,各类研究生考试考点工作无一纰 漏。2019 年,学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共计 1568 人,其中招硕士研究生 1395 人、博士研究生 169 人,为 历年最高,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较 2018 年增长 30%。在职研究生招生大幅下降,2019 年新招收同等学 力学员 1082 名,比 2018 年减少 33.13%,在职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人员 144 人。 研究生院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改革工作,拟定了学校博士研究生 “申请—审核”制实施办法,并开展了导师资格审核和考生报名、复试工作。目前学校形成统招、硕博 连读和“申请—审核”制 3 种博士招生模式有机衔接,进一步把好研究生培养质量入口关。 【研究生培养】以“提升质量”为主线,狠抓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管理 2019 年我院继续采取多项措施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制度、开展全 过程督导等措施进一步落实培养质量全流程管理。 完善研究生培养“总纲领”,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究生院秉承“分类培养,突出 特色”的原则开展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工作,结合近年来学校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学科评估的结果以及学位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求方案细化和明确培养目标,并要具备针对性强、 可操作性强,便于考核、核查的优点。6 月,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我校 2018 年新增列的 口腔医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新制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相关学科原有学位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7 月初我院专门组织各培养单位召开原有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布置会,印发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实 施方案》,全面推进我校原有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程安排和要求。7 月底又印 发《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以保障和提高 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拟于 12 月底完成 192 个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制定)工作 并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 充分发挥教学督导作用,筑牢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院以完善督导管理制度为抓手,进 一步发挥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组作用,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针对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1 月至 4 月我院组织 17 名专家分别对 12 家培养基地进行了临床及口腔 - 292 -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项检查工作,并撰写发布了专项检查总结。3 月,学校遴选聘任了 28 名 具备丰富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的专家为第四届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充实完善了督导委员会 组织机构。5 月底我院组织督导委员会 23 名委员分赴第一临床医学院等 8 个校内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 17 个学科(专业),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开展专项督导。10 月,我院结合实际修订了我校《研究生教育 教学督导工作管理条例》,对督导委员会的职责进行了明晰,要求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指 导、研究、咨询、督导、检查、评估等工作。11 月初,我院召集督导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工作会,发布研 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组织开展研究生授课及课程建设专项督导。 与时俱进,修订完善多项研究生培养规定。研究生院根据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和外校调研取得 的经验,及时修订我校《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细化学分类型,进一步调动研究生参加学术 活动的积极性。制定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文本 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在职研究生质量提升问题,进一步完善同等学力学员申请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 段有关要求,制定《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我校硕士学位教育管理费和培养经费划拨办法》,激励在 职研究生刻苦学习,充分调动在职研究生导师积极性,保证校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深化 课程教学改革,对临床、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拟整合相关课程,新开设两门专业基础课程:《临床综 合素质训练课》及《临床技能训练课》,并取消原有部分课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相关专业学位硕士研 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2019 年我校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情况。截止 2019 年 12 月 13 日我校全日制毕业博士、硕士研究 生共 1211 人;全日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共 1174 人。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授予 146 人。 (撰稿:李 欣;审核:曾小云) 护理学院(护士学校) 【概况】学院(校)护理教育兴于 1934 年。1958 年,“广西医学院附属中西医院卫生学校”成立, 并分别于 1963 年更名为“广西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1996 年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 1999 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在附设护士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护理学院,成为广西医科大学的二 级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学院(校)以“岗位胜任、专业突出、创新思维、 诗性追求、国际视野”为培养目标,在广西医科大学“厚德励志,博学弘医”校训的指引下,凝聚了“善 德、敏思、敦行、精专”的护理文化精神。 机构设置 学院(校)设有党委、学院(校)办公室,教研科,学生科(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 团委,培训部(鉴定所),财务科,后勤管理科,保卫科,新校区建设办公室 9 个职能科室。设有助产 学教研室、临床护理教研室、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医学基础教研室、人文护理教研室教研室 5 个教研室 (2019 年 9 月调整)。 人员情况 截止 2019 年末,全院教职工 119 人,其中护士学校编制 77 人(含后勤服务聘用人员 1 人),医科大学编制 10 人,非实名编制人员 32 人。退休人员 45 人。专任教师 80 人,其中正高职称 5 人, 副高职称 24 人,中级职称 45 人,初级职称 13 人。各类在校生 3043 人,其中研究生 5 人,本科生 789 人,高职 2091 人,中职 158 人。 学科专业 学院拥有护理学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护理专业(“2+3” 高职、三年制高职)、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及助产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其中护理学专业是国 家级特色专业和自治区优质专业,2019 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293 - 【党建工作】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做实 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院党委会、专 题研讨学习、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读书班、院领导上党课、党支部“三会一课”等方式,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教育思想武装全院干部职工,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推动全院职工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学院改革发展不懈奋斗。 持续深化“党建融合”工程 根据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优化调整党支部和教研室设置,推 进“双带头”支部建设。学院党委与各党支部、行政科室和教研室签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目标责任书, 凝聚管党治党工作合力。夯实制度建设,新制定《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关于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担当 作为的实施意见》、《护理学院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试行)》,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深化领导干部 联系基层。组织党务干部及党支部委员、纪检干部和宣传员开展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党务干部的专业素 养和履职能力。积极推进党支部“创优争星”工程,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党支部、机关第二党支部和学生 党支部分别获批自治区五星、四星、三星级党支部。学院党委获广西医科大学 2018-2019 年度“先进基 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高质量推进思政科研课题与实践项目的实施,《基于提升护理大学生岗位胜 任力的“三全育人”融合体系的建设》荣获校级“三全育人”思政教育重点项目,《先锋党员教师提灯 导航计划》荣获“明德弘医”教师思政素 质提升项目。结合领导干部“手拉手”联系师生党支部、深入 基层联系学生和“先锋党员+”立德树人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新媒体主动发出引导舆论的强音,发 布网络新闻 119 篇,官微推送 39 条,完成品牌活动网络直播 4 次,新闻登上易班全国头条 6 次,牢牢掌 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 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系列文件和党 规党纪,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开展扫黑除恶主题党日专项学习,教育引导党 员干部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对干部队伍监督指导,与学院班子成员、新提拔干部以“咬耳”、 “扯袖”的方式进行廉政提醒谈话。紧盯设备采购、干部提拔、财务管理等权利运行相对集中的重要工 作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规范办学行为。组织纪检干部参加广西纪检监察干部大讲堂系列培训、学校纪 检监察干部培训班,提升监督执纪工作能力。 【教学工作】 规范教学管理 编制《教学管理工作手册》、《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学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实验 室管理,试行实验室教辅人员轮岗制,加强实验室包班管理,开展实验室管理评优活动,促进班级与学 生积极参与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 提升教学质量 打造“把课堂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系列专题讲座,邀请来自法国巴黎居里研究所、 云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广西科技厅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开展 7 次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职 业素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成立学院(校)第七届教学督导组,增加临床教学医院内外妇儿护理领域 的临床督导专家,推进教学与临床思维融合,年内开展了 75 次教学督导,加强以督促导促教力度。课堂 优评率为 100%,学生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获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参 加广西医科大学“2+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团体赛一等奖及个人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 奖 2 项。 信息化教学建设取得新进展 获广西一流本科课程(线上)1 项,第十八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息 化大赛二等奖 1 项,广西医科大学金课 9 项,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 1 项、 三等奖 1 项。 - 294 - 开创医教协同育人新局面 继续强化临床实践同质化教学建设,举办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暨护理 专业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加强学院与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整合 医院和学校资源,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第四人民医院)共建“南丁格尔精神实践育人”基 地,打造融通专业和思政建设的实践育人平台,加强特色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科研教改】鼓励和推动科研与教学改革,以研促改,以改促教 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 西自然科学基金等 12 项科研教改项目,获课题立项 13 项,获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等次评定二等 1 项、 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广西医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教 师发表论文 31 篇,其中 SCI 论文 2 篇,核心期刊论文 5 篇。教师积极参加教材编写,其中主编 4 人,副 主编 2 人;《妇产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和《临床应用整体护理学》获批学校重点教材项目。 【师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 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帮扶,修订《青年 教师培养方案》,为新入职的 8 名青年教师配备了导师,10 名青年教师完成培训计划。重视“双师型” 教师培养,25 名专任教师赴医院进行为期 2 周的临床实践活动,6 位教师参加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举办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美国、日本、印尼等国专家来校讲座,开阔护 理教育国际化视野,提升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水平。支持 4 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198 人次参加国内培训、 学术交流。以赛代练、以赛促教,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开展公开示范课,2019 年教师获广西 中等卫生学校“硕氏杯”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1 项、广西医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 功比赛三等奖 1 项、全区青少年法治教育优秀教案二等奖 1 项、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举 办的 2018 年英语教师口语能力大赛二等奖 1 项。 【交流合作】国际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扩大“朋友圈”,接待泰国 玛希隆大学、印度尼西亚穆罕默德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东盟国家的护理教育专家、师生来访, 积极探讨交流合作及联合培养。组织 41 人次赴英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交流访问, 推进护理教育与国际先进接轨。参加 2019 年国际护士大会并受邀论文海报展。成功举办中日法老年护理 发展与人才培养座谈交流会、“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活动、2019 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护理论坛,促 进学院国际交流合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学生教育管理】 研究生工作 2019 年,3 位导师获研究生招生资格,招收 2019 级护理学硕士研究生 2 人,1 名 17 级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落实研究生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开展研究生思想专题教育 5 次。召开 4 次专题会议,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培养水平。 以诗性教育坚守文化传承 开展“诗性阅读,品味经典”、“推开心灵之窗,共赴悦读之约”等校 园悦读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提升品质、拓宽视野。举行“诗性经典,颂唱祖国”国际护士节歌咏比 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万千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教育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与护理人文教育深度融合,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文 化,培养高雅品格。 多途径培育护理职业文化 通过“诗性追求谱新曲,文化育人奏华章——广西医科大学建校 85 周年 暨护理学院 2019 年文化周活动”,开展护理礼仪现场教学、护理基础知识问答,邀请校友返校,新老交 流传承护院文化,重温护士誓言,将护理职业教育融入丰富的校园文娱活动。成立“急救天使先锋公益 社”,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 10 余场,公益培训活动 20 场,社员 11 人考取急救救护员证,开辟学生思 政与实践教育新阵地。 营造感恩与诚信教育文化 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营造感恩与 诚信教育文化氛围,通过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把“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鼓励勤工助学,宣传励 - 295 - 志典型优秀学生事迹,构建了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资助育人长效机制, 教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感恩自强,践行诚信,勇于担当。2019 年整体就业率为 92.07%,其中本科 96.71%,三年制高职 93.16%,2+3 高职 86.4%。学院连续 5 年获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科研创新培育取得实效 学生在国内护理期刊和思政期刊发表论文 3 篇,获校级“未来学术之 星”课外创新科研课题项目 15 项,“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 16 项,其中 1 项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银奖。 【暂停中职招生】为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大健康要求,快速提升广西高等护理教育水平和 临床护理人才能力,2019 年学院(校)分别向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请示暂停招收护理 专业中职学生。2019 年 2 月 15 日,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同意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附设护士学校 2019 年暂停中职招生。 【2019 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护理论坛】2019 年 10 月 25—26 日,由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本科高 校护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护理学院承办的 2019 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护理论坛在南宁举 办。论坛以“关爱老年健康,促进合作发展”为主题,来自东盟 10 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 中国的国内外老年健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管理工作者 200 余人参会,创下历届中国-东盟(南宁) 国际护理论坛与会专家国别数量之最。 【护理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 年 12 月 24 日,护理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撰稿:张晓林;审核:韦长元) 药学院 【概况】 机构设置 药学院设有 3 个系即药学系、临床药学系、中药学系,4 个行政科室即学院/党委办公室、 教研科、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办公室,5 个中心即药学实验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海洋药物研 究与开发中心、药学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学生学习成长中心,9 个教研室即药理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药剂学教研室、天然药物 化学教研室、中药学教研室、药物毒理学教研室、临床药物动力学教研室。 师资队伍 至 2019 年末全院教职员工 95 人,其中专任教师 62 人,技术人员 17 人,管理人员 8 人, 研究人员 3 人,工勤人员 5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16 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0 人,博士学位教师 42 人(占专任教师比例 67.7%),硕士学位教师 17 人。 学生规模 2019 年末,学院有各层次在校学生 1900 多人(含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 高职生),其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 7 人;博士研究生 9 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70 人,毕业 53 人; 普通教育本科生 1304 人,其中四年制药学专业 682 人、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 451 人、四年制中药资源与 开发专业 171 人,三年制药学高职 290 人。 学科专业 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 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建设点,药学入选 广西一流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 ESI 全球前 1%。设置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 生药学五个学科方向,以及临床药学、药物研发与生产两个药学专硕方向。设有药学、临床药学、中药 资源与开发三个本科专业及药学高职(三年制专科)专业。具有完善的博士、硕士、学士人才培养体系。 药学专业是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药学是国控专业;中药资源 与开发专业是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药理学是省级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及教学团队。药用植 - 296 - 物学、药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是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医用有机化学是省级重点课程。 【党建工作】 党建活动 2019 年召开党委会 12 次,党政联席会 11 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 “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制定实施方案、专题学习工作方案、调研工作 方案;召开 7 次专题集中学习,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深化对党忠诚教育;学院领导分别 撰写 5 篇专项调研报告;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上党课;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推进支 部“创优争星”工作,评选无机天药中药学党支部为五星级党支部,行政党支部为四星级党支部,药剂安 评党支部、药学实验中心党支部、药学学生第一党支部为三星级党支部。组织党员赴南湖公园烈士纪念 馆、百色、东兴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继续深化结对共建,开展建档立卡结对帮扶、“先锋党员 +”立德树人活动,在 2019 级本科生中开展“导师制”,与我校致公党基层委员会携手与学生班级召开主题 班会。多次赴马山县龙琴村开展扶贫走访调研送温暖活动。获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培 育项目 1 项、学校“明德弘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项目 1 项。 组织建设 规范各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党内政治生活。成立 3 个研究生支部,调 整 4 个学生党支部并选举新一届支委会。成立新时代青年讲习所、大学生党务管理中心。2019 年发展 68 名新党员(其中发展教工党员 1 名),61 名党员转正。截至 2019 年末,共有正式党员 182 名(其中教 工党员 63 名),预备党员 68 名(其中教工预备党员 1 名)。 意识形态 学院各级负责人上下签订责任状。组织建国 70 周年大合唱、观看建国 70 周年系列活动、 开展摄影、“学习强国”、党知识、征文竞赛,观看《红星照耀中国》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学习黄文秀、 于谨等优秀党员事迹,制作学习身边榜样系列板报;举办侯华新教授典型事迹分享会暨师德师风建设交 流会。 纪委工作 加强对学院“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参与监督学院大额资金使用、研究生复试录取、教 师招聘工作、职称评审、工会换届选举等工作。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扫黑除恶、防腐倡廉影片,在重要时 间节点发送廉洁短信。组织纪检干部集中签订纪检干部集中签订忠诚履职、廉洁自律承诺书。开展对党 的十九大以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奖惩情况 2019 年学院行政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覃杨、李新利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务 工作者,李福森、侯华新、陈兆霓、江颜慧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 【干部任命】2019 年 5 月,林晓任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人事工作】入职博士 5 名:曹思思(药理学教研室)、陈志泉(药理学教研室)、黎娜(药物分 析教研室)、邓文婷(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潘诗翰(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入职硕士 6 名:孙雪梅(药学实验中心)、刘妍颖(药学实验中心)、袁海燕(药学实验中心)、周媚(学工办)、 唐侠(学工办)、邹慧敏(教研科)。退休:戴马季(药学实验中心)。调离:梁秋云(药理学教研室)、 李新利(学工办)。离职:赵明珠(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罗颖(药物毒理学与药物安全性评 价中心)、蒙法艳(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邹慧敏(教研科)、李阳(学工办)。7 月,广西 医科大学玉林校区蓝献丽、王春苗、聂金兰结束在我院的进修学习;9 月,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丘海 冰、林锦霞、冯春驰到学院进修学习。 【师资队伍建设】 2019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 2 人:杨帆研究员(药物分析教研室)按学校第二次人才引进,四川大学博 士韦雪琴(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按学校第三层次人才引进。杨帆研究员入选“广西第八批特聘专 家”。教师出国进修 4 人,博士后进站 2 人,在职读博 10 人。韦锦斌到同济大学挂职(7 月结束挂职)。 赖泽锋、王辉获 2019 年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项目。朱丹、黄建春被列为“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骨干 - 297 - 教师培育计划(第三期)培养对象”。 陈兆霓获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 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特等奖;刘平、徐佳佳、付书婕获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赛二 等奖;梁永红获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奖(中国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朱丹获自治区优秀教师。 魏红玉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广西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称号、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 赛一等奖。侯华新老师育人事迹在广西卫视《我和我的祖国》栏目报道播出,并载入“学习强国”广西学 习平台。韦锦斌教授当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会委员、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指导委员会专家、广西药理学会理事长。李新春教授当选广西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协 会常务专业委员、常务理事。 【学科专业建设】 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 广西一流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 ESI 全球前 1%。完成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三个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的定稿。《药用植物学》《药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获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药用植物学》 《药学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药剂学》《药理学》《有机化学》五门课程获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教学工作】 2019 年学院录取全日制普通教育本科生 271 人,其中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五年制)86 人,药学专业 本科(四年制)142 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四年制)43 人。 完成教学任务 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学校下发的药学、临床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三个专业,以及 全校各本专科、研究生约 15000 学时(其中玉林校区 386 学时)。 实习及毕业设计情况 2019 年我院 2015 级药学本科专业 151 人、2016 级高职药学专业 247 人已顺 利完成毕业实习。2019 年我院学生实习单位达 50 余所,其中 2015 级本科药学、2016 级高职药学专业学 生主要分布在学校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区内外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以及区内外知名医药公司、制药 企业、社会药房等;2015 级临床药学实习则以我校各附属及教学医院为主。 专本衔接工作 我校 2016 级高职学生 59 人报读专本衔接,有 19 名学生已于今年办理本科毕业证并 申请学士学位,一次性毕业率为 32.2%。2018 级高职 31 人报读专本衔接,报读率为 31.9%。 获奖情况 2019 年,获省部级教学改革课题 2 项,中华医学会医学化学会教育教学项目 2 项。教师 出版教材:主编 2 部,参编教材 5 部,其中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4 部,普通高等教育协编教材 1 部。 发表教学改革论文 13 篇。“药学专业综合实训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获 2018 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 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建立 Role Play 医药市场营销课堂”获 2018 年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刘伟等 8 人校获 优秀教师,覃杨等 3 人获校优秀教育工作者,黄燕军等 2 人获校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孔晓龙等 2 人 获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教师指导学生获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二 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获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参 加“第二十届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大赛”获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3 项。 【科研工作】 科研立项 2019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5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6 项。 论文专利与奖励 发表论文 94 篇,其中 SCI 收录 45 篇,其中中科院分区 1 区 SCI 文章 4 篇、2 区 7 篇、3 区 24 篇;北大中文核心 28 篇。2019 年度获得授权专利 3 件,新申请专利 8 件。获广西科学技 术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 学术交流 本年度学院师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 200 余人次。主办“2019 药学前沿高峰论坛”,邀请 美国圣约翰大学陈哲生和杨冬华教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药物科学研究院韩思飞研究员和胡罗娟博士 - 298 - 等 9 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应邀参会并作报告。聘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谢新民教授为本学科客座教授。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一涛教授到我院交流指导。派遣 1 名研究生前往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工作;组织罗凯文等 18 位同学赴泰国兰实 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孙泽义、黄文莲两位同学赴马来西亚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俄罗斯 新西伯利亚国立医科大学学生代表交流团一行 6 人到我校进行学术和文化交流。 【研究生工作】 2019 年录取博士研究生 6 人,硕士研究生 70 人(实际注册 69 人,其中药物化学专业 7 人,药理学 专业 16 人,药物分析学专业 6 人,生药学专业 5 人,药剂学专业 5 人,药学硕士 30 人)。完成 2019 届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2019 届博士研究生共 7 人,毕业 6 人,2019 届硕士研究生共 57 人(包括留学生 3 人),毕业 53 人。评选出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 21 人(博士 2 人,硕士 19 人), 二等奖 42 人(博士 3 人,硕士 39 人),三等奖 115 人(博士 9 人,硕士 106 人)。 完成 2020 年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13 名教师获得博士学术型研究生导师上岗资格(其中 2 人为新 申报导师,1 人为外聘导师)。41 名教师获得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上岗资格。35 名教师获得药学硕士专业 学位研究生导师上岗资格。我校 2019 届本科毕业生中我院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获得者有 11 人。 指导研究生参加第二届全国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获二等奖 1 项;参加“全国医科院校研究生院联盟 2019 年暑期研究生论坛”获得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 【学生工作】 心理教育工作 建立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制度等相关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和活动,加强日常心理辅导与健康指导,开展心理问题排查工作、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加强心理 健康机构建设;参加、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与宣传活动,形成“学院—班级—宿舍”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干 预模式、“学工办老师—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四位一体的协同工作机制。 资助工作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根据《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试行)》, 认定 330 名同学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全院总人数的 20.55%,283 名建卡立档的贫困学生全部获 得资助。2019 年按时按量完成资助任务,做到建档立卡户学生全覆盖。4—5 月,开展以“自立自强、诚 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为主题的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 就业工作 2019 届毕业生总人数为 393 人,总就业率为 92.62%,其中药学本科 146 人中 135 人成 功就业,就业率 92.47%;药学高职 247 人中 229 人成功就业,就业率 92.71%。学院建档立卡毕业生 69 人,其中 68 人就业,就业率 98.55%。2019 年 2015 级药学本科专业 146 人、2016 级高职药学专业 247 人已顺利完成毕业实习。2019 年为毕业生召开专场招聘会 20 多场,提供就业岗位 1000 多个。 创新创业工作 2019 年新增 1 个学生自主创立的公司入驻我院卓越楼 9 楼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新增 2 个项目入驻我校创业园基地;新增 2 个项目入驻我校卓越楼 7 楼创新创业基地。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 练计划项目立项 115 项(其中国家级 18 项、省级 45 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 得省级铜奖 1 项,校级金奖 1 项,银奖 1 项,铜奖 3 项;学校“未来学术之星——大学生课外创新科研课 题”10 项。获广西高校大学生第二十届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竞赛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 奖 3 项。承办第四届广西医科大学创业文化节。 所获荣誉 药学院获校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组织奖、学校第四十九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及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三等奖。程邦等 4 人获校优秀班主任,林晓等 3 人获学校“三下乡” 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工会工作】 完成药学院分工会第三届工会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文体活动,举办青年教师 - 299 - 教学基本功比赛暨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传送《红色家书》,谱写壮美画卷”庆祝三八节活动、第七届“药 韵杯”摄影比赛、迎新游园活动等。组织教师参加学校 2019 年红色家书诵读活动、学校教职工运动会等。 坚持“五必访”,开展慰问活动 10 余人次。协助 1 名住院职工向医疗互助机构申请住院补助。推荐教师代 表 1 名参加 2019 年区直驻邕高校一线教职工疗休养活动。 【社会服务】 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心参加 2019 年广西科学技术活动周、广西创新驱动发展成就展、第九届发明 创造成果展,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发布及招商推介会活动;参与完成了复方牡蛎固齿牙膏、牡蛎婴儿爽 身粉、牡蛎珍珠滋养面膜、牡蛎百香果固体饮料、牡蛎葛根固体饮料等的配方研究、生产工艺研究、产 品质量控制、产品包装设计等中试工作。分别在 6 月、11 月举办执业药师、从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班。 此外,安排教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等多种形式到恭城县、马山县等多地开展中药材品种引种、种植技术 指导、采收加工等工作。 (撰稿:廖羽宁、覃 杨;审核:韦锦斌) 国际教育学院 【概况】 内部机构设置 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一套人马、三个部门合署办 公。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 2003 年 10 月,学院设办公室、学生科、教研科 3 个行政科室,设对外汉语教 研室。 (撰稿:邓 玲;审核:张海英) 人员情况 (1)教职工总数和各类人员总数 截至 2019 年 12 月,学院有教职工 28 人,其中实名编 9 人,非实名人员控制数 15 人,编外聘用 4 人。 (撰稿:邓 玲;审核:张海英) (2)师资情况 2019 年学院共有对外汉语专任教师 8 人,其中研究生学历 5 人,讲师 5 人,35 岁及以下青年教师 3 人。学院重视师资建设,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加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2019 年,学院在职 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 2 人,境外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 1 人;派出学习考察、参加培训、参加学术会 议人超过 50 人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题培训近 100 人次。 邀请 WHO 前高级技术官员 Laura Hawken 女士为全英骨干教师开展全英教学方法的专题培训,有助 于更新全英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授课技巧和提升国际化视野。聘请外籍教师 Christopher Dean Robison 开 展校级全英教师英语口语培训二期,参培人数共计 55 人次。选派人体寄生虫学、全科医学、流行病学和 神经病学专业共 6 名全英教师赴浙江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参加教育部第二十至二十三期来华留学英语师 资培训班(医学)。组织第一临床医学院肖雪老师参加全国第二届 MBBS 项目青年教师英文授课展示活 动,荣获二等奖。 (撰稿:汪雅晨;审核:杨海波) (3)各类学生人数(含进修生) 2019 年在校留学生有 756 名,来自 31 个国家。其中硕士研究生 61 人,博士研究生 12 人,本科生 621 人(全英授课班 472 人)。汉语进修生共计 62 人,其中奖学金生 36 人,自费生 26 人。 (撰稿:陈苑媛;审核:何媛媛) - 300 - 【学生工作】 2019 年国际教育学院 769 名在籍国际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来自 33 个国家和地区,有 215 名国际学 生和 1 名台湾学生顺利毕业。2019 年度应毕业国际本科生共 230 人次,符合毕业条件 212 人次(6 月毕 业 207 人,12 月毕业 5 人),达到学位授予条件 201 人次(6 月获学位 198 人,12 月获学位 3 人);2019 年度应毕业港澳台本科生 3 人次,符合毕业条件 2 人次,达到学位条件 2 人次;2019 届应毕业国际研究 生 22 人次,达到毕业条件 16 人次,达到学位授予条件 13 人次;2019 届应毕业港澳台研究生 1 人(台 湾 1 人),符合毕业条件 0 人,达到学位授予条件 0 人。 针对学生搬迁武鸣校区,学院多次协调校内外相关部门,通报情况,加强沟通,召开搬迁吹风会、 动员会、说明会等,做好涉及搬迁学生的相关工作,并完成了国际教育学院版《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 学生生活指引手册》。 对照《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学院修订了《广西医科大学国际学生手册》和《GXMU ORIENTATION BOOK》,编制了《广西医科大学国际学生辅导员工作手册》。学院开展全校国际学生宗教信仰和开展 宗教活动情况的排查,形成了《广西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涉外宗教活动管理长效机 制建设实施方案》,从在校学习、生活的各环节加强国际学生校内宗教活动的管理。 2019 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多场学术讲座活动,包括 2019 年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中国东盟结直肠 肛门外科学术论坛、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等。同时学院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光明网“校 园宣传直播”招生宣传网络直播(广西医科大学站)、广西高校留学生联欢晚会暨广西留管学会表彰大 会、2019 年中国-东盟学生才艺晚会等活动,指导校留学生会和校学生国际交流协会举办中外学生社区 义诊、留学生才艺展示大赛、趣味智力竞赛、中国旅行经验与小贴士分享会、国教院“十大歌手”、“留 动医大”定向越野比赛等活动。 在学校文体活动方面,我院学生获校第四十九届运动会排球比赛男子组第一名、足球比赛男子组第 一名和女子组第二名、田径比赛学生组男子团体第四名、学校第四十九届运动会学生组团体总分第五名, 田径比赛学生组男女团体总分第六名、武术比赛团体比赛第七名等优异成绩,展现了我院学生的综合素 质。 2019 年正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学院积极组织国际学生参加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感知中国”钦州 行、柳州行、“澜沧江—湄公河青年社会组织国际访问者计划”南京考察活动等考察活动,也组织国际 学观看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式及群众游行”,这些活动让我校广大在校国际学生切 身体会到新中国建国 70 周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撰稿:陈苑媛;审核:梁步敏) 【教学管理工作】 教育与教学管理情况 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结合教育部文件和留学生管理实际,完成《广西医科 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及《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试行)》起草修订工作;继续修订《广西医科大学国际学生(本科)学籍 管理规定》,制定《来华留学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学分要求》及《港澳台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学分要求》; 完成博士研究生公共学位课程方案 4 份;完成 MBBS 培养方案修订 1 份;首次实行跨校区考务工作安排, 实现零教学事故。 连续第三年邀请 WHO 前高级技术官员 Laura Hawken 女士到校开展为期 3 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为临床医学(英语授课)国际学生开展了 13 场次的全球健康专题系列讲座。圆满完成迎接教育部来华留 学生医学教育专项调研相关工作。 - 301 - 全英教学团队建设 组织开展 2018—2019 学年度最受欢迎全英教师评选,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投 票信息并组织学生进行投票,共计 20 名全英教师参加评选。 全英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 推进我校国际化办学的战略目标,鼓励广大教职人员参与来华留学教 育教学改革研究,审核完成 2019 年度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来华留学教育(全英授课)专 项立项 14 项,结题 4 项。 (撰稿:郭尔娜、汪雅晨;审核:杨海波) 【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2019 年我院汉语对外汉语教研室共承担 11 门学历班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化课程和 10 门非学历班留学 生的课程,年授课 3860 学时。 其中本科生课程开设有《汉语》系列课程、《医学汉语》系列课程、《中国概况》(全英授课), 《中国概况》(中文授课)、《基础医学汉语》。研究生课程开设有《科技汉语》、《中国概况》、《中 国现代化进程》。 授课对象共 525 人,其中学历生 373 人,非学历生 152 人,分别来自南亚、东盟、东亚、非洲的 20 个生源国和台湾、香港地区。在 11 个学历班中,2015—2019 级全英班 9 个,2019 级中文班及港澳台学 生班 1 个,研究生班 1 个。 根据学校新校区办学的实际需要,修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授课)留学生的培养方案,取消汉语 (五),增设《医学汉语(四)和《医学汉语(五)》两门必修课,并相应地重新修订《汉语》系列教 程和《医学汉语》系列教程的教学大纲。 (撰稿:王 晨;审核:杨海波) 【科研与学术交流】 2019 年,学院教师发表期刊论文共计 9 篇,获得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1 项。设立广西医科大学 来华留学生(全英授课)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 15 项,主要方向为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生源国执 业医师考试对比研究;形成性评价研究;留学生模拟教学的应用研究;留学生教学信息化研究;全英教 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研究;留学生培养及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撰稿:汪雅晨;审核:杨海波) 继续教育学院 【概况】继续教育学院设学院办公室、教务科、招生工作与学生管理科 3 个行政科室。截至 2019 年底,学院共有职工 15 人,在编职工 6 人,非实名编 2 人,聘用人员 6 人,劳务聘 1 人。其中,正高职 称 1 人,副高职称 2 人,中级职称 4 人。 【党建工作】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按期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组织好党员活动日活动。以党员学习会、专题讨论 会、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政治理论学习,先后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讨论学习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研讨等集中学习会 5 次,着力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支部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对学院“新形势下学校 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情况调研”研讨、检视问题、组织整改,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 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学院党支 部获三星级党支部、直属单位党委 2018—2019 年度先进党支部,支部书记赵邦获学校 2018—2019 年度 - 302 - 优秀共产党员。 加强党风廉政教育 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定期组织召开 支委会、支部民主生活会、专题党课,努力提高支部党员廉洁自律意识。先后开展“继续教育学院深化 对党忠诚教育专题研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组织生活会等检 视整改会议,认真开展学院处级领导干部、全体党员个人党性分析、问题检视,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 评,用好执纪“四种形态”,让拉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招生工作】创新招生工作方法,确保规模增长。学院先后组织开展了对 4 家社会合作办学机构的 成人招生宣传服务工作专项检查调研。2019 年,学院修订完善招生简介、招生简章,共印制招生简介 10300 份、宣传海报 302 份。利用电话、QQ、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动员和组织校内外力量,采取线上、线 下广泛开展招生宣传,努力为考生提供报考咨询服务。2019 年,我校共招收成人高等教育学生 8396 人, 其中:专升本 5790 名、高起本 650 名、高起专 2260 名。2019 年在钦州卫校顺利举办了我校“高等学历 继续教育招生工作会议”,总结 2018 年工作,表彰了表现突出的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8 家、先进个人 31 名,布置 2019 年的招生工作。各函授站用多种方式宣传招生工作。 【教学管理】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019 年,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遵循终身学习理 念,组织修订并印发了《广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凸显个性化人才 培养。 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2019 年我院开设了《妇产科护理学》、《老年护理》、《生物化学》、《护理 教育学》4门课程网络在线教学,采用网络远程教学+集中期末考试(笔试)的教学模式,既解决学员工 学矛盾,又保障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教学点应用 PDCA 循环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方法;贵港卫校教学点采取院校融合、智慧化校园提高教 学质量;梧州汇才教学点通过 5 大要求的过程管理、强化责任教育、成才教育来提高到课率和教学质量, 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激励机制 组织召开了 2019 年教学工作研讨会,总结 2019 年工作,布置 2020 年的教学任务。评选表彰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7 个、先进个人 46 名,用制度管事、管人、管岗,用先 进典型激励人、鼓舞人、引导人,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认真组织成人教育课程考试改革 按照“三统一”的目标要求,组织开展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内科 护理学》及《健康评估》全校统一考试,共有 23 个函授站(含区外)近 3000 人考生参加考试,实现全 覆盖。校本部派出老师携带试卷到函授站巡考、强化教学点管理和教学考试公平。圆满完成 2019 年广西 医科大学高等学历教育学士学位英语考试,共有 2305 名考生参加考试。 成功承办了自治区教育厅“2019 年全区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现场观摩活动”,全区各高校代表 90 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办得很成功,得到教育厅领导的高度好评。 注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综合能力 通过微信直播,把学校授课比赛、业务能力培训等视频推 送给各教学站教师观看学习,提升了各教学点教育教学技能水平,规范外聘教师教学行为,校外教学点 的任课老师也要经过我校聘任后上岗。2019 年遴选一批校本部专家、教授分赴柳州工人医院、柳州育才、 梧州汇才等教学站上示范课、公开课,指导青年教师如何为成人教育学员授课。 注重过程监控,“三抓”见成效 抓好教学督导检查全覆盖不停步。根据《广西医科大学成人教学 站管理规定》,坚持以“过程监控”为抓手,全方位督教、督学、督管、督考,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 学质量。2019 年,校本部把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课堂。建立班级微信群,加强班会制度,丰富学生活动, 加强班级凝聚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本部康复专业本科班结合我院党员志愿者 - 303 - 活动,由任课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现场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强化专业课知识传授又 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很好;启动新的一轮教学检查,学院领导带队到柳州育才教学点、融水卫校 教学点等进行教学检查,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及直属单位党委派员参与函授站(特别是社会办学机构)的 教学督导检查,加强教师上课过程督导和检查,强化教学过程监控。 【学生管理】 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 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的教育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学生入学教育,学院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参加函授站 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功举办了校本部 2018 届成人高等教育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制定了《广西 医科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及表彰办法》并补充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手册里。 首次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优秀毕业生评选表彰,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赵永祥出席了典礼。 抓好党课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引领,校本部先后组织开展系列主题班 会,开展“不忘初心勤学习,爱国荣校勇争先”为主题党课学习活动,召开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初心使命教育等主题班会,邀请直属单位党委罗桓书记给学生上党课、开展“不忘初心,聚力前行”成 教师生素质拓展活动和实践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精心组织,做好档案管理,做好 2019 届成教毕业生 6911 名档案材料的收集、核对、盖章、装袋、 密封、发放等工作。 (撰稿:黄 明;审核:赵 邦)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概况】学院于 2017 年 1 月独立建制,由周素芳教授担任院长,曾志励教授、莫税英教授担任副院 长。学院下设学院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 3 个行政科室。截止 2018 年底,学院共有职工 17 人,在编 职工 6 人,高聘人员 3 人,普通聘用制员工 4 人,项目聘用制人员 4 人。其中正高职称 3 人,副高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3 人,初级职称 1 人。截至 2019 年 12 月,学院学生人数 9149 人,其中,三年制护理、 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疗美容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等 7 个专业共 有学生 3163 人(含护理学院), 2+3 高职护理专业共有学生 5986 人。 【专业设置】为服务学校“十三五”规划及“双一流”建设目标,高职院继续优化专业结构,2019 年暂停信息管理、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的招生;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缩减 药学专业的招生规模;有计划的逐步减少“2+3”校外教学点招生人数,严格将招生人数与教学点教学质 量、学生管理水平、就业达标率等挂钩,以招生人数作为激励措施,每年调整招生指标,推动各教学点 全面提高各项工作水平。 【教学工作】 严格要求,做好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为充分稳定高职教育教学质 量,保证教学安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严格要求,做好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一是统一教学标准,稳定高职教学质量。通过多次征求教研室及学生意见,本年度组织完成了普通 3 年制高职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卫生信息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及康复治疗技 术等 7 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首次统一了所有专业公共课的开课门数及开 课时数;统一了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格式;调整了几个专业间相同课程的时数等,使教学标准更加 规范,为稳定高职教学质量打下基础。此外,本学期启动了 7 个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修订工作。 二是主办第三届护理技能大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本学期主办第三届“2+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技 - 304 - 能大赛,从 10 个教学点分别随机抽取 4 名选手,各点自行选送 4 名选手的方式,共计 80 人参加了比赛, 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本次大赛,除了静脉输液、鼻饲、吸痰三个赛项外,增设了导尿赛项,同时,还增 设了案例,使比赛更加全面、科学。比赛结束,专家评委对各操作技能要点进行了讲解并现场进行操作 演示,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大赛的举办为提高日常教学中实践课的质量提供了动力。 三是继续组织课程统考,敦促教学点重视教学。本年度,组织 10 点教学点参加《妇产科护理学》、 《内科护理学》与《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3 门主干课程的统考、并召集教学点相应课程教师到本部 召开教学研讨会后统一阅卷。成绩出来后及时做好考试分析并张榜公布,以敦促教学点重视教学,保证 校、内外高职学生的教学同质化。 抓好考试环节,保持良好考风 玉林校区开考的每门课程,均由校本部对应教研室试题,并要求至 少有一名校本部对应教研室的教师参加巡考,参与评卷工作;对本部开考的每场考试安排巡查,严肃考 试纪律,抓好考试环节,树立良好考风,以保证多校区运行后高职教学水平。今年首次组织 7 个教学点 共 992 人参加“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开考科目为文化基础(300 分),职业 技能知识(300 分),最高分 600 分,最低分 180 人。 稳定教学监控体系,不断加强教风建设 建立玉林校区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体系,召开教学信息员 座谈会,做好教学一线信息反馈工作,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教学设备设施的意见反馈,及时协调解决。 本年度,组织高职教学督导组成员,对南宁卫校、北海卫校、桂林卫校、河池卫校、玉林卫校 5 个“2+3” 高职新教学点进行了教学检查与教学督导,通过督导听课、课后交流、集中反馈的形式,对存在教学问 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为稳定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垂直教学管理,重点关注玉林校区高职教育教学 与教务处一起,二次组织本部相关学院各教研室 主任等老师近 45 人次到玉林校区开展调研与交流。通过集中会议、现场走访、集中反馈的形式,对新校 区师资、教学设备、设施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商讨,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玉林办转报告校领导,保 证 2019 年秋季学期平稳开课,同时为 2020 年春季学期顺利开课做好准备。此外,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及 教务科全体工作人员三次赴玉林校区直接对接高职教学、学籍、考试考务及成绩管理等具体事宜,手把 手带教。 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全方位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本年度召开“2+3”高职 10 个教学点年终教学工作 总结会议 1 次,针对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打下基础;召开学生 座谈会 4 次,广泛听取其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设施设备等的意见及建议,为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 供参考。 【学生工作】 开展各种学生活动,邀请校外教学点学生回校与校内高职生同场竞技,提高校外高职生对母校的认 同感 举办 2018 年“2+3”高职护理技能大赛,邀请 8 个校外教学点参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 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临床技能。修订《广西医科大学专科(高职)教育考试管理规定》,并在 考试中认真贯彻落实,对每场考试安排巡查,严肃考试纪律,树立良好考风,以保证测试的公正、公平, 客观真实反映高职教学水平。 首次成立高职学生教学信息员、考试前定期召开学生代表诚信考试座谈会 规范高职生《心理健康 教育课》与《就业指导课》的授课与管理,制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纲》,让高职生与本科 一样,享受学校优质的师资资源。在大力宣传发动下,校外高职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当 中,2018 年广西医科大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河池卫校教学点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还有多个卫校教学点 获得三等奖及最佳人气奖。在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高职院获得铜奖 2 项,优秀奖 6 项,其中玉林卫校获得铜奖 1 项,优秀奖 3 项,高职学生已经越来越活跃于学校的舞台;利用本科教 - 305 - 学管理系统,开设专门的高职学籍管理端口,经过一年的调试使用,目前已经实现学籍管理的信息化, 解决了以往人工管理繁杂,学籍信息易错易漏的尴尬局面。另外,重视高职生享有与本科生一样的心理 健康教育及辅导资源,经过沟通努力,已经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心理卫生中心统一安 排;加强学生心理辅导与相关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没有发生因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大安全问题。 【护理资格考试】2018 年我校“2+3”高职护理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为 77.63%,而 2019 年护 理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达 85.3%,远远高于去年。 【教学改革研究】2019 年组织申报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校本部获得 2 项立项,其中重点项 目 1 项,一般项目 1 项。 【学生工作】 严格日常管理,针对性开展校本部学生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及高职院的工作部署,积极联系各有关 二级学院,传达各项工作任务,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相关问题,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一是落实“三全育人”,发展学生党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方 针, 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党建工作。应上级党委的要求,召开校本部有高职学生的二级学院和 “2+3” 教学点学生党员发展调研座谈会,提出学生导员发展整改方案,落实到人,狠抓学生党建,为党的事业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起对优秀青年的教育与培养入党的责任。 二是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 2019 级高职新生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 的基本情况及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贯彻到新生入学教育的全过程,为进入高职学习奠定基础。对 2343 名校内外高职新生开展心理普 查,以及对高职老生的心理排查。约谈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给每个新生班开设 2 次心理理论课、2 次心理团体辅导课以及总时长为 558.8 分钟的心理网络课,总课时 量为 282 节。课程内容与本科心理课保持一致。而且针对心理团辅课采取不超过 25 人的小班授课,保证 教学效果。 三是严抓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严抓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高职学生无安全事故 发生。高职学生总数为 9206 人,其中高中起点高职学生 3297 人(校本部 2430 人,玉林校区 867 人), “2+3”初中起点全日制高职学生 5909 人,分布在广西各市 10 个卫校教学点。人多面广,确保学生安全 尤为重要,一年来共处理高职学生安全突发事件 13 起,高职学生无安全事故发生。 高职院学生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组织校内外高职师生开展主题为“千万学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 育课,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旨在增强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着 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组织校内外高职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视频学习等方式开展防范校园不良网贷和电 信网络诈骗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对高职学生宿舍进行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文明 宿舍”评比活动,表彰和奖励优秀宿舍;假期做好学生离、返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安全事故、违纪违 法事件的发生;排查高职外宿学生情况,严格要求学生履行外宿手续;定期收集 2+3 高职学生管理工作 记录表,掌握高职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学习生活情况。 四是做好高职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校本部 880 名高职学生的档案整理和保管工作,以及 2019 届 673 名高职毕业生的档案邮寄工作,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和顺利寄发。同时,指导各校外教学点高职 学生的档案归档和寄发工作。 定期帮扶,安全兜底,加强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 根据学校“多校区多院区”发展需要,目前按照 学校要求,高职院派驻人员重点帮扶玉林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对玉林校区学生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 备、部门职责、宿舍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建立学生管理体制,完善机构设置。目前分 管学生工作的莫税英副院长已经派驻到玉林校区定点上班,每月不少于 15 个工作日。 - 306 - 重视课程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承担玉林校区《心理健康教育课》与《职 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授课、组织与管理,高职院教师前往玉林校区授课学时数达到 192 学时。培 养玉林校区这两门课的师资力量,“输血”与“造血”同时进行。 加强指导,同构同质,扎实做好“2+3”高职学生育人工作 一是定期督查指导,强化学生管理力度。组织召开“2+3”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会议,就学生的安全管 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评优评先、贫困生认定、奖、助、贷及勤工助学、违纪处分、学生 宿舍管理、学生就业管理、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进行研讨和培训,提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和水平。定期 对“2+3”教学点进行工作检查,对各教学点的学生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学生管理制度、教育管理 情况和安全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教学点进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 意见,促进教学点规范、标准办学。要求教学点每月向高职院汇报学生管理工作情况,上交“2+3”学生 管理工作记录。 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根据上级文件和学校的要求,建国 70 周年之际,在高职生中开展“万千学生表白祖 国”活动,高职教学点通过“主题班会”、“同唱国歌”、“国旗下的演讲”、“我和我的祖国”合唱 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展现了大学生永远跟党走、坚决拥 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向新时代祖国告白的爱国情怀。 三是寓教育于实践中,增强高职学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打造学生活动品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有成效。一年来,组织开展了 2019 年春季学期“高职杯”拔河比赛和 2019 年秋季学期“高职杯” 气排球比赛,校内外共 19 支参赛队参与角逐,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建国 70 周年之际,在高职生中 开展“万千学生表白祖国”活动,高职教学点通过“主题班会”、“同唱国歌”、“国旗下的演讲”、 “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使命感。组织、指导 高职学生积极参加我校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 13 项奖项,其中省级职教赛道铜 奖 1 项,校级银奖 1 项,校级铜奖 3 项,校级优秀奖 8 项。 四是加强“2+3”教学点的师资培训,提升教学点的师资力量。组织“2+3”教学点教师参加学生管 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各类培训,2019 年共组织教学点就业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人员赴桂林、南宁等地培训 3 次,以及叙事实践基础课培训、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式 教育改革”培训研讨会等心理培训 2 次,大大加强了教学点师资队伍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点教师 的能力和素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求真务实,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地开展奖助勤贷工作 一是做好“2+3”高职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及奖、助、贷、评优评先工作。为加强教学点的各项资助 工作,高职院领导、老师赴教学点进行指导、研讨和检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统一部署, 承担了“2+3”高职 5909 名在校生的奖助勤贷及学费补助,占全校本专科学生总数的 31%,共认定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 2103 名,占”2+3”高职学生总数的 36%。全院“建档立户”学生 821 人,资助覆盖面 100%。 二是组织开展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四类资助项目和校内 外其他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共评选出国家励志奖学金 167 人,共发放奖金 835000 元。区政府奖 学金 23 人,共发放奖金 115000 元。国家一等助学金 872 人,共发放奖金 3749600 元。国家二等助学金 209 人,共发放奖金 480700 元。中职升高职学费补助 1160 人,共发放补助 2320000 元。完成 2017 年生 源地贷款新增人数约 900 人,合同金额约 720 万元。2018—2019 学年校内外高职学生评选出“优秀学生 奖学金”1008 人,发放奖金 100000 元;“三好学生”674 人,发放奖金 8600 元;“优秀学生干部”258 人,发放奖金 3600 元;“先进班集体”21 个。累计发放奖金 112500 元。 - 307 - 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力促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指导,整合资源,认真抓好“2+3”教学点就业 工作。我院承担了学校就业基础最薄弱、就业工作经验缺乏、毕业生数量最多的校外“2+3”毕业生就业 任务,由于一直以来教育厅对中职毕业生没有就业工作考核,各教学点没有完整的就业工作机制和体系, 与我校合作办学后,从无到有,经过建章立制、检查督促、层层落实,终于圆满完成 2019 届毕业生就业 目标,初次就业率达 91.88%。“2+3”护理专业教学点多,区域分散,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不断 增大。2020 届 2265 人,2021 届 2692 人,接近全校毕业生半数。目前共有“2+3”护理专业教学点 10 个,校外教学点 8 个,明年新增 4 个教学点有毕业生,就业任务艰巨。 “2+3”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和做法主要有 6 点:1.学院于 2017 年初,学院独立运行后马 上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指导各教学点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教学点校长即“一把手” 任组长;2.抓实、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毕业生将就业期望值与客观现实结合,每年都到教学 点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和就业动员;3.规范课程建设。要求各教学点必须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这两门课,并统一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每个学期都组织课任教师进行教学 能力培训;4.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特别是开拓临近广西的广东省各市、县就业市场。2018 年前往重庆、 四川及上海等地,2019 年前往广东广州东莞和深圳等地与用人单位洽谈,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力促毕业 生就业;5.就业工作目标与招生工作“挂钩”,与教学点签订“就业目标责任状”,指导和督促教学点 按阶段推进就业工作;6.做好每年的就业工作核查。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跟进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及 时更新数据。 经过努力,我院圆满完成 2019 届毕业生就业目标,且在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就业率较 2018 年提高。2019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1.88%,连续三年稳定在 90%以上且逐年增长。 (撰稿:赵婷婷;审核:周素芳)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概况】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原名人文管理学院,成立于 2009 年 6 月,2014 年 9 月更为现名。2015 年 5 月起,学院按学校要求精简行政机构,设学院办公室、教研科、学生工作办 3 个行政科室;2015 年 8 月起,学院按学校要求重新调整业务机构设置,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现有人文医学系、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系;其中人文医学系下设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医学沟通学教研 室、大学语文与文秘教研室、艺术教研室;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下设社会工作教研室、社会学教研室、 社会心理学教研室;经济学与社会保障系下设经济学教研室、社会保障学教研室、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 室。学院有“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师人文 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广西)基地、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人文医学考培基地”等三个研究基地;设立广西 医科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健康服务研究中心等两个中心。学院于 2019 年 11 月 28 日整体搬 迁至南宁市武鸣区办学,校本部仅保留研究生教育和部分研究基地的职能。 学院有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方向)、中外合作办学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 障方向)、养老服务管理、医疗保险等四个(5 类)全日制本科专业;有社会保障学专业、社会工作(专 硕)两个硕士点,有老年服务与管理高职专业。2019 年录取本科生 255 人,其中社会工作专业 74 人,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98 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医疗保障 3+1)83 人,2019 年毕业生 175 人,其中 170 人获学士学位,学位授予率 97.1%。毕业生就业率为 93.1%,就业与专业对口度为 75.3%。 【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学院新发展。制定完善党总支委员会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院长办 公会制度等学院决策议事的重大制度规范,今年召开党委会 14 次,党政联席会议 16 次,院长办公会 15 - 308 - 次。两院管理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水平取得明显进步。思想理论成果丰硕,理论宣传取得重大进展。 学院出版《广西人文医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19 年)。支持教师在主流媒体刊发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先 后有 9 人次在《广西日报》理论版刊发 9 篇理论文章,取得了学院,甚至我校的历史性突破,提升了学 院和学校的影响力。党总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 7 天以上,党总支领导班子 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开展调研活动,确保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增强统 战意识,由党外人士领衔打造的“校宠懵鸭”漫画形象,为建设校园文化添砖加瓦。坚持标准,保证质 量,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本年度发展了学生党员 39 名,有 104 名入党积极分子已经经过党委会审核 通过。 【教学工作】2019 年,学院共承担了硕士研究生,长学制本科、五年制本科、四年制本科,高职、 成教等三个层次的课程。其中,开设必修课课程 63 门,2018—2019 学年下学期共完成 3559 个课时教学 任务,2019—2020 学年上学期共完成 2701 个课时教学任务,全年合计 6260 课时。开设选修课程 23 门 次。2018—2019 学年下学期被评总次数为 6122 次,本次统计被评教师人次为 82 人。在学生个人评价中, 优秀率为 73.95%,共 4527 人次;良好率为 24.71%,共 1513 人次。我院全体教师在学生评教得分等级 中均为优良,无“中等”及以下评价。 【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学科建设,推动新校区本科教学上层次。经过整合校内外力量,2018 年 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建设单位,2019 年招收第一届学生。将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项目建设与新 校区建设结合,获得 300 万经费资助。申报并获得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 个(第 1 年资助经 费 80 万元)。根据新校区建设的实际情况,为新校区实验室购置了教学软件、案例库等实验课软件。推 进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开发,加强教材建设,有 2 位教师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医药市场营销学》。鼓励 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打造品牌特色专业。《医学院校创新型医疗保险人才 “1-2-3”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与智慧树公司合作进行《医疗保险学》线 上网络课程的拍摄。积极申报一流课程(共 3 门)。 【拓展专业实习基地】探索“校政企社合作”模式。组织教师到上海、广州、深圳及区内多个地市 考察教学实践及实习相关的政府部门、医院、养老院及社工机构,主要包括爱照护养老集团、朗诗•常青 藤养老集团、上海市静安区春晖社工事务所、上海市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 医院、上海市华东医院、上海市东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南宁市和悦社会服务研究与评估中心、 南宁市民政局、北海市民政局、柳州市低保办、柳州市城中区民政局、南宁市和悦社会服务研究与评估 中心等。并通过多次洽谈,尝试与这些政府部门、企业、社工机构联合起来探索“校政企社合作”模式, 目前,该模式已获得各方认可,正处于探索阶段。 【学生工作】创新就业新方法新渠道,稳步推进就业工作。今年学院新增加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陡然增加,我院积极面对,迎难而上,积极开展下列就业新举措:增加了就业 大篷车,送学生到用人单位考察交流;就业困难学生一对一面试技巧训练;点对点就业推荐。截至 7 月 28 日,本专科就业率 93.21%,其中建档立卡 32 人,研究生就业率达到 100%,顺利完成了就业指标, 获得就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加强交流合作,积极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理念。学院邀请加拿大曼尼托巴 大学罗海老师、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杨晓霖教授,以及广西医保局、广西保险行业协会、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领域专家来给师生进行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第三届健康人文学术 年会、2019 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护理论坛、2019 广西大健康产业峰会亚布力论坛、叙事医学相关的 会议,组织 4 名教师参加了全国医疗保险教育论坛会议。人才引育成效突出,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 12 人,其中博士 3 人,晋升副高职称 4 人,考上博士 2 人,博士毕业 2 人,是近 5 年来的最大进步。 - 309 - 【社会服务】科研社会服务有突破,王前强书记带领团队完成了广西卫健委课题“健康广西考核指 标体系研究”,首次获得并完成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第三方评估课题“医联体政策实施效果评估”,配合 自治区卫健委完成“健康广西行动计划考核方案及主要指标体系研究”,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卫生与 健康政策建议与决策咨询。陈飞教授作为自治区党委讲师团成员,多次深入基层单位,面向各高校讲授 教学示范课。王前强等多名领导先后给学校师生、医务人员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党的创新理论。 由陈宇老师发起成立的南宁市阳光雨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获多项政府及企业的项目及课题,中心的服务 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服务对象及购买单位的良好评价。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共完成 2 期人文医师 培训和组织全国考试,2019 年共培训学员共 334 名,培训效果良好。 (撰稿:俞 师;审核:王前强) 马克思主义学院 【概况】马克思主义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国政治理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 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2019 年新增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研室,目前共 6 个教研室。2015 年成立广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 2019 年,人事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职工总人数为 24 人,专任教师 23 人。专业教师当中,共 有教授 3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7 人,讲师 10 人。教师当中 35 岁(含 35 岁)下 9 人,35 岁以上 45 岁(含 45 岁)以下 8 人,45 岁以上 6 人。有硕士 16 人,博士 7 人,在读博士 2 人,硕士生导师 3 人。 另外,由于人事关系在院内的专任教师与国家 1:350 师生配比还有很大差距,一年来我们在学校领 导下,按照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切实做好思政课教师配备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 (桂教工委宣〔2019〕24 号)文件精神,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思政课教师配备。整合了校内有思政背景的 优秀教师转岗担任思政课专职教师,院内院外达 65 名,达到自治区教育厅的整改要求。65 名当中,共 有教授 7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14 人,讲师 28 人。教师当中 35 岁(含 35 岁)下 31 人,35 岁以上 45 岁(含 45 岁)以下 21 人,45 岁以上 13 人。有硕士 53 人,博士 12 人,在读博士 3 人,硕士生导师 3 人。 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五门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继续开设公共限选课《建设健 康中国战略与大健康产业发展》。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政治站位】学院班子始终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 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班子成员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把好分 管领域的各项工作。2019 年 11 月,学校党委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并结合实 际把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等思政工作部门的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划入,极大整合了教育 资源,加强了学院党建工作,提升了学院党的政治核心与引领作用。一年来班子政治建设持续有效,学 院未出现各类影响稳定的言论与事件。 思政党支部注重理论学习,先后组织教职工(全体教职工均为党员)学习讨论中央《意见》,习近 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讲话精神的专题辅导培训班。支部尤其以“支部读经典”活动、周末理论大课堂等抓手,加强党 - 310 - 员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提升。 2018 年,思政党支部根据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相关要求,高质量做好“双带头人”工程、“强 基固本”工程、“创优争星”、“对标争先”等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强化“研读经典”、支部共建、助 推课程思政建设等特色自选动作,强化全院教师又红又专思想培育。一方面持续开展“研读经典”活动。 每月组织党员研读一本经典,并要求所有党员同志在所列出的经典著作中选择一本来作为主讲。党员同 志先后对《共产党宣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经典著作进行了重温研读。 同时还先后组织党员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相关 会议精神进行集中研讨。另一方面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助推学校教师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先后与附院 检验科核医学党支部、产科党支部进行支部共建活动,共同开展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讨活动”以 及“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研读经典活动”。支部党员还参与他们开展的各类对口帮扶走基层活动。 再一方面发挥专业学科优势,积极支持校内各学院的党建活动。思政党支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知识优 势,积极开展服务师生工作。秦桂秀、陈会方、杨海秀、莫蓉等党员同志先后为各学院党组织讲党课。 学院在 2018 年全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上作“十九大精神进行课堂”经验发言,思政支部荣获学校 2017—2018 学年度“优秀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强化“德医交融”思政课教学改革】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持 续推进“德医交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全力培养高素质医学生。学院的“德医交融”思政课教 学改革获学校 2018 年教改成果特等奖,并获 2019 年自治区教改成果二等奖。一是创新教学管理。课程 设置上,严格落实基本要求开好博士、硕士、本科、高职等不同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创新教学 管理,大力控制课堂规模,目前大部分为 100 人以内的中班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按照日常考核、 自学活动、实践教学、期末考核等多元化方式相结合,推进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2019 年,学院组 织了 4 门课程申报学校一流本科课程认定。二是打造“德医交融”教学品牌。学院常态化地开展“德医 交融”实践活动作品展示活动,打造形成了“医之德法”“医之感动”“医说原理”“走近医家”等思 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品牌,通过网络平台向全校师生展播。学院每学期举行 1—2 期大学生模拟法庭实 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并同步网络直播,受益师生超万人次。此外,学院还拓展开设必修通识课,打造 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品牌课程,围绕习近平健康中国理论与实践的主题,邀请知名专家 学者来校主讲,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王前强教授组织的“健康中国战略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关键领域” 课程入选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培训 2019 年度“好课程”。三是大力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学院积极 发挥功能与作用,先后深入到一附院、口腔医院、信管学院、基础医学院等教研室开展“党员固定活动 日”活动,及联合备课活动,共同交流探讨课程思政建设,尤其加强与基础医学院系统解剖学教研室的 联系,共同谋划“一分钟思政”建设,探讨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有 1 名获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 名获全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课“精彩一课”二等奖。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学研】一是加强马工程基地建设。学院注重以马工程基地建设为载体,开 展课题立项与理论研究工作。基地择优推荐并获广西马工程课题立项 2 项。同时,基地发挥自身优势, 支持与鼓励基地成员申报各级各类基金,延伸拓展课题研究。2019 年,王前强教授带领团队完成了自治 区党委改革办课题“广西医疗联合体政策评估研究”、广西卫健委课题“健康广西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并配合区卫健委完成“健康广西行动计划考核方案及主要指标体系研究”,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卫生 与健康政策建议与决策咨询。二是积极开展服务社会活动。学院发挥理论小高地优势,积极为社会宣讲 党的政策理论。陈飞教授作为自治区党委讲师团成员,多次深入基层单位,面向各高校讲授教学示范课。 秦桂秀、王前强等多名领导先后给学校师生、医务人员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党的创新理论。三是 - 311 - 加强理论研究。一年来,学院配合出版《广西人文医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19 年)》。1 名教师获广西 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支持教师在主流媒体刊发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先后有 9 人次在《广 西日报》理论版刊发 9 篇理论文章,其中应《广西日报》理论版之约,5 位教师分别撰写文章组成爱国 主义教育专版,于 2019 年 12 月 24 日刊登,产生较好社会影响。 虽然学院与思政课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中央、自治区与学校党委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 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政课教师外引与内培难度较大。相比区内外兄弟院校,引 进力度过小;同时当前多数高校都在开展“抢人”大战,而每年相关学科背景的博士毕业生数量又有限, 这些加剧人才引进难度。同时我校虽转岗一批教师,但培育力度还需加大。二是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 平有待提升。教师队伍中,大多为年轻教师,理论基础与教学能力相对不足;教师教学压力较大,科研 时间被挤压;教师中有国家级课题、标志性成果、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等较少,教师整体教学能力与水 平还有提升空间;学院尚未有学科硕士点,马工程基地成果产出不多,影响学院平台建设。三是思想政 治理论课建设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还需持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率还可提升; 思政课改革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撑力度还需要加大。同时搬迁新校区后,思政课将面临校本部、武鸣校 区、玉林校区等三地授课,如何统筹管理、协调推进、同质教学等还需要进一步谋划。 (撰稿:陆佩娟;审核:陈会方) 外国语学院 【概况】外国语学院设学院办公室、教研科、学工办(团委)三个行政科室;内设外语系、公共外 语部和外语培训与发展中心三个教学、教辅系部。11 月 28 日,外国语学院首批整体迁入武鸣校区 A9 栋 博雅楼。 外语系下设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第二外语三个教研室;公共外语部下设大学英语、医学英语两个 教研室;外语培训与发展中心统筹管理英语竞赛组、大学生创新创业组和英语辅修组。截至 2019 年底, 学院有教职工 44 人,其中专任外语教师 42 人(教授 3 人,副教授 10 人,讲师 26 人,助教 3 人),高 级工程师 1 人,高级工人 1 人。教职工中 3 人具有博士学位,34 人具有硕士学位;26 人具有留学、出国 进修经历。我院普通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在读学生人数 262 人,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在读人数 145 人, 2019 届英语专业毕业生 34 人。2019 级辅修英语专业录取新生 42 人,辅修英语专业 2019 届毕业生 60 人。 (撰稿:谢 予;审核:周红霞) 【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 段,理顺公共外语部、外语系、外语发展与培训中心与下设各教研室、教研组之间的垂直管理,以制度 规范教学管理,提升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公共外语部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突出医学英语课程的特色,兼顾不同专 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一年级大学英语通识课程为基础,做大做强二年级医学英语为核心的特色课程群; 借以推动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和教材向医学学术英语读、写、译体系化方向的深层次发展。 充分利用慕课 MOOC、微课、手机教学 APP、SPOC 等各种在线教学资源,提升传统课堂教学质量,丰 富形成性评估手段,成效显著。医学英语教学团队的《综合医学英语》开展慕课加直播模式得到学校教 务处的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向全校推广。 学院上下齐心努力,顺利完成了校本部、武鸣校区和玉林校区的高职、成教、本科、地方研究生、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公共英语教学任务。2019 年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同比提升;全校学 - 312 - 生积极参加各项英语竞赛共 9800 多人次,为历年来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年。 2019 年 11 月,我校选手陈 薇婧、黄雨晨分别以第一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夺得“外研社杯—国才杯”全国写作大赛广西赛区特等奖, 并代表广西赛区参加 12 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总决赛,双双夺得了全国写作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2019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中,我校选手获得广西赛区一等奖 3 人,二等奖 5 人,三等奖 1 人;在 2019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共获得广西赛区特等奖 4 人,一等奖 15 人,二等奖 89 人, 三等奖 146 人;2019 年 11 月举行的广西高校大学生英语戏剧节暨微电影大赛中,我校有 3 部集体作品 和 3 部个人作品入围全区决赛;在首届 “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中,我校有 8 位同学获得全国 线上比赛“优秀奖”。 截止 2019 年底,我院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在读学生共计 407 人。为突出我院办学特色发展的目标,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外语系对照《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修订了英语和翻译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实践的比重,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增加创新性学分或综合测评分; 实施教学管理逐级负责制,强化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课堂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管理, 监控教学质量。落实校企合作项目中学生培训与实习环节,5 名学生获传神翻译公司合格实习生和兼职 译员资格,成为我院“武汉传神公证 G2 团队”首批队员,在 44 天内完成 256 份公证材料的翻译。谭桥 羽等 17 名同学获实习证明,翻译专业张丽玲同学成绩名列前茅,一个月内完成 3 万多字的翻译材料。 2019 年度我院共组织申报 15 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 2 项区级立项,5 项校级立项;“互联网+” 项目组织申报 11 项,获得铜奖 1 项。3 项区级项目和 5 项校级项目已结题。 学院在校际交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19 年,9 名学生参加学校泰国兰实大学交流项目。 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作责任制,落实帮扶责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拓展就业市场,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我院 2019 届毕业生就业率 100%。 我院辅修英语专业 2019 届 60 名毕业生(2015 级辅修 24 人,2016 级辅修 36 人)均获得辅修毕业证 书和学位证书;2019 级择优录取新生 42 人,生源来自校内各学院,平均绩点在 3 以上。本年度辅修英 语专业共完成 636 课时的教学任务,其中 2018 级学生已完成所有辅修课程,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2017 级辅修毕业论文已提交终稿。 辅修英语专业学生发挥语言和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未来学术之星等科研 项目;本年度 5 人获保研资格;在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中获得区级三等奖以上奖励共计 7 人次;1 人获得 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1 人获得 CATTI 笔译三级证书,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有 益经验。 (撰稿:周红霞、谢 予;审核:周红霞 ) 【科研及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为突破口,稳步推进教研教改。公共外语 部加强学术团队建设,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并参与科研教改项目。青年教师参与编写教材 2 部,其中“广 西医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指南”对规范我校成人学位英语考试有积极作用;另一部立 体化教材 “互动式综合医学英语”教材计划 2020 年初出版。2019 年上半年,我院青年教师获校级教改 课题 2 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 2 项,研究生课程建设立项项目 2 项,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3 项,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1 项;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1 项,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 改革工程项目 2 项。公共外语部教师主编教材 3 部,获省部级教改项目 1 项,校级教改项目 1 项,完成 2018 年《综合医学英语》课程思政项目结题。此外,符霏雯参加第六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文 科组三等奖。 外语系重视国内外院校间学术交流,先后邀请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纪可教授、法国巴黎大学语言 研究专家到我院讲学,派出教师 42 人次参加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组织的高级口译课程培训、学术交流、 - 313 - 研讨会等,截止 2019 年底,2 名青年教师到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访学。翻译专业教研室积极开展翻译方 面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获区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1 项(语料库)、区级“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 1 项(翻译工作室),校级教改课题 1 项、厅级科研课题 1 项、校级微课 1 项。 (撰稿:周红霞、谢 予;审核:周红霞 ) 【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实抓牢,党总支与基层三个支部签订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 “党建工作责任书”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落实党支部书记及党务骨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党支 部书记及党务骨干培训,把“党员学习活动日”制度化。有计划有组织开展、落实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 培训,年度党课、集中培训等共 48 学时,共 81 人次参加。年度顺利发展党员 25 名。按要求配备基层党 建、宣传思想、纪检监察等党务专(兼)职人员,教工第一党支部已配备“双带头人”书记,教工第二 党支部“双带头人”书记计划也在落实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 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把“思政入课堂” 持续的向实处、深处推进。院 领导班子、党员老师以“学业辅导沙龙”的形式, 针对各专业年级举办了 7 期辅导培训;教工第一党支 部组织学生学习十九大报告并进行翻译,举办了第二届“诵读中外经典” 比赛;党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 各类学科比赛,本年度共获区级学科竞赛奖项 20 余项,党员带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未来学 术之星等项目共 14 项。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院领导班子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四次入户帮扶,组织人力、物力 帮助贫困农户推销农产品、开展入村精准扶贫“三方”见面会、赠送果树苗、扶贫植树,所帮扶的贫困 户 2019 年年底已达到脱贫指标。 (撰稿:韦建辉、黄万获;审核:韦建辉) 【学生工作】建立思政教育的长效机制, 积极构建外国语学院特色的“十大”育人体系。抓好学风 和班风建设,严格执行早读和晚自习制度;举办“周日思政讲坛”——礼仪与形象修养讲座,邀请外语 系和各教研室主任参加学生工作例会,加强工作交流和问题沟通,充实学院全员育人的力量;开展“先 锋党员”+“立德树人”教育活动,调动全院教职工带领、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到医 院、企业实践类以及学习兴趣、科研课外实践类项目 10-15 项,完善的学生课外实践体系;围绕专业方 向、职业规划、就业择业、心理健康等主题定期举办“学业辅导沙龙”活动;以习近平的“奋斗观”重 要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滋养学生的心灵;推进班主任管理改革并试行学业导师制度。2019 届毕业 生 100%就业率,学院继 2017 年、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就业创业先进集体”称号,2017 级翻译专 业获得学校“先进班集体标兵”称号和 2018—2019 学年“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撰稿:黄万获、梁步敏;审核:韦建辉) 【医学英语教育研究结硕果】2019 年,我院成为中华医学英语学会/中国 ESP 专业委员会医学英语 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 (Committe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委员单位。我院医学英语教育研究 进入国家水平,共出版医学英语教材 2 部,申报大创项目 13 项。院长周红霞教授出席并主持各类全国医 学英语学术论坛 23 期,在翻译专业顶级杂志“中国翻译”发表论文《宇宙现象中人类“translation”行 为再思考 Reflection on Human Translation Action with Cosmic Perspective》,实现翻译专业核刊论文零突 破。 (撰稿:谢 予;审核:周红霞) 【翻译专业团队出佳绩】翻译教研室教师黄晓云、周小琳建立“G2 公证翻译团队”,团队成员从 5 人扩展到 10 人,截止 2019 年底,完成六百多份公证材料的翻译,团队中 2016 级翻译专业学生陈英丽、 刘翠、曾舒婷和 2017 级翻译专业学生蒙丽好、蒙晓燕获得武汉传神翻译公司的“优秀译员”称号;陈英 - 314 - 丽、刘翠、曾舒婷、龚竞禹、叶凡、王卓佳因实习期间表现优异,被武汉传神翻译公司评为 “优秀实习 生”。黄晓云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 (撰稿:黄晓云、谢 予;审核:周红霞) 全科医学院 【概况】全科医学院设学院办公室、教研科和学生科等 3 个行政科室,设全科医疗、全科技能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保健与康复及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等 5 个教研室,有广西中外全科医学培训交 流中心、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社区健康管理指导中心等 2 个校属机构。学院建有由 5 家三级综合 医院、2 家二级综合医院及 10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学院普通高等教育开 设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全日制本科专业。截止 2019 年年末,学院共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 778 人,在职教职工 12 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 3 人,副高职称 1 人,讲师职称 5 人,博士学位 5 人, 硕士学位 5 人。自 2019 年 12 月 24 日起,学院整体搬迁至学校武鸣新校区,各项工作将在武鸣新校区运 行开展。 【党建工作】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牢固 “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贯彻学校党委、纪委下发的文件,按照学校 党委宣传部安排的年度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认真做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推广使用。组织学习习总书记“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题词, 看两会听报告,学习贯彻落实全区 教育大会精神,强全科谋发展,召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讨论会;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教工党员进行了 7 次“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专题集中学习,在工作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纳师生 意见和建议,制定调研方案,边学边查边改,开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调研会和民主生活会, 立足三全育人,精培全科人才。发挥学院教工党员在班风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教工党支部和党员 中开展“先锋党员+”立德树人行动。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实精准扶贫工作 对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发展工作进 行专项督查,规范党员发展,完善党员发展档案记录。配合学校完成我院对第 58 期入党积极分子 50 人 暨第 19 期预备党员 2 人培训班培训工作。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指导支部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党 章党规党纪,开展以案明纪警示教育专题会议,开展 “扫黑除恶我先行 夯实基础勇当先”主题党日活 动,观看 PPT 视频和集中学习相关知识,组织党员集体签订“无涉黑涉恶行为”的承诺书。不断强化敬 畏意识和底线思维,在日常强化综合治理和重点管好学生安全工作;响应学校党委号召赴我院定点帮扶 的马山县里当瑶族乡內钱村开展“兴水利、种好树、助脱贫、惠民生”植树活动和入户调研活动。积极 落实区扶贫办及我校关于进一步深化精准帮扶“三方见面”活动的通知精神,党总支两次赴马山县里当 乡內钱村开展“三方”见面活动,赠送每户扶贫对象 15 支鸡苗,与脱贫户亲切交谈,加深对脱贫的思想 认识及进一步落实脱贫发展措施。 【教学和科研工作】 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成果申报工作为契机,全面梳理推动本科教学改革 强调学生 临床实践能力早培养,在 2019 级新生中开设贯穿 5 年医学本科教育的全科医学技能培训课程,该课程坚 持“早临床、多临床和反复临床”的导向,开展“以人为中心和连续性照顾”的全科医学技能、社区健 康管理以及卫生管理者技能等培训,现技能培训课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同时拓展原有的全科临床技能和 - 315 - 临床思维课程,联合校附属肿瘤医院开展 2015 级学生三甲医院实习前的临床技能培训,提升技能培训课 程的师资水平,改善培训硬件资源;持续深化《全科医学概论》、《社区预防》、《社区健康教育与健 康管理》《社区保健》等四门全科特色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扩充丰富 “三分制”内容,发展线上教学 资源库,扩展学生自学材料,增加多种考核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学院总结近 10 年来对农村订 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培养的探索和经验,形成三全育人有效格局,凝练研究成果申报自治区教育厅教学成 果奖,最终项目《面向基层卫生,践行三全育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自治 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适应多校区建设战略,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为确保新校区本科教学正常运行,持续修订 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入《高等数学》、《医用物理》等基础通识课程,同时将我院原有《社区预防》、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社区保健》三门课程压缩学时,整合为一门课程《社区医学》,深化 三门卫生课程之间联系,着重培养学生大卫生观,突出课程间交叉应用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多途径提升全科医学专任师资的教学能力 我院今年重点提高院内课程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 听课、参加校内师资培训的工作坊以、外出培训及参加教学比赛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任师资教学水平。本 学期,学院派出 1 名青年教师到区外学习新教学法(对分课堂);1 名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来华 留学生英语师资培训;1 名青年教师参与自治区骨干教师的师资培训;1 名青年教师参加由美国哈佛医学 院和国际知名医学教育机构 Inmed 联合举办的在线课程培训,并获合格证书;参加校内各种教育教学的 培训共计 14 人次。 聚焦同质化教学,加强与各级教学基地交流,建立长效联系机制 本学年度,在学院领导的带队下, 分别走访考察了我院各级校外教学基地,并通过总结反馈,促进基地规范管理教学并提高基地的教学水 平。2019 年 9 月,学校教务处组织召开了 2019 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临床订单定向组)。通过研讨会 的召开,学校、学院、非直属附院之间得到了很好地沟通与协调,对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出解决途径,共同推进同质化教学。 建立了广西医科大学农村订单定向毕业生人才库,进行职业发展的追踪评价 2019 年暑期,学院领 导带队分别到了南宁市、柳州市、玉林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调 研,并前往已有毕业学生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探望和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通过访谈卫计委、乡镇 卫生院负责人及农村订单毕业生了解行业需求,反馈至本科教育教学过程,形成了有效的学生、培养方、 用人方三方互联互动的长期育人机制。 学科建设与学科影响力 2019 年学院 1 名专任教师晋升副高职称,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 44.44%,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已达到学院“十三五规划”中设置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要求。2019 年,学院负责人在广西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二届全体委员换届选举中再次当选主任委员单位,同时兼 任广西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学院 3 名青年教师继续在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海峡两 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专委会等国内全科医学主要社会团体中担任全国委员或青年委员,积极参 与国内多种全科医学领域的学术活动,不断扩大学院在全科医学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我院与瑞典瓦斯伯 顿州初级卫生保健部的合作继续向纵深发展,2019 年 4 月,瑞典代表团一行 8 人在迈茨教授的带领下第 5 次莅临我校,就全科医学教育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展开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迈茨教授带领的瑞典全 科医师团队在本次交流活动中为我校本科生授课 16 学时,针对我校全科医学专任师资举办全科医学教育 研讨会 2 次,连续 4 日深入我院 2 个社区临床教学基地指导教学和临床工作,取得可喜的交流成果。我 校曾志羽副校长代表我校与瑞典瓦斯特伯顿州初级卫生保健部再次签订合作备忘录,延续之前双方的良 好合作。本年度,学院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校级教学成果特定奖 1 项,获广西高等教育 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 A 类)1 项,广西自治区党委智库课题 1 项,校级教材建设项目 3 项,主 - 316 - 译教学辅助用书 1 册,获校级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1 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 3 篇。 【学生工作】 以“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 修订了“广西医 科大学全科医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分细则”、“全科医学院奖助学金评审实施办法”,引导和促进 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继续完善专职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增加了 3 名兼职班主任,充实 了班主任队伍,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开展 和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关注联动机制,对重点关注对象建立档案及预警机制。做好安 全稳定工作,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全程教学和实习点的安全教育以及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引导学生遵 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利用晚点名、班会等形式,将校园网贷风险防范等安全知识渗透于每一个 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和应急避险意识和能力。 围绕“大医大德,全科全心,求知求学,成长成才”开展系列全科专业思想教育活动,打造第二课 堂特色品牌 推进深化“三课两会”制度,通过“入学教育第一课”、“实习前一课”、“毕业前一课”, “院长/书记见面会”、“卫健委—学校—学生”三方见面会等活动强化全科专业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全 科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全科服务理念。打造第二课堂特色品牌,开展系列具有专业特色的 实践育人活动。以“急救知识下基层,全科医生护健康”为主题,暑期开展“新火”党团志愿服务团暑 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地点包括北海市海域区、南宁市蒲庙镇、防城港上思县、防城港上思县、 柳州市融水县三防镇和杆洞乡、柳州市三江县良口乡和独峒镇等 8 个乡镇村屯,比往年大幅度增加深入 基层的时间和范围。组织学生参加由自治区卫健委举办的 5·19 世界家庭医生日的主题宣传活动活动。 2019 年 5 月 17 日上午,党总支率队带领 2014 级学生党支部赴梧州参加 5·19 世界家庭医生日“携手家 庭医生,共筑健康生活” 梧州区宣传活动。2019 年 5 月 19 日上午当天,全科医学院教工支部及 2016 —2017 级学生党支部响应党总支号召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第二党支部手牵手在南宁市 桂雅社区开展“携手家庭医生,共筑健康生活”义诊活动,面对面与百姓宣传、义诊、咨询和互动,受 到市民们的一致点赞。 做好毕业生追踪回访服务工作 2018—2019 年两届毕业生已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入生源地 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学院学生科与往届毕业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关注最新动态,关心规培情况、工 作情况以及帮助协调解决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所有毕业生皆返回当地卫生局报道,2015 届、 2016 届和 2017 届毕业生执业医生考试通过率超过 90%,2015 届、2016 届毕业生完成规培后 100%返回 签约单位履约;组织学院老师到首届毕业生 7 个生源地卫健委调研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项目的开展情况, 访谈各县区对项目的建议和意见,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给上级单位。 【凝练农村全科人才培养经验,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 年 12 月,我院以“面向基层卫 生,践行三全育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凝练建院以来十年农村订单定 向免费医学生培养模式和经验,荣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特等奖成果从“三全育人”格局、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第二课堂品牌打造、管理机制体制创新等诸多方面高度概括了我院 在全科医学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经验,即是学院过去十年教书育人工作所取得成绩的肯定,也 为未来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撰稿:申 颖;审核:李慕军) 信息与管理学院 【概况】信息与管理学院设学院办公室、教研科、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3 个职能科室,设卫生 - 317 - 事业管理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2 个系,卫生事业管理系有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卫生政策与法 律学教研室、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医院管理学教研室 4 个教研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有计算机学教 研室、医学信息管理学教研室、医学信息工程学教研室、网络信息学教研室、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学教 研室、病案管理教研室、软件技术教研室和系统结构教研室等 8 个教研室和 1 个实验中心。同时,学院 建有国家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分中心、模拟仿真实验室、云桌面教学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基地。 截至 2019 年底,学院共有专职教师 38 人,其中博士学位 9 人,正高职称 6 人,副高职称 11 人,中 级职称 11 人;兼职教师有 20 人,其中正高职称 3 人,副高职称 8 人、中级职称 10 人。有本科生 520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76 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6 人。 【党建工作】 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突出顶层设计,切实做好主题教育的思想发动 一是学院党总支领导班子 迅速召开党总支领导班子部署工作会议。二是通过精心组织,学院党总支制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学习方案以及调研方案。组建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三 是召开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深入开展学习,加大宣传力度,以精准定位为先导,突出自身特色,切实找准主题教育的发力点 一 是深入开展学习。我院陆续开展了七次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会,学院党总支委员会委员主动认领任务, 带头参与活动。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学院充分利用学院门户网站,电子显示屏、微党员等宣传阵地,实 实滚动播出。三是积极参与学校党委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建校 85 周年“我和我的主题”大 合唱比赛,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 注重查摆问题,突出整改落实,深入调研,大力推动各项工作 学院领导班子和总支会员按照学院 调研工作方案要求,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抽样问卷等多种方式,就学院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了调研讨论。在调研结束后,及时梳理了调研情况,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并根据调研情况出台了一批解决突出问题的文件、规章制度,着力解决了学院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并 紧密结合学习和调研成果召开了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与此同时,党总支班子成员深入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中央提出的“十八个是否”,逐条进行检视、 找差距,并征求党员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查摆自身存在的不足,撰写了《对照 党章党规“十八个是否”检视检查个人剖析材料》。 12 月 11 日召开了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通过前期的充分调研、谈心谈话,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开 展得有声有色,真正的把问题摆进去,营造良好的班子氛围。 以信息化建设发展为条件,精准发力维护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依托主题教育,真抓实干,全面筑 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 在自治区网信办的指导下,信息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与信息中心举办主题为“精 准发力维护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研讨会。 信息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暨第二届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让课程思 政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同向同行。并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秦桂秀院长为老师进行思政如何进校园的讲座。 为进一步做好主题教育集中专题学习,信息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举办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讲座,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周怀营做了主题 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彩报告。 【推进新校区搬迁大攻坚,学院整体发展登上新台阶】2019 年 7 月—12 月,学校武鸣新校区建设、 搬迁进入攻坚阶段,学院领导班子也高度重视新校区建设工作,多次到新校区勘察学院的楼栋建设情况, 把武鸣新校区建设及搬迁工作列为学院下半年重点工作事项全力推进。 为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学院领导班子结合武鸣新校区 A8 栋建设进度以及搬迁进度,立足实际, - 318 - 在全院组织了武鸣校区搬迁工作小组。工作过程中,院领导多次召开办公会、工作协调会、推进会,跟 紧跟实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最终学院于 11 月 30 日高效完成了学院物资及学 生的整体搬迁。 【依托特色专业建设,提高学科发展实力】依托公共管理专业作为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契机,我 院在专业实验室建设硬件及相关配套设备、虚拟仿真相关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双创育人团队建设、在线 课程建设方面得到充实,通过建设与研究,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跨学科素质,注重教学科 研相结合,为学科软硬实力的发展提供保障。 【积极备战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新增申报工作,夯实学位授权点建设】学院多次对标“2020 年拟 申请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对标表”,专业特色(含学科特色)、师资队伍(含人员规模、人员 结构、骨干教师)、人才培养(含课程与教学、培养质量)、培养环境与条件(含科研水平、实践教学、 支撑条件)、其他要求(含 MPA 生源证明),从这五个大类十个小类进行对标,十个小类的要求基本达 到要求,除了“近 5 年,至少有一个教学案例库进入中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这一 项我院正在积极建设中,预期明年能达到对标文件要求。我院积极备战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新增申报 工作,一旦申报成功,我院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得到极大的夯实。 【以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建设我院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以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为 契机,打通我院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连续性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在修 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本科、硕士、博士三者在培养上的区别和联系,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 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和调整,并提出了配套的保障措施,以实现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 的建设。 【深化双创育人团队导师制改革,提升学生创新素质】我院“本科双创育人导师制”在完成初步的 建设后,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本科双创育人导师制”进行调整和完善,进行深化和改革。 指定并出台“信息与管理学院本科创新导师制实施方案”,在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术引导、师 生交流次数、导师聘期及考核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量化,为更好的落实“本科双创育人导师制”提供保 障。2019 年导师制的成果主要有:指导学生参加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按时结题 5 项;指导 学生参加广西医科大学未来学术之星—大学生课外创新科研课题立项 5 项;获第五届“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铜奖 2 项;广西医科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69 项。 【精心打造主题丰富的育人平台】精心打造主题丰富的志博育人论坛,创建“教授有约”、“志博论 坛”、“格致论坛”、“名师讲坛”、“微党园”等多种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平台。通过平台定期 邀请知名教授和优秀企业家来学院进行讲座,今年举办讲座 20 多场。 【进一步加深专业课的“课堂思政”探索实践】学院基于进行“课堂思政”试点的八门课程,进一 步深化专业课的“课堂思政”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思政”督导听课活动、邀请资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开展“课堂思政”教师授课比赛等形式提升我院专业课的“课堂思政”课堂质量。 【依托高水平科研促进教学】学院积极打造科学研究平台,打造四个科研团队,教学科研工作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 获校级智库 2 项;自治区级教改课题 3 项;国家自然基金立项 1 项;SCI 论文 4 篇,北大核心论文 9 篇,教学科研论文数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2 项。 【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学生教学培养质量】学院除了常规的理论、实验、实习、实践教学,根据“教 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 号),借助信息化手段,正在打造线上一流 课程、线下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五大 金课,助力教学培养质量的提升。 - 319 - 【学生工作】 创新工作方式,健全学生管理长效机制 完善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学生日常管理,让学生有条不紊的 投入生活和学习。 建立学院心理咨询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做思想工作,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 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势利导以发扬其优点,克服缺点,同时让他们享有和其他同学一样 的待遇,理解他们,接受他们。并通过班会及个别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帮助 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定期加以监督,善于利用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同学。目前,绝大 多数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风气良好。 采用多元化形式推进学生搬迁思想工作,建立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机制 我院学生会以多元化的 “快闪”形式宣传新校区,并组织学生党支部及学生代表为新校区建设添砖加瓦,开展交流座谈会,搬 迁后举办心理健康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做好学生搬迁思想准备。 以人为本,建立学生就业指导的双赢机制 顺利完成 2019 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 2020 年毕业 生实习接洽的任务。2019 年 6 月我院共有应届毕业生 222 人,其中毕业后达成签约协议的共有 206 人, 签约率达 92.79%。其中精准帮扶毕业生全部签约成功,并且毕业后随时跟踪调研,确保其实就业、真就 业。在毕业实习前逐个做学生的实习动员工作,与相关单位和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落实实习单位。 与实习单位、实习指导教师、学生本人保持密切联系,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始至终 关注每名学生的就业情况,通过电话交流、电子邮件、微信、QQ 等途径,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与校 园的差异,面对求职中遭遇的困难,指导学生积极乐观地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沟通交 际能力。 (撰稿:李 璐;审核:唐 忠) 体育部 【概况】体育部设办公室、教研科 2 个行政科室,基础体育教研室、运动保健与康复教研室、体育 艺术教研室、球类教研室 4 个教研室,1 个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 截止 2019 年底,体育部教职工总人数为 39 人,有专任教师 30,教辅人员 3 人,工人 6,专任教师 中有教授 3 人,副教授 6 人,讲师 15 人,助教 6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0%;硕士 学位的 17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 56.67%。国际级裁判员 1 人,国家级裁判员 4 人。 有普通高教本科 1 个:运动康复专业,现在校本科生 178 人。 2019 年 11 月,在武鸣校区建立了运动疗法实验室、康复评定实验室、物理治疗实验室、运动生理 生化实验室、推拿实验室等六个,总面积面约 598 ㎡。 (撰稿:黄国喆;审核:穆 飒) 【教学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搭好教育 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的新途径,构建拔尖创 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公体教学,依据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服务学校多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发挥体育的健康前置作用,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身心健康的专门人才。2019 年上半年重点对太极拳教学进行翻 转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教 1-18 式(起势至左右穿梭)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微课 进行课外自学太极拳的 19-24 式,教师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的兴趣,积极探索中国体育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体育传统文化的自信性,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四 - 320 - 个自信”。针对学生科学锻炼知识薄弱和课程设置等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以方便学生进行自学和自练,不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针对体质测试薄弱项目,把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 仰卧起坐纳入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和课外活动及各专项俱乐部活动中进行技术强化学习,春季学期把 男生引体向上和女生仰卧起坐成绩以 20%纳入课程评价, 秋季学期把体质测试成绩以 20%纳入课程评价。 通过一系列措施,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得到明 显提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太学生极拳考试成绩基本上都在 80 分以上。2018 级继续开展专 项教学,同时,成立了三大球、三小球、武术、瑜伽、定向越野、游泳、啦啦操和跑步 12 个体育专项俱 乐部,要求专项班学生必须参与到专项俱乐部里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体育部根据各专项俱乐部要求,给 予场地安排。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使得体育场地利用率达到 98%,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也 得很大程度的满足。稳步推进校本微课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乒乓球、游泳、太极拳、瑜伽的校本微课 建设,共 60 节。正在推进的微课有排球和气排球两个项目,共计 14 节。其中,乒乓球、游泳课程已经 开始进行实践运用,为整个公共体课实现微课教学积累经验。同时,以气排球和排球教学为试点,探讨 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以供同行参考。 专业教学,根据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调整, 使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衔接。教学过程中,着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 态,把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防范娴熟作为自我素质要求的一把标尺,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 与式教学;着力推广翻转式、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力争把沉闷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 智慧的互动场所。同时,重视实操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重视启发式教育与创新教育;重视 学生实操能力培养,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强化学生运动体验。加强课堂思 政教育探索与研究,要求各专业教师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德育结合,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重视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有序地开放运动疗法实验室和推拿实验室,有目的、 有意识地安排专业学生到各运动队为运动员提供各种保健和医疗服务,为学生日后进入临床实践积累经 验。组队学生参加全国运动康复专业技能大赛,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地保 证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2019 年下半年,组队参加 2019 年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技能大 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2019 年体育部承担大一、大二本专科学生、全英留学生和研究生公共体育课,共 16952 学时,本科 生教学占教学工作量的 99.65%。完成一年一度 11334 名学生体质测试、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校园体育文 化建设等工作。共承担运动康复专业课 2259 学时,其中理论课 923 学时,实验课 1336 学时。从学生网 上评教、同行评教和督导评教结果看,无论是公体课还是专业课,均为优良。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要求》,有目的选派教师外出交流和学习、培训新课程, 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鼓励教师开设专业技能培训课,不断充实体育教学和专业教学内容。 本 年度,指派刘醒然老师到桂林参加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学习和培训;指派唐业康、莫连 芳等老师参加体医融合运动处方班培训;指派杨红老师参加第五届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培训”; 第十七届中国康复“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培训”;第十七届中国康复医学运动疗法学大会,加速青年教 师的成长。邀请运动康复专业专家王丹副教授到我校开展“2019 年全国运动康复专业技能大赛培训,有 效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实操能力。邀请广西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副院长到体育部开展“避免不科 学运动方式,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最好的医生其实就是您自己”。 积极举办各个项目体育竞赛,为各个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提供第二课堂,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核 心作用。本年度体育部成功举办 2019 年度校运动会系列比赛,其中包括啦啦操、足球、网球、游泳、武 术和田径等六大赛事;协助校团委组织篮球、排球和羽毛球三项赛事。积极参加全国、全区举办的各种 - 321 - 体育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 2019 年度体育部穆飒、农平、李瑞教师获得 2019 年中国校园啦啦操锦标赛优秀教练员称号,穆飒、 农平、劳勇先、马勇喆、陈暄、张珀滔、莫连芳、孔飞龙、李丽、覃勇、鞠里、钮鸣宇、李毅、黄国喆 等教师获得 2019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优秀教练员称号,李毅、孔飞龙获得第三届广西 高校大学生气排球锦标赛优秀教练员称号。 - 322 - - 323 - 体育艺术教研室 体育艺术教研室 体育艺术教研室 体育艺术教研室 体育艺术教研室 穆 飒、农 平 劳勇先、马勇喆、闭健平 劳勇先、马勇喆、 闭健平 张珀滔 张珀滔、陈 基础体育、 体育艺术教研室 体育艺术教研室 吴 静 里、吴 基础体育教研室 鞠 里 勇、鞠 2019 年 10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4 月 比赛时间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基础体育教研室、运动保健 2019 年 7 月 与康复教研室 基础体育教研室 唐业康 覃 勇 莫连芳 基础体育教研室 孔飞龙、李 毅 基础体育教研室 孔飞龙 静 体育艺术教研室 穆 飒、农 平 覃 体育艺术教研室 穆 飒、农 平 暄 教研室 姓名 女子大舞第一名、男子易筋经第一名; 普通院校集体项目:八段锦一等奖、大舞二等奖 柳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男子 400 米第四名、400 米跨栏第七名;女子跳远第六名 田径比赛 柳州 柳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男子 110 米跨栏第四名;女子 100 米第六名、200 米第七名 田径比赛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男子 4*400 接力第六名 田径比赛 柳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男子 1500 米第三名、800 米第五名;女子跳高第七名 田径比赛 南宁 柳州 男子组第二名、女子组第七名 柳州 柳州 池州 柳州 常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女子篮球第六名 篮球比赛 广西高校气排球比赛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男子排球比赛排球第七名 团体总分: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二名; 男子组:剑术第一名、第四名;刀术第二名、第四名;男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子枪术第二名、第四名;男子长拳第七名; 武术比赛 女子组:剑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刀术第二名、第 三名;女子枪术第二名、第四名;男子棍术第六名、第七 名;女子棍术第三名、第四名、第六名 2019 年全国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女子足球第一名 足球比赛 2018—2019 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大学女子校园组)第二名 柳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自选爵士第一名、自选技巧第三名、规定花球第四名; 啦啦操比赛 天津 比赛 地点 天津 自选爵士第一名 获奖名称 规定动作第一名 2019 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 2019 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 比赛名称 表 1:2019 年体育部教师带队获奖统计表 - 324 - 张 杨 运动保健与康复教研室 李 丽 运动保健与康复教研室 球类教研室 李明川 瑶、黎健民、 红、刘醒然、 王林媛 球类教研室 邓 伟 钮鸣宇 基础体育、球类教研室 球类教研室 毅 教研室 邓 伟 黄国喆、李 姓名 2019 年 11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 2019 年 4 月 2019 年 7 月 比赛时间 获奖名称 三等奖 广州 柳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女子组第二名 排球比赛 2019 年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 技能大赛 柳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男子团体第二名、女子单打第八名 羽毛球(普通本科组) 云南 柳州 甲组:男子团体第四名、女子团体第四名 柳州 比赛 地点 团体:女子组第一名、男子组第五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男子组:双打第一名、单打第五名; 网球比赛(普通本科组) 女子组:单打第二名、单打第三名、双打第三名、双打第 五名 第二十五届大网赛西南分区赛 团体:女子组第五名、男子组第六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 女子组:单打第三名、双打第八名; 乒乓球比赛 男子组:双打第五名; 混合双打第五名 比赛名称 【科研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申报和立项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生互联网+和学生学 术之星指导工作;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督促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以 适应新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本学期,我部教师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5 篇。李丽、张瑶老师继 续进行校级思政课题的研究。组织申报了校级教改课题 1 项(刘醒然.新国标视域下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 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完成了 3 个课题的结工作。(一个是钮鸣宇.采用训练模拟器辅助高校网球课程 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一个是李丽.广西医科大学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半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 另一个是邓伟.对医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马雪获得 2018 年度广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1 项(准 备活动对 MG53 修复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教师指导大学生学术之星团队 2 项目,其中杨红老师(联合运 动对 2 型糖尿病的代谢影响)获未来学术之星立项。指导学生互联网+6 项目,其中,马雪(智惠医)和 黎健民(一款可监测人体多种生理指标的智能眼镜)进入区赛。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3 项目。 (撰稿:李 丽;审核:穆 飒) 【学生工作】 (一)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1.为了克服专职辅导员人数较少的困难,体育部一方面向学校人事处和学工处申请增加专职辅导员 人数,另一方面,安排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和指导。 2.领导重视,管理有序,组织结构完善。体育部领导班子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在具体工作 中,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大局,高度关注从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离校之中的思想、学业、心理和就业问 题。多次举行学生代表座谈会,收集同学们对体育部的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分 管学工领导每月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会议,了解各班级近况,提出指导意见。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体育部学生工作始终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线,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拓宽思想教育阵 地,丰富思想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做好新生入学第一课。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人格培养的起点, 我部结合新生的基本状况,启发和激励新生转变学习方式,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 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培养教育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团学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开展了“三下乡”、关爱老人进社区志愿活动、“五四思想交流会”等 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形成和发扬服务社会的理念。 3.注重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今年有三名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已向直属单位党委申请成立学 生党支部,让学生党员发扬先进性作用,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4、开展党员教师与学生宿舍结对子活动,共计开展 46 次访谈、学业帮扶活动。 (三)学风纪律教育工作 1.2019 年,根据社会需求,全方位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学生召开专业性讲 座 2 场,内容涉及运动康复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讲座以及全国运动康复技能比赛的培训,学生反映收获 颇丰。 2.组织学生首次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技能大赛,经过专业课教师两个月的课外时 间辅导,代表队获得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3.多渠道开展学习帮扶活动,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部发挥朋辈作用。针对本 部学生四六级通过率的问题,组织高年级学长开展了一次四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同时对学习绩点低于 2.0 的同学开展帮扶活动,班主任对低分同学逐一谈话,商讨促进学业方案,同时由学生会学习部组织人 员开展晨读、一对一辅导等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推动学风建设。 - 325 - 4.着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相关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通过 前期宣传、中期专业教师培养指导,今年我部共有 17 个项目申报成功,共计 86 人参与项目参加校级相 关比赛的评选。其中 2 个项目获得区级比赛三等奖。 5.开展让学生对我部的专业教学、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的座谈会,听取学生心声,对提 出的问题积极改进,促进学生服务工作。 (四)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务实日常管理基础。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日常管理系统,规 范相应制度。每节课每次活动都有考勤,完整请假销假流程,制定查寝制度。让学生管理有章可循,有 法可依。 2.严抓寝室管理,日常管理落细落小。为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的日常工作,2019 年以宿舍安全管 理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除制定相关寝室制度外,规定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干部每月深入学 生宿舍,检查宿舍卫生、夜不归宿情况等,学生会纪检部每周上报查寝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对违规用 电的学生进行逐一谈话,批评教育,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同时,组织学生会针对宿舍的建 设开展“文明寝室评选”活动,对优秀寝室发放洗衣粉等小奖品。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强学生 自我管理意识和防范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3.由部分管学工领导组织开展三次武鸣校区搬迁动员会,学生已逐渐适应新校区的生活,无重大舆 论危机事件发生。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以活动为载体,做好心理健康工作。成立心理辅导帮扶小组,从班主任、辅导员到部领导,逐级 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2.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两次心理健康拓展活动,一次气排球比赛。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提高 体育部学生凝聚力。邀请校心理中心吴桐老师给全体女生开展了一次《与你谈情说爱》专题讲座。 3.今年共有三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其中一名心理问题较严重,联系校心理中心提供帮助。现在学 生心理抑郁程度有所缓解,我部将继续跟进直到危机解除。 (六)资助育人工作 1.公平公正,做好学生奖、助学金及勤工岗工作。严格按照学校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按照公平、 公正、公开的原则,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各项评审程序,经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小组评定、 部领导小组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共认定 72 名贫困生入库,5 名贫困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 名同学 获得区政府奖学金,3 名同学获得心新起航助学金,27 名贫困生获得国家一等助学金,12 名贫困生获得 国家二等助学金,确保奖助学金真正落实到每一位需要的同学手中,共计发放助学金 76450 元、奖学金 30000 元。同时,认真开展学生学年综合测评和校内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的评选工作,整个奖 助工作没有收到一例投诉。认真做好学生的勤工岗位工作,按时准确的为学生发放生活补贴,为学生解 决实际生活困难。截止到今年 11 月,共为 32 名同学发放勤工岗补贴 34485 元。 2.诚信感恩教育,倡导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我部把诚信教育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重要内容,积极配合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在校级多项赛事活动中,组织学生积极 参与场地协助工作,任劳任怨,服务学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劳动意识,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培 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精神。 3.积极走访,慰问困难学生与家庭。暑假期间,对一名贫困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通过实地查看和 深入了解贫困生家庭情况,密切了学校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 力,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326 - (七)创新工作 1.在部领导的支持下,在体育小楼成立学生阅览室和创新创业空间,阅览室购入大量专业书籍,供 学生参考文献,同时订购文体类杂志、报纸,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2.成立学生课题实验室,购置专业器材,为学生开展学术之星等课题的研究提供便利,并联系安排 专业教师进行辅导,提高学生学生做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3.每周四开放实验室和理疗室,联系专业教师辅导,为学校各类运动队提供推拿手法及运动实验疗 法治疗。服务的同时让同学们提前接触临床,提升个人专业技能。参与学生 130 人,参与次数达 2000 多人次。 (八)就业工作 2016 级运动康复专业是第一届毕业生,体育部班子高度重视,3 月份穆飒主任和班主任一起进行了 就业意向的调查,以调查结果为导向,做好毕业生返回家乡为家乡服务的思想工作。分管学生工作领导 宋建美副主任在 2016 级学生实习动员大会上,也让同学们在实习中关心就业信息,做好就业择业的准备, 9 月份在看望实习生时再次强调就业简历的制作、面试的准备等。10—12 月,宋建美和闭健平老师到广 东肇庆、南宁、玉林、柳州、贵阳等地宣传运动康复专业,推荐毕业生给各家医院,各专业老师也不断 地推送个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撰稿:闭健平;审核:穆 飒)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概况】 机构设置 2019 年,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发展规划,新 增两个职能部门:国际诊疗部(挂靠干部保健科)、研究生工作部(挂靠学生工作部)。共有 37 个一级 职能部门,两个系(临床检验系、病理检验专业),2 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新增研究生与毕业后教育 培训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6 个教研室,未有新增教研室。2019 年共有临床科室 46 个,病区 72 个, 医技科室 19 个,编制床位 2750 张,18 个广西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医院。 人员结构 截止 2019 年底,全院职工 5715 人(在编 1876 人,聘用制 2289 人,普通工 520 人,离 退休 1032 人),在职具有正高职称 353 人、副高职称 475 人、中级职称 1374 人、初级职称 1963 人;在 职博士 418 人、硕士 946 人、本科及以下 2801 人。共有美国、英国、日本等 30 多个国家留学人数近 300 人。医院有终身教授 2 人,二级教授 41 人,博士后(在站)22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 全国优秀教师和模范教师 3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32 人,广西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10 人,广西优秀专 家 17 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18 人,广西高层次人才认定专家 10 人、八桂学者 1 人,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 10 人,广西医学高层次人才 28 人,广西高等院校千名中青年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9 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2 人。 在院学生 4311 人,其中本科生 1978 人、研究生 2333 人。 2019 年,医院共招聘入职 294 人,包括医技行政岗位 145 人,其中博士毕业生 17 人,硕士 103 人, 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 25 人;护理岗位聘用共 149 人,其中硕士 10 人,本科 103 人,大专 36 人。中华 医学会全国委员 53 人,广西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50 人、副主任委员 70 人。 【党建工作】 2019 年我院共有党支部 58 个(其中职工党支部 49 个,包括 45 个在职职工党支部和 4 个离退休党 支部;学生党支部 9 个,包括 6 个在校学生党支部和 3 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党支部)。全院党员 - 327 - 2313 名,职工党员 1979 名(其中在职职工党员 1645 名,离退休党员 334 名),预备党员 21 名;学生 党员 334 人(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党员 128 人),预备党员 124 人。 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我院新发展党员 133 名,其中学生新发展党员 111 名(包括从基础医学院转 入的 11 人),职工新发展党员 22 名;转正党员 155 名(其中学生 122 名,职工 22 名)。2019 年学生 发展入党积极分子 56 人,发展党员 111 人,预备党员转正 119 人。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严格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委委员讲 党课制度、“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等,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了为期 2 天 职工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党务干部培训班。 扎实推进组织建设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支部管理,以“六有”标准规范指导新成立及调整的 17 个支部进行活动室建设,并对支部日常管理清单化,统一配置 10 个建设台账;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 设,新增专职党务工作人员 12 名,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培训 40 余人次;调整优化党支部设置。完成了对 党员人数超过 50 人党支部的优化调整,调整后在职职工党支部达 45 个。 巩固廉政生态保障 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执行监督,依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 治活动、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提升防控监督、精准监督执纪问责。以问题导向,压实“两个责任”, 创新监督执纪方式方法,开展“计划+实施+巡查/督查+反馈”可持续性常态化闭环工作模式。依托医院 医疗数据中心建设平台,构建“三双眼”(患者+职工+互联网)大监督格局开展联防联控,对存在的苗 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形成风清气正的发展生态。 开展“党建+健康扶贫” 印发了我院《“党建+健康扶贫”实施方案》,以我院对口扶贫村马山县 里当瑶族乡青龙村、对口支援医院所在县域及其他贫困地区为主,党支部通过“五进”模式、举办健康 知识讲座、组织义诊、入户走访进行健康指导、开展免费健康体检,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每年至 少开展 1—2 次健康扶贫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覆盖党支部 29 个,党员人数共 615 人。 【学科建设】 开启品牌学科遴选 出台《学科建设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制定我院品牌学科、优势学科、培 育学科等培育政策、遴选办法和考核体系,切实巩固学科建设“选优扶强”“打造高地”的管理机制。 组织开展国家区域医学中心、地中海贫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 积极向学校、自治区卫健委、 自治区自治区政府、国家卫健委等领导部门报告,加强了院内各相关专业、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等优势资 源整合,强化了学科结构的规划调整。 强化重点专科申报和建设 制定《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我院临床重 点专科建设项目的过程及经费管理。获批了血液内科、医学影像科、皮肤性病科和医学检验科等 4 个广 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和儿科等 4 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验 收了麻醉科和护理部 2 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强化完善人才引育机制 出台《高层次人才柔性引进实施办法(试行)》,修订了《高层次人才引 进实施办法》《优秀医学英才培养计划》,提高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待遇;与丁香园平台、国家卫健委人 才交流中心、自治区人才组织部门协作,创新改进了人才引育方式;出台《创新团队管理办法(试行)》, 规范各级创新团队和人才的项目管理。 【教学工作】 教学平台建设 全面开放临床能力模拟教学中心,布置覆盖内外妇儿急救护理等 20 个基本技能项目 训练教室;改造建设信息化、智慧化国考基地;建立研究生和毕业后教育培训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完 成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内镜、腹腔镜医师培训平台的一期建设,进一步完善我院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强 化医学模拟教育基地和交流平台建设,筹备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国际认证工作,获得 2020 年中国模拟医学 - 328 - 大会承办权。 本科教育 落实推进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整合改革,启动“金课”课堂教学攻坚活动,积极融入一 流课程“双万计划”。创新教学模式,全面铺开小班教学,实行率 100%。注重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相 结合的特色培养,持续实施“培养—考核—反馈—提升”闭环式教学管理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医学检 验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儿科学、妇产科学、病理学、卓越医生成长-社会实践课获认 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研究生与继续医学教育 以评促改,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 抽评工作,修订临床医学各专业培养方案,力促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重视标化住培、专培 建设,拟定“住培导师制”,制定“专科基地质控评分标准”,增强“规培”教育规范;继续医学教育 项目申报立项数量稳中有升,获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现全专业覆盖。 【教师管理】 出台《教师师德考核标准》,完善教师师德考评体系,推进师德培养制度化;出台《“教学名师” 评选标准》,建立教学名师培育机制;组织申报课程思政和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大力支持院级自筹项目 培育建设,鼓励教师在立项研究中创新教学方式;举办 2019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培训住 培指导医师近 500 人,组织 73 人次参加省级以上住培师资培训会或学习班,提高培训基地的管理和师资 带教水平。 【学生管理工作】 创新思政教育新载体 打造了思政品牌——“新中国故事慧·青年说”,思政主阵地《时政周刊》, 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线上线下相联动,实现党建+文化育人。 科研关口前移 举办“本科生科研训练营”,组织本科学生代表参加国内外名校学术交流,组织申 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019 年度院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 60 项;约 1000 人次参与校级 院两级课题,覆盖了 70%的本科生。组织 25 名优秀本科生代表参加熊本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 学术交流,了解学术前沿动态 搭建完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成立研究生工作部,多措并举,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及时疏 导心理压力。学生初次就业率达 92.48%,全年无学生因心理危机造成伤亡事件发生。 【科研工作】 大力鼓励开展科研创新 出台了《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资助实施办法(试行)》《创新团队专项基 金资助实施办法(试行)》《临床研究攀登计划项目资助实施办法(试行)》《护理临床研究攀登计划 项目资助实施办法(试行)》,设立医院研究基金,以多层次资助体系覆盖各级医护人员,大力支持开 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临床研究。 整体统筹规划实验平台建设 将所有重点学科实验室纳入公共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升级实验室信息 化管理系统,对实验室设备耗材等统一管理,并加强实验室的内部管理,构建医院—学科办—实验室三 级联动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快生物样本库建设,管理模式化被动为主动,简化生物样本储存流程、手 续;以胃肠腺体外科作为试点,推动做好为临床科室入库储存工作。 科研成果 获得国基 44 项,较去年增长 16%;首获一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立项;广西卫计委适宜 技术推广项目 22 项;自筹课题 117 项,同比增长近 30%;中医药管理局 7 项;教育厅科研项目 12 项; 组织我院院士工作站开展自治区科学 2019 年“提质增效”项目的申报工作,其中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廖 万清院士工作站获得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项目资助各 1 项;2019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申报 18 项,获得 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 10 项。全年共发表 SCI 论文 335 篇,其中影响 因子 5-10 分 11 篇,大于 10 分 3 篇;中文论文 187 篇(含教学、管理论文),核心期刊 128 篇;获得专 - 329 - 利 41 项,其中发明专利 4 项;2019 年承接新药临床试验项目 36 项,当前在研的Ⅱ~Ⅳ期新药临床试验 项目有 41 项开展数同比增加 56%;承接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 11 项,立项数同比增加 83%。 【对外交流】 全面交流互访 全年共组团派出 59 人次因公出国进行公务访问洽谈合作,出访了包括美国、韩国、 老挝、柬埔寨、越南等 13 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部分外国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及 30 余家医疗机构,与越南、 韩国、美国等 10 余家国外医疗卫生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多家东盟国家医疗机 构达成了合作意向;接收来自亚洲 14 个国家 20 名地中海贫血防治人员培训,10 余名越南泌尿外科医生 到我院接受相应技术培训学习;全年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瑞典、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 越南、台湾地区等近 20 个国家(地区)的团组及个人共计 48 人次交流访问。 国际援助 先后选派眼科专家团队前往柬埔寨磅湛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消除白内障致盲行动项目; 选派 4 名优秀技术骨干参加第 21 批援尼日尔、第 13 批援科摩罗医疗队。 面向东盟构建合作生态圈 新设国际诊疗部,强化医院国际合作工作管理;依托我院中国—东盟医 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中国—东盟医院联盟主席单位、中国—东盟远程医学中心的良好平台机制, 积极融入与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医学人才培养 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唯一的“中国—东盟医学人才培养合作单位”、 中国东盟跨境医疗数据广西中心。 搭建跨境医疗合作生态 形成率先与越南打造跨境医疗合作样板的总体思路,打通越南全线,达成 跨境诊疗合作意向,联合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东兴市政府,打造“南宁—东兴—芒街—广宁”跨国救 治转运通道。 【医疗工作】 医疗业务发展向好 2019 年门诊量达 248 万人次,急诊量 27 万人次,出院人数 12 万人次,病床使 用率 91.17%,年手术量 56631 台次,三四级 34694 台次,三四级手术率 75.10%,明显有效提升。 优化医疗服务体系 门诊预约诊疗模式得到优化提升,预约途径达到 16 种,分时段预约从原来的 一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由原来的 6~10 分钟下降至 5~8 分钟。预约诊疗服务满意度均 ≥90%;患者就医体验管理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行门诊电子病历,使用率达 94.8%,同比增长 37.43%。 推进门诊疑难病/MDT 会诊和专病门诊,开展了 PICC、造口伤口失禁、代谢疾病护理门诊等专科门诊开 展 6S 精益管理,为患者提供多达 26 种便民服务措施,患者综合满意度提升;巩固应急救治服务体系, 优化医疗救治绿色通道,与南宁急救医疗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中心。 创新挖掘新医疗模式 盘活医疗空间,改造 21 楼干细胞移植中心,改造 18 楼手术室,新增 7 间一 体化微创手术室,建设日间手术中心,优化各大业务主楼的功能布局及连接通道;大力开展日间诊疗模 式,本年度各科开展日间手术病种 129 个,共开展日间手术 8679 例,同比增长 11.76%;推进特需门诊 建设;强化多学科诊疗模式,把 MDT 纳入绩效考核指标,纳入 MDT 病种数为 39 种,MDT 例数为 601 例,同比去年 71 例增长 746%;扩大远程服务范围,共完成了 216 例远程会诊(区内会诊 199 例,区外 会诊 17 例),形成包括区外 22 家(北京、上海、广州)大型三甲医院,区内 101 家医院“互联网”, 率先与梅奥诊所开启远程会诊实践,顺利完成梅奥远程病历会诊 4 例。 【护理工作】 强化护理关键指标考核管理 修改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指导单及护长绩效考核标准,将查对制度等 6 项护理核心制度纳入质量考核,加大对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考核的权重,强化关键指标考核管理。 提升护理质控管理 优化质控方式,实施蹲点式方法督导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开展日间手术安全专 项督导,制定《日间手术护理工作质量指导单》,全年关键措施落实率为 96.77%,同比上升 0.21 个百 - 330 - 分点;强化护理文书质控,实现信息系统全程质控,环节病历缺陷率、终末病历缺陷率、死亡病历缺陷 率分别同比下降 6.61、2.05、2.19 个百分点;持续推进质量改善活动,荣获 2019 年护理管理创新卓越奖 1 项,国家最佳安全案例奖 2 项。全院开展护理质量改善项目 80 项。 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与模式 开设 PICC、伤口造口失禁、代谢性疾病、呼吸综合诊疗与慢病管理 4 个护理专科门诊,年门诊量 23437 人次;推进 ERAS 及日间手术院前延续护理;构建常见慢性病患者管 理平台,对糖尿病、COPD、腹透、高血压、鼻咽癌等慢性病进行全流程精准管理;构建 PICC 维护网络 平台,实现 137 个 PICC 网络患者信息互联互通,双向转诊服务。 护理队伍建设加强 依据医院岗位需求及护士资质,分别纳入管理、临床、专科护理梯队,明确各 自发展路径;建立健全护士培训机制,全年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2 年规培、上岗培训、在职护士层级 培训等;积极开展护理三基考核,护理操作培训全年共 33 项,培训率达 100%;加强护理对外交流与培 训,全年共选派 865 名护理管理人员、护理骨干参加国内外会议、学术交流,78 名到省外医院进修学习, 选派 7 名管理者及骨干到境外参观学习;注重专科护士培养,开展专科护理联盟,首创广西造口伤口护 理专科联盟;拓宽专科护士培训领域,在原有 14 个专科护理小组基础上,新成立“营养护理小组”;注 重实践联系,举办护理应急小组开展户外拓展训练等,全院 15 个专科小组成为专科护理的主干力量。 【干部保健工作】2019 年继续巩固医院在东盟各国的保健地位,承担来访广西的东盟各国政要及驻 邕外交官员体验、就诊工作。医院全年投入保健医护人员 146 人次,完成外派医疗保健任务 61 次,其中, 中央保健任务 20 次,包括中央一级保健任务 2 次;涉外保健任务 2 次。顺利完成了广西人大政协两会保 健、第 16 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保健任务。 【预防保健】发挥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监控传染病疫情。报告法定传染 病 19446 例,报告及时率 100%,监测报告发热病人 2144 人次;上报 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例 155 例, 转介南宁市病人 66 例。开展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工作。 【对口支援与技术协作】2019 年,修订完善了《对口支援管理制度(2019 年修订版)》,规范有关 工作管理。全年共分别派出 11 批次 71 名主治医师、69 名住院医师到各对口支援医院、技术协作医院开 展为期三到六个月的技术帮扶工作;进一步巩固马山分院医联体建设,在远程会诊的基础上,逐步开展 远程心电图、远程影像、远程会议、远程培训等业务。 【开展健康扶贫】根据自治区卫健委要求,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结合我院博士巡讲活动 安排,从各专科抽调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生组建一支 68 人的自治区医疗队分别赴上思 县、武宣县、南宁市邕宁区开展巡回医疗工作。联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组建医疗队,赴广西百 色靖西市开展“健康促进助力脱贫攻坚”2019 年健康中国行活动暨健康八桂行主题宣传服务活动。组织 多学科专家到都安县地苏镇开展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型义诊活动,为当地百姓提供规范诊治、用 药指导、家庭卫生健康知识宣教等服务,共诊治村民近百人次。继续为马山县里当乡青龙村贫困户患者 提供免费诊治服务,通过每年的免费诊疗和病程长期跟踪,对因病返贫群众精准施策,提供更加精准有 效的医疗服务,助力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预防群众因病返贫。 【社会福利项目和慈善公益医疗】2019 年,医院始终积极践行社会公益性,实施重大疾病专项救治 工作,与广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合作开展“精准康复活动(原七彩梦行动)”聋儿康复救助项目,截至 目前,为 319 名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手术治疗并申请资助;顺利开展广西红十字天使计划 “关爱生命”地中海贫血救助项目,一共有 62 名患者在我院登记,一共完成 53 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 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助工作;2019 年 4 月成为广西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医院,全年接受并初审 符合救助条件的患儿共计 34 名,病种涉及尿道下裂、耳蜗畸形、脊柱侧弯、胆道闭锁、脊髓栓系等疾病。 (撰稿:黎慧钰;审核:欧阳文兵) - 331 - 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二附院)于 1993 年立项建设,2003 年 3 月 27 日正式开业,同年 10 月 9 日并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西院(为延伸管理模式),2017 年 1 月 1 日重新恢复独立运营管理。二附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 保健及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广西重要的优质医疗资源和广西医科大学主要的临床教学 基地,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呼吸、消化、心血管、肾病、内分泌、免疫、放射治疗、肿瘤共 8 个 专业),是广西首家航空医学救援基地医院、广西航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广西首家“全民健康管理示 范医院”、国家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是广西急救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广西疼 痛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医院先后荣获 2017 年度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2018 年度《中国卫生》杂志社“管理创新医院”、“2018 年度自治区卫生系统集体二等功单位”和“2019 年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等荣誉。 【机构设置】2019 年,二附院内设有医院办公室(下设文管中心、综合档案室、信访办)、党委办 公室、党委教师工作部(与党委办公室合署办公)、团委、人力资源部、财务办公室(下设收费处)、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医务部(下设 OPO 管理办公室)、教务部(下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办公室)、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与教务部合署办公)、科研部(下设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纪检监察室、行风建设办公室、法制办公室、投诉管理办公室(与纪检监察 室、行风建设办公室、法制办公室合署办公)、审计科、医疗保险科、病案信息管理科、门诊办公室(下 设挂号室、病友服务中心)、疾病与健康管理中心、对外交流合作办公室(与医院办公室合署办公)、 医疗设备科、信息中心、后勤办公室、基建科、保卫科(下设消防监控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团 委、工会、离退休职工管理办公室、社会工作部(与护理部合署办公)32 个职能部门;设有诊断学教研 室、外科学总论教研室、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各论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急诊医 学教研室、全科医学教研室、医学影像学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眼科学教研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教研室、康复医学教研室、肿瘤学教研室、麻醉学教研室、疼痛医学教研室、精神病学教研室、皮肤 性病学教研室、医学检验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护理学教研室共 21 个教研室。设有呼吸与危重症医 学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下设 CCU)、内分泌科(广西医科大学代谢糖尿病中心)、肾内科(下 设血液净化部)、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普通外科(广西医科大学微创外科中心)、骨科(广西医科 大学创伤骨科中心)、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胸心血管外科、妇科(含计划生育)、产科、产前诊断中 心、儿科病区、新生儿科、儿科重症监护病区(PICU)、急诊科(下设急诊留观病区、急诊重症监护病 区、急诊输液室、发热门诊)、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下设视光中心)、麻醉科、疼 痛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肿瘤内科、放射治疗学科、心理卫生科(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中心)、 器官移植科、医疗美容科(广西医科大学美容整形中心)、中医科、感染性疾病科、皮肤性病科、全科 医学科、预防保健科、健康体检中心共 37 个临床科室。放射诊断科、超声诊断科、心电诊断科、医学检 验科、输血科、药学部、手术室、病理科、营养科、消毒供应中心、内镜中心、介入中心共 12 个医技科 室。以及高新工业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员构成】截止 2019 年底,共有职工 1849 人(在编 365 人,聘用制 1256 人,普通工 212 人,返 聘 8 人,离退休 8 人)。在岗人员中,具有正高职称 81 人、副高职称 135 人,中级职称 451 人、初级职 称 867 人;博士 75 人、硕士 469 人、本科及以下 1297 人,认定医院高层次人才 2 人,优秀后备人才 3 人,考取博士研究生 14 人,出国访学 3 人,新增高级职称人员 31 人。 【学科与专科建设】坚持特色引领,成功引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器官移植学科团队和广西优势的遗 - 332 - 传代谢性疾病诊疗团队,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 【学科迈出新步伐】2019 年,成立医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获批 4 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 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和 2 个孵化项目,8 个专业获得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资质;顺利通过国家胸痛 中心和中国房颤中心认证,产前诊断中心获得自治区级产前诊断资质;获得自治区卫健委批准成立人体 器官获取组织机构(OPO),2019 年 10 月获批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移植执业资质,成为广 西首家(国内为数不多)一次性同时获批 5 个种类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2019 年 11 月 3 日至 12 月 31 日共完成器官移植手术 32 例(其中胰/肾联合 1 例、肝/肾联合 1 例);搭建遗传代谢病精准诊疗平台, 与国内最具优势的医疗机构合作,引进 AI 技术,全力打造成广西最具优势的遗传性疾病精准诊疗中心, 全年开展全外显子测序分析 60 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荣获 2019 年国家 PCCM 评审广西唯一优秀单位 称号,医院学科群和服务链更加完整,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专科影响力扩大】2019 年,牵头成立广西疼痛专科联盟、广西急诊专科医联体、广西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内镜治疗专科联盟等多个专科联盟,成功加入华西阳光医院专科联盟和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 广西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培训基地落户二附院。 【教学工作】坚持医教协同,统筹做好各个层次教学工作。 师资力量 2019 年,教师 377 人(比去年同期增长 13.21%),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43%,高级职称 教师在授课教师中占比 52.9%。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12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71 人。共有 44 名 老师获得 2020 年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岗资格,其中新增上岗博士研究生导师 2 人,新增上岗硕士 研究生导师 6 人。 本科教育 2019 年,春季学期管理本科生 684 名;秋季学期管理本科生 327 名。承接《内科学》、 《外科学各论》等 22 门课程教学。授课总学时 11228 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 7.28%),其中理论课 1328 学时,实践课 9900 学时;授课学生 1011 人(比去年同期增长 6.55%)。 研究生教育 2019 年,在职专业学位博士 7 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99 名(学术型硕士 24 名,专业 学位硕士 75 名),在职研究生 30 名。录取 2020 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4 名(学术型博士 2 名,专业学位 博士 2 名)和 21 名转段生,生源结构持续优化。 继续医学教育 2019 年,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共 314 场,选派各级各类专业人员外出参加学术会 议、短期培训 1103 人次,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1 项,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45 项。申报 国家继教项目 4 项,备案项目 9 项,获批 12 项,获批率 92.3%,申报自治区级继教项目 47 项,获批 47 项,获批率 100%。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019 年,修订住培管理制度及专培管理制度,开展入院教育培训 67 个学时, 每季度对协同单位进行一次督导检查,邀请协同单位带教老师共 20 余人次参加秋季师资培训班及教学查 房示范课,力保培训质量同质化。成功承办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完成 300 余名省内住 培师资培训,培训满意度达 93%。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 完善内外妇儿急护等 12 门临床基本技能课程及《产儿联合新生儿复苏》 《急性胸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穿脱隔离衣》《支气管镜》等住培、专科临床技能课程,录制相 应临床基本技能视频,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签订《临床技能操作手册》出版合同。顺利完成国家医师资格 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实证研究和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共完成技 能考核达 6213 人次。承办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 接收 117 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其中 5+3 学生 49 名,5 年制 50 人,全英留学生 19 名)。 组织 24 个临床科室开设全英本科实习医生 CBL 课程,136 名教师参与全英实习带教,进行了 192 次 CBL 课程教学,共计 576 学时。举办第二届“实习医生上讲台”演讲比赛,参赛本科生 61 名,留学生人数 - 333 - 14 名,为实习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教学改革 构建特色育人模式,实施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的教学课堂改革,推进教学内容与方 式改革。获批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 B 类立项 2 项;校级教改课题 14 项;校级课堂 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立项 5 项;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 5 项。 教学成果 6 位老师分别在第六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十一届青年 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第二届气道管理新镜界操作技能大赛(广西赛区)、2019 年思维风暴病例演讲比 赛南方赛区、消化内镜病例大赛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佳绩。委派 124 名带教医师外出参加省级及 以上住培、专培师资培训班,2 位住培老师分别荣获 2019 年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学卓越人才”“2019 年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带教老师”荣誉称号。学员荣获 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二等 奖和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特等奖、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全科医生培训高峰论坛优 秀论文”荣誉称号,并作为大会唯一住培学员发言。 【学生教育管理】 思想教育 2019 年,不断推进“三全育人”建设,开展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红色革命精神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主题教育 15 次以上,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思政大课堂活动,录制思政微课 视频有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筑牢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 2019 年,建立院系、班级、宿舍“三级”预警防控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 动 2 次、心理排查工作 2 次,为 3 名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制定相应处理预案;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 动,组织学生参加 2019 年全区高校大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主题活动,开展“同一屋檐下” 心理电子板报和心理趣味运动会“抖音短视频”等三项活动,荣获自治区级三等奖 2 项、校级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1 项,2 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教学环境 2019 年,增加教学投入将近 21 万元,配备统一的宿舍物资保障,改善学生住宿环境。 学生管理工作成果 2019 年,获学校“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1 项;获得学校“青 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朗诵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勇往职前”全能大赛决赛一等奖、中华经典诵读大 赛特等奖、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二等奖、第 49 届校运动会武术比赛荣获男女团体总分第三名、集体项目第 四名;足球比赛女足获第六名、男足获得第八名;荣获团体总分第八名及体育道德风尚奖、广西大学生 运动会武术比赛男子剑术第一名、男子刀术第二名、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广西赛区三等 奖等校级、区级奖项共 20 余项。社会对医院教学认可度逐步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 92.11%,荣获 学校“就业创业先进集体”。 【科研工作】 科研平台 2019 年,新搭建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与安仁欣医学检验中 心共建)、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联合实验室、加拿大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共 4 个科研平台, 医院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顺利投入使用。组织开展国基专题培训 3 期,专利相关知识培训讲座 1 期, 以及其他各类科研学术讲座 7 期。持续增加科研投入,共发放 SCI 论文奖金 53.59 万元。 科研项目 2019 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 1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7 项,获批经费 78 万元, 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重点项目 6 项,获批资助经费 13.2 万元,广西卫健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53 项,广西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课题 9 项,广西教育厅中青年能力提升项目 8 项。 科研成果 2019 年,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 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3 项、 二等奖 5 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8 项;发表论文 280 余篇,其中发表 SCI 论文 46 篇,中文核心期刊 53 篇。 学术影响 2019 年,新增 2 个协会主委,成为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会会长(主 委)和广西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会长(主委)单位。新增省级学术组织主任委员 7 人、副主任委员 12 - 334 - 人。承办和开展首期广西航空医学救援骨干人才培训班和 2019 年广西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危重症救治 技术培训班暨广西 ECMO 临床应用与管理学术论坛等学术年会、论坛等共 56 场次,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医院管理】2019 年,二附院落实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制定并获批医院章程,进台湾专 家团队,启动 DNV GL 国际医院评审认证,全面推进医院标准化建设,增强全员风险管理意识与应对能 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成立绩效管理办公室,起草新绩效管理考核方案,分重点管控、逐步推行、持 续关注、着重严抓新绩效管理改革,全面梳理医院核心指标,统一对全院医疗质量指标描述,统一指标 来源字段要求,抓取了质量环节中的难点,引进质量安全和文件管理系统,完善流程整改,建立医疗质量 管理内控体系;率先实现医技检查预约前移至诊间且多个检查项目一站式预约,获评“全国优秀门急诊 管理创新案例奖”。医院被选为 2019 年全区卫生健康年中工作会议的唯一医院发言代表。 【医疗工作】 高精尖技术取得新突破 2019 年,实施新技术、新项目 150 多项,备案 2 项[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 微球囊压迫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硬质气管镜技术、小肠镜、特色出凝血检测项目、血友病综 合治疗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和项目处于区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区内空白,荣获全球房颤射频消融 AI 带教术者 认证。 诊疗行为更加规范 2019 年制定《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实施方案(试行)》《PDCA 管理》等 17 项机制,严格落实 18 项核心制度;开展培训考核 81 次,培训人员达 6035 人次。全年医疗投诉事件 较 2018 年减少 6 例,输血病历合格率达 80%以上。 药物使用更安全 2019 年,引入医院药事管理软件,开展专项整治和药物专项点评,会诊量快速提 升,增加至月均 136 例,增长率为 78.95%,抓住重点指标着力加强处方点评力度,全年人血白蛋白使用 量下降约 30%,门诊基本药物处方占比 70%以上,住院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 90%以上。 感染管控能力显著提升 2019 年,坚持培训教育与督查并举,医院感染监测人数 37948 例,感染 588 例,607 例次,院内感染率为 1.55%,例次感染率为 1.60%,Ⅰ类切口手术例数共 4509 例,发生手术切 口感染 21 例,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为 0.47%,均在国家质控标准范围内(≤1.5%),全年未发生重大的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医保效益管理显成效 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整治医疗乱象“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和“医保工作大家 谈”活动,继续推进按病种收付费工作,完成 8 例按病种收付费结算,配合自治区医保局在全区各家医 院培训 30 场次。严格控制住院次均统筹费用指标,全年区医保住院次均统筹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 4.97%, 市职工住院次均统筹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 4.14%。 医疗改革成果显著 荣获 2019 年度国家卫健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人民满意的医疗机构”、2019 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中南赛区“十大价值案例”和“十大人气案例”4 项,耳鼻喉头颈外科荣 获全国“群众满意的科室”1 项等多项荣誉。 【国际交流与合作】2019 年,医院领导先后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总部、英国伊丽莎白 女王大学附属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进行参访和交流;邀请境外学者到院开展 交流合作 10 人次,参加境外学术会议 24 人次,与世界卫生组织资深顾问劳拉·霍肯再次进行深入交流, 扎实推进与国际医疗机构、卫生组织在重点领域的合作。 【党团工作】 党员基本情况 2019 年,调整 6 个党支部,新成立了 5 个党支部,选优配强了支部班子。全院共有 25 个党支部,其中职工党支部 21 个,学生党支部 4 个;共有党员 766 人(在职职工党员 604 人,学生 党员 162 人),正式党员 683 人,预备党员 83 人。2019 年发展新党员 54 人,预备党员转正 29 人。 强化医院党建工作 2019 年,制定了《2019 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统筹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开展 - 335 - 了 4 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7 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会、3 次党支部 书记、委员专题培训会、2 次全体党务干部、中层干部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组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 带头人”参加学校集中培训;召开深化对党忠诚教育专题研讨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深入学 习党章和《准则》《条例》,紧扣“18 个是否”逐一对照检查,有效落实主体责任人抓党建与抓业务“一 岗双责”;组织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参加学校 58、59 期积极分子和 19、20 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再版《廉 洁风险防控工作手册》,制定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风建设工作方案,细化风险防控点,进一 步建立健全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党委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 任,加强舆论阵地的管控。坚持廉政教育,面向 32 个临床、医技科室和 13 个职能部门共 1027 人开展宣 讲,防止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的廉政风险问题。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力,荣获“2019 年度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网站宣传通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稳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 2019 年,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创 建“红绿橙”医学生成长教育工程,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学生中 开展国家安全与国防教育 2 次;红色革命精神教育 3 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教育 7 次;思政引领 教育 5 次;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2 次,荣获“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大学生思政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团建工作迈出新步伐 2019 年,设置 12 个团支部,创建“二附院小青团”抖音平台, 推行“团员 上讲台”伙伴课堂主题活动,成功创建 5 个 2017—2018 年度卫生健康系统区直(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 获评 2019 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重点团队 1 项,2019 年广西青年社会组织研学营培训班“优秀学员”称号 1 人,校级“十佳青年岗位能手”“两红两优”称号 26 项。构建病友大病体恤平台,已协助我院住院患者完成筹款 349 项,共计 8787165.93 元,深化志愿服 务。 精准扶贫出成效 2019 年,党委委员深入马山县里当乡加荣村开展联系点扶贫活动 18 次,开展三 方见面会两次,支部下乡扶贫 1 次;资助加荣村建立扶贫车间、支持第一书记成立马山县里当乡创维土 鸡养殖场等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覆盖贫困户达到 90%;购买贫困户三个批次的扶贫产品共计 42154 元,党员干部 351 人办理到学校扶贫农特产品直营店购买农特产品的校园卡。加荣村捐款 4.43 万元,开 展义诊、捐献书籍等活动。定点帮扶的加荣村贫困人口发生率由 2018 年 10.87%降至 2019 年 1.69%,定 点帮扶的马山县里当乡加荣村完成整村脱贫任务,驻村第一书记叶兴全被马山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 “2018 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 【公益活动】2019 年,成功对接国家“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成为广西首家上线“施 予受”器官捐献登记平台的公立医院,引起社会良好反响(广西日报头版刊发)。顺利完成 11 例危重患 者航空医学救援院际转运工作,承办 2019 年中越边境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广西应急救 护知识技能“五进”活动启动仪式。 【对口帮扶和医联体建设】2019 年,选派康复医学科、泌尿外科等高年资主治医师为主的技术骨干 70 人次深入提供点对点帮扶,帮扶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项目共 19 种、113 例,授课培训 128 次,参加 培训 937 人次,完成门诊诊疗 7 人次,指导和参与手术 126 台次,远程会诊 20 多例,实现医联体内双向 转诊 7 人次,南丹县人民医院、巴马分院先后通过二甲医院评审。 【基本建设】2019 年,大力推进医技病房综合楼项目建设,获批 1.5 亿债券资金,已完成基础桩 80% 施工;改造了发热门诊、手术室、专科 ICU、全科住院病房、病案信息科用房、二号楼扩建(血透、病 理)、干细胞移植仓等 10 个基建项目,耗资约 1350 万元,共改造面积 1482.36 ㎡,新增面积 3274.4 ㎡, 有效缓解医院用房紧张问题。 【医院文化】2019 年,组织慰问退休、住院、生育职工 136 人,发放慰问金 89700 元,解决职工子 - 336 - 女入园入学共 11 名。成立职工申诉委员会,制定《职工申诉暂行办法》,保障好职工权益。发放节日慰 问品 3495 份,价值约 49.8 万元;发放电影票共 1819 份,金额 105502 元;调整职工每月伙食补助,增 加至 330 元。开展院内文体活动 4 次,篮球赛、气排球赛共 45 场次。组建医院合唱队、气排球队、篮球 队等文体社团,参加学校及上级工会举办文艺体育比赛 3 次。荣获广西医科大学庆祝建国 70 年、建校 85 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比赛一等奖和广西第十七届中直、区直企事业基础单位职工气排球赛男队 第五名的好成绩;荣获 2019 年度自治区直属企事业工会目标管理考核一等奖及 2019 年度“先进职工之 家”荣誉称号,为医院发展增添荣誉。 (撰稿:杨桂凤;审核:黄 荷) 肿瘤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癌症中心)位于“中国绿城”是广西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 教学、预防保健、社区服务与康复为一体的省级肿瘤防治研究机构和国家三级甲等肿瘤医院。2019 年, 医院位于南宁市河堤路 71 号,占地面积 2.9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8.348 万平方米。医院现有职工 1336 人,其中高级职称 273 人,拥有博士生导师 17 人,硕士生导师 103 人,博士 139 人、硕士 318 人。医院 最大开放床位 1300 张,有 27 个临床科室 (病区)和 16 个医技科室, 拥有国内先进的 PET/CT (GE Discovery PET/CT 710)和住友回旋加速器各 1 台,全球第 5、广西唯一的锥光束乳腺 CT(CBBCT)1 台,医科达 和瓦里安电子直线加速器 4 台和全套放疗定位和计划系统,大孔径定位 CT1 台, GE 3.0T、西门子 1.5T 核磁共振各 1 台,GE128 层螺旋 CT 和西门子 64 层各 1 台,一站式肿瘤诊治 DSA1 台,一体式血管造影 机 1 台,全自动生化检验流水线 1 套,全功能麻醉呼吸机多台等诊治各种肿瘤的先进设备。 【医疗工作】2019 年,通过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加强内涵管理,医院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工作 量指标继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符合发展预期。全年门诊服务总量 18.6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7.81%;出 院病人服务总量 50548 人次,同比增长 18.78%;手术服务总量 7951 台,同比增长 12.35%;质量不断改 进,技术显著提高。全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8.99 天,同比降低 13.16%;药占比 36.63%,同比下降 0.57%; 耗材占比 24.98%,同比增长 0.46%。医院完成 18 项核心制度。注重对医疗重点环节的监控,上报医疗 (安全)不良事件 41 例。强化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入组率 23%,完成率为 73%。进一步加强医院 输血病历质量和自体输血工作的开展的管理,自体输血输血率已连续两年超过 30%。创建诊疗平台,医 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远程医学中心和多学科诊疗中心正式启用,开展远程医学活动 61 例次,创建广 西首家肿瘤日间病房,已经收治患者 1600 余例次。启用日间手术室,国际领先的锥光束乳腺 CT 正式投 入使用,第四台医用直线加速器上线使用,重症医学科改扩建后部分投入使用牵头成立中华结直肠癌 MDT 联盟广西分盟、广西肿瘤性疾病远程诊疗联盟和肿瘤相关静脉血栓症(VTE)联盟,带动和提升广 西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关护(TCT)服务理念,形成肿瘤预防、治疗、康 复、护理“四位一体”的肿瘤护理特色。开展护理新技术、新方法共 25 项,举办或参加了近 40 场护理 相关科普活动,向肿瘤患者、社区居民传播科学防癌理念,普及抗癌知识,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平均满 意度为 98.13%。医院感染发生率 0.94%,比去年同期下降 0.09%,医院感染现患率 1.27%,比去年同期 下降 0.75%,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完成医保直接结算 10.12 亿元,区内异地结算 6.03 亿元,外省 异地结算 1182.62 万元。 【教学工作】2019 年,预算本科教学投入约 167 万元,用于教学常规支出。以 184.44 万/年的费用 租下津头院区作为教学基地,共建有临床技能训练室及多媒体教室 37 间,支出 140 万购买模型、器械等 - 337 - 教学设备,并更新维修部分器械及模型,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本年度选派青年教师 71 人次外出参 加专项教学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培训约 1000 人次,获得教改课题 37 项。承担教学课程 17 门, 总课时 11111 学时。荣获广西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于滢华老师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青 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获一等奖。龙颖老师及林锦源老师表我院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 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获一等奖。我院欧超、潘忠勉、卜昆鹏、俸艳英、袁振超等 15 人荣获校级优秀教师, 潘泓、张洁清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郭晓云、岑洪荣获本科教学先进管理个人。我院慕课《临床麻醉学》 和《妇产科学》正式在人卫慕课开课,为推进我院临床教学现代化进程迈开了第一步,并为我院混合式 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科研工作】2019 年,医院麻醉学科、重症医学学科均获认定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我院广西 壮族自治区肿瘤分子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获认定为 2019 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我院“广西肿 瘤医学影像临床研究中心”及我院联合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申报的“广西鼻咽癌临床研究中心”获认定 为第三批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科研立项 115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1 项(面上项目 5 项),省部级项目 21 项,获得科研经费 1934.5 万元,同比增长 24.2%。获省厅级奖项共 8 项,其中广 西科学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广西科学技进步奖三等奖 2 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2 项, 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获授权专利 30 项,其中,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29 项。全年共发表 论文各类学术论文 432 篇,主编、参编专著 24 部。医院主办的《中国癌症防治杂志》继续入选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 【肿瘤防控】2019 年,建立覆盖广西 14 个地市 116 个县(区)的肿瘤随访登记报告体系;约 30 个县区上报肿瘤发病和死亡数据基本达到《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收录要求,肿瘤登记数据达标的县区覆 盖人口从 941 万提高到 1124 万。在南宁市开展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完成问卷调查 27780 例,评估出 癌症高危人群 10326 人次,完成癌症筛查 7413 人次。梧州市、苍梧县和岑溪市被国家农村癌症早诊早治 项目专家委员会评为 2018/2019 年度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优秀项目点。联合南宁市兴宁区卫生健康局在 兴宁区金牛桥社区开展了专家义诊宣教活动。举办“第 25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环南湖慢跑防癌宣传活 动”。举办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培训班、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培训班、全区肿瘤随访登 记技术培训班等培训活动,相关参培人员近 600 人。举办“第 25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环南湖慢跑防癌 宣传活动”,开展专家义诊宣教活动,普及科学防癌的理念。 【人才培养】2019 年,医院制定《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实施办法》(试 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柔性外聘专家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不断加大力度面向海内 外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博士 9 名、硕士 33 名,其中教育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 4 人,国家 重点高校毕业生 4 人。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划培养人选领军人才 1 人;学科带 头人 1 人;中青年学科骨干 5 人;入选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 1 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 1 人;入选广西 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6 人。 【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2019 年,宜州区人民医院纳入我院对口支援单位。7 月 15 日,为提升县 级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建立有效的区域联动、互利共赢合作机制,我院正式与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 建立技术协作、对口支援关系。医院共派出 7 批,共 61 名技术骨干到援单位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其中, 平果县人民医院 18 名,德保县人民医院 15 名,宜州区人民医院 10 名,邕宁区人民医院 18 名,其中主 治医师 44 名,住院医师 17 名,充分发挥医院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特色和优势,为当地百姓带来实 惠。 【交流与合作】2019 年,医院先后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印度尼西亚阿哈曼德兰大学、越南中央传 统医学医院、柬苏友谊医院、缅甸仰光牙科大学等东盟 6 国 15 家医疗机构建立了联系并达成共识,就东 - 338 - 盟国家区域性高发肿瘤防治技术培训开展常态化人文交流。医院正式聘请法国居里研究所前医生委员会 主席、麻醉重症医学科主任 Christian JAYR 担任我院麻醉科、重症监护科指导专家全职入院工作。医院 主办第二届中国-东盟国际肿瘤精准医学大会暨 2019 年广西肿瘤学大会,承办东盟国家区域性高发肿瘤 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 【五象新区医院建设】2019 年,医院项目总评规划通过评审,顺利完成基坑支护工程以及主体工程 EPC 招标,确定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为项目承建单位, 主体工程开始建设,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 【党建工作】2019 年,医院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 导核心作用,把党建融入医院发展治理各环节,为推进医院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实施“政治领航”工程,强化理论武装,汇聚实干担当的精神力量 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与“不 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结合起来,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6 次集中学习、主题教 育 7 次集中学习研讨和读书班学习,不断提升班子政治理论水平。指导各党支部充分运用学习研讨、现 场教育、影视观赏等形式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荣获 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称号。一年来,广大干部职工不断更新思想理念,转变发展观念, 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我想干、我要干”的政治责任担当和发展共识。 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搭建创新平台,红色党建领航绿色发展 搭建“党建融合学科建设”“党 建融合肿瘤防控”“党建融合志愿服务”“党建融合精准扶贫”等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 力战斗力,领航医院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太平村达成整村脱贫摘帽目标;创建了广西高校 基层党组织五星级支部 2 个、四星级支部 2 个、三星级支部 3 个,涌现了如葛莲英、杨波、廖柳凤等一 批优秀共产党员。 实施“清廉护航”工程,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 个责任”落实。支持纪委认真履职,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通过观看廉洁警示电教片、开展廉 洁专题讲座、召开医药代表廉洁集体谈话、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印发《廉洁教育学习资料汇编》等 方式,持续加强警示教育和纪律教育。常态性对全院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开展督查,严格“统方”“大 处方”管理;不定期对 105 名出国(境)人员、45 名新任干部进行廉洁提醒和警示教育;严肃处置违反 “九不准”及学术不端人员 4 人。 【文化建设】2019 年,医院注重培育“家”文化,建成职工饭堂,提升职工幸福感和归宿感,开展 “一科一特色,一科一品牌”患教会、护患联谊会及系列科普活动等共计 38 场,科普受益近 4000 人, 举办第一届“三·八”妇女节女职工趣味运动会、开展“强党性 精业务 创一流”综合知识竞赛、职 工游园活动等文体活动,不断提升广大职工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汇聚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增强医院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撰稿:陈 峰;审核:覃宇周) 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单位、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治区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优质特色专业和自治区优 势特色专业。医院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住院医师规培及其他短期 - 339 - 培训生的教学和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任务,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面向东盟国家招收口腔医学本科生、硕 士生、博士生的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与考官培训基地(口腔类别)、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 2019 年招收本科生 54 人(含留学生 6 人),硕士研究生 48 人(含留学生 6 人),博士研究生 18 人。2019 届毕业本科生 50 人(含留学生 10 人),硕士研究生 50 人(含留学生 7 人),博士研究生 2 人(含留学生 1 人)。 医院设有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工艺学等 4 个教研室,口腔正畸学、 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科学、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等 6 个教研组。口腔医学是广西一流学科,拥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 1 个、自治区卫健委重点学科 1 个、自 治区本科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项目 1 个,自治区精品课程 2 门、校级精品课程 1 门。 医院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已形 成牙颌面畸形和缺损整复临床与基础研究、头颈肿瘤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口腔疾病微生物与抗感染免 疫研究、口腔疾病防治研究、纳米抗体研究、干细胞研究等稳定且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其中颌面部 肿瘤的综合治疗、牵张成骨技术治疗牙—颌面畸形、微创根尖外科、全麻下牙病防治技术均达国内先进 水平。 截至 2019 年末,医院拥有在职职工 612 人,其中高级职称 93 人(正高级 31 人,副高级 62 人), 博士生导师 8 人、硕士生导师 31 人,博士 32 人、硕士 176 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 新领军人才”1 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4 名、“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 头人 1 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名、香港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 1 名、广西八桂学者 1 名、广西特聘专家 1 名、广西 优秀专家 2 名、广西高层次人才 2 人,广西医学高层次人才 3 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 2 层次人选 3 名、广西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 1 名、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1 名;担任国际牙医师 学院院士 6 人,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 1 人、理事 1 人,各专业委员会常委 14 人、委员 24 人、青年委 员 10 人,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及委员各 1 人,中华护理学会口腔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人。 学院建有图书资料室,面积约 237 平方米,其中设有藏书室、期刊室、阅览室,藏书 1004 册,订阅 期刊 69 种,其中中文期刊 68 种,外文期刊 1 种。 【党建工作】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年 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中(扩大)学习 9 次,专题党课 12 人次,召开院党委会和党建工作会议 17 次,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 制,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工作,完善医院“三重一大”制度,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制定 《院领导班子沟通交流制度》及《支部书记与科主任沟通交流制度》,推进医院管理规范化。完善医院 党委机构设置,成立党委办公室,配备党办正、副主任、专职组织员、专职纪检干部等。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2019 年新发展师生党员 6 名、发展对象 13 名、积极分子 25 名,组织党支部书 记、中层干部及党务干部赴自治区党校、贵港市、全州县等开展党务干部培训 3 期;新提拔中层干部 10 名,选派 3 名干部到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广西医科大学挂职锻炼,选派 1 名党员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 记”。 加强党支部建设 落实“应建尽建”要求,完成 13 个教工党支部换届,新成立研究生和本科生党支 部。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行支部星级化管理,全年开展“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 100 余次;2019 年开展各类院内党员教育培训等 20 期,参加学习达 1295 人次。获广西医科大学五星级 党支部 1 个、四星级 2 个、三星级 2 个。 - 340 - 履行好第一书记责任单位职责 打造“党建+特色扶贫”新引擎,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健康扶 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加大对国家级深度贫困村龙琴村的帮扶力度,2019 年全村 贫困发生率降至 0.85%以内,提前实现整村脱贫。医院被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并受邀参加 全区“脱贫先锋面对面”主题宣讲 4 场,分享脱贫攻坚经验。 加强作风与廉政建设 加强警示教育及廉政文化建设,组织中层干部观看《国有企业党员干部严重 违纪典型案件警示录》等教育片,并赴南宁市监狱局开展警示教育,组织职工参与“守初心倡清风、弘 正气践廉德”廉政作品征集活动。全年开展集体约谈中层干部 124 人次、供应服务商 20 余家,先后约谈 存在“为官不为”“冷硬横推”等问题的科室负责人和员工 5 人次,实现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加 强廉政风险防控,对财务、国资、设备、药品、人事等职能部门开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督查。抓好形式 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以清单式排查整改问题 55 项。 【文化建设】巩固医院文化年建设成果,成立新时代讲习所,开设“书记课堂”,举办“明德·创 新”道德大讲堂 4 期、第二届课程思政授课比赛。医院组织申报“中国—东盟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获自治区级特色新型智库,“明德弘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项目及《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 研究》获广西医科大学课题立项,儿童牙病科获全国“人文爱心科室”。入选广西医院文化专委会第二 届常委 1 人、委员 2 人,论文《谱写新时代文化建设“七旋曲”,奏响医院发展新乐章》获 2019 年广西 公立医院党建创新工作理论征文比赛一等奖。以“5·12”国际护士节、“7·1”建党节、“8·17”中 国医师节、“9·10”教师节等为依托,开展“担当作为善作善成好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医师” “优秀护士”等选树活动,全年获广西医科大学记功、嘉奖奖励 126 名;广西医科大学优秀党员、优秀 党务工作者 13 名,先进基层党组织 1 个;广西优秀护士 1 名。全年以官网、微信公众号、LED 屏等全 媒体阵容在校内外发布各类新闻报道 700 多篇次,微信推文近 300 余,编印张贴各类板报、横幅、标语 10 余版。 【统战与群团工作】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课题《统战工作在高校 “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研究》获广西医科大学党委立项;以自治区中秋诗会、班级文化节、校运会等活 动为平台,开展“青年大学习”“青春告白祖国”“红旗下的演讲”“12·21 防艾宣传日”等团日主题 活动;成立了瑜伽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艺术团舞蹈队、礼仪队等 10 个协会,开展迎春文艺晚会、 歌唱比赛、迎新游园、青秀山健步走、气排球比赛等,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院艺术团舞蹈队代表青 秀区卫健局参加自治区卫健委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组织无偿献血活动 2 次,发动全院职工贫困村、重 病职工捐款,全年共慰问生病、生育住院职工 40 余人次。 【教学与学生工作】2019 年,医院加强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社会实践 等优质课程的建设,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口腔医学“5+3”一体化专业通过自治区评定。 完善教师发展与提升体系,邀请院外知名专家到院讲学 12 人次,举办各级各类学术讲座 10 场,派出教 师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培训班等约 300 人次。以赛促技,鼓励教师参加各类院外教育教学比赛,获自 治区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案展评三等奖 1 项、广西医科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1 项。 新增教育援外、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教材、研究生课程建设等教学项目 7 项,获广西医科大学教学成果 奖二等奖、优秀奖各 1 项。 医院本科生获 2019 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 2 项,区级立项 5 项,校级立项 9 项, 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3 项;获广西医科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1 项;获中华口腔医学会 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展示“优秀之星”1 人、第三届“光华杯”临床技能操作展示“站点之星”1 人;获 中华口腔医学会住院医师操作技能“橡皮障隔离术”、“磨牙显微镜下开髓”单项演练能手等奖项;获 大学生口腔科普作品创作与传播杰出作品 2 项。2019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6%,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 - 341 - 98%,攻读博士比例为 9.3%,就业率及升学率均居广西医科大学榜首。 【住培和专培工作】2019 年,医院共招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17 人,严格按照轮转计划对学 员进行培训和出科考核,年度考核通过率均为 100%。作为广西口腔类别住培结业考核考试基地,完成 105 名考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工作。获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 项、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7 项、自治区级备案项目 2 项,培训 1645 人次。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2019 年,医院不断完善学科平台建设,新启用学校科技楼 1290 平方米实 验室,开放细胞培养平台、分子克隆平台、免疫组化平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平台,投入 2300 万资金购 置质谱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硬组织切磨系统、活细胞成像系统等高端仪器设备,促进科研 平台上新台阶。科研立项及成果稳步增长,获各级别资助课题 20 项,资助金额共 135 万元,编写《口腔 科学》《儿童咬合诱导—思维与实践》《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口腔医学(三)》《唇腭裂就医指南》《口 腔疾病治疗理论与实践》等教材或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108 篇(其中 SCI 收录 21 篇),获得国家专利 4 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1 项和二等奖 1 项。 【人才队伍建设】2019 年,医院完善人才引培机制,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引进博 士实施办法》《职工攻读博士学位管理规定》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等;选派优秀青年教师 赴国内外高校进修 4 人,引进博士 2 名,中青年教师攻读全日制博士新增 12 人、在职博士 9 人。医院周 诺教授荣膺“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获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划领军人才培 养人选;廖红兵、陶人川教授分别获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划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和中 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人选。 【临床医疗】2019 年,医院成立“广西口腔专科联盟”,加入“华西口腔专科联盟”以及“上海交 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全科联盟”,获“广西口腔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获国家医疗器械临 床试验机构备案,荣获 2019 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 位(2019—2020 年)”,连续六年荣膺“中国最佳专科医院提名”;儿童牙病科、口腔颌面外科获“改 善医疗服务群众满意的科室”。开展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完善修订多项医疗制度,编 印《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简报》9 期,开展院级医疗培训 8 次,举办医院首届口腔门诊病例展评、首届口 内扫描大赛。推进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开通医院微信预约平台、电子就诊卡、线上支付及电子叫号系 统,引进 E 代驾代客泊车便民服务。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获全国儿科学会口腔病例大赛一、二、三 等奖 5 人,获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口腔医学学术会之“口腔急救案例大赛”总分第一及一等奖, 获广西首届 GC 杯玻璃离子调拌比赛决赛特等奖 1 人, 一、二、三等奖等 7 人。马日医生获第三届“白 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陈文霞教授荣获第一届“广西十佳女医师奖”及 2019 年度“改善医疗服务群众 满意的医务工作者”。2019 年,医院门、急诊量达 329493 人次、住院量 2112 人次。 医院作为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完成 2019 年口腔医师资格实践技能 考试广西考区 1408 人(执业 821 人、助理 587 人)的考务工作。 【口腔公益卫生】2019 年,医院共实施“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 校小学生口腔健康行动促进计划项目”“孤残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防治示范项目”和“健康口腔微笑少年 项目”等近 10 个口腔卫生公益项目,惠及全区 109 个县区约 18 万余人。在全国首创牵头成立由 71 家医 疗机构和疾病控制中心组成的“广西口腔健康联盟”,承办首届广西口腔健康科普演讲比赛,普及口腔 健康知识。作为主编单位出版《广西居民口腔健康和医疗服务能力调查报告》,为完善广西卫生服务体 系,实施口腔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健康口腔助成长”、“口腔健康,全 身健康”为主题的科普宣传公益活动,受益人群达 2000 余人。举办全区基层人员培训班 2 期,提高基层 医务人员口腔健康促进技能。 - 342 - 【交流合作】2019 年,医院与荷兰奈梅亨大学等 5 所国内外院校联合申报欧盟 Erasmus+项目获批立 项,获教育部“丝路 1+1”老挝卫生科学大学口腔医学教育援外项目,与缅甸卫生体育部医务司达成意 向并拟定合作备忘录,国际交流及合作广泛深入。医院师生员工全年受邀赴海外口腔医学院校进行学术 交流 43 人次;海外专家、学者、学生来访进行学术交流 19 人次。 【广西医科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建设】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项目完成投 资额约 1.3 亿元;完成供配电工程、暖通工程及医疗气体管道工程招标;完成北地块主体工程砌体施工、 外墙抹灰及外墙条窗框架安装,1#综合楼、4#特需门诊楼、5#教学实验楼开始落外架。 (撰稿:汪 岑; 审核:罗 萍) 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创建于 1937 年,位于南宁市武鸣区永宁路 26 号,毗邻西乡塘区、兴宁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服务武鸣区 70 万人口,辐射周边 200 多万人口。2017 年 5 月 4 日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为广西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17 年 6 月 27 日正式挂牌,同时增挂广西医科大学武鸣临床医学院、南宁市武鸣区人民医院两块牌子。医院占地 面积 90 亩,其中院本部 50 亩(医疗区 37 亩),医疗业务用房面积 10.6 万平米,医院编制床位 1000 张, 开放床位 1318 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 医院设备配置齐全,拥有美国 GE128 排 256 层 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EMS 碎石航母、 奥林巴斯 GIF-H290Z 电子染色放大内镜、口腔 CBCT、阿洛卡彩超、1.5T 磁共振、64 层螺旋 CT、大型 C 臂 X 光机、乳腺钼靶机、迈迪骨密度仪、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系统、飞利浦数字化摄影机 (DR 和 CR)、耶格肺功能仪、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类关节镜和腔镜等一批高端医 疗设备,为医院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力地助推医疗技术的发展。 【机构设置】2019 年,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下设医院(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科、纪 检监察室、工会(离退休职工管理办公室)、团委、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教务科、科研科、医院 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财务科、审计科、医疗保险管理办公室、保卫科、病案信息科、门诊部、医 疗设备科、总务科、外联部、武华院区建设办公室、红岭宿舍区管理办公室 23 个职能部门,呼吸内科、 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神经内科、肿瘤科(综合介入科)、内分 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科(老年病学科)、普通外科(小儿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男性学科、小儿泌尿 外科、烧伤整形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心胸腺体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急诊科、 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冠心病监护病房)、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科、皮肤性病科、康 复医学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全科医学科)、麻醉科、手术室、疼痛门诊、营养学科、核医学科、 心理卫生科、高压氧科、健康体检中心等 35 个临床科室,放射诊断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 临床药学科、输血科、超声诊断科、心电诊断科、供应室 9 个医技科室。 【人员情况】截止 2019 年 12 月底,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有在岗职工 1327 人,其中卫生 专业技术人员 1160 人,占在岗人员的 87.4%,博士学位 10 人,硕士学位 104 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有 159 人(其中正高职称 24 人),占卫技人员的 13.7%。医院始终致力于以一流的人才队伍,雄厚的技术 力量服务广大患者。2019 年共引进高级职称 20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6 人,副高级职称 14 人),中级职 称 13 人。启动 8 轮岗位招聘,录用 200 人,截止 2019 年底到岗 189 人(博士 4 人,硕士 50 人),其中 临床医技 93 人、护士 84 人、行政职能 12 人,人员队伍不断壮大。 【教学工作】2019 年,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增设 2 间多媒体教室、2 间示教室、1 间自 - 343 - 习室、2 间见习教室及教研室办公室等教学场地,总面积约 430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教学设备进一 步配齐。医院现有 126 人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3 人首次获得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资格,目前共有 1 名博士生导师和 7 名硕士生导师,医院泌尿外科、感染性疾病科、病理科、骨外科、普通外科通过评审, 成为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基地。医院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将床 旁教学、临床操作技能模拟融入日常教学查房,成立了第一届教学督导组,教学能力稳步提升,首次承 接并完成广西医科大学 114 名学生的临床医学课程教学,共计 269 学时,并接收各医学院校实习生 381 名。医院成功举办广西基层医师肝病及艾滋病诊疗能力培训班等 4 项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展 “武医讲堂”等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50 余场。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员工提升学历,目前有 1 人在职脱 产攻读博士学位,10 人在职脱产攻读硕士学位。2019 年累计派出 27 名专业骨干进修学习,600 余人次 专业技术人员外出进行学术交流。 【科研工作】2019 年,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采取科研资助措施,鼓励医院职工申报科研 课题,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共 109 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共计 41 项,其中 2019 第二批广西医学 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中青年学术骨干)计划人才项目 1 项、自治区教育厅课题 1 项、广西医药 卫生自筹课题 20 项、广西医疗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 3 项、广西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课题 3 项、广西医科大学项目 3 项,共获得资助经费 95.01 万元(含配套经费)。2019 年,医院登记的发表论 文 152 篇,其中 SCI 论文 7 篇,中文核心论文 4 篇,科技核心论文 20 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8 项,获 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1 项、广西十佳科普视频大赛二、三等奖各 1 项,实现医院科普 奖项“零的突破”。 【医疗工作】2019 年,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门急诊量 632471 人次,同比增长 4.18%, 服务住院患者 54887 人次,同比增长 1.65%,开展手术 15894 例,同比增长 12.97%(其中介入手术 3490 例,同比增长 45.72%;3-4 级手术 7304 例,占 58.88%)。患者平均住院天数 9.11 天,药占比为 22.19%, 保持广西区内较低水平,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为 63.46%,金额比例为 51.13%。医院临床路径开展率 56.7%,医院感染发病率 1.02%,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0.6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48.47%,达 到三级医院要求。 医院学科建设日趋完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2019 年,医院新增小儿外科一级诊疗科目,设置结核 门诊,增设皮肤病科住院病区,神经内科实行分病区管理,获批中国创面治疗修复专科培育单位,进一 步规范胸痛病人及卒中病人诊治。医院积极拓展适宜医疗技术,开展了免疫组化染色、新生儿微创血肿 清除引流术、腹腔镜下肝右后叶切除术、彩超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先天性小肠闭锁手术等 80 余项新技 术新项目,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受益明显。 医院严抓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 2019 年深入开展“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 全”专项活动,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监管与干预,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 理,建立三级护理管理体系,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及“医护一体化”查房,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优 化门诊收费就诊流程,组建门急诊导医服务志愿队,推行诊间预约等多渠道的预约诊疗,通过创建病友 群、举办联谊会等活动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2019 年,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章程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审议通过,正式印 发;修订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共 1100 余项,优化整合审批流程,明确界定了审批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持续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落实各类招标采购,强化内控审计工作,正式启用医院办公自动化 OA 系统,医院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推进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 医院着力提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2019 年,医院自主经营营养食堂,合理搭配膳食,为住院患者提 供电话送餐上门服务;调整院内停车位布局,有效增加了停车场地,提高车辆周转速度;加装覆盖全院 - 344 - 的监控设施进行 24 小时监控管理,持续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完成 A 楼和 B 楼污水处理站增容扩建工作, 确保污水正常达标排放;引进第三方物流平台,为医院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党建工作】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严格落实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医 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健全民主决策机制,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活动。2019 年 12 月,广西医科大学任命赵伟同志为广西医科大学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党委 委员、副院长,医院领导班子进一步配齐配强。2019 年,医院按相关规定和程序完成了 5 批次共 89 人 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顺利完成党支部换届,党支部调整为 24 个,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落实“双 带头人”培育工程;顺利召开第一次职代会、团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女职工委员会及第一届团委委员;成立了医院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健康扶贫】2019 年,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以健康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结对帮扶工作措施,派遣医疗团队定期到帮扶村开展医疗义诊活动,公益捐款 25061 元 用于帮扶工作。2019 年顺利完成马山县里当乡内钱村 14 户 36 人的脱贫工作,建档立卡由 166 户 599 人 降至仅有 5 户 17 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 1.67%;同时继续承担武鸣区双桥镇合美村 58 户贫困户的帮 扶任务。医院主动落实贫困人口医疗兜底保障政策,完成贫困户办理慢性病卡免费体检 830 人,完成贫 困人口残疾鉴定 235 人,完成贫困人口大病个性化诊疗 167 例。 【技术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2019 年,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 筹建医疗集团,武鸣府城中心卫生院、甘圩镇卫生院、仙湖镇卫生院、太平镇卫生院与医院结成紧密型 医共体关系,挂上医院分院牌子。医院探索建设医联体,以都安中医院、马山县中医院等周边地区二级 医疗机构为切入点,定期安排医疗骨干开展技术交流,建立双向互动。 2019 年,医院组建健康宣教巡讲团,开展“健康服务走基层”活动 52 场次,深入武鸣区及周边区 域各单位、学校以及乡镇开展健康宣教,面向患有大病、慢病、重病及其它疾病的居民提供免费的的健 康教育服务。 【认真完成武鸣区指令性任务】武鸣临床医学院、附属武鸣医院配合当地政府做好“三月三”等重 大节日、自行车赛等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配合完成区域内重大项目的医疗保障,开展国家心血管筛查 项目、肝癌早诊早治项目,为高考考生及武警官兵进行健康体检,为乡镇卫生院和区域医疗卫生人员提 供医疗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等。 (撰稿:黄开添;审核:潘文海) 附属埌东医院 【概况】2019 年,在学校党委、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附属埌东医院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方面的方针政策,坚持紧紧围绕 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医院建设目标,以构建医院管理运营模式为核心,以党建院建同步开展为保障, 团结带领并紧紧依靠全院职工,真抓实干,奋发作为,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品质,致力于人才队 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的成绩。2019 年 2 月 25 日,医院门诊部正式对外开放试营业。 截止 12 月 23 日,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数 48894 人次,体检人数 5951 人次,出院人数 1690 人次,手术台数 277 例次,营业收入约 3700 万元。医院试营业初期取得的成果,为今后医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工作】附属埌东医院党委 2019 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在国有控股民营医院加强党 的领导的新办法和党委工作新思路。以医院党政联席会为载体,逐步探索建立国有控股民营医院议事决 策制度。 - 345 - 第一,医院党委严格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党委先后 6 次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要负责人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各项规定,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逢会必讲、逢提必谈。 第二,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对医院运行重大问题、筹备召开全院 党员大会、建立临时党支部等重要工作均按规定及时向学校党委请示报告,严格按照学校党委批复执行。 根据学校党委部署,附属埌东医院从 2019 年 9 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采取集中 学习研讨会、专题党课学习等形式,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规定篇目。组织全体院领导及党支部书记、委员开展集中 学习研讨会 6 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1 次、集中观看红色电影、纪录片等影视教育资料 3 次,各支部自 学成果交流会 1 次,邀请百色干部学院副院长翁洁做党史专题报告 1 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 1 次,开 展警示教育、廉政专题党课及廉政约谈活动 3 次,共 11 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汇报了学习心得。 第三,从 9 月 20 日起,医院党委确定 4 个专项调研课题,组成 4 个调研组,重点围绕“关于加强新 时代混合所有制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调研”、“附属埌东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调研”、“行政部门 工作人员‘庸、懒、散’问题调研”、“附属埌东医院医疗安全调研”等四个调研主题深入科室调研。 共收回有效电子问卷 173 份,梳理后形成需要整改的问题 40 个,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问题 3 个,组织座 谈交流 20 余次,提出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 22 条建议与措施,提交调研报告 4 份。 第四,2019 年 12 月 9 日召开了医院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通过召开 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途径,广泛深入地征集了党支部、党员群众对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认 真查找存在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制定整改清单和具体措施;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依 次开展了检视剖析和相互批评。医院党委始终把意识形态列入党委中心工作,狠抓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 作任务落实,对意识形态领域保持高度警惕,不断提高风险处置能力。推进职工微信群、QQ 群等公共 信息平台实名制认证及舆情监控,做好科室交流群的登记清理工作,及时解散临时工作群,对舆情监控 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及时处理,及时解决。经学校党委同意,医院党委于 2019 年 3 月建立了机关、内科、 外科及医技 4 个临时党支部。保障党支部在本单位重要事项决策的发言权,教职工晋升职称职务、评奖 评优等必须听取党支部意见。扎实全面推荐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制定下发《党支部工作清单》,指导各 支部既要完成党建工作规定动作,又要通过自选动作逐步探索确定支部建设品牌和特色。按照学校“创 星争优”的标准,及时召开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动员会,以会代训培训了各支部负责人开展党支部标 准化工作,督促指导各支部严格按照程序、时间和要求,扎实落实规定动作,推动党建各项都工作有序 开展。召开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 2019 年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医院党委主要负 责同志与各党支部负责人签订《2019 年全面从严治党目标责任书》,明确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目标、 任务和要求,指导各支部规范开展、扎实推进。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把支部活动作为加强和规 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阵地,严格按照《准则》要求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推动医院党员领导干部落 实“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参加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及时督促各支部按照要求落实 “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使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理 顺党员组织关系,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排查转接和党费收缴。医院各支部成立后,对党员组织关系和身份 信息进一步清理核查,完成党员信息统计并在党统系统上及时上报。按支部收取党费,党员做到了按月、 足额、主动缴纳党费。抓好发展党员工作。重点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审核,2019 年共完成 1 名预备党员 转正,遴选两批共 29 名入党积极分子预备人选,为完成发展党员目标任务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员。 【基础建设】2019 年,医院医疗设备采购 317 台,签订合同 13 个,采购金额 2553 万元,其中包含 泌尿外科三维腹腔镜、腔内微创碎石清石设备、全高清内窥镜摄像系统,妇产科全高清宫腔镜系统等 20 - 346 - 个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设备。2019 年 10 月 11 日取得 64 排 CT、320CT、3.0T 磁共振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 配置许可证,并已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TomoH 于 2019 年 10 月 11 日取得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 证,目前正在让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制作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X 射线骨密度检 测仪、口腔 X 线数字化体层摄影设备、口腔 X 射线机、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 影设备(64 排)、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320 排)六台设备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螺旋断层 放射治疗系统 TomoH 与骨科 O 臂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2019 年放射设备年检工作已完成。《建设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TomoH、DSA 两台二类射线放射设备需进行验收,委托广西壮族自治 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验收,2019 年 10 月 24 日已到现场进行检测。2019 年以来,根据医院各科室需求, 积极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 一是签订各类物资采购和服务合同 70 余份,采购各类物资数千种,采购涉及金额 350 余万元。修订 和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物资采购工作流程》、《物资验收制度》、《仓库物资管理制度》等 制度,使各项采购和物资管理工作有了具体的制度遵循。 二是加强水电气等基础保障工作。要求机电组每日三班进行巡检,氧气房、水泵房、直饮水机房、 配电房等重点部位每两小时巡查一次,总务部管理人员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三是对医院直饮水系统进行了全面维保,确保医院用水安全。并委托专业对我院污水处理站进行运 营管理,确保了医疗污水排放安全。 四是严格落实电梯系统维护保养制度,坚持每半月、每月、每季对电梯系统进行检查。医院安全保 卫方面,一要认真落实“扫黑除恶”等大项安全工作。根据上级关于“扫黑除恶”工作的有关要求,制 定下发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通过利用宣传标语、横幅、LED 屏、微信群、展板 等深入广泛地宣传。在全院开展自查,坚决做到“黑恶必除,除恶务尽”,对涉黑涉恶行为坚持“零容 忍”态度。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全年由院领导带队组织了三次安全大检查,对发 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确保全院安全稳定。二要强化安保力量管理。详细制定了保安员 工作手册,各种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保安考核办法。三要狠抓消防安全工作。组织了灭火和应急疏散 演练,规范了灭火和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方法,提高防火灭火和应急疏散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全院职 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并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考核。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落实消防日常检查巡查制度,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通过公 开招标方式,选取第三方公司为我院提供消防维保和驻点值班服务,大大提高了我院防火和应急处置能 力。 【信息化建设】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专业科室系统、健康体检信息系统(PEIS)、 医学影像系统(PACS)、医院经营决策管理支撑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患者服 务平台、排队叫号系统、就诊辅助设备已投入使用;区医保系统已完成对接,市医保系统与市医保部门 正在联调;医院微信公众号及 APP 已完成功能测试;医院智能楼宇已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市医保系统对 接连通工作、与柳药 SPD 库的接口对接、HIS 系统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 PIVAS 接口调整、药房消耗报 表、财务收费员结算日报表汇总表、患者预约系统等尚未完成,区医保住院系统接口有待进一步完善。 【业务工作】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1 日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于 2 月 25 日开始试运行。3 月 18 日获新增“体检中心”和“血液透析”诊疗项目的批准,3 月 21 日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 证》,3 月 21 日成功通过现场评审工作,获得“输血资质”定点资格,4 月 26 日、5 月 31 日分别获得 区医保、市医保医疗机构定点资格。 截止 2019 年 12 月 23 日,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数 48894 人次,体检人数 5951 人次,出院人数 1690 人次,手术台数 277 例次,营业收入约 3700 万元。 - 347 - 医院感染管理方面 修订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及制度汇编》和《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成立科 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组织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病案管理方面 完善病案科相关制度、职责。督促临床科室上交出院病历,并对 1333 份病历进行登 记回收。为临床科室提供住院病案进行查阅或借阅共 75 份,查阅或借阅归还率、完整性达 100%。按有 关规定为患者提供住院病历复印服务共 600 余份。 医保管理方面 4 月下旬通过区医保 web 端系统验收,4 月 25 日获区医保资质。2019 年 5 月中下旬 完成南宁市医保三目(药品,材料,诊疗服务设施)匹配对照工作,通过市医保的评估验收,5 月 30 日 获市医保资质。 科教管理方面 2019 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培育项目 2 项;中华 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 1 项;广西壮族自治区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8 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2 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适宜技术项目 1 项;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 项目 1 项,广西医科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 1 项;广西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1 项。已发表 5 篇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埌东医院为署名单位的 SCI 论文,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数篇。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广 西医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一等奖。 护理工作方面 2019 年我院获高校教师资格证护理人员 6 人,2019 年通过高校教师技能考试 23 人。 “2019 年南宁市临床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并在大赛中获得团体竞赛奖二等奖;综合团队奖二等奖的好 成绩。我院成为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南宁市第 527 支分队。院内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 务意识,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流程,建立护理台账 23 种。制定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各项考试、考核,合格率达 100%。 科研工作方面 获广西医药卫生自筹经费计划课题立项 1 项,获广西医科大学教师发展能力项目课 题 1 项,发表论文 12 篇,会议交流论文 6 篇,获专利 2 项。 药事管理方面 制定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药品采购管理制度》、《退药管 理制度》、《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截止 11 月 30 日,药房共调配门诊处方 27000 余张,发放住院申领单 6700 余张。开展门、急诊处方点评月常规 点评 5 次,门、急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2 次;住院医嘱常规点评 1 次,住院医嘱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1 次; 累计点评 1377 份门、急诊处方,86 份住院病历 517 条医嘱。 【人才建设】2019 年共办理入职应届毕业生 18 名,引进高级职称人员 2 名,同时在学校统筹协调 下,成功申请到 3 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骨干人才到我院挂职,扶持相关学科建设。顺利启动 2020 年人 员招聘计划,为医院顺利运营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截止目前我院共拥有员工 461 人,其中高级职称 55 人,中级职称 97 人,拥有博士 11 人,硕士 96 人,本科 182 人。 (撰稿:李 婕;审核:杨 渊) 第三临床医学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概况】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始建 于 1952 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 医疗集团包括院本部、市妇产儿童医院、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医院五象医院、江南区人民医 院、良庆区人民医院、空港医院、良庆镇中心卫生院、蟠龙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建园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大沙田街道前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本部编制床位 1160 张,五象医院编制床位 365 张, 江南区 - 348 - 人民医院编制床位 795 张,良庆区人民医院编制床位 498 张,龙岗院区 500 张。 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示范单位、全国卫生文 明先进集体、2013—2017 年度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集体、2018 年度管理创新医院、全国 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后勤保障与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自治区军(警)共建精 神文明先进单位、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2018 年 12 月医院入选国家 148 个建立健全现 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成为广西 4 家试点医院之一。 医院 1993 年起成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997 年获南宁市级首家三级甲等医院;2007 年先 后成为广西全科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基地、广西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2013 年 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成为南宁首家药物 临床试验机构;2014 年成为国家级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7 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自治区卫生 计生委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复审;2015 年成为南宁市级首家获得产前诊断资质的综合医院,国家级皮 肤医疗美容示范基地;2016 年成为广西远程医学中心南宁分中心;2016 年被评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AAA 级定点医疗机构,顺利通过第九批中国胸痛中心认证,荣获中国卒中学会首届“卒中先锋银奖”;2017 年成立 I 期临床研究中心、精准医学研究中心,2017 年成为中国介入超声培训基地、广西新生儿专科护 士临床培训基地、广西老年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同年神经外科获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 病房”荣誉称号、2018 年医院被确定为南宁市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儿科获批第二批广西 妇幼健康服务重点建设学科;2019 年 5 月,医院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单位;2019 年 6 月,医院成为广 西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2019 年 7 月,荣获 2018 年国家级母婴优质服务单位,是广西 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综合性医院;2019 年 9 月,医院核医学科荣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 ISO15189 实验室认可证书(广西首家);2019 年 12 月通过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五星认证”。 医院设有 47 个医疗专业科室,13 个医疗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高级卒中中心、 第九批中国胸痛中心、广西南宁生殖医疗中心、广西肢体延长中心、广西远程医学中心南宁分中心、南 宁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南宁市病案质量控制中心、南宁市药学质量控制中心、南宁市新生儿医疗 质量控制中心、南宁市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南宁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南宁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 心),8 个自治区重点专科(儿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产科、内分泌科、妇科、医学影像科、皮肤性 病科),2 个研究所(南宁市颅脑创伤研究所、南宁市骨科疾病研究所),1 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儿 科),1 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重症医学科),3 个南宁市重点学科(生殖医疗中心、肿瘤科、 放射科),4 个南宁市人才小高地(南宁市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人才小高地、南宁市慢病护理创新人才小 高地、生殖医疗中心、神经外科),16 个临床教研室(组),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宁市江南区福 建园街道福建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宁市良庆区蟠龙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街道 前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的广西南宁生殖医疗中心是广西首家生殖医学机构,是全国较早成立的生殖医学机构之一,也 是南宁市目前唯一获得卫生部批准正式开展供精人工授精技术的生殖医疗中心,创造了广西生殖医学领 域“三个第一”(即广西首例试管婴儿、广西首例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试管婴儿、广西首例冷冻胚 胎试管婴儿)。生殖医疗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2017—2018 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 称号。 医院积极引进国内外新技术和设备,现拥有先进的西门子 3.0T 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系统(DSA)、直接数字化 X 线成像(DR)、直线加速器、GE64 排螺旋 CT、佳能 64 排螺旋 CT、 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一大批各种型号的先进的呼吸机、麻醉机、彩超、 腹腔镜等设备,拥有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 系统)、手术实时转播系统、洁净层流手术室、实验室 - 349 - 等高精尖医疗设备,为精准高效的诊疗和承担重大科研课题项目提供了重要保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党建工作】医院党委下设 27 个党支部,党员人数 800 多人。近年来,医院党委紧紧围绕整体发展 目标,以“仁爱思想”为文化建设总引领,加强党建与业务相结合,积极创新载体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取 得良好成效。 发挥主题引领,促进医院快速发展 院党委每年都确立一个主题来统领全年各项工作,加强医院文 化建设,提高医院软实力。从 2011 年“树形象,当示范,作承诺,解众难”到 2019 年“提升党建把方 向,促进改革保落实”,明确的主题口号让医院中心工作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方向,争先意识、品牌理念 融入医疗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 推动载体搭建,促进支部常学常新 医院党委以支部党性教育为核心,建立支部书记大讲堂、每日 一课微课堂、户外拓展红课堂等。年内,各支部书记在本支部开展党课巡讲 2 轮次共计 57 人次;发布“每 日一课”党建微讲堂 24 期;院党委、各支部组织支部党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湘江红色战役纪念馆、百 色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等红色圣地开展红色教育 18 期。同时,拓宽医院文化建设载体,自 2018 年起,开展“讲述身边的感动”活动,党员们用温暖的笔触书写发生身边的感人事迹,大力弘扬医院发 展主旋律,编辑成册出版的《您感动了吗》系列丛书两期,在医患之间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宣传、发扬 医院精神的又一文化阵地。此外,核医学等科室的读书会、阅读分享会形成常态,培育了良好的医学人 文精神。 打造品牌建设,促进科室优质服务 为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自 2018 年起,医院党委将 品牌文化植入党建中,各支部结合支部所含科室的实际,打造了外科第二党支部的“弥创接骨、无微不 至”,内科二支部的“心心相印”、门急诊党支部的“急至分秒时,救在全天候”等党建品牌。目前, 医院 23 个在职党支部中,共有 10 个支部打造了自己的党建品牌,并形成个性鲜明的支部党建品牌语。 在党建品牌的带动下,各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规范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科室支部双促双优”的品牌效应日渐凸显。 发挥模范带头,促进党员走在前列 医院始终坚持“塑人才、育先进”,从骨干中培养先进,从先 进中发展为党员。通过深入挖掘“大医”“暖医”“名医”的特色名片,先后培树了两度援非医疗的“中 国好医生”钟日胜医生;坚守断指断肢再植学科领域的创伤手外科张波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放射科主任丁可博士、“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超声医学科主任张巍等医院各个岗位的先进模范。他们 都有着共同的一张名片——党支部书记。在他们的带动下,医院涌现出“十佳医生”“微笑天使”“最 美代言人”,展示了二医院人亮丽的“颜值”与精神风貌。 开展志愿服务,促进员工向上向善 2010 年,医院从服务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高举“奉献、友爱、 互助、进步”的旗帜,成立了“仁爱志愿服务队”。2015 年,为推动“仁爱志愿服务”品牌规范化、制 度化、常态化,医院成立了以“用生命关爱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为宗旨的社会工作部,搭建起更广 阔的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的再升级。以党员为主体的仁爱志愿服务通过惠民义诊、健康宣教、 应急保障等形式,服务范围从院内拓展到学校、社区、乡村等社会各角落,社会公益成效明显。目前医 院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 3800 多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间累计达 15.6 万小时,服务群众 17.2 万人次, “情暖中秋”“筑梦童心”“仁爱之声迎新年”成为志愿服务的固定品牌。医院每年组织两期无偿献血 活动,通过文化熏陶、主题引领、示范带头、措施激励四大措施推进无偿献血活动的开展。目前,医院 已经连续组织开展无偿献血 16 年,共 7091 人次参与,总献血量为 210 万毫升,成为驻邕各基层单位献 血人数及献血量的“双第一”。 加强精准帮扶,推动乡村扶贫扶志 - 350 - 南宁市马山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医院作为马山县金钗 镇把读村和马山县百龙滩镇大龙村的后盾扶贫单位,派驻 2 名驻村第一书记和 6 名工作队员开展精准帮 扶工作。在党建的引领下,医院党委以“经济支援、文化扶贫、健康惠民”三大帮扶措施为抓手,多方 位、多举措开展定点扶贫村的帮扶工作。同时,医院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组织精兵强将为健康扶贫注 入强劲动力;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打通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路,将三甲医院医疗服务送到贫困村 患者家门口;同心构建扶贫车间,带动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为实现群众小康注入源头活水。 【师资队伍】2019 年全院职工人数 2637 人,获得正高级职称职工 52 人,副高级职称职工 255 人, 博士 13 人,硕士 308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9 人,学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委员 1 人。参与教学的临床医技 人员有 862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45 人,副高级职称 178 人,中级职称 359 人,初级职称 280 人;博士研 究生 9 人,硕士研究生 282 人,大学本科 571 人。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2019 年选送 68 名 中青年骨干外出交流学习,派 643 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及观摩学习,参加教学师资、考官培训 121 人次;2019 年医院成功举办了 2 次青年教师基本功讲课比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教 师教学能力考核培训,300 多名教师参与活动及培训;组织 18 名老师参加教师能力考核,17 人获合格证, 通过率达 94.44%;137 名老师参加 OSCE、分阶段考试担任考官及考务工作,通过各种培训考核不断提 高教师基本技能,积累了丰富考试经验,同时也规范了教师技能水平。 【学科和专业】第三临床医学院是广西医科大学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共有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 肿瘤科、肾内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心血管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皮肤 病与性病学科、医学影像与核医学、耳鼻喉科学等 15 个学科具有招生资格。10 名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 2020 年招生资格,其中新增骨科学、麻醉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4 名。 2019 年 3 月顺利完成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专项检查工作,李 建民等硕导招收了全日制研究生 8 名;完成了 2016 级 7 名专业型研究生的毕业答辩工作,研究生就业率 达 100%。 【教学工作】 设置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 医院教学管理机构实行两个三级管理,一是机构三级管理,设置广西医 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教学委员会、科教部教学科、教研室(组);二是质控三级管理,设置医院教学 质量保障领导小组、教学督导组、教学督导员,办公室均设在科教部教学科。院级管理机构及质量保障 领导小组均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各教研室(组)主任和秘书组成成员, 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并落实学校及研究生院教学任务、医院教学计划,保障经费投入;负责医院师 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各类教学评估;不定期召开委员会会议,听取教学管理部门、各教研室反 馈意见,对教学工作进行督查,提高教学质量;审议与教学有关的重大事宜。科教部教学科设有专职的 教学管理人员,负责院级教学管理机构及质量保障领导小组各项教学管理、质量控制、督查等工作的计 划及实施。各教研室(组)设置主任和教学秘书,负责教学任务的具体安排和实施。医院领导高度重视 教学工作,将教学工作纳入医院工作核心之一,秉承“以教学促临床,以教学促科研”理念,不断创新, 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完善医院教学质量与保障体系,形成自我评价长效机制,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 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医院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长期以往,医院坚持“以赛促教,以 教促改”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规范教学流程,规范教师临床操作技能、授课技能,狠抓教 师基本功,涌现出一批技能娴熟的老师及实习生,为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资源丰富医院 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 3 间,语音室 2 间,小教室 12 间,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1 所,面积达 1900m2,拥有培训教官 56 人,配置内外妇儿急救耳鼻喉实训室、模拟门诊、模拟手术室、 多功能语音室等,配置价值千万的模型,增设临床思维训练系统、SBS 操作训练系统、OSCE 考试管理 平台等,可以满足学生日常操作训练、外总、诊断学的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及考核,为加强师生的临床操 - 351 - 作技能训练及考核做好充分准备。医院充分发挥技能中心作用,2019 年根据需求增设价值近 20 万的训 练模型一批,同时,按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场要求,投资 50 多万元对会议室及实训室进行活动层隔断; 2019 年中心圆满完成自治区卫计委等多单位观摩学习 5 次,接受大型考核 6 次。2019 年医院顺利完成 2015 级 150 名学生的分阶段考试,完成了 2014 级本科临床专业 134 名实习生的 OSCE 考试工作,在两 次大型考核中,成功使用 OSCE 考试管理平台进行中央监控,OSCE 考试使用电子化考核,考务效率高、 质量好,得到校领导的高度赞扬。 2019 年,医院每月组织 8 次以上临床技能实训课,内容涵盖内、外、妇、儿、急救、检验、放射、 心电图等专业技能,除常规培训之外,增加专业训练,如人工流产、临床思维训练等,同时各住培专业 基地常态化组织理论讲座,有效提高住培生、实习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受学生欢迎。培训规定 每位学生在学年内完成 20 学时培训,并将成绩纳入年度考核,经过培训,广西医科大学 2014 级实习生 毕业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同比最低分提高 11.96%,取得初步成效,毕业技能考试通过率 100%。2019 年实 习实训课程培训 1057 学时,受训 5273 多人次,其中实习生 3062 人次。 鼎力支持国防建设,悉心培训卫勤精兵 2019 年 5 月医院组织教学专业骨干为 95072 部队卫生专业 60 多名军医进行战伤救治常用技术培训,军医经过医院悉心培训后在南部战区组织的战伤救治比武竞赛 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六个团体奖中荣获一二三名佳绩,24 个单项奖中荣获 13 个奖项的好成绩,该部 的好成绩得到南部战区的高度赞扬。医院培训效果得到部队首长高度认可,为此部队给医院赠送锦旗, 赞扬医院“鼎力支持国防建设,悉心培训卫勤精兵”,李建民院长代表医院接收这份不一样的荣誉。 全程教学 2019 年共有理论课教师队伍高级职称稳定在 90%以上。医院配合肿瘤医院教学联合体完 成了临床全程教学工作,其中《神经病学》、《皮肤性病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儿科 学》、《眼科学》等六门课程由医院独立承担,《内科学》等十门课程与肿瘤医院共同承担(详见表一)。 教学进度按计划进行,教学全程对授课教师严格把关,有计划组织试讲、集体备课,遴选优秀教师参与 教学,严格过程管理,考试科学命题。 表 2:2018—2019 年第三临床医学院临床全程教学任务 学年度 年级 专业 课程数 学时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轮回 2015 级 5、9、11、14 班 临床医学 9门 1403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 2016 级 1、3、5、7 班 临床医学 3门 84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第一轮回 2016 级 4、6、8、9 班 临床医学 9门 1577 合计 12 个班 21 3064 实习生教育 严格把控生源,保障实习带教质量。2019 年医院共接收各院校实习生 214 名(其中广 西医科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 147 人含肿瘤医院实习生 24 人,医科大学药学本科专业 1 人、临床 药学 5 人、检验 5 人、卫生管理 2 人,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8 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 20 人、其他 院校实习生及见习生 26 人。已完成实习带教 242 人,其中广西医科大学各专业实习生 173 人。 以生为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让同学们宾至如归。“心暖人心”关爱学生,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十九大会议精神解读、党课团课、医学生人文素养、谈心活动教育、升 国旗、包饺子比赛、三八节趣味活动、义务献血等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及仁爱之心;通过建立 各种微信交流群,让同学们提意见及建议、老师分享每日一句话、分享知识点等,让学生在医院健康、 仁爱文化氛围中感受家庭温暖。2019 年仅 2015 级实习同学及研究生参加义务献血 107 人次,总献血量 - 352 - 达 33900 毫升;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类活动,如技能大赛、志愿者活动等近 300 人次。 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关注实习生党建生活。为了配合毕业后继续教育、实习生今后就业工作考核做 好前期准备,加强三基理论培训与考核;法律法规、医德医风教育、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全过程;积极组 织实习生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和学习,如: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临床医师实践技能培训等,开 拓实习生视野;关注实习生党支部党建生活,组织学生参加住培生党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 学习 3 次,元旦、五一升国旗仪式 2 次,通过党建活动提高党员们对新时期、新思想的认识,深受实习 支部的欢迎。 关注实习生成长,培养学生带教能力,增强自信心。2019 年 9 月医院成功举办 2015 级实习生技能 大赛,通过竞技,考核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激发同学们的上进心,同时在比赛中选拔优秀选手进行有 计划的集训,参加学校大学生技能比赛,通过集训的同学,掌握了近 62 项临床基本操作项目的规范,在 临床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优秀的成绩。赛后,充分发挥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及上进心,发挥其特 长,以点带面,让参赛选手参与带教,将他们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在带教过程中他们传道授业、教学 相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质量 按照学校的整体部署,同步开展教学检查和督导。教学管理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2019 年医院修订完善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实习生、住培生、研究生实训管理规定》、《教学过程 管理质量控制考核结果与各级教学人员个人绩效挂钩的实施细则》,新增《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规定》等,细化管理条例及管理机构。 常态化管理,确保全程教学与实习管理两不误。全程教学:严格执行上课管理制度,规范全程教学 各个工作环节。一是认真组织集体备课、试讲,遴选优秀教师参与教学,高级职称教师授课比例达到 90% 以上;二是加强教学全程质量监控,不定期安排院领导和教学督导员听课,亲自对上课老师进行授课点 评和指导,同时与学校并轨,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实时教学监控;三是严格执行考试制度,组织 教研室主任和秘书参加学校的各种考试工作培训,从试题设计、出题、改卷、总结分析等层层把关,使 考试工作质量显著提高。实习管理:每月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质控监测及教学秘书交叉督查,通过检查 相互监督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加强评教评学,从教师自身教风、教态,科室的管理工作进 行全面评价,全年开展实习、进修生等评教评学 5 次,评价结果在 OA、周会、教学工作会议上反馈, 要求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达到预期目的。 创新教学督导机制,保证各类教学质量。2019 年医院聘请了 5 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担任教学 督导员,在科教部的安排下,督导员每个季度完成全院所有科室教学活动督导全覆盖,累计督导 180 次, 教学活动优良率提高 42.4%。每次教学督导结束后督导员立即进行现场反馈,指出授课老师存在问题, 提出整改建议,并将督导结果及评分表发给科教部。同时问题科室将书面整改方案提交科教部,由科教 部定期在全院中层会议上就教学督导亮点及存在问题做总结汇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成果 凝心聚力育人才,砥砺前行出成果。医院坚持以生为本、师生共进步的原则,严格师生 培训、管理和考核,致力于培养优秀医学生。实习生荣获广西区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获一等奖 1 项和个 人优胜奖 1 人,荣获广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二等奖各 1 项和个人优胜奖 1 人;产科贺 强老师荣获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胃肠外 科陈锋老师荣获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麻醉科韦菁清老师荣获广西医 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 353 - 表 3:2018—2019 年第三临床医学院先进集体及个人 获奖项目 获奖单位(人)数 获奖等级 2018—2019 学年学校先进教研室 2 先进教研室 2018—2019 学年学校个人 11 优秀教师等 2018—2019 学年医院先进教研室 3 先进教研室 2018—2019 学年医院个人(教师) 43 优秀教师 2018—2019 学年优秀实习生 29 优秀实习生 【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藏书 4.2 万多册,医院数字图书馆内信息海量,拥有数据库三个,其中大医 医学搜索是一个整合了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中外文论文、报纸、视频等相关 18 种文献类型元数据 于一体的海量资源的数据库,其中中文图书包含 350 多万种中文图书元数据,外文图书包含 260 万种外 文医学图书元数据。中文期刊刊种全、刊期全、更新快,收录期刊元数据共 4000 余种,外文期刊包含 3 万多种外文医学期刊元数据,包括 SpringerLink、Ebsco、PubMed 等 200 多个国内常见的外文数据库等 等,可以满足医院师生教学科研使用,年内点击率达 25 万,为广大师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2019 年医院图书馆工作有成效,学会地位创辉煌,为教学搭建知识平台。在 2019 年第四届广西医 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改选工作中,医院图书馆当选为主任委员单位,彰显医院医学图书馆地位;为提高 医院数字图书馆质量,2019 年医院继续举办了自治区继教项目“医学科研信息服务培训班”,为我区医 学图书馆同仁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 【科研工作】成立了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设置了科教 部科研科,负责全院科研管理工作。努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积极申项目、报成果,促进医院科研工 作向更深层次发展,科研成果显著。2019 年医院巩固提高求实效,科研创新提质又增量,实现“量”的 大突破:科研项目全程管理和诚信管理取得突破性的成效,项目结题验收量大幅增长,2019 年共结题验 收 55 项,较 2018 年 28 项增加 27 项,增长率为 96%。科研成果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5 项;科教部制作的《强化科研管理,紧跟科研进展——科研项目结题验收率大幅提升》 案例荣获第三季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科研管理”十大人气案例奖;获南宁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3 篇、 三等奖 2 篇(全市获奖论文共 33 篇)。 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对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强化激 励机制,积极营造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科技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加强科教管理,促使科教工 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保障科教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医院科教部成立和调整了各级管 理机构,修订完善了《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临床医技科室科研考核办法》,制定了《科研诚信管理 暂行规定》,调整了学术委员会成员,严格科研全程指导和管理,明确了对科研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增 强科研人员诚信意识;以科技引领发展,统筹谋划,通过狠抓科研诚信、全程监管项目等方式多举措、 全方面的夯实科技基础,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9 年共组织讨论审核、推荐申报科研项目 72 项, 共获科研立项 25 项,获资助经费 104.5 万元。同时狠抓科研过程管理,继续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经费 使用、结题验收和成果申报等环节的监督、指导管理,保障项目如期开展,敦促 48 个到期项目尽快结题, 目前已结题验收 55 个项目;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 6 项;发表论文 208 篇,其中 SCI 论文 17 篇,有 5 篇论文获南宁市优秀论文奖;获 24 项专利。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以德治院”的建院方针,以抓重点带一般促全院发展的管理方式,逐步推进 学科建设。指导麻醉科顺利通过了区卫健委的验收,获得专家组一致肯定;指导 3 个南宁市重点学科顺 - 354 - 利通过中期检查;协助医学影像科、皮肤科申报成为了自治区重点专科,分别获经费支持 100 万元;协 助儿科、重症医学科成功申报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科教部加强监管,严格按规定要求重点学科/专科 填写学科建设情况表并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审核、指导,督促区、市重点学(专)科按合同履行建设任务。 医院表彰了 2019 年度科教工作有突出表现的科室及个人,其中科技成果奖 5 项、科研立项奖 24 项、 重点专科/学科奖 4 个、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奖 37 项、引进新技术填补医院空白奖 31 项、专利授权奖 21 项,论文奖 100 篇,编译书籍奖 6 项,共发放奖金 186.15 万元,将奖励落到实处,极大增强了科教人 员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医务人员创新创造活力,鼓舞了医务人员参与科研积极性。 医院重教育、广宣传,勇拓科学普及新天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共举办 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 37 个,区内外共计八千多人次参加了现场培训和学习;举办全院业务学习 78 次, 教育培训人次高达约 1.2 万;参加区内外学术交流 643 人次。同时,医院充分发挥仁爱支援服务精神, 积极通过组织志愿者参加各类科普教育和义诊保健活动,共计开展了 33 次卫生下乡、健康知识进社区、 进企业、进广场等活动。此外,医院充分利用自己的宣传阵地,出版科普板报 29 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和积极有效的科普教育方式,获得了群众的充分肯定。 医院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学术活动方案,组织各科室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 年组织各科室积极申报并举办上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获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 37 项,其中国 家级继教项目 3 项,自治区级立项 34 项。 (撰稿:李东波;审核:仇 姬) 第四临床医学院(柳州工人医院) 【概况】 单位内部机构设置 医院有教学副院长专门负责教学工作,设有科教部教育科专门负责教学管理工 作,负责教学任务的具体安排和实施,各教研室配有兼职教学秘书。 柳州市工人医院与 8 家二级医院,8 家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医疗联合体,通过紧 密型医联体、“互联网+医疗联合体”等多种形式加强成员单位的合作建设。8 家二级医院为:三江县人 民医院、融安县中医医院、柳江区人民医院、武宣县人民医院、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金秀县人民医院、 合山市人民医院、象州县人民医院;8 家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五里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天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鹅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阳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花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荣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鹅卫生院、十一冶医院。这种多元化、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模式为我院构 建“一站式”医疗服务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不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员情况 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医院有职工 3286 人,临床专业技术人员 2914 人;正高职称 133 人,副高职称 500 人,中级职称 1070 人;博士 42 人(另有 50 人在读),硕士(含研究生班)759 人,本科 1831 人;广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74 人,副教授 124 人。 学科和专业情况 依托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肾内科、急诊医学科、神经外科、麻醉科 为区级重点专科,骨科、血液内科、皮肤科为区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妇科、超声科为区妇幼健康服务 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骨 科、皮肤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妇科、产科、急诊医学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为 市级重点专科。 建设胸痛中心、脑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构建快速、 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我院胸痛中心在柳州范围内率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卒中 - 355 - 中心是柳州首家通过国家卫健委脑防委认证的高级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创新实行创伤急救一体化、联动 管理制度,开启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成立疑难罕见病诊治中心,成为国家罕见病诊疗协作网桂中地区 的唯一成员单位。获批国家加速康复外科骨科首批试点医院。医院的特色诊治优势突出,医学检验科、 输血科在区内率先通过 ISO15189 验证,加速康复、肿瘤介入诊疗、妇科肿瘤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 诊治、微创诊疗、严重创伤救治、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呼吸与危重症疾病诊治、脑卒中防治及关节 置换、运动医学、手外科、脊柱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特色技术或亚专业在国内或省内处于先进 水平。 【党建工作】2019 年是贯彻《广西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文件精神及推进现代医院 管理制度在我院落地见效的一年。我院党委贯彻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医院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为我院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确保医院风清气正健康发展 院党委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 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院领导班子通过党委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中层干部例会等会议,将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时传达给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党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召开医院全面从 严治党工作会议、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列清单专题会议、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推进我院全面从 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医院各级党员干部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 “一岗双责”;各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 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对党员 的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认真组织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医院健康发展 10 月 21 日,柳州市“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暨专项整治工作会在文昌会议中心举行。我院党委书记胡灼君在 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我院主题教育一是坚持结合实际抓学习。院党委结合工作实际抓紧学习指定书 目,在自学基础上,固定时间集中学习;利用 10 月 6 日、7 日国庆节 2 天假日集中学习,确保按规定完 成一周时间集中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组织班子成员到柳江区成团镇中共柳州历史陈列馆开展现场教育; 弘扬“天津医生”精神,组织 70 余名党员干部参观“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图片展暨柳州市卫生健康工 作七十年成就展;举办巡回报告,医院党员班子成员分别到各党支部上主题教育专题党课。组织各党支 部举办主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各支部重点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 要论述。二是密切联系患者搞调研。所有院领导共确定 9 大调研课题,奔着问题去,多见具体事,多听 群众说,把市委的“靶向”要求落到实处。三是突出为民服务解难题。班子成员通过“上级提”暨结合 专项整治(中央明确 9 项、自治区党委明确 3 项、柳州市委明确 1 项)及自身情况(柳州市卫健委明确 1 项)列出问题清单;通过“自己找”暨对照党章、准则、条例找差距,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18 个是 否”的要求进行对照,逐条开展自我检视,相互咬耳扯袖、提醒警醒,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通过发放 调查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对我院党委班子成员意见建议 127 条。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整改落实 方案,形成党委和班子成员检视问题清单详表,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情况、完成情况。 对标对表贯彻落实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要求,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我院落地生根 一是建章 立制加强班子建设。制订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推进我院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 年柳州市工人医院荣获“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年初完成三年一周期中层干部考核聘任工作。组织召开 2019 年度科主任管 理技能培训班,举办为期 4 个月的 2019 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强化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鼓励广大 干部在纪律底线范围内创新,敢于担当,让干部能够在制度和规矩的范围内放心放手干事创业。严格执 行新修订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抓好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2019 年提拔干部 45 人,护 - 356 - 士长 23 人,副护士长 6 人,全院中层干部数量 190 名,其中党员 124 名,占 65.26%。三是加强医院人 才队伍建设。院党委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品牌建设来抓,努力实施工医“百名博士”人才聚集工程党建 品牌。完善人才使用和引进管理办法。组织制订《柳州市工人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 《柳州市工人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博士工作制度》《柳州市工人医院员工招聘管理办法(试行)》等 相关制度,贯彻落实《柳州市工人医院(2016—2020)年“1111”人才梯队建设方案》。明确医院各层 次引进人才住房和安家补助奖励及科研启动基金标准方案,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跟踪评价、发 展引导、日常管理机制。四是党建和业务工作进一步融合发展。院党委深入抓好党支部三大建设暨党建 品牌建设、党员积分建设、三培养一建设,胡居正同志在文昌会议中心,代表柳州市卫健系统在全市党 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开展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及培训工作;贯彻落实 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相关工作为抓手,加强医院内涵建设。2018 年度柳州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 绩获全市第一。以党建为引领,促进医院稳健发展。正式启用智慧医院 2.0 便民移动医疗平台。完成五 级电子病历评审前期申报、国家现场评审及整改工作。医联体建设实现双赢。达芬奇 XI 手术机器人并应 用于临床;甲类大型设备 TOMO 获得国家卫健委的配置许可。新技术开展提升品牌影响力。申报并立项 205 新技术、29 项创新管理项目。多项医疗技术在广西处于领先水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国家呼 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风湿免疫科成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助网成员单位。以重点专科申 报为契机,加强学科专科管理。持续改进临床护理质量,推动护理专科建设。实行全院移动护理系统 PDA。 新院区建设项目于 12 月 30 日落成。2019 年医院总诊疗人次、出院量、手术量等业务指标均完成预期目 标。五是努力打造“健康扶贫”助推精准脱贫党建品牌。院党委将主题教育与健康扶贫工作相结合,发 挥单位资源优势,采用党支部与贫困户对口健康帮扶等方式,巩固扶贫成果,减轻贫困患者负担,受到 群众欢迎。目前 78 名贫困户全部建档立卡,按照病种,分配到相应 28 个临床医技支部对口帮扶。全年 出院贫困患者 3621 人次。为 1045 名群众免费进行白内障筛查,为 120 例家庭困难患者完成免费白内障 复明手术。 积极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监督责任。将学 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每次党委会常态化动作。制订推进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等相关规定, 进一步规范纪检监察工作流程。完成医院三年一周期干部考核聘任的监督工作。监督医院党支部的换届 选举工作的完成。加强医院招投标、询价风险防控。2019 年至今,医院开展院内询价监督 260 多场次, 院纪委派员全程监督。对医院采购项目验收进行现场监督 20 余场次。医院集体廉政约谈 66 名医院配送 商。将全院 183 名中层干部因私出国(境)证件统一保管;医院干部提拔或评优评先前,都须先征求纪 委廉政意见。加强医院员工招聘各关键环节的监督。通过严格的反统方监控,加强关键岗位人员廉政风 险的防控。对医院经济合同等执行及流程进行监督审核。二是开展廉政教育,提高医院干部职工廉洁行 政、廉洁行医意识。加强中层干部的警示教育,组织院领导和科主任共 160 多人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 组织全院 752 名党员观看领导干部严重违纪典型案件警示录。组织新任中层干部和部分博士到鱼峰法院 参加本院戴盛明涉嫌受贿罪“旁听庭审”警示教育,切身感受法律的威严。加强日常廉政教育,提醒干 部职工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院纪委书记为医院后勤系统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讲课,强化后勤系统管 理人员廉洁自律的理念。组织对新任 45 名中层干部廉政谈话。日常教育提醒不松懈,院纪委书记在每月 的中层干部例会上及时传达上级纪委有关廉政要求,通报典型案件,提醒党员干部引以为戒。组织开展 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认真务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全院 37 个党支 部共 762 名在职党员签订“无涉黑涉恶的承诺书”。扎实开展“一桌餐”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全院每位 职工签订“一桌餐”专项整治承诺书。及时报告线索,做好信访件的查办工作。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扎实加强医院宣传工作 一是抓好舆论主阵地建设。用好“学习强国” - 357 - 学习平台,全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万分党员人数达 103 人。2019 年围绕医院各项业务开展宣传报 道成效显著。在本地报纸、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发稿 204 篇,出版院报《今日工医》共 12 期,通过医 院两大官方微信平台发稿 645 篇次,单篇 24 小时点击量最高 8.2 万,累计阅读量达到 115 万人次,微信 传播影响力最高时排名全国健康类微信号 24 名。主题教育宣传工作多次受到巡回指导小组表扬。组织拍 摄制作“我和我的祖国”等一批小视频。5 月 12 日开通工人医院官方抖音号,单篇最高点击量 4.4 万多。 二是抓好医院宣传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成立了医院宣传科。三是加 强医院舆情监控队伍建设。举办 2 期全院性的通讯员培训班,做好《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学习培 训,增强医院宣传骨干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 有效管理,强化舆情监控、分析研判和责任追究。 认真做好日常党建工作 组织开展创优评比、表彰(表扬)活动。心内科一病区主任王红获 2019 年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记二等功。凌宙贵同志荣获柳州市第二届“柳州好医生”、潘惠安同志荣获柳州市 第二届“柳州好护士”称号。我院三位退休老同志李佑琳、陈彦华、王奇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殊荣。医院护理团队荣获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 2019 年度志愿服务“团队活 力奖”。 抓好“四联双报到”主题活动 2019 年,院党委积极开展四联双报到工作。参加柳开社区党建联席 会议 4 次;组织支部慰问社区困难党员 20 户;组织义诊志愿服务活动 6 次;组织医院党员参加柳开社区 创城包点网格化管理工作。 进一步做好党建带群建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组织号召全院党员干 部积极参与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党章和“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 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新党员,注重从工作一线、优秀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2019 年共发展 6 名 新党员。 【教学情况】 全程教学 2019 年学院承担学校 2016 级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 46 班 49 名学生 11 门临床课程 授课,以及 2017 级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 49 班 54 名学生 2 门临床课程授课,共 1124 学时,其中 包括理论课 555 学时,见习课 569 学时。共有 249 名教师参加授课,其中理论课授课教师 112 名均为高 级职称人员。 学生实践教学 承担各院校本科实习生共 360 人,其中广西医科大学实习生数 87 人,教学管理部门 组织做好岗前培训,内容涵盖医院规章制度、实习要求、医疗安全、院内感染相关知识 、临床技能培训 以及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实习生理论和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业务学习专题讲座 23 次,内容包括: 医患沟通技巧、辅助检查判读,传染病防治知识等。医院举办 2019 年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全体临床专 业实习生均参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团 队合作意识。2019 年实习医师参加学校毕业技能考试,考试合格率 100%。 研究生培养 2019 年招收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型研究生 11 名。 教学质量 规范开展教学工作,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各教研室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安排新上岗 老师试讲,遴选优秀教师参与教学。运用 PDCA 督查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反馈存在问题,不定期召 开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秘书会议,针对带教老师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 做好评教评学工作,组织好全程教学评教评学工作,教师优秀率 100%。组织院内教学评选工作, 组织参加学校教学先进评选,外科教研室获得 2018—2019 学年度广西医科大学先进教研室称号,卢韬等 8 名教师获优秀教师称号,翁保慧、芮栋获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刘全获得本科教学先进个人。 - 358 - 学生管理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实习生安全教育会议,定期对学生宿舍卫生安全进行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并及时处理解决。组织学生参加医院举办的消防演练,增长了消防安全知识,提 升了安全防范技能。 关爱学生,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 爱心。 师资队伍 全院 33 名教师参加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的教师能力考核,考核及格率 93.94%。15 名 导师获得 2020 年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2019 年选送 8 名技术骨干到国外知名医院参加各专业技术培训,选送 80 名技术骨干到国内各医院 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医院组织举办青年教师多媒体授课比赛,通过比赛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教学,促使青 年教师提高授课水平和授课技能,巩固并提升青年医师的基础技能和教学能力。选派皮肤性病教研室高 君老师参加学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二等奖。 【单位的科研、继续教育情况】2019 年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5 项,区自然、区攻关项目 18 项; 区级临床医学中心 2 个,广西卫计委自筹项目 92 项 ,柳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 2 项,柳州市正高协会项 目 1 项、柳州市博士联谊会项目 1 项,柳州市科技局攻关项目 20 项,申报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 2019 年度开放课题 1 项,省级联合课题 3 项,广西医科大学青年科 学基金 5 项。 2019 年获科研立项 97 项,获资助经费 363 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 1 项(地区基金),获资助 经费 27.00 万元;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获资助经费 30 万元;科技局课题 5 项,获资助经费 265 万元;柳州市科协软科学研究 2 项,获资助经费 1.5 万元;柳州市正高协会项目 1 项,获资助经费 2.0 万元;柳州市博士联谊会项目 1 项,获资助经费 2.0 万元;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1 项,获资助经费 2.0 万元;广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2 项,获资助经费 3.5 万元;获省级横向课题 3 项,获资助经费 30.0 万元;区卫健委自筹课题 76 项;中医药管理局自筹课题 2 项。 已经完成 44 项课题验收或结题,其中完成 18 项课题验收(广西卫健委 11 项,柳州市科技局 3 项, 柳州市科协 4 项),完成 26 个项目结题(25 项广西卫健委项目,1 项广西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基金),申 报 2018 年度柳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28 篇。获卫生适宜推广奖 13 项。 组织申报专利 62 项,发明专利奖励资助申请 3 项,专利获批 45 项。 共发表论文 366 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 18 篇,SCI 论文 11 篇。 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4 项,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43 项,参加国际及国内高级别会议 1429 人次。 (撰稿:张艳玲、黎国栋、王海梅、付翠平、阳 洁;审核:张艳玲) 第五临床医学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概况】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医院,医院前身为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小 乐园医院,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 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时也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医院、爱婴医院、全 国首批百姓放心医院、自治区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定点救治医院、绿化环保医院、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 医院。医院于 2009 年加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序列成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 年 1 月,经南宁市编委批准为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 4.4 万多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约 11 万平方米。现有编制床位 1140 张。下设一个分 - 359 - 院(埌东医院),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 7 个(肾 内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临床护理、骨科、血液内科、医学检验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1 个(心血管内科),自治区妇幼健康重点学科 2 个(儿内科、产科),南宁市重点学科 4 个(呼吸内科、 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神经外科、医学检验科),南宁市临床特色优势专科 1 个(骨与软组织肿瘤专科), 南宁市质控中心 5 个(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南宁市重症质控中心、南宁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南宁市 感控质控中心、南宁市临床检验中心)。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基地专业 16 个;拥有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下设 14 个专业,建立有药物临床试验 I 期研究室。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市级 卒中中心认定。设有两个医学研究所,分别是南宁市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南宁市呼吸道疾病 研究所。在南宁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卫健委指引下,2019 年 9 月 17 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疗集团日正式成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以市一医院作为中心医院组建,成员单位有:市第七 人民医院、相思湖医院、埌东医院、兴宁区人民医院、青秀区人民医院、南宁市公安局羁押中心医院、 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兴宁区嘉和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秀区伶俐镇卫生院、青秀区南湖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同时我们拥有民主路和金浦路两个健康体检中心、 两个福利养老院。2019 年全院门急诊量为 105.6 万人次(不含体检),2019 年全院出院人数为 61145 人次,2019 年全院完成各类手术及操作 63553 例次。 【师资队伍】截止 2019 年底医院有在职职工 2522 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201 人,正高级职称 58 人,副高级职称 257 人,中级职称 714 人,初级职称 1013 人;博士研究生 31 人(含在读 19 人),硕士 研究生 415 人(有硕士学位的 308 人);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 人,教授 50 人、副教授 141 人。临床带教老师 404 人。 选派青年骨干医师参加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实 习大纲修订研讨会”、广西医科大学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与应 用活动、广西医科大学中国医学教育题库培训等广西医科大学举办的各种教师能力培养培训学习共 31 人次。并接受广西医科大学对我院 38 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考核,通过率 94.73%。院内举 办 2 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200 余名老师参加了培训。开展新教师授课试讲及集体备课活动,完成 63 位副高职称以上的老师,续聘为广西医科大学教授及副教授职务的工作。抽调 1 名教学管理干事至广 西医科大学,协同配合学校的工作。 举办第六、七届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并邀请广西医科大学专家教授进行 指导;通过开展活动达到了以赛促教,教赛结合,夯实临床教师基本授课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获广西医科大学 2018—2019 学年度先进教研室 1 个、优秀教师 8 人、先进教育工作者 2 人、本科教学管 理先进个人 1 人。教师节之际,院内评选 2018—2019 学年度先进教研室 4 个、先进护理教学单元 2 个、 优秀教师 125 人,先进教育工作者 15 人。 【党群工作】 周密部署,抓好主题教育 一是精心部署,强化考核。医院党委迅速响应上级安排,召开动员大会, 启动主题教育;成立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和督导小组,确保主题教育各环节工作融合协调、扎实开展。做 到 26 个内设党支部全覆盖,与医院党委同思想、同步调。二是抓好学习,深入检视。组织领导班子集中 学习,保证学习时间。党委书记、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多次深入联系支部上党课,把主题教育延伸到每一 位基层党员。党委班子深入科室、贫困村和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实地调研,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制定 班子和个人检视问题清单,征集班子意见建议。三是抓整改检验主题教育实效。针对贯彻落实上级党委 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重点,抓好落实整改。 加强政治建设,夯实党建根基 一是提升组织力,锻造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严格贯彻落实院长办 公会、党委会议事规则;相关制度上墙、汇编成册。明确班子成员责任,形成团结、统一、坚强的整体 - 360 - 合力。进一步完善支部组织架构,指导离退休支部一分为五,将离退休各支部党员人数控制在 50 人以内, 便于科学管理,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强化组织管理,杜绝党员“边缘化”。坚持住培党员“双报到”机 制,落实住培党员与在职党员同培训同管理同考核,保证组织教育、管理、监督覆盖所有党员。强化党 务干部队伍建设。投入 96 万元组织党务干部及中层干部到遵义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短期集中培训,学习不 畏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和实事求是的遵义精神,并运用于医院改革发展的系列工作中;以开展主体教育 为契机,对全体党务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持续推进支部绩效考核,加大考核力度。将当前重点工作融入 考核内容、提升考核占比;提升党务干部绩效待遇,相应提高考核标准,压实支部领导责任。 强化党建引领,激发组织活力 一是以“抓党建,促融合”为主题,创新开展 “不忘初心 健康你 我”心肺复苏科普公益宣讲活动,开展活动 12 场,深入学校、社区、企业、机关单位,科普培训群众 3000 余人次。二是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纪念建院 105 周年为关 键节点,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一系列党建工作和党建活动。通过专题党课、形 势讲座、公益科普系列活动、创建“淬炼党性本色,筑就精神高地”党建品牌、开展“初心四微”评选 等多种形式,拉近党建与普通党员的距离,打破党建工作僵化概念,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 政治素质和使命感。 发挥后盾作用,落实脱贫攻坚 一是续开展脱贫攻坚推进与督导。现场调研针对驻点村脱贫攻坚重 点、难点问题和定点帮扶卫生院健康扶贫重点项目进行分类指导、统筹协调,提供具体方案解决具体问 题。增派扶贫工作队员,充实驻点村扶贫队伍力量。整顿软整顿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出成果,2019 年甘六 村党总支被评为“自治区三星级党组织”。二是多种扶贫模式并行,打造综合保障网。医院开展的助学 圆梦、大病救助、党建共建、村医培训等帮扶项目今年共投入近 13 万元,增派 12 名工作队员、40 余人 次深入驻点村助推加快脱贫。其中 5 名大病贫困患者、26 名贫困学子直接受益;落实消费扶贫政策,为 贫困户增收。创新“后盾单位+合作社+贫困户”的消费扶贫新模式,组织单位职工、饭堂等以市场价格 集中采购扶贫农产品总计 158 万元,96 户贫困户获得分红。健康扶贫对症施策,帮助建立健全医疗核心 制度、规范 148 项;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完成 4 家卫生院“远程心电、影像诊断”平台搭建,并投入 24 万元,充实卫生院临床设备、改善就医环境;进一步巩固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78 项。关爱一线扶贫干部,为全市 600 余名扶贫系统干部职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彰显责任与担当。 优化党校功能,突出特色品牌 探索集讲课、体验、实践为一体的“院内党校 + 院外基地”红色 培训模式,强化医院党校教育、引导、宣传功能。突出医院百年人文特色和医疗专业特色,创建“淬炼 党性本色,筑就精神高地”品牌。直接邀请市委讲师团和高校专家作“守初心、持恒心、强信心”等专 题党课和形势讲座。依托各类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教育。组织党务骨干及中层干部前往遵义这座“红色 之城”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以党支部为单位,多次就近组织开展参观邓颖超故居、烈士陵园等革命传统 教育。 落实决策,强化宣传队伍 注重积极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情况,加强网络舆论监控和应 对舆论事件培训,针对职工意识形态动向开展排查,形成排查报告提交上级党组织。全面推广应用“学 习强国”平台,按照实际组织架构在平台中建设对应组织,覆盖全体在职党员。设置宣传机构,配备专 职宣传人员,建设一支通讯员队伍,建立通讯制度和宣传信息上报、审核流程;宣传经费编列年度预算, 舆论宣传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医疗工作】 一、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不放松,保障医院平稳有序发展 继续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巩固“患者安全年”活动成果 加强对医护人员 的培训,在全院范围内容组织开展“临床医师病历书写大赛”、“三级医师查房评比大赛”、“临床科 - 361 - 室医疗质量综合评比大赛”及“医疗核心制度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尤其是“临床科室医疗质 量综合评比大赛”活动,其考评内容涵盖了科室满意度、医疗纠纷投诉情况、合理用药、合理用血、病 历质量、临床路径管理、手术安全等近 30 项医德医风、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重点考核指标。通过形式 多变的竞赛方式,“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在提升医师临床能力和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 强医院综合管理,促进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 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在全院上下巩固“重质量、保安全”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医疗 服务。 强化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坚持以病历质量、医疗质量为抓手,重点督查病案首页、低风险 死亡病历、单项否决病历缺陷,全年未检出“乙级病历”和“丙级病历”,终末病历甲级率达 100%, 全院出院病历 3 日归档率(含纸质病历)99.00%,门诊病历合格率 99.24%。按时完成医院疾病分类代码 库由国家临床版 1.1 版本向 2.0 版本转换的工作,并顺利完成我院 2016 年至 2018 年病案首页数据上传任 务,上传数据的错误率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二、以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为抓手,以互联网服务为载体,持续改进门诊服务质量 互联网医院建设初具规模 医院自 2019 年 1 月起,即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展智慧门诊服务,一是通 过微信平台,患者在手机端即可一键获得电子就诊卡(实名信息认证)、门诊(挂、缴、查、智能导诊、 候诊查询等)、住院(手机办理入院、线上缴纳押金、查询住院清单等)、在线咨询(专科咨询、新冠 疫情咨询、用药咨询、护理咨询)、AI 人工智能实验室(广西首家)、健康体检预约、延续护理等在线 服务,不断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互联网医院微信号自 2019 年 1 月上线至今,诊疗卡的绑卡量 25.9 万, 已完成 23.74 万人次的预约挂号和 290.23 万元的线上挂号缴费,实现诊间支付 94885 人次。二是汇集各 专科医师,开展免费在线咨询服务,自上线以来,共接到患者咨询次数 13.8 万人次,月均咨询超 8000 人。三是组织院内 26 个科室,32 位医生拍摄科普健康宣传视频,并上传至公众号,增加公民对健康知 识和普通疾病认识,解决防病“弱”的问题。一年推文阅读量达 51.9 万人次,月均约 4.3 万人次。 通过多种形式提高门诊运作效率 改善门诊协助医保部门完成电子社保卡的门诊收费功能改造,实 现窗口扫码(电子社保卡)支付;在门急诊各片区增设办理自助挂号缴费及“一卡通”业务的“智慧人 社”自助机 12 台;通过系统改造,实现了病人的处方、检查、治疗等在自助机上的缴费及报告打印一次 过,减少了差错率,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 临床路径工作取得实效 2019 年全院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科室达 32 个,病种超 300 种,住院病例 32634 例,入径 29968 例,入组率 91.83%;入组完成 21924 例,入组完成率 73.16%;变异出径 8044 例, 出径率 26.84%,临床路径管理占全院出院总数 58.06%。2019 年上报单病种 929 例,规范上报率达 100%。 三、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切实落实对口支援工作 2019 年我院共派出 109 名医师到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驻点,其中支援县 级医院 55 人,支援乡镇卫生院 54 人;主治医师 44 人,住院医师 65 人。支援县级医院医师派驻期间共 完成诊疗 5955 人次,手术 314 例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 843 次,义诊 788 人次,教学查房 468 次,示 教手术 215 例次,学术讲座 116 次,业务培训 1504 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17 例次。根据《南宁市卫 生计生系统支持深度贫困县马山县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我院采取多项措施提升里当卫生院医疗服 务,投入人、财、物等大力支持里当卫生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美化就医环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医联体建设】 医联体建设概况 2019 年与我院签署医联体合作框架协议的医疗机构共有 44 家,双向转诊合作 53 家,委托检验检查合作 29 家,专科联盟 23 个,医养护合作 3 家,医联体消毒供应中心合作 7 家,远程 心电诊断中心合作 11 家,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合作 8 家。 - 362 - 组建市一医院医疗集团 在南宁市人民政府、市卫健委、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医管 委)的支持与指导下,组建市一医院医疗集团,于 2019 年 9 月 17 日揭牌成立。并作为医疗集团中心医 院,牵头整合市级公立医院、城区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资源,在现有医联体建设基础上, 有计划、分步骤、分批次推进开展。参与组建集团第一批成员单位名单:市一医院相思湖医院、市第七 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埌东医院、兴宁区人民医院、青秀区人民医院、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兴宁 区嘉和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秀区伶俐镇卫生院、青秀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结合实际情况, 为便于将来集团扩大化运营后推进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创新设置集团十大中心。通过业务整合优化、 资源统一配置的计划,共同推进人财物及业务运营的统一管理。如:结合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的实际需 求,我院于 2019 年 11 月 5 日投放 CT 机,设备耗资 650 多万元,这是市一医院医疗集团组建以来首次 对成员单位投入的大型固定资产。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取得突破 将与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合作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其 他基层医疗机构,6 月 26 日与青秀区伶俐镇卫生院签约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并挂“南宁市第一人民 医院伶俐分院”牌匾。今年共与两个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召开四次紧密型医联体理事会,对基层医院 的发展建设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如下派人员、任职方案、绩效分配方案、投入设施设备、增量的分配等, 并按决议结果逐步落实。经过医联体帮扶后,2019 年度,三塘镇卫生院门诊量同比增长 20.7%、出院人 次数同比增长 16.87%、手术量同比增长 37.87%、医疗收入同比增长 36.12%,并获得全区卫生健康系统 集体二等功。2019 年 6 月 26 日与青秀区伶俐卫生院启动紧密型医联体工作,派驻 6 名中层人员,2019 年 7 月—12 月,伶俐镇卫生院门诊就诊人数同期对比增长 16.44%,住院人数同期对比增长 22.83%,业 务收入同期对比增长 25.21%。周边群众认可度明显增加,居民基层首诊的意识正逐渐体现,取得经济和 社会效益双提高。 加强专科联盟建设 通过结对共建,专科联盟合作等形式,提升科室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目前我 院共开展 23 个专科联盟,今年新增 5 个专科联盟合作,包括与南宁市中医医院开展“区域综合大外科专 科”及“区域中医医疗专科联盟”合作,不断提升解决专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 畅通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对上转病人执行“三优先”(优先预约挂号、优先安排检查、优先办理 住院) 据统计,2019 年度《医联体成员单位月报表》:双向转诊 2855(门诊上转 1181 例,急诊上转 1674 例),检验 78193 例,检查 25308 例,进修 157 人,培训 1542 人,麻醉会诊 12 例。医联体转运中 心医联体直通车,负责免费接送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埌东医院、三塘镇卫生院)需上转的病情平稳 的预约门诊、住院、检查患者及标本。据统计,2019 年度,通过医联体转运中心直通车上转到总院的患 者 1305 人次,下转患者 68 人次;大型设备检查 1462 项,进行标本检验 15027 项,病理检验 302 例。 重视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 我院派出专家赴成员单位开展指导工作约 60 次,举办 20 余场各类培训、 学习班,共接收成员单位学员近千人。我院加强对基层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选派业务技术骨干两批到 马山县人民医院、宾阳县人民医院、隆安县人民医院、三塘镇卫生院、伶俐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每批次 6 个月。今年我院坚持定期派驻 6 个科室近 10 位专家分别与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南宁广济高峰医 院、南宁中南医院、南宁长江医院等 4 家医联体单位开展专家门诊、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多项指导工作。 打造医疗服务共享平台 我院共签约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合作 11 家,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合作 8 家。通 过开展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建设,借助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了基层机构无 法全面配置诊断资质医师的困难,将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落到实处,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服 务体系。与隆安县那桐镇中心卫生院、伶俐分院、邕宁区人民医院开展远程心电诊断合作,与三塘镇卫 生院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合作。共进行远程心电诊断例 8.43 万例次,远程影像诊断例 1.23 万例次,费用 200 多万元。 - 363 - 积极探索并推进与养老机构之间建立“医养护”合作 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5 日与良庆区民政局签 约,负责为良庆区大塘、那马、那陈、南晓四镇特困老年人提供兜底养老服务。充分发挥我院人才、技 术、设备等医疗资源优势,投入 900 多万元购置各种医疗、康复、养老设备、物品,进行房屋检修装修 以及中心内外环境的改造等用于大塘养老服务中心、综合门诊部的建设,已于 7 月 26 日揭牌运营。目前 大塘医养项目有医护人员共 17(医生 7 名、护士 5 名、护理员 5 名;经培训获得了老年人能力等级评估 资质 4 名),后勤人员公共 8 人;至今已入住老人 18 人。 良庆区医养结合项目充分体现了我院作为南宁市公立医院为老年人创造健康和谐的晚年生活环境等 方面作出的努力,得到了南宁市民政局、南宁市卫健委等各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一 是争取到了南宁市民政局的临终关怀试点项目(30 万);二是得到南宁市卫健委的高度赞扬和认可,委 托我院进行护理员培训以及做医养结合经验介绍;三是获得政府拨付的一批价值 15 万的康复护理器械; 四是大塘综合门诊部在大塘镇共举行了两次大型义诊活动,义诊人数 200 余人。 加强宣传扩大医院影响力 2019 年共制作医联体年度简刊一期,宣传板报 20 余块;发布医联体建 设工作的新闻 147 篇;共接受近 10 余家媒体采访、播报医院医联体建设工作新闻。 【护理工作】 全院有编制床位护理单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达到 100%。 继续推行医护一体化,深化责任制内涵。 1.将“医护一体化”模式与三级医师查房有机结合,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及现场督导,经验分享等形 式将工作做实。3 月护理部组织医护一体化阶段性评估会议,各科室根据自身特点、护理人员的数量、 结构层次、素质等情况,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协商,拓宽思路,集思广益,继续多种形式、内容深入的 开展“医护一体化”活动,实现医护患三方共同利益最大化。目前全院开展“医护一体化”模式病区 36 个,覆盖率达到 100%。 2.为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促进疾病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患 者的就医感受,3 月护理部开展“一病一品”活动,以肾内科、骨科二区、心血管内科一区、儿科一区、 小儿外科 5 个病区为试点病区,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能力培养,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更 好的护理服务。 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文关怀护理活动,培育人文素养。 1.3 月制定《护理人员职业礼仪实施细则及评价标准》规范护士礼仪行为。 2.为营造友爱和谐工作环境,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护理部联合临床心理科组织开展了 2019 年 护理人员心理团队辅导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相见欢”、“自我盘点”、“人生大观园”、“展翅高飞” 等多次主题活动和环节,帮助护理人员深入了解,分析现在的工作环境及生活形态,建立自己的职业目 标与计划,激励护士将计划实践。 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 1.6 月由护理部牵头出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延续护理服工作方案》,成立延续护理领导小组, 制定了规范的延续护理服务相关机制,建立居家医疗护理人才库,确定延续护理的内容及服务对象,为 本院出院患者、社区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家患者提供居家护理、健康指导、陪诊等服务。 2.对医联体单位、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3.依托慢病管理中心构建“从医院到社区,从社区到家庭”的延伸护理服务闭环,同时探索通过智 慧医院的建设平台,实现“线上咨询,线上接单,线下服务”的延续护理模式。 【教学工作】 理论及实习教学管理 2019 年共接收各院校实习生 597 名,其中医疗类实习生 324 人,护理类 273 - 364 - 人。分批次对所有实习生开展实习生岗前培训,在岗前培训中针对医院情况、管理制度和基础临床技能 操作开展培训,使实习生尽快适应到医院的实习期的学习和工作,此外教务科还设立专题讲座培养医学 生如何结合实习期做好考研、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就业的执业规划。日常管理工作中,严抓实习 纪律,对照实习轮转表不定期检查实习生考勤及轮转情况,节假日开展宿舍安全检查严格外出请假制度, 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今年各医学院校实习中期教学检查工作组,对我院在医学教 育和医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研究生教育 完成我院 2020 年度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遴选和上岗审核工作。有 7 位导师通过审 核为 2019 年度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0 名。2019 届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专业五年制本科在我院实习 65 名学生参加了 2019 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中上线 50 名,考研上线率 为 83.33%。 学生技能培训及竞赛按照各医学院校要求积极开展各阶段临床技能培训和考试工作。对临床医学 324 名实习生进行实习技能中期培训,并进行了实习中期技能考核。完成了 2019 届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 学专业 101 名毕业生临床技能考试任务(OSCE)。完成 2019 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临床基本 技能考试 84 人。从实习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参赛对,在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大学生临床技能中,我院 2 支参赛队荣获二等奖;在桂林医学院第十届医学生临床技能荣获二等奖。 举办参加各种教学活动 在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大学生临床技能中,我院 2 支参赛队荣获二等奖;桂 林医学院第十届医学生临床技能荣获二等奖,第二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手术组获一 等奖。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授课比赛。院内评选 2019—2020 年度优秀实 习生 98 人,其中医疗、管理类优秀实习生 48 人,护理类优秀实习生 50 人。 【住培工作】继续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采用制定详细的“岗位工作清单”, 加强监督落实等方法,持续推进专业基地主体责任的深化落实,提升基地内涵建设。紧跟国家策略,做 好住培招生宣传工作,2019 年全科、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的招生人数及招生总数均完成了自治区卫 计委下达的招生指标,在培学员规模达到 425 名,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并在 2019 年全区住培管理人 员培训班上进行了“做好学员招收和管理”的经验介绍,同时还组织专家组对南宁市及区内的住培及 助理全科培训基地采用调研及授课的方式进行了帮扶工作,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外科刘永春主 任获得全国 2019 年度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专业基地主任”荣誉称号,为南宁市市级医院住 培工作取得国家级奖项开创了零的突破。韦金儒、刘春斌、李毅、粟永骏、奚谦等同志分别获得了 2019 年度全区“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优秀住培管理工作者”、“优秀带教老师”及“优秀住院医师” 荣誉称号。 在住培管理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方法,“抓党建、促融合”,将党建工作与住培业务进行深度融合, 发挥住培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了“不忘初心 健康你我——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住培党支部“健康 服务小分队”在行动”为主题的心肺复苏培训系列公益活动。以住培支部党员为主体,吸引更多的住培 学员参加。通过公益活动,增强了住培学员的凝聚力,提升学员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培养住培医师的 服务意识及人文精神,提升职业自豪感。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社区、学校、 企业慕名前来邀请,目前已经为 3000 多名市民普及了心肺复苏知识,得到广西电视台、广西日报、南宁 市电视台多家省市级媒体的宣传报道。积极开展学员临床技能的培训,积极推进医院新建的临床技能中 心建设,招标采购了一批模拟教学设备,聘请中山大学专家指导的我院教学团队开设了危重孕产妇抢救 综合模拟课程,住培教学水平及能力显著提升,在第二届广西住培医师临床技能竞赛中获得手术组一等 奖的好成绩。 【科学研究】2019 年度,我院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 62 项,下达科技经费总计 323.5 万元,其 - 365 - 中:白求恩.医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 1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 项,中国药理学会项目立项 1 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含中医类)立项 38 项,广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立 项 1 项,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立项 12 项,南宁市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项目立项 2 项,青秀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5 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 4 项;获南宁市自然科学优 秀论文三等奖 1 篇;我院获批专利 11 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148 篇,其中 SCI 14 篇。 【工会建设】2019 年期间,在工会队伍建设上,为不断增强工会干部工作积极性与服务意识。一是 积极参加市总工会组织的基层工会干部业务培训班、职工书屋管理员培训班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能力 素质提升培训班、意识形态和网络舆情管理培训班及爱国主义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深 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全面提 升医院工会干部的综合素养、能力水平、责任担当。 二是及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2019 年职代会及工代会,审议通过了《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工作总结及 2019 年工作计划》、《2018 年度医院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 2019 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医 院工会 2018 年工作总结及 2019 年计划》、《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会 2018 年财务决算报告》、《南宁 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会 2019 年财务预算报告》、《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才引进及培养暂行管理办法》、 新增购买大型设备(CT)、《编外合同制职工企业年金方案》、《青秀区莫村医养结合项目》、《加快 推进基础建设项目》、《良庆区医养结合项目》、《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项目》、《医院信息化升级改造 项目》、《新增大型设备申购计划》等议题。会议严格执行大会制度及代表职权,虚心听取职工代表意 见建议并形成议案积极落实,为促进医院发展建言献策。 三是积极开展新职工登记入会工作。我院现有工会会员共计 2955 人,实现包含入编职工、聘用职工、 派遣职工、规培学员在内的全院从业人员全部入会,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工作目标。 2019 年是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院工会通过创新形 式,整合资源,广泛开展贴近生活、丰富多彩、方便参与的体育系列活动,每周定期开展职工足球、篮 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瑜伽、舞蹈等集体健身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有近 300 名职工定期参加 上述活动,参加场次高达两万余次。为鼓励职工参与运动,更评选出 45 名同志作为“年度工会健身标兵”, 在全院树立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的新局面。除了定期开展的体育健身活 动,工会还开展春节联欢会、职工春游健步走、三八节鲜花慰问活动、单身青年联谊活动、五一十一升 旗活动、合唱比赛、爱国诗词诵读大赛、歌咏比赛、舞蹈演出、气排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以进 一步活跃医院职工的业余生活,营造浓厚的团结和谐氛围。 工会持续做好职工各种福利发放、慰问生病职工等工作,将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心坎。据统计,今 年截止 11 月,共看望生病住院职工 126 人,遇罹患重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职工定期进行床前慰问;共为 70 名符合申报标准的住院职工申请了市总工会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补助金;截止 11 月 30 日,共为 1098 名职工办理“两癌”保险。为方便职工子女就学问题,自今年 3 月起,积极参与周边幼儿园及小学联系 开展的入学摸底调查,为 4 名职工子女申请到五幼入学机会。联合多部门开展节日慰问活动,春节期间, 为全院职工购买价值 400 元的春节慰问品及 60 元当季水果(扶贫村沃柑),总计支出 113.814 万元,在 保障职工节日福利的同时,率先开展了扶持对口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秋节前后,为全体职工订购价 值 491 元的油、米、鸡蛋、面条、水鸭五样“消费扶贫产品”作为节日慰问品,总计支出 143.171 万元, 达到 100%消费扶贫要求,超额完成脱贫攻坚战扶贫任务;每季度定期开展全院职工生日蛋糕(价值 200 元提货券)及电影票订购发放工作。 通过关爱职工,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增强他们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打造我院良 好人文文化,为医院的健康长久发展扎实了根基。工会职工之家、“职工健身室”、“职工活动室”“职 - 366 - 工驿站”及“职工书屋”向医院职工全面开放,一定程度解决了职工的文化娱乐需求及活动场地需求。 根据南宁市及我院的发展战略,我部门积极牵线搭桥,第一时间向院领导班子提出与市总工会合作 建设“南宁市职工健康体检中心”及“南宁市职工健康培训中心”的提议。在我部门积极努力下,2019 年 6 月 18 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民主路健康体检中心在南宁市总工会隆重开业,7 月 8 日,南宁市职工 健康体检中心与培训中心正式挂牌。这既是南宁市落实“健康南宁”的战略需要,也填补了南宁市级医 院无独立大型体检中心的空白,打破区域限制,创新服务模式,突破性经营理念,成为全广西首例。 (撰稿:莫文甫、何 聪、黄 婕、孙玉红、欧泓汝、吴卓玲、刘 璐;审核:韦 球) 第六临床医学院(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概况】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于 1937 年,时称鬱林卫生区省立医院,1950 年改名为鬱林专区 人民医院,1997 年改称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 80 多年的建设历程中,医院遵循“厚德重生,至亲至 善”的院训宗旨,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目前已发展成为桂东南地区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 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卫生部核定的全国 500 家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卫生部国 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高级卒中中心,全国综合医院中医 药工作示范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 卫生部“健康快车”基地医院,自治区慈善总会“微笑列车”等慈善项目定点医院,广西首家国家标准 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广西首批通过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房颤中心,玉林市“120”急救 中心,玉林市乡村医师培训基地、执业医师技能考试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玉林市医学人才 小高地、玉林市医疗集团核心成员单位。 医院占地 219.64 亩,建筑面积 30.19 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 16.22 万平方米,开放床位 2350 张。 医院配备有德国西门子电子直线加速器(LA)、飞利浦 3.0T 核磁共振系统(MRI)、飞利浦 1.5T 核磁 共振仪(MRI)、德国西门子 64 排双源螺旋 CT、美国 GE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SPECT)、 西门子双平板数字化医用血管造影系统(DSA)等大型高精尖医疗设备。设备规模位于区内同级医院前 列,为开展临床诊疗和科教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以仁爱、敬业、责任、卓越、奉献为价值追求,全力打造广西区域性医疗中心、医学研究中心、 医学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健康管理示范中心。 医院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任务为切入点,多途径推进医联体建设,发挥优势,积极带动其 他成员单位践行医改工作要求,在构建分工协作机制、分级诊疗、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等工作中积极探 索、先行先试,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学科建设】 科学拟定学科发展规划,优化学科结构,狠抓重点学科管理,促进学科发展 2019 年医学影像科、 医学检验科荣获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称号;心血管内科、麻醉科荣获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重 症医学科荣获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培育学科称号。目前大多数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得到了国内、省内 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医院不断完善重点学科管理办法及考核标准,狠抓重点学科管理,加强对重点 学科建设项目的监督和指导,加强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辅助诊疗学科的交叉融合,动态监测学科建设 及管理情况。年内整合超声介入、放射介入,开设了介入科,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介入诊疗的综合实力。 血液内科搬迁至 4 号住院楼,开放床位由原来 45 张增加至 65 张,缓解了血液病人候床入院的压力。肿 瘤科增设了 2 个新病区,开放床位由原来的 120 张增加至 200 张,满足了肿瘤患者的诊疗需求。在社区 开设的儿童康复病区正式投入使用,顺利完成招标的 74 例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任务。社区服务站结合自身 - 367 - 实际情况及社区诊疗需求,向玉州区卫健委提交了升级为社区服务中心申请,目前申请已受理。心血管 内科牵头成立了我院心衰中心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了我院心衰病人的管理。 发展特色专科 目前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心胸血管外科等多个高质量、有知名度和 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取得卓越成绩,新开的介入科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里成绩斐然,特色专科建设成效 显著,得到了国内、区内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形成了明显的区域专科优势。 【人才培养】医院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近年来不断派出业务骨干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参加学术 会议及进修,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过硬、医德良好的医护人员和具有领先技术的专业科室。院内共举办了 19 期讲座或培训,邀请院外教授讲课 16 人次,举办了 47 个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共 10668 人。选送医师外出进修 50 人,区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科(心内科、麻醉科、ICU)外出进修 8 人。区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肾内科、儿内科、神经内科、ICU、麻醉科、放射科、检验科、核医 学、超声科)外出进修 19 人。外出学习 934 人次,其中区级继续教育项目 346 人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 目 29 人次。鼓励各级医师积极撰写医学论文,积极提高论文数量和质量,推动论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 变,努力增加在 SCI、中文核心等权威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共有 47 篇医学论文发表,其中 SCI 3 篇,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1 篇,中文核心 6 篇,科技核心 12 篇,有效提高了医师素质及医院诊疗水平。 【教学工作】 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9 年招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共 168 名,现在培学员人数为 386 人。 2.全程教学:2019 年承担了广西医科大学 2016 级本科临床药学专业 26-27 班 95 名学生《诊断学》、 《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 《老年医学》、《中医学基础》十门课程的全程教学任务。 3.接收实习生 696 人,其中医疗 292 人(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 65 人) ,护理 404 人。 4.接收进修生 216 人,其中医疗 95 人,护理 121 人。 5.完成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4 名研究生导师获得 2020 年招生资格,李平、刘成倍 2 名硕导共招 收了全日制研究生 2 名;3 名硕士研究生完成了研究生的毕业答辩工作,研究生就业率达 100%。 6.举办了 2018 年中央补助广西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三个项目培训班:(1)乡镇卫生院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培训 129 人,为期 5 天培训班(2)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培训 121 人,为期 5 天培训班(3)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含中医师)专业技能培训 30 人,为期 120 天培训班,目前正在培训中。 7.2019 年 12 月 16 日举办 2019 年中央补助广西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骨干全科医生培训 8 人为期 1 年培训班,目前正在培训中。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 1.2019 年调整充实了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书记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 任副组长,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制定了我院住培工作指针:以提升培养质 量为核心,以严格规范的过程(环节)管理为抓手,以教师胜任力培养为支撑,全面提升我院的住培工 作水平,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一次以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住培制度相关政策规定,统筹协调本基 地住培工作的开展。 2.选派住培职能部门参加了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轮训班,增加专职管理人员,管 理人员与住院医师比例配置为 1∶99.3,达到了国家的要求。 - 368 - 3.加强由专业基地主任、教学主任、教学秘书组成的专业基地管理体系建设,各轮转科室设置了教 学主任、教学秘书岗位,对涉及轮转科室多、培训对象数量多的内科、外科、妇产科专业基地从 2019 年 5 月份开始试点设置脱产教学秘书,各司其职,协同落实专业基地住培工作任务。 4.根据国家和区卫健委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更新住培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下发科室学习传达到每 个教学岗位。 注重立德树人 定期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如“医家精神”讲座,十九大报告讲座,召开座谈会, 引导青年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强化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融洽的医患关系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而沟通障碍是导 致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信任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医疗纠纷的潜在危险因素。因此, 我们在培训过程中提倡“多作换位思考,真诚关心患者”,将典型事例搜集整理。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 的动作可以换来病人高度的信任。规范化培训医师要从细微之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对提 高医患沟通能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加强过程管理 严格规范的过程管理是培训质量的根本保障。我院坚持严以治学、严格管理,认真 抓好培训过程的管理,不断提高了培训质量。 1.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涵盖了管理规定、职责、考勤管理、医德医风规范、病历书写规 范、感控知识、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培养目标、培训大纲和要求等,培训后进行了 考核,成绩合格后方能进入临床轮转培训。 2.认真制订轮转计划,根据国家培训细则规定的轮转方案和各医学院校的实习计划要求,结合本院 各专科的分布特点,制定信培轮转计划和实习轮转计划。 3.加强轮转培训管理,教学管理小组负责入科教育、住院医师、实习生考勤和日常表现的监管、培 训课程的组建和实施。 (1)定期开展教学活动,各临床专科每周一次教学查房、每二周一次小讲课和病例讨论。注重发扬 床旁教学“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老师通过日常查房问诊、常规患者规范诊疗、临床基本技能操作 培训或手术操作,向住培医师和实习医师传授本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方法,培养医患沟通技巧,达到 学习目的。 (2)各专业基地和院级每月分别组织住培生、实习生进行公共课目理论大课 1 次以上。 定期组织 住培生、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同时手把手临床带教指导,不断提高学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 4.严格过程考核管理 (1)认真落实日常考核,对学员日常考勤、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价。各科室落实 考勤制度,每天学员上班做好考勤登记,科室老师审核签名;轮转要求住院医师出科前完成手写大病历 2 份以上,指导老师进行修改指导,帮助住院医师更好地强化学习。 (2)严格出科考核:轮转出一个科室,严格进行出科专业理论、技能操作、病历书写、临床实践能 力考核等出科考核,对出科考试不合格进行补考一次,合格后才予出科;补考还不合格者需重新轮转, (3)抓好年度考核:每年 1 月份院级组织进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与年度培训目标相契合,采用述 职、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等形式,检验住院医师当年轮转培训成效。 (4)建立和实施了质量评估及考核制度,包括培训质量及组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评估、检查,同时 也能发现培训中存在的不足,使之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不继提高。总之,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估, 并绩效工资挂钩等办法,使得这项工作有效改变了以往年度流于形式的现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医院在职职工 2512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288 人,高级卫生技术人员 440 人,中级 - 369 - 卫生技术人员 737 人,取得研究生学历 335 人,博士 2 人;研究生导师 17 人,硕士点 9 个。 2.举办院级师资培训班:2019 年 3 月 21—22 日,2019 年 8 月 3—4 日举办了两期院级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班,2019 年 9 月 6 日举办院级全科师资培训班,共有 300 多名老师参加了培训。所有 指导老师均参加了培训并通过考核获本院的师资培训格证书,大大提高了我院教师临床教学水平。 3.2019 年选派教师 52 名老师参加北京、广州、昆明、南宁等地的区师资培训班并取得了师资培训 格证书。 4.举办了“2019 年度青年教师授课比赛,通过比赛,教师们相互交流学习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 学经验,开拓了自己的教学视野,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5.组织了 17 名教师参加广西医科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现场考核工作。 做好住培结业工作 1.2019.5.15 组织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技能考核,刘明院长、许书记、严副院长亲自到 现场指导工作。我院共有 165 名学员参加考核,涉及考核专业 21 个,临床能力考核合格率 100%,理论 考核合格率为 98.18%。(165 人参加,162 人合格,3 人不合格,为内科专业 2 人,急诊专业 1 人)。 2.举办结业典礼:2018 年 7 月 5 日,我院在办公楼五楼会议室举行 2018 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 员结业典礼。刘明院长、许练光书记、严浩林副院长、梁世球副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科室负责 人、带教老师和住培结业学员共 200 多人参加了典礼。刘明院长、许练光书记分别为结业典礼上作了重 要讲话。 举办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 2019 年 11 月 22 日,由我院主办首届玉林市第一人民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在我院举行,来自我院的 20 个专业基地组成的 16 个参赛队及协 同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参赛队参加了竞赛。我院党委书记许练光、党委副书记陈 少何、副院长凌政、医务部部长谢文超、梧州市工人医院副院长张春出席开幕式。本次竞赛以“医路砥 砺,竞显风采”为主题,旨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培养住院医师临床专业技能的 规范和运用能力,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住院医师的专业精神和人文素养。通过此次竞赛, 提高广大师生对培养临床实践综合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全院临床教学向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我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为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 中国、健康广西、健康玉林建设,为新时代国家医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学成果 1.唐培佳主任荣获“2019 年全国优秀住培专业基地主任”光荣称号。 2.刘明院长荣获“2019 年全区优秀住培基地负责人”,严浩林副院长荣获“2019 年全区优秀住培 管理工作者”,梁运宁、梁枫萍、周一明荣获“2019 年全区住培优秀带教老师”,黄海荣获“2019 年全 区优秀住院医师”光荣称号。 3.再次双双获奖:2019 年 12 月 7 日我院住培学员黄建文、陈欣然、陈日生、莫树建、黄家明、李 娴代表我院在第二届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竞赛中荣获手术组二等奖、非手术组三等奖。 4.张萍、王云、陈波、郭刚智、吴兴初、黎兆攀、黎米米、张珍珍老师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 2018 —2019 学年度优秀教师。 5.严浩林、余玲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 2018—2019 学年度先进教育工作者。 6.儿科学教研室被评为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 2018—2019 学年度先进教研室。 7.刘蓉蓉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 2018—2019 学年度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8.钟欣静老师荣获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授课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9.2019 年 11 月 9 日广西医科大学 2015 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李佳栩、肖敏茜、郑标、蓝燚捷代 - 370 - 表我院参加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 【科研工作】2019 年修订了医院学术活动管理规定、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 奖励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历年立项到期未验收的项目的验收工作:2019 年共组织 8 场科研项目验收会;加大力度扶持成果转化应用。 2019 年获科研立项 17 项,其中玉林市科技局科研项目 11 项;广西卫健委科研项目 3 项,合作项目 3 项。荣获各级科研成果奖励 8 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2 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 奖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 【党建工作】2019 年,按照医院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以落实全面 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做好医院党建、意识形态、精准扶贫和精 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为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加强党务队伍建设,落实从严治党。各党支部于 2019 年 11 月底本届任期届满,为切实加强 医院党建工作,根据“应建尽建”和“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原则要求,把原来的 16 个党支部调整设置为 48 个党支部,并按照有关规定配齐配强支部委员成员。落实党委委员、党员领导联系支部制度,领导班 子到所联系的党支部指导支部选举、指导督促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以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以上率下抓好整改工作。认真整改落实自治区党委第四巡视组巡视我院 党建工作反馈的意见建议。2019 年 9 月 18 日,玉林市委反馈了自治区党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中 涉及到我院党建工作的整改事项的两大方面 4 个问题,党委班子高度重视、诚恳接受、深刻反思、坚决 落实、狠抓整改,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聚焦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确保了巡视整改工作 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三)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年初,组织召开了 2018 年度党委书记、院 长报告工作暨党支部书记述职与“我是党员,我骄傲”座谈会,传递压实党建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积 极探索创新的鲜明信号。3 月 22 日,组织党员集中观看《黄大年》电影故事片,学习时代楷模黄大年恪 守本职、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七一前夕,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知识竞赛活动,激 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热爱党、热爱祖国,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热情;组织探望慰问老党员、困难职工, 传承前辈奋斗精神;对评选出的 3 个先进党支部和 51 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激励各党支部和广大共 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 (四)立足品牌创建,提升党建水平。通过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创新融合发展 平台,打造“市一先锋”党建品牌。在原有开展“三位一体”人文关怀服务、党员急救先锋队、党员流 动医院三大载体的基础上,2019 年先后推出急救市民学校和市一“传帮带”先锋团,引导全院党员立足 本职做贡献,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想作为、争作为、有作为”的意识明显提 高,深化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五)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确保“三会一课”制度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化,不影响业务 工作,党支部利用新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党员召开党员大会、支部会、讲党课;对每个党员参 加“三会一课”的情况进行登记,确保时间、人员、内容三到位;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如实记录“三会 一课”开展情况,分类建立、整理、保存好工作台账,定期进行检查,确保 “三会一课”长效化。 (六)掀起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解放思想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部署,认真组 织开展实施,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学习讨论、查摆存在问题,特别是高频次、多角度组 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在医院掀起一场解放思想的“头脑风暴”。4 月 16 日,邀请市委党校曹明玉教 授为党员进行“解放思想再出发激励干部敢为先勇担当善作为活动”专题辅导,提升党员的政治站位和 - 371 - 思想认识。5 月份,制定并印发《开展“解放思想再出发活动”大讨论促落实大调研谋发展工作实施方 案》,在全院上下营造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浓厚氛围。 (七)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江滨社区是我院结对共建社区,积极组织参加社区开展的各项志 愿活动,2019 年共参加社区活动 4 次。3 月份,党支部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参加江滨社区组织的学雷锋 志愿者服务活动,免费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7 月 1 日,参加江滨社区开展的“追忆烽火岁月 传承红色 基因 争当时代新人”主题党日活动。11 月 12 日,我院党员志愿者走进江滨社区,给社区居民带来一 堂“干货满满”健康科普讲座,提高了居民对慢性病的认识。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学研结合,让理论学习往实里走。党支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 三会一 课 ”、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教育。同时坚持深入调研,做到求真务实;深挖细查,做到自我革命。 狠抓严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坚持全面治理、从严要求,切实落实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明确各级责任,层层传导 压力,推动责任下沉。严抓班子强化集体领导和抓好医德医风建设。 巩固扶贫村“脱贫摘帽”成果 院领导高度重视,以身作则争当扶贫先锋;干部职工踊跃参与,为扶贫工作尽心尽力。方法:定向 直供、院内成立“农产品超市”;医疗扶贫打造特色,遏制因病致病高发态势;支持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 抓精神文明建设 抓好典型宣传,发挥模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挖掘先进典型,在日常业务工作中、急难险重任务中、 服务人民群众中亮身份、勇担当、作表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比学赶超氛围。组织推荐干部职工 参加自治区五一劳动模范、广西十佳医生、玉林好医生好护士、玉林市道德模范、玉林市“发展干将” 典型等评选活动。 起草制定医院章程 草了医院章程,推进公立医院依法治院。组织起草组多次召开学习会、专题会议,汇报起草工作进 度、研究存在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并就章程中的有关问题征询各方提出意见和建议。 做好满意度调查工作 为客观、真实、公正地了解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院各项服务的评价,明确医院的服务优势和服务 短板,以及了解医院职工对工作以及院管理制度的满意度,我院委托第三方公司调查干部职工与患者的 满意度。同时做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满意度评价工作。 【医疗工作】 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做好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及人员调整,牵头、组织调 整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放射诊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手术委员会、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 治疗委员会等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督促、组织相关委员会及医务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召开 工作会议,组织对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敦促会议决议和交办 事项的落实,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检查、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价以及反馈工作,对医疗质量与安全 指标进行严密监控,督促相关科室进行整改,做好医疗质量评价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加强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能力。调整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制订科室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和医 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组织科室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使用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工具持续改进医 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 372 - 加强医疗质量及安全监管 2019 年,医务部在强化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管理理 念,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加强日常工作监管、病例专项检查、安全生产检查、医疗夜查房、医疗质量与 安全专项提升季、落实绩效考评等举措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 1.进一步完善了医疗质量与安全评价体系,完善医院及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联合多部门进行严 密监控,做好医疗质量评价工作,对考评结果落实绩效考评,促进医疗质量管理。 2.强化对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 3.加强执业管理。每季度均进行执业资质督查,确保依法依规执业,保障医疗安全及患者权益,全 年无违规执业行为。 4.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及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的使用行为。敦促临床、医技科 室根据本科室《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规范检查、诊断、治疗,强调植(介)入类医疗 器械的临床使用规范,做到合理检查、不过度诊疗,努力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保障患者权益。 5.加强病历质量控制。定期举办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培训班,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的教育和培训。2019 年共举办 11 期培训,共 65 名住院医师接受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加强病历书写质量 检查,定期进行环节病历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组织了两次病历专项检查,今年病历甲级率 99.51%,达 到等级医院评审病历甲级率≥90%的标准要求。对病历书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医院内网云盘、OA、 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各科室负责人、质控医师、责任/主管医师反馈,督促整改,并定时核查整改情况, 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扣罚。 6.加强手术质量与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围手术期质量与安全检查,重点对手术医师权限、术前检查、 术前准备、手术部位标识、手术安全核查、手术相关知情同意书、手术审批等内容进行监管。定期对手 术医师权限进行督查,努力杜绝越权手术的发生,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权益。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 度,对每一个手术病人均要求按照我院《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三步安全核查”并规范记录。监督 手术相关科室做好术前、术中、术后过程管理工作,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 生,减少非计划再次手术,促进康复。对重大手术实施前端质控,术前落实申报、审批制度,保障了重 大手术安全。 7.加强手术运行管理,提高手术室利用效益。制定了《首台手术及接台手术管理规定》,建立了手 术签到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对手术运行管理进行监控,努力提高手术室运行时效,2019 年下半年每月 抽查第一台手术准点率均在 90%以上,较之前准点率最低不足 30%有明显提高。 8.落实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今年组织全院大会诊、全院多学科综合诊疗 218 例,确保医疗质 量与安全。 9.严格执行会诊制度。定期督查会诊制度尤其是急诊会诊的落实情况,抽查急诊会诊准点率由去年 不足 50%提高到 90%以上。落实平诊会诊的绩效考核,对及时完成的平诊会诊给予绩效奖励,平诊会诊 及时率明显提高,保障了医疗安全,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加大医师外出会诊的监管,认真审核邀请会诊 医疗机构的资质,审核外出会诊 154 例,发现超出邀请医院诊疗项目或外出医师不具备相应资质者均不 批准外出会诊,进一步规范了医师的外出诊疗行为,提高了会诊质量。 10.加强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 导原则》,定期组织召开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会议,讨论合理用药相关问题,组织专家进行 临床合理用药监督指导。 11.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做好临床大量用血的审批工作,协助输血科、质控科开展临床用 血督查工作,对输血病历和输血申请单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全年成分输血率达 100%,全血和成分输血 合格率达 100%。每月临床用血督查及评价情况均进行全院通报,并按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扣罚,促进整 - 373 - 改,确保医疗用血的规范和安全。今年无输血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12.规范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对院内重点部门(急诊、手术室、导管室、内镜室、血透室、 产房及新生儿病房等)、关键环节(危急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等)重点进行监控,督导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规范,修订相关质量监 控指标及医疗表格,促进规范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13.加强放射诊疗管理。对放射诊疗的适应症、申请单的规范书写、人员防护措施的落实、剂量仪 的佩戴及介入诊疗的适应症、人员资质、不良反应、病历的书写等进行了督查,规范了管理,提高了防 护意识,保障了放射诊疗的安全。 14.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不断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不断优化医疗安全(不良)事 件报告途径,持续改进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15.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提升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针对今年诊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订了《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提升季实施方案》。落实实施方案以来,医师、医技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 识有了显著提高,法律法规观念有所增强,培训纪律明显提高,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 的落实情况较前有明显进步,病历书写、值班交接班管理、危重患者管理、会诊、临床用药、检查等均 较前规范和进步,进一步提升了医疗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今年调整了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及科室临床路径 实施小组构成,增加了临床路径管理专业和病种数,优化了路径,同时,从 11 月起,医务部、质控科组 织相关人员逐个下科室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知识的培训,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 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积极推进新技术的引进发展 继续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级、分类及准入 管理,今年对实施手术、介入、腔镜、麻醉及特殊诊疗的人员进行了动态资质授权,对 2019 年新技术新 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及准入。积极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发展。今年论证通过了 26 项新技术,较 2018 年(5 项)明显增多。 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畅通院前院内绿色通道 加强院前院内急救体系建设,充实急救力量,畅 通院前院内绿色通道,积极提高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在目前医疗技术人员紧张的条件下,合理调配人力, 采取积极措施保障急诊及 120 急救中心人员的配置,对 120 急救中心的设备进行了更新,购置了 4 辆配 备先进的救护车,保证急诊救治力量。 加快医疗救治中心的建设 重点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 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房颤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玉林分中心及生殖中心等建设。 【护理工作】 质量管理 1.2019 年护理部对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委员进行人员调整,全年委员会共组织会议 4 次,会议讨 论议题 20 个,讨论决议下发各科培训后执行,落实解决护理问题 20 个。 2.创新质量管理。实施 360 度三位一体质量模式管理,以一级质控为重点、二三级质控为辅,推行 护士互助为主、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全员质量管理。一级质控以全员参与,护士长四查督查,将质量问题 和安全隐患杜绝于萌芽状态,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专项质控的人力。二级质控以环节质量指标 为主线,每月分内外妇儿和特殊区域四个片区抽少量骨干检查,重点监测敏感指标,指导专科质量持续 改进。三级质控以护理部、专科小组每月督查指导、护士长节假日夜间查房为主,用追踪方法检查,解 决临床质量问题。全年完成督查 12 次、查房 155 次,节假日查房 26 次,压疮等 6 个专科小组督查 6 次。 3.利用品管工具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解决临床质量难题。一至三级质控均利用信息化管理,通过 查检表、柏拉图表、柱状图、管制图分析不良项目,对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追踪。 - 374 - 存在问题自动反馈到科室并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追踪、督查。 4.电子病历上新增了护理会诊、交班本。全院推行草料二维码扫码查看仪器设备使用流程及药物说 明等,更好的为护士提供更为完善电子使用系统。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病人安全 1.第四季度与医务部一起拟定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活动,护理部督促、检查“查对制度”和交 接班等核心制度的落实。 2.实施 APN 排班,实行护理夜间二线值班制,全院病区年度动态调配护理人员共 1918 人次。 3.针对跌倒、非计划拔管等高发项目,建立护理风险评估制度,做好防范的措施,全年跌倒和非计 划拔管与历年比较明显降低。 护理安全委员会每月进行不良事件分析讨论 全年上报不良事件 328 件,针对不良事件每季度组织 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不良事件分享,对高发项目和重大项目进行 RCA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 突发应急演练 2019 年各临床护理单元按计划进行各专科季度安全应急演练,全院病区年度进行安 全演练共 308 次,达到人人懂得处理突发事处理办法,提高护理单元安全。 精准重症患者安全管理 护理部以目标管理为框架,针对质量难点、薄弱点、重要环节,重症病房 重点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中心静脉置管血流相关感染、尿管相关感染等,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全年对 门、急诊及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共 4 次,平均满意度 98.25%。 【工会工作】在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在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 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根据《玉林市总 工会 2019 年工作要点》,按照广西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要求,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服务医院大局, 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工会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撰稿:张珍珍、唐士惠;审核:严浩林) 第七临床医学院(梧州市工人医院)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始建于 1903 年,前身是 美国美南浸信教会医院,原名“思达医院”,2013 年,医院通过三甲医院复审。肾内科、神经外科、临 床护理是广西重点专科,血液内科是广西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儿科是自治区重点学科培育单位。心血管 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眼科、儿科是梧州市重点专科。眼科、神经内科是临床研究人 才小高地。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梧州市地中海贫血研究中心、梧州市 公共突发事件抢救中心、梧州市产科急救中心、梧州市临床检验中心、梧州市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 试基地、自治区卫健委指定的梧州市干部疾病检查治疗保健中心。 医院配备有包括美国 GE3.T0 磁共振成像系统、64 排螺旋 CT 机、德国西门子大 C 臂 X 光机、准分 子激光系统、日本岛津 DR、西门子多功能数字化 X 线摄影系统 DR、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飞利 浦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数字化超声诊断系统、奥林巴斯全高清腹腔镜、关节镜、白内障乳化系统、 眼电生理诊断系统、神经内镜系统、神经导航系统、外科手术显微镜、医用诊断 X 射线胃肠系统、椎间 孔镜、电子输尿管镜高清系统等 100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 60 多台。 【师资队伍】 2019 年,医院共有职工 1594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 1 人,硕士研究生学历 61 人,研究生(无 学位)48 人,本科 868 人、专科 389 人、中专 108 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207 人;主任医师 18 人、副 主任医师 98 人、主治医师 113 人;主任护师 7 人、副主任护师 58 人、主管护师 168 人;主任技师 2 人,副 - 375 - 主任技师 11 人、主管技师 16 人;主任药师 1 人、副主任药师 10 人、主管药师 23 人,教学管理人员 8 人。 【党建工作】 强化政治责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理论根基 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抓好学习贯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深 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确保全体党员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第一时间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围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传达,做到各项工作围绕中心,提前谋划落实。 认真落实巡视整改要求。采取集体讨论、相互启发、自主学习、在线学习、观看新闻报道等方式,增强 学习研究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打牢深厚的理论功底,及时全面完整准确地将 70 周年国庆期间总书记讲话 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完整准确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确保在院内形成生动实践。制定“第 一议题”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会议第一议题。年内开展党委会议 24 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12 次, 党支部书记会议 4 次,组织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会议 1 次。党委书记上党课 1 次,领导班子成员在所在 党支部上党课 15 人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 20 人次。 二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工 作和医院实际、突出工作特色,坚持高标准、精细化,聚焦目标任务,抓好具体环节、措施,扎扎实实 的开展好主题教育。学习上,突出政治过硬,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 强化理想信念。研讨上,突出凝心聚力,围绕主题召开交流研讨会,谈思想谈感受,互相启发、深学笃 行、以研促干。教育上,突出爱党爱国,通过收看建国 70 周年庆祝活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将 践行初心和使命变成实际行动。形成工作方案、安排、计划、讲话、发言、总结等文稿资料近 12 篇,处 级干部讲党课 2 次,开展读书班 1 次、专题研讨 2 次,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览 350 余人次,观看红色电影《血战湘江》5 场次。 从严从实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推进“两 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每季度召开党课,每月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期组织 观看必修课。大力倡导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健全谈心谈话全覆盖。高质量召开专题组织注 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实现领导干部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查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相互批评, 提高思想认识。按照“月查、季评、半年小结、年终算总账”的原则组织党支部进行常态化考核;组织 院内及“党建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党务干部培训 70 人次,党支部书记参加上级党支部书记轮训 22 人次; 组织退休党支部开展主题活动 2 次。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思想认识方面;及时关注党员思想状况,坚持谈话制度,重点谈不 足、提要求、压担子。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印发医院 《学习宣传贯彻〈深入推进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工作实施方案〉等 6 个文件的工作方案》,激励 干部担当作为。年内新提任干部 13 人,试用期满转正 11 人。没有出现任何违规提拨、违规用人问题。 以“培育人文情怀 促进医患和谐 共享健康红利”为主题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开 展一堂“医者无国界”道德教育讲堂、一次“提升沟通效率”人文医学教育、一次“为发展保纪律”廉 政教育讲堂、一次“好家风伴我廉洁从政从医”故事分享活动、一次“尊德守法”法制宣传教育等“五 个一”活动,不断的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培育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 队伍。 三是构建关心关爱机制。结对帮扶社区共建、帮扶困难群众,年内慰问贫困村贫困户 237 人次,慰 问医院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39 人次,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活跃医院党建文化 - 376 - 生活,落实健康体检、走访慰问等关爱机制,组织参观“四知堂”廉政教育基地、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 的党建活动。 四是推进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党的建设创新工程,推行“书记在现场”工作法,围绕医院门诊住院 综合楼建设、看病“三长一短”问题、停车问题等,书记在现场指导、相关职能科室立刻落实,共整改 问题 3 项,因客观原因尚未完成整改问题 1 项。二是“四城联创”工作,共派出志愿者参与社区“双报 到”、院内志愿服务 350 余人次。三是党员档案审查工作。年内完成组织关系在的党员档案审查 365 份, 其中属于卫生健康委管干部 9 人不在我院审核范围,因档案遗失或档案托管单位不详 7 人。审查中发现, 无党员档案 3 人,因党员《入党志愿书》遗失身份存疑的党员有 3 人。四是组织系转接工作。年内完成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17 人,其中党组织关系转入 11 人、转出 6 人。五是党费交纳工作。应收党费 95185.64 元,实收党费 92504.76 元,其中退休党支部交纳 6009.59 元,退休党支部有 20 人未交纳党费。 夯实基层基础,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机构设置到位。调整医院党委班子成员 3 人次,增补临床党支部委员 1 名,充实了基层党建工 作力量,确保党建工作“有人理事”。筹备将“支部建在科室上”,以内设机构为基本单位建立党支部 或联合党支部,拟将 10 个在职党支部调整为 32 个党支部。 二是活动阵地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要求配备了专门活动场地和活动场所, 确保党建工作“有地议事”。继续完善新时代讲习所的建设,开展详细活动 12 次。 三是党建品牌有针对性。“微党课送一线”,党委书记到临床科室,利用医务人员交班前 10 分钟时 间讲党课,包括时事教育、廉政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等内容,解决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繁忙、岗位分散, 难以集中开展全院党课的实际困难。 四是党员管理网络化。构建了“智慧党建平台”,初步投入使用。为实现党建工作的移动化、透明 化、在线化搭建平台,实时网上意见征集、网上组织生活、网上学习讨论等,解决医务人员难已集中的 难题,使党员能随时随地参加党的各类活动,使党建手段走向现代网络化,确保党建“动态管理”。充 分利用八桂先锋 App、学习强国 App,推行线上学习,让信息多“走路”、学时时间化整为零。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党员服务承诺公开、设立党员示范科室 3 个、示范岗 3 个、示范窗口 1 个, 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员责任义务扛起来,把党员形象树起来。新发展党员 2 人、转正 6 人、确定为 积极分子 8 人、入党申请人 18 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双报到”活动积极参与“四城联创”工作, 组织党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巡查维护秩序、党员医生爱心义诊室 72 人次。参与丽港广场、东出口、 藤县开展义诊 18 人次。组织职工开展定点扶贫捐赠款物 17732 元,“我给山区贫困村小学儿童捐本书” 爱心公益活动捐赠书籍 477 本、学习用品 82 件、捐款 8838.5 元。 严格管理和监督,全面加强纪律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制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责任清单,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任落实。推进主体责任“清单式”管理,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责任分解,严格“签字背书”责任落实。 要求领导班子带头坚棚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监督检查和提醒,严防“四风”问题反弹。 二是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定期听取各科室人员党风廉政和思想情况等方式,注意从小处抓起、从 日常管起,发现问题苗头及时提醒,实现监督约束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加强党务公开,广泛征求 意见,在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党费收缴补缴等方面及时在公示栏公开,使每名党员时刻处于纪律 的监督中。 建立科学有效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一是廉政教育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认真开展加强干部纪律作 风建设活动,巩固提升“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百日行动”的成果,通过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准则》《条 - 377 - 例》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观看《一抓到底正风纪——秦岭违建整治始末》《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 部严重违纪典型案件警示录》《背离初心 必然迷失方向——岑溪市民政局原局长黄立波严重违纪违法 案警示录》等警示教育片强化教育引导,开展对照检查,查摆存在问题,形成自查自纠报告并建立问题 台账,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效率不高、标准不高、担当不够、纪律不严等问题,以“六看”为抓 手着力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立行立改,推动整改取得实效,以实际行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规范权力运行。制定医院章程,修订党委议事规则,领导班子严格按 照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要求,在涉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上,坚持会前充分酝酿 沟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进行全程监督检查。认真实行节日廉政提醒制度,着力完善不敢腐、 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以实际行动看效果、观成果。 【党建工作】 (一)强化政治责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理论根基 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抓好学习贯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在深 化消化转化上下功夫,确保全体党员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第一时间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围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传达,做到各项工作围绕中心,提前谋划落实。 认真落实巡视整改要求。采取集体讨论、相互启发、自主学习、在线学习、观看新闻报道等方式,增强 学习研究的针对性和预见性,打牢深厚的理论功底,及时全面完整准确地将 70 周年国庆期间总书记讲话 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完整准确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确保在院内形成生动实践。制定“第 一议题”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会议第一议题。年内开展党委会议 24 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12 次, 党支部书记会议 4 次,组织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会议 1 次。党委书记上党课 1 次,领导班子成员在所在 党支部上党课 15 人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 20 人次。 二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工 作和医院实际、突出工作特色,坚持高标准、精细化,聚焦目标任务,抓好具体环节、措施,扎扎实实 的开展好主题教育。学习上,突出政治过硬,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 强化理想信念。研讨上,突出凝心聚力,围绕主题召开交流研讨会,谈思想谈感受,互相启发、深学笃 行、以研促干。教育上,突出爱党爱国,通过收看建国 70 周年庆祝活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将 践行初心和使命变成实际行动。形成工作方案、安排、计划、讲话、发言、总结等文稿资料近 12 篇,处 级干部讲党课 2 次,开展读书班 1 次、专题研讨 2 次,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览 350 余人次,观看红色电影《血战湘江》5 场次。 (二)从严从实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制度,推进“两 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每季度召开党课,每月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期组织 观看必修课。大力倡导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健全谈心谈话全覆盖。高质量召开专题组织注 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实现领导干部带头对照检查发言,查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相互批评,提 高思想认识。按照“月查、季评、半年小结、年终算总账”的原则组织党支部进行常态化考核;组织院 内及“党建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党务干部培训 70 人次,党支部书记参加上级党支部书记轮训 22 人次; 组织退休党支部开展主题活动 2 次。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思想认识方面;及时关注党员思想状况,坚持谈话制度,重点谈不 足、提要求、压担子。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印发医院 - 378 - 《学习宣传贯彻〈深入推进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工作实施方案〉等 6 个文件的工作方案》,激励 干部担当作为。年内新提任干部 13 人,试用期满转正 11 人。没有出现任何违规提拨、违规用人问题。 以“培育人文情怀 促进医患和谐 共享健康红利”为主题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开 展一堂“医者无国界”道德教育讲堂、一次“提升沟通效率”人文医学教育、一次“为发展保纪律”廉 政教育讲堂、一次“好家风伴我廉洁从政从医”故事分享活动、一次“尊德守法”法制宣传教育等“五 个一”活动,不断的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培育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 队伍。 三是构建关心关爱机制。定期走访困难群众、退休党员、结对帮扶社区共建、帮扶困难群众,年内 慰问贫困村贫困户 237 人次,慰问医院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39 人次,进一步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不断活跃医院党建文化生活,落实健康体检、走访慰问等关爱机制,组织参观“四知堂”廉政 教育基地、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 四是推进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党的建设创新工程,推行“书记在现场”工作法,围绕医院门诊住院 综合楼建设、看病“三长一短”问题、停车问题等,书记在现场指导、相关职能科室立刻落实,共整改 问题 3 项,因客观原因尚未完成整改问题 1 项。二是“四城联创”工作,共派出志愿者参与社区“双报 到”、院内志愿服务 350 余人次。三是党员档案审查工作。年内完成组织关系在的党员档案审查 365 份, 其中属于卫生健康委管干部 9 人不在我院审核范围,因档案遗失或档案托管单位不详 7 人。审查中发现, 无党员档案 3 人,因党员《入党志愿书》遗失身份存疑的党员有 3 人。四是组织系转接工作。年内完成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17 人,其中党组织关系转入 11 人、转出 6 人。五是党费交纳工作。应收党费 95185.64 元,实收党费 92504.76 元,其中退休党支部交纳 6009.59 元,退休党支部有 20 人未交纳党费。 (三)夯实基层基础,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机构设置到位。调整医院党委班子成员 3 人次,增补临床党支部委员 1 名,充实了基层党建工 作力量,确保党建工作“有人理事”。筹备将“支部建在科室上”,以内设机构为基本单位建立党支部 或联合党支部,拟将 10 个在职党支部调整为 32 个党支部。 二是活动阵地到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要求配备了专门活动场地和活动场所, 确保党建工作“有地议事”。继续完善新时代讲习所的建设,开展详细活动 12 次。 三是党建品牌有针对性。“微党课送一线”,党委书记到临床科室,利用医务人员交班前 10 分钟时 间讲党课,包括时事教育、廉政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等内容,解决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繁忙、岗位分散, 难以集中开展全院党课的实际困难。 四是党员管理网络化。构建了“智慧党建平台”,初步投入使用。为实现党建工作的移动化、透明 化、在线化搭建平台,实时网上意见征集、网上组织生活、网上学习讨论等,解决医务人员难已集中的 难题,使党员能随时随地参加党的各类活动,使党建手段走向现代网络化,确保党建“动态管理”。充 分利用八桂先锋 App、学习强国 App,推行线上学习,让信息多“走路”、学时时间化整为零。 五是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党员服务承诺公开、设立党员示范科室 3 个、示范岗 3 个、示范窗口 1 个, 把党员身份亮出来,把党员责任义务扛起来,把党员形象树起来。新发展党员 2 人、转正 6 人、确定为 积极分子 8 人、入党申请人 18 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双报到”活动积极参与“四城联创”工作, 组织党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网格巡查维护秩序、党员医生爱心义诊室 72 人次。参与丽港广场、东出口、 藤县开展义诊 18 人次。组织职工开展定点扶贫捐赠款物 17732 元,“我给山区贫困村小学儿童捐本书” 爱心公益活动捐赠书籍 477 本、学习用品 82 件、捐款 8838.5 元。 (四)严格管理和监督,全面加强纪律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制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责任清单,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 - 379 - 任落实。推进主体责任“清单式”管理,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责任分解,严格“签字背书”责任落实。 要求领导班子带头坚棚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监督检查和提醒,严防“四风”问题反弹。 二是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定期听取各科室人员党风廉政和思想情况等方式,注意从小处抓起、从 日常管起,发现问题苗头及时提醒,实现监督约束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加强党务公开,广泛征求 意见,在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党费收缴补缴等方面及时在公示栏公开,使每名党员时刻处于纪律 的监督中。 (五)建立科学有效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一是廉政教育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照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求,认真开展加强干部纪律作 风建设活动,巩固提升“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百日行动”的成果,通过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准则》《条 例》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观看《一抓到底正风纪——秦岭违建整治始末》《国有企业党员领导干 部严重违纪典型案件警示录》《背离初心 必然迷失方向——岑溪市民政局原局长黄立波严重违纪违法案 警示录》等警示教育片强化教育引导,开展对照检查,查摆存在问题,形成自查自纠报告并建立问题台 账,着力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效率不高、标准不高、担当不够、纪律不严等问题,以“六看”为抓手 着力强化纪律规矩意识,立行立改,推动整改取得实效,以实际行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地落 实。 二是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规范权力运行。制定医院章程,修订党委议事规则,领导班子严格按 照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要求,在涉及人、财、物等重大事项上,坚持会前充分酝酿 沟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进行全程监督检查。认真实行节日廉政提醒制度,着力完善不敢腐、 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以实际行动看效果、观成果。 党的思想建设 (一)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强化“四个意识”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积极运用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书记上党 课、党员自学等多种形式,不断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 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增强引领发展能力 把领导班子的学习当作大事常抓不懈,采取不同形式如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培训等形式,提 高班子的领导水平。开展中心组学习 11 次,党支部书记上党课 20 人次,党员通过“三会一课”“党员 活动日”、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制度等集中学、“八桂先锋”APP 网上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 学习,持续在深化学习理解、深化思想认识、深化贯彻落实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尊崇、学习和维护宪法 的宣传教育活动,邀请市人大法制委主任李海清到医院为党员领导干部做宪法宣传讲座,推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医院落地生根。 (三)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持续改进干部作风 深入开展“党员活动日”,结合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在从严要求、创新方法、务求实效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一步铸牢党 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灵魂。通过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 意识”,持续改进工作作风。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 380 - 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医院党委书记带领党委班子主动把落实党建责任制作为重要政治职 责。一是强化主体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党委书记带头作出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 职责的公开承诺,上半年,召开党委专题研讨会 4 次,召开党支部书记会议 3 次,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 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二是完善责任体系。要求党委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与党委委员、 党支部书记签订党的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细化党委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清单,列出任务 清单,每季度对清单落实情况进行汇报。三是健全考核体系。党支部按照“月查、季评、半年小结、年 终总结”做好常态化考核,强化党建考核工作的结果运用,党支部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对不认真履职 的党支部书记及时约谈、严肃问责。 (二)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抓好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大行动,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1 期,60 人次党务干部到市党建示范 点——梧州市中医院进行党建交流活动,推进党支部干部队伍能力提升。选送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等 40 余人参加市直机关工委、市卫生计生系统党务干部培训班,提升其党务工作水平。二是建立中层干部廉 政教育制度。年初进行职能部门中层干部述职述廉报告并由群众评议。通过开展“新时代讲习所”活动, 组织中层干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梧州精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集体廉政谈 话。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在全院范围内通过民主推荐提拔任用中层干部 12 名,试用期满转正干 部 17 名,进一步配全配强中层干部队伍,提升中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中层领导干部任职前 廉政谈话制度,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到勤政廉政。 二是抓好党员队伍素质。党委发展党员坚持“控制 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新十六字方针,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新发展党员 6 名; 选送 6 名发展对象参加发展对象培训班,充实党的后备队伍。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年内组织退休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 3 次。 【梧州市工人医院北山医院建设】根据《梧州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 年)》、《梧州市医疗 结构设置规划(2016—2020 年)》,由于梧州市尚没有医养结合的医院或者养老院,经政府相关部门研 究决定,将梧州市人民医院旧址建设成医养结合的康复中心,由梧州市工人医院负责建设,名称为梧州 市工人医院北山医院,2019 年 8 月,完成了北山医院的交接,完成了项目的立项、可研、全过程咨询招 标以及 EPC 招标工作,签订了土地使用权经济补偿协议,支付了土地使用权经济补偿款 3243.6312 万元, 北山医院 2019 年 11 月 29 日正式开工建设。 【东融与柔性引进人才工作】2019 年,医院根据梧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继续推进医疗东融 工作,2019 年 10 月我院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黄晶晶教授和深圳眼科医院张国明教授签订了外聘专 家聘用协议,聘请黄晶晶教授和张国明教授作为我院眼科的柔性专家,全面指导我院眼科开展新技术和 科研工作,眼科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加大我院眼科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深圳眼科医院的 交流,促进我院的综合能力与水平的全面提升。 加大推进柔性专家在推进医院科研、学科建设的工作力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医院聘请的浙江大 学附属儿童医院柔性专家江克文教授,2019 年,全力对我院儿科科研、学科发展的指导,儿科申报的科 研项目《星形胶质细胞 Lrp4 在耐药性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自身稳态”突触可塑性调控机制》通过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获得 20.5 万元的资金资助,这是我院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试点工作】2019 年 5 月 20 日,国家医院保局召开了疾病诊断相 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视频会议,梧州市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 30 个国家试点 - 381 - 城市之一。我院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在梧州市政府的部署和领导下,结合梧州市疾病谱的特点和 我院重点专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成立了 DRG 付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建立常态 化的协调沟通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完善病案首页管理体系,统一疾病诊断编码和手术操作代码, 组织病案编码知识培训,完成信息系统接口开发,并把 2016—2019 年的历史数据全部上传到医保局,从 2020 年起按要求将出院数据实时上传,为 DRG 分组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城联创”“扫黒除恶”专项工作】 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提出“四城联创”的奋斗目标,按照“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要求,把 创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扎实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工作。投入 40 多万元,对院内环境进行美 化、绿化,并定期开展除“四害”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完成了蒸汽机替换柴油锅炉工 作,减少安全隐患。继续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每月对食堂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持证经菅、工作质量 等方面进行督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食品安全与质量得到保障。 开展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制定和印发了《梧州市工人医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案》,建立了扫 黑除恶日常摸排工作制度和线索上报移交制度。通过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电子信箱等方式, 发动广大群众举报犯罪线索,重点排查“黑救护车”“医托”“黑陪护”“黑殓工”,对摸排出的 7 条 线索及时上报移交。 【医疗工作】 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2019 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医疗质量和安全为主线,以学科和人才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认真落实公立医院改革和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各项要求,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 目标任务。一是大力推行预约诊疗服务。开通电话预约、微信预约与手机 APP 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且 所有专家、专科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推行分时预约诊疗。2019 年门诊预约诊疗率为 77.08%,口腔 科复诊预约率 91.59%,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 92.37%,均达到上级要求。二是不断优化门诊流程与门诊 布局。增设卒中门诊、中医科门诊、戒烟门诊、全科医学科门诊、母婴室,方便患者就诊。投入约 60 万元对急诊科输液区、留观区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及时调配、增加工作人员、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 式等措施,效缓解就诊高峰期排队拥堵问题。三是完善多学科诊疗(MDT)管理体系。建立以病种为单 位的“一站式”多学科诊疗模式,为疑难复杂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诊疗服务。2019 年我院开 展多学科诊疗(MDT)35 例,均取得良好效果。自 2019 年以来,积极开展日间手术,努力为患者提供 高效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覆盖的病种达 42 个,涉及的临床专业达 11 个,全年日间手术量为 1265 例, 开展率为 9.94%。 2019 年,医院门诊服务人次 544184,较 2018 年同期增长 4.61%;住院服务人次 35220,增长 2.36%; 开展手术 12726 例,增长 10.1%,其中三级以上手术 6052 例,增长 68.3%;病床使用率 104.90 %;平均 住院日 8.81 天,同比减少了 0.25 天;治愈好转率 97.82%。2019 年医院总收入 63806.97 万元,同比增长 7.64%,其中业务收入 63042.49 万元,占总收入的 98.80%,同比增长 9.82%;药占比 31.49%,耗材比 14.23%,基本与 2018 年持平。虽然个别指标低于预期,但医院保持稳中提质、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做好对口支援和医联体工作 2019 年我院继续负责藤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医院继续把对口支 援列入医院的主要工作,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工作制度,加强对蹲点医务人员的考核管理。2019 年,我 院共派出 22 名主治医师 17 个相关专业到藤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工作。2019 年派驻医师在受援医院 诊疗病人近 1901 人次,参与业务查房 453 多次,进行手术示教 114 多例,参与病历讨论和科室的大抢救 和全院性会诊 258 次,在受援医院共开展的全院性和科室学术讲座 112 多次,培训人员达 994 多人。通 - 382 - 过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提高受援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如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等。同时根据派驻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指导受援医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不断完 善受援医院的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根据《梧州市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医院 与藤县人民医院、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梧州民族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城市医疗联合体。与梧州市第二 人民医院、藤县人民医院、梧州市城东镇卫生院、梧州市万秀区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紧密型医联 体协议。与广西区人民医院合作,成为广西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副主席单位,建立肾内、胸痛中心、卒中 中心专科联盟,对口支援医院 1 个、技术协作医院 11 家。 做好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临床路径病种增加至 264 个,涉及科室达 23 个。全年 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患者人数为 14499 例,最后完成 13348 例,完成率达 92.06%,实施临床路径病例数占 (全院)出院病例数比例达 41.17%。 做好医疗纠纷调处 2019 年我院通过岗前培训、全院培训等多种途径开展《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 专项培训、涉医违法事件应急培训,并用具体案例教育医务人员如何防范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定 期开展相关医疗安全法律法规培训。2019 年 12 月 24 日举行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演练,提升了医务人 员对医疗纠纷的应对能力。为充分发挥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在医患纠纷化解、 医疗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19 年我院继续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提高医患双方抵御医疗责任风险 的能力。 做好依法执业工作 2019 年我院配合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做好监督执法工作,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培 训,定期进行依法执业自查、检查,内容涵盖但不限于放射管理、母婴保健、中医中药管理、药品管理、 疫苗管理、职业卫生、医疗废物、综合依法执业等,保证医疗工作在符合法律法规下进行。 健康扶贫工作 2019 年救治贫困患者 1455 人,其中大病患者 413 人。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光明扶 贫工程”项目,免费救治白内障患者 22 人,为患者节省费用 15796.90 元。为贫困户就诊提供门诊就诊 “一站式”服务,全年为贫困患者开通健康扶贫绿色通道共 3828 人次,其中门诊患者 2727 人次,收住 院患者 1101 人次。 学科建设工作 2019 年医院成为了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在原有的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肾 内科、神经外科基础上,临床护理也进入了区临床重点专科行列,同时血液内科获得自治区临床重点学 科建设单位,儿科获得自治区重点学科培育单位。消化内科、神经内科、眼科、心血管内科、儿科、泌 尿外科获得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在原有的眼科人才小高地的基础上增加了神经内科临床研究人才小高 地。全科医学科独立成科。生殖中心通过了试管婴儿技术(IVF)评审。成立了心衰中心、郑州大学吞 咽障碍研究所临床科研基地以及药物临床实验研究中心。去年,市卫健系统的儿科、临床检验、临床 护理、血液净化、妇科五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也落户我院。医院服务群众健康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 不断提高。 【护理工作】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根据医院的发展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招聘护士,医院一线护士达到总护士数 97.4%;全院病房护士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 0.48∶1;ICU 护士与实际床位之比 2.12∶1;手术室护士与开 放手术间之比 3∶1。 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注重人才培养,稳定临床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稳步上升。职称分布合理,现有 主任护师 8 人,副主任护师 58 人,主管护士 158 人、护师及护士 434 人。学历结构优化,加强护士的在 职教育,鼓励在职护士提升学历,到目前为止,研究生学历 10 人,本科学历 308 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 全院护士总数的 92.7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全院护士总数的 48.3%,参加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 学习 1 人。 - 383 - 根据《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护士条例》等,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规培率 达 100%。2019 年招聘新毕业护士 37 人,按计划完成规范化培训,合格后方定科。 重视人才培养,选送优秀护士及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13 人。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根据临床需要, 2019 年培养专科护士 7 人。护理管理人员及科室骨干参加全国、省外、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和 相关会议 204 人次。 经过不断完善临床护理专科建设,多方面提升护理水平,以打造一支优秀的护理人才队伍为目标,3 月份通过自治区卫健委的严格审查,顺利通过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验收,正式成为自治区级临床 护理重点专科。 严抓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全年共 1967 人次参加理论考试,合格率 100%;护理技术 操作抽考 1132 人次,合格率 100%,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特点组织了专科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合格率 100%。 护理质量管理 全年护理质控目标达标率 100%,特殊区域达标率 100%,教学、培训工作质量目标 合格率 100%。在全院范围内收集护理敏感质量数据,定期上报国家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平台,重症医学 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通过申请加入国家护理敏感指标平台进行专科指标的监测。全院 28 个临床科室 和特殊区域建立了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并进行查检、数据的采集和质量的监控,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及改 进。全院 23 个临床科室建立了的 26 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并试行,重点在核心制度的落 实、专科护理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举办全院护理质量改善项目成果展示比赛,共收到全院各科室 29 项改善项目,其中 QCC19 项、护 理专案 10 项。通过选拔,11 个项目进入决赛,评出一等奖 2 名、二等奖 3 名、三等奖 5 名。并选送泌 尿外科的项目代表梧州市参加区级优秀项目展示,获第七届广西护理质量改善成果展示奖。 优质护理服务 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深入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服务。在全院 100%开展优质护 理服务的基础上,全院 100%临床科室开展医护小组工作模式,实行医护捆绑式医护患模式,共同为患 者的治疗、护理及康复促进进行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护理多学科联合查房,在全院临床科室开展多学科 护理联合查房,全年开展多学科护理联合查房共有 9 次。 开展专科特色护理,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康复科建立“康复之 家”微信群,指导病人及家属康复方面知识,提供上门插尿管、胃管服务,上门居家指导家庭环境的改 造,了解康复训练情况。血液内科开展地中海贫血患者健康教育座谈会活动。儿科开展“以家庭为中心 的护理模式”(FCC)。肾内科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电话和上门随访。肾内科、血液透析室联合举办以 “透亮人生,医路同行”为活动主题的肾友联谊会。风湿免疫科举办“世界关节炎日”病友会活动。专 科特色护理:呼吸内科开展 4S 呼吸康复;心内二区每月对住院病人及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的演示;心内一 区为皮下注射抗凝药患者设置爱心提示小闹钟 ;产科开展英国按摩程式在产程中的应用以及通过分析母 乳成分指导产后饮食等。健康宣教方面:消化内科到社区开展早癌预防筛查义诊;眼科对青少年进行视 力免费检测和免费为市民进行眼部疾病筛查;急诊科到国商幼儿园开展手足口病健康宣教。 创建出色护理团队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专科护士考核认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要求,对专科 护士进行使用和管理,重新组建 10 个专科护理小组:糖尿病小组;伤口造口、失禁小组;急诊急救护理 小组;危重症护理小组;新生儿护理小组;手术室护理小组;血液净化小组;静脉治疗(PICC)小组; 助产护理小组;康复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小组。各专科护理小组制定各小组的愿景、宗旨、工作目标、 工作计划,按照计划采用理论培训、工作坊、比赛、调研等形式开展各项工作。选拔优秀护理骨干参加 专科护士培训: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建设标准的通知》,加强康复科的康复护理 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建设,选送 2 名护士参加全国康复专科护士、吞咽专科护士培训。全年培养专 - 384 - 科护士 7 名,分别有急诊急救专科、康复护理专科、新生儿、吞咽、手术室、安宁疗护、神经专科。 护理科研工作、护理创新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撰写护理学术论文,全年全院护理人员在省级以上杂 志发表论文 97 篇,其中科技核心期刊 2 篇。获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立项 2 项,获梧州市科学技术 局科研立项 17 项,通过验收 8 项。获实用新型专利 8 项。通过院内审批,开展护理新技术 2 项。全年举 办 5 期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班,有来自各市、县、城区、镇 30 多家医疗机构约 1200 名护理同仁 参加,对引领我市护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护理人文关怀 举行了以“书韵天使、人文关怀”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评选出一等奖 2 名、二等 奖 4 名、三等奖 6 名。通过读书报告会,唤起我院护士对人文医学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在护理工作中置入 人文关怀理念,从而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护理团队服务质量。 召开第 118 个“5·12”国际护士节庆祝活动暨表彰大会,对潘健云等 51 名院级优秀护士、新生儿 病房等 5 个优质护理先进病房进行了表彰。苏中英获广西护理学会优秀护士长、彭欣茜获优秀护士称号。 李惠勤等 10 名护士获市级优秀护士,李惠勤、陈翠霞、黎建青分别获梧州市护理学会优秀论文二、三等 奖;彭妍、陈翠霞、肖银分别获 2019 年第三届梧州市护理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组织 《旗袍秀:蜀绣》节目参加梧州市庆祝“2019 年 5·12 护士节文艺晚会”汇演。 积极发挥辐射作用 全年接收岑溪市人民医院、梧州市中医医院、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藤县中医 医院、贺州市昭平县人民医院、梧州市福利院、广东省封开县人民医院等 8 家医院共 25 名护士到我院进 修专科护理,提高其专科护理水平。内科片区与医联体单位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藤县人民医院、社区 开展远程护理教育,共授课 4 次,参与人员 320 人。康复医学科到医联体单位藤县人民医院、市福利院、 民族医院进行授课与技术支援,现场指导康复护理技术,促进其康复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传、帮、扶 的作用,将护理专业知识、技术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生儿专科护士应邀院外护理会诊,到桂东 人民医院帮助指导其开展早产儿 PICC 置管术,并培训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得到兄弟医院的高度认可。 【教学工作】2019 年,医院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技、五官、全科医学、急救重症等 8 个教研室,调整了医院教学领导小组和教学督导组,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教学管理体系。工作加大教学投 入,教学硬件上新水平。我院是梧州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基地总建设面积达 6520.7 平方米,其中基地 技能训练中心面积达 2147.5 平方米,设有内科技能、外科技能、妇产科技能、儿科技能、康复技能、眼 科技能、耳鼻喉科技能、急诊技能、模拟手术室、中医技能等训练室,基地学生宿舍能满足 350 人的学 员住宿,学生宿舍配置太阳能和空气能热水器,全天提供热水,为学员提供了较好的住宿条件。 实践教学工作 2019 年,医院共接收临床、药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共 49 名,其中广西医科大学临 床本科实习 21 名,临床药学 1 名,其他院校实习生 27 名。医院根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分别制定教学 计划和轮转安排,组织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管理要求、医院概况、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德医风教 育及医疗纠纷的防范、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病历书写方法、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内、外、妇、儿基本 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等,培训学时达 40 学时。使学生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轮转培训要求,为今 后的轮转培训学习打下基础。根据广西医科大学毕业技能考核要求,完成了 2013 级实习生进行毕业技能 考核,合格率 100%。完成了 2014 级临床医学专业的 21 名实习生的实习中期考核,同时选拔了学生参 加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比赛,并获得广西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三等奖。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 了实习同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 全程教学工作 2019 年完成了广西医科大学 2016 级预防医学专业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 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精神病学 9 门学科全程教学任务,2017 级 24 班预防医学专业诊断、外科学总论、影像诊断学 3 门学期全程教学工作任务。每学期初,科教科认真制 定教学计划,要求各教研室认真按照要求完成相应教学工作任务,同时做好评教、评学和同行互评的工 - 385 - 作,在各教研室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期考出题和考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任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019 年,医院共招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学员 25 人,其中本院住培学员 9 人,外院委培学员 14 人,社会学员 2 人。医院以申报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契机,完善医院 规培相关管理制度 2019 年,医院将重新修订规培带教老师聘任制度,将带教工作列入医师的晋升内容, 对带教老师实行准入制,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师资培训,2019 年,医院共选派 30 多名教师参加省级或 以上的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师资培训,举办了 1 期院内师资培训班,完成了 2019 年规培生的年度考核工作, 认真组织 2019 年参加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工作,医院 2019 年参加规培结业考核应届规培 生 45 名,通过结业通过率为 86.6%。 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教学竞赛 2019 年选派了李迅维医生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二等奖。推荐白敏医生所制作的《肺部听诊》和李迅维、梁驰医生制作的 《溺水的自救与救生基本技能》微课课程参加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五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 获三等奖。选派了韦晓敏医生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三等奖。 【临床技能中心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考站建设】2019 年,我院根据《广西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基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参考标准》的要求,紧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和医院承担的教学 工作的发展需要,在全科医师培养基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进行 OSCE 考站建设,目标定位“桂东地区第 一,区内先进,适当超前”。项目总投入约 464 万元,其中室内改建装饰工程 192.5 万元,分体空调工 程 26 万元,信息化系统建设软件部分 126.8 万元,信息化系统建设硬件部分 118.6 万元,设置 16 个考站, 满足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院内临床技能考试、临床技能比赛赛道等需求, 医院教学硬件和软件设施提高到新的层次,将全面推进医院的整体教学质量。 【师资培养工作】 教学能力考核的配合工作 2019 年 3 月,我院配合学校对我院 14 名申请 2019 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的教师进行了教学能力现场考核。考核教授对每位教师的授课体态、教案设计、幻灯片设计、授课内容 和技巧等方面都进行了评价,对于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了我院教师教 学水平的提高,使我院教学质量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考核通过率为 92.9%。 师资外出进修培训工作 2019 年,医院共选送了 42 名医护到区内外著名医院进修学习,其中 2 名 去台湾进行人才交流学习,有 1 名美国学术交流学习。选送医护骨干到区内外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及各种 培训班共 616 人次。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提升医院整体实力。 【科学研究】 《沙利度胺治疗地中海贫血临床研究》项目研究正式揭盲 我院血液内科开展的《沙利度胺治疗地 中海贫血临床研究》项目项目研究在 2018 年 4 月正式启动后,2019 年,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 支持下,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的研究工作,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在课题组的努力下,课题 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于 2019 年 10 月顺利完成研究目标,2019 年 12 月 5 日举行揭盲仪式,揭盲 仪式由梧州市人民政府黎威君副秘书主持,中国医学院陈赛娟院士、梧州市委书记全桂寿同志、梧州市 委常委黄振饶同志参加,中国医学科学院周光飚教授、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苏江院长、暨南大学血 研所李扬秋所长等专家莅临见证指导揭盲工作。揭盲结果显示 70%的地中海贫血患者脱离输血,平均血 红蛋白达到 91.6g/L,较安慰剂组提高了 20.7g/L,双盲试验研究的严谨、科学、客观结果得到了专家组的一 致认可和好评。 科研工作获得重大突破 2019 年,由儿科李仲霞博士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星形胶质细胞 Lrp4 在 耐药性癫痫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自身稳态”突触可塑性调控机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获 - 386 - 得 20.5 万元的资金资助,这是我院首个科研项目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 区卫健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立项 6 项,梧州市科技局立项 55 项,广西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立 项 1 项,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 1 项,广西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全年 完成科研验收 38 项,取得区科研成果登记 26 项。 泌尿外科承担的科研项目《经皮肾镜取石术与高淀粉酶血症的相关研究》获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 奖三等奖,耳鼻喉科承担的《钛人工听骨在慢性中耳炎术后听力重建中的应用研究》和检验科承担的 《总蛋白、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肥胖人群中的分布情况》获广西卫生适宜技术 推广奖三等奖。2019 年全院开展的新技术共 22 项。2019 年发表论文 120 篇,其中 SCI 收录 3 篇,核 心论文 21 篇。 (撰稿:谭必明、黄钰茵、谭东玲、李惠勤、严文平; 审核:刘凤玲、李培珍、谭焕源、吴 熹) 第八临床医学院(贵港市人民医院)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第八附属医院(贵港市人民医院),创建于 1938 年,是国 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西数字医学与 3D 打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落户在我院。贵港市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内镜中心、高压氧 治疗中心、血液净化治疗中心、肿瘤防治中心、病理会诊中心、偏瘫康复中心、胸痛中心、消化疾病诊 疗中心、生殖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贵港市卫生学校设在我院。医院占地面积 18.27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6.68 万平方米,业务用房 14.14 万平方米。全院在职职工 2795 人,设置临床医技科室 47 个、 病区 54 个,已建成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 2 个,重点建设专科 5 个,重点孵育专科 1 个,广西医疗卫生重 点(培育)学科 2 个。开放病床 2357 张;2019 年业务总量 16.15 亿元,门急诊总量 164 万人次、出院患 者 12.7 万人次、门诊外科手术、介入手术及手术室手术总量共 7.98 万例次。配备有德国西门子 3.0T MAGNETOM Skyra 磁共振成像仪、意大利 ESAOTE 公司 G-scan Brio 倾斜式磁共振成像仪,德国西门子 128 层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双源光子 CT、德国西门子 Symbia T16 型单光子发射及计算机断层扫 描系统、美国 NeuroLogica 移动 CT、美国美敦力术中三维数字化摄影系统(O 臂)、美国美敦力 Stealthstataion 术中导航系统、荷兰飞利浦 UNIQ FD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英国医科达 15MV 直线加速器、日本奥林巴斯高端消化系统电子内窥镜、全自动生化-发光免疫流水线检测系统等一大批高、 精、尖医疗设备,能够开展一系列高难度的手术及诊疗技术,数字医学与 3D 打印技术在各科的运用、 脊柱微创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介入技术、内镜诊疗技术、腔镜、微创技术等达国 内先进水平。 设有 13 个教研室,分别为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全科教 研室、五官科教研室、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医学检验/病理学教研室、药学教研室、中医科/康复医学教研 室、护理教研室、卫校教研室、临床技能实训教研室。骨科、神经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呼吸内 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放射影像科、小儿外科、烧伤整形外科、口腔科等 12 个专业学科 为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 【师资队伍】在职职工 2795 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322 人,本科 1155 人、专科 702 人、中专 241 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543 人;主任医师 43 人、副主任医师 144 人、主治医师 203 人,主 任中医师 1 人、副主任中医师 8 人、主治中医师 6 人;主任护师 11 人、副主任护师 67 人、主管护师 324 人;副主任技师 25 人、主管技师 37 人;主任药师 1 人,副主任药师 11 人、主管药师 21 人,副主任 中药师 1 人、主管中药师 2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7 人;广西医科大学教授、副教授 135 人,国务院 - 387 -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广西“十百千”人才 1 人,广西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划培养人 才 1 人。 【党建工作】2019 年,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统领全局,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 机关党的建设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开展加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意见》的精神,围绕贵港市委 “13446”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围绕“党建引领发展,文化 铸就灵魂,服务创造价值,创新决胜未来”的工作主题,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7 月召开 了中共贵港市人民医院委员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纪委委员。10 月进行支部重组, 现党委下设 19 个党支部。重新修订医院章程,制定党委会会议规则、院长办公室会议议事规则,夯实党 的建设基础保障。 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召开“中共贵港市人民医院委员会党建工作研讨会”, 开展主题教育户外拓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把党的领导融入公立医院治理的各环节,检视整改, 抓住关键,重点发力,紧扣中心工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开展“党建+” 脱贫攻坚等工作,扎实开展医德考评、“医风竞赛”等评比活动,广泛开展院内外志愿服务,切实发挥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 积极开展“先锋集结号”活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和“三会一课”制度,规范组织生活会、开展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下发《贵港市人民医 院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致力解决四个“灯下黑”、党建业务“两张皮”的现象。 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促进党风淳正清朗 严格执行各项廉洁制度,加大对医院重大决策事项、重要 人员事项、重大项目安排事项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等方面的监督力度,深入推行党务公开和院务公开, 开展行风建设工作督查,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卫生健康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打击 欺诈骗保、整治医疗乱象“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整治行动,肃清医院行业作风。 深挖凝练文化特色,提升贵医文化魅力 承办 2019 年广西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 2019 年年 会暨新时代医院文化建设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举办学科文化年,挖掘各学科文化,激发学科建设活 力,建立学科特色品牌,实施“人性化服务”提升工程、举办服务论坛、专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全院上 下树立“优质服务永无止境”意识,坚持创新医疗服务,提升民众就医获得感。 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作用 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创建活动,激励青年 建功立业、创先争优。全院共有全国青年文明号 1 个、广西青年文明号 7 个、贵港市青年文明号 1 个。 加大对群团干部的培养力度,提高群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成功召开了共青团贵港市人民医院委员会第 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团委委员;成立了卫校团委。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举办“青年论 坛”,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志愿活动,引导青年员工不断增强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 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优势作用,为推进医院改革发展形成强大合力。 【教学情况】 全程教学 2019 年,接收实习生 534 人,其中广西医科大学 2015 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 61 人;春季学期承担全程教学 2016 级预防医学本科 21 班 50 人的教学工作,完成理论授课 201 学时,临床 见习 155 学时,包括内科学、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 性病学共 8 门。秋季学期承担 2017 级预防医学本科 21 班 46 人,完成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医学影像学 教学工作。按研究生培养方案完成研究生的教育工作,2016 级硕士研究生毕业 2 人,2017 级、2018 级、 2019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共 7 人。完成广西医科大学成教业余大专、本科班 93 人的教学。获广西医科大 学举办的大学生技能竞赛获团体三等奖,获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1 项。 - 388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院共有 135 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认定。79 名医生参加 省级师资培训班、模拟教学培训班。完成百名基层医院技术骨干培训 96 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51 人。 目前有内科、儿科、急诊科、精神科、全科、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 口腔科等 13 个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培 237 人。 附属卫校招生工作 附属卫校大中专招生 821 人,目前在校生 1730 人;政府专项资金项目建设中 500 万护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500 万质量提升项目建设顺利完成,500 万药剂实训基地建设项 目正在推进,通过自治区教育厅二星级学校认定。 【科学研究】2019 年,全院科研立项共计 35 项,其中区卫健委自筹经费科研课题 1 项,广西医科 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1 项,贵港市科学技术项目 33 项,贵港市临床研究中心申报 6 项,通过 2 项(贵港市 骨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贵港市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完成课题验收 14 项;推荐 10 项报广西 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获奖 8 项。谭海涛书记科研项目《精准化脊柱微创修复重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获广西科学技术二等奖,《AR 导航联合 3D 打印导板在游离腓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的应用》获全国医学 3D 打印技术与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研发与应用》荣获全国 COA 骨科创新与转化奖二等奖。 发表论文 246 篇,其中被 SCI 收录 27 篇,中华核心 5 篇,中文核心 4 篇,科技核心 23 篇。全院共 有 45 人出国(境)学习交流,接待来院交流讲座的国外医学专家 27 人。成功举办 2019 年省级继续教育 项目 29 项,近 100 名国际、国内专家做专题讲座与技术指导。 【医疗工作】2019 年围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针政策和医院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以管理和规范为工作 重点,严抓药品管理,细化药品指标考核,建立临床用药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医联体合作,建设远程医 疗协作网,共安排 27 人次医护专家组分别到港北区人民医院、桂平市人民医院、贵城社区服务中心开展 帮扶工作,其中派驻高级职称人员 18 人,中级职称人员 9 人,班组长职务以上人员 15 人。继续深化“双 创”驱动发展战略,2019 全院申请技术创新项目达 94 项,开展率达 81.90%;管理创新项目达 63 项, 开展率达 80.90%。 持续推动“三大项工作”:一是医患沟通管理工作:2019 年推行“人性化服务”,实行“医务人员围 着病人转”、住院-门诊“一体化”管理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举办“医风竞赛”、 “医患沟通大赛”等活动加强医患沟通管理和考核工作,每月对医患沟通效果问卷调查及知情同意书进 行重点检查。2—9 月共发放 900 多份医患沟通问卷,统计结果满意度平均达 97.03%,各种知情告知同 意书的签署完成平均达 80%。二是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工作:2019 年,全院共上报不良事件 1247 例,其中 重点监控类型事件 322 例,定期反馈 1102 例,现场调查 84 例,通过对频发或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的医疗 不良事件进行重点监控、调查、反馈、整改,对相似的不良事件形成长效防控机制,把不良事件消灭在 萌芽状态,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三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2019 年扎实推进高级卒中 中心的建设,成立卒中门诊、融合病房,多次召开卒中中心建设推进会,2019 年我院卒中中心绿色通道 共纳入 667 余例患者,其中溶栓 85 例,急诊取栓 53 例。同时,静脉溶栓患者的平均到院—静脉溶栓时间 (DNT,国家标准要求≤60 分钟)由 2019 年 11 月前的 79.6 分钟,缩短到目前的 36 分钟。胸痛中心继 续飞速发展,2019 年接诊胸痛患者 2432 例,急诊 PCI327 例,DTB 平均时间 43.4 分钟(国家要求≦90)。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及肝胆胰外科等科室组建消化疾病诊疗中心,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全年胃肠镜总量 达 31925 例。到 2019 年底医院共有科室 47 个,病区 54 个。全年共外派国内进修 45 人,晋升高级职称 42 人,获得博士学位 2 人,在读博士 7 人。同时严抓医师临床基本功,分批次进行体格检查、病史采集 及病例分析的培训与考核,提升年轻医师的综合水平,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保驾护航,大力推动了各 学科业务的发展。 - 389 - 【护理工作】我院按照《广西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7—2020 年)》、“三甲”医院评审相关标准 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要求,重点围绕“党建、文化、创新、服务”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护理 工作。 加强护理管理,深化优护内涵 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落实“以患者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 建立健全护士岗位管理机制,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及方案,不断规范护理管理。启动移动护理系统建设, 利用其有效的闭环管理,助力护理精细化管理及质量管理。积极开展护理创新工作,年内全院各科室共 开展管理创新 26 项,技术创新 10 项,进一步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创新热情,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优质护 理服务覆盖率为 100%。 创新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工作 年内修订与完善了《2019 年护理质量指导单》、《护理服务规范质 量评价标准》、《护士长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贵港市人民医院护理专科会诊制度》等考核与评价标 准,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根据国家与广西质控中心护理质量指标调研平台,建立和完 善护理管理信息体系,进一步规范了护理行为。对 2019 年重点监控护理敏感指标的监测均在可控范围, 一、二、三级护理质量均达标准。年内完成 36 项护理质量改善活动,其中大外科、肾内科 2 个项目代表 贵港市参加广西护理质量改善成果展示会,大外科项目被选送参加 2020 年的全国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评 比。各专科护理小组对全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督查及持续整改工作,指导、帮助科室解决专科护理 存在问题,充分发挥专科小组在护理质量监控中的作用。继续开展专科护理门诊,为患者提供科学化、 系统化、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指导服务。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专业素质 组建了“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心”,建立并完善中心工作规章制度, 配置专职老师,促进技能培训中心规范化管理;采用多样化培训方式,力求培训同质化。建立健全网上 培训考试系统,培训中心年内共组织网上考试 28 场次,共 4697 人次参加;并组织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 了业务学习、护理个案分析、操作技能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应急人员培训、人才库和备选人才库人 员考核等,现场督查指导 1—3 年内护士“百针穿刺”共 211 人。举办护理岗位技能大赛,开展护理技术 能手评选活动,以评促改、促进。落实专科护士培养及使用管理制度,年内选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共 26 人,其中专科护士 9 人,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年内科室申报护理科研共 7 项,3 项获得立项;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共 3 项;4 项护理科研年内已验收。9 项护理专利获国家 新型专利证书;共发表论文 119 篇,其中 SCI 论文 1 篇,核心期刊 7 篇。 创新服务载体,创造服务价值 举办护患沟通大赛,开展评选护理服务标兵的活动、《优质护理服 务永无止境》主题培训、“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专题讨论会及“假如我是病人”换位体验分享等 活动,营造主动服务氛围,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年内各科室共开展护理服务新举措 53 项,建立微信群 72 个。积极开展各种联谊会、座谈会、义诊服务等专科护理服务品牌活动共 46 场次。利用微信群、公 众号、QQ 群等互联网服务新载体,以多种形式对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延续护理等服务,收到良好效果。 培植护理文化,凝聚护士活力 借助医院“学科文化年”载体,开展“5·12”护士节系列活动、新 员工授帽仪式、年轻护士护患沟通比赛、护理质量改善成果展示会、护理创新成果汇报会、护理人才库 选拔等各种积极向上、弘扬贵医文化的活动,积极参加医院文化年系列活动。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各级护 理学会组织的竞赛活动,获中华护理学会奖共 3 项;广西护理学会奖共 15 项,扩大了贵医护理的影响力。 林少虹、黄式环、李承秀 3 名护士分别获 2019 年广西护理学会“优秀护理部主任”、“优秀护士长”、 “优秀护士”称号;李洁霞等 16 名护士获 2019 年贵港市“优秀护士”称号;雷春芳等 44 名护士满 30 年护龄护士得到市政府的表彰。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丰富护士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从业氛围,提高 护士职业归属感,提升了整体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打造了优秀的护理团队品牌。 (撰稿:樊金莲;审核:李强辉) - 390 - 第九临床医学院(北海市人民医院)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北海市人民医院)始建于 1886 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 科研、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3 年起成为广西医科大学第九附属医院,广 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2002 年 11 月评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4 年 9 月通过三级甲等医院 复审。医院是全国爱婴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 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医师资格实 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健康管理示范 基地)。 学院占地面积 119258.4 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148390 平方米,医疗业务用地面积 111857.49 平方米。 编制床位 1200 张,实际开放床位 1272 张。 【师资队伍】第九临床医学院在职职工 2145 人,其中卫生系列技术人员 1741 人。兼职教师人数 566 人,获高校教师资格 106 人,有硕士生导师 13 人,兼职教授 36 人,副教授 54 人。其中高级职称 195 人,中级职称 274 人,初级职称 97 人;博士研究生学历 9 人,硕士研究生学历 123 人,大学本科学历 309 人,研究生班学历 93 人,大专学历 32 人。2019 年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 1 人,实习本科生 40 人,本科全程教学学生 106 人。 【学科与专业】医院为广西医科大学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共有内分泌科、心内科、普外科、骨外 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肛肠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学、肿瘤内科等 12 个学科获招生 资格,2019 年承担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专业方向)本科专业全程教学任务。 【党团建设】 中共北海市人民医院委员会下设党支部 12 个(其中离退休党支部 1 个),党员人数 515 名。 继续贯彻落实《广西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题教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层骨干封闭式培训班两期,300 多名中层干部、中共党员和骨 干在党校接受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发挥党委在医院建设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打造政治生活室、红色健 康加油站、党建文化长廊、院史展览馆“一室一站一廊一馆”的“四个一”立体教育实践基地,获得北 海市直机关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强化医院文化、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和先锋文化教育活动,推动 医院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院党委《党支部“拳头”工作法》荣获 2018 年市直机关“党组织工作法”创新案例评比二等奖。第二党支部书记、妇产科副主任蓝爱琴荣获 2019 年度北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学科建设】医院设临床医技科室 54 个。儿内科、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麻醉科、产科、骨科、 医学影像科是自治区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内分泌代谢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骨科 是北海市重点专科。广西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由北海市人民医院启动建设,并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正 式命名“国家(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成为国家级海上紧急医学救援队,是政府系列首支国家级海 上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目前有队员 120 名(其中北海市人民医院 60 名),多次参加重要演练,并承担相 关任务,已经初步具备救援能力。 【教学管理】医院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的教学管理机构,成立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 学院教学委员会,在院长和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教务科承担本科教学及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及学生工 作。医院把教学工作纳入医院长期发展计划并统筹安排,教学工作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各级人员岗位职 责明确,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保证临床教学各环节的顺利进行,确保了教学质量。 2019 年,医院有教学楼 1 座,多媒体教室 8 间,临床技能培训场地约 600 平方米,学生活动室 1 间。 - 391 - 配备有高级综合训练模拟人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高级训练模拟设备,可满足实习训练、本科全程教学的 学生临床技能培训。 医院 2013 年 12 月通过教学基地评审,师资队伍稳定,2019 年 146 名教师参加理论授课,理论课教 师队伍高级职称占 89.7%。2019 年共有 42 名教师参加学校 OSCE 考试、技能大赛考官、学生培训等各 种教学活动。2019 年第九临床医学院承担了承担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专业 2016 级 50 人和 2017 级 53 人的本科全程部分专业教学任务。 【科研工作】承办自治区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加强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为职工搭建好各种科 研服务平台,在实验室建设、科研课题立项、高质量论文的撰写等方面加强引导和帮助。2019 年获上级 科研立项 11 项,经费支持 59 万元,其中广西自然基金 1 项、科技局项目 10 项。2019 年全院发表学术 论文 90 篇,其中 SCI 1 篇、中文核心期刊 7 篇,中文核心期刊 1 篇,科技核心期刊 11 篇。 【文化建设】正确引导舆论,牢牢把握话语权和主动权。我院微信公众号平台自媒体目前粉丝达 21.1 万多人,为公众提供医学科普和医院资讯等信息,由北海市互联网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发布的北海新媒体 排行榜上,1—3 月政务微信影响力排名连续第一名;市级媒体报道我院工作 242 篇次;今日头条、网易 新闻、澎湃新闻等多家新媒体不断转载、采用我院正面宣传报道。在 2019 年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峰会上, 我院荣获由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颁发的“人文管理创新医院”和“人文品牌创新案例奖”两个奖项,同时作 为课题组合作单位积极参与《中国医院人文建设指标体系蓝皮书》课题调研并获课题证书。我院微电影《天 使之心》获得《中国护理管理》杂志授予 2019 全国护士微电影节电影节“十佳影片”奖,名列第七。 (撰稿:罗世云;审核:唐小辉) 第十临床医学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概况】第十附属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处桂南,创建于 1965 年,前身 是钦州地区人民医院,是钦州市规模最大、门类齐全、分科精细、实力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 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净用地面积 76960.10 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176959.58 平方 米;编制病床 1355 张,实际开放床位 1750 张,医院拥有现代化医疗设备 800 多台(件),配置有世界 先进的 lash64 排双源 CT、3.0T 磁共振、高速高精度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进口西门子数学减影血管造 影系统(DSA )、数字乳腺 X 线机、数学胃肠 X 线机、四维动态 B 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取得了 北部湾沿海地区第一台 X 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CT)的配置证,该设备能够精确反映肿瘤的异 常代谢等临床信息,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着极大的临床意义;2019 年门诊量 130.6 万余人次, 年住院病人 6.85 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 1.89 万余例。 医院 2000 年通过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2013 年通过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2011 年成 为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临床医学院,是广西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广西乡 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广西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广西医科大学校外研究生培养 基和广西沿海医疗卫生产业人才小高地。 【师资队伍】2019 年全院职工 2503 人,其中卫技人员 2027 人,有主任医师 45 人,副主任医师 184 人,主治医师 305 人,医师 131 人;博士 9 人,硕士 121 人;广西医科大学兼职教授 32 人,副教授 99 人。 【党建工作】医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坚持以“抓党建、促医改、正行风、优服务” 为目标,切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班子建设,强化“四个意识”,落实党风廉 - 392 - 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存在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措施, 推进工作落实。顺利完成党委换届工作,运用“党建+”创新模式打造医疗行业特色党建品牌;开展党支 部主题党日活动、“双报到、双服务”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紧紧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 发展。将共青团、工会、妇委会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关心职工冷暖疾苦,探望生病住院职工,逢年过节 慰问部份退休院领导、困难职工,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提档升级”。荣获“钦州市 直卫生系统‘五好一满意’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十大品牌”、市直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学科建设】2013 年、2014 年,医院肾内科和重症医学科(ICU)分别被定为广西临床重点建设专 科;2013、2014 和 2015 年,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和肿瘤内科分别被定为钦州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院 内设有钦州市针式内镜甲状腺外科重点实验室;2016 年设立医学实验中心。2017 年、2018 年,医院消 化内科和内分泌科分别被定为广西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医院开设有内科(含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疾 病科、肿瘤内科)、儿科、新生儿科、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 外科(含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 生殖科、综合病区、门诊部、麻醉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以及放射科(含 DR、 CT、MRI)、介入科、超声医学科、功能检查科、核医学科、放射肿瘤科、内镜室、临床病理科、检验 医学科、输血科、营养科、高压氧治疗室、药学部(含药剂科、临床药学科)、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及 全科医学科等 68 个临床、医技科室(病区),学科体系基本完善。 【教学管理】医院设立教务部管理医院教育工作,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师 资培养等。设立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科学、神经病学、全科医学、眼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传染病学、影像学、护理学等 12 个教研室,一个临床技能培训基地。 【教学工作】2019 年,按照学校要求开展本科全程教学师资培训及其他教学工作。完成 2017 级公 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保方向)62 位同学、2017 级预防医学 49 位同学的理论教学及见习教学工作。 临床技能培训完成 2015 级临床医学专业 58 名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任务。 教学竞赛:3 月 30 日,妇产科教研室阮玉玲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 获三等奖。 6 月 14 日,妇产科教研室卜翠柳参加桂林医学院第二届教学查房比赛,荣获二等奖。 11 月组织临床专业学生竞赛队返校参加本校的 2019 年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24 日广西医科大学学 生队荣获得三等奖,27 日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队获得二等奖。 11 月 30 日,妇产科教研室卜翠柳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五届临床教室教学技能(教学查房)比赛, 荣获三等奖。 【广西医科大学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积极配合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及学科评估工作,进一步加 强我院的广西医科大学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麻醉科学专业基地建设, 5 名硕导通过了学校 2019 年硕士研究生导师上岗资格审核。2019 级 1 名神经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 7 月入 学,接受导师带教培养,8 月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硕士研究生培养衔接的要求安排进入临床轮转 学习。 范化培训与硕士研究生培养衔接的要求安排进入临床轮转学习。 【教学基础设施】在全院各科设有小型临床教室 38 间,合计 1532.3m2;多媒体教室 2 间,一个面 积 414.26m2,350 个座位,另一个 100m2,72 个座位;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面积原有 710.8m2。全科培训 大楼建成后,新增技能培训中心面积 1700m2,新购置培训模型模具 2499810 元。设有模拟门诊、模拟病 房、模拟抢救室、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标准 OSCE 考站,并配套相应模型模具。拥有 3814.4m2 共五 - 393 - 百多张床位的学生宿舍楼群,2016 年新建成的男生宿舍楼 1049m2 共 112 个床位,可安置学员床位合计 626 张,人均住宿面积大于 6m2。给学生宿舍添加书桌 80 张、椅子 160 张。设立网络教室与人机对话考 场 1 间,面积约 55 平方米,布置 37 台一体化电脑,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与培训考核任务。 【科学研究】2019 年共获立项有自治区卫健委自筹经费科研项目 7 项、自治区中医药局项目 1 项, 市级自筹经费科研项目 20 项。广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 1 项。获得广西科技厅联合申报经费 8 万。科技成 果验收及登记 3 项。自治区卫健委自筹经费科研项目结题 5 项。共发表学术论文 162 篇,其中核心期刊 26 篇,中文核心 4 篇,SCI 论文 2 篇。 【医疗工作】2019 年,医院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培训学习,对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 行全面检查并督促整改。开展“医疗执业不良行为的培训”、“病历书写规范”、“电子门诊病历的培 训”、“医疗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培训”及“三基”知识及技能的等培训并进行考核。对环节病历、终 末病历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完善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开展 处方点评,控制不合理用药。加强学科建设,其中康复医学科、感染科参与市级重点专科的评审并获得 通过;有 14 个专科申报并获得市卫健委质量控制中心挂靠科室。继续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并完成国家高 级卒中中心申报工作,按照各中心建设要求认真完成数据上报,完善各项制度、流程。全院无院内感染 暴发事件发生。 【护理工作】更加重视护理服务的“新、精、专”,创新管理三大突破,年内无护理纠纷和严重差 错发生。制作《VTE 防控护理规范微视频》参加 2019 年全国 VTE 防治大会护理规范微视频比赛获三等 奖。医院选送的质量改善项目参加今年全市护理质量改善成果比赛,囊括第一名、第二名,并代表钦州 市参加自治区护理质量改善汇报会。护理部组织开展护理新技术及发明专利申报工作,自治区级科研立 项 4 项,市级 10 项。科研项目结题 2 项,验收 1 项。院内开展新技术项 14 项,目前获实用型专利 7 项。 参加全国及全区举办的各种授课比赛、案例比赛、技能竞赛获多项奖励。我院为中国深静脉血栓防范、 广西伤口造口等多个护理专科联盟成员,护理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区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 钦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广西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委会常委单位。住院患者满意度 98.6%, 门诊患者满意度 99.47%,达到标准要求。 【合作交流】医院组织中层以上干部 264 人赴中山大学培训、14 名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赴台湾研修、 两期共 12 名专家赴华西医院短期访学、2 名医生参加西部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项目、 1 名专家赴匈牙利研修。与华西医院结成网络联盟医院及重症医学专科联盟;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远程会诊系统完成了首例远程会诊;邀请各级专家到院举办各类学术交流讲座 39 场。 【工会工作】工会在医院党委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 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建带工建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 用,积极抓好职工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单位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维护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活跃职 工的文体活动,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为创建和谐团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召开第六 届第十六次第 15 次职代职工代表大会,履行工会职能,开展各类职工技能竞赛,提升职工综合素质。 【文化建设】“微信公众一医服务号”、“微信公众一医订阅号”已初现品牌效应,越来越多的“一 医专家”走上了荧屏、网站及纸媒,“做得好也要说得好”正成为新的风尚。尤为重要的是,“风清气 正、敢于担当”的干部职工文化更坚定有力地迈向“为医、教、研、保一线服务”的健康轨道;职代会 的常态化架起了多维度、多方向沟通的桥梁;建设了医院党史院史馆和医院廉政文化和党建文化长廊, 弘扬了正气,突出了医院优良传统的传承,形成“钦·和·善·医”的医院文化建设品牌。 (撰稿人:张小艳、刘秀颖、胡永华、苏齐鉴、黄积平、陆珊珊;审核:种海燕) - 394 - 民族临床医学院(附属民族医院) 【概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以下简称广西民族医院)创建于 1954 年,是广西首批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 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临床医学院于 2013 年 7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挂牌成 立。2018 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儿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护理、医技、耳鼻喉科、眼科及 中医科 11 个教研室,共 31 个教研组,逐步完善学科设置。全院共有在职职工 2191 人,其中卫技人员 1621 人,高级职称 272 人,中级职称 580 人;获高校教师资格证 148 人,其中教授 34 人,副教授 85 人, 教师中有博士学历 9 人,硕士学历 65 人,硕士生导师 1 人;在国家、省(区)、市级学术社团担任会长、 理事、主任、委员等各种职务 510 人次。 医院建有临床科研实验室 1 个,多媒体教室 4 间,大教室、示教室 16 间;拥有技能培训中心,基本 具备有急救、内、外、妇产、儿科、护理相关的技能训练模具。图书馆拥有循证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 生物期刊数据库,电子图册 5 余万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软件。 医院重症医学科为自治区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重症医学科、护理学科为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 妇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为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产科、妇科、骨科、神 经内科为崇左市临床重点专科。 2019 年,在原有的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肿瘤质量控制中心、临床检验中心、 输血质量控制中心、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麻醉质量控制中心的基础上,我院增加了 3 个专科申报崇 左市质量控制中心的挂靠单位并顺利通过评审,分别为重症质量控制中心、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病 案质量控制中心,目前医院是崇左市 10 个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 【教学工作】 扎实推进本科教育,积极承担教学任务 我院 2019 年承担广西医科大学的本科部分教学任务,2018 —2019 年下学期:承担康复治疗专业、法医学 2 个专业 143 人的《外科学总论》、《临床疾病概要 1》、 《诊断学》、《临床疾病概要 3》、《医学影像学》、《影像诊断学》6 门课程理论、见习任务。共派出 任课教师 61 人次,其中高级职称人员 51 人,占总人数的 83.61%。2019—2020 年上学期:承担康复治 疗专业、法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卫生管理 5 个专业 553 人的《临床疾病概要 2》、《中医学基础》、 《中医药概论》《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 学》《皮肤性病学》《口腔医学》12 门课理论、见习任务。共派出任课教师 116 人次,其中高级职称人 员 105 人次,占总人数的 90.52%。 加强实习管理,抓好临床技能培训 2019 年度根据我院的体量,共接纳广西医科大学实习生 111 人, 其中五年制 61 人、全科专业 50 人。其他院校 240 人。实习生接触临床前的岗前培训,开设了临床基本 技能的培训;学生轮转科室进行专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2019 年 11 月 9 日广 西医科大学实习生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三等奖;2019 年 11 月 28 日荣获右江民族医学院实习生技能大 赛特等奖;2019 年 12 月 27 日荣获桂林医学院实习生技能大赛三等奖。 加强住培工作力度,扩大住培师资队伍 2019 年,我院共招收规培生 28 人,其中内科 7 人,外科 3 人,外科(神经外科方向)1 人,妇产科 4 人,儿科 2 人,全科 1 人,放射科 5 人,超声医学科 3 人, 麻醉科 2 人。参加广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 35 人。指派规培老师参加学习师资会议、培训,获 得师资证 49 人次,考官证 7 人次;5 月,我院顺利的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技能考核,共考核 考生 67 人。 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及教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2019 年医院 - 395 - 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大力推进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更多职工开展教学认证,壮大师资队伍,2019 年 31 人获得教师技能考核合格证,62 人被广西医科大学聘为兼职教师,其中教授 20 人,副教授 42 人;多渠 道进行教师的培养,呼吸内科的潘海燕参加广西青年教师发展计划的培训。骨科的郑亚东、耳鼻喉科的 唐亮、肝胆胃肠外科杨宏志、口腔科甘春兰参加广西医科大学教评中心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神经外科的 蓝欢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获三等奖。耳鼻喉科的老师参加广西医科大 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荣获三等奖。 强化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 把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德医兼修”、“理论厚实”、“技 能突出”、“创新引领”、“担当有为”与医院“科教强院”的战略相融合,作为培养学生的纲领,强 调理论技能一起抓。2019 年医院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和老师以及住培人员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 训条件。 教育教学成果丰硕 2019 年我院荣获广西医科大学先进教育管理工作者 2 人,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 人 1 人,优秀教师 8 人;门诊医技教研室被评为先进教研室。2019 年我院成功举办 1 项国家级继续教育 项目,30 项自治区继续教育项目,参加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约 637 人次。 【科研情况】医院科研发展计划的落实,取得了好的成效。2019 年各级各类科研立项 30 项,其中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卫健委自筹课题 8 项、广西中青年提升项目 1 项, 广西医科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1 项、广西科协资助青年科技工作者专项课题 2 项,崇左市科技计划项目 2 项,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课题 2 项、崇左市自筹课题 10 项、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检验检测科技 专项基金项目 1 项。已做成果登记 6 项,有 2 项课题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发表论 文 116 篇,其中 SCI 9 篇,核心期刊 39 篇。 (撰稿:李立志;审核:农英高) 柳铁临床医学院(附属柳铁中心医院) 【概况】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创立于 1946 年,总占地面积 10.57 万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 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曾荣获“全国爱婴医院”、“百姓放 心示范医院”、“高等医学院校 A 级教学医院”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创建了国家远程医疗管理与培 训中心、国家个体化医学实验室柳州分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国家综合卒中中心和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 地。2016 年 11 月,正式成为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铁中心医院、柳铁临床医学院。 机构设置 医院设立了教学管理委员会,院长担任教学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 员,委员由教学科、医务科、人事科、总务科、计算机信息中心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教学管理部门设 在教学科。成立内科学教研室、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儿科学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医学 影像学教研室、全科教研室等 12 个临床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各相应临床科室或医技科室主任兼任,各 教研室设教学秘书 1 名。 人员情况 截止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医院共有员工 1600 人,专业技术人员 1483 人;正高职称 40 人,副高职称 239 人;博士研究生 7 人,硕士研究生 122 人;教研室教师 241 人;广西医科大学兼职 教授 20 人,副教授 38 人。 学科和专业情况 医院大力开展医疗项目建设,以点带面的促进优势学科快速发展。2019 年 4 月顺利 通过了国家认可委专家组对我院的 ISO15189 医学实验室认可的现场评审,是广西第三家通过 ISO15189 认可的综合医院,也是广西第二家同时通过检验、输血 ISO15189 认可的医院;12 月获得“国家高级卒 中中心”;依托呼吸内科为柳州市重点学科的优势,加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 - 396 - 建设,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2 月现场通过 PCCM 规范化建设项目评审;血液净化中心、健康管理中心、 康复医学科、检验科等学科已迈入柳州市第一层次,其中康复科拥有占地近 600 平方米、设备先进、科 学管理、注重技术规范操作的大型运动大厅,儿童康复科为广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现医院争 取将康复科打造为广西重点学科和广西最优质的康复中心。 【党建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自治区《实施办法》,认 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面推进医院党建工作。2019 年 12 月,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柳 州市柳铁中心医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第一届委员会和第一届 纪律检查委员会。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时制定“1+4”工作方案,召开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深入开展集中学习研讨 8 次、集中走访调研 1 次、征求意见建议 2 次,严肃认真召开检视问题专题会、 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典型事例分析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查摆 存在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得到进一步提升。 推进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细化党支部的目标考核,在坚持每季度全面考核一次的基础上, 每月随机抽查各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存在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单, 限时整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管理,制定实施《医院“双培工程”实施方案》, 进一步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双提升”;深化党支部党建品牌的建设,针对原有支部党建品牌特色不鲜 明、与业务联系不够紧密的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凝练党建品牌,细化了创建措施。 扎实推进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 拔任用机制并通过在柳州市人社局和医院官网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拓宽干部选用渠道,解决医院紧缺 的、学科发展急需的临床管理干部和学科带头人。 狠抓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执行落实,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要求,充分利用各 种会议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重点开展开展扫黑 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一桌餐专项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和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专项工作;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巡察和专项督查,完成全院 72 个科室的廉政 风险排查,对 16 个重点科室进行廉政风险防控巡查;通过《每月一课》警示教育简报、组织观看警示录 像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赴看守所开展警示教育、开展廉政防控谈话 254 人次。不断营造“思 廉、倡廉、崇廉”风清气正的氛围。 严抓意识形态工作,持续深化实施《医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绩 效考核。结合党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工作,把抓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其中的考核内容之一。进一步完善网 络舆情处置引导管理制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医院思想文化宣传的人力配备,打造 党建文化长廊和党员活动室,利用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 APP 等,加强对先进典型事迹(人)的 宣传,扩宽医院意识形态宣传阵地。 持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9 年我院定点帮扶鱼峰区白沙镇新安村如期脱贫摘帽,展现医院良好的 单位形象,获得市委、市政府的表扬,并获评为“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教学情况】 教学工作成绩提升 2019 年外出进修人员 55 名,完成在职研究生教育 4 名,外出学术活动 729 人 次。新增我院 5 位同志获聘为广西医科大学教授。2019 年 2 月 25 日—2019 年 7 月 5 日 2016 级预防医学 专业 22 班 47 名学生本科教学工作,负责内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精神 病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眼科学九门学科教学工作;2019 年 11 月 23 日—2020 年 1 月 17 日 2017 - 397 - 级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51 班 53 名学生本科教学工作,负责诊断学、外科总论两门学 科教学工作。接收实习生 247 名。 2019 年 1 月 9 日组织梅林参加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并取得三等奖。妇产科学教 研室为广西医科大学先进教研室,唐召力为广西医科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郁国强、汪迎为广西 医科大学先进教育工作者,梅林、韦琪梅、陈莉、柯吉芙、阳文景为广西医科大学优秀教师。 规范化培训日益完善 2019 年招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39 名,参加规培结业考核学员 31 名, 在培学员(2017—2019 级)93 名。2019 年 10 月成立了住培管理办公室,配备主任 1 名,专职干事 2 人; 是柳州市住培基地中第二家独立设置住培管理部门的医院,制定和修订出台相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 度 9 项,医院住培建立医院、管理部门、专业基地三层四级管理的体系。11 月 22 日完成了国家级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申报工作。 继续教育取得新进展 2019 年修订了《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外出进修、学习管理办法》和《柳州市 柳铁中心医院“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制定了《《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劳务性经费支出管理规定》; 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实行院内听课继教学分登记制,科室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5%。获得自治区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 23 项,成功举办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3 项,协办其他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 项, 参加人数达 5492 人次。院内学术讲座 4 期,参加人数达 1490 名。 【科研情况】2019 年申报各类课题共 73 项,与 2018 年相比增加 19.7%,科研立项 30 项,获柳州 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5 项,共获经费 70 万元,项目数和经费总额,创历史新高。完成科研项目验收、结 题 13 项,较 2018 年增长 116.7%,全院临床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申报专利 101 项,获得正式专利证书 24 项,为重点学科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发表论文 129 篇,与 2018 年相比增加 5.7%,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发表 SCI 论文 8 篇,与 2018 年相比增加 160%,创历史新 高。获得柳州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1 篇,三等奖 1 篇。 【医疗工作】 以等级医院复审为契机,推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2019 年 1 月启动等级医院复审工作。领导班子高度 重视,实行院领导分工负责制,成立“三甲”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工作布置会,任务逐条分解、 落实负责人和完成时间截点。召开全院动员大会 3 次,全院培训 32 场次,开展 PDCA、应知应会竞赛 5 场、应急演练 15 次,分组督查 48 个科室,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 6 次,邀请专家到院指导 6 批次。冲 刺阶段,特邀山东省评审专家 8 人分 6 组开展模拟评审,院领导带队开展院内自评工作。通过全院上下 共同努力,于 7 月 18 日顺利通过等级医院现场复审,进一步强化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管理 的重要性,医院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将医院质量与安全体系建设放在首位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提高全院质量与安全管 理能力为核心,2019 年召开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 2 次,围绕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病案管理、 财经、医学装备、信息化工作、消防安全等重点方面,13 个委员会召开会议共 32 次,提出存在问题及 持续改进措施,认真落实会议决议,扎实地推动了医院快速、安全的发展。加强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力度, 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全方位的综合平衡管理,建立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制定《临床、医技科 室管理绩效考核方案》,9 月起,通过职能科室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考核并评定等级,按照等级发 放管理绩效。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科室负责人进行约谈,下发书面整改报告。召开医院质量分析会 4 场, 完成《医院质量分析简报》4 份,临床、医技科室的管理质量与安全在考核改进中得到了提高和巩固。 严把质控关,狠抓医疗安全质量 通过环节医疗质量监控和终末医疗质量监控,针对医疗质量中的 隐患及时质控,其中环节病历监控中重点抽查新入院病人的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和上级医师查房记 录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目的。2019 年共抽查终末病历 4034 份,出院 - 398 - 人数 37608,抽查率为 10.73%。乙级病历 139 份。甲级病案率达 96.55%。进一步深入推进我院临床路径 和单病种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实行临床路径信息系统化管理,科室逐渐完善建立临床路径电 子模块,目前临床路径管理专业数达 24 个,257 种路径。入径例数 22197 例,同比增长 44.51%,完成 例数 17969 例,同比增长 30.00%;入径率 59.02%,同比增长 12.45%;2019 年纳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占 出院人数 47.78%,同比增长 5.88%。为了保障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重新修订《单病种质量管理 实施方案》,上报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系统平台 13 个病种共 758 例。 借助 DRG 管理优势,促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 及时解读和培训 DRG 支付政策,积极应变。自 2017 年 7 月 1 日以来进入 DRG 管理共 40652 例。2019 年 DRG 病例 20469 人次,占出院病人的 54.43%。 DRG 分组由最初 343 组,增加至 650 组。医保清算 2018 年城乡居民医保 DRG 共 8792 例,医保补偿 710 万元,占医疗费用 10.32%;2018 年职工医保 DRG 共 8770 例,医保补偿 552 万元,占医疗费用 5.15%。 提升感控能力,保障医疗安全 通过“培训、检查、反馈、督导”四个环节开展日常监测和目标性 监测。日常监测,医院感染率 1.44%,医院感染例次率 1.52%;2019 年医院感染现患实查率为 96.06%,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 1.43%,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 0.20%。目标性监测,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 1.49‰,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 1.29‰,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 0.91‰。与全区三级医院比 较,我院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现患率、Ⅰ类切口感染率及各类导管相关感染率在可控范围,全年无医 院感染暴发事件。 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贯彻《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 完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应急处理预案手册》。应急物资配备和抢救设备定期检查, 医疗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组织应急演练 10 场,院内心肺复苏学术讲座 4 期,参加人数达 1490 名。 【医联体工作】 进一步优化“医联体”运行机制,扩大“医联体”成员单位 与柳南区洛满卫生院、流山镇卫生院 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紧密型医联体增加至 7 家。充分发挥铁医医联体理事会管理模式,持续推进融安县 人民医院、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和太阳村镇卫生院衔接,下派管理团队,构建医疗、护理同质化考 核评价方案,积极开展远程指导。2019 年下派紧密型医联体工作人员共计 47 名,提供门急诊诊疗服务 15399 人次,住院服务 1906 人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7 项;义诊服务 142 人次;开展手术 1179 例、 疑难病例讨论 368 次、学术讲座 174 次、教学查房 202 次、业务培训 433 人次、手术示教 87 人次;开展 多学科会诊 282 例,远程会诊 33 例,远程心电 7285 例,远程动态心电 26 例,远程影像 851 人次 952 部位,远程教育、病例讨论 20 例。目前在 6 家医联体单位开设名医工作室,17 位名医坐诊。强化落实 分级诊疗制度,上转人次 2117 人,同比减少 37.29%。下转 179 人次,同比增长 148.61%。 通过管理共建,融安县人民医院、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复审,获 得基层版国家级胸痛中心,其中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由我院罗长军同志挂帅成为“2019 年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县级版)”。 成为各医疗联盟中心,提升医疗救治能力 切实发挥医院三级甲等医院优势,建成立体化、多层次 救治网络体系,医院成为国家心力衰竭中心,广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广西门静脉高压症专科 联盟单位,柳州市城际空地一体化救援联盟单位,开设市民急救学校柳铁分校,医院救治能力得到大幅 度提升。 【文化建设】 积极开展多项活动,扩大医院影响力 每月“28 剧场”按时放映,作为医院的特色活动,成为展示、 宣传医院的一个良好口碑,受到了广大职工及居民的好评。参加 2019 年柳州市“壮丽 70 年·诗歌献祖 国”迎国庆职工诗歌朗诵邀请赛,我院节目获二等奖。女子气排球队参加 2019 年柳州市第七届气排球超 - 399 - 级联赛,并分别荣获女子青年组第二名、联赛组第二名的好成绩。医院荣获“柳州红十字事业杰出奉献 单位”称号,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进一步扩大了医院 的影响力,提升医院品牌效应。 加强院校合作,组建志愿服务队伍 组建“青春铁医”志愿服务队,与广西科技大学护理系和临床 第一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达成长期志愿服务合作关系,与南站街道团工委组建区域团建联盟,积极推 进院内外的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志愿服务 31 次,服务群众 2000 多人次。医院团委先后荣获 2019 年度自 治区、柳州市五四红旗团委。 多种载体扩大宣传力度,扩大医院辐射力 通过医院电子周刊、抖音、网站、微信公众号、橱窗宣 传、LED 屏幕、主流媒体、移动展板等宣传平台,加强对医院重点新闻、学科动态、典型事迹等宣传工 作,中新社、柳州市广播电视台、《柳州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共 118 次,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宣传 234 篇,院网宣传 86 篇。 (撰稿:杨 钧、韦 为;审核:向绍红、李 霞、唐建国,张中兴、杨 钧、史雅男) 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 【教学工作】作为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教学联合体成员单位,独立承担 2015 级临床医学专业 1、 2、5、9 班、2016 级法医学专业 16 班第二轮回,2016 级临床医学专业 3、6、8、11 班、2016 级医学影 像专业 15 班第一轮回,2016 级临床医学专业 2、5、7、10 班、2017 级法医学专业 16 班《传染病学》理 论和见习教学任务和参与承担《内科学》部分内容理论和见习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 为满足承担教学的任务,医院客服困难,投入一百多万元在医院 8 号楼楼顶加建一层,620 余平方米的 传染病临床技能教学训练基地目前已施工装修完成,即将投入使用。新增约 60 万元教学模型,临床教学 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在每个病区均安排有教学专用教室,2018 年结合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 工作,给每个病区和教研室配备 72 寸高清液晶触屏多媒体电视机,连接病历管理系统和医院外网,大大 改善的理论和见习教学条件,给每个教研室配备专用激光笔和电脑,着手建立病例教学资源库和试题库。 我院创建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工作中,本科教学的各项工作均获得了 B 级良好评价的好成绩。 安排 21 名医护骨干到区内外有名的三级甲等医院进修学习,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 250 人次, 选派出 5 批共 10 人次赴美国、德国、匈牙利等国家进行观摩、学习、实习和科研交流,其中 4 人以访问 学者身份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培训。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学习分享平台,成功举办广西医科大学 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选拔赛暨附属南宁市传染病医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进 一步激发和调动了青年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院推荐选手彭智鹏分别荣获广 西医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的教学管理委员会,下设科教科,各专业科室设置为教研室,科主任为教 研室主任,配有一名责任心强的青年医师为教学秘书,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总结等具体事宜。 根据教学大纲和见习大纲要求,加强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成立医院教学专家 督导组,定期抽查、考核实习带教情况。各科建立相应的讲座与出科考试制度,科内小讲座与院内大讲 座相结合。2018—2019 学年度我院获得广西医科大学授予的“先进教研室”称号,获得优秀教师 4 名, 先进教育工作者 2 名,本科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1 名。 认真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 学第二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协同单位,严格按照培训细则,承担了 内科、急诊科、预防医学、全科专业轮转感染科的 177 名住培学员培训任务。依托国家级、自治区级艾 - 400 - 滋病临床培训基地,发挥专业优势,大力培养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人才,接收、培养来我院进修人员 59 人,其中国家级艾滋病临床护理、临床 43 人。申报 3 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9 项自治区级继续医 学教育项目均获批立项,利用这些继续教育项目每年为广西培训医护骨干超过 2000 人次,得到广大基层 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作为广西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借助广西医科大学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综合指导,临 床教学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接收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等专业实习生共 288 人, 其中本科专业实习生 210 人。通过理论授课、操作演示等方式,举办 30 场 45 个专题院内培训,培训相 关专业技术人员 3700 多人次。其中 2019 年 10 月 19—20 日,市四医院召开传染病医院分会第十七届年 会召开了中国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分会第十七届年会艾滋病专业学组等 7 个专业学组会议及“中国-东盟 传染病诊疗论坛、艾滋病临床诊疗提高班”等 4 个国家和自治区级继续教育培训班。会议还邀请了美国、 新加坡和越南等地知名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 【科学研究】2019 年 3 月获批设立广西科协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为廖万清院士和王福生院士。2019 年 7 月广西大学医学院院长齐忠权教授成为我院南宁市第七批特聘专家。并且于 2019 年 7 月、10 月分 别设立了院级“黎洪棉专家工作站”,“李宏军专家工作站”。2019 年 8 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 五医学中心张超博士后正式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签约在广西博士后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工作。 2019 年,市四医院共获得广西区科技厅立项 1 项,南宁市科技局立项 2 项《广西艾滋病临床医学研 究中心培育建设及相关研究》(重大专项其中子课题 5 项)和《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优 化治疗方案的应用》。广西卫建委自筹课题 1 项《以“为生命站岗”为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医院文化体系 建设研究》,南宁市科技局兴宁区科技局课题立项 1 项《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艾滋病临床实践中的适 用性研究》。获批实用新型专利 16 项,分别是《一种可持续冲洗引流的双枪套管接头装置》、《透析治 疗导管固定装置》、《一种牙科用环保痰盂》、《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清洁装置》、《一种动脉采血体 位固定装置》、《一种新型医用拔牙钳》、《一种新型多功能丁字鞋》、《一种可加温中心静脉导管》、 《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一种手部约束装置》、《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输液瓶固定带》、 《一次内科急诊诊疗床》、《一种输液瓶固定装置》、《痰盂架》、《一种多穴位艾灸装置》。获得广 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1 项《广西 AIDS 及机会性感染临床中医药诊疗体系的建立》,三等 奖 4 项《HIV/TB 双重感染人群耐多药结核病快速检测及耐药特征分析》、《优化老年 HIV/AIDS 患者抗 艾滋病病毒治疗策略的研究》、《HIV/非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现状研究》。广西科技厅科技进步奖二 等奖 1 项《广西艾滋病综合防治和诊断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南宁市科技局课题结题 3 项,广 西科技厅课题结题 1 项,南宁市科技局兴宁区科技局课题结题 1 项。广西卫建委自筹课题验收 1 项、结 题 4 项。2019 年以第一作者第一完成单位发表 SCI 论文 1 篇,影响因子 2.439。中文期刊共发表论文 74 篇,其中核心 26 篇。撰写论著 3 部。其中 2 篇论文收录为国际性会议论文,近 10 余篇收录在国内会议 论文中。作为共同第一作者《Effects of Talaromyces marneffer infection on mortality of HIV/AIDS patients in southern Chin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获 2019 年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作为第一作者发 表的《血液透析的艾滋病患者死亡相关因素分析》获 2019 年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28 例 HIV/AIDS 肠镜表现和临床特征分析》及《140 例 AIDS 贫血需输血患者自身抗体免疫类型与贫血相关性 分析》获 2019 年南宁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撰稿:蒙春霞;审核:邹 俊) - 401 - (二)附属小学与幼儿园 附属小学 研比赛,组织教师祁子媚、黄羽、戴静老师参加南湖学区道德与法制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张露月老 师参加南湖学区心理团辅课比赛。4 月、5 月组织 16 位教师参加 2019 年“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赛 课活动,其中,廖秋君老师荣获部级、省级优课奖,张露月、李云嘉、孙艳三位老师荣获县级优课奖, 陈爱玲、韦兆雄两位老师获南宁市青秀区网络平台“优秀管理员”;黄欢老师在南宁市青秀区中小学组 音乐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卢晓明、邓茜老师在 2019 年南宁市小学生英文讲故事比赛青 秀区选拔赛中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在第 18 届“21 世纪•VIPKID 杯”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卢晓明老 师获广西赛区冠军、亚军辅导教师、南宁赛区冠军、季军辅导教师奖,杨伟晶、邓茜老师获广西赛区、 南宁赛区优秀辅导教师奖,附属小学获广西赛区最佳组织奖。 【扎实开展教育科研】附属小学抓好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组织以行政领 导和学科组长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团队,参加广西教育研究院组织的科研培训,使科研团队成员对基础教 育改革课题研究的问题、对策与方法、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组织申报 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8 年专项课题《基于多元智能和项目学习理论下广西小学生学习效能提 升模式研究》的子课题,课题《基于多元智能和项目学习理论的广西小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模式研究—— 以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小学为例》于 6 月获准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院 2019 年度课题(课题编号: 2019JYY04),课题组 7 月开展家长在线问卷调查,遴选样本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鼓励教 师总结教育教学及课题研究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课件等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并获奖,在 2019 年全国小学教学科研成果大赛论文比赛中,李艳娜、黄琦、黄炎焱、杨秋萍、陆妍、李云嘉、方芳七位 老师荣获全国一等奖,李艳娜、黄琦、李云嘉、方芳四位老师荣获全国二等奖。在 2019 年广西中小学英 语教学成果评比活动中,梁小文、卢晓明、杨伟晶三位老师获教案比赛一等奖,谭蓉、邓茜获二等奖, 陈黎明获三等奖;卢晓明、陈黎明、谭蓉、邓茜四位老师获课件比赛二等奖。 【做好后勤安保服务】附属小学总务处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宗旨做好后勤工作,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 应急演练,努力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整体水平和保障能力,为师生创造平安校园。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正办发〔2018〕113 号) 文件精神,校行政制定并实施了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方案,严格实行晨检制度,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 件报告制度,完善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毒品预 防教育、防溺水教育、防校园欺凌教育、防火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青春期健康教育,保障师生身心健 康安全。积极筹集资金,完善学校教学设施建设,绿化美化校园,营造温馨书香校园。抓好午托管理工 作,改善午托学生就餐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校园卫生监管,确保学生午托工作顺利开展。定期开 展全校大扫除,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工会助力教育教学发展】附属小学分工会充分发挥工作优势,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 性,让每一位教职工关心学校发展,积极参与学校建设。由于工作积极肯干,杨伟晶老师被评为广西医 科大学优秀工会干部,冯刚、李安儒、庞国彬三位老师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组织学 校老师参加第 48 届广西医科大校运会,获集体跳绳一等奖和“连体兄妹”二等奖的好成绩。老师们发挥 个人特长,在艺术类的比赛中也屡创佳绩,其中,黄耀登老师参加 2019 年广西艺术品展览篆刻比赛获优 秀奖,林玲老师参加南宁市青秀区庆祝 70 周年经典诵读比赛获教师组二等奖。 (撰稿:卢晓明;审核:梁小文) - 402 - 附属幼儿园 【概况】幼儿园是隶属广西医科大学的科级教辅机构。2018 年 5 月,经学校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学 校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和护理学院采取合作方式共建幼儿园。 幼儿园占地面积 7082 平方米,共有 5 栋校舍楼房,户外活动场地面积 3756 平方米,绿化面积 2126 平方米。截至 2019 年底,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组共 14 个班,在园幼儿 414 人。全园教职工 62 人,其中园长 1 人、副园长 2 人、专任教师 31 人、保育员 15 人、教辅人员 5 人、保健医 1 人、炊事员 6 人、清洁工 1 人。全园在职教职工中在编人员 8 人、非实名人员控制数工作人员 26 人(其中 1 人借调 到大学武鸣校区工作)、编外聘用制人员 28 人。全园职工分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工勤技能岗位人员,专 技岗人员中获得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23 人、初级职称 15 人、未定级 1 人;工勤岗人员中获得二级 技师 1 人、高级工 15 人、中级工 3 人、初级工 2 人、未定级 1 人。 【党建工作】幼儿园党支部共有党员 14 名,另有 1 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一年来,幼儿园党支部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党支部“创优争星”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 设,被评为 2019 年度广西医科大学三星级党支部。年内开展了《与学校同发展 创广西名优园》党支部 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制定了特色品牌创建六项措施,凝心聚力提升办园品质;开展了“戴党徽、亮身份、 做承诺、树形象”活动,树立 “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党员新形象,亮明党员身份,打造党员最 美名片,自觉接受监督;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 育;营造浓厚学习氛围,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方式,组织教职工进行各类学习与培训。园支部书记上 党课并充分挖掘大学优质资源,邀请大学支部书记或家长到幼儿园上党课;全体党员做到全年自觉登录 “学习强国”学习,党支部设立“学习标兵”奖,表彰发挥领学作用的党员,并倡议所有教职工加入“学 习强国”中学习;扎实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制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抓实学习 教育、认真检视问题、做好整改落实,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习近平论述摘编、观看《红色传 奇》等影片、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组织教职工参加大学“我和我的祖国”大合 唱、制作宣传板报;牢记幼教人初心与使命,将主题教育活动落实到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全园开 展 “我爱我的国”主题系列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扎实有效开展,党员得到提升;增强服 务群众意识,注重做好群众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对重大事项决策,先做调查研究,听取群众和家长意 见和建议,平时注重与群众谈心谈话,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全力支持大学武鸣新校区建设,提前做好家 长信息摸排,制定武鸣校区延时服务方案,增设武鸣校区延时服务班,提升后勤服务质量,解决家长后 顾之忧;党支部充分发挥工会、团支部桥梁作用,联合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注重团员培养与教育, 邀请团员参加党支部书记上党课,召开团员座谈会,注重在团员中发展党员;开展“党员先锋+”立德树 人行动,与“音乐协会”大学生开展结对活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2019 年 12 月,幼儿园党支部举行换届选举工作,产生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 5 名:莫西萍(支 部书记)、莫冬玲(支部副书记)、朱婷(组织委员)、曾炜(宣传委员)、梁珊金玲(纪检委员)。 【教学科研】加强常规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稳步提升保教质量。 在“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 理念基础上,抓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形成业务副园长主管、保教主任主抓、班级教师配合的层层负责 管理模式。把平时的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使各项工作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稳步提高幼儿园保 教质量。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努力构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在“良好的课程文化是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 重要背景”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指导教师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不断思考与构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寓教 育于一日活动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保教并重。丰富节日活动内容,体 验多彩的节日文化。充分发挥教职工团队集体智慧,策划和组织了“欢欢喜喜迎新年”、“庆祝‘三月 - 403 - 三’欢乐共分享”、“欢度六一”、“向祖国致敬”全园队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为幼儿提供 参与和展示的舞台,在活动中体验多元的节日文化。重视环境创设,优化育人环境。为了凸显环境的育 人功能,各班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主题、季节和节日等,将教学内容渗透在环境中,努力营造尊重、民主、 平等的学习与生活氛围,提供丰富适宜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游戏活动中主动探究,获 取经验。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园本培训氛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机会。 通过园本教研、专家讲座、园本培训、各级各类比赛等,搭建不同的交流平台,创设一个温暖而民主、 竞争又合作的环境,让不同能力、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教师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实现价值, 共同成长。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实现家园共育。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会,通过 PPT、照片、视频、 小组讨论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教育教学内容、家教知识和幼儿在园情况;利用节日庆祝活动、班级亲子活 动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加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在方案教学中,通过整合利用教 育资源,密切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联系,努力实现“三方共育”。 完善课题管理,提高科研水平。教育科研是引领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 有效途径。幼儿园鼓励教师申报园级、市级课题,注重推广课题研究成果。根据课题研究价值、课题开 展情况、课题成果及推广价值等进行评分考核,认定获奖类别并予以科研成果获奖证书,激励教师参与 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在课题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制度建设、积累资料,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科研工作。2019 年 12 月,园级课题《方案教学对小班探究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参加了南宁市教育科学微型课题的申报。 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区教育厅决定建立 50 个自治区幼儿园课程基地,幼儿园申报的《基于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树文化课程”的实践研究》获得 通过;被选为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南宁市幼儿园课程建设暨教师发展专题培训活动”两个分会场之一, 黄剑琴副园长、陈娟老师在活动中分别做了《方案教学——儿童的 100 种语言》、《班本课程——蚂蚁》 的专题分享;两位教师撰写的游戏案例参加 “全国十三五新形势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论坛大赛” 均 获一等奖;选派教师参加青秀区和南宁市幼儿园教师风采大赛分别获得集体一等奖、单项一等奖和集体 二等奖;教师撰写的《如何深入推进幼儿角色游戏的有效展开》、《我的文具我做主——大班购买文具 社会实践活动》两篇教研纪实在《行走在教研路上——南宁市青秀区幼儿园教研纪实》一书中发表;参 加各级各类论文及活动案例比赛共计 39 人,其中一等奖 23 人次、二等奖 26 人次、三等奖 22 人次,参 赛率 100%、获奖率 100%。 【后勤工作】进一步树立服务思想,紧紧围绕幼儿园整体工作安排,积极配合保教工作的开展,始 终以优质的服务为目标,脚踏实地完成各项后勤工作任务,全面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高度重视保育工作与保育员队伍的建设,通过政治思想及业务培训,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提高职业道 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定期召开保育工作会议,学习保育业务知识、卫生保健常识,及时反馈保育工作情 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结合。进一步加 强对保育工作的检查、督促,重点加强保育员配班工作的指导,协调好卫生消毒工作和配班工作的安排, 做到两不耽误。做好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生活管理,把好进餐、盥洗、户外活动、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 细心观察幼儿,加强对幼儿地护理照顾,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落实“每周检查、每周汇总、 每周反馈”的安全卫生考核工作,加大卫生消毒的检查督促力度,提高保育员对卫生消毒、日常工作规 范操作的要求,做好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强卫生工作的坚持性、规范性。开展 “保育员业务知识考 核”、“保育员技能大赛——编辫子)”等竞赛活动,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及相互学习的良好机会,有 效提高保育员整体业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建立“学校负责领导陪餐制度”。根据南 宁市青秀区教育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食堂“明厨亮灶”工作的要求,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幼儿园厨房 - 404 - 摄像头进行安装,并做好南宁市食品安全餐饮服务智慧管理系统相关台账信息的录入工作,加强幼儿园 膳食管理常规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做到自查自纠。定期召开膳食会议,解决膳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 处理班级和家长提出的餐饮反馈意见,努力提高膳食质量。 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文件规定做好幼儿园 2019 年度学生保教费、伙食费的收费工作;严格执行学校财 务制度,按规定的报账流程完成幼儿园日常报账工作;坚持勤俭办园的方针,合理使用有限资金;提前 做好 2020 年度的幼儿园部门预算工作及项目库申报工作;坚持按劳分配、客观公正的原则,配合校财务 处完成幼儿园教职工绩效工资核算及发放工作。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19 年,采购幼儿专用节能饮水机 14 台、电热开水器 1 台、笔记本电脑 1 台、 摄像机 1 台;安装户外 LED 电子屏;申请采购一套户外大型游戏设施。对 1 号楼 301 寝室、2 号楼 201 寝室进行防水防漏维修,对 5 号楼 202 室卫生间、厨房更衣室二次防水进行维修并做好幼儿园户外场地 设施、水电、办公设备、教学设备等维修工作。 【安全工作】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与教职工、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每月底和节假日前,幼儿园安 全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全园安全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 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饮水安全、食品安全、校园防欺凌、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全民国家安全教 育日”、“安全警示教育周”等安全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全园师生防震疏散演练、消防疏散演练活动, 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邀请法制副园长和青秀公安分局的警官给师生开展 法制教育活动和国旗下的讲话,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幼儿园的 “宣传栏”、班级的“家 园联系栏”及“致家长一封信”等作用,广泛动员并积极依靠家长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工会工作】紧紧围绕学校工会工作部署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履行工会工作职能,发挥工会在幼儿 园工作中的纽带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并贯彻落 实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广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和《广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 德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文件精神;关心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及生活,组织教职工参加健康体检, 看望生病、生育住院的教职工,给新婚教师送祝福,鼓励单身教职工积极参加区直驻邕高校单身教职工 联谊活动。组织开展 “趣味家宴活动”、“书香校园诵读活动”、“小都百乡村一日游活动”、“戏剧 表演评比活动”等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强教职工凝聚力。组织教职工参加学校举办的 “红色家书传 颂活动”、“职工气排球比赛”等,展现我园当代巾帼风采。在学校 2019 年教职工运动会中,幼儿园分 工会的集体跳绳项目再获第一名,蝉联四届冠军,其它个人单项均获得较好名次,幼儿园团体总分获得 学校教职工运动会第四名的好成绩。 【示范辐射】搭建学习交流舞台,发挥区示范园引领作用。通过专题讲座、参观环境创设、观摩优 质课等多种形式,接待来自全区各地园长和骨干教师到幼儿园参观学习,为全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相 互学习与交流,共同研究与探索”的舞台。完成对青秀区沛鸿幼儿园、美泉伟才幼儿园、恒大苹果园幼 儿园的帮扶工作任务。园领导参加了 2019 年南宁市示范幼儿园等各级各类评估工作及送教下乡活动。接 待广西医科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幼专和南宁二师的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 成见习实习任务。年内共接待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生见习 42 批次 1007 人、幼专等大专院校见实习生实 习 2 批次 89 人、区内外各园同行参观学习 9 批次 320 人、区内外各园同行跟岗学习 4 批次 81 人、园长 及骨干教师培训班来园交流学习 4 批次 205 人。 (撰稿:莫西萍、黄剑琴、莫冬玲、张 敏;审核:莫西萍) - 405 - 图 书 档 案 学 报 与 信 息 工 作 图书工作 【概况】截至 2019 年底,全校(含二级单位)馆藏图书 36 万余种 125 万册,电子图书 181.2 万册 (按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计算方法,含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等共 9304994 册),音视频 58246 小 时。 图书馆舍总面积 26590 平方米,阅览座位 3128 个,工作人员 51 人,其中正高职称 5 人,副高职称 7 人;博士 2 人,硕士 22 人。 【拓展创新工作】 继续拓新阅推 本年度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有:“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线下“诺贝尔文 学奖读书汇展”活动、“书之魂,梦之路——中国高校公益励志巡讲之广西医科大学站的阅读分享会” “最美书摘(你选书,我买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维普知识竞赛”“巧手修书——我在图书 馆补图书”“见字如面——云中我寄锦书去”“乐享经典——听歌答题赢奖品”“保护地球知识竞赛” “图书馆知识答题抽奖”“写给图书馆的三行情书”“音为有你,声入人心——朗读亭配音比赛”“看 视频赢好礼”“春光明媚日,正是读书时”“最美学习笔记”“万卷共知·竞答在建国 70 年的时光里” “朗读者”“建国七十载 同筑中国梦”“《局外人》主题读书交流会”“中图第二届最美读书人阅读 推广活动”“外研讯飞杯英文经典品读大赛”“全国首届图书馆杯全民英语口语风采展示活动”“读书 月线上线下活动”“图书推荐”“图书漂流活动”“阅读之星”“师生图书借阅情况”“文献信息资源 推广”“指导书友会”等活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全区举办的阅读推 广活动。我校同学在图书馆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9 年广西高校图书馆学术搜索挑战赛”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 1 名,优秀奖 8 名;“广西高校图书馆“学问杯”影评大赛”三等奖 1 名、 “追梦·为青春喝彩——献礼新中国 70 华诞广西本科院校图书馆诵读大赛”三等奖 2 名。 扩大馆藏教辅书电子化 制成电子书 124 本(39521 页)。 完成古籍整理与保管工作 完成 1949 年之前的珍藏书籍的分类、录入工作,导入图书馆管理系统 625 套 2424 册,其中医学类 1395 册,非医学类 1029 册。 完成新校区临时馆搬迁工作 自行打包 10 多万册图书,分三批搬迁到武鸣馆, 自行拆包上架整架等, 并及时启动武鸣临时馆的图书借还服务工作。同时,关注武鸣、玉林二个校区分馆的建设工作,并提出 分馆二期装饰设计应外请专业设计公司的建议。 【完成全年常规工作】年度新购图书 16597 种 40909 册,非图书馆购买入库图书 1007 种 1320 册, 接受赠书 2002 册; 修改 17 万多册图书的典藏地址。订购报纸 24 种、期刊 918 种,完成 30 个数据库及 平台的采购和续订工作,新增易阅通数字资源交易与服务平台、智能书法台、visible body 解剖数据库。 开通试用数据库 30 多个;更新网页,增加了免费电子资源等多项服务。继续开展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化工 作,增加电子图书 12654 册,并自制电子书 124 册。继续推进特色资源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做好各书库 - 406 - 的整架、倒架工作及污损图书的修补工作,做好新订期刊、报纸的管理以及过刊的装订工作。做好图书 馆网络和设备维护工作,确保网络安全稳定、电子资源的正常使用。 做精做细资源宣传,资源利用不断攀升 大力加强了资源宣传,开展外文数据库培训,推广大量的 网上培训,举办众多的线上和线下阅读推广活动,力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在显著位置安装了 wifi、 移图、微信和微博的二维码指示牌以加强资源宣传,制作图书馆借阅、RFID 自助借还书机、OPAC 等设 备或系统的使用视频,更新图书馆不文明现象的图片并以视频形式反复播放,完成新生的图书馆利用教 育,完成读者信息咨询 3000 多人次,扩展和美化微信公众号的菜单以适应当下读者的阅读习惯等,促进 了资源的利用。全年电子资源访问次数 1046 万次,检索次数 21979 万次,下载次数 220 万次,全文传递 近 84 万篇,下载图书 11.62 万册左右。视频资源点播 19.27 万次。研修间使用总时长 20341 小时 41 分 钟,使用人数 6781 人,使用次数 10162 人次。五楼全层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免费上机服务,配合教务 处组织的学生用机考试 6 次。全年借出图书 78760 册(23762 人次),归还图书 79773 册(25253 人次)。 完成科技项目查新 1039 项,首次突破千项大关,同比去年增加 300 多项;出具 SCI 收录证明 1440 多篇 论文(同比去年增加 400 多篇)和其它引用证明 442 份;定期服务 20 项;给相关医院开展知识增值服务 讲座 5 次;完成研究生、本科、成人教育以及高职生总计 70 多个班近 4000 多人 2000 多学时的《医学信 息检索与利用》教学任务。各项资源利用指标比上年度有所增长。 业务培训月月坚持,馆员水平逐步提高 全员覆盖。继续大力推进图书上架、听课、主讲讲座、文 献阅读、图书阅读、阅读推荐、业务学习等活动,旨在加强工作作风,提高馆员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全体人员均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43 人主讲馆内学术讲座,908 人次参加校内及图书馆举办的学术学习,并派出 384 人次赴校外参加学习、培训,员工的业务水平有所 提高工。申报课题 11 项,获厅、校级科研项目 4 项,发表论文 14 篇,参编教材 1 部。 【积极做好其它工作,完善服务立体平台】 做好图书馆消防安全和督查工作 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参加学校举行的消防安全培训,领导定期 到各楼层检查,督促员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工作人员每天检查消防安全工作,并做好记录。配合学校 进行网络安全等监测,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及监控。全年无安全事故。 完成其他工作 采购设备及配件一批(主要为古籍库、武鸣校区临时馆的设备及各类耗材),报废 设备一批,编撰年鉴,组织中期规划工作,组织文体活动,承办 CALIS 全国医学馆会议、组织 2019 年 广西医学图书馆年会,协助组织书画展、摄影作品展等。配合学校一卡通设备的切换,做好图书管理系 统与一卡通数据对接的工作;配合学校进行武鸣校区一卡通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业务充值收费功能工作, 计划实现后勤平台统一缴费功能,目前工作在进行中。 (撰稿:刘 鹏;审核:莫书荣) 档案工作 【概况】档案馆设 1 个行政办公科室,综合档案室、人事档案室、学生档案室 3 个业务科室,1 个 年鉴编纂办公室。 2019 年,档案工作围绕学校党政工作、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重点,做好档案服务与利用工作,同时 做好收集历届毕业生照片、编撰年鉴等校史编研工作。 【归档质量】 综合档案室 2019 年,在广西中区直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第三协作组 2018 年归档文件质量评比中 获得“优秀”,是自 2004 年以来连续第 16 次获得优秀等级。一是完成学校各个二级部门的文件材料归 - 407 - 档工作,包括党群、行政、教学、科研等十一大类,共收集归档文件材料 4641 余件,案卷 136 卷。二是 新增库房 116 平米,新增档案柜 76 组,新增档案盒 1000 个,缓解档案存放空间不足问题;为研究生院 移交 2010 至 2016 年学籍档案解决了存放空间。三是接收、整理、录入教务处学籍科交来的 2007—2013 年的本科学籍异动材料以及财务处移交的科技开发中心、蛇毒研究所、印刷厂等专项财务档案。 人事档案室 一是为了方便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学校人事部门与档案馆共同协商,从区人才市场 转回 156 卷干部人事档案,加上新录取与调入职工档案,本年度共接收干部人事档案 169 卷,零散人事 档案材料 5130 份;二是将新接收的干部人事档案整理上架 72 卷,更新花名册,录入新职工干部人事档 案目录;三是完成干部人事档案转递 5 卷,零散材料转出 10 份;四是认真核实人事档案室库存,目前在 职干部及工人档案 1155 卷,护校在职人员档案 76 卷;退休人员档案 978 卷;身故人员档案 386 卷。待 入编人员散材料 279 套/人;还未整理上架的档案 197 卷;出国辞职等无头档案 51 卷。 学生档案室 一是完成 2019 届本科、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 2110 人的档案的归档、整理、装 袋工作。二是重点做好 2019 届本科、七年制本科毕业生档案的转递,完成 2019 届本科、七年制本科毕 业生档案转递(含寄送、直接移交)1954 份,完成留档毕业生档案转递 52 份,共 2006 份。三是做好 2019 级新生档案归档工作,分批培训归档学生 128 人次,指导各学院归档和整理了 2019 级本科新生个人档案 2861 份,临床医学“5+3”。一体化新生个人档案归档 148 份,共 3009 份。四是新增库房面积 90 平米, 新增档案柜 18 组。五是 11 月接收管理研究生个人档案 4509 份,逐步完善研究生档案袋封面目录的信息 登记。 【档案服务利用】 综合档案室 一是接待查档、咨询(包括电话、QQ 等方式)查阅 465 人次,借查阅文件资料 1320 余件(卷),复印 1100 页。二是利用手机拍照、电子版传阅,环保低碳,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在人事 处进行全校职工工资审核提供了大量资料,为退休职工办理社保提供大量佐证材料。 人事档案室 一是为学校教职工提高离退休待遇、办理入编、确定档案出生日期、报职称等其他事 项提供档案材料查阅及借阅共计 201 卷,复印档案材料 155 份,开具学籍档案证明 10 份。二是为学校组 织部、人事处考察审核干部档案,了解干部信息,共借阅干部人事档案 158 卷。 学生档案室 一是为本科学生开具团员证明 108 份,查询团员编号等信息 796 人次,多次解答已毕 业学生档案去向查询。二是接待玉林市委、贺州市委、崇左市委、来宾市委组织部、百色市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等用人单位查阅毕业生的档案 8 人次。三是 11 月接收管理研究生个人档案后为研究生提供借阅、 复印本科成绩单,出具团员证明等个人档案利用服务。 【有序推进年鉴编纂工作】全面完成 2018 年鉴编纂、印刷及发放工作。启动 2019 年年鉴编纂工作, 目前进入编辑、审核阶段。 【转变服务方式,增强服务意识】 主动服务,做好研究生院学生档案交接工作 为顺利接收研究生院学生档案,档案馆主动提出接收 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为移交科室做好移交档案目录、寻找提供移交工作的场地和设备,并对移交工 作进行指导。为移交部门分担了移交档案的前期准备工作,使得接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已基本接 收 4905 份研究生个人档案。 开展档案史料征集和收集名师档案工作 通过查询、走访、动员等方式征集档案史料。共征集到老 照片 345 张、仪器设备设计手稿 1 份,54 年建校回忆录 1 份、61 级师生来往书信 75 封;收集的名师档 案 4 个,扫描照片 89 张,接受设备捐赠 1 件、论文手稿 39 页、证照 22 件、不同时期个人简介 19 份、 院庆刊物 2 册、教材 2 篇等。 努力发挥档案的宣传、教育功能 - 408 - 一是加强对外宣传。通过网络、校史馆、校友聚会、离退休干部 会、重大节日活动等场合和方式,加强校史文化的宣传。如:制作发放《校史知识》、《向您征集档案 史料》小册子、制作展板参加区档案局组织的国际档案日活动和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宣传活动等。二是加 强对内联络。加强与宣传部、校友会、各二级学院的沟通,主动给他们提供老照片、医大故事等宣传素 材,发挥档案的宣传教育功能。 表 1:2019 年档案馆基本情况一览表 用房面积 馆舍新增 207m2 面积,共 682m2,其中,档案库房 486m2(综合 392m2、人事 40m2、学生 54m2),办公 用房 88m2,档案整理、阅览用房 80m2。 设备情况 馆内配有防磁柜、除湿机、复印机、计算机、扫描仪、碎纸机、空调等设备,有五节档案柜 210 组(综 合档案 169 组,人事档案 30 组,学生档案 11 组),两门铁皮柜 49 个。 人员情况 馆内共有职工 7 人,其中馆长 1 名,办公室 1 人,综合档案室 2 人,人事档案室 1 人,学生档案室 2 人。 馆 藏 档 案 归 档 及 利 用 情 况 类别 当年归档情况 (件/卷、份) 党群类 475 行政类 739 教学类 655 外事类 122 出版类 20 财会类 1494 科研类(文件) 68 科研类(案卷) 164 照片类 124 光盘类 6 实物类 10 学生档案 9628 2918 人次 干部人事档案 169 卷、5130 份 201 卷(件)次 105 人次 当年利用情况 1305 件(卷)次 380 人次 馆藏情况 一、全校党群、行政、外事、 教学、科研、基建、出版、 设备、产品、财会十大类档 案 116901 卷加 26332 件 二、人事档案 3122 卷 学报工作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创刊于 1977 年,由广西医科大学主办,是国内 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多次荣获 国家和自治区优秀期刊称号。学报的出版工作由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部现有工作人员 6 人,设有办公 室、编务室、编辑室、排版室。主编:赵劲民;副主编:伍伟锋、何敏;编辑部主任:何敏。由伍伟锋 副校长分管学报工作。 【学报情况】《学报》编辑部全体人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 大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 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正 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学报》所属党支部高度重视意 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动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 - 409 - 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积极策划、组织、实施、创新 主题出版。能够围绕本领域重大关键问题或社会关注热点,主动及时报道、深度有效引导,刊登稿件具 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创新价值。全体人员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 制,优化政治生态。 抓统战促发展,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协商议政 《高位统筹 加快推进健康广西建设》不仅获得农工 中央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还推荐作为 2019 自治区政协大会报告;撰写的信息 1 篇入选《零讯》,2 篇信 息获得自治区主要领导的批示;作为广西政协常委,积极建言资政,1 篇协商议题入选自治区政协常委 会大会发言,2 篇入选自治区政协常委会书面发言,2 件提案获得自治区政协立案督办,1 项建议荣获农 工广西区委“为所在单位建良言”活动一等奖;作为我校代表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广西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风采展”中进行视频展播;分管农工党广西区委调研部工作,连续三年农工 广西区委信息工作量化成绩居自治区统战系统各单位和自治区政协各组成单位前列。 以学科优势,促《学报》发展 《学报》聘请三位院士作为本刊学术顾问,6 位教授作为本刊的海 外编委;为创新栏目,2019 年首次实现专家约稿,海外编委为首创专家论坛栏目做出积极贡献;为提高 质量,在基础研究栏目,加大全英原创性论文和重点论文的篇幅,强调研究深度与广度;为扩大学校影 响力,利用封二显著的版面,系列报道了我校“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 中海贫血的干预:筛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研究”2018 年广西特别贡献奖,以及一附院等 10 个二级 学院;为培育读者群,利用研究生选修课和学术报告的机会,向研究生介绍《学报》并赠送期刊 300 多 册作为学习材料,实施激励政策,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 争创一流期刊 根据 2019 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数据:2018 年《学报》重要三项指标在全国 2049 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学报》2018 年核心总被引频次 1155,排名 801;核心影响因子 0.547,排名 1104;评价总分 39.9,排名 937。这三项指标的排名分别比去年上升 87 位,75 位和 3 位。根据 2019 年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发布的《中国科技期 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2018 年《学报》的指标显示,复合影响因子在全国 214 种医药卫生综合期刊中 排序 56 位,12 项指标比上年度明显提高,分区由去年的 Q2 区提升到今年的 Q1 区。 【编辑出版工作】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完成了 2019 年学报的出版任务。2019 年收到 稿件 3199 篇,出版了《学报》正刊 12 期,刊用文章 479 篇,录用率 15%;《学报》设有 9 个栏目,其 中专家论坛 1 篇,基础研究 85 篇,临床研究 202 篇,临床交流 105 篇,调查研究 17 篇,技术与方法 11 篇,综述 19 篇,护理园地 27 篇,病例报告 6 篇;论文基金比为 55.93%,其中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 占 21.19%,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占 3.60%,市厅局级基金资助论文占 31.14%。 【业务培训与对外交流】2019 年参加全区科技期刊工作会议暨广西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年 会;2019 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业务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建设培训班;2019 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 23 次年会等,2 人次新当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校科技期 刊研究会医学期刊分会委员。 【获奖情况】 《学报》被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学报专业委员会评为 2018—2019 年度广西高校名刊; 《学 报》被广西科技期刊协会评为 2018—2019 年度广西优秀科技期刊。3 人次被评为优秀主编,2 人次被评 为优秀编辑。 (撰稿:黄 颖;审核:何 - 410 - 敏) 信息工作 【概况】信息中心建筑面积 2500 平方米。设有信息科、网络运维科、用户事物管理科、有线电视部 四个科室。截止 2019 年底,信息中心有工作人员 21 人,其中正高职称 2 人,副高职称 6 人,博士 2 人, 硕士 8 人。 【多校区信息化建设】2019 年上半年信息中心班组成员多次进行信息化各项调研并集体讨论,针对 武鸣新校区的建设要求,以“保运行、赶进度”为首要任务,完成新校区“智慧校园”的网络架构、布 线和汇聚等各项规划和技术支持工作。按照学校的要求,对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设计、统 一建设的原则,由信息中心归口管理。 构建“集中讨论,分工协调”的大标推进机制。截止 12 月底,我校多校区办学格局已经形成,其中 新校区信息化先行给多校区的运营管理提供了诸多便利。在后期武鸣新校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中 心加快转变工作职能与管理模式,在“玉林模式”经验基础上结合业务特点分配建设推进任务,推行现 场轮岗负责制,明确了彼此的责任,在武鸣校区信息化大标建设后期多次进行新校区信息化考察调研工 作,预估建设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项问题并与施工单位指定备用方案,形成了需求方和施工单位密切 对接,信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的模式。 在后期武鸣校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包括视频会议、平安校园、基础网络、和多校区高速互联的 即成方案进行紧锣密鼓的督促和技术上的支持,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多校区一卡通数据的互通互联, 可满足现代化高校师生基本生活服务和管理用途。后期信息化建设包括整合多校区间的用户数据资源、 建立武鸣校区超融合数据中心和多校区的视频会议建设等项目,将会把重心继续落在降低多校区运营成 本,提高师生服务水平上,保证信息能够有效的传达,消除因地理因素可能造成的各种信息孤岛。 【信息安全保障】按照教育厅、公安厅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要求,信息中心通过“以评促改”的方 式,完善了学校的信息安全管理。2019 年信息中心启动了全校二级网站、信息系统的摸查备案工作;完 成了全区教育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工作并提交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登记表》以及检查 总结报告;到目前为止,已按照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的要求,对学校门户网站、教务系统、研究生管理系 统、一卡通、OA 等系统进行了定级备案、等级测评和整改工作;积极配合公安部、公安厅、教育厅、 南宁市公安局等部门的等级保护工作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数据上报,提交了《2019 年公安机关网络安 全执法检查自查表》以及自查报告。 强化信息安全员在舆情监控中的引导作用。强调计算机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小组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 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信息安全员的人员构成、职责。要求安全员在班级群、工作群里发挥监管和舆情 引导作用,预防造谣、煽动等事件的发酵,避免造成不良影响。信息中心加强了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管 理与网络舆情监控,提高了校园网络宣传主阵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做好意识形态阵地攻坚做好技术 保障。 【加强保障教学资源】全力推进新校区“智慧校园”建设。武鸣校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在各二 级学院、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信息中心多次与使用部门、武鸣“两办”进行工作联系,制订了武鸣 校区“智慧校园”专项建设方案,经过了校内使用部门、校外专家评审,并报学校校办公会议和党委会 通过,项目预算 6 千多万,涉及网络、监控、智慧教室等大量设备,工程量很大,计划将基础网络先进 行安装调试,力争数据中心能尽快投入使用。 信息中心对武鸣校区网络教考、技能网考、“标准化考场”等多项工作任务提供扎实的信息化技术 支持服务,按照“智慧校园”大标中标准化考点项目的要求,结合教务处对于实际教学工作所提出的需 求指定新校区标准化考场的推动方案,在区内高校多校区办学中将成为经典的案例。 - 411 - 打造多校区标准化考点。按照武鸣校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将在主教学楼增设标准化考点,目前已向 广西招生考试院提交申请增设广电考试专线,招标方已根据教室的实际情况和考点的相关文件要求陆续 安装标准化考试设备。未来学校多校区办学将能够同时容纳更多考生进行考试,届时学校可以承办大学 英语四级、六级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大型公共考试。 打造种类齐全、多样化的智慧教室。按照武鸣校区原多媒体教室施工方案,各二级学院以及主教学 楼均设置有不同用途类型的多媒体教室,以满足不同课程设置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信息中心通过召 开协调会、推进会,收集各二级学院、教学单位关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及建议,在汇总之后及时向中标 方反馈以拟定后续信息化建设方案,同时发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协同武鸣建设办和管理办以及后 勤基建处给予稳定供电和用水等基本建设保障,为新校区的建设节约了时间和资金上的成本。 (撰稿:阳革锋;审核:唐 - 412 - 忠) 后 勤 基 建 工 作 (一)后勤工作 后勤管理 【概况】后勤基建处下设办公室、水电能源管理科、物业管理科、学生宿舍管理科、食堂管理科、 项目管理科 6 个科室,下辖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办公室。后勤基建处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 本着“党建引领,齐抓共管,凝聚人心,服务师生”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态度转变,作风改进,效 率提高,服务质量,流程跟踪”的工作目标,对内完善管理机制,对外提升服务质量,从思想认识,责 任落实,制度执行,宣传引导四个抓手,抓好干部作风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抓好制度建设,健 全管理制度,加强阵地建设,提升党建活力。在师生人数逐年增加、新建教学行政用房不断投入使用的 情况下,克服人员结构老化和数量不足等困难,坚持服务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不断提升后勤保障服务 管理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截止年末,后勤基建处领导班子 4 人,处长 1 人,党总支书记 1 人,副处长 2 人;职工 93 人,其中 编内人员 28 人,编外人员 65 人。 【重点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我处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严格按照 党中央、自治区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认真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 距、抓落实的总要求,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统筹兼顾,班子成员主动认领责任,带头广宣传,制作张 贴 7 版宣传展板,推送新闻稿 15 篇;学理论,完成 16 次党课,30 天自学和 6 次集中学;强调研,设立 意见箱,收集多校区后勤保障各类意见 70 余条;层层督促,整改落实,立行立改,不能马上改的,有计 划的限期整改。通过主题教育,后勤基建处全员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进一步强化干事担 当,进一步深化宗旨意识,做一名干净担当忠诚的好干部,扎实开展多校区后勤保障工作。 武鸣校区搬迁工作 我处承担武鸣校区二次装修 26 项任务,按照项目责任制,安排全力保障武鸣校 区搬迁入驻工作顺利进行。学生住宿方面,完成学生宿舍 14 栋卫浴配置安装、床柜安装 8000 套、洗衣 机安装 2600 台、安装空调 2642 台,学生宿舍钥匙核准、打钢印 15852 把。餐饮保障方面,A6、B8、B9 食堂均投入使用。生活设施方面,便民服务完成发廊 2 个、修鞋、配钥匙、缝纫店、文印室、桶装水配 送 2 个、开水机 30 台、眼镜店等便民设施的配置和安装。专项维修方面,安装学生宿舍一层开放式阳台 落地式不锈钢防护网、临时图书馆防盗网,对武鸣校区体育部临时用房、心理咨询中心活动用房进行二 次装饰,采购安装武鸣校区教室实验室分体空调。制定宿舍管理、通勤保障、水电保障、餐饮保障、物 业保障等相关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顺利完成 6443 名学生和 18 个单位的搬迁和平稳过渡。 脱贫攻坚工作 完成自治区教工委组织的 2018 年度高校定点扶贫工作考核,我校获 101 分;开展“兴 水利种好树助脱贫”的植树主题活动,累计为贫困村种植价值 34000 余元的具有经济价值树木;完成扶 - 413 - 贫直营店的转化升级,扎实推进“农校对接”模式,疏通“最后一公里”;推进消费扶贫,协调学校及各附 属单位工会采购农特产品,采购金额近 370 万元。 危旧房改造建设工作 我处严格按照工作计划部署,严把质量关,累计完成 100000m³的土方开挖和 外运工作,1#、2#楼的胎膜砌筑等地下室工程,3#楼至 8 层楼面。此外,还完成了 614 户申购工作和还 建户的选房选车位工作。 四区内涝治理及校园排水系统工作 我处积极与南宁市内河管理处取得联系,顺利清理校内外的淤 堵点,将校外段排污管道扩大两倍,增加泄洪口,困扰四区住户多年的内涝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 中:接驳市政排水出口共计 5 个,北门DN600mm口径接双拥路市政排水DN800mm管道、运动场南 面DN600mm口径接竹排冲市政排水DN600mm管道、实验动物中心DN600mm口径接竹排冲市政排 水DN600mm管道、生活区四区DN600mm口径接竹排冲市政排水 1500mm管道。2019 年 3 月,在雨 季到来之前对校园雨水、排污管道进行运行状况普查。根据普查发现存在问题,完成 432 栋东头至 104 馆东头段排水管道清淤疏通工程、四区鱼塘排水口至 453 栋东南面围墙段排水管道清淤疏通工程、女一 栋东头至综合楼东北角段排水管道清淤疏通工程。 【日常工作】 党建管理和宣传工作 2019 年,后勤基建党总支将“党员固定活动日”与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用 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领会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共计召开党总支委员会 议 20 次,研究主题教育、党建、三重一大等议题。听取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情况汇报 9 次。党总支委 员对职工开展谈心谈话近 90 人次。人均党员集中培训学时超 35 课时,参与培训人次超 506 人次;支部 书记和党务干部参加培训 62 课时;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28 课时。积极做好各类政策宣传、意识形态和舆 情监控等工作,重大节假日违反八项规定自查自纠 2 次,党和国家重大会议期间舆情监控和上报 30 次, 制作张贴 7 版宣传展板,推送新闻稿 15 篇,推送微信公众号推文 25 篇。 车辆管理工作 共有公务用车 18 辆,合理安排公务用车,2019 年共接送学生实习 1589 台次,行政 用车 3196 台次。同时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维修保养费用,充分确保了学校的交通运输保障。计划性安排新 校区通勤用车 100 余台次,接送师生约 5 万人次,用最经济的手段,确保校区通勤保障。 (撰稿:蒋兴明;审核:麦庆艺) 水电维修管理 【水电维修及设施设备管理工作】负责全校给排水、电正常运行,水电日常维修工作,组织开展全 校零星维修工作,负责二次供水加压系统、高低压配电房配电设施、中央空调、电梯、地下车库排水系 统正常运行及节能工作正常开展,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实行多校区多院校延伸管理机制管理。与校会权 益维护部组建了后勤维修网络报修平台,方便与学生报修渠道沟通,促进维修工作的效率。建立实行“首 问首办责任制”等制度,提高师生员工的满意度。 【日常水电维修工作】2019 年,接到水电报修 25000 多次;完成考场、会场、教室水电灯光、桌椅 板凳整体检查维修 15 次,投入人力 350 人次;完成了公共区域的给排水、配电设施、公厕龙头、花洒、 冲水阀、开关、插座、灯光、风扇全面检查维修,投入人力 1176 人次,保证正常教学需要;完成万元以 下给排水、电零星维修工程 44 多项,万元以上维修工程 20 项。 【配电房管理】校本部配电房/箱变 14 个,变压器 26 台,专人管理,每周对综合2台、图书馆 2 台、 学生公寓配电房 3 台、科技楼 6 台、药基楼 2 台、453 栋 2 台、二区箱变 1 台、四区配电房 1 台、水站 箱变 1 台、动物中心配电房 1 台、国教院综合楼 2 台、卓越楼 2 台,药厂箱变 1 台变压器及配电房巡查 - 414 - 1次,对高压设备每月进行保养 3 次/年 36 次,考场、会场等大型活动保供电 10 次。 【电梯安全管理】校本部电梯机房共 31 个,电梯 63 台。其中,学校出资维护保养 54 台,453 栋两 个单元 4 台由住户出资维保,临床教学楼 2 台、女五栋 1 台、睿谷医学实验中心 1 台、制剂车间 1 台由 各使用单位自行聘请维保公司保养及设置安全管理员管理。专人管理,做好学校所有电梯资料和安全技 术的归档,每日对综合楼 3 台、图书馆 4 台、医学科学实验中心 2 台、老干楼 1 台、药基楼 3 台、104 馆 1 台、学生食堂 4 台、科技楼 5 台、研究生公寓楼高层 8 台、国教院综合楼 6 台、留二栋 1 台、卓越 楼 9 台、制剂车间(药厂)1 台、标准动物实验楼 1 台、逸夫实验动物教学楼 2 台、453 栋高层住宅 4 台、职工食堂 5 台、临床教学楼 2 台、女五栋 1 台进行日常巡查,环境卫生清扫和管理,被困人员施救, 做好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维保公司管理,做好无缝对接。 【中央空调管理】校本部中央空调系统 4 个,实行专人管理,空调使用期间每日对图 书馆、综合楼、实验动物中心中央空调、科技楼、卓越楼空调设备进行巡查,做好完善和制定中央 空值班人员的职责与制度,做好中央空调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与维保公司的密切联系, 检查和监督维保公司的工作,保证维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次供水加压管理】校本部二次供水加压水站 1 座、二次加压泵房 8 个,实行专人管理,每日对 水站、综合楼、图书馆、药基楼、453 栋、科技楼、国教院综合楼、卓越楼二次加压泵房进行日常巡查、 维护保养,环境卫生清扫和管理、做好泵房防投毒、防盗安全管理。 【地下室排水系统管理】校本部地下停车库 7 个,配水泵系统 68 台,专人管理,每日对综合楼、图 书馆、药基楼、科技楼、453 栋、国教院综合楼、卓越楼地下车库排水系统巡检一次,雨天随时巡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险情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2019 年维修更换综合楼 1 台(4kw)、科技楼 1 台 (5.5kw)、药基楼 2 台(5.5kw)、453 栋 2 台(4kw)排水泵。 (撰稿:陈国祥;审核:陈继承) 物业管理 【住房管理】严格执行住房政策和管理规定,配合学校做好部分产权房、公有住房(含普通公租房、 人才引进房、博士后公寓、集体宿舍房和杂物房等)的管理,协助财务处按时扣缴住户的物业费和公租 户的房租,根据区直房改办的要求规范住房公共维修流程,为住户办理相关住房证明和租赁手续,配合 学校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的安置房管理工作,推进 453 栋集资房的结算办证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工 作等。 【美丽校园工作】2019 年,保持与物业公司的沟通(校本部:广西朋宇组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武鸣校区:广西宏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严格管理,完善监督和考核机制。完成校园卫生保洁、绿化 养护、垃圾清运、地面清洗、灭“四害”及化粪池清理等工作。2019 年,完成校园白蚁和红火蚁的防治 服务采购、科技楼、药学基础楼和动物中心实验室污水处置服务采购、杏湖养鱼服务采购等专项工作。 【教室管理】执行学校办公会纪要(桂医大办公会纪要〔2019〕8 号)精神,完成武鸣校区教室窗 帘、桌椅、黑板、风扇、饮水机等项目。因工作职能、教室资产和管理人员划拨等问题,2019 年教室管 理工作未正式移交。 (撰稿:张建国;审核:罗 丹) - 415 - 食堂管理 【食堂管理】食堂管理科包括餐厅、督查组、采供部、机修组、洗消组、自选组、水果组、校园卡 管理中心等。校本部食堂自聘员工 207 人,总建筑面积 14930.3m2,设有 6 个餐厅和 14 个包厢,餐位共 3018 余个,所有厨房设备实现了不锈钢化和电气化。2019 年底武鸣校区食堂正式投入使用,自聘员工 185 人,设有弘医餐厅,建筑面积第一层 1801.78m2,合计 488 个座位 ;第二层 1560.53m2,合计 360 个座位,此餐厅为智慧餐厅;榕园餐厅建筑面积第一层 3863.39m2,合计 1088 个座位,第二层 3409.48m2, 合计 1092 个座位,经营大众基本伙食;柳园餐厅建筑面积第一层 3954.73m2,合计 1088 个座位,经营大 众基本伙食;第二层 3353.42m2,合计 744 个座位,以风味美食街为主。 【运营状况】2019 年,食堂实现营业收入 4915 万余元,比上年增涨了 357 万余元,增长率 7.85%。 在物价持续上涨及提高食堂自聘员工工资、福利水平的情况下,基本能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达到 高校食堂自负盈亏,保本微利的工作目标。 (撰稿:丁 丁;审核:麦庆艺) 学生宿舍管理 【本部校区学生宿舍管理】协助学工部门安排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的住宿、调宿、退宿 以及学生宿舍区生活硬件设施的服务保障,共有校本部 23 栋学生宿舍楼,可提供学生床位 14342 位。2019 年,配合有关部门办理新生入住 2950 人次、毕业生离校 4037 人次、实习生离校退宿 1859 人次,累计 8846 人次,同时根据各学院实际情况需要,协助完成 818 人次的调宿工作。 【武鸣校区宿舍管理】2019 年 11 月,正式启用武鸣校区 10 栋学生宿舍(西 3-7 栋,东 1-2,5-7 栋, 可提供学生床位 8000 位(包括留学生公寓 400 位);2 栋教师公寓楼,可提供床位 350 位。 (撰稿:李 斌;审核:麦庆艺) (二)基建工作 校内基建 【概况】2019 年,完成校本部、武鸣校区各类教室、专业实验室的改造及维修工作,做好相关应急 抢修项目。其中:100 万元以下立项项目 67 项,100 万元以上立项项目 4 项。项目主要涉及:办公用房 改造、实验用房改造、办公、实验用房老化电源线路改造、实验用房智能系统安装、学生宿舍改造、教 学楼栋防水、校园路面维修、水管老化爆裂抢修、化粪池老化损坏抢修、供排水管清淤、堵塞抢修等。 【校本部基本建设项目】 科技大楼 18、21、22 层实验室通风系统工程 建筑面积 605m2,完成科技楼 18、21、22 三层楼公 共区域的生物排风系统安装。项目于 2018 年 12 月 10 日开工,2019 年 1 月 29 日正式验收。 科技大楼专变增容工程 原医科大校本部共有 20 台变压器,原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为 23850kVA,分 台容量为(1*1600+9*1250+3*1000+10*800)kVA,今年完成科技楼 2 台 1250kvA 变压器增容,满足了 科技大楼专业实验室用电负荷。增容后全校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为 26350kVA。项目于 2019 年 1 月 28 日开 工,5 月 28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使用。 608 间新生宿舍检修工程 为迎接 2019 级新生,对 608 间原有宿舍进行检修。完成了水、电、门、 - 416 - 窗、风扇、插座、床、柜、地板、天花板、墙面等检修作业。项目于 2019 年 7 月 14 日开工,9 月 5 日 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使用。 2019 年校本部新生宿舍防水维修工程 对 24 间厕所天面漏水的 2019 级新生宿舍进行防水维修。项 目于 2019 年 7 月 14 日开工,9 月 5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使用。 药学院动物房改造工程 对 2 间动物房进行隔墙砌筑作业、吊顶安装作业、水电安装作业,通风、 空调系统安装调试作业等,将原有普通饲养实验动物用房改造成 SPF 级实验动物房(十万级)。项目于 2019 年 10 月开工,12 月 5 日竣工并验收移交使用部门。 高层次人才过渡性住房装修工程 建筑面积约 680m2,对 453 栋 505 房、444 栋 09 房、445 栋 204 房、448 栋 107 房 212 房、452 栋 10 房、161 栋 104 房共 7 套高层次人才过渡性住房进行水电线路、地 面、墙面、门窗维修装饰作业。项目于 2019 年 11 月 22 日开工,2020 年 1 月 22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 使用。 【武鸣校区基本建设项目】 武鸣校区智慧教室装修工程 建筑面积 350m2,对武鸣校区 A1#教学楼二楼 4 间智慧教室进行吊顶、 背景墙等二次装修工作。项目于 2019 年 6 月 21 日开工,7 月 20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使用。 武鸣校区楼栋房间编号喷制工程 完成了武鸣校区已建成的 17 栋建筑楼栋内房间编号的喷制工作, 喷码 4022 间。项目于 2019 年 9 月 5 日开工,11 月 28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使用。 武鸣校区楼栋临时标识牌采购项目 完成了武鸣校区已建成的 17 栋建筑的楼栋牌、楼层牌、卫生间 牌、楼栋内导向牌制作安装工作。项目于 2019 年 12 月 8 日开工,12 月 10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使用。 武鸣校区 B6 宿舍楼国际学生临时宿舍抽水马桶改造安装工程 建筑面积 10000m2,完成了武鸣校 区东 1#、东 2#楼 200 间外国留学生宿舍卫生间一个蹲厕改为抽水马桶的安装工作。项目于 2019 年 11 月 12 日开工,11 月 22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使用。 武鸣校区 A1#教学楼教室走廊铝吊顶安装工程 建筑面积 5580m2,完成了武鸣校区 A1#教学楼一楼、 二楼公共走廊铝吊顶、嵌顶灯盘安装工作。项目于 2019 年 10 月 28 日开工,11 月 28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 移交使用。 武鸣校区教学实验与办公实验台采购项目 建筑面积 60000m2,完成了武鸣校区 A8#楼信管学院、 A2#楼、A3#楼、A5#楼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卫学院约 159 间教室的教学、办公实验家具集中采购工 作,项目于 2019 年 9 月底到货并进行安装 ,截止 12 月底项目已完成 A8#信管学院教学、办公实验家具 安装并移交使用部门,A2#、A3#、A5#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卫学院教学实验家具已完成合同内工程 量约 85%,正在进行水电安装、理化板铺装等作业。2020 年 5 月竣工交付使用。 武鸣校区教室讲台改造工程 建筑面积 24000m2,武鸣校区原设计教室内无讲台或原有讲台尺寸不 满足使用需求,对 7 栋教学楼 102 间不同规格的教室讲台进行新增改造,将原有无讲台教室、不同规格 讲台等改造为更合理化、人性化的教室讲台。为打造“智能化教室”铺垫基础,为武鸣校区教学发展提 供保障。项目于 2019 年 10 月 15 日开工,2019 年 11 月 15 日竣工交付使用。 武鸣校区教室强、弱电布线工程 建筑面积约 24000m2,武鸣校区 102 间教室原设计强弱电线路仅 为基础线路,无法满足教室网络、投影仪、空调、电扇等各类设备智能化教学需求。对 7 栋教学楼 102 间不同规格的教室进行强、弱电智能化改造工作:教室讲台位置增加智能化讲台系统布线,新增独立电 源、投影仪用线(HDMI、VGA、网线)、音响系统用线、新增 380V 空调独立用线、新增风扇电源插座 等。改造后,各类大中小型教室、阶梯教室,均满足“智能化教室”的使用需求,为武鸣校区教学工作 做好基础保障。项目于 2019 年 10 月 15 日开工,2019 年 11 月 15 日竣工交付使用。 武鸣校区医务室(临时)用房装修工程 建筑面积约 135m2,对 A2#楼 2 间教室进行了墙体分隔(隔 - 417 - 成 4 间医务室临时用房)、水电安装、墙面粉刷、地板砖铺装等工作。为武鸣校区新生入驻提供了医疗 保障。项目于 2019 年 11 月 8 日开工,11 月 22 日正式验收通过并移交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使用。 表 1:校内各项建筑面积统计表(截至 2019 年 12 月)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1 101 科学馆 3470.22 2 102 科学馆 3407 3 103 科学馆 2260.05 4 104 科学馆 5775.48 5 105 科学馆 3204.96 6 106 科学馆 4613.66 7 107 科学馆 3160 8 108 科学馆 2202.87 9 109 科学馆 2231.89 10 教学综合楼 20800 11 图书馆 38578 12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892 13 药学基础综合楼 30853 14 科技大楼 49314.7 15 留学生公寓综合楼 26846.62 16 民族地区卓越医生综合教育训练中心 40000.04 17 临床教学大楼 19039.36 18 旧行政办公楼 1838 19 逸夫实验动物教学楼 3650 20 标准动物实验室 1210 21 大动物实验室 168 22 动物房、实验房 600.8 23 108 馆东边动物房 426.8 24 新大门 144 25 幼儿园 1 号楼 838 26 幼儿园 2 号楼 540 27 幼儿园 3 号楼 300 28 幼儿园 4 号楼 1388 29 幼儿园 5 号楼 1100 30 附属小学综合楼(原附中教学楼) 1371 31 附属小学教学楼(原附中、附小教学楼) 2100 32 附属小学教学楼扩建 5700 33 医学科学实验中心 5095 - 418 -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34 成教院 1 号楼 4650 35 成教院 2 号楼 2811.6 36 研究生 2 号楼 5453.76 37 留学生 4 号楼 7670.5 38 学生食堂 19393 39 职工食堂 2799 40 体育综合楼 2826 41 运动器材仓库 410 42 风雨球馆 1740 43 网球馆 2730 44 运动场领操台 660 45 电镜室 275 46 学报编辑部 371 47 水电器材用房 332.11 48 二次供水加压泵房 779.78 49 水电 24 小时值班室 285 50 老干部活动中心 2120 51 保卫处值班用房-1 300 52 保卫处值班用房-2 151 53 制药厂提取车间 2670 54 制药厂泛贸公司 346 55 制药厂一号厂房 1615 56 制药厂二号厂房 1277 57 制药厂库房 691 58 制药厂锅炉房 348 59 制药厂制剂车间 4324 60 制药厂中草药库房 760 61 研究生 1 号楼 5800 62 研究生 3 号楼 2288.2 63 研究生 4 号楼 4654.4 64 留学生 2 号楼 2246.2 65 留学生 3 号楼 6160.39 66 女生宿舍 1 号楼 2551 67 女生宿舍 2 号楼 3017 68 女生宿舍 3 号楼 1807 69 女生宿舍 4 号楼 6038 70 女生宿舍 5 号楼 5645 - 419 -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71 女生宿舍 D-1 栋 3017 72 女生宿舍 D-2 栋 1425.2 73 男生宿舍 A 栋 3591 74 男生宿舍 B 栋 4389 75 男生宿舍 C 栋 2605 76 男生宿舍 E 栋 5613 77 23 层研究生公寓 25566 78 护理学院教学楼 6614 79 护理学院办公楼 476 80 护理学院学生宿舍 A 栋 2379 81 护理学院学生宿舍 B 栋 1931 82 护理学院学生公寓楼 4913 (撰稿:盛 婕;审核:陈继承) 新校区建设 武鸣校区建设 【概况】2019 年,武鸣校区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建设进度和投资额度,形象工程进度 及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均列前茅,多次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武鸣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下设 综合科和工程管理科两个科室,2019 年末,武鸣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有职工 13 人,其中抽调人员 5 人,借调 4 人。 【武鸣校区建设工作】 校区建设概况 2019 年,武鸣校区项目完成全部土地不动产权证的办理工作,完成主体封顶 10 个单体,主体验收 22 个单体,建成面积 20 万平方米,完成室内二次装修约 10 万平方米及室外全部道路、管网等总平施工 工程,实现首批 6443 名学生搬迁入驻;完成 25 个单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手续, 完成 25 个单体的消防设计审查备案和消防竣工图纸盖章签字工作,完成 7 个单体项目的初步设计评审和 10 个单体的消防验收工作,完成投资 6 亿元。 领导关怀 武鸣校区建设列入自治区层面重大建设项目,自治区各级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工作,推进项目 建设。 5 月 15 日,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在南宁市政府、自治区教育厅等厅委负责人陪同下莅临武鸣校区调 研。5 月 22 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市委书记王小东莅临武鸣校区调研,学校党委刘友谊书记、陈 兴才总会计师等学校领导陪同调研。7 月 24 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莅临南宁教育园区开展“广西 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重大项目调研督查,学校曾志羽副校长陪同调研,并汇报了 武鸣校区建设情况。8 月 1 日,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副市长李建文带队莅临武鸣校区现场,对武鸣校区 建设遇到的困难进行现场调研指导。8 月 23 日上午,自治区主席陈武到武鸣校区调研,自治区副主席黄 俊华、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黄洲等领导参加调研,学校党委书记刘友谊、校长赵劲民等学校领导陪同调研。 - 420 - 9 月 24 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李康率队莅临武鸣校区考察调研,学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陈兴才陪同调研。12 月 29 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举行启用仪式,自治区人民政府黄俊华副主 席等领导出席仪式。 工作进展 1.主动攻坚克难,聚焦作风建设抓进度。今年天气恶劣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及进度,加上节假日集中、 蓝天保卫战等因素,校区建设面临体量大、地质复杂等多方面困难的情况。我校积极协调施工单位,实 行 24 小时不间断施工、督促施工方加派人手,解决时间紧、任务重、道路不通等问题,抢抓时间,攻坚 克难,一年来完成主体封顶 10 个单体,主体验收 22 个单体,建成面积 20 万平方米,完成室内二次装修 约 10 万平方米及室外全部道路、管网等总平施工工程,一期建设达到搬迁入驻条件。 2.全速推进校区相关手续办理,为建设保驾护航。我校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历时将近一年时 间完成了总平二次调整。截止 2019 年 11 月,全部完成武鸣校区征地拆迁并且完成不动产权证办理,共 办理了 794156.93 平方米,完成 25 个单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手续,完成 25 个单 体的消防设计审查备案和消防竣工图纸盖章签字工作,完成 7 个单体项目的初步设计评审和 10 个单体的 消防验收工作。 3.强化使命担当,聚焦监督抓质量。用好监理监督和现场监督“两条鞭子”,严把校区工程质量。 我办通过监理约谈、例会通报、现场督导等方式严查隐蔽工程,检控材料进场,组织工序验收,紧盯建 设进度,做好现场管理。一年来清退不合格内墙乳胶漆 1000 桶,三无地板砖 1150 平方,不达标防水卷 材 100 卷;并下发整改通知书,约谈相关责任人,切实保证武鸣校区工程建设质量。 4.强化主动作为,聚焦问题啃难题。针对武鸣校区二次装修、通风工程及景观工程工作启动晚、体 量大、工期紧,二次装修涉及部门多,装修需求不明确,通风工程及景观工程招标过程耗时长等问题, 我校组织二级学院深入一线实地核对装修需求、核对图纸、现场确认、召开协调会,在一个多月时间内 快速推进二次装修工作。在通风工程及景观工程方面,我校按照责任分工安排专人负责跟进督促施工进 度,协调交叉施工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按时完成通风工程及景观工程施工。 5.强化责任在肩,聚焦服务保入驻。我校采取“现场发现、现场解决”的工作模式,将发现的问题 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高效处理了各单体二次装修工艺细节、钥匙移交、校园卫生、空调排水等一 系列问题。为保障顺利入驻,我校提前开展武鸣校区各楼栋移交使用前联合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各楼栋 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相关楼栋入驻前整改完善工作,解决了学生宿舍水压加压、热水系统调试等问题, 协调完成楼栋打扫清理工作,及时发送入驻函、做好入驻后建筑安全事宜告知工作等。同时与城区政府 沟通协调解决了总平排污问题、我校区周边各市政路交付使用和校门开口、市政供气供水供电等配套问题。 (撰稿:刘雨薇,审核:麦庆艺) 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建设 【概况】广西医科大学国际医药教育中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广西医科大学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 研究中心(五象校区)项目的筹备和建设管理工作,部门下设综合科和工程管理科,工作人员为:卿云 波任办公室主任(兼),李伟权任办公室副主任,蔡瑜生任办公室副主任(兼),栗玲艳任综合科科长, 黄琳任工程管理科科长。 【工作情况】 完成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办结项目《不动产权证书》 1 月 4 日,国际医药教育中心项目取得《建 设用地批准书》及《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1 月 22 日,取得项目《不动产权证书》,用地面积约 - 421 - 351.84 亩。4 月 30 日,南宁市政府挂牌出让项目中间 279 亩用地,明确该 279 亩土地非学校规划用地。 五象校区项目用地最终调整为 351.84 亩。 完成项目征地拆迁补偿款结算,征地拆迁结余款足额退回学校 1 月,完成预缴市国土局项目征地 拆迁补偿款资金结算,结清划拨用地使用权价款共计:291319533.18 元,南宁市国土局全额退回学校征 拆结余款 22499056.82 元;1 月、4 月、9 月,学校先后致函良庆区政府、五象新区管委会,协调推进良 庆区政府退还预缴的征地拆迁结余款。经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良庆区财政局先后于 11 月 5 日、11 月 19 日分两次全额退还我校预缴的征地拆迁补偿结余款 23000000.00 元、6533160.00 元,共计: 29533160.00 元。 开展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相关工作 2 月 1 日,卿云波副校长代表学校参加 2019 年第一次全区重大 项目协调调度会,汇报了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项目用地规划调整、基本定位、规 划布局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请求保留 279 亩用地作为五象校区项目规划用地。 2 月 15 日,五象校区项目再次获批成为自治区(预备)重大项目(桂重大办〔2019〕4 号)。 6 月 26 日,自治区教育厅基建处何烨副处长率队召开五象校区项目现场办公会,检查、督促项目建 设前期工作。 12 月,五象校区继续申报 2020 年第一批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 按照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重大项目管理要求,按时填报年度相关材料。 深化、优化校区基本定位、功能布局 4 月 30 日,南宁市政府挂牌出让项目中间 279 亩(实际用地 面积,以下同)用地,明确该 279 亩土地非学校规划用地,加上原校区项目用地范围内被规划用作配套 校区建设的附属五象新区医院 223 亩用地,五象校区项目用地面积由原来的 854 亩调整为约 352 亩。基 于用地规模重大调整,学校重启校区基本办学定位,重新规划功能布局。7 月,重启项目立项工作,9 月,立项获批(桂发改社会〔2019〕833 号 ),项目名称为:广西医科大学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 心(五象校区)。同时,根据项目开竣工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多校区办学格局,五象校区建设资金不 足等实际情况,部门就项目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筹措、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调研论证。 积极推进项目总平规划设计修编、报审工作 3 月 4 日、4 月 12 日,卿云波副校长主持召开项目总 平规划设计推进会,征询校内各单位意见,深化、优化规划设计。 4 月底,启动项目总平规划设计报审工作;5 月、7 月、8 月三次向五象新区管委会规建局申请开展 项目规划前期服务,8 月 26 日,五象新区规建局原则通过五象校区项目总平规划设计。结合五象新区规 建局的审核意见,部门对总平规划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6 月 28 日、10 月 12 日,部门赴药学院、公卫学院调研项目总平方案设计。 10 月 16 日,卿云波副校长主持召开五象校区项目规划论证会,深入研讨项目规划、规模及用房等 问题。10 月 31 日,我校向第三方技术审查单位南宁市建筑设计院提交总平初审材料,11 月 7 日完成初 审,12 月完成复审工作。 完成人工湖水系规划、水资源规划论证的招投标工作 6 月,按照五象新区规划建设局要求,启动 人工湖水系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12 月 5 日,完成该项目竞争性磋商等招标工作,选取广西珠委南宁 勘测设计院作为项目水系规划、水资源论证编制单位。 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工作,完善项目环境评估、水土保持编制工作 根据项目重新立项的 规模、投资等内容,修改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月 2 日,自治区工程咨询中心召开项目可研评估会,专家组通过项目可研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 编制单位根据修改意见进行相应修改后,我校开展项目可研报批工作。上半年,完成项目环评、水保第 二稿修编。 - 422 - 完成项目地质详细勘察工作 对接学校规划处、审计处、天鑫泽公司、招标代理公司完成项目地质 详细勘察招标文件编制。11 月 11 日,完成项目地质详细勘察竞争性磋商工作,实施单位为广西华信工 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11 月 25 日,实施单位进场施工。12 月 6 日,完成项目一期工程、国际交流中心、 东盟国际产学研中心、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中心共计 433 个孔位勘探施工。12 月 26 日, 完成项目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开展项目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 7 月,启动五象校区项目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9—10 月, 对接学校规划处、审计处、天鑫泽公司、招标代理公司编制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12 月 2 日, 自治区招标网发布项目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招标公告,12 月 23 日,完成招标工作(中标单位为:桂林 市建筑研究设计院)。 完成项目《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利用方案》备案工作 8 月 5 日,学校与广西直方土地规划有限公司 签订《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方案编制》合同。8 月底,完成《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利用方案》 送审稿。9 月,先后完成专家论证及方案备案。 开展东盟国际产学研中心项目论证工作 根据五象校区项目远期规划,地块西北角约 12 亩用地为东 盟国际产学研中心项目规划用地,年内先后开展了项目初步规划、设计意向、融资方案等立项前期工作。 开展“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中心”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工作 9 月 12 日,向教育厅 提交“中国-东盟地中海贫血防治国际研究中心”项目立项请示。12 月 4 日,学校向教育厅上报项目建 议书专家论证意见,同时协调自治区发改委进行项目立项审批。 协助后勤基建处、实验动物中心开展“中国-东盟实验动物科创中心”项目立项工作 11 月 26 日, 卿云波副校长、徐华副校长率项目相关部门人员到五象校区开展“中国-东盟实验动物科创中心”项目规 划选址工作;12 月 5 日,徐华副校长主持召开项目立项协调会,协助后勤基建处推进项目建议书修编工作。 完成项目开竣工期限重新约定 4 月 30 日,项目规划用地规模重大调整,学校需重新规划校区基本 办学定位,重启项目立项,深化、优化总平规划设计,完善可研、环评、节能、水保四大报告编制,推 进完成项目报建手续等工作,将无法在项目约定的 2020 年 1 月 4 日前开工建设,并因违约可能遭致巨额 罚金。 11 月 29 日,根据学校决策、部署,致函五象新区管委会请求延期建设。五象新区管委会同意项目 延期建设,将项目原定的开竣工期限:2020 年 1 月 4 日之前开工建设,2023 年 1 月 4 日之前竣工)调整 为:2021 年 1 月 4 日之前开工建设,2024 年 1 月 4 日之前竣工)。 其他工作 完成自治区审计厅对中共广西医科大学委员会书记刘友谊同志、广西医科大学校长赵劲 民同志在任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的有关整改事项。 (撰稿:李伟权、栗玲艳;审核:卿云波) 玉林校区建设 【概况】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指导下,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推进了 I 期、II 期工程 的建设,II 期工程于 2019 年 2 月开工,截至 2019 年底,大部分主体已封顶,管道、围墙已完成 80%, 二期工程计划 2020 年 8 月竣工交付使用。2019 年底,学校基本具备了本科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 【项目建设】玉林校区一期工程于 2018 年 12 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共有 30 项单体项目投入使用,包 括 42 栋建筑楼栋、田径运动场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2019 年 3 月,玉林市卫生学校整 体搬迁进入办学,4 月,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到玉林校区实地核验玉林校区办学条件,6 月,自治区教育 厅公布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秋季期招生计划,9 月 12 日,举行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开学典礼。二期 工程于 2019 年 2 月开工,截至 2019 年底,大部分主体已封顶,管道、围墙已完成 80%,二期工程计划 - 423 - 2020 年 8 月竣工交付使用。 【办学条件】2019 年底,学校基本具备了本科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建成教室 99 间,其中 288 人 阶梯教室 4 间,150 人教室 2 间,117 人阶梯教室 45 间,100 人以下教室 48 间。建成学生宿舍四人间或 六人间共 1212 间,每间宿舍均配备有空调、热水、洗衣机等。建立了解剖、组胚、机能、生物化学、医 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美容、营养学等 400 多间实验 室及实验准备室。以全校区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路,建成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分子医学、实验生理科 学(机能学)、医学形态学等教学平台,药学实验中心的无机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实验室等,为实验教 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校区食堂宽敞明亮,使用市民卡刷卡消费,能为全校师生用餐提供方便舒适的服 务。体育设施齐全,目前拥有一座 400 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运动场、看台,及篮球场、气排球场等运动场地。 【资产划拨】在资产划拨方面,玉林校区筹备办公室协调国资处根据目前校区 I 期工程建设进度和 相关手续的办理情况,制定务实、可行的校区资产划拨初步方案,我校与玉林市政府已就玉林校区的资 产划拨事宜进行充分深入的沟通,也得到了玉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双方表示因地制宜,在法律法规和 政策的框架下,尽快完成资产的划拨工作。 (撰稿:罗 丹、陈郅荣;审核:卿云波) 蟠龙住宅区建设 【概况】蟠龙住宅区建设办依托南宁市天鑫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这个运营主体,在工程建设、 成本控制、质量控制等环节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自然人股权部分的医大蟠龙润泽苑(3#地)、医大 蟠龙璟泽苑(7#地-南)、医大蟠龙臻泽苑(7#地-北)和医大蟠龙德泽苑(30#地)4 个地块 5 个标段已 进入后期施工阶段,并陆续进行各项验收。学校股权部份邕熙华府(14#地南)4#楼、5#楼已结束摇号并 签定了 264 套商品房买卖合同,3#楼、6#楼已达到预售条件并开展了摇号抽签工作,邕熙华庭(14#地北) 已开始主体招标,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管理人员】蟠龙住宅区建设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主任:卿云波(兼);副主任:何建宇、孟绍 斌、应艳萍(兼);下设综合管理科、工程管理科和资金管理科。学校职工:何强、王宪斌、华震、滕 丽凤;抽调一附院职工:梁洁冰、李玲。抽调肿瘤医院职工:严柳英。 天鑫泽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董事长、总经理:卿云波;副总经理:佘国强、何建宇、孟绍斌、应艳 萍(兼);财务总监:徐红;副总工程师;海鹏、周世春。公司员工(含学校、一附院、肿瘤医院)共 53 人。 股东代表(33 人):卿云波、佘国强、储强、王琳琳、崔英、赵荫农、覃红、罗萍、邓耀良、金嬿、 莫雪安、贺海平、何少健、黄献珍、郑艳燕、林伟雄、陈传考、周永、范德胜、覃耀春、吴宗伟、黄玉、 李坚、刘艳芬、刘勇、崔彤、黄朝阳、何建宇、何强、黄钰铨、黄国发、唐凯、朱江。 监事会成员(4 人):主席:覃耀春;成员:雷小光、李秋兰、梁琨。 业主工程项目监督委员会(26 人):主任:方丽琼;副主任:李田春、李英明;成员:谭国庆、何 际跃、杨朝霞、许荔凡、蒙晋佳、吴永忠、王文弟、彭永红、徐林、黎颂兴、梁海、闭炳林、赵莹、荀 毅宁、农炳、符翠莉、范德胜、黄德智、李拥军、洪超善、诸葛翔、杨忠东、杨付英。 【攻坚克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显成效】 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向业主提交满意答卷 蟠龙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 动,紧紧抓住问题整改务求实效的根本,采取了一系列有力度、有声势的实招,先改、真改、实改,以 整改实效回应群众的关切,改出项目新进度,改出群众获得感。一是开展股东摇号抽签工作,做到“公 - 424 - 平、公开、公正”。3 月 31 日至 4 月 28 日,公司在 29 天内对 16 个户型共分 29 个批次选出了 2123 户 股东期盼已久的选房顺序号。二是组织股东预选房,为正式选房做好准备。6 月 3 日至 6 月 26 日,有序 组织 2168 户股东进行网上预选房,在 24 天时间内,每天从上午 8:00-24:00,工作人员全程值守,平均 每天接待股东访客超过 10 人,来电咨询超过 15 次。三是启动邕熙华府(14#地南)销售工作。6 月 29 日至 7 月 8 日,组织开展邕熙华府、邕熙华庭(14#地)面向广西医科大学职工报名收费工作,10 天内 共接待 7720 名职工的报名。9 月 9 日晚,在几千人的见证下,通过电脑摇号完成邕熙华府 4、5#楼 264 套房子公开透明的摇号抽签工作。经抽签结果公示无异议后,9 月 13 日至 9 月 22 日组织开展 4、5#楼认 购书签订、收房款、签订购房合同等工作,10 日内完成 4、5#楼的销售任务,收到房款 34133.37 万元。 四是开展股东正式选房工作,增强股东获得感。10 月 9 日至 10 月 12 日发放选房时间安排表等相关材料, 10 月 13 日—11 月 3 日开始正式选房,历时 20 余天,16 个户型共分 72 个批次,2168 户股东选出了期盼 已久的房子。 强化服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牢固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对股东和广大 职工的服务。从股东摇号抽签到近期的选房工作,每项工作都以方便广大股东、职工为主。今年共收到 股东更名申请 67 份,办理委托手续 685 人,公司工作人员都以足够的耐心、热情为股东做好解释、指导、 文印、接待等工作,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管控好 5000 人的蟠龙股东 QQ 群,群内不定时发 布公司及工程进展相关情况、日常交流及意见收集,对相关问题做好解释引导;设立公开电子邮箱和意 见箱,虚心接受股东的意见或建议。今年,收到的股东意见,公司都认真讨论、积极回应,可行的立行 立改,其余的也做好解释工作。 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监督 公司注重信息的公开,自觉接受学校、业监委、股东及社会的监督。公 司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以文字、图片和数据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进展、工作思路 等进行通报;各大活动、工作亮点等信息及时得到宣传报道,很好的提升公司形象。今年,通过公司官 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通知、公告、业监委动态、新闻等信息共 115 条。张贴各类宣传展板、发放相关 户型图册资料等不计其数。收到的信访函件,公司都高度重视,按照要求,结合公司真实情况一一做好 解释回复工作。 【夯实管理基础,突出质量和效率】 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完善制定并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采购管理 制度》、《工程签证办理审核流程》、《转帐支付审批流程及财务管理规定》、《工程项目结算审计流 程》、《关于学校对天鑫泽公司 14#地项目建设管理程序的意见》、《蟠龙住宅区 14#地建设项目相关工 作职责及审计工作流程》、《天鑫泽公司关于在工程施工期间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奖励办法》、《南宁市 天鑫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股东(代表)会会议制度》、《监事会会议制度》 等制度,逐步与规范的管理体制接轨。从制度建设着手,严明工作职责和纪律;抓好项目规划、采购、 合同签订管理,施工管理、工程款支付等关键环节,规范工作程序和审批流程,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 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建立顺畅的上传下达通道和规范有序的工作秩序,推动各项工作 顺利开展。 提升公司资质 从公司市场开发战略出发,做好相关资质申报工作,提升公司相关资质。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今年以来,公司共组织公开招聘 6 次,不断发展壮大公司人才队伍。目前,公 司共有员工 53 人,其中聘用了 2 名副总工程师、10 名专业土建工程师、2 名水电工程师、8 名审计人员 和 4 名资料员,以加强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注重加强员工培训,做好法律法规、技术 技能的学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素质;规范薪酬管理,提升员工薪酬待遇,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组 织和员工绩效能力。 - 425 - 【加强重要领域关键关节的监督与监管】 公司重大事项、重大资金使用、重要人事安排都经过相关会议进 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 行集体讨论、决策。今年,公司共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 1 次、中层以上领导会议 36 次、股东代表会议 4 次、全体股东大会 5 次、招标采购领导小组会议 1 次,相关议题共上学校办公会 11 次,党委常委会 8 次。 严格招标程序 公司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所有招标采购的项目,都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学 校和公司的相关招标采购规定,避免暗箱操作、权钱交易,致力维护公司和广大股东的利益。根据不完 全统计,今年 3#地、7#地、30#地完成询价采购(甲控)6 个项目、自主招标采购(甲供)26 个项目近 80 份合同;14#地完成 13 个项目招标,上述招标均按照《公司采购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严格合同、签证管理 按照公司《采购管理制度》执行,严格合同内容的审查把关,严格会签制度, 加强内控,涉及关键或遇有争议条款,均提请中层会议讨论,并经公司法律顾问把关。合同签定后严格 按合同执行,如有签证变化,按照《工程签证办理审核流程》执行,做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签证进行 现场确认,确保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今年,签订的各类合同或协议共 84 份,审核的各类签证 37 项。 严格工序控制 督促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验收规范、操 作规程完成好每一道施工工艺、工序,要求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同时在现场 与监理对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严控并强化材料管理 严格把好材料入口关,从严选择甲控材料,努力形成一套选择甲控材料的工 作机制。从材料源考察入手,通过公开询价、比单价、比质量、比市场信誉度,进行竞争性谈判、反复 商谈,确定品牌好、口碑好、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材料。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构配件、设备 进行控制,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必 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检 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 加强审计 公司秉承“精准、精细、认真、较真”的审计工作理念,克服施工变更事项多、核算内 容杂等困难,按照制度规范严格执行好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工作。对蟠龙住宅区项目目标成本(按每阶段 修正)进行重新审核;对各专业变更工程预算、工程进度款、暂定价材料定价、竣工工程结算、各类签 证等进行审核,其中审核工程联系单 354 份,专项方案 54 份,合同 46 份,各个施工单位工程、报建、 设计类等请款审核共计 168 份。2019 年 1 月—12 月进度款送审总金额为 264738087.11 万元,最终核定 总金额为 195285835.28 万元,总核减金额为 69452251.83 万元,总核减率:26.23%,很好地维护了公司 和广大股东的利益。同时,自觉接受学校审计监督,对资产管理、原始凭证管理、会计基础工作等进一 步规范,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强化运营管理、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加强财会及审计工作人员的培训, 进一步明确岗位责任和业务的管理,让公司更经得起审查,随时接受学校、职工的监督和审计处的复查。 优化资金配置,严格资金资产管理 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以及税法要求,认真做好日常的 报账审核、凭证入账以及税款申报等工作。根据每月项目建设资金支出计划,将公司银行账户里的富余 资金按照结构性存款利率计息,2019 年 1 月至 11 月, 共取得超额利息 963.70 万元(同期利息总收入 1366.86 万元)。 抓好工程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 严格执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各地块工程项目相关负责人对工程施工 质量主体严格跟踪管理,施工现场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健全质量验证、抽检、登记等程序。 业监委代表业主义务对各项目进行质量检查,今年以来,共收到并回复业监委意见反馈 33 次,公司都及 时责成监理和施工方整改落实。同时,全面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文明施工法律、法规和制度,严格按合同 - 426 - 有关条款进行文明施工把控,加强奖惩力度,不断增强全体人员安全文明施工意识和自觉性。 【努力推进工程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控】 自然人股权部分 公司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设计,严格管理,科学施工,集中力量投入工程 建设管理中,与有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优化服务,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但工程进度因各种综合 因素,稍显滞后。今后,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主攻进度关,确保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工程进度基本情况 3#地、7#地-北、7#地-南住宅部分土建和水电项目施工已基本完成。3#地、7# 地-北已开展参照逐套验收标准进行室内装修细部修补、标识和清理;首层大堂和配套用房装修已完成 90%,单元门头装修完成铝单板装饰;首层商铺内部土建和水电初装修已完成,铝合金门窗亦安装完成, 首层外墙干挂石材完成 70%;地下室土建和水电装修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装修细部修补、清理;项目主 体防雷工程已通过验收。30#地争取年前完成标准层贴砖工程及室外总平官网工程,地下室消防、通风工 程、标准层门窗安装及部分商铺石材干挂及部分首层装修;外墙真石漆基本工作面能完成。争取春节前 3#地、7#地-北、7#地-南基本达到竣工验收条件,30#地 1 标、2 标大体完成主要生产工作面。 其他配套工程进度情况 3#地、7#地-北燃气管道住宅部分立管完成 90%,埋地管已敷设完成;住宅 公共部分和地下室各种设备均可正常供电运行。各地块自来水总表和住宅部分水表已安装完成,户内已 接通正式水。 3#地小区园林绿化工程完成凉亭一、凉亭二、直桥和拱桥、中央水景池体、景墙五和景墙六等园建 主体施工。小区外围西面主干道和中庭内部道路已完成土方夯实和铺级配砾石,种植土已初步堆坡;大 型乔木已物色整理待公司选定后进场。7#地-北、7#地-南园林部分景墙已开展施工。30#地 1 标园林已进 场施工。 3#地、7#地-北住宅电梯已投入使用,7#地-南电梯正在调试、验收,30#地已安装部分电梯。3#地基 本完成人防门扇的安装工作。3#地和 7#地-北太阳能基本完成所有栋号设备钢屋架焊接和水箱的安装, 部分太阳能集水板已开始安装;30#地已完成部分楼栋设备钢屋架焊接和水箱的安装。 加强现场管理 在现场管理上,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落实样板工序和材料样板的先行确认制度, 进场材料品牌必须是我公司指定或认可。材料进场经过实测检查、验收,三方签字确认。不定期检查施 工单位安全三级教育资料,安全员安全日记,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塔吊、施工电梯等设备的验收和日常维 护记录。对现场临边维护、用电安全等进行日常检查,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消防设施设备等进行专项 检查,重大节日之前例行检查等,本年度未出现安全重大事故。 【学校股权部份(14#地)】今年,14#地开发建设主要工作有:完成邕熙华府商铺销售定价方案; 邕熙华府、邕熙华庭园林景观方案和邕熙华府园林施工图初审;邕熙华府、邕熙华庭基坑支护结算资料 审核中涉及相关技术问题的核实处理;邕熙华庭总平规划图和单体建筑方案以及绿建等文本设计方案审 核;邕熙华府住宅和商铺及车位的交付标准编制审核、销售和定价方案;邕熙华庭燃气、人防施工图审 查等合同的审核;邕熙华庭补充地质勘察方案审核;邕熙华府、邕熙华庭住宅图册和邕熙华府商铺图册 审核;装配式建筑方案讨论及审核;协调组织专家对邕熙华府、邕熙华庭江水源系统初步设计方案进行 专题论证;邕熙华府地下室车位优化审核,通过优化增加子母车位 46 个,标准车位 3 个;启动 14#地南 土地不动产抵押,收到的银行发放贷款 3500 万元用于 14#地建设资金等。 目前,14#地南区 4、5#楼已摇号结束并签定了 264 套商品房买卖合同,收到购房款 34133.37 万元; 3、6#楼也达到预售条件并开展了摇号抽签工作;1#楼 A、B 单元负 2 层人防工程进行网上申请,负 2 层 墙柱模板加固;2#楼 5 层梁板钢筋绑扎完成;3#楼 A 单元 6 层墙柱钢筋绑扎,7 层梁板模板安装;4#楼 12 层墙柱钢筋绑扎;5#楼 A、B 单元停工整改中;6#楼 12 层外悬挑架搭设施工。地下室部分:4-2 区负 1 层墙柱模板加固,顶板层梁板钢筋绑扎;7-2 区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成;7-3 区负 2 层墙柱模板安装, - 427 - 负 1 层梁板钢筋绑扎。北区已开始主体招标工作。一直以来公司都加强学校作为出资人的监管力度,重 大事项均按学校“三重一大”制度要求报学校办公会、党委常委会审议;每个季度均向学校汇报 14#地 项目进展情况,确保 14#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撰稿:韦静云、何建宇;审核:卿云波) 表 2:蟠龙住宅小区各地块优化降低成本汇总表 地块 优化后降低成本总额(万元) 优化增加车位数(个) 优化后降低成本总额+优化增加车位数(万元) (7#地)-南 1113.8 41 1521.00 (7#地)-北 2249.344 39 2639.344 (3#地) 1515.34 55 2065.34 (30#地)基坑 362.00 \ 362.00 (30#地) 3526.794 64 4166.794 合计 10754.478 表 3:蟠龙住宅小区招标、合同谈判让利汇总表 地块 招标让利百分比 招标让利(万元) 合同谈判让利(万元) 7#地-南 6.66% 2157.00 7#地-北 5.97% 1898.00 3#地主体 6.06% 1439.00 30#地基坑 3.49% 98.00 30#地-Ⅰ标 6.03% 1678.00 260.00 30#地-Ⅱ标 6.12% 1337.00 210.00 小计 / 8607.00 570.00 100.00 合计 9177.00 表 4:蟠龙住宅小区地块简况表 地块 用地面积(m2) 开发简况 27398 总建筑面积 144706.43m2,共 5 个单体,地上 31-32 层框剪结构,地下 2 层。由中铁城建 集团承建,于 2015 年 6 月正式开工,已先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 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截止 2019 年底,7#地-南住 宅部分土建和水电项目已基本施工完成,12 月份能接通正式电。自来水总表和住宅部分 水表已安装完成,户内已接通正式水。园林部分景墙已开展施工,电梯正在调试、验收。 医大蟠龙 臻泽苑 (7#地-北) 30940 总建筑面积 146779.05m2,共 6 个单体,地上 17-32 层框剪结构,地下 2 层。由广西区建 工总承包公司承建,于 2016 年 10 月 12 日进场施工,已先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截止 2019 年底, 7#地-北住宅部分土建和水电项目已基本施工完成,已开展参照逐套验收标准进行室内装 修细部修补、标识和清理。首层大堂和配套用房装修已完成 90%,单元门头装修完成铝 单板装饰;首层商铺内部土建和水电初装修已完成,铝合金门窗亦安装完成,首层外墙干 挂石材完成 70%。地下室土建和水电装修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装修细部修补、清理;项 目主体防雷工程已通过验收。燃气管道住宅部分立管完成 90%,埋地管已敷设完成,地 面控制设备未安装;已接通正式电,住宅公共部分和地下室各种设备均可正常供电运行。 自来水总表和住宅部分水表已安装完成,户内已接通正式水。园林部分景墙已开展施工, 住宅电梯已投入使用,太阳能基本完成所有栋号设备钢屋架焊接和水箱的安装,部分太阳 能集水板已开始安装。 医大蟠龙 28115 总建筑面积 117683.35m2,共 8 个单体,地上 9-25 层框剪结构,地下 2 层。由中城建第六 医大蟠龙 璟泽苑 (7#地-南) - 428 - 地块 用地面积(m2) 润泽苑(3# 地) 医大蟠龙 德泽苑 (30#地) 邕熙华府、 邕熙华庭 (14#地) 开发简况 工程局集团有限承建,于 2016 年 1 月 25 日正式开工,已先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各栋号的坐 标定位已通过规划局的验收工作。截止 2019 年底,住宅部分土建和水电项目施工已基本 完成。已开展参照逐套验收标准进行室内装修细部修补、标识和清理;首层大堂和配套用 房装修已完成 90%,单元门头装修完成铝单板装饰;首层商铺内部土建和水电初装修已 完成,铝合金门窗亦安装完成,首层外墙干挂石材完成 70%;地下室土建和水电装修基 本完成,正在进行装修细部修补、清理;项目主体防雷工程已通过验收。燃气管道住宅部 分立管完成 90%,埋地管已敷设完成;住宅公共部分和地下室各种设备均可正常供电运 行。自来水总表和住宅部分水表已安装完成,户内已接通正式水。园林绿化工程完成凉亭 一、凉亭二、直桥和拱桥、中央水景池体、景墙五和景墙六等园建主体施工。小区外围西 面主干道和中庭内部道路已完成土方夯实和铺级配砾石,种植土已初步堆坡;大型乔木已 物色整理待公司选定后进场。住宅电梯已投入使用,基本完成人防门扇的安装工作。太阳 能基本完成所有栋号设备钢屋架焊接和水箱的安装,部分太阳能集水板已开始安装。 51284 总建筑面积 252275.13m2,共 11 个单体,地上 3-33 层框剪结构,地下 2 层。由广西壮族 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承建。Ⅰ标于 2016 年 7 月 28 日进场施工、Ⅱ标于 2016 年 10 月 12 日进场施工,已先后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 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30#地自来水总表和住宅部分水表已安装完成,户内已接通正式水。已安装部分电梯,已 完成部分楼栋设备钢屋架焊接和水箱的安装。Ⅰ标 1 标园林已进场施工。 56088 邕熙华府(14#地南)4、5#楼已摇号结束并签定了 264 套商品房买卖合同,收到购房款 34133.37 万元;3、6#楼也达到预售条件;1#楼 A、B 单元负 2 层人防工程进行网上申请, 负 2 层墙柱模板加固;2#楼 5 层梁板钢筋绑扎完成;3#楼 A 单元 6 层墙柱钢筋绑扎,7 层梁板模板安装;4#楼 12 层墙柱钢筋绑扎;5#楼 A、B 单元停工整改中;6#楼 12 层外悬 挑架搭设施工。地下室部分:4-2 区负 1 层墙柱模板加固,顶板层梁板钢筋绑扎;7-2 区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成;7-3 区负 2 层墙柱模板安装,负 1 层梁板钢筋绑扎。邕熙华庭(14# 地北)已开始主体招标工作。 (撰稿:韦静云;审核:何建宇) - 429 - 体 育 卫 生 与 治 保 体育工作 【公共体育教学】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 育内涵式发展” 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重在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实施高校体育固本工程,为学 生人才培养提供第二课堂教育平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至关重要。体育部全面贯彻《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继续推行“半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教学 模式,按计划完成了全校各学院学生的公共体育课教学任务。2019 年 5—6 月,9—12 月对全校 11334 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了 95.2%。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 【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了“年华杯”篮球赛、“丰华杯”足球赛、“兴华杯”排球赛、武术节、新 生“超霸杯”篮球赛。3 月—11 月组织举办了赛事多、规模大的广西医科大学第 49 届运动会(啦啦操、 游泳、足球、武术、网球、田径比赛)、举办 2019 广西医科大学教职工气排球赛。校职工羽毛球队参加 2019 年广西高校教职工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获得第 5 名的成绩。 【运动训练与竞赛】2019 年,学校各高水平运动队成绩喜人。校啦啦操队参加全国赛事勇夺 4 个冠 军。校足球队在“2018—2019 年全国足球比赛”中获女子普通本科组第二名。校网球队获西南分区赛男 子甲组团体第四名,女子甲组团体第四名。校武术队在“2019 全国高校健身气功锦标赛”中荣获女子大 舞冠军,男子易经筋冠军,普通院校集体八段锦一等奖,集体大舞二等奖。校排球队在 2019 年“恒佳杯” 第三届广西高校大学生气排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第二名、女子第七名。2019 年,我校参加广西第十二届 学生运动会,获普通本科组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实现历史突破。各项比赛共获:第一名 6 个;第二 名 8 个;第三名 8 个;第四名 8 个;第五名 8 个;第六名 7 个;第七名 6 个;第八名 2 个。 【校啦啦操队获得 4 项全国啦啦操赛事冠军】2019 年,学校啦啦操队代表学校先后参加了系列全国 级啦啦操赛事,先后夺得了 4 项冠军。5 月天津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取得公开青年丙组大集体组爵士自选 动作、小集体组花球规定动作两项冠军;12 月深圳全国啦啦操冠军赛取得小集体组花球规定动作比赛第 一名、公开青年丙组大集体组爵士自选动作比赛第二名。在 2019 年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中,校啦啦 操队获得团体第一名、自选爵士第一名、自选技巧第三名、规定花球第四名。 【校武术队在 2019 年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获得普通功法六字诀第一名,集体赛二等奖、 三等奖】2019 年 7 月,校武术队在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中女子大舞冠军,男子易经筋冠军,普通 院校集体八段锦一等奖,集体大舞二等奖;在 2019 年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中,校武术队共获得 19 项名次,第一名 2 个,第二名 5 个,第三名 3 个,第四名 5 个,第六名 3 个,第七名 1 个。 【校足球队在“2018—2019 年全国足球比赛”中获女子普通本科组第二名】校足球队在“2018—2019 年全国足球比赛”中获女子普通本科组第二名。在 2019 年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中获得女子足球第一名。 【校网球队在 2019 年第二十三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西南分区赛男子甲组团体第四名、女子甲 组团体第四名】2019 年第二十四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西南分区赛男子甲组团体第四名,女子甲组团 - 430 - 体第四名。在 2019 年广西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中,网球队获得女子团体第 1 名,男子双打第 1 名、男子 团体第 3 名,女子单打 2、3 名,女子双打 3、5 名,男子单打第 5 名。 (撰稿:黄国喆;审核:穆 飒) 第四十九届运动会 【第四十九届运动会】第四十九届运动会从 3 月至 11 月按计划举行,本届运动会,共有 4140 个代 表队,1879 名运动员参赛,学生参与竞赛工作 183 人次;组织了 64 次专项裁判培训。于 11 月 16 日, 所有比赛结束。本届运动会田径破纪录一项:药学院 周建秋以 28.30 打破女子 200 米纪录。学生组团 体总分前八名分别为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全科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 学学院、肿瘤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工组团体总分前八名分别为附属武鸣医院工会、护理学院分 工会、二附院工会、机关六分工会、一附院工会、人文马院分工会、公共卫生学院分工会、基础医学院 分工会;公共卫生学院, 肿瘤医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 全科医学院, 信息与管理学院, 生命科 学研究院等 7 个单位获得精神文明组织奖;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第二临 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体育部等 7 个单位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曾志羽副校长参加开幕式并致 开幕词。 (撰稿:黄国喆;审核:穆 飒) 校园医务卫生工作 2019 年 9 月,广西医科大学医务所(校本部)整建制划拨一附院管理,由预防保健科负责管理工作, 继续承担学校疾控、门诊、体检、保健、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小孩统筹医疗及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医 务所 2019 年日常门诊量约 7000 人次,完成本科、高职、研究生新生体检共计 4526 人次,并为 4526 名 新生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为学校各种活动、大型考试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50 次,为 429 名学校职工统一 办理小孩统筹医疗证。协助学生食堂进行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共完成 12 次检查监督工作,并针对存在问 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2019 年,学校常住人口 25338 人,流动人口 486 人,其中流入 336 人,流出 150 人;已婚育龄妇女 515 人,出生人口 41 人,其中一孩 23 人(男 10 女 13),二孩 18 人(男 11 女 7),出生率 1.62‰,死 亡 20 人;计划生育率 100%。全年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情况,顺利完成青秀区下达给学校的各项工作 指标和任务,通过南宁市青秀区辖区街道考核验收。 4 月,组织全校女教职工进行妇科专项体检,为 327 名副高副处以下女教职工升级妇检项目,检查 费用共计 63765.00 元。 5 月,根据南宁市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做好 2019 年南宁市城镇计生家庭爱心保险续保工作的通知》 (南计生协会发〔2019〕8 号)文件精神,为符合参保条件的 219 户计生家庭购买爱心保险;继续落实 独生子女政策,做好教职工独生子女政策性补助工作,2019 年为 247 户独生子女家庭发放“独生子女保 健费和‘六一’节慰问费”,共计发放金额 27560.00 元。 6 月和 12 月,组织辖区楼栋计生管理员对学校辖区人口进行全面核查,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 - 431 - 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全年为学生及学校职工、家属出具各类家属证明材料共 185 份。 (撰稿:黄静燕;审核:严 皓) 校园治安工作 【概况】全年,校园“110”值班室共接出警 875 起,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13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5 名;推回未上锁电动(自行)车 780 辆、处理各类纠纷 14 起、做好人好事 57 起;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 大型活动 122 次、出动警力 1460 余人次。服务了师生、打击震慑了不法分子、维护了校园良好的治安环 境,未发生泄密、邪教组织等事件,无入室盗窃记录,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安保工作】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工作机制,成立 并及时调整涉及安全稳定工作的一系列组织领导机构,并开展宣传贯彻活动和落实情况督导。党委常委 会定期专题研究安全稳定工作,传达上级相关会议精神和重要指示。5 月 13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安全 稳定工作会议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与 55 个单位签订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做到综治 安全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落实,把安全管理工作分解到各部门;9 月 26 日,召开安全稳定工作布 置会,督导各单位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 神。同时,组织召开了春、秋季学期安全稳定工作推进会等会议。 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 通知》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合整治工作方 案》、《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加强“治乱”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扫黑除恶问题线索收集 的公告》,成立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信箱和电子邮箱,开设专题网页,建 立警校联动机制,严密摸排,大造声势,落实重要敏感期“日报告”、安全稳定“周报告”和扫黑除恶 治乱情况线索“月报告”及校园安全稳定“月台账”制度,专项斗争工作稳步推进,学校没有发现任何 涉黑涉恶线索和问题。主动协调南宁市交警七大队、滨湖派出所和中山街道办城管中队、津头社区等单 位做好学校后门至一附院路段的“治乱”工作;主动发函到青秀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请求 解决双拥路学校大门口交通安全隐患,共同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治乱”工作,治乱问题初见成效。 全年,共制作专题橱窗 9 幅、悬挂横幅 60 余条、发放宣传单 500 余张,协助辖区公安机关、社区到校开 展宣传活动 5 次。 【技防建设】2019 年,校本部“天网”高清摄像头达 505 路,基本实现重要部位、主要路段全覆盖。 全年录像查询共 273 起,其中查找嫌疑人 40 起、好人好事 27 起、协助公安机关查找线索 19 起、其他事 项查看 187 起。武鸣校区“天网”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 【国家安全人民防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及时成立由分管校领导 任组长,统战、宣传、保卫、学工、信息中心和南宁市公安局经文保支队等多部门分工协作的校警联动 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学校与公安部门实行校警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宗教渗透和校园传教活动的摸排 力度,防患于未然。密切关注师生舆论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强化网 络舆情监控和正面宣传引导。畅通信访渠道,依法依规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活动,努力树牢师生员工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意识。5 月 7 日,组织学校 150 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到南宁市博物馆参观“国家政治安全警示教育展览”。主动联系国安、经文保、经侦、邪侦等部门领导 到学校开展宗教事务知识座谈、“三反”教育讲座和新生入学国家安全教育,做好信息收集、研判和处 置工作,有效维护了校园政治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各种防范措施,抵御宗教、“三股势力”和邪教等组 织向校园渗透。 - 432 - 【户籍管理】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全校户口登记在册 4868 人(含职工、家属、学生),职工 集体户 516 人、学生集体户 377 人、家庭户数 1489 户约 3975 人。协助滨湖派出所完成学校第二代居民 身份证申报、换证和补办工作。办理包括政策咨询、户口查询和外借以及户口迁移、出具户籍证明等在 内的多项业务。全年共办理户口迁移 280 人次、新生儿入户 17 名、身份证 206 人,户口借用 149 人次、 查询 284 人次,出具户籍证明 495 份,将涉及搬迁武鸣校区的学生户籍信息录入新的校园管理系统。 【门禁管理】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办理固定车 3280 辆次、公务车 323 辆次,发放公务单 142 本 3160 张,收取收费报表 2396 份、办理报账业务 9 项、处理门禁系统故障 655 次。 (撰稿:吴高中;审稿:蒋建国) 消防工作 【消防演练】5 月 15 日,组织全校 170 余名兼职消防安全员进行消防业务知识培训;5 月底,组织 14000 余名学生消防模拟烟道逃生体验;6 月底,指导附小、幼儿园师生消防疏散逃生和防灾演练;结合 2019 级新生军训,组织开展灭火器实操和模拟屋疏散逃生演练;11 月份,在全国第 28 个“119”消防宣 传日期间,组织开展消防应急处置演练等系列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活动。 【消防管理】全面强化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工作坚持每日巡查并做好登记,同时对消防设施设备的 完好率、有无火灾隐患等进行统计备案,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研究制定《“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 安全检查专项行动方案》;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和隐患大整治。校园自 动消防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 93%以上。全年共抽查普查学生宿舍 13 次;在重要敏感期和节假日对食堂、 学生宿舍、实验室及办公区域等进行安全督查 7 次。印发《消防巡查记录本》100 余本,制作张贴“消 防安全责任牌”2000 余块。每半年对职工生活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清理和更换,9 月更换 828 具即 将到期的灭火器用于军训学生实操。上半年完成了自动消防系统的并网;8 月份完成自动消防系统维护 工作的招标工作;协助做好武鸣校区的消防安全工作,有效消除各类消防安全隐患,全年没有发生火灾 事故。 (撰稿:吴高中;审稿:蒋建国) 武装部工作 【征兵工作】研究制定 2019 年大学生夏秋季征兵工作方案,先后 3 次召开征兵工作会议进行政策宣 传和动员,鼓励大学生报名参军。学校共有 97 名大学生报名参加身体检查、64 人上站参检,李秋蓉(女)、 彭佩(女)、农群靖(女)、韦雅婷(女)、龙彦玲(女)、莫兰东(女)、付红胜、戴奇良、杨再稳、 尤江、许运祥、苏航、班啟力、欧才佳、刘畅宇、李明、谈俊杰、张传林、宋永杰、梁诗泰、吕银晖、 陈浩、许乃冰、张家铭、王景园、龚厚杰、牙侯包、陈家锐、窦小龙、唐颖棐、黄善银、李杰、于子程、 赖盛钦、吴国威、罗景程、沈通煌、丘译凯、谭韦家思等 39 人被批准应征入伍。 学校出台了《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入伍优待政策(试行)》。武装部分阶段对参军学生进行统计、建 档,为入伍学生办理保留学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入伍奖励金发放等事务。保卫、教务及相关学院 加快推进退伍学生的休、复学事宜。主动收集整理我校复退转军人资料,积极协调青秀区民政局工作 人员来学校办理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的信息采集、发放“光荣之家”牌匾,全面落实拥军优属相 关政策。 【军训工作】研究制定 2019 年大学新生军训、军训服装招标采购方案,及早联系承训基地,多方协 - 433 - 调,新生军训工作按计划组织实施,3576 名新生全部通过军训考核;认真贯彻新的《军事课教学大纲》, 协调教务处统筹安排年度军事理论教学任务,研究军事理论教学方法,规范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制定 《军事理论课教学进度课程表》,全部实现小班课堂教学,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按计划组织实施。 (撰稿:吴高中;审稿:蒋建国) - 434 - 群 团 工 作 工会工作 2019 年,校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 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政治方向,凝聚奋进力量,围绕中国工会十七大的新要求新部署,围 绕学校中心,服务学校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行工会职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 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9 年,认真开展“先锋党员+”立德树人工作,与学生排球协会结对共建,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 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举办培训班、组织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组 织校内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工作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彰显工会工作“忠诚党的事业 竭诚服务职工”的价值 内涵。 2019 年,学校工会“大手拉小手,结对齐发展”——结对建小家工作获由自治区教育工会组织的区 直驻邕高校创新工作考评创新工作奖;我校自治区级“赵劲民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自治区总工会年度 复审;基础医学院罗小玲教授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药学院魏红玉、第二临床医学院黄 子津 2 位老师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分别荣获了理科组、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被评为“广 西五一劳动奖章”;基础医学院分工会荣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职工小家”、“全区模范职工小家”, 教务处获“广西工人先锋号”。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职代会积极推进学校建设与发展的作用】认真落实《广西医科大学 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和二级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建立完善了《广西医科大学校务公开》、《广 西医科大学教职工民主议事会章程》和《广西医科大学教师校内申诉办法》(试行)等相关制度。2019 年 4 月 23 日学校召开广西医科大学第七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 到会代表 330 人。会议主要议程有三项:一是听取赵劲民校长工作汇报。二是听取和审议 2018 年财务决 算及 2019 年预算情况报告。三是通报教代会代表提案收集情况。大会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校长工作 报告和预决算报告。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做好组织服务职工群众和提升教职工素质的工作】忠 诚党的事业,竭诚服务职工,围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依托校内 21 个分工会和 17 个职工协会, 广泛开展会员看电影、春秋游、气排球比赛、校运会比赛、三八劳动妇女节等活动。组织庆祝“三八妇 女节”校工会、联合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校工会、校女工委举办“爱国荣校敬业 传颂《红色家书》” 主题活动;4 月,组织参加自治区教育工会举办的自行车赛获得团体接力赛第三名;5 月,举办“当好主 人翁 建功新时代”2019 广西医科大学教职工(工会会员)气排球比赛;6 月,组织参加了由自治区教 - 435 - 育工会举办的 2019 年全区高校教职工气排球比赛暨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职工气排球比赛获男子第二名; 11 月,与体育部共同承办了广西医科大学第四十九届运动会,共有 458 人参加了 19 个单项比赛,25 支 队伍参加了 3 个集体项目的比赛;12 月,组织单身职工参加南宁市总工会举办的“寻爱之旅”联谊活动。 各分工会配合学校各职能部门开展了各类教学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科研成果评展等等建功立业 竞赛活动,搭建教职工人才队伍学习、交流与成长新平台。 【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扎实有效开展精准帮扶民生工程和暖心工作】助力脱贫攻坚,贯彻落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自治区总 工会、自治区教育工会的通知精神,向学校定点扶贫单位马山县采购价值 83 万元的消费扶贫慰问品;积 极组织开展“践行新思想 奋进新时代”主题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校医务工作者前往桂林资源县 进行义诊并捐赠价值 8000 元物资一批。构建以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教职工工作体系,开展困难教职工 (农民工)核查及慰问活动,继续对教职工做好“八慰问”(节日、生日、结婚生育、住院、退休、去 世、家庭困难、劳动模范)”等家访工作,开展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为 1225 名教职工购买广西职工 医疗互助保障,发挥女职工委员会作用,落实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有针对性地对教职工开展心理疏导、 大病救助、法律援助、婚恋交友、活动场地提供等服务,积极参加学校关乎民生工作,做好附小幼儿园 各项管理工作,推动职工危旧房改造,不断解决广大教职工后顾之忧。 (撰稿:覃江丽;审核:严 皓) 共青团工作 2019 年,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校团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扎实做好学校共青团各项重点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团员青年】 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 综合运用专题学习会、宣讲报告、培训研讨、实践教育等活动,进一步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切实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结合“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开展知识竞赛,对学习成果进行监视;二是结合团组织生活、 工作例会,开展专题学习;三是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如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五四 运动 100 周年,广泛开展“青春告白祖国”、“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致青春·为家国”等系 列主题教育活动;四是结合系列理论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学生组织、学 生社团、团属网站、新媒体平台等的统筹管理,把好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参与主旋律、正能量传 播。加强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和宣传骨干队伍建设,目前校级网宣员 25 名;加强校园之声广播站管理, 严把内容关;喷泉广场大屏幕和体育场大屏幕累计播放时长约 300 小时。 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我校四名同学成为 2019 年广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 程培养对象,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认真做好培养工作。11 月举办广西医科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300 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建功新时代】 开展武鸣校区搬迁学生思想动员系列活动 5 月召开学生骨干“搬迁思想动员会”;3—5 月举办“武 鸣校区,我想对您说”主题征文比赛;11 月召开武鸣校区学生搬迁动员会暨情况说明会。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 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在校生“返家乡”开展社会 实践。我校确立了 35 支重点团队,15 支专项团队,参与人数约 3000 人,足迹遍及各地市、县区、乡镇、 - 436 - 村屯,其中包括 28 个贫困村,慰问贫困户 170 户、慰问贫困学生 169 名。3 个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 团队,3 个团队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团队。校团委荣获 2019 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 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1 个团队荣获 2019 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践活动优秀团队。社会实践结束后,我校及时召开总结会并进行表彰,共表彰优秀指导老师 92 人,先进 个人 345 人。 持续打造“耆青工程”品牌。2019 年举办思想引领活动 2 场次,开展健康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 4 次, 开展文体交流活动 1 次。 着力促进学生创新创业 2017—2018 学年“未来学术之星”结题 119 项,共评出一、二、三等奖 31 项。2019 年“未来学术之星”立项 126 项,每项给予 1000 元经费支持,共计 12.6 万元。 积极组织并遴选作品参加“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3 项。 落实“千校万岗”大中专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19 名专职团干帮扶 57 名建档立卡贫困毕业生。 大力活跃校园文化体育活动 我校现有学生社团 64 个,其中校级社团 44 个,院级社团 20 个,参与 社团的在校学生 6814 人次。2019 年度学生社团共举办活动 239 余场次,其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45 余 场次,参与人数 9769 余人次。2019 年共举办了新生入学主题教育文艺晚会、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毕业 生演讲比赛、“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专题讲座等校园文化活动。并与体育部共同承办了第四十九届运 动会,联合举办“年华杯”篮球赛、“兴华杯”排球赛等体育活动。 维护学生发展权益 2019 年,开展了“3·15 权益周”和新生入馆教育等权益维护活动。通过线上 线下搜集同学们的意见,共提交了 10 余份报告呈报相应的职能部门,并组织召开职能部门交流会。我校 第三十次学生代表大会共收到有效提案 140 份,经学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审议立案 46 份,提交至相关职 能部门,并将相关职能部门的处理结果和答复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代表。 积极选树和表彰先进典型 校团委荣获 2018 年度广西“五四红旗团委”;钟博华荣获第 22 届“广 西青年五四奖章”;3 个团支部荣获 2019 年广西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 【聚焦提升共青团的组织力,加强组织建设】 开展团组织整顿工作 制定我校《2019 年共青团基层建设整顿攻坚实施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了调研情况摸清底数、整顿软弱涣散组织、切实加强有效覆盖三个“百日攻坚”行动。 持续推进“智慧团建” 按照摸清组织底数、助力组织整顿的目标,扎实推进“智慧团建”系统建 设,对全校团员、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核准和入库,截止 2019 年 11 月 28 日,智 慧团建系统中,完成了六级组织树、552 个基层团组织的录入,已完成团干部录入率 100%,已完成团员 录入率 97.1%。核查了约 80 位团员的团员档案,进行了 2 次校内“智慧团建”系统培训,培训了 200 余 名“智慧团建”管理员。切实解决好“学社衔接”的突出问题,完成了 7504 名团员的团组织关系转接。 43 个团支部被列为后进团支部,目前 17 个后进团支部整顿后合格。 建立基层团组织工作量化考评机制 制订《广西医科大学二级团组织工作考评细则》,将二级团组 织的基础团务工作、重点工作等进行量化考评,将基层团建工作推向规范化、具体化、客观化。 【聚焦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扎实推进团学改革攻坚】 学生会改革 简化机构人员,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5 人,不设主席、副主席,设执行主席,执行主 席由主席团成员轮值担任,以学期为一个轮值周期;设 8 个工作部门,各部门部长 1 名,副部长 1 名, 工作人员共 38 名。加强作风建设,学生会工作人员为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推进落实《学生会研究生会 干部自律公约》;积极探索志愿者招募制度,建立学生会志愿服务队;建立以服务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 机制,学生骨干在参与评奖评优等事项时,不与其岗位直接挂钩。 - 437 - 加强学生社团管理 改革管理机制,将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功能和工作骨干并入校团委社团管理部, 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了《广西医科大学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严格骨干遴 选,学生社团负责人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在前 50%以内,思想政治类和志愿公益类社团的指导教师为中共 党员、负责人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有进展 我校第二课堂数据管理拟依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开发的“第 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到梦空间)实施,目前正在对接该中心,积极搭建平台。 (撰稿:刘晓飞;审核:梁 婕) 学生社团工作 2019 年,我校有公益实践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思想政治类、创新创业类共 64 个学生社 团,其中校级社团 44 个,院级社团 20 个,公益实践类 16 个,文化体育类 34 个,学术科技类 12 个,思 想政治类 1 个,创新创业类 1 个,参加社团的在校学生有 6814 人次。精彩的社团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创 新,在创新中不断地发展,更加贴近生活、联系社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版块,更成为我校实践 育人的重要平台。2019 年,我校校级学生社团举行社团活动 239 余场,公益实践类社团开展志愿服务 145 余次,参与人数达 9769 余人次。 (撰稿:梁冬玲;审核:梁 - 438 - 婕) - 439 - 2019 年绿色营“探访三娘湾,共 在钦州金鼓村、三娘湾开展滩涂生态宣传、小学环境 护生态灵韵”三下乡活动 教育、急救知识等生态宣传活动 师生通过购买书籍捐赠给山区小朋友 给学校常见树木进行科普,挂上标识牌 “旧衣回收,情暖人心” 绿沙第 23 届全体见面会 “绿色回收,助力环教” 2019 年 11 月红树林巡护活动 “传递知识,传递爱”捐书活动 “请记住我——植物心语”精品 项目活动 新成员成立大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6 7 8 9 10 11 12 13 校园书信漂流活动 2019 年红树林保育营暨绿色希望 在防城港开展红树林生态复种、小学环境教育、入户 环教项目营暑期“三下乡” 调查等自然体验活动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5 青年志愿者协会 2019 年 7 月 14 日—21 日 绿色离校,绿色感恩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4 14 2019 年 7 月 13 日—19 日 2019 年暑期营招新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3 校园书信互递 社团交接 红树林巡护、生态知识了解 开展纸箱回收活动,义卖用于小学下乡环境教育 社团文化展示、分享社团活动 回收军训、闲置的衣物 主要回收毕业生闲置的衣物和书籍 2019 年暑期营招新报名 2018 年暑期营成果展示暨 2019 年暑期营招新动员会 2018 年暑期营报告会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2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门口 对面 广西防城港石角村、珍珠 湾红树林保护区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门口 对面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俱 乐部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门口 对面 广西钦州金鼓村、三娘湾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10 月 26 日 广西医科大学食堂一餐 对面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俱 乐部 2019 年 10 月 31 日—11 月 2 日、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校 11 月 10 日 园内 2019 年 11 月 19 日—11 月 20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10 日 2019 年 11 月 14 日—11 月 15 日 2019 年 10 月 25 日 2019 年 10 月 14 日—10 月 15 日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门口 对面 2019 年 5 月 8 日—5 月 9 日、5 月 11 日 广西防城港石角村,珍珠 湾、乌头红树林保护区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门口 对面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楼一 楼报告厅 南宁方舟至爱特教学校 活动地点 2019 年 4 月 16 日 2019 年 4 月 14 日 2019 年 3 月 24 日 与青协志愿者一起给自闭症儿童宣传自然教育 关爱星星上的孩子 ——自闭症儿童活动 绿色沙龙环保协会 1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表 1:2019 年学生社团大型活动汇总表 - 440 - 2019 年 10 月 19 日 英文书写大赛 招新活动 迎新大会 晨读活动 2019 英语微电影大赛拍摄活动 EC 口语角 平安夜送礼物活动 校园公益维修自行车 英语俱乐部 英语俱乐部 英语俱乐部 英语俱乐部 英语俱乐部 英语俱乐部 英语俱乐部 自行车协会 23 24 25 26 27 28 29 义务维修 给俱乐部成员送苹果等礼物,寓示平平安安~ 在周五晚上召开的,十分有趣的,生动的英语互动 活动,后面的时间还邀请了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的外国 友人为俱乐部成员介绍风土人情 以俱乐部的名义参加区级的英语微电影大赛 医科大校本部(药基楼 2 教室) 医科大校本部(喷泉广 场) 医科大校本部(科技楼 3 教室) 大学生俱乐部 人文学院四楼 喷泉广场 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 新兴苑社区 2019 年 4 月 26 日—27 日 2019 年 12 月 23 日 2019 年 1 月 1 日—12 月 5 日 喷泉广场 医科大武鸣校区 (A1-112) 医科大校本部(杏湖旁、 科技楼) 医科大校本部、医科大第 2019 年 10 月 13 日—2019 年 11 一附属医院、医科大附属 月 18 日 口腔医院 2019 年 1 月 1 日—2019 年 12 月 医科大校本部(杏湖旁) 16 日 2019 年 10 月 19 日 俱乐部骨干为 19 年新入俱乐部的会员展开的 迎新大会 每天早上的晨读活动 2019 年 9 月 10 日—11 日 2019 年 5 月 30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俱乐部骨干对 19 年入学的新生展开招新活动 俱乐部成员进行英文书写大赛 两个协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卫协与医疗保障协会联谊活动 22 21 新老生见面,与指导老师交流,介绍协会 新生见面会 2019 年 10 月 20 日 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献爱心活动 2019 年 11 月 9 日 卫生健康政策研究 协会 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献爱心活动 青年志愿者协会 18 进社区开展宣传及义诊活动 广西医科大学操场 活动地点 2019 年 10 月 27 日、11 月 2 日、 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11 月 16 日 20 防癌宣传 青年志愿者协会 17 进医院陪肿瘤病人聊天、做手工 2019 年 11 月 15 日—16 日 2019 年 9 月 29 日 关爱肿瘤病人 青年志愿者协会 16 校运会志愿者活动 活动时间 19 青春赛场、志愿同行 青年志愿者协会 15 活动内容 广西医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1.设置向祖国告白区,并拍照;2.录制“我和国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理论研究 同框”“青春告白 爱我中华”“以青春之名 为祖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会 2019 年 “时光荏苒 爱国依旧” 国奋斗”视频;3.现场赠送活动小礼品;4.进行爱 青年理论研究会 主题活动 国知识抽奖问答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 441 - 新旧会员见面会 体育活动比赛 与广西民族大学进行足球交流活 动 科研培训班第一次课 科研培训班第二次课 科研培训班第三次课 科研培训班第四次课 科研培训班第五次课 实验室安全小组招新摆摊宣传 SICA 第三次双语桥活动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换届大会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第九周年庆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招新活动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第九届见面会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第四届“留” 动医大——中外定向挑战赛 留动医大定向挑战赛 学雷锋树新风 足球协会 科研互助协会 科研互助协会 科研互助协会 科研互助协会 科研互助协会 科研互助协会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学生国际交流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定向 运动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践行雷锋精神 足球比赛 与广西警察学院进行足球交流活 动 足球协会 33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足球比赛 与广西大学进行足球交流活动 足球协会 32 49 足球比赛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十九届运动会 暨第五届足球联赛 足球协会 31 足球裁判吹罚及培训 社区义诊 社区义诊 定向比赛 招募新会员 游戏活动交流 换届大会各项流程 游戏比赛互动 摆摊宣传 如何撰写基础标书 未来学术之星申报书的撰写 R 语言的使用 endnote 的使用 数据库文献检索 足球比赛 协会新成员见面会 自行车协会新老会员见面会 自行车协会 30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2019 年 4 月 21 日 2019 年 3 月 10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2019 年 10 月 25 日 2019 年 9 月 11 日—12 日 2019 年 5 月 24 日 2019 年 5 月 10 日 2019 年 4 月 19 日 2019 年 11 月 19 日 2019 年 11 月 24 日 2019 年 11 月 17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2019 年 11 月 3 日 2019 年 10 月 26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2019 年 11 月 16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9 月 12 日—10 月 30 日 2019 年 10 月 25 日 活动时间 新竹社区 金浦社区 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校内 国教院 201 教室 喷泉广场 国教院 202 教室 国教院 206 教室 国教院 206 教室 一餐门口 药理楼 10 教室 药理楼 19 教室 药理楼 20 教室 药理楼 20 教室 综合楼 103 广西医科大学田径场 广西医科大学田径场 广西大学田径场 广西医科大学田径场 综合楼 704 教室 活动地点 - 442 - 2019 年 9 月 27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欢迎协会新成员们,通过聊天与小游戏增进新会员们 互相认识 呵护健康关爱生命 流年如歌我们在路上 青春自护,健康相伴 青春自护,拒绝诱惑 关爱健康预防乙肝 安全知识进校园,共筑青春梦 青春赛场、志愿同行 乒乓球协会新生见面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乒乓 球协会 广西医科大学乒乓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新生杯” 举办乒乓球男子组与女子组单打比赛,切磋球技,增 球协会 乒乓球比赛 进友谊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2019 年 7 月 6 日—9 日 投身乡村振兴,知行实践调研 医疗保障协会 63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在南宁市上林县 开展,主要进行上林县域医共体县乡一体化改革调研。 志愿者就上林县三家县级公立医院、部分乡镇卫生院 医共体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成效、基层医生就业情况以 及居民对医疗保险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第七届换届大会 医疗保障协会 62 2019 年 4 月 27 日 2019 年 5 月 31 日 在南湖进行联谊 医保协会与蒲公英心理社素质拓 展活动 医疗保障协会 61 2019 年 4 月 17 日 2019 年 11 月 15 日—16 日 2019 年 10 月 31 日 2019 年 10 月 27 日 2019 年 10 月 24 日 2019 年 10 月 22 日 2019 年 6 月 2 日 2019 年 5 月 19 日 进行换届 由朱平华老师主讲,会议涵盖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社交等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会议 医疗保障协会 60 校运会义诊 乙肝知识宣教 乙肝知识宣教 乙肝知识宣教 乙肝知识宣教 社区义诊 社区义诊 2019 年 4 月 27 日 51 社区义诊 杏林新风尚 广西医科大学翡翠 丝带协会 活动时间 50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广西上林县 人文学院 207 南湖公园 人文学院 207 广西医科大学乒乓球馆 广西医科大学乒乓球馆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 琅东小学 新竹社区 南宁 54 中 南宁二中 南湖公园 新竹社区 南湖小区 活动地点 - 443 - 毕业生回校交流分享会 投身社区实践,助力健康扶贫 琴棋书画文化节 新生见面会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医疗保障协会 医疗保障协会 春蕾诗歌社 美食博物馆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字会新会员入 会仪式 2019 年 11 月 9 日 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分享了他们在校学习生活 与毕业后的工作经验,同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内容, 对本专业学生在校应该培养的能力、未来职业规划与 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迎接新会员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迎新 朗诵表演、灯谜游园活动 2019 年 10 月 13 日 2019 年 9 月 28 日 2019 年 6 月 2 日 2019 年 5 月 12 日 2019 年 5 月 11 日 2019 年 4 月 21 日 2019 年 4 月 20 日 2019 年 3 月 23 日 2019 年 10 月 13 日 2019 年 11 月 10 日 2019 年 11 月 17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联谊活动 医疗保障协会与卫生健康政策研 究协会联谊交流活动 医疗保障协会 66 对社区居民宣讲健康扶贫政策、发放调查问卷 2019 年 10 月 12 日 毕业生回校交流分享会 医疗保障协会 65 社保专业学姐学长们分享了他们在校学习生活与毕业 后的工作经验,同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对本专 业学生在校应该培养的能力、未来职业规划与发展提 出了建议 活动时间 2019 年 10 月 11 日 新成员见面会 医疗保障协会 64 活动内容 新老成员见面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基础 大楼 18 教室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南宁市朝阳广场献血屋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南宁市朝阳广场献血屋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广西医科大学双拥路校 区 校本部喷泉广场 津头社区 卓越楼 21 楼报告厅 大学生活动中心 卓越楼 21 楼报告厅 卓越楼 804 活动地点 - 444 - 活动名称 生命之约,大爱传递 十月秋风起,送暖敬老院 聚众人之力,寻骨髓之缘 青春赛场,志愿同行 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 礼赞生命,歌颂祖国 推进全民急救,助力健康中国 心存感恩,让爱延续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以三捐之火,将邕城照亮 素拓传情,红会凝力 关爱残障儿童,让阳光照亮心灵 校红十字会财务总结暨工作总结 大会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社团名称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序号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财务总结、全年工作总结 带残障儿童玩游戏 增强红会凝聚力,促进会内成员认识度 血车进校暨“三捐”知识宣传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陪老人聊天,量血压,按摩等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血车进校暨“三献”知识宣传 与老人聊天、量血压,表演 为运动员按摩,送糖水 宣传造血干细胞知识 与老人聊天、量血压,表演 按摩,量血压 活动内容 2019 年 4 月 14 日 2019 年 3 月 5 日 2019 年 3 月 31 日 2019 年 3 月 24 日 2019 年 3 月 23 日 2019 年 3 月 21 日 2019 年 3 月 10 日 2019 年 11 月 8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11 月 15 日-16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10 月 26 日 2019 年 10 月 25 日 活动时间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楼 1 楼 教室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基础 大楼二教室 南宁市兴宁区长堽路二 里爱德福残障儿童康复 中心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 路南湖公园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楼 1 楼 教室 南宁市兴宁区长堽路二 里七康乐养老院 广西医科大学卓越楼 7 楼 路演厅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南宁市西乡塘区新阳真 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广西医科大学运动场门 前,B 栋宿舍后面,游泳 池通道门口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南宁市兴宁区长堽路二 里七康乐养老院 南宁市青秀区万达广场 一号门 活动地点 - 445 -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义诊服务暖人心,助力健康显 真情 奉献与热血同在,青春与快乐 同行 素拓传情,部门凝力 滴滴热血血同脉,炎炎夏日爱 同行 届中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 青春暖夕阳,传递敬老情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校红十字会换届大会暨总结大会 关爱残障儿童,相伴折翼天使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践行基本原则—纪念红十字与红 新月运动基本原则通过 50 周年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世界红十字日宣传活动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94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外联部化妆培训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93 107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纪念世界红十字日,宣传红十字知识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陪残障儿童玩游戏,表演节目 换届并总结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陪老人聊天,量血压,按摩等 总结全年工作,表彰工作凸出的会员 血车进校 促进部门会员之间的友谊 血车进校 进社区志愿按摩、量血压服务,宣传急救知识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宣传应急救护知识 与医学美容协会进行化妆培训 活动内容 2019 年 5 月 8 日 2019 年 5 月 7 日 2019 年 5 月 5 日 2019 年 5 月 25 日 2019 年 5 月 25 日 2019 年 5 月 19 日 2019 年 5 月 19 日 2019 年 5 月 18 日 2019 年 5 月 11 日 2019 年 4 月 27 日 2019 年 4 月 21 日 2019 年 4 月 20 日 2019 年 4 月 2 日 2019 年 4 月 19 日 2019 年 4 月 18 日 活动时间 广西医科大学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楼 1 楼 教室 南宁市兴宁区长堽路二 里爱德福残障儿童康复 中心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楼 1 教 室 埌西社区 南宁市兴宁区长堽路二 里七康乐养老院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俱 乐部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南宁市石门森林公园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广西医科大学世纪花园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楼 1 楼 教室 广西医科大学科技楼 1 楼 教室 广西医科大学成教楼 301 教师 活动地点 - 446 -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助力疫情防控,红十字会‘救’ 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急救、献血、献造干细胞 字会 在身边”主题红十字博爱周 知识 暑期三下乡精品项目 社团成果展 红会生日表演 社团周年庆暨换届大会 青协生日汇演 民乐三月三风情晚会 琴棋书画文化节 校内义务维修活动 校内义务维修活动 琴棋书画文化节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广西医科大学关爱 联盟 广西医科大学关爱 联盟 拉丁舞协会 拉丁舞协会 拉丁舞协会 民乐协会 民乐协会 数学建模创新基地 IT 联盟 IT 联盟 棋艺协会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2019 年 10 月 26 日—27 日 2019 年 11 月 10 日 活动开展之初以文艺表演的形式举办,开幕式由各协 会精心推送内容涉及面广,即民乐协会的乐章、棋艺 协会的围棋对弈、春蕾诗歌协会的诗歌朗诵、博仁书 画社的现场书画展示,我们将祖国 70 周年华诞的激情 与文化节相融合,定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切实感 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展现我们的家国情 怀。接下来进行的游园活动,各协会以自己社团特色 2019 年 9 月 21 日—22 日 维修电脑 维修电脑 2019 年 8 月 1 日—9 月 1 日 2019 年 11 月 10 日 2019 年 4 月 20 日 1.风情晚会 2.各个乐器之间的交流与切磋 3.传播 和弘扬传统乐器 1.开幕式表演 2.游园活动 2019 年 5 月 12 日 2019 年 5 月 19 日 装饰布置会场,表演节目,游戏活动,骨干换届,学 姐经验传授 表演伦巴拉丁舞 2019 年 5 月 18 日 2019 年 10 月 25 日 2019 年 8 月 8 日—15 日 2020 年 5 月 8 日 2019 年 9 月 28 日 2019 年 7 月 10 日—16 日 2019 年 6 月 2 日 活动时间 表演《baby 是我》拉丁舞 成果展、图片展、知识竞赛 前往龙州陇港麻风病康复村进行慰问 血车进校 三下乡宣传急救知识、宣传献血、造干知识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对参加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进行 培训 培训 热血共赴开学季,薪火相传 邕城情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字会 2019 年暑 字会 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109 血车进校 师生之情永缅于怀,点滴之血常 助于人 广西医科大学红十 字会 108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喷泉广场内围 校本部喷泉广场 校本部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卓 越楼 1601 室 广西医科大学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俱 乐部 科技楼 2 楼报告厅 大学生俱乐部 大学生俱乐部 喷泉广场、药基楼 龙州陇港麻风病康复村 腾讯 QQ 和抖音短视频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青秀 区刘圩镇那床村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二 栋楼下 活动地点 - 447 - 以明信片方式推荐好书 “兴华杯”排球比赛 (校团委举办) 排协第九届换届大会 社团招新 新生见面会 医彩杯报名仪式 医彩杯气排球比赛 书非“荐”不能读——全国百所 高校好书推荐 医心衣意,衣暖人心 校内外交流会 换届大会 排球协会 排球协会 排球协会 排球协会 排球协会 排球协会 医学生合作营 医学生合作营 医学生合作营 医学生合作营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三下乡活动 开幕式、比赛、闭幕式 校运会志愿服务活动 治保会 125 医学生合作营 负责出裁判 校园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 治保会 124 136 协助学校保卫科维护好校运会期间治安 迎新会 治保会 123 暑期下乡宣传性与生殖健康、防艾等知识,义诊 骨干换届 校内、外社团交流会,社团周年庆 回收旧衣服,捐给南宁青年志愿者协会 医彩杯报名 新老部员的见面会 招收新部员 新老骨干换届 普及防诈骗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认识熟悉社团新成员 为核心与校友进行互动,例如:民乐的听歌识曲、棋 协的现场对弈、春蕾诗社的诗歌朗诵对诗词、博仁的 书画比赛和展览等,让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多彩的传统 文化荟萃,让最深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环绕整个校 园。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气 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增近艺 术爱好者之间的艺术交流与友谊。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2019 年 7 月 7 日—11 日 2019 年 5 月 31 日 2019 年 5 月 25 日 2019 年 4 月 26 日—28 日 2019 年 4 月 15 日—16 日 2019 年 11 月 8 日—17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10 月 24 日 2019 年 9 月 11 日 2019 年 6 月 15 日 2019 年 4 月 12 日—15 日 2019 年 11 月 13 日 2019 年 10 月 31 日 活动时间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覃塘区黄练镇及黄练镇 莫村 广西医科大学药基楼 13 教室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俱 乐部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厅门 口对面、世纪花园小区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厅门 口对面 本部风雨球馆 本部实在排球场 药基楼 12 教室 喷泉广场 药基楼 13 教室 本部室外硬排场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田 径场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一 餐食堂门口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大 学生俱乐部 活动地点 - 448 - 裁判记录技训集训 以比赛为契机,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一辆遥控车, 提高动手能力和对电子的兴趣 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活动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10·28 世界男性健康日活动 青春赛场,志愿同行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讲座 导医 同伴教育 2019 级新生见面会 2019 超霸杯 集训 首届广西医科大学 BME 电子创 新大赛 招新 积善之家宣讲会 见面会 校庆系列学术活动 校庆系列学术活动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寒假见习 第一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血透区志愿活动 医学生合作营 医学生合作营 医学生合作营 医学生合作营 医学生合作营 篮球协会 篮球协会 篮球协会 BME 创新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三社联动:理论与实务 社会工作学术写作的主题提炼与表达 新老成员见面 布置宣讲场地与人员安排 社团成员招新 篮球比赛 自我介绍及小游戏 面向大一新生宣传性与生殖健康、艾滋病相关知识 引导患者就诊 以讲座、宣传折页形式宣传性生理知识 校运会义诊 宣传男性健康日及义诊、南湖夜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2019 年 3 月 7 日—6 月 1 日、 2019 年 9 月 24 日—11 月 24 日 2019 年 9 月 28 日 2019 年 1 月 11 日—2 月 23 日 2019 年 11 月 10 日 2019 年 11 月 19 日 2019 年 10 月 2 日 2019 年 10 月 11 日 2019 年 9 月 11 日—12 日 2019 年 11 月 4 日—10 日 2019 年 9 月—12 月 2019 年 3 月—6 月 2019 年 10 月 5 日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人文学院 103 教室 卓越楼 21 楼报告厅 卓越楼 8 楼 卓越楼 21 楼报告厅 医科大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卓越楼 1604 室 本部球场 教室 本部球场 药基楼 2019 年 3 月 8 日—4 月 21 日、 广西医科大学卓越楼 2019 年 10 月 19 日—11 月 17 日 801、804,研究生院 503 广西医科大学 105 馆一楼 会议室 广西医科大学运动场门 前、B 栋宿舍后面,泳池 通道门口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花园广场和青秀区 南湖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俱 乐部 广西医科大学一餐厅门 口对面 活动地点 2019 年 11 月 20 日 2019 年 11 月 15 日—16 日 2019 年 10 月 26 日 2019 年 9 月 28 日 性与生殖健康、避孕、流产、艾滋病等相关培训,同 伴教育主持人培训 医学生合作营 TOT 培训 医学生合作营 138 2019 年 9 月 26 日 活动时间 以有奖问答形式宣传性与生殖健康知识 你我携手 9·26 之世界避孕日 医学生合作营 137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 449 -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活动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换届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届蒲公英心理社与医疗保障协会的 成员一起发起了联谊活动 第三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血透区志愿活动 第四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血透区志愿活动 第五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血透区志愿活动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暑假见习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 区志愿活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 区志愿活动 青少年自护宣传 加拿大社会工作纵览讲座 社协生日会 关爱进城务工子女 罗海教授讲座 换届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 区志愿活动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 区志愿活动 蒲公英心理社与医疗保障协会 联谊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社会工作协会 蒲公英心理社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蒲公英心理社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第三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血透区志愿活动 社会工作协会 156 172 在一附院血透区进行人文关怀志愿服务 第二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院血透区志愿活动 社会工作协会 155 阅读旅行之“未了解的那些历史” 社会服务、主题活动、志愿者与小朋友配对进行辅导 ——历史中的服装之美 阅读小故事。体验实践 布置宣讲场地与人员安排 志愿者活动 团队素拓 布置宣讲场地与人员安排 志愿者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2019 年 5 月 12 日 2019 年 4 月 27 日 2019 年 6 月 1 日 2019 年 5 月 25 日 2019 年 5 月 24 日 2019 年 5 月 15 日 2019 年 5 月 11 日 2019 年 5 月 12 日 2019 年 5 月 9 日 2019 年 3 月 31 日 2019 年 3 月 24 日 2019 年 3 月 16 日 2019 年 7 月 8 日—9 月 1 日 2019 年 11 月 23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10 月 26 日 2019 年 10 月 19 日 活动时间 同心源虎楼岭社会工作 服务站 南湖公园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校本部人文大楼 101 室 卓越楼 21 楼报告厅 河堤新街社区 南湖公园 卓越楼 21 楼报告厅 河堤新街社区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一附院住院大楼 14 楼血 透区 活动地点 - 450 - 郑茸老师为蒲公英及人文心理部的成员进行团辅 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社团招新 社团成员聚餐 第三届蒲公英心理社换届大会 暑期三下乡活动 社团招新活动 第三届蒲公英成员见面会 心理知识讲座 同心源“儿童阅读志愿者服务活 动”第一期 同心源“儿童阅读志愿者服务活 动”第二期 广西医科大学音乐协会文艺汇演 广西医科大学音乐协会路演 广西医科大学音乐协会招新 广西医科大学音乐协会会员见面 会暨素质拓展 广西医科大学音乐协会路演 爱心回收 津头社区义诊 校运会义诊 与广艺摄影协会联谊外拍活动 蒲公英心理社 蒲公英心理社 蒲公英心理社 蒲公英心理社 蒲公英心理社 蒲公英心理社 蒲公英心理社 蒲公英心理社 音乐协会 音乐协会 音乐协会 音乐协会 音乐协会 爱心社 爱心社 爱心社 光翼摄影协会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联谊、外拍 为运动员们按摩 为社区居民量血压,艾灸和按摩等 回收旧衣物 社团宣传路演 招新前期宣传路演 社团春季期末总结汇演 新老成员会面 招录新成员 支教 2019 年 3 月 10 日 2019 年 11 月 19 日 2019 年 11 月 20 日 2019 年 10 月 22 日 2019 年 11 月 1 日 2019 年 10 月 23 日 2019 年 9 月 12 日—13 日 2019 年 9 月 11 日 2019 年 5 月 24 日 2019 年 11 月 10 日 2019 年 10 月 27 日 2019 年 10 月 14 日 2019 年 10 月 14 日 2019 年 9 月 11 日—12 日 2019 年 7 月 11 日—16 日 2019 年 5 月 31 日 2019 年 5 月 24 日 蒲公英心理社心理送温暖解忧愁小活动。以可以写下 5·25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我爱 小心愿的便利贴,参与活动的同学们也是写下了自己 我—给力心灵,拥抱自我 的小心愿、或者是烦恼以及对陌生人的祝福,社员进 行收集分享。 新老骨干交接,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2019 年 5 月 19 日 社会服务、给小朋友观看——些有关交通工具的图片 儿童阅读活动:移动中的交通及交 或者视频,引出本期活动主题,并制定规则。 配对进 通工具 行阅读,制作手抄报。小朋友进行分享。体验实践 活动时间 蒲公英心理社 活动内容 173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青秀山 校本部田径场门口 津头社区 校本部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喷泉广场 南宁市西乡塘相思湖东 路 19 号八桂田园 广西医科大学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喷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活 动中心 兴宁中学 兴宁中学 卓越楼 9 教室 卓越楼 8 教室 喷泉广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武鸣县两江镇雷江小学 人文学院 1 楼 103 教室 双拥路广西医科大校区, 学校一餐厅对面的喷泉 广场 同心源虎楼岭社会工作 服务站 活动地点 - 451 - 摄影比赛 采访记录驻村第一书记 三街两巷外拍 “最美教师”大赛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暑期“三下 乡”社会实践活动 百益秋日外拍 医科大校园内摄 附属口腔医院导医活动 口协生日会 换届大会 技能培训大会 “爱牙日”志愿服务活动 “爱在朝阳,微笑健齿”志愿服 向幼儿园小朋友传授爱牙护牙知识、刷牙歌、“我是 务项目 小牙医”体验活动 “义诊助运,共创佳绩”志愿服 为在校学生提供口腔健康检查、口腔保健知识宣讲等 务活动 活动 社团招新 “爱牙”队口腔医院导医志愿服 务活动 “青羽杯”裁判志愿者培训 光翼摄影协会 光翼摄影协会 光翼摄影协会 光翼摄影协会 光翼摄影协会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口腔预防与保健志 愿服务中心 羽毛球协会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培训“青羽杯”裁判 附属口腔医院导医志愿服务 招生新社团会员 宣传口腔预防与保健知识、免费口腔检查、口腔知识 问答 牙菌斑实验、测量血压、按摩培训等 选举新任协会骨干 表演、协会会员聚会,促进口协成立 14 周年,增加协 会凝聚力 附属口腔医院导医志愿服务 外拍 外拍 外拍 外拍 百益上河城外拍 光翼摄影协会 191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2019 年 3 月 16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12 月 31 日 2019 年 9 月 10 日 2019 年 11 月 16 日—17 日 2019 年 10 月 22 日 2019 年 9 月 20 日 2019 年 9 月 18 日 2019 年 6 月 10 日 2019 年 3 月 30 日 2019 年 1 月 1 日—5 月 31 日 2019 年 11 月 17 日 2019 年 10 月 15 日 2019 年 8 月 16 日—21 日 2019 年 7 月 20 日—11 月 10 日 2019 年 4 月 25 日 2019 年 3 月 16 日 活动时间 107 馆 1 教室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 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喷 泉广场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田 径场 南宁市致美幼儿园 喷泉广场 108 馆 401 教室 108 馆 401 教室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活 动俱乐部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 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校本部 南宁百益上河城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里当 乡龙琴村、青龙村、加荣 村、內钱村、太平村、古 寨乡古今村 无 南宁市百盛步行街三街 两巷 南宁百益上河城 活动地点 - 452 - 活动名称 “青羽杯”羽毛球比赛 民大邀请赛 “风云杯”裁判志愿者培训 “风云杯”羽毛球比赛 “新生杯”裁判志愿者培训 “新生杯”羽毛球比赛 新成员成立大会 校园书信漂流活动 青春赛场、志愿同行 关爱肿瘤病人 防癌宣传 养老院献爱心活动 新兴苑社区义诊 花季成长营支教活动 关爱自闭症儿童 校运会保洁活动校运会期间维护 校园环境卫生 爱如暖阳、情系山区书信活动 义捐书籍活动 公益环跑活动 爱眼护眼知识解答 校内爱心义诊 社团名称 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序号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按摩量血压 金湖社区爱眼护眼知识教育 组织学生跑步,支付宝捐步数 给山区小朋友捐书 给山区小朋友写信 与自闭症儿童一起组织游戏,进行文艺汇演 入小学支教 义诊服务社区 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献爱心活动 进社区开展宣传及义诊活动 进医院陪肿瘤病人聊天、做手工 校运会志愿者活动 校园书信互递 社团交接 “新生杯”羽毛球比赛 培训“新生杯”裁判 “风云杯”羽毛球比赛 培训“风云杯”裁判 民大邀请赛 “青羽杯”羽毛球比赛 活动内容 广西医科大学操场 广西医科大学食堂一餐 对面 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生俱 乐部 风羽球馆 风羽球馆 风羽球馆 科技楼 9 教室 广西民族大学 风羽球馆 活动地点 2019 年 4 月 20 日 2019 年 4 月 14 日 2019 年 3 月 31 日 2019 年 3 月 31 日 2019 年 3 月 31 日 2019 年 11 月 14 日—16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2019 年 11 月 14 日、21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2019 年 10 月 19 日 2019 年 11 月 9 日 广西医科大学喷泉广场 金湖社区 广西医科大学操场 广西医科大学食堂一餐 对面 广西医科大学食堂一餐 对面 广西医科大学操场 方舟至爱特教学校 兴宁中学 新兴苑社区 孝慈苑养老服务中心 新兴苑社区 2019 年 10 月 27 日、11 月 2 日、 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11 月 16 日 2019 年 11 月 15 日—16 日 2019 年 11 月 2 日 2019 年 10 月 26 日 2019 年 10 月 20 日 2019 年 10 月 15 日—17 日 2019 年 5 月 25—26 日 2019 年 5 月 19 日 2019 年 5 月 18 日—19 日 2019 年 3 月 23 日—24 日 活动时间 - 453 - 2019 年 5 月 12 日 2019 年 5 月 15 日 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活动 向福利院儿童送温暖 配音比赛 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平安校园在我心,安全行动手 中行 三下乡 “关爱儿童,奉献爱心”志愿服 务活动 “动漫配音,脑洞大开” 配音大赛 2019 年和风动漫社见新大会 《活着》读书分享会 《局外人》读书分享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青年志愿者协会 和风动漫社 和风动漫社 和风动漫社 书友会 书友会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019 年 4 月 27 日 书友会成员彼此分享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 探讨存在主义哲学和加缪的文学著作 帆船楼二楼多功能厅 帆船楼二楼多功能厅 卓越楼七楼路演厅 卓越楼七楼路演厅 南宁市爱德福康复中心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 加善村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 兴宁中学 南宁市富德老年公寓 广西云彩志愿服务中心 广西云彩志愿服务中心 青秀区主席卢 39-1 号中 茵丽景豪庭 广西云彩志愿服务中心 活动地点 (撰稿:刘晓飞;审核:梁 婕) 2019 年 11 月 21 日 2019 年 10 月 15 日 2019 年 6 月 1 日 2019 年 4 月 27 日 2019 年 7 月 8 日—15 日 书友会成员彼此分享读后感,交流读书心得 与新社员见面互动 校园安全知识 2019 年 5 月 11 日 教育和引导小朋友们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懂得保护自己 预防校园欺凌,建设阳光校园 青年志愿者协会 231 2019 年 4 月 27 日 跟小朋友讲授基本的安全常识,还原受伤处理时的 基本操作,提高小朋友们的居家安全意识 居家享安全,幸福每一天 青年志愿者协会 230 2019 年 4 月 21 日 像社区居民进行肝癌知识宣传和义诊服务 科学防癌,关爱生命 青年志愿者协会 229 2019 年 4 月 20 日 讲授有关用电安全的知识,提高小朋友们安全 用电知识 普及用电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青年志愿者协会 228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名称 社团名称 序号 表 彰 与 奖 励 单位(团体)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与荣誉称号 受表彰的单位(团体) 获奖名称 批准或发证机关 获奖时间 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 获“广西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自治区教育工会 2019 年 广西医科大学团委 2018 年度“广西五四红旗团委” 共青团广西区委 2019 年 4 月 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 “广西工人先锋号” 自治区总工会 2019 年 4 月 广西医科大学 第六届全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 组织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6 月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全区高校大学生 5·25 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月“优秀组织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7 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 医学“5+3”一体化 2016 级 2 班团支 2019 年广西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 部 共青团广西区委 2019 年 12 月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2019 年广西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 2017 级 12 班团支部 共青团广西区委 2019 年 12 月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018 级 19 班团支部 2019 年广西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 共青团广西区委 2019 年 12 月 广西医科大学团委 2019 年广西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 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 秀单位 共青团广西区委 2019 年 12 月 团中央青年发展部 2019 年 12 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 附属医院“学习‘爱国戍边楷模’践 行爱国奉献精神,响应防城港国际医 学开放试验区建设”志愿服务团 - 454 - 2019 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校易班 2019 第四届广西高校易班达人秀活动 优秀达人奖(三等奖) 人体解剖学党支部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 2019 年 12 月 心 教育部办公厅 2019 年 12 月 教职工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与荣誉称号 获表彰人 获奖名称 批准或发证机关 获奖时间 谢小薰 2018 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19 年 1 月 第三届全国解剖组胚教学大赛二等奖 中国解剖学会 2019 年 1 月 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奖 致公党中央广西自治区委员会 2019 年 2 月 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人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 2019 年 3 月 张增峰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教育部 2019 年 3 月 陈星颖 《(木工坊—安全标志)游戏活动案例》活动案例在 “全国十三五新形势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论坛大 赛”获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 2019 年 3 月 朱 《区角里的皮影戏》活动案例在“全国十三五新形势 下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论坛大赛”获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 2019 年 3 月 2018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9 年 3 月 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人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 2019 年 3 月 庞永慧 2018 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自治区人民政府 2019 年 3 月 阳志军 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 2019 年 3 月 向邦德 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人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 2019 年 3 月 林 飞 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人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 2019 年 3 月 刘爱群 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人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 2019 年 3 月 周韶璋 第二批广西医学高层次中青年学科骨干培养人选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六部门 2019 年 3 月 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 自治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4 月 罗小玲 广西五一劳动奖章 自治区总工会 2019 年 4 月 钟博华 第 22 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 共青团广西区委 2019 年 4 月 静 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大陆地区赛 指导老师 二等奖 中国生理学会 2019 年 5 月 韦红巧 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大陆地区赛 指导老师 二等奖 中国生理学会 2019 年 5 月 曹治柳 林自华 巫艳纯 2019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广西赛区决赛)区级特等奖指导老师 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组委会、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6 月 唐施祺 2019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广西赛区决赛)区级一等奖指导老师 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组委会、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6 月 覃茂昌 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 计竞赛获三等奖 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9 年 7 月 瑜 心理趣味运动会“抖音短视频”优秀指导老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7 月 陈宁园 高等学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优秀论文大赛二等奖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9 年 7 月 “高等学校医药类实验项目混合式教学设计大赛”三 等奖 高等学校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9 年 7 月 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 赛二等奖 导委员会 2019 年 7 月 任 丹 梁永红 王 鹤 婷 潘灵辉 张 黎 张 黄 瑜 玲 付书婕 - 455 - 获表彰人 获奖名称 批准或发证机关 获奖时间 徐佳佳 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 赛二等奖 导委员会 2019 年 7 月 刘 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微课教学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 赛二等奖 导委员会 2019 年 7 月 平 广西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 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教育工会委员 2019 年 7 月 会 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教育工会委员 2019 年 7 月 会 魏红玉 潘小炎 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8 月 罗 彬 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8 月 黎 静 中国生理学会第三届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 中国生理学会 2019 年 8 月 韦红巧 2019 年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邀请赛 指导老师 二等奖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 员会 2019 年 8 月 医学综合实验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全国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主任联 席会 2019 年 8 月 医学形态学科普美文征文大赛二等奖 全国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主任联 席会 2019 年 8 月 中国解剖学会第 35 届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文“优秀报 告奖” 中国解剖学会 2019 年 8 月 第八届“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杯”奖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 2019 年 8 月 覃茂昌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 大赛获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组织 委员会 2019 年 8 月 张琥石 覃茂昌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 大赛获二等奖 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组织 委员会 2019 年 8 月 林自华 2019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英语演讲比赛 全国二等奖 指导老师 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组委会 2019 年 8 月 张琥石 林伟龙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 大赛获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组织 委员会 2019 年 8 月 陈兆霓 2019 年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 赛总决赛特等奖 导委员会 2019 年 8 月 赵文婧 郭忠信 李 朱 力 丹 自治区优秀教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8 月 张琥石 林伟龙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 广西区二等奖 蒋洪涛 2019 年全区“诚信在我身边”主题宣传标语和电子板 报评选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0 月 吴 2019 年全区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演讲比赛优 秀指导教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0 月 谭国鹤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教育部 2019 年 11 月 陈宁园 第十八届广西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第九届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一等奖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19 年 11 月 第九届全国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最佳教案奖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2019 年 11 月 佳 战廷正 - 456 - 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广西赛区组委 2019 年 10 月 会 获表彰人 获奖名称 批准或发证机关 获奖时间 第十八届广西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唐莉莉 第十八届广西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何姗姗 第十八届广西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潘德贝 指导学生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获广西赛区铜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第十八届广西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二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李 文 赖泽锋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治区 (指导老师) 选拔赛铜奖 吴莉莉 吕晓敏 欧阳春 巫艳纯 2019 年广西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 区级二等奖 指导老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程 梁 2019 年广西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竞赛 区级三等奖 指导老师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1 月 周红霞 谢 予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广西赛区)区级特等奖 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1 月 欧阳春 吴莉莉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广西赛区)区级三等奖 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1 月 欧阳春 吴莉莉 曹治柳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 (广西赛区)区级一等奖 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1 月 梁步敏 程 思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 (广西赛区)区级二等奖 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1 月 符霏雯 江晓雯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广西赛区)区级三等奖 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1 月 符霏雯 江晓雯 第十一届(2019 年)广西英语翻译大赛 区级特等奖 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1 月 程 思 曹治柳 第十一届(2019 年)广西英语翻译大赛 区级一等奖 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1 月 思 颖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获国家级二等奖 余文质 陈小军 周红霞 谢 予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 2019 年 12 月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区 级一等奖(2 项)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2 月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获区级二等奖(5 项)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2 月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获区级三等奖(2 项)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2 月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获区级二等奖(1 项)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2 月 指导学生参加 2019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获区级三等奖(1 项)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2 月 2019 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全国总决赛全国三等奖指导老师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 2019 年 12 月 战赛组委会 - 457 - 获表彰人 获奖名称 批准或发证机关 获奖时间 梁步敏 林自华 第十五届广西高校大学生英语戏剧节暨微电影大赛 《大爱无疆》《时光商店》区级特等奖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2 月 卢洪敏 第十五届广西高校大学生英语戏剧节暨微电影大赛 《医托》区级一等奖指导老师 广西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 2019 年 12 月 2019 年广西高校易班网络育人工作案例三等奖 广西高校易班发展研究中心 2019 年 12 月 吴 佳 张慈娟 第六届全区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 2019 年全区高校网 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网络文章作品征集 活动二等奖 梁 《医学汉语(1)》获得第十八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信 息化大赛三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2 月 张海英 韦建辉 杨海波 邓 玲 黄彦纾 周 诺 曾小云 范丽萍 陈俊强 唐卫中 陈文霞 何媛媛 马国添 王 晨 毛星宁 郭尔娜 罗 彬 陈苑媛 鲁 原 张宇丹 赵 斌 谢 丽 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12 月 朱晓宇 第四届“乐凡杯”全国高校医疗保险专业青年教师教 学大赛 中国医疗保险协会 2019 年 罗小玲 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自治区教育工会 2019 年 2019 广西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第八届广西辅导员技能大赛优秀奖 自治区教育厅 2019 年 周 爽 一 黄文瑛 - 458 -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 2019 年 12 月 公室 学 校 2019 年 大 事 记 1 月 3 日,学校参加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第五届全区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 2018 全区高校网络优秀作 品推选展示活动,在网文作品、公益广告作品、摄影作品、其他类网络创新作品等四项征集活动中,有 7 件作品获奖,其中二等奖 5 项,三等奖 2 项(桂教思政〔2019〕1 号)。 1 月 8 日,学校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 1 月 9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就业创业工作大会。 同日,学校召开近期工作情况通报会暨中层干部会。 1 月 10 日,学校工会开展系列“两节”送温暖慰问活动。 同日,学校召开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会。 同日,学校举办广西医科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全校 30 个教学单位有 32 名青年教 师参赛。 同日,学校召开 2018 年学生工作总结表彰暨理论研讨会。 1 月 11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校长赵劲民等校领导分别带队对期末考试工作进行巡视检查。 1 月 12 日,学校举办第三届“同心杯”趣味运动会。 同日,广西预防医学会健康体检监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会议在学校召开。 1 月 14 日,学校召开 2018 年度校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自治区纪委纪检监察三室副处级纪 检监察员陈群初,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副级处调研员彭千芝全程参加并指导会议。 1 月 15 日,学校召开 2018 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落实主体责任述职评议会。 同日,以广西医科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赵永祥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生物靶向诊治肿瘤方法 学研究》,获 2018 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月 16 日,学校举行 2019 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同日,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公布了“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和“智慧教学之星”评选结果,学校 被评为“2018 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李晞荣获“2018 年度智慧教学之星”荣 誉称号。 1 月 17 日,校党委副书记唐安洲带队到共建部队、空军某部开展节前慰问。 同日,南宁市天鑫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召开第九次全体股东大会。 同日,徐华同志挂任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常委(挂任期一年)(桂组干字〔2019〕12 号。 1 月 19 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察委员会主任房灵敏莅临学校,看望慰问 广西 D 层次高层次人才、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陈萍教授。 1 月 19 日、20 日,广西医科大学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还建户选房、选车位认购工作在校内进行。 1 月 21 日,副校长周诺带领口腔医学院院领导到广西医科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项目建设工地视 察并现场办公。 1 月 22 日,校党委副书记莫曾南带队赴贵港、梧州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459 - 同日,学校召开武鸣校区搬迁工作组工作协调会。 同日,受自治区科技厅委托的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专家组一行 6 人,到校对大型科研仪器开放 共享进行绩效考核现场核查。 1 月 23 日,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到校慰问赵劲民校长,并借此机会向学校科技工作者 致以节日的问候。 同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德行天下·文化广西”——庆祝自治区 成立 60 周年微视频征集活动,共评选出 300 部优秀作品。其中,学校获二等奖 4 个、三等奖 2 个、优秀 奖 3 个。 1 月 24 日,自治区政协主席蓝天立莅临学校,慰问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赵劲民教授。 1 月 25 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万明莅临学校,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看望慰问国家“万 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西首批院士后备人选赵永祥教授。 1 月 26 日,徐华同志挂任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挂任期一年)(桂政干〔2019〕16 号)。 1 月 29 日,学校党委副书记莫曾南,副校长卿云波与人事处、产业办、离退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 全体药厂退休职工,在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召开座谈会,就学校药厂退休职工生活待遇和归口管理等问题 进行通报。 1 月,由学校潘小炎教授、赵邦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患沟通》与广大读者见面。 2 月 1 日,学校召开广西医科大学医院章程审议会议。 2 月 15 日,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陈兴才在武鸣校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全体人员陪同下,到武鸣校 区进行春节节后开工检查。 2 月 23 日,2019 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校长赵劲民在教育厅主会场参加会议,在校校领 导、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学校分会场观看视频会议。 2 月 25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校长赵劲民及全体校领导,在新学期上课第一天分别带队全面检查 新学期教学工作准备及运行情况。 2 月 27 日,中宣部命名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一附院急诊科入选第五批 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是广西唯一入选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 学雷锋标兵各 50 个。 2 月 28 日,教育部、公安部召开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学校设立分会场,校长赵劲民、 副校长曾志羽及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同日,学校举办 2019 年第一期干部教育培训班。全体校领导、处级干部、校本部科级干部及全校教 研室正、副主任参加培训。 3 月 4 日,学校召开玉林校区和五象校区工作推进会。 3 月 4 日、5 日,校长赵劲民带队,先后到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围绕“科研如何支撑一流 学科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3 月 5 日,学校召开春季学期及 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布置会。 同日,自治区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黄剑峰一行 4 人到校,就高校纪委机构设置、开展监督执纪问责 履职向基层延伸、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 3 月 6 日,校长赵劲民一行前往武鸣校区建设工地检查,实地查看工程进度,详细了解建设情况。 同日,学校纪委召开广西医科大学纪委 2019 年全委扩大会暨 2018 年度独立法人单位纪委书记述职 报告会。 - 460 - 同日,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唐咸来一行到学校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地中海贫血 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P3 实验室进行调研。 3 月 7 日,自治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唐青一行 6 人到校,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办结案件的纪律 处分决定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同日,校长赵劲民带队,冒雨前往学校定点帮扶的马山县里当瑶族乡贫困村开展植树、赠药及集体 产业、入户调研等活动。 3 月 8 日,学校召开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工作方案研讨会。 3 月 9 日,2019 年全区高校教育外事工作布置会暨广西留管学会 2018 年年会、换届表彰大会在广西 大学举行。会议表彰了一批全区来华留学教育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学校荣获“2018 年广西来华留学教 育先进单位”称号,韦建辉、陈苑媛两位教师获“广西来华留学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3 月 11 日,学校召开就业创业工作会议。 同日,贺州学院党委副书记毛芳才一行 7 人到校,就全科医学院“三全育人”工作经验和全国党建 样板支部(培育)工作经验进行专题考察交流。 3 月 13 日,学校召开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教学督导组工作会议。 同日,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决策咨询工作会议。学校特色新型智库“卫生与 健康政策研究中心”承担的 2018 年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重大课题——《分级诊疗背景下广西优质卫生 资源配置研究》被评为优秀课题研究报告,智库负责人信息与管理学院冯启明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表课题 组领奖。 3 月 14 日,学校召开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 2019 年建设任 务书专家论证会。 同日,副校长卿云波一行 11 人赴玉林校区实地调研和了解校区建设情况,协调有关工作。 3 月 15、16 日,由学校、广西医师协会主办,一附院、广西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共同承办的“第 二届广西医科大学骨科论坛”在校内举行。来自区内外 600 余名骨科专家、学者、基础研究者及医护人 员参会。 3 月 19 日,学校工会召开工会委员会全委扩大会议。 同日,自治区教育厅公布“2019 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名单,其中,学校《坚 持立德树人,服务人民健康,着力培养德医兼修,担当有为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获“第二批全区高校‘三 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培育建设项目”;全科医学院《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导向 培养“用得上、下 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高素质全科医学人才》和药学院《纵深聚焦“三全育人”交互融入,努力塑造 “广视野、尚人文、重实践、强技能”的“善药济世”人才》获“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 革试点院系培育项目”。另外,《以德医交融模式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能力》获“高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项目”,《医学人文教育模式的易班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获“高校网络思想政 治工作项目”,《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等两项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项目”,一个项目获“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 3 月 20 日,桂林医学院副院长孙莉一行到校,就国际学生的招生、教学、管理及教育国际化等方面 工作经验进行考察交流。 同日,广西医科大学“新时代讲习所”揭牌仪式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门前举行。 3 月 21 日,学校举办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女生教育活动月”之“温故知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 女性修养及魅力提升”主题讲座。 3 月 22 日,学校召开党的建设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 - 461 - 3 月 25 日、26 日,校长赵劲民带队对学校 4 个广西一流学科(含培育)开展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3 月 26 日,学校召开离退休职工情况通报会。 3 月 26 日至 4 月 2 日,副校长周诺、纪委书记蒋建伟、副校长徐华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分 别带队到各二级招生单位进行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专项巡视督查。 3 月 27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第一次校党委全委(扩大)会议。 3 月 28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广西医科大学名誉校长樊代明教授到校为 学校师生作《医学文化的重塑》讲座。 同日,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苏桂发一行到校,就科技成果转化、国家级项目申报、科技创新平台建 设、教育国际化等方面工作经验进行考察交流。 同日,校工会、校女工委举办“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倡议《传颂〈红色家书〉,谱写壮美画卷》 主题活动。 3 月 29 日,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妇瘤科主任 Hooman Soleymanni majd 教授、夫人 Lamiese Ismai 教 授、广西医科大学知名校友许晋教授一行到校访问。 3 月 30 日,副校长曾志羽主持召开学校 2019 年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 同日,机关党委举行“担当有为,做新时代追梦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和签名承诺仪式。 4 月 2 日,副校长曾志羽带领保卫处、后勤基建处副科级以上干部对校园安全进行检查。 4 月 3 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振秋一行 7 人到校,就学校课程思政和“三全育 人”工作经验进行专题考察交流。 4 月 9 日,2019 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自治区党委礼堂召开。学校获奖 13 项,其中,获特别贡 献奖 1 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6 项、三等奖 5 项。陈萍教授团队的《地中海贫血的干预:筛 查,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研究》项目荣获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钟小宁教授团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与免疫发病机制及红霉素防治策略新突破》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陈俊强教授的《胃癌进 展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项目以及潘灵辉教授的《不同镇痛药对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及多模式癌痛 镇痛规范化体系建立的研究》项目荣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 月 11 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扩大会。 4 月 12 日,河北大学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陈永学一行 4 人到校考察交流。 4 月 13 日,学校举行 2019 年征兵工作动员会暨国防宣传教育启动仪式。 4 月 14 日,校团委在南湖公园李明瑞、韦拔群等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4 月 15 日,校党委举行 2018 年学校工作情况通报暨统一战线工作总结表彰会。 4 月 16 日,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学校承办的 2019 年度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座谈会在学校召开。 同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绍川莅临学校开展统战工作调研。 同日,学校召开 2019 年统战工作会议并举办统战工作培训班。 4 月 17 日、18 日,副校长伍伟锋组织召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 4 月 19 日,自治区财政厅政府采购调研组和教育厅财务处一行 5 人到校开展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调研 考察。 4 月 21 日,学校近千余名师生汇聚喷泉广场,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共贺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成立 85 周年。 4 月 23 日,学校召开第七届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268 名正式代 表、23 名特邀代表以及近 70 名列席代表参加大会。 - 462 - 同日,学校开展“致青春 为家国”经典共读活动。 4 月 24 日,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唐咸仅、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麦家志等领导 莅临学校玉林校区调研。 4 月 24 日至 26 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华带领研究生院领导一行 4 人赴天津医科大学、南京医 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考察调研。 4 月 25 日,广西本科高校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成立大会在广西教育厅召开。校长 赵劲民教授、副校长周诺教授、一附院院长陈俊强教授、秦雪教授分别当选新一届本科高校临床医学类、 口腔医学类、护理学类、医学技术类教指委主任委员。 同日,学校与瑞典瓦斯特伯顿州初级卫生保健部在校内再次签署合作协议。 4 月 25 日至 27 日,由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学生处主办,学校承办的“2019 年全区高校学籍学历管理 工作现场观摩活动”在南宁举办。全区各高校代表 90 多人参加会议。 4 月 25 日至 5 月 1 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天津市体育局和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联 合主办的 2019 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在天津东局子体育馆举行。学校啦啦操队再次卫冕公开青年丙组小集 体组爵士自选动作、小集体组花球规定动作两项比赛冠军。 4 月 26 日,学校召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 题学习讨论会。 同日,自治区科技厅机关第三党支部与生科院党总支联合开展科校联学主题党日活动。 4 月 27 日,由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教育厅、应急厅、团区委、红十字会五部门联合主办,广西医科 大学(广西卫生应急技能培训中心)、广西医学救援协会、南宁市卫生健康委承办的广西应急救护知识 技能“五进”活动启动仪式暨广西卫生应急技能培训中心揭牌仪式在校内举行。此次活动。自治区卫生 健康委、教育厅、应急厅等 21 个参与单位组成方块队,学生、教师、武警战士、社区居民等各界民众共 500 多人参加活动。 同日,广东省汕尾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黎明带领汕尾市卫健系统一行 42 人到校举办“2019 年广 东省汕尾市卫健系统急需紧缺人才专场招聘会”。 4 月 28 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广西五一劳动奖和广西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学校基础 医学院院长罗小玲和广西医科大学教务处分别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和“广西工人先锋号”荣誉。 4 月 29 日,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 2019 年全国大学生征兵工作网络视频会 议。学校设立分会场,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会议。 同日,学校召开 2019 年本专科招生计划编制工作会议。 4 月 30 日,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书记邓砚一行 11 人到校考察交流。 4 月,学校团委荣获 2018 年度“广西五四红旗团委”;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学科一病区护士长钟博华 荣获第 22 届“广西青年五四奖章”,并作为集体和个人获奖代表参加“广西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 5 月 5 日,学校召开武鸣校区教学工作推进会。 同日,学校召开 2019 年征兵工作动员会。这是学校 2019 年第三次组织召开的征兵工作动员会。 5 月 7 日,学校组织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南宁市博物馆参观由自治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领导 小组、自治区国家安全厅等联合主办的“国家政治安全警示教育展览”。 同日,副校长曾志羽带队赴马山县古寨乡古今村、里当乡龙琴村、太平村、内钱村和青龙村开展抓 党建促脱贫调研工作。 5 月 9 日,学校召开安全工作紧急会议,校党委常委、副书记莫曾南传达学习自治区教育厅《关于 做好学生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特急电报精神和全区高校专项工作会议精神。 - 463 - 同日,校长赵劲民在莫曾南副书记、曾志羽副校长及党(校)办、保卫处、学工处和后勤基建处等 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到女 5 栋宿舍检查消防安全情况。 5 月 10 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伍伟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技能培训中心,看望 慰问即将出征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决赛的师生团队。 同日,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何松青教授团队的原创性科研论文“Complement C3 activation regulates the production of tRNA-derived fragments Gly-tRFs and promotes alcohol induced liver injury and steatosis”正式 在国际高水平期刊 Cell research 上发表。 5 月 11 日,学校举办第十届学生啦啦操比赛。共有 16 个学院组队参赛。 同日,广西医科大学 2018 年度共青团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在校内召开。 5 月 13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安全稳定工作会议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 5 月 14 日,学校召开研究生学生工作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会。 同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羽和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蒋建伟一行到恭城瑶族自治县调研基层党 建和脱贫攻坚工作。 5 月 14 日、15 日,学校举办第一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来自校内 17 个学院、部处共 39 名专兼职 辅导员参赛。 5 月 15 日,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在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政府、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等厅委负责人陪同下莅临学校武鸣校区调研。 5 月 16 日,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组织召开 2019 年外事暨港澳台工作培训会。 同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宁波、副厅长蒋劼一行到校对人事工作进行专项调研。 5 月 18 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共卫生综合知识与技能大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学校取得南 部赛区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与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 学、苏州大学等 30 所高校入围决赛。 5 月 19 日至 30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校园女子组)在江苏常州工学院举行。学校女 足以 2:4 的比分捧起亚军奖杯。 5 月 22 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到学校武鸣校区调研。 5 月 23 日,学校党校举办第 58 期入党积极分子暨第 19 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开班第一课。 5 月 27 日至 30 日,由 CALIS 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和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主办、广西医科大学图 书馆承办的“CALIS 全国高校医学图书馆 2019 年学术年会暨两岸三地医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在南宁举 行。 5 月 28 日,学校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通过国家卫健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 现场评估论证。学校 BSL-3 实验室已完成国家发改委、广西环保厅、国家科技部、国家认可委及国家卫 健委共五个部委的全部认可授权工作,获得正式运行的所有资质。 5 月 29 日,在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纳翔一 行到校慰问陈萍教授,同时向学校科技工作者表示问候。 5 月 30 日,校纪委召开 2019 年第 2 次纪委全委扩大会议。 同日,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一行 13 人到校考察交流。 同日,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带来 的大型红色经典粤剧《江姐》在校内上演。学校师生代表 800 余人观看演出。 同日,学校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审议 2021 年拟在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 重庆等 8 省(市)招生的本科专业选考科目。 - 464 - 5 月 30 日、31 日,第八届广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广西大学举行,学校基础医学院李丽、人 文社会科学学院黄文瑛两位辅导员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优秀奖。 5 月 31 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妇联联合在学校举办“担当·广西公安巾帼 英雄先进事迹报告会”。 6 月 2 日,药学院主办的“2019 药学前沿高峰论坛”在校内举行。 6 月 4 日,校长赵劲民会见前来讲学的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中药品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 室主任、北大—澳大中医药创新研究院院长王一涛教授一行。 6 月 5 日,学校举行 2019 年“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医大”毕业生演讲比赛决赛。 6 月 9 日,2019 年选聘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员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组织员能力素质测试《综合知 识和能力素质》科目的考试工作在学校举行。参加测试考生 1400 余人,学校共设 58 个考场,125 位党 员教师参加考务工作。 6 月 10 日,学校召开科研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工作会议。 6 月 10 日、11 日,副校长卿云波带领学校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国资处、招就处、高职院以及玉林 校区筹备办一行 12 人,赴玉林校区调研并与玉林市政府就招生等工作进行洽谈。 6 月 13 日,学校召开玉林校区教学组织与安排工作专题会议。 同日,校党委副书记唐安洲带领宣传部、校工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单位 负责人一行到武鸣校区,实地查看新校区建设情况、了解各单位用房建设情况。 6 月 14 日,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评估专家组高兰英组长一行 3 人到校开展实地评估。 6 月 18 日,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南宁市江南区防城港路 8 号公司所在地举行。校 长赵劲民参加活动并致辞。 同日,国家卫健委应急办主任许树强一行莅临学校开展广西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和学科建设工作座谈。 6 月 19 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际医学教育分会主办的第二届 MBBS 项目青年教师英文授课展 示活动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举行。来自全国 45 所 MBBS 项目医学院校的 45 名教师参加授课展示,学校第 一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学科教研室肖雪讲师荣获二等奖。 同日,学校召开 2019 年内部控制工作专题会议。 6 月 20 日,广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覃萍为组长的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第一督查组到校,对学校意 识形态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6 月 21 日,自治区政协主席蓝天立莅临学校,为师生代表做题为《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家国情怀》 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报告。 同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到研究生学院,与研究生院党委 2017 级博士党支部共同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组织生活会。 6 月 24 日,学校举行 2019 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同日,自治区教育厅厅长、自治区南宁教育园区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唐咸仅到学校武鸣校区视 察工作。 6 月 25 日,校长赵劲民一行到武鸣新校区实地查看建设进度,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与困难。 同日,“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首次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举行,学校在内的 24 所区内高校参展。 6 月 26 日,学校召开 2019 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暨就业统计督查工作部署会。 同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一行莅临学校开展统战工作调研。 同日,广西医科大学首届基础医学绘画大赛现场复评工作在校内举行。 6 月 27 日,由学校主办,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解剖学会共同承办,广西特 - 465 - 色新型智库—中国-东盟脑科学创新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协办的“非人灵长类神经疾病模型与抗衰老学术 论坛”在校内举行。 6 月 28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脱贫攻坚工作会议。 6 月 29 日、30 日,学校为期两天的 2019 年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训班暨二级党组织书记 集中培训在自治区党委党校开班。 同日,2019 年度全国省(区、市)属高等医学院校协作年会在宁夏医科大学召开。学校作为秘书长 单位牵头主办协作年会,宁夏医科大学承办。来自全国 40 所高等医学院校 180 余人参会。校长赵劲民、 副校长伍伟锋、徐华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年会。 6 月 30 日至 7 月 2 日,由自治区教育工会举办的“庆祝建国 70 周年”全区高校教职工气排球比赛 在广西体育中心举行。学校组织男教职工队、女教职工队和校领导与工会专干三支队伍参赛,男教职工 队获季军。 7 月 1 日,学校党委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8 周年大会。 7 月 3 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赵劲民教授深入第一临床医学院 2016 级临床医学 5+3 一体化 1 班, 与全班师生共同开展“党旗所指 青春所向”主题班会。校长赵劲民以《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 民族重托》为题做报告。 同日,学校召开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会。 7 月 4 日,学校开展康复治疗学专业新设本科专业校内自评工作,教务处组织的专家组一行 10 人对 康复治疗专业进行现场考察。 同日,学校纪委召开全校纪委全委扩大会。 同日,学校召开广西一流学科建设中期推进工作会议。 7 月 5 日,学校召开教学委员会会议。主要审议“广西医科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西医 科大学专科起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广西医科大学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有关管理规定等 事项。 同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华一行莅临学校开展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工作。 7 月 6 日,学校举行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7 月 8 日至 10 日,学校举办 2019 年第二期干部教育培训班。 7 月 9 日,广西师范大学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宏教授一行到 校调研。 同日,农工党中央“地中海贫血防治经验总结与推广”调研组莅临一附院调研指导。全国人大常委 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农工党中央各部门领导, 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和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会。 7 月 10 日,健康报第八版刊发学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吴家全励志而感人的求学之路—《行医 之志 一刻都不曾动摇》。 7 月 11 日,学校与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校内举行。柳州市人民医院的加入,学校非 直属附属医院已达 12 家。 7 月 11 日至 13 日,校党委副书记莫曾南带队赴桂林灌阳、全州等地开展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活动。 7 月 12 日,人民网广西频道刊出校长赵劲民专访:打造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为富民兴桂事业作贡 献。 同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联合主办 - 466 - 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在柳州市开幕。运动会比赛时间为 2019 年 6 月 27 日至 7 月 19 日。学校 12 个代表队角逐啦啦操、网球、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田径等项目。最 终以团体总分 425 分获得大学普通本科组第二名。 7 月 15 日,副校长伍伟锋带队对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危险源安全专项检查。 7 月 15 日、16 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互 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在桂林举行。学校入围项目共 4 项,其中“以艾为名,健康随行 —广西农村地区的艾滋病宣传干预综合模式推广与应用”和“艾滋病耐药检测‘芯’技术”2 个项目荣 获银奖,“知博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慧养营养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智慧结算和营养管理相 结合的软硬件系统”2 个项目荣获铜奖。 7 月 16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走访学校 2019 年普通本、专科招生录取现场,检查指导招生录取工 作。 7 月 18 日,副校长卿云波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一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7 月 24 日,勤廉·初心—致敬广西勤廉榜样颁奖仪式在南宁举行。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心胸 外科主任郑宝石荣获 2018 年广西勤廉榜样。 同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钱学明一行到学校武鸣新校区调研督查。 7 月 25 日,2019 年全区高校大学生“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主题活动获奖名单揭晓。学校在 “温暖瞬间”摄影作品,“同一屋檐下”心理电子板报和心理趣味运动会“抖音短视频”等三项活动中, 有 23 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0 项,2 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学 校获优秀组织奖。 7 月 25、26 日,副校长曾志羽带队赴马山县定点帮扶的 6 个贫困村,以村级产业现场调研为主轴, 对村集体经济项目进行深入了解和推动落实。 8 月 1 日,南宁市市长周红波、副市长李建文带队莅临学校武鸣新校区,对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进行 现场调研指导。 8 月 6 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俊华在自治区卫健委主任廖品琥等领导的陪同下,到广西医科 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项目建设工地考察调研,深入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8 月 8 日,学校组织召开广西医科大学东盟国际口腔医学院项目建设推进协调会。 8 月 16 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 2019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学校共有 89 个 项目获得立项资助(含肿瘤所出口 3 项),其中面上项目 13 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5 项,地区基金项 目 61 项,获直接经费 3122.1 万元。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跟去年比,分别增长 85.71%和 7.14%,创历史新高。 8 月 18 日至 20 日,中国解剖学会第 35 届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学校担任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罗 国容教授、广西解剖学会理事长谢小薰教授、广西解剖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谭国鹤教授等率师生代表参加 会议。 8 月 19 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广西医科大学联合主办的“新发再发传染病 防治技术高级研修班”在南宁开班。 8 月 23 日,自治区主席陈武莅临南宁教育园区调研,实地考察包括学校武鸣校区在内的几所高校建 设情况,主持召开了南宁教育园区建设座谈会。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自治区政府秘书长黄洲等领导参 加调研。 8 月 24 日、25 日,由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和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生物 医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广西医科大学和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承办的“2019 年国际 - 467 - 生物医药高峰论坛”在学校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孙兵、广西科技厅厅 长曹坤华等领导及专家出席开幕式。 8 月 30 日,学校召开玉林校区教学工作会议。 9 月 2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校长赵劲民等校领导,在开学上课第一天,分别带队全面检查新学 期教学工作准备及运行情况。 9 月 5 日,校团委举行“我与祖国共奋进—国旗下的演讲”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同日,学校举行 2019 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开班仪式。 9 月 7 日至 9 日,校学工部(处)组织开展迎新教育“三部曲”特色活动。 9 月 8 日,学校举行 2019 年度大学生参军入伍欢送会。 9 月 9 日,学校举行 2019 级新生开学典礼。5000 多名新生参加开学典礼。 同日,邕熙华府(14#地南)4、5 号楼摇号抽签仪式在学校足球场举行。 9 月 10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 同日,学校召开庆祝教师节暨教学科技表彰大会。 9 月 11 日,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共和国故事进校园”百场主题宣讲暨“新时代讲习所”、厚 德大讲堂第七讲活动。讲座由《当代广西》杂志社社长牙韩彰教授主讲,学校 2019 年新入职员工及各学 院师生代表 300 多人参加活动。 9 月 12 日,广西医科大学玉林校区举行 2019 级新生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刘友谊、校长赵劲民, 玉林市市长韦韬、副市长吕剑枫,校党委副书记莫曾南、副校长卿云波、副校长曾志羽、副校长伍伟锋 等领导,玉林市卫健委、医疗机构以及中交一航局等建设单位领导,学校各有关部处、二级学院领导、 玉林校区教师代表、2019 级辅导员(班主任)与 4000 多名新生共同参加了典礼。 9 月 15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报道全国高校 2019 年开学季系列新闻,播放学校开学典 礼部分视频。 9 月 16 日,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与华为公司在深圳华为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达成合作共识,双方 将在智慧园区、跨境医疗、数字化办公、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9 月 17 日,学校党委全体常委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明瑞、韦拔群烈士纪念 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同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对学校下一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周 怀营同志出席并讲话。 9 月 18 日,自治区发改委党组成员、主任助理刘翔一行到校开展调研活动。 9 月 19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带队,在副校长卿云波、纪委书记蒋建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 到五象新区广西医科大学蟠龙住宅小区检查指导工作。 同日,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马明月,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宣传部思政处副处长张雨明一 行 5 人到校调研指导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同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学校设立分会场,副校长曾志 羽及各学院分管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及招生就业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9 月 20 日,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莅临学校地中海贫血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调研 指导,听取相关研究工作情况汇报。 9 月 23 日,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周怀营带领组员罗国斌到 校调研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 - 468 - 同日,老挝卫生部副部长普同·孟巴一行到第一附属医院参观交流。 9 月 24 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日波莅临学校走访慰问全国劳动模范、药学院莫宁教授。 同日,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李康率队莅临学校武鸣校区考察调研,实地了解南宁教育园 区重点提案落实情况。 9 月 25 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次集中学习研讨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 组 2019 年第三次扩大学习会。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七巡回指导组周怀营组长列席会议并作点 评。 9 月 26 日,2019—2022 年广西本科高校临床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学校召开。 同日,由学校语言工作委员会主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的 2019 年广西医科大学“辉煌七十载, 经典颂祖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在校内举行。 同日,学校召开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本科教学督导组工作会议。 同日,学校召开安全稳定工作布置会。 同日,学校党委党校第 59 期入党积极分子暨第 20 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开班。 9 月 27 日,学校召开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 同日,学校信息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与信息中心在自治区网信办的指导下,举办主题为“精准发力维 护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讨会。 同日,校党委常委、副书记莫曾南教授为共青团干部、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负责人作题为《练就内 功 强我中华》形势与政策报告。 9 月 29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校长赵劲民带队开展走访慰问离休干部活动。 同日,学校获 3 项 2019 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其中高校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类 A 类课题 1 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类 B 类课题 1 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 C 类课题 1 项。 同日,学校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建校 85 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比赛。 9 月 30 日,学校举行“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爱国荣校思政微课堂活动。 同日,校党委副书记唐安洲率统战成员参加全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风采展和全区高校统一战线庆祝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文艺汇演。 10 月 1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率 50 余名师生代表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 同日,学校师生集中收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直播。 同日,学校 2000 名 2019 级新生在南宁武鸣绿邦国防教育实践基地,集体观看国庆阅兵、游行和联 欢直播。师生们共吃“国庆面”为祖国庆生。 同日,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蒋建伟一行 3 人先后到后勤基建处、一附院、附属肿瘤医院等单位, 对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台账、公车定点停放、公车封存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10 月 8 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推进会议。 同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会。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领 导小组第七巡回指导组周怀营组长列席会议并作点评。 10 月 9 日,校长赵劲民带队到武鸣新校区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和搬迁工作。 同日,自治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周怀营一行 3 人,到学校第一 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指导主题教育工作开展并召开座谈会。 10 月 9 日、10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召开直属附属医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情况专题 - 469 - 调研座谈会和各二级学院贯彻落实《广西高等学校院(系)议事决策工作规程(试行)》情况调研座谈 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10 月 12 日,华南首台达芬奇 XI 手术机器人在第一附属医院开机。 同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副书记莫曾南带队,约 40 名师生代表赴广西大学聆听自治区党委书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鹿心社以《担当时代使命 不负青春韶华 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书写精 彩华章》为题的形势与政策报告。 10 月 12 日、13 日,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培训研讨会在学校举行。 区内共有 60 余所高校 150 余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会。 10 月 14 日,学校代表队在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广西赛区决赛中,分别获得广西 赛区演讲比赛二等奖和知识竞赛三等奖。 同日,由中国—东盟中心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成立大会”在北 京大学召开。学校作为联盟中方院校,副校长周诺带队参加了成立大会。 10 月 14 日、15 日,学校党委常委、副书记莫曾南带领学工团委党支部赴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开展 专题调研。 10 月 15 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三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10 月 16 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诺带领研究生院院长曾小云、副院长毛宇昂等一行 5 人赴首都 医科大学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专项调研。 同日,学校召开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协调推进会。 同日,学校召开国际医药教育交流与研究中心(五象校区)项目规划论证会。 10 月 17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带领校党委常委、党委委员和机关党委委员共 30 余人到自治区党员 教育中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参观党史教育展,观看党员教育纪录片《红色传奇》 等。 10 月 18 日,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学校各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专家一行前往马山县妇幼保健院开展 2019 年“健康扶贫”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10 月 18 日、19 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羽带队到学校定点帮扶的马山县 6 个贫困村开展扶贫 工作,并在马山县里当瑶族乡召开广西医科大学扶贫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暨扶贫 日、健康扶贫动员会议。 10 月 18 日至 23 日,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 17 名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北京大学(本部 及医学部)、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开展了为期 6 天的首期国内 名校交流学习活动。 10 月 19 日,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导,广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厅、广西医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再生医学博士后学术论坛”在学校举办。大会特邀中国科 学院王志新院士、季维智院士做学术演讲。 同日,学校举办第四十九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学生武术比赛。 10 月 21 日,副校长卿云波主持召开玉林卫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学校党委确定的玉林校区过 渡期管理工作方案,并征求人事编制划转工作意见和建议。 同日,学校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观影活动。 10 月 22 日,学校召开主题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主题教育第四次集中学习研讨会。 10 月 23 日、24 日,由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主任评审员陆兵带队的国家生物安全专家组 - 470 - 一行 4 人到校,对学校生物安全三级(BSL-3)实验室进行定期监督评审。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 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监督评审。 10 月 25 日,由第七巡回指导组所指导的 10 所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经验交流 会在学校召开。围绕“进一步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提高质量、突出特色”主题,交流各高校开展主题 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并研究推进后续工作。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周怀营、副组长俞健,自治区主题教育 领导小组办公室高校联络组组长崔践,以及 10 所高校主题教育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同日,学校举办以“关爱老年健康,促进合作发展”为主题的 2019 中国-东盟(南宁)国际护理论 坛。有来自东盟 10 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及中国的国内外老年健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 学者、管理工作者 200 余人参加论坛。 10 月 26 日,学校农工党基层委员会第二次党员大会在校内召开。 同日,由学校招生就业处主办、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承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在校 内举行。 10 月 28 日,自治区卫健委主任廖品琥和校长赵劲民一行赴国家卫健委科教司汇报省委共建工作。 10 月 29 日,自治区教育厅实地核验专家组对学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两个特色专业及实验教学基 地(中心)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核验。 同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会。会议以“守初心、持恒 心、强信心,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主题。 10 月 30 日,校长赵劲民带队到第二附属医院党委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 成果交流会。 同日,学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自治区第七巡回指导组副组长 俞健到会指导。 同日,学校党委召开党委领导班子深化对党忠诚教育专题研讨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 10 月 31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奋力谱写建设国内一流地方 医科大学新篇章”为题,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同日,学校举行 2019 年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班启动仪式。 11 月 5 日,校长赵劲民带队前往武鸣校区再次检查指导项目建设和搬迁工作。 同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六次集中学习研讨会。会议以“解放思想,改 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着力提升学校改革发展质量”为主题。 11 月 6 日,自治区党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七巡回指导组组长周怀营给学校师生主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讲座。 11 月 8 日、9 日,由学校主办,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广西解剖学会与基础医 学院共同承办的庆祝建校 85 周年暨基础医学院建院 60 周年系列学术活动—2019 年衰老与疾病高峰论坛 暨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学校举行。 11 月 9 日,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广西高校宣讲报告会在学校举行,北京物资学院 副书记沈小静、自治区高校工委宣传部部长赵益真,以及驻邕高校师生代表约 800 人聆听宣讲。 11 月 10 日,2019 年广西医学生综合能力竞赛在学校举办。广西医科大学 1 队获得特等奖。 同日,广西医科大学 2018 级班级文化建设与展示大赛决赛在校内举行。 11 月 11 日,学校纪委举办 2019 年全校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11 月 12 日,校党委召开主题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11 月 13 日,学校召开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 471 - 同日,学校召开武鸣校区学生搬迁动员会暨情况说明会。 11 月 15 日,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数据显示,学校药理学与 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 ESI 学科全球排名前 1%,成为继临床医学之后学校第二个进入 ESI 全球前 1%的学 科。 同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广西医科大学分享会在校内 举行。 11 月 16 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广西医科大学承办的 2019 年新时代高校医学教学改革与创新 研讨会在校内召开。 校长赵劲民做题为《推“五位一体”,育一流人才—广西医科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 设探索》主题报告。 同日,学校荣获“2019 年度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同日,“不忘来路,以歌会友”—第一期“校友来了”系列活动在校内举办。48 级校友刘启福、58 级校友朱性威、校歌词作者莫羡老师以及校友办的领导、老师出席活动。 11 月 16 日至 23 日,学校医疗系 59 级、64 级、71 级、76 级、79 级、81 级,卫生系 89 级,临床 06 级等多个年级的校友,返校举办毕业 30 周年、40 周年、50 周年、入学 40 周年等纪念活动。 11 月 18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校长赵劲民带队前往武鸣,针对武鸣校区建设和搬迁工作进行现 场考察,并召集设计、施工、监理及学校与搬迁相关的各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召开现场办公会。 11 月 23 日,学校正式启动武鸣校区搬迁入驻工作,行政职能部门作为首批搬迁入驻单位,启动办 公设备和教辅设备搬迁,相关人员随迁开展搬迁入驻工作。 同日,2019 年广西高校易班达人秀决赛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落幕。学校易班学生工作站喜获广西高 校本科组三等奖、易班工作站站长陈雪敏同学荣获“最佳风采奖”。 11 月 24 日至 30 日,学校组织学生交流团分别赴泰国兰实大学及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进行学习交流。 11 月 26 日,学校召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布置硕士研究生考试自命题工作并审议博 士研究生招生事宜。 11 月 26 日、27 日,学校举办 2019 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 11 月 27 日,部分学院已经完成基本教学设备和办公物资的搬迁。 11 月 28 日、29 日,信息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体育部共 1748 名学生完成搬 迁入驻武鸣校区工作。 11 月 29 日,校长赵劲民带队赴武鸣校区看望慰问入住的师生员工。 同日,学校召开广西医科大学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研讨会。 11 月 30 日,学校举办驻邕高校防艾联盟成立仪式暨 12.1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系列宣传活动。 12 月 2 日,由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主办,广西医科 大学、国家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广西肿瘤靶向诊治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生物靶向诊治研究 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生物医药青年学者论坛”在学校举办。 同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廖品琥到学校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同日,学校心理中心教师在 2019 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比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 奖。 12 月 3 日,校党委书记刘友谊带队前往武鸣校区指导武鸣校区运行工作。 12 月 4 日,副校长曾志羽召集后勤基建处相关人员在校本部现场办公,开展“加强管理,开源节流, 从水电抓起”能源管理综合整治行动。 12 月 5 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罗鹏率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广西招生考试院、安全中心广西 - 472 - 分中心等部门专家一行 7 人到校,开展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保密及考前准备工作专项检查。 同日,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学校党委全体常委出席会议, 学校党委办公室、纪委办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12 月 6 日,学校举办“广西医科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来自各二级学院、附属 医院和玉林校区的 36 名青年教师参加比赛。比赛同时微信直播,网络点击率达到 1.7 万余人次。 同日,学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赴武鸣校区开展共育“同心林”活动。 同日,学校获“2019 年度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12 月 7 日、8 日,学校学生工作部(处)举办广西医科大学第五期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暨学生骨 干培训班。 12 月 9 日,首批搬迁的信息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和体育部 4 个学院的同学们 与学工老师们在武鸣新校区田径场举行第一次升国旗仪式。 12 月 11 日,校长赵劲民率队到武鸣校区检查第一批师生搬迁入住后校区运行情况和第二批即将搬 迁入驻师生的各项工作准备情况。 同日,广西医科大学中国—东盟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广西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护 理与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医养结合与健康养老服务产业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管理研究中 心、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等 6 个智库经审核认定,新增为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 同日,学校举办广西医科大学 2019 年研究生导师及管理人员培训班。 同日,学校举行 2018—2019 学年奖学金颁奖暨优秀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大会。 12 月 12 日,副校长卿云波带队赴玉林校区对运营管理、二期工程建设、2020 年春季学期教学保障 等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指导。 同日,学校召开 2020 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启动会及 2020 届广西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双选会协调会。 12 月 13 日,学校与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壮乡英雄文化园管理处联合举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共圆复兴梦想”红色主题教育图片巡展—广西医科大学站在校内举行启动仪式。 同日,自治区学位办主任傅源方一行 6 位专家对研究生院立项建设的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创新创业 联合培养基地进行年度建设检查。 12 月 14 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国际精准医学大会在学校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林东昕院士、北京 大学董尔丹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广西科技厅厅长曹坤华以及 来自美国、荷兰、新加坡、缅甸、泰国、越南等 7 个国家的专家、全区 130 多名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 会的委员参加会议。 12 月 15 日,学校召开广西医科大学第三十次学生代表大会。 12 月 16 日至 22 日,基础医学院、全科医学院、药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等 7 个学院,共 4680 名学生完成搬迁入驻武鸣校区工作。至此,共计 11 个学院(部) 完成搬迁入驻武鸣校区工作,入驻学生 6428 人。 12 月 17 日至 22 日,学校啦啦操队参加“2019 年中国校园啦啦操锦标赛”,再次卫冕普通高校组自 选爵士啦啦操和规定花球啦啦操两项比赛冠军,并荣获道德风尚奖一项;黄璐钰和温佳乐两位同学荣获 明星运动员称号。 12 月 23 日,2019 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等次评定结果揭晓,学校 10 项成果获奖(桂教 高教〔2019〕85 号)。 12 月 24 日,由广西教育厅主办,广西高校毕业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广西医科大学承办的 2020 届广 西医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在校内举行。来自区内外 698 家用人单位参会,为全区 8 所医 - 473 - 学院校约 2 万多名毕业生提供 25000 多个岗位。参会单位比去年增加 30 家,岗位增加 3000 多个。 同日,《广西日报》理论版刊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飞、陈会方、余海超、庞铭辉、杨海秀 5 位 博士教师文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指南》、《汇聚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磅礴伟力》、《在传承 红色基因中厚植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世界胸怀和国际眼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2 月 25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度政治建设监督检查情况反馈会。 12 月 27 日,学校召开审计整改工作会议。 12 月 28 日,学校基础医学院战廷正老师获得第九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 赛一等奖和最佳教案奖。 12 月 29 日,学校举行武鸣校区启用仪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黄俊华、副秘书长唐宁、自治区 卫生健康委主任廖品琥、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国友、财政厅副厅长黄绪全、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封 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钟德超、南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建文、广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尤剑鹏、右 江民族医学院党委书记邓砚,以及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南宁市人民 政府、南宁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现场指挥部、武鸣区人民政府等领导出席启用仪式。 12 月 30 日,学校召开 2019 年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撰稿:韦 微、莫晴阳、张雅静、林 琳;审核:黄中阳) - 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