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

Shado 影子爱人。11 页 808.454 KB 访问 382.97下载文档
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
当前文档共11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2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pdf

一、项目名称 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二、提名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三、提名意见 该项目紧密围绕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国土资源监管服务应用需求,针 对长期以来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数出多门、条块分割、监管不足,服务不强” 等问题,从2006年启动了“金土工程”一期和开展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全国 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监测监管信息化建设” 等项目研发工作,以信息技术 为突破口,构建了横向覆盖土地、矿产等主要业务领域、纵向贯穿四级国土资源 主管部门的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 项目取得了重大创新性成果。一是首次提出并创建了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 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理论方法,从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数据内容和应用服务 等多个维度,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基本理 念、技术架构与建设内容,并将其作为系统工程在全国卓有成效地付诸实施。二 是首次构建了覆盖全国、类型齐全和统一规范的国土资源数据资源体系。建立了 贯穿四级的数据实时采集与监测系统,整合集成了覆盖全国的土地、地质、矿产 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5方面23类数据;创建了与重大专项和日常管理业务 紧密衔接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三是创建了面向空间对象的国土资源监管指标体 系,研制了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国土资源主要业务全流程的事前 事中事后的数字化动态监管。四是构建了“制度+科技”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 促进审批制度与管理方式转变。 项目成果已在全国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领域及其他相关行业得 到普遍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使国土资源监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 了质的提升、质的飞跃,基本实现了监管和服务的动态实时、常态长效,在国土 资源全面保障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项目成果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 项,荣获“2010年中国信息化建设项目成就奖”;获软件著作权12项;研制标准 规范10部,制定了20多部部门规章并得到贯彻实施;发表论文86篇,出版专著2 部。培养了一大批国土资源信息化人才。成果获得习近平、李克强和温家宝等中 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得到国土资源部主管部门、有关院士专家和社会公众高 度赞扬与评价,成果入选国土资源部“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提名该项目申报 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成为重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的主导力量。 1 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着加快职能转变,强化资源监管,提升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 以信息化引领国土资源管理创新,是实现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必然选择。 国土资源部自1998年建部以来,通过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金土工程、第二 次全国土地调查、矿产资源三项调查等一系列专项工作,积累了海量的资源调查 评价基础数据。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不断深化,四级国土 资源主管部门积累了大量的管理数据。然而,国土资源数据与应用未能从全局上 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数出多门、条块分割、监管不足,服务不强”问题,不能 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与国土资源监管服务的需求。 为此,国土资源部从2006年起,紧密围绕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和国土资源治 理现代化目标,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构建了横向覆盖土地、矿产等主要业务领 域、纵向贯穿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 体系,并取得卓越成效。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首次提出并创建了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 信息监管体系的理论方法。从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数据内容和应用服务等多个 维度,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基本理念、技 术架构与建设内容,并将其作为系统工程在全国卓有成效地付诸实施。 2、首次构建了覆盖全国、类型齐全和统一规范的国土资源数据资源体系。 建立了贯穿四级的数据实时采集与监测系统,整合集成了覆盖全国的土地、地质、 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5方面23类数据;创建了与重大专项和日常管理 业务紧密衔接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 3、建立了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数字化动态 监管。创建了面向空间对象的国土资源监管指标体系,确立了各项指标的涵义及 其相互关系。建立了监管信息实时动态汇集技术系列。建立了以空间分析技术为 支撑,集发现、预警、处置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分析应用。 4、构建了“制度+科技”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促进审批制度与管理方式 转变。具体体现在:传统审批模式向一站式审批模式转变;重审批向审批、监管 并重转变;专项评估从定性向定量转变;形势分析从季度、年度分析向月度、周、 即时分析转变;数据从部门独享向内部共享、跨部门共享服务转换。 项目成果取得巨大社会效益。项目成果获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荣 获“2010年中国信息化建设项目成就奖”;获软件著作权12项;研制标准规范10 部,制定了20多部部门规章并得到贯彻实施;发表论文86篇,出版专著2部。培 养了一大批国土资源信息化人才。成果获得习近平、李克强和温家宝等中央领导 同志的充分肯定,得到国土资源部主管部门、有关院士专家和社会公众高度赞扬 与评价,成果入选国土资源部“十一五”和“十二五”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五、客观评价 (一)验收意见 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意见:“构建了先进、实用、并具有可扩展 2 性的技术架构,保证了多类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协同办公和对各类数据的共享、 操作,实现了各级土地、矿产资源管理业务联动;构建了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 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实 现了对全国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的快速、有效监管,并为国家对耕地保护、 土地市场、矿业市场等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了精准、有力的数据支撑,取得了显著 的应用成效。” 地质调查项目“全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监测监管信息化建设”成果报 告评审意见:“构建了面向全国四级矿政管理机关应用的32个应用系统、10个矿 政管理数据库,建立了信息实时获取、动态更新和信息发布的常态化机制。 ” “形 成了高效、安全、稳定的部数据中心软硬件运行平台和数据整合成果,为部机关 信息系统和各类数据进行科学管理、运行、维护、分析和共享服务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促进了国土资源监管精准化、决策科学化、服务便利化。” (二)专家评价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九林认为:“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是 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标志着我国资源环境信息化水平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进一步扩展可成为国家正在实施的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信息化体系的重要基础。 项目成果在资源环境领域信息化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建雅的评价意见:“首次构建了国土资源“一张图”与综合 信息监管的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了“一张图”建设的实用性理论方法。全国国土资 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建设与应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果在超大 规模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的理论方法、模型构建、处理分析和GIS应用等方面具有 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的评价意见:“项目首次整合集成了我国陆地全境范 围内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首次系统研制了土地和矿产资源重点业务监管业务和 数据模型。引领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创新。打造了国土资源监测监 管新模式。项目成果在国土资源领域得到空前的规模化应用。” (三)用户评价 银监会、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认为:“2008年起,国土资源部与银 监会探索构建了银行国土信息查询机制,首次实现了土地相关信息的网上异地查 询。2010年,在全国105个重点城市扩大推广应用,为上千家开展土地抵押授信 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在线查询服务,对推进政府部门间土地信息共享、防 范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推进政府部门间土地信息共享、防范金融风险发 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中的村级权属界数据,层级多、精度高。 通过使用该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解决了水利普查单元的区划问题,有效地避免了 重复性工作,节约了投入,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的完成起到了基础支撑作 用;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整合、集成、存储、管理、综合监管和应用服务技 术体系和理论方法,对“全国林业一张图”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认为:项目成果“实现了对全国资源数量、质量、空间 3 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力的全面掌控,消除了管理部门之间机构、层级和职能 的分割,构筑了集“全国覆盖、全程监管、科技支撑、有效监督”于一体的资源 监管体系。项目得到广泛应用,推广应用到全国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众多企 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了国土资源全 程、全覆盖动态监管。“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的应用情况表明:“全国 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信息监管平台成果,对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信息化建设, 尤其是在开拓国土资源管理创新重要模式等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和作用。重庆 市“一张图”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完成,得益于部信息化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提 高了我市国土房管工作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易智瑞(中国)信息 技术有限公司认为:“开启了平台化电子政务软件开发的新时代,推动了整个电 子政务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为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研发提供了非常有益的 引领和指导作用。为公司提供产品研发方向提供了借鉴和大规模应用场景,有力 地促进了GIS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四)查新报告 查新报告结论认为:1、“在国土资源及自然资源相关行业率先从管理制度、 理论方法、数据整合、平台开发到应用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 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架,奠定了该体系的理论方法基础,成为全国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一张图”建设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指南,为自然资源相关 领域“一张图”建设发挥了先导和引领作用“。2、 “构建了覆盖全国、类型齐全 和动态更新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资源体系,形成了我国区域内最完整、准 确和现势的国土数据资源体系。“ (五)获奖情况 项目成果曾获得省部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五项。包括: “全国国土资源“一 张图”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获2017年度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 土资源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土地 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获2012年度中国信息化(国土资源领域)成果奖一等 奖等等。项目成果获2010年中国信息化建设项目成就奖。按照评奖条件,表明项 目成果“有特别突出的原始性创新,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行业覆盖面大,对行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作用,对推动本 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 六、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成果已在全国国土资源领域和其他行业得到全面推广应用。 (1)项目成果形成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等成果覆 盖了国家、省(区) 、地和县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相关事业单位、国家土 地督察机构,用户数到达7万多。 (2)项目整合集成的相关数据为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促进了 4 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相关技术研发成果为国土资源系统和其他行业的信息化 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3)项目成果的设计理念,技术方法在地理信息科技企业得到应用,引领 和指导了企业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研发,大大促进了整个GIS产业界的发展。 项目成果是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成果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深度融合的集中展 现,成为国土资源事业创新发展的里程碑。成果所涉及的数据之齐全、技术之复 杂、应用之广泛,规模之宏大,属于国内外本行业之首创,填补了本领域空白。 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使国土资源监管、 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质的提升、质的飞跃,基本实现了监管和服务的动态实时、 常态长效,在国土资源全面保障发展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是通过将各类项目 落在国土资源“一张图”上,为四级国土资源日常审批管理提供统一的资源数量、 质量、空间分布等信息支撑,实现从以数管地、管矿到以图管地、管矿的重大转 变;二是国土资源“一张图”上保留了全国四级国土资源管理行为和每一块土地、 每一个矿业权勘查开发活动的“足迹”,通过图上比对、关联印证和综合分析, 监管触角延伸到土地审批、征收、出让、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和全国四级矿业权 审批发证、勘查开采,实现了全程监管和动态跟踪,使得土地和矿产违法违规逐 年下降,同时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保障,全面服务于国土资源领域放管服深化 改革,2013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共取消和下放31项行政审批事项;三是发挥了国土 资源数据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向全国105个重点城市的一万 多家商业银行提供土地信息查询服务,有效防范土地抵押融资风险,为我国企业 “走出去”提供了全方位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服务;四是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落 实情况考核、耕地占补平衡检查等专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向国土资源领域的责 任审计工作提供全方位数据服务;五是以国土资源“一张图”为基础,及时生成 国土资源统计季报、月报、周报,有力地支撑了国土资源形势分析研判,服务于 资源调控。 应用单位情况一览表 应用单位名 称 应用技术 起止时间 联系人/电话 构建了银行国土信息查 梁峰 询机制,对推进政府部门 /13910833520 间土地信息共享、防范金 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推动“全国林业一张 徐泽鸿 图”建设,实现了对林业 /1391000569 资源保护和利用起到参 考和借鉴作用 通过村级权属 界数据的 蔡阳 共享,为第一次全国水利 /13901103696 普查工作的完成起到了 基础支撑作用。 银 监 会 信 息 数 据 共 享 与 2009 年 科技监管部 服务技术 -2015 年 数据整合集 林业局调查 成与应用服 规划设计院 务技术方法 2009 年 -2013 年 水利部信息 数据共享与 中心 服务技术 2010 年 -2012 年 经济、社会效益 5 应用单位名 称 应用技术 国土资源业 务模型和数 国土资源部 据模型、数据 办公厅 和应用集成 技术等 业务模型和 国 土 资 源 部 数据模型、数 耕地保护司 据采集与分 析技术等 起止时间 联系人/电话 2006 年 -2017 年 吴前清 /66558100 2005 年 -2017 年 薛山 /66558180 业务模型和 国 土 资 源 部 数据模型、数 土 地 利 用 管 据采集、分析 理司 与信息共享 技术等 2007 年 -2017 年 王薇 /66558246 国土资源部 数据监测与 执法监察局 分析技术 2012 年 -2017 年 张福柱/ 66558336 业务模型和 数据模型、数 2007 年 据综合分析 -2017 年 技术 王德杰 /66558255 国土资源部 矿产开发管 理司 数据模型、指 江苏省国土 2008 年 标体系和集 资源厅 -2015 年 成技术 张毅 /13951808432 重庆市国土 资源厅 总体框架、数 2006 年 据管理、应用 -2016 年 服务技术 赵根 /13883663263 东软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 设计理念、业 2007 年 务模型和集 -2017 年 成技术 毛丽娟 /18618410125 北京超图软 件股份有限 公司 海量数据管 理、高效自动 2010 年 计算与基于 -2017 年 规则的空间 数据分析 吴小菊 /18910903348 6 经济、社会效益 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方 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了国 土资源全程、全覆盖动态 监管。提升了信息社会化 服务水平。 提升了审批工作效率,及 时掌握全国每一块基本 农田情况,提升了耕地保 护的力度和水平。 加强了建设用地“批、供、 用、补、查”全程监管, 促进建设用地依法依规 和节约集约利用,更加科 学地制定土地政策、加强 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 土地违法高发态势得到 遏制,矿产违法逐年下 降,在执法监管中发挥了 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有效提升矿业权管理效 能,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全过程的动态监管。 对厅信息化建设,尤其是 在开拓国土资源管理创 新重要模式等方面起到 了引领、示范和作用。 大力提高了市国土房管 工作水平和社会服务能 力,全面推动国土房管工 作的精细化、科学化和现 代化。 开启了平台化电子政务 软件开发的新时代,并为 各电子政务承建商采用, 推动了整个电子政务信 息化产业的发展 为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 和产品研发提供了非常 有益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大大促进了整个 GIS 产业 界的蓬勃发展。 应用单位名 应用技术 称 易智瑞(中 设计理念、业 国)信息技术 务模型、数据 有限公司 存储和空间 分析技术 起止时间 联系人/电话 经济、社会效益 2010 年 -2017 年 为公司提供产品研发方 李琳 向提供了借鉴和大规模 /13810386648 应用场景,有力地促进了 GIS 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本项目取得以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知识产 知识产权具 权类别 体名称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国土资源部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国家 (地 区) 授权 授权日 证书编 号 期 号 2013 软件等 中国 2013 发明人 利有效 状态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SR08 年 8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管平台 V1.0 0321 5日 0586083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国土资源部 中国 2015 2015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1106624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1105615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数据中心数 SR21 年 11 据管理平台 9538 国土资源部 月 12 日 中国 2015 2015 数据中心专 SR21 年 11 业数据服务 8529 系统 V1.0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权利人 综合信息监 V1.0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发明专 国土资源电 月 11 日 中国 2010 2010 子政务基础 SR00 年 2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平台(简称: 7868 10 日 0196141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中国 2017 2017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E_LARP) V3.0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矿业权统一 配号与信息 SR15 年 5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发布系统 6654 4日 1741938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中国 2017 2017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V2.0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计算机 矿业权管理 信息系统 SR15 年 5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V5.9 6577 4日 1741861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中国 2013 2013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地质资料信 7 软件著 作权 息集群化共 SR01 年 2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享服务平台 4781 20 日 0520543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中国 2017 2017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V2.4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国土资源部 矿业权行政 SR15 年 5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审批系统软 6647 4日 1741931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中国 2012 2012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件 V3.0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基于高分辨 率遥感影像 SR07 年 8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的农村集体 0898 6日 0438934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中国 2012 2012 软件等 国土资 国土资 其他有 土地建设用 地建库工具 V1.0 计算机 软件著 作权 基于高分辨 率遥感影像 SR07 年 5 月 字第 源部信 源部信 效的知 的农村集体 0918 4日 息中心 息中心 识产权 土地建设用 地管理系统 V1.0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 8 0438954 姓 名 蒋文彪 李晓波 吴洪涛 刘聚海 吴其斌 谭永杰 曾建鹰 汪秀莲 黎韶光 申世亮 技术职称 研究员 工作单位 完成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奖 励情况 对创建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系的总体架构,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创新和综合信 中心 息中心 息监管作出贡献。 2014 年获国家科 对创建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员 系的技术方法,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创新和综合信 中心 息中心 1997 年获国家科 息监管作出贡献。 技进步三等奖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对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开发、建立业务和数据 研究员 中心 息中心 模型、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作出贡献。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对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制度 研究员 中心 息中心 建设和应用服务作出贡献。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对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数据管理平台研发、数 研究员 中心 息中心 据集成和应用服务作出贡献。 中国地质调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对全国基础地质数据、矿业权实地核查、地质工程程 研究员 局发展研究中 发展研究中心 度等数据加工、整合和管理作出贡献。 心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对矿政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和数据库建设、矿政业务和 研究员 中心 息中心 数据模型建立作出贡献。 中国土地勘测规 中 国 土 地 勘 测 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土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数 研究员 划院 规划院 据整合集成与分析应用、成果发布作出贡献。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对全国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研发、研制土地 教授级高工 中心 息中心 业务和数据模型、标准规范作出贡献。 国土资源部信息 国 土 资 源 部 信 对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数据管理平台研发、数 研究员 中心 息中心 据集成作出贡献。 9 排 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九、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一)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全国国土资源 “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是由国土资源 部信息中心牵头实施的“金土工程”一期、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全国矿产资 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监测监管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形成的成果。国土资源部信息中 心紧密围绕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国土资源治理现代化目标,以信息技术为 突破口,构建了横向覆盖土地、矿产等主要业务领域、纵向贯穿四级国土资源主 管部门的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在理论方法创立、关键 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业务和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整合集成、系统平台开发 以及部署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其中包括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并取 得卓越的社会效益。 (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土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 数据整合与分析、成果发布等工作,为数据整合、标准研制、成果发布的方法创 新做出了贡献。 (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基础地质数据、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业 权实地核查数据、全国地质工作程度和全国矿产地等数据加工、整合与集成工作, 为地质数据管理、信息服务的方法创新做出了贡献。 十、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蒋文彪,第一完成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主任,项目第一负责人,全面负 责整个项目总体框架设计与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组织协调与实施管理、标准规范 研制、平台推广应用等工作。本人与其他完成人或是多年共事的共同,或是一直 密切合作的同行,合作优势互补、基础扎实,本项目中的合作关系如下: 李晓波,第二完成人,国土资源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 主任,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理论方法研究、成果集成和推广应用等工作,筹划 和具体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应用工作。 吴洪涛,第三完成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主任,负责建立业务 和数据模型、指标体系,研制标准规范,关键技术和平台研发。 刘聚海,第四完成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数据运行部主任,负责“一张图” 和综合信息监管体系的制度建设、推广应用和技术研发。 吴其斌,第五完成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数据运行部副主任,负责 “一 张图”关键技术研发、数据集成、平台开发和应用服务。 谭永杰,第六完成人,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负责全国基 础地质数据、矿业权实地核查、地质工程程度等数据加工、整合和管理等工作。 曾建鹰,第七完成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副主任,负责矿政管 理数据库建设、研制矿政业务和数据模型、关键技术和平台研发。 汪秀莲,第八完成人,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信息所所长,负责第二次全国土 地调查和土地年度变更调查成果数据整合集成、分析应用和成果发布。 黎韶光,第九完成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技术工程部副主任,负责全国土 10 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研发、研制土地业务与数据模型、标准规范。 申世亮,第十完成人,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数据运行部副主任,负责“一张 图”关键技术和平台研发、数据集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合作方式 共同立项 共同报奖 共同立项 共同报奖 共同立项 共同报奖 共同立项 共同报奖 合作研究 共同报奖 共同立项 共同报奖 合作研究 共同报奖 共同立项 共同报奖 共同立项 共同报奖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 合作者 合作时间 合作成果 证明材料 2006-201 总体框架 李晓波 4年 理论方法 2006-201 业务和数据 吴洪涛 4年 模型、标准规 范、技术研发 2006-201 政策制定、技 刘聚海 4年 术研发 2006-201 数据管理、技 吴其斌 4年 术研发 2006-201 数据管理、信 谭永杰 4年 息发布 2006-201 业务和数据 曾建鹰 4年 模型、技术研 发 2006-201 数据管理、信 汪秀莲 4年 息发布 2006-201 业务和数据 黎韶光 4年 模型、技术研 发 2006-201 数据管理、技 申世亮 4年 术研发 备注 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 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 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