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贵州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一期系统集成实施.pdf
2020-J-85 贵州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一期系统集成实施 贵州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河长制“看得见、叫得 应、用得好”目标而搭建的信息融合平台,承载着全省所有河流 “河长制”机制的业务需求,并通过省、市(州)、(区)县、 乡、村五级管理机制实现对全省河流情况的统一管理。系统一期 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 1680 万元,资金来源为省水利厅向财政 厅申请部门预算内资金解决。系统以提高河湖管理的系统化、精 细化、科学化水平为指引,参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进行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专有域,利用大数据技 术,对现有河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以数据为驱动、互联网 +为服务模式、业务协同为手段,建立和完善共享机制,实现全 省范围的河湖数据整理、五级河长管理、即时高效的信息化平台, 面向五级河长、相关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通过信息化的手 段全面提升河湖数据的管理能力,形成河长制+河湖治理新型管 理模式,实现全民治水。 贵州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功能指标、业务需求及 处理流程、全省河湖监管和治理、河湖信息分析与预测、运行性 能、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设计,满足我省建设贵州河长管理平台、 协助明确水资源的产权安排、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综合管 理制度,以此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全省江 河湖泊进行水利监督等的需求。 系统建立了具有贵州特色的五级河长业务流程处理信息化 实现体系,并建设了共享交换平台,加强数据资源共享;构建了 贵州河湖流域生态环境信息‘一张图’,综合水利基础数据、实 时监测数据、业务数据等数据,实现对贵州省多源水资源信息的 集合展示,与河长制的计划、管理、监控、调度等业务管理需求 整合,构建统一的地理信息综合监管平台,辅助河长制日常办公, 提升环境事故应急能力与水平,在水环境保护、防汛抗洪、水土 保持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并促进公众参与河湖流域保护。 系统基于河长制进行建设,根据具体工作要求建立了区域与 流域相结合的河长制业务流程,建设了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和 责任追究模块,同时通过信息化的平台监管,实现各级河长、河 长办及相关单位对河湖水质水环境的动态监测,从而达到消除隐 患、应急处理、加强水质水环境行政监管等目的,系统总体较好 地满足了河长制相关工作的需要。 项目组根据实际情况详细梳理了系统建设过程涉及到的政 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方案、本阶段建设方案、工作进 度计划、人员配置及分工、软硬件运行维护管理以及环保、消防、 职业安全卫生、施工安全和节能措施等,同时对项目进度和各专 业衔接进度进行控制,规范管理各环节的具体实施。 系统运行以来,网页端、河长助手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等 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总体运行稳定并且不断进行优化更新。全 省各级河长、河长办、责任单位、义务监督员和水利、环保相关 专家上万人员,装载全省上万条河流,通过划界上图、一河一策 等实现精细化管水、科学化治水,为实现动态监管、支撑河长制 日常工作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贵州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一是实现了全省镇级 以上的河湖监管全覆盖,使各级河长、责任单位责任更加明确、 治理调度更加精准、河湖监管更加高效、治理速度显著提升。二 是也面向责任单位、民间河湖监督员及其他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拓展了全民参与的渠道。三是全省江河湖库水质进一步改善,在 近几年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我省连续四年位 列全国前十位,出境断面水质 100%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