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药学(博士、硕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2020年版).pdf
广西医科大学 研究生培养方案 广西医科大学校训 The motto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厚德 励志 博学 弘 医 学科名称:药学 培养层次:博士、硕士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专业学位 Being inspiration and erudition,promoting medical development. 释义: “厚德”即广厚之德,指的是提高道德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励志”,指的是为了实现志向激 励自己刻苦努力;“博学”,指的是要通过广泛地学习知识,努力做到学士渊博;“弘医”,弘即光大发 扬,医即医学,指的是要把“弘扬医术、弘扬医德”当作人生事业的追求。“厚德励志 博学弘医”既反映学 校审核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又彰显学校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与时代特色。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印制 (2020年版) 目 录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07 药学·····························1 100701 药物化学·························8 100702 药剂学··························16 100703 生药学··························23 100704 药物分析学························30 100706 药理学··························37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07 药学·····························45 100701 药物化学·························52 100702 药剂学··························60 100703 生药学··························67 100704 药物分析学························74 100706 药理学··························8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055 药学·····························88 1007 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 . 掌握药学及相关领域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具备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技 能,具有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药学学科领域内问题的能力,有比较敏锐的 学位类别:医学博士 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 药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思辨和分析能力,能够跟踪学术前沿,判断学术价值,独立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创新, 能在科学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中的教 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 3 .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外语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起步较早,上世纪70年代,在药理学前辈杨启超教授带领下,作为全国十大 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协作单位之一参与抗疟新药青蒿琥酯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排名第二)和国家 新药证书。1990年至2000年期间,先后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药物化学硕士学位 授权点、药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设立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获药学硕 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6年获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药学一级学科博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士学位授权点并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9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0070101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 Design, Synthesis and Screening of Targeted Drugs 10070102广西特色药用资源化学成分的 分离鉴定、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nd Activity Exploration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uangxi Characteristic Medicinal Resources 10070103 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大分子载 药体系研究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and Macromolecular Drug Delivery Systems 10070601肿瘤药理 Tumor Pharmacology 10070602抗炎免疫药理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10070603心脑血管药理 Cardio-cerebrovascular Pharmacology 10070401药物代谢组学及质量控制 Drug Metabonomics and Quality Control 球1 %排名。 本学科汇聚了以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的学科团队和国家创新人 才推进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拥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 药物化学 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现有教授25人(二级教授7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5 名、硕士生导师44名;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学历与学缘结构合理,具有 良好发展潜力,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适应学科发展定位,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师 资队伍。本学科以药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队伍为纽 带,以科学研究为驱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 药理学 才输出和智力支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区位优势,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 药学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科影响力逐渐彰显。 本学科涵盖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药学5个二级学科方向。依 托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 究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 Drug Analysis Materials and 药物分析学 10070402药物分析新材料与生物医学成像 Biomedical Imaging 作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7项、省部级和厅级科研课题179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 10070403体内药物分析与生物传感 论文2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3件;出版学术专著和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其他教材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10070201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of Drug Delivery Systems 40余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科 技进步奖二等奖11项、三等奖10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10余项;为药物研发 单位进行30多个新药的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并为药物研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药剂学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1 .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Bio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nd Biosensing 生药学 10070202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New Formul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070203创新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 Pharmacokinetics of Innovative Drugs 10070301 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评价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精神。 1 2 1007 药学 10070302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 生药学 1007 药学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Bioactive Ingredients of Natural Medicines and their mechanism 课程类别 Metabolism and 10070303 天然活性物质代谢与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 of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 2 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 (二选一) 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 药学科研中的思路与方法 2 科研伦理 1 论文写作 1 专业基础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 至少修2分 医学实践/实验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 至少修2分 专业核心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 必修,二级学科的 理论与实践进展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及考核要求 科研方法课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最 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10年。 课程学习时间采取灵活分散的授课方式;博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 学位论文;硕博连读生应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 专业学位课 (二)时间安排 月。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必修,6分 必修,4分 专业方向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 必修,三级学科的 理论与实践进展 (或二级学科研究 方向) 选修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 任选,至少修2分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为合格。 备注 学术交流英语 公共学位课 (一)学习年限 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总学分 20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考核、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奖学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0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 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 位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6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 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 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3. 毕业考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 分内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 业方向课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学术讲座作相应的规定,其余课程 类别由各二级学科设置。 3 专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二)学术讲座: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型博士研究生不少于5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六、教学活动 (一)博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低年资讲师的要求安排3个 月教学实践,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1 . 时间安排 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学科课程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4 1007 药学 2 .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所在教研室组成研 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 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 选题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对国民经济及医学科学技术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 价值。 2 .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3 .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具有独 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1007 药学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1 .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2 .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3 .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九、培养方式及方法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二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三)课题进展汇报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由各学科/教研室负责督促执行。 (四)课题中期考核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 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 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 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与结果,目前存在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 管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 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 部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 完成相应内容的填写和审核。 需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 (五)学位论文答辩 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被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惩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 同行评议、正式评阅和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开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五)二级学院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5 6 1007药学 药学 1007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开 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的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 学位类别:医学博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01 药物化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六)研究生院 一、学科概况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分子的发现、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的一门学科。药物化学研究的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分子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药物作用新靶点的发现、确证和作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用机制研究,天然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结构修饰等。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各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学科的带头学科,属于药学学科的主干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博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药物化学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 专任教师19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现有博士 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近五年,学科承担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项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目5项,省部级项目14项;发表SCI论文31篇;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中的“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部分。 5部;获得授权专利8件。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杨斌、何萍、周燕、林军、林兴、蒋伟哲、孔晓龙、黄建春、叶勇、梁永红、 李新春、苏志恒、李雪华、邱莉、宋慧、赖泽锋、黄增琼、魏涌标、吴峥、冯洁、 郭宏伟、朱丹。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韦锦斌、黄仁彬、梁钢、侯华新、阳洁、郑立、曾高峰、黄勇、陈丰原(校外)、 本学科依托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宁国家生物医药 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等药物研发平台,针对区域高发性疾病,致力于广西特 色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结构修饰,抗肿瘤和糖尿病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开发 和药物功能分子的合成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 究方向:(1)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针对鼻咽癌、糖尿病、非小细胞肺癌等高 发性疾病的关键性靶点,进行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合成与筛选;(2)广西特色药用 刘俊义(校外)、沈旭(校外)、项光亚(校外)、张志平(校外)、徐丽(校外)、 资源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从龙眼、红树林、青天葵等广西特色 缪剑华(校外)。 植物中提取分离了龙眼多糖、老鼠簕生物碱A、黄酮等多个有效成分,并对其及其衍生 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3)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大分子载药体系研究,主要是对碳 纳米管、小分子纳米材料、荧光探针、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等材料进行设计、合成、 载药性能和生物活性研究。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 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在科学或专门技 术上能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胜任本学科高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担的教学及 科研任务。 7 8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1 药物化学 3 . 掌握并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外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 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考核合格方 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序号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Design, Synthesis and 10070101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 Screening of Targeted Drugs 2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nd 10070102广西特色药用资源化学成分的 Activity Exploration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分离鉴定、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 Guangxi Characteristic Medicinal Resources 3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and 10070103 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大分子载药体 Macromolecular Drug Delivery 系研究 Systems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其余课程类别 由学科设置。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2 学术交流英语 32 2 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综合医学英语 32 (二选一) 2 32 2 科研方法课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专业基础课 药物合成反应 32 2 必修,2分 医学实践/ 实验课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必修,2分 药物化学前沿 32 2 药物设计与新药研究策略 32 2 32 2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 的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10年。 药学科研中的思路与方法 课程学习时间采取灵活分散的授课方式;博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 月。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 专业学位课 学位论文;硕博连读生应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 专业核心课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70分 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 专业方向课 靶向药物研究前沿 2. 中期考核 生物药物分析 16 1 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科组织,按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级学科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考核、教学实践考 免疫病理学实验技术 8 0.5 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 临床毒理学 32 2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 实验动物学 32 2 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生物信息学 32 2 遗传药理学 32 2 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 3. 毕业考核 9 备注 32 公共学位课 (二)培养时间安排 学时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一)学习年限 课程名称 选修课 必修,6分 必修,4分 必修,至少修2分 必修,2分 任选,至少修2分 10 100701 药物化学 选修课 100701 药物化学 1. 选题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对国民经济及医学科学技术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 临床药物治疗学 16 1 临床药理学 8 0.5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免疫学 16 1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模型 的建立 32 2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16 1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PPT设计及应用 课程总学分 价值。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具有独 任选,至少修2分 20 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二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0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6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三)课题进展汇报 (二)学术讲座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应负责督促。 型博士研究生不少于5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四)课题中期考核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六、教学活动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一)博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低年资讲师的要求安排3个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月教学,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1. 时间安排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格。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七、学位论文工作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11 12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1 药物化学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九、培养方式及方法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一)主要书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书目 The Practic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Fourth Edition. 1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出版社 Salt Lake City: Wermuth C. G. Academic Press 主编 2 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 Eighth Edition Michael B. Smith 3 Wuts G. M. Greene’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Wiley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4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Bertram G. K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5 6 7 8 9 10 抗肿瘤药物设计与发现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导论, 第2版 天然产物化学导论, 第9版 药物化学总论, 第4版 糖化学 药物化学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盛春泉 主译 付伟主 徐任生 郭宗儒 孔繁祚 尤启东 New Jersey: Wiley 出版时间 2015 2019 2014 McGrawHill Education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2017 2017 2017 2019 2020 2019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二)主要期刊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1 .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2.Chemical Communications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3.Chemistry of Natural Compounds (五)二级学院 4.ChemMedChem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5.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6.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7.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 8.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 9.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六)研究生院 13 10.Nature 11.Science 12.Tetrahedron Letters 14 100701 药物化学 十一、主要参加专家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侯华新、李雪华、吴峥、冯洁、赖泽锋、黄增琼、魏涌标、谢集照、陈曦、李清、 何林洪、韦雪琴、陈铁寓 十二、审核专家 学位类别:医学博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02 药剂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李雪华、侯华新、刘俊义(校外)、崔孙良(校外)、沈旭(校外) 一、学科概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药物合理应 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处方工艺设计与辅料的应用,药物 制剂稳定性研究,药物新剂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 与评价,药物制剂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 药剂学于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科有11 名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人。目前学科主要开展: (1)聚姜黄素偶联透明质酸的双亲性高分子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ROS / NO智能 响应型纳米药物缓释载体研究;(2)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制定与制剂开发;(3)开展 以中药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为研究对象(如金丝桃苷、丹参酮ⅡA、白背叶黄酮、岩黄 连碱、氯化两面针碱、杨桃根DMDD等),研发适合中药组成和用药特点的常规制剂和 新型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 近5年,学科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广西杰出青年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4部;获广西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1项,获授权的发明专利3件。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发 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熟悉并了解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工作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能胜任本学科高 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3.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外语 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5 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10070201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Drug Delivery Systems 16 100702 药剂学 100702 药剂学 2 10070202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New Formul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 10070203创新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究 Pharmacokinetics of Innovative Drugs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学术交流英语 32 2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综合医学英语 (二选一) 32 2 (一)学习年限 药学科研中的思路与方法 32 2 科研方法课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专业基础课 药用高分子材料选论 32 2 医学实践/ 实验课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专业核心课 药物递送系统选论 32 2 专业方向课 药剂学前沿 32 2 分子药剂学 32 2 纳米生物材料 32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 生物药物分析 16 1 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 药事法规 32 2 药物设计与新药研究策略 32 2 临床药物治疗学 16 1 免疫学 16 1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模型 的建立 32 2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PPT设计及应用 16 1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公共学位课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 的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10年。 课程学习时间采取灵活分散的授课方式;博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 学位论文;硕博连读生应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教学实践为3个月。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专业学位课 (二)培养时间安排 为合格。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成绩考核、思想品德考核、 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进 选修课 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3. 毕业考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课程总学分 备注 必修,6分 必修,4分 必修,2分 必修,至少修2分 必修,4分 任选,至少修2分 20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0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位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6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其余课程类别 专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由学科设置。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二)学术讲座 17 18 100702 药剂学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型博士研究生不少于5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100702 药剂学 (四)课题中期考核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六、教学活动 (一)博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低年资讲师的要求安排3个 月教学,学时数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1. 时间安排 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1.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与学分且成绩合格。 2.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3.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格。 七、学位论文工作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1. 选题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对国民经济及医学科学技术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价值。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具有独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二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三)课题进展汇报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应负责督促。 19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20 100702 药剂学 100702 药剂学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二)主要期刊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1.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2.ACS Nano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3.Advanced Materials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4.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5.Biomaterials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6.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7.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五)二级学院 8.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10.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11.Molecular Pharmaceutics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 12.Nature Nanotechnology 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 13.Nano Letters 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14.Nanoscale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15.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六)研究生院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黄仁彬、郑立、蒋伟哲、孔晓龙、黄兴振、黄建春、叶勇、赖玲、莫凤珍、刘伟、 付书婕。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黄仁彬、蒋伟哲、孔晓龙、叶菜英(校外)、张志平(校外)。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十、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一)主要书目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书目 Natural Polymers for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Nayak, K. A CRC Press 2019 2 Drug Delivery Approaches and Keservani R. K Nanosystems CRC Press 2017 3 纳米技术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金义光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顾忠伟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王者辉 朱家壁 宁保明 译 梁秉文 王树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2018 2012 2018 2018 4 5 6 7 8 9 生物启发与仿生型高分子药物及 基因递送系统 药用高分子 现代生物药剂学 第2版 生物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新型药物制剂处方与工艺 纳米生物材料 21 22 100703 生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类别:医学博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03 生药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序号 1 2 一、学科概况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研究包 3 括中药在内的天然来源药物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生药的基源、品种鉴定、质量评价、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Bioactive Ingredients of 10070302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 Natural Medicines and their mechanism Metabolism and 10070303 天然活性物质代谢与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 of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 10070301 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评价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用资源开发与保护、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质量标准规范化 研究、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天然药物资源化学等。本学科着力于培养能够从事天然药物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和中药的基础研究、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功能评价等方面工作的研究型高 (一)学习年限 层次人才。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 本学科于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科有20 的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10年。 名教师,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3人;博士 (二)培养时间安排 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 课程学习时间采取灵活分散的授课方式;博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 学科围绕广西特色生药与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深化和拓展研究方向, 逐渐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1)天然产物活性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与作用机 理研究;(2)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评价,包括生药生源途径、功能酶基因克隆、遗传多 态性和分子鉴定等研究;(3)天然活性物质代谢与生物合成。学科团队针对广西特色生 药开发与资源保护等问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近五年,学科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 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6部,参编专著2部;获专利授权7项;获广西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3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掌握药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独立、创造性地 学位论文;硕博连读生应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 月。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为合格。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与成绩考核、思想品德 考核、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 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 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3. 毕业考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从事新药创制与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和发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并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高的外 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3 24 100703 生药学 100703 生药学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模型的 建立验 32 2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其余课程类别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由学科设置。 现代分析技术 32 2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课程总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20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公共学位课 科研方法课 专业学位课 医学实践/ 实验课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学术交流英语 32 2 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 (二选一) 32 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药学科研中的思路与方法 32 2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备注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0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6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必修,6分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选定。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二)学术讲座: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型博士研究生不少于5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六、教学活动 必修,12分 专业基础课 新药研究与开发 32 2 专业核心课 (二选一) 分子生药学 32 2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32 2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专业方向课 (二选一) 生药学选论 32 2 1. 时间安排 波谱分析 32 2 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临床毒理学 32 2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PPT设计及应用 16 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免疫病理学实验技术 8 0.5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临床药物治疗学 16 1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遗传药理学 32 2 实验动物学 32 2 医学文献检索 32 2 临床药理学 8 0.5 免疫学 16 1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选修课 25 (一)博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低年资讲师的要求安排3个 月教学,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格。 任选,至少修2分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选题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对国民经济及医学科学技术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 价值。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具有独 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26 100703 生药学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100703 生药学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二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三)课题进展汇报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应负责督促。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四)课题中期考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告预定的内容与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五)学位论文答辩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五)二级学院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一)毕业条件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开 1.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的 2.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 3.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六)研究生院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27 28 100703 生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十、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一)主要书目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Badal McCreath Simone, Delgoda Rupika Academic Press 2016 书目 1 Pharmacognosy 2 3 4 抗肿瘤药物设计与发现, 第2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分子生药学, 第3版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5 6 7 天然药物化学, 第2版 中国民族地区药用植物化学成分 与药理作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盛春泉 译 国家药典委员会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黄璐琦, 刘昌孝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徐任生, 赵维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叶阳 杨世林, 严春艳 北京: 科学出版社 王文蜀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二)主要期刊 1.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B 2.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3.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4.Drug Discovery Today 5.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6.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7.Natural Products Letters 8.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9.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10.Phytochemistry Reviews 学位类别:医学博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04 药物分析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2017 一、学科概况 2019 药物分析学是研究与发展药物质量评价与控制的学科,本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分析 2016 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包括药用活性 2017 2013 成分)及其制剂的质量。药物分析学不仅为药品生产的质量监控提供技术保障,为阐明 药物的体内过程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新药研究与开发、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临床 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药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化学、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的进步,药物分析学的 研究范畴已从常规的药物质量检验拓展到药物的工艺流程、动态演变、体内生物转化(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以及药物与靶组织的相互作用和对疾病干预的分子机制 研究。药物分析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现代分离分析方法(如超高效液相色谱、高 效毛细管电泳、微全分析系统等)、光谱分析技术(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生物成像技术(如荧光成像、质谱成像、电化 学成像等),以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的兴起,使得药物分析对象逐渐转入复杂生物体系, 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追踪,技术手段也趋于灵敏、精密、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药物分析学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科 有9名教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课题 8项,省部级课题7项,在国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 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博 11.Phytomedicine 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包括:(1)药物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2)药物分析新材料 12.Planta Medica 与生物医学成像;(3)体内药物分析与生物传感。 13.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曾高峰、廖明、冯洁、郭宏伟、朱丹、秦箐、缪剑华(校外)。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具有坚实而宽厚的药物分析学基础理论知识,系统了解现代药物分析学的前沿进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展和发展方向。能够创造性地提出学术构想,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熟练掌握药物分析学 郭宏伟、朱丹、冯洁、蔡少青(校外)、陈家春(校外)。 相关信息的获取方法和途径、现代药物分析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科学数据的解析。 3.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外 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5. 能胜任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中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 29 30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序号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10070401药物代谢组学及质量控制 Drug Metabonomics and Quality Control 2 10070402药物分析新材料与生物医学成像 Drug Analysis Materials and Biomedical Imaging 3 10070403体内药物分析与生物传感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其余课程类别 由学科设置。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Biopharmaceutical Analysis and Biosensing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学术交流英语 32 2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综合医学英语 (二选一) 32 2 (一)学习年限 药学科研中的思路与方法 32 2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医学实践/ 实验课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专业基础课 现代分析技术 32 2 专业核心课 药物分析前沿 32 2 专业方向课 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 32 2 免疫病理学实验技术 8 0.5 实验动物学 32 2 医学文献检索 32 2 临床毒理学 32 2 临床药理学 8 0.5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生物信息学 32 2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模型 的建立 32 2 公共学位课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最 (二)培养时间安排 课程学习时间采取灵活分散的授课方式;博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 学位论文;硕博连读生应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 月。 (三)考核要求 专业学位课 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10年。 科研方法课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为合格。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考核、 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 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 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进 选修课 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3. 毕业考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课程总学分 备注 必修,6分 必修,12分 任选,至少修2分 20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1 32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0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6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二)学术讲座: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型博士研究生不少于5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六、教学活动 (一)博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低年资讲师的要求安排3个 月教学,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1. 时间安排 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三)课题进展汇报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负责督促。 (四)课题中期考核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格。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七、学位论文工作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1. 选题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对国民经济及医学科学技术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价值。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具有独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二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33 34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4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The 9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Skoog D. A 5 有机化学中的光谱方法, 第六版 张艳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6 液相色谱-质谱(LC-MS)生物 分析手册:最佳实践、实验方案 及相关法规 李文魁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8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国家药典委员会 北京: 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2013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二)主要期刊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1.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2.ACS Nano (五)二级学院 3.ACS Sensors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4.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5.Analytical Chemistry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6.Analytica Chimica Acta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开 7.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的 8.Biomaterials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 9.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10.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六)研究生院 11.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12.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13.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14.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15.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16.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侯华新、黄勇、梁永红、李新春、杨帆、苏志恒、毕开顺(校外)、陈缵光(校外)、 (一)主要书目 1 2 35 侯华新、梁永红、李新春、苏志恒、刘平、罗秋苹。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十、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书目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ritish Pharmacopoeia.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徐丽(校外) 36 100706 药理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强的外 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位类别:医学博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06 药理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6. 胜任本学科高校讲师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承担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一、学科概况 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主要 包括:运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科学的理论方法及相关前沿技术,开展药物新靶点 1 10070601 肿瘤药理学 Tumor Pharmacology 发现与确证、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与毒理学等研究,为新药研究开发、 2 10070602 抗炎免疫药理学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3 10070603 心脑血管药理学 Cardio-cerebrovascular Pharmacology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本学科作为广西医科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近三十年发展迅速。学科于1990年获 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省级精品课程,2005年获 得省级高校重点学科,2009年获得省级教学团队。2019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 全球1%排名。 本学科拥有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学术团队。目前有专任 教师24名,45岁以下者占66.7%,有博士学位者占91.6%,教授占58.3%,副教授占20.8%, 讲师占20.8%,具有海外经历者占41.6%,博士生导师占20.8%,硕士生导师占75.0%。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一)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8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最 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10年。 本学科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 (二)培养时间安排 级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 课程学习时间采取灵活分散的授课方式;博士生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学位 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 学科经过历代传承,依托科技部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南特色民族药 论文;硕博连读生应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月。 (三)考核要求 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聚焦广西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区域性高发疾病,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开展抗肿瘤靶向药物和抗糖尿病、心血管病、肝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等药理学研究。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在异源靶向溶瘤药物,玉郎伞、杨桃根等天然药物、结构修饰活性物质研究方面取得系 为合格。 列创新成果。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肿瘤药理、抗炎免疫药理和心 脑血管药理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 近五年,学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4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5项; 考核、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 发表SCI论文110篇;授权发明专利9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 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 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掌握有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和 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3. 毕业考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发展趋势有深入的理解,熟悉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 3.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有关理论 和实际问题,在科学或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7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38 100706 药理学 100706 药理学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其余课程类别 由学科设置。 专业学位课 医学实践/ 实验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课 选修课 39 2 临床毒理学 32 2 遗传药理学 32 2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20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科研方法课 32 课程总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公共学位课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课程名称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0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 学时 学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2 2 学术交流英语 32 2 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综合医学英语 (二选一) 32 2 药学科研中的思路与方法 32 2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分子药理学 32 2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32 2 药理学前沿 32 2 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 32 2 免疫药理学进展 32 2 心脑血管药理进展 32 2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实验动物学 32 2 生物信息学 32 2 临床药物治疗学 16 1 临床药理学 8 0.5 免疫学 16 1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体内药物分析 32 2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备注 位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6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 专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必修,6分 (二)学术讲座: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型博士研究生不少于5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必修,4分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六、教学活动 必修,至少修2分 (一)博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低年资讲师的要求安排3个 月教学,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必修,至少修2分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1. 时间安排 必修,至少修2分 博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必修,至少修2分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格。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选题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对国民经济及医学科学技术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 任选,至少修2分 价值。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较显著的科研成果。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有全面、系统的掌握,具有独 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40 100706 药理学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100706 药理学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博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资料应在1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二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三)课题进展汇报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负责督促。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四)课题中期考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五)学位论文答辩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五)二级学院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一)毕业条件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开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的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六)研究生院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41 42 100706 药理学 100706 药理学 9.Human and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十、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10.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一)主要书目 书目 1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主编 Bertram G. K 出版社 出版时间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7 11.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2.Molecular Pharmaceutics 13.Nature 14.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2 Goodman and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3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Brunton L. L 2017 15.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16.Phytomedicine 17.Psychopharmacology 3 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peutics 4 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 6th edition Whalen K 5 Molecular Neuropharmacology: A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Malenka R 6 Cancer 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therapy Review: Study Guide for Oncology Worden,F.P Demos Medical 2016 7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Zipes, D. P Elsevier 2018 8 哈里森心血管病学 韩雅玲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9 心脑血管药理学 缪朝玉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10 抗肿瘤天然产物分子药理学 刘吉成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1 内分泌与免疫药理学 库宝善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 出版社 2009 McGrawHill Education Frishman W.H 2016 18.Science 十一、主要参加专家 Wolters Kluwer 2015 韦锦斌、黄仁彬、梁钢、梁宁生、阳洁、林军、杨斌、何萍、周燕、林兴、董敏、 刘滔滔。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5 十二、审核专家 韦锦斌、黄仁彬、梁宁生、陈红专(校外)、杨波(校外)、陈丰原(校外)、 黄民(校外)、向明(校外)。 (二)主要期刊 1.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3.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4.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6.Cancer Letters 7.Cell 8.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gyl 43 44 1007 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方向的发展与趋势;具有进行药学相关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 的能力。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 代码与名称:1007 药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起步较早,上世纪70年代,在药理学前辈杨启超教授带领下,作为全国十大 3. 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 10070101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 Design, Synthesis and Screening of Targeted Drugs 与筛选 协作单位之一参与抗疟新药青蒿琥酯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排名第二)和国家 新药证书。1990年至2000年期间,先后获得药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药物化学硕士学位 授权点、药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设立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获药学硕 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6年获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药学一级学科博 士学位授权点并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9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 Structural 10070102广西特色药用资源化学 Modification and Activity 药物化学 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构修饰及活 Exploration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uangxi Characteristic Medicinal 性研究 Resources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and 10070103 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大分 Macromolecular Drug Delivery 子载药体系研究 Systems 球1%排名。 本学科汇聚了以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为带头人的学科团队和国家创新人 才推进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拥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 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药理学 10070601肿瘤药理 Tumor Pharmacology 10070602抗炎免疫药理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10070603心脑血管药理 Cardio-cerebrovascular Pharmacology 10070401 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 Drug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现有教授25人(二级教授7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导师15 名、硕士生导师44名;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学历与学缘结构合理,具有 良好发展潜力,教学科研能力突出,适应学科发展定位,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高水平师 资队伍。本学科以药学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为支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队伍为纽 带,以科学研究为驱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 10070402 药物分析新方法与新技 New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ward 药物分析学 术 Drug Analysis 10070403 药物代谢组学与体内药 Drug Metabonomics and Bio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物分析 才输出和智力支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区位优势,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 药学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科影响力逐渐彰显。 10070201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构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Drug Delivery Systems 建与评价 本学科涵盖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生药学5个二级学科方向。依 托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 药剂学 究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 论文27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3件;出版学术专著和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其他教材40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Evaluation 10070301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评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价 Resources 余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广西科技 位进行30多个新药的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并为药物研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掌握药学领域相关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 45 10070202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 New Formul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究 10070203创新药物代谢与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 of Innovative Drugs 研究 作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7项、省部级和厅级科研课题179项;发表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 进步奖二等奖11项、三等奖10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10余项;为药物研发单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生药学 10070302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Natural Medicine 与评价 10070303天然活性物质代谢与生 Metabolism and Biosynthesis of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 物合成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及考核要求 (一)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 46 1007 药学 1007 药学 (二)培养时间安排 原则上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硕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二分 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月。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专业学位课 之一左右的时间用于学位论文相关的工作(如实验设计、开展、数据整理及论文撰写等);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 专业基础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4 必修,至少修2分 专业核心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必修,二级学科 2~4 的理论与实践进 展 专业方向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必修,三级学科 的理论与实践进 2~4 展(或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选修课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 2 为合格。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 必修,至少修2分 医学实践/实验课 课程总学分 任选,至少修2分 29 考核、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9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9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3. 毕业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3. 入学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英语》,并按照80分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计分。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凭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院培养科申请《英语》课程免修。 (二)学术讲座: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 分内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 业方向课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科研方法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 课程名称 英语 科研方法课 47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六、教学活动 (一)硕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助教的要求安排3个月教学 实践,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1. 时间安排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公共学位课 型硕士研究生不少于3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其余课程类别由各二级学科设置。 课程类别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学时 学分 说明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学科课程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64 4 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 32 (二选一)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自然辨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16 方法论(二选一) 1 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 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64 4 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必修,9分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所在教研室组成研 必修,6分 48 1007 药学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007 药学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九、培养方式及方法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三)课题进展汇报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应负责督促。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四)课题中期考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五)学位论文答辩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五)二级学院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一)毕业条件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49 (六)研究生院 50 1007 药学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01 药物化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一、学科概况 药物化学是研究药物分子的发现、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的一门学科。药物化学研究的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分子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药物作用新靶点的发现、确证和作 详见各二级学科培养方案中的“参考文献”部分。 用机制研究,天然活性物质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结构修饰等。药物化学是药学领域各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学科的带头学科,属于药学学科的主干学科。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博士 韦锦斌、黄仁彬、杨斌、梁钢、侯华新、阳洁、何萍、李新春、郭宏伟、郑立、 周燕、林兴、林军、梁永红、孔晓龙、刘滔滔、李雪华、冯洁、朱丹、赖泽锋、黄增琼、 魏涌标、谢集照、吴峥、李清、黄建春、叶勇、苏志恒。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韦锦斌、黄仁彬、侯华新、李新春、李雪华、郭宏伟、孔晓龙、梁永红、毕开顺(校外)、 刘俊义(校外)、黄民(校外)、陈丰原(校外)、缪剑华(校外)。 学位授权点。 药物化学具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 专任教师19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现有博士 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近五年,学科承担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级项 目5项,省部级项目14项;发表SCI论文31篇;主编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5 部;获得授权专利8件。 本学科依托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宁国家生物医药 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等药物研发平台,针对区域高发性疾病,致力于广西特 色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与结构修饰,抗肿瘤和糖尿病小分子先导化合物的开发 和药物功能分子的合成研究,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 究方向:(1)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与筛选,针对鼻咽癌、糖尿病、非小细胞肺癌等高 发性疾病的关键性靶点,进行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设计、合成与筛选;(2)广西特色药用 资源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构修饰及活性研究,从龙眼、红树林、青天葵等广西特色 植物中提取分离了龙眼多糖、老鼠簕生物碱A、黄酮等多个有效成分,并对其及其衍生 物的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3)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大分子载药体系研究,主要是对碳 纳米管、小分子纳米材料、荧光探针、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等材料进行设计、合成、 载药性能和生物活性研究。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较系统地掌握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基础理论,了解近代药物化学的前沿进 展动态;对新药研究开发的全过程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具有较坚实的有机化学理论基础, 能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近代波谱解析技术,进行药物的合成,天然产物的 分离纯化、结构测定、结构修饰等工作;能根据药物结构和作用机理,用计算机模拟设 计等技术进行药物分子的初步设计;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 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担负本学科相当 51 52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1 药物化学 助教或助研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3. 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序号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1 2 10070101靶向药物的设计、合成 与筛选 Design, Synthesis and Screening of Targeted Drugs 10070102广 西 特 色 药 用 资 源 化 学 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构修饰及活性 研究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and Activity Exploration o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Guangxi Characteristic Medicinal Resources 10070103 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大分 子载药体系研究 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and Macromolecular Drug Delivery Systems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科研方法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 其余课程类别由学科设置。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64 4 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二选一) 3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选一) 16 1 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64 4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高等有机化学 32 2 波谱分析 32 2 现代药物设计学 32 2 靶向药物研究 32 2 高等药物化学 32 2 新药研究与开发 32 2 临床药物治疗学 32 2 2. 中期考核 药理实验方法学 16 1 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科组织,按二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 32 2 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考核、教学实 药理学前沿 32 2 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医学科研入门 32 2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32 2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PPT设计及应用 16 1 实验动物学 32 2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3 英语 公共学位课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及考核要求 (一)学习年限 科研方法课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 原则上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硕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二分 之一左右的时间用于学位论文相关的工作(如实验设计、开展、数据整理及论文撰写等); 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月。 专业学位课 (二)培养时间安排 医学实践/ 实验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 专业方向课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70分 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 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 选修课 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 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进行考核, 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3. 毕业考核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 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考核合格方 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53 课程总学分 说明 必修,9分 必修,18分 任选 至少修2分 29 54 100701 药物化学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100701 药物化学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9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9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3. 入学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英语》,并按照80分 计分。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凭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 院培养科申请《英语》课程免修。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三)课题进展汇报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应负责督促。 (二)学术讲座 (四)课题中期考核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型硕士研究生不少于3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六、教学活动 (一)硕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助教的要求安排3个月教学, 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1. 时间安排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格。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七、学位论文工作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1.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55 九、培养方式及方法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56 100701 药物化学 100701 药物化学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一)主要书目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书目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Roland B. Medicinal Chemistry: Fundamentals. Elsevier, 2018.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2 Wuts G. M. Greene’s 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 Synthesis. Wiley, 2014.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3 Bertram K.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7.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4 Michael B. Smith, 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 Eighth Edition. New Jersey: Wiley, 2019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5 抗肿瘤药物设计与发现 6 天然产物化学导论 徐任生 7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导论,第2版 付伟主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8 天然产物化学导论,第9版 徐任生 科学出版社 2017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盛春泉主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9 9 药物化学总论,第4版 郭宗儒 科学出版社 2019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10 药物化学 尤启东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11 高等有机化学,第3版 魏荣宝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二)主要期刊 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3. Chemical Reviews (五)二级学院 4. Drug Discovery Today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5. Drug Metabolism Reviews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6.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7.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 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8.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9.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Therapeutics 1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1 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 12. Nature (六)研究生院 13. Nature Chemistry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14.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15. Pharmacological Reviews 16.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7. Science 18. Tetrahedron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19.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20.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57 58 100701 药物化学 21.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2.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3. ChemMedChem 24. 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 25.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 二级学科代码与名称:100702 药剂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26. Tetrahedron Letters 27. 有机化学 一、学科概况 28. 药学学报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药物合理应 29. 中国药学杂志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侯华新、李雪华、吴峥、冯洁、赖泽锋、黄增琼、魏涌标、谢集照、陈曦、李清、 何林洪、韦雪琴、陈铁寓。 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处方工艺设计与辅料的应用,药物 制剂稳定性研究,药物新剂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研究,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 与评价,药物制剂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等。 药剂学于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科有11 名教师,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人。目前学科主要开展: 李雪华、侯华新、黄勇、刘俊义(校外)、秦勇(校外)、沈旭(校外)。 (1)聚姜黄素偶联透明质酸的双亲性高分子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与评价、ROS/NO智能 响应型纳米药物缓释载体研究;(2)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制定与制剂开发;(3)开展 以中药活性成分和有效部位为研究对象(如金丝桃苷、丹参酮ⅡA、白背叶黄酮、岩黄连 碱、氯化两面针碱、杨桃根DMDD等),研发适合中药组成和用药特点的常规制剂和新 型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 近5年,学科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广西杰出青年基金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 3项、霍英东教育基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编教材4部;获广西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1项,获授权的发明专利3件。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和前沿研究,掌握与药物制剂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新剂型 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具备应用制剂新技术开展研发的能力。 3. 具有从事药学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与本学 科助教或助研相当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 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59 60 100702 药剂学 100702 药剂学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医学实践/实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在以下3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1 10070201新型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 与评价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Drug Delivery Systems 2 10070202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New Formul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3 10070203创新药物代谢与动力学研 究 验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科研方法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 其余课程类别由学科设置。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英语 64 4 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综合医学英语(二选一) 3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二选一) 16 1 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64 4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新药研究与开发 32 2 药物仪器分析 32 2 工业药剂学 32 2 药物代谢动力学 32 2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32 2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纳米生物材料 32 2 医学文献检索 16 1 临床药物治疗学 32 2 医学科研入门 32 2 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 生物信息学 32 2 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免疫学 48 3 药事法规 32 2 现代药物设计学 32 2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32 2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PPT设计及应用 16 1 Pharmacokinetics of Innovative Drugs 公共学位课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一)学习年限 科研方法课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 (二)培养时间安排 专业基础课 原则上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硕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二分 之一左右的时间用于学位论文相关的工作(如实验设计、开展、数据整理及论文撰写等); 专业核心课 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月。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为合格。 专业学位课 (三)考核要求 专业方向课 医学实 践/实验课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 考核、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 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 3. 毕业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选修课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课程总学分 说明 必修,9分 必修,16分 至少修2分 任选 至少修2分 29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61 62 100702 药剂学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100702 药剂学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9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9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室需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3. 入学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英语》,并按照80分 计分。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凭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 院培养科申请《英语》课程免修。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三)课题进展汇报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应负责督促。 (二)学术讲座 (四)课题中期考核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型硕士研究生不少于3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六、教学活动 (一)硕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助教的要求安排3个月教学, 学时数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安排。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1. 时间安排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2. 教学能力考核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格。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七、学位论文工作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1.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63 64 100702 药剂学 100702 药剂学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二)主要期刊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1.ACS Nano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2.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3.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4.Biomaterials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5.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6.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六)研究生院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7.Expert Opinion on Drug Delivery 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 9.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10.Nanoscale 11.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12.药学学报 13.中国药学杂志 14.中国药剂学杂志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郑立、蒋伟哲、孔晓龙、黄兴振、黄建春、叶勇、赖玲、莫凤珍、刘伟、付书婕。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蒋伟哲、孔晓龙、黄兴振、叶菜英(校外)、张志平(校外)。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一)主要书目 书目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Keservani R. K. Drug Delivery Approaches and Nanosystems. CRC Press, 2017. 2 药剂学,第4版 平其能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工业药剂学,第3版 潘卫三 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4 4 最新药品注册工作指南,第2版 张莉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 5 现代生物药剂学,第2版 朱家壁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 生物药剂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宁保明译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2 7 新型药物制剂处方与工艺 梁秉文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8 药用辅料学,第2版 王世宇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 9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理论与实践,第3版 严六明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10 纳米生物材料 王树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8 65 2013 2018 2018 66 100703 生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 代码与名称:100703 生药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2 10070302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筛选与 评价 Screening and Evaluation of Active Ingredients of Natural Medicine 3 10070303 天然活性物质代谢与生物 合成 Metabolism and Biosynthesis of Natural Active Ingredients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一、学科概况 (一)学习年限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理论研究包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 括中药在内的天然来源药物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生药的基源、品种鉴定、质量评价、 (二)培养时间安排 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用资源开发与保护、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质量标准规范化 原则上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硕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二分 研究、药用植物生物技术、天然药物资源化学等。本学科着力于培养能够从事天然药物 之一左右的时间用于学位论文相关的工作(如实验设计、开展、数据整理与论文撰写等); 和中药的基础研究、分析检测、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功能评价等方面工作的研究型高 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月。 层次人才。 本学科于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科有 20名教师,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3人;博 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 学科围绕广西特色生药与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深化和拓展研究方向,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为合格。 逐渐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1)天然产物活性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与作用机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理研究;(2)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评价,包括生药生源途径、功能酶基因克隆、遗传多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与成绩考核、思想品德 态性和分子鉴定等研究;(3)天然活性物质代谢与生物合成。学科团队针对广西特色生 考核、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 药开发与资源保护等问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 近五年,学科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 发表SCI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6部,参编专著2部;获专利授权7项;获广西自然科学奖 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 三等奖3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3. 毕业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二、培养目标 1 .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与成绩录入工作。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精神。 2 . 掌握本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 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与趋势;具有进行科研与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 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4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容。 序号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 1 10070301 中药资源开发与质量评价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科研方法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其余 67 课程类别由学科设置。 68 100703 生药学 100703 生药学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科研方法课 专业学位课 专业核心课 (二选一) 专业方向课 (三选二) 选修课 课程总学分 69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9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4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9个学分;专业学位课与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二选一) 32 2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自然辨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选一) 16 1 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64 4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二)学术讲座: 32 2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 32 2 型硕士研究生不少于3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分子生物学 32 2 生药学进展 32 2 天然药物研究前沿 32 2 六、教学活动 新药研究与开发 32 2 (一)硕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助教的要求安排3个月教学, 现代药物设计学 32 2 波谱分析 32 2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实验动物学 32 2 1. 时间安排 医学文献检索 16 1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临床药理学 32 2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免疫学 48 3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2 . 教学能力考核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32 2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PPT设计及应用 16 1 医学科研入门 32 2 生物信息学 32 2 药物仪器分析 32 2 (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体内药物分析 32 2 1 .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高等有机化学 32 2 药理实验方法学 16 1 工业药剂学 32 2 免疫病理学实验技术 8 0.5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4 .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医学实践/实验课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专业基础课 说明 64 英语 公共学位课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29 必修,9分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3. 入学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英语》,并按照80分 计分。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凭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 院培养科申请《英语》课程免修。 必修,18分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格。 任选 至少修2分 七、学位论文工作 2 .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3 .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70 100703 生药学 100703 生药学 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三)课题进展汇报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应负责督促。 (四)课题中期考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告预定的内容与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与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五)二级学院 同行评议与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与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一)毕业条件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六)研究生院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与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与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一)主要书目 书目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71 1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Badal McCreath Simone, Delgoda Rupika. Pharmacognosy. Academic Press, 2016. 72 100703 生药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国家药典委员会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 生药学,第7版 蔡少青,秦路平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4 分子生药学,第3版 黄璐琦,刘昌孝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5 天然药物化学,第2版 杨世林,严春艳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 6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 徐任生,赵维民,叶阳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 7 裸子植物结构图集 林金星,胡玉熹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 代码与名称:100704 药物分析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一、学科概况 (二)主要期刊 药物分析学是研究与发展药物质量评价与控制的学科,本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分析 1.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包括药用活性 2.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成分)及其制剂的质量。药物分析学不仅为药品生产的质量监控提供技术保障,为阐明 3.Drug Discovery Today 药物的体内过程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新药研究与开发、生物药剂学、药代动力学、临床 4.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5.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随着药物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化学、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的进步,药物分析学的 6.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研究范畴已从常规的药物质量检验拓展到药物的工艺流程、动态演变、体内生物转化( 7.Natural Products Letter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以及药物与靶组织的相互作用和对疾病干预的分子机制 8.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s 研究。药物分析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现代分离分析方法(如超高效液相色谱、高 9.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效毛细管电泳、微全分析系统等)、光谱分析技术(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 10.Phytomedicine 核磁共振波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生物成像技术(如荧光成像、质谱成像、电化 11.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学成像等),以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的兴起,使得药物分析对象逐渐转入复杂生物体系, 12.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追踪,技术手段也趋于灵敏、精密、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13.中草药 药物分析学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科 14.中国中药杂志 有9名教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课题 15.中药材 8项,省部级课题7项,在国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 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硕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郭宏伟、冯洁、曾高峰、廖明、朱丹、冯娴婧、李琼、缪剑华(校外)、余丽莹(校外)、 韦坤华(校外)。 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主要包括:(1)运用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技术,特别是具有高分离效能、 高灵敏度和高专属性的色谱/光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药物复杂体系和微量杂质的质量分 析方法和评价体系研究;(2)基于纳米材料制备、功能化修饰以及分子组装技术的药物 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3)基于生物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与色谱联用技术的药物代谢组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郭宏伟、朱丹、冯洁、蔡少青(校外)、陈家春(校外)。 学研究,以及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和新型荧光探针的体内药物分析。 二、培养目标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 精神。 2. 掌握本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 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具有进行科研及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 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4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73 74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科研方法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 本学科在以下3个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其余课程类别由学科设置。 10070401 药物质量控制与评价 Drug Quality Control and Evaluation 2 10070402 药物分析新方法与新技术 New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ward Drug Analysis 3 10070403 药物代谢组学与体内药物 分析 Drug Metabonomics and Biopharmaceutical Analysis 1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64 4 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二选一) 3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选一) 16 1 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64 4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32 2 波谱分析 32 2 新药研究与开发 32 2 药物仪器分析 32 2 体内药物分析 32 2 药物代谢动力学 32 2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实验动物学 32 2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生物信息学 32 2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医学文献检索 16 1 临床药理学 32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免疫学 48 3 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 医学科研入门 32 2 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方面进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医学研究中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 32 2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PPT设计及应用 16 1 英语 公共学位课 四、学习年限、培养时间安排及考核要求 科研方法课 (一)学习年限 (二)培养时间安排 原则上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硕士研究生应至少有二分 之一左右的时间用于学位论文相关的工作(如实验设计、开展、数据整理及论文撰写等); 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月。 (三)考核要求 专业学位课 学术型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 医学实践/实验课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课 为合格。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考核、 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 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 选修课 3. 毕业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课程总学分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说明 必修,9分 必修,18分 任选 至少修2分 29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9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9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75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3. 入学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英语》,并按照80分 76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计分。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凭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 (三)课题进展汇报 院培养科申请《英语》课程免修。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二)学术讲座: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型硕士研究生不少于3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六、教学活动 (一)硕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助教的要求安排3个月教学, 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负责督促。 (四)课题中期考核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 问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 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1. 时间安排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2 . 教学能力考核 (一)毕业条件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格。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应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师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教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究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77 78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00704 药物分析学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6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版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7 现代色谱法,第二版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8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第三版 9 药物分析,第一版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10 体内药物分析,第三版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11 中药分析学专论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北京: 中国食品药品 检定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孙毓庆 北京:科学出版社 北京: 于世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杭太俊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 于治国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北京: 乔延江,张彤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2017 2019 2019 2017 2017 (二)主要期刊 1.Analyst (五)二级学院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 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2.Analytical Chemistry 3.Analytical Chemistry 4.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5.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6.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7.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8.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六)研究生院 9.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10.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11.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12.Talanta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13.分析化学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14.分析测试学报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15.药学学报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16.药物分析杂志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一)主要书目 侯华新、梁永红、李新春、苏志恒、刘平、罗秋苹。 书目 出版社 主编 出版时间 1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2 British Pharmacopoeia. 侯华新、黄勇、梁永红、李新春、杨帆、苏志恒、毕开顺(校外)、陈缵光(校外)、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 4 Skoog D. A. Fundamentals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The 9th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 201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79 国家药典委员会 徐丽(校外)。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80 100706 药理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学位类别:医学硕士 代码与名称:100706 药理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1 10070601肿瘤药理 Tumor Pharmacology 2 10070602抗炎免疫药理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pharmacology 3 10070603心脑血管药理 Cardio-cerebrovascular Pharmacology 一、学科概况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研究内容主要 四、学习年限、时间安排与考核要求 包括:运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医学科学的理论方法及相关前沿技术,开展药物新靶点 (一)学习年限 发现与确证、药效学、药代动力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与毒理学等研究,为新药研究开发、 学术型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 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二)培养时间安排 本学科作为广西医科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近三十年发展迅速。学科于1990年获 原则上第一学期为课程学习时间,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硕士生应至少有二分之一 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得省级精品课程,2005年 左右的时间用于学位论文相关的工作(如实验设计、开展、数据整理及论文撰写等); 获得省级高校重点学科,2009年获得省级教学团队。2019年“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 教学实践时间为3个月。 ESI全球1 %排名。 本学科拥有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的学术团队。目前有专任 (三)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考核: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学位课程 教师24名,45岁以下者占66 . 7 %,有博士学位者占91 . 6 %,教授占58 . 3 %,副教授占20 . 8 考试,成绩达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 %,讲师占20 . 8 %,具有海外经历者占41 . 6 %,博士生导师占20 . 8 %,硕士生导师占75 . 0 为合格。 %。本学科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 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 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 科组织,按二级学科专业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 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 考核、教学实践考核、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 学科经过历代传承,依托科技部生物靶向诊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西南特色民族药 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其中,教学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 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聚焦广西丰富的药物资源和区域性高发疾病,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 开展抗肿瘤靶向药物和抗糖尿病、心血管病、肝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等药理学研究。 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等七个 在异源靶向溶瘤药物,玉郎伞、杨桃根等天然药物、结构修饰活性物质研究方面取得系 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格。 列创新成果。本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肿瘤药理、抗炎免疫药理和心 脑血管药理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近五年,学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4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5项; 发表SCI论文110篇;授权发明专利9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3. 毕业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考核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外语考试。毕业考 核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末,由学院组织二级学科进行命题、考试、阅卷及成绩录入工作。 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二、培养目标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精神。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 掌握有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课题。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某些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着手研究和解决本学科中的 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 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三个部分内 容。专业学位课分为科研方法课、专业基础课、医学实践/实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 3. 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向课等五大课程组合模块。学校已对公共学位课、科研方法课、学术讲座作相应规定,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其余课程类别由学科设置。 81 82 100706 药理学 100706 药理学 3. 入学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英语》,并按照80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类别 学时 学分 课程名称 科研方法课 专业学位课 医学实 践/实验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方向课 选修课 院培养科申请《英语》课程免修。 4 综合医学英语/医学英语写作与编辑(二选一) 32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二选一) 16 1 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64 4 科研伦理 16 1 论文写作 16 1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32 2 分子生物学 32 2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 32 2 新药研究与开发 32 2 抗炎免疫药理学 32 2 心脑血管药理学 32 2 肿瘤药理学 32 2 研究生教学能力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手段、教学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态度与仪表、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效果七个方面进行考核,总分70分以上(含70分)为合 生物信息学 32 2 格。 临床药物治疗学 32 2 遗传药理学 16 1 蛋白质研究常见技术及应用 16 1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及应用 16 1 医学文献检索 16 1 免疫学 48 3 免疫病理学实验技术 8 0.5 PPT设计及应用 16 1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格式要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临床药理学 32 2 课程总学分 (二)学术讲座: 必修,9分 准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一)硕士研究生要安排一定时间的教学工作,教研室按助教的要求安排3个月教学, 学时数可根据教研室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必修 至少修2分 (二)教学能力要求与考核 1. 时间安排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工作的时间安排依照导师教学工作安排时间。参与本专业课程 必修,4分 必修,2分 的集体备课、预讲、辅导、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1个实验 班组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工作。 2 . 教学能力考核 必修 至少修4分 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完成教学实践后,由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所在教研室组成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选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至少修2分 29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9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学科专 2. 学位课考试以70分为及格。 六、教学活动 必修,6分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9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业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学术 型硕士研究生不少于3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83 计分。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凭证书原件和复印件1份在规定时间到研究生 64 英语 公共学位课 说明 2. 论文工作有创新性,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3. 论文内容反映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选题与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当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应在第一学 年内确定学位论文研究方向,选题应符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硕士研究生查阅的文献 资料应在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一般应在三分之一以上,近五年文献不少于50 %。 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进行。开题报告要求有课题来源 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和发展情况及分析,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 预期目标,课题经费预算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 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与审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展课题 84 100706 药理学 研究的实验记录填写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 100706 药理学 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 (三)课题进展汇报 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各学科/教研室负责督促。 (四)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学习情况和研究工作进展。研究生需根据《广 (四)课题中期考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填写工作记录。同时,研究生也需要在“个人学生管 举行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 理系统→科研课题→实验记录”界面中填写好实验记录。每月由导师及校内各级管理部 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 门在“导师管理系统”、“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管理系统”中的相应部位审核一次并需 题等。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 有电子签章。研究生擅自更改研究计划、未按时完成科研计划、未能按时按量填写《广 理系统完成相应部分的填写、审核。 西医科大学学位论文研究记录册》及网上个人学生管理系统中的“实验记录”,都将被 (五)学位论文答辩 视为未完成科研实践工作,各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均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执行相应的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处条例,如与学生的考核、评优和补贴发放挂钩等等。其他所有培养过程中的记录如开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首先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进行预答辩、 题报告、教学实践等也应及时登录管理系统进行记录。 同行评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 (五)二级学院 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负责本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制定本学院范围内研究生教育教学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配合研究生院对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协调 和管理本学院下属各教研室及科室有关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实施 本学院所属各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并检查、督导、反馈实施情况,如:研究生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进展汇报、中期考核、毕业考核、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等。组织所承担 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负责落实所承担的研究生教学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填报和检查。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六)研究生院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达到文章发表、外语水平条 件者,可授予相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 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相关文件要求。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二)教研室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责任单位,是研究生导师管理的直接负责单位, 应指定专人(秘书)负责具体管理教研室内导师和研究生的工作。在教研室领导下,导 负责执行学校对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所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依据学校的办学 定位和目标、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需要, 组织制定学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目标、规划、方案和措施;并与时俱进地不断进行教育 教学改革;参与有关学校发展问题的决策;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我校研究 生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制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系列管理规定;指导和监督各二级 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督导研究生教育教学各培养环节工作的实施,并予以奖惩; 定期或者不定期向学校及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汇报研究生教育教学情况。 师负责制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充分发挥指导 十、参考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教师、指导小组及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不断加强对研 (一)主要书目 究生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 书目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 德树人职责,全面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至少每个月要对自己的研究生进行 一次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 85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Bertram GK. Basic & Clinical Pharmacology, 12th edition.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14. 2 Hardman J.G. Goodman and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13th edition. Randa Hilal-DandanPublishing House, 2017. 3 Malenka R. Molecular Neuropharmacology: A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5. 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导师要对 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和立 主编 86 100706 药理学 广西医科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 Whalen K. 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 6th edition. Wolters Kluwer, 2015. 5 Worden, F. P. Cancer Pharmacology and Pharmacotherapy Review:Study Guide for Oncology, Demos Medical, 2016. 6 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学,第2版 7 医用药理学基础 8 抗肿瘤天然产物分子药理学 9 内分泌与免疫药理学 李小鹰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李学军,薛明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5 刘吉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库宝善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学位类别:药学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与名称:1055 药学 制订培养方案的二级单位:药学院 一、学科概况 我校于2014年获得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拥有一支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 (二)主要期刊 1.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2.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3.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4.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5.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6.Human and Experimental Toxicology 7.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8.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9.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10.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11.Neuropsychopharmacology 12.Neuropharmacology 13.Toxicology Letters 14.药学学报 15.中国药理学报 16.中国药理学通报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韦锦斌、黄仁彬、梁钢、梁宁生、阳洁、林军、杨斌、何萍、周燕、林兴、董敏、 刘滔滔。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韦锦斌、黄仁彬、梁宁生、陈红专(校外)、杨波(校外)、陈丰原(校外)、 黄民(校外)、向明(校外)。 教学科研水平过硬,药物生产经验丰富,临床药学技能扎实的学科团队。目前,拥有硕 士研究生导师81人,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17名、主任药师17名、副主任药师13名、研 究员4名、副研究员1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工程师4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 年骨干教师为主,且在药学基础研究、药物研发与生产、药物临床使用以及药学管理等 领域具有创新学术思想和深厚专业技能的学科队伍。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我校与区内外重要的药物研发与生产、药品临 床使用等单位联合培养的模式,联合培养单位主要包括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 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广 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中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7家。药学专业硕士培养实行双 导师(校内导师和联合培养基地导师)负责制,坚持“校内导师与基地导师结合”的原 则,共同指导学生完成科学研究与药学实践。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在临床药学、药物研发与生产、药学管理三个研究方向开展人才 培养工作。广西拥有丰富的中药、民族药药资源,依托资源优势并联合药品生产企业、 研发机构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药品检验部门,可为“药物研发与生产”、“药学 管理”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系统、科学以及创造性的药学实践。另外,我校拥有临床 药师培训基地,可为“临床药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平台支撑。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和职业道德,在药物研发与生产、临床使用等应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 . 具备良好的人文和道德素养、学术修养与合作精神以及交流与沟通能力。 2 . 掌握药学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3 .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4 .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5. 能够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药院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检 验部门等胜任药物临床使用、研发与生产、药品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87 88 1055 药学 1055 药学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家国情怀、时代担当、专 研究方向英文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名称 1 105501 临床药学 Clinical Pharmacy 业精神、三观塑造,利用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课程所承载的育人功能, 2 105502 药物研发与生产 Drug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3 105503 管理药学 Pharmacy Management 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药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见下表)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 四、学习年限、时间安排及考核要求 实习实践四个部分内容。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一)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为5年。药学实践一般从第三学期开 课程类别 公共学位课 采用课程学习、药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考核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课程学习、中期考核、实践考核、毕业理论考核、学 学时 学分 32 2 自然辨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 16 学方法论(二选一) 1 英语 64 4 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64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始,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研究生应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 (二)考核要求 课程名称 备注 必修,7分 科研方法课 科研伦理 16 1 习21个学分、实习实践4个学分、学术讲座2个学分。修满27个学分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 论文写作 16 1 药事法规 16 1 中国药典概述 16 1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16 1 药学前沿 16 1 临床药物治疗学 32 2 临床药学方向必修 专业方向课 新药研究与开发 32 2 药物研发与生产方向必修 药事法规实务 32 2 管理药学方向必修 抗菌药物治疗学 32 2 医院管理学 32 2 供临床药学方向选, 至少修2分 3. 实践考核(毕业实践考核): 工业药剂学 32 2 安排在第六学期(当年4月份前完成),实践考核内容包括实践总结报告和实践技能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 32 2 操作,考核成绩各占50 %。研究生完成药学实践后,需撰写总字数不少于3千字的《药学 医药企业管理实务 32 2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打分;同时由校内外导 药物经济学应用 32 2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 0.5 临床药理学 32 2 药物仪器分析 32 2 实验动物学 32 2 PCR应用原理和实践 16 1 细胞体外培养原理技术与应用 16 1 生命科学中细胞模型实验 32 2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32 2 答辩。 1. 课程学习考核: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课程的学习。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70分 以上(含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60分以上(含60分)为合格。 2. 中期考核: 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方式由二级学院统一组织部署,按照学科方向组成考 专业学位课 位论文)。课程学习、药学实践、学术讲座实行学分制管理,共27个学分。其中课程学 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核小组,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考核、思想品德考核、药学实践阶段考核、开题 报告完成情况、学术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调整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级的依据。 师、实践单位共同组织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考核研究生是否掌握药学基本专 选修课 业技能操作,是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成绩≥70分为合格,获得 4个学分。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应适当延长实践培养时间,并重新申请补考。实践考核成绩 不合格的学生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 毕业理论考核: 安排在第五学期末,在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必须参加由二级学院组织、学 科命题的专业课和专业外语毕业考核,考核合格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5. 学位论文: 实习实践 4 学位论文预答辩、预评阅、评阅、答辩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 课程总学分 27 89 必修,6分 必修,4分 供药物研发与生产 方向选,至少修2分 供管理药学方向选, 至少修2分 任选,至少修2分 必修 90 1055 药学 1055 药学 (一)课程说明与学分要求 需撰写总字数不少于3千字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简称《实 1. 按照16学时计1学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7个课程学分。其中公共学位 践总结报告》),由研究生所在学院负责组织考核。考核小组由至少3位专家组成,其中 课由研究生院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统一安排,共7个学分;专业学位课及选修课由各研究方 至少1名专家来自实践单位。学生本人汇报专业实践工作,考核小组根据研究生在实践单 向组成的专家组统一设定。 位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对所参与项目的工作业绩、研究成果、对所从事的实践工作 2. 学位课程考试≥70分为及格。 体会和总结的内容进行评分。同时由校内外导师、实践单位联合组织对学生进行实践技 3. 入学前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英语》,并按照80分 能操作考核,考核研究生是否掌握药学基本专业技能操作,是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 计分。需在研究生管理系统录入相应信息,凭英语六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在规定时 题的能力。毕业实践考核成绩≥70分为合格,获得4个学分。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适当延长 间内到研究生院培养科申请《英语》课程免修。 实践时间,并重新申请补考。毕业实践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术讲座: 未参加毕业实践考核或考核未通过者,本人须提出书面申请,经二级学院和研究生院批 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相应的学术讲座并获得学分,此学分为必修学分。专业型硕士 准后,重新进行药学实践。 研究生不少于2学分,学术讲座学分单列,不纳入课程学分中。具体要求及计分标准见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术讲座学分管理规定(2019年修订)》。 (三)实习实践: 药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应参加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的实习实践,毕业实践考核成绩 ≥70分为合格,获得4个学分,详见“第六、实践能力训练及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六、实践能力训练及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七、学位论文工作 (一)专业型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学位论文选题应围绕专业实践过程中发现的现象、问题展开研究,紧密结合药学 及相关领域科技转化、注册与申报、生产与技改、药学服务等实际问题,具有针对性和 实用性。 2. 学位论文可以是案(病)例分析、技术改革方案、研究报告、调研报告、设计方 (一)实践能力训练 案、产品开发等;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也可以是具有先进性和 实践环节是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须在学校(或学院)指定的实 实用性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或者是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践单位进行实践学习,并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原则上实践学习累计不少于1年。 药学实践的方式应体现“校内实践和现场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论文工作” 相结合的原则。研究生需在导师的安排下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专业实践: 1. 依托学校(或学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等联合建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或 3. 论文作者应具备综合运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4. 学位论文按学校要求用中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 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综述内容不能超过论文篇幅的五分之一;参考文献应不少于30篇; 合作单位,由学院统一组织和安排研究生到培养基地进行专业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开 论文整体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学位论 展应用技术项目研发和药学服务等工作,完成学位论文研究。 文写作要求符合学术规范,严禁抄袭。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 2. 充分发挥校内导师与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事业单位的联系,聘请符合条件的专业学 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合作导师,由校内、外导师协商安排专业实践,具体派出时间、地点 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商定(包括安排学生在校内导师自身所承担的应用型科研课题实验 室开展专业实践)。 (二)实践能力考核要求 实践能力考核分期进行: 第一期为药学实践阶段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结合中期检查,研究生需填 写《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阶段检查表》,由导师进行考核并报二级学院审 批。实践阶段检查通过者可继续按计划进行实践,不通过者延长实践时间并适时再进行 实践阶段考核。 第二期为毕业实践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当年4月份前完成),毕业实践考核 内容包括实践总结报告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各占50 %。研究生完成药学实践后, 91 写及印制格式规范》(桂医大研〔2019〕39号)。 (二)开题报告 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由二级学院部署,二级学科组织开题报告会(也可由 导师自行组织),对于研究生的选题的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进行评判,确定是否通过开 题;如首次开题未获通过者,可在6个月内补做。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 育管理系统完成相关内容的填写与审核。 (三)课题进展汇报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实验记录,具体汇报时间由导师确定。 未能按时按要求进行课题进展汇报者,由各学科/教研室负责督促执行。 (四)课题中期考核 课题中期考核的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课题研究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 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与结果、目前存在的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 92 1055 药学 1055 药学 由二级学院组织,教研室负责实施。研究生、导师、教研室需登陆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 4 工业药剂学,第三版 潘卫三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完成相关内容的填写与审核。 5 新药研究与评价概论 李晓辉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6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四版 姜远英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7 体内药物分析 赵云丽 8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与鉴定技术 王俊儒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9 临床药理学,第六版 李俊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0 现代仪器分析,第三版 刘约权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11 药物化学进展 彭司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 (五)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预答辩、同行评议、评阅、答辩和学位授予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在 正式答辩前,学位论文需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合格后方可申请预答辩、同行评 议及正式评阅、答辩等工作,具体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 则》相关文件要求。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条件 (二)主要期刊 1.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的学习和学分且成绩合格。 1.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阶段考核且成绩合格。 2.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3. 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3.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二)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 4.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研究生在学期间达到毕业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外语水平条件者,可授予相 5.Drug Discovery Today 应学位。学位授予条件与学位授予要求详见《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 6.Drug Safety 则》相关文件要求。 7.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20 8.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九、培养方式及方法 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一)实行研究生院、二级学院、科室/教研室、导师四级管理制度。 10.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二)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导师和联合培养基地导师(简称:基地导师)共同 11.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培养,校内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选学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加学 12.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确定研究课题、指导科学研究等;基地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实践活 13.药学学报 动。导师应定期对自己的研究性进行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检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记 14.中国药理学通报 录,检查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并对当前的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必须按时登录管 15.中国药学杂志 理系统进行审核,并附电子签名,管理部门定期打印记录存档。学生、导师未按时、按 16.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要求完成工作记录的登记和审核,二级学院应给予相应的处理。 17.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8.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三)导师对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教育应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导师“第一责 任人”要求和立德树人职责,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20.药学进展 十一、参与制定专家 十、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韦锦斌、黄仁彬、刘滔滔、李新春、焦爱军、孔晓龙、梁宁生。 (一)主要书目 书目 主编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国家药典委员会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 药事管理学,第六版 杨世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3 药品注册的国际技术要求-质量 ICH指导委员会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部分 2011 93 19.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十二、参与审核专家 韦锦斌、黄仁彬、刘滔滔、刘俊义(校外)、段小群(校外)、叶冬梅(校外)。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