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挑战杯”校级参赛资格与申报要求.pdf
浙江省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校级竞赛参赛资格与申报要求 一、参赛资格: (一)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截至 2023 年 6 月 1 日两年 以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可分为个人 作品和集体作品; 1.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 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 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 过 2 人;凡作者超过 3 人的项目或不超过 3 人,但无法区分 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2.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 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 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二)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 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 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 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申报要求: 学生可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 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学生,分为机 械 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5 个组 别;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 美丽中国、 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 5 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 报告;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 A、B 两类:A 类指科技含 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 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科技发 明制作类 A 类、B 类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 生命科学、能源化工 5 个组别; (四)每件作品只能选择以上 1 个类别中的 1 个组别参 赛。 (五)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字数不超过 15000 字,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正文字数不超过 8000 字; (六)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 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A 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 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B 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 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 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C 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 明; D 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 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E 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 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七)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 按学历高低排列; (八)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 师推荐,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 3 名教师指导完成; (九)竞赛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超 过 10 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 3 人; (十)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 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 (十一)所有参赛作品在报送时需提交作品正文材料 (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设计说明等)在中国知网的查 重报告。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涉及论文、专利、软 著但未体现作者名字、排序的需提供参赛成员作为作者 及作者排序的相关证明材料;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 (如论文、专利证书、作者证明、媒体报道等)涉及出 现参赛成员名字的需添加下划线标记;作品材料中的成 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媒体报道、批示、协 议或合同、查新报告或检测报告等)需体现成果取得时 间且取得时间应为截至 2023 年 6 月 1 日两年以内。 (十二)请务必认真阅读申报书填写说明 三、申报数量 2023 年我校推荐省赛项目共 20 项。各学院在前期培育、 充分挖掘的基础上确定学院重点作品与一般作品,二者之间 比例不高于 1:5(即推荐 1 个重点作品,须推荐至少 5 个一 般作品),且重点作品数量与学院参赛人数的比例不高于 1:40(即推荐 1 个重点作品,学院参赛人数不少于 40 人)。 四、申报作品命名方式 (一)汇总表(附件 3)须按照重点作品在前、一般作 品在后排序整理。 (二)整份作品存放于一个文件夹中,以自然科学类/ 哲学社会科学类/科技发明制作+作品名称命名,图例: (三)重点作品与一般作品都需提交作品申报书、作 品文本、附件材料(申报要求中第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