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

碍人【AiRen]6 页 232.993 KB 访问 912.97下载文档
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
当前文档共6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_聊城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pdf

江苏高教 2018 年第 2 期 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价值理念与行为模式的重构 刘强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 近些年来,在政府主导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推动下,我国高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逐 步 建 构 起 来 , 但这种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建构路径使得我国高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具 有 典 型 的 “外 源 性”特 征,即 为 了 回 应 外 部利益相关者群体对教学质量的问责要求,高校通过自上而下的科层运行体制和量 化 评 估 技 术 的 广 泛 运 用 实 现 对 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规制和教师教学秩序的正常维护。然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 育 发 展 日 益 重 视 内 涵 提 升 和 质 量 建设,我们必须要扭转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 外 源 属 性,推 动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价 值 理 念 和 行 为 模 式 的内生重构,着力发掘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在需 求,着 力 构 建 上 下 协 同、多 元 参 与 的 质 量 保 障 机 制,推 动 量 化 评 估和质性评价技术的综合运用,致力于教与学的优化与改进,切实提升高校质量发展水平。 【关键词】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评估;审核评估;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章编号】 1003-8418( 2018) 02-0012-06 【文献标识码】 A 【 DOI】 10. 13236/ cnk ij . she. 2018. 02. 003 j. 【作者简介】 刘强( 1992—),男,山东威海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逐渐 年 )部署下 ,一些省市的部分高校在政府行政力量 转向注重质量建 设 的 内 涵 式 发 展 ,质 量 建 设 已 经 的推动下启动了 高 校 办 学 水 平 、专 业 课 程 的 评 估 成为我国高等教 育 发 展 的 核 心 命 题 ,被 贯 彻 到 学 工作 ,开始着手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 建 设 工 校发展的各项工作当中 。 在此背景下 ,从 21 世纪 作 。 随后 ,国家教 委 又 颁 布 了 第 一 部 有 关 高 等 教 初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高 育评估的行 政 法 规 ———《普 通 高 等 学 校 教 育 评 估 等教育质量保障 ”运动 ,先后开展了五次大规模的 暂行规定 》( 1990 年 ),就 高 教 评 估 性 质 、目 的 、任 本科 教 学 评 估 ,逐 步 构 建 起 多 元 参 与 、政 府 主 导 、 务 、指 导 思 想 、基 本 形 式 等 作 出 了 明 确 具 体 的 规 院校 自 主 的 “五 位 一 体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体 定 。20 世纪 90 年 代 初 期 ,伴 随 着 我 国 新 一 轮 高 系 ——— 包括院校自 我 评 估 、政 府 主 导 的 分 类 评 估 等教育重点建设 政 策 的 提 出 ,国 家 教 委 开 始 对 普 (包括合格评估 、审核评估 )、行业参与的专业认证 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估 ——— 合 与评估 、实质等效 的 国 际 评 估 和 以 教 学 基 本 状 态 格评估 、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 。 具体来说 , 数据为基础 的 常 态 化 监 测 等 。 尽 管 如 此 ,我 国 合格评估始于 1994 年 ,主 要 针 对 1976 年 以 后 新 高校在这种外部力量驱动下构建的高校教学质量 建的 、本 科 教 育 历 史 较 短 的 、基 础 比 较 薄 弱 的 学 保障体系呈现出问责导向 、自上而下 、教学规制等 校 ,目的是使这类 学 校 能 够 达 到 国 家 规 定 的 基 本 外向型特征 ,以质量提升为旨归 ,注重师生等质量 的办学水平和质 量 标 准 ,并 帮 助 这 类 学 校 进 一 步 主体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提高教学 体系尚未建立起 来 ,为 此 我 们 要 推 动 高 校 教 学 质 管理水平 ,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 ;优秀评估始 量保障体系的内 生 重 构 ,实 现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价 值 于 1996 年 ,主要针对 100 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 理念与行为模式由质量问责向质量提升的重要转 长 、基 础 较 好 、工 作 水 平 较 高 的 学 校 ,主 要 目 的 是 变。 促进这类学校深 化 改 革 和 办 出 特 色 ,被 评 学 校 由 [ 1] 一 、从合格评估到审核评估 :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国家教委根据学 校 申 请 确 定 ;随 机 性 水 平 评 估 始 于 1999 年 ,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 普通院校 ,被评学校由教 育 部 ( 1998 年 ,国 家 教 委 20 世纪 80 年 代 ,伴 随 着 我 国 政 府 启 动 新 一 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在国家教委颁布的 《关于开 改名为教育部 )随机抽取 。 尽管如此 ,但总体上来 展高等工 程 教 育 评 估 和 试 点 工 作 的 通 知 》( 1985 然处于起步阶段 ,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作用发 12 说 ,这一阶段我国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构 建 仍 理论探讨 挥十分有限 ,尚未对高校实现全覆盖 。 进入 21 世纪以后 ,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工作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 评 估 工 作 的 意 见 》(以 下 称 《意 见 》),对新一轮高 校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工 作 做 出 了 新 的快速推进 ,高校 学 生 规 模 急 剧 扩 大 引 发 了 人 们 对高校教学 质 量 问 题 的 担 忧 。 为 此 ,国 家 先 后 颁 的规定 ,《意见 》指出 ,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 布了 《关于加强高 等 学 校 本 科 教 学 工 作 提 高 教 学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 ,政府 、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 》( 2001 年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高 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 2005 年 )等 行 校 、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 ,与中国特色 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 [4]。 尽 政规章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加强高校本科 管这一轮本科教学评估一改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 教学工作 ,通过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力度 、提倡教授 的被动性 、短期性和功利性 ,更加突出学校评估的 给本科生上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师德 素养和教学能力 水 平 、大 力 提 倡 编 写 和 使 用 先 进 主体性地位 ,更加强调自我评估在自我诊断 、自我 教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构建教育 保障过程中 ,高校 的 质 量 问 责 意 识 明 显 要 强 于 质 教学质量监测与 保 证 体 系 等 举 措 ,切 实 保 障 高 校 本科教学质量水平 。 与此同时 ,国家于 2003 年启 量改进 ,教师和学 生 等 质 量 主 体 在 自 我 评 估 中 的 动了新一轮的 “高 校 本 科 教 学 工 作 水 平 评 估 ”,评 求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入到高校 估对象覆盖五百 余 所 普 通 高 校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涵 盖 8 个一级指标 、 18 个二 级 指 标 和 38 个 观 测 点 。 在此次评估的带 动 下 ,高 校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水 平 有 所提升 ,高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 , 师资队伍结构与 质 量 得 到 明 显 提 升 ,高 校 教 学 管 理日益规范 化 。 尤 其 是 ,此 次 评 估 将 构 建 教 学 质 量监控体系纳入 到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当 中 ,有 力 地 推 动了高校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 构 建 。 尽 管 如 此 , 此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 导 ,旨在检验高校办学条件是否达标 ,以及高校办 学质量是否合格 ,具 有 较 强 的 政 府 干 预 和 行 政 规 制的色彩 ;对各类型 、各层次高校未能进行明显区 分 ,指标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用一把尺 子来评估所有高校 ,加剧了高校的同质化 ;评估指 标体系设计过于 繁 杂 ,且 突 出 学 校 办 学 条 件 的 评 估 ,对质量改进的作用发挥不大 ;学校评估结果与 教育资源配置 、绩效考核等直接相关 ,造成院校之 间的相互攀比心态 ,评估结果优秀率过高 ,甚至部 基础 ,以 院 校 评 估 、专 业 认 证 及 评 估 、国 际 评 估 和 改进和自我提高 中 的 作 用 ,但 是 在 实 际 教 学 质 量 主体性 、自觉性和创造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这要 质量发展的全过 程 之 中 ,更 加 强 调 质 量 主 体 责 任 意识的培育和激 励 ,推 动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内生重构 。 二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外生建构 近些年 ,在由 政 府 主 导 的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的推动下 ,我国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逐 渐 建 构 起来 。 然而 ,我国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这 种 自 上 而 下 、由外而内的建 构 路 径 使 其 具 有 典 型 “外 源 性 ” 特征 ,是为了回应 外 部 利 益 相 关 者 群 体 对 教 学 质 量的问责要求 ,高 校 通 过 自 上 而 下 的 科 层 运 行 体 制和量化评估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对教师教学行 为的有效规制和教师教学秩序的正常维护 。 (一 )回应外部质量问责 与西方国家 高 校 建 设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相 一 致 ,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也是高校外部 利益相关 者 群 体 出 于 对 高 校 教 育 质 量 的 热 切 关 分高 校 投 机 取 巧 、弄 虚 作 假 ,造 成 恶 劣 的 社 会 影 注 ,回应社会对我 国 高 校 教 育 质 量 的 疑 问 而 推 动 响 ;特别是利益挂 钩 机 制 迫 使 被 评 高 校 出 于 现 实 利益考量向政府 这 一 评 估 主 体 妥 协 ,将 外 部 评 估 实施的 ,如检验各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是 否 达 标 以 及 教 学质量处于何种 水 平 ,能 否 满 足 社 会 对 人 才 培 养 的价值取向与目 标 定 位 强 加 于 自 身 ,不 顾 学 校 实 的质量需求等等 ;在 实 施 路 径 上 主 要 是 通 过 由 政 际情况片面迎合 政 府 主 管 部 门 的 利 益 诉 求 ,而 非 出于学校自身发 展 主 动 开 展 本 科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 府主导的本科教学评估这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来 为检视和改进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服务 [2]。 值得一 提的是 , 2004 年教育部高等 教 育 教 学 评 估 中 心 的 种问责导向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以政府等 正式成立和五年 一 轮 评 估 制 度 的 建 立 ,标 志 着 我 令为主要手段 ,属于一种面向过去 、回溯性的质量 国高校本科教学 质 量 评 估 工 作 步 入 规 范 化 、科 学 化 、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3]。 保障方式 [5]。 事实 上 ,这 种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过 程 也 鉴于上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所涌现出来的 过程 ,高校办学的 主 体 性 和 自 主 性 在 这 一 体 制 下 诸多 问 题 ,我 国 政 府 于 2011 年 颁 布 了 《关 于 普 通 遭到压制 ,高校依 法 自 主 办 学 被 学 校 内 外 部 的 行 推动高校内 部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 构 建 。 换 言 之 ,这 外部利益相关者 群 体 的 需 求 为 导 向 ,以 监 督 与 命 就是政府灌输自 身 意 志 ,对 高 校 实 施 有 效 控 制 的 13 江苏高教 2018 年第 2 期 政权力所把持 ,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的行政化问题 。 况且 ,我国高校教 学 质 量 保 障 往 往 与 人 事 绩 效 考 量 ;然后通过政府 主 导 的 本 科 教 学 水 平 评 估 对 高 校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建设 、质量控制体系等进行 核和教育资源配 置 紧 密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高 校 本 科 绩效考核 ;而在高校内部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 行也主要依靠学 校 行 政 职 能 部 门 来 维 持 运 转 ,在 教学评估的结果往往直接关系到相关责任人的职 业发展前途和政 府 对 学 校 教 育 资 源 的 重 新 配 置 , 教务处等职能部 门 下 设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办 公 室 ,定 这使得高校不得 不 投 入 大 量 的 人 力 、物 力 和 财 力 来应对政府主导 的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甚 至 有 些 投 机 期组 织 开 展 学 生 评 教 、督 导 听 课 、教 学 检 查 、学 生 调查等 。 事实上 ,我 国 高 校 这 种 主 要 依 靠 自 上 而 分子为了谋取更 多 的 资 源 和 利 益 肆 意 弄 虚 作 假 、 炮制各种数据泡沫 ,制造出一片 “繁荣 ”的假象 ,对 下的科层控制来维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模 式 ,更加强化了行 政 管 理 部 门 对 高 校 教 育 教 学 事 我国政府 主 导 的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造 成 不 良 影 响 ,高校主体质量 责 任 和 学 校 质 量 发 展 文 化 遭 到 务的权力控制 。 这一教学质量保障模式不仅将教 师 、学 生 、校 友 、用 人 单 位 等 质 量 主 体 置 于 边 缘 化 严重腐蚀 。 例如 ,在 上 一 轮 本 科 教 学 水 平 评 估 中 的地位 ,难以发挥 师 生 等 质 量 主 体 参 与 质 量 建 设 就暴露出优秀率过高 、学校疲于应付 、评估指标过 于单一等问题 ,究 其 根 源 主 要 在 于 我 国 高 校 质 量 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 ,而 且 由 于 教 学 管 理 部 门 组 织 的教学质量保障 存 在 着 与 绩 效 考 核 强 行 挂 钩 、质 保障体系的这种 外 向 性 特 征 ,是 为 了 回 应 外 部 利 益相关者群体的 问 责 要 求 ,这 与 西 方 国 家 高 校 采 量监测工具缺乏科学性 、质量信息反馈不及时 、行 政管理部门的强 力 介 入 等 问 题 ,容 易 引 发 师 生 对 取放权 、问责 、评估与提效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 保障体系存在着 本 质 性 的 差 别 ,我 国 高 校 教 学 质 行政管理部门推行教学质量评估的抵制和排斥反 应 ,营造了一种盲目排斥 、拒绝合作 、缺乏信任 、推 量保障体 系 则 充 满 了 政 府 干 预 和 强 化 控 制 的 色 彩 ,与我国推动管办评分离 、落实高校自主办学的 诿责任的质量文 化 ,将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陷 入 功 能失效的困难境 地 ,导 致 我 国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建 设 改革发展目标相背离 。 (二 )自上而下的科层控制 进展迟缓 、成效不显 。 (三 )量化评估技术的广泛运用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 韦伯对社会组织现象 为了满足人们对快速提高学校质量管理效率 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一 种 现 的欲求 ,学校管理 者 将 企 业 质 量 管 理 中 运 用 的 量 代社会组织的理想形式 ———“科层制 ”。 这种组织 形式依靠合理明确的分工 、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 化评估技术广泛 地 运 用 到 学 校 质 量 管 理 中 ,将 学 校教育质量予以 精 确 地 量 化 分 解 ,如 教 师 教 学 质 依规办事的运作机制 、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非人 格化的组织管理 、高度专业化的员工培训机制 、合 量可化约为 “学生 评 教 分 数 ”;学 生 学 业 质 量 可 等 同于 “学业考试成绩 ”;教师学术能力可简化为 “期 乎理性的人事行政制度等实现对组织和人精确和 有效的控制 ,保 障 组 织 运 行 效 率 的 最 大 化 [6]。 同 刊论文级别和论文发表数量 、论文被引用次数 ”等 数量指标 ,并将其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主体 ,对 样 ,作为学术组织的高校也实施科层制管理 ,如行 组织和个体行为 实 施 精 确 有 效 的 控 制 ,以 便 在 较 政职能部门与学 术 事 务 部 门 权 责 的 合 理 分 工 、以 短时间内快速提高 “数字质量 ”的目的 。 如我们所 职业技能为依据 的 人 员 聘 任 规 则 、高 度 专 业 化 的 人事管理制度 、依 靠 权 力 层 级 关 系 的 组 织 运 行 机 知 ,这种数字管理恰恰是官僚组织实施科层制 、理 性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 它具有易于管理者实施操 制等等 。 特别是 在 我 们 国 家 ,由 于 公 办 高 校 曾 长 作和控制 ,在短时 间 内 可 快 速 提 高 管 理 效 率 等 特 期作为政府的附 属 部 门 来 管 理 和 运 营 ,高 校 一 切 点 。 况且 ,量化数 据 的 客 观 性 还 能 够 保 证 质 量 评 办学活动都听命 于 政 府 的 行 政 指 令 ,而 政 府 主 要 通过行政官僚体制发出各种办学指令来指导高校 价的公平性 ,最大 限 度 地 约 束 人 情 社 会 中 的 徇 私 舞弊行为 ;同时也 能 够 满 足 教 育 行 政 主 体 对 强 化 办学 ,由此形成高 校 办 学 对 科 层 官 僚 体 制 的 路 径 管理权威的权力 欲 求 ,便 于 教 学 管 理 秩 序 的 维 护 依赖 。 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扩大高校办 和学校管理效率 的 提 升 ,降 低 教 育 行 政 管 理 的 复 杂性 [7]。 然而 ,这种 唯 效 率 主 义 、唯 科 学 主 义 、唯 学自主权和深化 高 校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高 校 仍 然 高 度 依 赖 这 种 理 性 化 、权 力 层 级 化 的 科 层 官 僚 制 。 数字主义的管理方式并不能适应学校教育开展创 例如 ,在我国高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构 建 的 过 程 造性教学活动的要求 。 因为这种量化评估技术充 中 ,政府首先通过 发 布 旨 在 加 强 高 校 本 科 教 学 质 其量只能表征 “质量投入 ”和 “质量产出 ”的 “数量 ” 量工作的行政文 件 ,要 求 各 级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采 取 信息 ,而无法 精 确 地 监 控 质 量 生 成 的 全 过 程 。 特 一切有效措施督促高校切实加强高校本科教学质 别是对于教育教 学 质 量 来 说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是 以 14 理论探讨 人为本的主体性活动 ,主体能动性 、创造性和自觉 性的发挥对教育 教 学 质 量 起 着 决 定 性 作 用 ,而 学 督导 、学生评教 、领导听课等质量监测工具都旨在 加强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和管理 。 很 校办学条件 、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教学设施等硬件 对教育教学 质 量 仅 仅 起 到 支 撑 性 作 用 。 换 言 之 , 标准化 、威权管理的色彩 ,是工业化时代科层管理 量化评估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培育教师主体的质量 追求秩序和 效 率 的 产 物 。 然 而 ,学 校 教 育 活 动 不 责任意识 、激发教师创造性教学的主动精神 、营造 良好的教学质量 文 化 等 方 面 显 得 疲 软 乏 力 ,这 也 同于企业生产活 动 ,仅 仅 依 靠 树 立 教 师 教 学 行 为 就意味着量化评估技术在教学质量保障过程中仅 高校教学质量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多元需 仅发挥了约束作 用 ,并 未 起 到 促 进 教 学 质 量 生 成 求问题 ,更多的是依靠师生发挥主体之能动性 、自 的作用 。 更令人 不 安 的 是 ,高 校 教 育 教 学 质 量 信 息的量化呈现带 有 很 大 程 度 的 片 面 性 ,如 学 生 评 觉性 、创造性 ,因为师生参与的有效性既是衡量教 学质量水平的重 要 标 准 ,也 是 教 学 质 量 生 成 的 重 教中学生对教师 教 学 满 意 度 普 遍 较 高 ,但 是 这 与 要前提 。 换言之 ,我 国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仍 高校课堂教学中 学 生 的 实 际 表 现 明 显 不 符 ,这 不 禁让我 们 质 疑 学 生 评 教 的 有 效 性 和 科 学 性 。 固 然盛行行为主义 范 式 ,通 过 理 性 化 的 科 层 管 理 体 然 ,伴随着人们对 学 校 教 育 质 量 需 求 的 不 断 提 高 有效规制 ,着眼于 教 师 教 学 标 准 的 建 立 和 日 常 教 和学校教育质量 管 理 复 杂 性 的 日 益 提 升 ,量 化 评 估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助于降低教学质量管理的复 杂性 ,但同样我们 也 要 意 识 到 量 化 评 估 技 术 在 教 学质量保障过程 中 的 局 限 性 和 片 面 性 ,做 到 趋 利 避害 、防微杜渐 。 (四 )强调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规制 早在 2001 年我 国 政 府 推 动 的 新 一 轮 高 校 本 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就已经将教学质量控制纳入 到本科教学质量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当 中 ,有 力 地 推 动 了我国高校内部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 建 设 ,但 是 由 于 我国质量保障观 念 认 识 的 滞 后 性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障体系构建仍 然 停 留 在 教 学 管 理 层 面 ,只 是 对 教师教学环节进 行 质 量 监 控 ,缺 乏 对 人 才 培 养 的 顶层设计和机制 保 障 ,也 没 有 涵 盖 人 才 培 养 的 全 过程和全要 素 [8]。 即 便 在 2013 年 我 国 政 府 推 动 的新一轮本科教 学 工 作 审 核 评 估 当 中 ,我 们 虽 然 明确提出要 “坚持主体性 、目标性 、多样性 、发展性 显然 ,这种教学质量保障模式带有明显的理性化 、 规范 、约束教师教 学 行 为 显 然 不 能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制和简易操作的量化评估技术实现对教学行为的 学秩序的维护 ,其 根 源 在 于 我 国 高 校 治 理 深 受 严 重的行政化问题 困 扰 ,在 行 政 主 导 学 术 的 治 理 体 制下学术权力为 行 政 权 力 所 裹 挟 ,学 术 群 体 渐 趋 在学术事务 治 理 中 沉 默 失 声 。 然 而 ,我 国 高 校 要 从根本上提升教 学 质 量 ,除 了 重 建 学 术 本 位 的 大 学治理体制 ,还需 要 实 现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价 值 理念与行为范式 的 根 本 性 转 变 ,实 现 从 行 为 主 义 范式向人本主义 范 式 的 整 体 性 变 迁 ,将 高 校 教 学 质量保障的重心 转 移 到 主 体 本 身 ,更 加 注 重 高 校 质量保障主体责 任 意 识 与 教 学 文 化 的 培 育 ,通 过 构建上下协同 、多 元 参 与 的 质 量 保 障 运 行 机 制 激 发师生主体自觉 参 与 质 量 提 升 的 主 体 意 识 ,培 育 高校追求卓越教学的优良教学文化 。 三 、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生重构 尽管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外部利益相 和实 证 性 五 项 基 本 原 则 ,实 行 目 标 导 向 ,问 题 引 导 ,事 实 判 断 的 评 估 方 法 …… 注 重 以 学 校 自 我 评 关者群体问责力 量 的 推 动 下 建 立 起 来 的 ,但 构 建 估 、自 我 检 验 、自 我 改 进 为 主 ,体 现 学 校 在 人 才 培 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9],但是这种由政府主导的 校质量保障体系 的 良 性 运 转 ,提 升 质 量 要 素 的 转 自上而下 、由外而 内 的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建 设 要 体对优质高 等 教 育 服 务 的 需 求 。 对 此 ,我 国 高 校 转化为学 校 内 部 主 体 对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的 自 觉 意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实现质量保障理念和行为模 识 ,需要经过 漫 长 的 时 间 来 消 化 。 特 别 是 反 观 当 下我国高校教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 运 行 状 况 ,仍 然 式的内生重构 ,摒 弃 以 往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 被 动性 、短期性和功利性 ,着眼于高校质量效益的持 强调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 续提升 ,注重激发高校质量主体的内在质量需求 , 性作用 ,依靠自上 而 下 的 科 层 体 制 和 非 人 格 化 的 着力构建上下协同 、多元参与的质量保障机制 ,推 量化评估技术来维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良性运 动量化评估和质性评价技术的综合运用等等 。 转 ,教学质量保障 内 容 也 更 多 地 停 留 在 教 师 教 学 (一 )源自改进教学质量的内在需求 管理层面 ,强化教 师 教 学 纪 律 和 维 持 日 常 教 学 秩 教学质量是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生存与发展 序 。 例如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过教学检查 、教学 的核心竞争 力 。 近 些 年 来 ,随 着 高 等 教 育 市 场 愈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高 化效益 ,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群 15 江苏高教 2018 年第 2 期 来愈开放 ,高校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 ,高校质量 发展意识愈来愈 强 烈 ,如 注 重 学 校 形 象 的 宣 传 与 质量评估 、绩效问责 、资源重新配置等管理工具实 现对高校办学质 量 的 控 制 过 程 ,这 种 以 外 部 控 制 提升 ,采取各种措施极力争取优质生源 ,吸引一流 师资 ,筹措办学资源等 ,推行小班授课 、研讨教学 、 为主导的质量保障模式为了实现秩序 、效率 、控制 自由 选 修 、双 语 教 学 、国 际 体 验 、创 新 创 业 等 育 人 的目的便以高校内部的科层管理体制为基础构建 高校质量保障的 运 行 机 制 ,主 要 依 靠 教 务 处 等 行 举措 ,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 质量 ,这些都体现 了 高 校 自 身 对 于 提 升 教 育 教 学 政管理部门发挥 质 量 保 障 的 作 用 ,更 加 注 重 质 量 保障的鉴别 、定 等 、训 导 和 问 责 等 功 能 。 事 实 上 , 质量的迫切 需 求 。 换 言 之 ,无 论 是 为 了 回 应 外 部 利益相关者群体 的 社 会 问 责 ,还 是 为 了 提 升 高 校 这种以自上而下 、强 化 控 制 为 特 征 的 质 量 保 障 模 生存与发展的核 心 竞 争 力 ,高 校 质 量 发 展 的 外 在 压力通过教学质量评估 、办学绩效问责 、教育资源 配置等管道传导 到 高 校 内 部 ,顺 利 地 转 化 为 高 校 深化教育教学改 革 ,加 强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内在动力 。 然而 ,这种政府主导的由外而内 、自 式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在高校质量生成过程 中的主动性作用 ,甚 至 将 教 师 和 学 生 排 斥 在 质 量 保障过程之外 ,难 以 从 根 本 上 起 到 “以 评 促 建 ,以 评促改 ”的发 展 性 功 能 。 因 为 要 切 实 提 升 高 校 人 才培养质量必须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动 上而下的质量建设路径事实上将政府的办学意志 性作用 ,发挥教师 和 学 生 等 主 体 在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过程中的创 造 性 作 用 。 换 言 之 ,教 师 和 学 生 既 是 和质量需求通过将质量评估与资源配置相挂钩的 方式强加给高校 自 身 ,迫 使 高 校 为 了 争 取 最 大 的 高校质量保障的 起 点 ,也 是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的 最 终 归宿 。 为此 ,我们要将教师 、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等 办学利益 ,不得不迎合政府的办学诉求 ,将外部质 主体纳入到高校 质 量 保 障 的 运 行 过 程 之 中 ,更 加 量标准强加给学 校 内 设 组 织 机 构 ,并 以 此 质 量 标 准来要求高校内 部 的 质 量 建 设 ,如 高 级 别 期 刊 论 强调教师 、学生和 用 人 单 位 等 质 量 保 障 主 体 的 建 设性作用 ,着力构建上下协同 、多元参与的质量保 文的发表 、学生自由选修课程所占比例 、高校课程 开设门数等等 ,这 些 质 量 数 据 尽 管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障运行机制 。 具 体 来 说 ,完 善 高 校 基 层 教 学 组 织 建设 ,健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推动教师发展中 能够表明学校的 教 学 质 量 水 平 ,但 是 由 于 教 育 质 心建设 ,强化以教师为主体 、以教学发展为内容的 量自身的异质性和多样性使得教育质量并不能像 质量数据所呈现的那样客观与真实 。 这就是为什 教学组织和专业团体在教学质量保障过程的建设 性作用 ,构建以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 、教学相长为 么质量数据所呈 现 的 教 育 质 量 未 能 令 学 生 、用 人 单位 、教师等利益 相 关 者 群 体 真 正 感 到 满 意 的 原 核心的质量保障 运 行 机 制 ,同 时 也 要 发 挥 好 教 务 因 。 也就是说 ,我 国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建 设 处等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发展中心等服务部门在 质量保障方面的 服 务 和 支 持 作 用 ,为 教 师 和 学 生 要进一步发挥高校自身对教育质量发展的内源性 需求 ,协调好高校 质 量 评 估 绩 效 与 办 学 资 源 配 置 质量改进 提 供 全 面 的 信 息 支 持 和 完 善 的 服 务 保 障 。 另外 ,也要健 全 院 系 治 理 机 制 ,完 善 理 事 会 、 之间的联系 ,既要 发 挥 好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对 办 学 的 学术委员会 、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建设 ,充分发 激励约束作用 ,也 要 保 障 学 校 自 主 发 展 的 空 间 和 权利 ,避免以办学资源配置 、质量绩效问责等手段 挥教 师 主 导 和 学 生 、知 名 企 业 家 、行 业 组 织 代 表 、 教育专家 、学校行 政 管 理 人 员 等 多 元 参 与 的 治 理 控制学校正常办学 ,侵害学校自主发展的权利 ;同 时 ,要 更 加 注 重 教 师 、学 生 、用 人 单 位 等 高 校 教 育 机制对质量保障 的 促 进 作 用 ,推 动 高 校 教 学 质 量 质量主体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的主体性作 同 、多元参与的双向运行模式转变 ,发挥顶层引领 用 ,注重培育和发 挥 教 学 质 量 主 体 在 高 校 质 量 保 障过程中的责任 意 识 和 自 主 能 力 ,将 质 量 保 障 的 和基层落实的上下协同互动作用 。 (三 )量化评估与质性分析的综合运用 保障体系 由 自 上 而 下 的 单 向 运 行 模 式 向 上 下 协 主体责任与自主意识贯穿到高校质量保障的全过 教育质量是指在既定教育条件下教育对主体 程之中 ,推动高校 质 量 保 障 目 标 由 质 量 问 责 向 质 发展需求的满足 程 度 ,而 教 育 质 量 评 估 是 衡 量 教 量提升转变 ,明确 质 量 问 责 的 工 具 性 作 用 和 质 量 提升的发展性目 标 ,将 质 量 问 责 与 质 量 提 升 相 结 育对主体发展需求满足程度的重要手段 。 为了准 确地测度教育质 量 ,我 们 在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实 践 中 合 ,实现高校质量保障目的与工具的有机统一 。 通常采用量化评 估 技 术 对 学 生 学 业 质 量 、教 师 教 (二 )上下协同 、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 学质量 、毕业生就业质量等进行评估 ,但这种评估 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实际上是 方式偏重对教育 质 量 进 行 技 术 性 的 数 量 分 析 ,追 高校自上而下 、由外而内贯彻政府办学意志 ,通过 求质 量 信 息 的 逻 辑 性 、精 确 性 、标 准 化 和 客 观 性 , 16 理论探讨 侧重教育 结 果 的 静 态 分 析 和 质 量 信 息 的 等 效 对 比 。 然而 ,这种量 化 评 估 技 术 的 滥 用 造 成 质 量 保 学生等行为的规 治 ,使 得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的 发 展 性 障主体之间的对 立 与 紧 张 ,将 活 生 生 的 教 育 主 体 物化 ,无视教育促进主体发展的精神性需求 ,并且 障本身并不能促 进 质 量 的 生 成 ,提 升 高 校 教 学 质 这种仰赖主客体 二 元 对 立 的 评 价 思 维 ,强 化 了 质 改进之中 ,通过对高校质量信息的反馈与分析 、质 量评估的权威色 彩 ,背 离 了 教 育 质 量 评 估 的 交 往 发展性需求 。 尽管这种 “以量言质 ”的质量评估模 量问题的改进与 提 升 ,方 能 推 动 高 校 调 整 和 反 思 式被 深 深 地 烙 上 了 数 量 化 、客 观 化 、外 在 化 的 烙 提升 。 换言之 ,高 校 要 进 一 步 完 善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印 ,追求看得见 、可测量 、可比较的结果 ,但是这种 体系 ,着 力 构 建 “自 我 检 查 — 自 我 诊 断 — 自 我 反 质量评估也只是呈 现 出 质 量 “量 ”的 一 面 ,而 非 质 量的全部 。 与此 同 时 ,我 们 也 要 明 确 教 育 质 量 不 馈 — 自我整改 ”的质量提升机制 ,更加突出质量反 同于产品质量等 物 的 质 量 ,教 育 质 量 是 个 体 生 命 用 ,整合各种质量评估和质量提升等公共服务 ,激 成长的过程 ,意味着教育本身就意味着质量 ,教育 质量生成并贯穿 到 教 育 活 动 的 过 程 之 中 ,考 察 教 发高校师生等质 量 自 治 主 体 在 自 我 激 励 、自 我 约 育质量需要关注 教 育 活 动 过 程 本 身 ,而 不 能 只 关 校质量保障由控制 、问责 、规训向赋权 、对话 、协商 注教 育 结 果 ,“教 育 过 程 的 品 质 决 定 着 教 育 质 量 ”[10]。 这样一 来 ,我 们 需 要 将 质 性 评 价 运 用 到 等转 变 ,营 造 积 极 向 上 、和 谐 共 融 的 教 学 文 化 ,促 质量评估和质量 提 升 过 程 之 中 ,弥 补 量 化 评 估 技 长保驾护航 。 术的缺陷 。 不同 于 量 化 评 价 ,质 性 评 价 是 一 种 自 然主义的评价方 法 ,认 为 质 量 评 估 只 有 深 入 到 教 育对象的日常活 动 中 ,置 身 于 活 生 生 的 教 育 情 境 之中 ,才能真正地 体 验 和 感 悟 到 教 育 对 学 生 主 体 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 重 视 [12]。 众 所 周 知 ,质 量 保 量水平 ,唯有将质 量 评 估 信 息 纳 入 到 质 量 反 馈 与 既有教育质量政 策 ,推 动 高 校 质 量 水 平 的 进 一 步 馈和质量 改 进 在 高 校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中 的 主 导 作 束 、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性作用 ,推动高 成师生共同体的 健 康 成 长 ,为 教 师 发 展 与 学 生 成 【参考文献】 [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与“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创 新[ 中国 1]吴岩 . J]. 高教研究, 2014( 12): 14-18. [ 对我国高校 本 科 教 学 水 平 评 估 工 作 的 评 价 与 2]吴东方,司晓宏 . 发展所发挥的作 用 ,对 教 育 质 量 作 出 客 观 真 实 的 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反思[ J]. 2009( 1): 122 评价 。 易言之 ,质 性 评 价 重 视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生 成 价值 ,注重质量评价的文化性和情境性 ,强调评价 [ [ 3]教育部高等教 育 教 学 评 估 中 心 简 介 [ EB/OL]. 2017-07- 主体的多 元 性 和 交 往 性 、发 展 性 [11]。 具 体 来 说 , 为进一步优化教与学 ,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 ,可建 立教师与学生成长档案袋 ,采取师生教学座谈 、专 家咨询 、课堂教学 观 察 等 方 式 将 质 量 评 估 与 质 量 提升有机衔接 ,充分发挥 “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的 发展性功能 。 当 然 ,量 化 评 估 与 质 性 评 价 并 非 是 截然 对 立 的 ,而 是 互 为 补 充 、有 机 统 一 的 ,我 们 要 充分发挥量化评 估 和 质 性 评 价 各 自 的 技 术 优 势 , 全面而真实地反 映 高 校 质 量 信 息 ,为 高 校 质 量 保 障提供完善的信 息 支 持 ,全 面 提 升 高 校 人 才 培 养 质量 。 (四 )强调教与学的诊断与改进 质量问责和质量改进被视为高等教育质量保 障体系的基本功 能 ,前 者 是 以 外 部 利 益 相 关 者 需 求为导向 ,以监督与命令为质量保障的基本路径 , 属于一种面向过去的 、回溯性的质量保障方式 ,后 者强调内在动机的激发 ,以赋权 、对话和协商为基 本路径 ,属于一种面向未来的 、前摄性的高校质量 保障方式 。 然而 ,目 前 我 国 高 校 以 外 部 控 制 为 主 导 ,依赖自上而下 的 科 层 机 制 运 行 的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强调对教学质量的问责和控制 ,注重对教师和 -128. //www. /zhongx 23]. h t t zx. edu. cn/modu l e s i nga i kuang. p: pg sp?t h tml. j ype=0. [ 我国新一 轮 高 校 本 科 教 学 评 估 总 体 设 计 与 制 度 创 新 4]刘振天 . [ 高等教育研究, J]. 2012( 3): 23-28. [ 体制化的技术治理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 障 [ 高等 5]苏永建 . J]. 教育研究, 2017( 3): 10-17. [ 西方行政学说史[M]. 武汉:武汉大学 出 版 社, 6]丁煌 . 2015: 74- 78. [ 从“考 评”到 “交 往 · 发 展 ”:高 校 学 生 学 业 评 价 7]刘强,虞宁宁 . 价值的升华[ 教育与考试, J]. 2016( 6): 65-69. [ 如何正确认识本科教学审核 评 估[ 中 8]李志义,朱泓,刘志军 . J]. 国大学教学, 2012( 10): 4-8. [ 9]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审 核 评 估 的 通 知 [ ( //o EB/OL]. 2013-12-05)[ 2017-07-23]. h t t l d. moe. p: /bus /h /moe /s i ne s s tml f i l e s 7168/201312/ l i c f i l e s gov.cn//pub 160919. h tml. [ 论“过程主导”的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观 [ 北京大学教育 10]刘振天 . J]. 评论, 2013( 7): 171-180. [ 质性评价:教学评价发展的新取向[ 四川教育学院 11]刘桂辉 . J]. 学报, 2006( 10): 17-18. [ 体制化的技术 治 理 与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 高 12]苏永建 . J]. 等教育研究, 2017( 3): 10-17.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 学 自 修 学 分 制 研 究”( BLA120066)。 (责任编辑 肖地生 ) 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