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交流小结(18).pdf
2019秋美国USD交流项目 2020-12-23 14:05:54 2019年秋,邂逅一场美国记忆 ——美国USD交流小结 李子璇 17307080046 陌生地域的新探索 Have you been to California Seen the sights and people there Walked the streets of sleepy sea towns Tasted salty ocean air ——Mindy Gledhill 《California》 曾经的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在离开太平洋东岸那片土地之后的数月,我依然会在某天执着地用手机音乐软件一遍又一遍 地播放Mindy Gledhill《California》,伴着她轻柔吟唱的歌声,用手指摩挲着地图,沿着纬线从上海出发,跨越整个大洋,最终落 到萨克拉门托旁那个小镇上。眼前仿佛再次出现加州耀眼的阳光,来自西海岸咸湿的风,一望无垠的公路,热情又温暖的人们……所有 这些勾勒的加州记忆,都是我这场交流旅程里熠熠生辉的宝藏。 如果你现在打开百度地图,还可以看到在旧金山旁列的一行小字 ——“美国梦开始的地方”。这个源自美国淘金梦的城市,曾经是无数华裔移民登上美利坚大陆的首站,也是我们交流生活的起点。下飞 机的时刻正是国内的凌晨两点,脑子昏昏沉沉像灌了铅。但在出机场的门上看见蓝底白字书写的“Welcome to San Francisco”,瞬 间清醒,健步如飞地推着两个大箱子跑了出去。烈日当空, 向我昭示着已经到达了这个曾经只在影像、文字里窥见的异域国度。 我们在机场包车一起前往戴维斯,一路上车窗外掠过不同的风景,让我首次清楚感受到“不同”的含义。明明大洋彼岸差不多的地界上分 布的都是湿润温和的平原,而在这里,短短两小时的车程就让我经历了从大海、到高山、到荒漠、到原野、到森林各种各样的地貌。或 许也正是这样多元的环境孕育了美国多元的文化,交织着不同肤色、不同声音、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这一片土壤上追梦的身影。 Zoey是 复旦药学的同学,在来美国之前我们就已经一起约定好了租房事宜。我们的房东叫Lewis,是UCD的一名教授,此前在Skype上他已 经热情地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房子,而当我们到达Davis之后,他更是站在自家白色小洋房门口,笑容满面地迎接我们俩的到来。一起合 租的两个美国室友之一的Nadia,在第二天就开车带我们去超市买齐了生活用品,还在房子里逐一给我们解释家电的使用方法,从厨房 到卫生间,再到洗衣房,还包括垃圾处理的问题。另外一个室友是Deniz,她也热心地为我们解答所有生活上的问题。 我觉得美国之行 的顺利很大程度上来自房东Lewis的帮助。UCD并不提供学校宿舍,而我们又听说很多同学在租房的时候碰见黑房东、黑中介,在异国 他乡遭遇很多麻烦。所幸Lewis在一开始就给我们很大安全感,在我们来美国之前,不仅把license发给我们看,让我们在Google上搜 索他的信息(也因此我们发现他在几年之前来复旦参加学术交流会的事情,奇妙地缘分!),并且主动提出和我们视频检查房间。在他 家租住的日子里,他更是极力为我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虽然他不住在这幢房子里,却还是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在我提 出房间里缺少台灯时立刻帮我在亚马逊上买了一个;当我们反映厨房有蚂蚁的时候,他也给我们提供了杀蚁药。诸如此类的事情带给我 们极大的温暖。起初Zoey的睡眠质量不太好,在她房间总是能听见远处火车的噪声,也因此好几夜辗转难眠。虽然Lewis表示此前住 在Zoey房间的他的女儿并没有说过这类问题,但是他还是很包容地表示了对于Zoey的理解,在最后还帮Zoey买了两扇隔音泡沫板安在 窗户上。他和我们说“Everyone is different”,让Zoey不要因为睡眠环境要求敏感而觉得愧疚,每个人的弱点和优点都是独一无二 的,这才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地方。这话让我们都很有震撼,也从他身上看到了美国人对于“自由”的尊重以及理解和包容。 戴维斯是著名的“自行车城”,除了在机动车外另设了专门的自行车道,还有一套专门的自行车骑行手势,在开学之初每人还都可以在学 校的自行车店免费领取一个头盔。Lewis贴心地将家里两辆自行车借给我们,让我们得以在这个还算宽广的小镇便利穿梭。我和Zoey 约定每周五都一起骑车去超市采购一周的食品,然后哼哧哼哧地一起迎着晚霞骑回家。我最喜欢看的是学校旁的一大片绿茵场,时常有 橄榄球或足球比赛在举办。虽然我是一个运动小白,但是每次看见运动员们在阳光下挥洒汗水,旁边的观众和啦啦队也情绪高涨地欢 呼,就能感受到一种青春洋溢的美国校园文化,心情也不由自主地欢快起来。 加州的昼夜温差很大,虽然白天温度很高,但是晚上还是 有着丝丝凉意的。由于云层很薄,天上的星星也很多,简直撒满了整片天空。我和Zoey经常用夜晚在校园里闲逛,寻找观星的最佳地 点。Zoey教我用一个观星软件辨认每个星系的位置,还告诉我如果用望远镜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晰。而我其实并不是很在意观星清晰与 否,只是对于这种绝美的景色感到由衷惊叹。加州天际线低的仿佛伸手可以摘星辰,而路边的夜灯往往也并不打开,夜幕滴垂出稠墨色 流淌到街边的树梢上,个体仿佛置身于宇宙中央,人和宇宙、生命始终、时间空间之类的问题好像都能在这种环境下得到深入的思考。 徜徉在美利坚知识的海洋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洗礼,对于异乡生活的适应已经不再是个大问题,而我们也步入了美国大学学习的正轨。我 在国内学的是文博专业,到美国则加入了Art History专业,在课程上也是依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选择了“Renaissance & Reformation”、“Cultural History Museum”、“Hindu Temple”、“Early Greek Art & Architecture”这四门课程。文科类课 程都有很多的阅读和写作需求,也因此我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而言更多。 每堂课的教室都不算很大,但也正是这种小班教学的氛围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够有更充分的交流机会。最让我感到具有人文关怀的是, 教室里虽然都是带小桌板的椅子,学习起来不是很方便,但是它们中还有一排专为左撇子设计的在左侧带有小桌板的椅子,这让从小是 个左撇子的我体会到一种被重视、被考虑的温暖,而这种极小的细节,或许正是对于美国文化给予不同人群权利充分尊重的最好注解。 老师们也都让我感受到这种“尊重”。在课堂上,无论是哪个同学在什么时候想要提出什么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有多么简单,老师都会肯 定地说上一句“Great!”然后以启发式的语言引导你自己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最终可以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教授“Hindu Temple”的Dr. Little是美籍犹太人,但是他研究的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艺术。刚上这门课的时候,我十分忐忑不安,因为选课的问题我 缺失了前两次课程,所以十分担心自己赶不上进度。我尝试着给Dr. Little发了一封邮件,没想到他很快给我回复,请我到他的办公室 里交流。我和他讲述了我对于自己英语水平的不自信,以及对于将梵语转化为英语再转化为中文来理解课程内容的困难。他热情地告诉 我,我的英语口语是“awesome”的,他完全相信我的学习能力。并且表示梵语材料阅读对于英语母语学生而言已经有一定障碍了,对 于非母语的学生学习起来更是增加了一层难度。他还和我说他当年在印度留学的时候,其实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所以完全理解我的困 难。最后他还拷贝给我上两堂课的录频和文献资料,让我如果有问题可以继续找他。这次和老师深入交流的体验让我刷新了对于自我认 知的判断,不仅仅是基于他对我的肯定,还有交流中对我耐心、认真的聆听。在美国人面前,我很多时候不敢开口展示自己磕磕绊绊的 口语,开口忘词的现象更是常常发生。但是语言本身只是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媒介,重要的不是语言,而是交流的行为和传达的内容。再 后来我渐渐对于开口讲英语不再感到畏惧,因为即使你词不达意,对方还是可以在你努力描述中理解你、帮助你表达,而那些你很在意 的语法、词句错误,也并不会对你们的交谈产生很大影响。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谢Dr. Little的让我树立起用外语表达的自信。 回到 课程本身。让我既开心、又烦恼的是教授们的英语有着不同的口音。Prof. Stirling是纯正的美腔,而来自意大利的Prof. Sofroniew 使用的则是英腔,Dr. Little 和Pro. Strazdes的口音则有明显南方和北方的区别。这些虽然增加了上课的困难,但是我对不同口音的 英语接受度明显提高。也要感谢教授们对我不算流利还常常词不达意的中式英语表达的理解和包容。 同时,这些课程也让我对于文化、 历史和艺术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Early Greek Art & Architecture”课上,当Prof. Sofroniew问到 多少人支持大英归还希腊Elgin Marbles,全班人都齐齐举手。大家在跨国文物追讨问题上的态度让我感觉到十分激动。从前了解到关 于文物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问题,总感觉文物来源国和文物流入国的官方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但就举手情况看来,同学们的意见显示 的是一种尊重文物民族主义的倾向,这也让我十分惊喜和意外。或许是因为全球化和数字化让参观博物馆和欣赏文物变得更加容易,而 对于文物的“文化属性”的看重或许也正在逐渐压过对于其“财产属性”的强调。这些高举的双手仿佛让我看见未来全球文博界更多将殖民 时代文物返还的趋势,也让我感受到文化其实是可以共情的,即使是不同文化语境甚至相反的国家立场,民众也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这 也让我想到某天夜晚和Zoey看到美国竟然也有“奥数班”,惊讶之余去找Deniz了解她大学之前的学习模式。我们分享了高中时代不同的 学生经历,了解了中美教育体制的差异。Deniz还告诉我们,其实她感觉美国人对于美国以外的世界并不熟悉。美国的媒体经常是local 的,围绕本地新闻把鸡毛蒜皮的事情讲个遍,但是从不走出美国的地界。如果要搜寻外国的新闻,必须自行前往外网查询,一方面本国 网站不会自动推送,因为即使是那些少部分的美国播报的外国新闻,那些观点和态度也往往不够客观,所以美国人给大家的印象好像都 是“眼中只有美国”的样子。我们和Deniz讲述了中国的媒体生态。虽然表述可能也有自己的立场,但是无论是中国本国新闻还是外国新 闻,讯息都很灵通,而渠道也很多元。Deniz表示认同,还说以后要更加好好了解过中国。这不禁让我想到,偏见往往来自于理解的缺 乏。而对于文化的了解则必须身处其中、亲身体验,否则就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手材料永远没有二手材料可靠,隔着面纱永 远无法窥见真实的面貌。而这,或许也正是海外交流的意义之一。 UCD的图书馆是我在校园里最常去的地方,宽敞明亮,安静整洁, 也为我提供了诸多阅读外文学术书籍著作的机会。因为我所选课程的教授每周都会布置阅读任务,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 按照老师列的书单搜寻书籍。有些旧本上依稀还有从前同学的笔记,见解和思考都各不相同,带给我一种跨时空、跨文化对话的思想碰 撞之感。我也会用铅笔在上面草草记录我的看法,期待下一次的读者能够从这些文字里获得新的启发。 我总觉得图书馆里面人不是很多,直到有一天图书馆突发大火,发出紧急警报,大家都熙熙攘攘地从图书馆蜂拥而出,我才知道我去的 那个自习室不过只是偌大图书馆里面的小小一隅。后来我就经常用闲暇的时候在图书馆里探索,发现除了书柜旁的大书桌外,还有只有 用校园卡才可以进入的24小时自习室、有公共电脑的自习室、大窗台的自习位、甚至每个桌位都安装了铁网门和门锁的自习室(有 种“探监”的既视感)……这些简直让我大开眼界。小镇上的咖啡馆也是很多学生喜爱的自习场所。在期中考试之前,我和课友Miki还有 Kristie一起窝在星巴克做各种复习准备,那种混杂着咖啡香气的知识流注进入脑海的感觉,现在还记忆犹新。 期末周是很紧张的。美国学制下一学期只有十一周,课程和考试无缝衔接,留下的复习时间很短,除了考试之外,我还要完成四篇英文 论文。“Cultural History Museum”的英文论文花费了我最多的心力。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规整的博物馆调查报告。我趁着感恩节去 了洛杉矶的盖蒂博物馆,把Getty Villa的角角落落拍了一个遍,又用照片比对着文献上的研究方法一个细节、一个细节仔仔细细分析。 最后论文老师评论说“很认真,很有自己的观点”。当时感觉自己满满的成就感。 最后考试那段时间忙的焦头烂额,甚至考试前用“达·芬 奇睡眠法”不停地抠时间复习,一度有看着看着书就“以头抢桌”睡过去的行为。英文答题的模式又增加了考试本身的难度,虽然最后结 果不算很满意,但很多成绩比起期中考试还有大提高,这也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自己的英文水平和学习能力是真的有在提升的。 考最后一门之前我熬了一个通宵,早晨头发也没梳、饭也没吃匆匆前往考场(不好的行为,请不要学习)。考完试后甚至有种灵魂离体 的失重感。走出考场的时候,天空一碧如洗。我预备推车回家,突然听见一声“have a good rest”,扭头发现是一个陌生的男生微笑 着看着我。我回答“you too”,突然感觉一周以来所有的疲惫、焦虑、紧张一扫而空。 15天“环游”美国 美国之行不可忽略并且必须highlight的部分,一定是我们期末之后这长达半个月的“环游”经历。因为此前这学期基本 上没有空闲时间出门,我和Zoey约好期末要走出加州,看看其他地域的美国文化。除了开学前去的San Francisco、San Jose和感恩 节假期去的Los Angele,我们对美国其他地域的了解都来自于这段旅行。 这是一次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环游”美国的漫长旅行。经过 一场期末狂欢的家庭自制火锅,凌晨的我们从Davis出发,前往Sacramento机场(感谢友情送我们去机场的Ruth),马不停蹄地游览 了又繁华又阴郁的摩天大楼之乡Chicago,美国最危险的城市Baltimore ,让人安全感暴涨的美国政治中心Washington DC,敲响美 国独立之钟Philadelphia,号称“世界之都”的New York,极具科技感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Houston,最后还在赌城Las Vegas的机 场度过了一晚,乘坐凌晨的航班回到San Francisco,从这里离开美国。 这样大跨度的行走虽然让人感到风尘仆仆而格外疲劳,但同 时又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地理造就文化”的含义。 在北方城市如Chicago和Baltimore,长期以来居于阴冷的北方,让它们都沾染上了肃杀冷峻的气息。Chicago是传说中“黑帮的城 市”,而Baltimore更是被称为“犯罪之城”,犯罪率居于美国首位。也正是这样的土壤,孕育了诸如音乐剧《Chicago》所现之暗黑犯 罪之荒谬色彩,或是又如艾伦·坡悬疑小说恐怖又幽异的氛围。在Chicago的某个夜晚我们步行来回去市中心的Panda Express吃饭, 我们一路从繁华喧嚣的都市,经过平和宁静的居民区,又路过荒颓布满涂鸦的废弃工业区,最终到达我们住的那条西班牙文化街,搜集 了这座城市的各种文化碎片,所有的印象和记忆却都被冬夜阴飕飕的风打败,是羽绒服也抵御不了的寒冷。Baltimore的朋友则为我们 讲述了他换手机卡走错路被别人用枪抵着打劫的经历,我们在庆幸他最终安全之余,也因此在天黑之后整晚窝在民宿的小房间里,听着 窗外连绵不断的警笛声紧张地睡觉。 而相比之下,作为美国史上重要的两座政治城市,现首都Washington D.C.和前首都Philadelphia,带来的安全感强太多。它们彰显 出来的更是一种悠久历史浸润下庄重、典雅的格调。对我而言,Washington D.C.堪称宝藏。不仅是因为其城市中丰富的博物馆建 造,堪称“博物馆的博物馆”,还因为著名的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史密森尼学会亦坐落在此。在博物馆中徜徉,获得的不仅是艺术品带来 的审美享受,更可以窥见美国人眼中的美国,发现一条多元、丰富的美国文化脉络。Philadelphia由于承载了更多的历史属性,其景致 更有一种古典主义式的沉稳安详。那天下午阳光和煦,我们在一条条古老的小径里漫步,用双脚感受每一块铺地砖的温度。每个角落好 像都有独立战争的元素,也让人看到早期美国自由独立思想构造的政治和历史网络。 到达纽约,这个传说中最具世界性的自由之城,我 们感受到的又是另外一种由资本主义构建的大都会气质:秩序和混乱并行,整洁与肮脏交织,光明同阴暗共存,富裕和贫穷就隔着一条 街道。这些矛盾如此奇异地共处着,又不断爆发出争端和新的矛盾。也正如陆谷孙之言:“不管你坐在纽约的什么地方,你都会感受到 伟大时代和荒诞行状的回声。”于我,The Met和MOMA是此次旅行的重镇。前者展示的是一幅世界历史文化的丰富图景(即使藏品来 源有待争议),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等等文脉流传下的遗存让人目不暇接,近代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 和抽象派的美术也令人惊叹。看见从前存在于教科书和课件上的图片活生生地存在于眼前,简直歆飨了一场视觉和思想的双重盛宴。 MOMA则是近代和现代艺术带来感官冲击的艺术殿堂。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梵高的那幅《星月夜》,也是唯一一幅需要工作人员协调安 排参观的作品,因为展厅里摩肩接踵的人们都是为它而来,而画幅又太小。此外,达利的“融化的时间”、毕加索的“裸身少女”、莫奈 的“睡莲”、马蒂斯“跳舞的小人”、安迪·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让我一次次地惊呼“又看到真的了”。离开博物馆的时候已经是夜 晚。我们一行人穿过中央公园,两个朋友齐齐唱起《ThePhantom of the Opera》的经典唱段,慰藉来不及去百老汇看一场音乐剧的 遗憾。 旅行的最后一个城市是Houston。这是整趟行程里最南方的城市,靠近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的它亦染上了它们的热带气息。“一年300天 的艳阳天。”从北方直达最南端,我 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实在是太温暖了,湿热的空气和触目可见的绿色让我恍惚感觉自己身处广州。从 机场到住处一路上巴士颠颠簸簸,我却兴致高昂只想唱《牛仔很忙》。休斯顿被誉为“人类从月球上呼叫的第一个声音”。我们到NASA ——美国太空探索的总指挥中心参观,观看了阿波罗一号登月的全过程。为我们做讲解的帅气小哥本身就在NASA工作。他说他们的员 工都会在假日里被安排来当导游。这种和高科技“脸对脸”接触的体验让我这个文科生感受到陌生又惊喜,所幸随行的同伴都是理科生, 感觉自己在新知识领域又学到了很多。我们还去到了鳄鱼园。这里是鳄鱼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几乎都是环境科学和生物学的学生或研究 员,在这里当志愿者,一方面是帮助保护中心,另一方面也搜集数据回去撰写报告。这让我充分感受到美国教育里“重实践”和“重公 益”的因子。鳄鱼园中还可以抱小鳄鱼,还可以让蟒蛇缠在臂膀上。 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Washington D.C. 又亲切又热情,给予我们无限关怀和体贴的女房东,还有中餐馆里因为我们多次光顾而免费赠送春卷和桃酥饼的老板,也有博物馆里主 动为我们提供讲解、行走了一路的陌生女士……当然,我们也遇见企图讹诈我们换锁费的房东,也碰到过不怀好意冲我们吹口哨的黑人 小男孩,也见过地铁上一脚把他人自行车踹飞的暴躁青年……南来北往,各奔东西,这些短暂的时空交汇没有让我们走进对方的生活, 所见也只是浮光掠影,但是那一瞬间带来的感官和情绪,认知和思考,都已经镌刻进了这段旅程里,也构建了我们的美国印象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 我爸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交。”这15天“环游”美国的旅程,我充分理解了这句话所蕴含 的人生哲理。 难以割舍的回忆 实话是说,即将离开美国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我的内心雀跃远大于不舍,在旧金山机场看见东航的空 乘,激动得心脏砰砰直跳。回国之后更是马不停蹄地接连去了广州和庐山,急不可耐地和国内刚刚期末完的朋友们重逢,美国的经历被 我抛诸脑后。 而当疫情宅家的时候,我却突然很多次梦到自己还在美国,有时候是在教学楼的人来人往里穿梭,有时候是骑着自行车沿 着公路呼啸而过,我妈还说好几次听见我在睡梦里叽里咕噜地说英语。我这才突然意识到这次经历其实并没有被尘封到脑海深处,而是 以这种悄无声息的方式彰显它强烈的存在感。这次经历带给我的,远比我自己以为的多。无论是异语言环境下学习的方法,还是与陌生 人拉近距离的能力,抑或是处理突发事件的本领,又或者只是视野的拓展,甚至乎仅仅是厨艺的提升,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以及 继续成长的可能性。 所以当我翻阅在美国课堂上记录的三四本笔记,瞥见书柜上摆放的在洛杉矶购买的奥斯卡小金人,嚼着从Safeway买来的Twizzlers, 看到手机里存储的一张张照片,我都会抑制不住地嘴角上扬,回忆起那次始于加州、终于加州的旅程,并且期待有一天,还可以再次续 写这段故事。 后记 起初写这个交流小结的时候,我没有想要多么长篇大论。只是当脑内的回忆占据了上风,一种强烈的诉说冲动也就 无法遏制。虽则絮絮叨叨,实则未尽全貌。我只叙述了一些印象深刻的情境,却仍有许多未曾提及的琐事,比如食物、采购、运动、娱 乐等等(还有Marry老师和饭饭老师来Davis看我们的事情!),不一而足。若有机会,甚至想如我一朋友所言,趁着记忆还没有模 糊,写一札《西行游记》,更详细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不敢说这篇小结能给到以后的同学以多大的帮助,只是希望之后 的学弟学妹们,如果有幸这篇交流小结能被你看到,请你一定一定要抓住这次出国交流的机会,多多尝试,多多体验,因为不管此时此 刻你的想法如何,你要坚信,这次跨文化的学习生活之旅,绝对会成为你们本科阶段不可多得的充实又美好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