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决策参考(第12期) 2021-09-25.pdf
高校决策参考 2021 年第 12 期 政策前沿 9 月 9 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回 信,信中对团队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并致 以节日问候。 9 月 3 日,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 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疾病预防体系、 实施体质健康监测等 9 个方面举措,着力提高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专业 化、科学化水平。文件还提到,为加强人才培养,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 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支持高校设立健康教育学院,培养健康教育师资。 9 月 3 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公示了 2021 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 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及 2021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共计 5150 个项目拟获立项。总立项数最多的单位为厦门大学,有 68 个拟立项项 目,其中重点项目 11 项。中国人民大学和四川大学各有 57 个拟立项项目, 其中重点项目分别为 14 项、7 项。 9 月 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 《方案》要求,加快推进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横琴口岸的专用通道建设,探 索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合作区之间建设新型智能化口岸,高度便利澳门大 学师生进出合作区。人才政策方面,《方案》明确要促进境内外人才集聚, 制定吸引和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 9 月 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改革开放方案》。 《方案》提出,要在前海合作区引进港澳及国际知名大学开 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 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了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技术人才今后评职 称将不做论文、专利数量的硬性要求。至此,27 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指导意见 -1- 高校决策参考 2021 年第 12 期 全部出台,我国职称系列改革任务总体完成。 日前, 教育部网站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 8342 号建议的答复,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将国际法学列为一级学科,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的建议”进行了回复。回复中提到,教育部将会同司法部继续支持有条件的 高校在法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二级学科, 支持能够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高校探索设置相关一级学科,推动培 养模式改革,培养博士硕士高层次人才。 9 月 6 日,教育部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出炉。今年 共评选出获奖成果 344 项,其中一等奖 26 项、二等奖 119 项、三等奖 199 项。中国人民大学获得 1 项一等奖、2 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 9 月 9 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第六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 选名单公示》 。此次入选该项目的青年人才中,有 280 名来自高校及其附属 机构。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入选 12 人,位居首位;上海交通大学入选 11 人,位居第二;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分别入选 10 人,位居第三。 近日,交通运输部批复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 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原则同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 式创新、机场基础设施智能化研究、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试点; 同意北京交通大学在智能轨道交通平台建设与技术研发、综合交通网络协调 运营与服务研究平台建设、轨道交通安全保障平台建设与技术研发、国际交 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试点。 近日,北京市妇联联合市人才局、市科委、市教委等单位联合印发《科技创 新巾帼行动——北京行动》。文件明确,在科技、教育、卫生等行业系统的 评选表彰中加大对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倾斜力度;建立两院院士、杰出人才等 多层次的女性科技人才库,动态储备一批优秀女性科技人才;在“北京市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组织实施中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年龄限制。 -2- 高校决策参考 2021 年第 12 期 国内动态 9 月 9 日,数据公司科睿唯安发布了 ESI 从 2011 年 1 月 1 日到 2021 年 6 月 30 日的统计数据。中国大陆 347 所高校有学科进入全球前 1%,新增 5 所, 退出 0 所。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进步 1 名,以全球排名第 45 名位居第一; 清华大学进步 1 名,以全球排名第 63 名位居第二;北京大学以全球排名第 73 名位居第三。 9 月 6 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教育发展联盟成立启动。“十四五”期间, 临港新片区将分步分批新建至少 39 所学校,其中,将引进 1 所具有独立法 人资格的中德合作办学应用科学大学,已选定德国慕尼黑应用科学大学与同 济大学合作筹建,突出“双元制+跨学科+应用型”特色,计划年内中德双方 签署合作备忘录及办学协议。 9 月 6 日,深港高层会晤暨深港合作会议在深圳举行。活动期间,深港双方 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 香港大学关于在深合作办学备忘录》,在深圳设立 港大校园,培育人才、从事前沿研究,目标是建设一所面向世界的一流综合 性研究型大学,为全球和区域做出贡献。 9 月 7 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撰文介绍其破“五唯” 、 完善学术评价标准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更加突出创新成果要求,用于申 请学位的创新成果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发表学术论文不是申请学位 的前置条件;更加注重学科专业差异,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分类评价;更 加强调学术共同体责任,明确研究生、指导教师、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答辩 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等学术共同体的职责;更加严格过程管理,要求 指导教师加强全过程指导,同时要求院系补充完善各环节的实施细则、考核 要求和考核方式,加大分流力度。 9 月 8 日上午,山东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通过视频方式签署两校战略发展及 学术研究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继续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 -3- 高校决策参考 2021 年第 12 期 研合作等方面相互助力,并重点在计算医学与健康信息学、古文献挖掘整理、 组织工程与再生及生殖医学转化研究等领域开展科研合作,共同服务粤港澳 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建设,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9 月 3 日,北京交通大学成立本科生院。本科生院的设立将统筹推进学校本 科招生培养、师资队伍、综合改革、内涵建设、质量监控,深入实施“四通” 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教学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构建 2.0 版一流 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9 月 5 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正式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 范性能源学院、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迈出新 的重要步伐。 9 月 9 日,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大学医学部捐赠 2000 万元人民 币,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 室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 9 月 13 日,由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的“科学探索奖”正式公布第三届获奖名 单,启动资金高达 10 亿元,50 位青年科学家上榜。从本届获奖榜单来看, 共有 14 位获奖者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第三届“科 学探索奖”获奖最多的科研机构,另有 8 位获奖者来自清华大学、6 位获奖 者来自北京大学。 国际视野 9 月 2 日,2022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公布,2022 年度排名共有来 自 99 个国家和地区的 1662 所大学上榜。 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六年蝉联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加州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在 2022 年的排名中,中国大陆成为上榜高校数量第四多的国家和地区(97 所) ,仅次于美国(183 所) 、日本(118 所)和英国(101 所)。 -4- 高校决策参考 2021 年第 12 期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列排名第 16 位,并列亚洲地区高校第一,这也是中 国大陆高校在该排行榜上有史以来的最高排名。 本年度排名反映了高校在了解和应对新冠肺炎危机方面的重要作用,围绕新 冠病毒发表高影响力研究的大学排名大幅提升,而中国高校收获颇丰。 近日,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发布报告,认为中国 STEM 领域博士 毕业生(PhD)人数已远超美国。这一趋势从 2007 年就已开始,而且差距还 将进一步拉大。预计到 2025 年,中国 STEM 博士毕业生人数将达到美国的 两倍。 2021 年 8 月,美国科技创新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发布了《沉浸式学习的前景:增强与 虚拟现实(AR/VR)在教育中的应用潜力》 (The Promise of Immersive Learning: Augmented and Virtual Reality’s Potential in Education)研究报告。报告指出: AR/VR 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各个学习阶段的学生提升课堂体验和增加学习机 会。美国联邦政府应通过研究资助、技能培养、内容开发和公平采用沉浸式 技术等方式,来支持进一步的教育创新。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于今年 6 月举办了高等教育机 构信息技术负责人会议。会上,俄罗斯宣布于今年启动大学数字化转型的专 家培训,以促进俄罗斯联邦本土的高等教育改革和提高创新人才的储备。相 关负责人表示,俄罗斯联邦非常需要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各类专家,尤其是在 数字化教育转型领域。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最新发布的 数据表明:在过去的 18 个月里,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显示出入学人数大 幅下降、财务状况不稳定以及学术工作人员不断减少的迹象。随着新学年的 开始,数据显示:首次入学的新生没有按正常数量入学,两年制大学的入学 情况最糟糕,公立两年制大学的新生人数至少下降了 60%;在新生入学人数 下降幅度最大的大学中,大多数是为弱势学生服务的。 -5- 高校决策参考 2021 年第 12 期 院士成长数据折射出的一流本科教育1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 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什么是“一流的本科教育”?北京大学研究 团队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了“基于院士成长数据的一流本科教育排行榜”, 以培养创新性人才——院士作为本科教育绩效评估的突破口。时隔一年,其研究 成果仍能带来诸多思考。 排行榜以 1065 名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的成长数据为依据, 时间起点是 1949 年(本科毕业年),时间长度约 70 年。由于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军事等领域拔尖创 新人才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尚未确定,本排行榜暂时 不包含这些专业和相关院校。 主要研究结论: 榜单显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绝对优势位居 第一梯队,尤其是前者高居榜首; 湖南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大学排名中居首位,不 过有几所全国知名的师范大学自 1949 年后本科 教育尚未培养出一名院士,成绩为 0。师范院校 在全国整体排名并不高,意味着师范院校也许把 握住了一般人才的培养规律,却没有把握住创新 人才培养规律。 本硕博完全同校的院士仅有 204 人,约占 19%, 其余 861 位院士则均有非同校求学经历,体现出 较强的学缘异质性。把本校本科毕业生继续留在 本校读研究生(所谓“本硕博贯通培养”)而使他 们的学缘同质化,并不利于拔尖人才成长。 专题内容摘自:卢晓东,李曜铮,郭晨伟,蓝丽娇,张旭菲.院士成长数据折射 出的一流本科教育.《中国科学报》 ,2020 年 6 月 23 日. 1 -6- 高校决策参考 2021 年第 12 期 应更加重视本科教育。以往基于科研成果的各类排行榜,每年的波动性很大, 对一些高校的各类决策产生了并仍在产生着不良的牵引作用。近些年,教育 部的政策也越来越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因而将一流本科教育作为一流 大学建设的重要部分予以强调。本排行榜对一流本科教育提出清晰指标,期 待大学教师、管理者和校长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在“双一流”背景下更加重 视本科教育,重视创新人才培养。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人大评价研究” 本简报的信息来源主要包括:QS 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前 100 高校官网内公开发布的新闻及文章;国内 13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官网 内公开发布的新闻及文章;国内外主流媒体、教育专业媒体、相关政府部门官网 发布的高等教育相关新闻。 本期信息检索的时间范围为 2021 年 9 月 1 日—2021 年 9 月 15 日。 主编:周光礼 周勇 杨东 副主编:宋姬芳 钱蓉 王丹 李彪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与舆论生态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 本期责编:冯雯婷 胡振龙 封面供图:袁源 -7- 2021 年 9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