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

13 页 1.214 MB 访问 1462.97下载文档
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
当前文档共13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动词的用法-焦云飞》(研讨主题4)_3ecb669e2fb70ef72bb9b65db35b9800.doc

国培计划-2014 吉林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提升培训项目 第二次专家在线集中研讨 第二次专家在线集中研讨答疑文集 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 动词的用法-焦云飞》 主编:王立新 | 编委:刘晓静 文玉燕 李红梅 王海侠 申立胜 李霞 | 2014 年 12 月 15 日 成果二:微课程案例《be 动词的用法-焦云飞》 研讨4:您对本微课程案例的建议是什么? 说明:请认真观看案例中的微课程设计,思考微课程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技术呈现手段,你认 为本微课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技术呈现方面好的做法?请各位学员在 下面跟贴交流学习,阐述自己的建议,发表自己的观点。跟贴要求:班级姓名:跟贴。如:桦甸 15 班张丽:我的建议是…… 精华观点 1.蛟河十三班:孙立芳 我认为在技术呈现方面教师还可以运用白板来板书 am、is、are 的用 法,因为,教师在板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加深记忆的过程。 2.桦甸九班王珊珊,我的建议是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 清晰。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3.蛟河 16 班李蕾:我的建议是老师先出示几个句子请同学自己先总结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4.桦甸九班刘丽娜:我认为在讲解完 be 动词的使用知识点后,练习的内容少了,再多一些不 同类型题的练习就更好了。 5.舒兰 6 班李忠玲,我的建议是:我们刚接触微课程,平时我在交流过程中面向学生,在微课 中主要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这样我们难免在讲解的进程中语言的速度把握不好,我建议,在讲 解的过程中,一定放慢速度,给孩子学习思考反应的时间,如果太快,效果不会很好! 6.桦甸 28 班朱德生:我认为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 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 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桦甸九班单秀云:微课程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应用 1 分钟左右的引言,主要 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8.永吉七班赵淑霞: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 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 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第1页 9.舒兰 19 班程秀峰:微课在设计时除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难 疑点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只有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设计的微课才能更有效。 10.磐石 4 班杨丽:我的建议是教师能够抓住重点进行讲解,但是背景图片有些过于花哨,为 免让学生感到主次不明,不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会把注意力放在动画上,所以我 建议适当运用一些手写,能够更加突出知识的重点,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 11.蛟河 21 班陈强:我认为做为初学者来说,这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微课了。如果说不足,就 是一些细节的地方还要注意。比如 PPT 的背景设计,录制时鼠标的设置,编辑过程中片头的处 理以及变焦和标注等运用都没有用到,造成重点得不到突显。 12.蛟河(16)班赵广君:我的建议是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 声音清晰。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13.舒兰 18 班陈庆:我的建议是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 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 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14.桦甸 10 班郎朗:我的建议是在句型转换讲解时,先共同出示原句与转换后的句式,让学生 自主观察后,心中有数,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效果可能会稍好一些。 15.磐石 26 班孟祥龙:我认为本节课应该再注重板书一下,因为英语板书室学生记忆的一个关 键地方。而对于拍摄也应该再细心一些,力求视频图像稳定,声音清晰,视频片头做好标题作 者以及单位,如若配有字幕会更好一些。 16.舒兰 18 班陈庆:我的建议是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 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 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17.桦甸 21 班常青:我觉得微课程是针对一个知识点而设计的,此微课讲的是 be 动词的用 法,但有两个内容——be 动词的选择和陈述句变一般疑问句。 建议:1、建议把此微课程变成两个小微课程;微课程是为了学生服务,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而教学的;2、备学生。要考虑的是:此微课是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孩子们不可能一下子就 理解那么多的用法,虽然是微课的课件很形象,很吸引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给孩子的 思考时间;3、有学生的参与。如果这个微课程里,有学生的对话,是不是上课效果更好呢? 18.舒兰 28 班张子月:此微课程案例设计简明,凸显了教学重难点,一目了然。应该增强点儿 趣味性。 第2页 19. 蛟河六班田凤霞:微课教学主要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在讲解中,多给孩子学习思考反应的 时间,效果会更好。 20.桦甸九班李洪艳:一节微课的成果怎样,关键看你对一刻的知识点讲解的是否到位,学生 对此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如何。 21.舒兰二十五班于秀娜: 建议:1、师生交流,老师放慢语速;2、画面简洁,突出重点;3、与教学无关的,不要在画 面中展示。 22.磐石 6 班金红梅:我认为 1、在 be 动词提前这一细节上可以用卡通动漫形象拖曳的方式来 表达。让学生更能形象地记忆“提前”这一重要步骤。2、版面设计时要多注意布局的美观, 如行间距等。 23.永吉六班 卢立新 我的建议是应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 24.蛟河一班孙琦:在英语学习中讲解与练习同样重要,在讲解“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人 称”的环节时句型解析处我认为 “She/He/It is+...” 改为 "We/You/They are+..." She is.... We are.... He is.... you are... It Is.... They are... 行进展示,然后再进行举例讲解,学生会更明确句型形式,而不是鼠标指点,有一点乱。 25.舒兰 14 班江春波:在该课程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于视频教学,而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忽略 过多。该过程过多,使得学生容易疲惫。应当引入更多的师生互动,在教课过程中不断引起学 生的兴趣。 26.永吉初中 3 班姜晓伟:我的建议是将 be 动词的句型转换分离出来可能会更好,作为微课, 虽然本课时间不多,但是我觉得内容有点多。 27.蛟河 13 班韩秀琴。我的建议是:在微课中主要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老师也应像正常授课一 样,要告诉学生干什么,怎么做,不要单纯的讲,这样才能使讲解不空洞。另外在讲解的过程 中一定把握好语言的速度,给孩子学习思考反应的时间,如果太快,效果不会很好! 第3页 28.蛟河 22 班:我认为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学和合作学习的时间,这是老师相信学生有一 定的学习能力,比教师一味在课堂上讲解的效率要高出许多,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 到了学习的方法和如何与别人合作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 力,减轻了教师课堂上的负担。 29.蛟河七班赵国敏:我的建议是练习部分先出示各题,最后给出答案,给观看人一个思考解 读的过程。 30.永吉小学八班 骆铁英 微课程的对象是学生,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节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 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微课程。 31.永吉小学 8 班邢冬梅 我觉得焦老师的微课十分成功,不过评价工作再呈现一点你就更完美 了。 32.蛟河 22 班张誉婷:微课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情况,确定讲解 内容。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 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不同学科学段 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 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 有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 33.磐石二班宋艳丽:首先这个案例可以说整体上很成功,也有出彩的地方,比如将 is am are 用一首小诗,这样就使得同学们觉得有意思,还方便记忆,但是我想提一点建议,就是我 觉得知识点多了一些,同学们的练习少了一些,只是在讲述,没有互动环节。可以多用写信息 应用技术,让同学们多写多练。 34.蛟河 19 班马玉春:教学设计要目标明确,由浅入深,面向大多数学生,不要搞花架子,要 理论联实际,真正为学而用,花花碌碌的形式主义要不得。 35.舒兰 6 班宫术芹:我的建议是:微课程面对的是学生,本微课程采用讲解的方法容易让学 生产生疲劳感,如果加入师生互动,或者适当的暂停设置,相信学生一定会掌握得更加深刻! 36.舒兰 6 班胡金瑞:我的建议是:微课程的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在进程上加以接受,不是 一味地听老师在讲,而是能够消化吸收。一定要符合学生听课的节奏。如果在微课程的适当位 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微课 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第4页 37.桦甸 20 班陈长兰,我对本微课的建议是与教学任务无关的东西要少些,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效果。 38.舒兰 21 班韩艳秋:讲的东西对一点基础没有的农村学生来说,有点多,有点乱,学生掌握 不一定扎实。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缺少学生参与环节。 39.蛟河 2 班王凤艳:我的建议是,(1)背景图片有些过于花哨,为免让学生感到主次不明, 不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在讲解“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人称”的环节时句型解析 处我认为“She/He/Itis+...” "We/You/They are+..."再进行举例讲解,学生会更明确句型 形式。 40.蛟河 20 班:张海洋 在收看微视频之前,可以说我对微视频的了解多数都只是停留在理论 的表层。周六在王立新老师的推荐下,观看了本视频,使我对微课程的了解从云端走到了地 面,可以说本视频让我深受启发、大开眼界。我的一点建议是:如果按照王老师所说的微课程 的形式,是不是还应该有一点反思的时间。另,周六我在看完一遍后,又让刚上初一的孩子也 观看了一遍,感觉关于 3 个系动词的用法区别讲解的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或者说详化一些——当 然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1.磐石 10 班肖琳琳:我的建议是创造更多带有动画的语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会词的的 应用和用法,拜托传统语法教学的规则套用 42.桦甸七班 张英贺 我觉得微课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丰富了课堂 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但 是实际操作中 由于是刚刚接触 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 就怕孩子体会不到微课的真正好处而是 专注图片背景 微课声音 43.舒兰四班薛鹤:我的建议是整节课教师设计精彩,讲解透彻,胆英语主要是调动学生兴 趣,可以添加一些用多媒体出示的适合学生练习的小游戏。 44.蛟河 13 班田军:我的建议是在微课录制过程中,在设计一些辅助设计,如在学生练习出现 错误是可以自动连接到所讲述的内容,另外画面不要切换的太快,因为学生有视觉、听觉到记 忆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 45.我不是专业的英语老师,但就我的理解,微课程应该是着重解决一个知识点,重难点突出 才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本微课程对 be 动词的讲解在 be 动词的句式转换和基本用法上讲解 是详细的,但不一定起到解决重难点的作用。 46.蛟河 12 班宋成英:练习时,要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不用马上给出答案,虽然我们老师认 为很简单、容易,但学生由生到熟还需要一个过程。 第5页 47.蛟河 9 班隋国英:我不是英语老师,对英语教学过程不是很熟悉,不过我认为:信息技术 应用于教学,目的是为学生和老师服务,是为了老师更好的教和学生更好的学,因此,不论我 们如何设计,都不要忽视在课前备学生,要在信息技术 的运用中充分体现高效课堂。 48.舒兰 24 班刘慧敏:我认为主语人称和 be 动词可以用不同颜色或比较明显的字体加以突 出,个别地方的英语单词字号有点小,避免学生只关注漂亮的画面,而忽略学习知识。 49.桦甸 10 班王凤娟:我认为在讲解句型解析时,对重点的词进行变焦放大或加以标注,这样 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习效果会更好。2、一个微视频一个知识点,这个微课程中有三个知识 点应该为三个微视频,每个知识点配相应的达标测试题。 50.蛟河 13 班齐晶 前面背景有些乱,容易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这方面去。在后面最好有一段 小短文,让学生翻译,学以致用嘛。 51.永吉三班 李丽颖:这节课可以说整体上很出彩,比如将 is am are 的介绍就用的很好, 这样就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还方便记忆,但是我想提一点建议,就是我觉得本节课的内容 多了一些,同学们的练习少了一些。 52.蛟河 11 班盛芸芸:微型课使用了大量的课件,练习题量大,孩子思考的时间少,有时孩子 学习的只是皮毛。多媒体使用要适度,应该适当的板书,给孩子思考时间。 53.舒兰 27 班王丽:我认为本课程值得学习的地方非常多。如果说非要有什么建议的话,就是 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对于答案的给入,应稍微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说得不对,还请见谅。 54.舒兰 15 班王忠厚:这个微课教师都是自己在那讲述,缺少与学生的沟通,没给学生思考的 时间和空间。 55.桦甸 26 班杨桂荣:我认为如果把微课内容改为三个会更好,可以把内容再充实一些。 56.桦甸 24 班李娜:对微课程也仅仅是初步了解,个人认为可以再丰富一些,微课程所使用的 技术可以再广泛一些如 PPT,白板等等。 57.磐石 20 班 曹淑芳 内容多,时间长,抓住一个知识点会更好。 58.蛟河 26 班马宏波:我的建议是微课在设计时除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结合 画面进行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速度,要给学生留出接受、思考、反应的时 间。 第6页 59.桦甸 27 班何莹:我认为本课设计很好,但是短短七分钟的时间讲了 Be 动词的选择、变为 一般疑问句和变否定句式三方面内容,虽说这三方面内容息息相关,但内容实则有些多,难免 学生消化不好,理解不透,建议缩减教学内容,同时穿插使用白板,边写边说可以加深学生的 理解。 60 桦甸 27 班何莹:我认为本课设计很好,但是短短七分钟的时间讲了 Be 动词的选择、变为 一般疑问句和变否定句式三方面内容,虽说这三方面内容息息相关,但内容实则有些多,难免 学生消化不好,理解不透,建议缩减教学内容,同时穿插使用白板,边写边说可以加深学生的 理解。 61.舒兰 26 班陈芳坤:我的建议是教学的空隙时间再增长一些,便于学生反应理解。而且如果 再加入一些习题就更好了。 62.舒兰市实验于洪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一节课的质量尤为重要,微课设计应醒目、 合理。 63.磐石 15 班周丹 值得借鉴之处是知识梳理一目了然 需改进之处是 1.ppt 画面过于花哨 应该是简洁明了 以免喧宾夺主。 2.be 动词一般疑问句的回答注意事项 也可以编在口诀之中,不应该仅仅使用网络中现成的语 法口诀 教师可以自己编 如:be+not 变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be 提前,肯否回答 yes、no 主语人称代 词替... 64.舒兰市 26 班陈芳坤:该微课制作时运用了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 频,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建议,如果在录音同时配上一定的辅助文字,效果会更好! 望采纳 65.舒兰九班马云达:我的建议是,本软件开头可以加一个小而精的片头,简要介绍一下本课 件主要内容及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以便沟通交流共同提高。另外,我认为课件中的背景图片 尽可能不要用太花俏的图片,可以用简单的背景图,这样能突出课件的重点,否则可能会分散 学生的注意力! 66.舒兰 20 班赵秋华:我是一名美术教师,对于英语专业知识这部分没有更多的想法。但就信 息技术在此微课中的的应用提出一点建议。从微课画面效果来看,我们一定注意本末倒置的问 题。画面过于繁琐会把学生注意力分散,所以对于界面的动画设计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为 妙。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晰,这样有助教学。每一 第7页 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这 样会促进课堂有效吸收。 67.桦甸 26 班付丽莉: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 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 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68.永吉(小学 3 班)刘畅:举例讲解可以更细致、多样一些。例子的讲解有些单词学生不认 识,教师应用简单易懂的单词应用于句子中,能更好的体现讲解重点,使重点突出。学生可以 更好的理解一般疑问句。 69.桦甸九班王光秀我认为:微课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它能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 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如果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放慢速度,给孩子学习思考反应的时间, 如果太快,效果不会很好,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在教课过程中不断引起学生的兴 趣。 70.桦甸 17 班王艳萍:建议我在技术呈现方面教师还可以运用白板来板书 am、is、are 的用 法,因为,教师在板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加深记忆的过程。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 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晰。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 提示 71.舒兰九班李艳兰;我认为在技术呈现方面教师还可以运用白板来板书 am、is、are 的用 法,因为,教师在板书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加深记忆的过程。赞同这个观点。微课程要为学生 的自主学习服务,所以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便于让每个人及时暂停思考,回看等,更 要注重看完微视频后续活动设计,让微课程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学习实际 72.桦甸 24 班 张宇洲:我的建议是:微课程的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在进程上加以接受,不 是一味地听老师在讲,而是能够消化吸收。一定要符合学生听课的节奏。如果在微课程的适当 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微 课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73.舒兰 6 班田福生:我的建议是讲解 Be 动词后,练习时,在括号内选择 Be 动词时,正确的 动词应该变色或者闪烁,使学生看起来比较明显,这样就更完美了。 74.桦甸 25 班庞桂福:我认为本微课程在“be”动词的形式在 is 设计上课例简单,环节清 晰,有效突破了重难点,通过顺口溜能正确选择 be 动词,课堂效果好。我的建议是:可适当 第8页 选择一些语文或数学微课程设计,让我们这些教语文和数学的教师来学习,并在课堂上借鉴和 应用。 75.桦甸九班任守荣:我认为这位老师的微课制作已经很精致了,但是这个微课既然是录屏, 最好利用电子白板对重点单词和句子进行勾画或强调,尤其是举例子的时候,这样更能引起学 生注意,加深记忆。 76.舒兰4班唐姝杰:我的建议是增加一些师生互动,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或其他的技术,学 生可以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供师生交互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77.吉林舒兰 6 班陆贵春,对于本节课,我认为应该适当加入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 跃课堂气氛,在玩中学,学中玩,增强课堂实效性。 78.舒兰 17 班张玉芬:我的建议是教师能够抓住重点进行讲解,但是背景图片有些过于花哨, 为免让学生感到主次不明,不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学生会把注意力放在动画上,所以 我建议适当运用一些手写,能够更加突出知识的重点,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要点 79.舒兰 17 班胡春利:教学应抓住重点,教师讲解 be 动词时应对比汉语的“是”来讲,这样 会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而且课堂也会生动,不会使学生造成疲劳,激起学习兴趣! 80.舒兰18班金子明:我的建议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增加一点练习,效果会更好。可以利用交 互式白板或其他技术来为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方便。 81.桦甸一班王飞雪:我的建议是:我们都是刚刚接触微课程,对微课程的录制及运用方面还 有很多不足,所以我们要多听、多看一些有关微课程的资料,平时在交流过程中面向学生,在 微课中主要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这样我们难免在讲解的进程中语言的速度把握不好,在讲解的 过程中,一定放慢速度,给孩子学习思考反应的时间,如果太快,效果不会很好! 82.永吉三班冷佳霖:我认为本节微课最大的亮点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 be 动词的用法形象生动 的展现出来,把讲、学、练集中为一体,体现了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趣味性,让学生在观 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把握所学知识。 83.桦甸 24 班孟繁锦: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最好删 掉。我建议,在讲解的过程中,放慢速度,给孩子学习思考反应的时间,如果太快,效果不会 很好! 84.永吉 3 班刘冬娇:我认为做为初学者来说,这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微课了。如果说不足, 就是一些细节的地方还要注意。比如 PPT 的背景设计,录制时鼠标的设置,编辑过程中片头的 处理以及变焦和标注等运用都没有用到,造成重点得不到突显。 第9页 85.永吉三班小学英语孙旭慧:教师设计的非常好,非常值得学习,微课主要是讲授一个知识 点是不是可以将陈述句变一般疑问句删掉呢。 86.舒兰 15 班李辉:我的建议是:首先这位老师讲课的语速有些平,可能会让学生听起来比较 疲倦。其次,我觉得这位老师多媒体课件的颜色有一些搭配问题,后排远一点的同学可能会看 不清楚。 87.舒兰 15 班李辉:我的建议是:首先这位老师讲课的语速有些平,可能会让学生听起来比较 疲倦。其次,我觉得这位老师多媒体课件的颜色有一些搭配问题,后排远一点的同学可能会看 不清楚。 88.舒兰 20 班赵秋华:我是一名美术教师,对于英语专业知识这部分没有更多的想法。但就信 息技术在此微课中的的应用提出一点建议。从微课画面效果来看,我们一定注意本末倒置的问 题。画面过于繁琐会把学生注意力分散,所以对于界面的动画设计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为 妙。视频质量要求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晰,这样有助教学。每一 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这 样会促进课堂有效吸收。 89.蛟河 18 班董研:我是一名体育老师,对英语教学过程不是很熟悉,不过我认为:教学之间 有很多相通的东西,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因此,不论我们如何设计, 都不要忽视在课前备学生,要时刻记住,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90.蛟河一班夏焱:在微课的制作中,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比如鼠标不要在屏 幕上乱晃;这样能容易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如果搭配不好,会 让学习者眼睛疲劳;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 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 91.舒兰 6 班吕其利:我们刚接触微课程,平时我在交流过程中面向学生,在微课中主要以老 师的讲解为主,这样我们难免在讲解的进程中语言的速度把握不好。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放 慢速度,给孩子学习思考反应的时间,如果太快,效果不会很好! 92.舒兰 18 班孙学和,我的建议是:我们刚接触微课程,上级部门应多组织培训,老师们平时 多交流。面向学生,在微课中主要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这样我们难免在讲解的进程中语言的速 度把握不好,我建议,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放慢速度,给学生学习思考反应的时间,如果太 快,效果不会很好! 第 10 页 93.蛟河一班王雪松:我的建议是在讲解“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人称”的环节时句型解析 处我认为“She/He/Itis+...” "We/You/They are+..."再进行举例讲解,学生会更明确句型 形式。 94.桦甸九班纪玉玲该过程过多,使得学生容易疲惫。应当引入更多的师生互动,在教课过程 中不断引起学生的兴趣。1、在 be 动词提前这一细节上可以用卡通动漫形象拖曳的方式来表 达。让学生更能形象地记忆“提前”这一重要步骤。2、版面设计时要多注意布局的美观,如 行间距等。 95.舒兰 3 班张云娣;微课程的对象是学生,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节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 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微课 程。在教学中要及时关注学生最感兴趣的过程。 96.舒兰 27 班王丽:我认为本课程值得学习的地方非常多。如果说非要有什么建议的话,就是 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对于答案的给入,应稍微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说得不对,还请见谅。 97. 桦甸 8 班王培芳:我建议本微课要注重突出重点部分,要让学生能更好地加以接受,不是 一味地听老师在讲,而是能够消化吸收。一定要符合学生听课的节奏。如果在微课程的适当位 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微课 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98.磐石 20 班赵慧艳:我的建议是微课在设计时除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 中存在的难疑点问题的解决方式方法。只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设计的微课才能更有 效。微课结束后必须让学生及时操练。 99.磐石八班张硕:我认为做为初学者来说,这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微课了。如果说不足,就 是一些细节的地方还要注意。比如 PPT 的背景设计,录制时鼠标的设置,编辑过程中片头的处 理以及变焦和标注等运用都没有用到,造成重点得不到突显 100.桦甸 20 班刘秀英:我的建议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微课。这节微课讲的内容对一点 基础没有的乡镇学生来说,有点多,有点杂,学生掌握不一定扎实,可能起不到微课的效果。 第 11 页 第 1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