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pdf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课题指南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22 年 6 月 说 明 一、2022 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和评审工 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 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和《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坚持正确的 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 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上海市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课题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 展,为国家和上海的工作大局服务。 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 年度课题 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 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事关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 问题,聚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拟 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 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设计具体题目进行申报。 三、申请人也可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自选题目进行申 报。自选课题应符合本次课题招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充分 反映所在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力求居于学科前沿。 基础研究要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研究要 1 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着力推出体现国家 水准和本市水平的研究成果。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 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 待。 四、课题申报按学科进行,学科选择参见《上海市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数据代码表》中的学科分类目录。跨学科研究 选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学科进行申报。 五、课题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 2-3 年,应用对策 研究一般为 1-2 年,一般不得逾期。 六、2022 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课题设一般课题、 青年课题和自筹经费课题三类。其中,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由市 社科规划办给予经费资助,一般课题每项资助经费 8 万元,青年 课题每项资助经费 6 万元。自筹经费课题由申请人所在单位自筹 研究经费,从申报一般课题和青年课题的初评入围课题中择优设 立。 七、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法律;在上海市工作或者居住;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 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 (1987 年 7 月 10 日后出生) 的青年科研人员可以申请青年课题; 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研究团队,但必须征得 参与人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在站博士后人 员可申请市社科规划课题,其中在职博士后可从所在工作单位或 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全脱产博士后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全 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 2 八、课题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 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 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兼职单位申 报市社科规划课题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 真实性,承担课题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鼓励社会智库参与 申报市社科规划各类课题。 九、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 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2 年度市社科规划课题申 请作出如下限定: 1.课题申请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项市社科规划课题,且不 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市社科规划课题的申请;课题组成员 同年度最多参与两项市社科规划课题申请;在研课题的课题组成 员最多参与一项市社科规划课题申请。 2.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市社 科规划课题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市 社科规划课题。 3.申报市社科规划课题的申请人同年度申报国家社科基金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其课题组 成员不能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报市社科规划课题。若申请人 申报的本年度国家级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所申报的市社科规划课 题不再予以立项。 4.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 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书》中详细注明所申请课题与已承担项 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 3 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项课题结项。 5.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市社科 规划课题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课题与学位论文(出 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 原件。 6.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成果申请市 社科规划课题。 7.凡以市社科规划课题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 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或项目资助字样。 十、课题申报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1.课题申报采取网上填报方式,申请人需登录我办网站市 社科规划课题管理服务平台,注册个人用户(已注册用户直接登 录系统即可),完成实名认证,补充(更新)个人资料,填写相 关申报数据,提交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课题申报所需材 料从我办网站(http://www.sh-popss.gov.cn)下载。 2.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课题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 导,保证申报质量,对申请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特别是对申 请人资格、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组是否具有完成研 究任务的充分条件等,进行认真审核。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申请资格不符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办法》相关规定的。 (2)选题不符合《课题指南》要求,或不具有重要研究价 值的;“课题论证”明显简单草率,填写内容有明显缺项的;无 4 相关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与所申报课题无关的;申请书 填写内容(包括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的基本情况、前期成果等) 不实、弄虚作假,或相关成果存在署名等知识产权争议的。 (3)申请人主持的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在 2022 年 7 月 10 日前未获得结项批复的(以结项证书日期为准)。 (4)申请人主持的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市社科规划课 题被撤项或终止处理尚在资格限制期内,或有其他信誉不良记录 被通报批评的。 (5)未按照“课题申报管理系统”要求进行实名认证,或 提交的证件信息与用户注册时不符的。 3.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需对本单位申请人的实名认证信息 和网上录入数据进行审核,保证《申请书》数据填写的准确性和 完整性。 4.课题申报系统于 7 月 1 日零时至 7 月 10 日 24 时开放, 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须于 7 月 12 日前完成网上申报数据审核工作。 5 2022 年度市社科规划课题指南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研究 2. 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 辑研究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内涵及规律研究 4.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研究 5. “五个必由之路”内在逻辑和“五个有利条件”战略意义 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6. 中国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 7. 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研究 8. 中华文明与世界历史秩序的未来研究 9. 中国共产党创建与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关系研究 10. 中共中央在上海十二年光辉历程研究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新时代上海改革开放实践 研究 12. 上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先行先试的突破口及路径研 究 13.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比较研究 14. 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 16.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视域下数字劳动研究 1 17.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18.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19. 上海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研究 20.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 21. 人民政协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机制研究 22.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23. 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 24. 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 25. 深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研究 26. 人民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7. 马克思主义人权哲学及其发展研究 28.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能源安全研究 2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和路径的研究 3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3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32. 当代中国“秩序与活力”有机统一研究 33. 合规治理视域下反制裁实施模式比较与政策优化研究 34.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创新研究 35. 新时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在推力研究 36.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 37.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38. 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2 39. 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论研究 40.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41. 超大规模经济体与国家竞争优势研究 42. 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外资政策调整研究 43. 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研究 44. 疫情防控常态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45.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研 究 46. 世界一流企业成长规律研究 47. 国资国企改革与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48. 科技创新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49. RCEP 生效后亚太区域价值链分工变化趋势研究 50. CPTPP 与 RCEP、WTO 规则的联系和差别研究 51. IPEF 对我国稳定产业链、发展数字经济的影响研究 52. 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研究 53. 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研究 54. 构建高水平全国统一大市场监管体制研究 55. 抢占绿色经济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研究 56.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研究 57. 长三角区域协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58. 长三角一体化实践创新经验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创 新研究 3 59. 国家重大战略在上海先行先试的创新实践研究 60.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上 海策略研究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引领区实践探索研究 62. 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63. 上海未来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新动能研究 64. 后疫情时代上海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 65. 上海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研究 66. 上海推动“一带一路”桥头堡高质量发展研究 67. 区域经贸合作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应对研究 68. 上海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撑外贸高质量发展研究 69. 国际产业补贴规则新动向对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及对策研究 70. 统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 设研究 71. 海派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表达和创新发展研 究 72. 新时代海派文化与城市发展融合并进、演绎升华研究 73. 上海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研究 74. 上海加快建设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研究 75.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上海“流量型经济”研究 4 76. 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牵引带 动作用研究 77. 上海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78. 世界格局新变化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 中心的机遇和挑战研究 79. 上海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研究 80. 上海布局科技创新“新赛道”战略研究 81. 数字金融服务上海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82. 上海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参与全球碳边境税制定机制研 究 83. “双碳”背景下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研究 84. 数字经济安全动态预警与治理机制研究 85. 上海构建初级产品和大宗商品市场体系研究 86.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上海航运供应链能力提升和模式创 新研究 87. 依托临港新片区推进空港一体化运作研究 88. 临港新片区率先试点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度 型开放研究 89. 上海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政策创新研究 90. 知识产权引导区域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研究 91.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法治保障研究 92. 处置非传统类型城市风险的法治对策研究 5 93. 提升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判和预案能力研究 94. 超大城市安全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95. 社会风险常态化与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96. 社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韧性治理研究 97. 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语言应急服务研究 98. 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及支持政策研究 99. 上海构建更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100. 上海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指标提升研究 101. 上海市罕见病多层级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研究 102. 元宇宙视域下的城市历史景观互动设计研究 103.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国际比较与上海实践研究 104. 超大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105. 地方史视野下上海多元宗教专题研究 106. 健全上海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07. 提升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创新研究 108. 进一步提升上海财经媒体国际影响力研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