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J-16青山区北湖流域本底调查项目.pdf
青山区北湖流域本底调查项目 一、工程立项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部署 及精神,武汉市以“三湖三河”流域为重心,全面开展了武汉市河湖 流域水环境“三清”行动,北湖作为武汉市青山区重要湖泊,也是“三 清”行动聚焦的重点湖泊之一。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迅速落实上级要 求,组织开展了北湖流域本底调查工作,为北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规划编制、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切实推进全市河湖流域“清 源、清管、清流”工作,促进河湖水环境持续改善。 二、资金来源 财政资金 1265 万元。 三、建设概况 项目范围涵盖北湖流域汇水面积 76.9 平方公里,实施周期 9 个 月,取得成果如下: 1、管网排查成果:市政、社区管线探测 352 公里,管道潜望镜 (QV)检测 107 公里; 2、测量成果:地形测量 68 平方公里; 3、调查成果:排水户调查 538 户、排口调查 793 个、水岸沿线 调查 139 公里、沟渠清淤 6187 立方米。 通过对流域内的涉水数据进行全要素调查,评估流域内排水管网 运行状况,查明雨污混错接情况、管道缺陷情况及排水单元的排污等 情况,为流域内规划编制、管网修复改造、排水许可执法、精细化管 控等各项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工程整体设计 北湖流域本底调查工作以“水岸同治、流域治理”为引领,坚持 问题导向,制定了一条从“污染源-管网-排口-水体”全链条排查机 制,同时在摸清流域底数的基础上,同步开展河道沟渠清理整治、排 水户登记造册、管网缺陷修复验收等工作,从而为全流域水环境治理 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五、工程技术和实施过程 项目涉及管线探测、管道检测、地形测量、涉水设施调查、清淤 工程等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开展。 1、实施特点 1)构建综合调查体系 本调查以流域水环境治理为导向,以支撑各类治理工程为目标, 对影响北湖水体质量的排水单元、重点污染源及沿湖排口等各类涉水 数据进行全要素调查,理清了“排水单元-市政管网-排口”的连接关 系,确保了数据精度与深度满足各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要求。 2)源头排查促进源头管控 为查明详细的产污、排污路径,调查以社区与市政主管的接驳点 向上游溯源,地块外围调查至沿街商铺,地块内部深入至居民楼接户 点(包括阳台立管) ,将产污源头定位至具体商铺、住户,从末端治 理转变为源头管控,为实现精细化污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3)实现排水户台账化管理 对餐饮、医疗、建筑等重点行业的排水户开展排查、登记、建档, 发放整改通知书,指导各排水户开展整改工作,并对排水户整改情况 进行复核验收,引导排水户依规办理排水许可。 4)制定复核验收技术规程 从资料检查、现场质量检查、运行效果检查等方面制定了武汉市 混错接改造及地块雨污分流改造验收流程,供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 建设业主考核验收使用,确保流域整治源头控污效果。 2、技术创新 1)提高管道潜望镜便携性 开发了一套无线连接图传软件,通过信号连接,实现手机端直接 操控仪器并拍摄、导出视频等功能。 2)自动化的数据评估 利用自主研发的管道检测自动化评估软件实现数据一键批量导 入,自动评估修复指数、养护指数,减少了人工干预; 3)数据入库 利用 FME 完成数据入库检查,形成排水管网数据一张图及隐患数 据 GIS 库,并录入武汉市排水管网管理系统。 六、工程质量和工程运行 2020 年 10 月,青山区水务和湖泊局组织召开专家验收会,成果 通过专家验收,并得到业主的高度评价。 数据成果已服务于北湖流域水环境治理规划编制、混错接改造、 管网缺陷修复、排水许可执法、湖泊岸线整治清理等多项工作,为加 快推进北湖流域水环境提升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 数据基础与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