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1-J-78重庆市地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应用示范工程.pdf

forerunner3 页 129.357 KB 访问 652.97下载文档
2021-J-78重庆市地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应用示范工程.pdf2021-J-78重庆市地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应用示范工程.pdf2021-J-78重庆市地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应用示范工程.pdf
当前文档共3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1-J-78重庆市地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应用示范工程.pdf

重庆市地表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应用示范工程 一、立项背景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 制度” ;五中全会提出“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掌握地表自然 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 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好支撑 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履行“两统一”职责,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 源,急需开展自然资源调查,摸清自然资源种类、数量、质量、空间 分布等,并监测其动态变化情况。 按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规定,自然资源分: 地表基质层、地表覆盖层和管理层。本项目主要结合新时代自然资源 管理新要求,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地表自然资源常规监测工程,拓 展地表覆盖层监测指标、加快监测频率,形成“月度监测、季度报告、 年度更新”的工作体系,并持续开展成果动态更新和多行业深化应用, 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撑。 二、资金来源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三、建设概况 项目围绕重庆市地表自然资源现状、变化监测以及成果精细化应 用的关键环节,从政策机制、标准规范、关键技术等方面创新性的提 出面向应用的监测技术工作体系。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建立健全地表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政策机制建设。贯彻落实 《重庆市地理国情数据动态更新管理办法》 ,编制《重庆市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和《重庆市常规监测工作方案》 ,从组织管 理、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技术要求以及经费保障等方面健全了制度 保障。 2、推动实现一查多用。 统一自然资源分类标准,构建了我市地 表自然资源“月度监测、季度报告、年度更新”工作体系,确立自然 资源常规监测是全域全覆盖基础性监测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开展监测 成果共享和精细化应用。 3、构建“影像采集、快速处理、变化检测、自动分类”的全流程 技术体系。开展了基于多尺度、多目标、多级特征的变化检测技术攻 关,解决了复杂山地环境下地物精准变化检测;研发了海量影像快速 处理和智能化分类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实现了地表自然 资源高频次监测目标。 4、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深入开展监测成果指标分析、转换、融合 研究。一是全面开展重庆全域、主城区、区县、乡镇、村五个层级的 常态化监测,形成时序监测成果;二是编制《地理国情与国土空间规 划数据转换指南》 《三调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现状用地基数转换指南》 , 建立与行业专题数据转换融合的技术体系;三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 城乡建设、生态审计、水土保持等多行业应用需求,细化监测内容和 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确保监测成果取得实际应用效 果。 5、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和综合应用。一是完成 2018 至 2020 年全 市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形成年度时序监测成果;二是完成 2019 至 2020 年全市自然资源常规监测, 形成月度、季度、 年度系列监测数据; 三是完成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三调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现状用地基数 转换试点;四是完成“四山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等 20 余项专题性监 测工程。成果涵盖地表自然资源各个方面,累计生产数据超过 3000GB, 持续为政府、行业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与技术支撑。 四、项目实施 自 2018 年开始,项目组从工作组织、技术体系、标准规范等方 面基础研究和调研工作,编制实施方案。2020 年建设完成与多个行业 应用数据融合技术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评价模型。完成全市 8.24 万 km2 常规监测和多项专题监测工程,研究成果在全市国土空 间规划、城乡建设管理、多规合一、自然资源审计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利用等方面得到应用推广。项目在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下, 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质检要求,成果通过重庆市测绘产品质 量检验测试中心的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