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

54 页 1.279 MB 访问 2872.97下载文档
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
当前文档共54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高教信息2021年第8期.pdf

高教信息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2021·8 (总第91期)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规 划 与 学 科 处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目 录 “双一流”建设 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的教育价值——基于 36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致辞的词 频分析 ...................................................................... 1 一流大学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 4 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及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国内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机构改革实践的调查........................................................... 7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浙江大学 UPP 课程的设计与启示 . 10 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与行动——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 ...... 14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效分析——以 ESI 数据库为视角的量化比较 ............. 16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研究及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 18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未来技术学院 ................................................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新书院 .................................................. 21 武汉大学获得 10 亿捐赠....................................................... 22 华南理工大学获得 4 亿捐赠 .................................................... 23 兰州大学实施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 ............................................ 24 理论摘编 重识学科本质特征、生长逻辑与价值功用——兼论学科建设的几点策略 .............. 26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关系与应对策略 .......................... 31 基于 OKR 模式的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人才评价改革路向研究 ...................... 33 世界变局中的教育选择........................................................ 36 研究生科研模仿的双重困境及破解路径 .......................................... 39 课程思政的知与行............................................................ 42 高教动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 44 教育部:新一轮“双一流”,不搞平衡照顾! .................................... 48 上海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49 每年不低于 5 亿元!辽宁发力顶尖科研平台建设 .................................. 49 眉山:引进“双一流”高校 .................................................... 50 “双一流”建设 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的教育价值 ——基于 36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致辞的词频分析 翟云秋 程晋宽 开学典礼通常作为大学新生的“第一课”, “校长致辞”更是承载了重要的教 育功能和育人使命,不仅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更要对新生在 价值观、生涯规划和未来选择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及统计结果 (一)研究方法 本文搜集到 36 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5-2018 年开学典礼共 144 篇 校长致辞,利用 ROST 软件进行词频统计。同时结合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 对部分语句和段落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做到技术层面的定量研究与理论层面的定 性研究的优势互补。 (二)数据提取 本文列出了 2015-2018 年 36 所高校校长在开学典礼致辞中出现频次最多 的 20 个词组。2015 年高频词主要集中在“学习”“发展”“创新”“社会”; 2016 年高频词主要集中在“发展”“社会”“创新”“学习”;2017 年高频词 则以“发展”“学习”为类簇的中心;2018 年高频词以“学习”“发展”和 “时代”为类簇中心。 “学习”“发展”这两个词的高度集中说明了大学的核心任务和主要意义。 (三)统计发现 校长致辞既凸显了大学的社会功能,又突出了大学的个体功能;既反映了“世 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校长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担当,又体现了大学校长人才培养 的教育情怀。 1.大学校长致辞体现了大学的社会责任。 大学校长都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社会责任担当,把大学教育与国家的使命联 系在一起,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彰显了大学“厚 1 植家国情怀”“引领时代”“定位一流”“创新创业”的特征。 一是彰显“家国情怀”。 “中国” “社会”和“国家”是 2015 年出现频次较高 的词频,分别出现了 184 次、157 次和 157 次,体现了校长致辞中的“家国情 怀”。 二是注重“引领时代发展”。 “时代”是 2018 年除了“学习”之外出现频次 最多的词。 三是明确“一流大学”的建设定位。 四是倡导“创新创业”。“创新”一词从 2015-2018 年的词频分别为:149、 177、232 和 164,而且前三年的词频数呈递增状态,在 2017 年出现频次达到了 历年之最。 2.大学校长致辞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教育情怀。 大学校长都注重人才培养,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本,具有人才培养 的情怀,彰显了大学的育人功能。 一是注重谈“大学的功能”。 “中国、创新、科学、教育”都是每年会出现的 高频词,校长们也会在致辞中谈“历史、社会、时代、一流”,以突显当前高等 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以帮助新生认识和理解“大学是什么”。 二是注重谈“人生追求” 。大“发展、精神、人生、培养、未来、追求、能 力”这些高频词的出现,直接体现了大学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寄语新生思 考“为什么读大学” 。 三是注重谈“大学的学习”。 “学习”这个高频词从 2015-2018 年出现的频 次分别为:222、317、232、377,总频数最多;“知识、成长、努力、担当”等 高频词的出现,既体现了大学对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希望,也告诫新生“如何 读大学”。 二、开学典礼校长致辞的教育价值取向 (一)突出强调新时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1.服务社会发展是大学的重要任务。 “培养”“教育” “科学” “社会”这些都是每年都会出现的高频词,与这些 高频词语义相关的词组包括“人才培养”“培养体系(模式)”, “大学教育”“高 等教育”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科学研究”“科学精神” ,以及“社会实践” “社会责任”“服务社会”等,这些都体现了一流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主 2 体的职责和使命。 2.构建相互依存的生态体系是高校和社会的共同职责。 尽管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大学规模、人数的扩张,大学直接服务社会的能力明 显增强,但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来源。 (二)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办中国特色大学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遵循。 高等教育在受到政治决定和影响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独特的政治功能和强大 的影响力。高等教育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具有实施政治整合的条件与责任。通 过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的表述,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是校长致 辞中常见的方式。 2.“双一流”建设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政治使命。 “一流”从 2016 年开始作为高频词出现在校长致辞中,与“一流”关联的 “建设”也是 2017 年和 2018 年的高频词。“时代”“一流”“中国”“建设” 等高频词的出现,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 学方向的很好体现。 3.不同的时代和际遇赋予青年不同的政治责任。 本科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通过校长致辞中的政治责任表达, 有助于青年人将人生目标和个人发展与祖国发展、历史背景、时代潮流相结合, 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聚焦对大学文化内涵和大学精神的提炼与升华 1.校史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发展”和“精神”都作为高频词出现,体现了学校对校史文化的 重视和情感。大学文化根源于大学师生的生活实践,大学师生的生活实践又反过 来促成大学文化精神的自我完善。 2.校风校训校歌是大学精神文化最显性的表达。 校长致辞中会通过“校风校训校歌”等元素,引导学生爱校荣校,激励新生 培养优良品质。 3 (四)注重对高校人才成长提出方向与厚望 1.学习和创新是大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学习”作为每年都出现的高频词,频数分别为 222、317、232 和 377,与 “学习”语义相近的高频词主要包括“读书”“知识”“努力”“能力”等也 比较多,表明校长们无疑都寄语大学新生,大学期间学生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 任务应该是学习,学习是大学生的基本任务。通过校长给新生讲学习的方法、内 容,也是让刚入学的新生懂得“读大学应该怎么读”“读大学究竟该做什么”, 牢记学习是大学期间最根本的任务。“创新”作为高频词,既是时代的主题,也 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2.一流人才培养需要搭建全方位的成长平台。 “努力”作为高频词,不仅仅是寄语学生的,也是学校在积极做的,努力为 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3.大学阶段影响未来人生的努力方向。 “未来”“发展”“人生”“成长”作为高频词出现,体现了大学阶段是人 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却是指向未来的,对未来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自《江苏高教》2021 年第 6 期 一流大学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郑永安 一、新发展格局对大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迈向高 质量发展的阶段,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阶段,是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对高等 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的评价方式也发生着重要的变 化。 1.在对大学的价值定位上,以扎根中国大地为第一导向,更加强调“四个服 务” 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办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双一流”建设高校要 率先践行“四个服务”,带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带头培养德智 4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在对大学的评价方式上,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第一标准,更加强调质量贡献 服务国家发展,即为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 等提供高质量服务、作出重要贡献。服务国家发展将成为大学评价的第一标准。 对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流人才, 提供服务国家战略的一流科技成果,贡献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流智慧 谋略,提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流文化成果等。 3.在对大学的投入方式上,以扶优扶特扶需为重点,鼓励多元投入 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不含科研经费)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举办者投入, 主要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对“双一流”建设高校来说,实际上是对世界一流 学科的投入,一所大学能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和有多少学科进入世界一 流学科建设序列,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大学的投入。二是受教育者合理 分担培养成本,即各类学费收入,这与大学的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分布密切相关。 三是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这与大学对社会贡献度和社会影响力有密切关 系,声誉高的大学更容易吸引社会捐赠。“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确保办学总经费 稳中有升,就必须要保持这三类投入之间的结构优化与协调互补。 二、大学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着眼点 “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应对变局、服务格局,学懂弄通新发展格局对“双 一流”建设的导向性要求,对标反思学校在服务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增强大学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性 对于“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毕业生总体数量有限,质量较高,供不应求, 但依然存在部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 学科专业设置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二是一些大学人才培养理念落后,教育 教学改革力度不大,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足。三是在过去不科学的评价 导向的影响下一些学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校将学科优势、科 研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能力不足。 2.提升大学科技文化成果与国家战略需求的适切性 高校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原始创新主战场应 该更好发挥创新型国家建设动力源作用,更好发挥文化强国建设催化剂作用,更 5 好发挥人才强国建设辐射源作用。 3.强化大学与行业、产业等开展联合攻关的协同性 随着科技进步、学科交叉融合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坚持“四个面向” , 加强大学与行业、产业和院所、企业等的协同攻关合作,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 深度进军,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文化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实现创新驱动 经济社会发展,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大学服务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处在新发展阶段的高校要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坚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与改进教育教学模式并重,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发展阶段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以服务国家为使命,紧密围绕国家需 求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升级以及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等,在学科 专业建设上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发展并重,不断提高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 度,不断提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内涵,对学科专 业进行整合,全力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和相关专业发展,及时淘汰过时的学科 专业。在促进理工结合、工文渗透、医工融合等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的同时,紧 盯国际科技发展态势和国家需求,聚焦一个或多个未来技术领域,构建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专业学科体系。 另一方面,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调整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研发一流 教材,深化“小班化、互动式、研究型”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强 化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学生不迷信、 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坚持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并重,着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 对“双一流”建设高校而言,一是要发挥大学高端专门人才集中的优势,开 展有组织的科研,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重点解决行业产业中的关键技术和关键 问题,通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解决国家重大 工程难题,着力技术攻关特别是攻克“卡脖子”问题,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的弄潮儿,为产业升级、民生福祉贡献才智。二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超 前谋划、提前布局,持之以恒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力争产出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 三是要深化大学科技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为牵引,以 6 学院目标管理为抓手,创新学科科研平台建设机制,探索科研组织新模式,建立 多部门协同、分级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激发全校师生的活力,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3.坚持激发内部动力与吸纳外部推力并重,着力提高大学与社会的协同治理 能力 “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强化内部治理,聚焦创新,将各类主体的创造性激发 出来,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教育,有效规避各种办学风险,为实现一流 目标而同心协力。同时,要重视大学的外部治理,积极吸纳及扩大社会参与,吸 纳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使大学 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自身发展。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21 年第 6 期 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及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基于国内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机构改革实践的调查 葛信勇 王荣景 “双一流”建设不仅建设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文化,也需要建设一流 治理体系。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是一个制度体系,包含基本制度、机构设置以及运 行机制等,其中机构设置又包括管理机构、教学科研单位以及直附属单位等,因 此高校管理机构是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 一、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结合高校内部管理实际,将高校内部管理系统分为综合管理系统、发展规划 系统、人才培养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八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承担着相应功能,相互 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高校内部管理体系。 二、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的实践探索与问题诊断 (一)研究对象选取 本文选取五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其中BL大学是工业 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以工科为主要特色,全 日制在校生约 2.8 万人;其余四所高校均为教育部直属高校,ZN大学是“世界 7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以农科为主要特色,全日制在校生约2万人; HS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综合性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生约 3.1 万人;HN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农科为主要特色,全日制在校 生约 2.8 万人;XN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综合性大学,全日制在校 生约 5.1 万人。 (二)研究对象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1.改革目标 五所高校的改革目标非常明确具体,且十分相似,集中体现在推进学校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构建权责明晰、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等方面, 充分反映了高校作为社会领域的重要一部分,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方向是高度 一致的。 2.改革原则 改革原则主要集中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协同高效、坚持问题导向等, 这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原则也是基本相似的,尤其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方面, 都予以着重强调。 (三)改革的举措内容 此轮五所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涵盖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八个系统的方方面 面,其中三个系统在改革举措上形成高度共识———综合办公系统、发展规划系 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其余五个系统———人才培养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人力 资源管理系统、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在改革举措上未形成 共识,存在区别。 1.改革举措形成共识的内部管理系统 (1)综合办公系统 目前全国 13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不含 3 所部队院校) ,党办、校办 整合在一起的有 96 所,占比 70.1%,构建统一协调的党政综合办事机构已是大 势所趋。通过对比五所高校机构改革方案发现,改革后,五所高校均实现党政综 合办事机构的整合。 (2)发展规划系统 在此轮高校机构改革中,部分高校围绕加强学校发展顶层设计能力、充实规 8 划部门职能进行了系统深入改革,使得发展规划部门从过去仅拥有单一的学校事 业发展规划职能,变成拥有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教研 究以及学术委员会日常事务等多项职能的综合管理部门。通过对比五所高校机构 改革方案和深度访谈发现,改革后,五所高校均实现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等职能 的整合。 (3)信息化管理系统 当前,各个高校对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通过比较五所高校机构改革方案发 现,改革后,五所高校均成立了信息化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作为职能部门,独立 设置。 2.改革举措未形成共识的内部管理系统 (1)人才培养系统 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统筹本科生招生培养等过程一体化管理,变单一 的多部门的分散决策管理为统一高效管理,成立本科生院或教务部;另一种是招 生部门、培养管理部门、日常教育管理部门分别单独设置。两种模式的改革方向 近乎是相反的,这与各个高校学生规模相关。 (2)科研管理系统 科研管理模式的改革是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此轮机构改革,部分 高校基于各自办学实际和学校学科分布,对科研管理部门的“统一”或“独立” 进行了改革探索,有分有合。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在此轮机构改革中,部分高校为进一步统筹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以及 管理与服务工作,对人事部门的名称和职能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另外,还有高校 进一步强化了人才工作办公室的地位,如XN大学,将人才工作办公室从人事处 调整至党委组织部。 (4)财务与资产管理系统 在此轮高校机构改革中,部分高校围绕财务与资产的管理作出了探索,主要 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将财务处职能、国资管理部门职能以及招标中心职责进行整 合,组建财务部;第二种是国资管理部门与实验室管理部门整合,组建资产与实 验室管理处;第三种财务、国资以及 实验室管理部门单设。 (5)后勤保障系统 此轮高校机构改革,部分高校围绕后勤的统筹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分为两 9 种模式。一种是将后勤的甲方职能与基建处职能整合,组建后勤基建处,同时保 留后勤集团作为乙方;另一种是将后勤的甲乙方职能整合(不含基建),组建后 勤保障处。 (四)改革的显著特征 通过对比分析五所高校的机构改革方案及深度访谈,呈现出五个重要特征: 1.进一步强化了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2.进一步凸显了推进依法治教的价 值理念;3.探索构建部分“大部制”,把职能相近或工作链条联系紧密的机构都 进行整合,实现部处并存;4.进一步顺应了智慧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信息化管 理部门得到明显强化;5.进一步体现了改革须因地制宜的务实原则。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本轮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校 院两级管理有待提升,此轮高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很多高校在职能调整时,更 多考虑横向划分,却很少关注纵向上的变化;2. 学校内部管理机构改革与岗位 调整未完全同步;3. 学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责权利不完全匹配,导致部分有权的 机构不用负太多责任,有责任的机构赋权又不够。 三、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优化设计 结合已有的改革探索和尚且存在的问题,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1. 凸显 党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领导地位;2. 构建立体的扁平化内部管理体制,推进管 理中心下移,释放学院活力;3. 健全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可从以下两个方面 着手:一是健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二是推进纪律监督和监察监督;4. 明 确责权利相称的职能配置原则,做到责任明确、权力恰当、利益合理。 ——摘自《西南大学学报》2021 年第 5 期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浙江大学 UPP 课程的设计与启示 梁君英 张明方 欧阳宏伟 邢华斌 一、前言 近十多年来,国内对于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课程 10 的开设及研究数量逐渐增多,但总体来说中国的学术英语课程建设仍处于起步阶 段,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主要包括:①课程设置形式化严重,常出现学术英语 课沿用大学通用英语课程体系的情况;②课程设计、教学及评价过程的融合度不 足,特别是常欠缺语言模块和专业学科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③教学方法、模式 单一,通常以教师为中心,较少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④课程大多只针对单 一学科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开设,学科交叉属性不强;⑤课程往往只关注学术写 作,忽视了作为学术表达重要形式的学术报告,导致很多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会议 中缺乏展示自身研究成果以及与同行开展学术交流的能力。 为应对上述问题,浙江大学于 2018 年冬学期开设了“英文期刊论文写作与 学术报告:Understanding Publication & Presentation”跨学科课程(简称 UPP 课程) ,作为解决现有学术英语课程局限性的一次积极尝试。 二、课程设计 1.前期准备 选取 1900 至 2018 年间中国学者在 Nature 和 Science 期刊上所发表论文 的索引关键词建立语料库,绘制了两个刊物的论文关键词共现网络。核心信息表 明中国学者在 Nature 和 Science 两本顶级期刊的发文主题主要集中在与基因 相关的生命科学、生物化学、医药学等领域,可以说,我国生命科学等学科已经 具备了较高的学术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结合这些优势学科推进学术英语课程改 革,对于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十分有益。 2.UPP 课程的教学主体 除了来自农学、基础医学、化学工程、生命科学、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 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七位专家学者,授课教师还包括两位来自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 化与国际交流学院的语言学专业教师。其中,语言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协调者与管 理者,学科教师主要起到(跨)学科引领的作用,同时外籍教师在跨文化技能培 养方面发挥作用,从而形成了 UPP 课程“一体两翼”的教师教学共同体。 3.UPP 课程的目标设计 UPP 课程的开设具有两大目标:一是向研究生揭开国际前沿学术研究的“神 秘面纱”,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国际前沿研究背后的详细思路和过程,帮助他们提 振科学研究信心;二是帮助研究生全面提升学术英语能力,特别是学术英语写作 以及报告能力。 11 4.UPP 课程的内容设置 UPP 课程共 8 周,每周 4 学时,共 32 个课时,2 学分。前 7 次课程均分为上 下半场,上半场由来自七个不同学科的导师团教授围绕学术研究创新、学术论文 发表、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带来主题报告,下半场由来自外语学院的 两位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关于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的实践环节,有针对性地 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第 8 周课程为师生学术沙龙,导师团成员悉数返 场,与学生现场交流并为学生答疑解惑。 三、课程特色 UPP 课程主要通过导师团大讲堂,配合以小组讨论、报告和交流的教学形式, 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创新与学术交流能力。作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尝试, UPP 课程体现出不同于其他学术英语课程的四大特色: 1.普惠性 UPP 课程探索了更符合当前科学研究语境和需求的“语言+跨学科”的课程 设置思路,提供系统性的学术思维和学术英语表达训练。此外,相比传统的小班 写作课课堂,UPP 课程的大讲堂教学形式更有利于鼓励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思维 碰撞。 2.交互性 UPP 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多种形式的交互内容: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的 交互、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教师与内容的交互、学生与内容 的交互、内容与内容的交互。克服了学术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以教师 为绝对中心等问题,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3.融合性 通过每周课程上下半场的设计,以及学科教师和语言教师的协同合作,UPP 课程致力于语言模块与学科模块的融合。同时,UPP 课程还进一步强化了专业学 科模块内容的跨学科融合,UPP 课程讲师团拥有多个学科背景,选课学生更是遍 布全校 32 个院系。 4.过程导向性 UPP 课程除了重视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度和互动之外,课程的期末考核内容 是要求学生运用学习到的研究理念与报告技巧准备一份学术海报,并在最后一堂 12 课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海报展示和交流。比起上交结课论文,学术报告和交流任 务更能测试学生全方位的学术英语能力。 四、课程建设成效与评价 课程结束后,UPP 课程工作组邀请选课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其中学生对于 UPP 课程的认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课程内容设计新颖;②富有感染力的前沿科 研语境;③强化互动和交流;④跨学科的课程理念。相比积极评价,课程工作组 更加重视学生的建议。选课学生对于 UPP 课程的动态调整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 三个方面:第一,在课程学时短、内容多、班级大的背景下,进一步强化学生课 堂互动和展示;第二,进一步强化课程的教学主体结构;第三,进一步强化论文 写作实务操作能力和技巧的教学。这些建议表明研究生在该类课程中还期待更多 的互动交流、跨学科属性以及实务操作性。 五、课程改革启示 1.科教融合创新体 授课教师将科研成果与科研经历转化为教学资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 术创新形式,属于“教学学术”和科教协同的范畴。一方面,这有助于培养研究 生的科研创新思想与理念,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在学术英语 课程中将学生置入具体的、前沿的科学研究语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与学习 环境的互动和融合。 2.师生协同共生体 UPP 课程始终致力于从各个层面为师生搭建尽可能多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 的良好互动和反馈促进了师生协同,包括情感上的协同,从而创造了令人欣喜的 课堂氛围并取得了卓越的教学效果。 3.“金课”建设参照体 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UPP 课程依托浙江大学高水平师资,将学术研究与论 文写作和学术报告相结合,为研究生学术生涯提供全过程式指导。这样的课程模 式是课程创新的成功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一流的人才,还会极大地推动基础研 究的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有望为打造中国“金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摘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 年第 5 期 13 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与行动 ——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 战军 杨旭婷 刘静 一、问题的提出 服务区域发展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为例, 阐述其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与行动。 二、UCLA 服务区域发展的主要方式 1.广泛设置服务学习课程 在 UCLA,学生的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也体现在参与大学以外的社区组 织活动过程中。为保证学生社区学习活动的有效展开,UCLA 成立了社区学习中 心,将校内课程与校外社区项目联系起来,组织开展专门的服务学习课程。这些 课程覆盖领域广泛,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在在学期间的任何阶段自愿选择课程。 每门课程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有三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参加在洛杉矶数百个社区组 织内开展的社区项目,之后,再把参与服务的经验、体会带回课堂,在课堂讨论、 论文汇报及其他活动中分享。该方法旨在使参与其中的学生了解、反思他们所学 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增强其对校内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 解决现实问题以及协作和领导能力。 2.对接区域需求开展学术研究 除服务学习课程之外,UCLA 师生也通过学术研究解决洛杉矶地区的现实社 会问题。围绕区域实际问题,UCLA 的各个院系、研究机构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研 究特色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区域需求的问题研究,让师生成为解决当地问题的重要 参与者。UCLA 面向区域实际问题的科研活动并不是个别学科开展的个别项目, 而是各个院系、各个研究领域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的普遍性活动。 3.面向区域开放机构和传递知识 作为洛杉矶最为知名的公立大学,UCLA 基于开放共享的姿态和促进当地居 民成长的责任感,积极推广国家和州的法律、宣传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宣讲健康 14 常识促进人们对疾病的理解、提升基础及中等教育水平,是南加州和洛杉矶重要 的公共教育机构。除了面向区域的知识共享项目外,UCLA 也通过展览、博物馆 等具体方式向当地居民展示其研究成果和宣传公共知识。 4.振兴区域经济与推动区域创新 首先,学校为洛杉矶、加州的发展提供了大批创新性人才,有效提升了当地 劳动力水平。其次,学校悠久的创新传统和开拓精神促使其不断创造出具有开创 性的产品、公司和产业,在加州的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最后,UCLA 是洛杉 矶市最大的雇主,在洛杉矶市,UCLA 创造了近 2.8 万个就业岗位。 三、UCLA 服务区域发展的经验探索 1.理念: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办学使命 UCLA 将服务区域与城市的发展上升到学校办学的基本愿景和价值追求层面, 使之成为学校各项办学活动的重要导向,服务区域发展的意识已经融入其办学的 各个环节中,成为学校的内在基因,形成服务区域发展的校园文化。 2.关系:建立大学–社区合作伙伴关系 在解决区域问题、推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UCLA 并不是以一种外部服务者 的姿态来提供相关资源,而是强调形成一种大学与社区之间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 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具有两个显著特征。首先,大学与区域社会组织都是服务项 目的参与者、筹划者。其次,大学与区域社会组织互利共赢。 3.制度: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 UCLA 设置了多个专门机构来组织开展服务区域发展的项目与活动,而且这 些机构不是短期的临时性机构,而是具有特定负责人和办公人员、办公地点、办 事程序的实体机构,并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为校内师生和社区人员提供信 息与服务,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监督等职能。同时,UCLA 构建了完备的管 理机制来保证学校服务活动的规范性、有效性。 四、启示与借鉴 1.从自醒到自觉,将服务区域发展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重要职责 世界一流大学既是在国际层面具有前沿地位和卓越表现的领航者,也是区域 层面促进其所在地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5 高校,尤其是部属高校和全国性行业院校,应在密切联系区域、加强区域合作上 下功夫,实现服务区域发展从“自醒”到“自觉”的理念转化,以促进地方发展 为己任,主动对接区域战略需求,主动支撑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高 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服务能力。 2.拓宽服务路径,将服务区域发展融入世界一流大学办学各环节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国高校迫切需要丰富对服务区域发展的理解, 创新服务区域发展的形式,把握关键要素,将服务区域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各个院 系、教职工、学生各类群体,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整合起来。高校要在服务 社会过程中培育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的 过程中孕育创新型科研成果,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布局优势资源,在全面、深 入的区域合作中,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塑造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 贡献力的良好形象。 ——摘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 年第 5 期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效分析 ——以 ESI 数据库为视角的量化比较 陈卫静 张宇娥 本文基于 ESI 数据库,从过程评价、质量评价、创新评价的视角分析我国世 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成效,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自“双一流”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大陆高校 ESI 学科发展势头迅猛, 一大批高校的相关学科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行列,若干高校的相关学科已达到世 界一流水平,中国高校的科研影响力大幅提升,“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但应 重点指出的是,我国在世界顶尖学科和顶尖高校建设方面有待加强。一方面我国 世界顶尖学科较为匮乏,大陆前 1‱ 学科总数不及哈佛大学 1 所高校;另一方面 我国入围 ES I 前 1%的高校数量众多,但明显缺乏世界一流的“超级大学”,近 四分之三高校的 ESI 学科数量在 5 个及以下,近三分之一的高校仅有 1 个 ESI 学 科。如何使更多世界一流学科转变为世界顶尖学科,使更多“中等规模”的高校 尽快成长为世界一流的“超级大学” ,实现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显著提升,是未 来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点。 第二,学科竞争力上,中国大陆高校在以工程、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 16 学为代表的传统理工类学科上的国际竞争力较强,入围 ESI 前 1%和前 1‰的高校 数较多,后续增长动力较强,且学科论文平均质量和高质量论文优势突出;但在 以数学和物理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学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为代表的生命医学类 学科上的布局不足,入围前 1%和前 1‰的高校数偏少,后续增长动力偏弱,且缺 乏国际高质量论文,学科国际竞争力亟需加强。 第三,学科前沿引领方面,中国高校在国际高水平研究成果方面的影响力显 著提升,但缺乏高被引论文优势突出的国际顶尖高校,且在全球热点研究和关键 研究领域中的话语权偏低,原始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相较于 2010 年,2019 年高 被引论文量增长 6 倍,国际占比增加 339.17%,但高被引论文量最高的清华大学 论文量不足哈佛大学的五分之一;在全球 TOP100 个研究前沿中,仅 18 个前沿的 高被引论文量占比在 80%以上,68 个研究前沿的高被引论文量占比在 50%以下, 27 个研究前沿的高被引论文量占比在 5%以下,其中 13 个研究前沿中国大陆高校 无高被引论文。 根据我国首轮“双一流”建设过程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未来我国“双 一流”建设应更加注重以下两点: 一是更加注重世界顶尖学科和顶尖高校的建设。顶尖学科建设和顶尖高校建 设相辅相成,顶尖学科是顶尖高校的基本特征,顶尖高校是孕育顶尖学科的重要 场所。目前我国大陆高校的前 1%和前 1‰的世界先进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 数增加较快,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量高校片面追求以进入 E S I 前 1%和前 1‰的学 科数量为自身发展目标,忽略了学科质量建设的重要性。相较于英美等国家,我 国的 ESI 前 1‱ 学科数明显匮乏,未来“双一流”建设应更加注重现有学科的高 质量建设,使目前的学科建设模式由“扁平化、数量化”转变为“层级式、质量 式”,更加注重顶尖学科的培育和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前沿研究的建设。高水平科研成果建设和研 究前沿引领相互依存,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研究内容基本为学科领域的前沿或热点 研究,而前沿研究容易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目前我国在全球热点研究和关键研 究中的话语权仍然偏低,一方面与我国先前“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体系有关, 另一方面与我国现有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偏低相关。未来“双一流”建设应更 加突出“质量贡献”的评价理念,更加强调前沿研究的创新引领作用,推动产生 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引领和参与更多国际前沿研究。 ——摘自《中国高校科技》 2021 年 5 月 17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研究及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王亮 郭丛斌 一、四类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学科覆盖范围 2019 年的 THE 学科排名体系内设 11 个学科领域,共囊括 43 个具体学科, 包括艺术与人文、商业与经济、临床医学与健康、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学、生 命科学、自然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社会科学。 从 QS 学科数量占比看,艺术与人文的学科数量占比由 2013 年的 16.7%增长 至 2019 年的 22.9%,而社会科学与管理学占比自 2013 年起一直位居第一。整体 来看,QS 学科排名的学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相关学科的 比重越来越高。 2014 年的 USNew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对 21 个学科进行评价和排名,并未涉 及艺术与人文领域。2015 年开始增设艺术与人文领域,即对 22 个学科进行排名。 这 22 个学科被分作三类:硬科学(16 个) 、软科学(5 个)和艺术与人文(1 个)。 ARWU 于 2009 年首次发布学科排名,覆盖学科以工科类为主,涉及理学、工 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不涉及艺术与人文领域。2019 年 ARWU 学科排 名共覆盖 54 个学科,其中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 覆盖数量分别为 8、22、4、6 和 14 个。 二、四类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 (一)THE 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构成 THE 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构成包括教育教学环境、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影响 力、国际化和产业收入 5 个一级指标和 13 个二级指标。具体而言,教育教学环 境包括教学声誉调查、师生比、博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比、博士学位授予数量 /教师数量、学术人员平均机构收入 5 个二级指标;科学研究能力包括研究声誉 调查、学术人员平均科研经费、师均论文发表数 3 个二级指标;学术影响力包括 论文引用次数 1 个二级指标;国际化包括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合 作论文比例 3 个二级指标;产业收入包括师均企业研究经费 1 个二级指标。 (二)QS 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构成 QS 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由学术声誉、雇主评价、论文平均引用率和 H 指数 4 个指标构成。其中,学术声誉和雇主评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论文平均引用 18 率以 Elsevier 的 Scopus 数据库为来源,计算一个机构某学科领域在 5 年内发表 的论文被引次数。H 指数是反映科研人员科研产出数量和科研产出质量的指标。 根据 48 个被评估学科的不同特点,2019 年 QS 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共设置了 19 种 指标权重分配模式。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各项指标权重分配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三)USNews 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构成 2019 年 USNews 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包括全球研究声誉、区域研究声誉、学术 文章发表、书籍、会议、标准化引用影响力、总论文引用次数、高被引论文数量 (前 10%) 、高被引论文比例(前 10%)、高被引论文数量(前 1%)、高被引论文比 例(前 1%)、国际合作论文、国际合作论文比例 13 个指标。在指标权重的设置方 面,USNews 学科排名与 THE、QS 学科排名有较大不同,其并未对 22 个学科分别 设置指标权重分配模式,而是根据 22 个学科所属硬科学、软科学和艺术与人文 这三大类别的不同特征,设置了 3 种指标权重分配模式。 (四)ARWU 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构成 ARWU 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共包含 5 个指标,分别为论文总数(PUB) 、顶尖期 刊论文数(TOP)、教师获权威奖项数(AWARD)、论文标准化影响力(CNCI)和国 际合作论文比例(IC) 。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ARWU 学科排名设置了 6 种指标权 重分配模式。 三、四类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特征 一是学科覆盖的总数量相对较多,但不同排名的学科倾向不同。USNews 以 对生命科学、医学、自然科学领域的评估为主,仅含 3 个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 ARWU 学科未对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学科进行评估,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科占 25.93%, 工学领域相关学科占比高达 40.74%。与 US News 和 ARWU 学科排名相比, THE 和 QS 学科排名的学科覆盖范围更均衡。总体而言,四类学科排名涉及的学 科数量均较多,但 THE 和 QS 学科排名更重视对人文社科领域的评估。 二是指标数量的差异性相对较大,指标内容的丰富性相对不足。THE 和 USNews 学科排名涉及的指标数量较多,均为 13 个;QS 和 ARWU 学科排名的指标 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 4 个和 5 个。从内容看,THE 学科排名的评估内容相对丰 富,涵盖教学类、声誉类、文献类、非文献类和国际化五类指标。与之相比,其 他三个学科排名指标内容的丰富性相对不足,其中 QS 学科排名仅包含声誉类和 文献类两类指标,USNews 学科排名涉及声誉类、文献类和国际化三类指标,ARWU 19 学科排名则涵盖文献类、非文献类和国际化三类指标。 三是指标权重分配模式的多样性整体较低,较注重文献类指标的评估。QS 学 科排名指标权重分配模式的多样性相对较高。THE 学科排名的各类指标权重分配 相对均衡。USNews 学科排名中除艺术与人文领域,各领域之间的各类指标权重 分配比例均相同,且文献类指标占比高达 65%。ARWU 学科排名不涉及艺术与人文 领域,主要以科研类指标为主,其中文献类指标在各领域中所占比重均超过 80%。 整体而言,各类指标权重在人文社科领域和理、工、生、医领域之间有一定差异, 但在理、工、生、医各领域之间的差异性较小。这主要是由于理、工、生、医领 域各学科的成果产出形式相对统一,可比性较强,而人文社科领域各学科的成果 产出形式丰富多样、难以达成共识,且具有产出周期较长的特点。 ——摘自《教育评论》2021 年 4 月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未来技术学院 8 月 19 日,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倪军教授担任院长。 今年 5 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等 12 所国内高校入选。学校将整合校内外各种优质资源,依托相关理、工、医等优 势学科,聚焦未来能源和未来健康技术,打造一个学科交叉融合和高度国际化的 未来技术学院。 瞄准“未来”新科技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复 杂,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新的科学技术。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瞄 准前沿科学,着眼于未来能源和未来健康技术,开设可持续能源和健康科学与技 术两个新专业。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低碳化、互联网化、智能化 是未来能源变革的重要技术方向。可持续能源方向将围绕新型能源技术、新一代 信息网络技术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在材料、智能、自动化等 领域的综合学科优势,聚焦未来能源技术全产业链跨学科研究,为解决当今技术 挑战和探索未来能源变革提供新思路与技术途径。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和共同追求,以人工智能和医疗机器人为主的新技术 浪潮将推动医疗健康体系向更加“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演进。 健康科学与技术方向将融合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微观尺度通信、微纳控制等 技术和新一代医疗技术、健康管理手段,推进医疗服务向可预见性、可预防性、 20 个性化及参与性,促使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得到更大发展,实现患者自我治 疗和健康管理,减少临床干预。 开展“未来”新教育模式 工程科学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往往慢于产业实践更新迭代的速度,这就导致 “用过去的知识教育现在的学生服务未来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 则将人才培养理念从面向当前转为面向未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 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开展 E3(Experiential Engineering Education)体验式工程教育,在传统 的课程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强基于科研和实践项目以及课外活动的学习方式,聚 焦学生数理知识的应用、工程问题的解决、创新设计、合作沟通、领导、批判性 思维、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终身学习等能力的培养。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还将打破现有传统专业之间的壁垒,为学 生提供跨专业选课的便利。合理设计培养计划,真正以兴趣驱动为导向,提供细 颗粒度模块化、定制化的课程选择,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制 定过程化、制度化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形成一套持续自我改进的机制,确保 人才培养的质量。 培养“未来”领军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鼓励学生大二开始选择感兴趣的前沿方向,参与 课程设计或科研项目,创新考核模式,选拔优秀且对科研有深厚兴趣的学生进入 硕士或硕博连读项目。着力打造荣誉课程体系,开展高质量教学,强化学生学术 志趣培养和学术生涯规划指导,鼓励和支持博士生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发表 高质量文章。 未来技术学院将不断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领域,与合作学 校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开展科研教学合作,完善国际化管理服务体系,选派 优秀学生去国外一流实验室联合培养,展开科研合作。 未来技术学院还将打造深度的校企合作人才模式,与相关合作企业共建课程 所需的系列教学实验室,设立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制,让学生深入企业开展科研、 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2021 年 8 月 20 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新书院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 年大类招生首届本科生毕业之 21 际,北航成立新书院,隶属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 ,9 月将迎来首批 519 名本科 新生。书院以我国航空航天领域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 界泰斗北航立德树人最高荣誉获得者文传源先生命名,定名为传源书院,系号 71。 北航传源书院 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厚植情怀、强 化基础、突出实践、科教融通”的人才培养方针,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聚焦国家 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 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人才,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上勇挑重担、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书院学生大一学年结束后,将按照“志愿优先、成绩排序、计划控制”的原 则进行专业选择,由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专业分别进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学院的相关专 业继续学习。 北航学院 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北航总结十余年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成果,2017 年起实施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书院管理”, 成立北航学院。 北航学院秉承“课程是资源、学生是财富”的办学理念,深入贯彻“学生为 本、通专融合、创新协同、全面发展”办学方针,采取通识教育、书院制、导师 制育人管理,年招生近 3000 人,占北航招生人数的 80%以上。 北航学院针对一年级新生重要的学习与生活两个场景的转变,以书院制为载 体,以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为目标,形成了“思想引领、导师制度、通识教育、学 业支持、社区建设”五位一体的书院育人模式,各书院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育人 体系。学生一年级在北航学院接受宽口径、大平台的大类培养,一年后自主选择 专业并进入专业学院学习。 ——青塔微信公众号 2021 年 8 月 14 日 武汉大学获得 10 亿捐赠 8 月 22 日上午,武汉大学与泰康保险集团捐赠仪式在京举行,泰康保险集 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与校长窦贤康签署捐赠协议。泰康保险向 武汉大学捐赠 10 亿元并开展深度合作。 该笔捐赠将用于设立“武汉大学泰康医学与教育基金”,支持建设一流医学 22 和生命科学学科,提升我国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据悉,这是武汉大学迎来建校以来受赠额度最大的一笔捐赠,也是我国大学 医学、生命科学学科领域数额最大的捐赠之一。 据悉,武汉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 等学科体系完善,学科、人才、平台资源等优势明显。“十三五”以来,学校统 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世界一流学科(群)领军计划”“一 流基础学科行动计划”“生命医学学科腾飞计划”等重要举措,生命医学蓄势勃 发。泰康保险集团是世界 500 强企业,以保险、资管、医养为核心业务,致力于 成为全球领先、面向大健康产业的金融保险服务集团,在健康产业模式上不断创 新,“医养康宁”实体服务全国布局,在长三角等区域建设了医、教、研一体化 医学中心,具有资金、市场、产业资源优势。以本次捐赠为契机,双方正式开启 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资源效能,加快提升医学教育水平、医学创新能力和医疗服 务水平。 ——武汉大学新闻网 2021 年 8 月 22 日 华南理工大学获得 4 亿捐赠 7 月 14 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发展座谈会暨校友捐赠仪式举行。广东省省 长马兴瑞、广东省副省长王曦、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广东省政府秘书长叶牛平出 席座谈会。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汇报了学校发展情况,校长高松主持座 谈会。 章熙春表示,在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华南理工大学形成了以工见长, 理工医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格局,一批学科成为国际顶尖学科, 打造了一支由 20 余位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助力广东建设高端人才集聚 高地。在科研及成果转化上,华南理工大学科研创新能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 东高校首位,连续四年入选路透社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前十,学校原始创新 能力持续提升,重大项目攻关能力持续增强,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 新平台体系持续完善。在人才培养上,华南理工大学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 才初心使命,人才培养“华工模式”广受赞誉,为广东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 才支撑,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企业家的摇篮” “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 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2017 年,华南理工大学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四方共建广州国际校区, 全力当好在地国际化办学的先行者和探路者。章熙春表示,经过三年起步建设, 23 广州国际校区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日益扩大,初步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办 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广州国际校区在全要素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产教 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多元办学经费来源机制、实施综合评价招生改革、实 施与国际接轨的人事聘用体系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新工科建设,在“书院 制”和“全员导师制”方面加强探索,实现内涵式发展,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 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能力。 在马兴瑞、王曦、温国辉、叶牛平、章熙春的见证下,TCL 董事长李东生校 友、新豪方集团董事长刘石伦校友、深圳市卓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 华校友、广州市金誉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喜校友与高松签订捐赠协 议。四位校友各向母校捐赠 1 亿元,用于设立学校奖学奖教基金,助力学校人才 培养和科技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2021 年 7 月 16 日 兰州大学实施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 近日,兰州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印发《关于同意哲学社会学院等 21 个学 院实施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自《通知》发布之日(8 月 13 日)起, 哲学社会学院等 21 个学院正式启动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本研贯通计 划”)学生遴选等相关工作。 “本研贯通计划”聚焦基础学科、生命健康全周期、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 科技、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 文社会科学领域。实施本研贯通计划的 21 个学院分别为:哲学社会学院、文学 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 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技 术学院、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 卫生学院、药学院。 本科学籍第二学年末(四年制)或第三学年末(五年制)实施本研贯通计划 学生选拔;第三学年(四年制)或第四学年(五年制)开始实施本研贯通计划人 才培养方案,开展科研训练。本科学籍最后一学年初考核分流,通过考核者获得 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继续本研贯通计划培养;未获得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者, 转入相关专业继续本科阶段学习。 学生被纳入本研贯通计划后,按照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修读课程、开展科 24 研训练。导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师生可不受学科专业限制确立导学关系。 ——青塔微信公众号 2021 年 8 月 25 日 25 理论摘编 重识学科本质特征、生长逻辑与价值功用 ——兼论学科建设的几点策略 施晓光 一、学科内涵及其本质特征 究竟如何才能正确解读学科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呢? 第一,必须承认学科仍然是一个存有争议概念的事实。大体上是从四个不同 角度定义学科概念。第一种是活动方式说,即把学科视为“大学职能的基本单元” ; 第二种是权力制度说,即强调学科(建制)是权力合法性的根源;第三种是知识 体系说,认为学科是“特殊的知识集合” ;第四种是混合假说,认为学科具有“形 而上”和“形而下”两种形态,前者是指一个个知识分类的体系,后者是指在大 学中存在的一种学科组织。 第二,必须意识到学科是发展性的历史概念。12—13 世纪,七艺、神学、医 学和法学四科一起成为中世纪大学的教授科目,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四类专业学院。 17—18 世纪,文艺复兴和欧洲近代化催生了很多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如人文 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但当时很多新学科没有成为大学专业化发展的基 础。直到 19 世纪,一些新学科,如现代语言、政治科学、经济学、工程、农业 机械、化学和物理等才正式成为大学教学科目。从此,大学二级学院/学系也伴 随学科知识累积和分化相继被建立起来。 第三,学科最难理解的部分是其“超复杂性”的结构化概念。包括“多”学 科、“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超”学科等。首先,多学科概 念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是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用本学科传统的学科范式解决 某一学科领域的特定问题,并通过整合使研究问题得到解决。其次,亚学科,或 称“子”学科,是学科内部“熵变”的结果,是学科内部体系网状复杂的连接。 再次,跨学科与交叉学科是同义语,其最初的学科形态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大学军事联合体。最后,“超学科”概念是 20 世纪 70 年代由瑞士认知学家皮亚 杰率先提出。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吉本斯等进一步发展了“超学科”概念,提 出了知识生产新范式: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超学科研究范式,并试图使之成为当代 科学研究的新常态。 在分析学科特征之前,本文不妨先尝试给出一个操作性的定义:学科是一种 26 分类化的知识体系和可授性的教学科目;是构成课程编制的材料、专业设置和组 织建制的基础、学者单位制归属和心理依附的学术建制,以及学校核心竞争力的 集中体现。虽然这个定义不是对学科概念的抽象概括,却可显示出学科的几个外 部特征。 第一,作为分类化的知识体系,学科具有分科性、分层化和多维性的特征。 众所周知,学科不是某一领域知识的随意堆砌、拼凑和组合,而是按照一定分类 原则和方法构建的分科知识系统。如美国学者比格兰从三个维度(纯粹/应用, 硬/软,生活/非生命)将学科划分成八大学科集群;比彻则按照知识属性、价 值取向、学科文化特点,从“硬科学 软科学”与“纯科学 应用科学”两个分类 维度构建了四大学科群。 第二,作为学术化的知识体系,学科具有高深性、高难度的特征。学科,尤 其是大学学科,是一种高深的专门知识,具有明显探索性和高深性的特点。高深 知识使大学变得有了存在价值。如果一所大学没有了学术性,无法让学者体会到 探索高深学科知识的乐趣,它就很难真正让优秀学者心满意足。 第三,作为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学科具有可生长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之所以 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源。二是学科知识 生产是人们追求知识的结果。跨学科、交叉学科和超学科的出现造成学科内部体 系结构不断发生分化与综合,学科间的分界线日渐模糊,分支学科之间相互重叠。 各门学科的成长实际上就是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体系重构的过程。 第四,作为课程化的知识体系,学科具有可授性和可重复性的特征。美国课 程专家斯滕格尔的分析验证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学科扮演的另外一个角色是 “可教授”教学科目。这种可教授的科目实际上就是基于分科知识的课程建构结 果,是课程化的专业知识体系。 二、学科成熟的标志及其生长逻辑 专业化的知识,是有被认可标准的。关于学科标准问题,中外学者有很多一 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下面列出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供学科建设 过程中参考。 第一,是华勒斯坦的学科标准。他在《开放社会科学》中指出,一门学科的 确立至少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为内在制度存在的学科制度,包括某一学科 /研究领域所具备的特殊的研究对象、完整的理论概念体系等;二是作为外在制 度显现的学科建制,主要指与这一研究领域相关的制度化机构。 第二,是多根的学科标准。他对成熟学科给出六个条件:(1)要有一个特 27 定的研究对象; (2)要有针对其研究对象积累的专业知识; (3)具有专业知识 的理论和概念框架; (4)有特定术语或技术语言; (5)形成了具体的研究方法; (6)必须以大学或学院、相关学术部门和专业协会所教授学科的形式在制度上 有所体现。 第三,是其他西方学者的标准。如美国学者克里希南指出,一些新的研究领 域(如女性研究)可能不具备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被降低成为研究领域就在所 难免。当然,也有学者不以为然,英格莱顿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必须具备 上述六个或其中几个标准,才可被视为学科。 第四,是我国学者的标准。在我国,学术界经常参考的学科标准是费孝通对 我国社会学确立的几个指标: (1)学会;(2)专业研究机构; (3)各大学的 学系; (4)图书资料中心; (5)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事实上,在我国,学科 发展与资源分配关系紧密,政府对学科的认定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向性和权威性。 在讨论完学科确立标准之后,再来看看一个学科从无到有,在被认定为一门 成熟学科之前都经历怎样的一个发展历程?又折射出怎样的内在逻辑?。 第一,从经验常识与学科知识的关系上看,学科发展是从“碎片化”经验成 长到“体系化”理论的过程。知识累积是学科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足够的学科 专业知识积累,专业分类就无法进行。 第二,从学科成长与社会发展关系上看,学科成长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技 术革命的发生保持高度一致性,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而变化。从历史角度看, 早期的学校教育与生产活动是分离的。到 20 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伴随新科技革命的爆发,各学科领域知识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结果导致一 批新兴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应运而生,如量子力学、计算机科学等。进入 21 世纪, 人类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大数据和云计算、 区块链、机器人、5G 网络和无人驾驶技术、医学生物工程等 “跨学科”“交叉 学科”的新趋势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的产物。 第三,从学科体系内部子学科与子学科的关系上看,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都 始终处于从整合到分化,从分化再到综合的变化过程之中。从学科发生史看,不 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所有学科的概念和边界都经历过从无到有、从不 清晰到清晰、最后再到模糊的发展过程。 第四,从学科知识和大学组织关系上看,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结构单元,而大 学是学科知识成长的资源环境,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本·戴维曾经这 样描述一个学科的成长轨迹:科学家们先讨论某一问题是否能成为问题,然后再 设法将之变成一个称之为“准学科”的研究领域。伴随这个准学科知识扩增,以 28 及方法和范式被广泛认可,其学科地位也开始在大学组织中被接受。大学院系开 始为这一“准学科”配置资源和教授岗位。 三、学科基本功用与学科建设策略 在高等院校,人们经常听到或看到一句话: “学科是学校发展的龙头。 ”这句 话准确地描述了学科发展在学校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学科之于大学发展的 价值所在。那么为何要如此肯定学科的价值和功用呢?本文认为,至少可以给出 如下几种解释。 第一,学科知识累积是大学组织扩充的前提。大学组织形态是在一个或几个 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知识成长和扩充不断促进高等院校功能组织方式的 变革。譬如 19 世纪美国大学化运动时期,伴随知识扩充、专业建立,一些学系 演变成学院,一些学院升格为大学。 第二,学科知识价值属性影响高等院校的类型和定位。英国教育哲学家巴纳 特认为,大学类型与学科知识价值属性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第三,学科内容选择是课程编制的基础。没有学科知识作为基本材料,课程 开发和编制将成为“无源之水”。 第四,学科门类划分是专业设置的重要参照系。不论学科专业目录如何调整, 课程组合如何变化,都必须以不同学科及其分类为基础,在不同学科的框架内完 成专业计划和专业设置。 第五,学科专业水平是确立学科地位的重要标志。学科水平越高,知识专业 化程度就越高,知识生产的被认可度就越强,学科地位也越加巩固和备受重视。 第六,学科领域划分是大学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和学科归属的重要依据。学科 领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的特定领域。学科对大学学术人员就产生了特殊意 义。一方面,大学教师对学科发展的重视程度远大于学校发展本身。另一方面, 学科领域划分有利于院系/学系对大学教师进行管理和评价,以及大学学科建设 中人力和财力的合理使用。 既然学科之于大学发展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高等学校将学科建设放到优先 考虑的地位无疑是最正确的战略选择。那么,一所高校怎样抓好学科建设? 首先,要遵循学科知识生长规律,做好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一,学科建 设必须要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学科建设放置在学校整体发展建设 的长期规划中加以考虑;第二,学科建设要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尤其对于以本科 教学为主的院校,应该以研究知识运用为主要目标,学科建设重点应该服务于课 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第三,学科建设有利于巩固传统优势学科,扩展新兴学科和 29 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尤其是对于一些处于转型阶段的高等院校,在新建学科和专 业没有成熟起来之前,不应轻易放弃传统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第四,学科建设需 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充足的经费做后盾,学科建设将举步维艰。 因此,学科建设规划要注意分析学科建设的轻重缓急,要量力而行,做到“有所 为,有所不为”。 其次,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迎接技术革命对学科建设的调整。学科发 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第一,要敢于淘汰一些生命体征日渐衰败的 过时学科,同时敢于开发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争取做到挖掘传统学科潜力 与探索新兴学科领域的结合。第二,要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将学 科发展置于“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大背景中,坚持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际, 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 再次,要从注重数量发展到注重内涵发展,不断追求学科卓越。一所大学, 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是若干个学科或学科群组成的学术组织。但是受人力、物力 和财力的限制,学校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入到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中去。第一, 要重视内涵建设,使学科结构层次更加清晰,学科布局更趋合理。第二,加强学 科特色发展。第三,选择错位发展策略,在确立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时,必 须做好“SWOT”分析。更不能在没有占领新的学科新高地之前,主动放弃原有的 学科阵地。 最后,要重视学科队伍可持续发展,保持学科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的关键 是人才队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优秀的学科领军人物是学科建设 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所有高校都应该将人才队伍建设和稳定作为学科发展的重 中之重。 第一,学科建设要挖掘学校现有潜力,重视本校人才,尤其要重视对青年学 者的培养和使用;第二,对于本校无法产生学科带头人而学校建设发展又亟须的 学科,可以采取人才引进政策。 总之,学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学科建设需要有规划、有目 标、有组织、有评估。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学科评估时必须充分遵循学科发展 规律,挖掘传统,守正创新,这样才能使学科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自《大学与学科》2021 年第 2 期 30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关系与应对策略 郑永安 孔令华 张建辉 一、扶优扶特,处理好行业特色与学科特色的关系 我国的学科分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高校既有侧重基础研究的化学、林 学等学科,又有偏重应用研究的化学工程、林业工程等学科。其中,很多学科类 别是按国家行业需求或门类而非按知识体系设立的。为表述的方便,我们将上述 按行业需求或门类划分的学科称为“行业特色学科”,按知识体系划分的学科称 为“通用学科”。这些按行业需求或门类划分的行业特色学科,其实涵盖按知识 体系划分的多种通用学科。 一般说来,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结构是由一个或多个在全国极具 优势的行业特色学科与多个通用学科以及在全国不具有显著优势的行业特色学 科组成。行业特色与学科特色的关系成为行业特色高校首先要处理好的一对矛盾 关系。 我们认为,行业特色是行业高校学科生态系统生长发育的基础和依托,强化 行业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既是巩固行业特色高校领先地位的需要,也是满足行业特 色高校服务国家重大行业需求的需要。因此,固本培元,扶优扶特,成为“双一 流”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当然选择和首要策略。行业特色学科要做大做强至一流 水平,通用学科要在与行业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细分优势和局部高峰,从而提高这 些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区分度。在倾斜保障优势学科投入、扩大特色学科影 响力的同时,还要为通用学科或其他学科的生长发展壮大提供足够的空间,这就 要求学校对学科建设的范围进行统筹布局,在学科细分方向的选择上进行合理引 导。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在学科建设的实践中,大抵采用了如下几种策略: 第一,扶优扶特扶强,确保并巩固某一类行业特色学科的优势地位。 第二,以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开展学科群建设,构建合力发展的优良学 科生态。 第三,引导非特色优势学科向行业特色转向。 二、提质增量,处理好学科质量与学科数量的关系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可持续性与 多样性的学科生态尚未形成。绝大多数高校的 A+学科数和 A 类学科数占学校学 31 科总数的比例较少,学科门类发展不均衡。 对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来说,在保证并提高已有学科质量的前提下,逐渐拓 宽学科种类和学科数量是十分必要的。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二是协作攻关核心技术的需要。三是冲刺世界一流大学 的需要。 因此,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加大顶层设计,对学科进 行分层分类支持,如开展学科“高峰”打造计划、学科“高原”拓展计划、学科 “固本强基”计划等,坚定不移走强化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与此同时,还要 放眼长远,主动谋划和超前布局新学科,提高学科覆盖面,使存量学科与增量学 科相互促进,保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张力,构建多样化的学科生态。 三、推陈出新,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 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建设应与时俱进,巩固扩大已有的传统学科优势, 又要面向未来,扶持新兴学科,不断拓宽新视野,运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 引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沿与行业新型业态发展的潮流。 有学者认为,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完善学科生态,在传统优 势学科边界上形成和拓展新的知识领域,突破学科结构性缺陷,有序拓展和丰富 学科结构,从而培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学科体系。他们还提出,创新学科生长 机制的重点是构建三种学科培育路径:一是通过增量交叉的方式,培育新兴学科; 二是通过存量延展的方式,催生新型学科;三是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打造新生 学科。 事实上,很多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在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方面,八仙过海,各 显神通。如西北工业大学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为支撑,整合相关 传统学科资源,重点凝练 10 个学科重大发展问题,重点培育 10 个新兴交叉学科 方向,重点攻克 10 个重大科学理论问题和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引领学术领域和 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以此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 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结构已演变成无线移动通信、 智能互联网、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工程、自动控制、数 字经济、数字媒体以及数学与系统科学、物理学等紧跟时代变迁的新的学科体系 结构,并将强势学科的服务面向拓展到金融、医疗、交通、电力、传媒、航天等 行业领域。 32 四、聚指成拳,处理好学科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高校学科治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学科建设资源投入的有限性与 不同学科资源获取的差异性。第二,学科建设效益的滞后性与学科群体利益的强 相关性之间的矛盾导致学科建设的先后次序出现问题。对行业特色高校来说,学 者获取行业资源的便利性与获取国家资源的艰巨性,导致一些学者趋易避难,学 术研究的价值导向出现偏差。 处理好学科发展的局部利益与学校发展的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必须从教育 引导和制度治理两方面人手。一方面,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骨干教师的教 育引导,激励大家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自觉做到从学校未来发展的大 局全局出发,做到小整体服从大整体,个人服从集体,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加 强统筹协调联动、集中优势兵力攻取一点,而不是分散兵力各自为战。另一方面, 完善以学科建设成效为导向的大学治理。一是坚持“资源随人走,人随学科走”, 优化各类资源配置。根据学院、学科的现状及发展目标明确人员的数量和职称结 构,优化人力资源配备;围绕学科建设的规划统筹整合经费投入,集中力量办大 事。向学科贡献度高的学院和团队投入更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并在办公用房、科研用房以及大型仪器设备等资源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总之,资 源调整的目标就是要使投入和产出相对应,提高投入产出比。二是坚持“按学科 设岗”,以学校学科建设规划为基础,按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 “固本 强基”学科等学科类别确定学校聘任岗位中的高级别岗位数量。鼓励学科交叉, 打破学院界限,推动校内教师流动,做到“级岗分离”、 “以岗定薪”,动态调整, 特别是激励高级别岗位教授在落实好教书育人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勇于承担学科 规划与评估工作、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高水平高影响力教学科研工作、争取 大项目等方面的责任。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21 年第 5 期 基于 OKR 模式的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人才评价改革路向研究 蔡 蕾 在组织管理学中,目标与关键结果法(OKR)是指通过构建目标和多个可量化 的关键成果,以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旨在“确保员工共同 工作,并集中精力做出可衡量的贡献”。 33 一、基于 OKR 理念的一流大学人才评价体系建构 1.基于 OKR 的一流大学人才评价体系样态 结合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职能,基于 OKR 的一流大学 人才评价体系可以定义为“立德树人为根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 主体”的“四治协同”目标驱动的管理框架。沿着这四个方向分解目标关键成果, 制定 OKR 落实方式,按时间轴安排顺次完成 OKR 推进执行、OKR 中期回顾、OKR 结果评价、OKR 结果反馈等绩效管理环节的“PDCA”循环过程。 2.基于 OKR 的一流大学人才评价体系的关健环节 确定目标(O)。遵循少而精的原则,OKR 中的目标一般为对驱动组织朝期望 方向前进的定性追求的一种简洁描述,一般最多为 5 个。基于 OKR 的一流大学人 才评价体系共确定“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等 4 个目标,形成“四治协同”的人才评价管理目标架构。 分解目标关键成果(KRs)。目标关键成果是实现目标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 以产出或成果为基础。同时 KRs 不是常规的、不变的、重复性的工作任务,而是 特别强调创新的每个季度重新定义、确认的 KRs,一般每个目标最多分解 4 个目 标关键成果,目标关键成果要能实现有效衡量。 制定 OKR 落实方式。制定 OKR 落实方式重点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分类 管理的实现问题,要为不同需求的高校人才提供可选择的目标体系,以解决后续 指标体系分类设计、差异化评价与管理等问题;二是目标关键成果可衡量性的实 现问题,要实现高校人才绩效管理的公平、公正,可衡量是基本前提,关键成果 的衡量方法必须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具体落实时,将“立德树人”目标 分解成“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 相统一”等可衡量的定性指标、实施一票否决,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目标按照权重分解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若干可观测指标进行考 量。 OKR 的中期回顾与结果评价反馈。OKR 的推进执行与中期回顾环节合并属于 中期评价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应按照执行情况,做好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科学 研究、社会服务的中期工作总结和下一步的计划调整工作。OKR 的结果评价与反 馈环节是 OKR 目标管理模型单个周期运行的尾声,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高校 管理者要积极根据评价结果做好与高校人才的沟通及反馈工作,以人为本,帮助 高校人才做好评价分析,确定改进方案。 34 二、基于 OKR 的一流大学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的路向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以质量、贡献和影响力为导向的分类评价 健全完善一流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的工作职能,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引领, 统筹做好教师思想教育和管理服务工作,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增强广大 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励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深化“目标定位、分类发展、分类考核、绩效薪酬”的“四位一体”的师资分类 发展改革。引导教师围绕学校发展要求,结合白身特点、潜能和兴趣,合理定位, 完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多维度的教师发展机制。针对基础科学、工程应用、 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差异化、特色化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 评价程序规范,探索与未来学科交叉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和成果认定机制。建立“同 台竞技、同轨运行、共同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不唯出身、不唯帽子, 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和国际影响力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为各类人才搭建开放、 公平的干事创业平台。 2.以学术共同体为保障,注重以科学公正为目标的多主体评价 通过专家评价与第三方机构评价相结合,探索全方位、各视角、多元主体的 综合评价。首先,完善高校内部学术决策与学术评议体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 情的现代大学治理框架,建立学术议事体系和与行政决策体系的有效衔接机制, 将加强党委领导与加强学术相结合。其次,完善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事项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委员 会的决策咨询作用。评价中应注重“去利益相关化”和“去即时性”的操作。比 如,对于课程质量的评价,应综合“即时评价”与“事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以避免受教育者白身的智识局限,而导致评价失去公正;在评估之前,应让其认 真理解和讨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任务、教育目标等。再次,在高校、政府 的教育评价方面,应保证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涉及资源分配的人才评价, 遵循公正原则,应尽可能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中立的评估。 3.以量质并进为核心,注重以定性评价为补充的量质协同评价 在人才评价中应更多重视学校、院系、团队、个体等层面标志性成果的质量、 贡献、影响,淡化数量要求。坚持中国特色和国际标准相结合、定量和定性评价 相结合,探索实施代表作或代表性成果考评制度。人才和创新团队的评价重点是 代表作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贡献。基础研究成果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 35 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转化运用重点评价专利质量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 效。探索建立特殊的支持机制,设立少考核甚至免考核特区,对部分进行重大原 始创新研究获国家急需核心技术攻关的研究人员或团队,实施减少考核甚至一定 时间范围内免于考核的特区政策。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 要的行业,甚至可以免于一般的学术评价,使得相关研究人员可以心无旁鹜地开 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4.以人本主义为回归,注重以知识增值为表征的发展性评价 一流大学人才评价必须回归“以人为本”。应重视教师白身的纵向比较,通 过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奖惩性与发展性评价的融合,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通过教师评价,让教师充分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 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确定教师个人进一步的发展需求,制定教师的 个人发展目标,向教师提供日后培训或白我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 的能力。总之,通过评价的调节和管理效用,调动高校人才的积极性和潜能,提 高其工作的主动性、热情和绩效,最终促进人才的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 平及办学效益的提高。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21 年第 7 期 世界变局中的教育选择 谢维和 21 世纪初,中国与整个世界正遭遇和面临着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对 中国的发展和战略选择是一个挑战,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需要有更加开阔的视野,从整个全球的视角,审慎地观察与思考世界与中国 的变化,考虑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 如何在这种诸多的不确定性中发现确定性,在诸多的可能性中找到适合中国 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与道路,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困难与机会中做出合理的 战略选择,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教育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我的观点是,在世 界出现某些逆全球化现象的情况下,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受到某些封锁打压的背 景下,我们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与改革开放相结合,不断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发 展的经验和成果,坚持继续开放,同时在遵循教育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道路。 36 在这样一种选择中,我们既要反对“交作业”的思路,同时也要防止“民粹 主义”的倾向。我们要走中国教育自己的路,走这条路并不是说我们就要闭关自 守,夜郎自大,我们还是要继续坚持开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基础上我 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首先是必要性。一个人的发展既要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也需要适应自己个 性化的发展,这是教育科学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一个国 家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这样一种适应自身个性化的发展,一个民族的教育发展也是 如此,这是教育的基本和普遍的规律。 歌德曾说过德国若要有科学,科学应当先说德国话。因为 18 世纪德国是以 法文作为文化修养的象征的,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经过歌德、席勒等一大批思 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弘扬德国语言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德国民族的语言文化精 神,以及德国的学术得到了很好的一个发展,这对我们是很好的一个借鉴和参考。 冯友兰先生在 1929 年《清华周刊》上发表的《一件清华当做的事情》一文 中写到,在德国学术刚开始发达的时候,有一个人说要叫德国学术发达非叫德国 学术说德国话不可,我们想叫现代学术在中国发达,也非叫现代学术讲中国话不 可。我想接着说的是,要想让现代教育科学在中国发达,恐怕也要叫现代教育科 学讲讲中国话了。20 世纪 30 年代的教育家余家菊先生曾说今后欲使本国的教育 真正成为民族性的教育,首先就当致力于自尊心之复活的活动,使本国人最少也 承认西方之民族及其文化不是全善的,有一部分不好,有一部分不必学,同时也 知道本国本民族与本国文化最少亦不是全恶的,有一部分还不错,有一部分最少 也值得保存,必至此时中国的教育才是“中国的教育”。 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任鸿隽先生也是鼓励我们既要向别人学,同时也要坚 持我们自己的东西。在向别人学习和坚持开放的同时,我们必须要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教育发展的道路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中国教育传统有非常丰 富的历史的渊源,先秦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汉武帝的“太学”立“五经博士” 、 中国的科举制度等,已经有很多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包括北京大学与北京师 范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也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学科与门类,其中包括经科、法 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 7 个科目;以及诗经、周礼、春秋左传、 中国文学、中国史学、政治、法律、银行保险、农学、地质、化学、土木、矿冶 13 个学门。由此,对知识进行了协调与梳理,为中国学术的发展积累了很好的经 验。 陶希圣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学校教育之理 想与实际》 。他提出要区分历史学的教育论和教育学的历史论。历史学的教育论 37 是从历史学上把教育现象加以论列,而教育学的历史论是从教育学上把这个历史 制度加以考察。要了解制度及制度的理想,必须用后者的方法;要深察实际及实 际的效用,必须循前者的途径。他表示,从历史学上观察今日的教育现象,必须 追溯到清末改制以前的中国教育现象,而指出其沿袭或变迁。若反是而由教育学 上观察今日的教育制度,则中国今日的教育制度上从欧洲到日本,经日本到中国, 以及直接从欧美到中国的一个“继受”制度,与中国古代到清末的“固有”制度 很少有渊源的。所以,要了解中国教育制度及制度的理想,必须求之于欧美日本 教育史;但若要深察其实际及实际的作用,则必须从中国史上求之。换句话说, 从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看,中国的教育本身具有十分深厚的基础与渊源。 所以我觉得我们完全有这样的条件,有这样的一个基础,有这样的一种底蕴, 我们可以走自己的路。当然,我不仅要讲它的必要性,讲它的可行性,我还要讲 它的现实性。 中国的教育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建设,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水平。 在这个时候,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必须有一种新的思路,必须以自己为本位。我还 想在这里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自己的东西,没有自己 高水平的成果,你想去开放、想去跟别人交流,也只能得到二流三流的东西,不 可能得到一流的东西。陶行知先生说,国际交流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交换知识、 解决问题。因此, “即以交换知识论,必先双方有东西可以换来换去,才可算为 交换。自己必须有好的东西,才能和别人换得好的东西。因为, ‘给的能力’和 ‘取的能力’大略相等。能给多少,即能取多少” 。我们真正要以一种平等的姿 态去参与到开放中去,去扩大我们的开放,并且在开放中受益,我们必须要有自 己的东西,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中西融汇的时代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 选择走中国教育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否定和排斥向国外优秀的教育经验理论学 习。而且,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西融汇也是今天这个时代的特点。 合理地协调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 果我们走出了我们自己的一条教育发展的道路,如果我们能够在人才培养、教育 发展,包括办学模式方面走出自己的道路,形成中国的经验,世界上真正就会呈 现出一个教育发展道路与办学模式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中国就能够把各类高水 平人才培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把中国教育发展的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同时,也能够给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经验与借鉴,难道这不是中国 教育对世界教育最大的贡献吗?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21 年第 2 期 38 研究生科研模仿的双重困境及破解路径 姜 艳 科研模仿是研究生通过揣测、效仿、内化、再现与创新他者从事科研活动的 行为,以习得科研的规范及技能技巧的一种基础性学习方式。研究生的科研学习 一般会经历科研迷茫期、科研困惑期、科研模仿期及科研创造期。科研模仿是研 究生学习的必经阶段。模仿优秀研究者从事科研活动的行为是研究生走上科研道 路,快速成长,逃离科研迷茫期,缩短科研困惑期,由“科研小白”成长为“科 研大牛”的基础性学习方式。研究生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陷入模仿不足与模 仿过度的双重困境。 一、研究生科研模仿的双重困境 研究生在进行科研模仿时往往容易陷入双重困境:一是部分研究生没有认识 到模仿对其科研学习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模仿,导致科研模仿的不足,严重阻 碍科研成长与成熟;二是部分研究生过于依赖科研模仿,未抓住从事科研活动的 精髓,仅是一味地模仿而忽视了科研创新,以致在科研成长的道路上迷失自我, 导致科研模仿的过度。 1.研究生科研模仿不足的表现与弊端 研究生科研模仿不足是指研究生在初入科研道路时未认识到模仿是其从事 科研的初级阶段,对科研模仿缺乏了解和认识,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处于迷茫期, 不知如何开始,无比焦虑,甚至怀疑自己的科研能力。研究生科研模仿不足主要 表现为两个方面:①为完成科研任务的被动模仿。②为习得科研规范的机械模仿。 科研模仿是研究生习得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性学习方式,科研模仿不足必然 会带来许多弊端。①不利于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养成。②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 兴趣。③不利于研究生积累科研知识与提升科研水平。 2.研究生科研模仿过度的表现与弊端 研究生科研模仿过度是指部分研究生过于依赖科研模仿,将科研模仿视为科 研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盲目照搬他人的科研方法与成果,人云亦云,忽 视了对他人科研经验的吸收、内化和创新,以至于使其难以通过模仿获得科研上 的进步。研究生科研模仿过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复制型模仿。②再造型模 仿。科研模仿过度同样会带来诸多问题:①阻碍研究生的科研进步。②不利于培 39 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③过度的模仿容易使研究生越过模仿的界限演变成抄袭, 违背科研道德。 二、研究生科研模仿陷入双重困境的原因分析 1.研究生科研模仿不足的原因 (1)缺乏模仿的意识。一方面,研究生没有认识到科研也需要模仿。另一 方面,有些导师过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模仿能力的训练, 没有意识到模仿学习的重要性。 (2)内化生成不足。部分研究生将他人的科研过程、科研方法甚至是科研 步骤等一一对应地转移到自己的科研活动中,并没有进行观察、对比或反思等, 导致研究生内化生成不足,这属于表层模仿。 (3)外化展现失行。部分研究生在进行科研模仿学习之后,并没有结合自 己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也没有将研究经验融入自我的认知系 统中,导致其在日后的科研活动中表现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似是而非的现象。 2.研究生科研模仿过度的原因 ①从认知角度来看,部分研究生夸大了模仿的价值,将模仿学习视为其科研 成长的唯一路径,忽视了科研创新,容易出现机械照搬,甚至抄袭等过度模仿的 行为。②从技能的角度来看,行为固化会阻碍进步。部分研究生一旦研究中遇到 问题便仍然采取模仿的方式,习惯于将科研模仿视为自己学习的唯一路径,疏于 向其他同行或导师请教,出现过度模仿的行为。③从情感角度来看,部分研究生 缺乏研究自信,以致逐渐失去自我,出现过度模仿学习的情况。此外,在科研模 仿过程中反思的缺位也是导致研究生科研模仿过度的重要原因。研究生在科研模 仿时的深度反思是改善其科研模仿效果、提升科研模仿水平的关键。 三、破解研究生科研模仿困境的路径 1.理性地看待模仿,将模仿作为一种基础性学习方式 一方面,科研模仿渗透着个人的感悟和体验;研究生在进行模仿学习时应注 意自身的悟性,运用模仿学习领悟研究的真谛,要走出机械性套做与直接复制, 学会变通,尝试“仿”中求“变”,使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 逐渐成熟。另一方面,需要研究生能理性地看待科研模仿。此外,科研模仿与教 育及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生的学习包含基础性学习、发展性学习及创造性 学习。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属于更高级别的学习,而模仿学习属于基础性学 40 习方式,研究生通过模仿学习获得进步,在模仿学习时达成预定目标后还会继续 前进,以借助模仿学习不断成长。 2.基于“最近发展区”,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与模仿路径 研究生进行模仿学习时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现有科研水平及认知 方式,基于“最近发展区”选择与自身特点和水平较为契合的模仿对象,避免模 仿起点过高或过低导致模仿不足或模仿过度。研究生可模仿的对象主要有三类。 ①研究生的导师。②研究生的同门或身边优秀的同学、朋友。③该领域著名的研 究者。研究生通过参与学术会议、聆听专家讲座或阅读文献获得模仿学习的机会。 研究生在选择科研模仿路径时要考虑自身的科研学习期,是迷茫期还是学困 期,基于自己科研的“最近发展区”及模仿规律选择适切的模仿路径。 3.注重模仿反思,理清科研模仿的过程逻辑 科研模仿的过程逻辑主要是指研究生模仿学习过程的深层结构及其运作机 制。具体地说,主要是指研究生科研模仿学习的内在本质规律的体现。研究生在 科研模仿过程中应勤于反思,不断提升反思品质。研究生对科研模仿过程的深度 反思有助于研究生理清科研模仿的过程逻辑,获得科研经验,提升其科研模仿的 效果避免模仿过度或模仿不足的现象。 4.借助学术制度规范科研模仿,确保科研模仿的良性循环 科研模仿不足或模仿过度均会使模仿失效,从而引发科研失德失信、违反学 术规范的行为。一方面,研究生应熟悉学术规范的内容,并认识到学术诚信的重 要性;另一方面,研究生应严格遵守学术底线,在任何时候均不可触碰学术红线。 教育者也应主动干预并纠偏研究生对科研模仿的滥用或误用,支持研究生科研模 仿的合理需求,并尽可能创造条件,激活研究生科研模仿学习的能量,使其释放 到最大化,以便使研究生的科研模仿从模仿“形”到模仿“魂” ,从追求科研活 动的规范到习得科研的精髓,不断提升模仿能力,将创造性模仿作为科研模仿的 终极目标。 ——摘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 年第 5 期 41 课程思政的知与行 龚一鸣 一、课程思政的要义 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和思政的综合体,其在国家、学校和教师三个层次上的要 义可概括为“三新”和“五要”。 “三新”包括:课程思政是一项新的工作体系,是一项新的教学体系,是一 项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工作体系主要体现在它是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育人的关键抓手,涉及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领导与员工、政策制定、 资源配置、工作方案、分工协作和教学教辅等。新的教学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改 革的方向和内涵上,教书是教学改革的手段,育人才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在回答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上,课程思政为其指 明了方向。新的内容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不应是一维的(知识维),而应是 四维的(知识、能力、智慧和人格),即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慧启迪 和人格养成的统一。 课程思政要义的“五要”包括:课程思政的目标、追求、关系、方式和精髓。 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要在课程中践行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 课程思政的追求就是要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传 道与授业解惑的统一;课程与思政的关系如同汤与盐的关系,煲好汤(课程的知 识体系)是基础,加好盐(课程的价值体系 / 思政 / 道)是关键,皮(课程) 之不存,毛(思政元素)将焉附,德育是智育之魂,智育是德育之基;课程思政 的方式是隐性、熏陶、 浸染,强调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课程思政的精髓是价 值引领(1.0 版) 、精神培育(2.0 版)和人格塑造(3.0 版)。 二、课程思政的方略 1.课程思政如何干 对专业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要干什么、如何干的技术路线可分解为五步: 思政元素分类与挖掘, 思政元素进教学大纲, 思政元素进教学设计, 思政元 素进课堂, 课程思政过程回头看。课程思政要干什么、如何干的终极追求是对 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 谁培养人的战术举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2 2.课程思政的误区 所谓课程思政的误区,是指容易对课程思政误读、误判和误操作的思想和行 动。课程思政误区主要有四种:一是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的画蛇添足,即在 45 分钟或 90 分钟的专业课时间内,拿出 5~15 分钟的整块时间,生硬地大讲思政 课的内容,这不是课程思政,而是专业课的画蛇添足。二是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 的外包装,即用思政词汇给专业课贴标签,将主要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在同质 化的造势、口号化的宣传和套路化的操作上。三是课程思政不只是专业课教师的 事,而是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要做的事。课程思政不仅是一项新的教学体系和 内容体系,更是一项新的工作体系,涉及学校和教职工工作的方方面面。 四是 课程思政不是敲锣打鼓的百米冲刺,而是润物无声的慢工细活,其工作是显性的, 方式是隐性的,效果的显现是滞后和长期的。 3.政策的激励与支持 一是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在学校和学院层面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国家级、 省 级或校级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作为课程思政的试点课程,在总结经验和发现问 题的基础上,再逐步向其他课程推广,在创新中守正,在守正中创新。 二是项目运作,政策支持。在广泛动员、教师个人申报和指派的基础上,择 优遴选。加大对课程思政项目的经费投入力度,优化课程思政项目课程教学工作 量的计算方法,让主课教师的隐性工作量得到充分的认可,扩大项目负责人和课 程团队对项目经费使用的自主权。 三是务实培训,加强指导。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执教能力培训的全过程,定 期或不定期召开执教能力和课程思政工作交流会,既重视自上而下相关政策的传 导与落实,也重视自下而上问题与成绩的反馈,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课程 思政合力。 四是痕迹管理,目标导向。在课程思政项目实施过程中,统筹兼顾教师、学 生和师生互动层面工作的计划方案、实施举措、效果反馈的痕迹管理,量化项目 的立项(30%) 、实施(40%)和结题(30%)管理,加强过程管理,并与项目经费 拨款和后续的滚动和稳定支持挂钩。 五是评价激励,畅通渠道。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位和人才评聘体系,制定 单项评聘标准,奖优罚劣,对课程思政工作扎实、效果好、影响大的专业课程教 师和团队给予激励和奖赏。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21 年第 5 期 43 高教动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更好发挥科技成果评价作用,促进科技与经 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国务院同意, 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 式,通过评价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推动产出高质量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 的“指挥棒”作用,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 展的实际贡献,着力强化成果高质量供给与转化应用。 坚持科学分类、多维度评价。针对科技成果具有多元价值的特点,科学确定 评价标准,开展多层次差别化评价,提高成果评价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解决 分类评价体系不健全以及评价指标单一化、标准定量化、结果功利化的问题。 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加快构建政府、社会 组织、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的 积极性,营造成果评价的良好创新生态。 坚持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把握科研渐进性和成果阶段性的特点,创新成果评 价方式方法,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探 索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价值早发现、早实现。 44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根据 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有针对性地评价科技成果的多元价值。科学价值 重点评价在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方面的独创性贡献。技术价值重点评价重大 技术发明,突出在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难题,特别是 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方面的成效。经济价值重点评价推广前景、预期效益、潜在风 险等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社会价值重点评价在解决人民健康、国防与公共 安全、生态环境等重大瓶颈问题方面的成效。文化价值重点评价在倡导科学家精 神、营造创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二)健全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基础研究成果以同行评议为主,鼓 励国际“小同行”评议,推行代表作制度,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应 用研究成果以行业用户和社会评价为主,注重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把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样机性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不涉及军工、 国防等敏感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成果,以用户评价、市场检验和第三方评价 为主,把技术交易合同金额、市场估值、市场占有率、重大工程或重点企业应用 情况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建立重大成果研发过程回溯和阶段性评估机制, 加强成果真实性和可靠性验证,合理评价成果研发过程性贡献。 (三)加快推进国家科技项目成果评价改革。按照“四个面向”要求深入推 进科研管理改革试点,抓紧建立科技计划成果后评估制度。建设完善国家科技成 果项目库,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定科技成果推广清单,推动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 的非涉密科技成果信息按规定公开。改革国防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探索多主体参 与评价的办法。完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建立健全重大 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加大高质量专利转化应用绩 效的评价权重,把企业专利战略布局纳入评价范围,杜绝简单以申请量、授权量 为评价指标。 (四)大力发展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健全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资 产评估等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定价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化高水平技术交易市 场。推动建立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完善技术要素交易与监 管体系,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成果进场交易,鼓励一定时期内未 转化的财政性资金支持形成的成果进场集中发布信息并推动转化。建立全国技术 交易信息发布机制,依法推动技术交易、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登记等信息数据互 联互通。鼓励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建立以技术经理人为 45 主体的评价人员培养机制,鼓励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发明披露、 评估、对接谈判,面向市场开展科技成果专业化评价活动。提升国家科技成果转 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水平,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五)充分发挥金融投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与金 融机构、投资公司的联动机制,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投资公司对科技成果潜在经 济价值、市场估值、发展前景等进行商业化评价,通过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设立分支机构、优化信用评价模型等,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融资 支持。推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在知识产权已 确权并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前提下,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加快推进国家科 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改革,引导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创业投资机构、专业 化技术转移机构等各类市场主体提早介入研发活动。 (六)引导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专业 化评估机构等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强化自律管理,健全利益关联回避制度, 促进市场评价活动规范发展。制定科技成果评价通用准则,细化具体领域评价技 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行业标准,明确资质、专业水 平等要求,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及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并推广科技成果 创新性、成熟度评价指标和方法。鼓励部门、地方、行业建立科技成果评价信息 服务平台,发布成果评价政策、标准规范、方法工具和机构人员等信息,提高评 价活动的公开透明度。推进评价诚信体系和制度建设,将科技成果评价失信行为 纳入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对在评价中弄虚作假、协助他人骗取评价、搞利益 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从严惩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优化科技成果 评价行业生态。 (七)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奖励体系。坚持公正性、荣誉性,重在奖励真正作 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控制奖励数量,提升奖励质量。调整国 家科技奖评奖周期。完善奖励提名制,规范提名制度、机制、流程,坚决排除人 情、关系、利益等小圈子干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优化科技奖励项目,科学定 位国家科技奖和省部级科技奖、社会力量设奖,构建结构合理、导向鲜明的中国 特色科技奖励体系。强化国家科技奖励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大对 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培育高水平的社会力量科技奖励品牌, 政府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提高科技奖励整体水平。 (八)坚决破解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 题。全面纠正科技成果评价中单纯重数量指标、轻质量贡献等不良倾向,鼓励广 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破除“唯论文”和“SCI 至上”为突破 46 口,不把论文数量、代表作数量、影响因子作为唯一的量化考核评价指标。对具 有重大学术影响、取得显著应用效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突出贡献 等高质量成果,提高其考核评价权重,具体由相关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得把成果完成人的职称、学历、头衔、获奖情况、行政职 务、承担科研项目数量等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科研项目绩效评价和人才计划评审 的参考依据。科学确定个人、团队和单位在科技成果产出中的贡献,坚决扭转过 分重排名、争排名的不良倾向。 (九)创新科技成果评价工具和模式。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信息化评价工具,综合运用概念验证、 技术预测、创新大赛、知识产权评估以及扶优式评审等方式,推广标准化评价。 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建设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成果库、需求库、 案例库和评价工具方法库。发布新应用场景目录,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 示范工程,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实施中运用评价结果。 (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和免责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核心要 求,纳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 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与转化的活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有 关资产评估管理机制,明确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边界和红线,优化科技成果转化 管理流程。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尽责担当行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 业建立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完善尽职免责规范和细则。推动成果转化 相关人员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履职尽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依法 依规一事一议确定相关人员的决策责任,坚决查处腐败问题。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科技部要发挥主责作用,牵头做好科技成果评价改革 的组织实施、统筹指导与监督评估,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等相关 单位要积极主动协调配合。行业、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行业本地区成果评价 的指导推动、监督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各地方要在本意见出台半年内完成本 行业本地区有关规章制度制修订工作。 (二)开展改革试点。选择不同类型单位和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成果评 价改革试点,探索简便实用的制度、规范和流程,解决改革落地难问题,形成可 操作可复制的做法并进行推广。 (三)落实主体责任。科技成果评价实行“谁委托科研任务谁评价” 、 “谁使 用科研成果谁评价” 。各科技评价组织管理单位(机构)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 47 对照本意见要求在一年内完成相关科技成果评价标准或管理办法制修订任务,提 升专业能力,客观公正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活动。 (四)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严格制度执行,注 重社会监督,强化评价活动的学术自律和行业自律,坚决反对“为评而评” 、滥 用评价结果,防止与物质利益过度挂钩,杜绝科技成果评价中急功近利、盲目跟 风现象。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积极营造良好的评 价环境。 ——中国政府网 2021 年 8 月 2 日 教育部:新一轮“双一流”,不搞平衡照顾!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 4114 号建议的答 复》,其中提到,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按照“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 以比选为手段、确保平稳推进”的路径进行调整认定,不搞平衡照顾。 早在去年 9 月 27 日,教育部官网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第 4829 号(教育类 377 号)提案答复》中就已明确,“双一流”首轮建设 2020 年结束,将根据期末建设成效评价结果等情况,坚持质量、水平与需求相统一, 动态调整下一轮建设范围。不搞全覆盖,不搞终身制,不搞安排照顾。 上述文件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将“211 工程”、“985 工程”、“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纳 入“双一流”建设,打破建设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弊端、建立分类建设特色化 质量发展的新建设模式。 文件同时提出:将在科技平台基地建设布局中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倾斜。邀请 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部分地方高校参加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高校科技工作 专题培训;支持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建设各类国家级、 省部级、校级科技创新平台。 将通过部省合建、对口支援、专项工作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河北省学科建设的 指导,支持其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优势特色。进一步发挥京津冀高 校科技创新整体优势,鼓励京津冀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教育部网站 2021 年 8 月 2 日 48 上海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近日,上海市市教委联合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世 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沪教委科〔2021〕21 号)。按照国家和上海总体部署,上海将持续深化并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上海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方案给出了新的建设目标:到 2025 年,若干 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行列,25 个左右的学科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 国内一流前列,更多地方高校和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更多学科进 入国内学科前 10%,更多专业和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课程。 在前沿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助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发 挥高校在构 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的主力 军作用,形成统筹推进特色发展的良好格局,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创新策源能力 显著提升,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构筑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新优势上发挥更大作用。 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上海市给出的实施方案中重点给出了三点重大举 措。 第一,持续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实施“攀峰”“筑原”行动,强调 领域(方向)上的一流和突破,每个学科聚焦若干重点领域,着力解决重大理论 实践问题。在建设机制上,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实施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 体化配置。 第二,持续推进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聚焦推动学科建设发展、加强高 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 优化高校制度建设和条件保障等建设任务,推动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第三,全面推进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优化基础研究体系,培育一批 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打造未来创新长板;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关键 核心技术,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推动高校技术转移 机构建设,促进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青塔微信公众号 2021 年 7 月 23 日 每年不低于 5 亿元!辽宁发力顶尖科研平台建设 7 月 27 日,辽宁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辽宁省 科技创新条例》,该条例将于 2021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49 该条例共有七章五十六条,是一项系统引导、促进和保护科技创新的全链条 法规,在创新生态、鼓励突破、刚性约束、形成合力、责权利界定等方面提出了 一系列创新突破的政策举措。 该条例明确规定省、市人民政府应当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 科技投入只增不减;注重引导全社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规定研究与试验发 展经费年均增速不低于百分之七,引导金融、保险、创投、国有资本等社会力量 推动科技创新活动。 刚性约束省、市人民政府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 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分别落实建设资金;按照规定对 批复的国家实验室每年分别给予不低于五亿元的建设与运行经费,对批复的国家 级科技创新平台每年分别给予不低于五百万元的建设与运行经费,对评估成绩优 秀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分别给予不低于五十万元的运行经费。 此外,条例还强调突出创新生态建设,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明确规定鼓 励、支持和保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建立科研时 间保障机制,依法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合法权益。扩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 卫生机构等单位在选人用人、科研立项、经费管理、职称评聘、薪酬分配等方面 自主权。扩大科研人员自主选择和调整技术路线的权利,以及科研经费使用权。 在科研项目管理和科技创新决策上,允许科研失败和容错纠错。重奖创新成 果,对获得国家奖项以及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由省政府予以奖励,获得国家 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不低于五百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奖项的,不低于二百 万元;获得国家专利奖的,不低于二十万元;在省科技进步奖中设立企业重大创新 成果应用奖奖项,按照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给予奖励。严惩论文造假、抄袭剽窃他 人科研成果等科研失信行为,从七个方面将科研失信行为的表现形式具体化,对 科研失信行为依法实施合惩戒。 ——青塔微信公众号 2021 年 8 月 2 日 眉山:引进“双一流”高校 8 月 6 日,中共眉山市委四届十八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 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决定》指出,将高水平建设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积极争 取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在眉设立研究院。 以下为《决定》原文(节选): 建设高水平大学城。聚焦“双一流”招院引所,以岷东新区为重点,打造宜 50 学宜业、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学城。高水平建设四川大学眉山校区,积极争取电子 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在眉设立研究院。支持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商 学院、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等建设高水平院校和专业,打造职 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区。加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鼓励高校与 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开设品牌特色专业,加强联合技术攻关。 据悉,在今年 1 月,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签约仪式在眉山市举行,标志着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正式落户眉山市岷东新区。这是四川大学首次在成都之外 布局校区。 四川大学眉山校区项目是四川大学与眉山市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在眉山市布 局的新校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建设国家战略和“四点一线一面”教育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体现,是助力四 川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全面引领“成德眉资同城化”高等教 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四川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四川大学 眉山校区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的总体原则实施,项目 位于眉山市岷东新区东部组团,拟规划用地约 3000 亩,师生规模约 20000 人。 其中一期建设约 1000 亩,计划于 2023 年 9 月正式实现对外招生。 ——青塔微信公众号 2021 年 8 月 2 日 51 更多高教信息请参阅: 规划与学科处网站 http://fzzlyghc.bjtu.edu.cn/ 规划与学科处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交大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本期编辑:武文斌 联系电话:51684213 电子邮箱:fzghyxkjs@bjtu.edu.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