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关于促进学生学科竞赛的若干举措(试行)终稿20211220.doc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 关于促进学生学科竞赛的若干举措 (试行) 为了进一步推进智能工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增 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和主动性,提出以下举措。 一、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可申请免听与竞赛内容相 同或相近的课程。 1.课程免听是指学生在选修某门课程后,经批准可不参与本 课程的全部或部分学习过程,只须参加课程考核,以获得相应成 绩和学分。 2.申请课程免听的学生应提前 1 周填写《智能工程学院课程 免听申请表》(见附件 1)并附相关说明,经竞赛指导教师确认、 任课教师审查,学院审核同意,报教务处备案后,准予免听。 3.在课程免听期间,学生必须按时向任课教师提交该课程的 学习笔记、作业等,按时参加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及各类考核。 任课教师有权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时终止学生的课程免听,任课 教师应填写《智能工程学院免听终止告知表》 (见附件 2)并告知 学生终止免听,恢复正常听课。 4.获得免听资格的学生名单需公示 3 个工作日。 二、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可申请免试免修 与该竞赛相关课程。 1.课程免试是指学生参加教学计划的课程学习,在达到规定 1 条件时,可以申请免去课程考试而取得学分。课程免修是指学生 不参加某门课程的学习,但经考核或通过有关认证获得该门课程 的成绩和学分。 2.免修免试课程的成绩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参赛成绩和 课程教师意见讨论决定。原则上获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成绩为优 秀等次,不低于 90 分;未获奖,成绩等次不低于良好,分数不低 于 80 分。 3.免修具体办理程序:学生须在开课前一个学期填写并递交 《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修申请表》(见附件 3),学院和开课院 部审核同意,报教务处备案后,免修该课程。 4.免试具体办理程序:由学生个人在考试前 1 周提出申请, 填写《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试申请表》(见附件 4)一式三份, 将申请表和有关证明材料等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备案。 5.获得免试、免修资格的学生名单需公示 3 个工作日。 6.课程免修、免试仅限专业课程。 7.每学期免试、免修课程合计不超过 6 学分。 三、毕业班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可申请学院顶岗实 习岗位。 1.学院按要求设立顶岗实习岗位和数量。 2.毕业班学生提出申请。 3.学院组织面试和录用。 4.获得学院顶岗实习岗位的学生名单需公示 3 个工作日。 2 5.学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获得学院顶岗实习岗位的学生 申请在校住宿。 四、本文中所指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公布的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学科竞赛省级赛事的认定名单(含 培育) 。 五、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智能工程学院解释。 附件 1: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听申请表 附件 2:智能工程学院免听中止告知表 附件 3: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修申请表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 试申请表 附件 4: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试申请表 3 附件 1: 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听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学号 所在院系 联系电话 民族 所学专业 身份证号 竞赛名称 免听课程 籍贯 指导教师确认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 学 开课学期 20 —20 (签名) 分 学年第 学期 教师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任课教师 意见 开课单位 意见 学院 意见 教务处 意见 注:本表格一式三份,审批后送任课教师、学院、教务处各 1 份。 4 附件 2: 智能工程学院免听终止告知表 姓名 性别 学号 所学专业 民族 年级 联系电话 身份证号 免听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籍贯 课程编号 20 —20 学年第 学期 总学时 学分 中止免听理由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备 注 课程免听仅限于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不得申请免听。 注:本表格一式三份,审批后送任课教师、学院、教务处各 1 份。 5 附件 3: 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修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学号 所在院系 联系电话 民族 所学专业 身份证号 竞赛名称 免修课程 籍贯 指导教师确认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 学 开课学期 20 —20 (签名) 分 学年第 学期 教师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注:本表一式三份,审批后分别交给学院、开课单位及教务处存档。 日 任课教师 意见 开课单位 意见 学院 意见 教务处 意见 6 附件 4: 智能工程学院课程免试申请表 姓名 性别 学号 所在院系 联系电话 民族 所学专业 身份证号 竞赛名称 免试课程 籍贯 指导教师确认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总 学 时 学 开课学期 20 —20 (签名) 分 学年第 学期 教师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注:本表一式三份,审批后分别交给教师、学院、教务处存档。 月 日 任课教师 意见 开课单位 意见 学院 意见 教务处 意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