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2.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3.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4.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5.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6.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7.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2.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3.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4.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5.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6.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Warning: unlink(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www.economicdaily.com.cn/_runtime/logs/2024-06-07.log): Permission denied in D:\wwwroot\myf_wenku\wenku-cms\core\src\Common\Libs\Log.php on line 56
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经济文库

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

5 页 21.45 KB 访问 1092.97下载文档
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
当前文档共5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期末论文).docx

政治哲学导论期末论文 哲人为什么要返回洞穴 ——《理想国》第七卷的一个政治哲学的解释 王健桥 2013202552 强制哲人返回洞穴涉及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处理的最重要的主题,即卷二 中格劳孔要求苏格拉底证明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正义的生活都比不正义的生活更 好。同时这一问题也历来是《理想国》中政治哲学的难点所在,关系到柏拉图美好 城邦(Kallipolis)是否可能的关键。本文关注苏格拉底要求哲人下降这一问 题,力图证明强制哲人返回洞穴并不与柏拉图的正义观念相矛盾。 关键词:洞喻,统治,教育,爱欲,美好城邦 介绍 在《理想国》的第七卷开头,洞穴比喻被用来说明柏拉图的知识论与形而上学、 教育与政治哲学方面的主题。这个比喻可以被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关于“上 升”,用以说明教育以及缺乏教育对人的本性所产生的影响。后半部分涉及到“下 降”,哲学家看到了太阳,接触到永恒真理后重返洞穴,放弃了幸福生活而和他愚 昧的朋友们在一起,这一段体现了哲人统治城邦这一政治哲学主题。 “在既已攀登上去了,而且也已有了足够的观察之后……我们就不再允许他们做我们 现在所允许的事了。” “那就变成,”他(格劳孔)说,“我们是要去对他们行不义了,要去使他们过一种 较低等的生活了,而本来他们是能够过更好的生活的?” ——《理想国》第七章 这里,追求正义背后的悖论特别清楚的显露出来。对于强迫哲人下降的说法, 格劳孔反驳道,哲人本来能过一种更好的生活,现在却强迫他过一种的糟糕的生活, 这是不正义的。我们依旧记得,理想国整部对话的主旨不是要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 而是要决定,对个人来说正义的生活和不正义的生活,哪种更好。我们已经按照城 邦是大写的灵魂的假设建立了城邦,并且显然对城邦而言的正义并不是对个人的正 义。这种要求不仅让我想起了之前苏格拉底对卫士阶层的管理,哲人和卫士都因为 城邦的利益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但情况对于哲人更加剧烈一些,对于卫士阶层,由 于之前的讨论,他们的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还获得了一致的统一(对荣誉的追求); 但是对于哲人来说,由于他们看见了太阳,必将走向追求善的道路。他们的私人领 域,毫无疑问,是追求知识;在公共领域,是城邦中的统治。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 着某种矛盾? 首先我介绍一下广受批判的施特劳斯关于这一矛盾的观点:他坚信哲人并不情 愿返回洞穴成为统治者从事政治,劝说是无效的,必须强制他们返回城邦。而这需 要城邦中的其他公民相信,由哲人进行统治对他们是有益的,这就需要在哲人王政 体建立之前由哲人劝说城邦公民接受哲人的统治并强制他们返回城邦。而哲人是不 愿从事政治的,因此不可能有哲人劝说城邦公民强制自己回归城邦。因此真正走出 洞穴的哲人不可能回归城邦进行统治,美好城邦因而也是不可能的。 此处施特劳斯的一个很强的假设在于哲学家不能被说服只能被强迫,而且是来 自外在的强迫。但我想论述的是下降到洞穴应该被认为是出于内在的强迫性而不是 外在的压力。因为整部理想国中都强调了统治者应该如何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很清 楚的推论出教育是统治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且那些管理城邦的技术性的工作可 以分配给那些次一级的辅助者或者潜在的哲学家们。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也强调了 这一点:统治者的除了“教育和抚养青年”之外的所有其他职能“都是次要的”。 因此,对于“下降到洞穴”这种强迫的理解可以等价于哲学家是否“受迫”对他人 去进行教育,下面我们来考察哲学家对于教育的态度。 关于教育 对于教育的讨论主要出现在《理想国》的第一章。在文章的开头,苏格拉底看 似被珀勒马科斯“强迫”地留下了,但从文字中可以明显的获悉,他其实是被晚宴 和火炬赛马而吸引。但至于后来他究竟是否看到火炬赛马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其后 面兴致勃勃地与众人谈论来看(第五六七章内容显然是插入的一部分额外的讨论), 将其留在佩里欧斯港的原因显然是这种哲学讨论。 作为对比,特拉叙马霍斯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特拉叙马霍斯指责苏格拉底只 会提问而不给出明确的答案,进一步,他说明苏格拉底不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因 为他的提问和反驳都建立在爱虚荣上,他的目的是在论辩中获胜而不是要获得知识, 因此他认为苏格拉底明显是更爱虚荣而不是爱智慧。反观特拉叙马霍斯,尽管他有 着自己的见解(明确他相信这是合理的),他却不肯讲出来除非能获得金钱和荣誉。 这种对比就体现了这两种知识分子的区别: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他的知识在于提 问;而特拉叙马霍斯,作为诡辩家,宣称知道一切问题的答案;第二种区别就是哲 学家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为了爱好而工作但诡辩家是一个职业者,为了金钱而劳作。 但毫无疑问,他们确实都有着不愿意说出自己见解(不愿意施教)的倾向。随 后,通过类比苏格拉底论证了:统治的任务是繁重的,人们不会愿意去实践政治家 的技艺,除非有某些外在的报酬作为从事政治活动的诱惑例如卑贱者从政为了钱, 野心家从政为了荣誉,而也正是因为他们有所求,他们不能成为最好的统治者。高 贵的统治者既不是为了钱的劳作者也不是野心家。 教育职业教育者为了名利而施教;那么哲学家们,作为业余爱好者,就是为了 防止不如他们的人污染青年人的世界么?我觉得并非如此。哲学家不是神仙,他不 是自足的,他是一个有需要的凡人,他被催促去繁殖,他渴望在传播时使自己的爱 不朽——这种传播是教育而不是动物的繁衍。 为什么要向往传播呢?因为这是我们平凡之中的不死的与永恒的元素。既然我 们已经同意,爱人盼望善永远地属于他自己,那么由此可以得出,我们必然向往不 朽并且向往善——也就是说,爱是对于不朽的向往(《会饮篇》206e - 207a) 通过教育,并在身后留下成为哲学家的学生,哲学就达到了此世的不朽:它创 造了一个哲学传统,后代可以生存于其中并回忆起他们非凡的祖先的光荣。 关于上升和下降中“强迫”的爱欲 在洞穴譬喻中,有着各种关于暴力的表述:“首先,假设他们中的一个人首先 获释了,突然被迫站了起来并转动脖子”“他不情愿地被拉上了一条陡峭、崎岖的 上坡路。他被抓的牢牢的,一直被迫走到了太阳下面”。在这段上升的过程中,充 满了“强迫”这样的词语,这段过程,毫无疑问,描述地是一个人上升到可知世界, 看到善并追寻哲学真理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中的“强迫”从何而来? 《理想国》并未直接的给出回答,但是《会饮篇》中的记述表明,正是苏格拉 底的爱使他的学生“转身”并且艰难地向知识攀升,这种爱的力量也正是把囚犯拖 向阳光这个过程的力量。卷七中有两个段落(英文版:519d - 521b;中文版: p252-p254)是表现出哲学家下降去统治乃是出于强迫,违背哲学家自然意愿或对 智慧的爱欲的。但是在这两个段落间,说到上升也是强迫性的,“我们作为这个国 家的创建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 并上升到那个高度…” 同时,他也强调,”对于知识的获取,自由人都不应该成 为奴隶,如果知识的获得也是在强制之下进行的,那么知识就不会在头脑中扎根”。 一方面是强迫的灵魂转向,另一方面是自由的知识获取,这是矛盾的么?我认为, 这种强迫就是如我们之前所说,来自于哲学的爱欲。一开始,这种强迫显得是一种 暴力,因为久困洞穴的人们可能无法接受真实的情景,他们会显得抗拒,但是在经 历了长期的教育过后,对哲学的爱欲对真理的追求就会占据主导,哲学家“在领悟 每一个事物的本性之前,不会松懈强烈的爱,这种爱也不停息,…,而一旦靠近它, 并与真正存在结合,生出了理智与真理,他就会懂得真理...从而他的劳苦才能平 息,但是在此之前做不到这一点”。可见上升过程中,劳苦一直存在(恰如统治也 是一种疲惫的事业),所以总需要一种强迫催促前进,但这种强迫并不与内在需要 相冲突。 既然上升过程中的“强迫”其实是一种爱欲表现,那么下降过程中的强迫会不 会也是一种爱欲呢?我们在上文已经说明,哲学家进行教育不只是为了防止不如他 的人毒害青年,还是出于对不朽的向往。这种对于不朽的向往也许可以被解释为一 种哲学之爱;除此之外,爱的对象也是混合的,在《斐德罗篇中》,爱智慧的爱与 恋童癖的爱是同一种的爱,哲学家作为一个教育者在不同的活动中的展现他不同的 爱欲。因为教育是哲学王统治的主要任务,在考察统治和爱欲的关系时,这种关系 可能依然成立:柏拉图在提到政治与教育活动时,也提及到了需要“最重要智慧” 的从政与立法,是一种爱欲活动,一种“生殖”的形式(《会饮篇》,209ab)。 有抱负的政治家的“生殖的本性”把他吸引到志同道合者那里,形成最稳固的哲学 友谊或团体(《会饮篇》209c)。那么我们就提出一种可能,当我们在《理想国》 中谈论强迫哲学家下降时,这种“强迫”是不是和最初的那种上升一样,是一种发 自于爱欲的内在的一种不得不做的举动呢? 上述我们为了研究统治的强迫性,将其缩小成教育的范围。教育也是劳累的, 但处于爱欲的冲动,哲学家们仍然会对他人进行施教。下面,我将要论证下降到洞 穴是出于哲学的内在必然性,而不是外在的强迫:虽然在描写下降到洞穴时用了强 迫这个词语,但 eros 在理想国中就是一种强迫,哲学家总是会被描绘成充满爱欲 的人而把哲学追求描绘成对爱欲的渴望,因此这里的强迫是一种哲学家的内在需要, 他需要去接近大众并去统治或者说教育他们。 原因一,《理想国》中虽然明确说了强迫哲学王统治是一种不正义,但是我们 应该记住,这句话是第一次由格劳孔说出口的!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通篇都不是对 哲学家说话,而对非哲学家来说。因为试图说服他们,所以苏格拉底必须将自己的 论证建立在这些非哲学家的逻辑架构上,而不能只以自己哲学家的逻辑进行阐释, 那样将毫无用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哲学家合理的东西,对于非哲学家可能难 以接受。结合文本来看,对于非哲学家,上升是强迫性的暴力,统治却不应该是强 迫性的下降,而是最有吸引力的活动。苏格拉底的建议其实是格劳孔(或者说所有 的希腊人)应该对哲学有着充分的体悟之后再投身于政治,靠政治为生。在当时的 背景下,对非哲学家而言,外部收益(荣誉,金钱,野心)乃是从政的前提条件; 但理想国中的一个毫无疑问的主旨是,个人不应该靠政治生活,而应该靠哲学生活, 为哲学生活。因此面对非哲学家如格劳孔的这样的质问,苏格拉底的回答也是依据 其逻辑,说明这是一种“强迫”。但苏格拉底还说明了这种强迫并非永无止境的: ...所以,当他们已经培养出了象他们那样的继承人,可以取代他们充任卫国 者的时候,他们便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在那里定居下来了...(第七卷,280) 再把所有人划分为哲学家和非哲学家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理想国的论 证只适用于非哲学家们,那么这种上升又下降后的强迫也是对非哲学家来说。 苏格拉底在对非哲学家讲话往往会采取与之辩论对象的视角,这种现象在其他 部分也有出现。卷一中,他接受了特拉克马霍斯的视野,证明了“政治是非自由的 活动,需要外在的诱惑”。与此相似,在卷四中,阿德曼托斯反对财产共同体提议 时,苏格拉底的回应为,统治者必须为了共同的善而牺牲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幸福。 无疑,从爱财者的角度看来,统治阶级确实为城邦做出了极大地牺牲,但是从爱普 遍但不爱特殊的哲学家角度来看,共产主义不一定是个体利益的牺牲。以苏格拉底 为例,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对财产或者家庭有所执着。我们在此可以假设,由于 哲学家的执着于对智慧的追求,因此并不十分看重物质和金钱的富足。但他依旧从 阿德曼托斯的观点出发,推出了私有财富的禁止构成了统治者的自我牺牲。从这个 角度看,对于统治是一种奴隶性非自由的观点,需要我们小心加以鉴别。 其次,《理想国》有各种推论与统治是奴隶性的而不是使人高贵的活动相矛盾。 我们已经看到,苏格拉底说,下降到洞穴要求灵魂的“成长”与“完善”,这似乎 说明了统治需要哲学家的成长。但同时,关于哲学家类似画家擦净城邦画板,并依 照真善美重新绘画的这个比喻,似乎也说明了哲学中的 eros 与专制的 eros 的相似 之处。罗森在他的著作中表示,“如果 eros 是与傲慢,专制联系紧密,对于苏格 拉底而言,重要的在于尽量减少 eros 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然而无论苏格拉底如 何看待画家,他都没有认为他的活动是非自由的或者是奴隶性的苦役;在为外在利 益(金钱或者荣誉)服务时,他们本身的爱欲并没被遏制。从这个角度看,哲学家 为城邦所承担的责任和为公共利益的牺牲,也许恰恰如画家为金钱或荣誉所付出的 那样,并不是不可忍受的。 第三,统治未必是与追求哲学相矛盾。我们之前已经看到,统治者所要做的一 项重大的,甚至于必要的事乃是教育与抚养青年人,因此下降的一个很大的部分在 于教育。而关于教育这回事,哲学家会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即对不朽的向往,这很 难说是一种外在的强迫。 最后,苏格拉底要求认识到形式和善的哲人返回洞穴进行统治,这是一个政治 领域的话题。但我们不要忘了,这个城邦上的类比其实是为了说明灵魂的正义性。 就政治领域而言,迫使哲人返回洞穴南面引起“行不义”的疑问。但是在灵魂领域, 毫无疑问灵魂的理性部分不能离开欲望和意气,尤其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表现为营 养灵魂的欲望。《理想国》的理论构架依然是要维护灵魂的统一的,那么我认为, 哲人出于自身存在的要求,应该是要返回洞穴的。 结论: 上述我们为了研究统治的强迫性,将其缩小成教育的范围。教育也是劳累的, 但处于爱欲的冲动,哲学家们仍然会对他人进行施教。通过类比,我们认为统治未 必是与哲学家的天性有所矛盾的。同时,我们细致的研究了《理想国》中关于统治 和强迫的文本表述,发现理想国中的逻辑是建立在非哲学家的视角上,下面,我将 要论证下降到洞穴是出于哲学的内在必然性,对于统治是一种奴隶性非自由的观点, 我们要怀疑是否一定对哲学家成立。因此,我们证明强制哲人返回洞穴并不一定与 柏拉图的正义观念相矛盾,下降到洞穴的强迫也许可以用哲学家下到他的学生那里 去的欲望来解释。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刘国伟译注,中华书局,2016 2.史蒂芬.史密斯:《政治哲学》,贺晴川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3.罗森:《哲学进入城邦——柏拉图理想国研究》,朱学平译,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6 4.余纪元:《理想国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老师发的 pdf 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