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国语学院报338期.pdf
第 338 期 2016 年 9 月 30 日 Zhejiang 中共浙江外国语学院委员会主办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浙内准字(GX)第 001 号 学校官方微信 E-mail:ybbjb@zisu.edu.cn 胸怀家国, 放眼世界, 追逐梦想 做大气开放的浙外人 学校隆重举行 2016 级新生开学典礼 校党委书记宣勇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校长洪岗作开学典礼讲话 基我 金校 会与 共德 同国 签帕 署绍 合大 作学 协、 汉 议斯 · 在这美 本报讯(记者 毕莹)秋风送爽, 丹桂飘香, 好的金秋时节, 浙外迎来了 2278 名 “小石榴” 。9 月 19 日 晚, 2016 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校田径场隆重举行。校党委 书记宣勇、 校长洪岗等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典礼。校 党委副书记赵伐担任主礼, 用中英文主持了典礼。 今年的开学典礼分为三个篇章,是建校以来最隆 重最盛大的一次开学典礼, 是学校将典礼文化作为“多 元、高雅、 现代”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抓手的一次精彩展 现。 在典礼上, 宣勇为新生代表亲手佩戴校徽,标志着 2016 级新生正式成为浙外人,祝福他们在浙外开启人 生新篇章。 洪岗作题为“做大气开放的浙外人”的讲话,欢迎 同学们从全国各地而来, 因为共同的选择相聚浙外。 在讲话中, 洪岗向新同学们介绍了杭州在 G20 峰 会上的精彩呈现,以及我校师生以专业服务助力 G20 杭州峰会并赢得的社会广泛赞誉。洪岗指出,峰会的胜 利召开将成为杭州迈向国际化的新起点,而我校将踏 上全面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新征程。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杭州的城 洪岗勉励新同学们, 市气质, 浙外的校园气质将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你们的 精神气质, 希望大家在城市国际化的熏陶下,在校园国 际化的浸润中, 成长为一名大气开放的浙外人。 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大气开放的浙外人,洪岗要 求同学们至少做到三点: 一是拥有开放的理念。同学们 舞台上,暑期参与 G20 杭州峰会志愿服务和礼宾 。典礼现场,11 位 身处开放发展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开 生也被学长们亲切地称为“小石榴” 需要创新 “我最喜爱的老师”受邀与校领导一起为“小石榴”们的 接待的师生代表们,身着整齐的志愿者服装,向新生们 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眼光, 需要变化的思维, 全体新生在艺术学院 2016 级音教专业 展示了浙外人以扎实的专业功底、热情周到的服务助 的胆魄。同学们只有始终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才有可 代表佩戴校徽。 牢记“明 力峰会的良好风貌。 能达到人生的新境界, 才有可能共同创造一个新世界。 倪杞杭同学的带领下向祖国和学校庄严宣誓: 典礼的第三篇章是文艺表演环节,教师、老生、新 二是获得开放的知识。做浙外人需要学问端正、学贯中 德弘毅,博雅通达”之校训,明礼守信,尚德修身;勤学 追逐梦想! 生三人同台主持,舞蹈、快板、外文歌曲串烧、器乐合 多元文化荟萃,同学们应抱着 笃行,持之以恒;成长成才, 西。我校多国语言争艳, 武术表演、阿卡贝拉……绚丽的舞台、美妙的旋律、 典礼进入第二篇章。英文学院教师楼翎作为教师 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态度,秉持开放发展的追求, 婉转的歌喉、生动的语言……浙外让不同 加以吸收内化, 兼容并包, 这也是校训中 “博雅”二字的 代表发言,以流利优美的美式英语向新生们介绍了自 灵动的舞姿、 从这 的音符、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在这里 内在要求。同时, 飞速发展的社会也为我们带来了日新 己的英语学习经历,告诉大家英语是一个万花筒, 月异的知识, 同学们也要学会学习,并保持终身学习的 个万花筒里可以发现一个新奇的世界;义乌商贸城总 汇聚,并显得分外融洽与和谐! 整个典礼历时两个小时,秋风时时带来阵阵细雨, 状态, 常学常新, 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三是养成 经理骆建军作为校企合作单位代表发言,表达将如继 西语学院 2013 级意大 领导、老师、教官、新生以及所有的演职人员都没有使 开放的心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仅有鲜花和掌 往地大力持我校学生创业创新; 反而被此情此景深深感染着。 声, 更有风雨和挑战。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获得的机遇 利语专业学生杨瑜作为老生代表,向新同学们介绍了 用雨具, “钱塘清嘉,和山苍苍;译馆方言,荟萃一堂……” 无论 自己学习与创业的经历,欢迎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创 是不同的, 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也是各异的, 你们处在什么样的境地, 都希望你们用开放包容、积极 新创业的队伍中来。新生代表程瑜赟作为本环节的客 伴随着悠扬的校歌,2016 级新生开学典礼缓缓落下帷 们开启了 串主持, 与发言嘉宾进行了互动采访, 一首“浙外青年” 幕,带着今晚的感动与难忘,浙外的“小石榴” 健康的心态看待世界、 看待人生。 今年是 2016 年, 因为是 “十六” 的谐音, 2016 级新 诗朗诵掷地有声地表达了浙外新生们的自豪与梦想。 大学的逐梦之旅! 本报讯(通讯员 屈利 君)近日,校长洪岗教授会 见了德国副校长乌苏拉·罗 伊特纳教授和汉斯·赛德尔 基金会负责人邵贝德博士 等一行, 并正式签署了三方 合作协议。 洪岗对远道而来的德 方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向来 宾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办学特色、国际化办学方 向、德语专业现状等情况。 洪岗指出, 2016 年是浙江 省教师教育的改革之年,我 校率先在全省开展教师发 展学校建设,这不仅可以接 更有 纳省内的师范生实习, 基础与实力接纳国际师范 生体验中国的学校文化和 课堂实践。此次合作将以 共同建设“国际化教师发展 学校” 、 国 际科 研 合 作 平 台—— —中德教育研究所为 抓手,推动双方大学生的实 习与交流,推进浙外德语系 更好更快地建设。 洪岗表示,三方合作协 议 成功 签署 是 过 去 28 年 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精诚 合作的结果,是过去 6 年 与帕绍大学强强联合的结 果,是过去 60 余年我校致 力于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 的结果。今后,我校愿继续 与帕绍大学、汉斯·赛德尔 基金会还有浙江省基础教 育界深度合作,构建一个创 新、活力、 联动、 包容的中德 教育交流机制, 为深化两国 关系、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做出贡献。 会上,三方负责人还共 同为杭州市学军小学、杭州 市卖鱼桥小学、杭州新世纪 外国语学校和杭州长江实 验小学授予“国际化教师发展学校” 牌匾。 国际处、教师培训学院、科研处、 教务处、西语 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谈,并就科研合作、 学位授予、交换生管理、中德环境教育合作项目开 展等充分交换了意见。 《浙江日报》、浙江新闻频道、 《浙江教育报》 《都市快报》等多家媒体,对本次签约暨授牌仪式 进行了现场报道。 赛 德 尔 校党委书记宣勇向老同志作情况通报 共叙美好情意 共谋学校发展 学校 本报讯(通讯员 颜纯军 刘涛)9 月 21 日, 举行离退休老同志情况通报会。校党委书记宣勇通报了 学校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的相关安 排。党委委员、 组织部部长张环宙主持会议。 宣勇代表学校党委对老同志关心支持学校各 项事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他说, 今年年初, 学校根 据中央、 省委相关部署要求,结合改革发展实际,确 定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新一轮办学思想大讨 宣勇强调,学校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离不开 论、 “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等十项重点工作,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上半年各项重点工 老同志们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老同志一如既 往地支持学校发展,继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并 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家庭幸福。 宣勇指出,目前学校正处于进一步提升质量、 衷心祝愿老同志们身体健康、 与会老同志们畅谈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纷纷献 彰显特色的关键时期。下半年学校将再接再厉,以 开放的思想、创新的理念、扎实的作风,抓紧抓实抓 计献策,场面热烈感人。 近期退下来的校领导,离退休的教授、处级干 活各领域工作,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 部,离退办负责人等 30 余人参加通报会。 成,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参军入伍 报效祖国 浙外“新兵”勇担当 学校举行 2016 年大学生应征入伍欢送仪式 2016 级英语专业新生何谢雯同学开心地在 “我是 头条” 迎新模型前留影。该同学为我校新生(省内)文科 最高分。 赵庆荣情真意切地说,年轻学生能够投身国 智超、国贸专业的张坤,他们在 G20 峰会结束后就 本报讯 (记者 毕莹 / 通讯员 饶磊)9 月 19 日 下午,学校举行 2016 年大学生应征入伍欢送会,校 家国防建设是非常光荣的,部队建设也十分需要 已经前往部队报到。 杭州市共征兵 30 名女大学生,西湖区有 5 个 党委副书记赵伐、副校长赵庆荣为即将步入军营的 英才、需要智力支持。我校一直有着军民共建的优 分别是 2014 级应化专业的 与他们共话担当,坚定建功军营、报效 良传统,特别是在与第一集团军的共建上。现在, 名额,全部为我校女生, 大学生送行, 同学们能够加入其中,军民共建增添了新的形式、 楼黄理,2015 级口译专业的王宇彤、计算机专业的 国家的信心和决心。 欢送会上,赵伐充分肯定了今年我校征兵工作 新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到了部队立新功,给学校添 伊媛、翻译专业的沈怡、英语专业的季仲妍。其中, 王宇彤同学以杭州综合分第一的排名被分配到空 取得的可喜成绩,对应征入伍的同学们表示祝贺。 光彩。 会上,与会领导向新兵代表颁发入伍通知书并 军 34 师重要岗位。 他说,能够参军入伍是同学们的光荣也是学校的光 今年我校应征大学生们所展现出来的整体素 荣,祝愿同学们在部队通过锻炼能够更快更好地进 佩戴光荣红花。 西湖区两级征兵管理 步成长, 成为一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同时,不要放 今年是我校大学生应征入伍人数最多的一年, 质和专业水准赢得了杭州市、 松专业学习,时刻牢记自己是浙外的一名大学生, 共有 9 名学生通过各项审核光荣参军,其中男生 4 部门的认可和赞赏,也为学校赢得了赞誉。 女生 5 名。4 名男生分别是 2013 级数学专业的 校人武部、学工部及相关学院的负责人参加了 为学校争光。欢迎大家利用休假时间回校与同学们 名, 分享在部队中的成长经历。 赵逸峰、国贸专业的王洁康,2015 级德语专业的谈 欢送会。 标题新闻 杭州市委、 市政府致信—— — 感谢我校为服务保障 G20 所做贡献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大讨论 】 2016 年 9 月 30 日 大讨论 推进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 暑期中层干部读书会讨论小组发言(摘编) 编者按: 9 月 8 日,校党委书记宣勇在暑期中层领导干部读书会上,就推进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作了重要讲话。全体中 层领导干部分为 6 个小组,围绕书记讲话,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现将小组发言予以摘编刊发。 第一小组: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 建设 小组发言人赵银德:经过交流讨论,我们 组就学校 “国际化人才培养及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建设” 形成以下共识: 关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 “ 浙外”的标签以及学校确立的“国际 目标规定了 “浙外的师资队伍” 化特色高校建设” 的, 学校 “十三五” 的师资队伍建 应当是 “国际化” 设当服务于“十三五”的核心任务: 国际化人才培 养的需求。 第二,良好的师资队伍规划,应当建立于对 过去师资队伍建设的教训总结和找短板的基础 上,也应当建立于对将来师资队伍需求的正确预 期之上。浙外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现有 的基础已经完全不同于六年前。在新的发展阶 段, 对师资队伍建设要有新的要求和新的举措。 第三,关于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首先强 调的是国际化和全球化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宽 容心的培养和自我参考标准的克服,这就需要加 强学习和沟通。国际化师资队伍至少应当具有两 大表面的特质: 一是外语能力; 二是国外的经历。 外语能力的提高,作为劳动密集型产物,更多的 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当然也需要学校领 导的支持。关于国外经历,这些年我们学校的支 其他高校很少有这种情况。到了新 持力度很大, 的阶段,我们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了,我觉得出 国的项目要跟我们真正的需求充分结合起来。现 在出国的渠道很多,有学校支持的项目,也有非 学校的, 还有国家的。我们小组讨论认为应当进 行分类化管理, 对校方支持项目应当硬化任务要 求并加强考核; 对校外项目更多地发挥老师的优 势, 自愿地进行选择。 第四,怎样提高现有的或新组建起来的师资 队伍的效率?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整合手段,通过 新的要素组合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产 出。 关于国际人才培养: 第一, 真正的浙外就应该是个进行国际化教 学的高校。市场对浙外老师、 浙外学生有着天然 的国际化期待。 第二,作为特色类高校,鉴于所拥有资源的 稀缺性和局限性,浙外的人才培养应当有所选择 和取舍。如果说我们要打造专业优势,那就是要 把特色做强。 第三,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我们的 选择就是在培养一般性国际贸易人才的同时来 通过外语能力提升来增强不可替 突显外语优势, 代性。 第四, 人才培养应该体现在专业建设的过程 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中。过程太重要了, (召集人: 周彩英 卢真金,成员:曹仁清 胡晓 红 姚旻 毛立峰 周彩英 蒋艳霞 杨平 马卫红 李 倩 赵银德 卢真金 马新生 林刚 李宁 ) 第二小组:社会服务与创业 小组发言人吴卫东:小组讨论主要围绕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往哪里去?” 等三个命题开展讨论: 我们是谁? 我们认为,从大学的三大功能定位看,社会 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一定要有高境界的顶层设计。 从大学的发展逻辑看,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主 “化” 什么。 流趋势, 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从哪里来? 团委组织的国际志愿者服务是学校社会服 务的特色与亮点,但是学生的学分如何认定,参 与志愿活动的专业教师如何考核业绩等问题值 得我们思考。 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学院以服务跨境电商为 宗旨,对接社会需求,但如何真正让学生注册电 商,教师率先垂范注册电子商务公司等一系列机 制问题亟待解决。 拉美所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拓展思 路,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面临如何真 校内研究资源的整合以及参加 正落实经费保障、 国际会议等系列问题。 省师干训中心有着 30 年服务全省基础教育 的品牌与口碑,提出了“一体两翼,双轨并行”的 发展思路,但面临着学科力量分散,人员梯队青 黄不接的困境, 难以形成产、 学、研一体的发展新 格局。 继教学院积极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创建 多语种考试中心,但是硬件条件差,人手少成为 发展的困境。 教师发展中心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 化服务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对部门的发展 也有比较高的定位,但是部门的性质定位以及运 作机制问题成为发展的瓶颈。 月刊社通过开辟国际化专栏为学校国际化 发展添砖加瓦。 校友会从无到有,利用情感纽带拓展学校的 办学空间,并为成立海外校友会做出努力。 我们到哪里去? 学校社会服务与创业工作存在着顶层设计 不清晰、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保障不充分、手段 路径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应对社会服 务体系进行发展目标与愿景的描述:以实践、研 究、教育、情感、经营为载体,着力打造“创新、联 动、多元”的服务于社会国际化的创业之路,形成 集“发展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可 持续发展社会服务生态系统。 社会服务的载体不同, 其主导的 就体制而言, 为 价值取向就不同, 如志愿者服务是以 “发展效益” “社会效 主导, 兼顾 “社会效益” ; 科学研究载体是以 益” 为主导, 兼顾 “经济效益” ; 教育为载体的培训活 动是以 “发展效益” 和 “社会效益”为主导,兼顾 “经 济效益” ; 情感为载体的校友工作是“社会效益” 和 并举; 以经营为主的产业服务是以“经 “经济效益” 兼顾 “社会效益” 。 济效益” 为主导, 就机制而言,应该打破学校部门、学院之间 的壁垒, 通过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建立联动 机制, 并分享联动成果。 就资源而言,应深挖与链接相结合,构建校 内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平台,不断拓展国际视野, 挖掘学校教师的国际化资源,对接各种国际组织 与非政府组织(NGO)。 就路径而言,以产、学、研一体的项目为抓 手,构建社会服务的品牌,培育和凝练其文化 内涵。 (召集人:周中山 黄伟,成员: 金运成 沈钢 邵 振丽 范剑秋 方美玉 唐俊 周中山 吴卫东 何伟强 黄伟 李春美 蒋志萍 毛建华 王佳玉) 第三小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小组发言人俞海山:第一方面,关于我校 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的认识。我们小组对学校加 强国际化特色高校的认识是高度一致的,认为这 宣书记的讲 非常迫切、 非常及时。大家一致认为, 话高屋建瓴,有高度也有深度,提出的观点具有 指导意义,提出的一些问题富有启发,为我们中 层干部以后开展国际化特色高校工作指明了方 向。 第二方面,关于制订我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 设“十三五”子规划的看法。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十三五” 子规划,应当与我校整体的《规划纲要》 保持一致。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学科 建设、校园文化、党的建设都要反映国际化特色 高校建设的要求。应当明确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的定位。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则是学校发展的龙 重要支撑。无论是人 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 才培养,还是服务地方,如果离开了科研与学科 支撑,则是难以想像的。国际化特色科研平台需 要重点投入。昨天宣书记提出我校新建“城市国 际化研究中心” ,这很好,但需要投入,主要包括 人才引进、 资金、 体制机制的保障与投入。另外, “十三五”期间,新建科研平台可能不宜太多,我 校资源十分有限,应当集中资源、集中投入。处理 的关系。我 好科研与学科建设中的 “顶天与立地” 们非常认同宣书记昨天报告中提出的科研要围 “立 绕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社会需求的思路,即要 地” 。同时, 我校还有 5 个省一流学科,所以学科 建设必须做 “顶天”的内容, 以符合将来省里对一 流学科验收的需要,高层次的项目、论文、奖项是 以后学科验收所必需的。另外,我校“十三五”规 需要早谋 划纲要中提出的硕士点建设非常重要, 划、 早投入。 第三方面,关于推进我校国际化、特别是推 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国际化的经验与做法。教育学 院十分注重科研国际化,投入 30 万元与南非合 作科研,成果马上就产出;中文学院出台了政策 鼓励科研,对教学研究论文奖励 3000 元 / 篇,还 从政策上鼓励老师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中文学院 近几年的科研在全校内相比是好的。科技学院加 强创业学院建设, 成功地与阿里巴巴进行跨境电 子商务合作。科研处修订了业绩点计算办法,加 入了国际化科研的内容。 第四方面,关于推进我校国际化、特别是推 进科学研究与学科国际化的困难、希望和建议主 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老师课时太多,科研缺乏足 够时间。二是推进我校国际化, 希望加强协同,包 括二级学院之间的协同、二级学院与管理部门的 协同, 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以及专业之间、学科 之间的协同。三是建议推进国际化应当有两个层 面, 一是学校层面、二是学院层面,要充分发挥二 级学院的作用、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四是尽快解 决跨学院开课的课酬支付问题。 张传峰 俞海山,成员:洪岗 张传峰 (召集人: 俞海山 郑淑贞 樊宝英 高静 高亚兵 梅雪峰 王 姿妮 李敏 裘姬新 潘迎华 刘力 曹笑笑) 第四小组:国际化与校园文化建设 小组发言人田俊杰:小组成员们主要针 对以下几点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发表了见解。 在物质层面: 首先是景观。我们期待学校在今后的发展和 建设中,能在景观建设方面体现浙外多元文化特 “院” 都能按照所在学院的专 色, 四个院内每一个 进行景观设置。 业、 学科特色, 第二,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引进学生创业项目 等方式,开辟场地,开出咖啡书吧等经营性和文 化活动并行的场地,可以在这些场地内不定期开 展读书会、 诗歌诵读会、学术沙龙等,为师生们提 供可以休憩、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第三,设计和制作有浙外标识的纪念品。 第四, 校园文化的现代化。一些重要的标志是 宿 智慧校园的建设,如基础设施的门禁、 感应灯光、 舍、 教室设施使用, 学生学术资源的使用等。 在制度层面: 第一,我们应该尽早谋划,将留学生的管理 问题也逐渐纳入管理轨道。 另外,还可以充分发 挥留学生的作用,探索在校内设立留学生助学岗 位,可以在语言服务中心等提供翻译服务。 第二,在管理干部国际化视野的开拓上,能 否多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融合, 提升业务的国际化水平;在思政工作队伍的激励 和考核机制上,能否弱化考核指标,为他们多提 供学习平台和机会。 第三,各单位开展校园文化工作时将一些工 作简洁化、流程化,这也是现代化管理方式的一 种体现。 第四,是否可以在考核上也实现国际化,借 鉴国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实现考核制度的变革, 不在很大程度上和利益挂钩,以服务对象的满意 率为重要测评标准等考核方式。 在行为层面: 大家认为,可以在书院制的施行中,将仪态、 气质、气度等相关的课程嵌入到书院制教学计划 中,并给予一定的学分认定,让这些课程成为学 生大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浙外气 度。在语言学习上,通过在书院中开设“外语研习 营”等方式,吸引非外语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课堂 以外的任何形式学习到自己想要学习的语种,实 现多语言的融合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氛围营造上,可以成立国学、 外语诵读队,在特 定的时间和地点,诵读、学习、交流,在校园内营 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品牌培育层面: 目前各个学院都在积极培育自己的文化品 传统艺术、 悦读文化等, 牌, 如礼仪文化、商科文化、 很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们在文化品牌的培育 上, 逐步通过建设扶植, 进行顶层设计,将各学院多 元文化进行整合, 做精做实几个文化品牌。 (召集人:徐勇 盛玲,成员:赵伐 徐勇 盛玲 陶国霞 徐秀萍 毛振华 傅尧力 黄莺 田俊杰 周明 宝 顾黎明 郑聪霞 方浩 吴炜 金辛 朱建民) 第五小组:校园建设与综合保障 小组发言人陆根明:校园建设与综合保 障的基本思路是: 深化服务保障体制改革,构建综合服务保障 体系协同推进机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学 校上半年通过了《深化综合改革实施意见》,需要 尽快启动,使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带来建设性成 构架,能否定期召 效。其次, 按照学校现有体制、 开服务保障类联席会议?针对主要问题, 由学校 有关领导牵头,协调处理。同时,要加强执行力, 保障如供电、供水、信息技术等基本技术岗位的 正常运转,商讨是否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分类 管理, 以保证关键岗位队伍的稳定性。 加快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早日建成 , 以解决学校事业发展资源短缺问题。二期工程 施工面积近 6 万平方,涉及原杭外校舍改造、 功能改造、消防系统改造、水电改造等,需整体 规划,尽快实施。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紧密结 合我 校 校园 文化 建 设、国际 化办 学 要求 ,对 功 能定位进行全面梳理、完善。契合“中西合璧” 设计 理 念与 学科 建 设需 求,通过 建设 ,彰 显 我 校校园特色。 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导向,以国际化特色办学 为要求,优化资源要素,着重做好教学、实验、科 研、生活保障等资源配置需求。学校相关部门要 积极组织做好上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重点 确保国际化特色发展需求,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使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发挥资金效 益。在资源配置方面,合理调控基本保障与重点 支持的需求,严控行政及二级学院办公用房,重 点倾斜重点学科专业建设。 对现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适 度引入 后勤 服务市场化。学校目前正围绕学生公寓空调租 赁、热水 BOT 项目、弱电运行维护服务外包等 项目进行市场化的积极探索,我们接下来会及 时进行总结,对市场化进行全面评估、论证,提 出更合理的操作方案。通过市场化运作,利用 社会力量解决我们自身难以迅速完成的问题。 比如 , 教育 技术 中 心也 提 出 基 础 服 务 尽量 外 包,后勤专心做好核心技术的服务。这些需要 我们在管理理念上有所突破,本着经营校园的 工作理念,借力市场经营好学校的宝贵资源。 同时,在人、财、物等方面都有廉政风险点。也 需要我们加强队伍监管,做好体制与机制的创 新,在 阳光 下运 作,务必 做 到服 务保 障 体系 健 康、安全运行。 (召集人:陆根明 宋立公,成员:赵庆荣 张伟 慷 陈彩玲 陆根明 包良桦 丰翔龙 宋立公 程书斌 陈华群 张木荣 张东 董剑峰 黄荣毅 董平 屠贵逸 沈子明) 第六小组:党建与干部队伍建设 小组发言人徐月明:我从两个方面作发 言, 一是理念优先, 知行合一;二是推进思考 理念优先,知行合一。毛主席说过,政治路 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推进国际 化特色高校建设重要的是人的因素,特别是干 部的因素,解决干部的国际化理念应该放在第 一位 。 首先 是解 决 干部 自 身 的 国 际 化 理念 问 题,理念到位才能知行合一、才有执行力。理念 是指 思 想行 为统 一 的观 念,是价 值 判断 ,不 是 手里 拿 着“ 吸烟 有 害健 康”的香 烟 嘴里 还在 抽 烟的“知识”。 我们的教学科研如何做?我们的社会服务如 何开展?我们的团队如何建设?我们的“宁静致 远”校园文化如何建设?我们的“高大上”校园如 何建设?各个小组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自 身的提高才有国际化建设团队的构建和组织、引 领和保驾护航的能力。 推进思考。推进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需要党 的领导,需要政治核心,我们主要谈了两个方面: 一是营造氛围。在学校营造一个国际化特色 高校建设的氛围, 凝心聚力。如英文学院的 “office over” 、 西语学院的 “参与 引领”、 东语学院的 “爱的 “服务保障” 、科技学院的“创 团体”、 国际商学院的 “系系联动”等。 业学院” 、 艺术学院的 二是创新方法。创新党建工作,我们的党建 工作需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重点方向开展, 在建设国际化特色高校中党总支、党支部、党员 如何发挥作用?我们的党政联席会议如何开?我 们应该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增强干部、党员、 师生的活力着手考虑。思想引领,服务保障,凝 心聚力。创新干部选择机制,通过国际流行的人 才甄别和遴选方法,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具备 国际化管理能力的人才。创新干部培训方法,一 方面走出去,校际交流,境内外学习;另一方面 挖掘内部自身的人才,在国外留学数年对国外 高校管理理念、方法熟悉的老师和带着任务外 出学习的人员为我们例说“国外高校”。创新考 核机制“四度”适应度、保障度、贡献度、满意度。 创新保障监督方法,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 法,比如内审。整合发挥离退休人才作用。老干 部、老教师协助人才培养、依法治校和民主管 理。构建新型党群关系,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 会、学生会、工会等作用。 (召集人:徐月明 张志中,成员:骆伯巍 陆爱 华 张环宙 夏颐 舒蓉雯 颜纯军 张志中 包晓华 王永青 徐月明 吴莉萍 叶丽红 章巧眉 杨飞群 池 伟 方洪强 ) 【 2016 年 9 月 30 日 专版 】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以心迎新 在浙外遇见最好的自己 9 月 17 日是我校新生报到的日子,2016 级新同学从四面八方来到浙外,开始他们的求学之路。为做好迎新工作,学校从细节着手,为学生提供全方 位的服务。从新生踏进学校的那一刻起,学校秉持“一草一木皆育人”的理念,让新生从思想上尽快认识大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迅速融入大学。 营造氛围 迎新亮点纷呈 9 月初学校开通了迎新网,新生可以提前从网上查 询到个人信息以及报到流程、 所属班级、学号、寝室楼等 有效信息。这为新生入学报到带来诸多便利,节省了大 量时间。同时, 迎新网还设置了新生宝典、奖助贷政策、 校园风光等板块,能够让新生在第一时间获悉学校基本 情况, 了解到学校为同学们的成长发展提供的辅学支持 体系, 以期更有针对性地获取丰富的发展资源。 今年我校共有 2279 名新生入学, 分小和山、文三路 两个校区进行新生报到注册。学校一改往年集中报到的 方式,在迎新现场设置了学院牵头的一站式报到服务 点。每一位新生都会收到一份入学指南, “报道流程及事 “ 家长返程事项”等一应俱全。新生 项” “安全注意事项” 在完成缴费环节后, 由各学院志愿者引导前往所在学院 并提供困难补助、奖学金评定、勤工助 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工作井然有序,受到了新生及家长 学费缓免交手续, 学等咨询服务。鉴于频频曝光的电信诈骗,今年学校特 的一致好评。 当然,也有新生在报到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插 地在迎新网上开通绿色通道的网上申报功能,将资助 工作前置,积极做好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工作, 防止电 曲。福建籍新生小陈便是其中一员。受台风影响,原本乘 信诈骗影响新生。2016 级新生小林的奶奶年迈多病, 坐的高铁被临时取消,这意味着小陈无法在 17 日准时 母亲因长期照顾家庭积劳成疾,仅靠父 到达。志愿者了解到小陈的情况后,立即向辅导员汇报。 弟弟自幼体弱, 亲一人劳动所得难以承担大学所需费用,梦寐以求的 最后由学工部牵头与后勤、计财处等部门联络,将小陈 大学生活在现实重压下似乎变得遥不可及。小林得知 的报到时间顺延,并提前为其准备床上用品、军训服、校 绿色通道的相关政策后,通过迎新网进行申报。负责绿 园一卡通等生活必需品。次日,当小陈抵达学校时,身着 色通道的老师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小林取得联系,就绿 红马甲的志愿者早已等候在校门口。 “学长, 我怎样才能跟你一样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帮 报到, 由学院分发报到贴心包,完成注册的每一步流程。 色通道申请流程、所需证件以及入学后的各类补助予 这不仅方便学生迅速找到自己的院系,也提高了报到效 以详细解释说明,以确保小林能够顺利入学。报到当 助其他人呢?等大二时,我也想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迎 率。同时,我校在迎新现场精心布置了各种介绍校情的 日,小林在一对一帮扶志愿者的引导下顺利完成报到 新。”小陈充满期待地询问。 ,解 加深了大 手续,同时收到由学校提供的困难生“爱心大礼包” KT 版, 吸引了大量的新同学和家长驻足观看, 决了入学难题。 家对学校的了解。 学典礼” “传统文化教育”等元素,满足全方位、多元化的 在随后的大学生活阶段,学校将持续开展勤工俭 学校 8 个二级学院的迎新方式更是丰富多彩。英文 育人需求。在中文学院的开学典礼上,学生身着汉服向 学院的全体老师纷纷寄语新生,校党委副书记赵伐教授 学、助学金等系列资助帮扶工作,为贫困生的大学生活 导师赠《弟子规》以还礼,最后所有新 导师呈上拜师帖, 。 的“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以及高伟副教授 “保驾护航” 生齐声诵读《弟子规》完成拜师仪式。其后的始业教育则 的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wei’” 等都让新 涵盖教授讲座、校友论坛、学科专业介绍等多方面内容。 生印象深刻。西语学院选拔出各个专业的优秀学子, 大 商学院积极策划,以“缘聚浙外,商鹰起航”为主题,设立 微笑服务 传承“小青荷”精神 意大利、 葡萄牙、俄罗斯、德国等六 家身着法国、 西班牙、 迎新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者先锋队、教师服务队和朋 国的特色民族服饰负责报到接待,邀请新生在签名墙前 辈互助团,分别就新生注册报到、住宿安排、心理适应、 合影留念,定格属于新生的珍贵瞬间。教育学院制作出 困难学生帮扶、安全教育、专业咨询和朋辈教育等方面 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师资格证展板,供新生合影留恋, 尽 开展活动。艺术学院则开展学科专业介绍教育、弘毅讲 显师范特色。而科技学院则是制作了 “I love 科技” 的红 坛之“校长书记一堂课” “ 红色集结号”新生入校第一节 心贴纸,由老生帮忙贴在每一位新生的胸口,让“爱学 党课、 “ 美丽女生,美丽心灵”关爱女生教育等一系列活 院” 精神得到传承和延续。 动,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确立大学阶 各学院的专业教师也来到报到现场,贴心地为新生 始业教育 形式多样育新人 段的奋斗目标。 (学工部、各二级学院供稿) 和家长进行专业上的答疑解惑,给予学习、生活上的热 情指导。校领导也挂着迎新工作证, 分批到报到点看望 新生和家长, 热诚欢迎新生的到来。 绿色通道 方便入学不含糊 每年新生报到,学校都会在现场开设绿色通道,贴 心地为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做好入学工作,办理 学校在新生报到注册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始业教 育。今年新生人手一本《学生手册 2016》,手册首页刊印 了校训“明德弘毅、博雅通达”,并详细介绍了校训所高 度凝练的 “信念坚定、道德高尚、 志存高远、坚忍不拔、海 纳百川、 融会贯通”的浙外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手册更是 在杭州各大火车站和汽车站,我校都设置了新生接 首次收入了由浙外师生集体作词的校歌,学生可以通过 即时下载传唱校歌。 送站服务,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接送服务。接送新生 扫扫二维码, 在学工部与校团委统筹协调下,学校首次将开学 的志愿者们带着微笑递上一杯水、送上“欢迎到来”的贴 典礼 与迎新晚 会结合 在一起 。晚会 现场布置 了 三块 心问候, 让新生和家长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谢谢学姐这么热心, 剩下的我自己来就可以了。” LED 屏进 行现场直播,不但让晚会更具观赏性,更增 听到学妹暖心的感谢话语之后,迎新志愿者小张脸上的 强了晚会的现代感与时代性。此次晚会从策划、彩排 疲惫仿佛也一扫而光,内心满是欣慰与自豪。像小张一 到正式汇演全过程中,均有新生参与其中。对新生而 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我校迎新工作中不可或 言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更能增强他们对学 缺的力量。特别是今年我校为 G20 峰会培养出一批又一 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了让新生尽快地实现角色转换、融入新集体,学 批的“小青荷”,大家不仅在峰会上发光出彩,在迎新工 作中也传承发扬了“小青荷”精神,为每一位新生及家长 校和各二级学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适应性和发展性的 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论坛、 参观学习、主题班会等系 提供贴心的服务。 据悉,校内的志愿者除了服务新生接待处及报到处 列活动帮助新生熟知学校规章制度,明确大学学习目 两大区域外,大家还分散在家长休息区、学生宿舍等区 标,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学生活。东语学院开 域, 及时地安置舟车劳顿的新生及家长, 详细讲解评优、 展了融合文明修身、朋辈辅导、理想信念、心理健康等内 “ 新生开 教务等相关政策,并介绍校园环境及周边出行交通等。 容的始业教育,并首次加入“新生家长见面会” 跋山涉水只为遇见 你 9 月 17 日至 18 日,我校迎来了 2016 级外国留学生。来自 19 个国家的 70 余名 新生怀着对中国的向往和憧憬,来到杭州,开启他们“留学浙外”的生活。 本次留学生招生在数量和学生类别的多样性上都有新的 突破,包括留学生的整体数量和本科生人数较去年分别翻了 两番。70 余名学生中,有来自俄罗斯社会大学、 莫斯科国立语 言大学、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墨西哥科利马大学等校交换 生, 还有 20 名本科生。他们的到来,在促进我校与国外院校 积极合作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准与 影响力。 为了迎接留学生新生,国际处和国际学院的老师们早早 地积极筹备迎新工作: 整理即将报到的留学生信息、收集留学 生抵达航班信息、 招募迎新志愿者和结对伙伴、安排学生到校 第一周的活动、 排定课表等。一切工作忙碌又有条不紊。 提前接受过培训的 20 余名中外 在新生报到的那两天里, 他们井然有序地完成新生接送、引导参 志愿者开始上岗服务, 观校园、 放置行李、 注册报到等各环节工作,为同学们提供了 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在这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趣事。来自 印度的留学生贺英是一位中国通, 中文十分流利且地道,甚至 还会说几句东北话和河南话。迎新期间, 因为他对中国的热爱 以及对中文的了解,贺英主动承担起许多协助工作。比如带领 其他留学生办理电话卡、耐心地向语言能力不好的学生解释 活动安排、外出活动时帮忙带队、 统计人数等。他的热心给留 学生迎新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过去的一两周时间里,学校为留学生举行了一系列活 动,目的就是带着大家尽快融入新环境。比如举办留学生介绍 会,向他们介绍杭州和我们学校的历史,帮助留学生认识任课 老师,了解课程设置并提供生活温馨提示。值得一提的是,9 月 19 日晚,留学生们参加了 2016 级新生开学典礼,正式成 为大家庭的一员。看到老师为学生佩戴校徽时,留学生们带着 羡慕的神色问国际学院的老师“怎样也能到舞台上戴校徽?” 李翔宇老师告诉大家: “在浙外好好学习,你们和中国学生一 样,都是学校的骄傲,这个舞台随时向你们敞开。” 【 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2016 年 9 月 30 日 编者按:又是一年桂香四溢,提起行囊,带着梦想,天南海北的同学们 相聚浙外,启程奔赴令人向往的大学之旅。远离家乡,来到梦寐以求的大 学校园,面对全新的环境,新生们心怀哪些感想、感悟和感慨?让我们一起 走近新生,听听他们的心声…… I choose,I love By Shamil Sakhitov 四川姑娘不远千里求学浙外 浙外青年 文 / 杨美佐 文 / 程瑜赟 上午被酿出微微的睡意, 高考结束的情境常常浮现在眼前:最后一份英语试卷 种种都是值得的。无风的晴朗里, 装满教科书的巨型垃 灰墙白顶的小楼躲在阴凉里不出来晒太阳,离家千里的小 被收走, 不安的铃声搅乱周边的空气, 学 折磨自己直到怀疑人生却依 情绪因投机的舍友而少了几分。各种招新面试轮番轰炸, 圾车带走彼时的狼狈。就这样, 整齐而坐,问出的问题掷地有声,浙外学 然让自己相信天道酬勤的高考结束了,用浙外作为最后的 姐学长身着正装, 子风采可见一斑。从容应对,能俘获几片秋色还是盈耳松涛 句号。 填志愿时好友强烈建议我填电子科技大学,不过我还 都是后话了,面试完走在红砖行道,忽感选择浙外是正确 一见钟情, 一往情深。 是选择了浙外, 虽然以离家千里代价,但我相信专业的外国 的, 我搜集了许多关于 “我本无为, 为梦兼程。”在浙外这个离家千里的新的梦 语院校好绝对好过电子科技大学。于是, 怀着死犹不仆的执着,即使偶时皑 有那么多的名师、教授, 想基地,敬梦想为信仰, 浙外的信息, 有我喜欢的西语专业, 皑, 我也仍努力给未来一片晴朗。(作者系 2016 级新生,以 有那么多的留学生……我相信浙外必不负我期望。 入学报到时, 在大型展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忽感曾经 我校在四川省招生文科最高分录取至西班牙语专业) 我站在和山的校门前, 回望过去的我们, 一张张熟悉生动的脸, 而今已渐行渐远。 我们各自走着脚下的路, 抬头望见一张张陌生的脸, 看着熟悉而善意的笑, 明白一切已进入新的起点。 我们仍在怀念, 怀念那时青涩的少年, 我们都已蜕变, 成为现在自信的青年。 我们充满热情与想象, 我们拥有勇气和期待, 我们相信付出会有回报, 我们敢于坚持并能努力。 如今的青年已拥有坚定的步伐, 如今的我们已找到自我的方向, 寻语山上我们看到朝阳, 静思湖旁我们望过波澜。 我喜欢这个遥远的南方学校 文 / 郭祺 九月,小和山披上纱裙, 以烟雨江南的姿态迎来了又一 届新生。那个有些胆怯的我, 第一次见到这个遥远的南方学 校。 还未踏入校门,大大的熊本人偶在学长学姐的簇拥下 向我招手,跟着他们走进校园,终于可以看到浙外的真面 目。 映入眼帘的是商学院学姐们亲切友好的笑脸,站在两排 等待着我们, 感觉自己很被重视, 竟有些不好意思。在学姐 的帮助下,很顺利地办理完了手续。随后, 就来到了自己的 新宿舍。 极为干净的宿舍环境真的让我大吃一惊, 四人间有 床有桌, 与想象中的六人八人间完全不同。 一路走来,浙外的桂花散发清香, 身为北方人,第一次 美丽幽静的浙外校园, 亲切优雅的老师学姐, 可爱友好的各位同学, 仿佛一切回到了从前。 听着老师悉心教导, 看着和山宁静风光, 领悟校训明德弘毅博雅通达, 相信明日美好景象。 不再依赖别人, 不再扭扭捏捏, 怀揣简单又美好的梦想, 我们重燃战斗的力量。 涵养楼中受熏陶, 乐群楼中共欢笑, 行健馆里洒汗水, 明达路上定目标。 追梦堂里的梦想谁都不会轻易忘, 博文堂里的希冀谁都不会随便放,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我们将永远把希望放在肩上。 不再为一点小事而悲伤, 让自己清清爽爽, 简简单单, 走在通志大道上, 心怀梦想, 不灭希望。 淡然面对生活中的变故, 笑着看待生命中的不幸, 把坎坷当作阶梯, 把责备当作鼓励。 慢慢学会长大, 不再在意受伤, 哪怕伤痕累累, 依然闪闪发光。 路还很长,心还向阳, 青春年少, 风华正茂。 看着远方的曙光, 迎着梦想的光芒, 内心涌起对胜利的渴望, 向着未来呐喊: 我将收获想要的一切, 我会为了梦想不顾一切, 不怕跌倒与考验, 我是浙外的青年! (作者系 2016 级新生,以我校省 内理科最高分录 取到英语专业) 杭州多了一份 真正感受到了八月桂香。不同于山西的干燥, 温婉的湿润感。一棵棵我从未见过的树,让我多了一些惊 喜, 少了曾经的紧张。虽然在施工,可不能掩盖浙外楼层建 筑的别样美感。 迎新晚会上,楼老师全英演讲,成为那天最代表我校特 在别 色的节目, 仿佛已看到日后我们一起说着流利的外语, 人羡慕的眼神中成为学霸。 钱塘清嘉, 和山苍苍。我想我喜欢上了这个遥远的南方 学校。 (作者系 2016 级新生,以我校在山西省招生理科最高 分录取至旅游管理专业) 在浙外收获梦想 文 / 贺英 我来自印度,特別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和 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汉语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该 汉语。从小我就喜欢看中国电影、中国龙、功夫以及茶文 如何轻松愉悦地去学习呢?有很多方式,比如可以多跟中 多看中国电影,多听中文歌曲等等。但最重要 化。我来到这里学汉语的目的是想了解这里的文化和生活 国朋友交流, 的还是学习一定要用心、用功。因为我们都知道汉语是世 方式。 虽然我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但我最喜欢的城市还是 界上最难的一门语言。 来到这里我就不想离开。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有我的梦想,就是我的中国梦。 杭州。这是一个让人留恋的城市, 希望能够在中印文化传播或对外贸易方 而且我们浙江外国语学院也太棒了。学校有两个校区,一 我想在浙江发展, 个在市区,一个在郊区。想住哪里,我们留学生可以自己 面做些事情。我明白实现我的梦想可能有些难度,需要更 在浙外,有这么多老师、朋友们的 定,两个地方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如果住市区,交通会非常 加努力地学习。但我相信, 加上自己的努力,我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便利; 住郊区的话, 小和山校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来 帮助和鼓励, (作者系 2016 级印度留学生) 的时间不长,但在老师和志愿者的热情帮助下,很快地适 这大概就是汉 应了。我就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样,不想离开, 语“宾至如归” 的感觉吧。 我们都知道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 深入,汉语广受欢迎,而且使 用越来越频繁。学习汉 语已 经 形 成 了一 并 种积极的风气,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why I would like to study in ZISU is to get a good education. I want to get a good education in one of the most leading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in the world. As far as I know,China has the highest number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in the world. To study in the China is a good chance to get such skills and habits that can develop me a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and competent professionals. This environment can teach me a lot. My past experiences have given me motivations that many people can achieve the highest levels in what they are do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are motivating others people to do their best. That is why our heritage of mankind is always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And I think if they can do it, I can do it, too. I would like to see in reality what the Chinese life is, and I want to develop my own opinions about my new home and growth. Frankly speaking, many people know China only through Jackie Chan's movies, dragons and celebrities, but I do not want to learn about China through a screen or other’s opinions. I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China by feeling, touching and smelling it on my own. To study in ZISU will influence my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oals greatly. First of all, my dream to see the China comes true. I will experience 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mine. I will discover myself in new life situations which I have never been in. I believe this experience will give me a chance for personal growth. I will know something new that I can get only in this country. And my professional goal is to be competent at what I am doing.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leading countries in many fields in the world, and I really want to study and get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habits that can benefit me in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Student from Kazakhstan) 青春正当时 2016 级新生军训正进行得 如火如荼。本次军训时间为 13 天,内容涵盖军事技能训练、 三 大条令学习、射击原理、国防知 识学习及内务卫生整理等。年轻 青涩的面庞、风华正茂的年纪, 一切都是那样让人欢欣鼓舞。 本报编委会主任:赵 伐 副主任: 徐 勇 主编:毕 莹 编辑: 杨秀中 薛海丹 浙江外国语学院报编辑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