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疫情突发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pdf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疫情突发应急处置预案及流程 为妥善处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发状况,提高学校 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疫情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教电〔2020〕29 号)、 《教 育系统应对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的通知》(教电〔2020〕 170 号),以及陕西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杨凌示范区有关工作 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工作预案。 一、组织领导及任务分工 在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 下,成立相应工作组,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 做到快速反应,无缝对接。 (一)健康筛查组 组 长:王文博 杨耀荣 刘西平 穆沛红 副组长:屈宁宁 陈帝伊 徐三友 常渭琴 代雪莹 职责和任务: 1.对进入校园的师生进行体温测量,询问相关症状和病史; 2.对体温≥37.3℃,或者出现乏力、腹泻、咳嗽等不适症状的 师生进行就地隔离,联系应急医疗组进行进一步甄别; 3.对入校后公共场所及测温门等其它途径发现的体温≥37.3℃, 或者出现乏力、腹泻、咳嗽等不适症状的师生,核实信息、初步筛 查并联系应急医疗组进行进一步甄别。 1 (二)应急医疗组 组 长:张明科 副组长:陈 宁 赵 莉 职责和任务: 1.负责对健康筛查组报告的体温≥37.3℃,或者出现乏力、腹 泻、咳嗽等不适症状的师生进一步甄别; 2.对各学院(系、部、所)报告的体温≥37.3℃,或者出现乏 力、腹泻、咳嗽等不适症状的师生作初步判断,提出进一步处理意 见; 3.对需要诊治的,联系 120 接往示范区医院就诊;需进行隔离 观察的,联系隔离观察组,收入隔离区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4.相关信息报送信息流调组。 (三)信息流调组 组 长:屈宁宁 毛友林 薛建鹏 副组长:崔灵绸 郭鹏艳 相关学院辅导员 职责和任务: 1.加强与示范区医院、杨陵区疾控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患病 师生病情信息; 2.对于发热患者,配合杨陵区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确 定密切接触人群,并将相关信息报送至隔离观察组及相关单位。 (四)消杀组 组 长:李玉刚 陈友富 张明科 副组长:耿卫通 赵展新 刘文利 2 张军民 郭瑞侠 职责和任务: 1.国资处负责做好开学初公共场所消杀物资的供应工作; 2.后勤处负责全面消杀工作,对发热患者污染的场所、物品进 行消毒处理,请杨陵区疾控中心进行专业消杀; 3.校医院负责指导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环境消杀。 (五)隔离观察组 组 长:杨留印 欧文军 副组长:卿明华 张瑞星 刘西平 穆沛红 职责和任务: 1.对从湖北省和国内其他中、高风险地区返校的师生或者信息 流调组确认的隔离人员进行医学观察、核酸检测及健康管理; 2.对集中隔离、留观满 14 天的人员进行效果评估,做出解除隔 离的决定,下达《解除隔离通知书》并上报学校防控办,同时告知 隔离人员所在单位; 3.负责与区两级卫健部门、疾控中心联系报送相关信息。 二、筛查、分流及应急处置 (一)健康筛查,发现疑似症状 1.返校当天学校成立由学工部、研工部、保卫处、后勤处、校 医院组成的健康筛查组,在学生宿舍楼门口接受身份识别、体温测 量以及查验健康二维码、返校通知单和健康承诺书,回收《返校申 请及身体健康安全承诺书》,筛查通过后方可进入宿舍。核查师生身 份、检测体温。对体温≥37.3℃,或者出现乏力、腹泻、咳嗽等不 适症状者直接收入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 3 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观察。由应急医疗组进 行进一步评估,症状明确的,联系 120 接往杨凌示范区医院进一步 诊治,症状暂不明确的,转入集中隔离区观察; 2.学生入校后每日进行两次体温检测,辅导员进行监管。体温 ≥37.3℃,或者出现乏力、腹泻、咳嗽等不适症状时须先告知辅导 员,不能自行就医,辅导员应第一时间上报应急医疗组(张明科 15002925887,陈宁 13891852128)和学院主管领导,并对学生就地 隔离,各学院统一报校防控办。应急医疗组进行进一步评估,症状 明确的,联系 120 接往杨凌示范区医院进一步诊治,症状暂不明确 的,收入集中隔离区观察; 3.对入校后公共场所(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测 温门发现体温≥37.3℃,或者出现乏力、腹泻、咳嗽等不适症状的 师生,就地隔离,切勿自行就医,由发现者第一时间上报应急医疗 组(张明科 15002925887,陈宁 13891852128)和主管学院或部门 领导,由各学院或部门领导统一报校防控办。应急医疗组进行进一 步评估,症状明确的,联系 120 接往杨凌示范区医院进一步诊治, 症状暂不明确的,收入集中隔离区观察; 4.从外地返校的教师发现体温≥37.3℃,或者出现乏力、腹泻、 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必须先告知应急医疗组(张明科 15002925887, 陈宁 13891852128)和学院或部门主管领导,切勿自行就医,由各 学院或部门领导统一报校防控办。应急医疗组进行进一步评估,症 状明确的,联系 120 接往杨凌示范区医院进一步诊治,症状暂不明 确的,收入集中隔离区观察; 4 5.校医院加强就诊患者的管理。全面加强医院预检分诊管理, 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对体温≥37.3℃,或者 出现乏力、腹泻、咳嗽等不适症状者立即就地隔离,报告医政科(陈 宁 13891852128) ,并联系 120 接往示范区医院诊治。 (二)诊治排查,确定密切接触人群 1.对接往示范区医院的师生,应急医疗组要加强与示范区医院 的联系,及时掌握患病师生病情信息并上报校医院和防控办,校医 院和校防控办分别上报示范区卫健局、杨陵区疾控中心、陕西省教 育厅及教育部。 2.信息流调组配合杨陵区疾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 切接触人群; 3.对所有密切接触者按照集中隔离要求,采取封闭管控措施, 由救护车送至隔离地点,进行 14 天集中医学观察; 4.对发热患者污染的场所、物品,由消杀组负责进行消毒处理, 必要时请疾控中心进行专业消杀; 5.根据疫情发展态势,预防技术组及时请示杨凌示范区卫健局、 杨陵区疾控中心,明确管控防控应急措施(是否采取封宿舍、封教 室、停课或封校等),并报告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向师生通告相关信息,加强舆情监测,做好学 校师生情绪安抚工作。 (三)做好隔离观察 1.校内设立足够床位的集中隔离观察区,对发热患者的密切接 触者进行集中隔离,隔离观察组负责隔离师生的健康管理,后勤处、 5 资产公司负责运送饮食,保卫处负责隔离区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工 作,各院系确定人员做好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等工作; 2.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送杨凌示范区集中隔离区隔离,凡 在杨凌示范区集中隔离的师生,医学观察满 14 天后,由区疾控中心 等部门进行有效性评估,由杨凌区防控领导小组批准,疾控中心盖 章,并下达《解除隔离通知书》后,方能解除隔离。校医院继续做 好解除隔离人员的后续体温监测工作; 3.凡在学校设置的集中隔离区隔离满 14 天的师生,由隔离观察 组和应急医疗组进行效果评估,报学校防控办批准,下达《解除隔 离通知书》后,方能解除隔离。解除隔离后,各单位继续做好解除 隔离人员的健康随访。 三、工作流程 (见下页) 四、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1.校防控办 联系人:汪振明 联系方式:87011327,13363972108 办公地址:国际交流中心 426 办公室 2.应急医疗组 联系人:张明科 陈 宁 联系方式:87092215,15002925887 联系方式:13891852128 办公地址:中心医院(西农路水保所对面) 3.信息流调组 联系人:屈宁宁 联系方式:87092215,13572858810 6 毛友林(保卫处)联系方式:87082895,15829634308 崔灵绸(校医院)联系方式:87092282,13572576813 校医院办公地址:中心医院(西农路水保所对面) 保卫处办公地址:南校区安保楼 210 室 4.消杀组 联系人:李玉刚(后勤处) 联系方式:87080318,13325386543 陈友富(国资处)联系方式:87082031,13991218661 张明科 联系方式:87092215,15002925887 胡新峰(学生社区中心主任),联系方式:87092616,13359185797 后勤处办公地址:南校区后勤楼 206 室 国资处办公地址:南校区行政楼 D501 室 校医院办公地址:中心医院(西农路水保所对面) 学生社区中心办公地址:北校区西区 5 号学生公寓附楼一层 5.隔离观察组 联系人:杜军宝 联系方式:17791821530 张瑞星 联系方式:15109274321 隔离观察点:北校区亦乐园宾馆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疫情突发应急处置流程 返校当日宿舍 楼门口体温≥ 37.3℃,有咳嗽 等呼吸道症状 在公共场所、测 温门体温≥ 37.3℃,有咳嗽等 呼吸道症状 师生返校后体 温≥37.3℃, 有咳嗽等呼吸 道症状 医院就诊体温≥ 37.3℃,有咳嗽 等呼吸道症状 立即上报 医政科 就地隔离,立 即告知辅导 员/主管领导 发热患者留置点 报校防控办及应 急医疗组,由应急 医疗组进行评估 可疑症状者 可疑症状者联 系 120 接往示 范区医院诊治 向防控办 反馈流调 结果 保洁人员进 行消毒处理 复测体温 正常者 通知信息 流调组进 行流调 通知隔离观 察组准备接 收隔离人员 联系 120 接往示 范区医院诊治 集中隔离 区观察 上报杨陵区 疾控中心 通知消杀组对就 地隔离点及周围 环境进行消杀 8 通知相 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