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07针灸推拿学专业导师简介.pdf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乔海法,男,1967 年 10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指 导老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兼任中 国药理学会会员、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1996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军事医 学科学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 院针灸研究所、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从事针灸研究工作 34 年,先后出版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60 余篇,其中 SCI3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省级课题 6 项,厅局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 (1)针灸作用机制研究 (2)针灸治疗脏腑病的临床与基础 电子邮件:1511006@sntcm.edu.cn 王瑞辉,男,1963 年 4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二级教授/主 任医师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 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 198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1996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 中医学院,1999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 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务处、校办工作,主要从事教学管理、科研、临床工作。 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 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第五、六届理 事会副理事长。 从教学、科研、临床工作 35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 课题 3 项,主持市级课题 4 项,先后主编教材 2 部,副主编教材 7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 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电子邮件:wangruihui1963@126.com 刘智斌,男,1957 年 12 月 10 日出生,研究生,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 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级名中医,陕西省首届名中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 家,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2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2 年 0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 西中医学院,2006 年 0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 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针灸推拿教学、科研、临床及 行政工作。 现任陕西省针药结合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陕西省针 灸学会会长、世界针联立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从 1982 年工作 38 年,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3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1 项,省部级课题 5 项。主编或参编专著 和教材 22 部,发表学术论文 160 余篇,SCI 收录 6 篇。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 励 10 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 项,中国针 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咸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基础和脊柱疾病、老年病的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lzb210396@163.com 李永峰,男,1961 年 12 月 1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医学学士学位,教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0 年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先后 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针灸基础教学、 科研及针灸临床工作。 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中医系党总支书记,针灸推拿 学院院长等职务,兼任世界针灸委员会立法委员会常务委员,马来西亚首都中医 学院特聘教授,贾成文、殷克敬、周志杰名老中医工作室传承导师,中国针灸学 会结构针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预防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 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陕西 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针灸推拿学会顾问。 从事针灸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30 余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 省级课题 4 项。先后参编全国统编教材 4 部,出版专著 11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2442519959@qq.com 雷正权,男,1963 年 4 月 27 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士学位,陕西中医药大 学教授,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陕西省第三届名中医。 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埋线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副主 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秘书长, 陕西省针灸学会适宜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陕西省三秦人才津贴专 家。 1986 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并留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 科工作至今,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36 年。主编参编著作 38 部,发表 学术论文 50 余篇,主持省部级、市局级科研课题 1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病的机制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954498830@qq.com 张卫华,男,1958 年 7 月 1 日出生,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授,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82 年 12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后一直从事中医针灸推 拿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陕西基地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与传承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陕西针灸学会、陕西康复学会常务理事,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 究所所长。 从医 38 来,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4 项,省厅局级和市级 20 余项; 获省部级成果奖 4 项次,省厅局及市级成果奖近 12 项;发表学术论文 122 篇; 编写出版统编、创新教材 8 部,主、副编出版著作 30 余部。获得专利 5 项,培 养研究生 50 余名。 主要研究方向:1、中风病的针灸康复治疗及其机理研究。 2、针灸治疗痛证和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赵娴,女,1973 年 1 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6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6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一直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任职,从事教学 科研管理工作。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4 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主持或 参与省级课题 10 项,主持市级课题 2 项;参与著作编写 6 部(主编 1 部、副主 编 3 部),发表论文 27 篇,获实用新型专利 1 项;作为成员获国家一级学会科 学技术一等奖、省级科学技术三等奖 1 项、厅级科学技术二等奖 2 项、省级教 学成果一等奖 1 项;指导研究生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 赛获陕西赛区铜奖。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针灸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305420159@qq.com 杜旭,医学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针灸学教研 室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新九针、减肥与美容专委会委员;世中 联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专委会常务理事、痧疗罐疗专委会理事、埋线专委会 委员;中促会灸疗专业技术产业合作共同体副理事长;陕西康复医学教育专委会 秘书;《中国针灸》《福建中医药》《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现代中医药》审稿 专家;国家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专家。 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二十年,主讲本科《针灸学》等核心课程。 主持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 5 项,参与 16 项。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参编 本科、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 12 部、专著 2 部。临床擅长针、灸、 “推拿罐”结合 中药治疗面瘫、脑病、偏头痛、神经性耳鸣、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 腿痛及痛风等筋骨痛证;亚健康、便秘、单纯性肥胖、带状疱疹、痤疮、痛经、 月经不调、不孕症、阳痿、小儿多动症等。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防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疾病及调整其网络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dxdmzhnsh@sina.com 郑洁,女,1978 年 11 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 生指导教师。 200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学学士学位;2005 年 7 月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获针灸推拿学硕士学位,2015 年 6 月博士 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康复学博士学位。自 2005 年起在陕西中 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康复医学及针灸推拿学相关教学、科研和 临床工作。 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 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体育 科学会体医融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自 2005 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 2 项, 厅局级课题 5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教育厅高校科技奖二等奖一项,先后参 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 7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骨关节疾病及慢性疼痛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13892980566@163.com 郭新荣,男,1977 年 9 月 5 日出生,博士后学历,博士学位,教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6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 中医学院,2013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 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针灸推拿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现任针灸推拿学院秘书职务,兼任世界中联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 三届理事会理事、世界中联痧疗罐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世界中 联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和咸阳市针灸推拿学会副会长等学会职务;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16 年入选咸阳市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称号。 从 2007 年开始工作 13 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3 项,主持市级课题 4 项,先后出版专著 20 部,发表论文 48 余篇,获得专利 1 项, 获得科技成果 6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内分泌疾病的机制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gxr329@126.com 王渊,男,1980 年 8 月 10 日出生,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医 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针灸推拿学院针药结合创新研究 中心秘书,兼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立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 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 针灸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针灸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 年 7 月博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工作,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从针灸推拿工作 15 年,先后出版国家规划教材及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 其中 SCI4 篇、CSCD6 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学 技术奖三等奖 1 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 项、厅局级科 学技术奖一等奖 2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2 项、厅局级课题 1 项、厅局级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 1 项、校级课题 1 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 12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脊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icharles117@126.com 惠建荣,医学博士学位,教授/副主任医师职称,硕导,全国中医药创新骨 干人才、咸阳市突出贡献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治疗教研室主任,曾任宝鸡 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针刀埋线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针灸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陕西省 针灸学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教学、科研、临床与相关公益工作。发表论文 60 余篇,先后参编教材及专著 8 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2 项,主持厅局级课题 8 项。临床擅长针药结合、穴位埋线等防治老年病、妇科 病、早衰、肥胖症、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针灸防治疑难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电子邮件:jrjianrong99@163.com 刘奇,男,1985 年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陕西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0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成 都中医药大学,2015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陕西中 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针灸科研、教学、临床工作。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科技 处副处长职务,兼任中国针灸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中国针灸 学会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从 2015 年工作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部级课题 1 项,参与 国家级课题 3 项,先后出版专著 10 余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获得专利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lq6677vip@126.com 冯卫星,男,1974 年 6 月 20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针灸副主任 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针 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适 宜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灸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小儿 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 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帕金森病康复和运动障碍专业委 员会正式会员。《中国针灸》杂志青年编委。 200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8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学 院。先后在山东省烟台市理疗推拿医院和浙江省温州市双屿医院工作。从事针灸 推拿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20 多年,擅长治疗神经性吞咽障碍、中风偏瘫、卒 中后抑郁、周围性面瘫、帕金森病、偏头痛、痴呆、失眠、颈性眩晕等疾病,在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022 年“中国医师节”中医特色技术大比武中荣获一 等奖。负责制订的“基于悬雍垂形态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技术”入选陕 西省《第一批省级适宜技术推广指南》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先后主编和参编教材、著作 7 部。主持和负责课题 5 项,参与国自然课题 3 项、其他课题 20 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30 余篇,SCI 收录 2 篇, 《中国针灸》收录 5 篇。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 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血管病和脊柱相关疾病。 电子邮件:2395613596@qq.com 王卫刚,男,1977 年 3 月 4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职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 中医学院,先后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少儿推拿传承发展共同体副主席职务、陕西省针灸学会 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咸阳市针灸推拿学会会长,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 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立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 会推拿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委员、 陕西省针灸学会常务委员。 从事针灸推拿教学、临床工作 13 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主持省 级课题 2 项, 主持市级课题 1 项,科技创新团队 1 个,先后参编规划教材 10 余部, 发表论文 10 余篇,获得实用技术专利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治疗脑血管疾病及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 究。 电子邮件:332062219@qq.com 王强,男,1980 年 8 月 12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讲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主要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 现任针药结合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委员、陕西 省针灸学会委员、咸阳市针灸学会委员会理事。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 4 年,先后 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参与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2 项,市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手段干预对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55307064@qq.com 袁海光,男,1975.04,研究生学历,硕士,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针 灸学会监事,陕西省针灸学会推拿分会副主委,咸阳市针灸推拿学会副会长,陕 西省名中医雷正权工作室负责人。2013-2014 前往泰国华侨医院工作, 2019 参加 瑞士、德国“中医药文化走进联合国万国宫”活动。 1999.07 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在附属医院工作,主要从事针灸、内 功推拿、康复及筋伤工作。从 1999 年工作 22 年,先后出版专著 4 部,发表论文 13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级课题 3 项,主持市级课题 4 项, 发 明 2 项实用新型专利。 主要研究方向:脊柱疾患的治疗及发病机制 电子邮件:407089398@qq.com 屈红艳,女,1980 年 1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实验针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 会会员,世界中联翻译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6 年 7 月硕士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同年留校,主要 从事实验针灸学教学及科研,针灸学双语教学改革工作。工作以来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20 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7 项,主持省 级课题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刺镇痛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19694522@qq.com 王斌,男,1984 年 12 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 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2008 年 0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11 年 0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 西中医学院,2011 年 3-7 月进修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2011 年 07 月毕业工作 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筋伤病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 主要从事针灸推拿教学、科研、临床及科室管理工作。 现为陕西针灸学会推拿分会副主委;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特色康 复”示范中心负责人,咸阳针灸推拿学会常任理事;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立法委 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推拿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适宜技术委员会常任 理事;陕西省针灸学会埋线委员会常任理事;陕西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委员会常 任理事。担任全国中医药院校高等教育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 划教材《推拿学》、《脏腑推拿学》、“十四五”规划教材《推拿学》编委;参 与起草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参与国 家“973”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1 项,其他课题 2 项。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颈腰椎病、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推拿康复研究。 电子邮件:290472030@qq.com 陈军,男,1977 年 2 月 28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推拿教研室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第 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疼痛康复科科主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 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技 术委员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1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7 年 6 月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 药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针灸推拿的教学与临床工作。先后出 版专著 6 部,发表论文 36 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1 项,市级课题 4 项。 主要研究方向:疼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584432697@qq.com 李杰,男,1986 年 8 月 9 日出生,医学博士,讲师/主治医师,陕西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世界针灸学会立法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 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3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至今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 院工作,主要从事针灸、推拿、康复的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从事工作 7 年, 先后出版专著 5 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5 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 5 项,作为主持人获得厅局级三等奖 1 项,作为主 要参与人获得省部级二等奖 1 项,厅局级一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 1.针灸康复的创新教学模式及其治疗老年病的临床研究。 2.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1163338785@qq.com。 哈略,男,1989 年 4 月 6 日出生,医学博士,讲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 研究生指导教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就职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 院针灸治疗教研室,从事针灸推拿教学、临床、科研工作。 主讲《针灸治疗学》、 《针灸学》、 《刺法灸法学》等针灸专业主干课,主持国 家级课题 1 项,参与 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项目 4 项,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其中 SCI5 篇。 主要研究方向:艾灸的作用原理、针灸治疗神经退性病疾病的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halue@126.com 杨海永,男,1989 年 8 月 20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中级职称,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专职教师职务。 202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针灸治疗学教学相关 工作。从 2020 年工作 2 年,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刺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电子邮件:yanghy0820@163.com 李彬,女,1974 年 3 月 14 日出生,博士学历,学士学位,主任医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 任,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火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 事,北京针灸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脑科学产学研创新联盟第 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环球中医药》特约编委等。 1997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 医医院工作,主要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从 1997 年 8 月至今工作 20 多年, 先后出版专著 8 部,发表论文 50 余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级课题 2 项,其中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1 项;主持省级课题 2 项,主持市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针刺治疗痛症和代谢病的临床与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libin@bjzhongyi.com 李金涛,男,1979 年 3 月 15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副主任医师,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宝鸡市中医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宝鸡 市康复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学组委员 陕西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 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 员会委员。 2005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20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 中医药大学,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中医针灸康复临床工作。参 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省科技厅科研一项,主持参与省中管 局科研两项,主持市级科研三项,获宝鸡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参与出 版专著一部。 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针灸康复治疗 电子邮件:tianyb2005@163.com 王丽娜,宝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风湿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 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首批全国中医药特色技术 传承骨干人才,师承澄江针灸学派吴中朝教授、陕西省名中医仝俐功主任医师、 宝鸡市名中医王素芳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成员、 陕西省针灸学会盆底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宝鸡市医师协会针灸推拿分会主任 委员、陕西省保健学会风湿病分会宝鸡站委员。 曾进修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科,2019 年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 新“百千万”人才工程。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10 余年,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 主持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 5 项目,曾获得陕西省优秀住培带教老师、宝鸡市科技 进步二等奖、宝鸡市优秀自然学术成果奖、宝鸡市卫健系统杰出青年岗位能手、 宝鸡市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擅长应用毫针、电针等中医技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面瘫、失眠、头痛、 带状疱疹等疾病。对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病的中西 医结合诊治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主要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脏腑病的临床与基础 电子邮件:wln846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