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

∠?oq╄uetry┆15 页 527.477 KB 访问 10072.97下载文档
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
当前文档共15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1007药学专业导师简介.pdf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简介 郭惠,女,1976 年 10 月 1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陕西省化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基因 组与健康学会常委、陕西省药学会天然药物学会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应用药理 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委员会委员等职。 200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延安大学,主要从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教学科 研工作。从 2008 年参加工作 11 年,先后出版专著 8 部,发表论文 80 余篇,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 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 10 余项。科研成果获得 2018 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2012 年咸阳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18 年咸阳市自然科 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抗肿瘤新药设计合成及靶向传输研究。 电子邮件:guohui@sntcm.edu.cn 赵鹏,男,1977 年 2 月 6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委员会委员,中国 化学会会员,第四届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 2000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药业集团、 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制药工程科研、教学工作。先后出版专著 1 部, 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8 项,市级课 题 4 项,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 等奖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及修饰、小分子合成 联系方式:15619526266 电子邮件:zhaopeng65@sina.com 王育伟,男,1995 年 2 月 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讲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化学会会员,澳门临床肿瘤协会会员。 2013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2016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 2019 年 8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2019 年 11 月来陕西中医药大学工 作,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设计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厅 青年基金各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专项、澳门基金委项目各 一项。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 Gut,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Phytomedicine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11 篇,累计引用 345 次,H 指数为 13。担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和《现代中医药》青年编委, Frontiers in Physiology 客座主编,同时担任 Process Biochemistry,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Heliyon,Methods 等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1)抗肿瘤药物设计;(2)中药功效物质基础研究; 电子邮件:wangyw09@gmail.com 刘雪英,女,1972 年 4 月 27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副 教授,空军军医大学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省手性药 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 药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药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先后在济南军区第 145 医院、第四 军医大学工作,2015.03 至 2016.03 为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药物化学 教学科研工作。从药物化学工作 16 年,主编、副主编专著 5 部,参编专著 3 部。 发表论文 110 余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各 1 项,负责国 家科技重大专项分题 8 项,负责 1226 工程重点项目子课题 2 项,负责省级课题 4 项。参与国家、省部级等各类课题 22 项。授权专利 22 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 进步一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靶标的药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联系方式:13619287697 电子邮件:xyliu0427@163.com 何炜,女,1972 年 12 月 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化学制药学主任职 务,兼任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会委员,陕西省化学会常务理事, 《应用化学》、 《化学教育》编委。 199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一直在第四军医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化 学类新药研发以及化学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从 1994 年起工作 28 年,先后出版专 著(包括教材)5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国家科 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课题 1 项,军队重点研发课题 1 项,陕西省重点研发产业链课 题 1 项,陕西省科技统筹重点项目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1)新药设计合成及新反应、新工艺研究;(2)重大疾病生 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研究;(3)天然产物中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结构改造、质量标准及生物活性研究。 电子邮件:heweichem@126.com 唐于平 男,1970 年 1 月出生,博士,二级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 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农工民主党陕西中 医药大学支委会主委,咸阳市政协常委,陕西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2000 年在中国药科大学博士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 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02 年 6 月博士后出站到美国亚历桑那州立大学进行 博士后与访问学者研究,2006 年作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引进回国。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来源药物发现与体内外分析评价研究。近十多年来主 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10 余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30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70 多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 45.661,个人 H-index 为 47;近年主持获得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 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1 年入选“全球顶尖前 10 万科学家”榜单,2021、2022 年连 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电子邮箱:yupingtang@sntcm.edu.cn 左振宇,男,1981 年 11 月 2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系统与 工程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天然药物协会会员、陕西省药理学学会会员、 中国化学学会会员。 2004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2007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西大 学,同年进入药明康德新药研发公司上班。2013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山 东大学,先后在贵州医科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主要从事药物 分离新方法技术研究。主持或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中国博士后基 金 1 项,省科技厅项目 3 项,教育厅重点项目 2 项,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 项,校级课题 2 项,教学改革项目 2 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5 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 5 篇,教改论文 2 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机化学》、《医用化学实验》、《有 机化学双语课程》等教材的编写,获得专利 3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分析学 电子邮件:123263064@qq.com 乐世俊,男,1989 年 11 月 2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 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配伍重点研究室主 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和美国化学会会员,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2012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年 6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南 京中医药大学,2018 年 6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后在陕西中 医药大学工作,主要从事中药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参编学术专著《药 对现代研 究》 ,受邀 撰写英文 专著 章节 1 章;以 第一 作者或 通讯作者在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Frontiers in Immunology、Phytomedicine 等高水平刊物 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累计引用 600 余次,h-index 为 19;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 家发明专利 1 项、申请公开 4 项;入选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4 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 题 2 项,横向课题 1 项。2020 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七)、 2019 年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五)。担任 Journal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in Pharmacology 和 Future Integrative Medicine 编委、《陕西 中医药大学学报》和《现代中医药》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客座编 委、 Frontiers in Nutrition 和 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专刊编委,及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 、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等数十家学术期刊邀约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功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电子邮件:shijun_yue@163.com 李佳佳,女,1988 年 10 月 2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基础化学 教研室主任,中国化学会会员。 2011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同年保送本校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2017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长安大学,随后进入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2021 年 7 月 在长安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药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在“Green Chemistry”、“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 刊上发表 SCI 论文 10 余篇。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厅局级课题 1 项,校级课题 2 项,企业合作课题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获得专利 5 项。曾获得获 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陕西省第三届高校课堂 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1 年咸阳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化学与分析、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电子邮件:ljjzhw2007@163.com 吴红,女,1971 年 1 月 27 日出生,博研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 领军人才,空军级专家,陕西省纳米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陕西省 纳米科技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化学 会理事等。 1992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先后在空军 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药学系工作,曾在美国东北大学药学院学 习,主要从事新药研发相关工作。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 项)、省/军队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2 项。 参编英文专著 5 部,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 10 部。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 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空军军医大学“桃李杯”伯乐 奖。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化学、药物分析 电子邮件:wuhong@fmmu.edu.cn 谭光国,男,1979 年 6 月 14 日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陕西中医 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药学系中药与天然药物学教研室 副主任,兼任陕西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通讯评议人、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通讯评议人。 2012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主要从事药物分析新方法和中药化 学生物学等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等多项省部级课题,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参编《中医方证代谢组学研究进展(2021 年卷)》及统编教材 3 部, 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5 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分析新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发现及靶 标识别。 电子邮件:guangguotan@gmail.com 杨奇,男,1986 年 7 月 23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副 主任职务,兼任陕西省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 2008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空军军医大学,先后在空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工作, 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从临床药学工作 5 年,发表论文 20 余篇,国家发明专 利 2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级课题 2 项,军队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现代药理学理论诠释传统中药组方治则及新药开发 电子邮件:yangqifmmu@126.com 刘继平,男,1978 年 7 月 11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主任,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三级)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效 机制与物质基础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世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分会及中药毒理与安全性评价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 息学会中药药理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教育部中药学教指委中药药理学课程 联盟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药学会理事,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 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药学会药物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 2001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2013 年毕业于中国 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 课程教学及中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系统疾病药效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工作。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20 余年,先后参编教材及辅导书 10 余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主持省级课题 3 项,市级课题 7 项, 获陕西省高等 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1 项,发明专利 1 项,第七届咸阳市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1. 经方防治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作用及机理研究;2. 秦岭中 草药功效物质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3. 疗效确切的中成药组方优化与二次开发 研究。 电子邮件:liwenjie780711@163.com 朱星枚,女,1981 年 6 月 9 日出生,博士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分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中医药专家协会 肿瘤专家分会常委,陕西省药理学会分子与生物化学专委会委员。 2003 年 6 月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在空军军医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 工作,主要从事药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药理学工作 12 年,先后参与编写教 材 4 部,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省级课题 2 项,主持 厅局级课题 2 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电子邮件:zhuzhu_sky8169@163.com 王川,男,1987 年 10 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理学教研室专职教 师,兼任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中国信息学会中药药理分会理事,陕西省药理学 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等。 2017 年 12 月博士毕业于日本山梨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工作至今,主要 从事药理学教学及科研相关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陕西教育厅 等多项基金,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影响因子 10.514)、Atherosclerosis(影响因子 6.847)、Eur J Pharmacol(影响因子 5.195)、Lipids Health Dis(影响因子 4.315)等国际杂志 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物质基础 和作用机制 电子邮件:wangchuan@sntcm.edu.cn 史永恒,男,1986 年 2 月 17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 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公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专职教师,兼任陕西省药理学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 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秘书。 2014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工 作,主要从事基于中药配伍为指导的中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开发研究方向。从 2014 年工作 8 年,先后出版专著 1 部,发表论文 4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 项,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 1 项,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 3 项、市 级课题 10 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开发研究。 电子邮件:yhshi@sntcm.edu.cn 靳洪涛,男/女,1976 年 5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职 称,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新药 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职务,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药理分会副会 长,NMPA 创新药物安全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会委员,北京 环境诱变剂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199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 所、新疆药物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药物毒效阈值探索与有效转化研究工作。从 事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 21 年,先后出版专著 7 部,发表论文 150 余篇,参与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省级课题 3 项,主持市级课题 4 项,授权专利 10 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物毒害因素发现及机制研究,药物毒效阈值探索与有效转 化控制。 电子邮件:jinhongtao@imm.ac.cn 史亚军,男,1976 年 8 月出生,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9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2003 年 7 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中医 学院,2012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和药 剂学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现任药学院党委书记,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药工程学科带头人,陕 西省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类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 国仪器仪表学会药物质量分析与过程控制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 剂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主要围绕中药粉体改性、鼻腔给药等领 域开展研究工作,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 10 余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SCI 收 录 20 余篇,编写教材专著 12 部,获陕西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陕西省科学技术 二等奖 1 项,厅局级科学技术奖 3 项,获发明专利 5 项。 李瑾,女,1979 年 12 月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陕西中医药 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 会制药工程分会委员。 2003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 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任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研发部长,主持并完成《一清软 胶囊》的新药研发及多种保健食品的研发及申报工作。现于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 院任教,主要从事《制药工程学》、《制药工艺学》、《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 备》等课程的教学以及工业药剂学方向的相关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一项,国家重点研计划一项,省级课题两项,已发表 SCI 论文 10 余篇。相 关研究论文获得第六届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申请发明专利 4 项。 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研究开发。 联系方式:13309100291 电子邮件:2051014@sntcm.edu.cn 张小飞,男,1982 年 11 月生,博士,副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中药芳香产业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剂教 研室主任,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兼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挥发油专业 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协会中药制药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芳香 医药分会专家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挥发油产业研究与开发研 究。 2017 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获得中药制剂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参与 国家级项目 6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8 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0 余, CSCD 期刊论文 20 余篇,参编教材、专著 2 部,获得省科学技术奖、高校科 学技术奖 3 项,申报专利 20 项,授权 12 项,获得各级各类人才计划、荣誉 3 次。 2020 年获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奖,以指导教师身份获得互联 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 1 项,陕西省赛金奖 1 银奖 3 项,第二届全国 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大赛银奖 1 项。曾先后荣获陕西省高校 青年杰出人才、中国药学会 2020 年度优秀科技志愿者、陕西省药学会优秀药学 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研究开发。 电子邮件:2051028@sntcm.edu.cn 胡本祥,男,1960 年 6 月 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特聘专家,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评委,国家中管局专家评委,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重庆市自然 科学基金评委,陕西省教育厅项目评委。任 “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分会”副会 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标本馆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学会中药鉴定学分会” 常务理事、“中华中医学会中药鉴定学研究暨中药标本馆分会”常务理事、“陕西 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药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1984 年本科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1985 年 2 月至 1985 年 7 月在第四 军医大学进修;1988 年 2 月至 1988 年 12 月在西安医科大学外语研究生班进修 英语; 1992 年 2 月至 1993 年 12 月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生班学习生药学, 由楼之芩、郑俊华教授指导;1999 年 9 月至 2001 年 7 月在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 班学习,主要从事中药鉴定与中药材质量控制教学与科研工作。自 1984 年 38 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3 项,省 部级课题 10 余项,发表论文 150 余篇,主编和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 6 部,获专 利 6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鉴定与中药材质量控制。 电子邮件:hubenxiang1980@163.com 梁宗锁,男,1965 年 8 月 19 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陕西 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钱江 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中国火炬创业导师”。现 任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生物学”学科带头人, 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植物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院 长。 1999 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 1989 年工作 33 年,先后主持国 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基金等项目 3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500 余篇,SCI/E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获得教学成果奖 5 项,科学技术成果奖 10 项。 主要研究方向:(1)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理论与技术;(2)药用植物次生代 谢;(3)中药质量评价与天然药物开发。 电子邮件:liangzs@ms.iswc.ac.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