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别荡失太早 v2lst◢35 页 754 KB 访问 872.97下载文档
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当前文档共35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海南师范大学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doc

海南师范大学 2014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海南师范大学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3 (一)发展定位 ..................................................3 1.发展理念...........................................................3 2.发展思路...........................................................3 3.本科人才培养目标...................................................3 4.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3 (二)专业设置 ..................................................3 (三)在校生情况 ................................................4 1.学生人数...........................................................4 2.生源质量...........................................................4 3.体质测试达标率.....................................................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5 (一)师资情况 ..................................................5 1.职称结构...........................................................6 2.年龄结构...........................................................7 3.学位结构...........................................................7 4.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7 (二)教学条件 ..................................................8 1.教学经费...........................................................8 2.教学用房...........................................................8 3.仪器设备...........................................................8 4.图书资料...........................................................8 5.信息资源...........................................................9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9 (一)教学建设 ..................................................9 1.专业建设...........................................................9 2.课程建设..........................................................10 3.团队建设..........................................................10 4.教材建设..........................................................11 5.实践教育基地建设..................................................11 6.对外合作与交流....................................................11 (二)教育教学改革 .............................................12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 2.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14 I 四、质量保障体系 .......................................................20 (一)更新教育理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思想保障 .................20 1.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20 2.坚持工作例会,深入研讨教学改革....................................20 (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20 1.严格落实常规管理制度,保证日常课堂教学运行........................20 2.严格贯彻考试管理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公开............................21 3. 强化专项管理制度,形成良好运行机制................................21 4.推进院系评估制度,保障教学常态监控................................23 (三)持续增加教学建设投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经费保障 .........23 五、学生学习效果 .......................................................23 (一)学习满意度 ...............................................23 (二)毕业情况 .................................................24 (三)就业情况 .................................................24 (四)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反馈情况 .............................24 (五)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25 六、特色发展 ............................................................26 (一)实践创新——以立体化、全程性实践教学体系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26 (二)文化引领——以多元化、多层次校园文化助力青年学生成长 .....28 七、现存问题分析和对策 ...............................................30 八、海南师范大学 2014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32 II 海南师范大学 2014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前 言 海南师范大学是海南省办学历史悠久、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较 强的省重点大学,坐落在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 海南师范大学前身为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的琼台书院,1949 年秋正 式创建“国立海南师范学院”。1952 年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更名为海南师范 专科学校。1983 年重新招收本科。1986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恢复海南师范学院 建制。1999 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师范学院。2003 年经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 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 师范大学。2009 年海南省政府将学校列为省重点大学进行建设。2013 年经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足海南,秉承“崇德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 践行“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树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 教师教育、地方本土特色优势,发展成为海南省教师教育中心,重要的高级应用 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和海南教育文化对外交流基地,为海南基础教育、 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现设有 18 个学院,30 个科研机构。现有 4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 个一 级学科硕士点,3 个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点,53 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 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 2 万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11 人,硕士研究生 696 人, 全日制本科生 17211 人,留学生 153 人。毕业生素以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而 深受社会欢迎。学校已培养各类人才 14 万多人,海南省 80%以上的中学教师,90% 的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和教学骨干均是我校毕业生。学校被誉为“琼岛名校,教 师摇篮”。近几年,学校以质量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教学基本建设,积极推进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现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 5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 教育基地 1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 业 1 个,教育部特色专业 3 个,省级特色专业 14 个,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计划项目 130 项。近五年,共有 648 名学生获得 245 项全国各类学科竞赛奖励。 1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三高工程”,整体学术水平持续提升。有 5 个省级重点 学科、4 个省级培育学科。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1 个,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4 个。近五年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 973 计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 级科研项目 106 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72 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科 研成果奖 2 项,海南“十一五”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 1 项、海南省科技进步特等 奖 1 项、一等奖 3 项,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1 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专任教师中具有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480 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166 人,具有博士学历 368 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教育部优 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及省 级各类专家 150 人。有 1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10 个省级教学 团队。 学校现有龙昆南、桂林洋、灵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 150 万平方米。教学科 研仪器设备总值 22378.4 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 170.86 万册,电子图书 112 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 18 个。数字化校园建设走在海南省前列,无线网络覆 盖全校。 学校确立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服务定位,充分发挥毗 邻港澳,面向东南亚的人缘地缘优势,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我校已 经与五大洲 58 个国家、一百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与境外 35 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姐妹学校关系,与 9 所大学合作培养人才。2009 年,国 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批准将东南亚汉语推广师资培训基地落户我校。2013 年, 经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院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紧紧围绕“人才、质量、内涵、特色、文化、开 放”六个关键,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大力提升人 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教学研 究型省重点大学,更好地担负起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以上相关数据截至 2014 年 9 月) 2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发展定位 1.发展理念 发展目的:发展学生,成就教师,传承文化,创新知识,服务社会; 发展战略:质量立校,特色树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校; 发展道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发展特色:热带海洋海岛特色、教师教育特色。 2.发展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和 学科专业优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争取 到 2020 年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跨入全国同类师范大学的中上水平, 努力把海南师范大学建设成为富有地域特色、教师教育专业优势明显、综合服务 能力强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大学。 3.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 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培养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富有实 践与创新精神,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就业竞争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4.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 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坚持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深化教学改革,积极 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54 个,其中师范类专业 20 个,非师范类专业 34 个,涵 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 等 10 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主导,师范教育为特色的专业多元、布 局优化、整体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格局。 3 图 1-1 专业学科分布统计情况 (三)在校生情况 1.学生人数 2014 年,我校全日制在校生 17986 人,成人函授生 6512 人,成人业余生 1050 人;折合在校生数为 19560 人。全日制在校生中普通本科生 17211 人(师范 9334 人,非师范 7877 人),硕士生 581 人,留学生 153 人,预科生 30 人,其中普通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 95.69%。 2.生源质量 2014 年,我校共有 53 个专业在全国 30 个省(市)招生。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阳光招生政策”,做好招生录取工作,共计录取 4694 人。其中在我校校本 部学习学生 4584 人;“海南省职业教育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试点项目”学 生 110 人(与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50 人,与海 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电子商务专业录取 60 人) ;(以下统计数据中录取总数 均以在我校校本部学习学生 4584 人为基数)。在我校校本部学习的本科生(含 2013 年民族预科生转正)4509 人,专升本 45 人,民族预科生 30 人。第一志愿 录取数为 4398(含专升本)人,占录取总数的 95.94%。男生 1369 人,占录取总 数的 29.86%,女生 3215 人,占录取总数的 70.14%。截至 2014 年 9 月 23 日,在 我校校本部学习学生实际报到总人数 4495 人,占录取总数的 98.06%。 2014 年我校生源质量整体有所提高,具体表现在各省文史理工类录取考生 的平均分均有所提高。其中录取平均分超过当地分数线 20 分的省市文史类有 21 个,理工类有 21 个;录取平均分超过当地分数线 30 分的省市文史类有 17 个, 理工类有 14 个;录取平均分超过当地分数线 40 分的省市文史类有 9 个,理工类 有 10 个;录取平均分超过当地分数线 50 分的省市文史类有 8 个,理工类有 6 个, 4 生源质量为五年来最高。 表 1-1 年度 实际录 取人数 生 源 省 份 海南师范大学近五年来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第一志愿录取人 数 新生报到情况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录取平 录取平 录取平 录取平 均分超 均分超 均分超 均分超 过当地 过当地 过当地 过当地 分数线 分数线 分数线 分数线 20 分省 30 分省 40 分省 50 分省 份数 份数 份数 份数 文 理 文 理 文 理 文 理 史 工 史 工 史 工 史 工 2010 4234 30 3718 87.80 4034 95.30 22 14 14 8 6 5 3 2 2011 4350 30 3895 89.50 4209 96.80 20 16 12 8 7 4 4 2 2012 4371 30 4012 91.80 4269 97.70 19 18 10 9 7 4 4 2 2013 4362 30 4132 94.70 4277 98.05 23 20 17 9 8 5 6 3 2014 4584 30 4398 95.94 4495 98.06 21 21 17 14 9 10 8 6 3.体质测试达标率 2014 年全校本科生总数 17211 人,实际参加测试的有 13949 人(体育各专 业、专升本、病、残等学生不参加测试),合格人数 10648 人,合格率 76.34%。 2014 届应届本科毕业生数 4025 人,实际参加测试的人数为 3756 人(体育各专 业、专升本、病、残等学生不参加测试),合格人数 3558 人,合格率 94.73%。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工人数为 1252 人,其中专任教师 889 人,聘请校外教师 194 人(校外教师按 0.5 的系数统计),生师比为 19.84:1。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专任教师队伍在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等方面 逐年优化。我校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支持计划”3 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 人。全国优秀教师 2 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7 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 35 人,海南省政府 直接联系重点专家 7 人,海南省“515 人才工程”72 人,海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9 人。新增省级优秀教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各 1 人。另外,2 人被推荐参评 5 海南省 2014 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 人才。 2014 年学校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不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外出培 训,提高教师队伍质量。2014 年,我校教师外出培训课程进修 4 人,国内外访 问学者 9 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11 人;我校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举办的网 络培训平台继续开通,本年度内先后举办并完成了“高校辅导员专题培训班”50 余人、“高校教师师德专题培训班”330 余人的网络培训工作。全年以各种方式 培训管理干部和教师人数合计 400 多人次。同时,学校积极推荐我校优秀人才参 加高层次专业人才评选,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习明教授入选 2014 年百千万人才工 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1.职称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889 人,高级职称教师 480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53.99%;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 166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18.67%,副高级职称 教师 314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35.32%,(见图 2-1)。 图 2-1 专任 教师 职称 结构 图 2.年龄结构 6 年龄结构上,35 岁以下青年教师 362 人,36-50 岁的中青年教师 410 人,51 岁以上的教师 117 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 40.72%,46.12%,13.16%(见 图 2-2) 。 图 2-2 专 任 教 师年龄结构图 3.学位结构 学位结构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 648 人(博士 368 人,硕士 280 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2.89%(见图 2-3)。 图 2-3 专 任 教 师 学 位 结 构 图 4.教授承担本科课程情况 2014 年我校教授共 480 人,其中主讲本科课程的有 427 人,占教授总数的 88.96%。2014 年我校共开设本科课程 1611 门,其中教授授课 873 门,占开设 课程总门数的 54.19%。 7 (二)教学条件 1.教学经费 海南省经济总量较小,财政收入较少,省财政生均拨款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少, 办学经费相对不足。在此情况下,学校经费投入坚持向教学一线倾斜,优先保障 本科教学经费投入。2014 年我校共投入教学经费 5581.40 万元,其中本科教学 日常运行支出 2537.19 万元(生均 1483.48 元);本科实验经费 160.57 万元(生 均 93.89 元);本科实习经费 292.23 万元(生均 170.86 元);本科专项教学经 费 2591.41 万元。 2.教学用房 我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共为 207043㎡,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 11.51 ㎡;实验室面积 67280㎡,生均实验室面积 3.74㎡;学生宿舍面积 140211㎡, 生均学生宿舍面积 7.80㎡;占地面积为 1501480㎡,生均占地面积 83.48 ㎡。 3.仪器设备 我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 27197 台(件),总值 22378.40 万元,生均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 1. 14 万元;其中 10 万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 256 台(件),总值 7803.65 万元;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约 27.74 台,百名学 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为 80 个。2014 年我校继续加大教学仪器设 备的投入,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3965 台件,总值达 5919.78 万元,新增教学 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为 35.97%。 4.图书资料 我校图书馆是海南省唯一拥有古籍专藏库的图书馆,收藏新、旧版古籍 53000 多册,其中 1949 年前出版的古籍 48000 多册,明清古籍 700 多种 13000 多册。截止 2014 年底我校有馆藏纸质文献 170.86 万册,电子图书 112.02 万种, 生均纸质图书 87.35 册;纸质图书借阅量达 139118 万册,图书馆网页访问量 11 万人次,数字资源下载量 129.9 万兆。。2014 年我校进一步提高图书资料的购 置经费,采购纸质图书 7.26 万册,生均年进书量 3.71 册;订购中文期刊 4659 种,外文原版期刊 49 种,中外文数据库 18 个,进一步充实了学生的学习资源, 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8 5.信息资源 我校校园网一直走在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前列,是首批接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 算机网(CERNET)的 108 所高校校园网之一,也是最早接入互联网的 13 个省级 节点院校校园网之一,是海南省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主节点。目 前,校园网络已覆盖全校,发展成为新旧两个校区高速互连,拥有多个互联网出 口、光纤覆盖率高、多种接入方式,具有适度超前设计理念、良好扩展性、运行 稳定、速度快捷、应用广泛、相对安全可靠的网络。校园网络光纤线路总长度约 70km,网络光纤覆盖率高,已形成骨干千兆、部分万兆、接入层百兆的三层新型 网络拓扑结构。实现了校园网与公网的 3G 互联,校园骨干网速率达到 1G,部分 达到 10G,接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速率达到 100M。服务器承载 能力较强,一个由 8 台高端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和有各类服务器 90 多台。引 进和开发了各种教学、科研与管理系统平台,建成了各类面向社会开放的网站 93 个,加强一体化视频服务、网络课程等资源库建设,积极建设学校中央数据库, 形成了多层次、高品质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校内优质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共 享和数据统计智能化。同时配置防火墙、流控、入侵检测、SSL VPN 等插卡,全 方位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教学建设 1.专业建设 在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上,我校坚持以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 向,积极发展直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应用型专业,特别是服务国际旅游 岛建设的紧缺专业。按照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抓住区域性特色和自身优势,积 极培育和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学校现有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3 个、 获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 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14 个。专业建设 的加强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学科的内涵发展,2014 年生态学、有机化学 2 个学科 获批为省级特色学科。此外,我校进一步加强新增专业工作,一方面是增加符合 现实需求和学校资源水平的新专业,2014 年物联网工程获得教育部批准为学校 新增专业;另一方面是扎实做好新增专业的后期建设和评估工作,2014 年,软 件工程专业顺利通过评估并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 9 2.课程建设 (1)重点建设专业课程。学校相继制定一系列课程建设文件,设立课程建 设专项经费,以资助方式对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进行建设。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提升专业课程的质量。2014 年度我校地理与旅游学院 赵志忠教授主持的《海洋与旅游》课程、化学与化工学院陈光英教授主持的《黎 药的发展与应用》课程、孙振笵教授主持的《阳光驱动世界——太阳能利用进 展》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视频课程。其中《阳光驱动世界——太阳能利用进展》荣 获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 (2)丰富选修课程资源。学校在课程建设中一直坚持 “以学生为本”,不 断整合优化各种资源,丰富选修课程资源。2014 年我校引入视频课程 42 门,选 修学生近万人次,深受学生欢迎。我校以此为依托积极探索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为 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修读形式,让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与自主学习意愿 有机结合。2014 年各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 4%—25%之间。 (3)强化实践课程。学校以专业实验为基础,以专业实践为核心,以综合 实践为重点,以创新实践为拓展,形成了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综合性设计 性实验、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组成的实践课程体 系。该体系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贯通第一课 堂和第二课堂,校内实习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教学活动的各环节贯穿 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014 年各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在 10%—28%之 间。 3.团队建设 (1)重点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助推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根据学科专业 发展特点,学校有重点地开展教学团队的培育工作。学校现有 1 个教育部创新团 队发展计划培育团队,10 个省级教学团队。我校以团队为平台加强青年教师“传 帮带”工作,青年教师通过与其他优秀教师讨论、研究从其他教师那里汲取宝贵 的经验,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技能,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2)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助推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学校把开展教学比 赛作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将其列入教师培养培训计划, 以赛促教,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政治课公开赛、 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等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已成为广大青年 教师展示教学能力的大舞台。2014 年,我校教育科学学院赵秀文老师获得第八 届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体育学院石硕老师获得第八届 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同时,学校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 10 中心,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创设多样化教学培训与交流的平台。此外,根据专 业教学需要,学校选派多名骨干教师到境内外高校进行课程进修和研修交流,开 拓教师眼界,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4.教材建设 我校历来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材建设和选用制度,形 成了从教材建设立项、评审到选用等一整套的规范体系,以保障坚持选用优质教 材。全年共预定学生教材 1718 种 16 万多册,教师用书 2549 册。 2014 年我校教材建设成果显著:由我校教师宋春晖、陈焕东主编的《多媒 体技术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 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书目”。 5.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学校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 省级特 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各级各类教学实验室 118 个(实验室使用面积约 23000 平方米),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省级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1 个,建成省内外教师教育实习基地 100 个,非师范专 业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108 个,为我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平台。 6.对外合作与交流 我校积极推动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依托交换生交流合作项目,加强我校与 国内外大学的短期交流;围绕境外实践教育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 养。 (1)交换生交流合作项目 2014 年,学校继续积极支持与国(境)外各高校间的学生互换、学分互认 项目。在与日本兵库大学、台湾屏东教育大学、韩国极东大学、英国继续合作的 基础上,2014 年 3 月底,我校韩长日校长与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郭艳光校长 签署了《国立彰化师范大学与海南师范大学交流学生协议书》,该项目从 2014 年 9 月起正式实施,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 2014 年,我校共选派出 42 名优秀学生进行校际交流,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 3-1 交流学校 交流开 日本兵库 教育大学 2014 年派遣交换生统计表 台湾屏东 教育大学 11 韩国极东 大学 台湾国立彰 化师范大学 英国吉尔福 德教育集团 始时间 2014 年 2 月 4 13 3 2014 年 9 月 1 6 2 8 5 2014 年合计 5 19 5 8 5 2014 年,学校继续增加出国(境)交换生人数,比 2013 年同期增加 9 人, 主要分布在日本兵库大学,英国吉尔福德教育集团,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 (2)短期交流活动 2014 年,学校共开展了 3 次短期交流活动。分别于 2014 年 7 月中旬和 11 月中旬选派出 9 名学生和 1 名老师赴泰国进行大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了两国 高校的互通,为下一步进行交换交流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美术学 院和同济大学联合进行暑期进修活动,于今年 7 月期间选派了 3 名学生(2 名本 科生、1 名研究生)赴同济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和 POLIMODA 时尚学院开展了为 期一个月的暑期进修,并取得了相应的结业证书。 (3)境外实践教育项目 2014 年上半年,我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共选派出 2010 级 11 名优秀学生赴 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进行第一届境外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此次境外实践全体学生 顺利完成全部境外实习任务和论文答辩,于 2014 年 7 月顺利毕业,获得了海南 师范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其中一名学生在 2014 年度境外实习的考试中取得第 一名,获到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毕业后,部分学生继续在日本进行深造,为我 校开展境外实践教育项目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二)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海南师范大学“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 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是根据总体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师 教育改革为重点,以“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为切入点,以“卓越教师”培养为 突破口,以“中高职本一体化”培养工程为实验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 举措;二是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 划、 “榕树计划”为平台,以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拓展渠道, 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3 年,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 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2014 年,各学院在深入理 12 解的基础上结合学院专业特色积极贯彻落实新的培养方案,成果喜人。 (1)推进“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人才, 在 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学校继续 “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试点工作。2014 年,实施“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的专业有:数学统计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新闻传播学类(含新 闻学、广播电视学)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学) ;汉语言文学、英语、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的学生打通“师范”和“非师范”的界限进行培养。 (2) 以“卓越教师计划”为依托,稳步推进我校教师教育改革 2014年,我校《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 教师改革计划改革项目(全国小学类项目仅20项,海南省高校仅我校获得)。综 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项目打开了我校卓越教师培养的新篇章。在此基础上, 结合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需求,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学生教 学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3)参与“中高职本一体化培养”项目,探索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海南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积极参与海南省“中高职本科院校联合培养 职业教育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项目,建立起纵向沟通、上下衔接的职业教育人 才成长体系,推动学校转型发展。2014年,我校已与8所中高职院校签订分段培 养合作协议,其中与5所高职院校开展“3+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5项;与2所中 职院校开展“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2项;与2所高职院校开展“4+0”培养试点 项目2项。 (4)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引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学校一直坚持教学为中心,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引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 教学研究。2014年,我校申报的“高师教师教育专业立体化、全程性实践教学体 系的建构与实施” (完成人:梁广、韩长日、杜明娥、关文信、廖元锡)获得 教育部高等教育类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我省获得的唯一一项高等教育类成果奖, 是我省我校13年来获得的又一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奖项。同时,在教学改革项目 方面,2014年我校共推荐24个项目参加省级重大教学改革项目的评审,获得海南 省教育厅高校教改项目立项课题17项,配套资金20万(其中重点课题3项,一般课 题14项)。2014年我校推荐8个项目参加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获得省级一等奖 3项,二等奖4项。 2. 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13 2008 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校,我校以“国 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依托,结合海南地域优势、特别是海南经济产业 发展规划与特点,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培育工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 力。结合课程内容,在教学中灵活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沙盘演 练、企业调研、企业家论坛、创业计划书实战比赛等多种教学形式,极大的提高 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014 年,我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21 项、省级 42 项,校 级 25 项(见表 3-2)。同时,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培育工作,确定 20 个校级重点培育项目,资助其中 10 个优秀项目。举办全校“创青春”大学生创 业大赛,收到创业策划书 65 篇,10 个优秀创业项目在省级比赛中获省级创业计 划竞赛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2 项,创业实践挑战赛第一名 1 项,在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 3 个,刷新我校参加该项比赛历史最 好成绩。 我校继续加大创新创业项目方面的经费投入,2014 年我校在“大学生创新 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总共投入 101.8 万元,其中省财政拨款共 41.5 万元,校财 政拨款共 60.3 万元。学校 2014 年底,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开放基金”,2014 年后将每年投入不低于 100 万元,用于无偿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此举极大 的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表 3-2 序号 2014 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统计表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类型 1 201411658021 海南黎族织锦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媒体资源库建设与 示范应用 国家级 2 201411658022 基于 OMP 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国家级 3 201411658023 文昌八门湾潮汐的频谱分析 国家级 4 201411658024 高效太阳能发电模式研究 国家级 5 201411658025 温莪术药渣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国家级 6 201411658026 石墨烯-杯[4]芳烃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 国家级 7 201411658027 CsPW11Fe 纳米填充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国家级 8 201411658028 广南天料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国家级 14 9 201411658029 分等级(001)面二氧化钛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国家级 10 201411658030 含三氮唑吡啶基四硫富瓦烯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电 性能研究 国家级 11 201411658031 海南特有植物毛叶鹰爪花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国家级 12 201411658032 机械球磨双金属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聚合反应 国家级 13 201411658033 四种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定量构效研究 国家级 14 201411658034 红树林聚磷菌 JF58-ppk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国家级 15 201411658035 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对美洲斑潜蝇进行生物防治 国家级 16 201411658036 濒危红树植物莲叶桐开花物候调查 国家级 17 201411658037 更昔洛韦(GCV)不育剂对雄性红耳龟生殖功能的影响 国家级 18 201411658038 基于应力波技术对人工海防林主要树种的评价 国家级 19 201411658039 东寨港河口牡蛎中重金属富集量和抗生素-重金属抗性细 菌分析 国家级 20 201411658040 重金属污染对弧边招潮蟹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国家级 21 201411658041 “绿道”和旅游开发对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 响分析 国家级 22 20140042 小学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日常构建——以海南师范大学附 属小学为例 省级 23 20140043 基于黎锦图案的陶艺作品的制作 省级 24 20140044 基于代表点的装备可靠性检验统计分析 省级 25 20140045 遥感图像信息提取研究与实现 省级 26 20140046 基于移动视觉服务的数字旅游服务平台 省级 27 20140047 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海师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 省级 28 20140048 中国急诊医患沟通开放平台《救在身边》 省级 29 20140049 太阳能绿色餐饮亭的研制 省级 30 20140050 基于单片机的探测器研究 省级 31 20140051 液体表面张力对固-气-液三相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 省级 32 20140052 智能抗台风路灯广告牌 省级 33 20140053 含 2-苯基苯并恶唑类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光电性能 研究 省级 34 20140054 古城玫瑰树中新颖结构生物碱的发现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省级 15 35 20140055 PW11M/SiO2 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省级 36 20140 056 基于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研究 省级 37 20140 057 氨基硫醚改性海藻酸钠及其释放性能研究 省级 38 20140 058 脉冲流强化中空纤维膜蒸馏过程 省级 39 20140 059 一株尖瓣海莲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省级 40 20140 060 新型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中草药活性成分木犀草素的研究 省级 41 20140 061 萘酰亚胺类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省级 42 20140 有机叠氮化合物的脱氮反应研究 省级 43 20140 063 基于氧气参与下 1,2,3-三唑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省级 44 20140 064 手性季铵碱的合成及催化活性研究 省级 45 20140 065 两种黄酮类化合物影响血红蛋白二级结构及其生物功能的 研究 省级 46 20140066 可见光响应型钒酸盐光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能带理论计算 省级 47 20140067 诺丽美白霜的市场营销 省级 48 20140068 噪声对虎纹蛙生长发育的影响 省级 49 20140069 不同林龄木麻黄林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省级 50 20140070 51 20140071 不同环境条件下团水虱繁殖率和存活率的差异 省级 52 20140072 Bt 新型 cry2-like 杀虫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 省级 53 20140073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中华条颈龟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省级 54 20140074 龟源摩根摩根菌的分离、致病性及药敏特性研究 省级 55 20140075 冷应激对中华条颈龟免疫机能的影响及 Vc 的营养调节 省级 56 20140076 海南岛斑潜蝇寄生蜂资源调查及优势寄生蜂规模化饲养 省级 57 20140077 人工饲养环境下眼斑水龟活动节律的研究 省级 58 20140078 海口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细菌对抗生素耐性的研 究 省级 59 20140079 八哥对天地的识别反应:成体与亚成体的比较 省级 60 20140080 海南骑楼古建筑装饰构件测绘研究 省级 61 20140081 海口海森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实践项目) 省级 62 20140082 东寨港海岸带土地利用与红树林景观格局演变内在联系研 究 省级 062 海南岛食蜜鸟类对外来植物的行为适应研究 16 省级 63 20140083 文昌市海岸带风沙地貌及其荒漠化演变研究 省级 64 cxcyxj2014001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数量感知的实验研究 校级 65 cxcyxj2014002 喜乐多自助创食坊(创业实践项目) 校级 66 cxcyxj2014003 海口市大学城“米果”冰激凌连锁店(创业实践项目) 校级 67 cxcyxj2014004 翻转课堂模式在企业培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校级 68 cxcyxj2014005 电视纪录片《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琼剧再记录》的创 作 校级 69 cxcyxj2014006 海南黎锦图案数字化技术研究及其图案信息系统的开发 校级 70 cxcyxj2014007 静电场作用下固体接近水-气软液面的动力学研究 校级 71 cxcyxj2014008 基于飞思卡尔系列 MCU 的四轴飞行器 校级 72 cxcyxj2014009 风光互补供电的自动抗强风独立户外广告牌 校级 73 cxcyxj2014010 复配絮凝剂联合超滤膜技术处理高浓度污水的研究 校级 74 cxcyxj2014011 鹰爪花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校级 75 cxcyxj2014012 海南天料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校级 76 cxcyxj2014013 崖县风车子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校级 77 cxcyxj2014014 基于 FTO 基底分等级锐钛矿相的 TiO2 纳米线阵列的染料 敏化太阳电池研究 校级 78 cxcyxj2014015 海南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校级 79 cxcyxj2014016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 ESI-MSn 裂解行为的研究 校级 80 cxcyxj2014017 基于 X-型芘类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分子设计 校级 81 cxcyxj2014018 新型 Vip3-like 基因与 Cry1 基因的杂合基因构建 校级 82 cxcyxj2014019 木麻黄林地土壤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化感潜力研究 校级 83 cxcyxj2014020 龟鳖养殖常用消毒剂对龟鳖高发病原菌的消毒效果研究 校级 84 cxcyxj2014021 木麻黄凋落物除草活性研究 校级 85 cxcyxj2014022 水温对中华条颈龟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校级 86 cxcyxj2014023 电磁辐射对虎纹蛙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校级 17 87 cxcyxj2014024 土壤 CO2 通量时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校级 88 cxcyxj2014025 台风活动对文昌清澜港红树林的影响研究 校级 (2)大学生学科竞赛 学校以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层 次类别的学科竞赛活动,学生学以致用,极大的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此外,结合我校教师教育的特色,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教学与训练,学校开 展了粉笔字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进一步夯实教学基本功,提升教学素 养。在学科与教学技能竞赛方面,2014 年共获得国家级奖 46 项,省级奖 64 项。 表 3-3 序号 2014 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比赛名称 国家级 国家级获 奖学生人 数 省级 省级获奖学 生人数 1 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大赛 / / 2 6 2 物理教学技能大赛 4 4 / / 3 “中教启星杯”地理教学技能展 示交流比赛 2 2 / / 4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 海南赛区 17 17 5 第七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 赛 8 25 26 80 6 数学建模比赛 1 3 4 12 7 第九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 赛 2 6 / / 8 海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 9 27 9 2014 年度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 学生“翻转课堂”微视频大奖赛 3 3 / / 10 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 5 15 / / 11 “大连杯”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 1 1 / / 1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 本科生基本功比赛 1 1 / / 13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 赛 2 2 / / 18 14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2 1 / / 15 “泛珠三角”(海南赛区)大学 生计算机作品展 / / 1 3 16 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 技能竞赛 5 5 / / 17 第 14 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4 8 5 15 18 2014 年全国儿童文学原创大赛 3 5 19 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 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三等奖 3 13 合计 46 94 64 160 (3)“榕树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科普行动 2014 年,我校“榕树计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长足进展,整个学校 志愿服务工作实现整体飞跃——我校专业志愿服务育人平台成功申报团中央创 新试点工作。2014 年, “榕树计划”大学生科普行动志愿者在海南海口、昌江等 各市县开展“琼岛校园行”和“百村万户”科普宣讲活动 87 场,覆盖 5000 余名 群众,社会反响良好。新一轮研究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启动,新立项调研 2 个。 同时,我校“阳光海口”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广州交 流会中荣获银奖。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海南省 2014 年志愿服务“优秀组 织奖”,两名志愿者分别被授予海南省“杰出志愿者”和“优秀志愿者”荣誉称 号。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014 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全校参与学生 11681 人,占应 参加实践人数的 98%,组织各类实践队 76 支。我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团队 2 支、 省级重点团队 12 支、校级重点团队 22 支,其中 2 支实践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团队, 1 支实践队获得“天翼智慧城镇调研”全国优秀实践队。我校直接参与校级以上 集中组队和调研课题的指导教师 55 人,回收各类实践论文或调查报告 11097 篇, 获得各类媒体宣传 75 次,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19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更新教育理念,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思想保障 1.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学校党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重视理论学习,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相 结合等方式,重点学习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的重要文件,进一步深化对人才培养 中心地位和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提高个人理论素养。学校建立了校领导定点联 系学院制度和听评课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日常教学运行期间,校领导时常带着问 题深入学院进行调研、指导,及时协调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每学期开 学第一周,学校党政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课堂 教学情况,了解课堂运行、教师到岗、学生到课、教学秩序、课堂教学环境等情 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本科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2.坚持工作例会,深入研讨教学改革 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三次由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校领导、各学院领导、 教务处、教学督导等参加的本科教学工作例会,交流总结本科教学工作经验,集 体研讨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措施和办法,提出教学改革新举措。 (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保 障 我校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在 2007 年《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的基础上,根据 实际教学工作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修订、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 近几年,我校逐步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高校教学管理规律、 反映高校教学工作质量要求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目前我校从教学发展规划、教 学运行管理、学籍管理、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监控与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组织系统等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 层面,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80 余种。 1.严格落实常规管理制度,保证日常课堂教学运行 严格执行《海南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常规教学检查制度的规定》要求,做好开 学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开学初各职能部门联合检查、落实开课前的各项准 20 备工作,包括教室专项检查,对教室的基础条件、环境和网络、管理服务情况、 教材到位、师生到位等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学期中,开展期中教 学检查,包括开展听评课、课堂“五带”检查、试卷复查、召开教师座谈会、学 生座谈会等,检查采取学院自查与教务处抽查的形式。龙昆南校区、桂林洋校区 的多媒体教室全部装有监控系统,有专人定期在监控中心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 况马上调查、通报。 为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促进课堂教 学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教务处组织教学督导深入课堂开展日常教学检查工 作。 2.严格贯彻考试管理制度,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学校对不同类型的考试都执行严格的考试程序和考试管理,努力做好期中考 试、期末考试、重修考试、毕业生清考的管理工作。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开始前一 个月,学校下发《关于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从试卷命题、考试管理、评 卷、试卷复查及成绩报送、考核材料的整理归档等几个方面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对做好期末考试工作具有重要的规范和指导作用;考前教务处召开各学院教学院 长会议,对期末考试的有关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严肃考 试纪律;召开巡视员会议,要求巡视员严抓考风、考纪,对于出现的违规、违纪 行为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为了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学校还积极利用广播、海报、橱窗、校园网、标 语、电子屏等形式,广泛宣传关于考试的有关规定,杜绝作弊,倡导诚信,对学 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学校修订了《海南师范大学成绩管理办法》,从成绩的评定、报送、复核、 存档以及责任等方面严格规范成绩管理的相关工作,切实维护成绩的公平与公正 性。同时借助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成绩管理,大大提高了成绩管理的效率。2014 年,共成功实现 5317 门课程的网上成绩填报工作,并在考试后一周内向学生公布 成绩 285566 条。 3. 强化专项管理制度,形成良好运行机制 在课程评价方面,从 2004 年起,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开始实行学生网 上评教。学生网上评价与学院同行评价共同构成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学期评价。 2014 年,共有学生 195512 人次对 3169 门次课实施了网上评教。根据学生评价 结果,教务处及时进行整理,将学生评价偏低的教师列为重点听课对象,由督导 委跟踪监督指导。 21 在实验教学方面,学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 加大投入更新或改造旧的实验室,并根据教学和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不断投资新建 实验室。2014 年我校 “生物科学特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海南省教育厅批准 为首批特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学校定期开展实验教学检查活动,重点对以 下项目进行检查:①实验教学文件完备检查; ②实验教学课堂检查; ③实验实训 室管理情况; ④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情况及利用实验实 训室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情况等。目前我校实验课开出的实验内容、学期、学时、 考试方式等均严格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各学院做实验时要求学 生书写实验报告(上机操作),并按时缴交,老师能按时批改,并发回给学生。 实验课开出率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进一步扩大,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 求,各学院实验项目开出率均达到实验教学大纲的 90%以上,个别学院实验开出 率达到 10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占实验教学大纲的 60%以上,实验室开放 共享程度也进一步扩大。 在毕业论文(设计)方面,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监督检查。学校教务处负责 全程监督,二级学院全面负责,统一调动各种资源为毕业论文教学服务,统一管 理论文工作进程及信息反馈,从论文准备阶段、论文中期检查到论文完成阶段, 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负责专业指导和修改,保证论文质量。加强经常 性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问题,及时解决,采取相应措施和解决 方法。各学院使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对 2014 届本科优秀毕 业论文(设计)进行了重复率比对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每位学生有两次定稿 论文的检测机会,两次检测时间间隔要在 2 周以上,复检结果仍≥30%的论文, 必须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认定是否存在抄袭行为, 如属实则取消该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价资格。 在见(实)习方面,为保证见习、实习的质量,监控是多层次、多方位的, 常规与随机相结合,监控机构间是相互协作又制约的关系。由学校督导组、教务 处、学院教务办、学院教学委员会、见(实)习教师等共同构成完整的见(实) 习监控机构,有自查也有督查,交叉进行,互相监督。监控内容包括教学文件、 制度的执行情况;见(实)习指导教师的资格审查;见(实)习场地、设备、工 具、材料;见(实)习考核;见(实)习情况总结、过程记录、反馈记录、整改 情况等。监控体系分为:前期监控、实时检查监控、反馈监控,及时发现见(实) 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制度,提高见(实)习质量,奖励表彰先进单位, 督促存在问题的学院整改。 22 4.推进院系评估制度,保障教学常态监控 2011 年,学校制定了《海南师范大学院系年度本科教学状态评估试行方 案》,启动了院系年度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 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务处适时修订评价指标体系,2014 年继续深入推进院系 评估工作。本年度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 15 个学院全年的本科教学状态进行全面 评估,主要围绕“办学指导思想”、 “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基本运行” 、“教学 管理及质量监控” 、“人才培养质量”五个方面展开,评比出“综合奖”、 “年度进 步奖”、 “工作特色奖”等奖项。开展院系年度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已成为学校本 科教学常态监控机制,考察了学院年度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的运行状态、改进状态 和发展状态,促使各学院更加重视内涵建设,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三)持续增加教学建设投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经费保障 加大教学建设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是我校提高和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2014年,学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200万元。其中学校利用 200万元对52间实验室和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利用150万元在信 息学院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使得本科教学基本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同时, 学校十分注重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每年都投入专项经费维护正方教务 管理系统,全面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和使用水平。目前,全校各学院已全面实行 正方教务管理系统排课、选课、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成绩录入、申请借用教室、 准考证打印等,并实行《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十多门课程重修网上报 名,明确了重修及补考考试的组织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2014 年,为了对教学质量、效果的良好监控学校继续采用学生对教师课堂 教学质量进行网上评价的方式,本年度共有学生 195512 人次(2013-2014 第 2 学期 99062 人次,2014-2015 第 1 学期 96450 人次),参评课程达 3169 门次课 (2013-2014 第 2 学期 1517 门次,2014-2015 第 1 学期 1652 门次),学生参评率 73.54% 。 根 据 统 计 , 学 生 网 上 评 教 90 分 以 上 的 课 程 占 整 个 年 度 门 次 课 的 99.40%。 23 (二)毕业情况 2014 年,学校共有应届本科毕业生 4025 人,其中取得毕业证书 3827 人,毕 业率 95.08 %,较 2013 年毕业率提高 2.92 个百分点。授予学士学位人数 3721 人,学位授予率 92.45 %,较 2013 年学位授予率提高 4.55 个百分点。 (三)就业情况 2014 年我校共有全日制毕业生 4074 人(含往届), 2014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 率为 90.57%, 较 2013 年初次就业率 89.36%提高 1.21 个百分点, 签约率为 21.77%, 较 2013 年初次签约率 16.70%提高 5.07 个百分点(见图 5-1)。 比率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 签约率 2013届 2014届 届别 图 5-1 2013 届、2014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签约率 (四)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反馈情况 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2014 年我校继续与麦可思公司联合开展“海南师范 大学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麦可思团队作为第三方独立完成了《海南师 范大学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该报告显示,本校 2014 届毕业生对母校 的总体满意度为 85%,与本校 2013 届、全国非“211”本科院校 2014 届的满意 度均基本持平(见图 5-2) 。 24 本校2013届 ( 100 ) % 本校2014届 87 全国非"211"本科2014届 85 88 80 60 40 20 0 校友满意度 图 5-2 本校 2014 届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的人数% 参照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 2014 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五)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学校组织专门力量通过电话、信函(含网络)、走访等方式对我校毕业生的 社会评价进行调查,2014 年抽样调查了 1519 名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调查毕业 生数在当年毕业生总数所占的比率为 41.15%。获得的反馈结果表明:用人单位 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较高,整体表现评价高,同时用人单位对我校 专业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1.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情况 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中,基本称职以上评价所占比率 综合达到 100%,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综合评价高,对毕 业生质量感到满意,详见图 5-3。 图 5-3 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25 2.主要行业类的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满意度 我校是省属重点高师院校,以教师教育专业为本,2014 届毕业生就业的主 要行业是教育行业,本次选取其中 923 名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教 育行业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中优秀、称职、基本满意、不 称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详见图 5-4,基本称职以上的评价所占百分比达 100%,其 中“优秀”等级达 72.91%。由此可见,教育行业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整体满 意度较高。 图 5-4 主要用人单位对我校 2014 届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六、特色发展 (一)实践创新——以立体化、全程性实践教学体系彰显教师教育 特色 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一直高举“师范”大旗。经过 多年的探索,以立体化、全程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的“实践取向”教师教育 道路成为我校教师培养的一大特色。“立体化”是指实践教学的类型包括学科专 业实践、科研创新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三类,每一类又从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和 形式三个维度进行改革与探索。“全程性”是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全面设 计了不同层次、阶段、内容、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四年培养周期实践教学不断线。 各学院在学校的实践教学统一规划和总体架构下,构建出各具专业特色的学 科专业实践体系。如文学院将“学、写、研”相结合,为学生架设纵横两向实践 轨道。纵向为暑期实践、国家创新项目立项、“410”写作工程和本科生导师制 等实践平台;横向以新闻出版、教研培训、文化旅游单位等基地作支撑。音乐学 26 院搭建了“学、练、演”立体化艺术实践教学平台,该平台包含基础型、专业型、 综合型三个层次,包含基本功,合唱、风管乐、民乐、室内乐和舞蹈等内容,具 体形式有专业社团、周末大舞台、文化服务等,要求每一学生必须参与舞台实践。 生科院以课程学习、见习、实习,实验与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相结合构建了“课 堂、课外、研究”立体化实践课程体系。 我校立体化科研实践体系包含创新性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室项目、学科竞赛、 教学创新比赛,以及师生合作研究。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学校, 自 08 年以来,共立项国家级项目 159 项,其中教育部、财政部共资助经费 186.45 万元,学校配套经费 137.95 万元;省级项目 85 项,其中省级财政资助 42.5 万元,学校资助 63.2 万元;校级项目 75 项,学校投入经费 24.73 万元。2014 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88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21 个,省级项目 41 个,校 级项目 23 个,由省财政拨款共 41.5 万元,校财政拨款共 60.3 万元。学校还设 立了实验室开放项目 52 个,投入经费共 20 万元。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有:如 数学建模、挑战杯、文科计算机大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实验竞赛、教学创 新大赛等,每年投入专项经费 40 万元。同时,各学院依托各级各类项目积极促 进师生合作科研。 针对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学校形成了一个贯穿四年不断线的“4 环节+1 核心”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4 环节”是指优秀中小学见习、校内模拟实 训、校外中小学实习、总结反思和提高性的教育研习,“1 核心”是指教育实习 环节的顶岗实习。 在见习环节,第一学年为观察式见习,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对中小学幼儿园的 感性认识,培养专业情意;第二学年为体验式见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 识、技能去观察分析教育活动;第三学年为参与式见习,目的在于通过观摩教学 活动,协助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 在实训环节,学校出台了《海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实 施办法》,对师范生的普通话、三笔字、课堂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常用 文体写作能力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均制定了详细的考核要求和实施办法,对实践 能力有了全方位的详细定位。同时,学校持续组织包含“六项技能、五个层级” 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2014 年,学校举办了海南师范大学第四届大学生教师 技能大赛。大赛历时 2 个多月,投入经费达 12 万元,309 个班级团支部组织了 比赛,占全校团支部的 85.1% ,共组织了 75 场院级复赛、4 场校级决赛,校院 领导出席或指导比赛达 113 人次,教师指导比赛达 314 人次,组织学生到中学 课堂实地见习、各类培训 96 场次。活动切实提高了全校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获 全校师生好评。 27 实习环节以顶岗实习为核心。早在 2006 年,学校一改传统的教育见习、实 习模式,创造性地开展了由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师范生共同参加的“大实践” 平台--“双五百人才工程”项目:每年选派 500 名优秀师范生到全省少数民族和 贫困地区市县乡镇中学,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任教,同时从上述地区学校置 换选派 500 名一线教师回学校进行两个月脱产培训。2010 年学校被教育部列为 “国培计划” 项目实施学校。 2014 年,共选派 811 名优秀师范生到 18 个市县 168 所乡镇中学开展了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置换出 416 名乡镇学校在职教师到我校 脱产学习。此外,我校还派出 99 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到 4 个市县 23 所乡村 幼儿园参加“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14)”——海南省农村幼儿园教 师培训项目,置换出 50 名乡村幼儿园在职教师到我校脱产学习。 在研习环节,各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召开研讨会和总结评比会,要求学生结合 教育实习开展教育研习,及时研究反思自身及同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让学生 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再提高。 立体化、全程性的教学实践体系解决了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和教学体系 不够完整的问题,师范生培养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实践内容不够丰富、 实践层次和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以及师范生培养缺乏实际教育教学能力锻炼和 实践导致职业能力准备不足的问题,培育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师专 业素养,有效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2014 年我校“高师教师教育专 业立体化、全程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文化引领——以多元化、多层次校园文化助力青年学生成长 学校一直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放在本 科教育中的关键位置,既注重文化知识的习得,更注重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多元素 质的培养。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校园精神的打造,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文化格局。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们营造出了良好的成长氛围, 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助力学子们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营造学风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不只在课堂上、 课本中,更是在课堂外广博的文化世界里。2014 年 4—6 月,在学校党委的倡议 和支持下,我校团委联合 5 个部门开展了“校友杯”海南师范大学“书香师大” 读书节活动,活动分为“闻书香——好书推介活动”、“品书意——读书分享活 动” 、 “赏书魂——大榕树讲坛活动”3 个层面 7 项主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组 织专家学者向全校学生推荐了 200 余部好书,每天通过校园广播和官方微信等 方式向学生推介;开展名家讲坛,先后邀请徐焰、曹永胜等名家到学校讲学;开 展读书心得征文比赛和师生品书会,邀请相关老师和学生读者一起畅谈对某本书 28 的心得和感悟,阐发读书对自身成长的意义与影响。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 生们丰富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积极性,通过好书共享、与名家对话、畅谈 读书心得等形式使学生们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校园内学习氛围浓厚、书香四 溢。 注重学生健康身心的培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学 生健康的养成作为重要目标。一方面,重视健康心灵的养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 园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多元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带给学生“美”的 熏陶;另一方面,重视健康身体的养成,通过喜闻乐见的课外体育活动强健学生 的身体、传递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带给学生“活”的世界。2014 年, 学校开展了以“青春·使命·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文 化艺术节包括大学生辩论赛、征文比赛、微电影大赛、第十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 系列活动、大学生绘画、书法、篆刻、摄影设计比赛等 7 项校级重点活动、16 项院级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和 180 余项班级和社团文艺活动, 参与的学生达 11000 余人。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给予了学生们尽情 展现自我的大舞台,校园内文化氛围活跃,精彩无比。同时,学校社团联合会带 动各社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以“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的 “三走”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们户外运动热情显著提 高,增强了自觉锻炼的意识。2014 年上半年,学校已开展“欢送杯”男篮女排 比赛、“校园新星”擂台赛、大学生游泳比赛、女生节特色体育系列活动、桂林 洋校区校园趣味运动会、宿舍趣味体育活动等 10 项校、院两级重点活动,各班 团支部、学生社团开展了 320 余项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参与学生达 13000 多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校园内文化氛围健康,青春飞扬。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博学思辨的创新氛围。每个学生都有思维的 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创新者和创造家。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十分注重学 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激发思维、养成 创新能力的平台。2014 年,我校团委、学生会联合举办了海南师范大学首届大 学生辩论赛,全校 15 个学院 176 个班级开展了初赛,共举办了校、院两级 107 场辩论赛,88 场辩论赛培训,参与辩论赛的学生达 1818 人次,投入经费 6 万 多元,辩论赛的开展使得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 学校积极开展校、院两级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校 89 个创业团队 900 余名学生参与了创业比赛。开展了校、院两级 20 场创业培训,参与培训的学生 达 6700 多人次。比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创业兴趣和思维,也提供了将创新思 想落实于实践的平台。在 2014 年海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我校共 有 10 个参赛团队进入省级决赛,最终 9 个团队获奖,其中 4 个一等奖、3 个二 29 等奖,2 个三等奖,成绩再创历史新高。2014 年 10 月—12 月,我校开展了以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奋发成才”为主题的第五届大学生学术科技 节,内容包括大学生教师技能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项目 立项活动、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启航计划”、中学教育实践 活动、学术类学生社团系列科普活动等 7 大类校级活动、130 多项院级和班级活 动。学术科技节将全校的创新氛围推向高潮。 多元化、多层次的校园文化给学生们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内至外的熏 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全面多元的成长。而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成长经历成为了 独特的校园文化中最精彩、最珍贵的内容。 七、现存问题分析和对策 (一)教学基本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从 2008 年学校首批学生入驻新校区后,学校办学空间虽得到了很大拓展, 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有些学院的教学设备、教学空间、教学资源 还不够充足,在实验室的统筹规划和建设上还存在问题,使部分教学活动的开展 受到一定制约;另一方面是两大校区在功能分配、资源共享与整合、信息传递等 方面的优化水平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学校 还需要进一步争取政府支持,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合 理布局,灵活优化,充分满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教学改革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 虽然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有不少举措,但改革力度还待加大。一是注重教学 改革的“广”。在现有规划和试点的基础上,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问题,将如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等较为成熟的改革结合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效率的推广 至全校水平。二是注重教学改革的“深”。随着时代与社会要求的变化,学校的 教学改革也要适时而变。不能只停留在人才培养模式等较为宏观的层面,不能只 被动的跟随别人的脚步,而是要将改革深入到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具体教学层面,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三是注重教 学改革的“专”。作为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是学校的“本” 。因此,教学改 革的范围要涉及并且专注到教师教育上,针对我校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 专门的师范生教育的教学改革。 (三)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30 在信息化时代,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成为了不可抵挡的趋势。学校 因为基础薄弱、资源限制等原因面临着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仍需提升的问题,主 要表现在信息化教学条件不足、教师信息化教学普及不够、教学与信息化融合水 平不足等。今后,学校要将教育教学与信息化融合作为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争取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改善学校的信息化硬件设施,用加大培训力度、合理引导 等方式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 31 八、海南师范大学 2014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项目 本科生人数 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 教师总数 专任教师数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 生师比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生均图书(册) 电子图书(万种) 电子期刊种数(种)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平方米) 生均实验室面积(平方米) 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元)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万元) 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全校开设本科课程总门数(门)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 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 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 本科生毕业率(%) 本科生学位授予率(%) 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本科生体质测试达标率(%)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生均年进书量(册) 校外实习基地数 32 指标 17211 95.69 1252 889 53.99 72.89 41.39 53 19.84 11400 35.97 87.35 112.02 / 11.51 3.74 1483.48 2591.41 93.89 170.86 1611 10-28 4-25 88.96 54.19 95.08 92.45 90.57 76.34 83.48 7.80 27.74 80 3.71 208

相关文章